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期刊知识库 > 粉体工程课程论文

粉体工程课程论文

发布时间:

粉体工程课程论文

清华大学材料系粉体工程研究室(以下简称研究室)作为从事非金属矿物的超细、分级、表面改性、表面包覆、微纳米颗粒复合和深加工研究的专业实验室,多年来承担了国家科技攻关计划、“863”、自然科学基金、清华大学基础研究基金和国家计委产业化示范项目,以及企业委托开发等课题。有9项通过省部级鉴定,达到国际先进和国内领先水平,其中有6 项研究成果分别获得北京市、国土资源部等部门的科技进步一、二等奖。累计培养博士后、博士7人,硕士9人,在读研究生6人;为国内粉体行业培养了一批科研和工程技术人员。发表学术论文100多篇,SCI收录6 篇,ISTP收录2篇,EI收录9篇。出版学术专著2部,参编3部,其中学术著作《超细粉碎分级技术》销量超过5000 册。申请发明专利7 项,授权3项;申请实用新型专利5项,已授权2项。研究室主任盖国胜博士,现有副高以上职称的研究人员3 名,博士后3 名,博士2 名,硕士生6名和其他技术人员3名。多年来,通过积极广泛的国际合作交流,引进吸收国外先进技术,不断探索,积累了丰富的粉体加工技术经验,开发了系列超细粉碎、分级、改性、包覆、资源回收等大型设备与整套生产系统,在化工、建材、机械、食品、中药、保健品等行业的60 多个国内外企业进行了技术实施,创造了近20亿元的产值,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部分粉体加工技术已出口东南亚,竞逐国际市场。有代表性的工业生产线有:超细粉体湿法改性系统、超细粉体干法改性系统、高速气流粉碎分级系统、功能型母粒生产系统、湿法超细加工系统、雷蒙磨改造微细加工、球磨系统用大型超细分级机、大型搅拌磨、冲击粉碎分级机、振动超细加工、聚合物超细加工等。研发室在各级领导的关怀和社会各界人士帮助下,经历了在粉体、材料和资源领域10年创业与积累,实现了从研究到产业开发,又在产业开发基础上加深研究的转化。而今,研究室以“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校训为座右铭,强化功能性复合粉体制备与应用的基础研究;以河北清华研究院作为工程开发和生产基地;作为中国建材协会粉体技术分会挂靠单位,通过中国粉体工业信息网建立国内外科技与商务信息网络;与设备加工和粉体生产企业结成紧密产学研联合体,共同开发市场;实现科技产业报国的目标。地址:北京清华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系粉体工程研究室 邮编:100084电话:010-62771473,62781144 邮箱:网址: 负责人:盖国胜

近些年的研究成果发表国际一流材料科学权威学术期刊A M(4篇),J A C S(1篇),A F M(3篇),以及 Green C,Small,S Energy M S Cells, JPower Source, Nano L, S R, I C, J M C, A P L等上。至今共在英文SCI国际重要刊物上发表究论文100余篇。美国MRS年会,欧洲MRS年会、欧洲粉末冶金年会、海峡两岸纳米材料、功能材料学术交流等国际会议邀请和口头报告10余次,并获欧洲材料学会2007年春季年会最佳论文奖。发表论文被国际同行SCI检索论文他引超过2800次, 已获得授权发明专利15项,申请发明专利近20余项。主持安徽省省级精品课程《粉体工程》建设与教学(2009),和合肥工业大学精品课程《粉体工程》建设与教学(2008)。主编:安徽省十一五规划教材《粉体工程》,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2006),和教育部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规划教材《粉体工程》,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2009)。

粉体工程论文

粉体材料的制备方法有几种?各有什么优缺点?(20分)答:粉末的制备方法: 气相合成、湿化学合成、机械粉碎 物理方法 (1)真空冷凝法用真空蒸发、加热、高频感应等方法使原料气化或形成等离子体,然后骤冷。其特点纯度高、结晶组织好、粒度可控,但技术设备要求高。 (2)物理粉碎法通过机械粉碎、电火花爆炸等方法得到纳米粒子。其特点操作简单、成本低,但产品纯度低,颗粒分布不均匀。 (3)机械球磨法采用球磨方法,控制适当的条件得到纯元素纳米粒子、合金纳米粒子或复合材料的纳米粒子。其特点操作简单、成本低,但产品纯度低,颗粒分布不均匀。 化学方法 (1)气相沉积法利用金属化合物蒸气的化学反应合成纳米材料。其特点产品纯度高,粒度分布窄。 (2)沉淀法把沉淀剂加入到盐溶液中反应后,将沉淀热处理得到纳米材料。其特点简单易行,但纯度低,颗粒半径大,适合制备氧化物。 (3)水热合成法高温高压下在水溶液或蒸汽等流体中合成,再经分离和热处理得纳米粒子。其特点纯度高,分散性好、粒度易控制。 (4)溶胶凝胶法金属化合物经溶液、溶胶、凝胶而固化,再经低温热处理而生成纳米粒子。其特点反应物种多,产物颗粒均一,过程易控制,适于氧化物和Ⅱ~Ⅵ族化合物的制备。 (5)微乳液法两种互不相溶的溶剂在表面活性剂的作用下形成乳液,在微泡中经成核、聚结、团聚、热处理后得纳米粒子。其特点粒子的单分散和界面性好,Ⅱ~Ⅵ族半导体纳米粒子多用此法制备 为什么要对粉体材料的表面进行改性?什么是物理吸附?什么是化学吸附?试举例说明。(20分)答: 材料表面改性的目的力学性能:表面硬化、防氧化、耐磨等电学性能:表面导电、透明电极光学性能:表面波导、镀膜玻璃生物性能:生物活性、抗菌性化学性能:催化性装饰性能:塑料表面金属化材料表面改性的意义通过较为简单的方法使一个部件 部件或产品 产品具有更为综合的性能第一节 材料表面结构的变化粉体表面改性是指用物理、化学、机械等方法对粉体材料表面进行处理,根据应用的需要有目的改变粉体材料表面的物理化学性质,如表面组成、结构和官能团、表面能、表面润湿性、电性能、光、吸附特性等等,以满足现代新材料、新工艺和新技术发展的需要。在使用无机填料的时候,由于无机粉体填料与有机高聚物的表面或界面性质不同,相容性较差,因而难以在基质中均匀分散。故而必须对无机粉体填料表面进行改性,以改善其表面的物理化学特性,增强其与有机高聚物或树脂等的相容性和在有机基质中的分散性,以提高材料的机械强度及综合性能。基本目的是增加与基体的相容性和润湿性,提高它在基体中的分散性,增强与基体的界面结合力。在此基础上还可赋予材料新功能,扩大其应用范围和应用领域,如用氧化铝、二氧化硅包覆钛白粉可改善其耐候性。物理吸附也称范德华吸附,它是由吸附质和吸附剂分子间作用力所引起,此力也称作范德华力。吸附剂表面的分子由于作用力没有平衡而保留有自由的力场来吸引吸附质,由于它是分子间的吸力所引起的吸附,所以结合力较弱,吸附热较小,吸附和解吸速度也都较快。被吸附物质也较容易解吸出来,所以物理吸附是可逆的。如:活性炭对许多气体的吸附,被吸附的气体很容易解脱出来而不发生性质上的变化。吸附质分子与固体表面原子(或分子)发生电子的转移、交换或共有,形成吸附化学键的吸附。由于固体表面存在不均匀力场,表面上的原子往往还有剩余的成键能力,当气体分子碰撞到固体表面上时便与表面原子间发生电子的交换、转移或共有,形成吸附化学键的吸附作用。 利用热力学、动力学知识试分析FeC或WC生产过程的条件。(10分)答:在WC生产过程中,其原理是W+C===WC,从热力学角度看,因为W和C都是比较稳定的物质,所以通常条件下不会发生反应,G大于0,所以要在高温条件下(1350-1550℃),当在这个温度下,C比较活跃,就是W碳化,从而形成WC。 什么是均匀沉淀法、直接沉淀法、共沉淀法、各有什么优缺点?(20分)答:均匀沉淀法是利用某一化学反应使溶液中的构晶离子由溶液中缓慢均匀地释放出来,通过控制溶液中沉淀剂浓度,保证溶液中的沉淀处于一种平衡状态,从而均匀的析出。通常加入的沉液剂, 不立刻与被沉淀组分发生反应, 而是通过化学反应使沉淀剂在整个溶液中缓慢生成,克服了由外部向溶液中直接加入沉淀剂而造成沉淀剂的局部不均匀性。直接沉淀法是制备超细微粒广泛采用的一种方法,其原理是在金属盐溶液中加入沉淀剂,在一定条件下生成沉淀析出,沉淀经洗涤、热分解等处理工艺后得到超细产物。不同的沉淀剂可以得到不同的沉淀产物,常见的沉淀剂为:NH3?H2O、NaOH、(NH4)2CO3、Na2CO3、(NH4)2C2O4等。直接沉淀法操作简单易行,对设备技术要求不高,不易引入杂质,产品纯度很高,有良好的化学计量性,成本较低。缺点是洗涤原溶液中的阴离子较难,得到的粒子粒经分布较宽,分散性较差。共沉淀法是指在溶液中含有两种或多种阳离子,它们以均相存在于溶液中,加入沉淀剂,经沉淀反应后,可得到各种成分的均一的沉淀,它是制备含有两种或两种以上金属元素的复合氧化物超细粉体的重要方法。 试述溶胶—凝胶法制备粉体材料的基本原理。(20分)答:溶胶-凝胶法的基本原理溶胶—凝胶(简称Sol—Gel)法是以金属醇盐的水解和聚合反应为基础的。其反应过程通常用下列方程式表示:(1)水解反应: M(OR)4 + χ H2O = M(OR)4- χ OH χ + χ ROH (2)缩合-聚合反应:失水缩合 -M-OH + OH-M- =-M-O-M- +H2O 失醇缩合 -M-OR + OH-M-=-M-O-M- +ROH 缩合产物不断发生水解、缩聚反应,溶液的粘度不断增加。最终形成凝胶——含金属—氧—金属键网络结构的无机聚合物。正是由于金属—氧—金属键的形成,使Sol—Gel法能在低温下合成材料。Sol—Gel技术关键就在控制条件发生水解、缩聚反应形成溶胶、凝胶凝胶-溶胶(Sol-gel)技术是指金属有机或无机化合物经过溶液、溶胶、凝胶而固化、在经过热处理而成氧化物或其它化合物固体的方法。 利用粉体材料的制备方法,设计一个粉体材料的制备(包括工艺路线、温度、烧法时间),并说明原因。答:制备工艺对铁基粉末冶金航空刹车材料组织与性能的影响摘要该论文针对某种牌号铁基粉末冶金航空刹车材料的制备工艺进行研究,系统研究了制备工艺对其组织与性能的影响,系统分析了压制压力、烧结温度、烧结压力、冷却水流量等重要的工艺参数变化对材料显微组织、致密化、力学性能的影响规律以及由此引起的材料摩擦磨损性能和行为的改变。结果表明: (1)压制压力增大,促使铁粉重排,移动加速,塑性好的粉末发生局部的塑性变形,塑性较差的硬质颗粒产生碎化,使得各组元的接触面积增大,这些因素的综合作用,有效地减少了孔隙的数量及尺寸,使得材料密度和硬度逐渐升高,进而,材料的耐磨性能得到有效改善。 (2)烧结温度由900℃升高到930℃时,铜粉和铁粉的塑性得以进一步提高,更容易产生塑性变形,促进致密化过程的进行,同时,异晶转变的存在,使铁的自扩散系数略有增加,然而,碳在铁中的扩散系数降低,这些因素的综合作用使得密度缓慢增加,组织以软韧相的铁素体为主,材料的耐磨性较差;烧结温度由930℃增加至1020 ℃,铁粉和铜粉的变形程度更大,原子扩散系数显著提高,材料致密化程度迅速增加,组织中珠光体数量增多且分布比较均匀,同时,颗粒间的结合由机械啮合转变为冶金结合,提高了材料的强度,材料磨损性能显著提高。 (3)烧结压力由1.6MPa增加到2.8MPa时,材料变形程度增大,有效地消除了材料内部及晶界处的孔隙,材料密度和硬度显著提高,磨损性能得到改善;烧结压力由2.8MPa提高到3.2MPa时,材料密度和硬度变化不显著,摩擦磨损性能变化不大,说明继续提高烧结压力对材料的致密化程度以及摩擦磨损性能影响不大。 (4)冷却水流量由0增至0.04m3/s,冷却速度出现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这与烧结炉的结构有关,水流量越大,内罩与冷却水的接触面上的水花喷溅越剧烈,使材料的冷却效果降低,当冷却水流量为 0.027 n13/s时,冷却速度最快,其组织以片状珠光体和粒状珠光体为主,此时片状珠光体的片间距最小,材料的硬度和摩擦磨损性能随冷却速度的增加而提高。关键词:粉末冶金,摩擦材料,铁基,摩擦磨损,制备工艺

毕业论文的撰写及答辩考核是顺利毕业的重要环节之一,也是衡量毕业生是否达到要求重要依据之一。但是,由于许多应考者缺少系统的课堂授课和平时训练,往往对毕业论文的独立写作感到压力很大,心中无数,难以下笔。因此,就毕业论文的撰写进行必要指导,具有重要的意义。(一)、毕业论文是应考者的总结性独立作业,目的在于总结学习专业的成果,培养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从文体而言,它也是对某一专业领域的现实问题或理论问题进行科学研究探索的具有一定意义的论说文。完成毕业论文的撰写可以分两个步骤,即选择课题和研究课题。(二)、选好课题后,接下来的工作就是研究课题,研究课题一般程序是:搜集资料、研究资料,明确论点和选定材料,最后是执笔撰写、修改定稿。第一、研究课题的基础工作——搜集资料。考生可以从查阅图书馆、资料室的资料,做实地调查研究、实验与观察等三个方面来搜集资料。搜集资料越具体、细致越好,最好把想要搜集资料的文献目录、详细计划都列出来。首先,查阅资料时要熟悉、掌握图书分类法,要善于利用书目、索引,要熟练地使用其他工具书,如年鉴、文摘、表册、数字等。其次,做实地调查研究,调查研究能获得最真实可靠、最丰富的第一手资料,调查研究时要做到目的明确、对象明确、内容明确。调查的方法有:普遍调查、重点调查、典型调查、抽样调查。调查的方式有:开会、访问、问卷。最后,关于实验与观察。实验与观察是搜集科学资料数据、获得感性知识的基本途径,是形成、产生、发展和检验科学理论的实践基础,本方法在理工科、医类等专业研究中较为常用,运用本方法时要认真全面记录。第二、研究课题的重点工作——研究资料。考生要对所搜集到手的资料进行全面浏览,并对不同资料采用不同的阅读方法,如阅读、选读、研读。第三、研究课题的核心工作――明确论点和选定材料。在研究资料的基础上,考生提出自己的观点和见解,根据选题,确立基本论点和分论点。提出自己的观点要突出新创见,创新是灵魂,不能只是重复前人或人云亦云。同时,还要防止贪大求全的倾向,生怕不完整,大段地复述已有的知识,那就体现不出自己研究的特色和成果了。第四、研究课题的关键工作――执笔撰写。下笔时要对以下两个方面加以注意:拟定提纲和基本格式。第五、研究课题的保障工作――修改定稿。通过这一环节,可以看出写作意图是否表达清楚,基本论点和分论点是否准确、明确,材料用得是否恰当、有说服力,材料的安排与论证是否有逻辑效果,大小段落的结构是否完整、衔接自然,句子词语是否正确妥当,文章是否合乎规范。

粉体工程论文题目

粉体材料科学与工程(080209) 就业前景:主要到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国防军工及其他产业部门从事纳米材料、信息材料、生物材料、军用新材料等新型粉体材料的科研、设计、开发、生产、教学、管理等工作。  本专业培养具有坚实材料科学理论基础和新型高性能粉体及粉体材料的高级专门人才。是“211工程”国家重点建设学科——材料学的新兴领域,设有硕士点、博士点、博士后流动站、粉末冶金国家重点实验室、粉末冶金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拥有两名工程院院士,是我国新材料研究基地和培养高级粉体材料科学与工程人才的摇篮。主干课程有:物理冶金基础、粉体工程、粉体固结原理与技术、纳米材料学等。毕业生可到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国防军工及其他产业部门从事纳米材料、信息材料、生物材料、军用新材料等新型粉体材料的科研、设计、开发、生产、教学、管理等工作。优秀学生可实行学士、硕士和博士连读。

如果是毕业论文,写起来比较难,但是把握的好的话,也不怎么难,不过,我还是建议你可以去找一个叫品学论文网的帮你,应该是没有问题的。之前我的论文也是想自己写,但是写到第三章写不下去了,我是采用建模的方法做的,连建模软件都不会,要重新学至少得一个多月啊,哪有时间,还好找品学论文网的老师帮了忙,特别省心,呵呵,如果没找他们,肯定又得拖一年了。建议自己不会的话,最好找品学论文的高手参谋下。

粉体材料科学与工程论文

属于工程技术类专业,偏向于材料制备工艺,如粉体制备,烧结材料制备,材料特性检测,本科毕业后工作比较好找,如果选择继续深造读研究生,,在论文方面更有优势。。传统工程类专业不好发表高质量论文,粉体材料科学与工程属于机械与材料结合学科,多学科结合专业,更容易发表高质量论文,潜心研究,未来不可限量。加油。。

毕业论文的撰写及答辩考核是顺利毕业的重要环节之一,也是衡量毕业生是否达到要求重要依据之一。但是,由于许多应考者缺少系统的课堂授课和平时训练,往往对毕业论文的独立写作感到压力很大,心中无数,难以下笔。因此,就毕业论文的撰写进行必要指导,具有重要的意义。(一)、毕业论文是应考者的总结性独立作业,目的在于总结学习专业的成果,培养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从文体而言,它也是对某一专业领域的现实问题或理论问题进行科学研究探索的具有一定意义的论说文。完成毕业论文的撰写可以分两个步骤,即选择课题和研究课题。(二)、选好课题后,接下来的工作就是研究课题,研究课题一般程序是:搜集资料、研究资料,明确论点和选定材料,最后是执笔撰写、修改定稿。第一、研究课题的基础工作——搜集资料。考生可以从查阅图书馆、资料室的资料,做实地调查研究、实验与观察等三个方面来搜集资料。搜集资料越具体、细致越好,最好把想要搜集资料的文献目录、详细计划都列出来。首先,查阅资料时要熟悉、掌握图书分类法,要善于利用书目、索引,要熟练地使用其他工具书,如年鉴、文摘、表册、数字等。其次,做实地调查研究,调查研究能获得最真实可靠、最丰富的第一手资料,调查研究时要做到目的明确、对象明确、内容明确。调查的方法有:普遍调查、重点调查、典型调查、抽样调查。调查的方式有:开会、访问、问卷。最后,关于实验与观察。实验与观察是搜集科学资料数据、获得感性知识的基本途径,是形成、产生、发展和检验科学理论的实践基础,本方法在理工科、医类等专业研究中较为常用,运用本方法时要认真全面记录。第二、研究课题的重点工作——研究资料。考生要对所搜集到手的资料进行全面浏览,并对不同资料采用不同的阅读方法,如阅读、选读、研读。第三、研究课题的核心工作――明确论点和选定材料。在研究资料的基础上,考生提出自己的观点和见解,根据选题,确立基本论点和分论点。提出自己的观点要突出新创见,创新是灵魂,不能只是重复前人或人云亦云。同时,还要防止贪大求全的倾向,生怕不完整,大段地复述已有的知识,那就体现不出自己研究的特色和成果了。第四、研究课题的关键工作――执笔撰写。下笔时要对以下两个方面加以注意:拟定提纲和基本格式。第五、研究课题的保障工作――修改定稿。通过这一环节,可以看出写作意图是否表达清楚,基本论点和分论点是否准确、明确,材料用得是否恰当、有说服力,材料的安排与论证是否有逻辑效果,大小段落的结构是否完整、衔接自然,句子词语是否正确妥当,文章是否合乎规范。

黄土工程课程论文

黄土工程地质性质(engineering geological property of loess)是指与黄土分布区工程建设施工及建筑物稳定条件密切相关的黄土的特殊性质,如黄土的湿陷性、压缩性、抗剪强度等。黄土的工程地质性质要阐明的主要问题有:①黄土一般的工程地质指标,主要包括黄土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和力学性质三大指标;②不同地貌单元、不同时代、不同成因类型的黄土的粒度成分、湿陷性及与湿陷性有关的特殊性质,不同区段内的黄土的湿陷性的评价;③结合区内工程建设进行区域黄土工程地质条件的评价及黄土工程地质区域的划分。

一、前言中国湿陷性黄土就其工程地质性质而言,可分为高原湿陷性黄土和河谷湿陷性黄土两类。前者分布于高原(或台塬高地),为晚更新世马兰黄土,属于风积成因;后者分布在河谷,为全新世冲积黄土。二、高原湿陷性黄土在黄土高原地带,虽然工业建筑较少,但民用建筑、生土建筑和窑洞建筑却很多,因此,对于高原湿陷性黄土的工程地质性质进行试验研究是很有必要的。现将有关资料叙述如下。颗粒成分颗粒成分是决定黄土的工程地质性质的基本因素之一,特别是粘土成分。从分布在不同地区的资料(表1)来看,高原湿陷性黄土的颗粒成分是有区域性变化的,粘土颗粒由西而东、由北而南逐渐增加。表1 高原湿陷性黄土的颗粒成分物理性质物理性质是工程地质性质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工程措施的直接指标。现从分布在不同地区的资料(表2)来看,高原湿陷性黄土的物理性质也是有区域性变化的,如含水量和容重等存在由西而东、由北而南的变化趋势。但某些指标,如孔隙比等差别不大。表2 高原湿陷性黄土的物理性质续表湿陷特征湿陷性是黄土独特的工程地质性质,是评价黄土地基的重要依据,随着实际资料的积累,目前可获得如下的认识。1)在平面分布上,由表3中得知,高原湿陷性黄土的相对湿陷系数值是存在着明显的区域性变化的,并且有由西而东、由北而南、从大变小的趋势。表3 高原湿陷性黄土的相对湿陷系数2)垂直剖面上,由表3和图1中得知,相对湿陷系数值是随深度增加而减小的,一般在近地表为最大,往下就反复地变小,至一定的深度时,湿陷性基本消失,而过渡到非湿陷性土层。这个消失的深度界限,是随地区的不同而不同的,明显地反映了区域性的差异。但总的看来,这个界限一般在10~16m的深度内。建立这个概念,对地基的评价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在高原区,黄土层的厚度很大,常达百米以上,过去曾有人认为,黄土层的厚度与湿陷层的厚度是等同的,现在看来,这是不正确的。三、河谷湿陷性黄土工业与民用建筑广泛坐落在黄土河谷平原地带,这里是建筑部门的研究重点,我们曾对分布在不同地区具有代表性的重工业城市开始了调查和试验工作,现简述如下。试验场地的简况试验场地地质地貌简况示于表4。表4 试验场地的地质地貌简况续表图1 相对湿陷系数随深度变化图1—太原;2—乾县;3—兰州物质成分(1)颗粒成分颗粒成分所采取的分析方法是密度计法,其结果列于表5。表5 河谷湿陷性黄土的颗粒成分从表5中可以获得这样的认识,就大范围而言,分布在河谷平原的湿陷性黄土,其粘土的含量与高原湿陷性黄土的分布规律一样,存在着由西而东、由北而南逐渐增加的总趋势。(2)粘土矿物成分从粘土矿物成分的分析资料(表6)来看,3个场地黄土的粘土矿物,主要都是伊利石,但其含量各地不同。这从粘土矿物的化学分析中也得到反映。表6 河谷湿陷性黄土的粘土矿物成分(3)化学成分化学成分的分析结果及其特征,可从表7中看出如下几点:1)化学成分在这3个场地是有差别的,尤其对黄土工程地质性质有重大影响的易溶盐、中溶盐和交换容量等有较大差别。2)易溶盐的含盐量,以兰州为最大,其次是西安,再次是太原,同时兰州含有大量的易溶性的硫酸根离子,而西安和太原则含量微弱;再以介质溶液的pH 值来看,兰州较西安和太原为小,故兰州为硫酸盐型的黄土,而西安和太原为碳酸盐型的黄土。3)中溶盐(石膏)在兰州的黄土中含量较多,而在西安和太原的黄土中就没有。表7 河谷湿陷性黄土的化学成分物理力学性质物理力学性质的特征见表8、表9。表8 河谷湿陷性黄土的物理性质表9 河谷湿陷性黄土的力学性质1)在物理指标中,含水量等存在着较大的区域性差异,且一般有由西而东、由北而南、从小变大的趋势。但孔隙比等,在某几个地方又基本上是相似的。2)在力学指标中,凝聚力、内摩擦角的区域性变化较小,但野外的形变模量变化范围很大。湿陷特征近些年来,对湿陷性的认识有了新的发展,除了相对湿陷系数这个指标外,还新添了湿陷起始压力的指标。(1)相对湿陷系数1)在平面分布上:从表10中得知,河谷湿陷性黄土的相对湿陷系数与高原上的湿陷性黄土一样,也存在着区域性变化和一般的由西而东、由北而南、从大变小的趋势。2)在垂直剖面上:由表10和图2中得知,河谷湿陷性黄土的相对湿陷系数与高原上的湿陷性黄土一样也存在着随深度增大而减小的规律。一般在地表为最大,往下就反复地变小,至一定深度时,湿陷性就要消失。湿陷性消失的深度是有区域特征的,具有西深而东浅的变化趋势,但总的看,它一般都消失在地表下10~15m的深度内。表10 河谷湿陷性黄土的相对湿陷系数图2 相对湿陷系数随深度变化图1—太原;2—兰州;3—西安(2)湿陷起始压力湿陷起始压力,在我国已发展成为一个有实用意义的力学指标。从表11来看,它也存在着显著的区域性特征,并也有一般的由西而东、由北而南、从小变大的趋势。表11 灌谷湿陷性黄土的湿陷起始压力四、几点认识1)高原湿陷性黄土和河谷湿陷性黄土,在不同地区内,其工程地质性质具有区域性的差异。且在区域性的基础上,大致都存在着由西而东、由北而南的方向性变化趋势。2)高原湿陷性黄土和河谷湿陷性黄土,在同一地区内的工程地质性质是存在着类别上的差异的。3)不同地区的高原湿陷性黄土和河谷湿陷性黄土的工程地质性质是既存在类别上的差异,又存在区域上的差异的。4)在区域性的差异上,河谷湿陷性黄土远较高原湿陷性黄土的差异要大。这是由于前者的沉积环境远比后者的沉积环境复杂。5)我国湿陷性黄土的工程地质性质是存在着方向性和地区性的变化特征的,这是由于各地在黄土堆积时的古地理、古气候、沉积环境、发育历史及人类活动等因素的不同所致。因此,在建筑时,要区别对待,因地制宜。6)在反映方向性和区域性的差异上,若简单地以物理力学性质或以单一指标去了解,则这种内在的方向性或区域性规律就难于识别,只有把这种因素中的各个特征指标联系起来,作出综合的工程地质性质的评价,才能把握其规律。因为黄土是自然作用的产物,它一方面是具有一定物理力学性质,一定的物质成分和组织结构的自然体系;另一方面又是在地质历史过程中形成,且在天然和人为因素影响下,不断改变的自然地质体。这种以黄土的形成、发展,以及相互联系的全面观点所揭露出的我国湿陷性黄土的区域性和方向性的规律,对于今后的科学研究和生产实践,将会起到重要的作用。参考文献刘东生,张宗祜中国的黄土地质学报,42(1)刘东生等中国的黄土堆积北京:科学出版社张宗祜中国黄土类土湿陷性及渗透性基本特征中国地质,(12)(本文原载:《中国第四纪研究》,1985年,第六卷,第二期,139~145页)

侧重一点,将这一点上延伸至片,以片概论行业,在行业中的利弊。如,浅析湿陷性黄土施工工艺中应当注重的施工要点、浅析施工管理中安全防护与文明施工等等

陇东学院代码是10738。院校代号是全国各高校录取时为方便考生填报志愿而加注的由数字组成的代号串,即院校代码或学校代码。院校代码就如同是学校的一个身份证号,方便查询学校信息。教育部为高校编排的代码有5位(此代码全国通用),各省教育考试院为高校编排代码有4位(此代码一般作填报高考志愿用,同一所高校在不同省份代码也不一样),由于高校办学情况每年都有变动,所以高校代码也有变化。代号编排院校代码由教育部统一编排,号码有5位。各省教育考试院为方便高考生填报志愿,将有在本地区(包含省、直辖市,自治区)招生计划的高校重新编排,号码有4位。由于每年高校办学情况有变动,故高校代码有调整。陇东学院(Long Dong University)位于甘肃庆阳市。是一所由甘肃省政府和庆阳市共同建设的全日制普通本科院校。 学校是兰州大学、华东师范大学等院校的合作院校,与美国北亚利桑那大学、洪堡州立大学、曼斯菲尔德大学及台湾中国文化大学等13所院校建立了校际合作交流关系。学校办学始于1949年8月创办的庆阳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和1978年12月创建的庆阳师范专科学校。2001年,庆阳农业科学研究所和庆阳农业学校整体并入。2003年4月,教育部批准设置多科性本科院校“陇东学院”。2012年,庆阳卫校整体并入。截至2019年2月,该校占地面积1400余亩,校舍建筑面积55万多平方米。馆藏纸质图书150万册。现有全日制在校生15327人。师资力量截至2022年3月,学校现有教职工1052人,其中教授、副教授435人,其他各类高级职称人员19人;博士、硕士学位教师616人;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4人,省优秀专家、领军人才、人才工程、“园丁奖”和“成才奖”获得者54人,35人享受甘肃省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津贴,1名“甘肃省飞天学者特聘计划讲座教授”,2名“甘肃省飞天学者特聘计划青年学者”,74人获“陇原人才服务卡”;兼任兄弟院校博士生导师4人、硕士生导师79人。院系专业截至2022年3月,学校设有19个二级学院和继续教育学院,开设招生专业56个,涉及文、理、教、工、农、管、法、医等11个学科门类。设2个三级甲等附属医院,分别为庆阳市人民医院,庆阳市中医医院。                                    学科建设截至2021年7月,学校有5个省级重点学科。省级重点学科:中国史、生物学、土木工程、化学工程与技术、作物学。教学建设截至2021年5月,学校有1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1门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1个国家级理科实践教育基地;15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9个省级特色专业,9门省级一流本科课程,27门省级精品课程,1门省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9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生物科学。国家级特色专业:生物科学。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南梁精神概论。国家级理科实践教育基地:正宁中湾林场。省级特色专业:土木工程、小学教育、农学、历史学、经济学、石油工程、物理学、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化学化工、土木工程、生物学、电气工程、信息工程、农林科技、石油工程、机械工程、自动化工程。                                    科研平台省级高校重点实验室:甘肃省陇东生物资源保护利用与生态修复重点实验室,陇东生物资源保护与利用实验室、黄土工程性质及工程应用实验室。省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甘肃省旱地冬小麦种质创新与应用工程研究中心,陇东旱地作物种质改良及产业化协同创新中心,南梁精神研究中心、陇东历史文化研究中心、农耕文化与陇东民俗文化产业开发研究中心 。与庆阳市共建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陇东冬小麦工程研究中心、现代苹果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抗疏力技术应用研究中心、荒漠化防治研究中心。科研成果截至2014年5月,学校共发表学术论文4514篇,出版专著、教材89部,专利36项。获各类科研项目527项,其中国家社科基金8项,自然科学基金2项,国家成果转化项目1项,省部级43项,获省市各级科技奖励141项。合作交流截至2021年7月,学校加入了《1+2+1中美人才培养计划》项目,先后派出学生到美国、白俄罗斯、乌克兰、罗马尼亚、波兰等国家留学。与美国中央俄克拉荷马大学、美国北亚利桑那大学,意大利图西亚大学、俄罗斯圣彼得堡国立工业技术大学、白俄罗斯国立技术大学、韩国国立全北大学等23所院校签署了合作协议,是“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高校战略联盟发起院校。与塞浦路斯欧洲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延安大学、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联合培养硕士研究生,招收来自老挝、蒙古、哈萨克斯坦等国家的留学生来校学习。与兰州大学、西北师范大学、甘肃农业大学、西安石油大学、天津中医药大学、天津师范大学签订校校合作协议。每年选送优秀学生到兰州大学、西北政法大学、西安外国语大学等院校学习。与微软(中国)有限公司、中国软件专业人才培养工程(CSTP)等9家企业联合成立了陇东学院微软IT学院。挂牌成立庆阳数据信息产业研究院。与达内集团、杰普公司共建信息与计算科学(大数据分析与开发方向)等4个专业,与深圳艾比森公司合作,组建“艾比森班”。与庆阳市七县一区和中国石油庆阳石化公司、长庆油田分公司等单位签订校地校企合作协议,在北京、上海、广州、深圳、苏州、西安和新疆等地建立产学研合作及实习就业一体化基地。

  • 索引序列
  • 粉体工程课程论文
  • 粉体工程论文
  • 粉体工程论文题目
  • 粉体材料科学与工程论文
  • 黄土工程课程论文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