首页 > 论文期刊知识库 > 农业生态与环境期刊投稿经验总结

农业生态与环境期刊投稿经验总结

发布时间:

农业生态与环境期刊投稿经验总结

2010 年农业生态环保工作总结 及 2011 年工作计划 金寨县农业生态环保站 2011 年 5 月 2010 年,按照省农委的统一部署和我县农业农村工作的具体安排,在上级业务主管部门的关心支持下,我县继续坚持“生态立县,绿色富县”战略不动摇,紧紧围绕扎实苦干、与时俱进,使全县生态农业建设步入了良性发展的快车道,农业生态环保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 一、二 OO 七年主要工作 一工作成效 1、生态农业发展基础逐步加强。 1建设规划不断完善。遵循“整体、协调、循环、再生”原则,2010 年,我县又组织专家对《金寨县生态农业建设总体规划》进一步进行完善提高,根据当前农业生态环保工作整体发展态势及我县实际,把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农业环保体系建设等方面工作规划列为重点,使我县农业生态环保规划架构更加科学完备。 2农业环境和农产品质量监测全面展开。2010 年我县先后开展了 6 次规模较大的农业环境和农产品质量安全调查与监测评价工作。按照金寨县政府出台的《关于认真做好安全农产品生产的意见》,择定 10 类 32 个农产品在全县实行无公害标准化生产。其中蔬菜、茶叶已率先在部分乡镇试行标准化生产操作规程,并通过合同建立了标准化生产运行模式。进一步完善了板栗、茶叶、蔬菜、中药材标准化生产技术规程。全县无公害认证产品 3 个,绿色食品认证产品 3个,有机食品认证 3 个,争创省名牌产品 1 个,省著名商标2 个,省名优农产品 4 个。一年来,共完成 26 个乡镇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土样测试 860 个,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样品 2450 个,并在县城农贸市场设置了安全农产品专销区,这标志着我县生态农业建设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2、生态农业示范点建设取得明显成效。 我县在发展生态农业过程中,一年来我县始终把“抓点示范,辐射带动”作为工作的着力点,使全县生态农业亮点纷呈。全县 26 个乡镇相继建立了不同类型、不同规模的生态农业试点 32 多个,试点面积近 10 万多亩,受益人口近40 万人,并涌现出一批先进典型。如在梅山镇百桥村建立160 口,推广运用“猪—沼—菜”生态农业技术模式农户 1400户,建立绿色蔬菜基地 2200 亩,实现净增效益达 260 万元。该村农民朱国永,今年 5 亩蔬菜通过应用“猪—沼—菜”技术,增收近 4000 元,人均纯收入达 12000 元,已成为远近闻名的富裕户,在百桥村象朱国永这样的农户达 80 多户。在白塔畈乡楼冲村建稻田养龙虾基地 400 亩。通过认真调研,我县去年从长沙引进优质龙虾苗种,选择在生态环境优越、排灌方便的建立基地。通过水稻与龙虾互利共生关系,即水稻为龙虾遮荫、提供饵料,龙虾为水稻有机肥、中耕混水效应以及吃掉害虫,从而相互建立起良性互补的农业生态模式。全年亩均产水稻 510 公斤,且不施化肥、农药,是真正的绿色大米,在市场上供不应求,亩均水稻增收节支 120元。亩均产商品龙虾 420 公斤,均价 20 元/公斤,亩纯收入2900 元。稻虾大户汪蕾,今年共转包稻田 80 亩发展稻田龙虾,由于他技术过硬,亩均增收近 4000 元,当年实现增收30 万元。尤为难得的是,今年我县水稻二化螟、稻纵大发生,危害十分严重,但水稻龙虾基地里水稻长势良好,基本无病虫害发生,生态效益突出。在示范点建设过程中,制定了实施计划、工作方案,项目区成立领导组、技术组,宣传发动。组织了涉农专业技术骨干巡回项目区开展技术培训,物资准备。项目区全面开展项目建设,领导组定期督查,技术组全程跟踪服务,并认真开展了项目总结、评比验收、兑现奖惩。 3、乡村清洁工程示范村建设扎实有效。 2010 年在省农委支持下,我县选择在基础条件较好、农民积极性较高、具备一定典型性和代表性的响齐办齐云等3 个村实施了乡村清洁工程示范建设,并继续将其作为新农村建设的具体举措和重点抓手,强力推进。从 2010 年 3 月起,我县组织农、林、水、环保等相关部门技术人员,按照政府引导、农民自愿、突出重点、抓住关键的原则,在科学编制建设规划的前提下,重点实施了农村生活污水及雨水收集、农村垃圾收集和资源化处理、田园清洁、物业化管理等六项重点工程。示范村初步实现了道路硬化、村庄美化、污水净化、垃圾资源化、田园清洁化目标,群众从中切实受益,示范带动效应明显,为推进山区新农村建设作出了有益探索和积极贡献。 4、野生苦丁茶原生境保护示范点项目建设顺利完成。 2010 年我县组织专门人马,克服多方困难,严格按照省农委下达的计划指标及设计要求,在张冲乡白莲村启动实施了野生苦丁茶原生境保护示范点项目。截止目前,已全部完成 800 亩保护区围栏界碑、216m2 工作用房、6 公里项目区道路等级建设任务,组建了工作站,野生珍稀苦丁茶原生境保护工作已正常开展,并在此基础上成立大别山农业生物多样性观察点。 5、外生入侵生物防治。 2010 年我县认真贯彻省农委有关会议精神,狠抓外来入侵生物防治工作,通过广泛宣传,大力普及外来入侵生物灭毒除害的科普知识,先后举办专题培训班 25 场次、培训人员 4600 人,出动宣传车 20 辆次,散发宣传资料 40000万份,提高了公众的防范意识和防范能力。2010 年 8 月,先后在梅山、双河、青山等乡镇召开了全县外来入侵生物灭除工作现场会,现场开展了灭除水花生行动。并以此为契机,按照《安徽省农业重磊有害生物入侵突发事件应急预案》要求,成立了以县农委为组长单位,县财政、环保、林业、工商、公安、科技、国土、卫生等部门为成员单位的县外来入侵生物防治协作组,建立完善了外来生物入侵突发事件应急机制。 6、农业污染源普查试点工作达到预期目的。 2010 年 11 月,在省农委的统一部署下,我县承担了全省第一次农业污染源普查试点工作任务。我县根据省农委《第一次农业污染源普查实施方案》等文件精神,立足县情,积极谋划,共组织县级指导员 20 名、乡镇普员 55 名,经过严格培训,考核合格后持证上岗,按要求对全县 27 个乡镇进行了认真清查摸底。在此基础上,遵守技术规程,在规定的时间内较好地完成了全省第一次农业污染源普查试点工作,为全省第一次农业污染源普查探索了一套行之有效的经验,达到了试点工作的预期目标。 7、农业污染源产排污系数监测点建设按质完成。 2010 年我县分别在梅山、全军、白塔畈三乡镇建立了水稻、茶叶、蚕桑三个种植业产排污系数监测点建设,并顺利通过了省专家组的验收,为 2011 年监测工作的正常展开奠定了基础。 二主要措施 1、加强领导,健全工作体系。 为切实加强对全县生态农业建设工作领导,县成立了以县委分管书记为组长,县政府、人大、政协主要负责人为副组长,县政府相关职能部门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金寨县生态农业示范县建设工作领导组”,领导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县农委,由县农委主任兼任办公室主任。全县各乡镇主要领导亲自挂帅,以农技站为依托,相继成立了具体办事机构。 2、强化宣传,普及生态农业知识。 近年来,全县上下充分利用会议、广播、电视、报纸、宣传车及技术明白纸等多种媒介,宣传生态农业建设知识及环境保护法规,整体报道全县农业环境保护工作情况、典型经验及外地生态农业发展的先进事例。2010 年 3 月,县生态农业建设领导组邀请省内外有关专家学者及相关人士,召开了金寨县发展生态农业研讨会,取得良好效果,并在县内外产生了积极影响。县生态农业办公室与生态农业环保站一起先后编发相关技术资料达 6 万份。 3、加大投入,多方筹措建设资金。 生态农业建设是一项牵涉面广的系统工程,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多年来,全县有限的财力中挤出资金投入生态农业建设,从扶贫、以工代赈、农业综合开发等资金中统筹整合部分数额,用于扶持全县生态农业建设。同时,积极、合理、有效地招商引资和多方吸纳社会闲散资金参与生态农业建设。 4、严明奖惩,坚持目标责任制考核。 在生态农业建设中,县乡政府认真落实领导负责制和工作责任制,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及分管领导亲自抓,各乡镇行政负责人对生态农业建设工作负总责,分管负责人具体负责,实行属地包干,各负其责,将任务真正落到实处。强化目标管理,纳入全县综合考评,实行平时考察、半年检查、年终考评的“三三制”办法,对年度生态农业建设工作进行考核评比,兑现奖惩。 二、2011 年工作重点 2011 年我县农业生态环保工作将突出抓好以下几个方面: 一按时完成第一次农业污染源普查工作; 二着力抓好 2011 年生态农业示范点建设; 三重点实施 3 个乡村清洁工程示范村建设; 四稳步实施大别山农业生物多样性可持续管理项目; 五积极开展野生猕猴桃原生境保护点建设; 六努力完成我县承担的 3 个种植业污染源产排系数监测工作。

我知道有本oa期刊(农业科学),我之前是在他们汉斯出版社的公众号上联系的官方编辑投的稿

期刊有很多,但是要看你是发表什么专业方向的论文,期刊杂志还有栏目分类,如果实在搞不清楚的话那就去找壹品优刊网发表论文吧,那里会告诉你你论文适合投什么样的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目录一般4年更新一次,科技核心期刊目录近年来均每年更新一次。因科技核心期刊目录每年更新,在发表前要认真确认,一般连续三年以上都在科技核心目录内,可投稿发表。论文以出版时是否属于核心期刊作为认定标准,如某期刊2014年属于科技核心,但文章是2015年发表出来,2015年目录取消该期刊,则该论文认定为非核心期刊论文。论文或论著须是在合法期刊上已经正式发表或正式出版的本专业学术论文或论著,增刊、专刊、综合卷、会议专集、校样、文章证明等均无效。论文或论著需在“国家新闻出版总署网站”、“万方数据资源系统”、“清华同方中国知网”等国内主流数据网站上进行检索,检索结果须是期刊论文,检索结果为会议论文等情况不属于正规期刊,不能作为晋升聘任依据。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投稿经验总结

最好的办法是直接联系《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编辑部 的电话

2010 年农业生态环保工作总结 及 2011 年工作计划 金寨县农业生态环保站 2011 年 5 月 2010 年,按照省农委的统一部署和我县农业农村工作的具体安排,在上级业务主管部门的关心支持下,我县继续坚持“生态立县,绿色富县”战略不动摇,紧紧围绕扎实苦干、与时俱进,使全县生态农业建设步入了良性发展的快车道,农业生态环保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 一、二 OO 七年主要工作 一工作成效 1、生态农业发展基础逐步加强。 1建设规划不断完善。遵循“整体、协调、循环、再生”原则,2010 年,我县又组织专家对《金寨县生态农业建设总体规划》进一步进行完善提高,根据当前农业生态环保工作整体发展态势及我县实际,把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农业环保体系建设等方面工作规划列为重点,使我县农业生态环保规划架构更加科学完备。 2农业环境和农产品质量监测全面展开。2010 年我县先后开展了 6 次规模较大的农业环境和农产品质量安全调查与监测评价工作。按照金寨县政府出台的《关于认真做好安全农产品生产的意见》,择定 10 类 32 个农产品在全县实行无公害标准化生产。其中蔬菜、茶叶已率先在部分乡镇试行标准化生产操作规程,并通过合同建立了标准化生产运行模式。进一步完善了板栗、茶叶、蔬菜、中药材标准化生产技术规程。全县无公害认证产品 3 个,绿色食品认证产品 3个,有机食品认证 3 个,争创省名牌产品 1 个,省著名商标2 个,省名优农产品 4 个。一年来,共完成 26 个乡镇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土样测试 860 个,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样品 2450 个,并在县城农贸市场设置了安全农产品专销区,这标志着我县生态农业建设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2、生态农业示范点建设取得明显成效。 我县在发展生态农业过程中,一年来我县始终把“抓点示范,辐射带动”作为工作的着力点,使全县生态农业亮点纷呈。全县 26 个乡镇相继建立了不同类型、不同规模的生态农业试点 32 多个,试点面积近 10 万多亩,受益人口近40 万人,并涌现出一批先进典型。如在梅山镇百桥村建立160 口,推广运用“猪—沼—菜”生态农业技术模式农户 1400户,建立绿色蔬菜基地 2200 亩,实现净增效益达 260 万元。该村农民朱国永,今年 5 亩蔬菜通过应用“猪—沼—菜”技术,增收近 4000 元,人均纯收入达 12000 元,已成为远近闻名的富裕户,在百桥村象朱国永这样的农户达 80 多户。在白塔畈乡楼冲村建稻田养龙虾基地 400 亩。通过认真调研,我县去年从长沙引进优质龙虾苗种,选择在生态环境优越、排灌方便的建立基地。通过水稻与龙虾互利共生关系,即水稻为龙虾遮荫、提供饵料,龙虾为水稻有机肥、中耕混水效应以及吃掉害虫,从而相互建立起良性互补的农业生态模式。全年亩均产水稻 510 公斤,且不施化肥、农药,是真正的绿色大米,在市场上供不应求,亩均水稻增收节支 120元。亩均产商品龙虾 420 公斤,均价 20 元/公斤,亩纯收入2900 元。稻虾大户汪蕾,今年共转包稻田 80 亩发展稻田龙虾,由于他技术过硬,亩均增收近 4000 元,当年实现增收30 万元。尤为难得的是,今年我县水稻二化螟、稻纵大发生,危害十分严重,但水稻龙虾基地里水稻长势良好,基本无病虫害发生,生态效益突出。在示范点建设过程中,制定了实施计划、工作方案,项目区成立领导组、技术组,宣传发动。组织了涉农专业技术骨干巡回项目区开展技术培训,物资准备。项目区全面开展项目建设,领导组定期督查,技术组全程跟踪服务,并认真开展了项目总结、评比验收、兑现奖惩。 3、乡村清洁工程示范村建设扎实有效。 2010 年在省农委支持下,我县选择在基础条件较好、农民积极性较高、具备一定典型性和代表性的响齐办齐云等3 个村实施了乡村清洁工程示范建设,并继续将其作为新农村建设的具体举措和重点抓手,强力推进。从 2010 年 3 月起,我县组织农、林、水、环保等相关部门技术人员,按照政府引导、农民自愿、突出重点、抓住关键的原则,在科学编制建设规划的前提下,重点实施了农村生活污水及雨水收集、农村垃圾收集和资源化处理、田园清洁、物业化管理等六项重点工程。示范村初步实现了道路硬化、村庄美化、污水净化、垃圾资源化、田园清洁化目标,群众从中切实受益,示范带动效应明显,为推进山区新农村建设作出了有益探索和积极贡献。 4、野生苦丁茶原生境保护示范点项目建设顺利完成。 2010 年我县组织专门人马,克服多方困难,严格按照省农委下达的计划指标及设计要求,在张冲乡白莲村启动实施了野生苦丁茶原生境保护示范点项目。截止目前,已全部完成 800 亩保护区围栏界碑、216m2 工作用房、6 公里项目区道路等级建设任务,组建了工作站,野生珍稀苦丁茶原生境保护工作已正常开展,并在此基础上成立大别山农业生物多样性观察点。 5、外生入侵生物防治。 2010 年我县认真贯彻省农委有关会议精神,狠抓外来入侵生物防治工作,通过广泛宣传,大力普及外来入侵生物灭毒除害的科普知识,先后举办专题培训班 25 场次、培训人员 4600 人,出动宣传车 20 辆次,散发宣传资料 40000万份,提高了公众的防范意识和防范能力。2010 年 8 月,先后在梅山、双河、青山等乡镇召开了全县外来入侵生物灭除工作现场会,现场开展了灭除水花生行动。并以此为契机,按照《安徽省农业重磊有害生物入侵突发事件应急预案》要求,成立了以县农委为组长单位,县财政、环保、林业、工商、公安、科技、国土、卫生等部门为成员单位的县外来入侵生物防治协作组,建立完善了外来生物入侵突发事件应急机制。 6、农业污染源普查试点工作达到预期目的。 2010 年 11 月,在省农委的统一部署下,我县承担了全省第一次农业污染源普查试点工作任务。我县根据省农委《第一次农业污染源普查实施方案》等文件精神,立足县情,积极谋划,共组织县级指导员 20 名、乡镇普员 55 名,经过严格培训,考核合格后持证上岗,按要求对全县 27 个乡镇进行了认真清查摸底。在此基础上,遵守技术规程,在规定的时间内较好地完成了全省第一次农业污染源普查试点工作,为全省第一次农业污染源普查探索了一套行之有效的经验,达到了试点工作的预期目标。 7、农业污染源产排污系数监测点建设按质完成。 2010 年我县分别在梅山、全军、白塔畈三乡镇建立了水稻、茶叶、蚕桑三个种植业产排污系数监测点建设,并顺利通过了省专家组的验收,为 2011 年监测工作的正常展开奠定了基础。 二主要措施 1、加强领导,健全工作体系。 为切实加强对全县生态农业建设工作领导,县成立了以县委分管书记为组长,县政府、人大、政协主要负责人为副组长,县政府相关职能部门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金寨县生态农业示范县建设工作领导组”,领导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县农委,由县农委主任兼任办公室主任。全县各乡镇主要领导亲自挂帅,以农技站为依托,相继成立了具体办事机构。 2、强化宣传,普及生态农业知识。 近年来,全县上下充分利用会议、广播、电视、报纸、宣传车及技术明白纸等多种媒介,宣传生态农业建设知识及环境保护法规,整体报道全县农业环境保护工作情况、典型经验及外地生态农业发展的先进事例。2010 年 3 月,县生态农业建设领导组邀请省内外有关专家学者及相关人士,召开了金寨县发展生态农业研讨会,取得良好效果,并在县内外产生了积极影响。县生态农业办公室与生态农业环保站一起先后编发相关技术资料达 6 万份。 3、加大投入,多方筹措建设资金。 生态农业建设是一项牵涉面广的系统工程,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多年来,全县有限的财力中挤出资金投入生态农业建设,从扶贫、以工代赈、农业综合开发等资金中统筹整合部分数额,用于扶持全县生态农业建设。同时,积极、合理、有效地招商引资和多方吸纳社会闲散资金参与生态农业建设。 4、严明奖惩,坚持目标责任制考核。 在生态农业建设中,县乡政府认真落实领导负责制和工作责任制,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及分管领导亲自抓,各乡镇行政负责人对生态农业建设工作负总责,分管负责人具体负责,实行属地包干,各负其责,将任务真正落到实处。强化目标管理,纳入全县综合考评,实行平时考察、半年检查、年终考评的“三三制”办法,对年度生态农业建设工作进行考核评比,兑现奖惩。 二、2011 年工作重点 2011 年我县农业生态环保工作将突出抓好以下几个方面: 一按时完成第一次农业污染源普查工作; 二着力抓好 2011 年生态农业示范点建设; 三重点实施 3 个乡村清洁工程示范村建设; 四稳步实施大别山农业生物多样性可持续管理项目; 五积极开展野生猕猴桃原生境保护点建设; 六努力完成我县承担的 3 个种植业污染源产排系数监测工作。

主要写一下工作内容,取得的成绩,以及不足,最后提出合理化的建议或者新的努力方向。。。。。。强调环境保护的重要性与必要性……总结,就是把一个时间段的情况进行一次全面系统的总检查、总评价、总分析、总研究,分析成绩、不足、经验等。总结是应用写作的一种,是对已经做过的工作进行理性的思考。总结与计划是相辅相成的,要以计划为依据,制定计划总是在个人总结经验的基础上进行的。 总结的基本要求 1.总结必须有情况的概述和叙述,有的比较简单,有的比较详细。这部分内容主要是对工作的主客观条件、有利和不利条件以及工作的环境和基础等进行分析。 2.成绩和缺点。这是总结的中心。总结的目的就是要肯定成绩,找出缺点。成绩有哪些,有多大,表现在哪些方面,是怎样取得的;缺点有多少,表现在哪些方面,是什么性质的,怎样产生的,都应讲清楚。 3.经验和教训。做过一件事,总会有经验和教训。为便于今后的工作,须对以往工作的经验和教训进行分析、研究、概括、集中,并上升到理论的高度来认识。    今后的打算。根据今后的工作任务和要求,吸取前一时期工作的经验和教训,明确努力方向,提出改进措施等 总结的注意事项   1.一定要实事求是,成绩不夸大,缺点不缩小,更不能弄虚作假。这是分析、得出教训的基础。    2.条理要清楚。总结是写给人看的,条理不清,人们就看不下去,即使看了也不知其所以然,这样就达不到总结的目的。   3.要剪裁得体,详略适宜。材料有本质的,有现象的;有重要的,有次要的,写作时要去芜存精。总结中的问题要有主次、详略之分,该详的要详,该略的要略。 总结的基本格式   1、标题   2、正文     开头:概述情况,总体评价;提纲挈领,总括全文。   主体:分析成绩缺憾,总结经验教训。   结尾:分析问题,明确方向。    3、落款   署名,日期

半年来,我们在农业局统一领导下,全站职工齐心协力,围绕年初目标任务,尽职尽责,认真负责,坚守本职岗位,履行自身职责,做到了时间过半、任务过半,完成了半年预期目标任务。 一、认真抓好库区生态环境监测工作 1、完成了库区开县段农作物病虫发生、危害消长调查,为探索三峡库区病虫发生危害规律,拟定高效生态农业技术方案,提出了可靠依据。 2、完成了库区开县段农药、化肥面源污染监测的取样、送检工作。 3、进一步完善了库区开县农作物珍稀品种调查的扫尾工作。为切实保护库区农作物品种多样性、丰富库区物种奠定了基础。 二、调查污染事故农田两起 1、对天燃气气矿15队在义和镇桐子村气井污染农田的环境质量进行了监测,撑握了第一手资料。 2、参加了政协组织的对温泉、郭家、和谦、三乡镇养猪场粪便污染河道水质的实地调查和现场办公。 三、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工作 1、已配置了价值36万元的仪器设备,为本县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工作奠定了基础。 2、无公害蔬菜、水果农药污染检测已步入正轨,并取得了显著成效。今年上半年对全县四个蔬菜基地、部分主要农贸市场的蔬菜、水果进行了抽样检测,共采集样品143个,合格样品116个,不合格样品27个,合格率81%;去年采集样品149个,合格85个,不合格64个,合格率57%。今年上半年蔬菜合格率比去年提高17个百分点。综上充分说明生产基地和生产农户对生产无公害蔬菜、水果的认识有了较大提高。这对我县农产品质量安全的提高具体的范文模板链接: 提取码: k54q

农业生态与环境期刊投稿经验

推荐《农业环境科学学报》,核心期刊,以下是关于杂志的简介,希望有所帮助:《农业环境科学学报》(ISSN 1672-2043,CN 12-1347/S)是农业生态环境领域的全国性学术类科技期刊,由农业部环境保护科研监测所和中国农业生态环境保护协会联合主办。月刊,大16开,208页。国内外公开发行,全国各地邮局征订,邮发代号6-64。历史沿革:原名《农业环境保护》,于1981年试刊,1982年正式按季度出版,1983年改为双月刊,2003年更为现刊名,2009年变更为月刊。内容形式:主要刊登农业生态环境领域具有创新性的研究成果,包括新理论、新技术和新方法。文章类型包括专论与综述、研究报告、研究快报、学术争鸣等。主要栏目:专论与综述、污染生态、土壤环境、水体环境、畜禽环境、水产环境、废弃物处理及资源化利用、碳氮循环、面源污染、分析方法、环境影响评价。

汤失容2011年11月12日在武汉去世。 汤失戎 农业环境保护研究所湘潭市雨湖区政府,区财政局局长编辑本段原副主任,农业部,环境保护研究所汤失茸,桂林,广西,1963年5月出生,研究员,中国农业科学研究院,一个优秀的人才后。毕业于中国地质科学院科学研究所(全职),博士于1995年。任何“农业环境科学学报”第一副主编产地环境和安全的农产品,在农业环境保护研究所,生态毒理学和环境修复研究中心的主任,部,农业部重点实验室主任,教育部副主任;应用基础科学与工程“,”核农业科学院,中国农学通报“,”化学与环境研究杂志“(SCI)和其他编委的国际杂志的辐射生态学会亚洲分会副会长,中国环保协会,农业生产和环境委员会主任和农产品安全专业委员会副主任,中国核农学会放射生态学,废物回收利用专业委员会,中国自然资源学会副董事;行政华中农业大学,硕士,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重金属污染的土壤,水体和底泥的生物修复,新能源环境下的光催化降解有机废物,农村废弃物循环利用技术,全球气候变化和调整作物品种,主持国家项目,如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0余出版了近70个,单篇SCI论文引用率近40倍。来源:百度百科。的

中文核心期刊目录一般4年更新一次,科技核心期刊目录近年来均每年更新一次。因科技核心期刊目录每年更新,在发表前要认真确认,一般连续三年以上都在科技核心目录内,可投稿发表。论文以出版时是否属于核心期刊作为认定标准,如某期刊2014年属于科技核心,但文章是2015年发表出来,2015年目录取消该期刊,则该论文认定为非核心期刊论文。论文或论著须是在合法期刊上已经正式发表或正式出版的本专业学术论文或论著,增刊、专刊、综合卷、会议专集、校样、文章证明等均无效。论文或论著需在“国家新闻出版总署网站”、“万方数据资源系统”、“清华同方中国知网”等国内主流数据网站上进行检索,检索结果须是期刊论文,检索结果为会议论文等情况不属于正规期刊,不能作为晋升聘任依据。

核心期刊更高的要求,好发与否取决于文章的质量。 1,环境科学中国环境科学 3,环境科学对环境的污染控制技术与设备(改名为:环境工程)环境科学 6 ,农业环境科学,环境化学 7 自然灾害 9,环境工程 10,环境保护 11环境污染控制 > 12,工业水处理 13,环境科学与技术 14,自然资源 15个农村生态环境(改名为:生态与农村环境) 16个水治疗技术 /> 17,化学环境 18,中国的人口,资源和环境 19中国环境监测

生态环境学报投稿经验总结

生态环境学报审稿时间:1-3个月核心其月 刊 亻弋 写发 口口①⑦⑥0④⑤⑦⑥⑨③ ②⑤⑧⑨③①⑥⑥⑥④主管单位:广东省科学技术协会主办单位:广东省生态环境与土壤研究所;广东省土壤学会快捷分类:环境环境科学与资源利用出版地区:广东国际刊号:1674-5906国内刊号:44-1661/X创刊时间:1992发行周期:月刊期刊开本:A4审稿时间:1-3个月所在栏目:工程科技I综合影响因子:234期刊级别: CSCD核心期刊  北大核心期刊  统计源期刊

环境科学,环境科学学报,环境科学研究,中国环境科学,生态学报,应用生态学报,土壤通报都是可以的。偏冶金方面的还有中国有色金属学报。这个是国内。国外的话,LDD,EST,chemo,WARTER RESEARCH,EP,JHM,journal of clean producttion,,,都算非常好的期刊了。。。加油,看好你哦

最好的办法是直接联系《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编辑部 的电话

环境科学与生态学期刊投稿经验总结

我也发过篇城市污水处理方面的文章,这期间从写文章到投稿发表,有过不少纠结的事情,你 自己清晰点就好了

看你写的文章是怎么样的要是新手的话还是找专做这个的地方帮忙吧。一般他们会告诉你的,也都是物美价廉的东西。你可以多问几家的。品优刊就可以。

可以尝试下(环境保护前沿)呗

中间过程可以含糊点,但是结果必须得详细,还要让人信服,看你自己如何拿捏了。

  • 索引序列
  • 农业生态与环境期刊投稿经验总结
  •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投稿经验总结
  • 农业生态与环境期刊投稿经验
  • 生态环境学报投稿经验总结
  • 环境科学与生态学期刊投稿经验总结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