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期刊知识库 > 云南省教育科研论文

云南省教育科研论文

发布时间:

云南省教育科研论文

1、题目:是论文内容的高度概括,说明研究的问题和意义 一个好的学术论文题目应符合两方面要求: 一是准确概括论文内容,能反映研究方向; 二是文字简练,具有新颖性2、摘要:是论文的主要内容和结构的简介,并略加评论3、关键词:能反映论文内容的核心词语4、引言(绪论):用于说明写作的目的、意义 及研究方法5、正文(本论):学术论文的主体部分, 包括论点、论证和论据6、结论与讨论:结论是围绕正文所作的结语;讨论是从理论上对研究结果的含义和意义进行分析解释和评价7、引文注释和参考文献:注明报告中所直接提到或引用的资料的来源

需要投到哪种级别的刊物上?

我需要一编论文奖

云南省教育科研论文竞赛

有教育期刊可供查询。云南省教育论文投稿期刊有《云南教育》、《课程教材教学研究》等。如果没有指定的投稿期刊,云南省教育论文可以选择在省外其他教育期刊上发表。

属于省级竞赛。云南省教育科研论文竞赛由云南省组织举办。详情请咨询当地有关部门获得最新准确的一手信息。

云南省教育科研论文竞赛2021

云南工商学院是民办大学。公办学校和民办学校的区别公办学校和民办学校的区别主要有性质不同、资金来源不同、举办者不同,具体如下:一、性质不同1、民办学校:民办学校是指国家机构以外的社会组织或者个人,利用非国家财政性经费,面向社会依法举办的学校或其他教育机构。民办学校的本科专科学历是受国家认可的,学信网可查。公办大学:是国家或地方政府创办的大学,办学历史一般比较悠久,社会认可度较高。二、资金来源不同1、民办学校:资金来源,有个人自筹资金、个人智力投入(无资金投入)、个人和企业的投资、集资或入股以及捐资等。对于一个特定的民办学校来说,资金来源并不完全是单一的,可以是个人、集体、企业资金的混合。同时,非财政性经费并不排除国有资产的注入。2、公办学校:政府财政拨款。三、举办者不同1、民办学校:民办学校的举办者主要有公民个人、私营企业和个体工商户、集体经济组织、国有企业、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等。2、公办学校:国家政府部门。学校介绍云南工商学院(YunnanTechnologyandBusinessUniversity)位于云南省昆明市嵩明职教新城,是经教育部批准设立的全日制普通本科院校。学校前身是创建于1999年的云南爱因森科技专修学院,2004年,经云南省人民政府批准成立云南爱因森软件职业学院,2011年云南爱因森软件职业学院升格为云南工商学院。截至2021年3月,学校总占地面积1103亩,纸质图书200万册;下设9个二级学院,有本科专业34个,专科专业27个;有全日制在校生33000余人,教职工1850余人。院系专业截至2019年10月,学校下设11个二级学院,有本科专业34个,涵盖工学、管理学、经济学、医学、教育学、艺术学、文学等7个学科门类。师资力量截至2021年1月,学校有专任教师1150人、外聘教师700人,专任教师中,“双师型”教师400余人,占专任教师的比例为63;具有高级职称的专任教师568人,占专任教师的比例为4;具有研究生学位(硕士和博士)的专任教师636人,占专任教师的比例为3。有云南省级教学名师2人,云南省级教学团队3个。教学建设根据2020年10月学校官网信息显示,学校获得省级质量工程项目79项,其中云南省级特色专业2个,云南省级示范专业1个,云南省服务产业能力建设项目1个,云南省级艺术设计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实验区1个,云南省级精品课程3门,云南省级一流本科课程3门,云南省2021年省级就业创业金课1门。学院重点、特色专业云南省级特色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视觉传达设计云南省级示范专业:视觉传达设计云南省服务产业能力建设项目:软件技术专业云南省级艺术设计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实验区:视觉传播设计与制作教学成果学校高度重视教育教学工作,注重内涵式发展,先后获得省级质量工程项目79项,其中重点专业3个、教学团队3个、“教育综合改革项目”和省级教学成果奖共计9项;获得各类专业类大赛奖项239项,其中省部级以上奖项136项。云南省第八届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二等奖:“内部双元制”—一种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探索(2017年)科研平台截至2019年10月,学校有云南省高校重点工程研究中心2个。截至2019年10月,学校在全国公开发表论文68篇,其中在全国核心刊物和国际学术会议上发表论文30篇。2019年,学校教师发表科研类论。馆藏资源截至2020年底,云南工商学院图书馆有纸质图书200万册,电子图书57万册。合作交流2005年,学校成立国际教育中心,与美国、加拿大、英国、韩国等10多个国家和40多所高等学校、科研教育机构建立了合作交流关系。2020年接收来自41个国家的近700名留学生。学校被教育部评为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暨全国高校就业工作50强,被云南省委、省政府授予“省级文明单位”,被省委高校工委、省教育厅授予“省级文明校园”、“云南省学风建设示范学校”“省级平安校园”“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示范点”等荣誉称号。连续十年获得云南省教育厅“就业工作目标责任考核一等奖”。 校训自强、卓越、报国自己努力向上。自我勉励,奋发图强。使自己变优秀。为国家效力尽忠。所获荣誉2022年4月,云南工商学院团委被拟授予2021年度云南省五四红旗团委称号。

是的科研杯论文的申报时间是从2021年3月1日开始申报,至3月20日截止,县(市)、区初评3月31日完成申报时间为系统自动控制,过期无法上传,请严格按照申报时间上传。论文评审完毕,由市教育教学研究室以文件形式公布获奖名单并颁发获奖证书。根据本次参评论文评选结果分配,今年省教科院“师陶杯”论文评选参评资格来,相关通知在本次评选获奖名单公布后下发。

云南省教育科研论文竞赛范文

如果你要写学期教育科研论文,你可以在网上的论文库的论文借鉴,但是不能全抄

您好,文章保证原创,附带权威知网检测报告,但要怎样给你呢

综合实力,包括校区大小,教学质量的话,排名应该是 云师大附中昆一中昆三中4曲靖一中昆八中昆十中昆十二中昆十中是昆明市的历史名校之一。1920年,昆明市第十中学的前身——求实中学应运而生,秉承“厚德、求实、博学、笃行”之学风,沿着校友聂耳的光辉足迹,走过用血肉筑起的新长城的辉煌之路。悠久的历史,光荣的传统加上校风好、教风严、学风正,办学效益好、师生综合素质高的社会赞誉,让昆十中早在1980年就被审定为省属重点中学,1994年被评为云南省一级完全中学。昆十中注重全面深化教育改革,坚持“改革创新求发展,崇尚一流创名校”的发展方针,投资300多万元建成了完整的校园网络,近70套“三机一幕”多媒体设备进入教室,开通了具有远程教育功能的卫星接收系统,购置了价值数十万元的学校管理及教育教学软件。为教师教学,学生学习提供了较为先进的、便捷的交流平台。昆十中拥有有一支学识渊博,素质优良,乐化春泥,甘为人梯的教师队伍。在职教师中有8人荣获特级教师荣誉称号,有市、区级学科带头人和骨干教师34人,已有11人获得硕士学位,53人获得研究生学历,有40多人在读研究生。近年来,有18位英语老师分别出国学习、交流,有数十位教师到省内外讲学或学习交流。有十几个国家、省、市、区级的教育教学课题正在进行之中。许多老师分别在国家、省、市、区级教学竞赛中获奖,近百篇教师撰写的论文和课件分别获得国家、省、市、区特等奖和一、二、三等奖。仅2007年度就有2人获全国一等奖,3人获省级一等奖,5人获市级一等奖,7人获市级二等奖。教师撰写的教育教学论文理论功底扎实,和教学实际结合紧密,2006年度有74篇教育教学论文在云南省教育科研论文竞赛中分获一、二、三等奖。2005年,学校有11个课题通过了省市专家的论证,2个被列为区重点课题, 6个被列为区规划课题,开题论证百分之百通过。2006年学校有两个课题被审定为云南省“十一五”规划课题,有一个国家级课题获全国三等奖。2007年有4个国家级的科研课题、5个省级教育科研课题、3个市级规划课题已经通过了开题论证,正在研究进行中。近年来,随着高中办学规模的不断扩大,对师资的需求日益递增。学校面向全国选聘了一大批教学经验丰富,教学业绩突出的优秀教师,他们年富力强,学识渊博,投身在高中教学中忘我工作,取得了不斐的成绩。此外,高中教学管理科学、有序,实验班和平行班协调发展,“培优辅弱”工作让每一个学生都能接受到老师的谆谆教导,使各科学习均衡发展。正是在优越的教育环境中,优秀敬业的教师队伍的教育熏陶下,昆十中在不择优的情况下,中考成绩一直名列昆明市前茅,并多次位居榜首,实现了中考五连冠。学校规模由38个班2000多名学生扩大到现在的72个班4000多名学生,其中高中增加了14个班。成为高中会考全科免考学校,被评为云南省教育教学工作先进学校。2005年高考上线率近96%,2006年高考综合上线率近98%(文科为3%,理科为97%),600分以上人数达30余人。在同级同类学校中,我校高考质量显著提升,再次获得昆明市教育局颁发的“高考综合质量优秀奖”,并在云南省教育厅的评比中获得“高考综合质量优秀奖”,荣获全省第五名。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昆十中高考优异成绩是在三年前高中录取线仅为533分的情况下取得的,其中高三(1)班的安尼维、刘博同学,今年高考取得了674分(名列全省第52名)、663分(名列全省第151名)的好成绩。但他们三年前的入学成绩仅为564分、559分,通过在昆十中三年的学习,成绩佼人。2007高考综合上线率近3%,600分以上人数达52人。并有一名同学取得卷面700分的好成绩。被市教育局评为“昆明市高考综合质量优秀学校”。(2007年省教育厅的评定还未公布)昆十中注重全面发展学生素质。学校现在有课外活动小组近50个,其中获得省市教委表彰的课外活动项目有13个,这些活动独具特色,确有实效。近两年,我校学生在全国各级学科竞赛中分别有近50人次获得国家级奖励;110人次获得省级奖励;90人次获得市级奖励;50人次获得区级奖励。艺术、体育教育办出特色,成绩喜人。我校“雅韵合唱团”及校游泳队、篮球队在全国及省、市比赛中频频获奖。创办了云南省第一个中学互动科技馆,创立了全省第一个“学生科技创新协会”,并由昆明市科协、盘龙区科协、盘龙区教育局委托云南省天文台在我校建成了在全国独一无二的太阳历广场。组织学生在全国创新大赛中连续获省一等奖,全国二等奖,组织学生进行科学探究,每年举行“头脑风暴大赛”成为学校科技创新的惯例,该活动获创新大赛优秀项目一等奖。学校被评为云南省青少年科技创新活动示范点、昆明市一级科普教育示范校、云南省推进现代教育技术试验学校,昆明市青少年现代技术教育示范学校。

哎呀,你说的不详细啊  你妹妹读的是高中,还是大学,哪个专业。说详细点才好弄。  科技论文的撰写与投稿  撰写科技论文的要求  科技论文应具有创新性、科学性、再现性、可读性和规范性。  (1)创新性:这是首要的一条。没有创新性,就没有必要写科技论文。所谓创新,是指在认识中有新的突破及新的发现,在应用中有新理论、新技术、新方法的提出,研究结果应该是显著的。  (2)科学性:实验数据、推理论证,必须严谨、准确;写作过程中要经过周密思考,论点应经得起推敲。  (3)再现性:又称重复性。读者根据论文中所描述的实验方法、实验条件、实验设备,重复作者的实验时,应能得到与作者相同的结果。但是,应明确的是,一些带有专利性的内容,或者是应该保密的内容,不应写入文中。  (4)可读性:文字通顺、语法正确、概念准确、表达清晰、论点鲜明、论据充分等。  (5)规范性:就是要符合期刊投稿的规定。  科技论文的撰写  1 标题(Title)  标题又叫题目、题名。标题应以最恰当、最简明的词语的逻辑组合反映出文章中最重要的特定内容。标题要简明、准确、醒目,读者阅读和文献检索首先接触的就是标题。对标题的每一个字都要审慎地选择,应用最少的词语反映出最为确切的论文内容。  GB7713—87规定,标题一般不直超过20字。因而切忌用带主、谓、宾语结构的完整词句逐点描述论文的内容;也要避免过分笼统,以致于无法反映论文的主题特色。但近年来,专业期刊也有以句子形式的标题,如:  The GTP-binding protein Rholp is required for cell cycle progression and polarization of the yeast cell  若题目难以用一句话概括,还可以用副题名补充说明论文的特定实用信息和下层内容,使其准确。  2 作者署名(Signature)  作者署名一般应列于标题之下。  署名的作用:表明作者对成果有优先权,是论文法定主权人;表明作者的责任,是论文的负责者;便于读者联系。《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1991年6月1日起施行)中规定:“著作权属于作者”;著作权包括“署名权,即表明作者身份,在作品上署名的权利。”  目前,在研究论文署名上存在不少的问题,属于违反科学道德规范:  (1)有的人根本没有参加科研工作,但为了达到评职称等目的,采取一些不正当的手段使其署名。  (2)有的人为了使文章顺利发表,把没有参加与本项研究有关的任何工作的知名教授的名字加上去。  (3)有的人为了使其低水平的文章发表在核心刊物上,不惜采取拉关系等手段,把该杂志编辑部的工作人员名字写上去,使其文章顺利发表。  (4)有的论文署名多达十余人,从各级领导到实验员或保管员,不管他们是否参加研究工作,统统列上,把人际关系放在第一位。  (5)几个人共同参加一项研究工作,在撰写研究论文时,都想把自己的名字放在前面,甚至争执不休。  关于署名的资格,普遍的看法是:①作者应是自始自终参加该项研究工作。②作者应能对该项研究成果具有答辩的能力。③作者必须参与研究论文的撰写工作。④作者必须阅读过论文全文,同意发表全文,并承担由此而带来的各种责任。  邹承鲁等院士指出,研究论文署名作者必须对科学研究论文从选题、设计、具体实验,一直到从中得出必要的结论的全过程都有所了解,并确实对其中某一个或几个具体环节做出贡献。仅只参加部分实验工作的人,不能署名,可以由作者在文末或以加脚注等方式致谢,因为他无法对研究论文负责。我国和世界上一些发达国家中的一些知名科学家在其署名的文章中也时有发生剽窃、伪造数据等恶劣现象,给这些科学家的声誉造成很坏的影响。作者署名,责任是第一位的,其次才是荣誉。论文的第一作者一般应是具体工作的主要执行者,有时也可以是整个研究工作的主要设计者,或系列论文的主要负责人。其他作者署名的先后顺序应以贡献的大小为依据。  研究工作者把优秀论文投往国际重要学术刊物时,在作者署名上要遵循国际惯例,即名在前,姓在后的规则,以避免我国科学家在国际交往时出现的尴尬局面;避免国际同行引用我国科学家论文时出现的混乱情况。  3作者单位(Department)  标明作者单位主要是便于读者与作者联系。加索取复印件,商榷某一观点,邀请讲学等。同时也为其作品提供负责单位。署名单位应写全称,加上邮政编码,写在作者名下,用小一号字体印出。如论文作者来自不同的单位,则要求用不同的符号或阿拉伯数字标注清楚。有的刊物要求将通信联系作者用“*”注明,列入到第一页脚注内,并提供Fax号码和e-mail地址。  研究生、进修生、访问学者等均应按其完成论文的所在单位署名。著者署名时应在姓名后用符号标记,并在论文首页左下方加脚注说明其现在单位。  4 摘要( Abstract)  4.1 摘要的用途  正式出版并对外发行的学术期刊都要求刊中的调查报告、实验方法、技术性文章、综述性文章、研究论文等在正文中附上中英文摘要。这可使读者用较少的时间和精力了解文章的研究成果。研究进展、存在的问题及经验教训。英文摘要还可把文章的主要内容介绍给不懂中文的国外同行,起到国际学术交流的作用。  摘要也是检索工作的需要,文摘期刊社对其进行整理,使之成为二次文献。  4.2摘要的构成  摘要一般由下列三部分组成:  (1)研究目的简要陈述研究目的和济究内容及需要解决的问题。  (2)研究方法简要介绍研究所采用的实验方法和基本步骤。  (3)研究结果简要描述实验主要发现和主要结论及其论文的价值。  4.3 摘要的位置  摘要应放在文章题目、作者姓名及工作单位之下,这样利于读者在阅读文章之前了解该文章的内容,决定是否需要继续阅读。关于英文摘要,目前,国内的专业期刊中,有的刊物将摘要放在题目之下正文之上,有的放在文章的最后,还有的把刊中所有的摘要放在该刊最后的文摘页上。从习惯上来看,还是应当把英文摘要放在中文摘要之后正文之前为好。  4.4 摘要的长度  摘要不应分段。但长篇报告和学位论文的摘要可分段。摘要的字数视需要而定。一般中文稿250~300字左右;英文稿以1 000印刷符号为宜,原则上不超过全文的3%。写论文摘要时,应尽量将文中的内容和理解这些内容的主要要素写入摘要中。  4.5 摘要的写作  许多人在编写摘要时都习惯以“本文”、“本研究”等作为摘要的开头,摘要来自该研究论文,这些是无信息的词语,应去掉。摘要应采用第三人称过去式的写法,不要用第一人称写成“我校……”、“我所……”、“我院……”。撰写研究论文的学术价值应实事求是、客观。  4.6 摘要的译写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规定:“全世界公开发表的科技论文,不管用何种文字写成,都必需附有一篇短小精悍的英文摘要。”因此,我国现有的正式出版的学术刊物在文章中都添加译写英文摘要,从而加速国际学术交流。目前,国内学报级刊物学术论文的英文摘要以一个印刷页为宜,目的是让国际同行多了解我国科技成果。  现将国内外期刊上学术论文摘要中常用的句型作一介绍。  (1)表示研究目的的行文方法  This paper presents…  This paper reports…  This paper describes…  This paper discusses…  This paper investigates…  This paper deals with…  The objectives of this investigation be to(do)…  The aim of this investigation be to(do)…  The purpose of the present study be to(do)…  This paper is concerned with…  This paper is aimed at…  This paper is limited to…  The authors report…  The authors(writers) made observation on…  Investigation on … be carried out in…  … be evaluated and analyzed  (2)表示研究方法  The experiment be performed using…  The approach be based on…  The present study was started in 时间 to(do)…  … be identified according to…  … be determined by…  … be based on the use of…  … was used to(do)…  … be collected from…  … be grown during…  … be observed by(using)…  … be studied by measuring…  … be characterized by…  Analysis of… by… revealed that…  (3)表示研究结果与结论  Th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Our results confirm that…  The study proves that…  The results demonstrated that…  The study reveals that…  The conclusion is that…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results be summarized as follows  We conclude:①… ②… ③…  The comparison concludes that…  The results from the present Investigation suggest that…  These findings regarding… suggest that…  These results support the findings found(observed) by…  5关键词(Key words)  关键词是为了文献标引工作,特别是适应计算机自动检索的要求,从文章中选取出来用以表示全文主题信息的单词或术语。每篇文章选取3~8个词,置于摘要的下方。  关键词是从论文结论、摘要、标题中提炼抽取出的具有实质意义的、表达文章主题内容的词或组合词。作者应选用能反映论文内容特征的。通用性强的、为同行所熟知的词。  根据联合国科教文组织的规定:全世界公开发表的科技论文,都必须附有英文关键词。因此,为了扩大国际学术交流,所发表的论文要用英文结出题名、作者名、摘要及关键词,放在中文摘要的后面。  6 引言(Introduction)  引言,又称导言、概述、绪论、前言等,是论文开头部分的一段短文,也是论文主体部分的开端。它向读者交代本研究的来龙去脉,引导读者阅读和理解全文。  引言的内容包括:说明本研究工作的缘起、背景,目的、意义等;介绍与本研究相关领域前人研究的历史、现状、成果评价及其相互关系;陈述本项研究的宗旨,包括研究目的、理论依据、方案设计、要解决的问题等。  引言中对“首次报道”、“国内首创”、“国内外尚未见报道”、“国际先进水平”等提法要慎重,因为,科学研究贵在创新,具有创新性的研究成果本身就是首次,否则,则没有进行研究的必要。此外,也没有必要写诸如“限于时间和水平”、”不足之处敬请原谅”等语言。  引言文字要简练,突出重点,不应与论文摘要雷同;不要注释同行熟知的、包括教材上能找到的基本理论、推导基本公式。在回顾前人工作时,不要面面俱到,应从与本研究关系密切的资料来阐述。该项研究的7些研究数据和资料(图、表、公式等)在引言中不宜列出。正文中采用比较专业化的术语或缩写词时,应在引言中定义说明。引言的篇幅一般没有限制,写作过程应按逻辑顺序,做到文理贯通,条理清晰。  7 材料与方法(Materials and Methods)  不同学科、不同文章类型的表述方式不同。一般应描述完成研究的时间、地点;选用的实验材料;说明实验方法和过程。如果是采用前人的方法,只需写出实验方法的名称,注明出处。如果是自己设计的独特新方法,则需详细说明。  材料与方法是论文科学性的基础,是提供论文科学性的依据。该项所描述的程度应以别人能再现文中的实验结果为标准。但是,需要指出的是,涉及保密和专利的内容不要写进去。这是因为科技文章既有理论上(学术上)的馈赠性,又有技术上的经济性(专利性)。要正确处理交流与保密的关系,交流是指学术上的交流,保密是指技术诀窍的保密。对于技术上的要害问题要含而不露、引而不发。  研究工作者向国际重要的学术刊物投稿时,在一些度量单位及其缩写的表达方式上要注意,表达应符合国际惯例。例如,浓度单位的表示。我国现行规定必需以每升克分子数表示,简写为mol。但国际上惯用的浓度单位代表每升克分子数的简写是M。又如,国际通用的长度单位为A(埃),而在我国必须以10-10m表示。  8 结果与讨论( Results and Discussion)  实验结果就是实验过程中所获取的数据和所观察到的现象,它是论文的核心,论文是否具有创新性应从这里体现。结果引发讨论,导出推理。  研究结果的表达方式不仅限于文字,通常用表格、插图、公式等表示。  讨论应从实验和观察的结果出发,从理论上对其分析上较、阐述、推论和预测;推论中要提出自己的新见解,要着重讨论新发现、新发阳和新的启示以及从中得出的结论;应比较本研究所得的结果和预期的结果是否一致;应与前人研究的结果进行比较,寻找其相互之间的关系,指出下一步需开展工作的设想和建议;这部分内容是论文的重点,是交流赖以产生的基础,也是评价该研究论文学术价值高低的最重要的部分。研究简报一般将这部分合在一起写。充实的研究论文将结果与讨论分开写。  写这部分内容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选取数据,必须严肃认真,实事求是。数据一要准确,二要有代表性。决不可按照个人的想象决定数据的取舍,更不能伪造数据。对于异常的数据,不要轻易删掉,要反复验证,查明是因工作误差造成的,还是事情本来如此。  ·图和表要精心设计、制作,使人一目了然,看出规律。  ·描述现象要分清主次,抓住本质。分析问题,必须尊重辩证唯物论的认识论,必须以事实为基础,以理论为依据,不能主观、武断,不能想当然。所得的结论必须经得起同等条件下的多次考验。对于研究结果的理论阐述,作者可以利用国内外该研究领域的新学说、新见解进行讨论。  ·讨论部分内容常出现引文,一般不整段引用文献,应引用其观点或结论等,按照所投期刊要求标注参考文献的格式进行标注。  9 致谢(Acknowledgements)  9.1 致谢的范围  (1)致谢的对象一般是曾经帮助过本项研究又不符合论文作者署名条件的团体或个人以示作者对别人的劳动成果的尊重和感激之情。  (2)在本科研工作中给予指导或提出建议的人。  (3)对本项研究工作给予经费、物质资助的组织和个人。  (4)承担部分实验工作的人员。  (5)对论文撰写提供过指导或帮助的人。  (6)提供实验材料、仪器设备及给予其他方便的组织与个人。  (7)为本项研究承担某项测试任务。绘制插图或给予过技术、信息等帮助的人。  9.2 致谢的表达  (1)致谢必须实事求是,并征得被致谢者的同意。  (2)应提出其姓名和工作内容及贡献;表示资助团体、组织及个人全称;注明基金资助项目名称。如,“技术指导”、“参加实验”、“本项研究由……基金资助”等。  (3)表达方式为:本文得到XXX的帮助;本文承蒙XXX审阅,仅此致谢;This work was supported by a grant from U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for development programs, TS3-CT93-0215; This work was supported by the 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  致谢一般放在正文和参考文献之间,也有的放在文章首页的地脚处。  10参考文献(References)  参考文献是科技论文中的一个组成部分。它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当今的大部分科研成果是在前人研究成果或工作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论文中的参考文献可以反映出论文真实可靠的科学依据;反映出作者对前人劳动的肯定和尊重;便于同行了解该研究领域的动态以及采用追溯法查找与此研究方向相关的文献;有助于科技情报人员进行文献情报研究。  10.1 参考文献引用的原则:  (1)引用问参考文献要精选,一般仅限于最必要的、最新的文献,并且作者对这些文献应亲自阅读过。  (2)科技论文写作时,未经公开发表的文献、资料不能引用。  (3)采用规范化的参考文献著录格式。  (4)作者如想引用尚未正式出版的文献资料(编辑部拟刊用并已交付印刷),应经所投稿的编辑部的允许,在文中列人参考文献。此外,还应在该文献的最后加上“印刷中”或“in press”字样。  2 参考文献的著录格式  关于科技论文中参考文献的写作方式,不同的刊物要求不同。因此,作者在撰写论文时应首先决定该文在哪一种刊物上发表,然后再根据该刊的要求,按照规定的格式进行标注,避免返工,浪费时间。目前期刊中常用参考文献的著录格式为“顺序编码”制和“著者一出版年”制。  (1)“顺序编码”制即接引用文献先后顺序编号的标注体系。在论文正文中引用文献的著者姓名或成果叙述文字的右上角,用方括号注阿拉伯数字,依正文中出现的先后顺序编号。在参考文献表中著录时,按此序号顺序列出。  示例:  Ca2+作为细胞内信使,在植物生长发育及对环境.反应和适应中起着重要作用,细胞内 Ca2+保持低浓度是其发挥信使功能的前提条件〔1-3〕。  引用同一著者的多篇文献或引用多位著者的工作时,只须将各篇的顺序号相互间用逗号分开,全部序号均置于方括号内。如遇连续号,可用“一”符号连接,略去中间序号。  示例:  brown〔1,3,5-8〕认为……  早期的研究工作者〔2,4,6—8」已经指出……  (1)期刊的著录格式:  顺序号作者.文章题目.刊名,出版年,卷(期)号:起止页码  示例:  1李健勇.科技期刊插图的计算机处理.编辑学报,1997,9(2):25~27  2 Graharm, P H Ranalli, P Common bean (Phaseolus vulgaris L) Field Crops R1997,53:131~146  (2)著作的著录格式:  顺序号 作者.书名.版本(第1版不标注).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  示例:  3杨福家.现代技术与上海.上海:上海科学普及出版社,1996.82  顺序号作者.文章题目.见(英文用in):主编.书名.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  示例:  4王窃惠.编排合一运行模式分析.见:马如俊.走向新世纪.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9.1~47  5 Turner, N C,Jones, M M Turgor maintenance by osmotic adjustment of sorghum and Adaptation of plants to Water and High Temperature S Wiley, New York, 1983,pp.87~103  (2)“著者姓/出版年”制即Harvard体系。在论文的正文中引用前人的成果时,在被引用的著者姓(中国和日本等用汉字姓名的著者,则用全名,下同)之后紧接着用括号标注文献出版年代;如果只提及成果内容而不引用著者,则在文后用括号同时标注著者姓和出版年,二者用逗号分开。  示例:  “肖树华等(1980)用肉眼和显微镜观察虫体活动的方法,……”  “关于这种虫体活动的方式已有报道(肖树华,1980)。”  引用非中国人著者和日本人用汉字姓名的著者,或引用中国人和日本人用英文或汉语拼音姓名的著者,一律只用姓,。  示例:  “Aluminium ions (Al3+) have for a long time been known to be deleterious to plants (McLean and Gilbert 1927;Levan 1945;Clarkson 1965).”  “Foy (1974,1978)and Foy et (1978) stated that storing of Al in the cap cells, ……”  “Many studies have been published on the toxic effects of metal ions on mitosis in root tip tip cells of Allium cepa, such as Al3+(Levan, 1945; Liu et , 1993a,1994b), Cr (Ⅲ) and CR (Ⅳ) (Liu et , 1992a,1993b),Cd2+(Leavan, 1945; Liu et , 1992b; Fiskesjo, 1988),Pb2+(Levan, 1945;Lerda, 1992; Liu et , 1994c),Cu2+(Levan, 1945; Fiskesjo, 1988),Mn2+ (Fiskesjo, 1988;Liu et , 1994d),and Ni2+(Levan, 1945; Fiskesjo, 1988)”  从上述示例可以看出:引用多著者的文献时,用分号“;”隔开;引用两个著者所写的文献时,把两个著者姓都写上,中间用“and”相连;引用超过两个著者以上的文献,只标注引用的第一著者,在一篇时,按出版年为序;引用同一著者在同一出版年的多篇文献时,在出版年份后分别用小写字体a、b、c、……等以示区别;有的刊物在文中引用文献著者和年代之间用逗号“,”隔开,有的刊物则不用逗号。  10.3参考文献著录方法  参考文献按中文、日文、西文、俄文的次序编排。中文按姓氏笔画为序,其余文种按字母顺序排列。参考文献著录格式基本同上,不同之处为出版年向前移至作者姓名之后。  目前,国内一些重要专业期刊编辑部为了让国际同行学者了解中国的科学研究成果,提高期刊的影响因子,争取尽早被美国《SCI》收录,纷纷按照国际著名检索系统提出的要求修改期刊参考文献的著录格式。其变动是将中文参考文献、出版物和姓名全部译成英文,并将中文作者姓名及出版物名称以括号形式置于其英文之后。因此,研究人员在投稿时一定要注意该刊的“投稿须知”,按照其要求的格式写作。以《植物学报》( 2000,42:484)为例:  [1]Xiao G(肖岗), Zhang G-Y(张耕耘),Liu F-H(刘凤华),Wang(王军),Chen S-Y(陈受宜),Li C李聪),Geng H-Z(耿华珠).Study on BADH gene of Atriplex hortensis L. Chin Sci Bull(科学通报),1995,40:741—745.(in Chinese)  [2] Liu F-H(刘凤华),Guo Y(郭岩),Gu D-M(谷冬梅),Xiao G(肖岗),Chen Z-H(陈正华),Chen S-Y(陈受宜)Salt tolerance of transgenic plants with BADH cDNA Acta Genet Sin (),1997,24: 54.58.( in Chinese)  参考资料: 摘自蒋悟生编著《SCI生物科学期刊投稿指南

云南省教育论文

属于省级竞赛。云南省教育科研论文竞赛由云南省组织举办。详情请咨询当地有关部门获得最新准确的一手信息。

《课程教材教学研究》《大理学院学报》这两个报刊可以。《课程教材教学研究》(月刊)创刊干1975年,是由云南省教育科学研究院主管、云南课程教材教学研究杂志社:云南师范大学主办的教育教学刊物。《大理学院学报》(月刊)创刊于1980年,由大理学院主办。

  • 索引序列
  • 云南省教育科研论文
  • 云南省教育科研论文竞赛
  • 云南省教育科研论文竞赛2021
  • 云南省教育科研论文竞赛范文
  • 云南省教育论文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