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期刊知识库 > 南方文坛期刊有哪些专家参与

南方文坛期刊有哪些专家参与

发布时间:

南方文坛期刊有哪些专家参与

刊名:南方文坛Southern Cultural Forum主办:广西文联周期:双月出版地: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语种:中文;开本:大16开ISSN:1003-7772CN:45-1049/I邮发代号:48-87历史沿革:现用刊名:南方文坛创刊时间:1987核心期刊:CSSCI来源期刊(2012-2013)中文核心期刊(2008)中文核心期刊(2004)期刊荣誉:社科双效期刊

南方文坛为国内外公开发行的文艺理论和批评期刊。1987年创刊时,16开64页双月刊,铅印。现为大16开96页,胶印。邮发代号:48-87。最初由广西文联和广西人民出版社合办,两年后由广西文联单独主办。1996年底改版,并迅速在中国文坛崛起,被誉为“中国文坛的批评重镇”。

南方文坛期刊有哪些专家

李建军,1963年生,陕西富县人。1986年从延安大学中文系提前一年毕业,并被破格录取到中国人民大学文艺学专业研究生班学习,获硕士学位;1996-1999年在中国人民大学中文系学习,获博士学位。 现为人民文学出版社副编审。中国作协会员。主要从事小说理论研究及现当代小说评论。先后在各种刊物发表学术论文及评论文章百余篇。有专著《宁静的丰收》、《小说的纪律》、《小说修辞研究》及编著数种。曾获“冯牧文学奖 青年批评家奖”、《文艺争鸣》优秀论文奖、《南方文坛》优秀论文奖、《北京文学》文学评论奖。《上海文学》优秀论文奖以及2002年度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优秀成果奖等。

许乾雷,笔名许奡、乾坤,男,壮族,1974年12月25日出生于广西天等县。1993年7月毕业于广西南宁地区技工学校烹饪专业(三级厨师),分配回天等县上映中学工作。1995年7月,通过广西南宁师范专科学校主考的汉语言文学专业自学考试,获得大专文凭。同年8月,获取广西行政学院宣传报道培训结业证书。2000年9月,我又报读广西大学文化与传播学院中文系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段自学考试,如今仅余英语还未过关。2004年7月至今,在广西南宁市流浪…… 本人自幼喜欢文学艺术。在技校时,曾任过校文学社社长、社刊总编。 曾获得过南宁市创建卫生城诗歌大赛优秀奖;首届"希望杯"文学征文大赛三等奖;全国首届短诗大赛佳作奖;全国"希望杯"硬笔书法大赛优秀奖;全国"淮川杯"硬笔书法大赛二等奖;庆回归"东方之珠"爱国硬笔书法艺术家精品展铜杯奖;《广西文艺报》第二届"新星奖"硬笔、诗、散文均获佳作奖。 诗文散见于《南国诗报》、《广西民族报》、《广西文艺报》、《南宁日报》、《魏风诗报》、《小博士报》、《南地教育》、《三月三》、《今日天等》、南宁人民广播电台等。并有作品入选国内正式出版的《青春心痕》、《当代新人优秀作品选》、《九十年代中国短诗精品选》、《中国硬笔书法大成》、《希望杯全国书法篆刻大展赛优秀作品集》等文集。曾参加编写过《初中文言课文注译析评》、《全国中学生作文征文选》两书。 曾经是《南宁青年报》通讯员;《南方文坛》杂志特约写作员;《芳草文学》特约编辑;《金田》、《经济圈》杂志、《广西经济报》、《青年文学报》特约记者;《西南经济日报》广西信息中心记者;《法人代表报》广西通联站、西南新闻发展中心通讯员;《中华工商时报》通讯员;《南国诗报》特约撰稿员;《学习报》社驻广西南宁工作站站长。现为中国硬笔书法协会会员、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广西分会会员、广西文学创作协会会员、南宁地区作家协会会员、南宁地区书法家协会会员、南方文苑网执行总监。 现在美丽的绿城南宁创办南宁旗手营销策划广告有限公司,出任公司总经理。期间曾兼任过广西日报社《今日南国》杂志社广告部主任,中国平安保险公司保险代理人。 生命如流星,我不祈求这一生有太多的舒适,只是想在当今社会中找到自己的立足之地,于奋斗中实现自身应有的价值。当悄然划过天宇的一瞬,能在世人的脑海中留下一道永恒的光芒。

《南方文坛》文章转载率一直位于中国语言文字、文学艺术类期刊的前十名,其中“中国现当代文学类”前五名(数据库查询和每年3月《光明日报》的公布)。2001年底,《南方文坛》被中国新闻出版署评为“中国期刊方阵、双效期刊”、2002年被评为第四届“广西十佳社科期刊”、2004年以来入选为《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期刊、2004年被评为“全国中文核心期刊”。2005年再次荣获第五届“广西十佳社科期刊”、2006年获区人事厅、区文联记集体二等功。在网络上,《南方文坛》还是《中国期刊网》全文收录期刊、《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期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全文收录期刊、《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收录期刊。《人民日报》、《新闻出版报》、《光明日报》、《文艺报》、《文学报》、《中华读书报》、《文汇读书周报》、《羊城晚报》等国内外几十家著名媒体网络对《南方文坛》有高度评价,在美国、日本和港澳地区也有了一定影响。

南方文坛期刊有哪些专家出版

刊名:南方文坛Southern Cultural Forum主办:广西文联周期:双月出版地: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语种:中文;开本:大16开ISSN:1003-7772CN:45-1049/I邮发代号:48-87历史沿革:现用刊名:南方文坛创刊时间:1987核心期刊:CSSCI来源期刊(2012-2013)中文核心期刊(2008)中文核心期刊(2004)期刊荣誉:社科双效期刊

南方文坛期刊有哪些专家看过

《南方文坛》文章转载率一直位于中国语言文字、文学艺术类期刊的前十名,其中“中国现当代文学类”前五名(数据库查询和每年3月《光明日报》的公布)。2001年底,《南方文坛》被中国新闻出版署评为“中国期刊方阵、双效期刊”、2002年被评为第四届“广西十佳社科期刊”、2004年以来入选为《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期刊、2004年被评为“全国中文核心期刊”。2005年再次荣获第五届“广西十佳社科期刊”、2006年获区人事厅、区文联记集体二等功。在网络上,《南方文坛》还是《中国期刊网》全文收录期刊、《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期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全文收录期刊、《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收录期刊。《人民日报》、《新闻出版报》、《光明日报》、《文艺报》、《文学报》、《中华读书报》、《文汇读书周报》、《羊城晚报》等国内外几十家著名媒体网络对《南方文坛》有高度评价,在美国、日本和港澳地区也有了一定影响。

初见张燕玲,给我印象最深的是她那一袭过腰的长发。她长发飘飘地伫立于人群之中,纤弱委婉,轻言细语,不经意中便成为一个令人亲切的中心。于是,我心目中那个写评论写散文且关注文坛的《南方文坛》主编,也便转换为一个温婉而优雅的女性。后来读她的文章,印象最深的也是这样一句话:“无论处于哪个年龄段,女性都应该光彩照人。”写那篇文章时,燕玲刚过了40岁生日。她写道:“40年春风秋雨,树老了,人乏了,会少了疯劲儿少了奋争,更少了怨恨。……你相信坦诚与谅解,相信人类能够彼此沟通彼此谅解。尽管其中有30岁时无法忍受的无奈和妥协,但你内心清明而坚强。”在谈到映川、凌洁、纪尘等这些广西的青年女作家时,她更是深情地说:“作品里30岁女人是她们,是你们,也是曾经的我们,是真实生活的女人们。她们记下了女人的成长。她们感性,忧伤,脆弱,而且刚强;她们灵性智慧,为此她们美丽光彩。40岁以后,她们也会如我记下倦怠、宁和、安详,自然还会光彩照人。”在我看来,一个女人自己活得精彩,同时又如此真心地爱着其他女人的精彩,无疑是位大气的女人,是位充满爱和真诚的女人,因为她的内心已经拥有了足够的宽度和深度。众所周知,办一份有个性的杂志实属不易,而由一个女人来办一份有个性的杂志,更为艰难。《南方文坛》的前身是个什么样的杂志,我并不清楚。我记得它的崛起是在1996年,那时候很多杂志已陷入四面楚歌的境地,文学批评的刊物更是寥若晨星,而《南方文坛》却以青春四射的面容、强劲的作者阵势以及敏锐犀利的文风,从遥远的边陲之地闯入文坛,令人为之一震。尤其是它那鲜活的思想、前瞻的姿态、包容的胸襟以及那种稳健而又迅捷的步伐,使我们不得不向它的主编投去敬畏的目光。《南方文坛》向以“新锐风格”著称,对那些在艰苦环境中挣扎求生的中国文论期刊的发展变革,可以说具有某种示范性意义。比如,2001年《南方文坛》与广西师大出版社全面合作,“中国文坛最具影响力的文论园地之一”和“中国文科重要出版基地之一”的“强强联合”,使论文发表和论著发表一体化了,也立体化了。在主编《南方文坛》的同时,张燕玲还主编出版了《南方批评书系》、《南方批评话语》等深具影响的文艺著作。其中,陈晓明的《无边的挑战》还获得最新一届“鲁迅文学奖·优秀文学理论批评奖”。历时六届的“《南方文坛》年度优秀论文奖”也被专家认为“是中国文学批评的一项重要奖项”。这些著作的出版和奖项的评选将学术的前沿性和深广性以一种成系统、成规模的方式结合起来。 张燕玲在繁忙的编辑之余,还带着一颗真诚、细腻而又温婉的笔触,写出了很多别具韵致的散文和评论。她的散文集《静默世界》系8位“女学人文化随笔”之一,曾获第二届中国女性文学奖;《此岸彼岸》则为河南文艺出版社“知识女性文丛”之一。与丛书中的其他女性评论家一样,以批评家的身份写散文,视野自然与人不同。也就是说,这样的写作常常就是智慧本身的一种展现,是今天知识女性散文写作中颇具知性、富于才情和个性的写作。我在她平实的叙述中,听到了灵魂的搏动与节律。她的散文大多是在女性命运的描述和探讨中,展现了自己对人、社会、自然和文化的深入思考,融入自己的思想。像《朝云,朝云》、《望尽天涯》、《耶鲁独秀》、《此岸,彼岸》等散文,从容辗转,优雅轻丽,既紧贴着人物的内心意绪,又牵引着读者的心扉,读来每每让人回味再三,并曾入选多种年度优秀散文选本。不管是办杂志还是写文章,她都是彻底把自己“放进去”。如果说办杂志是“此中有人”,写文章,尤其是写散文,更是“此中有女人”。在这些文字里,最令我感动的是她的《走进太阳里》中对戈尔巴乔夫和赖沙不平凡的爱情关系的一段表述:“他明白,真正的男人会像女人欣赏敬慕他一样去欣赏敬慕他的女人;她也明白,真正的女人会像男人呵护宽容她一样去呵护宽容她的男人。也许他们有过伤害,但他们用爱扫落叶般地扫走了。他们令彼此常常开心大笑,他们是平等的,他们是幸福的。是的,在这个平凡的世界里,即使再伟大的人物,只要他健康,他都会由着自己光明而快乐的心性,扑向凡人的爱情与欢乐。”这让人很自然地想起燕玲和她的先生冯艺———这对文坛伉俪,多年来一起辛勤而幸福地耕耘着,力图在广西这个“边远地区”耕耘出一片“文学大省”的土壤。他们在一起时的珠联璧合,尤其对文友和青年作家的无微不至,令人羡慕和尊敬。 张燕玲的评论也独具韵味。它们集感性与灵性于一体,在一种真诚而又亲切的言说中,不时地跃动着思想的锋芒。读她的评论,仿佛是倾听她与作者的心灵在亲密地交流,很少有一种隔膜和坚硬的感受。正是在张燕玲这种充满着深切同情和睿智觉悟的“有人之境”的批评中,我们感受到了文学批评穿越理论迷雾和知识屏障,形成直抵内心真实、文学本质的巨大穿透力。热情、激情、浪漫之情;感激、感动、感恩之心,这些是燕玲常常挂在嘴边的词,也是她常常让人惦念的缘由。记得2006年底在南宁时,燕玲曾指着一棵木棉说:“木棉花开的时候,很大很红,真像舒婷《致橡树》里写的,仿佛火炬。”可惜我一直没能见到木棉花开,不过,一想起木棉花开的情景,我就会想起树下的燕玲,还有她身旁那棵默默的橡树。《印象张燕玲:南方有佳木》作者:邵燕君

南方文坛期刊有哪些

南方文坛为国内外公开发行的文艺理论和批评期刊。1987年创刊时,16开64页双月刊,铅印。现为大16开96页,胶印。邮发代号:48-87。最初由广西文联和广西人民出版社合办,两年后由广西文联单独主办。1996年底改版,并迅速在中国文坛崛起,被誉为“中国文坛的批评重镇”。

没有语言学版块。《南方文坛》有这些栏目:点睛、当代前沿、今日批评家、译介与研究、批评论坛、现象解读、最新文本、对话笔记、绿色批评、打捞历史、本土研究、艺术时代、文坛评述

有双月刊和月刊,你需要哪种有好多种啊!!

  • 索引序列
  • 南方文坛期刊有哪些专家参与
  • 南方文坛期刊有哪些专家
  • 南方文坛期刊有哪些专家出版
  • 南方文坛期刊有哪些专家看过
  • 南方文坛期刊有哪些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