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期刊知识库 > 水利论文百度文库

水利论文百度文库

发布时间:

水利论文百度文库

请参考下面2篇:【题名】:水利工程【摘要】: 水利工程基础学科混流式水轮机转轮动载荷作用下的应力特性;受漩涡作用的水下块石的起动流速;复式河槽流量计算方法比较与分析;二维溃坝洪水波的演进绕流和反射的数值模拟;分部面积超蓄产流法;天然河流被改变条件下的降雨径流预报模型;面向对象方法在河网非恒定流计算中的应用;水工材料土工合成材料加筋土抗剪作用的试验研究;新老混凝土粘结面渗透性能试验研究;水工结构土石坝沉降一填筑灰色监测模型分析;高碾压混凝土拱坝分缝形式及破坏机理研究;碾压混凝土拱坝单向间隔诱导缝等效强度研究。【题名】:水利工程【摘要】:水利工程基础学科 突扩突缩式内流消能工的数值模拟研究;湖底地形对风生流场影响的数值研究;动水环境中有限宽窄缝湍射流的水力特性研究;双局部行进波对流的时空结构;水工材料 钢筋混凝土结构锈蚀损伤的解析解;跳回失稳研究;浇筑式沥青混凝土防渗层配合比优选方法研究;堤基渗流管涌发展的理论分析。

【摘要】本文阐述水利工程质量检测的内涵和内容,分析质量检测的必要性,对提高质量检测水平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水利工程;质量检测 一、必须明确水利工程质量检测的内涵及主要内容 水利工程质量检测是指对工程实体的一个或多个特性进行的诸如测量、检查、试验或度量,并将结果与规定要求进行比较,以确定每项特性的合格情况而进行的活动。工程质量检测就是经过“测、比、判”活动,从而对不符合质量要求的情况作出处理,对符合质量要求的情况作出安排。 二、必须明确水利工程质量检测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水利工程质量检测是质量管理工作科学化的基本要素,是提高监督水平必不可少的条件,尤其在市场经济迅猛发展的今天,必须首要完善检测手段,保证其科学性、公正性、准确性。科学性是检测工作的基础,离开它就谈不上对工程质量评价和负责,也难以保证所建设的水利工程的正常运用与运行安全。若以检测工作赖以生存的地位来估价,公正性是检测工作的准绳和法规,否则就会失去法律效力。准确性则是科学性与公正性的先决条件,是检测工作客观评价与社会信誉的前提。促进水利工程质量不断提高,多创优质工程,采用科学而可靠的检测数据来说话,防止单纯凭主观经验来判断的做法,检测工作也就成为质量管理必不可少的基础工作。只有搞好检测工作才可能及时掌握质量的动态和规律,以便控制质量的波动范围来保证质量的稳定。 在水利建设中强调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在市场经济发展的今天更应强化质量管理,其中质量检测工作又占有重要位置,担负着重要职责,它借助于测试手段对材料,构件及单元工程,按规范标准与要求进行检测,并做出合格与否的判断。因此,检测是保证工程质量的重要手段,在质量形成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它通过对原材料、半成品、单元工程检验和竣工检验活动严把质量关,具有预防把关和签别双重性质的职能。 三、必须着力提高水利工程质量检测的水平 水利工程施工质量极为重视关系国计民生。提高水利工程质量检测的水平对保证水利工程施工质量显得尤关重要。提高水利工程质量检测水平,应着眼于当前经济社会发展的形势,重点考虑三个因素。 检测机构合法是水利工程质量检测的前提 检测方法科学有效是水利工程质量检测的关键 仪器设备符合标准是水利工程质量检测的基础 【摘要】城市水利是从立足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比较系统、全面地体现新时期的治水思路,是对传统治水观念的大发展和大解放,是一种治水观念的升华。 【关键词】城市水利;现代化建设;治水思路 伴随社会的进步以及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水资源及其利用活动在城市发展过程中所占据的位置已愈显重要。一个现代化的城市,需要水的支撑和保障;一个生态型的城市,需要水去保证其可持续发展;一个文明发达的城市,需要水去灵动和美化。由此看来,提倡水利进城,不仅是水利自身发展的需要,也是城市发展的必然选择,更是治水观念的硕然提升。 一、打造城市的水文化观 水是世间万物的生命线,水对社会存在的每一件事物都有着深刻的影响,城市作为万物之一,其与水的关系也是紧紧不可分割的。在我国,城市与水之间的渊源关系自古有之。早在战国时期,管子就对水资源与城市建设之间的关系作了较为深刻的说明。《管子·乘马》中记载:“凡立国都,非于大山之下,比于广川之上。高毋近旱,而水足用;下毋近水,而沟城省。因天材,就地利,故城廓不必中规矩,道路不必中准绳。”这里实际讲的是水资源对城市规划和建设所起的制约作用。 既然水与城市有着如此深厚的“情感”,那么,水文化作为整个城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内涵必将牵动整个城市的文化内涵。城市水文化是城市文化的一大亮点,人无水不生,城市无水不活,相信不会有人喜欢在干燥枯涩中生存,谁都盼望水带来的滋泽与缠绵、朝气和活力。为此,城市水文化应该尽可能蕴涵到城市的每一个角落,城市旅游不能少水,城市人居不能少水,城市运行不能少水,只有水才能保证城市的发展,只有水才能提升城市的文化品位,也只有水才能给城市以灵气。因此,从工程规划、设计到建设与管理等方方面面打造城市水利,体现水的内涵与底蕴,不仅是水利自身的工作需要,也是城市发展的必然趋势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更是一种治水观念的提升。 二、与时俱进的发展观 当前,经济社会在不断发展,社会各行各业对水利的要求不断提高,为了更好的适应这一形势,水利人在治水的思想和观念上取得了超越式发展和明显的转变。在完善现代水利理论体系的时候,首先立足于对一种与时俱进的治水观念打造“遵循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是一种思想境界的高度展现;水市场的逐步推广与渗透,虽然是一种水之本质属性的延伸,但更是一种思想上的超脱、一种发展观的体现;还有水文化丰厚的底蕴,人们对高质量水环境的追求,都是一种需求欲的自然流露,是一种不断发展着的、超越时空的治水观的体现。 21世纪以来,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城市人口逐年增加,作为现代水利重要组成部分的城市水利必须考虑到人的因素,体现“以人为本“的思想,体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为都市人们创造一片安静、优美、自然的人居环境,这不单是水质问题,而是兼顾到园林、绿化、美学在内的大水环境概念。 “城不在大,有水则灵“,城市水利作为现代治水观的一种发展,在水利实现工程水利向资源水利,传统水利向现代水利、可持续发展水利转变过程中,固然要为城市的发展防洪保安全,但城市水利又不能是单纯的蓄、挡、排、引、灌等,而应该考虑其环境作用和美学价值,应该与城市的美化、绿化、亮化有机结合起来,与城市景观结合起来。在城市水利建设规划中,要让城市河道给市民一种“郁郁葱葱两岸堤,悠悠碧水中间行”的曲径通幽的自然流畅之美感;要有令人胸襟开阔的碧水青山式的亲水平台;要有“水字号”的、体现水特色的地理、人文、历史景观;要有令市民因水而居的广场、园林。总之,打造城市水环境就 是要打造富有都市灵气的碧水长廊,达到人与水的自然融合。 人类择水而居好的就是水的那份清净,古代文人墨客喜好游山赏水,就是喜欢水的那份自然、恬淡和灵气。作为钢筋混凝土味较浓的现代都市,除了绿化可以缓解一点烦躁之外,水便成了净化人们心灵的一种很好的调节剂了。因为优美的水环境着实拉近了人与自然的距离,水清、水净人自欢。 三、“农水”“城水”的辩证观 曾经有人现象的比喻:水利走的是“农村包围城市”的路子,这里很鲜明地指出了水利正在实现由传统水利向现代水利的转变。的确,在当前一个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奔小康社会的年代,水利怎样才能发挥其“命脉”作用,为全面奔小康做出更大贡献?必须转变视角。“跳出农业干水利,跳出水利看水利”的远见卓识,是“农村包围城市”阶段性成果。当然,这种阶段性的成果又并非无本之木、无源之水,更不是对农村水利的否定与排斥,相反,它是农村水利基础上的一种飞跃和突破。 多年来,围绕做好农村工作,调整农业结构、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和生存环境,解决好“三农”问题,水利人坚持不懈地开展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并广泛发动群众因地制宜地进行集雨蓄水工程建设,加快了节水改造步伐,农村水利的基础已经相当雄厚。只有在这样的背景下,水利才能挺着腰板进城,体现水利的进步和发展。从农村到城市,再到城市兼顾农村,水利进城了,是对农村水利的一种超越,是水利自身发展的必然,是现代水利的理念的体现,是水利现代化的重要标志。城市水利正在实践着由工程水利向资源水利、可持续发展水利的转变,着重在水资源、水环境、水市场、水管理、水文化上做文章。这一治水思路是在传统水利基础上的延续和发展,是站在时代的前沿,从经济、政治、科技、文化等方方面面,立足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全局而形成的系统的水利发展理论体系。与传统水利相比,它以水资源的管理开发、利用、节约、保护和优化配置为重,突出了水资源与人口、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之间的协调关系,是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基础上的大融合。 总之,新时期发展城市水利是大势所趋,必须抓紧、抓好、抓实。同时,农村水利也是重点,必须抓出新成果。两手抓,两手都要有新举措。只有农村水利、城市水利同时发展、相互促进的水利才是现代化的水利,厚此薄彼就不叫现代化。我们要在矛盾的对立统一中辩证的理解两者的关系。 四、“城乡一体”的联系观 城乡一体化主要指城乡人民的精神风貌,生产生活方式,观念趋于一致,在处理城乡之间的事务时尽量做到统筹兼顾、全盘考虑。从当前经济社会发展的形势分析,要想早日实现城乡一体化、城乡统筹,农村城镇化是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只有城市现代化了,农村城镇化了,最终才能真正实现城乡一体化。 城乡一体化除了表现在城乡人民的精神风貌,生产生活方式等方面的相似之外,还表现在一种直觉上的雷同,主要包括城市建筑设计风格、城市美化绿化和亮化等等。城市水利作为城市建筑设计风格的一种,作为美化亮化城市的一部分,它的协调与否,将是城乡真正实现一体化的重要因素之一。在我国,大多数城市和乡村之间都有河道相连,因此,城乡结合部的河道便成了城乡一体化的重要纽带之一,其清淤和美化便是城市水利的一项内容,治理的好坏,直观体现了城乡之间的距离。因此,农村城镇化,首先必须从水利工程做起,在感性上找到一种城市间的默契。我们知道,城市化的重要一步是发展城市水利,既如此,农村城镇化就必须搞好以水利为标志的各项工作,这样一来,作为城市现代化重要标志的城市水利也必然为农村城镇化增色许多,城市水利自然成了农村城镇化的一条重要途径。城市水利通过相关措施美化城市结合部的河道,使得水清河畅,一方面方便城乡之间的交流,另一方面促进城乡之间风格上的自然衔接,成为城乡一体化的重要纽带。 当前,农村城镇化的步伐不断加快,城镇人口逐渐增加,城镇的崛起,相当于添了几座大城市,这种态势对城镇防洪排涝、供水治污等提出了新的要求,迫切需要加快城镇水利基础设施建设,为城镇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必要的保障。目前,我国小城镇还比较缺乏全面系统的城镇水利规划,城镇水利属于“初生牛犊”。而城市水利有尊重规律的治水理念,有科学合理的理论体系,有比较全面的治水规划,有现代先进的治水模式。因此,城市水利的发展,必将更好地为推进农村城镇化,为早日实现城乡一体化做出更大贡献。 五、信息时代的科学观 21世纪是信息时代,水利信息化是现代水利的重要内容,更是经济发展的要求。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对防洪减灾、水资源供给和水环境保护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在提高工程防洪标准的同时,必须加强防洪减灾的非工程措施建设,进一步提高综合抗灾减灾能力。作为担当了城市防洪、城市美化等功能的城市水利,则必须实施水利科技创新计划,加强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重视高新技术的研究开发和新技术、新成果的推广转化工作,坚持不懈的用新技术对水利行业进行技术改造。进一步加强水利政策研究和决策咨询工作,建设水利数据中心、水利政务信息系统、水资源监测信息系统等应用系统。积极开发和利用各种水利信息资源,为城市发展提供准确、及时、有效的水利基础信息服务。加快制定和完善水利信息化的政策和技术标准,逐步建立和不断完善水利信息化体系,以水利信息化带动水利现代化。 水利进城了,以其先进的理念立足城市之中,为此,城市水利必须注重打造信息时代的精品,水利人必须勇于探索、大胆实践,运用先进的科学技术,树立科学的治水观念,把握定位,谋求发展。作为生长在信息化聚集地的城市水利,要想充分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必须充分利用现代信息化技术和科学技术,在打造城市精品、提升城市文化品味上表现自我。 总之,城市水利立足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比较系统、全面地体现了新时期的治水思路,是对传统治水观念的大发展和大解放,是一种治水观念的升华。为了使水利更好地对经济社会的发展作出贡献,必须大胆创新,运用新的观念发展好城市水利,更好地展示新时期的治水观念。

水利论文百度文库官网

例如: 建筑给水系统超压出流的实测分析 摘要:对11栋不同类型建筑的给水系统进行了超压出流实测分析。结果表明,普通水龙头和节水龙头的超压出流率分别大于55%和61%。 超压出流是指给水配件前的静水压大于流出水头,其流量大于额定流量的现象,两流量的差值为超压出流量,这部分流量未产生正常的使用效益,且其流失又不易被人们察觉和认识,属“隐形”水量浪费。此外,超压出流会带来如下危害:①由于水压过大,龙头开启时水成射流喷溅,影响人们使用;②超压出流破坏了给水流量的正常分配。③易产生噪音、水击及管道振动,使阀门和给水龙头等使用寿命缩短,并可能引起管道连接处松动、漏水甚至损坏,加剧了水的浪费。为了解建筑给水系统超压出流现状,笔者对此进行了实测分析。 1测试对象 选择11栋不同高度和不同供水类型的建筑作为测试对象,其中多层建筑3栋,均为外网直接供水;高层建筑8栋,一般均分为2个区,低区由外网供水,高区由水泵、高位水箱联合供水或由变频调速泵供水,有的楼层住户支管上设有减压阀。 通过对目前建筑中普遍配置的螺旋升降式铸铁水龙头(以下简称“普通水龙头”)和陶瓷片密封水嘴(以下简称“节水龙头”)使用时的压力和流量进行测试,了解建筑给水系统超压出流现状。 2测试装置 由于测试是在已投入使用的建筑中进行,为不妨碍用户的正常用水,采用了图1所示的试验装置,即用塑料软管与一新安装的试验用水龙头相连,试验用水龙头前安装压力表,测试时只需将软管的另一端与原水龙头紧密相连即可。 测试采用φ15普通水龙头和节水龙头各1个;天津市星光仪表厂Y—100型压力表(测量范围为0~6MPa,最小刻度为01 MPa)及附件两套;φ15塑料软管、1000mL量筒、 秒表、三通、管箍等管件若干个。 3测试内容和方法 1测试点和测试时间 对每个楼体中测试点的选择一般为:从第一层开始隔层入户测试(但实测中因有的住户家中无人,测点有所变化),测试点水源为室内已有污水盆水龙头或洗涤盆水龙头出水。测试时间为上午9:00~10:30。 测试建筑内普通水龙头和节水龙头在半开、全开状态下的出流量及相应的动压和静压值。 2测试方法 ①流量测定 采用体积法测定流量,测试时水源水龙头全开,测试用水龙头分为半开和全开两种状态。记录普通水龙头和节水龙头在两种开启状态下水的出流时间t及相应的出流量V。每个测点在同一开启状态下测三次,取三次的平均值作为此状态下的最终测定值。 ②压力测定 在每次测试用水龙头开启前读压力表值,此值为该测点静压值;测试用水龙头开启后,在记录流量的同时记录压力表读数,此值为该状态下的动压值(工作压力)。 4结果及分析 两种水龙头半开状态时的动压、流量测试结果及回归曲线和曲线方程分别见图2、3。 1 普通水龙头半开状态 《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GBJ15—88)中规定:污水盆水龙头当配水支管管径为15mm、开启度为1/2(半开状态)时,额定流量为2L/s。根据上述规定,对67个用水点的测试结果进行了统计,有37个测试点的流量超过此标准(超标率达55%)。 2节水龙头半开状态 节水龙头与普通水龙头相比,在管径、水压相同时的全开、半开流量均小于后者。节水龙头虽然出流量小但水流急,在较小流量下就可满足人们的用水需求,因而节水龙头的额定流量应小于普通水龙头的额定流量。结合现行的和送审的《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中的充气水龙头和单阀龙头的额定流量范围,笔者认为应将15L/s作为节水龙头额定流量的参考值,以此作为判别现有建筑水龙头是否超压出流以及新建建筑采取控制超压出流措施的依据。 由图3可见,节水龙头出流量为15L/s时对应的工作压力为08MPa,其与普通水龙头出流量为2L/s时对应的工作压力(06~07MPa)非常相近,这进一步说明将15L/s作为节水龙头额定流量的参考值是比较合理的。 节水龙头以半开状态并以流量为15L/s作为其额定流量时,实测中有41个测试点的流量超标(超标率达61%)。 5结语 从测试结果可以看出,普通水龙头和节水龙头的超压出流率分别为55%和61%,实际上水龙头出流量的超标率要大于以上数值。以普通水龙头为例,有的水龙头(如洗手盆)的额定流量不是2L/s而是15L/s;有的水龙头额定流量虽是2L/s,但要求的开启度 不是1/2而是3/4或全开(全开状态下有60个测试点的出流量超过2L/s),这样就使得水龙头出流量的实际超标率远大于55%。 测试中普通水龙头半开时的最大流量为42L/s,全开时最大流量为72L/s;节水龙头半开和全开时最大流量分别为29L/s和46L/s。不论是普通水龙头还是节水龙头,在半开状态时最大出流量约为额定流量的2倍;在全开状态时最大出流量约为额定流量的3倍以上。

你这篇中国知网也好,万方数据也好都有例子!甚至百度文库都有!英文原文最好用谷歌学术搜索!==================论文写作方法===========================论文网上没有免费的,与其花人民币,还不如自己写,万一碰到人的,就不上算了。写作论文的简单方法,首先大概确定自己的选题,然后在网上查找几份类似的文章,通读一遍,对这方面的内容有个大概的了解!参照论文的格式,列出提纲,补充内容,实在不会,把这几份论文综合一下,从每篇论文上复制一部分,组成一篇新的文章!然后把按自己的语言把每一部分换下句式或词,经过换词不换意的办法处理后,网上就查不到了,祝你顺利完成论文!

水利论文百度文库查重

论文查重的规则在我看来是这样的。你的论文在某个网站上跟网络上的一些论文做对比,看看你论文的重复率高不高。重复率高就会给你标红色或者橙色之类的

这个当然不会过呀。一般学校用于查重的系统是知网或者是维普,其数据库的包含量是远远高于百度文库的,就就是说百度文库中有的文章,在维普和知网上都能查得到,按照这个样子查重你的重复率将会是100%,而一般学校要求的是30%,显然是不会通过的。如果您对我的回答感到满意,请及时进行采纳,谢谢。

论文查重的规则具体是哪个论文查重网站呢?

水利论文百度文库怎么找

百度文库也不是什么都有的,尤其是比较深的文献资料。自己去大的图书馆去查 吧

你这篇中国知网也好,万方数据也好都有例子!甚至百度文库都有!英文原文最好用谷歌学术搜索!==================论文写作方法===========================论文网上没有免费的,与其花人民币,还不如自己写,万一碰到人的,就不上算了。写作论文的简单方法,首先大概确定自己的选题,然后在网上查找几份类似的文章,通读一遍,对这方面的内容有个大概的了解!参照论文的格式,列出提纲,补充内容,实在不会,把这几份论文综合一下,从每篇论文上复制一部分,组成一篇新的文章!然后把按自己的语言把每一部分换下句式或词,经过换词不换意的办法处理后,网上就查不到了,祝你顺利完成论文!

先注册个名字,在我的文档里上传文档,过几天通过审核就可以看到了。

您好,158教育在线为您服务关于专科水利水电毕业论文,您可以在百度文库里面找到,百度文库里面会有详细的介绍。希望会对您有所帮助。预祝您取得好成绩。如有疑问,欢迎向158教育在线知道提问

排水工程论文百度文库

要:近些年来,建筑给排水的最大热点是新型管材的广泛应用。传统的镀锌钢管和普通排水铸铁管由于易锈蚀、自重大、运输施工不便等原因被取而代之。目前, 建筑给排水常用管材主要有塑料管,金属管和复合管三种。现在就常用管材的一些特性,优缺点,使用范围做一简要论述。关键词:建筑给排水 管材 塑料管 金属管 复合管塑料管塑料管是合成树脂加添加剂经熔融成型加工而成的制品。添加剂有增塑剂,稳定剂,填充剂,润滑剂,着色剂,紫外线吸收剂,改性剂等。常用塑料管有:硬聚氯乙烯管(PVC-U),高密度聚乙烯管(PE-HD), 交联聚乙烯管(PE-X),无规共聚聚丙烯管(PP-R),聚丁烯管(PB),工程塑料丙烯晴-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ABS)等。塑料管的原料组成决定了塑料管的特性。塑料管的主要优点:(1)化学稳定性好,不受环境因素和管道内介质组分的影响,耐腐蚀性好。(2).导热系数小,热传导率低,绝热保温,节能效果好。(3)水力性能好,管道内壁光滑,阻力系数小,不易积垢,管内流通面积不随时间发生变化,管道阻塞机率小。(4).相对于金属管材,密度小,材质轻,运输,安装方便,灵活,简捷,维修容易。(5).可自然弯曲或具有冷弯性能,可采用盘管供货方式,减少管接头数量。其主要缺点:(1)力学性能差,抗冲击性不佳,刚性差,平直性也差,因而管卡及吊架设置密度高。(2)阻燃性差,大多数塑料制品可燃,且燃烧时热分解,会释放出有毒气体和烟雾。(3)热膨胀系数大,伸缩补偿必须十分强调。所以,在推广塑料管的同时,还需要发展技术克服其缺点。1 塑料管性能1 物理性能:塑料管的物理性能和铝塑复合管,钢管,铜管比较见表1:表1物理性能 单位 PVC-U PE PE-X PP PB ABS 钢 铜 密度 g/cm 50 95 95 90 93 02 85 89 导热系数 w/mk 16 48 40 24 22 26 50 400 热膨胀系数 mm/m°C 07 22 15 16 13 11 012 018 弹性模量 MPa 3000 600 600 900 350 2500 210000 110000 拉伸强度 MPa 40 25 >25 28 17 40 700 150 硬度 R 120 70 100 60 230HB 使用温度 °C 0-60 -60-60 -60-95 -20-95 -20-95 -20-80塑料管的物理性能影响管道的方式,用途,补偿措施和管道保温等方面。如:(1)PVC-U、PP、ABS的力学性能相对较高, 被视为“刚性管”,明装较好。反之,PE、PE-X、PB作为“柔性管”适合暗敷。(2)塑料管的使用温度及耐热性能决定了PVC-U,PE,ABS仅能用于冷水管,而PE-X,PP, PB则可作为热水管。当建筑物有热水供应系统且冷热水采用统一管材时耐热性能成为主要指标。(3)塑料管因热膨胀系数高,在塑料管路中尤其是作为热水管,采用柔性接口,伸缩节或各种弯位等热补偿措施较多。其中以PE,PP等聚烯烃类为最。施工安装时如果对此没有足够重视,并采取相应技术措施,极易发生接口处因伸缩节而拉脱的问题。(4)由于导热系数低,塑料管的绝热保温性能优良进而可减少保温层的厚度甚至无需保温。当不同塑料管之间绝热性的比较除导热系数外,还同它们各自的管壁厚度有关。2 承压性能:承压性能所涉及的内容是在一定条件下塑料管材能够承受的内压力和恒压下的破坏时间。从而确定与之有关的设计参数以及对管材的质量进行评价和监控。一般进行两项试验:液压试验和长期高温液压试验。 各种管材的承压性能见表2表2管 材 工作压力/MPa 试样试验压力/MPa 接头密封试验/MPa 爆破压力/MPa UPVC 6 42/h De≤90,4.2PNDe>90,3.36PN PEX 0/95℃6/常温 5 6 ABS 0 8/h 4~8 PB 1.6~2.5/冷水0/热水 PP-RPP-C 0/常温6/75℃ 20℃,11h,16MPa80℃,48h,8MPa80℃,170h,2MPa HDPE 0/热水6/冷水3 卫生性能:理化卫生指标。其中PE,PE-X,PP,PB和ABS易达标。而PVC-U管材在生产时应使用无毒PVC树脂和卫生及稳定剂才能满足卫生性能的要求。2 给水塑料管的应用结构形式单一,材料品种众多且性能各异常用给水塑料管的特点列表如下:表3品种 优 点 缺 点 连接方式 PVC-U 抗腐蚀力强,易于粘合,价廉,质地坚硬 有UPVC单体和添加剂渗出,不适用于热水输送;接头粘合技术要求高,固化时间较长 粘合、螺纹 HDPE 韧性好,较好的疲劳强度,耐温度性能较好;质轻,可挠性和抗冲性能好 熔接需要电力;机械连接,连接件大 挤压夹紧、热熔合、电熔合 PEX 耐温性能好,抗蠕变性能好 只能用金属件连接;不能回收重复利用 挤压夹紧 PB 耐温性能好,良好的抗拉、压强度,耐冲击,低蠕变,高柔韧性 国内还没有PB 树脂原料,依赖进口,价高 挤压夹紧、热熔合、电熔合 PP-R 耐温性好 在同等压力和介质温度的条件下,管壁最厚 热熔合 ABS 强度大,耐冲击 耐紫外线差,粘接固化时间较长 粘合、螺纹、电熔合一般情况聚氯乙烯管由于价格低廉,在不考虑水质影响,在冷水供水系统属于首选管材,而当温度较高时,可选用聚乙烯管或交联聚乙烯管、聚丙烯管、聚丁烯管。3 排水塑料管的应用材质单一:硬聚氯乙烯结构形式多样:芯层发泡管,空壁管,螺旋管,芯层发泡螺旋管,空壁螺旋管。其存在的一些问题:(1)热膨胀系数大,需设置伸缩补偿装置来解决。(2)刚度小,平直性差,需加密管卡、支架、吊架来解决。(3)耐热性差,软化温度低,需限制排水温度,限制使用场所和控制与热源的距离来解决。(4)阻燃性差,在穿越楼板、上人屋面的屋面板、防火墙、管道井井壁处需设置阻火圈和防火套管来解决。(5)抗机械冲击性差,需强化施工技术,精心施工来解决。(6)隔声性差,塑料管的噪声大于铸铁管,管道明装且管道位置靠近卧室时,问题尤为突出。降噪的方式,提高管道材质的隔声效果,芯层发泡管空壁管是基于这一思路而开发的;降噪的另一方式是改变水流条件,螺旋管是基于这一思路而开发的。将两种方式结合起来的思路是芯层发泡螺旋管和空壁螺旋管的开发。相同条件下,不同结构形式的排水塑料管,其噪声测定结果:普通管>芯层发泡管>空壁管>螺旋管排水塑料管的应用是在取代普通排水铸铁管的工作上进行的。目前,排水塑料管已可在建筑高度为100m以下的建筑物内使用,但各地区的进展很不平衡。当建筑高度大于、等于100m的高层建筑和不适宜采用排水塑料管的场合,可采用柔性抗震排水铸铁管。[next] 金属管1 镀锌钢管镀锌钢管的被取代既不意味金属管被取代,也不意味镀锌钢管在整个建筑给水领域被取代。镀锌钢管由于价格低廉、性能优越,防火性能好,使用寿命长等优点,还将在消防给水系统,尤其是自动喷水灭火系统中应用而塑料管(承压小)则不应在消防给水系统和生活-消防,生产-消防共有系统中应用。2 铜管金属管中最具优势的是铜管,铜管应用较久,优点较多,管材和管件齐全,接口方式多样,较多的应用在热水管路中,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在于铜的折出量容易超标。3 铸铁管给水铸铁管与钢管相比有不易腐蚀、造价低、耐久性好等优点,适合于埋地敷设。缺点是质脆、重量大、长度小等。连接方式一般采用承插连接。卡箍式铸铁排水管是一种新型的建筑用排水管材,60年代开始进入国际市场,经过几十年的推广和应用,这种管材已得到国际上的普遍认可。这种管材与传统的承插式铸铁排水管道相比有许多优点,是一种更新换代产品,但由于这种管材及配件价格相对较贵,所以在国内一直未能得到普及推广。4 其它:不锈钢管也受到工程技术人员的青睐,有关方面正从减少壁厚,降低价格方面着手,以利于推广。铝合金管是铝厂向给排水行业推出的新品种。镀镍钢管是和镀锌钢管性质最近,而耐腐蚀性能远远超过镀锌钢管的新颖管材,在解决了降低镀层费用和管材断口处施工现场上镍工艺后,有望在一定范围内得到采用。涂塑钢管则是在金属管材中前景看好的一种管材,且管道布置和敷设、接口方式和施工安装均与镀锌钢管相同,是这种管材最容易被接受。由于其涂层薄、价格低,也最容易被推广。复合管:复合管包括衬铅管、衬胶管、玻璃钢管。复合管大多是由工作层(要求耐水腐蚀)、支承层、保护层(要求耐腐蚀)组成。复合管一般以金属作支撑材料,内衬以环氧树脂和水泥为主, 它的特点是重量轻、内壁光滑、阻力小、耐腐性能好;也有以高强软金属作支撑,而非金属管在内外两侧,如铝塑复合管,它的特点是管道内壁不会腐蚀结垢,保证水质;也有金属管在内侧,而非金属管在外侧,如塑覆铜管,这是利用塑料的导热性差起绝热保温和保护作用。根据金属的材料可分为:(1)钢塑复合管(2)不锈钢-塑复合管,塑覆不锈钢管(3)塑覆铜管(4)铝塑复合管,交联铝塑复合管(5)衬塑铝合金管应该说复合管材是管径≥300mm以上给排水管道最理想的管材。它兼有金属管材强度大,刚性好和非金属管材耐腐蚀的优点。但它又是目前发展较缓慢的一种管材。这是因为:(1)两种管材组合在一起比单一管材价格偏高。(2)两种材质热膨胀系数相差较大,如粘合不牢固而环境温度和介质温度变化又较剧烈,容易脱开,而导致质量下降。复合管的连接宜采用冷加工方式,热加工方式容易造成内衬塑料的伸缩、变形乃至熔化。一般有螺纹、卡套、卡箍等连接方式。由于复合管尚属新型管材,我国还未有统一的设计、施工及验收规范。设计及施工人员往往套用镀锌管的工艺来进行设计与施工,故在此不作一一赘述。

哪个方面啊?如果是道路的话,就只有雨水和污水!

给排水主要有三个发展方向,一是给水工程,二是排水工程,三是建筑给排水。给水工程主要是指和自来水公司有关的一些事宜,如自来水厂的设计,施工啊,供水管道,泵房,滤池,沉淀池等,从事的工作也都是和自来水公司有关。排水工程分两个方面,一是市政排水(有些地方也把它和市政给水并在一起归纳到市政工程里去),即和城市排水管道有关的,二是水处理,目前发展趋势比较好,主要是污水处理厂和回用水处理等,在北方水资源紧张的情况下发展空间很大。给水排水工程以水的社会循环为研究内容,用于水供给、废水排放和水质改善的工程,简称给排水工程。分为给水工程和排水工程。建筑给排水是就业面最大的,主要是建筑内的给排水及消防管道的东西,只是修个房子就要考虑这些东西,因此哪个地方都是需要的。拓展资料:作为学科,给水和排水工程也是土木工程的一个分支,学科特征主要是:用水文学和水文地质学的原理解决从水体中取水和排水的有关问题。用水力学的原理解决水的输送问题。用物理、化学的原理进行水质的处理和检验。用微生物学的原理进行水质的处理和检验。因此,物理、化学、水力学、水文学、水文地质学和微生物学成为给排水工程的基础学科。本专业主要培养从事给水工程、排水工程、建筑给水排水工程、水污染控制和水资源利用与保护的规划、设计、施工、运行管理、科研和教学等方面工作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主要课程:给水工程、排水工程、建筑给水排水工程、工程力学、水力学、测量学、水泵与泵站、水处理微生物学、无机化学、水分析化学、工程制图、电工与电子学、计算机技术与应用、管理科学等。毕业去向:设计部门、规划部门、环境保护部门、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工矿企业、经济管理部门和政府部门等从事给水排水工程规划、设计、管理、科研和教学等工作。参考资料:给水排水—百度百科

排水工程设计应在滑坡或崩塌防治总体方案基础上,结合地质、水文地质条件及降水条件,制订地表排水、地下排水或二者相结合的方案。当地质条件和水文地质条件复杂时,排水工程对于滑坡或崩塌稳定系数的提高值可不作为设计依据,但可作为安全储备加以考虑。(一)地表排水工程设计地表排水工程地表排水工程包括排水沟、截水沟、自然边沟、急流槽和跌水。(1)排水沟排水沟是指位于滑坡体或崩塌体上的地表排水设施,用于排泄滑坡体或崩塌体上由降水、泉水等转化的坡面水流或者由截水沟所排出的水流。排水沟断面形状可为矩形、梯形、复合形及U形等。矩形、梯形断面的排水沟易于施工,维修清理方便,具有较大的水力半径和输移力,在设计时应优先考虑。当坡面较缓时,宜采用梯形排水沟;当坡面陡峻时,宜采用矩形排水沟。改变排水沟的设置方向可以调整水流速度。一般来说,对于水流速度接近2m/s的排水沟,可以采用圆弧弯曲的方法来改变水流方向,圆弧半径不应小于3倍的排水沟宽度;对于流速大于2m/s的排水沟,可以采用增大圆弧半径来实现。为了不使水流溢出,也可通过留足出水高度或采用多级跌水来实现排水沟方向的改变。(2)截水沟当滑坡或崩塌体上方地表径流量较大时,应设置拦截地表径流的截水沟。截水沟应结合地形和地质条件沿等高线布置。如果滑坡体的界限基本明确,应在滑坡体的周界外设置截水沟。公路排水设计规范规定,截水沟坡度为(1∶0)~(1∶5),沟底宽度和沟的深度不宜小于5m。地质条件较差,有可能产生渗漏或变形时,应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截水沟长度以200~500m为宜,超过500m时,可在中间适宜位置设置泄水口,由急流槽或急流管分流排引。截水沟的水流一般通过急流槽汇入排水沟、自然边沟中。截水沟的断面形状一般为矩形或梯形。当自然斜坡较缓时,宜采用梯形截水沟;当山坡陡峭时,宜采用矩形排水沟。对于多级挖方边坡,每级边坡的平台均设置平台截水沟,平台截水沟一般有两种设计:上凸式和下凹式。平台截水沟常通过急流槽将水引至自然边沟或截水沟中。(3)自然边沟自然边沟是指位于滑坡体或崩塌体下方坡脚处或公路边的已有排水设施,用于排泄排水沟、截水沟汇集的水流。以往的设计,各级公路的边沟都习惯采用梯形(土质)和矩形(岩质)横断面。具体采用何种形式应按公路等级、所需排水设计流量、设置位置和土质或岩质选定。但对高速和一级公路,在行驶车辆偏离出路基时,梯形和矩形边沟容易造成较大的安全事故,宜采用浅三角形或碟形横断面;而流量大,过水断面相应较大时,为减少开挖量,可采用设有槽盖板的矩形横断面。边沟纵坡坡度通常与路线纵坡坡度相同或相近。设计时纵坡坡度、出水口位置和沟壁的允许流速或冲刷防护,三者综合考虑,相互协调一致。自然边沟一般宜通过急流槽与排水沟或自然水渠相接。(4)急流槽急流槽是集中排泄流水的重要设施,在滑坡或崩塌防治中,急流槽一般有3种类型:截水沟接排水沟的急流槽、截水沟接边沟的急流槽、排水沟接边沟的急流槽。公路排水设计规范对急流槽作了以下规定:1)急流槽可采用由浆砌片石或混凝土预制件铺砌的矩形横断面。浆砌片石急流槽的槽底厚度为2~4m,槽壁厚度3~4m,混凝土急流槽的厚度可为2~3m。槽顶应与两侧斜坡表面齐平。槽深最小2m,槽底宽最小25m,槽底每隔5~0m设置一个凸榫,嵌入坡体内3~5m,以免槽体顺坡下滑。2)当急流槽纵坡坡度大于1∶5时,宜采用金属管,管径至少20cm。各节急流管用管桩锚固在坡体上,其接口应做防水联结,以免管内水流渗漏或冲刷坡面。3)急流槽或急流管的进水口与沟渠泄水口之间做成喇叭口式联结,变宽段应有至少15cm的下凹,并做铺砌防护。急流槽或急流管的出水口处应做消能设施,可采用混凝土或石块铺筑的消力坪或消力池。图2-1为典型的急流槽设计。(5)跌水跌水为人工排水沟的特殊形式,用于陡坡地段,沟底纵坡可达100%,是山区崩塌或滑坡防治中地表排水常见的结构物。因纵坡大、水流急、冲刷严重,故跌水必须用浆砌块石或水泥混凝土砌筑,且应埋设牢固。图2-1 典型的急流槽设计(单位:cm)在跌水的结构设计中,可采用单级跌水设计和多级跌水设计,如图2-2、图2-3所示。地表排水工程的布设对于滑坡体,地表排水工程一般由外围截水沟和地表排水沟组成。外围截水沟应设置在滑坡体后缘,远离周界裂缝5m以外的稳定斜坡坡面上,依地形而定,多呈环形;地表排水沟设置在滑坡体上,依地形而定,平面上呈“人”字形。地表排水沟与外围截水沟相连通或不连通均可。图2-2 涵洞排水单级跌水图2-3 等截面多级跌水对于崩塌体,因其坡面较陡,故一般仅设置外围截水沟,而不设置地表排水沟。外围截水沟应设置在崩塌体可能发展的边界以外,远离边界5m以上的稳定斜坡坡面上,依地形而定,多呈环形。外围截水沟和地表排水沟均要与坡脚边沟连接,使截排的地表水汇入自然边沟后流出滑坡或崩塌区。设计径流量的确定(1)计算公式可根据中国水利科学院水文研究所提出的小汇水面积设计流量公式计算。计算公式为地质灾害防治技术式中:Qp为设计频率地表水汇流量(m3/s);Φ为径流系数;S为设计降雨强度(mm/h);F为汇水面积(km2);T为流域汇流时间(h);n为降雨强度衰减系数。当缺乏必要的流域资料时,可按中国公路科学研究所提出的经验公式计算。即当F≥3km2时,公式为地质灾害防治技术当F<3km2时,公式为地质灾害防治技术(2)参数取值1)设计降雨强度(S)的计算公式及方法可参见《公路排水设计规范》(JTJ 018—97)。2)汇水面积(F)由等高线确定。对于已治理过的滑坡或崩塌,必须考虑以前治理方法对汇水面积的影响。例如,在上游已设置截水沟,则由于截水沟的作用,使汇水面积增大,因此设计排水系统时,应按增大了的汇水面积考虑。3)径流系数(Φ)为径流量与总降水量的比值,可按汇水范围内的地表种类由表2-1确定。当汇水范围内有多个地表种类时,应按各个地表种类的面积加权平均径流系数取值。表2-1 径流系数(Φ)经验数值一览表排水沟管的水力学计算排水沟管的水力学计算的目的是根据设计径流量,确定沟管的断面尺寸,并复核其流速是否满足允许值。(1)沟管水力半径计算公式为地质灾害防治技术式中:R为水力半径(m);ω为过水断面面积(m2);X为过水断面中水与沟管相接触部分的周长(m)。常用沟管水力半径和过水断面面积按表2-2确定。表2-2 沟管水力半径和过水断面面积计算总表续表(2)沟管泄水能力沟管的泄水能力计算公式如下:地质灾害防治技术式中:Q为设计的泄水能力(m3/s);v为平均流速(m/s);ω为过水断面面积(m2)。上式中的平均流速(v)可按曼宁公式确定:地质灾害防治技术式中:v为平均流速(m/s);R为水力半径(m);I为排水沟管坡降,(‰);n为沟管壁的糙率,可按表2-3取值。表2-3 沟管壁的糙率(n)经验值(3)浅三角开沟泄水能力浅三角开沟泄水能力修正计算公式如下:地质灾害防治技术式中:Q为设计的泄水能力(m3/s);i为浅三角开沟的横向坡降,(‰);I为浅三角开沟的纵向坡降,(‰);H为水深(m);n为沟管壁的糙率。排水沟管的允许流速《公路排水设计规范》(JTJ 018—97)对排水沟管的允许流速作下列规定:1)明沟的最小允许流速为4m/s,暗沟和管的最小允许流速为75m/s。2)管的最大允许流速:金属管为10m/s;非金属管为5m/s。3)明沟的最大允许流速:在水深为4~0m时,按表2-4取用;其余按表2-4所列数值乘以表2-5中相应的修正系数。表2-4 明沟的最大允许流速规定值表2-5 明沟的最大允许流速修正系数截排水沟的技术要求1)截排水沟宜用浆砌片石或块石砌成,当地质条件较差时,如坡体松软段,可用毛石混凝土或素混凝土修建。砂浆的标号宜用M5—M10。对坚硬块石或片石砌筑的排水沟,可用比砌筑砂浆高1级标号的砂浆进行勾缝。毛石混凝土或素混凝土标号宜用C10—C15。2)陡坡和缓坡段沟底及边墙应设伸缩缝,伸缩缝间距为10~15m。伸缩缝处的沟底应设齿前墙,伸缩缝内应设止水或反滤盲沟或同时采用。3)当截排水沟断面变化时,应采用渐变段衔接,其长度可取水面宽度之差的5~20倍。当截排水沟通过裂缝时,应设置叠瓦式沟槽,可用土工合成材料或钢筋混凝土预制板制成。4)截排水沟进出口平面布置宜采用喇叭口或“八”字形导流翼墙,导流翼墙长度可取设计水深的3~4倍。5)截排水沟的安全超高不宜小于4m。对于弯曲段的凹岸,应考虑水位壅高的影响。6)设计截排水沟的纵坡,应根据沟线、地形、地质以及与山洪沟连接条件等因素确定。当自然纵坡大于1∶20或局部高差较大时,可设置陡坡或跌水。陡坡或跌水进出口段应设导流翼墙,与上、下游沟渠护壁连接。梯形断面沟道多做成渐变收缩扭曲面;矩形断面沟道多做成“八”字形。7)陡坡和缓坡连接剖面曲线应根据水力学计算确定,陡坡或跌水段下游应采用消能和防冲措施。当跌水高差在5m以内时宜采用单级跌水,跌水高差大于5m时宜采用多级跌水。8)截排水沟弯曲段的弯曲半径,不得小于最小容许半径及沟底宽度的5倍。最小容许半径可按下式计算:地质灾害防治技术式中:Rmin为最小容许半径(m);v为沟道中水流流速(m/s);ω为过水断面面积(m2)。(二)地下排水工程设计用于崩塌和滑坡防治的地下排水工程多为渗沟、排水洞、排水孔、集水井。渗沟渗沟按作用的不同,可分为支撑渗沟、边坡渗沟和截水渗沟3种。(1)支撑渗沟适用于滑面埋深2~10m的滑坡体支撑,兼有排除和疏干滑坡体内地下水的作用。支撑渗沟有主干渗沟和分支渗沟两种。主干渗沟平行于滑动方向,布设在地下水露头处。分支渗沟应根据坡面汇水情况合理布设,可与滑动方向成30°~40°交角,并可伸展到滑坡范围以外,以起拦截地下水的作用,如图2-4所示。图2-4 支撑渗沟平面布置图支撑渗沟的平面形状一般有“III”形和“YYY”形。渗沟横向间距视土质情况,可采用表2-6所列数据。表2-6 渗沟横向间距支撑渗沟的深度一般以不超过10m为宜,宽度一般采用2~4m,视渗沟深度、抗滑需要及便于施工等因素而定。支撑渗沟的基底应埋入滑动面以下5m,并设置2%~4%的排水纵坡。当滑动面较陡时,可修筑成台阶,台阶宽度视实际需要而定,一般不小于2m,如图2-5所示。(2)边坡渗沟当滑坡前缘的路基边坡上有地下水均匀分布或坡面有湿地时,可修建边坡渗沟。边坡渗沟具有疏干和支撑边坡、拦截坡面径流和减轻坡面冲刷的作用。边坡渗沟的平面形状一般有垂直的、分支的及拱形的。分支渗沟的主沟主要起支撑作用,而支沟则起疏干作用。分支渗沟可相互连接呈网状,如图2-6所示。拱形渗沟因拱部易变形,故不宜推广使用。图2-5 支撑渗沟结构示意图图2-6 网状边坡渗沟图2-7 截水渗沟平面布置图边坡渗沟的间距取决于地下水的分布、水量和边坡土质等因素,一般采用6~10m。边坡渗沟的深度一般不小于2m,宽度为5~0m。边坡渗沟的基底应设置于湿土层以下的稳定土层,并铺设防渗层。(3)截水渗沟截水渗沟垂直于地下水流向设置,用于拦截滑坡外围的地下水,防止地下水进入滑坡体内。截水渗沟一般修筑在滑坡体可能发展范围5m以外的稳定土体上,平面上呈环形或折线形,如图2-7所示。截水渗沟的深度一般不小于10m,断面大小不受流量控制,主要取决于施工方便。基底应埋入最低含水层下的不透水层,当其底部未埋入完整基岩时,应采用浆砌片石修筑沟槽。截水渗沟的迎水沟壁应设反滤层,背水沟壁设隔渗层。为便于维修与疏通,在截水渗沟的直线段每隔30~50m或转弯、变坡处应设置检查井,如图2-8所示。检查井井壁应设置泄水孔,以排除附近的地下水。排水洞排水洞是人工开挖的隧洞,通常在隧洞的周围布置一定深度的排水孔,形成一个有效降低地下水位的排水系统。排水洞一般平行于边坡走向布置,必要时可在其他方向布置支洞,穿过可能的阻水带,扩大排水范围。对于较高的边坡,通常在不同高程布置若干条排水洞,以最大限度地排泄地下水。在土体和风化严重的岩体中开挖的隧洞需进行衬砌支护,宜采用全断面支护的形式,以防止排水洞的水通过洞底渗入边坡内。图2-8 检查井(单位:cm)H—检查井深度;Φ—钢筋铁圈直径排水孔(1)排水孔的分类排水孔是地下排水的一种重要方式,其优点是易于施工,且可以控制较大范围的地下水。排水孔通常可分为以下两种:1)通过坡面(包括挡土墙面)打排水孔,以疏干地下水;2)与地下排水廊道或抽水井相连,以增加排水范围。(2)排水孔的布设要求1)排水孔应具有足够大的直径,保证水流通畅,以达到降低地下水位的目的;2)在坡面上一般以上仰角布设排水孔,坡度一般为3%~10%;3)排水管应有足够的刚度和强度,防止孔壁坍塌;4)排水管中一般布设有排水孔,并用起反滤作用的材料保护排水孔,以防堵塞;5)在坚硬的岩体中布设的排水孔可不加任何保护而直接排水,但此类排水孔极易因孔壁坍塌而堵塞,缩短使用寿命。因此,排水孔中通常插入一定材质的排水管。按材质分,排水管通常可分为金属排水管、硬质排水管和透水软管3种。集水井当通过排水洞和排水孔汇集的地下水不能依靠重力自然排出坡体时,可以考虑采用集水井排水。在滑坡体外的相对稳定区域,选择地下水集中地带,设置直径大于5m的竖井,并在井壁上设置短的水平钻孔,一般为2~3层,使附近的地下水汇集到井中,采用水泵把水排至地表。集水井的深度一般为15~30m。对于不稳定地段,集水井应达到比滑动面浅的部位;对于稳定的地段,集水井应达到基岩,并深入基岩2~3m。

  • 索引序列
  • 水利论文百度文库
  • 水利论文百度文库官网
  • 水利论文百度文库查重
  • 水利论文百度文库怎么找
  • 排水工程论文百度文库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