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期刊知识库 > 传媒杂志社左志新副总编

传媒杂志社左志新副总编

发布时间:

传媒杂志社左志新副总编

刘长乐先生一九五一年出生于上海,一九八零年毕业于北京广播学院。一九八零年十一月年进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先后任记者、编辑、新闻评论员以至高级管理人员,多次参与重大事件的报道和评论,多次获优秀新闻大奖。刘长乐目前担任中国传媒大学和南开大学的客座教授,同时也是南京大学的校董。一九九六年三月三十一日,刘长乐在香港与默多克的新闻集团合作创办了凤凰卫视有限公司。并于二零零零年六月三十日在香港联合交易所创业板挂牌上市,易名为凤凰卫视控股有限公司。刘长乐担任该公司董事局主席、行政总裁。 凤凰卫视一九九六年三月三十一日启播,以“拉近全球华人距离”为宗旨,全力为全世界华人提供高质素的华语电视节目。庞大的环球市场加上成功的扩展策略,令凤凰卫视得以发展为多频道的平台,旗下的凤凰卫视中文台、凤凰卫视电影台、凤凰卫视资讯台、凤凰卫视欧洲台及凤凰卫视美洲台,透过亚洲三号SEUROBIRD卫星、EUROBIRD卫星及美国DIRECTV和ECHOSTAR卫星直播平台,覆盖亚太、欧美、北非九十余个国家及地区。此外凤凰卫视还拥有凤凰周刊和凤凰网,使集团成为一家在国际社会享有盛誉的多媒体跨国机构。凤凰卫视控股有限公司于二零零零年六月三十日在香港创业板挂牌上市。 由北京大学和《经济观察报》共同组织的“中国最受尊重企业”评选活动中,凤凰卫视自二零零一年以来,连续三年榜上有名。在二零零零年一月出版的《华声月刊》中,刘长乐被评为99年度“十大华声人物”之一。二零零零年十二月《中国新闻周刊》“2000年新闻人物十大派对榜”,刘长乐被评为“传媒智者”。二零零四年五月,刘长乐获得“2004年蒙代尔世界经理人成就奖”。凤凰卫视董事局主席、行政总裁刘长乐亦在各类选举中获奖,有“传媒智者”、“中国企业领袖”、“亚太最具创造力之华商领袖”、“全球华语节目提供商领导者”之称。凤凰卫视连续四年入围《亚洲周刊》举办的华商500强排行榜;连续三年被评为“中国最受尊敬企业”,并获“2004中国500最具价值品牌”殊荣。 凤凰卫视在刘长乐的带领下,庞大的环球市场加上成功的扩展策略令凤凰卫视由单一频道发展为多频道的平台。到目前为止,凤凰卫视拥有中文台、电影台、资讯台、欧洲台和美洲台五个频道。现在,凤凰卫视通过亚卫三号SEUROBIRD卫星,美国DIRECTV及ECHOSTAR卫星直播平台,已覆盖了亚、欧、北美、北非等95个国家和地区,在香港也进入了有线电视和NowTV宽频网,成为公认的在全球最有影响力的华语媒体之一。 2008年,刘长乐先生与台湾佛光山星云大师的对话录《包容的智慧》一书一经出版,得到了各方面的高度评价。刘长乐简介 1951年出生于上海。 1970年他西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毕业去了兰州制药厂,半年后参军,在辽宁锦州第四十集团军当兵。’ 1980年毕业于北京广播学院。 1980年进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先后任记者、编辑、新闻评论员、高级管理人员。 1988年移居海外,在中国本土及海外的投资项目包括石油、道路建设、房地产、贸易及文化事业等。 1996年3月31日,创立凤凰卫视有限公司。 2000年6月30日成功在香港联交所创业板上市,易名为凤凰卫视控股有限公司,出任董事局主席兼行政总裁。 至今仍担任北京广播学院的客座教授一职,亦是香港亚洲电视有限公司的主要股东之一,美国国家电视艺术科学院国际董事会理事。 近两年入选“20位中国企业领袖”、“中国最受尊敬企业50强”、“中国最受尊敬企业”第10名。 2008年1月18日,在由传媒杂志社主办,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联合主办的首届中国传媒领军人物年会上,刘长乐获“2007年度中国十大传媒创新领军人物之特别贡献奖”,成为2007年度唯一获此殊荣的传媒领袖。刘长乐的父亲刘向一老人是莱芜市莱城区苗山镇西杓山村人,早年参加革命,后南下上海。刘长乐这次山东莱芜之行是来寻根的。 山东在中国的历史上是个很有趣的地方,春秋战国时代有一个非常重要的战役叫长勺之战,这个古战场就是在刘长乐的家乡,叫勺山。刘长乐的父亲是一个知识分子,不是很有钱,后来刘长乐的父亲参加了中国革命。刘长乐的母亲是出生在山东的苍山县,苍山是非常有名的出大葱大蒜的地方,离江苏很近。解放战争期间他们相识了,随着大军南下到了上海,1949年解放上海的时候他们到了上海的长乐路长乐医院,现在叫做上海第一妇婴医院,后来刘长乐的父亲又来到西安中共中央西北局工作。

传媒公司。但是也兼具广告行业的性质。其实广告行业就是属于传媒行业的一个种类文化传媒公司通常指的是像广播、电视这类,带有新闻传播的性质

杂志社副总编辑

01——02湖南南县一中教师02——02北京大学中文系新闻学专业学习02——05北京语言学院等院校干部专修班进修05——10中国青年报社国际部编辑、副主任10——03中华工商时报社总编辑助理兼海外部主任、副总编辑03——12中国青年杂志社副总编辑、总编辑、社长、党组书记(其间:09——07湖南大学国际商学院工商管理专业学习,获硕士学位,09——07北京大学经济学院金融学专业学习,获博士学位)12——05中国青年出版(总)社党组成员、副社长、副总编辑兼共青团中央网络影视中心总编辑05——08中央外宣办五局副局长、九局局长、十局局长 09——08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专职副主任

《国务院关于机构设置的通知》(国发〔2013〕14号),设立的新闻、出版、广播、电影和电视领域的国家管理部门。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为正部级单位,是国务院直属机构。 人民出版社是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直属单位。人民出版社副总编辑是副厅级 。

求是杂志历任社长副社长总编副总编

目前的原因仍未可知,有人是觉得他生活压力太大了,但是不管是什么原因,如今人都已经去世了,希望他能够得到安息。

《求是》杂志社刘彦华担任杂志社秘书长,级别为正厅级,相当于副省长或市长级别。  《求是》杂志是中共中央机关刊物之一,由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主办的理论刊物,担负着全面系统地宣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完整准确地宣传阐释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引导党员干部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提高全党马克思主义水平,促进党的事业发展的任务,是党中央指导全党全国工作的重要思想舆论工具,是党在思想理论战线的重要阵地。

《求是》杂志社刘彦华担任杂志社秘书长,级别为副厅级。《求是》杂志是中共中央机关刊物之一,由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主办的理论刊物,担负着全面系统地宣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完整准确地宣传阐释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引导党员干部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提高全党马克思主义水平,促进党的事业发展的任务,是党中央指导全党全国工作的重要思想舆论工具,是党在思想理论战线的重要阵地。

求是杂志实行编委会领导下的社长负责制。内设办公室、总编室、求是理论网编辑部、政治编辑部、经济编辑部、文化编辑部、科教编辑部、国际编辑部、评论部、红旗文稿编辑部、发行出版部、人事部、机关党委、纪委;下设红旗出版社、红旗画刊社、小康杂志社、事业服务中心。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副总编辑

2014年10月11日,第十四届华语电影传媒大奖(以下简称“传媒奖”)颁奖礼在京举行。“金马宠儿”陈哲艺带着处女作《爸妈不在家》,更进一步,拿到本届传媒奖最佳编剧奖。与陈哲艺是去年金马奖“同级毕业生”的新人郭书瑶,也领到自己的第二个最佳新演员的荣誉。特别提及的是,内地独立电影《美姐》的导演郝杰获得评审团肯定,成为本届传媒奖最佳新导演。王庆祥则凭借《一代宗师》里“宫二”之父“宫羽田”的出色表现,取得最佳男配角奖;杨雁雁依旧以《爸妈不在家》中“母亲”一角获颁最佳女配角奖。主竞赛单元以外,传媒奖两大特色单元之最受瞩目单元以及百家传媒年度致敬单元,也同时揭晓。薛晓璐执导的《北京遇上西雅图》获颁2013年度最受瞩目电影。黄渤以新一代“悟空”的惊艳之姿,成为最受瞩目男演员;姚晨则因《风暴》的精彩表现,被选为最受瞩目女演员。李治廷则凭借喜剧片《一夜惊喜》喜得最受瞩目殊荣。香港安乐影业总裁、知名制片人江志强先生,获颁百家传媒年度致敬电影人。而宁浩导演的《无人区》,历经坎坷,终获曙光,也被授予百家传媒年度致敬电影。北上《毒战》 杜琪峰掌旗本届传媒奖一役,杜琪峰和《毒战》连续夺下最佳导演及最佳影片两项大奖,颇有为本届传媒奖掌旗之势。《毒战》胜出,实则映射出近年来内地市场与港产影人的共振趋向。《毒战》的突破,是在内地环境下雷区颇多的警匪类型上,颇为难得。杜琪峰坦言,“国内拍公安电影比较敏感的,我们做剧本困难很多……然后尺度香港跟内地也不一样,但最后我们能通过上映,很感谢大家。希望中国大陆的警匪电影能多一些角度。”章子怡封后 张家辉登顶影后之争,也并未爆冷。章子怡再度夺得桂冠,这也是她凭借“宫二”一角获颁的第十二尊奖杯。所谓“念念不忘,必有回响”。章子怡出道十五年,虽获奖不少,但是,像《一代宗师》的“宫二”横扫武林一般,毫无悬念的斩获各家最佳女演员桂冠,当真是业界对她的最重量级肯定。章子怡谈及这一年的收获,“对于我和宫二这个角色来说,12个奖杯就是一个轮回。无论生活还是事业,我希望开始进入新的旅程,我期待下一个角色”。章子怡作为华语电影传媒大奖的“推广大使”,今年已是第三次。颁奖礼开始,传媒奖组委会便授予章子怡“华语电影推广贡献奖”。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副总编辑、南都报系总裁曹轲先生代表组委会为章子怡颁奖。谈及这三年的“大使之旅”,章子怡颇为动情。“这3年里,我不断地学习和理解,什么是华语电影传媒大奖?在过去的几年间……我们走过两岸四地,在不同的场所,结识不同的电影人,这其中有一项感悟,就是为我们所热爱的事业,付出一切都值得……”张家辉可谓大器晚成,1980年代末入行,绿叶甘草无数,及至新世纪以来,才崭露头角。去年,他同林超贤合作《激战》,他为落魄拳手“程辉”一角疯狂塑身,已成业界佳话。所谓角色“形神兼备者”,此番获奖实至名归。谈到塑身的“痛苦”经历,张家辉现场开玩笑道,“我现在看到鸡蛋和鸡肉,就快吐了……”谈及内地和香港影人的合作,张家辉坦言,“希望在未来,中国的两岸四地电影人都保持同一步伐,让电影发光发亮吧。”“五十亿先生”黄渤现场卖票昨日,承包国庆档的“心花兄弟”宁浩、黄渤双双获得传媒奖肯定。宁浩的《无人区》获得“百家传媒年度致敬电影”;黄渤获颁“最受瞩目男演员”奖。2007年,《疯狂的石头》在第七届华语电影传媒大奖上连夺最佳影片、最佳导演、最佳编剧、最佳男配角四项大奖,黄渤同宁浩二人也在那时浮出华语电影业。如今,七年过去。《疯狂的赛车》《斗牛》《痞子英雄》《黄金大劫案》《杀生》《泰囧》《101次求婚》《西游·降魔篇》《无人区》《心花路放》《亲爱的》……黄渤已然成为“国民范儿”演员,也是最卖座的华语明星。因此,华语电影传媒大奖特意为黄渤准备了一张“五十亿套票”,由《南方都市报》常务副总编辑崔向红女士亲自颁发给黄渤。一向鬼马的黄渤,拿到这张套票忽然严肃起来,“这个数字更多代表中国电影市场的增长。几年前,我在华语电影传媒大奖上拿到过最佳男配角奖(《疯狂的石头》)。这个奖杯是个奔跑的小金人,他告诉我要一路猛跑……现在既然拿到50亿,我就慢一点来吧。”

王春芙,1949年8月生,海南人。1982毕业于中山大学中文系,毕业后进入广东省委宣传部新闻出版处工作,先后担任主任科员、副处长,1991年11月任广东省委宣传部新闻出版处处长,1996年5月任南方日报社副总编辑,2003年任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党委副书记、集团管委会副主任、副总编辑兼《南方都市报》总编辑,2007年5月任南方报业传媒集团总编辑、南方日报社总编辑。

红旗杂志社副总编

建筑是用石头写成的史书。——雨果北京作为六朝古都和新中国的政治文化中心,见证了这个东方古国几百年的兴衰荣辱。光阴似箭,人事易逝,但建筑却能长存。北京城里承载历史沉浮、社会变迁的建筑,除了象征皇权的巍峨森严的宫阙城台,还有寻常百姓家——那些散落广泛、富有生活气息的街头胡同。北京大大小小的胡同有几千条,形成了繁荣的胡同文化,最为人熟知的是以游览观光为主的南锣鼓巷,但事实上另一条胡同却在中国历史上留下了厚重笔墨,那就是史家胡同,世称“一条胡同,半个中国”。史家胡同坐落于北京东城区,街道富有浓郁的文化气息,建筑古朴敞阔,保存完好。在这片寸土寸金、高楼四下蚕食的地界,史家胡同如同一位历经沧桑的老者,将数百年风云变幻悄然拥入怀中,含笑而卧,迎来送往,内敛清明。历史回溯史家胡同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元代,当时政府命刘承忠任总设计师规划都城,都城设计图纸显示,史家胡同在那时已经建立。到了明朝,这条胡同被归入黄华坊。明朝覆灭后,清朝八旗入京,各自分得宅邸,史家胡同划归镶白旗。后来史家胡同建起了皇家学园,只收镶黄、镶白、正白、正蓝的贵族子弟。民国到新中国成立后,史家胡同居住过许多政要、文人、名士,始终走在政治和文化的最前沿。关于史家胡同名字的由来有两种说法,一说是出现于明朝崇祯或万历年间,胡同里居住过一个史姓大户,因为嘉靖时期张爵在《京师五城坊巷胡同集》中提到了“史家胡同”这一叫法;一说是明末时期出现,为纪念中正报国、誓死抗清的史可法才更名为“史家”胡同。政治贡献清朝末期,闭关锁国的政府日渐没落,工业发展缓慢,国人备受列强欺凌。许多有思想的进步青年励志振兴国家,国内兴起留学潮。当时留学首选地是日本,但随着日本侵略的加剧,留学生大量转往美国。官费留学的考场和办事处起初设在侯立胡同,后来转到了史家胡同。留学考试先后在史家胡同举行了三次,共通过180人,之后由清华大学选派。这些从史家胡同开始走出去的学子在国外吸收先进的科学技术,然后回国发展,成了当时实业救国的主力军。曾居者与现状史家胡同总长不过756米,大小宅院80余间,宅院整齐、端正气派,有不少官邸。现在有的已规划成博物馆或文化单位、有的改成宾馆餐厅、有的成了机关单位、有的未对外开放,每一户门外的墙上都挂牌介绍了宅院历史。从这条胡同走过,如同走过光阴的地毯,每一间四合院都上演过一场场官员名士、文人墨客的生活剧幕。走完这不足千米,了解了这里都住过什么人,就会明白“一条胡同”怎样装下了“半个中国”。从胡同口开始:1号曾住过著名作家、新诗代表之一臧克家。2号曾住过社科院院长、《红旗》杂志副总编胡绳。8号曾居住过曾国藩后裔、著名革命家、天津市委书记黄敬及其妻子——北京市副市长范瑾。11号是一栋二层小楼,杂物堆叠,一侧立着四方的烟囱,像个杂院,曾住过开国少将袁也烈将军。20号被称为“老人艺”,是一间三进四合院,非常宽敞。解放后,华北文公团将此作为驻地,取名“人民艺术剧院”。这里曾汇集了曹禺、焦菊隐、于是之等老一辈戏剧家,建国后的许多戏剧都是在这里排演,最终走向全国的。23号曾住过国民革命军上将卫立煌将军。24号是著名作家、画家凌叔华的家。在林徽因和陆小曼的文化沙龙兴起前,凌叔华在家中举办“小姐家的大书房”聚会,徐志摩、陈演恪、齐白石、林徽因、胡适等人都是常客,泰戈尔来华时也到访过这间院子。凌叔华夫妇定居英国后,这座院子被精心修缮,改成了史家胡同博物馆,是北京首家胡同博物馆。31号曾住过第二至第四套人民币主设计师、中央美院副院长罗工柳。32号曾是傅作义将军的居所,现在划归给水利部,作为宿舍使用。33号曾住过外交部副部长王炳楠,现为全国妇联老年之家。34号曾住过铁道部副部长、机车行业先驱、机械工程学会理事长石志仁。35号曾住过国民革命军司令、北平警备司令周体仁。44号曾住过开国上将、副总参谋长李天佑。47号曾住过国家副主席荣毅仁,荣毅仁退休后在这里度过了最后的岁月。51号清末住过外交大臣洪钧。洪钧出国时,正妻传统,不能陪伴他,他便带小妾傅彩云同行。傅彩云本是江南名妓,15岁嫁给48岁的洪钧做小妾。洪钧回国不久就去世了,傅彩云更名赛金花住在这里,重操旧业,借语言之便和筹措粮草之情与八国联军统帅周旋,减少联军杀戮,保护了许多人,为北京人感念。解放后,主席将史家胡同51号分给了曾在留学时资助过他和进步青年的老师——著名史学家章士钊,以感谢他对革命事业的贡献。史家胡同51号是一间四进的大四合院,是官邸模式,十分气派。章士钊一家住着有余,便只占一进、二进,三进、四进分出去独立成院,令走一门。章士钊之女章含之追忆童年,在文章《跨过厚厚的大红门》中记述了发生在这里的温馨故事。章含之之女洪晃主演的电影《无穷动》也是在这间院子里拍摄的。现在这间四合院产权归于外交部,被评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53号是明朝著名将领史可法的居所。清末,宦官李莲英将其作为宫外住宅。民国时张治中、范汉杰在此居住。解放后,邓颖超等国家妇联人员在此办公。现修成“好园宾馆”对外开往,“好园”二字由邓颖超女士亲自提名。55号曾住过无产阶级革命家李维汉,现在被列为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是外交部宿舍。56号曾是人民艺术剧院宿舍,当年因三进的院子里海棠树茂盛,被称为海棠院儿。许多著名的老话剧、戏剧艺术家都在56号宿舍与20号剧院之间辗转多年,对这里感情深厚。现在花园和排练厅已被拆除,建起了新楼。59号是史可法祠堂原址,清朝时改为八旗贵族学园“左翼宗学”,现在改为“史家小学”,是北京的顶级小学之一。胡同如同北京城里的点点萤火,史家胡同无疑是历史中最闪耀的一颗,在文化和政治上都有着重要贡献。随着世事变迁,无论王侯将相的丰功伟绩还是普通百姓的平凡生活,都已被时代湮灭,但建筑却是红砖青瓦堆砌的容器,承载了这个国家或熠熠生辉,或斑驳破碎的历史。

崔跃松  安徽省精神文明建设研究中心副秘书长;《文明风》杂志社副总编、编辑部主任。  中国伦理学会理事;全国思想政治工作科学专业委员会委员;首都精神文明建设讲师团成员;中国人民大学《素质教育》、《家庭教育导读》杂志社编委。  曾担任《精神文明导刊》、《素质教育》杂志社副主编、编辑部主任。多年来,潜心研究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党建和思想政治教育等工作,曾在国务院、中央国家机关有关部委、钓鱼台国宾馆、中央电视台等单位和全国70多个城市的机关、企事业单位、大中小学校,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等高校和单位做过数百场关于家庭教育、社会公德、职业道德、文明礼仪、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和励志(《人生没有如果》、《做人是给自己买保险》、《生活每天都是现场直播》)等方面专题讲座。

王忍之,前中央宣传部部长。1949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50年1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51年8月参加工作。1952年9月至1955年7月在中国人民大学研究生班学习。毕业后,在中共中央政治研究室、马列主义研究院和国家计委从事历史、逻辑、国际共运、经济理论和政策问题的研究。1978年后,任国家计委政策研究室主任、研究员。1982年4月,任《红旗》杂志社副总编兼国务院经济研究中心常务干事,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第三届主席团委员。1987年2月至1992年底任中共中央宣传部部长。1992年底,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党委书记、副院长(任职时间到2000年7月),兼任中国地方志学会会长,中日历史研究中心主任等职务。中共第十二、十三届中央委员。第九届全国政协常委。

  • 索引序列
  • 传媒杂志社左志新副总编
  • 杂志社副总编辑
  • 求是杂志历任社长副社长总编副总编
  •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副总编辑
  • 红旗杂志社副总编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