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期刊知识库 >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学报影响因子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学报影响因子

发布时间: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学报影响因子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创刊于1980年。1986年,取得国内统一刊号,由内部刊物半年刊转为国内公开发行的季刊。1990年,获得国际刊号,可在国内外公开发行。2007年,改为双月刊。

应该不是。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学报

经济政治、哲学研究水文化教育研究法学研究文史研究 刊名: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学报(社科版)Journal of North China Institute of Water Conservancy and Hydroelectric Power(Social Sciences Edition)主办: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周期: 双月出版地:河南省郑州市语种: 中文;开本: 大16开ISSN: 1008-4444CN: 41-1281/C历史沿革:现用刊名: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学报(社科版)曾用刊名:水利高教研究;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创刊时间:1985期刊荣誉:Caj-cd规范获奖期刊

刊 名: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学报 Journal of North China Institute of Water Conservancy and Hydroelectric Power主 办: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出版地:河南省郑州市周 期:双月语 种:中文开 本:大16开创刊时间:1980年国际标准刊号:ISSN 1002-5634国内统一刊号:CN 41-1249/TV 河南省一级期刊河南省高校学报评估优秀期刊全国高校优秀编辑质量科技期刊《CAJ-CD规范》执行优秀期刊 《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收录期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CAJCED)统计源期刊《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全文收录期刊《中国学术期刊数据库》(CSPD)全文收录期刊《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CSTJ)全文收录期刊 1.文题:简明扼要地反映论文的最主要内容,用语应标准化,一般不超过20个字。2.摘要:论文要点摘录,是论文要点不加注释和评论的一篇完整的陈述性短文,具有很强的自含性和独立性。包括研究的目的、方法、结果和结论等内容。要求文字精炼、重点突出、内容客观全面;字数200~300字。3.关键词:从题名、层次标题和正文中选出,反映论文主题概念的规范词汇;要求3~8个。4.英文翻译:包括文题、作者姓名、作者单位、摘要及关键词等的英文翻译。5.作者简介:标准格式如下作者姓名(出生年—),性别,民族(汉族省略),籍贯,职称,学历,主要从事???方面的研究6.基金项目:项目来源和类别,批准的正式名称(编号),多方资助应依次列出。基金项目中析出的论文优先录用及发表。7.正文部分:要求有创新,论点明确,论据充分,数字准确可靠,论证严格,逻辑严密,条理清楚,文字精炼(包括图、表),行文通畅,不得口语化。1)标题层次的划分。一般为3级,第1级标题为1,第2级标题为1,第3级标题为1。各级标题序号均用阿拉伯数字左起顶格书写。2)图。由绘图软件绘制,图线及文字要清晰,注释要明确,图中符号要与正文完全一致(包括大小写、正斜体、上下标等格式)。函数图的纵横坐标所代表的物理量要注出中文名称、代表符号及法定计量单位(与坐标位置平行写出),例如:速度v/(m/s)。各图均应写出图号(全文连续编号,如图1,图2,……)及图名。3)表格。务必使表格科学简洁、自明。使用三线表(可加横向辅助线),物理量的中文名称、代表符号及法定计量单位要注录齐全,如:压强P/kPa,并与文中一致。4)数据单位及符号。必须采用国际制单位及符号,单位符号为正体。5)变量符号为斜体,表示向量、矩阵的变量符号用加粗斜体。某些容易混淆的英文(大、小写)与希腊文符号要区分清楚,如英文S与s,希腊文γ与r,希腊文ω与w等。8.参考文献:正文中所标注的参考文献序号应按先后顺序连续编码,并置于方括号中,一般为上标格式。文后参考文献列表的内容及格式如下。1)专著:作者或编者书名[M](翻译作者,译)出版地:出版社,出版年2)期刊:作者文题[J]期刊名,年,卷(期):起止页码3)学位论文:作者文题[D]地名:毕业学校,年份4)论文集:文章主要责任者文题[C]∥论文集主要责任者论文集名出版地:出版社,出版年5)研究报告:作者(或成果所有者)文题[R]地名:颁布单位,年份6)标准及手册:编著者标准编号 标准名称[S]出版地:出版社,出版年7)专利:专利所有者专利题名:专利国别,专利号[P]公告或公开日期[引用日期]获取和访问路径(后两项仅限于网上资源时注录)8)报纸:作者题目[N]报纸名称,出版日(第几版)9)网页内容:作者题名[EB/OL][引用日期]获取和访问路径作者一律姓在前,名在后;作者个数在3名以内全部列出,3名以上列出前3名后加“,等”。9.稿件内容在政治、学术、保密等方面应符合国家有关规定,文责自负。编辑部有权对稿件进行技术和文字方面的修改。10.确认投稿前,请认真参阅投稿须知,并使用投稿模板对论文排版及规范格式。投稿时交纸质版1份,电子版发至电子邮箱,同时附作者联系方式:电话、电子邮箱、通信地址等。由于编辑部人力有限,来稿一律不退,作者自留底稿,请勿一稿多投。11.本刊已加入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全文数据库,如作者不同意将文章编入这些数据库,请在来稿时声明。12.作者应保证拥有合法的著作权,不得全篇抄袭或摘录他人或他刊文章。合作论文署名须征得作者同意,若因著作权引起争议本刊不承担责任。13.在学术会议上宣读交流的文稿,不属于一稿多投。但已收入论文集正式出版的,本刊不再重复发表。

国家级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创刊于1980年。1986年,取得国内统一刊号,由内部刊物半年刊转为国内公开发行的季刊。1990年,获得国际刊号,可在国内外公开发行。2007年,改为双月刊。

水利学报影响因子

买狈!!

权威期刊没有固定的标准,不同的机构、不同的行业有不同的要求。权威期刊一般只是期刊的一种称谓,具体权威与否,以及到底有多权威都没有定量的估计分析,级别主要看影响因子比较。

77777

EI工程索引期刊列表,期刊影响因子  1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 北京工业大学 403 10348  2 北京科技大学学报 优先出版期刊  北京科技大学 550 15053  3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 北京理工大学 529 18143  4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 大连理工大学 501 24889  5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东北大学 593 24732  6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东南大学 756 25987  7 国防科技大学学报 国防科技大学 383 11882  8 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 哈尔滨工程大学 322 10837  9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优先出版期刊  哈尔滨工业大学 425 27042  10 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湖南大学 545 15236  11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华南理工大学 726 23134  12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优先出版期刊  华中科技大学 502 44158  13 吉林大学学报(工学版) 优先出版期刊  吉林大学 701 11771  14 江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江苏大学 872 12987  15 解放军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解放军理工大学 288 5115  16 南京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南京理工大学 330 10765  17 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清华大学 517 57347  18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上海交通大学 426 40700  19 深圳大学学报(理工版) 深圳大学 610 3112  20 四川大学学报(工程科学版) 四川大学 744 13670  21 天津大学学报 天津大学 537 17853  22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同济大学 634 37774  23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优先出版期刊  西安交通大学 560 33152  24 西北工业大学学报 西北工业大学 395 11281  25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 西南交通大学 608 19606  26 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 优先出版期刊  浙江大学 551 24977  27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中南大学 789 16413  28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中山大学 574 22747  29 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 中国系统工程学会 238 72082  30 爆炸与冲击 中国力学学会;四川省力学学会;中物院流体物理研究所 663 11993  31 固体力学学报 中国力学学会 558 9595  32 计算力学学报 大连理工大学;中国力学学会 419 17521  33 力学学报 中国力学学会;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 769 23615  34 振动与冲击 中国振动工程学会 054 17498  35 高压物理学报 中国物理学会;高压物理专业委员会;四川省物理学会 510 4502  36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中国光学学会 360 37413  37 光学学报 中国光学学会 042 38833  38 光子学报 中国光学学会;中国科学院西安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 324 27690  39 计算物理 中国核学会 380 6681  40 声学学报(中文版) 中国科学院声学所;中国声学学会 901 15071  41 中国激光 中国光学学会 997 29497  42 人工晶体学报 中材人工晶体研究院 462 9081  43 测绘学报 中国测绘学会 403 20079  44 武汉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 武汉大学 779 27230  45 地球科学(中国地质大学学报) 优先出版期刊  中国地质大学 705 27773  46 矿物岩石 成都理工大学 854 9010  47 农业工程学报 中国农业工程学会 299 66460  48 农业机械学报 中国农业机械学会 723 32683  49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优先出版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 242 37943  50 工程力学 中国力学学会 583 26938  51 振动工程学报 中国振动工程学会 533 17034  52 材料工程 中国航空工业第一集团公司北京航空材料研究院 627 15145  53 材料研究学报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中国材料研究学会 647 15567  54 复合材料学报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中国复合材料学会 987 19396  55 功能材料 国家仪表功能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重庆仪表材料研究所;中国仪器仪表学会仪表材料学会 588 31878  56 无机材料学报 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 106 31374  57 真空科学与技术学报 优先出版期刊  中国真空学会 426 5836  58 中国矿业大学学报 中国矿业大学 077 19175  59 煤炭学报 中国煤炭学会 787 26000  60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中国石油大学 506 21541  61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东方地球物理勘探有限公司 333 19015  62 石油勘探与开发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 573 38668  63 石油学报 中国石油学会 437 34397  64 石油学报(石油加工) 中国石油学会 619 9237  65 材料科学与工艺 优先出版期刊  哈尔滨工业大学 508 11612  66 材料热处理学报 中国机械工程学会 595 7509  67 焊接学报 中国机械工程学会 555 16133  68 金属学报 中国金属学会 835 37021  69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 中国有色金属学会;中国材料研究学会;西北有色金属研究院 827 19429  70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中国有色金属学会 090 34615  71 光学精密工程 优先出版期刊  中国科学院长春光机所;中国仪器仪表学会 239 19822  72 机械工程学报 中国机械工程学会 544 46013  73 摩擦学学报 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 210 16939  74 仪器仪表学报 中国仪器仪表学会 785 36112  75 振动测试与诊断 全国高校机械工程测试技术研究会;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385 6972  76 兵工学报 中国兵工学会 377 10422  77 弹道学报 中国兵工学会 231 4293  78 工程热物理学报 中国工程热物理学会;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 431 25992  79 内燃机工程 中国内燃机学会 502 9758  80 内燃机学报 中国内燃机学会 688 14732  81 燃烧科学与技术 天津大学 498 7847  82 太阳能学报 中国太阳能学会 512 20533  83 核动力工程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257 5482  84 强激光与粒子束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中国核学会;四川省核学会 671 17799  85 原子能科学技术 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 247 6525  86 电工技术学报 中国电工技术学会 161 26632  87 电机与控制学报 哈尔滨理工大学 286 8721  88 电力系统自动化 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 083 109995  89 电力自动化设备 南京电力自动化研究所;国家电力公司南京电力自动化设备总厂 687 21893  90 高电压技术 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中国电机工程学会 003 31448  91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中国电机工程学会 319 118514  92 半导体学报 优先出版期刊  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中国电子学会 431 14693  93 北京邮电大学学报 优先出版期刊  北京邮电大学 620 8292  94 电波科学学报 中国电子学会 460 9672  95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电子科技大学 347 14519  96 电子学报 中国电子学会 686 73923  97 电子与信息学报 中国科学院电子学研究所;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信息科学部 328 21019  98 固体电子学研究与进展 南京电子器件研究所(中电科技集团公司第55所) 211 3635  99 光电子激光 天津理工大学 454 14853  100 红外与毫米波学报 中国科学院上海技术物理所;中国光学学会 140 10134  101 通信学报 中国通信学会 595 30766  102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优先出版期刊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444 15032  103 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 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公司二院;中国宇航学会;中国系统工程学会 499 36575  104 机器人 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 731 22520  105 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图形学学报 中国计算机学会 705 38391  106 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 国家863计划CIMS主题办公室;中国兵器工业210研究所 844 39070  107 计算机学报 中国计算机学会;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 796 62317  108 计算机研究与发展 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中国计算机学会 117 56723  109 控制理论与应用 优先出版期刊  华南理工大学;中国科学院系统科学研究所 555 31260  110 控制与决策 东北大学 907 41428  111 模式识别与人工智能 中国自动化学会;国家智能计算机研究开发中心;中国科学院合肥智能机械研究所 384 3022  112 软件学报 优先出版期刊  中国科学院软件研究所 181 76363  113 自动化学报 中国自动化学会;中国科学院自动化所 572 35255  114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四川大学 702 38249  115 高校化学工程学报 浙江大学 952 12632  116 化工学报 中国化工学会 902 32509  117 硅酸盐学报 中国硅酸盐学会 969 35168  118 燃料化学学报 中国化学会;中国科学院山西煤炭化学研究所 142 17565  119 新型炭材料 中国科学院山西煤炭化学研究所 397 9132  120 中国造纸 中国造纸学会;中国制浆造纸工业研究院 408 12149  121 土木建筑与环境工程 重庆大学 533 14824  122 建筑材料学报 同济大学 597 9252  123 建筑结构学报 中国建筑学会 074 36926  124 土木工程学报 中国土木工程学会 921 47212  125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 505 89626  126 岩土工程学报 中国水利学会;中国土木工程学会;中国力学学会;中国建筑学会;中国水利发电工程学会;中国振动工程学会 989 75588  127 岩土力学 优先出版期刊  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 879 48473  128 水科学进展 优先出版期刊  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中国水利学会 230 26924  129 水力发电学报 中国水力发电工程学会 546 10723  130 水利学报 中国水利学会 378 65957  131 铁道学报 中国铁道学会 540 21133  132 中国铁道科学 铁道部科学研究院 699 14381  133 中国公路学报 中国公路学会 996 28908  134 船舶力学 中国船舶科学研究中心;中国造船工程学会船舶力学学术委员会 332 4643  135 大连海事大学学报 大连海事大学 375 8943  136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432 19179  137 固体火箭技术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第四研究院;中国宇航学会推进专业委员会 439 5740  138 航空材料学报 中国航空协会 464 5219  139 航空动力学报 优先出版期刊  中国航空学会 430 11516  140 航空学报 优先出版期刊  中国航空学会 636 23164  141 空气动力学学报 中国空气动力学会 320 7668  142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564 14565  143 实验流体力学 中国空气动力学会 268 3228  144 推进技术 北京动力机械研究所 434 11375  145 Science China Physics,Mechanics & Astonomy 中国科学院 453 423  146 Science China Earth Sciences 中国科学院 860 1538  147 Journal of Systems Science and Complexity 中国科学院系统科学研究院 135 202  148 Journal of Hydrodynamics 中国船舶科学研究中心 896 800  149 High Technology Letters 科技部863联办;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 201 160  150 Earthquake Engineering and Engineering Vibration 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 323 141  151 Chinese Optics Letters 中国光学学会 637 1705  152 Chinese Journal of Geochemistry 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 476 211  153 China Ocean Engineering 中国海洋学会;中国海洋工程学会 500 689  154 Applied Mathematics and Mechanics(English Edition) 上海大学 262 1020  155 Transactions of Nonferrous Metals Society of China 中国有色金属学会 627 2511  156 Science China Chemistry 中国科学院 440 780  157 Rare Metals 中国有色金属学会 456 624  158 Journal of Wuh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Materials Science Edition) 武汉理工大学 156 280  159 Journal of Rare Earths 中国稀土学会 260 1359  160 Journal of Natural Gas Chemistry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成都有机化学研究所 369 243  161 Journal of Materials Science & Technology 中国金属学会;中国材料研究学会;中国科学院金属所 298 537  162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s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504 1704  163 Journal of Donghua University(English Edition) 东华大学 065 314  164 Mini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 中国矿业大学 258 409  165 Chinese Journal of Chemical Engineering 中国化工学会 534 1078  166 China Welding 中国焊接协会;中国机械工程学会焊接学会;哈尔滨焊接研究所 196 162  167 Acta Metallurgica Sinica(English Letters) 中国金属学会 263 448  168 Tsinghua Science and Technology 清华大学 210 634  169 Transactions of Tianjin University 天津大学 128 429  170 Transactions of Nanjing University of Aeronautics & Astronautics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196 315  171 Science China Technological Sciences 中国科学院 215 962  172 Journal of Zhejiang University-Science A(Applied Physics & Engineering) 浙江大学 323 510  173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inerals Metallurgy and Materials 北京科技大学 251 617  174 Journal of Thermal Science 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 075 119  175 Journal of Southeast University(English Edition) 东南大学 295 818  176 Journal of Shanghai Jiaotong University(Science) 上海交通大学 125 165  177 Journal of Harbi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优先出版期刊  哈尔滨工业大学 132 355  178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中南大学 480 811  179 Journal of Beiji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北京理工大学 097 686  180 Chinese Journal of Mechanical Engineering 中国机械工程学会 216 771  181 Chinese Journal of Aeronautics 中国航空学会 303 672  182 应用基础与工程科学学报 中国自然资源学会 474 5232  183 纳米技术与精密工程 天津大学 342 1093  184 The Journal of China Universities of Posts and Telecommunications 北京邮电大学 596 176  185 Journal of Systems Engineering and Electronics 中国航空机电集团第二研究院 268 387  186 Journal of Control Theory and Applications 华南理工大学 220 217  187 Journal of Computer Science and Technology 中国计算机学会;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 428 269

华水学报影响因子

学术期刊影响因子是指期刊近两年的平均被引率,即该期刊前两年发表的论文在评价当年被引用的平均次数。用公式表示为:影响因子=该刊前2年所发表的论文在第3年被引用的次数/该刊2年内所发表的论文总数从其定义可知,影响因子的三个决定因素分别为时间(2年)、论文总数(该刊连续2年内所发表论文总数)、被引用次数(上述论文在第3年被引用的总次数)。影响因子是一个相对数量指标,能够较好的反映期刊被使用的真实客观情况,可较公平的评价各类学术期刊,通常影响因子越大,期刊的学术影响力和作用也越大!扩展资料:影响因子现已成为国际上通用的期刊评价指标,它不仅是一种测度期刊有用性和显示度的指标,而且也是测度期刊的学术水平,乃至论文质量的重要指标。影响因子是一个相对统计量。影响因子是以年为单位进行计算的。以1992年的某一期刊影响因子为例,IF(1992年) = A / B其中:A = 该期刊1990年至1991年所有文章在1992年中被引用的次数;B = 该期刊1990年至1991年所有文章数。影响:许多著名学术期刊会在其网站上注明期刊的影响因子,以表明在对应学科的影响力。如,美国化学会志、Oncogene等。中国大陆各大高校(如清华大学、武汉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南开大学、中国农业大学、吉林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浙江大学、上海大学、大连理工大学等)都以学术期刊的影响因子作为评判研究生毕业的主要标准。以1992年为例,计算某期刊在该年的影响因子:X=以1992年为基点、某期刊于1990和1991年在1992年全部被引用之论文总次数Y=以1992年为基点、某期刊1990和1991年全部论文发文量的总和IF1992年 =(X(1990年,1991年) / Y(1990年,1991年))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影响因子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期刊影响因子

影响因子(Impact Factor,IF)是汤森路透(Thomson Reuters)出品的期刊引证报告(Journal Citation Reports,JCR)中的一项数据。 即某期刊前两年发表的论文在该报告年份(JCR year)中被引用总次数除以该期刊在这两年内发表的论文总数。这是一个国际上通行的期刊评价指标。影响因子现已成为国际上通用的期刊评价指标,它不仅是一种测度期刊有用性和显示度的指标,而且也是测度期刊的学术水平,乃至论文质量的重要指标。影响因子是一个相对统计量。影响因子并非一个最客观的评价期刊影响力的标准。扩展资料影响因子虽然可在一定程度上表征其学术质量的优劣,但影响因子与学术质量间并非呈线性正比关系,比如不能说影响因子为0的期刊一定优于影响因子为0的期刊,影响因子不具有这种对学术质量进行精确定量评价的功能。国内部分科研机构,在进行科研绩效考评时常以累计影响因子或单篇影响因子达到多少作为量化标准,有的研究人员可能因影响因子差1分而不能晋升职称或评定奖金等,这种做法绝对是不可取的。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影响因子

1、目前外文期刊的影响因子用JCR检索。中文的用中国知网。2、主要查找办法:(1)、JCR查询外文期刊影响因子,可使用外文数据库Web of Science中的JCR(Journal Citation Reports),其中JCR Science Edition用于查询自然科学类期刊,JCR Social Sciences Edition用于查询人文社会科学类期刊。它隶属于汤森路透集团。该网站需要授权才可访问,需要用大学代理账号。(2)、SCI期刊数据库查询中文期刊的影响因子,可使用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和中国科学文献计量评价中心联合推出的《中国学术期刊综合引证报告》(万锦堃主编,科学出版社)。SCI的影响因子一般于每年的6月份公布,由汤森路透统计发布,此为最准确的官方版本,其他网站均以此为版本,只作为参考意义,并非100%准确。PubMed中文网旗下的SCI期刊数据库也可以查询期刊近十年的影响因子及变化曲线,期刊覆盖领域。(3)、MedSCIMedSCI也可查询期刊的影响因子,数据来自网友上传。扩展资料:1、影响因子(Impact Factor,IF)是汤森路透(Thomson Reuters)出品的期刊引证报告(Journal Citation Reports,JCR)中的一项数据。 即某期刊前两年发表的论文在该报告年份(JCR year)中被引用总次数除以该期刊在这两年内发表的论文总数。这是一个国际上通行的期刊评价指标。2、影响因子现已成为国际上通用的期刊评价指标,它不仅是一种测度期刊有用性和显示度的指标,而且也是测度期刊的学术水平,乃至论文质量的重要指标。影响因子是一个相对统计量。3、影响因子并非一个最客观的评价期刊影响力的标准。一般来说影响因子高,期刊的影响力就越大。对于一些综合类,或者大项的研究领域来说,因为研究的领域广所以引用率也比较高。比如,生物,和化学类的期刊,这类期刊一般情况下就比较容易有较高的影响力。4、影响因子虽然可在一定程度上表征其学术质量的优劣,但影响因子与学术质量间并非呈线性正比关系,比如不能说影响因子为0的期刊一定优于影响因子为0的期刊,影响因子不具有这种对学术质量进行精确定量评价的功能。5、国内部分科研机构,在进行科研绩效考评时常以累计影响因子或单篇影响因子达到多少作为量化标准,有的研究人员可能因影响因子差1分而不能晋升职称或评定奖金等,这种做法绝对是不可取的。6、影响因子(Impact factor,缩写IF)是指某一期刊的文章在特定年份或时期被引用的频率,是衡量学术期刊影响力的一个重要指标,由美国科学情报研究所(ISI)创始人尤金·加菲得(Eugene Garfield)在1960年代创立,其后为文献计量学的发展带来了一系列重大革新。自1975年以来,每年定期发布于"期刊引用报告"(Journal Citation Reports)。7、影响因子是以年为单位进行计算的。以1992年的某一期刊影响因子为例,IF(1992年) = A / B。其中,A = 该期刊1990年至1991年所有文章在1992年中被引用的次数;B = 该期刊1990年至1991年所有文章数。

影响因子是对刊物的评价,而不能代表发表于此刊物的每一篇论文的水平。《电子与信息学报》从2001至2005年发表论文1618篇[9],2006年5年被引593次,100篇被引论文贡献了50%的被引频次。5%的论文未被引用过。Seglen也通过统计发现,约15%的论文贡献50%刊物总被引频次,50%论文贡献90%被引频次。这表明,好的刊物并不能提高一般水平论文的被引频次。影响因子是有波动的,不是一成不变的。影响因子的计算方法:以计算2004年if 为例 if 2004= (该杂志2003被引次数 + 该杂志2002被引次数)/(该杂志2003文章数量 + 该杂志2002文章数量)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报考

2021华北水利水电大学考研报考条件包括:1、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身体健康状况符合国家和招生单位规定的体检要求;2、国家承认学历的应届和往届本科毕业生、国家承认的高职高专毕业学历满2年;3、已获硕士、博士学位的人员。同时,教育部印发《2021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工作管理规定》的通知,通知对2021年全国硕士研究生考试招生工作部署做出明确指示,明确2021考研报名条件如下:第十五条 报名参加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的人员,须符合下列条件:(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二)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品德良好,遵纪守法。(三)身体健康状况符合国家和招生单位规定的体检要求。(四)考生学业水平必须符合下列条件之一:国家承认学历的应届本科毕业生(含普通高校、成人高校、普通高校举办的成人高等学历教育等应届本科毕业生)及自学考试和网络教育届时可毕业本科生。考生录取当年入学前(具体期限由招生单位规定)必须取得国家承认的本科毕业证书或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出具的《国(境)外学历学位认证书》,否则录取资格无效。具有国家承认的大学本科毕业学历的人员。获得国家承认的高职高专毕业学历后满2年(从毕业后到录取当年入学之日,下同)或2年以上的人员,以及国家承认学历的本科结业生,符合招生单位根据本单位的培养目标对考生提出的具体学业要求的,按本科毕业同等学力身份报考。已获硕士、博士学位的人员。在校研究生报考须在报名前征得所在培养单位同意。注:各院校具体要求会根据学校招生专业有所不同,具体可参考【2021华北水利水电大学招生简章公告】注:有关教育部公布的2021考研报考条件更多详细内容可查看【2021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公告】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2020年招生章程第一章 总 则第一条 为规范学校招生工作,促进公平、科学选才,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 等相关法律以及教育部、河南省教育厅关于 2020 年招生工作的有关规定,制定本章程。第二条 本章程适用于华北水利水电大学普通全日制本科层次招生工作。经教育部批准,华北水利水电大学与俄罗斯乌拉尔联邦大学合作设立的华北水利水电大学乌拉尔学院(非独立法人、本科层次中外合作办学机构) ,纳入国家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计划,由华北水利水电大学负责招生、培养、就业等工作。第三条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招生工作遵循“公平竞争、公正选拔、公开透明”的原则,德智体美全面考核、综合评价、择优录取。第四条 学校办学地点:河南省郑州市金水东路 136 号(龙子湖校区) ,邮编:450046;河南省郑州市北环路 36 号(花园校区) ,邮编:450045。第二章 学校概况— 3 —第五条 学校全称“华北水利水电大学” (以下简称学校) ,部标代码 10078。学校起源自 1951 年创建于北京的中央人民政府水利部水利学校,1954 年更名为水利部北京水利学校。1958 年北京水力发电学校、北京水力发电函授学院并入,成立北京水利水电学院。1969 年迁至河北省磁县岳城水库办学,1971 年更名为河北水利水电学院。1977 年迁至河北省邯郸市办学,1978 年更名为华北水利水电学院。1990 年迁至河南省郑州市办学,2000年整建制由水利部划转河南省管理。 2009 年水利部与河南省政府签署共建华北水利水电学院战略协议。 2013 年更名为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学校是一所以水利电力为特色,工科为主干,理、工、管、农、经、文、法、艺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公办普通高等院校。学校占地面积 2335 亩,现有全日制在校本科生和硕士、博士研究生、外国留学生 34100 余人。学校现有教职工 2376 人,其中专职教师 1707 人,具有正高级职称教师 230 人,具有博士学位教师 785人。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入选者 2 人,全国模范教师 3 人,省优秀专家、省学术技术带头人、省级教学名师、模范教师和优秀教师 45 人。学校设有水利学院、电力学院等 24 个教学单位,黄河科学研究院、水文化研究中心等 118 个研究机构。水利部水务培训中心、水利部电大开放教育办公室设在学校。学校是国家首批硕士学位授予权单位,是博士学位授予权单位,是教育部第二批“卓越工— 4 —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高校。2012 年,学校入选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高校。2016 年获批水利部“国家水情教育基地” 。学校以国家“双一流”建设和河南省高校分类发展为契机,立足河南,面向全国,持续巩固提升本科教育基础地位,积极发展研究生教育,大力拓展国际合作办学,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家水利电力事业提供有力的人才资源和智力支撑。学校面向全国 31 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及港澳台地区招生。现有 68 个全日制本科专业,包括 9 个国家级、省级卓越计划建设专业,15 个国家级、省级综合改革试点专业,17 个国家级、省级特色专业建设点。拥有 14 个省级一级重点学科,3 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34 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第六条 建校 69 年以来,学校为国家培养了 30 万多名高级专业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包括国家部委部长、武警水电部队将军和省部级领导近 20 名,全国道德模范获得者吴新芬,第五届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全国优秀大学生、全国优秀共青团员等十余项荣誉称号的孟瑞鹏, “雨果奖”获得者刘慈欣,组建“中国蓝天救援队”的安少华等各领域杰出校友,彰显了学校“下得去,吃得苦,留得住,用得上,干得好”的人才培养特色。学校先后被授予“全国水利科技先进集体” 、 “全国高等院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优秀单位”、“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 、 “全国教育系统纪检监察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连续三届被评为“省级文明单位” ,并被— 5 —评为“省级文明单位标兵” 。近年来先后荣获“最具就业竞争力的10 张河南教育名片”、“全国大学生就业最佳企业评选优秀组织高校奖”和“全国毕业生就业 50 所典型经验高校”等荣誉。第三章 招生组织机构和人员第七条 学校成立由主要负责人和校内纪检监察等有关部门负责人组成的招生工作领导小组,负责本校招生工作,并设立招生办公室、配备专职工作人员和开展招生考试工作必备的办公设备、场所、设施。第八条 学校普通全日制本科层次招生工作的常设机构全称为“华北水利水电大学招生办公室” ,负责对学校普通全日制本科层次招生工作的组织实施。第九条 学校从不委托任何社会性中介机构或者个人从事招生工作。第四章 招生计划第十条 学校根据社会需求、发展规划、办学条件、生源状况、学科发展等因素制定年度招生计划,经校党委会议研究确定后,报河南省教育厅和教育部审批。第十一条 学校招生办公室根据教育部、河南省教育厅下达的招生计划制定招生方案, 并报河南省教育厅和教育部审核备案。学校招生办公室同时将生源来源计划按要求及时报送各有关省(自治区、直辖市)招生考试院(招生考试办公室)备案,并通过相关渠道向社会公布。学校在不超过本科招生计划总数的 1%内编制预留计划,并报主管部门审核、教育部备案,用于调节各地统考上线生源的不平衡。第十二条 2020 年,学校面向全国 31 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及港澳台地区招生。第五章 录取规则第十三条 录取体制:学校招生工作在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招生委员会统一组织下进行,执行“学校负责、招办监督”的规定。第十四条 提档比例:根据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生源情况和有关规定确定提档比例。第十五条 专业录取原则:以投档成绩为依据,实行“志愿清、专业清”原则。 (本章程所说“专业”包括具体专业、专业方向或专业大类。大类招生录取考生的专业分流按照学校有关规定执行。 )投档成绩相同时,按照考生所在省投档成绩排序规定确定先后顺序,如所在省没有具体要求,我校依次对比语文、数学、外语、综合成绩确定先后顺序。当考生所有专业志愿均不能满足但服从专业调剂时,则根据考生投档成绩从高到低(投档成绩相同— 7 —时,确定先后顺序规则同上)调剂到其他专业录取。不服从专业调剂的考生,将做退档处理。在实行高考综合改革试点的省份(自治区、直辖市),学校按照试点省(自治区、 直辖市)有关规定已提前确定了拟招生专业 (大类)对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的科目要求;考生报考我校时须按照以上各招生专业(大类)的选考科目要求进行报考;学生综合素质档案材料作为录取参考。录取专业的确定按照该省(自治区、直辖市)高考改革方案有关规定执行。港澳台侨生按普通高等学校联合招收华侨、港澳台地区学生办公室及学校相关招生简章的规定录取。第十六条 学校“英语”专业只招收外语语种为英语的考生;“俄语”专业、华北水利水电大学乌拉尔学院各专业只招收外语语种为英语、俄语的考生;中英、中韩合作办学各专业只招收外语语种为英语的考生。除以上特殊说明的专业外,学校其它专业不对考生作统考外语语种限制。但因为学校其它专业公共外语只开设英语课程( “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小语种方向除外) ,凡被录取考生应当以英语作为外语必修课程,并按照学校有关规定完成学业。第十七条 退档原则:凡因思想政治品德考核不合格、不服从专业调剂者,学校可考虑予以退档。除特殊注明的专业外,学校对考生身体健康状况的要求按《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及有关补充规定执行。— 8 —第十八条 艺术类专业录取规则:我校艺术类专业文理兼收,考生需参加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文化考试及由各省招生考试主管部门组织的省级专业统一考试。我校2020 年不在各省组织专业校考或单独测试。投档办法和投档比例按各省相关规定执行。凡投档进入我校阅档范围的考生,按照我校排序规则排序后进行阅档及确定录取专业或退档。我校排序规则:艺术类专业考生,高考文化课和专业课成绩均达到考生所在省份划定的录取分数线,按照高考文化课成绩占40%、专业课成绩占 60%的比例计算综合分数,以此综合分数为据排序,按照“志愿清、专业清”原则确定录取专业。 (本章程所说“专业”包括具体专业、专业方向或专业大类。 )第十九条 录取结束后, 根据教育部和河南省教育厅的要求,学校在华北水利水电大学招生信息网及其它官方媒体及时向社会公布录取结果。第二十条 学校录取各专业学生无男女生比例限制。第二十一条 对经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招生考试主管部门认可、公示并已计入高考投档成绩,享受加分政策的考生,学校原则上予以认可,并根据教育部及该省有关规定提档录取。第六章 收费标准及其他第二十二条 根据国家有关规定,学生入学时应当按学校规— 9 —定的缴费方式和时间缴纳学费、住宿费。收费标准以河南省发展改革委员会、财政厅、教育厅批复为准。第二十三条 新生入学报到后,学校将入学资格进行全面复查。经复查不合格者,学校将依据有关规定,视不同情况予以处理,直至取消入学资格。凡弄虚作假者,一律取消其入学资格。对未经学校同意逾期不报到的考生,视为自行放弃入学资格。学校将按有关规定将取消入学资格及自行放弃入学资格的考生传报生源所在省级招办备案。第二十四条 学校建立了一套以“奖、贷、助、勤、补、减、免”为主体的学生资助体系,开辟有新生入学“绿色通道” ,同时建立“三位一体”大学生健康救助体系。学校目前设立有“国家奖学金” 、 “国家励志奖学金” 、 “国家助学金”、 “国家助学贷款”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优秀学生奖学金”、“优秀学业奖学金”、“积极进取奖学金”、“专业奖学金”、“杰出校友奖学金” 、 “优秀新生奖学金” 、 “国防奖学金” 、 “孟瑞鹏奖学金”等;设立有学生勤工助学专项基金,有相对稳定的学生勤工助学岗位,设立有临时困难补助救补机制等。第二十五条 新生(含中外合作办学各专业学生)入学注册后,学校依据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对学生进行培养,完成规定的学业任务并考核合格的,颁发华北水利水电大学本科毕业证书。符合学士学位授予条件的本科毕业生颁发学士学位证书。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学习能力自愿申请跨学科修读双学士学位,完成双学士— 10 —学位专业培养方案规定的学业任务并考核合格,取得主修专业学位资格,满足双学士学位条件的,颁发双学士学位证书。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外合作办学条例》 、批准文件和中外双方合作办学协议,华北水利水电大学乌拉尔学院各专业,学生修完外方学校要求的学分,符合外方学校学士学位授予条件的,颁发外方合作办学学校学士学位证书。中英、中韩合作办学各专业,学生修完外方学校要求的学分,并到外方高校进行一定时间的学习后,符合外方学校学士学位授予条件,颁发外方合作办学学校学士学位证书。我校从今年起加入“中外高水平大学学生交流计划” 。该计划为学分互认联合培养项目:要求学生后两学年如无特殊情况必须赴外方合作学校学习,不接受无出国交流意愿的学生报考。参加本项目的学生在注册时需签署入学承诺书。该项目的合作模式为“2+2” 。即学生第 1、2 学年在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学习,第 3、4学年赴澳方合作大学学习,中澳双方学分互认。在学习期限内同时达到两校毕业与学位授予条件的学生,将分别获得我校本科毕业证书、学士学位证书和澳方合作大学学士学位证书。学生所获证书分别与中澳双方在校生的证书一致。第七章 附 则第二十六条 学校以往有关招生政策、规定如与本章程不一致的,以本章程为准;本章程若与国家及教育部等相关部门政策— 11 —相抵触,以国家及教育部等相关部门政策为准。第二十七条 本章程为华北水利水电大学普通本科招生的纲领性文件,内容未尽事项详见各类具体招生简章。第二十八条 本章程由华北水利水电大学负责解释。第二十九条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招生办公室联系方式:办公地址:河南省郑州市金水东路 136 号华北水利水电大学(龙子湖校区)行政办公楼 626 房间邮编:450046录取咨询电话:0371-65790702传 真:0371-65577818招生网址:电子信箱:招生办官方微信:hszsbgs学校纪委监督电话:0371-65790233

本校最多,可以推荐。清华是水电河南郑大也多河海大学、大连理工、西安交大、哈工大、同济也多。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浙江大学也开始报了

一般学校都不会对本科院校做出限制的具体要求可以到学校官网下载招生简章或者招生目录查询

  • 索引序列
  •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学报影响因子
  •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学报
  • 水利学报影响因子
  • 华水学报影响因子
  •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报考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