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期刊知识库 > sci发文量排名

sci发文量排名

发布时间:

sci发文量排名

67万篇 8%详细知识: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11月27日在京公布的2008年度中国科技论文统计结果显示,2008年主要反映基础研究状况的《科学引文索引》(SCI)收录的中国科技论文总数为67万篇,较2007年的94800篇增加了21900篇,占世界份额的8%,位列世界第二位。2008年SCI收录论文较多的20家科研机构均为中科院所属研究院所,中科院化学所、长春应化所和上海生命科学院分列前三名。 在反映工程科学研究情况的《工程索引》(EI)收录期刊论文中,2008年共收录中国论文94万篇,占世界论文总数的53%,超过位列第二的美国42个百分点。其中,中国国内机构产生的论文为5万篇,比2007年增长了3%,占世界总数的份额为5%,较上一年度提高了9个百分点,继续排名世界第一位。2008年EI收录论文较多的20家研究机构中有19家为中科院所属研究院所,中科院金属所、化学所和长春应化所分列前三名。

SCI也是深圳西韵品牌设计的简称。一个年轻、激情、充满创造、快速成长的广告设计策划团队。结合专业优势与资源优势,通过整合设计传播,致力于为客户创造更富有市场竞争力的品牌。 团队成员以多年市场触觉经验的实力,已为许多知名企业提供设计策划服务。西韵专注于中小型企业企业提供品牌设计、策划、咨询服务,使其优越、独特之处得以有效表达,令推广活动事半功倍,从而提高市场竞争力,为顾客取得短期成果与长期成就。最新SCI检索收录期刊目录影响因子(分类目录) 美国《科学引文索引》(Science Citation Index, 简称SCI)于1957年由美国科学信息研究所在美国费城创办。40多年来,SCI(或称ISI)数据库不断发展,已经成为当代世界最为重要的大型数据库,被列在国际六大著名检索系统之首。它已成为目前国际上最具权威性的、用于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成果的重要评价体系。科学引文索引(Science Citation Index, 缩写:SCI)是由美国科学情报研究所(Institute for Scientific Information,简称ISI)于1960年编辑出版的一部期刊文献检索工具,其出版形式包括印刷版期刊和光盘版及联机数据库。影响因子(Impact factor,缩写IF)是美国科学情报研究所(ISI)的期刊引证报告(JCR)中的一项数据。指的是某一期刊的文章在特定年份或时期被引用的频率,是衡量学术期刊影响力的一个重要指标。由美国科学情报研究所创始人尤金·加菲得(Eugene Garfield)在1960年代创立,其后为文献计量学的发展带来了一系列重大革新。自1975年以来,每年定期发布于“期刊印证报告”(JCR)。影响因子(Impact Factor,IF):即某期刊前两年发(S, T)表的论文在统计当年(U)的被引用总次数X(前两年总被引次数)除以该期刊在前两年(S, T)内发表的论文总数Y(前两年总发文量)。这是一个国际上通行的期刊评价指标。公式为: IFU =(X(S,T) / Y(S,T))。例如,某期刊2005年影响因子的计算;本刊2004年的文章在2005年的被引次数:48 ;本刊2004年的发文量:187;本刊2003年的文章在2005年的被引次数: 128 ;本刊2003年的发文量:154;本刊2003-2004的文章在2005年的被引次数总计: 176 =(48+128);本刊2003-2004年的发文量总计:341 =(187+154);本刊2005年的影响因子:5161 = (176÷341) 。

sci期刊发文量排名

HNO HERZ IRBM B-ENT CUTIS PFLEGECHIRURGIN VIVOIN VIVOJBR-BTR NOTARZT给你一些四区的IF<1的医学SCI期刊,你自己琢磨下

CHINESE MEDICAL JOURNAL《中华医学杂志》(英文版) 月刊 ISSN:0366-6999 影响因子393 CELL RESEARCH《细胞研究》(英文版) 双月刊 1001-0602 729中西医结合杂志(英文版)中医杂志(英文版)中国药理学杂志

sci材料类杂志推荐:1、JOURNALOFVACUUMSCIENCE&TECHNOLOGYAissn:0734-21012018-2019最新影响因子:833出版地:UNITEDSTATES出版周期:Bimonthly审稿速度:一般,3-6周平均录用比例:容易2、MATERIALSSCIENCEANDTECHNOLOGYissn:0267-08362018-2019最新影响因子:938出版地:ENGLAND出版周期:Monthly审稿速度:约6个月平均录用比例:容易3、MATERIALSTRANSACTIONSissn:1345-96782018-2019最新影响因子:764出版地:JAPAN出版周期:Monthly审稿速度:约5个月平均录用比例:容易4、METALLURGICALANDMATERIALSTRANSACTIONSA-PHYSICALMETALLURGYANDMATERIALSSCIENCEissn:1073-56232018-2019最新影响因子:985出版地:UNITEDSTATES出版周期:Monthly审稿速度:约8个月平均录用比例:较易5、JournalofAlloysandCompounds《合金与化合物杂志》投稿比例:455%6、MaterialsLetters《材料快报》投稿比例:023%7、AppliedSurfaceScience《应用表面科学》投稿比例:173%8、JournalofPhysicalChemistryC《物理化学杂志,C辑》投稿比例:830%9、MaterialsScienceandEngineeringAStructuralMaterialsPropertiesMicrostructureandProcessing《材料科学与工程,A辑:结构材料》投稿比例:703%10、JournalofInorganicMaterials《无机材料学报》投稿比例:150%国内很多高校都比较认可sci期刊,不管是提升科研能力或者是研究生论文,选择sci论文发表的人员比较多。sci对论文的要求是比较高的,不是什么论文都能发表sci论文的,所以要提前做好准备。

根据领域来划分,儿科领域方面,中国学者比较喜欢期刊是BMC PEDIATR;口腔方面是ARCH ORAL BIOL。

sci发表数量排名

2001-2011年SCI收录至少有一位中国学者(不包括台湾地区)发表的论文983,099篇(截至到2011年12月5日按出版年统计),其中化学(CHEMISTRY)学科论文199,376篇(是近十年中国学者发文最多的学科),199,376篇文献包括学术论文188,160篇、会议摘要6,099篇、会议论文4,743篇、综述3,270篇、通讯751篇、社论705篇、更正354篇、传记20篇、新闻12篇等。??199,376篇文章共发表在555种化学学科期刊上,其中发文量居前十位的期刊见下表:??????表一??2001-2011年SCI收录中国学者发表的化学学科论文发文量居前十位的期刊??排名?期刊名称?2010年?影响因子?发文量?占总文章?量的百分比(%)?1?Chemical?Journal?of?Chinese?Universities?Chinese?《高等学校化学学报》?656?6028?023?%?2?Journal?of?Alloys?and?Compounds《合金与化合物杂志》?138?5445?731?%?3?Abstracts?of?Papers?of?The?American?Chemical?Society《美国化学会会议论文摘要》??4974?495?%?4?Acta?Chimica?Sinica《化学学报》?611?4665?340?%?5?Chinese?Chemical?Letters《中国化学快报》?775?4148?080?%?6?Chinese?Journal?of?Analytical?Chemistry《分析化学》?798?4069?041?%?7?Applied?Surface?Science《应用表面科学》?795?3878?945?%?8?Chinese?Journal?of?Inorganic?Chemistry《无机化学学报》?670?3696?854?%?9?Acta?Physico?Chimica?Sinica《物理化学学报》?734?3648?830?%?10?Journal?of?Physical?Chemistry?C《物理化学杂志,C辑》?524?3429?720?%?11?Chinese?Journal?of?Chemistry《中国化学》?773?3253?632?%??注:排名3的Abstracts?of?Papers?of?The?American?Chemical?Society《美国化学会会议论文摘要》为专门刊登会议摘要的期刊????????附件:2001-2011年SCI收录中国学者发表的化学学科论文发文量居前100位的期刊??排名?期刊名称?发文量?占总文章?量的百分比(%)???????????Chemical?Journal?of?Chinese?Universities?Chinese?6028??023?%???????

这个可以去贴吧问问吧 那里人了解的比较多吧 应该

2013年我国SCI论文数量位居世界第2位,发明专利授权量位居世界第3位。SCI论文是被SCI(Scientific Citation Index,《科学引文索引》)收录的期刊所刊登的论文,目前我国科技界对SCI论文概念模式,小部分研究者误认为SCI是一本期刊,由南京大学引用并成为各大高校和科研机构学术评价和奖惩的一类刊物。SCI论文本身来说,我国科研工作者大多面临英语能力匮乏的缺陷,尤其对于年龄大和专业性强的科技工作者来说,内容不是问题,英语往往成为了制约的瓶颈。SCI论文对我国大部分科技工作者来说依然是神秘的,难于发表的,正基于此,大部分科研机构、高校等单位引入作为评价标准,这也是有失公正,虽然缺少人为干预的评价标准,但科研工作者在工作的同时,不得不将精力浪费在于SCI论文的写作与发表。虽然使得我国科研可与国际接轨,培养我国科技工作者运用SCI官网进行现有论文和科技成果的查询与搜索的习惯,但制约了我国的科技水准,使科研人员不得不分出一部分精力用在外语上,使大量优秀研究成果流入英文期刊,破坏了中文期刊的发展,降低了中文在科技领域的“币值”。如是指国知局的话,在申请人递交的技术专利当中,并不是每个申请都能授权的。尤其是发明专利。审查特别严格。如果您的技术存在一些问题,国知局就不会给于这个技术授权专利的。如是可以授权专利技术,那国知局就会先给申请人发一份授权通知书。拿到了授权通知书就相当于这个技术已经成为专利了。就等着下专利证书就可以了扩展资料:SCI创立背景SCI(Scientific Citation Index)是美国科学信息研究所(ISI)编辑出版的引文索引类刊物,创刊于1964年。分印刷版、光盘版和联机版等载体。印刷版、光盘版从全球数万种期刊中选出3300种科技期刊,涉及基础科学的100余个领域。每年报道60余万篇最新文献,涉及引文900万条。进入SCI这一刊物的论文即为SCI论文。影响因子SCI选录刊物的依据是文献分析法,即美国情报学家加费尔德提出的科学引文分析法。该分析法以期刊论文被引用的频次作为评价指标,被引频次越高,则该期刊影响越大。在一定时期(通常是前两年)内,某一刊物发表的论文,被已经进入SCI刊物的论文所引用的总次数,除以该刊物这一时期内的论文总数,即为该刊物的影响因子。一般来说每一年的6月份公布影响因子,影响因子并不是该年度,而是上一年度的影响因子!参考资料来源:中国经济网-《国家创新指数报告2013》发布:我国创新能力稳步上升百度百科-SCI论文百度百科-专利授权

sci数量排名

中国这些期刊属于sci:1、Acta Biochmica  et Biophysica Sinca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学报 0582-9879 6789属于sci。 2、Acta Botanica Sinica 植物学报属于sci。3、Acta Ahimica Sinica 化学学报属于sci。4、Acta Geologica Sinica-English Edition  地质学报(英文版) US1000-9515 89属于sci。注意事项:1、SCI从来源期刊数量划分为SCI和SCI-E。SCI指来源刊为3700多种的SCI印刷版和SCI光盘版(SCI Compact Disc Edition, 简称SCI CDE),SCI-E(SCI Expanded)是SCI的扩展库,收录了5600多种来源期刊,可通过国际联机或因特网进行检索。2、截止至2006年6月,耳鼻咽喉头颈外科领域SCI期刊共收录30种,其中核心期刊(印刷版/光盘版)16种。3、被耳鼻喉科专业这30种SCI-E杂志收录都可以称作被SCI收录。4、深圳市文化创意产业协会(英文缩写 SCCI)是深圳地区从事文化创意产业的重点文化企业发起成立的行业性、综合性、非营利性社会团体组织,是深圳地区文化创意产业唯一综合性公共服务平台。

SCI期刊影响因子查询/中文核心期刊查询系统  网页链接

这个可以去贴吧问问吧 那里人了解的比较多吧 应该

SCI有两个分区规则:JCR分区和中科院的分区;1、JCR分区根据影响因子(IF值),某一个学科的所有期刊都按照上一年的影响因子降序排列,然后平均4等分(各25%),分别是Q1,Q2,Q3,Q4。2、中科院分区的方法:一区刊:各类期刊三年平均影响因子的前5%;二区刊:前6% ~ 20%;三区刊:前21% ~ 50%;四区刊:后51%~100%。SCI杂志的分区依据 国际一流科技期刊的分区遴选法 选国际一流科技期刊的理论基础    科技期刊浩如烟海,刊载期刊上的科技论文的数量更是呈指数型增长。面对如此众多的论文信息,如何有效的选择报道科学前沿问题、具有国际地位的一流期刊成为我们面临的重要问题。  1期刊论文与评价指标的“集中与分散”规律    早在1934年,英国著名文献计量学家布拉德福就首先发现了学术论文在期刊中的分布规律,即:“对某一学科而言,将科学期刊按其刊载该学科论文的数量,以递减顺序排列时,都可以划分出对该学科最有贡献的核心区,以及论文数量与之相等的相继的几个区。这时核心区与相继各区的期刊数量成1:a:a2„„的关系。”后人将此规律称之为布拉德福文献分散定律。    此后,期刊论文的分布规律受到人们重视而不断发展。1971年,美国情报学家、《科学引文索引》(SCI)创始人加菲尔德,通过统计2000种期刊中的1000,000篇参考文献发现,24%的被引率高的文章出自25种期刊,50%得出自152种期刊,75%出自767种期刊,而其余的被引文章则分散在数量很大的期刊中,证明了被引文章在期刊上的分布也有一个较为集中的核心与广为分散的相关区。    还有很多研究表明,其他如文摘率、影响因子等因素也存在着“集中与分散”的规律。因此,根据“集中与分散”规律,选择集中了学科领域内大量论文、集中了学科期刊较高指标值、具有较高国际显示度的少数期刊,作为学科的国际一流期刊,有助于我们更有效的利用期刊信息了解学科研究动向和发展趋势。2 遴选国际一流期刊的评价指标    文献计量学研究中用来评价科技期刊质量的指标有很多,其中期刊的影响因子(IF)、总被引频次(CI)以及最近两年的期刊被引频次(IFCI)可以从不同角度反映期刊的显示度。   影响因子(IF)指某期刊前两年发表论文在统计当年被引用的总次数与该刊前两年发表论文数的比值。它可以测度期刊在最近两年中的篇均被引频次,是国际上通行的期刊评价指标,由于它是一个相对统计量,所以能够客观的反映期刊的相对影响,影响因子越大,期刊的学术影响力和作用也越大。 总被引频次(CI)指该期刊自创刊以来所登载的全部论文在统计当年被引用的总次数。这是一个非常客观实际的评价指标,可以从历史发展的角度测度该期刊被引用和受重视的程度,反映其在学术界的显示水平,以及在科学交流中的地位和作用。    最近两年的期刊被引频次(IFCI)指期刊前两年发表的论文在统计单干被引用的次数,是用于计算影响因子的分子,可以测度最近两年期刊在学术界的显示水平。2 分区法遴选国际一流科技期刊    我们主要基于影响因子(IF)、总被引频次(CI)以及最近两年的期刊被引频次(IFCI)三个评价指标,利用ISI出版的JOURANL CITATION REPORTS(JCR)(2001版)的数据进行统计计算,以分区的方式遴选各学科的国际一流科技期刊。    在JCR(2001版)中,报道了5748种期刊,排除社会科学类16种,我们按照数学、物理学、化学、地学、天文、生物学、农林科学、医学、工程技术、环境科学、管理科学和综合共12个学科(类),将其余5732种期刊分类,每个类有ni种期刊,1≤i≤12。由于期刊论文数量与各指标的关联度很高,为了减少期刊论文量的波动带来的误差,我们同时利用了JCR(2000版)和JCR(1998版)光盘提供的数据计算每一种期刊的平均影响因子和平均总被引频次。 第一步:计算每个期刊的三年平均影响因子(IF)、平均总被引频次(CI)。   IFij=(IFij1998+IFij2000+IFij2001)/3,1≤i≤12,j=1,2,, ni;   CIij=(CIij1998+CIij2000+CIij2001)/3,1≤i≤12,j=1,2,, ni; 第二步:对JCR(2001版)期刊按学科从影响因子(IF)角度进行分区。    每个学科的期刊按平均影响因子(IF)降序排列C={cij: 1≤i≤12,j=1,2,, ni},其前5%的期刊构成的集合为一区期刊,再将其余期刊的影响因子之和平均分为三部分,再由下列公式的计算结果产生二区、三区和四区期刊,即:    一区期刊:Ci1={ cij: 1≤i≤12,j=1,2,„,ti, ti < ni , ti / ni =05};    二区期刊:Ci2={ cij: 1≤i≤12,j=ti+1,ti+2,„,mi, mi < ni , / =1/3};   三区期刊: Ci3={ cij: 1≤i≤12,j=mi+1,mi+2,„,pi, pi< ni , / =1/3};    四区期刊: Ci4={ cij: 1≤i≤12,j=pi+1,pi+2,„,ni, / =1/3}。 第二步:按学科遴选国际一流科技期刊    每个学科的期刊按总被引频次(CI)降序排列A={ aij: 1≤i≤12,j=1,2,, ni},其前5%的期刊构成的集合为Ai={ aij: 1≤i≤12,j=1,2,,ki, ki / ni =05}。    每个学科的期刊按计算影响因子时的两年总被引频次(IFCI)降序排列B={ bij: 1≤i≤12,j=1,2,, ni},其前5%的期刊构成的集合为Bi={ bij: 1≤i≤12,j=1,2,,mi, mi / ni =05}。 各个学科同时满足上述条件的期刊为Si=(Ai∪Bi∪Ci1)∩(Ci1∪Ci2),则Si就是我们遴选所得各学科的国际一流期刊。分区法遴选国际一流期刊的意义 1 为文献情报机构的期刊工作提供参考    采用分区遴选方法选择的国际一流科技期刊,无论在评价指标还是学术质量上都具有较高水平,在各学科都具有较大的影响和显示度。图书情报部门可以此作为选择国外期刊的参考依据,结合馆藏特点和用户需求有效的提高订购期刊质量;同时可以指导读者重点阅读,建立高质量的文献数据库和检索系统。 2 为科研部门的学术成果评价提供参考依据    分区法确定的国际一流期刊都具有较高的影响因子和被引频此,可以为科研部门间点科技成果、评价研究水平提供定量的参考依据。但指的注意的是,科研成果的评价更重要的是以同行专家评审意见为基础,不能简单的根据其是否发表在国际一流期刊上确定研究质量。3 为科研工作者利用期刊提供参考    国际一流期刊在学科领域普遍具有较高的学术影响力,他们刊载的学术论文质量较高、体现了学科研究的前沿问题和热点领域。科学家们通过阅读这些一流期刊,可以更有效的了解学科发展态势、了解世界科学发展趋势。同时,遴选出的国际一流期刊也为科学家们选择高水平期刊发表自己的科研成果提供了参考。  4 促进我国科技期刊的发展    分析这些国际一流期刊的内在与外在发展特点,可以帮助我国科技期刊学习国外期刊的发展经验,探索一条有效的提高学术水平和学科影响力的发展道路,促进我国科技期刊质量的不断提高。前5%一区。生物:8以上一区;4-8二区;2-4三区;2一下四区!

sci论文数量的世界排名

可以通过中科院和WebofScience两个官方网站查询分区进行判断。sci期刊分为四个区,采用两种分区标准。先说中科院分区,影响因素排名前5%为1区,6%-20%为2区,21%-50%为3区,其余为4区。此外,JCR分区将期刊的影响因Q1(前25%)、Q2(25%-50%)、Q3(50%-75%)和Q4(后25%)。SCI,全称ScienceCitationIndex,意思是《科学引文索引》,是美国科学信息研究所(ISI)的尤金·加菲尔德(EugeneGarfield)于1957年在美国费城创办的引文数据库。SCI(科学引文索引)、EI(工程索引)、ISTP(科技会议录索引)是世界著名的三大科技文献检索系统,是国际公认的进行科学统计与科学评价的主要检索工具。

试题答案:(1)材料一说明了从整体上看,我国科技和教育的发展水平还比较落后,与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或者回答我国创新能力还比较落后,与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都可以得分。从材料二中可以看到我国科技创新能力不断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和持续发展能力正显著提高。(6分)(2)嫦娥三号成功登月表明了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表明科学技术的本质是创新;要想真正缩小差距,赶超发达国家,关键是靠创新;只有把科技进步的基点放在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和持续创新能力上,才能实现科学技术的跨越式发展,真正掌握发展的主动权。科技创新、人才为本。如果没有富有创新精神的科研队伍,就不会有嫦娥三号成功登月。学生只要回答出其中四点可得满分。(8分)(3)学生只要能够从转变自己的学习方式方面;在生活中积极创新,善于发现,勇于探索;能够树立终身学习观念。只要回答其中二点就可得满分。(4分)?

SCI有两个分区规则:JCR分区和中科院的分区;1、JCR分区根据影响因子(IF值),某一个学科的所有期刊都按照上一年的影响因子降序排列,然后平均4等分(各25%),分别是Q1,Q2,Q3,Q4。2、中科院分区的方法:一区刊:各类期刊三年平均影响因子的前5%;二区刊:前6% ~ 20%;三区刊:前21% ~ 50%;四区刊:后51%~100%。SCI杂志的分区依据 国际一流科技期刊的分区遴选法 选国际一流科技期刊的理论基础    科技期刊浩如烟海,刊载期刊上的科技论文的数量更是呈指数型增长。面对如此众多的论文信息,如何有效的选择报道科学前沿问题、具有国际地位的一流期刊成为我们面临的重要问题。  1期刊论文与评价指标的“集中与分散”规律    早在1934年,英国著名文献计量学家布拉德福就首先发现了学术论文在期刊中的分布规律,即:“对某一学科而言,将科学期刊按其刊载该学科论文的数量,以递减顺序排列时,都可以划分出对该学科最有贡献的核心区,以及论文数量与之相等的相继的几个区。这时核心区与相继各区的期刊数量成1:a:a2„„的关系。”后人将此规律称之为布拉德福文献分散定律。    此后,期刊论文的分布规律受到人们重视而不断发展。1971年,美国情报学家、《科学引文索引》(SCI)创始人加菲尔德,通过统计2000种期刊中的1000,000篇参考文献发现,24%的被引率高的文章出自25种期刊,50%得出自152种期刊,75%出自767种期刊,而其余的被引文章则分散在数量很大的期刊中,证明了被引文章在期刊上的分布也有一个较为集中的核心与广为分散的相关区。    还有很多研究表明,其他如文摘率、影响因子等因素也存在着“集中与分散”的规律。因此,根据“集中与分散”规律,选择集中了学科领域内大量论文、集中了学科期刊较高指标值、具有较高国际显示度的少数期刊,作为学科的国际一流期刊,有助于我们更有效的利用期刊信息了解学科研究动向和发展趋势。2 遴选国际一流期刊的评价指标    文献计量学研究中用来评价科技期刊质量的指标有很多,其中期刊的影响因子(IF)、总被引频次(CI)以及最近两年的期刊被引频次(IFCI)可以从不同角度反映期刊的显示度。   影响因子(IF)指某期刊前两年发表论文在统计当年被引用的总次数与该刊前两年发表论文数的比值。它可以测度期刊在最近两年中的篇均被引频次,是国际上通行的期刊评价指标,由于它是一个相对统计量,所以能够客观的反映期刊的相对影响,影响因子越大,期刊的学术影响力和作用也越大。 总被引频次(CI)指该期刊自创刊以来所登载的全部论文在统计当年被引用的总次数。这是一个非常客观实际的评价指标,可以从历史发展的角度测度该期刊被引用和受重视的程度,反映其在学术界的显示水平,以及在科学交流中的地位和作用。    最近两年的期刊被引频次(IFCI)指期刊前两年发表的论文在统计单干被引用的次数,是用于计算影响因子的分子,可以测度最近两年期刊在学术界的显示水平。2 分区法遴选国际一流科技期刊    我们主要基于影响因子(IF)、总被引频次(CI)以及最近两年的期刊被引频次(IFCI)三个评价指标,利用ISI出版的JOURANL CITATION REPORTS(JCR)(2001版)的数据进行统计计算,以分区的方式遴选各学科的国际一流科技期刊。    在JCR(2001版)中,报道了5748种期刊,排除社会科学类16种,我们按照数学、物理学、化学、地学、天文、生物学、农林科学、医学、工程技术、环境科学、管理科学和综合共12个学科(类),将其余5732种期刊分类,每个类有ni种期刊,1≤i≤12。由于期刊论文数量与各指标的关联度很高,为了减少期刊论文量的波动带来的误差,我们同时利用了JCR(2000版)和JCR(1998版)光盘提供的数据计算每一种期刊的平均影响因子和平均总被引频次。 第一步:计算每个期刊的三年平均影响因子(IF)、平均总被引频次(CI)。   IFij=(IFij1998+IFij2000+IFij2001)/3,1≤i≤12,j=1,2,, ni;   CIij=(CIij1998+CIij2000+CIij2001)/3,1≤i≤12,j=1,2,, ni; 第二步:对JCR(2001版)期刊按学科从影响因子(IF)角度进行分区。    每个学科的期刊按平均影响因子(IF)降序排列C={cij: 1≤i≤12,j=1,2,, ni},其前5%的期刊构成的集合为一区期刊,再将其余期刊的影响因子之和平均分为三部分,再由下列公式的计算结果产生二区、三区和四区期刊,即:    一区期刊:Ci1={ cij: 1≤i≤12,j=1,2,„,ti, ti < ni , ti / ni =05};    二区期刊:Ci2={ cij: 1≤i≤12,j=ti+1,ti+2,„,mi, mi < ni , / =1/3};   三区期刊: Ci3={ cij: 1≤i≤12,j=mi+1,mi+2,„,pi, pi< ni , / =1/3};    四区期刊: Ci4={ cij: 1≤i≤12,j=pi+1,pi+2,„,ni, / =1/3}。 第二步:按学科遴选国际一流科技期刊    每个学科的期刊按总被引频次(CI)降序排列A={ aij: 1≤i≤12,j=1,2,, ni},其前5%的期刊构成的集合为Ai={ aij: 1≤i≤12,j=1,2,,ki, ki / ni =05}。    每个学科的期刊按计算影响因子时的两年总被引频次(IFCI)降序排列B={ bij: 1≤i≤12,j=1,2,, ni},其前5%的期刊构成的集合为Bi={ bij: 1≤i≤12,j=1,2,,mi, mi / ni =05}。 各个学科同时满足上述条件的期刊为Si=(Ai∪Bi∪Ci1)∩(Ci1∪Ci2),则Si就是我们遴选所得各学科的国际一流期刊。分区法遴选国际一流期刊的意义 1 为文献情报机构的期刊工作提供参考    采用分区遴选方法选择的国际一流科技期刊,无论在评价指标还是学术质量上都具有较高水平,在各学科都具有较大的影响和显示度。图书情报部门可以此作为选择国外期刊的参考依据,结合馆藏特点和用户需求有效的提高订购期刊质量;同时可以指导读者重点阅读,建立高质量的文献数据库和检索系统。 2 为科研部门的学术成果评价提供参考依据    分区法确定的国际一流期刊都具有较高的影响因子和被引频此,可以为科研部门间点科技成果、评价研究水平提供定量的参考依据。但指的注意的是,科研成果的评价更重要的是以同行专家评审意见为基础,不能简单的根据其是否发表在国际一流期刊上确定研究质量。3 为科研工作者利用期刊提供参考    国际一流期刊在学科领域普遍具有较高的学术影响力,他们刊载的学术论文质量较高、体现了学科研究的前沿问题和热点领域。科学家们通过阅读这些一流期刊,可以更有效的了解学科发展态势、了解世界科学发展趋势。同时,遴选出的国际一流期刊也为科学家们选择高水平期刊发表自己的科研成果提供了参考。  4 促进我国科技期刊的发展    分析这些国际一流期刊的内在与外在发展特点,可以帮助我国科技期刊学习国外期刊的发展经验,探索一条有效的提高学术水平和学科影响力的发展道路,促进我国科技期刊质量的不断提高。前5%一区。生物:8以上一区;4-8二区;2-4三区;2一下四区!

  • 索引序列
  • sci发文量排名
  • sci期刊发文量排名
  • sci发表数量排名
  • sci数量排名
  • sci论文数量的世界排名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