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期刊知识库 > 宋代著名历史文献

宋代著名历史文献

发布时间:

宋代著名历史文献

宋代著名的历史文献

1、最好的是《东京梦华录》这本书是宋代孟元老的笔记体散记文,创作于宋钦宗靖康二年(1127年),是一本追述北宋都城东京开封府城市风俗人情的著作。如果想要了解北宋的城市局面的生活全景,这是一本最理想的书,第一手资料。2、其他关于宋代历史比较出名的还有《东坡志林》、《容斋随笔》、《涑水记闻》 、《梦溪笔谈》 、《春渚纪闻》、 《四朝闻见录》、《建炎以来系年要录》

1、最好的是《东京梦华录》这本书是宋代孟元老的笔记体散记文,创作于宋钦宗靖康二年(1127年),是一本追述北宋都城东京开封府城市风俗人情的著作。如果想要了解北宋的城市局面的生活全景,这是一本最理想的书,第一手资料。2、其他关于宋代历史比较出名的还有《东坡志林》、《容斋随笔》、《涑水记闻》 、《梦溪笔谈》 、《春渚纪闻》、 《四朝闻见录》、《建炎以来系年要录》

宋代比较著名的书籍有:司马光《资质通鉴》、沈括的《梦溪笔谈》、儒学的集大成之书《四书集注》和中国最著名的启蒙书籍《三字经》等。

宋代著名文献

续资治通鉴!

北宋初年宋太宗命李昉等人编纂《太平御览》、《太平广记》、《册府元龟》等大型类书。 宋代史学文献编纂主要有欧阳修、宋祁之《新唐书》、欧阳修《新五代史》、司马光主编之《资治通鉴》尤为突出。 宋代集部文献的编辑整理也较普遍。金石考据有欧阳修《集古录》、赵明诚《金石录》等。 宋目录学著述成就突出,官著有王尧臣等于仁宗景祐元年(1034)编写之《崇文总目》(后亡佚,部分保存)。私著有晁公武《郡斋读书志》、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尤袤《遂初堂书目》、高似孙《子略》、《史略》等。 宋代杰出文献学家有郑樵、洪迈、朱熹、王应麟等。郑樵《通志》200卷,为继唐杜佑《通典》之后又一部系统的典章制度史,其有关文献学内容集中于二十略中(称“通志二十略”)。洪迈《容斋随笔》对图书辨伪、文献考证、文本校勘、文字训诂等均有论述。朱熹广泛编选、注释旧籍,其后学整理的《朱子语类》也保留丰富的文献学资料。王应麟为宋代后期著名文献大家,其著《汉书艺文志考证》10卷、《困学纪闻》20卷等为文献考据学之重要著作。

任老师教你永久巧记《游园不值》的作者和朝代

宋代著名历史文献将当时中国分为

中华文明历经封建王朝数千年,而宋朝作为战争不断的一个王朝。却是经济最富裕、文化最繁盛的封。宋朝建于960年,1279 年被元朝灭亡,一共有过十八位皇帝,历经319年。公元960年,陈桥兵变,宋朝建立。由于当时的疆域到达黄河以北,与南宋时截然不同,所以称之为北宋。北宋时期的外交有了进一步发展,同朝鲜、日本、越南和印尼等国加强了联系。在政治体制上,北宋与唐朝的政治制度无异,只是宰相任职上有所出入。北宋重文抑武,剥夺兵权,加强于中央。这使皇权得到大大提升,可是后来却也导致宋朝在外敌入侵时无法抵抗。1125年金国大入侵,北宋灭亡,后称靖康之耻。公元1127年,宋徽宗九子称帝,史称南宋。南宋时,经济得到极大发展。可政治方面,对外,南宋与金国几度交战,不断有外敌想要入侵南宋疆土。对内,南宋中后期,政局动荡,朝廷腐败,奸臣辈出。而蒙古崛起,并于1235年入侵南宋。内忧外患之下,1279年宋军彻底战败,宋末帝跳海身亡,届时,南宋覆灭。宋朝虽然战争不断,不断遭到外敌侵略,可是却在经济文化方面达到了顶峰。北宋时积极外,使文化得到了其他优秀文化的渲染。南宋时发展的江浙之地,至今是我国经济最为发展之地。宋朝的动乱和繁荣相互对立,是我国封建社会中极具特色的王朝之一。

《宋史》是二十四史之一,收录于《四库全书》史部正史类。于元末至正三年(1343年)由丞相脱脱和阿鲁图先后主持修撰,《宋史》与《辽史》、《金史》同时修撰,全书有本纪四十七卷,志一百六十二卷,表三十二卷,列传二百五十五卷,共计四百九十六卷,约五百万字,是二十五史中篇幅最庞大的一部官修史书。

沧州铁狮子的来历是什么?

基本没有奴隶社会,以后就是封建社会,以后就是中央集权,然后就是现在了

宋代著名文献有

书上说是《太平御览》,《太平广记》,《文苑英华》和《册府元龟》

突厥语是由关系密切的诸语言组成的语族,属阿尔泰语系 。突厥诸语言的显著特点是结构一致,彼此相似,有元音协和现象,只有楚瓦什语和雅库特语有较大差异。与在蒙古国鄂尔浑河谷及前苏联叶尼塞河附近发现的8 世纪突厥语碑铭相比时

西游记 吴承恩 明朝红楼梦 曹雪芹 清朝三国演义 罗贯中 明朝水浒传 施耐庵 明朝

宋代的“四大类书”分别是《册府元龟》、《太平广记》、《太平御览》及《文苑英华》。四大部书是宋初官纂的四大类书,即百科全书性质的类书《太平御览》、史学类书《册府元龟》、文学类书《文苑英华》和小说类书《太平广记》,它们都是在北宋初期纂修而成的。1、《太平御览》始纂于宋太宗太平兴国二年(977年)三月,完成于太平兴国八年十月,由翰林学士李昉奉宋太宗命主纂,扈蒙、王克贞、宋白等门人也参与其中。全书1000卷,分55部、5363类,共4784000字。2、《册府元龟》始辑于宋真宗景德二年(1005年),成书于真宗大中祥符六年(1013年)。由王钦若、杨亿、孙奭等十八人奉宋真宗之命纂辑。全书1000卷,分31部、1104门。3、《文苑英华》始纂于宋太宗太平兴国七年(982年),完成于宋太宗雍熙三年(986年)。由李昉、徐铉、宋白、苏易简等二十余人奉宋太宗之命共同编纂。全书 1000卷,分39类。4、《太平广记》始纂于宋太宗太平兴国二年(977年),次年完成,由李昉、扈蒙、李穆等奉宋太宗之命编纂。全书500卷,另有目录10卷,共92大类、150余小类。扩展资料:四部书当中,《太平御览》编得最早。它是一部综合性类书,门类繁多,征引赅博,在类书中堪称空前,被视为“类书之冠”。《太平御览》(下简称《御览》)的编纂时间,据王应麟《玉海》引《太宗实录》记载:从太平兴国二年(977)下诏开修,到太平兴国八年(984)完成,共用了七年时间。初名《太平总类》,太宗赵光义为夸示自己好学,才诏改今名。当时参加编纂《御览》的大臣,由李昉、扈蒙领衔,其余有:李穆、汤悦、徐铉、张洎、李克勤、宋白、徐用宾、陈鄂、吴淑、舒雅、吕文仲和阮思道。其中李克勤、徐用宾、阮思道三人任命不久,就改任他职,另以赵邻几、王克贞和董淳补其缺,前后都是十四人。十四人中,十人《宋史》有传,大都是有文才的博学之士。其中八人,在太平兴国七年九月参与纂修《文苑英华》,也有预修《太祖实录》的,并各有文集、著作问世。十四人中吴淑、吕文仲、汤悦、王克贞四人在《御览》的编修中出力最多、用功最深。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四大部书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太平御览

  • 索引序列
  • 宋代著名历史文献
  • 宋代著名的历史文献
  • 宋代著名文献
  • 宋代著名历史文献将当时中国分为
  • 宋代著名文献有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