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期刊知识库 > 奶牛科学杂志投稿要求

奶牛科学杂志投稿要求

发布时间:

奶牛科学杂志投稿要求

调整日粮配制。饲喂实验表明,高比例精料的日粮可以减少热增耗量,能比传统的日粮得到较多的产奶量。实际上,热应激期间,奶牛会自行减少粗饲料的采食量,日粮中蛋白质的缺乏会增加机体贮存能量的消耗。

可以发表其他农业类核心。

奶牛的评价一般从体型外貌、生产性能和功能性状这三个方面进行。奶牛的生产性能主要是通过个体产奶量、群体产奶量、乳脂率、饲料报酬等方面来表示。产奶量最准确的测定方法是将每头牛每天所产的奶称重登记,泌乳期结束后进行统计。也可采用每月记录3天产奶量的方法计算其全月产奶量。各泌乳月的产奶量累加即为全泌乳期产奶量。由于奶牛泌乳期长短不一,为了个体之间较好的比较,采用和305天校正产奶总量两个指标衡量个体产奶量。305天产奶总量指自产犊后第一天开始到305天为止的产奶量。不足305天者按实际产奶量,并注明天数;超过305天,超过部分不计在内。305天校正产奶总量指根据实际产奶量并经过系数校正(即实际产奶量×校正系数)以后的产奶量。此标准在种公牛后裔测定进行比较时使用。各乳用品种可根据本品种母牛泌乳的一般规律拟订出校正系数,作为换算的统一标准。也有用个体终身产奶量来比较奶牛的贡献。个体终身产奶量是母牛在一生中的全部产奶量,是该头牛各胎次全泌乳期实际产奶量之和。在奶牛全泌乳期每月测定一次乳成分(乳脂率、蛋白率和乳干物质率),将测定数据分别乘以各月的实际产奶量,把所得的乘积累加起来除以总产奶,即得平均乳脂率、平均乳蛋白率和平均乳干物质率。由于不同个体牛产的奶,含脂率不同。为了更好的比较,在比较不同个体牛产乳性能时,应将不同含脂率的奶校正为乳脂率4%的标准奶(FCM)。换算公式是:FCM=M(4+15F)。式中M为乳脂率是F的产奶量,F为实际乳脂率。现在许多牛场进行奶牛生产性能测定(DHI),可以使牛场管理科学化、数据化;建立有效的奶牛育种与良种登记体系;提高整个国家的奶牛群品质。牛场每月为DHI测定中心提供奶样和牛群基本信息,DHI测定中心进行实验室分析以及数据处理,为牛场出具DHI报告,并将DHI数据作为选择公牛和公牛后裔测定的依据。牛场依据DHI报告通过技术手段对奶牛场的个体牛和牛群状况进行科学评估,依据科学手段适时调整奶牛场饲养管理,最大限度发挥奶牛生产潜力,达到奶牛场科学化管理和精细化管理。DHI技术是奶牛场管理和牛群品质提升的基础。通过对DHI技术报告层层剖析,使问题得以暴露。主要着眼于反映出的奶牛隐性乳房炎、乳脂乳蛋白含量、泌乳天数变化等几个关键环节的指标数据,采取相应的技术措施,适时调整奶牛场管理,从而提高牛群生产水平和生鲜乳质量,最终达到提高牛场经济效益的目的。对于牛场或牛群生产性能的比较可用成年母牛全年平均产奶量和泌乳牛年平均产奶量两个指标。由于奶牛必须有干奶期(停奶牛),所以成年母牛全年平均产奶量低于泌乳牛年平均产奶量。奶牛的饲料报酬,就是每产1千克乳脂率5%的牛奶所消耗的饲料量(以干物质计)。平均消耗的饲料越少,其饲料报酬越高。表示方法有两种:一种是表示每千克饲料干物质可产多少千克牛奶(平均饲料转化率4~6),另一种表示每生产1千克牛奶需消耗多少千克饲料干物质(平均饲料报酬是625~724)。奶牛一般在投产之前都是投入期,也应考虑奶牛的终生贡献,包括产奶量、乳品质以及产犊情况。因此就有奶牛的功能性状,包括奶牛的终生寿命,寿命越长贡献越大;体细胞评分和乳房炎抗性,体细胞评分越小,越不易得乳房炎,也就是乳房炎抗性强,乳品质就好,产奶量就高;繁殖力,母牛繁殖力越强越好;泌乳性情和速度,牛的脾性不好,奶不易挤出来,泌乳速度慢,再高的遗传潜力也发挥不出来;泌乳持续力,决定整个胎次的产奶量,泌乳持续力越大越好;产犊难易程度,难产经常造成弱犊并影响母牛的产奶量;体况评分,适当的体况是产奶和繁殖的必需条件。

历经近30年的不懈努力,《中国奶牛》不仅成为反映奶业科学研究的学术期刊,而且成为奶业技术传播与应用的媒介,政策、法规、标准宣贯及信息动态交流的平台,企业形象、风采展示的舞台。因期刊质量好、水平高、权威性强、影响力大,先后荣获中国科技核心期刊(统计源期刊)、中国农业核心期刊、中国畜牧类核心期刊、中国畜牧兽医精品技术期刊,被新华社国际部编入《世界新闻出版大典》。受到业界专家的首肯,多次荣获了“全国牛业优秀期刊奖”、“奶农最喜爱科技书刊奖”、“国家奶牛产业技术体系优秀书刊奖”等荣誉称号。喜获荣誉的同时,《中国奶牛》也被国内多个数据库收录,《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万方数据资源系统”、《中国学术期刊文摘》、《中国生物学文摘数据库》、《中文科信期刊要目总览》、《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等均有收录;在国际上,也已被英国CAB Abstracts和美国Chemical Abstracts数据库收录。《中国奶牛》是中国奶业界历史悠久、覆盖面广、影响力。

奶牛科学杂志投稿

中国奶牛没版面费还有稿费

中兽医医药杂志 主办单位:中国农业科学院中兽医研究所 | 周期:双月刊 本刊是经国家科技部批准,由中国农业科学院中兽医研究所主办并公开发行的唯一一家国家级中兽医学和兽医药物 中兽医学杂志 主办单位:江西省中兽医研究所 | 周期:双月刊 本刊以介绍中国传统兽医科技及中西兽医结合内容为主,包括有:中兽医基础理论、兽医中(草)药及方剂、兽医 浙江畜牧兽医 主办单位:浙江省畜牧兽医学会 | 周期:双月刊 本刊是由浙江省科学技术协会主管,浙江省畜牧兽医学会主办的综合性畜牧兽医技术刊物。主要刊登畜牧兽医研究 中国蜂业 主办单位:中国农业科学院蜜蜂研究所 中国养蜂学会 | 周期:月刊 本刊办刊宗旨为紧密结合养蜂科研与生产,理论联系实际,普及与提高相结合,积极传播先进养蜂科技,促进我国 中国蚕业 主办单位:中国农业科学院蚕业研究所 | 周期:季刊 本刊是农业部主管中国农科院蚕业研究所主办的全国性蚕业科技刊物,面向蚕业生产和科研,实行普及与提高相结 中国兽药杂志 主办单位:中国兽医药品监察所 | 周期:月刊 本刊是国家级兽药专业的综合性科技期刊。本刊创刊于1955年,1991年始国内外公开发行。本刊以宣传国家的兽医 中国养兔 主办单位:江苏省畜牧兽医总站 中国畜牧业协会兔业分会 全国畜牧兽医总站 | 周期:双月刊

可以发表其他农业类核心。

奶牛科学杂志

转基因食品是否对人有伤害?  答案是显而易见的。看看有关公开报道。  一、1997德国农民克劳纳开始种植先正达Bt-176玉米试验田,头三年,玉米长势喜人、毫无虫害,当2001年,他将这种玉米用来喂养母牛时,牛开始剧烈腹泻并停止产奶,最后,他总共损失了70头牛。  二、1998年秋,苏格兰Rowett研究所的普兹泰教授(Pusztai)就在电视上公开宣称,他的实验证明,实验鼠肾脏、胸腺和脾脏生长异常或萎缩或生长不当,脑部萎缩,多个重要器官也遭到破坏,免疫系统变弱。  三、1999年,美国康耐尔大学的研究者John Losey在英国《自然》杂志上发表报告,用涂有转Bt基因玉米花粉的叶片喂养斑蝶,导致44%的幼虫死亡。  四、1997-1998年,英国等实验分析发现转基因食品导致某些动物健康异常和种植区域出现异常。英国政府资助的研究显示,食用了转基因土豆的老鼠出现了肝脏癌症早期症状、睾丸发育不全、免疫系统和神经系统部分萎缩等异常现象。  五、1998年,欧盟国家通过法律,把转基因农产品作业严格限制在实验室环境或封闭区域之内。  六、2004年先正达研发的转基因Bt-176玉米爆发丑闻,德国黑森州北部农民从1997年开始试种Bt-176玉米,并用作奶牛的补充饲料,2000年当农民开始提高该玉米在饲料中的比例后,所有的牛都死了。2004年瑞士联邦技术研究院地球植物学研究所海尔比克教授发现,Bt-176中的用来毒杀欧洲玉米螟的Bt毒素,无法分解,最终毒死了奶牛。  七、2005年5月22日,英国《独立报》又披露了知名生物技术公司“孟山都”的一份报告,以转基因食品喂养的老鼠出现器官变异和血液成份改变的现象。  八、2005年11月16日,澳大利亚联邦科学与工业研究组织(CSIRO)发表的一篇研究报告显示,一项持续4个星期的实验表明,被喂食了转基因豌豆的小白鼠的肺部产生了炎症,小白鼠发生过敏反应,并对其他过敏原更加敏感,并据此叫停了历时10年、耗资300万美元的转基因项目。  九、2006年,俄罗斯科学院高级神经活动和神经生理研究所科学家伊琳娜?艾尔马科娃博士研究发现,食用转基因大豆食物的老鼠,其幼鼠一半以上在出生后头三个星期死亡,是没有食用转基因大豆老鼠死亡率的6倍。  十、2007年,在奥地利政府的资助下,泽特克教授及其研究小组对孟都山公司研发的“转基因玉米NK603(抗除草剂)和转基因玉米MON810(Bt抗虫)的杂交品种”进行了实验。在经过长达20周的观察之后,发现转基因产品影响了小鼠的生殖能力。  十一、2008年意大利的科学家做了一个长期实验。他们用抗草甘膦转基因大豆喂养雌性小鼠长达24个月,结果发现食用GM大豆的雌性小鼠肝脏出现异常。  十二、2007年10月和11月,美国《纽约时报》等媒体报道,经过长期周密跟踪观察,发现有两种转基因玉米种植导致伤害蝴蝶生存,对生态环境安全的威胁程度已经超出可接受水平。为此,欧盟已经做出了初步决定、禁止该转基因玉米的种子销售使用。  十三、2007年,法国科学家证实,孟山都公司出产的一种转基因玉米对人体肝脏和肾脏具有毒性。  十四、2008年,美国科学家也证实了长时间喂食转基因玉米,小白鼠的免疫系统会受到损害,该研究成果发表在同年《农业与食品化学》杂志上。  十五、2009年12月22日,法国生物技术委员会最终宣布,转基因玉米"弊大于利",这等于转基因作物种植在法国的永久废除。  十六、2009年12月一期《生物科学国际期刊》上发表的研究结果表明,三种孟山都公司的转基因玉米能让老鼠的肝脏、肾脏和其它器官受损。三种转基因玉米品种,一种设计能抗广谱除草剂(即所谓的Roundup-ready),另外两种含有细菌衍生蛋白质,具有杀虫剂特性。这项研究利用了孟山都自己的原始数据。  十七、2004年7月28日,美国国家科学院完成了特别专题研究并发布研究报告,指明:转基因食品可导致难以预见的主基因(Host DNA)破坏,而用现有的审核和监测系统,美国各政府机构不能发现这些破坏。美国国家科学院列举了审核转基因食品产品的时候所没发现的异常:  - 食用了转基因玉米等转基因食物的老鼠,出现血细胞和肝脏细胞异常、肝脏比没食用的更重;  - 食用了转基因玉米的猪,在美国中西部农场出现假孕或不育;  - 食用了转基因玉米饲料的母牛,在德国实验农场非正常死亡;  - 使用转基因饲料的鸡的死亡率比使用自然饲料的死亡率高出两倍;  - 英国市场出现转基因大豆食品后,居民的过敏症上升了50%,巴西出现同样状况;  - 被长期认为“安全”的转基因玉米,其效果并非如推广者说的那么理想,例如,菲律宾食用者出现了皮肤、小肠和呼吸系统的异常反应;  十八、2000年到2001年,转基因种植区域发现生态环境出现异常获得更多证实,譬如,转基因玉米品种本身尚未发现异常,但其周围野生生态环境出现异常,而转基因甜菜等品种的野外试验显示其本身和环境都发现异常。为此,美国、加拿大、英国和欧盟国家的政府农业部门紧急成立农业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组,对转基因种植区开始全天候的严密监控措施。  十九、英国的权威科学杂志《自然》刊登了美国康乃尔大学教授约翰·罗西的一篇论文,论文中指出,蝴蝶幼虫等农田益虫吃了撒有某种转基因玉米花粉的菜叶后会发育不良,死亡率特别高。  二十、阿凡迪斯公司生产的一种“星联”转基因玉米,由于可能引起人体的过敏反应,美国环保局仅批准其用于动物饲料,禁止其用于食品生产。  二十一、Mayeno,AN等(1994)报告,发生一种新的,不明原因的病症,主要表现为嗜酸性肌痛。临床表现有麻痹、神经问题、痛性肿胀、皮肤发痒、心脏出现问题,记忆缺乏、头痛、光敏、消瘦(Brenneman,DE等,1993;Love,LA等,1993)。后查明系日本一公司生的基因化工程细菌产生的色氨酸所致。食用者在3个月后发病,导致37人死亡,1500人体部份麻痹,5000多人发生偶尔性无力。据测定,含量为1%便可将人杀死。  二十二:俄罗斯某研究机构小白鼠饲喂试验表明  喂转基因大豆的小白鼠3周内死亡达到50%  喂转基因大豆的小白鼠睾丸异常,喂正常大豆的小白鼠则睾丸正常  喂转基因大豆的小白鼠身材短小,喂正常大豆的小白鼠则正常  喂转基因大豆的小白胃细胞出现不明增生,喂正常大豆的小白鼠则正常  喂转基因大豆的小白鼠肝细胞异常,喂正常大豆的小白鼠则正常  。。。。。。  怎么办?  抵制!只有抵制!  这世上从来就没有什么救世主,只有靠我们自己。  立即行动起来!  利用口头相传、论坛发帖、QQ群发、邮件传送、手机短信、博客等多种多样的宣传手段,向更多的人传播转基因食品的危害。  要让更多的已经或正在遭受转基因食品侵害的人明白真相。  避免更多的人在不知不觉中成为转基因食品的试验品。  抵制转基因食品从我做起。

可以发表其他农业类核心。

历经近30年的不懈努力,《中国奶牛》不仅成为反映奶业科学研究的学术期刊,而且成为奶业技术传播与应用的媒介,政策、法规、标准宣贯及信息动态交流的平台,企业形象、风采展示的舞台。因期刊质量好、水平高、权威性强、影响力大,先后荣获中国科技核心期刊(统计源期刊)、中国农业核心期刊、中国畜牧类核心期刊、中国畜牧兽医精品技术期刊,被新华社国际部编入《世界新闻出版大典》。受到业界专家的首肯,多次荣获了“全国牛业优秀期刊奖”、“奶农最喜爱科技书刊奖”、“国家奶牛产业技术体系优秀书刊奖”等荣誉称号。喜获荣誉的同时,《中国奶牛》也被国内多个数据库收录,《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万方数据资源系统”、《中国学术期刊文摘》、《中国生物学文摘数据库》、《中文科信期刊要目总览》、《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等均有收录;在国际上,也已被英国CAB Abstracts和美国Chemical Abstracts数据库收录。《中国奶牛》是中国奶业界历史悠久、覆盖面广、影响力。

奶牛科学杂志投稿邮箱

1、稿件必须真实,并具有科学性、时效性、成果性和指导性。2、与畜牧业有关的所有内容均可。比如畜牧业管理、专论与综述、政策法规、法规解析、行业动态、试验研究、农畜保险、法律案例、养殖技术、疫病防治、动物检疫、食品卫生、经济动物、实验动物、观赏与伴侣动物、水产、牧草饲料、兽药、疫情预报等等方面的内容。3、本刊投稿以电子邮件方式为主,稿件以不超过5000字为宜,文中表格以三线表格为准,文中插图要求图像清晰并以附件的形式另寄一份。4、 对作者投稿反应迅速:电子邮件投稿无特殊情况下3天之内回复;1-2个月内发表。书写稿件将不再受理。5、本刊不退稿件,电子邮件投寄的稿件一周内未收到回复的视作未被采用,作者可自行处理。请作者在未收到录用通知前勿投他刊。禁止一稿多投。6、一稿多投的作者,一经本刊发现将取消其稿酬,并对其以后的投稿将不再受理。7、凡是不愿上网的作者,请在投稿时声明,以便作相应的处理。

降低牛奶体细胞数的综合技术措施牛奶的品质关系到消费者的健康,它对整个行业的可持续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提高原料奶的质量,已成为奶牛养殖业必须着手解决的问题。影响奶牛乳汁中体细胞数增高的因素很多,有病理的,生理的、遗传的因素,也有环境、气候等因素,其中致病菌的感染影响最大。因此,加强体细胞监测,通过采取综合技术措施,通过管理和技术水平的不断提升,降低牛奶中的体细胞数,生产健康、优质的好牛奶应成为奶牛场科学养殖工作中的重要一环。1 科学的饲养管理 加强运动,使奶牛保持良好的体况;保持牛体卫生,经常刷拭牛体,尤其要保持牛的后躯及尾部清洁;加强牛群的日常管理,避免机械损伤。实行标准化饲养,合理配制日粮;注意饲料的贮存, 防发霉、变质,饮水清洁。注意母牛分娩前后乳房的护理。牛乳中体细胞数及临床乳房炎的发生率均与其维生素E的摄入量及血浆硒浓度呈负相关,奶牛日粮中适量添加这些抗氧化性微量养分可增强奶牛乳腺的抵抗力。加强对围产期奶牛的护理,奶牛产前要适时停乳,施行药物干奶。要及时淘汰体细胞持续偏高的奶牛。2 保持良好的环境卫生高温、潮湿、肮脏的环境最易滋生多种病原菌,要维护环境的清洁、干燥,保持清洁舒适的奶牛生活环境,防止细菌的繁殖;牛场定期消毒,根据不同季节定期进行消毒和增加消毒次数,按照冬少夏多的原则制定方案,严格执行;及时清扫牛床及运动场的积水、粪便、污泥等;保持适当的饲养密度,确保牛舍、牛床设计合理,有足够的垫草,并及时更换。保证正常通风,避免空气污浊;相对保持牛群封闭状态,避免感染源的传入;每次饲喂完毕,料槽及周围要及时清理、刷洗,以防残余饲料腐败造成污染。3 保持牛群健康奶牛场全面防疫,牛群定期进行健康检查,贯彻“防重于治”的方针,对传染性疾病要定期进行预防接种。注意保护乳房,发现泌乳量下降、乳房或乳汁异常,要及时找出原因,进行对症治疗。加强乳房炎尤其是隐性乳房炎的检测与治疗,中草药治疗隐性乳房炎有良好效果,可防止抗菌素在畜体和牛奶中的残留;正确治疗泌乳期的临床性乳腺炎;注意干奶期乳房炎的治疗和乳房护理;淘汰慢性感染牛。应及时隔离病牛,同时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对新调入的奶牛,要隔离观察,确定为无任何疾病的才能合群。4 规范使用和维护挤奶设备保持挤奶器工作状态正常,机器运转不正常会使放乳不完全而损害乳房;挤奶机械真空度不规则的变动,会将奶杯上的细菌带入乳头管内,使乳房发生炎症;真空度过高会使乳头皮肤和乳头口括约肌受损,加重乳头外翻,使乳头易受细菌感染;奶杯反复长时间的过吸或高真空度下过吸可损伤乳头内侧组织以及乳头括约肌;定期进行消毒和维护,及时更换易损零部件。患乳房炎的奶牛禁止上厅挤奶,以防交叉感染。5 正确的挤奶程序严格执行挤奶操作规程,建立稳定的训练有素的挤奶员队伍,提高他们执行挤奶操作规程的自觉性。挤奶人员要温和地对待泌乳牛,挤奶前要洗净消毒双手并擦干,按摩乳房清洗乳头,每头牛每个乳区有效药浴,并用消毒卫生毛巾或一次性纸巾擦干。应注意经常更换消毒液,以免细菌产生耐药性而影响消毒效果。废弃最初的3把奶,这一点非常重要,因为正常情况下,前3把奶中的体细胞数含量也很高。观察乳房有无红、肿、热症状及机械创伤,发现者不可参与机械挤奶,严防乳房炎奶进入正常乳。总之,降低生鲜牛奶中的体细胞数是一项非常复杂的工作,它与奶牛养殖业中很多环节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需要奶牛场通过制定可操作性的计划和行动方案,并持之以恒,经过长期的努力,必将保证奶牛场牛奶产量、质量和经济效益的全面提高。体细胞数高低是衡量原料乳质量的一个重要指标。随着国际乳制品贸易的增加,发达国家和地区对体细胞数制定了严格标准,美国农业部1995年规定,每毫升生鲜牛奶中体细胞数必须小于75万;加拿大规定小于50万/mL,欧共体规定小于40万/mL;新西兰、澳大利亚规定小于20万/mL。目前,世界上平均体细胞数最低的国家是瑞士,约为10万/mL。我国上海等地区已将体细胞数列入原料乳按质论价体系,规定每毫升生鲜牛乳中体细胞数小于等于50万,每千克牛奶加价05元;大于50万小于或等于75万,不加价;大于75万,每千克扣款01元。自2007年以来,我们对15个规模化奶牛场进行DHI测定,对部分未实行DHI监测的奶牛场采用加州乳房炎试验(CMT)或天津乳房炎试验(TMT),监测奶牛乳汁中体细胞的变化,通过阅读测定报告,总结月、季、年度的体细胞数,分析变化趋势,制定管理和技术方案,采取综合技术措施,指导牛场主改进工作。通过几年的努力,牛场管理水平不断改善,有效的控制了体细胞数,平均体细胞数已由最初的60万个/mL下降到15万个/mL。按照武清区规模化牛场每天生产鲜牛奶600t,每千克增加售价05计算,每天新增效益3万元,每年新增经济效益1000万元以上。

应该不是了吧

中兽医医药杂志 主办单位:中国农业科学院中兽医研究所 | 周期:双月刊 本刊是经国家科技部批准,由中国农业科学院中兽医研究所主办并公开发行的唯一一家国家级中兽医学和兽医药物 中兽医学杂志 主办单位:江西省中兽医研究所 | 周期:双月刊 本刊以介绍中国传统兽医科技及中西兽医结合内容为主,包括有:中兽医基础理论、兽医中(草)药及方剂、兽医 浙江畜牧兽医 主办单位:浙江省畜牧兽医学会 | 周期:双月刊 本刊是由浙江省科学技术协会主管,浙江省畜牧兽医学会主办的综合性畜牧兽医技术刊物。主要刊登畜牧兽医研究 中国蜂业 主办单位:中国农业科学院蜜蜂研究所 中国养蜂学会 | 周期:月刊 本刊办刊宗旨为紧密结合养蜂科研与生产,理论联系实际,普及与提高相结合,积极传播先进养蜂科技,促进我国 中国蚕业 主办单位:中国农业科学院蚕业研究所 | 周期:季刊 本刊是农业部主管中国农科院蚕业研究所主办的全国性蚕业科技刊物,面向蚕业生产和科研,实行普及与提高相结 中国兽药杂志 主办单位:中国兽医药品监察所 | 周期:月刊 本刊是国家级兽药专业的综合性科技期刊。本刊创刊于1955年,1991年始国内外公开发行。本刊以宣传国家的兽医 中国养兔 主办单位:江苏省畜牧兽医总站 中国畜牧业协会兔业分会 全国畜牧兽医总站 | 周期:双月刊

奶牛科学杂志投稿经验

可以发表其他农业类核心。

<奶牛技术指南-奶牛场经营与管理> 罗伯特A路宁 (作者), 李胜利 (译者), 孙文志 (译者) <奶牛科学(第4版) >泰勒(Howard DTyler) (作者), 恩斯明格(EME) (作者), 张沅 (译者), 王雅春 (译者), 张胜利 (译者)<泌乳与挤奶>简·胡曼 (作者), 米歇尔·瓦提欧 (作者), 石燕 (译者), 施福顺 (译者) <繁殖与遗传选择>米歇尔·瓦提欧 (作者), 施福顺 (译者), 石燕 (译者) <饲养小母牛>米歇尔·瓦提欧 (作者), 施福顺 (译者), 石燕 (译者)<营养和饲喂>米歇尔·瓦提欧 (作者), 石燕 (译者), 施福顺 (译者)<奶牛营养需要(第7次修订版)(2001年)> (美)国家科学研究委员会 (作者), 孟庆翔 (译者) 以上书籍内容全面,但要和自己的实际情况结合使用,切勿生搬硬套

转基因食品是否对人有伤害?  答案是显而易见的。看看有关公开报道。  一、1997德国农民克劳纳开始种植先正达Bt-176玉米试验田,头三年,玉米长势喜人、毫无虫害,当2001年,他将这种玉米用来喂养母牛时,牛开始剧烈腹泻并停止产奶,最后,他总共损失了70头牛。  二、1998年秋,苏格兰Rowett研究所的普兹泰教授(Pusztai)就在电视上公开宣称,他的实验证明,实验鼠肾脏、胸腺和脾脏生长异常或萎缩或生长不当,脑部萎缩,多个重要器官也遭到破坏,免疫系统变弱。  三、1999年,美国康耐尔大学的研究者John Losey在英国《自然》杂志上发表报告,用涂有转Bt基因玉米花粉的叶片喂养斑蝶,导致44%的幼虫死亡。  四、1997-1998年,英国等实验分析发现转基因食品导致某些动物健康异常和种植区域出现异常。英国政府资助的研究显示,食用了转基因土豆的老鼠出现了肝脏癌症早期症状、睾丸发育不全、免疫系统和神经系统部分萎缩等异常现象。  五、1998年,欧盟国家通过法律,把转基因农产品作业严格限制在实验室环境或封闭区域之内。  六、2004年先正达研发的转基因Bt-176玉米爆发丑闻,德国黑森州北部农民从1997年开始试种Bt-176玉米,并用作奶牛的补充饲料,2000年当农民开始提高该玉米在饲料中的比例后,所有的牛都死了。2004年瑞士联邦技术研究院地球植物学研究所海尔比克教授发现,Bt-176中的用来毒杀欧洲玉米螟的Bt毒素,无法分解,最终毒死了奶牛。  七、2005年5月22日,英国《独立报》又披露了知名生物技术公司“孟山都”的一份报告,以转基因食品喂养的老鼠出现器官变异和血液成份改变的现象。  八、2005年11月16日,澳大利亚联邦科学与工业研究组织(CSIRO)发表的一篇研究报告显示,一项持续4个星期的实验表明,被喂食了转基因豌豆的小白鼠的肺部产生了炎症,小白鼠发生过敏反应,并对其他过敏原更加敏感,并据此叫停了历时10年、耗资300万美元的转基因项目。  九、2006年,俄罗斯科学院高级神经活动和神经生理研究所科学家伊琳娜?艾尔马科娃博士研究发现,食用转基因大豆食物的老鼠,其幼鼠一半以上在出生后头三个星期死亡,是没有食用转基因大豆老鼠死亡率的6倍。  十、2007年,在奥地利政府的资助下,泽特克教授及其研究小组对孟都山公司研发的“转基因玉米NK603(抗除草剂)和转基因玉米MON810(Bt抗虫)的杂交品种”进行了实验。在经过长达20周的观察之后,发现转基因产品影响了小鼠的生殖能力。  十一、2008年意大利的科学家做了一个长期实验。他们用抗草甘膦转基因大豆喂养雌性小鼠长达24个月,结果发现食用GM大豆的雌性小鼠肝脏出现异常。  十二、2007年10月和11月,美国《纽约时报》等媒体报道,经过长期周密跟踪观察,发现有两种转基因玉米种植导致伤害蝴蝶生存,对生态环境安全的威胁程度已经超出可接受水平。为此,欧盟已经做出了初步决定、禁止该转基因玉米的种子销售使用。  十三、2007年,法国科学家证实,孟山都公司出产的一种转基因玉米对人体肝脏和肾脏具有毒性。  十四、2008年,美国科学家也证实了长时间喂食转基因玉米,小白鼠的免疫系统会受到损害,该研究成果发表在同年《农业与食品化学》杂志上。  十五、2009年12月22日,法国生物技术委员会最终宣布,转基因玉米"弊大于利",这等于转基因作物种植在法国的永久废除。  十六、2009年12月一期《生物科学国际期刊》上发表的研究结果表明,三种孟山都公司的转基因玉米能让老鼠的肝脏、肾脏和其它器官受损。三种转基因玉米品种,一种设计能抗广谱除草剂(即所谓的Roundup-ready),另外两种含有细菌衍生蛋白质,具有杀虫剂特性。这项研究利用了孟山都自己的原始数据。  十七、2004年7月28日,美国国家科学院完成了特别专题研究并发布研究报告,指明:转基因食品可导致难以预见的主基因(Host DNA)破坏,而用现有的审核和监测系统,美国各政府机构不能发现这些破坏。美国国家科学院列举了审核转基因食品产品的时候所没发现的异常:  - 食用了转基因玉米等转基因食物的老鼠,出现血细胞和肝脏细胞异常、肝脏比没食用的更重;  - 食用了转基因玉米的猪,在美国中西部农场出现假孕或不育;  - 食用了转基因玉米饲料的母牛,在德国实验农场非正常死亡;  - 使用转基因饲料的鸡的死亡率比使用自然饲料的死亡率高出两倍;  - 英国市场出现转基因大豆食品后,居民的过敏症上升了50%,巴西出现同样状况;  - 被长期认为“安全”的转基因玉米,其效果并非如推广者说的那么理想,例如,菲律宾食用者出现了皮肤、小肠和呼吸系统的异常反应;  十八、2000年到2001年,转基因种植区域发现生态环境出现异常获得更多证实,譬如,转基因玉米品种本身尚未发现异常,但其周围野生生态环境出现异常,而转基因甜菜等品种的野外试验显示其本身和环境都发现异常。为此,美国、加拿大、英国和欧盟国家的政府农业部门紧急成立农业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组,对转基因种植区开始全天候的严密监控措施。  十九、英国的权威科学杂志《自然》刊登了美国康乃尔大学教授约翰·罗西的一篇论文,论文中指出,蝴蝶幼虫等农田益虫吃了撒有某种转基因玉米花粉的菜叶后会发育不良,死亡率特别高。  二十、阿凡迪斯公司生产的一种“星联”转基因玉米,由于可能引起人体的过敏反应,美国环保局仅批准其用于动物饲料,禁止其用于食品生产。  二十一、Mayeno,AN等(1994)报告,发生一种新的,不明原因的病症,主要表现为嗜酸性肌痛。临床表现有麻痹、神经问题、痛性肿胀、皮肤发痒、心脏出现问题,记忆缺乏、头痛、光敏、消瘦(Brenneman,DE等,1993;Love,LA等,1993)。后查明系日本一公司生的基因化工程细菌产生的色氨酸所致。食用者在3个月后发病,导致37人死亡,1500人体部份麻痹,5000多人发生偶尔性无力。据测定,含量为1%便可将人杀死。  二十二:俄罗斯某研究机构小白鼠饲喂试验表明  喂转基因大豆的小白鼠3周内死亡达到50%  喂转基因大豆的小白鼠睾丸异常,喂正常大豆的小白鼠则睾丸正常  喂转基因大豆的小白鼠身材短小,喂正常大豆的小白鼠则正常  喂转基因大豆的小白胃细胞出现不明增生,喂正常大豆的小白鼠则正常  喂转基因大豆的小白鼠肝细胞异常,喂正常大豆的小白鼠则正常  。。。。。。  怎么办?  抵制!只有抵制!  这世上从来就没有什么救世主,只有靠我们自己。  立即行动起来!  利用口头相传、论坛发帖、QQ群发、邮件传送、手机短信、博客等多种多样的宣传手段,向更多的人传播转基因食品的危害。  要让更多的已经或正在遭受转基因食品侵害的人明白真相。  避免更多的人在不知不觉中成为转基因食品的试验品。  抵制转基因食品从我做起。

社会科学中的一门学科。它以人类的社会生活及其发展为研究对象,它用科学的态度、实际社会调查的各种方法对社会现象、社会生活、社会关系和各种社会问题进行观察、分析和研究,从而揭示出人类各个历史阶段的各种社会形态、社会结构和社会发展的过程和规律,为人们积累认识社会和安排社会生活的科学知识,为有关社会部门正确处理社会问题提供参考资料和科学依据。概括地讲,社会学是研究关于社会运行和协调发展的规律性的综合性的社会科学。首先提出“社会学”这一学科名称和创立这一学科的是19世纪的法国实证论者孔德,后又经英国学者斯宾塞把这一学科的理论进一步系统化,此后,社会学在世界各地尤其是在西方获得了发展。马克思创立的历史唯物主义诞生后,为研究人类社会生活、社会发展提供了正确的根本观点、原理和方法,从而也使社会学研究有了真正的科学基础。历史唯物主义的出现并没有也不可能代替社会学,社会学是一门正在发展中的学科,不少研究社会某一领域问题的学科,如经济学、政治学等已成为了专门的独立学科,另外对如人口、劳动、民族、宗教等社会现象问题的研究,也正在逐步发展为独立的学科,最终将从社会学中分离出去。但这并不会影响社会学的存在和发展,因为这些专门学科之间总是留有许多空白点,社会生活的发展中又总是会出现许多新的社会问题,社会生活各方面的联系是非常密切的,必须进行综合性的研究,这正是社会学研究的最大特点,所以社会学有着广阔的发展领域。社会组织、社会结构、社会功能、社会变迁等是社会学研究的重要内容,社会学基础理论和许多专门社会领域还可以构成社会学边缘研究学科,如政治社会学、经济社会学、宗教社会学、教育社会学、社会心理学等。社会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问世以来才有一百多年的历史,它的理论体系、研究领域都不是固定不变的,它将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不断地完善自己,以更好地为帮助人们正确地了解社会、认识社会和改造社会服务。

  • 索引序列
  • 奶牛科学杂志投稿要求
  • 奶牛科学杂志投稿
  • 奶牛科学杂志
  • 奶牛科学杂志投稿邮箱
  • 奶牛科学杂志投稿经验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