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期刊知识库 > 浙江学刊投稿须知模板图片

浙江学刊投稿须知模板图片

发布时间:

浙江学刊投稿须知模板图片

1 该刊采用双向匿名审稿制。编辑接来稿后,先查对稿件内容、投稿人信息、联系方式等有无备齐,再对稿件进行初审,经初审认可的稿件即进入专家评审程序,编辑部对初审合格的稿件进行复审,根据稿件质量确认盖章,对基本合格的稿件经匿名处理后,发函给审稿人,一般要求在一个月内审毕。审稿人按审稿单项目进行评审,写出具体审稿意见。编辑收到审回稿后,参照专家意见,实行传统'三审'审稿制,确定稿件采用与否。本刊对审稿人的要求十分严格,审稿人必须是学风严谨、作风正派的校内外知名教授或博导。审稿人应遵守教育部《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学术规范》第19条规定,并做好未发稿件的保密工作。(“评价机构和评审专家应对其评价意见负责,并对评议过程保密,对不当评价、虚假评价、泄密、披露不实信息或恶意中伤等造成的后果承担相应责任。”)2 投稿著作所有列名作者皆同意在投稿文章经本刊刊登后,其著作财产权即让与给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但作者仍保有著作人身权与本著作未来自行集结、教学等个人使用之权利。作者于交付稿件时,除相关文件外,另需缴交《著作权让与书》正本。3 凡遇专家仍无法审定或专家对其存有疑义的稿件,则交由本刊编委组(五人以上)采用无计名投票方式来品评稿件,尽量发现有价值的好稿子。4 稿子经编辑与作者修改、整理后,由责任编辑写出书面意见,交执行总编进行审察后再送交本报常务副主编、主编审察,给以最终确定。5 该刊在对作者稿件进行匿名送审的同时,对审稿人也进行匿名处理,进行严格的双向匿名。6 因该刊力量所限,并按通行贯例,不办理退稿,也不奉告评审意见,作者务请自留底稿。投稿后三个月仍未收到编辑处理意见者,可对稿件另行处理。

1 该刊实行双向匿名审稿制度。凡投寄本刊的稿件,请一律按照匿名审稿制度的要求将作者的姓名、所在单位、职务职称、通讯地址、邮政编码、联系电话、E-mail等个人信息全部放在与正文内容相独立的首页,正文中隐去所有相关方面的信息。个人信息务必完整、准确,以便编辑部及时与作者联系。2 来稿请附200~300字的中文内容提要,客观论述文章的主要观点,不加主观评论和价值判断;反映论文主要内容的中文关键词3~5个;请将题目、作者姓名、内容提要、关键词翻译成英文附于文末。3 为方便稿件及时处理,请同时寄送纸质文稿与电子文本各一份,在纸质文稿首页注明电子文本发送时间,在电子文本中注明是否已寄送纸质文本。邮寄地址:杭州市省府大院2号楼浙江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浙江社会科学》杂志社,邮编:310025。电子文本通过网络投稿。稿件一般以不超过8000字为宜。如有疑问,请联系主编邮箱。4 请勿一稿多投。该刊将在收到稿件后的三个月内给予作者是否录用的答复,答复通知请在投稿网页上查询。在投稿之日起三个月后仍未显示录用情况的,作者可自行处理。

浙江学刊投稿须知模板

来稿应说明研究问题的切入点、创新点;引用他人的成果,须注明出处;引证不能用来构成本人论文的主要或实质部分;不得一稿多投或变相重复发表。 题名:20个字以内为宜,可加副标题;不用“试论”、“浅谈”等表谦词语。 在首页地脚标注作者简介,内容包括:姓名(出生年-),性别,民族,籍贯,工作单位(单位全称,省市名,邮编、电话、Email),职称,学位,研究方向及代表作。理论研究类文章署名作者应为执笔者,一般不得超过2名。 关键词:反映论文主题内容的词或词组3-8个,从题名、层次标题和正文中选出,包括该文所属二级学科名称,研究对象、方法与成果的名称以及有利于检索的其他词。关键词之间用分号分隔。 摘要:100-300字,陈述论文的目的、方法、结论、依据,不谈背景信息、常识性内容,不用第一人称及“本文”、“作者”等字样;不对论文的内容作评价;不使用修饰词,不出现图表、公式、标题层次序号、非公知公用符号。 正文:以8000字左右为宜。正文的各级标题书写样式为:一、(二) (4)。 注释:对正文特定内容的解释与说明,以及未公开发表的资料和“转引自”等类文献的著录,用圈码标引,在页下注文。

1 该刊采用双向匿名审稿制。编辑接来稿后,先查对稿件内容、投稿人信息、联系方式等有无备齐,再对稿件进行初审,经初审认可的稿件即进入专家评审程序,编辑部对初审合格的稿件进行复审,根据稿件质量确认盖章,对基本合格的稿件经匿名处理后,发函给审稿人,一般要求在一个月内审毕。审稿人按审稿单项目进行评审,写出具体审稿意见。编辑收到审回稿后,参照专家意见,实行传统'三审'审稿制,确定稿件采用与否。本刊对审稿人的要求十分严格,审稿人必须是学风严谨、作风正派的校内外知名教授或博导。审稿人应遵守教育部《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学术规范》第19条规定,并做好未发稿件的保密工作。(“评价机构和评审专家应对其评价意见负责,并对评议过程保密,对不当评价、虚假评价、泄密、披露不实信息或恶意中伤等造成的后果承担相应责任。”)2 投稿著作所有列名作者皆同意在投稿文章经本刊刊登后,其著作财产权即让与给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但作者仍保有著作人身权与本著作未来自行集结、教学等个人使用之权利。作者于交付稿件时,除相关文件外,另需缴交《著作权让与书》正本。3 凡遇专家仍无法审定或专家对其存有疑义的稿件,则交由本刊编委组(五人以上)采用无计名投票方式来品评稿件,尽量发现有价值的好稿子。4 稿子经编辑与作者修改、整理后,由责任编辑写出书面意见,交执行总编进行审察后再送交本报常务副主编、主编审察,给以最终确定。5 该刊在对作者稿件进行匿名送审的同时,对审稿人也进行匿名处理,进行严格的双向匿名。6 因该刊力量所限,并按通行贯例,不办理退稿,也不奉告评审意见,作者务请自留底稿。投稿后三个月仍未收到编辑处理意见者,可对稿件另行处理。

江汉论坛投稿须知模板图片

刊登具有创新性、高水平、有重要意义的原创性研究学术论文以及反映学科最新发展状况的文献综述和信息性文章。来稿应框架完整、观点明确、论据充分、数据可靠,层次分明,文理通顺。(1) 文题、作者姓名(一般不超过 6 人)、作者单位及所在城市和邮编、关键词均需中英文对照。论文如果获得有关研究基金或课题资助,需提供基金名称及编号;提供第一作者的姓名、性别、民族(汉族可不写)、出生年、职称、学位以及联系人姓名、职称、电话、传真及 E-mail 地址。(2)论文题目应简洁、准确,避免使用非公知公用的缩略语、字符、代号以及结构式和公式;中文摘要字数一般在 200~300 字间,内容应包括论文的研究目的、方法及研究结果等;英文摘要字数在450~500个单词左右(对中文摘要内容进行扩展),简要地介绍研究背景、研究内容、研究成果。关键词的个数为 3~5 个。(3)文中量、单位及符号的使用应符合国际标准和国家标准。注意容易混淆的外文字母的文种、大小写、正斜体及上下角标的正确书写。(4)图、表和公式应通篇分别编号,图题、表题应有中英文对照。表格应采用三线表形式。(5)参考文献格式规范,且不少于3个。

招聘网站上可能会有吧

浙江学刊投稿须知模板下载

1 该刊采用双向匿名审稿制。编辑接来稿后,先查对稿件内容、投稿人信息、联系方式等有无备齐,再对稿件进行初审,经初审认可的稿件即进入专家评审程序,编辑部对初审合格的稿件进行复审,根据稿件质量确认盖章,对基本合格的稿件经匿名处理后,发函给审稿人,一般要求在一个月内审毕。审稿人按审稿单项目进行评审,写出具体审稿意见。编辑收到审回稿后,参照专家意见,实行传统'三审'审稿制,确定稿件采用与否。本刊对审稿人的要求十分严格,审稿人必须是学风严谨、作风正派的校内外知名教授或博导。审稿人应遵守教育部《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学术规范》第19条规定,并做好未发稿件的保密工作。(“评价机构和评审专家应对其评价意见负责,并对评议过程保密,对不当评价、虚假评价、泄密、披露不实信息或恶意中伤等造成的后果承担相应责任。”)2 投稿著作所有列名作者皆同意在投稿文章经本刊刊登后,其著作财产权即让与给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但作者仍保有著作人身权与本著作未来自行集结、教学等个人使用之权利。作者于交付稿件时,除相关文件外,另需缴交《著作权让与书》正本。3 凡遇专家仍无法审定或专家对其存有疑义的稿件,则交由本刊编委组(五人以上)采用无计名投票方式来品评稿件,尽量发现有价值的好稿子。4 稿子经编辑与作者修改、整理后,由责任编辑写出书面意见,交执行总编进行审察后再送交本报常务副主编、主编审察,给以最终确定。5 该刊在对作者稿件进行匿名送审的同时,对审稿人也进行匿名处理,进行严格的双向匿名。6 因该刊力量所限,并按通行贯例,不办理退稿,也不奉告评审意见,作者务请自留底稿。投稿后三个月仍未收到编辑处理意见者,可对稿件另行处理。

1 该刊实行双向匿名审稿制度。凡投寄本刊的稿件,请一律按照匿名审稿制度的要求将作者的姓名、所在单位、职务职称、通讯地址、邮政编码、联系电话、E-mail等个人信息全部放在与正文内容相独立的首页,正文中隐去所有相关方面的信息。个人信息务必完整、准确,以便编辑部及时与作者联系。2 来稿请附200~300字的中文内容提要,客观论述文章的主要观点,不加主观评论和价值判断;反映论文主要内容的中文关键词3~5个;请将题目、作者姓名、内容提要、关键词翻译成英文附于文末。3 为方便稿件及时处理,请同时寄送纸质文稿与电子文本各一份,在纸质文稿首页注明电子文本发送时间,在电子文本中注明是否已寄送纸质文本。邮寄地址:杭州市省府大院2号楼浙江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浙江社会科学》杂志社,邮编:310025。电子文本通过网络投稿。稿件一般以不超过8000字为宜。如有疑问,请联系主编邮箱。4 请勿一稿多投。该刊将在收到稿件后的三个月内给予作者是否录用的答复,答复通知请在投稿网页上查询。在投稿之日起三个月后仍未显示录用情况的,作者可自行处理。

浙江学刊投稿须知模板在哪

1 该刊采用双向匿名审稿制。编辑接来稿后,先查对稿件内容、投稿人信息、联系方式等有无备齐,再对稿件进行初审,经初审认可的稿件即进入专家评审程序,编辑部对初审合格的稿件进行复审,根据稿件质量确认盖章,对基本合格的稿件经匿名处理后,发函给审稿人,一般要求在一个月内审毕。审稿人按审稿单项目进行评审,写出具体审稿意见。编辑收到审回稿后,参照专家意见,实行传统'三审'审稿制,确定稿件采用与否。本刊对审稿人的要求十分严格,审稿人必须是学风严谨、作风正派的校内外知名教授或博导。审稿人应遵守教育部《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学术规范》第19条规定,并做好未发稿件的保密工作。(“评价机构和评审专家应对其评价意见负责,并对评议过程保密,对不当评价、虚假评价、泄密、披露不实信息或恶意中伤等造成的后果承担相应责任。”)2 投稿著作所有列名作者皆同意在投稿文章经本刊刊登后,其著作财产权即让与给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但作者仍保有著作人身权与本著作未来自行集结、教学等个人使用之权利。作者于交付稿件时,除相关文件外,另需缴交《著作权让与书》正本。3 凡遇专家仍无法审定或专家对其存有疑义的稿件,则交由本刊编委组(五人以上)采用无计名投票方式来品评稿件,尽量发现有价值的好稿子。4 稿子经编辑与作者修改、整理后,由责任编辑写出书面意见,交执行总编进行审察后再送交本报常务副主编、主编审察,给以最终确定。5 该刊在对作者稿件进行匿名送审的同时,对审稿人也进行匿名处理,进行严格的双向匿名。6 因该刊力量所限,并按通行贯例,不办理退稿,也不奉告评审意见,作者务请自留底稿。投稿后三个月仍未收到编辑处理意见者,可对稿件另行处理。

文稿务求论点明确,论据可靠,数据准确,文字精炼,字数在4500字以上;摘要的字数要求在200字左右,要中英文对应。内容包含研究的目的、方法、结果和结论,详情参见“文摘编写规则GB 6447—86”;3.文稿请附3~8个中英文对应的关键词,中英文题名和作者单位;4.来稿如获某种研究基金资助,请列出项目名称及编号; 请附第一作者简介,包括姓名、性别、出生年、职务职称、研究方向及发表论文情况; 注明所有作者的详细地址、联系方式及E-mail; 参考文献要求在7条以上,并随文标注。要按“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GB/7714-2005)”的要求著录; 文稿的格式请参见本刊近期出版的期刊;9.本刊审稿期为2个月,在此期间请勿一稿多投。10.本刊对已录用的稿件按所占版面收取版面费。稿件刊登后,按作者数赠送当期样刊。

  • 索引序列
  • 浙江学刊投稿须知模板图片
  • 浙江学刊投稿须知模板
  • 江汉论坛投稿须知模板图片
  • 浙江学刊投稿须知模板下载
  • 浙江学刊投稿须知模板在哪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