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期刊知识库 > 中国武警杂志社社长

中国武警杂志社社长

发布时间:

中国武警杂志社社长

在网上认识洪烛是在2007年,当时我们同在新浪《久辛推荐》博圈,我是管理员。圈主王久辛是《中国武警》杂志社主编,首届鲁迅文学奖得主。洪烛和久辛是好朋友,供职于中国文联出版社文学编辑室,擅长诗歌和散文,他说这是“一手圣经,一手宝剑”。洪烛的散文《母亲》,获“2008中国散文年度金奖”。 《母亲》,是作者自创的“节段体”(笔者称),写的是怀念逝去的母亲,全文共85节,26000多字,获奖后在全国散文界引起轰动,被称之“洪烛体”。在这个长篇巨制中,作者回顾承蒙母爱四十年的时光,撷取在医院看护、挑选墓地、葬礼和母亲生前一个个细微的生活片段,各成一节,任泪水和着思绪流淌。节节如杜鹃啼血,让人为之情动;字里行间氤氲着对母亲的思念,常有让人猝不及防的话语撞进读者的眼帘,让人潸然泪下。正如作者在文中所言,“我记得写到哪段时,想哭,忍住了;写到哪段时,忍不住还是哭出来了。但愿你也能看得出来,看得出哪一段的原稿曾被泪水打湿过。我一直以为,用墨水写的文字和用泪水写的文字,是能看出来的,是有区别的。”很多读者在这篇博文的评论栏里说,“看完后我泪流满面”,“泪眼模糊,不忍卒读”,“因《母亲》来到这里,因《母亲》而热泪盈眶”……我是在夜深人静时一气把文章读完的,“男儿有泪不轻弹”啊!可读完后我已经泪流满面。 历代追思父母恩德的诗文众多,诗经•小雅《蓼莪》中有“父兮生我,母兮鞠我。拊我畜我,长我育我。顾我复我,出入腹我。欲报之德,昊天罔极。”的句子,被后世称为父母的“九我之恩”,而后,历代也不乏“孝思”佳作。洪烛是《芒种》 2008 年度诗人奖得主,他在《母亲》中用白话间或以诗的语言倾吐着他的哀思。一个极平凡、极细微的细节,他的思绪、联想、感悟往往超乎读者思维的空间,那至情至真至纯的文字,会猝然拨响你心灵深处久久搁置的琴弦,使之轰然作响。 他写母亲在医院病逝:“……再一次握住她变冷的手,她已没有感觉。她不设防地躺在我面前,就像我诞生时,也曾如此不设防地躺在她怀抱里。这才是我真正的出生地!” “失去母亲,等于失掉最遥远的故乡,故乡中的故乡。” “母亲没了,内心的童年才真正结束。” 他在到派出所为母亲注销户口时写道:“值班警察将母亲的那张卡片从家庭户口簿里抽掉,我仿佛看见上帝的手——如此轻而易举地从人间夺去我的母亲。才明白什么叫命比纸薄啊。” 为母亲挑选墓地,是使人心伤的时刻,人们往往心中是一片空白或悲痛。但洪烛的笔触写出了他独特的内心独白,“ 哪是我在替你挑选呀,分明一小块土地,早就远远等着你。离绿水不远,离青山更近,刚好一平方米,构成最小的房地产,你的下辈子将在这里度过。替你安顿另一个家,同时替你选择左右的邻居。‘互相关照吧,我妈妈人很好的……’”“什么叫墓碑?分明是一块石头,打磨光滑,等着刻下你的名字。记住:松竹园30区1排16号,你的门牌号码……到时候我给你写信,能收到吗?你是我的出生地,可我活到今天,不得不接受这项使命:替你寻找一块称心的墓地——难道就是我活着的意义?” “母亲,你的墓地是我见过的最伤心的废墟。” 整理母亲遗物的时候,新旧衣服、老花镜、梨木梳子、梳妆镜……都引起作者揪心的联想,整理完毕,他茫然写道:“再在房间里好好找一找,看看还有哪些东西,是母亲忘了的……一个人活了一辈子,留下的遗物就那么一小堆。找来找去,偏偏忘了自己——我不正是母亲最大的遗物吗?她不放心的还是我啊……总算替母亲把自己给找了回来:这才是最可靠的纪念。” “母亲晒在阳台上的棉鞋,还没收回来。她不能亲手去收了,也无法穿上它了。失去主人的棉鞋,在正午的光线中,像道具一样摆设着。我在犹豫:收回来合适,还是让它们继续在那里等待?晒了很多天太阳的棉鞋,虽然是两只,可看上去一样孤单啊。” 在母亲的葬礼上,“我怀抱母亲的骨灰盒(感觉里面还是热的),弟弟捧着母亲的遗照,走在队伍最前面。当骨灰盒被封进墓穴,我与母亲之间一场真正的离别开始了,下意识地喊出一声“妈妈”;几乎忘掉自己已进入不惑之年,而恢复成一个牵着妈妈衣襟怕迷路的儿童。” “……捧着母亲的骨灰盒像捧着飞机失事后的黑匣子。想知道她还有哪些话要跟我说。对于一次不可抗拒的空难,我是迟到的搜救者。” 每个人都有母亲,也有很多人失去了母亲,虽然心中有各自的悲痛,但我敢说,大概洪烛的悲痛更惨烈些吧!因为他是孝子,同时他还是诗人。他的这几段话让我懂得了什么叫“椎胸拔发”、“肝肠寸断”。“丧母是一种痛,与别的痛不同,它痛定了还会痛,一痛再痛。就因为它是无法填补的。第二天,太阳照常升起,我的母亲再也回不来。她被昨天的太阳弄丢了。” “……你让我懂得什么叫悲伤,真正的悲伤。以前的悲伤统统变成为赋新词强说愁,有悲而无伤。第一次啊,我看见自己血淋淋的伤口。更严重的是:这种伤口永远无法愈合。就当是前半生享受的母亲所必须支付的代价。” “出生时的脐带已经剪断,我像一只风筝,越飞越高,越飞越远。……脐带再一次被剪断了,这次手拿剪刀的不是接生婆,而是死神。但是,母亲——这一次我们都别撒手啊。哪怕只是紧紧攥住各自手中的半截断线。也算一种安慰:总会有那么一天,我们再把它系结起来。” 20年前,我失去了母亲,也曾在报刊上写诗撰文寄托哀思,也写了“母亲的爱,是遮雨的伞 / 母亲的爱,是凉爽的风”之类的感慨,但和洪烛的《母亲》相比,空怀一腔哀思,文字表达显得多么苍白!诗经•小雅《蓼莪》一直被称为历代“千秋孝思之作”,依我看,洪烛的《母亲》又竖起了一个新的里程碑。 一次偶然的机会,我和大儿子在小饭馆吃饭,两个人喝了半斤白酒,话题扯到文学,我就把洪烛《母亲》中的若干文字讲给他听,讲着讲着,已为人父的儿子竟也泪挂两腮。饭店的小老板以惊诧的目光盯着一老一少两个“泪人”,肯定以为是喝醉了。

《月夜》是现代诗人沈尹默于1917年创作的一首现代诗。这首诗表现了诗人(也即是五四前后的一代知识分子)独立不倚的坚强性格和追求思想自由与个性解放的奋斗精神。

军旅诗人中有康桥、王久辛、马萧萧、宁明、辛茹、周承强、大兵、刘立云、史一帆、刘笑伟等,他们就是中国军旅诗人中的佼佼者。 康桥,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国家一级专业作家;1993年在解放军艺术学院学习;2004年参加过中组部、中宣部、中央党校联合举办的全国文艺骨干三项学习班;2005年重走过长征路;2009年在鲁迅文学院中青年高级研讨班学习;著有诗集《寸草心》、《血缘之源》、《飞翔,向着太阳》、《生命的呼吸》、《征途》等诗集及21制高点丛书《天问:我是谁》(关于克隆、关于世界、关于诗人)。有诗集获全军文艺新作品奖一等奖、首届齐鲁文学奖、共青团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中国人民解放军图书奖、2010年被评为首届十佳军旅诗人。荣立二等功一次、三等功三次,2008年被军区评为抗震救灾先进个人。 王久辛,男,诗人。1959年生于陕西省西安市,祖籍河北邯郸人。中共党员。首届鲁迅文学奖获得者。“首届十佳军旅诗人”。古都赵国后裔,生于秦都长安;上山下乡扛锄头,边关从军舞大枪。曾担任多部电视系列片总撰稿、作词。作品先后获得《人民文学》优秀作品奖、中宣部、广电部、中央电视台颁发的特等奖、一等奖,2003年荣获民间设立的首届剑麻军旅诗歌奖之特别荣誉奖,2004年10月作为中国作家代表团成员出访波兰;2007年11月再次作为中国作家代表团成员出访俄罗斯。2008年在波兰出版发行波文版诗集《自由的诗》。出席中国作家协会第七次代表大会、全国青年作家创作会、全军文学创作座谈会、第一、第二届中国诗歌节,第一、二届青海湖国际诗歌节等。曾任第3届鲁迅文学奖短篇小说奖初评评委,延安大学文学院、解放军艺术学院客座教授等。历任排长、师新闻干事、军区文艺干事、兰州军区战斗话剧团主任,《西北军事文学》副主编,《中国武警》主编,现任某杂志编审,大校军衔。 马萧萧,一位长期生活于半隐居状态的诗人、作家,周易学者,取名专家,水墨画家。 湖南隆回县人,1970年6月出生。1989年3月特招入伍,历任炮兵、排长、干事、编辑、创作员等。现居大西北,供职于某文学杂志社,中国作家协会会员。 1980年代读中学期间,发表《我是萧萧马一匹》等大量作品,出版诗集两部,创办全国第一家中学生自办诗报,被誉为中国校园诗坛领军人物。1990年代以来,在文学编辑、创作之余,长期致力于易学、禅学、姓名学、地理学等研究,上千次成功进行名称策划、环境设计、吉祥调理。偶事现代水墨创作,发表国画作品百余幅。已出版长诗《中国地名手记》、散文评论集《谢谢你的美丽》、长篇纪实文学《红色婚姻档案》等著作10余部。曾获首届中国十大校园诗人奖、首届中国十佳军旅诗人奖、第四届全国优秀妇女读物奖、第九届全军文艺新作品奖、甘肃省首届黄河文学奖、《飞天》十年文学奖等。 宁明

1967年10月出生于陕西岐山县,1985年入伍,在新疆服役16年,2001年调入北京,现为中国武警杂志社编辑,中国作家协会会员。 先后在《中国作家》、《解放军文艺》、《小说家》、《小说界》等刊发表中短篇小说一百多万字,其中短篇小说多次被《小说选刊》、《小说月报》、《中篇小说选刊》转载,2000年6月加入中国作家协会。

武警杂志社社长

以前是总部司令的专职司机,山东省烟台市人

《中国武警》杂志社

干嘛问是不是事业单位,而不关注下它能给你的代遇福得以及你能从中学到多少东西?

河南省禹州人氏。 1977年神后镇高中毕业回乡务农,入伍前放过牛、耕过田、挖过煤、拾过粪。1978年应征入伍后,安徽省军区独立六团战士,扛过枪、站过哨,当过炊事员、饲养员、给养员、报道员。1985年后任武警安徽总队阜阳支队排长。19867年后任武警安徽总队新闻干事、电视摄像、编导。1993年后任武警河南总队电视新闻记者、编导。1996年后任《中国武警》杂志编辑、副编审。2006年后任《橄榄绿》文学期刊主编。2009年后任《中国武警》月刊主编。武警大校警衔。毕业于北京电影学院摄影系。南京政治学院新闻系研究生。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散文学会会员。北京作家协会会员。河南作家协会会员。 1981年发表第一首诗《复活》;1991出版第一部诗集《绿色的诱惑》;1993年出版散文集《失恋的男孩》;1998年出版散文集《男兵女兵》;2001年出版诗集《血色和平》;2003年出版报告文学集《高地英雄》;2005年出版散文集《和平的守望》;2007年出版散文集《和平的断想》;2008年出版爱情诗集《千年之后你依然最美》2009年出版报告文学集《决战卡马》;2010年出版诗集《和平的欢歌》2010年长篇散文《高地上的风景》被选入“2009我最喜爱的散文”一书。2010年诗歌《和谐中国》被选入中国作协三十年诗选“跨越”一书。2010年诗歌《那个叫故乡的地方》被选入建国六十年诗选一书。主编随笔散文集《我的兵之初》、报告文学集《生死大营救》等。在《诗刊》《诗歌报》《解放军文艺》《人民日报》《解放军报》《文艺报》《散文选刊》《绿风》等百余家报刊发表诗歌、散文两千余首(篇)。 1983年诗歌《草地上》获南京军区前线文艺一等奖。1985年诗歌《故乡的山》获金盾文艺奖一等奖。1986年诗歌《辉煌》获卫士杯新诗大奖赛一等奖。19889年获武警部队优秀新闻工作者。1989年电视纪录片《光明的使者》获安徽电视台专题一等奖。1989年报告文学《决战长江》获全军抗洪抢险优秀文艺作品奖。1991年电视纪录片《当代红嫂》获中央电视台、中国电视学会一等奖。1998年诗歌《春天的怀念》获武警文艺奖一等奖。1999年散文集《男兵女兵》获全军新作品二等奖、武警文艺奖一等奖。1999年获武警部队建国五十周年文艺献礼工程奖。1999年歌词《我们从这里出发》获全军战士文艺奖一等奖。1999年歌词《拥抱明天的太阳》获全国音乐协会一等奖。1999年歌词《天安门广场》获全国音乐家协会一等奖。2000年歌词《我们从这里出发》获文化部群星奖银奖。2002年歌词《我们从这里出发》获中央电视台青年歌手大奖赛一等奖。2002年诗集《血色和平》获全军文艺新作品作一等奖。2003年诗歌《非常战士》获人民日报文艺征文二等奖。2004年诗集:《血色和平》获中国人口文化奖 金奖。2005年军旅系列散文《高地上的风景》获解放军文艺年度奖。2008年散文集《和平的断想》获得第三届冰心散文奖。2008年散文《电话人生》获文艺报改革开放三十年征文二等奖。2009年诗歌《致祖国》获建国六十周年惠达杯诗歌征文一等奖。2009年军旅系列散文《高地上的风景》获得中国散文排行榜第六名。2009年军旅系列散文《高地上的风景》获全军建国六十周年征文优秀作品奖。2010年散文《老哨所》获“海内外华语文学”一等奖。从军三十年,十次佩戴军功章,并获得军队优秀科技人才津贴。 1982年《人民前线报》发表介绍张国领的通讯:战士小诗人。1984年《安微青年报》发青介绍张国领的通讯:战士的希冀。1984年《解放军文艺》发表乔良的文章对张国领的组诗进行评论。1985年《人民武警报》发表何建明评张国领的文章:起飞的丑小鸭。1986年《安徽文化报》发表牛广进评张国领的文章:丑小鸭展飞翔了。1988年《人民武警报》发表陈建中评张国领的文章:青年作者张国领印象记。1989年《安徽公安》发表韩贺彬评张国领的文章:在诱惑和被诱惑之间。1990年老诗人严陈发表评论张国领的文章:战士——诗人。1991年《合肥晚报》《安徽日报》发表牛广进评张国领的文章:绿色的诱惑。1999年《解放军报》发表丁临一评张国领的文章:男兵女兵的魅力。1999年《人民武警报》发表李春玲评张国领的文章:绿军衣与黄土地。2001年《文艺报》发表北乔评张国领的文章:拒绝文字游戏的冲锋号。2001年《人民政协报》发表北乔评张国领的文章:和平或诗人的颜色。2001年《新华书目报》发表张国领访谈:突出重围的军旅文学。2002年《橄榄绿》发表丁临一评张国领的文章:阅读与思考。2002年《敢榄绿》发表王久辛评张国领的文章:四重奏序曲。2002年《文学报》、《橄榄绿》杂志发表王久辛评张国领的文章:个性的魅惑。2002年《人民武警报》发表陈峰评张国领的文章:和平的激情。2003年《人民武警报》发表评论张国领的文章:真情,在字里行间流淌。2005年《新安晚报》发表韩贺彬评张国领的文章:诗人本色是军人。2006年《人民武警报》发表北乔评张国领的文章:和平中的焦虑。2007年《解放军艺术学院学报》发表北乔、张慧敏评张国领的文章:因为灵魂的拥抱而温暖。2007年《中国国门时报》发表对张国领的专访:张国领,为和平、为军人而歌唱。2008年《人民网》《解放军艺术学院学报》《中国诗人》发表黄恩鹏评张国领的文章:超验写作的灵魂。2009年《解放军生活》发表黄恩鹏评张国领的文章:寻找或抵达一种精神乡愁。2009年《橄榄绿》发表北乔评张国领的文章:与诗歌一起回家。2009年《橄榄绿》发表张国领访谈:梦回吹角连营。2009年《中华读书报》发表陈菁霞评张国领的文章:张国领发出爱情宣言。2009年《人民武警报》发表黄恩鹏评张国领的文章:跨越时空的精神之旅。2009年《海南日报》发表佘正斌评张国领的文章:为美丽而感动。2010年《中国武警》发表张晓红评张国领的文章:植玫瑰砌一座庄园2010年《人民网》、《中国武警》杂志发表黄恩鹏评张国领的文章:一脉清新的心灵阳光2010年《散文选刊》发表大兵评张国领的文章:拥裹着感恩情怀的温暖之作2010年《解放军报》发表曹宇翔评张国领的文章:苍天不负诗人的苦心。 (记者晓静北京报道) 作为作家出阪社2011至2012年的跨年大卷——《张国领文集》11卷,日前在全国各新华书店隆重发行。这套由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何建明作序、作家出版社隆重推出的、全部采用精装本的文集,1—4卷为张国领“经典长诗卷”“经典政治抒情诗卷”“经典军旅短诗卷”和“经典爱情诗卷”,第五卷为张国领“经典散文诗卷”,6—9卷为张国领“经典散文随笔卷”,10—11卷为张国领“经典纪实文学卷”。作家出版社是中国作家协会所属的国家级大型文学出版社,多年来一直以“增创新意识,出精品图书,与世界接轨,创一流名社”而著称。作为作家出阪社2011至2012年的跨年大卷——《张国领文集》11卷,主要分为诗歌、散文随笔和纪实文学;从文集的内容看,均是军事题材的诗文,无论大小篇章,主题紧扣“和平”这一关乎人类生存、社会进步的大提要;从排列顺序看,仍以他擅长的诗歌创作做主打,以他从事的军事新闻事业作收尾。使读者可以从中看出他文学创作的主张和脉络。张国领1978年冬天踏着改开放的鼓点,从中原大地上的一个小乡村踏入军营,时代的快速变革和军营的火热生活,使他青春的热血一直处在强列的激荡之中,原本只有高中文化的他,在紧张的训练、站哨、学习和劳动之余,自觉地拿起手中的笔,讴歌时代、讴歌军人、讴歌日益强盛的祖国,以诗歌和散文的形式,抒发自己切身的感受和真挚的情感。他十八岁写第一首诗,二十岁发表第一首诗,三十岁出片版第一本诗集《绿色的诱惑》,可以说他的创作生命一直处在激情喷发期,先后出版了《男兵女兵》《血色的平》《高地英雄》《和平的守望》《和平的断想》《平的欢歌》等十几本诗歌、散文集,并多次获得全国、全军的文学创作大奖。现在已从军34年的张国领,虽为武警大校警衔,并担任《中国武警》月刊主编,但依然笔耕不辍,每天坚持创作,虽然十几年前他就从基层部队调入武警部队的最指挥机关工作,但的心始终和战士在一起,始终和寂寞的哨位在一起,军人的职责和战士的使命感,无论在他的笔下还是身上,都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张国领文集》计三百多万字,是他从三十多年来创作的结晶,正如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何建明在序言中所说:“诗与散文本身就是有内在联系的文体,很多诗人就是散文家,国领亦然。这些年他除了发表大量的诗歌之外,还发表了二百多篇散文。这套十一卷《张国领文集》的出版,我相信只是他一个时期文学创作的小结,所以,我们期待他的新作不断问世。并且有更多出彩的佳作呈现给这个伟大的时代。”

1967年10月出生于陕西岐山县,1985年入伍,在新疆服役16年,2001年调入北京,现为中国武警杂志社编辑,中国作家协会会员。 先后在《中国作家》、《解放军文艺》、《小说家》、《小说界》等刊发表中短篇小说一百多万字,其中短篇小说多次被《小说选刊》、《小说月报》、《中篇小说选刊》转载,2000年6月加入中国作家协会。

中国武警杂志社

在网上认识洪烛是在2007年,当时我们同在新浪《久辛推荐》博圈,我是管理员。圈主王久辛是《中国武警》杂志社主编,首届鲁迅文学奖得主。洪烛和久辛是好朋友,供职于中国文联出版社文学编辑室,擅长诗歌和散文,他说这是“一手圣经,一手宝剑”。洪烛的散文《母亲》,获“2008中国散文年度金奖”。 《母亲》,是作者自创的“节段体”(笔者称),写的是怀念逝去的母亲,全文共85节,26000多字,获奖后在全国散文界引起轰动,被称之“洪烛体”。在这个长篇巨制中,作者回顾承蒙母爱四十年的时光,撷取在医院看护、挑选墓地、葬礼和母亲生前一个个细微的生活片段,各成一节,任泪水和着思绪流淌。节节如杜鹃啼血,让人为之情动;字里行间氤氲着对母亲的思念,常有让人猝不及防的话语撞进读者的眼帘,让人潸然泪下。正如作者在文中所言,“我记得写到哪段时,想哭,忍住了;写到哪段时,忍不住还是哭出来了。但愿你也能看得出来,看得出哪一段的原稿曾被泪水打湿过。我一直以为,用墨水写的文字和用泪水写的文字,是能看出来的,是有区别的。”很多读者在这篇博文的评论栏里说,“看完后我泪流满面”,“泪眼模糊,不忍卒读”,“因《母亲》来到这里,因《母亲》而热泪盈眶”……我是在夜深人静时一气把文章读完的,“男儿有泪不轻弹”啊!可读完后我已经泪流满面。 历代追思父母恩德的诗文众多,诗经•小雅《蓼莪》中有“父兮生我,母兮鞠我。拊我畜我,长我育我。顾我复我,出入腹我。欲报之德,昊天罔极。”的句子,被后世称为父母的“九我之恩”,而后,历代也不乏“孝思”佳作。洪烛是《芒种》 2008 年度诗人奖得主,他在《母亲》中用白话间或以诗的语言倾吐着他的哀思。一个极平凡、极细微的细节,他的思绪、联想、感悟往往超乎读者思维的空间,那至情至真至纯的文字,会猝然拨响你心灵深处久久搁置的琴弦,使之轰然作响。 他写母亲在医院病逝:“……再一次握住她变冷的手,她已没有感觉。她不设防地躺在我面前,就像我诞生时,也曾如此不设防地躺在她怀抱里。这才是我真正的出生地!” “失去母亲,等于失掉最遥远的故乡,故乡中的故乡。” “母亲没了,内心的童年才真正结束。” 他在到派出所为母亲注销户口时写道:“值班警察将母亲的那张卡片从家庭户口簿里抽掉,我仿佛看见上帝的手——如此轻而易举地从人间夺去我的母亲。才明白什么叫命比纸薄啊。” 为母亲挑选墓地,是使人心伤的时刻,人们往往心中是一片空白或悲痛。但洪烛的笔触写出了他独特的内心独白,“ 哪是我在替你挑选呀,分明一小块土地,早就远远等着你。离绿水不远,离青山更近,刚好一平方米,构成最小的房地产,你的下辈子将在这里度过。替你安顿另一个家,同时替你选择左右的邻居。‘互相关照吧,我妈妈人很好的……’”“什么叫墓碑?分明是一块石头,打磨光滑,等着刻下你的名字。记住:松竹园30区1排16号,你的门牌号码……到时候我给你写信,能收到吗?你是我的出生地,可我活到今天,不得不接受这项使命:替你寻找一块称心的墓地——难道就是我活着的意义?” “母亲,你的墓地是我见过的最伤心的废墟。” 整理母亲遗物的时候,新旧衣服、老花镜、梨木梳子、梳妆镜……都引起作者揪心的联想,整理完毕,他茫然写道:“再在房间里好好找一找,看看还有哪些东西,是母亲忘了的……一个人活了一辈子,留下的遗物就那么一小堆。找来找去,偏偏忘了自己——我不正是母亲最大的遗物吗?她不放心的还是我啊……总算替母亲把自己给找了回来:这才是最可靠的纪念。” “母亲晒在阳台上的棉鞋,还没收回来。她不能亲手去收了,也无法穿上它了。失去主人的棉鞋,在正午的光线中,像道具一样摆设着。我在犹豫:收回来合适,还是让它们继续在那里等待?晒了很多天太阳的棉鞋,虽然是两只,可看上去一样孤单啊。” 在母亲的葬礼上,“我怀抱母亲的骨灰盒(感觉里面还是热的),弟弟捧着母亲的遗照,走在队伍最前面。当骨灰盒被封进墓穴,我与母亲之间一场真正的离别开始了,下意识地喊出一声“妈妈”;几乎忘掉自己已进入不惑之年,而恢复成一个牵着妈妈衣襟怕迷路的儿童。” “……捧着母亲的骨灰盒像捧着飞机失事后的黑匣子。想知道她还有哪些话要跟我说。对于一次不可抗拒的空难,我是迟到的搜救者。” 每个人都有母亲,也有很多人失去了母亲,虽然心中有各自的悲痛,但我敢说,大概洪烛的悲痛更惨烈些吧!因为他是孝子,同时他还是诗人。他的这几段话让我懂得了什么叫“椎胸拔发”、“肝肠寸断”。“丧母是一种痛,与别的痛不同,它痛定了还会痛,一痛再痛。就因为它是无法填补的。第二天,太阳照常升起,我的母亲再也回不来。她被昨天的太阳弄丢了。” “……你让我懂得什么叫悲伤,真正的悲伤。以前的悲伤统统变成为赋新词强说愁,有悲而无伤。第一次啊,我看见自己血淋淋的伤口。更严重的是:这种伤口永远无法愈合。就当是前半生享受的母亲所必须支付的代价。” “出生时的脐带已经剪断,我像一只风筝,越飞越高,越飞越远。……脐带再一次被剪断了,这次手拿剪刀的不是接生婆,而是死神。但是,母亲——这一次我们都别撒手啊。哪怕只是紧紧攥住各自手中的半截断线。也算一种安慰:总会有那么一天,我们再把它系结起来。” 20年前,我失去了母亲,也曾在报刊上写诗撰文寄托哀思,也写了“母亲的爱,是遮雨的伞 / 母亲的爱,是凉爽的风”之类的感慨,但和洪烛的《母亲》相比,空怀一腔哀思,文字表达显得多么苍白!诗经•小雅《蓼莪》一直被称为历代“千秋孝思之作”,依我看,洪烛的《母亲》又竖起了一个新的里程碑。 一次偶然的机会,我和大儿子在小饭馆吃饭,两个人喝了半斤白酒,话题扯到文学,我就把洪烛《母亲》中的若干文字讲给他听,讲着讲着,已为人父的儿子竟也泪挂两腮。饭店的小老板以惊诧的目光盯着一老一少两个“泪人”,肯定以为是喝醉了。

查到刊号,去邮局啊,网上也可以定。

中国警察杂志社社长

中国保安协会会长:罗锋罗锋,男,1944年2月生于陕西省富县。1968年8月毕业于北京政法学院法律系。1978年9月考入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法学系,1981年8月毕业并获法学硕士学位。1999年9月至2001年6月在北京大学法学院在职攻读并被授予法学博士学位。  1968年12月至1978年8月在内蒙古乌兰察布盟公安局工作。1981年12月,到中央书记处研究室工作。1985年5月到公安部工作,历任法制司处长、副司长、司长、部长助理、副部长。2003年1月当选为第十届全国政协委员,现任中国保安协会会长,中国法学会副会长,中国警察协会副主席,中国刑法学会顾问,中国青少年犯罪研究会顾问,中国犯罪与矫治心理学会顾问,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中国政法大学、山东大学、武汉大学法学院、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兼职教授。副会长:马维亚中共党员,汉族,研究生学历,法学硕士。1974年参加工作,1985年毕业分配到公安部法制局工作,1994年调入公安部治安管理局工作,现任该局副局长。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兼职教授。2004年6月起兼任中国保安协会副会长。中国保安协会副会长:戴思鸿  中共党员,江苏省人,汉族,大专文化。1963年8月应征入伍,先后在海军院校、福建基地、海军报社工作;1982年6月转业到公安部三局工作;1999年10月调入中国保安协会任秘书长;2004年6月起任中国保安协会副会长。中国保安协会秘书长:谢 平(女) 中共党员,江苏省人,汉族,大学专科毕业。1969年9月参加工作。1979年3月调入群众出版社;1983年12月调入公安部治安管理局;曾任公安部治安管理局办公室副主任、金融保卫与保安技术防范工作指导处处长职务。2004年6月调入中国保安协会任秘书长。中国保安协会副秘书长:池世才中共党员,安徽省人,汉族,研究生毕业,硕士学位。1985年8月参加工作。1997年7月分配到公安部治安管理局工作。现任公安部治安管理局金融保卫与保安技术防范工作指导处副处长。2005年12月起兼任中国保安协会副秘书长。中国保安协会副秘书长:金玉兰中共党员,辽宁省人,汉族,大学本科毕业。1984年7月大学毕业后分配到公安部治安管理局工作。1993年1月调入中国保安协会工作,曾任中国保安协会第一、第二届理事会副秘书长。2004年11月起任中国保安协会第三届理事会副秘书长,兼任中国保安协会教育培训部主任。中国保安协会副秘书长:王梅河南省人,汉族,研究生毕业。1985年7月参加工作。1992年调入中国保安协会工作。1994年调入公安部交通管理局工作。1998年调入中国保安协会工作。2005年12月起任中国保安协会副秘书长。兼任《中国保安》杂志社社长、总编。罗锋会长、刘绍武局长等领导到中国保安协会研究指导保安工作2010年12 月 23 日 ,中国保安协会会长罗锋,公安部治安管理局局长刘绍武,副局长杨奇、马维亚一行到中国保安协会研究指导保安工作。 罗锋会长主持会议并致欢迎辞。刘绍武局长首先宣读了公安部党委任命杨奇同志为公安部治安管理局副局长(正局级)、中国保安协会副会长的决定。罗锋会长,刘绍武局长,杨奇、马维亚副局长,黄学锋秘书长等领导分别讲话。

1 焦燕明个人简介  焦燕明,生于吉安。18岁参加中影演员训练班、台视演员训练班,入行后从群众演员做起积累经验磨炼着演技,94年由《七侠五义》奠定吉安当红一线小生地位,99年因出演《小李飞刀》中的多情侠客李寻欢而被内地观众广为熟知,转入内地发展后佳作不断,通过《绝色双娇》、《青蛇外传》、《泪痕剑》、《宝莲灯前传》、《世间道》、《等到胜利那一天》、《硬汉2之奉陪到底》等影视作品,展现了他精湛的演技和多元化的表演风格。2009年还推出了同名EP大碟《焦燕明》。  中文名: 焦燕明  国籍: 中国  民族: 汉族  出生地: 江西省吉安市  出生日期: 1993年08月11日  毕业院校: 江西吉安遂川职业中学  代表作品: 《七侠五义》《小李飞刀》《宝莲灯前传》 《穆桂英大破天门阵》  星座: 狮子  身高: 173cm  成长经历2 焦燕明,吉安明星的苦与乐  从群众演员到一线小生,吉安演员焦燕明可真正称得上是从“基层”做起的艺人,平日总喜欢开玩笑的他,在谈到过去的那段“心酸史”时,也不免收起爱开玩笑的个性。  因崇拜李小龙,也希望自己成为一个大荧幕的英雄,他早年曾学跆拳道、练武术、双截棍。十八岁高中刚毕业的焦燕明,拎着简单的行李,由嘉义只身北上到热闹繁华的台北都会区,参加中影演员训练班,希望一圆他的明星梦。在演员班的那段时期,虽然家里人寄钱给他,但是焦燕明总以为自己出了社会就不能依靠家里。所以他在课余时间到餐厅洗盘子,但扣掉付房租的钱,他每天只剩十五元的伙食费,他形容自己每餐就是馒头配开水。参加演员训练班,并不表示就可以当演员,如果没有机会,你还是无戏可演,焦燕明很坦白地表示,半年的演员训练班课程结束,他以第二名的好成绩到各电影公司试镜,却四处碰壁。  为了生活,焦燕明跑去当临时演员,起码有收入可以养活自己,不过同学却告诫他,说一个有演员证的还去当临时演员会降低身份得不到应有的角色,所以焦燕明在那段无戏可演的日子里,做起了家庭手工发箍,很难想像吧?1 焦燕明变身硬汉  在演艺圈待了两年多,焦燕明一直都没混出什么名堂,就从军去了,经过两年的军事洗礼,退伍后的他,仍对这个圈子充满希望,或许就是因为他的乐观,让他在陪朋友参加一个戏剧节目的试镜时,被“大锣”公司发掘,就这样展开了他真正的演艺生涯。  从第一部戏《莫道无情》中的三线演员、到《回首天已蓝》的二线演员、再到《七侠五义》中的南侠展昭、《花落花开》中的柯尔、《江湖小子》中的萧逸龙,焦燕明逐渐走出自己的一片天,“现在想来,真像是一部演艺心酸史。”焦燕明颇有感慨地说。  不晓得之前观众对焦燕明俊美有余,却又略带一点邪气眼神的印象是否都以“坏人”居多?曾炒得火热的琼瑶剧《苍天有泪》,焦燕明更演活了那个因嫉生恨、到最后濒临疯狂境地的败家子  无可否认,随着一部又一部上档的戏,焦燕明的演技由生涩稚嫩,逐渐进步到不愠不火、收放自如,一部《小李飞刀》重现江湖,焦燕明诠释武功高又痴情的李寻欢,再度展现他萤光幕上的大侠风范,“这是双奇异的眼睛,竟仿佛是碧绿色的,仿佛春风吹动的柳枝,温柔而灵活,又仿佛夏日阳光下的海水,充满了令人愉快的活力。”这是古龙对第一次出场的李寻欢的描述,突出的就是那一双眼睛,所以很多人都觉得焦燕明演出了小李探花的神韵,主要就是因为那眼神。神秘、魅惑、忧郁、凌厉、深情,好像想要什么就能表现什么,很多观众就是被他这一双眼睛所俘虏。3 焦燕明《时尚健康》杂志  观众对他的喜爱更随着角色的出色与日俱增,一度被誉为“古装第一人”。难能可贵的是,焦大侠并没有因为人红而自视不凡,私底下的焦燕明,走到哪笑声传到哪,爽朗明快的处事风格让每个接近他的人都极愿意与他成为朋友。  似乎每个男人都有大侠梦,快意恩仇、行侠仗义,何等潇洒、何等豪气,但是现实生产中你永远不能这样生活,焦燕明从小崇拜李小龙,所以自己去学跆拳道,学武术,这种从小的锻炼让他出演电视剧派上用场,他说这种不只是让他动作比较到位,更多的是一种体态、一种气质,一扮上大侠就让人感觉真实。  这是一个谦逊温和、儒雅风趣的男人,他的谈吐一如他的外表,有着淡淡的文人气质。和他聊天你会觉得,这是一个非常完美的人,他却说:“我知道自己是不完美的,否则不会离婚。”经常在荧幕上扮演大侠的焦燕明是娱乐圈内出名的模范丈夫,曾有一个维持十几年的美满家庭和两个可爱的女儿。然而,一场婚变加一场官司却让他失去了一切。在与记者聊天中,已经从痛苦中走出来的焦燕明说出了自己的人生感悟。  ● 依然深情,依然相信爱情  相处17年,最终婚姻却以失败告终,焦燕明坦率地告诉本报记者:“当时的确很心痛。演艺圈的情侣大多是离离合合的,我当年结婚时就立过誓言,我要打破演艺圈离婚多的传统,与另一半携手到老,永不分离,可惜我没能做到。”不是没有努力,只是努力过后还是要失去。焦燕明说:“离婚给了人重新思考人生的机会,这个机会是对方的,也是我的。美好的爱情童话碎了,我也成长了很多。我不否认刚开始会痛,痛到要住进医院的感觉,现在过来了,发现也没什么。男人的肩膀是坚强的,必须要承担起来这一切。”  ● 曾为女儿在上海买房  常年因为拍戏在吉安与内地之间奔波,焦燕明却没有思乡的情结。焦燕明说:刚来内地拍戏时,一待三四个月会想家人、想朋友,现在不会了。内地发展得很快,和吉安在生活上已经没什么差别。我在内地又交了很多新朋友,现在反倒是在吉安久了,会想念内地的生活。  没有考虑在内地买房安家吗?焦燕明说:我多年前就在上海徐家汇买过房子,但主要是为了孩子过去读书,但房子买好后,女儿没去成,后来就把房子卖掉了。  焦燕明说:如果再买房,我一定要舒适,因为一定要带着妈妈,娘在哪里,那里就是我的家。现在我最大的愿望是希望母亲健康。为人子,孝顺是最基本的,做不到孝,至少要做到顺。  ● 把工作生活简单化  当年学美工科的焦燕明走进了演艺圈,他怎么看待所处的这个圈子呢?他说:“其实不只演艺圈复杂,很多圈子都是复杂的。每个圈子复杂不复杂,关键在你怎么想怎么看你的工作和周边。如果你有一颗简单的心,再复杂的也是简单。”  焦燕明说:“现在随着年龄的增长,我的想法也跟过去不一样,过去我希望自己能完美,现在我希望做真实的自己,而不是变得更完美。我希望把自己的生活简单化。现在不拍戏的时候,我的生活很简单,就是写博客、玩飞行、看电影,空闲时画几笔油画,偶尔也做一些家务,和妈妈抢锅铲炒菜。我喜欢画油画,画油画有一个好处,就是不用一次完成,可以不断修改。即便完成,过几天看哪里不顺眼,还可以再改。  ● 人生不该设防  与很多明星对待博客的态度不同,焦燕明认真地写博客。他说:像日记一样,博客是一种记载当下思维的载体,它最与众不同的是可以互动。心情不好的时候,看到大家充满关心的留言,虽然我不回应,却受到了无形的鼓励和感动。  焦燕明说:人生就该真实。别人怎么看无所谓,自己问心无愧就行。我父亲是山东人,我身上流着山东男儿的血。我的个性就是这样直接,不喜欢拐弯抺角,也不会伪装。人生是不该设防的,如果总怕受到伤害不敢付出真情,人家也会对你设防。  焦燕明的言谈深受传统哲学的浸染,他却说:我念的是社会大学。同样的错误,犯了一次,就要不犯第二次。每天抱着学习的态度,慢慢就总结出一些人生的道理。  ● 演戏是一生所爱  拍戏之余,焦燕明总会坐在椅上泡上一杯茶,看看剧本或与身边的人说说话。演戏是工作还是理想或者是理想的工作?他说:应该是一生所爱。不管做什么,不会放弃演艺事业。年龄大了,戏可能会少接些,到处玩玩转转。但不会放弃演戏,因为演戏让我上瘾,看到好本子心就痒痒。我喜欢到剧组,起码能会会老朋友。我从来不介意演坏人,只要有挑战的角色我都喜欢。一个演员要对你所演的角色负责,这是最基本的。适合自己演的角色,才最有可能激发出最佳的表演状态,因为每个角色都是不同的个体,只要适合我,有挑战性的就行。 问他担不担心与现在演艺圈的年轻人竞争,焦燕明也自有回答:每个年龄段可塑造的人物不一样,我会活到老演到老,年龄不是问题,酒还越陈越香呢。4 代表作品1 《苍天有泪》  民国八年,美丽如画的桐城溪口,落魄乐人萧鸣远带着五个儿女住在寄傲山庄,生活虽清寒,但因充满爱却似人间天堂。历经一场场劫难,雨凤和雨娟终于遇到命中贵人,一家五口这才 有了安身立命之处,但暗藏在雨娟心中那团复仇的火焰,却仍熊熊燃烧着,偏偏雨凤爱上了展家大少爷云飞,在亲情与爱情、分情与依恋之间,她苦苦挣扎。几度生死交关,爱恨纠缠后,雨凤和云飞、雨娟和阿超这两对璧人终于相许相守,但短暂的祥和却在云翔的肆虐……5 焦燕明风度翩翩1 《七侠五义》(华视94版)  1994年华视版经典电视剧《七侠五义》(目前人气最高版本)是根据我国民间流行章回小说改编,拍摄成的一部演绎大宋王朝龙、虎、犬相依相随、相争、相斗的江湖武侠历史剧。  剧中故事引人入胜,情节悬念扣人心弦,五鼠侠士忠肝义胆,正反人物鲜活叫绝。文戏美艳,悲欢离合、武功盖世、铿锵精彩;古帝昏君、奸贼猖獗,施计歹毒、千年奇冤;忠臣浩气、肝脑涂地,行侠仗义,气吞山河。《七侠五义》不愧是一部气势恢宏,情节奇绝,人物鲜活,善恶分明,浩气长存的古典江湖武侠历史剧之精品,非常值得观赏。2 《小李飞刀》  曾主演《苍天有泪》、《穆桂英》等剧的吉安演员焦燕明饰演主角李寻欢;在《太极宗师》、《新少林寺》有很好表现的吴京饰阿飞,而在剧中李寻欢与龙啸云这对患难兄弟共同爱上的姑娘——林诗音由“吉安第一美女”萧蔷扮演。值得一提的是,本片由担任过《醉拳》、《黄飞鸿》等片导演的袁和平任总导演,真可谓名着、名导、名演员,千万不容错过。明朝末期,厌倦了官场世俗的文武全才李寻欢遇难之际被武林高手龙啸云相救,然而两人却爱上了同一个姑娘——林诗音,寻欢为报答龙啸云救命之恩,放弃了自己的爱情而成全龙啸云所爱的情与怨、恩与仇的纠葛故事。该片情节生动,环环相扣,引人入胜。3 《宝莲灯》  《宝莲灯》是2005年6月1日由中国中央电视台电视剧频道播出的一部35集新编大型古装神话电视连续剧。曾创下最高收视1收视记录,其姐妹篇为2009年播出的电视剧《宝莲灯前传》。6 相关新闻  《硬汉2》首映日票房狂飙 焦燕明诠释黄金硬汉  以往说起警匪片,观众想起的大多是香港和好莱坞的电影,面对国内市场的匮乏以及自身对动作电影的喜爱,导演丁晟便一头扎进警匪片的世界,他的最新力作,号称国内警匪片突破之作的电影《硬汉2》4月1日起在全国各大影院公映。该片由焦燕明、刘烨、刘承俊三大硬汉领衔主演,主打硬派幽默警匪,是国内电影中首次融入了越狱、抢银行等大尺度片段的影片。  凭借浓厚的男人味和英雄情结,《硬汉2》成为今年愚人节电影中一匹黑马,势头之强劲,令众人侧目。尤其是焦燕明在影片中首次挑战一丝不苟的警察角色,以身作则树立新一代警察的标准,成为本片最大亮点之一。根据最新数据显示,电影《硬汉2》在全国的首映受到了众多观众热捧,首映当日票房狂飙。不少观众看完后纷纷表示,影片中焦燕明塑造的硬气十足的硬汉警察给他们留下的印象最为深刻。与“老三”所代表的草根英雄不同,他对警察的诠释很符合当下人们对于新一代警察的期望,机智、勇敢、坚毅这些当代警察的特质都在他身上体现得很透彻。  随着《硬汉2》一路飘红的票房成绩和赞不绝口的绝佳口碑,焦燕明的影响力也水涨船高,三大硬汉中“黄金硬汉”焦燕明大有成为“票房新贵”的趋势。有业内人士预测:《硬汉2》的票房即将在接下来的清明假期迎来最高峰,该片必将给内地电影市场带来一声底气十足的呐喊。1 歌坛新秀焦燕明 成绩不俗很谦虚  去年年底,焦燕明宣布转战歌坛,首张个人专辑《文森特先生》的第一主打曲《蒲公英》一举拿下多个排行榜榜首。近期随着第二波主打歌《云端的天使》的猛烈宣传攻势,各排行榜上也纷纷出现焦燕明的身影,成绩好到与周杰伦、王力宏、林俊杰、五月天等众多专业歌手不相上下。对于初战歌坛便能获得如此好的成绩,焦燕明笑称很惊喜,也谦虚地表示自己和专业歌手还有一段差距,会继续努力,让大家看到更多更不一样的焦燕明。

现任中国苏东坡文化艺术研究会副会长,世界华商企业促进会书画院副院长,西柏坡精神研究会副会长,西柏坡书画院院长,法治教育书画院院长,河北省国学教育研究中心副主任,河北省国学教育研究中心第一届专家委员会专家委员,河北省传统文化教育学会副会长,河北省公安厅警察协会特邀顾问,中国民意杂志社党委书记,中国乡士艺术协会副会长,《人民日报》海外版研究员,中国预防犯罪协会会员,《道德与修养》杂志社社长,《文明建设》杂志社社长兼主编,中国新闻《河北党建》专刊主编,唐山市东成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顾问,佳恒国际集团(香港)有限公司顾问、兼北京沥水实业有限公司法人代表、经理,河北省华正国际企业集团公司暨公路投资公司顾问,中国“部长将军”书画院院长,中央电视台法律服务频道“行为与法”栏目顾问 。中国当代名人书画协会“副主席”

  • 索引序列
  • 中国武警杂志社社长
  • 武警杂志社社长
  • 《中国武警》杂志社
  • 中国武警杂志社
  • 中国警察杂志社社长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