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期刊知识库 > 北京化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第四期

北京化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第四期

发布时间:

北京化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第四期

本人辽大经济的,个人感觉一般(就自己想法),学长学姐们介绍,辽大的就业优势不大,但是本科211研究生再好一些也是不错的,还是看个人选择吧,大学看中的真的是自律,我们经济学院基本是看自己,听说隔壁法院的自习组织没断过emmm至于前面说的风气什么的,怎么说,三观不正恶心人的东西哪里都有,但个体不能代表全部,我觉得我们学校的同学还是挺友爱的,人美心善的比较多。总的来说,辽大对考研有点帮助的,毕竟有的学校的研究生只对211985学生开放,工作岗位也是如此

刊名: 北京化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Journal of Beijing University of Chemical Technology主办: 北京化工大学周期: 季刊出版地:北京市语种: 中文;开本: 大16ISSN: 1671-6639CN: 11-4741/C邮发代号: 80-176 历史沿革:现用刊名:北京化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创刊时间:1985学报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立足本校,联系理论战线的实际,开展哲学及人文社会科学方向的研究,反映人文社会科学类教学科研方面所取得的研究成果。学报现有专家论坛、政治、法律、哲学、经济、管理、文学、教育学、科技哲学等栏目。其中专家论坛和科技哲学是学报的特色重点栏目,专家论坛栏目主要刊登社会科学方面具有权威性的专家、教授、博士生导师的精品稿件,科技哲学栏目立足于学术前沿,主要刊登具有创新性的学术论文。学报自2002年公开发行以来,学术质量稳步提高,社会影响日益扩大,连年获奖。2002年被评为第二届全国理工农医院校社会科学学报优秀期刊;2003年被评为第三届全国理工农医院校社会科学学报优秀期刊;2004年、2008年连续被评为北京高校优秀社科学报。学报现在已加入中国人文社科学报学会、北京高教学会社会科学学报研究会。并加入万方数据库、清华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龙源国际名刊网、台湾华艺CEPS中文电子期刊、科技部西南信息中心天元数据网等多个数据库。学报编委会成员13人,编辑部成员4人。编辑部坚持实事求是、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严谨学风和文风,以传播文化知识,弘扬民族优秀文化,促进文化交流为宗旨。在建立健全规章制度、严格执行国家标准、遵守法律法规的同时,力求以创新的精神改革办刊模式,不断提高办刊水平。 1 根据《著作权法》,并结合本刊具体情况,凡接到本刊回执后3个月内未接到稿件处理通知者,系仍在审阅中。作者如欲投他刊,请先与本刊联系,切勿一稿两投。来稿请自留底稿。不采用的稿件一般不寄还。2 来稿一律文责自负。依照《著作权法》有关规定,本刊可对来稿做文字修改、删节,凡有违背原意的修改,则提请作者考虑。修改稿逾3个月不寄回者,视作自动撤稿。本刊处理稿件的一切事宜,只与通信作者或第一作者联系。3 该刊对重大研究成果,将使用“快速通道”在最短时间内发表。凡要求以“快速通道”发表的论文,作者应提供关于论文创新性的书面说明和查新报告和两位专家的推荐信,以说明该项成果的学术价值。经审核同意后一般在收到稿件后3个月内出版。要求刊印彩图者需另付彩图印制工本费。稿件刊登后酌致稿酬(已含其他形式出版稿酬),赠当期杂志1册。

我是辽大经院的 论专业的话 辽大的经管还不错 但是两个最好的专业是只在省内招生的【充分说明这个学校生源不太好扭脸】其实我也不太明白为什么说经管好 师资比较强吧【但是一般专业能分到的好老师也是有限的 一学期大概有一科是教授】其他学院我不是很了解 保研的话每个学院都是有名额的 经管除了个别专业保研很优势以外其他其实也没有特别好 像我们专业58个人保前4 4个里面三个保本校的。。理科类的话辽大就不是很强了 这也是辽大排名为什么那么低的原因吧然后吃住条件也没什么好说的 老校区宿舍有阳台但是6人间 新校区宿舍比较但是是4人间 老校区食堂 反正我周围的同学挺觊觎的 我是南方人我觉得新老校区食堂都还行啦不知道你是哪儿的人有没有必要说交通 我觉得吧新校区最不好的就是偏僻 在沈北大学城的最北端 出去一趟时间全花交通上了 然后就是因为在沈阳所以挺冷的 南方人表示对一年六个月是冬天很不适应啊T T老校区很小很集中 新校区很大很分散 而且体育场很偏远基本上不是体育课的话没人去 也不太安全 老校区建筑老但是就比较有文化底蕴啦 新校区还蛮新的 才五六年吧研究生院留学生院都在老校区 老师也都住在那边 每天校车来校车走 我能想到的就这些了 主要是不知道你要问什么 你这问题太泛泛了OTZ 要是有别的什么问题站短我吧^^最后罗嗦一句 考进辽大的我没见过谁说自己是正常发挥的 都说是怎么失误怎么失误 我只能说心态一定要放好 大学就是一个新的平台 我个人感觉好大学和普通大学的区别就在于学生素质 其他的我觉得都是能改变的以上。

1979-1983年就读于武汉化工学院,主修化学选矿专业,获工学学士学位。1983-1993年,任教于中南化工学校,被聘为《中国化工报》特约记者,参加过《中南化工学校报》等报刊编辑工作;多次被评为优秀工作者。1988年晋升为讲师。1994年考入广西师范大学中文系,攻读西方文论。1997年获文学硕士学位;同年被分配到广西民政厅工作。1998年考入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文学系,曾被评为优秀博士研究生。2000年获得文学博士学位。同年被分配到北京化工大学文法学院任教。主讲《大学语文》、《西方文化入门》、《中西文化比较概论》等课程。曾兼任《文艺理论文摘》(人大书报资料中心)执行主编、《北京化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编委。2001年晋升为副教授。2003年调往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所工作至今,曾参与过 “中国文学网站”创建工作,现为《中国文学年鉴》编辑。同年转为副研究员;2007年转为副编审;2009年晋升为编审,中国社科院研究生院教授。

北京化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

那要看你想发哪方面了,侧重点不同,不是核心就只能按省级对待,除非他的主管单位是中国教育部等部门!

1979-1983年就读于武汉化工学院,主修化学选矿专业,获工学学士学位。1983-1993年,任教于中南化工学校,被聘为《中国化工报》特约记者,参加过《中南化工学校报》等报刊编辑工作;多次被评为优秀工作者。1988年晋升为讲师。1994年考入广西师范大学中文系,攻读西方文论。1997年获文学硕士学位;同年被分配到广西民政厅工作。1998年考入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文学系,曾被评为优秀博士研究生。2000年获得文学博士学位。同年被分配到北京化工大学文法学院任教。主讲《大学语文》、《西方文化入门》、《中西文化比较概论》等课程。曾兼任《文艺理论文摘》(人大书报资料中心)执行主编、《北京化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编委。2001年晋升为副教授。2003年调往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所工作至今,曾参与过 “中国文学网站”创建工作,现为《中国文学年鉴》编辑。同年转为副研究员;2007年转为副编审;2009年晋升为编审,中国社科院研究生院教授。

特别不好看!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第四期

尹恒,徐琰超:《地市级地区间基本建设公共支出的相互影响》,《经济研究》2011年第7期,第55-65页;  尹恒,朱虹:《县级财政的生产性支出偏向研究》,《中国社会科学》2011年第1期,第88-101页。  尹恒,王文斌,沈拓彬:《中国县级地区财力差距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北京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6期,第98-108页。  徐琰超,沈拓彬,尹恒:《FDI与政府规模、支出结构:理论与证据》,《金融评论》2010年第2期。  尹恒,朱虹:《中国县级地区财力缺口与转移支付的均等性》,《管理世界》2009年第4期,第37-46页。  尹恒,徐琰超,朱虹:《1995-2002年中国农村税费公平性评估》,《世界经济文汇》,2009年2期,第1-11页。  尹恒,黄勔,鲁勰铮:《政府跨时预算约束是否满足:基于中国数据的检验》,《北京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1期,第111-118页。  尹恒,王丽娟,康琳琳:《中国县级政府间财力差距:1993-2003年》,《统计研究》2007年第11期,第48-53页。  尹恒,康琳琳,王丽娟:《政府间转移支付的财力均等化效应》,《管理世界》2007年第1期,第48-55页。  尹恒,李实,邓曲恒:《中国城镇个人收入流动性研究》,《经济研究》2006年第10期,第30-43页。  尹恒,欧阳海泉:《银行特质性理论研究进展》,《经济学动态》2006年12期,第70-74页。  尹恒,叶海云:《政府债务规模的国际比较及决定因素研究》,《世界经济文汇》,2006年5期,第60-71页。  尹恒:《政府债务妨碍长期经济增长:国际证据》,《统计研究》2006年1期,第29-34页。  孙德昌,尹恒,欧阳海泉:《投资率差异的国际比较》,《财经理论与实践》2006年5期(9月),第56-60页。  叶海云,尹恒,龚六堂:《不完全劳动市场、政府干预与失业率》,《财经问题研究》2006年第1期,第3-8页。  尹恒,叶海云:《政府债务挤出私人投资:国际证据》,《统计研究》2005年10期,第39-43页。  尹恒,王青林:《最优政府债务理论述评》,《经济学动态》2005年9期,第106-110页。  叶海云,尹恒:《试论金融体系的两分法》,《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5期,第645-649页。  尹恒,叶海云:《中国政府债务对居民消费影响的实证研究》,《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4期,第79-87页。  尹恒,欧阳海泉:《新货币经济学的理论构想及其可行性》,《经济学动态》2004年8期,第70-73页。  尹恒,龚六堂,邹恒甫:《收入分配不平等与经济增长:回到库茨涅兹假说》,《经济研究》2005年第4期,第17-22页。  尹恒:《宏观经济模型的时间框架》,《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3期,第115-120页。  尹恒,龚六堂,邹恒甫:《当代收入分配理论的新发展》,《经济研究》2002年第8期,第83-91页。  尹恒,龚六堂:《短期一般均衡理论的发展及其应用》,《经济学动态》2002年6期,第9-14页。  尹恒:《支付职能与融资职能分离的利弊分析》,《国际金融研究》2002年第9期,第106-110页。  尹恒:《电子支付体系发展构想》,《经济评论》2002年第6期,第94-96页。  尹恒,邹恒甫:《收入分配与经济增长的动态关系:理论综述》,《中国社会科学评论》2002年第2期,第461-475页。  尹恒,严清华:《论资产证券化的经济效率》,《江汉论坛》,2001年第7期,第30-32页。  严清华,尹恒:《试论经济理论创新》,《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第4期,第665-668页。  尹恒,彭建刚:《完善我国商业银行资产负债比例管理的外部环境》,《财经理论与实践》,1998年第2期。  尹恒,彭建刚:《中央银行法定存款准备金政策与资产负债比例管理》,《江苏经济探讨》,1998年第5期。  尹恒:《货币市场与商业银行资产负债比例管理》,《南方金融》,1998年第3期。  尹恒:《试论对企业产权交易的金融支持》,《国有资产研究》,1997年第5期。  尹恒:《关于加快实现住房分配货币化的设想》,《中国房地产金融》,1997年第6期。  尹恒:《关于完善我国政策性住房金融的设想》,《中国房地产金融》,1997年第4期。  尹恒:《中央银行、商业银行间的博弈关系及其性质》,《城市金融论坛》,1997年第12期。

高校综合性社科学报(51种) 序号 期刊名称 期 刊 信 息 1 中国人民大学学报 北京市中关村大街59号(100872) (010)62511499 2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京大学学报编辑部(100871) (010)62751216 3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京市新街口外大街19号(100875) (010)58807848 4 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天津市卫津路94号南开大学学报编辑部(300071) (022)23501681 5 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 南京市汉口路22号(210093) (025)3592704 6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编辑部(200433) (021)65642109 7 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京市海淀区清华大学学报编辑部(100084) (010)62783533 8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广州新港西路135号(510275) (020)84111990 9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四川省成都市望江路29号文科楼156室(610064) (028)85412440 10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厦门大学学报(哲社版)编辑部(361005) (0592)2182366 11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湖北武昌珞珈山(430072) (027)68754203 12 求是学刊 哈尔滨南岗区学府路74号(150080) (0451)86608815 13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杭州市天目山路148号(310028) (0571)88273210 88925616, 14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长春市人民大街5268号(130024) (0431)85099325 85098026 15 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湖北武昌珞珈山(430072) (027)68754203 16 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长春市前进大街2699号(130012) (0431)5166970 17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上海市中山北路3663号(200062) (021)62232305 18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编辑部北京市海淀区阜成路33号(100037) (010)68984614 19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南京市宁海路122号《南京师大学报》编辑部(210097) (025)83598341 20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武昌桂子山华中师范大学学报编辑部(430079) (027)67868127 21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西安市咸宁西路28号(710049) (029)82663982 82667978 22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西安市长安南路,陕西师范大学学报编辑部(710062) (029)85308849 23 思想战线 昆明市翠湖北路2号(650091) (0871)5033249 24 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郑州市科学大道100号(450001) (0371)67781275 25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京西三环北路105号(100037) (010)68902450 26 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南京四牌楼2号(210096) (025)83791190 27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广州市石牌(510632) (020)85220281 85224092 28 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河北省保定市五四东路180号(071002) (0312)5079412 29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武汉市珞瑜路1037号(430074) (027)87543816 30 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太原坞城路92号山西大学学报编辑部(030006) (0351)7018311 31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西安市太白北路229号(710069) (029)88302822 32 天津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河西区卫津路241号(300074) (022)23541014 23540081 33 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湖南长沙岳麓山(410081) (0731)8872209 8872471 34 齐鲁学刊 山东·曲阜(273165) (0537)4455347 35 西南大学学报(原:西南师范大学学报,2007年更名)(人文社会科学版) 重庆市北碚区西南师范大学学报(400715) (023)68252538 36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上海市桂林路100号(200234) (021)64322304 37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兰州大学学报编辑部(730000) (0931)8912706 2312707 38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济南市山大南路27号(250100) (0531)88364645 39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上海市华山路1954号1000号信箱(200030) (021)62933089 40 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福建省福州市工业路523号(350002) (0591)87892444 41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福州市仓山区(350007) 42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兰州市安宁东路967号(730070) 0931-7971692 43 内蒙古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呼和浩特市赛罕区大学西路235号(010021) (0471)4992004 44 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上海市上大路99号(200444) (021)66135506 45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杂志社(广州石牌)(510631) (020)85211440 46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成都市锦江区静安路5号(610068) (028)84760703 47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安徽合肥安徽大学学报编辑部(230039) (0551)5107719 5107157 48 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深圳大学学报编辑部(518060) (0755)6536133 49 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宁夏银川西夏区文萃北街217号宁夏大学学术期刊中心(750021) (0951)2061793 2061735 50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昆明市一二·一大街298号(650092) (0871)5516038 51 海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海南省海口市(570228) (0898)66279237

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年第1期

1978年至2014年12月底,共申请专利4593项,授权专利2520项;有1000余项科研成果获国家、省、部委级等各种奖励,其中国家级奖励160项。1999年教育部编辑的《中国高等学校科技50年高校获奖重大成果一览表》中收录北京科技大学12项重大科研成果,在全国高校中名列前茅。据教育部统计,1978~2011年,学校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4项,列全国高校第4。 2012年,全校科研经费07亿元。“十一五”期间,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奖、技术发明奖和国家科技进步奖22项、省部级科技奖155项。申请专利1511项,授权专利871项。被三大检索收录科技论文7585篇(其中SCI收录2329篇,EI收录3949篇)。据2012年发布数据,2011年学校师生发表论文被“SCIE”、“EI”收录数量分别居全国高校第23位和26位。” 北京科技大学创造了中国科技发展史上的诸多第一:发明了世界第一台弧形连铸机,研制了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和第一枚洲际弹道导弹的壳体材料,研制了第一台大型电渣炉,研制了第一台国产机器人等等。截至2012年,学校获得国家级奖励140多项、省部委级奖励1000余项。 2008-2012年获奖情况年度2008年2009年2010年2011年2012年合计国家级奖励5445523省部级奖励3436395473236 学术会议 国际会议 会议名称 会议时间 会议地点 内容简介 ATPC 2010-10-19 北京 The Asian ThermophysicalProperties Conference 国内会议 会议名称 会议时间 会议地点 内容简介 全国博士生学术会议 2009-10-12 北京 机械工程学术会议 京津地区六校热物理学术会议 2009-11-18 北京 热物理学术会议 学术期刊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inerals, Metallurgy and Materials》:主要刊载矿物、冶金和材料领域的研究成果。SCIE、Ei、CA、CSA和Springerlink等国内外检索系统或数据库的文献源期刊。《工程科学学报(原北京科技大学学报)》:1955年创刊,月刊,国内外公开发行。主要栏目有资源与开发、冶金与材料、设备与能量、控制与决策。中文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Ei收录期刊。《金属世界》、《粉末冶金技术》、《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物流技术与应用》、《思想教育研究》等。 馆藏资源 北京科技大学图书馆(原名北京钢铁学院图书馆)成立于1952年9月,至2014年,图书馆藏书近193万册,光盘、网络数据库25种(144个库);中外文全文电子期刊;中文电子图书、学位论文、会议论文、中外文标准等全文电子资源已达170万余册;同时,图书馆自建了冶金、材料馆藏中文期刊题录库、北京科技大学研究生学位论文等数据库。

北京科技大学于1952年由天津大学(原北洋大学)、清华大学等6所国内著名大学的矿冶系科组建而成,现已发展成为以工为主,工、理、管、文、经、法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教育部直属全国重点大学,是全国首批正式成立研究生院的高等学校之一。1997年5月,学校首批进入国家“211工程”建设高校行列。2006年,学校成为首批“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建设高校。2014年,学校牵头的,以北京科技大学、东北大学为核心高校的“钢铁共性技术协同创新中心”成功入选国家“2011计划”。2017年,学校入选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2018年,学校获批国防科工局、教育部共建高校。建校六十八年来,学校逐步形成了“学风严谨,崇尚实践”的优良传统,为社会培养各类人才20余万人,其中许多人已成为国家政治、经济、科技、教育等领域尤其是冶金、材料行业的栋梁和骨干。党和国家领导人罗干、刘淇、徐匡迪、黄孟复、范长龙、郭声琨、刘晓峰等都曾在校学习,另有39名校友当选为中国科学院或中国工程院院士,一大批校友走上了省长、市长的领导岗位,一大批校友担任中国一重、宝武集团、河钢集团、中国铝业、中国五矿、中国钢研等国家特大型企业的董事长或总经理。学校被誉为“钢铁摇篮”。学校本部位于高校云集的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全校占地约39万平方米,校舍建筑总面积97万平方米。学校现有1个国家科学中心,1个“2011计划”协同创新中心,2个国家重点实验室,2个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个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1个国家科技资源共享服务平台,2个国家级国际科技合作基地,56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工程研究中心、国际合作基地、创新引智基地等。特别是2007年,学校作为第一所教育部直属高校牵头承担了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项目——重大工程材料服役安全研究评价设施,并负责筹建国家材料服役安全科学中心。图书馆实体馆藏236万余册(件)。定期出版《工程科学学报》《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inerals, Metallurgy and Materials》《思想教育研究》《物流技术与应用》《金属世界》《粉末冶金技术》等重要学术刊物。学校由土木与资源工程学院、冶金与生态工程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机械工程学院、能源与环境工程学院、自动化学院、计算机与通信工程学院、数理学院、化学与生物

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第四期

你看看这个刊物有没有ISSN 和 CN 编号,有就是正规出版物。

《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是吉林省教育厅主管、长春理工大学主办、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编辑部编辑出版的人文社会科学类综合性学术期刊。本刊于1988年创刊,双月刊,国内外公开发行。国际标准刊号:ISSN1009-1068,国内统一刊号:CN22-1312/C。为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统计源期刊,《中国期刊网》、《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期刊。 本刊宗旨:坚持社会主义办刊方向,贯彻党的“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针,开展学术讨论,交流教学和科研成果,发现和扶植人才,培养学术理论队伍,为提高长春理工大学教学质量和科研水平服务,为发展和繁荣我国社会科学学术研究事业服务。 本刊内容:主要刊载政治理论、哲学、经济学、管理学、历史学、语言文学、教育学、广告学等各学科学术研究论文。 本刊由长春理工大学党委书记于佩学教授担任主编,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编辑部主任曹立波编审任常务副主编。 读者对象:海内外哲学、社会科学领域的专家、学者,广大社会科学工作者和高等学校文科师生等。 主要栏目:哲学研究、社会学研究、政治学研究、法学研究、经济学与管理学研究、语言文学研究、高等教育研究。 史编辑:18192840561 办公室 029——86256112 投稿信箱: QQ 2109928441

现在没有长春理工大学学报(高教版),长春理工大学学报(高教版)是几年前的说法,现在直接是长春理工大学学报,刊号是自然科学版的,CN22-1364/TH,合法的,出版总署可以查的。 而知网上的长春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的刊号是 CN22-1358/TH,恰恰这个刊号是出版总署查不到,可能有假。

  • 索引序列
  • 北京化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第四期
  • 北京化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
  •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第四期
  • 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年第1期
  • 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第四期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