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期刊知识库 > 有关学前教育的文献综述

有关学前教育的文献综述

发布时间:

有关学前教育的文献综述

综述的基本结构:  综述一般包括以下几部分: (1) 题目; (2) 作者所在的工作单位和姓名; (3) 摘要(有的期刊要求) ,关键词和分类号(便于计算机储存和检索) ; (4) 前言(引言、导言、绪言) ; (5)正文(主体部分或称核心部分) ; (6) 总结(结语) ; (7) 参考文献目录。  (一) 题目  多用名词词组表达,一般不超过25 个字。基本要求是能够准确清楚地表达本综述的中心思想或其主要内容。根据综述“时效性”的特点,建议在文题主要内容后加上“研究现状(近况) ”、“研究进展”、“研究现状及进展”、“重新评估”、“再评价”等。  (二) 作者  除个别杂志的特殊规定外,一般期刊综述的作者署名同论著类文章的要求。  (三) 前言(引言)  即综述的首段,用200 字以内文字将综述的内容简明扼要地陈述,强调撰写的目的性及必要性。在对论述专题的历史与现状概括的基础上,提出综述主要内容的“标题”,使读者对文章内容有初步的认识,激发读者阅读全文的兴趣。  前言中应包括: 写作目的,有关概念的确切定义,所涉及的内容,时间范围,扼要介绍有关问题的现状与焦点,为撰写正文打下基础。作为初写者,一定要对前言仔细推敲、句句斟酌,切不可草率平淡。  (四) 正文  正文是综述的主体部分或称核心部分,也是信息量最大、价值最高的部分。   组成:正文包括论证和论据两大部分,一般是先提出问题,然后围绕所提问题进行分析与论述。对于层次或观点较多的内容,可根据撰写目的,分别罗列小标题,组成若干个小部分,然后在每个小标题下论述一个观点、一个事件或一个侧面内容。不论以何种形式罗列和论述,都必须阐释论点双方的理论或实验依据,说明观点的来龙去脉,揭示问题的实质。对于纵向或横向比较资料可以采用必要的表格。   写作方法:可因文章字数、内容、所涉及的范围及作者的写作技巧而有所不同。常用方法: (1) 按选题所属学科的内在科学规律分层阐述,即该学科领域人们的常规思维程序及其之间的必然联系; (2) 按目前争论的焦点分别提出问题加以论述; (3) 按学科进展分阶段论述(时间顺序) ; (4) 按临床诊疗工作程序分述等。   基本要求:不论采用何种写作方法,正文内容应着重论述专题的历史与现状,发展趋势,各学派的主要观点和依据,争论的焦点,当前研究的新发现和主要问题,存在的薄弱环节,对未来发展前景的展望。其引用的资料应确切无误,论据、论证充分有力,说理令人信服。对不同观点、甚至相反观点,要客观如实反映。综述者本人的观点可以表明或已内涵其中,但不应占主要地位。  (五) 结语  应将综述内容所得结论扼要陈述,主要包括: 概括正文部分的主要内容,指明该学科领域当前国内外的主要研究成果,发展动向,应用价值,实际意义,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分歧所在,今后的发展趋势和前景。对已从事该项研究多年、具有丰富经验者,最好能提出自己的见解,如赞成什么、反对什么、今后应注重发展什么等。对结语的基本要求: (1) 简明扼要地总结出综述的主要内容,标明主要事实,使重点和要点突出; (2) 提出今后的发展方向、某一假设或新的问题,以启示新的科研课题; (3) 一般综述是将结语单列一项,但也可放入正文,视具体情况而定。  (六) 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是综述的重要组成部分,不能省略。文献引用的多寡是衡量该综述质量、水平的一个标志。参考文献是撰写综述的重要依据,为读者提供了寻找原始论文的线索,也是对原著作者劳动的尊重。   引用文献的基本原则:参考文献是综述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必须坚持六项基本原则: (1) 必须是作者亲自阅读的最新、最有价值的原著,避免“滚雪球式”的“参照文献”;(2) 尽量选用核心期刊发表的文献; (3) 引用一次性文献; (4)选用权威、知名学者发表的文献; (5) 引用近5 年(最好是近1~3 年) 的文献; (6) 不能选用非公开发表的文献,避免引用或少引用教材或专科书的资料(为二次性文献,时效性较差) 。   引用格式:目前采用国际通用的“温哥华”格式。对于期刊、析出文献、著作、会议论文集文献、专利文献等的著录格式除个别杂志有特殊要求外,一般均采用上述国际通用格式。   排列方式:常见的有两种: (1) 按文章引用先后顺序编码排列,并在正文引用文献处的右上角,标示角码在() 或[ ]内; (2) 按作者姓名的首字母为序排列。一般期刊均采用第一种形式。   引用要求:在正文内按引用顺序标出角码,并按国家标准(GB7714287) 规范列出,外文文献按原文书写,不必译成中文。引用参考文献的数量不限,视需要而定。国内有些期刊限于篇幅对引用文献数量有所限制,可称其为主要参考文献。

1学前教育专业发展现状目前我国培养学前教育专业的院校已由早期的中职幼儿师范转为中职幼儿师范、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师范大学组成的梯级培养;专业结构也形成了由中专、大专、本科、硕士、博士组成的立体式培养,近年来,各地又在探讨培养初中起点的“五年一贯制”学前教育;在各层次院校培养过程中,又按照学生的兴趣与特长形成了按专业方向的培养模式,如:学前教育英语方向、学前教育体育方向、学前教育艺术方向等。此外,随着对幼儿园教师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的呼吁下,各省又展开了针对现有幼儿园教师的“国培计划”,此项计划的展开为提高现有各级学前教育教师专业素质提供了很好的平台。近几年是我国高校学前教育专业快速发展的阶段,各地幼儿园师资缺口很大,笔者通过问卷调查和走访部分幼儿园对刚刚毕业从事学前教育的学生工作能力作以了解,主要问题还是集中在对工作的适应性慢、在某些突发事件的处理与教育方面的能力相对较差等。2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应具备的职业能力当前,我国开展学前教育培养工作的院校层次完善,各个层次的院校在其培养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过程中侧重点也略有不同,同时也形成了各自的办学特色。学者王剑兰曾经对我国培养学前教育的中专、专科和本科三种培养层次的教育培养模式作了比较,得出的结论是“:中师侧重艺体技能训练,本专科侧重专业理论的学习;本科比专科更重专业理论的学习研究,专科比本科较重视艺体技能的学习训练”。当前随着社会经济、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社会对教育提出了进一步的要求,其中各类层次幼儿园对从事幼儿教育工作的教师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尤其是发达地区的幼儿园和一些双语幼儿园不仅仅看中学前教育专业教师的学历,更加重视其综合职业能力。2011年12月12日,教育部颁布出台了《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试行)》,提出“幼儿园教师是履行幼儿园教育工作职责的专业人员,需要经过严格的培养与培训,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掌握系统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其中对学前教育专业教师的各项专业知识与能力作了相关规定。笔者依据相关文献研究、问卷调查及走访部分幼儿园,在分析相关材料的基础上综合概括出当前我国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应具备以下职业能力。1基本素质与能力基本素质与能力是每一位学前教育专业工作人员必备的最基本的素质与能力要求,它是能够完成学前教育工作的最低保障。具体要求如下。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应当认真贯彻和执行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具有健康的心理和身体素质,对幼儿教育事业具有认真负责的态度和饱满的热情,具有良好的教师职业道德和行为规范;具有良好的沟通与语言表达能力,掌握一门及以上外语并能进行双语教学;具有一定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具有一定的艺术素养。2专业素质与能力专业素质与能力是学前教育专业工作人员区别于其他行业工作人员的专业要求,它是顺利完成学前教育工作和国家学前教育事业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具体要求如下。(1)具有从事幼儿教育的专业素质与能力①热爱学前教育事业,具有良好的教师职业道德。从事学前教育工作主要的对象是幼儿,每个幼儿在其发展过程中存在一定的差异性,因此,学前教育教师应当关心热爱幼儿,尊重个体的差异性和个性化发展,积极促进儿童身心健康发展。②了解儿童身心发展规律。儿童在其成长过程中首先是一个独立的个体,他们大多数情况下在积极主动地自我探索世界、认识世界,在努力发现和学习过程中不断地发展着自身的认知能力、社会参与能力、完善个性等心理活动。但就个体的发展而言,有共同的规律也存有个体的差异,因此,学前教育教师应当充分了解儿童的发展规律,并应努力在教学活动中积极探索和研究儿童发展,以促进儿童全面发展。③能够开展正常教学活动的能力。应该熟知健康、语言、社会、科学和艺术五大领域的教育内容和培养目标,并能够将各领域的学习目标与儿童发展的实际生活紧密联系起来,使其有机整合成促进儿童科学发展的连贯课程体系。④能够创设和利用适合儿童发展环境的能力。环境在儿童的发展过程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儿童在其生长过程中应有适宜其身心发展的环境。因此,学前教育教师应能为儿童创设一种安全和谐,能够促进儿童成长、学习和游戏的教育环境,以利于儿童的情感、态度、身体等全面发展。⑤应急事件处理与教育的能力。在幼儿园的日常工作中,儿童的活动教育活动不仅仅局限于常规的教学活动,偶尔会有一些突发事件的发生,在遇到突发事件的情况下,学前教育教师应冷静处理相关问题并应利用事件的规律对儿童展开教育活动,此类教育形式通常是儿童乐意接受并记忆深刻的活动。⑥具有教育创新能力。儿童教育有其自身的规律性,长期以来学前教育工作者总结出不少优秀教学经验,为推动我国学前教育事业健康发展做出了良好的贡献。然而,当今社会需要更多的创新型人才,学前教育领域亦是如此,学前教师应当积极探索新的教学方法,因为教师的创新活动在很大程度上会影响儿童的创新意识,激发他们创新能力。因此,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应当在日常学习生活中努力培养和提高自身的创新能力。⑦组织和管理能力。虽然学前教育的工作大多在幼儿园开展,但是儿童教育工作是一项庞杂的系统工程,它需要整合幼儿园、家庭和社会各界力量共同完成这一活动,在完成相关活动过程中组织与管理能力的高低决定着此次活动开展的顺利与否。因此,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应当努力学习锻炼自身组织和管理能力,只有具备较强的组织管理能力,才能在日后儿童教育工作中组织协调各方资源,为儿童教育工作拓展更为广阔的空间。(2)具有一定的文艺素养与能力从事学前教育工作人员应当具有一定的文学素养和艺术素养,并具备一定的艺术能力。人的文艺爱好源自遗传和从小的耳濡目染,学前教育工作者的文艺素养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幼儿在相关方面的兴趣和发展,因此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应当加强各方面的文艺素养与能力。(3)开展科研工作的能力学前教育工作主要从事儿童教育与管理,为了能够积极有效的开展相关工作,在教育过程中积极探索儿童教育的发展规律,研究促进儿童健康发展的科学方法,并用以指导儿童教育工作显得尤为重要。因此,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应当注意培养自身科学研究的能力,为成为未来一名研究型幼儿教师而努力。(4)具备一定信息技术能力当前,教育界的信息化程度非常高,利用各种信息媒体和技术开展有效的教育活动在学前教育领域也显得非常重要,在儿童教育过程中利用多媒体、计算机等,不仅有利于促进儿童的学习效果,而且会逐渐培养儿童的信息意识。因此,具备信息意识并掌握一定的信息技术已成为学前教育专业必备的能力。(5)具有与国外学前教育合作交流的能力当前,我国学前教育与国际接轨的趋势越来越明显,玛丽亚•蒙台梭利(MariaMontessori)、瑞吉欧•艾蜜莉亚(ReggioEmiliaApproach)等学前教育体系对我国各大幼儿园办学理念产生巨大影响。因此,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应当掌握一门及以上的外语,并加强口语交流能力,为将来在从事学前教育工作中加强国际合作交流做准备。

如果按照你的要求做好了,我怎么发给你??

有关教育的文献综述

参考资料

文献综述是对某一方面的专题搜集大量情报资料后经综合分析而写成的一种学术论文,它是科学文献的一种。文献综述是反映当前某一领域中某分支学科或重要专题的最新进展、学术见解和建议的它往往能反映出有关问题的新动态、新趋势、新水平、新原理和新技术等等。要求同学们学写综述,至少有以下好处:①通过搜集文献资料过程,可进一步熟悉科学文献的查找方法和资料的积累方法;在查找的过程中同时也扩大了知识面;②查找文献资料、写文献综述是科研选题及进行科研的第一步,因此学习文献综述的撰写也是为今后科研活动打基础的过程;③通过综述的写作过程,能提高归纳、分析、综合能力,有利于独立工作能力和科研能力的提高;④文献综述选题范围广,题目可大可小,可难可易。对于毕业设计的课题综述,则要结合课题的性质进行书写。 文献综述与“读书报告”、“文献复习”、“研究进展”等有相似的地方,它们都是从某一方面的专题研究论文或报告中归纳出来的。但是,文献综述既不象“读书报告”、“文献复习”那样,单纯把一级文献客观地归纳报告,也不象“研究进展”那样只讲科学进程,其特点是“综”,“综”是要求对文献资料进行综合分析、归纳整理,使材料更精练明确、更有逻辑层次;“述”就是要求对综合整理后的文献进行比较专门的、全面的、深入的、系统的论述。总之,文献综述是作者对某一方面问题的历史背景、前人工作、争论焦点、研究现状和发展前景等内容进行评论的科学性论文。 写文献综述一般经过以下几个阶段:即选题,搜集阅读文献资料、拟定提纲(包括归纳、整理、分析)和成文。 一、选题和搜集阅读文献 撰写文献综述通常出于某种需要,如为某学术会议的专题、从事某项科研、为某方面积累文献资料等等,所以,文献综述的选题,作者一般是明确的,不象科研课题选题那么困难。文献综述选题范围广,题目可大可小,大到一个领域、一个学科,小到一种算法、一个方法、一个理论,可根据自己的需要而定。 选定题目后,则要围绕题目进行搜集与文题有关的文献。关于搜集文献的有关方法,可以如看专著、年鉴法、浏览法、滚雪球法、检索法等等,在此不述。搜集文献要求越全越好,因而最常用的方法是用检索法。搜集好与文题有关的参考文献后,就要对这些参考文献进行阅读、归纳、整理,如何从这些文献中选出具有代表性、科学性和可靠性大的单篇研究文献十分重要,从某种意义上讲,所阅读和选择的文献的质量高低,直接影响文献综述的水平。因此在阅读文献时,要写好“读书笔记”、“读书心得”和做好“文献摘录卡片”。有自己的语言写下阅读时得到的启示、体会和想法,将文献的精髓摘录下来,不仅为撰写 综述时提供有用的资料,而且对于训练自己的表达能力,阅读水平都有好处,特别是将文献整理成文献摘录卡片,对撰写综述极为有利。

有关教育学的文献综述

参考资料

文献综述是对某一方面的专题搜集大量情报资料后经综合分析而写成的一种学术论文,它是科学文献的一种。文献综述是反映当前某一领域中某分支学科或重要专题的最新进展、学术见解和建议的它往往能反映出有关问题的新动态、新趋势、新水平、新原理和新技术等等。要求同学们学写综述,至少有以下好处:①通过搜集文献资料过程,可进一步熟悉科学文献的查找方法和资料的积累方法;在查找的过程中同时也扩大了知识面;②查找文献资料、写文献综述是科研选题及进行科研的第一步,因此学习文献综述的撰写也是为今后科研活动打基础的过程;③通过综述的写作过程,能提高归纳、分析、综合能力,有利于独立工作能力和科研能力的提高;④文献综述选题范围广,题目可大可小,可难可易。对于毕业设计的课题综述,则要结合课题的性质进行书写。 文献综述与“读书报告”、“文献复习”、“研究进展”等有相似的地方,它们都是从某一方面的专题研究论文或报告中归纳出来的。但是,文献综述既不象“读书报告”、“文献复习”那样,单纯把一级文献客观地归纳报告,也不象“研究进展”那样只讲科学进程,其特点是“综”,“综”是要求对文献资料进行综合分析、归纳整理,使材料更精练明确、更有逻辑层次;“述”就是要求对综合整理后的文献进行比较专门的、全面的、深入的、系统的论述。总之,文献综述是作者对某一方面问题的历史背景、前人工作、争论焦点、研究现状和发展前景等内容进行评论的科学性论文。 写文献综述一般经过以下几个阶段:即选题,搜集阅读文献资料、拟定提纲(包括归纳、整理、分析)和成文。 一、选题和搜集阅读文献 撰写文献综述通常出于某种需要,如为某学术会议的专题、从事某项科研、为某方面积累文献资料等等,所以,文献综述的选题,作者一般是明确的,不象科研课题选题那么困难。文献综述选题范围广,题目可大可小,大到一个领域、一个学科,小到一种算法、一个方法、一个理论,可根据自己的需要而定。 选定题目后,则要围绕题目进行搜集与文题有关的文献。关于搜集文献的有关方法,可以如看专著、年鉴法、浏览法、滚雪球法、检索法等等,在此不述。搜集文献要求越全越好,因而最常用的方法是用检索法。搜集好与文题有关的参考文献后,就要对这些参考文献进行阅读、归纳、整理,如何从这些文献中选出具有代表性、科学性和可靠性大的单篇研究文献十分重要,从某种意义上讲,所阅读和选择的文献的质量高低,直接影响文献综述的水平。因此在阅读文献时,要写好“读书笔记”、“读书心得”和做好“文献摘录卡片”。有自己的语言写下阅读时得到的启示、体会和想法,将文献的精髓摘录下来,不仅为撰写 综述时提供有用的资料,而且对于训练自己的表达能力,阅读水平都有好处,特别是将文献整理成文献摘录卡片,对撰写综述极为有利。

数字化教育文献综述

有关教育类的文献综述

不懂这个意思,更不懂你要表达的,清楚点可以吗?

那你直接去汉斯的(教育进展)这本刊物上找这类文献就可以了

参考资料

有关教育的文献综述评

参考资料

文献综述是对某一方面的专题搜集大量情报资料后经综合分析而写成的一种学术论文,它是科学文献的一种。文献综述是反映当前某一领域中某分支学科或重要专题的最新进展、学术见解和建议的它往往能反映出有关问题的新动态、新趋势、新水平、新原理和新技术等等。要求同学们学写综述,至少有以下好处:①通过搜集文献资料过程,可进一步熟悉科学文献的查找方法和资料的积累方法;在查找的过程中同时也扩大了知识面;②查找文献资料、写文献综述是科研选题及进行科研的第一步,因此学习文献综述的撰写也是为今后科研活动打基础的过程;③通过综述的写作过程,能提高归纳、分析、综合能力,有利于独立工作能力和科研能力的提高;④文献综述选题范围广,题目可大可小,可难可易。对于毕业设计的课题综述,则要结合课题的性质进行书写。 文献综述与“读书报告”、“文献复习”、“研究进展”等有相似的地方,它们都是从某一方面的专题研究论文或报告中归纳出来的。但是,文献综述既不象“读书报告”、“文献复习”那样,单纯把一级文献客观地归纳报告,也不象“研究进展”那样只讲科学进程,其特点是“综”,“综”是要求对文献资料进行综合分析、归纳整理,使材料更精练明确、更有逻辑层次;“述”就是要求对综合整理后的文献进行比较专门的、全面的、深入的、系统的论述。总之,文献综述是作者对某一方面问题的历史背景、前人工作、争论焦点、研究现状和发展前景等内容进行评论的科学性论文。 写文献综述一般经过以下几个阶段:即选题,搜集阅读文献资料、拟定提纲(包括归纳、整理、分析)和成文。 一、选题和搜集阅读文献 撰写文献综述通常出于某种需要,如为某学术会议的专题、从事某项科研、为某方面积累文献资料等等,所以,文献综述的选题,作者一般是明确的,不象科研课题选题那么困难。文献综述选题范围广,题目可大可小,大到一个领域、一个学科,小到一种算法、一个方法、一个理论,可根据自己的需要而定。 选定题目后,则要围绕题目进行搜集与文题有关的文献。关于搜集文献的有关方法,可以如看专著、年鉴法、浏览法、滚雪球法、检索法等等,在此不述。搜集文献要求越全越好,因而最常用的方法是用检索法。搜集好与文题有关的参考文献后,就要对这些参考文献进行阅读、归纳、整理,如何从这些文献中选出具有代表性、科学性和可靠性大的单篇研究文献十分重要,从某种意义上讲,所阅读和选择的文献的质量高低,直接影响文献综述的水平。因此在阅读文献时,要写好“读书笔记”、“读书心得”和做好“文献摘录卡片”。有自己的语言写下阅读时得到的启示、体会和想法,将文献的精髓摘录下来,不仅为撰写 综述时提供有用的资料,而且对于训练自己的表达能力,阅读水平都有好处,特别是将文献整理成文献摘录卡片,对撰写综述极为有利。

那你直接去汉斯的(教育进展)这本刊物上找这类文献就可以了

哈哈,数量与质量呗

  • 索引序列
  • 有关学前教育的文献综述
  • 有关教育的文献综述
  • 有关教育学的文献综述
  • 有关教育类的文献综述
  • 有关教育的文献综述评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