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期刊知识库 > 出土文献研究

出土文献研究

发布时间:

出土文献研究

历史文献(史部文献)是文献的一部分。是关于历史方面的文字资料、言论资料、实物资料。我们一般把历史研究中能运用的资料称作“史料”,而史料主要包括三方面内容:<1>文字史料,如二十五史、甲骨文等。<2>实物史料,象古迹遗址,古器物等。<3>口传史料,象民间流传的英雄史诗、历史传说等。面对如此浩繁的资料,人们已不在用“汗牛充栋”来形容其多了,而称之为“资料爆炸”或“知识爆炸”或“文献的海洋”。面对这一汪洋大海,你要想找到自己所需要的东西,不能或者不善检索是绝然不行的。所以文献检索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首先要培养自己的史学检索意识: ①对历史学科要有学习乃至研究的兴趣,否则其它就根本谈不上。此点不必多论。 ②在合适的时期初步选定自己的研究方向和课题,这样就可以根据需要检索、搜集资料,并不断感到研究的进展,保持旺盛的兴趣。否则什么都收集,什么都不精不深,慢慢就会劳而无功,进而不果而终。 ③要经常密切注意学术动态。平时注意积累,隔一段时间要翻看一下史学刊物,特别是动态刊物,掌握最新动态及研究成果。也免于积的过多。翻检费时费力,而使兴趣下降。④要养成逛书店的习惯,通过逛书店了解史学著作情况,虽不一定都卖,但翻翻看看,也有益于了解动态。特别是关于史学书目,史学索引,史学动态之书,如有财力,最好买一些,个人用起来方便。⑤上网浏览和检索。检索工具类型:1、书目,也称目录,它是将一批相关的图书进行著录并加以系统编排的一种揭示和报道文献的工具。它们揭示的文献内容包括书名、作者、卷册、版本、价格及文献所属学科源流等。2、索引,记录和指引文献事项或单元知识,并按一定系统组织起来的一种检索工具类型。它的异称很多,有的叫“通检”,如顾颉刚的《尚书通检》;有的叫“检目”、有的叫“韵编”,这是中国式的叫法;还有两种外文译音叫法,一叫“引得”,是从英文“index”音译而来,,二是借用了日文汉字“索引”(读さくいん),为现在的通行叫法。3、文摘,对文献情报的高度浓缩,它是把很多篇文章的内容进行摘录,并按照一定的分类法或主题法编排起来的一种检索工具。根据课题的要求,进行文献检索可分为三个步骤:一、分析检索命题二、选择检索方法和检索工具(一)追溯法 :以你已经掌握到的某种文献的作者在文献末尾所附的参考文献为线索逐一追踪查找的方法。(二)常用法:指的是利用专门的检索工具来查找文献的方法。(三)分段法,也称循环法:这是追溯法与常用法的综合,就是先利用检索工具查得一批文献资料,再利用这些文献资料所附的参考文献追溯查找,并且可以分期、分段地交替进行,直到满足要求为止。三、确实检索途径和检索标识中文检索工具的排检方式大体有两大类一类按汉字字顺排列,通常称为字顺法,包托形序法、号码法和音序法三种。另一类是按内容编排,称标题法,包括分类法、主题法、时序法和地序法。

有敦煌与吐鲁番文书研究、复旦、北大、华中师大。南大历史文献是历史专业的一个很重要分支,很多有成就的大家都是对历史文献颇有研究的,比如陈垣先生,文献专业现在比较好的是华中师大,但是出土文物方面,现在就是上博简研究比较热点,老一点的有敦煌与吐鲁番文书研究,复旦,北大,南大都是不错的

楼上说错了,历史文献是历史专业的一个很重要分支,很多有成就的大家都是对历史文献颇有研究的,比如陈垣先生,文献专业现在比较好的是华中师大,但是出土文物方面,现在就是上博简研究比较热点,老一点的有敦煌与吐鲁番文书研究,复旦,北大,南大都是不错的

出土文献研究pdf

《包山楚简研究(文书类)》,《李零自选集》,[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年。《包山楚简研究(占卜类)》,《中国典籍与文化论丛》第一辑,[北京]中华书局,1993年。《参加“新出简帛国际学术研讨会”的几点感想》,“简帛研究”网站2001年1月。《〈长沙子弹库战国楚帛书研究〉补正》,《古文字研究》第二十辑,[北京]中华书局,2000年。《长台关楚简〈申徒狄〉研究》,“简帛研究”网站2001年1月。《从简帛发现看古书的体例和分类》,《中国典籍与文化》2001年第1期。《“车马”与“大车”(跋师同鼎)》,《李零自选集》,[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年。《出土发现与古书年代的再认识》,《李零自选集》,[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年。 《楚帛书的再认识》,《李零自选集》,[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年。《楚公逆鎛》,《江汉考古》1983年第2期。《楚国铜器铭文编年汇释》,《古文字研究》第十三辑,[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楚国族源、世系的文字学证明》,《李零自选集》,[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年。《楚景平王与古多字谥——重读“秦王卑命”钟铭文》,《传统文化与现代化》1996年第6期。《“楚叔之孙倗”究竟是谁》,《中原文物》1981年第4期。《楚 陵君三器》,《文物》1980年第8期(与刘雨合作)。《春秋秦器试探》,《考古》1979年第6期。《道家与“帛书”》,《李零自选集》,[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年。《道家与中国古代的“现代化”》,《李零自选集》,[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年。《读〈楚系简帛文字编〉》,《出土文献研究》第五集,[北京]科学出版社,1999年。《读几种出土发现的选择类古书》,李学勤、谢桂华主编:《简帛研究》(第三辑),[桂林]广西教育出版社,1998年。《读九店楚简》,《考古学报》1999年第2期。《读银雀山汉简〈三十时〉》, 《简帛研究》(第二辑),李学勤主编,[北京]法律出版社,1996年。 《古文字杂识(两篇)》,《于省吾教授百年诞辰纪念文集》,[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1996年。《古文字杂识(六篇)》,《古文字研究》第十七辑,[北京]中华书局,1989年。《古文字杂识(五则)》,《国学研究》第三卷,[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年。《关于银雀山简本〈孙子〉研究的商榷》,《文史》第7辑。《郭店楚简校读记》,《道家文化研究》第17辑(“郭店楚简”专号),[北京]三联书店,1999年。《郭店楚简研究中的两个问题——美国达慕思学院郭店楚简〈老子〉国际学术讨论会感想》,武汉大学中国文化研究所编:《郭店楚简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2000年。《考古发现与神话传说》,《李零自选集》,[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年。《考古发现与神话传说》,《学人》第五辑。 《论东周时期的楚国典型铜器群》,《古文字研究》第十九辑,[北京]中华书局,1992年。《论秦田阡陌制度的复原及其形成线索》,《李零自选集》,[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年。《马王堆汉墓“神祇图”应属辟兵图》,《考古》1991年第10期。《平山三器与中山国史的若干问题(草稿)》,《李零自选集》,[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年。《“三闾大夫”考——兼论楚国公族的兴衰》,“简帛研究”网站2001年1月。《〈商君书〉中的土地人口政策与爵制》,《李零自选集》,[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年。《释“利津 ”和战国人名中的 与 》,《出土文献研究》续集,[北京]文物出版社,1989年。《说“黄老”》,《李零自选集》,[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年。《说匮》,《文物天地》1996年第5期。《文字破译方法的历史思考》,《李零自选集》,[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年。《西周金文中的土地制度》,《李零自选集》,[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年。《西周金文中的职官系统》,《李零自选集》,[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年。《银雀山简本〈孙子〉校读举例》,《中华文史论丛》1981年第4期,第229-313页。《再论淅川下寺楚墓——读〈淅川下寺楚墓〉》,《文物》1996年第1期。《战国鸟书箴铭带钩考释》,《李零自选集》,[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年。 《中国古代居民组织的两大类型及其不同来源》,《李零自选集》,[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年。《中国史学现状的反省》,《李零自选集》,[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年。《花间一壶酒》,同心出版社,2005年。《<孙子>十三篇综合研究》,中华书局,2006年。《兵以诈立:我读〈孙子〉》,中华书局,2006 年11月。《中国方术正考》《中国方术续考》,中华书局,2006年。《丧家狗:我读论语》,山西人民出版社,2007年。《铄古铸今:考古发现和复古艺术》,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7年。《郭店楚简校读记(增订本)》《 上博楚简三篇校读记》,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简帛古书与学术源流》,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7年 。《孙子译注》,中华书局,2007年。《放虎归山》,山西人民出版社,2008年。《去圣乃得真孔子:<论语>纵横读》《人往低处走:<老子>天下第一》,中华书局,2008年。

著作1、《敦煌音义汇考》(合著),杭州大学出版社1996年2、《敦煌文献丛考》,中华书局2005年3、《敦煌经籍叙录》,中华书局2006年4、《敦煌经部文献合集》(合著),中华书局2008年。主要论文1、《伯三六Ο二残卷作者考》,《文史》第40辑,北京:中华书局,1994年。2、《唐写本〈礼记音〉著作时代考》,《中国典籍与文化论丛》第3辑,北京:中华书局,1995年。3、《唐写本〈礼记音〉所见方音考》,《俗语言研究》第4期,1997年,京都:禅籍俗语言研究会编。4、《北图藏殷42〈论语音义〉残卷跋》,《敦煌吐鲁番研究》第2卷,季羡林、饶宗颐、周一良主编。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5、《中古碑志与大型辞书编纂》,《唐研究》第3卷,荣新江主编。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6、《〈唐刺史考〉阙误补正》,《杭州师范学院学报》第1期,1999年。7、《〈汉语大词典〉义项阙漏举例》,《古汉语研究》第3期,1999年。8、《〈日藏宋本庄子音义〉校证》,《中古近代汉语研究》第1辑,浙江大学汉语史研究中心编。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年。9、《〈淮南子〉补笺》,《中国典籍与文化论丛》第6辑,北京:中华书局,2000年。10、《敦煌本〈尚书〉叙录》,《敦煌文献论集:纪念敦煌藏经洞发现一百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郝春文主编。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2001年。11、《碑志释词》,《汉语史学报》第2辑,浙江大学汉语史研究中心编。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2年。12、《北敦14681号〈尚书〉残卷的抄写时代及其版本来源——与王煦华先生商榷》,《敦煌学辑刊》第2期,2002年。13、《BD14681〈尚书〉残卷考辨》,《新世纪敦煌学论集》,项楚、郑阿财主编。成都:巴蜀书社,2003年。14、《BD09523〈礼记音义〉残卷跋》,《敦煌研究》第2期,2003年。15、《敦煌出土〈尚书〉写卷研究的过去与未来》,《敦煌吐鲁番研究》第7卷,季羡林、饶宗颐主编。北京:中华书局,2004年。16、《敦煌〈诗经〉卷子研读札记二则》,《敦煌学辑刊》第1期,2004年。17、《法藏敦煌〈毛诗音〉“又音”考》,《中国俗文化研究》第2辑,四川大学中国俗文化研究所。成都:巴蜀书社,2004年。18、《跋国家图书馆所藏敦煌〈诗经〉写卷》,载《敦煌学国际研讨会论文集》,北京:国家图书馆善本特藏部敦煌吐鲁番学资料研究中心编。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5年。19、《唐写本〈周易经典释文〉校议》,《出土文献研究》第7辑,中国文物研究所编。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20、《跋国家图书馆藏〈春秋谷梁传〉集解残卷》,《敦煌研究》第1期,2006年。21、《关于傅斯年图书馆所藏〈周易正义〉写卷》,《甘肃省博物馆学术论文集》,甘肃省博物馆编。西安:三秦出版社,2006年。22、《试论法藏敦煌〈毛诗音〉写卷的文献价值》,《礼学与中国传统文化——庆祝沈文倬先生九十华诞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23、《英藏敦煌〈毛诗音〉写卷所见〈毛诗〉本字考》,《敦煌学辑刊》第3期,2007年。24、《从敦煌写本〈礼记音〉残卷看六朝时郑玄〈礼记注〉的文本》,《文史》第4辑,2009年。25、《〈毛诗〉文字探源四则》,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编《出土文献研究》第9辑,北京:中华书局,2010年。

出土文献研究杂志

《中国古代文房四宝》、山东教育出版社1990《唐代墓志汇编》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参加编写)《篆书诗词名句选》、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2《蒋维崧临商周金文》、齐鲁书社1998(与蒋维崧先生合著)《篆刻艺术》、中国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01(参加编写)《中国古代玺印大典》,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 2002(参加编写)《刘绍刚印存》,中华书局2004。《走长沙走马楼三国吴简》(贰),文物出版社2007(合著)《泉城雅集》,中华书局2007《出土文献研究》第九期(主编)2010年《篆书舜典》荣宝斋出版社2010年《出土文献研究》第十期(主编)2011年《肩水金关汉简》(合著)2011上海中西书局《二十世纪书法名家——蒋维崧卷》(主编)2011人民美术出版社《新疆博物馆新获文献》(主编)2012年中华书局 《石墨、丹雘和墨》《文史》1992年 总第36期《十六国时期高昌郡书法简论》《书法丛刊》1992年第4期《儒家思想对书法艺术的影响及魏晋书法艺术的发展》,《中日书法史论研讨会论文集》 文物出版社1993年《湖北长阳所见陶玺——兼论古玺之用途、质地》《中国篆刻》1995年第1期《东周金文书法艺术简论》,《周绍良先生欣开九秩庆寿文集》中华书局1997《仰之弥高——蒋维崧先生的篆刻艺术》《中国篆刻》1997年第4期《隶书发展概说》《书法报》1997年连载《“印宗秦汉”和“印外求印”》,载中国书协书法培训中心辅助教材《采菊东篱下》、《早发白帝城诗中的几个字》、《展览的失误》、《幸毋见忘》、《一丝不苟》,《书法报》2002年连载。《秦泰山刻石传本二种考》,《第二届全国书法教学论文集》解放军文艺出版社2003年《学者书法及其收藏》,《文物天地》2004第4期。《文房器具》,《文物天地》2004第10期。《汉律伪写玺印罪与西汉的政治斗争》,《出土文献研究》第6辑。《释郭店楚简中的“达”》,《出土文献研究》第6辑。《早期石刻拓本中的几个问题》,2005年《书法丛刊》第1期。《古玺补释三则》2005年《出土文献研究》第7辑。《忆峻斋师二三事》,2006年《书法报》8月。《民国篆刻流派与名家》,2007年《文物天地》第3期。《大漠里的胡杨林》,2007年《人民日报》4月,2007年《书法报》5月2日。《蒋峻斋先生与潘伯鹰先生二三事》《中国书法史论国际研讨会论文集》文物出版社2007年《帛书<天文气象杂占>释文再补》(合著)《出土文献研究》第8期2007年《<玄隐庐印录>中峻斋师治印辨正》《蒋维崧教授纪念文集》齐鲁书社2008年《儒学与东汉魏晋书法艺术的发展》,《二十世纪书法艺术研究丛书·历史文脉篇》上海书画出版社2009年《先生之风山高水长》(《书法导报》2008年10月1日)《楚简书法概论》,《全国楚简帛书法艺术研讨会暨作品展论文集》,湖北人民出版社,2009年7月《日照海曲历日简研究》(合著),《出土文献研究》第九期,中华书局2009年11月《蒋维崧先生在书法史上的地位和意义》,《第七届中国书法史论国际研讨会论文集》文物出版社2009年《碑帖技法讲座(四)——毛公鼎》,《书法》杂志2010年第4期《碑帖技法讲座(九)——石鼓文》,《书法》杂志2011年第11期,二文收入《碑帖的鉴定与考辩》,上海书画出版社2011年《秦泰山刻石传本二种考》(修订稿)《第八届中国书法史论国际研讨会论文集》文物出版社2011年

出土文献研究中心

是的。清华楚简是古书大发现。2008年,清华大学抢救回一批走私到香港文物市场的珍贵竹简,依惯例命名为“清华简”。复旦大学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中心教授裘锡圭这样评价:“近年出土材料中,清华简最为重要,以后还能不能出这样的资料,还能不能出更重要的资料,这都很难说;清华简出来以前,谁也想不到有这么一批东西,是可遇不可求的。”为了更好地保护这批竹简,2008年9月,清华大学成立了由李学勤先生带领的出土文献研究与保护中心。十载光阴,倏忽而逝,清华简的整理和研究也在此期间取得了有目共睹的成果。11月17日,纪念清华简入藏暨中心成立十周年纪念活动在清华大学隆重举行。本刊简要梳理回顾围绕这批竹简而展开的工作,以纪念“清华简”的第一个十年。2008年,清华大学抢救回来一批珍贵的竹简。7月15日,一批用保鲜膜包裹的竹简,共计2500余枚,运抵清华大学图书馆老馆,尽管此前已在香港见到过其中几枚,清华大学的专家们依然激动不已。在李均明老师带领下,文物保护专家马上对竹简进行抢救性保护,用了三个月时间,首先对2500余枚竹简逐枚进行清洗、杀菌。根据竹简形制和字体特征,初步判定为战国中晚期的楚简,与以往发现的荆门郭店一号楚墓竹简、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简近似。清华简是战国中晚期即被埋藏地下的竹书,逃过了“焚书坑儒”,也逃过了秦汉战火。因此,清华简就其内容而言,大多为古书佚籍,这就意味着,清华简为了解、研究中国先秦时代新增加了诸多重要的历史文献。在抢救保护清理工作紧锣密鼓进行的同时,当年8月,清华大学决定成立出土文献研究与保护中心。10月14日,来自北京大学、复旦大学、吉林大学、武汉大学、中山大学、香港中文大学和国家文物局、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上海博物馆、荆州博物馆等单位的11位相关专家对这批竹简作了全面鉴定。出具的《清华大学所藏竹简鉴定会鉴定意见》认为:“这批战国竹简是十分珍贵的历史文物,涉及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内容,是前所罕见的重大发现。”

中心成立以来共出版学术著作十余种,受到广泛好评。其中《古文字构形学》、《中国古车舆名物考辨》、《敦煌书仪语言研究》等著作获得了省级或省级以上社科优秀成果奖励。中心计划将今后出版的大部分著作纳入“复旦大学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中心专刊”和“复旦大学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中心丛刊”两套系列出版物中。中心还在积极编纂《裘锡圭学术文集》,工作正在紧张进行中,预计将正式出版。中心成立以来,教师和学生共发表各类学术论文百余篇。其中裘锡圭教授的《关于〈老子〉的“绝仁弃义”和“绝圣”》,陈剑教授的《释“琮”及相关诸字》、《说殷墟甲骨文中的“玉戚”》,施谢捷教授的《〈汉印文字征〉及其〈补遗〉校读记》以及陈斯鹏博士后的《论周原甲骨和楚系简帛中的“囟”与

出土文献研究方法

出土文物研究属于考古专业。另外,没有历史文献学这个专业,只有古代文献专业,一般在中文系。

楼上说错了,历史文献是历史专业的一个很重要分支,很多有成就的大家都是对历史文献颇有研究的,比如陈垣先生,文献专业现在比较好的是华中师大,但是出土文物方面,现在就是上博简研究比较热点,老一点的有敦煌与吐鲁番文书研究,复旦,北大,南大都是不错的

我当代当中的很多的现代汉语研究生很有价值的我们把这些价值放到我们的古代文学当中去的话就能看出

  • 索引序列
  • 出土文献研究
  • 出土文献研究pdf
  • 出土文献研究杂志
  • 出土文献研究中心
  • 出土文献研究方法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