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期刊知识库 > 天然香料论文

天然香料论文

发布时间:

天然香料论文

中国知网也好!万方数据也好都有例子!甚至百度文库都有!==================论文写作方法===========================论文网上没有免费的,与其花人民币,还不如自己写,万一碰到人的,就不上算了。写作论文的简单方法,首先大概确定自己的选题,然后在网上查找几份类似的文章,通读一遍,对这方面的内容有个大概的了解!参照论文的格式,列出提纲,补充内容,实在不会,把这几份论文综合一下,从每篇论文上复制一部分,组成一篇新的文章!然后把按自己的语言把每一部分换下句式或词,经过换词不换意的办法处理后,网上就查不到了,祝你顺利完成论文!

广告中的保健知识、医学知识、美学知识、营养知识等都可以归于生物学。举例说明如下:1红牛 补充能量,里面含有大量糖分,糖类是主要的能源物质 2纳爱斯牙膏,添加维生素C,防止牙龈出血,维生素C有促进伤口愈合的作用 3汰渍加酶洗衣粉,酶有催化作用,如果加了蛋白酶,可以加速奶渍,血迹这一类污渍的分解 4养生堂天然维E 维生素E是一种抗氧化剂,延缓衰老,有效减少皱纹的产生防止血液的凝固,减少斑纹组织的产生等等,功能较多 5补铁、补血,效果好!补血口服液!——铁与血红蛋白有关,缺铁会得贫血症。 6健康的体魄,来源于‘碘碘’滴滴——碘与甲状腺素有关。幼年缺碘得呆小症。成年缺碘得大脖子病(地方性甲状腺肿)。 7万丈高楼平地起,层层都是‘钙’起来——钙与骨骼有关。幼年缺钙得佝偻病,成年得骨质疏松症。 聪明伶俐,坚持补锌;有锌万事成;用心的妈妈会用‘锌’——缺锌生长发育停滞,味觉下降。 9哇哈哈AD钙奶,AD搭配更容易吸收! 10.21金维他,保障生命为他——维生素对生命的重要性 11大宝SOD蜜。SOD(超氧化物歧化酶)是一种源于生命体的活性物质,能消除生物体在新陈代谢过程中产生的有害物质。对人体不断地补充 SOD具有抗衰老的特殊效果。 12脑白金广告,脑白金富含褪黑激素,是人脑中松果体分泌的激素,有助于抗癌,提高免疫力。 13有关婴儿奶粉的广告,含有各种氨基酸、维生素等,是人体需要的必需氨基酸和维他命 警惕产品广告中的伪科学 有机食品并不完美给您提供一份广州日报上的报道作为参考。希望您可以从中得到启示,完成课题作业。《警惕产品广告中的伪科学 有机食品并不完美》广州日报 生活中,我们很多人都相信宣传含“纯天然”成分的产品广告。但是事实上,这些产品未必就比含人工成分的产品好。近日英国一项研究表明,人们日常生活中见到的广告通常充斥着可疑的科学论断。 研究发现,如今市场上大量标榜“纯天然”的产品并不一定就比含人工成分的产品好 单击此处浏览更多图片 本报综合报道 如今,大量广告商都在利用科学信息来让其产品更具说服力,而且懂得运用心理学及行为经济学的研究结果来影响消费者。 英国研究人员日前对广告进行科学和伪科学的鉴别发现:生活中的产品广告充斥着大量伪科学信息。这些滥用科学的现象包括若干种形式,如没有根据的论断、误导人的统计数据以及滥用科学术语等。 通过“虚假联系”说谎 参与研究的英国剑桥大学研究者珍妮·莫洛伊说:“这些广告不是在直接说谎,而是通过虚假联系间接说谎。” 莫洛伊两周前在芝加哥举行的美国科学促进会年会上递交了她的研究论文。 一款著名的“晚间修复”面霜称可以防止紫外线辐射,改善肌肤。美国标准协会指这种说法具有“误导性”。对我们大多数人来说,夜间防紫外线是没有用处的,因为晚上我们待在室内,而太阳在地球的另一边。 有消脂瘦身霜广告称能够让你两周内变得身材优美。美国标准协会认定广告许诺的作用超过了研究证明的结果。然而制造商辩解道,他们认为消费者并不希望产品能够影响到皮下的脂肪组织。 化学成分不可避免 一家知名园林公司宣称它的有机堆肥“100%不含化学成分”。美国科学促进会对此未予追究,说口语中对“化学”的理解是指“人造”化学品。2008年10月,英国皇家化学会宣布:要拿100万英镑奖励第一个能够研制出完全不含化学成分产品的人。该学会指出,在这份可疑的堆肥广告最后,列举了所包括的无化学品的成分组成:五氧化二磷和氧化钾。 英国皇家化学会会长里德对此评价说:“事实上,我们吃的、喝的、玩的等生活所需的东西,每一样都是由化学物质组成的,天然的和人工合成的化学物质都是我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 有机食品并不完美 一些有关产品广告的个人经验也启发了莫洛伊对广告中科学信息的研究。 “大量标榜纯天然的广告让人感到厌烦。”她举例说,一则含有水果香味的饮料宣称其添加的是所谓“纯天然”香料,按照这种说法,饮料里实际所含的氰化物和蓖麻蛋白都是“自然”生长出来的。“我可不希望喝有这种‘味道’的饮料。”莫洛伊说。 另外,有机食品往往被视为更健康,但实际情况比较复杂,并非那样完美。比如,有机牛奶所含维E比普通牛奶高50%,但是它的维A含量却要低15%。 有些低脂食品含糖高 如今在市场上能见到不少低脂替代食品,怕发胖的女性尤其热衷于购买。然而,研究发现,这些食品往往含有更多糖分,以至于制成品的卡路里含量比原始产品还要高。 另一些产品则要根据具体情况来判断,如市场上常有以“益生菌”为卖点的酸乳酪制品广告。一项研究发现,酸乳酪制品里的益生菌并没有像广告宣传的那样吃到肚子里就能增多。其实际效果更多取决于食用者的个人身体状况。莫洛伊指出,对于大多数健康人而言,这些益生菌并没有想象的那么有用,而对于那些患上相关疾病的人群倒可能更有效。 据报道,公众对科学信息和广告均拥有较高信任度。英国政府2005年一项民调显示,70%的人称他们相信一名科学家说的话。而在2007年,尼尔森媒体研究公司对消费者进行调查发现,50%以上的人相信以任何形式发布在传统媒体上的广告。 莫洛伊对此表示,不断揭发产品中貌似科学实则虚假的宣传信息,同时提高消费者的科学素养,也并不能完全保证他们就会改变其购买行为。 潘婷与雅诗兰黛广告遭警告 宝洁回应中国销量高 专家表示:十元与千元化妆品的区别也许只在于心理感受 本报记者赵媛报道 喜爱购买昂贵化妆品的消费者应该听听医生的劝告:1000元的护肤品不一定比10元润肤霜更有效。 近日,英国广告检测委员会(ASA)对化妆品行业提出了警告,认为这个行业有过分的虚假宣传,两个著名品牌宝洁及雅诗兰黛在这份报告中被点名批评,被认为夸张宣传和误导消费者。记者多方了解到,类似的广告宣传也存在于国内。 化妆品广告语缺乏科学依据 据英国媒体报道,雅诗兰黛的著名减肥化妆品紧肤液及宝洁潘婷洗发水由于虚假宣传被警告。专家表示,10元与1000元化妆品的区别也许只在于消费者的心理感受。文中称,宝洁的Pro-V电视广告说:能够让头发十倍坚韧,效果能够持续终身。ASA认为这属于夸大其词。宝洁辩称,所谓伴随终身只是广告的一种夸张的修辞。然而,英国广告认为,这个词完全可以被理解为这种产品对头发修复的效力。 一位专家表示,洗发水并不能够添加氨基酸。他认为,如果广告里的这个说法成立的话,这将是一个重大的发现,但是这需要证据,宝洁方面却并不能提供。 宝洁称,他们的证据表明使用了他们的产品后头发的确强劲了12倍。但是ASA认为这个广告违反了广告法的相关规定,应该被禁止播出。宝洁则称,禁止播出的建议让人震惊和失望。 业内人士指出,使用这些夸张宣传的化妆品的消费者应该意识到,有些广告用语是缺乏科学依据的。在全球范围内,化妆品行业的产值大概达到150亿英镑,在这个充满竞争的市场里面,伪科学的宣传十分普遍。 遭批评的部分广告语国内也能看见 记者在国内多个化妆品购物网站上看到,同样的广告语也在国内使用,雅诗兰黛其宣称:有效控制橘皮组织产生,帮助燃烧现有脂肪,促进身体皮肤本身的能量散发。据实验表明:83%的使用者在实验期间发现橘皮组织有效减少;87%的使用者发现皮肤被收紧和提升;78%的使用者发现产品改善了她们的皮肤整体外貌。此次实验数据是雅诗兰黛根据47位用户在四个星期内使用的跟踪报告得出的。 对于英国的警告,雅诗兰黛辩解称:这只是一种化妆品,它只是改变脂肪的形状,而不是用来降低具体的脂肪。但是英国广告检测委员会却认为,消费者通常的理解就是:这么说就意味着能够减少脂肪,这个广告会误导消费者,因为厂商并不能证明这种产品的确能够减少脂肪。 宝洁中国公司回应本报 就潘婷产品涉嫌夸大宣传之事,宝洁公司给本报发来独家回应。据宝洁中国公司负责人介绍,潘婷PRO-V洗发水即潘婷氨基酸维他命原系列洗护产品是去年10月份在中国市场上市的,在中国的销售情况非常好,一直处于增长状态。国内的潘婷广告与英国潘婷广告的创意不同,并且在播出前已经通过中国广告协会的审核,其“秀发重组,美丽重现”的广告语也没有表达出英国被警告的广告中“效果能够持续终身”的含意。关于洗发水中添加氨基酸的说法,她表示,头发所需的6种氨基酸,潘婷能够提供其中的3种。并且,这个系列产品的广告在2005年3月份已经在中国播放结束。 英国广告检测委员会(ADVERTISING STANDARD ADMINSTRATION):不属于政府机构,不纳入政府编制,但有一定的执法权,所有广告商、代理商、传媒公司都归其管理。ASA政府财政不拨款,其经费来源由广告商提供。所有广告商都必须向ASA交纳费用,一年交纳一次,这是强制性的规定。费用标准根据广告量确定,广告量越多,交纳的费用越高。

香精香料论文

茉莉花香气研究 茉莉的香气非常独特,且因品种而异,具清丽、淡雅、新鲜的花香。一般常用来配制茉莉香精的天然香料有:小花茉莉浸膏和净油、大花茉莉浸膏和净油、树兰浸膏、依兰依兰油、卡南加油、白兰花油和白兰叶油、玳玳花油和玳玳叶油等,合成香料有乙酸苄酯、苯乙醇、芳樟醇、乙酸芳樟酯、松油醇、甲位戊基桂醛、甲位己基桂醛、邻氨基苯甲酸甲酯、乙位萘甲醚、乙位萘乙醚、苄醇、苯甲酸苄酯、吲哚、乙酸对甲酚酯、苯乙酸对甲酚酯等,这些单体香料有的是天然茉莉花香的成分,有的则完全是人工合成的。小花茉莉净油和大花茉莉净油都含有不少的吲哚,这也是茉莉花和它的浸膏、净油容易变色的一个原因,配制茉莉花香精不用、少用或大量使用吲哚取决于该香精的用途:不怕变色的可以多用,否则就少用或不用。 木樨科茉莉属植物大约有100种,其中的大花茉莉和小茉莉香气优雅、馥郁,被作为重要的香料植物广泛栽种,所提制的茉莉香精油是香料工业重要原料,它与其它花的香质调和,给众多类型的香料提供优雅而润泽的品质,因此有“没有茉莉就没有香料”之说。我国和印度尼西亚还用茉莉花与茶叶拼和加工成茉莉花茶,深受消费者喜爱。 在香料工业中,目前已形成较完善的茉莉香精油分析方法,分离鉴定的组分约100种,而且许多重要的香气组分已被相继合成出来,作为香料单体广泛用于调配各种高级香料;在茉莉花茶加工领域,由于直接采用茉莉鲜花作香源,对茉莉花的开花吐香习性,香气形成挥发的环境影响因素进行了探讨。以下从五个方面对茉莉花香气研究作系统介绍。 1 香精油的制备方法 工业上提取茉莉香精油最早采取的是冷脂吸法(enfleurage)”,目前,该方法已被“溶剂直接提取法”代替,即用一挥发性的溶剂来直接萃取茉莉花香精油,这一原理公布于1835年,所用有机溶剂主要是低沸点的石油醚、已烷和戊烷,用石油醚(或已烷)提取茉莉花能得到28%~34%的茉莉浸膏,然后在-15℃~-20℃的低温下,用乙醇处理,除去类脂化合物和蜡质,得到52~63%的茉莉净油,该方法经济简便,目前被香料工业广泛采用。 茉莉花香气分析中,除采用“溶剂直接提取法”制备样品外,还有“同时蒸馏一萃取法”(SDE)、多孔树脂吸附法和吹气冷冻法等。“同时蒸馏一萃取法”是由Likens和Nickerson在1966年发展起来的,该法突出特点是将样品的水蒸汽蒸馏和馏分的溶剂(乙醚)萃取两个步骤合二为一,此外,它可以把10-9级浓度的挥发性有机物从脂质或水介质中浓缩数千倍,对微量成分提取效率高,而且在10-6级浓度范围内对大多数有机化合物仍有定量的提取率,该方法是一种全组分香精油制备方法。孔守威、马娅萍等采用“SDE”法研究了茉莉花的香气组成。多孔树脂吸附法和吹气冷冻法主要用于茉莉花头香制备,前者利用多孔吸附树脂对极性较小的有机分子的强吸附作用,在较温和条件下真空抽吸,使香气分子吸附于树脂上,再经溶剂洗脱、浓缩制得头香,或采用热脱附法直接进样分析,目前采取的吸附树脂主要有XAD、Porapak QS和Tenex GC系列。吹气冷冻法未见详细说明。 张镜澄 (1985)发明了一种鲜花头香制备的专利技术,该专利采用活性炭或大孔吸附树脂吸附鲜花开放过程中散发出来的香气,即香花顶空挥发物或头香,然后用超临界(或液体)二氧化碳抽提被吸附剂吸附的香精油。据称该专利可以生产出具有鲜花特有香气的头香精油,并可降低成本,增加鲜花精油产量。 2 茉莉花香气分析方法 1 分离鉴定方法 随气相色谱柱分离效能的不断提高,茉莉花香气分离技术得到不断发展,目前主要采用OV-101和PEG-20M两种石英毛细管色谱柱对茉莉花香精油组分进行分析,其中又以OV-101柱的分离效果较好,分析时所采用柱温一般为70~200℃,检测器为FID型检测器。用上述方法可使茉莉花香精油中的各组分得到较好分离,在一个样品中分离出近100种香气组分。气—质联用技术的应用,使分离出的香气组分可得到快速鉴定,同时结合核磁共振、红外、紫外多种鉴定方法及kovats指数、程升指数等辅助定性方法,使鉴定的结果更为准确。 2 定量方法 对茉莉香精油的大多数研究中,主要侧重于对其香气组分进行定性鉴定,通常采用归一法对各组分含量粗略定量。为增强各样品间的可比性,郭友嘉等〔21~22、27〕在茉莉花花源季节稳定性研究中,将每一个样品中一定数量的峰进行归一化定量,在茉莉花头香变化规律研究中,采用归一法与校正因子相结合进行定量,定义其中的6号样总峰面积为100%,用归一法分别求出各组分的含量,再用含量与峰面积之比求出校正因子,用该校正因子再求出其它样品中香气成分的含量。 茉莉花开放释香过程中,因香气组分数变化显著,不宜采用归一法定量,否则会导致结果的重现性差,主要香气组分变化规律不明显。内标法定量是目前香气分析中广泛采用的一种定量方法,它具有减小实验误差、结果可比性强且简便易行的特点。茉莉花香气分析中可采用癸酸乙酯作为内标物〔32〕,该化合物在茉莉花香气中不存在,出峰时间基本处于茉莉花香气气相色谱图中间位置,且与茉莉花香气组分不重叠。 3 茉莉香精油香气组分 1899年,Verley、Hesse和Muller首次分别报道了从茉莉香精油中鉴定的几种主要组分,包括乙酸苯甲酯、芳樟醇、苯甲醇、吲哚、邻氨基苯甲酸甲酯和茉莉酮,到本世纪60年代中期,香料工业生产的精油、净油中的大部分香气组分得到鉴定,70年代初鉴定的香气组分已达30种左右,80年代鉴定的香气组分增至97种;其中烃类化合物33种、醇类化合物27种、醛类化合物2种、酯类化合物27种、酮类化合物10种、其它化合物2种。 茉莉精油中含量较高的组分有:苯甲酸顺-3-乙烯酯、芳梓醇、石竹烯、乙酸本甲酯、苯甲醇、11-二十三烯、吲哚、乙酸顺-3-乙烯酯、苯甲酸甲酯〔25〕。具有茉莉型香气特征的主要组分有:乙酸苯甲酯、茉莉酮和茉莉内酯,具有茉莉清香的组分有:乙酸顺-3-乙烯酯、顺-3-已烯醇、苯甲醇、苯甲酸顺-3-乙烯酯。α-萜品醇对香型有较大的影响。 不同来源的茉莉香精油,其香气组成存在差异。吴承顺等 (1987)对大花茉莉和小花茉莉的香清油组分进行比较研究,认为:小花茉莉主要香气成分是苯甲酸顺-3-已烯酯,大花茉莉中则是苯甲酸甲酯,且在大花茉莉香气中存在对香气起主要作用的茉莉酮,但在小花茉莉香气中没有检测到。郭友嘉 (1994)首次在小花茉莉精油中检测到了茉莉酮,其含量为07~14%,而大花茉莉香精油中茉莉酮的含量为4%~2%。 不同制备方法得到的茉莉香精油,香气组成亦存在差异,吴承顺等 (1987)对小花茉莉净油、精油和头香组分进行了比较认为:净油中沸点较高的组分较多,主要是苯甲酸顺-3-乙烯酯,还有榧烯醇、油酸甲酯等;精油和净油组分相近,但精油中吲哚和邻氨基苯甲酸含量较高;头香中乙酸顺-3-乙烯酯、芳樟醇和乙酸苯甲酯的含量较高,并含有一些低沸点的烃和酯。郭友嘉等 (1994)分别采用SDE、溶剂直接提取法和Porapak QS树脂吸附法对福建茉莉花的精油、净油和头香进行了系统研究,分别分离出176、145和86个峰,鉴定出峰面积/总峰面积≥03%的组分分别为81、96和46个,但未对三种香精油之间组分的差异进行详细的比较。张丽霞等对同一样品采用吸附—溶剂洗脱方法、同时蒸馏—萃取方法和有机溶剂浸提法三种香精油制备方法,对茉莉头香、精油和净油的香气组成差异进行了系统比较,三者除了在香气组分数上存在明显差别外,香气组分在气相色谱图上的分布位置也存在差异。如将茉莉花香气的气相色谱图分成三个区段,即芳樟醇之前的化合物属第Ⅰ区,芳樟醇与邻氨基苯甲酸甲酯之间的化合物属第Ⅱ区,邻氨基苯甲酸之后的化合物属第Ⅲ区。茉莉花头香与精油、净油组成之间的差异主要在于:头香中第Ⅲ区的化合物极少,仅有1~2个组分,而净油和精油该区段的化合物多达12~18个。 此外,马崇德等 (1983)采用吹气—冷冻法得到茉莉花头香样品(含油相和水相两部分),首次报道头香水相样中具浓郁的茉莉花香,水相样经过XAD-2树脂富集、洗脱、浓缩处理进行分析,鉴定出12种油相中未曾检测到的香气组分,主要是一些低级醇类化合物,如:甲醇、异丁醇、1-戊烯-3-醇、正已醇和环已醇等。 4 茉莉花释香过程中香气组分变化 探明茉莉花释香过程中香气组分含量和组成变化,对香料生产投料时间和花茶加工付窨时间具指导作用。 陆生椿等(1985)对离体茉莉花存放不同的时间后净油、头香进行了研究,认为:茉莉花离体后当晚23:00~次日3:00香气组分最多,净油的香气品质最好,主要赋香成分苯甲醇、芳樟醇、乙酸苯甲酯、苯甲酸顺-3-乙烯酯等含量较高,乙酸顺-3-已烯酯在释香前期含量较高,随后逐渐减少,而吲哚、邻氨基苯甲酸甲酯等含氮化合物在释香后期却增加;头香组分中,乙酸顺-3-乙烯酯和吲哚的变化情况与净油相同,但邻氨基苯甲酸甲酯含量却不断减少。 郭友嘉等 (1994)采用吸附-热脱捕集进样法,对茉莉花采后7~46小时之间的头香进行了研究,将茉莉花香气的释放过程分成三个阶段:未成熟期、成熟期和枯萎期,刚采摘的花蕾在未成熟期香味甚微,香气组分少,放置11小时后进入成熟期,酯类和醇类的数量增加,在枯萎期酯类含量明显下降,醇类含量却略有增加。张丽霞等研究表明:刚采摘的成熟茉莉花蕾香气组分少,香精油总量低,基本上不存在茉莉花香气的特征成分,当茉莉花开始释香时,香气组分数急剧增加,香精油、酯和醇的总量也相应增加,并出现一个高峰期,随后逐渐降低;此外,在茉莉花释香前期和末期,醇类香气组分所占比例较大,在旺盛释香过程中,则酯类香气组分所占比例较大;采用统计分析方法对茉莉花主要香气组分含量与感官审评的香气浓度进行了相关分析,其中萜品醇、乙酸苯甲酯、α-法呢烯、丁子香烯、苯甲酸顺-3-乙烯酯的含量与香气浓度呈显著或极显著相关,在此基础上建立了4种香气组分与香气浓度之间的回归模型。 此外,郭友嘉等(1993)对茉莉全花期(包括八个节气)的花源稳定性进行了研究,认为:不同季节的气候特征对茉莉花朵的色泽、大小、重量、含蜡量及香精油总量有较大影响,但对香精油的组成影响不显著,说明茉莉花在全花期内花源质量基本稳定。 5 茉莉花开放释香与环境的关系 环境条件对茉莉花,尤其是离体茉莉花的开放吐香影响较大,在温度、湿度和含氧量三个环境因子中,以温度的作用最大,当温度低于20℃时,离体茉莉花蕾难于开放,温度高于36℃时,茉莉花蕾在下午7:00左右就可开放。福建宁德茶厂 (1987)认为茉莉花释香最佳环境条件:室温30℃~33℃,堆温35℃~38℃,相对湿度80%左右,空气流速5~6ml/min,鲜花养护时堆高10~15cm,花堆内部氧气含量17~20%。 茉莉花产花量在整个花期中出现波浪式高峰期,产花高峰期供过于求,花少时又供不应求,影响了花茶生产,因此许维建 (1982)和丁清厚 (1990)分别探讨低温贮藏控制茉莉花开放吐香的问题,许维建认为12℃~18℃低温贮藏花蕾较好,不宜低于12℃,升高温度后茉莉花基本上可以开放吐香。丁清厚则认为在8℃~15℃的低温和90%的相对湿度环境条件下,可使茉莉花蕾处于休眠状态,从而达到抑制花蕾开放的目的,并以此为依据设计了一种茉莉花低温冷藏的方法:将鲜花分层贮藏于冷藏室中,每层间距15cm,层间花堆厚度10~15cm,冷藏室的温度控制在10~13℃、湿度控制在85~90%范围内,据称采用这种方法贮藏的茉莉花蕾,解除低温后鲜花依然洁白有光泽,无干缩现象,香气浓郁清香。 参考文献 1 山西贞向亚太技术开发委员会报告的在印尼指导茶叶研究的工作报告 2 罗龙新印度尼西亚的茉莉花茶茶叶,1990(4),30~ 3 刘晓华介绍印度尼西亚的茉莉花茶生产广西茶叶,1991(1), 4 孔守威,马娅萍,吴承顺“同时蒸馏—萃取”分析茉莉花香成分植物学报1985(26),186- 5 卜欣,黄爱今,孙亦梁等茉莉鲜花香气成分分析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版)1987(6),53- 6 马崇德,赵明,张世怿等XAD树脂在茉莉头香水样分析中的应用化学通报1984(2),20- 7 朱亮锋,陆碧瑶,罗友娇茉莉花头香化学成分的初步研究,植物学报,15(2),189- 8 陆生椿,黄秀丽,卢剑飞茉莉花不同存放时间所制备样品的得率和主要成分对比广州轻工1985(3),1- 9 范成有主编香料及其应用化学工业出版社, 10 郭友嘉,戴亮,杨兰萍等福州小花茉莉全花期中的花源质量稳定性研究Ⅱ净油和头香化学成分〔GC/MS〕分析色谱,1994,12(1),11- 11 郭友嘉,戴亮,任清等用吸附—热脱捕集进样法研究茉莉花香释放过程中化学成分色谱,1994,12(2),110-113 12 马崇德,黄爱今,林祖铭茉莉花头香的成分研究化学通报,1983(3),15- 13 王天公,孙亦梁香花顶空挥发物的分析化学通报,1986(2),19~ 14 吴承顺,赵德修,孙守威茉莉花净油的成分研究植物学报,1981,23(6),459~ 15 吴承顺,赵德修,孙守威等小花茉莉净油的少量成分研究植物学报,1987,29(6),636- 16 郭友嘉,戴亮,杨兰萍等,福州小花茉莉全花期中的花源质量稳定性研究Ⅰ精油化学成分分析,色谱,1993,11(4),191~ 17 刘先和茉莉花的开花习性与茉莉花茶窨制茶叶通讯,1982(2),13~ 18 福建省宁德茶厂茉莉花开放吐香习性与环境条件关系福建茶叶,1987(2)21~23, 19 许维建对人工控制茉莉花开放和吐香的初步探讨福建茶叶,1982(4),27~ 20 丁清厚茉莉花低温冷藏技术设备的开发研究茶叶机械,1990(2),29~ 21 张丽霞茉莉花释香过程中香气变化规律及其细胞学、生物化学基础研究博士学位论文,3

中国知网也好!万方数据也好都有例子!甚至百度文库都有!==================论文写作方法===========================论文网上没有免费的,与其花人民币,还不如自己写,万一碰到人的,就不上算了。写作论文的简单方法,首先大概确定自己的选题,然后在网上查找几份类似的文章,通读一遍,对这方面的内容有个大概的了解!参照论文的格式,列出提纲,补充内容,实在不会,把这几份论文综合一下,从每篇论文上复制一部分,组成一篇新的文章!然后把按自己的语言把每一部分换下句式或词,经过换词不换意的办法处理后,网上就查不到了,祝你顺利完成论文!

香精香料论文题目

芳香疗法在园林中的应用研究 摘 要:为了提供芳香疗法在园林中应用的理论依据。在介绍芳香疗法的定义及其发展过程的基础上,概括出它在国内外研究与应用现状,指出了目前仅用于工业和服务业的局限性;归纳出芳香疗法具有疗效可靠、安全舒适、无副作用等特点及在防病疗疾、优化环境和精神方面的功效;提出了其在园林绿地中“芳香植物专类园”、“夜花园”、“盲人植物园”、“保健绿地”等应用形式;并探讨了芳香疗法在园林应用中应注意的问题。从而为芳香疗法的应用提出了新思路、新方法。 关键词:芳香植物;研究;应用;芳香疗法 随着现代化工业的发展,环境和大气的污染严重威胁着人类的生命健康。由化学药物的毒副作用而导致的药源性病害有时比疾病本身更为严重。因而引起了医药界、科技界及相关学科研究人员的普遍重视,寻求无毒、无副作用的自然疗法已成为当务之急。芳香疗法以独特的药理作用和安全性引起人们的重视。但是,目前对芳香疗法的研究与应用主要集中在工业和服务业领域。本文为芳香疗法在园林中应用提供理论依据,对芳香疗法的作用、应用形式等进行了探讨。从而为芳香疗法的应用提出了新思路、新方法。 1 芳香疗法的概念与发展过程 1 芳香疗法的定义及特点 芳香疗法(Aromatherapy) 是由法国化学家RMGattefosse 于1928 年命名的,是指通过吸入香料或挥发性物质用于治疗、减轻、预防疾病、感染和不舒服等症状的方法[1 ] 。含有挥发性芳香油,具有芳香气味的植物,称为芳香植物(Aromatic plant) 。芳香疗法本质上是植物的挥发性芳香油中某些单离的成分在人类嗅感之后产生生理和心理反应,以达到防病与保健的目的[2 ] 。该方法具有疗效可靠、安全舒适、令人快慰及无副作用等特点[3 ] 。 2 芳香疗法发展过程与现状 芳香疗法的历史非常悠久。研究表明,最早利用芳香疗法的是公元前3000 年左右的埃及人[2 ] ;中东、印度、希腊、罗马等古文明都有使用芳香疗法的记载。文艺复兴时代,因为活版印刷术的发明,使得芳香疗法与芳香植物的知识得以大量的保存,例如所罗门的《药方大全》。我国有后汉名医华佗用丁香等制成香囊,治疗呼吸系统感染和吐泻的记载;明代医药家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也列举多种清热、杀菌、镇痛的芳香植物[4 ] 。 芳香疗法作为一种治疗得到社会承认是在1964年法国医生Jean Valnet 出版了《Aromatherapie》一书之后[2 ] 。他将精油尝试用于病人并证明了它的效果,从而极大地促进了芳香疗法的广泛使用。随后,芳香疗法盛行于英国、法国等欧洲国家。并且法国、日本、德国等国家相继开设了“花香医院”,治愈了许多心血管病、高血压、气管炎、哮喘、神经衰弱、失眠的患者,尤其在神经系统、呼吸系统的疾病治疗中效果明显。多年来,国内外对芳香疗法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芳香油的提取技术、芳香油的化学成分分析,应用主要局限于医药业、美容、化妆品工业、饮食制造业,香烟制造业等工业和服务业。 2 芳香疗法的功效 1 防病疗疾 芳香疗法具有治疗疾病的功能: ①可以使神经体液进行相应调节,促进人体相应器官分泌出有益健康的激素及体液释放出酶、乙酰、胆碴等具有生理活性的物质,改善人体神经系统、分泌系统等,从而达到和谐全身器官功能的作用。 ②许多芳香植物的挥发油本身就具有药效作用,现已被证明,芳香油分子同药理活性物质一样具有确切功效,可被人体吸收并转移进血液中,对人体产生显著作用[1 ] 。 研究结果表明芳香油有以下药理作用:抗菌消炎和防腐作用, 如桂花( Osmanthus f ragrans ) 、丁香( Syringa oblata affinis) 、薰衣草( Lavandula angus-tifolia) 、紫苏( Perilla f rutescens argut ) 、木香( Rosa banksiae) 等; 解热镇痛作用, 如茉莉( Jasminum sam-bac) 等; 安神镇静作用, 如香叶天竺葵( Pelargoniumgraveolens) 、薰衣草、薄荷( Mentha haplocalyx) 等;祛痰止咳作用,如薄荷;抗肿瘤作用,如香叶天竺葵等[5 ] 。 2 优化环境 1 净化空气 芳香疗法中的挥发物可消灭周围的微生物, 如所挥发出的苯甲醇、芳樟醇、香茅醇、牛儿醇等,能杀死许多有害微生物, 有的物质具有强烈的杀灭细菌、消毒的作用,效果强于福尔马林、紫外线,是绿色的、无污染的天然杀菌剂。如紫茉莉( Mirabilis jala-pa) 分泌出的气体对白喉、结核菌、痢疾杆菌只5s 即可杀死[6 ] ;多种挥发物还对细菌、流感病毒有一定的杀灭或抑制活性之能力。同时芳香植物本身有减少有毒有害气体以及吸附灰尘, 使空气得到净化的功能,如米兰( Aglaia odorata) 可吸收空气中的SO2 ,桂花、蜡梅( Chimonanthus praecox) 可吸收汞蒸气, 还有丁香、紫茉莉、含笑( Michelia figo) 等对SO2 、HF、Cl2一种或几种具有吸收能力,且具有吸收光化学烟雾、防尘降噪能力[6 ] 。 2 招蜂(鸟) 引蝶 芳香疗法中的挥发物可吸引蝴蝶等昆虫来采集花粉,而有些芳香植物的果实会吸引众多鸟类,可实现鸟语花香的理想景观效果。 3 驱蚊逐蝇 某些特殊挥发物能使蚊蝇、昆虫远遁,成为无毒、无污染、无残留的高效广谱的天然驱蚊(虫) 灵,如薄荷、罗勒( Ocimum basilicum) 、茴香( Foeniculum vulgare) 、薰衣草、灵香草( Lysimachia foenumgraecum)等。 3 在精神方面的作用 医疗实践证明,气味与人的情绪有着密切的关系,芳香物质会对人类产生心理作用,且呈现出规律性,所以具备一定的治疗作用和实用价值。优雅的香气,沁人心脾,令人清爽,可提高神经细胞的兴奋性,给人一种愉快的感受,使情绪得到改善、消除疲劳从而调节免疫系统,如水仙花香味中含有酯酸苄酯等多种成分,在人们感受到脑疲劳时使用,顿时感到头脑清醒;茉莉花香气能刺激大脑,其兴奋功能强于咖啡;天竺葵花香有镇定安神、消除疲劳和催眠的功效;而吸入薰衣草油后会产生服用安定的镇定作用;桂花的香味有解郁、避秽之功,对某些狂躁型精神病患者有一定疗效[2 ] 。 3 芳香疗法在园林中的应用 目前,芳香疗法在国内外多在专门医院(或保健场所) 和化妆品工业上应用。而我国芳香植物资源极为丰富,在园林应用中的甚少。笔者认为,芳香疗法可推广至园林绿地中,既可改善城乡环境,又可让普通百姓保健、疗疾。下面就芳香疗法在园林中应用形式和注意事项进行探讨。 1 芳香疗法在园林中的应用形式 ①芳香植物专类园。以丰富芳香植物为主,加之其他园林设计要素的配合,来建造“芳香植物观光园”,提供观赏、食用、饮茶、美容、沐浴、按摩等服务,使之具有生产、旅游、服务、休闲等功能。 选择地上部分具有芳香气味、姿态优美或花形美丽的芳香植物。采用乔木、灌木、藤本、草本搭配种植的原则,形成立体的观赏效果。同时结合配置一定比例的常绿植物,与气候、季象等条件统一考虑,实现三季有花、四季有景、天天有香,并通过宣传栏、植物挂牌等形式向游人介绍芳香疗法与芳香植物的科普知识。通过配置可作蔬菜或果实可食用的芳香植物,让游人参与采摘、收割。可通过设置茶馆、美容厅、浴池等设施,将对芳香植物深加工的产品加以利用。茶馆可为游人提供香茶,如: 茉莉花茶、桂花茶、栀子花茶、含笑花茶、玫瑰花茶、金银花茶等;美容厅可利用芳香油为客人按摩美容;浴池可进行芳香浴,即利用芳香植物的根、茎、叶进行沐浴,可洁净身体、滋润皮肤、消除肌肉酸痛、安定神经、促进血液循环,可利用的植物有迷迭香( Rosmarinus of-ficinalis) 、薄荷、玫瑰( Rosa rugosa) 等。 ②植物保健绿地。植物保健绿地旨在利用芳香植物所挥发的香气,使其随着病人的吸气而进入终末支器官,通过与肺组织的接触,即有利于呼吸道病变的治疗,也有利于通过肺部的吸收,增强药物的全身性效应,其医疗过程避开了充斥着药味的医院诊疗室,可以消除病人的心理障碍,且由于病人置于景色宜人的园林空间,能直接感受到大自然的温馨气息。这种对生理和精神上都良好的双重效应有利于病体的康复。 植物保健绿地也能为健康的游人提供具有高质量空气健身活动场地。在自然的香气中,放松神经,省思自我与自然的关系,来获得身心和谐的健康。所散出愉悦的芳香更能让人心情舒畅,消除疲劳,提高人体的自然免疫力,对生活节奏紧张的都市人来说无疑是一种解除压力的好方法。 植物园、综合性公园、森林公园、农业观光园、疗养院设置植物保健区(角) ;在居住区、敬老院、精神病院、劳教所、工读学校及其它单位附属绿地中,适当安排植物保健绿地。所选用的芳香植物以杀菌、防病治病、给人愉悦享受、观赏性强的为主。 ③盲人服务绿地。人通常情况下视觉所获得的信息量为最大,但盲人却失去了这一获得外界信息的重要手段。在设计界“以人为本”的今天,应给他们以足够的关怀。研究证明,视觉的丧失使其它器官的发展超过了正常人,特别是在嗅觉、听觉方面。因此,在盲人植物园等绿地中,芳香植物体现出巨大的优势。植物的花、果、枝、叶等所发出的芳香气息使盲人对植物界有了部分认识,同时在让其陶醉在香的世界中,心情舒畅,防病治病。 ④“夜花园”。随着经济的发展, 人们的文化生活日益丰富,夜花园以其安宁、神秘、浪漫而逐渐成为人们喜爱的一种园林形式,尤其炎热的夏季,夜花园成为人们消暑、纳凉、赏景的好去处。而此时人们的视觉所获得的信息量大幅下降。因此, 在“夜花园”中芳香植物也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夜花园”中所用的芳香植物应具备以下条件之一:仅在晚上开花的种类,如月见草( Oenothera erythrosepala) 、待宵草( Oenothera drummondii ) 、夜来香、晚香玉( Polianthes tuberosa) 、玉簪( Hosta plantaginea) 等; 可在晚上开花的种类, 如桂花、栀子花( Gardenia jasminoides ) 、白丁香( Syringa oblata affinis ) 、含笑、瑞香( Daphne odora) ;驱蚊逐蝇的种类;亮度强、明度大的白色系列花和黄色系列花。 2 芳香疗法在园林应用中的注意问题 ①综合运用人体的五大感官。芳香疗法在园林中应用时,除通过嗅觉吸入香气外,应充分利用其它感官,如:视觉———观看自然景观或有疗效的色彩、听觉———聆听疗效音乐、味觉———品花草茶、触觉———泡浴,在多方面调节人体机能,尽快恢复健康。 ②芳香特性应与所处区域的功能、利用人群相适应。在“闹”的活动区, 应选择茉莉、百合( Lilium brownii) 等使人兴奋的种类; 而在“静”的休息区中,应选择薰衣草、水仙、紫罗兰( Matthiola incana) 等使人镇静的种类。不同人群对香味反应也有较大差异,如15 岁以前的青少年喜欢薄荷; 心脏病患者闻夜来香的香气会头痛;具过敏体质的人怕闻蒿类的味道。 ③香气浓度的控制。香气在室外易挥发,因此,必须通过地形、建筑物及植物的围合才能维持一定的浓度。同时应注意芳香植物所在地飘香季节的主风向,应将芳香植物布置在利用人群的上风向。 ④芳香植物的种植形式。应多以群植、片植形式为主,大面积栽植可构成壮丽的自然景观,可提供足量的香气,最能发挥其群体美。但不必成行成列,要疏密有致,应乔、灌、藤、草相结合。 参考文献: [1 ] 格哈特·布赫鲍尔,著 李宏,译 芳香疗法研究中使用的各种方法[J ] 香料香精化妆品,2000 , (3) :35 - [2 ] 欧阳杰,王晓东,赵兵,等 香料植物应用研究进展[J ] 香料香精化妆品,2002 , (5) :32 - [3 ] 王潮霞,陈水林 芳香与纺织品[J ] 纺织导报,2002 , (3) :78 - [4 ] 李时珍 本草纲目(校点本) [M]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5 ] 黄玉山,傅建熙,许平安,等 植物精油研究进展[J ] 河南林业科技,1999 ,19(4) :23 - [6 ] 陈学年 香花有益于健康[J ] 西南园艺,2002 ,30(4) : 仅供参考,请自借鉴。 希望对您有帮助。 补充: 关于植物配置的:

一、法国香水的历史 法国香水及化妆品业举世闻名,它和法国时装、法国葡萄酒并列为法国三大精品产业,是法国人的骄傲。 法国人使用香精香料和化妆品始于十三世纪前后,主要是贵族社会。当时的宫廷里,不仅女人乐施粉黛,而且男人也粉面纹唇。法国第一家香精香料生产公司1730年诞生于格拉斯市,后来发展到最多的时候达到了上百家,到现在已经合并成三家规模较大的香精香料生产公司。据朋友介绍,格拉斯市一直承担着为法国名牌香水销售公司配制香水的业务,而名牌香水销售公司最多则只在此基础上按比例调入中性酒精和蒸馏水并加上包装。在法国,完全自己配制产品的名牌香水公司可以说很少。 在法国,香水业的发展可以说和时装业的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香水业与时装业的结合是一种很有意思的文化现象。时装设计师们发现在时装上撒些香水会为时装表演和销售香水带来极好的效果,于是,便纷纷兼售香水。最早承做时装和销售香水的是布瓦雷公司,随后又有夏奈尔公司(CHANEL)等。1925年,夏奈尔公司推出了“夏奈尔5号”香水,获得了世界性的成功,被视为法国香水发展史上的里程碑。至今各名牌时装公司几乎都保留自己牌号的香水,当然也有几家自开始就是经营香水的名牌商号保留了下来。 二、 种类 法国香水的生产最初均使用天然原料。这些原料来源很广:如花(玫瑰花、茉莉花)、水果(柠檬、柑橘),球类植物(晚香玉)等。由于生产这些原料的成本增加,如今格拉斯地区只种植部分花卉植物,大部分原料已依赖进口。 天然原料造价较高,比如600公斤的茉莉花只可提纯1公斤的茉莉香精。由于化学工业的发展,20世纪初,人们开始采用合成的方式生产香水和化妆品,从此这一领域出现了重大的变革。香型的范围扩大了,从而弥补了天然原料的不足。 酒精性香制品,即香水。它是由配制好的香精加调中性酒精及蒸馏水稀释而成的。香水依据其所含香精浓度的大小而具有不同的名称,例如“化妆水”(EAU DE TOILETTE),“科劳尼水”(EAU DE COLOGNE),“化妆香水”(EAU DE PARFUM),“浓香水”(PARFUM)和“香精性香水”(ESSENCE DE PARFUM)。这些标志在名牌香水上基本都是会注明的,一看便知。需要说明的是,并非所有的香精都可配制浓度较高而又气味宜人的香水,有些香精在其浓度较低时反而恰是于人接受的最佳状态。 三、 香水文化 香水是一种技术产品,但它更是一种文化产品。配制香水是一个复杂的过程。调配师是艺术巨匠,他要依据人们审美情趣的变化和要求来创造。据介绍,一种新的产品的试制一般至少需要一年的时间,而它的推广则需好几年的时间和大量的广告费用。要知道,在已有上千种的产品的情况下,再创造出新的有特色的产品,是很不容易的。当然,要把人类现有的8,000多种香精原料和它们的不同用量进行排列组合,那也将是无穷无尽的事。而且随着科学的发展,人们还会发现新的可用来调配香水的原料。 选用香水也很有讲究。香水也有个性。每种香水都具有其意义内涵和审美效果,所以在选用香水时要特别予以注意。首先要分清是女用还是男用香水,女用在使女性本身得到满足之外还对男性有吸引作用,而男用香水反之。其次,选用香水,要注意使用场合、对象、季节、时辰、服饰、个人年龄、个人和他人身体状况等因素。要做到个人他人相宜、场合时辰相宜、浓淡相宜,真是件不太容易的事。可以说,选用香水是对选用者文化素质和个人修养的测定香水起源香水这个词,从拉丁文“per fumum”衍生而来,意思是“穿透烟雾”。旧约圣经提到香水,通常指一种香料形成,这与拉丁文定义相符。埃及历史表明,香精和油膏,用于沐浴及沐浴后。它们通常储存在精致的容器里,这在古埃及坟墓中发现了一些例证。    在中东和远东的其他地区,还有中国,人们也早已学会运用香料的芬芳来实现对美的追求。公元前1500年,香水的使用已日趋普遍,埃及艳后克娄巴特拉奥(Cleopatra)就经常使用15种不同气味的香水和香油来洗澡,甚至还用香水来浸泡她的船帆。古罗马人喜欢把香水涂在任何地方,马的身上,甚至造墙的砂浆中。    古埃及时期,在公共场所中不涂香水是违法的。古埃及人死后,用香料裹尸,使之永存(干木乃伊)。古希腊妇女在宗教仪式上也要撒泼香水。    有人认为,是波斯人发现了如何通过蒸馏,从花朵中提取香精的技巧;阿拉伯人创造了一种使用香水的宗教礼仪。    正是他们对于奇异香料的使用奠定了他们在接下来几个世纪的香水发展业中的重要地位。亚洲人对于香水用途的发展有重大影响,他们相信,香水不仅使人更增美丽,而且助人长寿。    其后,随着罗马帝国没落,香水的发展也分成了两个不同的领域。一方面,德国教士发明了蒸馏技术;另一方面,香水王国——法国从东方进口的独特香料中,发掘其中的芳香特质。    于是,欧洲香水工艺开始进入了繁盛时期。

香精香料论文选题

茉莉花香气研究 茉莉的香气非常独特,且因品种而异,具清丽、淡雅、新鲜的花香。一般常用来配制茉莉香精的天然香料有:小花茉莉浸膏和净油、大花茉莉浸膏和净油、树兰浸膏、依兰依兰油、卡南加油、白兰花油和白兰叶油、玳玳花油和玳玳叶油等,合成香料有乙酸苄酯、苯乙醇、芳樟醇、乙酸芳樟酯、松油醇、甲位戊基桂醛、甲位己基桂醛、邻氨基苯甲酸甲酯、乙位萘甲醚、乙位萘乙醚、苄醇、苯甲酸苄酯、吲哚、乙酸对甲酚酯、苯乙酸对甲酚酯等,这些单体香料有的是天然茉莉花香的成分,有的则完全是人工合成的。小花茉莉净油和大花茉莉净油都含有不少的吲哚,这也是茉莉花和它的浸膏、净油容易变色的一个原因,配制茉莉花香精不用、少用或大量使用吲哚取决于该香精的用途:不怕变色的可以多用,否则就少用或不用。 木樨科茉莉属植物大约有100种,其中的大花茉莉和小茉莉香气优雅、馥郁,被作为重要的香料植物广泛栽种,所提制的茉莉香精油是香料工业重要原料,它与其它花的香质调和,给众多类型的香料提供优雅而润泽的品质,因此有“没有茉莉就没有香料”之说。我国和印度尼西亚还用茉莉花与茶叶拼和加工成茉莉花茶,深受消费者喜爱。 在香料工业中,目前已形成较完善的茉莉香精油分析方法,分离鉴定的组分约100种,而且许多重要的香气组分已被相继合成出来,作为香料单体广泛用于调配各种高级香料;在茉莉花茶加工领域,由于直接采用茉莉鲜花作香源,对茉莉花的开花吐香习性,香气形成挥发的环境影响因素进行了探讨。以下从五个方面对茉莉花香气研究作系统介绍。 1 香精油的制备方法 工业上提取茉莉香精油最早采取的是冷脂吸法(enfleurage)”,目前,该方法已被“溶剂直接提取法”代替,即用一挥发性的溶剂来直接萃取茉莉花香精油,这一原理公布于1835年,所用有机溶剂主要是低沸点的石油醚、已烷和戊烷,用石油醚(或已烷)提取茉莉花能得到28%~34%的茉莉浸膏,然后在-15℃~-20℃的低温下,用乙醇处理,除去类脂化合物和蜡质,得到52~63%的茉莉净油,该方法经济简便,目前被香料工业广泛采用。 茉莉花香气分析中,除采用“溶剂直接提取法”制备样品外,还有“同时蒸馏一萃取法”(SDE)、多孔树脂吸附法和吹气冷冻法等。“同时蒸馏一萃取法”是由Likens和Nickerson在1966年发展起来的,该法突出特点是将样品的水蒸汽蒸馏和馏分的溶剂(乙醚)萃取两个步骤合二为一,此外,它可以把10-9级浓度的挥发性有机物从脂质或水介质中浓缩数千倍,对微量成分提取效率高,而且在10-6级浓度范围内对大多数有机化合物仍有定量的提取率,该方法是一种全组分香精油制备方法。孔守威、马娅萍等采用“SDE”法研究了茉莉花的香气组成。多孔树脂吸附法和吹气冷冻法主要用于茉莉花头香制备,前者利用多孔吸附树脂对极性较小的有机分子的强吸附作用,在较温和条件下真空抽吸,使香气分子吸附于树脂上,再经溶剂洗脱、浓缩制得头香,或采用热脱附法直接进样分析,目前采取的吸附树脂主要有XAD、Porapak QS和Tenex GC系列。吹气冷冻法未见详细说明。 张镜澄 (1985)发明了一种鲜花头香制备的专利技术,该专利采用活性炭或大孔吸附树脂吸附鲜花开放过程中散发出来的香气,即香花顶空挥发物或头香,然后用超临界(或液体)二氧化碳抽提被吸附剂吸附的香精油。据称该专利可以生产出具有鲜花特有香气的头香精油,并可降低成本,增加鲜花精油产量。 2 茉莉花香气分析方法 1 分离鉴定方法 随气相色谱柱分离效能的不断提高,茉莉花香气分离技术得到不断发展,目前主要采用OV-101和PEG-20M两种石英毛细管色谱柱对茉莉花香精油组分进行分析,其中又以OV-101柱的分离效果较好,分析时所采用柱温一般为70~200℃,检测器为FID型检测器。用上述方法可使茉莉花香精油中的各组分得到较好分离,在一个样品中分离出近100种香气组分。气—质联用技术的应用,使分离出的香气组分可得到快速鉴定,同时结合核磁共振、红外、紫外多种鉴定方法及kovats指数、程升指数等辅助定性方法,使鉴定的结果更为准确。 2 定量方法 对茉莉香精油的大多数研究中,主要侧重于对其香气组分进行定性鉴定,通常采用归一法对各组分含量粗略定量。为增强各样品间的可比性,郭友嘉等〔21~22、27〕在茉莉花花源季节稳定性研究中,将每一个样品中一定数量的峰进行归一化定量,在茉莉花头香变化规律研究中,采用归一法与校正因子相结合进行定量,定义其中的6号样总峰面积为100%,用归一法分别求出各组分的含量,再用含量与峰面积之比求出校正因子,用该校正因子再求出其它样品中香气成分的含量。 茉莉花开放释香过程中,因香气组分数变化显著,不宜采用归一法定量,否则会导致结果的重现性差,主要香气组分变化规律不明显。内标法定量是目前香气分析中广泛采用的一种定量方法,它具有减小实验误差、结果可比性强且简便易行的特点。茉莉花香气分析中可采用癸酸乙酯作为内标物〔32〕,该化合物在茉莉花香气中不存在,出峰时间基本处于茉莉花香气气相色谱图中间位置,且与茉莉花香气组分不重叠。 3 茉莉香精油香气组分 1899年,Verley、Hesse和Muller首次分别报道了从茉莉香精油中鉴定的几种主要组分,包括乙酸苯甲酯、芳樟醇、苯甲醇、吲哚、邻氨基苯甲酸甲酯和茉莉酮,到本世纪60年代中期,香料工业生产的精油、净油中的大部分香气组分得到鉴定,70年代初鉴定的香气组分已达30种左右,80年代鉴定的香气组分增至97种;其中烃类化合物33种、醇类化合物27种、醛类化合物2种、酯类化合物27种、酮类化合物10种、其它化合物2种。 茉莉精油中含量较高的组分有:苯甲酸顺-3-乙烯酯、芳梓醇、石竹烯、乙酸本甲酯、苯甲醇、11-二十三烯、吲哚、乙酸顺-3-乙烯酯、苯甲酸甲酯〔25〕。具有茉莉型香气特征的主要组分有:乙酸苯甲酯、茉莉酮和茉莉内酯,具有茉莉清香的组分有:乙酸顺-3-乙烯酯、顺-3-已烯醇、苯甲醇、苯甲酸顺-3-乙烯酯。α-萜品醇对香型有较大的影响。 不同来源的茉莉香精油,其香气组成存在差异。吴承顺等 (1987)对大花茉莉和小花茉莉的香清油组分进行比较研究,认为:小花茉莉主要香气成分是苯甲酸顺-3-已烯酯,大花茉莉中则是苯甲酸甲酯,且在大花茉莉香气中存在对香气起主要作用的茉莉酮,但在小花茉莉香气中没有检测到。郭友嘉 (1994)首次在小花茉莉精油中检测到了茉莉酮,其含量为07~14%,而大花茉莉香精油中茉莉酮的含量为4%~2%。 不同制备方法得到的茉莉香精油,香气组成亦存在差异,吴承顺等 (1987)对小花茉莉净油、精油和头香组分进行了比较认为:净油中沸点较高的组分较多,主要是苯甲酸顺-3-乙烯酯,还有榧烯醇、油酸甲酯等;精油和净油组分相近,但精油中吲哚和邻氨基苯甲酸含量较高;头香中乙酸顺-3-乙烯酯、芳樟醇和乙酸苯甲酯的含量较高,并含有一些低沸点的烃和酯。郭友嘉等 (1994)分别采用SDE、溶剂直接提取法和Porapak QS树脂吸附法对福建茉莉花的精油、净油和头香进行了系统研究,分别分离出176、145和86个峰,鉴定出峰面积/总峰面积≥03%的组分分别为81、96和46个,但未对三种香精油之间组分的差异进行详细的比较。张丽霞等对同一样品采用吸附—溶剂洗脱方法、同时蒸馏—萃取方法和有机溶剂浸提法三种香精油制备方法,对茉莉头香、精油和净油的香气组成差异进行了系统比较,三者除了在香气组分数上存在明显差别外,香气组分在气相色谱图上的分布位置也存在差异。如将茉莉花香气的气相色谱图分成三个区段,即芳樟醇之前的化合物属第Ⅰ区,芳樟醇与邻氨基苯甲酸甲酯之间的化合物属第Ⅱ区,邻氨基苯甲酸之后的化合物属第Ⅲ区。茉莉花头香与精油、净油组成之间的差异主要在于:头香中第Ⅲ区的化合物极少,仅有1~2个组分,而净油和精油该区段的化合物多达12~18个。 此外,马崇德等 (1983)采用吹气—冷冻法得到茉莉花头香样品(含油相和水相两部分),首次报道头香水相样中具浓郁的茉莉花香,水相样经过XAD-2树脂富集、洗脱、浓缩处理进行分析,鉴定出12种油相中未曾检测到的香气组分,主要是一些低级醇类化合物,如:甲醇、异丁醇、1-戊烯-3-醇、正已醇和环已醇等。 4 茉莉花释香过程中香气组分变化 探明茉莉花释香过程中香气组分含量和组成变化,对香料生产投料时间和花茶加工付窨时间具指导作用。 陆生椿等(1985)对离体茉莉花存放不同的时间后净油、头香进行了研究,认为:茉莉花离体后当晚23:00~次日3:00香气组分最多,净油的香气品质最好,主要赋香成分苯甲醇、芳樟醇、乙酸苯甲酯、苯甲酸顺-3-乙烯酯等含量较高,乙酸顺-3-已烯酯在释香前期含量较高,随后逐渐减少,而吲哚、邻氨基苯甲酸甲酯等含氮化合物在释香后期却增加;头香组分中,乙酸顺-3-乙烯酯和吲哚的变化情况与净油相同,但邻氨基苯甲酸甲酯含量却不断减少。 郭友嘉等 (1994)采用吸附-热脱捕集进样法,对茉莉花采后7~46小时之间的头香进行了研究,将茉莉花香气的释放过程分成三个阶段:未成熟期、成熟期和枯萎期,刚采摘的花蕾在未成熟期香味甚微,香气组分少,放置11小时后进入成熟期,酯类和醇类的数量增加,在枯萎期酯类含量明显下降,醇类含量却略有增加。张丽霞等研究表明:刚采摘的成熟茉莉花蕾香气组分少,香精油总量低,基本上不存在茉莉花香气的特征成分,当茉莉花开始释香时,香气组分数急剧增加,香精油、酯和醇的总量也相应增加,并出现一个高峰期,随后逐渐降低;此外,在茉莉花释香前期和末期,醇类香气组分所占比例较大,在旺盛释香过程中,则酯类香气组分所占比例较大;采用统计分析方法对茉莉花主要香气组分含量与感官审评的香气浓度进行了相关分析,其中萜品醇、乙酸苯甲酯、α-法呢烯、丁子香烯、苯甲酸顺-3-乙烯酯的含量与香气浓度呈显著或极显著相关,在此基础上建立了4种香气组分与香气浓度之间的回归模型。 此外,郭友嘉等(1993)对茉莉全花期(包括八个节气)的花源稳定性进行了研究,认为:不同季节的气候特征对茉莉花朵的色泽、大小、重量、含蜡量及香精油总量有较大影响,但对香精油的组成影响不显著,说明茉莉花在全花期内花源质量基本稳定。 5 茉莉花开放释香与环境的关系 环境条件对茉莉花,尤其是离体茉莉花的开放吐香影响较大,在温度、湿度和含氧量三个环境因子中,以温度的作用最大,当温度低于20℃时,离体茉莉花蕾难于开放,温度高于36℃时,茉莉花蕾在下午7:00左右就可开放。福建宁德茶厂 (1987)认为茉莉花释香最佳环境条件:室温30℃~33℃,堆温35℃~38℃,相对湿度80%左右,空气流速5~6ml/min,鲜花养护时堆高10~15cm,花堆内部氧气含量17~20%。 茉莉花产花量在整个花期中出现波浪式高峰期,产花高峰期供过于求,花少时又供不应求,影响了花茶生产,因此许维建 (1982)和丁清厚 (1990)分别探讨低温贮藏控制茉莉花开放吐香的问题,许维建认为12℃~18℃低温贮藏花蕾较好,不宜低于12℃,升高温度后茉莉花基本上可以开放吐香。丁清厚则认为在8℃~15℃的低温和90%的相对湿度环境条件下,可使茉莉花蕾处于休眠状态,从而达到抑制花蕾开放的目的,并以此为依据设计了一种茉莉花低温冷藏的方法:将鲜花分层贮藏于冷藏室中,每层间距15cm,层间花堆厚度10~15cm,冷藏室的温度控制在10~13℃、湿度控制在85~90%范围内,据称采用这种方法贮藏的茉莉花蕾,解除低温后鲜花依然洁白有光泽,无干缩现象,香气浓郁清香。 参考文献 1 山西贞向亚太技术开发委员会报告的在印尼指导茶叶研究的工作报告 2 罗龙新印度尼西亚的茉莉花茶茶叶,1990(4),30~ 3 刘晓华介绍印度尼西亚的茉莉花茶生产广西茶叶,1991(1), 4 孔守威,马娅萍,吴承顺“同时蒸馏—萃取”分析茉莉花香成分植物学报1985(26),186- 5 卜欣,黄爱今,孙亦梁等茉莉鲜花香气成分分析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版)1987(6),53- 6 马崇德,赵明,张世怿等XAD树脂在茉莉头香水样分析中的应用化学通报1984(2),20- 7 朱亮锋,陆碧瑶,罗友娇茉莉花头香化学成分的初步研究,植物学报,15(2),189- 8 陆生椿,黄秀丽,卢剑飞茉莉花不同存放时间所制备样品的得率和主要成分对比广州轻工1985(3),1- 9 范成有主编香料及其应用化学工业出版社, 10 郭友嘉,戴亮,杨兰萍等福州小花茉莉全花期中的花源质量稳定性研究Ⅱ净油和头香化学成分〔GC/MS〕分析色谱,1994,12(1),11- 11 郭友嘉,戴亮,任清等用吸附—热脱捕集进样法研究茉莉花香释放过程中化学成分色谱,1994,12(2),110-113 12 马崇德,黄爱今,林祖铭茉莉花头香的成分研究化学通报,1983(3),15- 13 王天公,孙亦梁香花顶空挥发物的分析化学通报,1986(2),19~ 14 吴承顺,赵德修,孙守威茉莉花净油的成分研究植物学报,1981,23(6),459~ 15 吴承顺,赵德修,孙守威等小花茉莉净油的少量成分研究植物学报,1987,29(6),636- 16 郭友嘉,戴亮,杨兰萍等,福州小花茉莉全花期中的花源质量稳定性研究Ⅰ精油化学成分分析,色谱,1993,11(4),191~ 17 刘先和茉莉花的开花习性与茉莉花茶窨制茶叶通讯,1982(2),13~ 18 福建省宁德茶厂茉莉花开放吐香习性与环境条件关系福建茶叶,1987(2)21~23, 19 许维建对人工控制茉莉花开放和吐香的初步探讨福建茶叶,1982(4),27~ 20 丁清厚茉莉花低温冷藏技术设备的开发研究茶叶机械,1990(2),29~ 21 张丽霞茉莉花释香过程中香气变化规律及其细胞学、生物化学基础研究博士学位论文,3

关于香精香料的论文

中国化妆品化妆品工业发展相关的原辅料、工艺、包装、机械、检测、安全、流通、综合利用等方面的研究报告以及国内外化妆品科技发展动态等方面的综述文章。读者对象为从事化妆品及相关行业的生产、科研、设计和管理的人员。设主管主办:中华商业联合会  中国百货纺织品公司快捷分类:计算机工业经济 经济与管理科学出版发行:北京  月刊  A4期刊刊号:1004-5163, 11-3013/TS创刊时间:1993审稿时间:1-3个月期刊级别: 国家级期刊 香料香精化妆品《香料香精化妆品》是中国香料香精化妆品工业协会的会刊,综合因子为:304,期刊级别为:统计源期刊。香料香精化妆品为香料香精化妆品行业工作者必备的参考资料,适合行业内科研、生产、销售、管理和大专院校相主管主办:中国轻工联合会  上海香料研究所快捷分类:工业一般化学工业 工程科技I出版发行:上海  双月刊  A4期刊刊号:1000-4475, 31-1470/TQ创刊时间:1973  影响因子 304审稿时间:3-6个月期刊级别: 统计源期刊 日用化学工业个人护理用品(包括各类化妆品、护理品和口腔卫生用品等)及其专用添加剂,以及香精香料等方面的学术论文、科研及技术革新成果、国内外发展趋势及开发利用等。 《日用化学工业》本刊紧密结合日化行业科研与生产的主管主办:山西省科学技术厅  中国日用化学工业研究院快捷分类:化工一般化学工业 工程科技I出版发行:山西  月刊  A4期刊刊号:1001-1803, 14-1320/TQ创刊时间:1971  影响因子 444审稿时间:1-3个月期刊级别: CSCD核心期刊  北大核心期刊  统计源期刊

香料—一些来自自然界动,植物的或经人工单离,合成而得到的发香物质叫香料。 香精——以香料为原料,经调香,有时参加恰当的稀释剂配成的多成分的混杂体叫香精。 随着食品工业的发展,食用香精的应用范围已扩大到饮料、糖果、乳肉制品、焙烤食品、膨化食品等各类食品;香精新品种层出不穷。香精在食品中的应用有三种状态:产品本身没有香味,依赖增添香精使食品产生香味;为加强或改良产品本身的香味,须要增添香精;应用香精来掩饰或润饰产品本身固有的风味。应依据消费者对食品香味的要求,香精香料的性能、用处以及食品本身的特性选用食用香精。食用香精按剂型可分为液体香精和固体香精。液体香精又分为水溶性香精、油溶性香精和乳化香精;固体香精分为吸附型香精和包埋型香精。它们的性能和用处各有不同。 水溶性香精由香精基、乙醇、蒸馏水三个重要部分组成。它的特性是易溶于水,溶液呈透明廓清状态。这类香精香味浓度较低,而乙醇的沸点又很低,所以大都不耐热。在较高温度下,酒精易蒸发而将一些沸点较低的香料成分带走,影响香味和质量。因此,这类香精香料仅实用于不经加热,或加香时温度不高的产品。例如棒冰、冰淇淋、雪糕、果汁饮料、汽水、酒类以及某些药品、制剂等。油溶性香精由香精基和丙二醇等油溶性溶剂组成。它的特性是香味较强,不溶解于水。与水溶性香精相比,较能耐热。因此更实用于须经较高温度操作的一些产品。例如硬糖、饼干、蛋糕及其它烘焙食品等。油溶性香精在气象酷寒时,易形成香精浑浊和积淀,影响外观。而且它不溶于水,必需充足搅拌才干使香味平均。 乳化香精香料由香精基、乳浊剂、蒸馏水三个重要部分组成。这类香精为乳浊状液体且带稀薄性,参加水中能迅速疏散,但溶液呈乳浊状态。对要求透明的产品不实用,对透明度无影响的产品如棒冰、冰淇淋等或须要乳浊度的果汁汽水、果汁等实用。  吸附型香精是将食用香料和乳糖等载体简略混杂,使香料吸附在载体上制成。包埋型香精是将食用香料预先与乳化剂、包埋剂(如食用胶、改性淀粉等)混杂,疏散在水溶液中,经喷雾干燥制成。它的特性是稳固性好,疏散性亦较好,适于各种饮料、粉末制品和速溶食品应用。 文章来源:香精香料

  • 索引序列
  • 天然香料论文
  • 香精香料论文
  • 香精香料论文题目
  • 香精香料论文选题
  • 关于香精香料的论文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