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期刊知识库 > 西厢记鉴赏论文1500字

西厢记鉴赏论文1500字

发布时间:

西厢记鉴赏论文1500字

张生(名珙,字君瑞,西洛人氏),第一代流氓才子的集大成者,《西厢记》的横空出世,遂成竖子之名。西厢花下,朗月当头,浪子张生揭竿而起,吹起了向古典爱情总攻的号角。有关爱情的虚无主义理想在张生明确的功利思想的凌厉攻势之下,顿如美国双子世贸大楼一样土崩瓦解。立在唐宋传奇和元杂剧深处的张生绣口轻吐,一下就淹没了盛唐。因此,与其说《西厢记》是浪漫爱情的礼赞,毋宁说它是浪漫爱情的挽歌。 我必须充满惭愧地承认,少不更事的我曾经长久地为《西厢记》的诲淫诲盗深深陶醉,及至弱冠,《西厢记》中的“有情人皆成眷属”的虚伪光辉亦令我生出仰慕的感觉。而今年近四十,始知诲淫诲盗和皆成眷属是《西厢记》的两极,而两极的连接处却是我们的盲点。《西厢记》高度符号化的人物的所指是其一面,而作为另一面的能指被我们忘却了。 张生的作派在《西厢记》里妩媚而阴柔。刚出场的张生像历代的书生一样,无疑是病弱的,他无比自怜地这样自我评价:“学成满腹文章,尚在湖海飘零。”文章与飘零的张力在张生身上难堪地对峙着,并要最终寻找到自己的出口。在没有找到出口之前,可怜而可爱的张生只能是“万金宝剑藏秋水,满马春愁压绣鞍”。 飘零的价值最终会找到归宿;而在此之前,对张生飘零的第一个奖励在普救寺里露出了端倪—如同上苍注定,张君瑞命带桃花,普救寺的惊艳直接催生了一首好诗: 月色溶溶夜 花木寂寂春 如何临浩魄 不见月中人 该诗可谓孤篇压全唐,足见张生的“学成满腹文章”绝非空穴来风。张生以月亮—这人世间阴柔的代表起兴,最后直抒胸臆,向着近在咫尺的月中人发出召魂令,瞬间建立起了多情的形象。你听,张生像一个流浪歌手一样唱道:寺庙的夜色多沉静,那花儿寂寞地开在春风中,我静立月下多饥渴啊,为何没有美眉来调情?张生大胆而浮夸地将煽情进行到底,其实践精神当是空前绝后。若干年前,张生的老师也咏过月亮,他说:明月照到我床前,我当是霜花和食盐,抬头我把月亮看,才知它没故乡的圆(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相比张生,老师就显得不着边际。若干年后,张生的学生就不再咏月亮了,他们只说星星,发誓要给情人“一扇朝北的窗,让他看到星斗”,有张生的诗意,但显得过于吝啬。至于郁达夫之流的“曾因酒醉鞭名马,怕为情多累美人”则显得自怜而变态,及至发展到“轻轻地我走了/正如我轻轻地来/我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里的那种欲擒故纵,那种小家子气,那种小妾般的懦弱,足见流氓才子已呈现难以挽回的退化。 张生的“月色溶溶夜”是明着勾引。他没有想到的是西厢的另一侧马上会有美女作家即席高歌:很久以来我就性饥渴,春来了我更感到没着落,你在那里大声唱,我知你是个会疼人的好哥哥(兰闺久寂寞,无事度芳春。料得行吟者,应怜长叹人)。句句如同天籁,道出了美人敢上也甘上贼船的不凡气魄。 文化流氓初战告捷,虽然有点意外。

用心去欣赏

《西厢记》原名《莺莺传》,又名《会真记》。是元代著名戏曲作家王实甫的杰作,也是元杂剧中最优美宏伟的大型喜剧。周德清称赞《西厢记》“诸公已矣,后学莫及”。它在中国文学史上和中国戏曲史上都占有很重要地位,是我国古代戏曲发展高峰之一。如果以单部作品而论,《西厢记》可以说是元杂剧中影响最大的。它以五本的宏大规模来敷演一对青年男女追求自由的爱情与婚姻的故事,不仅题材引人喜爱,而且人物能刻画得更丰满细致,情节能够表现得更曲折动人,再配以与浪漫的内容相称的秀丽优雅而又活泼的语言,自然有一种不同寻常的魅力。《西厢记》主要讲的是书生张珙游学河中府,在古刹普救寺与已故崔相国之女莺莺小姐相遇。因一见倾心,借宿在崔氏眷属暂住的西厢院外僧房之中。夜间莺莺花园烧香,强生隔墙吟诗,莺莺亦酬诗一首;张生继而藉崔府超度老相国时,追荐自己的父母,在法会上与与莺莺再度相见。其间贼将孙飞虎为抢夺崔莺莺,兵围寺院,崔母求助于寺众,许诺能退贼兵者以莺莺相配;张生应下此诺并修书一封请惠明送至友人白马将军杜确处。杜确率兵打败孙飞虎,普救寺兵围虽解但崔母却违约赖婚,命两人兄妹相称,张生因此相思入病,侍女红娘遂教张生夜间在花园外弹琴,封莺莺诉说心曲。红娘为莺莺、张生传书递简,莺莺瞒过红娘而“待月西厢下”,是夜张生依约到来,但莺莺毕竟囿于礼教,又被红娘看见,竟翻脸不认。张生为此抑郁成疾,莺莺不禁内疚,以药方为名托红娘送去,当晚便由红娘送莺莺到张生房中。月馀后,两人情事被崔母发觉,崔母大怒拷问缸娘,红据理以争,认为崔老夫人不应悔婚,若不允婚只怕还有玷辱家门和治家不严的罪名,崔母只得允婚,但张生必须应举得官方能迎娶莺莺,两人因此长亭送别。强生行至草桥,见莺莺追赶而来,醒后才知是梦境。张生得中后欲与莺莺完婚,被当年曾经与莺莺订亲的崔母内侄郑恒阻挠,恰好白马将军携旨到达,为张生与莺莺主婚,郑恒羞愧自尽,有情人终成眷属。剧中主要人物张生、崔莺莺、红娘,各自都有鲜明的个性,而且彼此衬托,相映成辉;在这部多本的杂剧中,各本由不同的人物主唱,有时一本中有几个人的唱,这也为通过剧中人物的抒情塑造形象提供了便利。《西厢记》里的崔莺莺,带着青春的郁闷上场。当她遇到了风流俊雅的张生,四目交投,彼此就像磁石般互相吸引。她分明觉察到一个陌生男子注视着自己,但她的反应是“亸着香肩,只将花笑捻”。剧本写红娘催促她回避,而她的反映是: 回顾--觑末--下请注意这一舞台提示,它异常强烈地揭示出人物的内心世界。按照封建礼教的规定,为女子者,“非礼勿言,非礼勿视,非礼勿听”。莺莺竟对张生一步一回头,把箴规抛之于脑后。通过一细微的却是引人注目的举动,作者让观众清晰地看到她性格发展的走向。莺莺遇见张生以后,作者写她相当主动地希望和张生接近。她知道那“傻角” 月下吟诗,便去酬和联吟;张生故意撞出来瞧她,她“陪着笑脸儿相迎”,可见她对张生是处处留情的。而她的态度,张生也看在眼里。他们心有灵犀,彼此都感受到相互的爱意。正是由于莺莺从一开始就对爱情炽热地追求,才使得她一步一步地走上了违悖纲常反抗封建礼教的道路。王实甫写莺莺追求的只是爱情。她对张生的爱,纯洁透明,没有一丝杂质。长亭送别,她给张生把盏时的感触是:“但得一个并头莲,煞强如状元及第”,在她的心中,“情”始终是摆在最重要的位置上,至于功名利禄,是非荣辱,统统可以不管。然而,强烈追求爱情只是莺莺性格的一个方面。莺莺长期受到封建礼教的熏陶,加上对红娘有所顾忌,因此,她的性格显得热情而又冷静,聪明而涉狡狯。当观众看到莺莺“对人前巧语花言,没人处便想张生,背地里愁眉泪眼”,看到她有时一本正经,有时黠谲多端,有时又扭捏尴尬时,都会哑然失笑。在作品中,王实甫让莺莺的形象具有两种不同的内心节奏,展示出她对爱情的追求,既是急急切切,又是忐忐忑忑。内心节奏的不协调,是导致她行为举止引人发笑的喜剧因素。张生的性格,是轻狂兼有诚实厚道,洒脱兼有迂腐可笑。他被去掉在功名利禄面前的庸俗,以及在封建家长面前的怯懦,被突出的则是对爱情执著诚挚的追求。他是一个“志诚种”。志诚,是作者赋予这一形象的内核。当然,张生是个才华出众风流潇洒的人物。他出场时唱的一曲,描述“雪浪拍长空,天际秋云卷;竹索缆浮桥,水上苍龙偃”的黄河景色,充分表现出文采风流和豪逸气度。不过,王实甫在塑造张生的形象时,没有把表现他的才华作为重点,而是表明一旦坠入了情网,这才子竟成了“不酸不醋的风魔汉”。他痴的可爱,也迂得可爱。张生跳墙,是王实甫刻划这一性格最为精彩的关目。那天晚上,张生应莺莺诗简之约,到了后花园。他知道小姐已在隔墙,于是樊垣一跳,一把搂着莺莺。莺莺吓了一大跳,她没有想到张生会跳将过来,而且“角门儿”还开着,她惊呼: “是谁?”这一下,约会便砸了锅。张生接到请柬,是红娘受了莺莺的气,拒绝再为他俩效劳的时候,是张生感到爱情已经无望的时候。可是,当他打开诗简一看,原来是小姐约他幽会。他大喜过望,红娘问他:“怎见得着你来?你解我听咱。”他解释:“‘待月西厢下’,着我月上来;‘迎风户半开’,他开门待我;‘隔墙花影动,疑是玉人来’,着我跳过墙来。”据此,他便跳墙赴约了。莺莺约会张生,却没有让他跳过墙来,是张生把诗理解错了。本来,张生是个才子,当不至于不会解释,他之所以会聪明一世,糊涂一时,是因在绝望之馀,突然受宠若惊,欣喜之情冲昏头脑,使他连诗也解错了。由于张生解错了诗,引发一场误会性的冲突,大大加强了全剧的喜剧性色彩。王实甫通过这样的艺术处理,把张生大胆追求爱情而又鲁莽痴迂的性格展现无遗。红娘在剧中只是一个婢女身份,却又是剧中最活跃、最令人喜爱的人物。她机智聪明,热情泼辣,又富于同情心,常在崔、张的爱情处在困境的时候,以其特有的机警使矛盾获得解决。她代表着健康的生命,富有生气,并因此而充满自信。所以这个小小奴婢,却老是处在居高临下的地位上,无论张生的酸腐、莺莺的矫情,还是老夫人的固执蛮横,都逃不脱她的讽刺、挖苦乃至严辞驳斥。她不受任何教条的约束,世上什么道理都能变成对她有利的道理。在《西厢记》里,王实甫把红娘放置在一个相当微妙的位置上。老夫人让她服侍莺莺,让她“行监坐守”,但她从心底里不满封建礼教对年青人的捆束,当觉察到崔、张彼此的情意后,一直有心玉成其事。她愿意为莺莺穿针引线,又知道莺莺有“撮盐入火”的性子,有“心肠儿转关”的狡狯,只好处处试探、揣度,照顾着小姐的自尊心,忍受着怀疑和指责。她要对付小姐,又要对付老夫人,担承着种种压力,却义无反顾地为别人合理的追求竭心尽力。而王实甫愈写红娘的 “两下里做人难”,愈写这“缝了口的撮合山”在困境中巧妙周旋,就愈能生动地表现她机智倔强的个性。《西厢记》中的鲜明的人物性格,是这个剧能成为一部古代经典爱情剧的基础。当后弦把《西厢记》的歌曲推出,可以知道现在《西厢记》依然在中国有很大的影响。《西厢记》是一部诗情画合一的作品,我们可以在诗和画的意境中尽情体味其中的爱情。

西厢记鉴赏论文

论文-《西厢记长亭送别》借景抒情艺术赏析  [摘要]本文从《长亭送别》的景物描写入手,以文本细读的鉴赏方式,深入细致的探讨了景物描写的特点和作用,总结了中国古典戏曲中借景写情的成功经验。  [关键词]借景抒情 情境交辉 乐景写哀 化腐朽为神奇 过渡、引起情节  引子 借景抒情或曰借景写情是中国古典诗词中常用的手法。然而在中国古典戏曲中借景抒情也十分常见。以《西厢记》为例,曲词中就有景物描写的唱词。虽然不多,但却有着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本文就具体探讨《长亭送别》中几处写景的作用。  《西厢记》是古典戏曲中情境交辉的最好的典范,尤以《长亭送别》为最。写情而能“沁人心脾”方为最佳。情因景生、境因情现,二者不能割裂。其写景虽少,却对表“情”起着重要的作用。总体看来,这出戏中的景物主要是造境,它把莺莺的离愁别情放在四种不同的环境(即下文谈到的景一、景二、景三、景四)中作了境异情殊的描写,为角色的喜怒哀乐创设一个特定的环境。这种环境的确立主要作用是使情与境融合,避免了刻意写情产生的浮泛。从而使人物具有生活的具体性和真实感。《长亭送别》总是在情节转折之处,用秋景显现环境。  景一:这是赴长亭前之景。这样就把莺莺在途中的离情别绪,包笼在一径秋光之境中了,形成了情与境的交融。  景二:这里写得是秋郊长亭的离筵。不是小庭深院的团聚,所以首先渲染出暮秋凄苦之情,把整个离筵用秋的萧条气氛笼罩起来,使秋境和离情统一,愈显悲苦。  景三:这一景语,把上面全部形象都包容在苍山落照的秋境之中了。金圣叹评之为“笔力雄大”。  景四:此又一境,又一情。景随人远,情随恨长,情境关合,丝丝入扣。  《长亭送别》是一首真挚的抒情诗,是一幅淡雅的水墨画,是一支撩人的离歌,给人以深沉的美感享受,凄艳动人。  景一:十里长亭路,相思慢慢行  [端正好]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  这支曲词是历来公认的写景名句。相传王实甫写完此句后,思虑殚尽,扑地而死(晕厥)。曲子写的是秋景,传统观点一般认为是通过萧瑟的景物烘托了人物悲凉的心情,这值得商榷。我认为这幅秋景的基调不是悲凉萧瑟的,此曲所本的范仲淹的《苏幕遮》词为“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这里,碧云,黄叶,绿波,翠烟,构成一幅的美丽画面。最能代表秋之萧瑟的“黄叶”在范仲淹的笔下尚且不悲,何况是色彩更加绚丽的“黄花”呢?因此,“碧云天,黄花地”二句一高一低,一俯一仰,展现了际天极地的苍莽秋景。再加上漫山的红叶,真是“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这是一幅由蓝、黄、红构成的立体感极强的绚烂秋光图。  那么,怎样理解此处景物在表现人物心情方面的作用呢?其实,范仲淹的词上阕的景物虽然色彩斑斓,但还是为了表现的悲凉的思绪,这是以乐景写哀情。此手法在古典诗歌中是很常见的。如杜甫《绝句》:“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抒发了伤感的思乡之情,而前两句却勾画了一幅幅浓丽的春日画面,极言春光融洽。这是以乐景写哀情。“端正好”曲词用的也是这种手法。曲词中的一个“晓”字告诉我们,长亭送别是从早晨开始的。“碧云天,黄花地,雁南飞,霜林醉”正是刚走出家门的崔莺莺去长亭的路上看到的景色。坐在车里,看到这大好的秋光,莺莺无限惆怅。自然的美景和人生的美景从此都不会属于她。“北雁南飞”,那南飞的大雁,是要回到自己温暖的家的,而她崔莺莺的家呢,那是一个没有自由、讲求门第、热衷功名的深宅府第。况且此时她是客居途中,丧父的悲伤尚在。和张生“腿儿相挨,脸儿相偎,手儿相携”的温存稍稍使自己的心情得到些许宽慰,没想到……她甚至更会想到,假如张生此时不是上京赶考,而是与她去郊外游玩,那该是何等的惬意和幸福啊!没想到母亲却对张生说:“俺三辈儿不招白衣女婿,你明日便上朝取应去。”“母亲啊,你为什么要逼张生求取功名,世人啊,你们为什么重利轻情?”这是此时此刻崔莺莺在心里的呐喊。由此,在她的眼中,那枫林自然就洒满了离人的红泪。这幅画面,色彩热烈。热烈的色彩下,一对儿恋人踯躅于即将分手的路上。自然景境与人物心境形成强大的反差,这是以美的意境营造悲的气氛。  正因为他们的“马儿迍迍的行”,因此,快到长亭时,已是“疏林挂着斜晖”了。“端正好”和“滚绣球”这两支曲子一个早上,一个晚上,时间跨度如此之大,作者用心良苦。十里长亭路,这对儿小夫妻从早晨走到了晚上,足见难舍之情。当然这里面包含了夸张的成分。  景二:短暂饯行宴,有言难表白  [脱布衫]下西风黄叶纷飞,染寒烟衰草萋迷。  这是第二幅画面:西风,黄叶,寒烟,衰草。夕阳西下,西风渐紧,“黄叶纷飞”,叶子落得又多又急,不是“柔条纷冉冉,落叶何翩翩”的温柔状态,而是肃杀的,是秋风扫落叶,一股冷嗖嗖的感觉袭上身来。再笼以寒烟、缀以衰草,一动一静,愈觉凄冷。饯行之宴就在这样一个冷风冷色的场景中开始了。  这是通过莺莺眼看到的秋景。这是一场沉默的晚餐,除了几个人物应酬性的对话外。在即将分别的筵席上,二人有多少知心宽慰的话要向对方表白啊,可是一切都是沉默,只剩下两个人的叹息声。这沉默和叹息埋藏着莺莺心中无限的“怨”。目睹眼前瑟瑟的西风、黄叶、寒烟和衰草,莺莺的怨情滚滚涌出。  “幺篇”曲词怨张生“轻别离”“情薄”,甚至不希望他进京赶考。“满庭芳”曲词怨母亲“供食太急”,在本已很短暂的饯行宴上居然还不肯回避,弄得莺莺和张生不能温存话别,只能“暗送秋波”。“朝天子”曲词中莺莺痛斥世人追逐名利的心态,充分表现了她珍视爱情、鄙视功名利禄的思想。极目是黄叶纷飞,眼前老夫人面沉似水。西风瑟瑟之中一片沉寂。“将来的酒共食,尝着似土和泥”,“暖溶溶玉醅,白泠泠似水,多半是相思泪”,这恰恰是莺莺怨极产生的幻觉。  “霎时间”言筵席时间很短,可是读者却同曲中二人一样感到这场沉默的饯行宴是那样地漫长。而他们在赴长亭的路上,走了一天却显得时间那么短,这也许就是情人心中的时间辨证法。  景三:把酒相告别,情殷意切切  [四边静]两意徘徊,落日山横翠。  [四煞]到晚来闷把西楼倚,见了些夕阳古道,衰柳长堤。  宴席结束,余人散去,唯有一对恋人和红娘。“两意徘徊”言二人依恋难舍,但“落日山横翠”,又不得不分手了。看到眼前的横山,又心里不禁一沉,因为没有山的阻挡,分手之后,还能以目相送片刻,使思念之情得到慰藉。  莺莺再也无法沉默了,刚才筵席上被压抑的情感此时一下子释放了出来——用泪。莺莺“把酒”向张生告别。她有太多的话想说,却又不能在这即将分别的瞬间全部倾吐出来,一时语塞的莺莺有的就是泪。一个“哭”字确实胜过千言万语。“哭”中甚至有些绝望的成分,“知他今宵宿在那里?有梦也难寻觅。”莺莺觉得自己剩下的只有梦,她寄希望在梦中与张生相见。果然,下一折戏(第四折)就写了莺莺做梦追张生到草桥店要与其一起上京的情节。然而,一贯知书达理的大家闺秀,对即将远行的丈夫,确实是不能“一个'哭'字了得”,如此岂不太“低俗”了。所以当莺莺心情平静下来时便有殷殷的嘱托。尤其“五煞”曲词的嘱托,说得多么一往情深!情意切切,让人不忍卒读。此时的莺莺,她是那么地软弱、孤独、无助、温柔又伤感,让人挥之不去。  而当她莺莺连梦也没有的时候,或曰梦也不能圆她见张生一面的时候,她就只有望眼欲穿了。于是便有了“到晚来闷把西楼倚,见了些夕阳古道,衰柳长堤”的描写。这个场景说不上新颖别致,在古典诗词中很常见。可用在这里却化腐朽为神奇,十分真切地表现了莺莺的孤独思念之情,这是莺莺的大痛苦和大悲凉,也是中国古代妇女的大痛苦和大悲凉。  一个女子,西楼独倚,怅望古道衰柳,心上人迟迟不归。这个形象很使人想起古代的弃妇。从而自然带出“二煞”曲词中莺莺对张生些许的请求,或曰乞求。莺莺害怕自己倾心的爱全部付出后被玩弄。“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出身名门的崔莺莺未必不懂得这个道理,张崔的“两情”,在莺莺看来,就怕不是“久长时”,那么她就更要在乎朝朝暮暮。中国古代妇女的命运悲剧可见一斑。  景四:独自长徘徊,心愁车难载  [一煞]青山隔送行,疏林不做美,淡烟暮霭相遮蔽。夕阳古道无人语,禾黍秋风听马嘶。  [收尾]四围山色中,一鞭残照里。  这是后两只曲子。这个场景写莺莺送别张生后,迟迟不肯归去,怅然若失、徘徊反侧的情景。精彩之处是情景交融,细腻地刻画了莺莺几起几伏的思念之情。  “青山”三句写莺莺刚刚送走张生后,始终目送他渐行渐远。直到张生转过一片山,山、树和暮蔼淹没了张生。此时莺莺转过眼睛,西风之下,她看到的是夕阳古道,只剩自己孤独地站着。“无人语”有二说,一是古道无人,寂静荒凉;一说张生已去,再无人与莺莺知心相谈。总之,这句是写莺莺思念的心情开始渐渐平缓下去了,就要回家了。可就在这时,她却突然听到了一声“马嘶”。这马嘶无疑告诉莺莺她的心上人此时就在路上,这使她已经平静了的心骤然又涌动起离别的悲苦之情。她又不忍心马上回家了,这才有了“懒上车儿”的想法。这是“一伏一起”。  随着马嘶声的渐渐远去,莺莺的心情又开始慢慢平静下来。再加上红娘在一旁的催促,莺莺要动身走了。当她就要抬脚登上车子时,下意识地再一次环顾四周,也许她在寻找什么,而她看到的只是四面暮蔼沉沉的青山。她也下意识地望了一下张生离去的远方,那里是一轮如血的残阳即将没入山巅。而突然间,“一鞭残照里”,这是莺莺万万想不到的。残阳的余晖中瞬间出现了一个黑色的起马人的剪影。他正跃马扬鞭,他是谁?是张生。莺莺两度平静下去的心情再一次空前地激荡不已。这是“再伏再起”。本已相思之极的她此时真是“遍人间烦恼填胸臆”,眼前的车子是如何也载不起的了。  关于“一鞭残照里”,也有二解。一说写实,即如上文所言;一说写虚,即莺莺幻觉。二说均可,幻觉亦表明莺莺的思念之切。或许,被莺莺误看成的残照中的“一鞭”,就是一头暮归的牛呢!  结论:以景造境,情境交辉  《长亭送别》中的景物描写不是零散孤立的,而是相互联系共同构成一个整体——这就是秋景。从时间上说是从“晓来”之晨到“疏林挂着斜晖”,再到“落日”,最后至“残照”;就空间而言是起于“长亭路”,继而是长亭外的近景,然后是亭外远山、古道、田野,最后终于“残照”的天边。正因为景物之间具有纵的和横的关联,所以既独立又作为整体一部分的几幅清秋图便构成了秋的整体意境,又兼过渡、引起情节的作用。  《长亭送别》中的景物描写,又围绕着一个“情”字展开,以景造境,情境交辉,反复烘托渲染人物心理,十分生动细腻地刻画了崔张二人尤其是莺莺依恋、哀伤、悲苦、关切、忧虑、孤独等复杂的心理。这折戏把男女之情写到了极致,崔张二人就是在长亭这样的意境时空下“话别”,从而演绎了一曲“两情若是久长时,也在朝朝暮暮”的情爱恋歌

《西厢记》共五本二十一折,第一本是“张君瑞闹道场”;第二本是“崔莺莺夜听琴”;第三本是“张君瑞害相思”;第四本是“草桥店梦莺莺”;第五本是“张君瑞庆团圆”。 在《西厢记》里,崔莺莺是一个光彩照人的形象,她是一个从外貌到内心,从行为到思想都非常美的贵族少女。她聪明、伶俐、温柔、深情,既能坚决维护个人幸福,敢于反抗封建压力,必要时又勇于牺牲自己。莺莺作为相国家的小姐,又知书识礼,因此必然受到封建礼教、文化的影响。贵族家庭的教养要求她一切行动都必须合乎规矩礼法。佛殿散心一定要无人时才能去,平时不告而出闺门便要受到严厉训斥。对于封建家长老夫人来说,爱女儿和用封建礼教管束女儿是一回事。但莺莺有自己的愿望和要求,并不是一个安于约束,对封建家长百依百顺的女孩子。因此一开始她就以一个感时伤春的怨女形象出现:可正是人值残春蒲郡东,门掩重关萧寺中;花落水流红,闲愁万种,无语怨东风。 一个具有七情六欲的妙龄女子与外界隔绝,又恰值残春时节,逝水流花,怎不引起她“韵华虚度,青春难留”的感伤之情。莺莺已经许婚郑恒,但并不为未婚夫郑恒即将到来而喜悦,反而“闲愁万种,无语怨东风”,可见她对这门亲事是如何不满了。正是由于对自己韵华虚度的感伤和对包办婚姻的不满,使她在佛殿上初次遇见张生,便敢于一见钟情。红娘告诉她“那壁有人”,催她回去,她却回顾张生,迟迟不愿离去: 若不是衬残红芳径软,怎显得步看尘底样儿浅。且休题眼角留情处,则这脚踪几将心事传。慢俄延,投至到栊门儿前面,刚挪了一步远。 她是这样犹豫、流连,对爱情的追求,一开始就是如此的主动、大胆。《联吟》一折,当红娘告诉她张生在打听小姐消息时,她只嘱红娘“休对夫人说”。花园烧香,莺莺明知墙角吟诗的就是那个二十三岁不曾娶妻的傻角,却不避嫌疑,要依韵和一首: 兰闺久寂寞,无事度芳春;料得行吟者,应怜长叹人。 诗意的显豁使得张生这个傻角也听出了“一字字,诉衷情,堪听”,以致大胆地“拽起罗衫欲行”,而莺莺也居然“陪着笑脸相迎”,红娘却不做美,及时提醒莺莺回家。以后虽然在“闹斋”时互相眉目传情,却不能亲近。张生固然为此懊恼,莺莺也是“神魂荡漾,情思不快,茶饭少进”。 从《寺警》到《酬简》是莺莺冲破阻力,与张生暗中沟通的阶段,正当莺莺盼望着向东邻通殷勤的时候,孙飞虎叛乱事件发生了。老夫人答应能退贼者,以莺莺妻之,张生一封书信,请来白马将军解围,这就使崔张姻缘由不合法,一变而为合法,得到了老夫人的许诺。谁知兵退之后,老夫人竟失信赖婚。让莺莺以兄妹之礼拜见张生。这时剧本一连用了好多支曲子,让莺莺用这种近于愤怒斥责的口吻,淋漓尽致地发泄她的怨愤。她敢于骂她的母亲是“即即世世老婆婆”,是“口不应心的狠毒娘”来。这时莺莺的反抗力增加了,她冒着“夫人知道不是耍”的风险,派红娘去探望张生,了解张生的情况,主动去向张生“通殷勤”。而当红娘具体了解了张生的情况,带回来张生的情书之后,她又没有勇气承认了,在红娘面前装起“正经”来: (旦云)小贱人,这东西那里将来的?我是相国的小姐,谁敢将这简帖儿来戏弄我?我几曾惯看这种东西?告过夫人,打下你个小贱人下半截来。 (旦云)红娘,不看你面时,我将与老夫人看,看他有何面目见夫人!虽然我家亏他,只是兄妹之情,焉有外事。红娘,早是你口稳哩,若别人知道呵,甚么模样。 这是《闹简》中莺莺的“假意儿”。《赖简》中的表现就更为突出了。她明明写下诗句约张生逾墙相会,诗云:“待月西厢下,迎风户半开。隔墙花影动,疑是玉人来。”诗写得很好,一个封建时代相国门第的千金小姐,白纸黑字,敢于明确地约情人逾墙相会,这是向封建礼教所做的大胆的挑战。张生解诗也解得好,能够分毫不差地领会莺莺的诗意。但是,当张生如约赴会,跳过墙去之后,莺莺却变卦赖简了: (未跳墙科)(旦云)是谁?(末云)是小生。(旦怒云)张生,你是何等之人!我在这里烧香,你无故至此。若夫人闻之,有何理说?…… (旦云)红娘,有贼!(红云)是谁?(末云)是小生。(红云)你来这里有甚么勾当?(旦云)扯到夫人那里去!……若不看红娘薄面,扯你到夫人那里去,看你有何面目见江东父老?…… (旦云)先生虽有活人之恩,恩则当报。既为兄妹,今后再勿如此,若更为之,与足下决无干休。 莺莺如此变化无常,是与封建舆论的强大压力,与自身所受封建教养的束缚,与封建社会里薄幸男子的负心行为密切相关的。这说明一个深受礼教熏染的贵族女子,尽管内心深处对爱情有迫切的追求,但在需要自己行动时,却是瞻前顾后,步履维艰,并不是轻而易举的事。 在红娘的帮助下,莺莺终于冲破礼教大防与张生私自结合了,这是莺莺性格发展上的一次飞跃。《酬简》这后,老夫人识破了莺、张私情,要找红娘来拷问,红娘问莺莺怎么办?莺莺求红娘遮盖,红娘则主张实说。当老夫人欲加罪于红娘时,红娘说:“非是张生,小姐、红娘之罪,乃夫人之过也。”指出老夫人说“怨女旷夫,各相早晚窥视”,岂不失策?然后又针对老夫人的心理弱点动之以利害:若不息其事,致至官司,既辱没相国家谱,又先得治家不严之罪,到底是自己吃亏?何况张生与小姐十分相配,不如成就了他们为上上策。一番话说得气势汹汹的老夫人不能不折服,只好无可奈何地承认“则是我孽障,待怨谁的是!” 到最后叫出莺莺和张生,又是骂,又是怨,又不能不在口头上答应把女儿嫁给张生。老夫人口头上虽同意将莺莺许与张生为妻,却又以“三辈儿不招白衣女婿”为条件,逼张生立即上朝应考,“驳落呵,休来见我”。“通试”的受害者是张生、莺莺,而最苦的还是莺莺:“淋漓襟袖啼红泪,比司马青衫更湿”。她对老夫人“逼试”很是不满:“但得个并头莲,煞强如状元及弟”,可是她无法抗争。送别时的莺莺心里充满着离愁别恨: 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黯乡魂,追旅思。夜夜除非,好梦留人睡。明日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莺莺嘱咐张生注意水土饮食、早眠迟起等等。全都是生活上的关照,却只字不提中第寺魁之事。不仅不提夺魁,相反,她认为只要有情人终成眷属,远远要比状元及第、金榜题名更为美好。《惊梦》一折,在张生的梦中,莺莺说:“不恋豪杰,不羡骄奢,生则同衾,死则同穴。”写的虽是梦境,却真实地表现了莺莺的心地。她爱张生,并不是想凭借他的才学,做个夫人县君,享受荣华富贵。甚至当她得知张生中状元之后,仍然因为离别太久而感叹“悔教夫婿觅封侯”,可以看出莺莺与张生的爱情,并没有与功名富贵纠缠在一起,仍然保持着纯洁的一面。 老夫人明明提出“驳落呵,休来见我”的许婚条件,莺莺却嘱咐张生“得官不得官,疾早便回来”,“休金榜无名誓不归”,这表现了莺莺性格的新的内容,同时又是她反抗和叛离封建礼教精神的进一步发展。 《西厢记》自问世以来,广泛流传,影响深远。明代著名戏曲家和评论家如徐渭、李卓吾和汤显祖等对之作了很高的评价。李卓吾把它和秦汉文、六朝诗、唐近体诗并列为“古今至文”,称赞它是“化工”之作。金圣叹则把它与《庄子》、《离骚》、《史记》、《杜诗》、《水浒》并称为“才子书”,并详加评点为《第六才子》。 《西厢记》的巨大影响,也引起封建统治者的恐惧。明清两代的封建卫道士都诬之为“诲淫”之作而一再加以禁毁。与之相配合,各种翻案续貂之作也纷纷出笼。妄图抹掉《西厢记》的反封建色彩。 《西厢记》在艺术上也取得了极大的成就。西厢故事的内容本来不复杂,但作家却把它写得波澜起伏、曲折变化。情节随着戏剧冲突的紧张与缓和而时开时合,忽纵忽收。《西厢记》的语言曲辞华美,诗意浓郁,尤善于继承古代诗词溶情入景、情景交融的手法,以描摹景物渲染气氛,从而表现出人物的心理状态。

最好找一本人民文学出的高中必读书中的《西厢记》上面很清楚这里简要讲一下西厢记最早的故事雏形是唐元稹的《莺莺传》,这个唐传奇在当时就十分有名,开了中国才子佳人故事的先河。但故事的结尾张抛弃了莺莺,故事不是十分完美。鲁迅在中国小说史中评价张生是“文过饰非,遂堕恶趣” 后又有金元之际的董解元《西厢记诸宫调》(尚不是典型元杂剧)结局作重大改变,张生和莺莺得以结合,为一喜剧结局。后来被王实甫的《西厢记》所沿袭,“天下有情人都成了眷属”,成为了西厢故事中最深入人心的结局。一般说起西厢记的结局,就是指的这一种。但故事的矛盾在两个年轻之间展开,还牵扯了因果报恩的思想爱情上还不纯洁。 真正达到顶峰的是王实甫的《西厢记》,文辞优美,五本二十一折的结构宏大,故事去除了原来因果报恩的思想。剧本更加臻善。主要矛盾也转移到了两个年轻人和老夫人之间。此剧影响甚光。明带刊本有49种。西厢记在明代有很大影响,流传很广。对这个故事也就产生了许多改编本,如《翻西厢》,《锦西厢》,《东厢记》之类。都对故事做了改动,结局也就不同。有张生落第,莺莺终嫁郑桓的;有张生看上红娘,莺莺吃醋,经过周折双美并嫁的;有张生大彻大悟,意识到私情不对,终于痛改前非得升仙界的……如此种种,不一而足。但都思想拙劣,境界庸俗。所以很少被人接受。 明代人对《西厢记》的第五本,也就是描写大结局的那一本颇有争议,认为与前四本非出于同一作者之手,艺术水平也大大不如,所以不少人认为《西厢记》应该在第四本结束,以“草桥店梦莺莺”为结局,则张生在离别莺莺,上京赶考的路上做了一个梦,把以前欢会的场景重演一回,后以梦醒之空幻为结局。最早在版本上做出这种改动的是《六幻西厢》,即以“草桥惊梦”为结局。后来,著名的评点家金圣叹在评点西厢记时,也力主到第四本为止,但他并没有删掉第五本,仍予以保留。清代以来,金批西厢一直是最为流行的西厢记本子。所以这种结局也很有影响。 不过,以上只是针对文学本而言。从西厢记的表演上来看,自明代北曲西厢记已经不能演出,广泛流行的演出本是李日华的《南西厢记》。这个本子虽然在曲白和体制上对王实甫的西厢记有所变动,但在故事内容上变化不大,结局依然是大团圆的。所以,以后舞台上演出的西厢记仍然是大团圆的结局,和王实甫的西厢记是一样的。 西厢记还被改编成不少地方戏曲,但这种大团圆的结局都是一样的。田汉写有京剧《西厢记》,在曲词上大量采用北西厢,结局则变为张生落第,老夫人不肯允婚,莺莺与张生遂一起出走,“反封建”的意味颇浓,恐怕也是当时时代思潮的反映吧。总接来说,西厢记是按 唐传奇 改元杂剧 改明清小说走的。和其他故事很像。(水浒传也是有元杂剧)

西厢记戏曲鉴赏论文1000字

一)情景交融。其中有的曲词句句景语,字字含情,如[端正好]:前三句写景,通过对暮秋时节的蓝天、白云、黄花、红叶、西风、大雁等萧瑟凄凉的景象的描绘,不仅表现了崔、张依依惜别的情景,更衬托出了莺莺的痛苦欲绝的心情。特别是枫叶经霜变红的自然现象,作者让莺莺将其设想为离人血泪所染造成,就使景物侵染了人即莺莺的浓重的离愁别恨之情。这就是人们常说的“寓情于景”。还有的曲词因情见景,如[滚绣球]“柳丝长玉骢难系,恨不倩疏林挂住斜晖”,莺莺欲与张生并行,便怨柳丝不能系住张生之马;莺莺不愿与张生分别,便恼恨疏林不能挂住夕阳!柳丝、疏林、夕阳,是客观景物,无所谓感情,但作者为了表现莺莺浓重的离愁别恨,偏让莺莺不可思议地设想它们有感情。这里,分明写的莺莺的情,但我们还同时见到“景”。(二)情深而词透。常见手法是集中一点,层层深入。如[快活三]先一句“将来的酒共食,尝着似土和泥”,已然刻画出了莺莺感觉酒食如土似泥、难于下咽的痛苦心情,但作者并不就此住手,接着再补写一句“假若便是土和泥,也有些土气息,泥滋味”,通过莺莺酒食还不如泥土感觉,更深入一层地写出了莺莺因痛苦欲绝而心如死灰的心情。(三)直抒胸臆。如[叨叨令]一曲,将莺莺痛苦、绝望、愁闷、希望等等心情通过莺莺之口直接呼喊出来。(四)运用比喻、夸张、排比、对偶、叠字等修辞手法。

王实甫的杂剧《西厢记》有鲜明、深刻的反封建的主题。张生和崔莺莺的恋爱故事,已经不再停留在“才子佳人”的模式上,也没有把“夫贵妻荣”作为婚姻的理想。他们否定了封建社会传统的联姻方式,始终追求真挚的感情,爱情已被置于功名利禄之上。(相关作品:王实甫简介)  《西厢记》结尾处,在中国文学史上第一次正面地表达了“愿普天下有情人都成眷属”的美好愿望,表达了反对封建礼教、封建婚姻制度、封建等级制度的进步主张,鼓舞了青年男女为争取爱情自由、婚姻自主而抗争。  《西厢记》之所以能成为元杂剧的“压卷”之作,不仅在于其表现了反对封建礼教和封建婚姻制度的进步思想,而且它在戏剧冲突、结构安排、人物塑造等方面,都取得了很高的艺术成就。  《西厢记》的戏剧冲突有两条线索。一条是封建势力的代表"老夫人"与崔莺莺、张生、红娘之间展开的冲突。这是维护封建礼教的封建势力和反对封建礼教、追求婚姻自主的叛逆者之间的冲突。   这正是《西厢记》令人叫绝之处。《西厢记》的角色不多,戏却很多,情节曲折。  《西厢记》的结构规模在中国戏剧史上是空前的。它突破了元杂剧的一般惯例,用长篇巨制来表现一个曲折动人的完整的爱情故事。因此它避免了其它元杂剧由于篇幅限制而造成的剧情简单化和某种程度的模式化的缺点,能够游刃有余地展开情节、刻划人物。这是王实甫的一个创举。  《西厢记》最突出的艺术成是成功地塑造了栩栩如生、性格各异的人物形象。王实甫很善于按照人物的地位、身份、教养以及彼此之间的具体关系,准确地把握人物的性格特征;并且调动多种艺术手段,生动、鲜明地将其表现出来。崔莺莺、张生、红娘、老夫人都由于王实甫的卓越才能。

。欣赏戏剧的时候,我也会觉得戏剧比单纯的音乐、舞蹈和美术要浅显易懂

我国传统艺术的遗产极其丰富并且辉煌。绘画、书法、音乐、舞蹈、戏曲、园林、建筑、雕塑、工艺美术、传统美食等等,都有几千年的积累,都有伟大的创造,都透着五千年文明古国深厚的文化底蕴。这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也是全人类的宝贵财富。中国传统艺术以其浓郁的乡土气息、淳厚的艺术内涵和生动的历史痕迹,越来越受到世界人民的喜爱和欣赏,成为人类共同的文化“大餐”。 ��中国的传统艺术发展到今天,一些门类正在或多或少地隐退于边缘化的地位,陷入后继无人的尴尬境地,有的门类发展前景很不明朗,有人甚至认为这些门类已失去生命力,应该送进博物馆。同时,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文化形态的日趋多元和外来文化的不断撞击,在西方的文化艺术、生活方式、价值观审美观如潮水般涌进的情况下,我国传统艺术的发展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例如戏剧,无论是被誉为“国粹”的京剧,还是各地历史悠久的地方剧种,它们的市场都在日益萎缩;再例如美术,国画等纯中国传统的艺术科系,则越来越不被看重。��值得思考的是,我们为何只对国外的传统文化感兴趣?例如年轻人喜欢咖啡而不喜欢喝茶,喜欢听国外的民谣而抗拒中国戏剧,而在国外,咖啡是传统的,但照样流行,甚至连摇滚乐也是传统,但现在也依然能让年轻人狂热。国外的年轻人没有太重的前卫与传统的区分,很多时尚的东西都是由传统演变过来的。中国传统艺术出现这种情况当然有多方面的原因,但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我们对中国传统艺术缺乏深入的了解,对它们的文化精神内涵以及多方面的价值缺乏大众化的有规模的宣传,许多年轻人作为未来社会的主人,对我们的传统艺术是知之甚少,如此下去,中国广博的传统艺术总有一天会烟消云散。��从文化欣赏的角度来说,传统的就是民族的,民族的就是世界的;但是从文化特性与保护的层面上看,传统的只能是民族的,中国的传统艺术当然只能由中国自己来保护。传统艺术的创作和发展离不开孕育她的民族特性和民族习惯。只有集合各方面的力量,才能完成这一光荣的使命。��我们的心愿就是希望通过我们的努力,向大家展示中国传统艺术的悠久、深厚、绮丽和多姿,让更多人了解中国,了解中国的传统艺术,让这些艺术瑰宝发扬光大,流传下去。很难想象如果没有了戏剧,没有了中国结,没有了元宵粽子,没有了茶道,没有了国画,那样的中国还会是一个几千年的文明古国吗?但是相信有了我们共同的努力,这一切就永远不可能发生。

西厢记戏曲鉴赏论文

一)情景交融。其中有的曲词句句景语,字字含情,如[端正好]:前三句写景,通过对暮秋时节的蓝天、白云、黄花、红叶、西风、大雁等萧瑟凄凉的景象的描绘,不仅表现了崔、张依依惜别的情景,更衬托出了莺莺的痛苦欲绝的心情。特别是枫叶经霜变红的自然现象,作者让莺莺将其设想为离人血泪所染造成,就使景物侵染了人即莺莺的浓重的离愁别恨之情。这就是人们常说的“寓情于景”。还有的曲词因情见景,如[滚绣球]“柳丝长玉骢难系,恨不倩疏林挂住斜晖”,莺莺欲与张生并行,便怨柳丝不能系住张生之马;莺莺不愿与张生分别,便恼恨疏林不能挂住夕阳!柳丝、疏林、夕阳,是客观景物,无所谓感情,但作者为了表现莺莺浓重的离愁别恨,偏让莺莺不可思议地设想它们有感情。这里,分明写的莺莺的情,但我们还同时见到“景”。(二)情深而词透。常见手法是集中一点,层层深入。如[快活三]先一句“将来的酒共食,尝着似土和泥”,已然刻画出了莺莺感觉酒食如土似泥、难于下咽的痛苦心情,但作者并不就此住手,接着再补写一句“假若便是土和泥,也有些土气息,泥滋味”,通过莺莺酒食还不如泥土感觉,更深入一层地写出了莺莺因痛苦欲绝而心如死灰的心情。(三)直抒胸臆。如[叨叨令]一曲,将莺莺痛苦、绝望、愁闷、希望等等心情通过莺莺之口直接呼喊出来。(四)运用比喻、夸张、排比、对偶、叠字等修辞手法。

《西厢记》共五本二十一折,第一本是“张君瑞闹道场”;第二本是“崔莺莺夜听琴”;第三本是“张君瑞害相思”;第四本是“草桥店梦莺莺”;第五本是“张君瑞庆团圆”。 在《西厢记》里,崔莺莺是一个光彩照人的形象,她是一个从外貌到内心,从行为到思想都非常美的贵族少女。她聪明、伶俐、温柔、深情,既能坚决维护个人幸福,敢于反抗封建压力,必要时又勇于牺牲自己。莺莺作为相国家的小姐,又知书识礼,因此必然受到封建礼教、文化的影响。贵族家庭的教养要求她一切行动都必须合乎规矩礼法。佛殿散心一定要无人时才能去,平时不告而出闺门便要受到严厉训斥。对于封建家长老夫人来说,爱女儿和用封建礼教管束女儿是一回事。但莺莺有自己的愿望和要求,并不是一个安于约束,对封建家长百依百顺的女孩子。因此一开始她就以一个感时伤春的怨女形象出现:可正是人值残春蒲郡东,门掩重关萧寺中;花落水流红,闲愁万种,无语怨东风。 一个具有七情六欲的妙龄女子与外界隔绝,又恰值残春时节,逝水流花,怎不引起她“韵华虚度,青春难留”的感伤之情。莺莺已经许婚郑恒,但并不为未婚夫郑恒即将到来而喜悦,反而“闲愁万种,无语怨东风”,可见她对这门亲事是如何不满了。正是由于对自己韵华虚度的感伤和对包办婚姻的不满,使她在佛殿上初次遇见张生,便敢于一见钟情。红娘告诉她“那壁有人”,催她回去,她却回顾张生,迟迟不愿离去: 若不是衬残红芳径软,怎显得步看尘底样儿浅。且休题眼角留情处,则这脚踪几将心事传。慢俄延,投至到栊门儿前面,刚挪了一步远。 她是这样犹豫、流连,对爱情的追求,一开始就是如此的主动、大胆。《联吟》一折,当红娘告诉她张生在打听小姐消息时,她只嘱红娘“休对夫人说”。花园烧香,莺莺明知墙角吟诗的就是那个二十三岁不曾娶妻的傻角,却不避嫌疑,要依韵和一首: 兰闺久寂寞,无事度芳春;料得行吟者,应怜长叹人。 诗意的显豁使得张生这个傻角也听出了“一字字,诉衷情,堪听”,以致大胆地“拽起罗衫欲行”,而莺莺也居然“陪着笑脸相迎”,红娘却不做美,及时提醒莺莺回家。以后虽然在“闹斋”时互相眉目传情,却不能亲近。张生固然为此懊恼,莺莺也是“神魂荡漾,情思不快,茶饭少进”。 从《寺警》到《酬简》是莺莺冲破阻力,与张生暗中沟通的阶段,正当莺莺盼望着向东邻通殷勤的时候,孙飞虎叛乱事件发生了。老夫人答应能退贼者,以莺莺妻之,张生一封书信,请来白马将军解围,这就使崔张姻缘由不合法,一变而为合法,得到了老夫人的许诺。谁知兵退之后,老夫人竟失信赖婚。让莺莺以兄妹之礼拜见张生。这时剧本一连用了好多支曲子,让莺莺用这种近于愤怒斥责的口吻,淋漓尽致地发泄她的怨愤。她敢于骂她的母亲是“即即世世老婆婆”,是“口不应心的狠毒娘”来。这时莺莺的反抗力增加了,她冒着“夫人知道不是耍”的风险,派红娘去探望张生,了解张生的情况,主动去向张生“通殷勤”。而当红娘具体了解了张生的情况,带回来张生的情书之后,她又没有勇气承认了,在红娘面前装起“正经”来: (旦云)小贱人,这东西那里将来的?我是相国的小姐,谁敢将这简帖儿来戏弄我?我几曾惯看这种东西?告过夫人,打下你个小贱人下半截来。 (旦云)红娘,不看你面时,我将与老夫人看,看他有何面目见夫人!虽然我家亏他,只是兄妹之情,焉有外事。红娘,早是你口稳哩,若别人知道呵,甚么模样。 这是《闹简》中莺莺的“假意儿”。《赖简》中的表现就更为突出了。她明明写下诗句约张生逾墙相会,诗云:“待月西厢下,迎风户半开。隔墙花影动,疑是玉人来。”诗写得很好,一个封建时代相国门第的千金小姐,白纸黑字,敢于明确地约情人逾墙相会,这是向封建礼教所做的大胆的挑战。张生解诗也解得好,能够分毫不差地领会莺莺的诗意。但是,当张生如约赴会,跳过墙去之后,莺莺却变卦赖简了: (未跳墙科)(旦云)是谁?(末云)是小生。(旦怒云)张生,你是何等之人!我在这里烧香,你无故至此。若夫人闻之,有何理说?…… (旦云)红娘,有贼!(红云)是谁?(末云)是小生。(红云)你来这里有甚么勾当?(旦云)扯到夫人那里去!……若不看红娘薄面,扯你到夫人那里去,看你有何面目见江东父老?…… (旦云)先生虽有活人之恩,恩则当报。既为兄妹,今后再勿如此,若更为之,与足下决无干休。 莺莺如此变化无常,是与封建舆论的强大压力,与自身所受封建教养的束缚,与封建社会里薄幸男子的负心行为密切相关的。这说明一个深受礼教熏染的贵族女子,尽管内心深处对爱情有迫切的追求,但在需要自己行动时,却是瞻前顾后,步履维艰,并不是轻而易举的事。 在红娘的帮助下,莺莺终于冲破礼教大防与张生私自结合了,这是莺莺性格发展上的一次飞跃。《酬简》这后,老夫人识破了莺、张私情,要找红娘来拷问,红娘问莺莺怎么办?莺莺求红娘遮盖,红娘则主张实说。当老夫人欲加罪于红娘时,红娘说:“非是张生,小姐、红娘之罪,乃夫人之过也。”指出老夫人说“怨女旷夫,各相早晚窥视”,岂不失策?然后又针对老夫人的心理弱点动之以利害:若不息其事,致至官司,既辱没相国家谱,又先得治家不严之罪,到底是自己吃亏?何况张生与小姐十分相配,不如成就了他们为上上策。一番话说得气势汹汹的老夫人不能不折服,只好无可奈何地承认“则是我孽障,待怨谁的是!” 到最后叫出莺莺和张生,又是骂,又是怨,又不能不在口头上答应把女儿嫁给张生。老夫人口头上虽同意将莺莺许与张生为妻,却又以“三辈儿不招白衣女婿”为条件,逼张生立即上朝应考,“驳落呵,休来见我”。“通试”的受害者是张生、莺莺,而最苦的还是莺莺:“淋漓襟袖啼红泪,比司马青衫更湿”。她对老夫人“逼试”很是不满:“但得个并头莲,煞强如状元及弟”,可是她无法抗争。送别时的莺莺心里充满着离愁别恨: 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黯乡魂,追旅思。夜夜除非,好梦留人睡。明日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莺莺嘱咐张生注意水土饮食、早眠迟起等等。全都是生活上的关照,却只字不提中第寺魁之事。不仅不提夺魁,相反,她认为只要有情人终成眷属,远远要比状元及第、金榜题名更为美好。《惊梦》一折,在张生的梦中,莺莺说:“不恋豪杰,不羡骄奢,生则同衾,死则同穴。”写的虽是梦境,却真实地表现了莺莺的心地。她爱张生,并不是想凭借他的才学,做个夫人县君,享受荣华富贵。甚至当她得知张生中状元之后,仍然因为离别太久而感叹“悔教夫婿觅封侯”,可以看出莺莺与张生的爱情,并没有与功名富贵纠缠在一起,仍然保持着纯洁的一面。 老夫人明明提出“驳落呵,休来见我”的许婚条件,莺莺却嘱咐张生“得官不得官,疾早便回来”,“休金榜无名誓不归”,这表现了莺莺性格的新的内容,同时又是她反抗和叛离封建礼教精神的进一步发展。 《西厢记》自问世以来,广泛流传,影响深远。明代著名戏曲家和评论家如徐渭、李卓吾和汤显祖等对之作了很高的评价。李卓吾把它和秦汉文、六朝诗、唐近体诗并列为“古今至文”,称赞它是“化工”之作。金圣叹则把它与《庄子》、《离骚》、《史记》、《杜诗》、《水浒》并称为“才子书”,并详加评点为《第六才子》。 《西厢记》的巨大影响,也引起封建统治者的恐惧。明清两代的封建卫道士都诬之为“诲淫”之作而一再加以禁毁。与之相配合,各种翻案续貂之作也纷纷出笼。妄图抹掉《西厢记》的反封建色彩。 《西厢记》在艺术上也取得了极大的成就。西厢故事的内容本来不复杂,但作家却把它写得波澜起伏、曲折变化。情节随着戏剧冲突的紧张与缓和而时开时合,忽纵忽收。《西厢记》的语言曲辞华美,诗意浓郁,尤善于继承古代诗词溶情入景、情景交融的手法,以描摹景物渲染气氛,从而表现出人物的心理状态。

《西厢记》原名《莺莺传》,又名《会真记》。是元代著名戏曲作家王实甫的杰作,也是元杂剧中最优美宏伟的大型喜剧。周德清称赞《西厢记》“诸公已矣,后学莫及”。它在中国文学史上和中国戏曲史上都占有很重要地位,是我国古代戏曲发展高峰之一。如果以单部作品而论,《西厢记》可以说是元杂剧中影响最大的。它以五本的宏大规模来敷演一对青年男女追求自由的爱情与婚姻的故事,不仅题材引人喜爱,而且人物能刻画得更丰满细致,情节能够表现得更曲折动人,再配以与浪漫的内容相称的秀丽优雅而又活泼的语言,自然有一种不同寻常的魅力。《西厢记》主要讲的是书生张珙游学河中府,在古刹普救寺与已故崔相国之女莺莺小姐相遇。因一见倾心,借宿在崔氏眷属暂住的西厢院外僧房之中。夜间莺莺花园烧香,强生隔墙吟诗,莺莺亦酬诗一首;张生继而藉崔府超度老相国时,追荐自己的父母,在法会上与与莺莺再度相见。其间贼将孙飞虎为抢夺崔莺莺,兵围寺院,崔母求助于寺众,许诺能退贼兵者以莺莺相配;张生应下此诺并修书一封请惠明送至友人白马将军杜确处。杜确率兵打败孙飞虎,普救寺兵围虽解但崔母却违约赖婚,命两人兄妹相称,张生因此相思入病,侍女红娘遂教张生夜间在花园外弹琴,封莺莺诉说心曲。红娘为莺莺、张生传书递简,莺莺瞒过红娘而“待月西厢下”,是夜张生依约到来,但莺莺毕竟囿于礼教,又被红娘看见,竟翻脸不认。张生为此抑郁成疾,莺莺不禁内疚,以药方为名托红娘送去,当晚便由红娘送莺莺到张生房中。月馀后,两人情事被崔母发觉,崔母大怒拷问缸娘,红据理以争,认为崔老夫人不应悔婚,若不允婚只怕还有玷辱家门和治家不严的罪名,崔母只得允婚,但张生必须应举得官方能迎娶莺莺,两人因此长亭送别。强生行至草桥,见莺莺追赶而来,醒后才知是梦境。张生得中后欲与莺莺完婚,被当年曾经与莺莺订亲的崔母内侄郑恒阻挠,恰好白马将军携旨到达,为张生与莺莺主婚,郑恒羞愧自尽,有情人终成眷属。剧中主要人物张生、崔莺莺、红娘,各自都有鲜明的个性,而且彼此衬托,相映成辉;在这部多本的杂剧中,各本由不同的人物主唱,有时一本中有几个人的唱,这也为通过剧中人物的抒情塑造形象提供了便利。《西厢记》里的崔莺莺,带着青春的郁闷上场。当她遇到了风流俊雅的张生,四目交投,彼此就像磁石般互相吸引。她分明觉察到一个陌生男子注视着自己,但她的反应是“亸着香肩,只将花笑捻”。剧本写红娘催促她回避,而她的反映是: 回顾--觑末--下请注意这一舞台提示,它异常强烈地揭示出人物的内心世界。按照封建礼教的规定,为女子者,“非礼勿言,非礼勿视,非礼勿听”。莺莺竟对张生一步一回头,把箴规抛之于脑后。通过一细微的却是引人注目的举动,作者让观众清晰地看到她性格发展的走向。莺莺遇见张生以后,作者写她相当主动地希望和张生接近。她知道那“傻角” 月下吟诗,便去酬和联吟;张生故意撞出来瞧她,她“陪着笑脸儿相迎”,可见她对张生是处处留情的。而她的态度,张生也看在眼里。他们心有灵犀,彼此都感受到相互的爱意。正是由于莺莺从一开始就对爱情炽热地追求,才使得她一步一步地走上了违悖纲常反抗封建礼教的道路。王实甫写莺莺追求的只是爱情。她对张生的爱,纯洁透明,没有一丝杂质。长亭送别,她给张生把盏时的感触是:“但得一个并头莲,煞强如状元及第”,在她的心中,“情”始终是摆在最重要的位置上,至于功名利禄,是非荣辱,统统可以不管。然而,强烈追求爱情只是莺莺性格的一个方面。莺莺长期受到封建礼教的熏陶,加上对红娘有所顾忌,因此,她的性格显得热情而又冷静,聪明而涉狡狯。当观众看到莺莺“对人前巧语花言,没人处便想张生,背地里愁眉泪眼”,看到她有时一本正经,有时黠谲多端,有时又扭捏尴尬时,都会哑然失笑。在作品中,王实甫让莺莺的形象具有两种不同的内心节奏,展示出她对爱情的追求,既是急急切切,又是忐忐忑忑。内心节奏的不协调,是导致她行为举止引人发笑的喜剧因素。张生的性格,是轻狂兼有诚实厚道,洒脱兼有迂腐可笑。他被去掉在功名利禄面前的庸俗,以及在封建家长面前的怯懦,被突出的则是对爱情执著诚挚的追求。他是一个“志诚种”。志诚,是作者赋予这一形象的内核。当然,张生是个才华出众风流潇洒的人物。他出场时唱的一曲,描述“雪浪拍长空,天际秋云卷;竹索缆浮桥,水上苍龙偃”的黄河景色,充分表现出文采风流和豪逸气度。不过,王实甫在塑造张生的形象时,没有把表现他的才华作为重点,而是表明一旦坠入了情网,这才子竟成了“不酸不醋的风魔汉”。他痴的可爱,也迂得可爱。张生跳墙,是王实甫刻划这一性格最为精彩的关目。那天晚上,张生应莺莺诗简之约,到了后花园。他知道小姐已在隔墙,于是樊垣一跳,一把搂着莺莺。莺莺吓了一大跳,她没有想到张生会跳将过来,而且“角门儿”还开着,她惊呼: “是谁?”这一下,约会便砸了锅。张生接到请柬,是红娘受了莺莺的气,拒绝再为他俩效劳的时候,是张生感到爱情已经无望的时候。可是,当他打开诗简一看,原来是小姐约他幽会。他大喜过望,红娘问他:“怎见得着你来?你解我听咱。”他解释:“‘待月西厢下’,着我月上来;‘迎风户半开’,他开门待我;‘隔墙花影动,疑是玉人来’,着我跳过墙来。”据此,他便跳墙赴约了。莺莺约会张生,却没有让他跳过墙来,是张生把诗理解错了。本来,张生是个才子,当不至于不会解释,他之所以会聪明一世,糊涂一时,是因在绝望之馀,突然受宠若惊,欣喜之情冲昏头脑,使他连诗也解错了。由于张生解错了诗,引发一场误会性的冲突,大大加强了全剧的喜剧性色彩。王实甫通过这样的艺术处理,把张生大胆追求爱情而又鲁莽痴迂的性格展现无遗。红娘在剧中只是一个婢女身份,却又是剧中最活跃、最令人喜爱的人物。她机智聪明,热情泼辣,又富于同情心,常在崔、张的爱情处在困境的时候,以其特有的机警使矛盾获得解决。她代表着健康的生命,富有生气,并因此而充满自信。所以这个小小奴婢,却老是处在居高临下的地位上,无论张生的酸腐、莺莺的矫情,还是老夫人的固执蛮横,都逃不脱她的讽刺、挖苦乃至严辞驳斥。她不受任何教条的约束,世上什么道理都能变成对她有利的道理。在《西厢记》里,王实甫把红娘放置在一个相当微妙的位置上。老夫人让她服侍莺莺,让她“行监坐守”,但她从心底里不满封建礼教对年青人的捆束,当觉察到崔、张彼此的情意后,一直有心玉成其事。她愿意为莺莺穿针引线,又知道莺莺有“撮盐入火”的性子,有“心肠儿转关”的狡狯,只好处处试探、揣度,照顾着小姐的自尊心,忍受着怀疑和指责。她要对付小姐,又要对付老夫人,担承着种种压力,却义无反顾地为别人合理的追求竭心尽力。而王实甫愈写红娘的 “两下里做人难”,愈写这“缝了口的撮合山”在困境中巧妙周旋,就愈能生动地表现她机智倔强的个性。《西厢记》中的鲜明的人物性格,是这个剧能成为一部古代经典爱情剧的基础。当后弦把《西厢记》的歌曲推出,可以知道现在《西厢记》依然在中国有很大的影响。《西厢记》是一部诗情画合一的作品,我们可以在诗和画的意境中尽情体味其中的爱情。

西厢记作品赏析的论文

用心去欣赏

论文-《西厢记长亭送别》借景抒情艺术赏析  [摘要]本文从《长亭送别》的景物描写入手,以文本细读的鉴赏方式,深入细致的探讨了景物描写的特点和作用,总结了中国古典戏曲中借景写情的成功经验。  [关键词]借景抒情 情境交辉 乐景写哀 化腐朽为神奇 过渡、引起情节  引子 借景抒情或曰借景写情是中国古典诗词中常用的手法。然而在中国古典戏曲中借景抒情也十分常见。以《西厢记》为例,曲词中就有景物描写的唱词。虽然不多,但却有着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本文就具体探讨《长亭送别》中几处写景的作用。  《西厢记》是古典戏曲中情境交辉的最好的典范,尤以《长亭送别》为最。写情而能“沁人心脾”方为最佳。情因景生、境因情现,二者不能割裂。其写景虽少,却对表“情”起着重要的作用。总体看来,这出戏中的景物主要是造境,它把莺莺的离愁别情放在四种不同的环境(即下文谈到的景一、景二、景三、景四)中作了境异情殊的描写,为角色的喜怒哀乐创设一个特定的环境。这种环境的确立主要作用是使情与境融合,避免了刻意写情产生的浮泛。从而使人物具有生活的具体性和真实感。《长亭送别》总是在情节转折之处,用秋景显现环境。  景一:这是赴长亭前之景。这样就把莺莺在途中的离情别绪,包笼在一径秋光之境中了,形成了情与境的交融。  景二:这里写得是秋郊长亭的离筵。不是小庭深院的团聚,所以首先渲染出暮秋凄苦之情,把整个离筵用秋的萧条气氛笼罩起来,使秋境和离情统一,愈显悲苦。  景三:这一景语,把上面全部形象都包容在苍山落照的秋境之中了。金圣叹评之为“笔力雄大”。  景四:此又一境,又一情。景随人远,情随恨长,情境关合,丝丝入扣。  《长亭送别》是一首真挚的抒情诗,是一幅淡雅的水墨画,是一支撩人的离歌,给人以深沉的美感享受,凄艳动人。  景一:十里长亭路,相思慢慢行  [端正好]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  这支曲词是历来公认的写景名句。相传王实甫写完此句后,思虑殚尽,扑地而死(晕厥)。曲子写的是秋景,传统观点一般认为是通过萧瑟的景物烘托了人物悲凉的心情,这值得商榷。我认为这幅秋景的基调不是悲凉萧瑟的,此曲所本的范仲淹的《苏幕遮》词为“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这里,碧云,黄叶,绿波,翠烟,构成一幅的美丽画面。最能代表秋之萧瑟的“黄叶”在范仲淹的笔下尚且不悲,何况是色彩更加绚丽的“黄花”呢?因此,“碧云天,黄花地”二句一高一低,一俯一仰,展现了际天极地的苍莽秋景。再加上漫山的红叶,真是“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这是一幅由蓝、黄、红构成的立体感极强的绚烂秋光图。  那么,怎样理解此处景物在表现人物心情方面的作用呢?其实,范仲淹的词上阕的景物虽然色彩斑斓,但还是为了表现的悲凉的思绪,这是以乐景写哀情。此手法在古典诗歌中是很常见的。如杜甫《绝句》:“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抒发了伤感的思乡之情,而前两句却勾画了一幅幅浓丽的春日画面,极言春光融洽。这是以乐景写哀情。“端正好”曲词用的也是这种手法。曲词中的一个“晓”字告诉我们,长亭送别是从早晨开始的。“碧云天,黄花地,雁南飞,霜林醉”正是刚走出家门的崔莺莺去长亭的路上看到的景色。坐在车里,看到这大好的秋光,莺莺无限惆怅。自然的美景和人生的美景从此都不会属于她。“北雁南飞”,那南飞的大雁,是要回到自己温暖的家的,而她崔莺莺的家呢,那是一个没有自由、讲求门第、热衷功名的深宅府第。况且此时她是客居途中,丧父的悲伤尚在。和张生“腿儿相挨,脸儿相偎,手儿相携”的温存稍稍使自己的心情得到些许宽慰,没想到……她甚至更会想到,假如张生此时不是上京赶考,而是与她去郊外游玩,那该是何等的惬意和幸福啊!没想到母亲却对张生说:“俺三辈儿不招白衣女婿,你明日便上朝取应去。”“母亲啊,你为什么要逼张生求取功名,世人啊,你们为什么重利轻情?”这是此时此刻崔莺莺在心里的呐喊。由此,在她的眼中,那枫林自然就洒满了离人的红泪。这幅画面,色彩热烈。热烈的色彩下,一对儿恋人踯躅于即将分手的路上。自然景境与人物心境形成强大的反差,这是以美的意境营造悲的气氛。  正因为他们的“马儿迍迍的行”,因此,快到长亭时,已是“疏林挂着斜晖”了。“端正好”和“滚绣球”这两支曲子一个早上,一个晚上,时间跨度如此之大,作者用心良苦。十里长亭路,这对儿小夫妻从早晨走到了晚上,足见难舍之情。当然这里面包含了夸张的成分。  景二:短暂饯行宴,有言难表白  [脱布衫]下西风黄叶纷飞,染寒烟衰草萋迷。  这是第二幅画面:西风,黄叶,寒烟,衰草。夕阳西下,西风渐紧,“黄叶纷飞”,叶子落得又多又急,不是“柔条纷冉冉,落叶何翩翩”的温柔状态,而是肃杀的,是秋风扫落叶,一股冷嗖嗖的感觉袭上身来。再笼以寒烟、缀以衰草,一动一静,愈觉凄冷。饯行之宴就在这样一个冷风冷色的场景中开始了。  这是通过莺莺眼看到的秋景。这是一场沉默的晚餐,除了几个人物应酬性的对话外。在即将分别的筵席上,二人有多少知心宽慰的话要向对方表白啊,可是一切都是沉默,只剩下两个人的叹息声。这沉默和叹息埋藏着莺莺心中无限的“怨”。目睹眼前瑟瑟的西风、黄叶、寒烟和衰草,莺莺的怨情滚滚涌出。  “幺篇”曲词怨张生“轻别离”“情薄”,甚至不希望他进京赶考。“满庭芳”曲词怨母亲“供食太急”,在本已很短暂的饯行宴上居然还不肯回避,弄得莺莺和张生不能温存话别,只能“暗送秋波”。“朝天子”曲词中莺莺痛斥世人追逐名利的心态,充分表现了她珍视爱情、鄙视功名利禄的思想。极目是黄叶纷飞,眼前老夫人面沉似水。西风瑟瑟之中一片沉寂。“将来的酒共食,尝着似土和泥”,“暖溶溶玉醅,白泠泠似水,多半是相思泪”,这恰恰是莺莺怨极产生的幻觉。  “霎时间”言筵席时间很短,可是读者却同曲中二人一样感到这场沉默的饯行宴是那样地漫长。而他们在赴长亭的路上,走了一天却显得时间那么短,这也许就是情人心中的时间辨证法。  景三:把酒相告别,情殷意切切  [四边静]两意徘徊,落日山横翠。  [四煞]到晚来闷把西楼倚,见了些夕阳古道,衰柳长堤。  宴席结束,余人散去,唯有一对恋人和红娘。“两意徘徊”言二人依恋难舍,但“落日山横翠”,又不得不分手了。看到眼前的横山,又心里不禁一沉,因为没有山的阻挡,分手之后,还能以目相送片刻,使思念之情得到慰藉。  莺莺再也无法沉默了,刚才筵席上被压抑的情感此时一下子释放了出来——用泪。莺莺“把酒”向张生告别。她有太多的话想说,却又不能在这即将分别的瞬间全部倾吐出来,一时语塞的莺莺有的就是泪。一个“哭”字确实胜过千言万语。“哭”中甚至有些绝望的成分,“知他今宵宿在那里?有梦也难寻觅。”莺莺觉得自己剩下的只有梦,她寄希望在梦中与张生相见。果然,下一折戏(第四折)就写了莺莺做梦追张生到草桥店要与其一起上京的情节。然而,一贯知书达理的大家闺秀,对即将远行的丈夫,确实是不能“一个'哭'字了得”,如此岂不太“低俗”了。所以当莺莺心情平静下来时便有殷殷的嘱托。尤其“五煞”曲词的嘱托,说得多么一往情深!情意切切,让人不忍卒读。此时的莺莺,她是那么地软弱、孤独、无助、温柔又伤感,让人挥之不去。  而当她莺莺连梦也没有的时候,或曰梦也不能圆她见张生一面的时候,她就只有望眼欲穿了。于是便有了“到晚来闷把西楼倚,见了些夕阳古道,衰柳长堤”的描写。这个场景说不上新颖别致,在古典诗词中很常见。可用在这里却化腐朽为神奇,十分真切地表现了莺莺的孤独思念之情,这是莺莺的大痛苦和大悲凉,也是中国古代妇女的大痛苦和大悲凉。  一个女子,西楼独倚,怅望古道衰柳,心上人迟迟不归。这个形象很使人想起古代的弃妇。从而自然带出“二煞”曲词中莺莺对张生些许的请求,或曰乞求。莺莺害怕自己倾心的爱全部付出后被玩弄。“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出身名门的崔莺莺未必不懂得这个道理,张崔的“两情”,在莺莺看来,就怕不是“久长时”,那么她就更要在乎朝朝暮暮。中国古代妇女的命运悲剧可见一斑。  景四:独自长徘徊,心愁车难载  [一煞]青山隔送行,疏林不做美,淡烟暮霭相遮蔽。夕阳古道无人语,禾黍秋风听马嘶。  [收尾]四围山色中,一鞭残照里。  这是后两只曲子。这个场景写莺莺送别张生后,迟迟不肯归去,怅然若失、徘徊反侧的情景。精彩之处是情景交融,细腻地刻画了莺莺几起几伏的思念之情。  “青山”三句写莺莺刚刚送走张生后,始终目送他渐行渐远。直到张生转过一片山,山、树和暮蔼淹没了张生。此时莺莺转过眼睛,西风之下,她看到的是夕阳古道,只剩自己孤独地站着。“无人语”有二说,一是古道无人,寂静荒凉;一说张生已去,再无人与莺莺知心相谈。总之,这句是写莺莺思念的心情开始渐渐平缓下去了,就要回家了。可就在这时,她却突然听到了一声“马嘶”。这马嘶无疑告诉莺莺她的心上人此时就在路上,这使她已经平静了的心骤然又涌动起离别的悲苦之情。她又不忍心马上回家了,这才有了“懒上车儿”的想法。这是“一伏一起”。  随着马嘶声的渐渐远去,莺莺的心情又开始慢慢平静下来。再加上红娘在一旁的催促,莺莺要动身走了。当她就要抬脚登上车子时,下意识地再一次环顾四周,也许她在寻找什么,而她看到的只是四面暮蔼沉沉的青山。她也下意识地望了一下张生离去的远方,那里是一轮如血的残阳即将没入山巅。而突然间,“一鞭残照里”,这是莺莺万万想不到的。残阳的余晖中瞬间出现了一个黑色的起马人的剪影。他正跃马扬鞭,他是谁?是张生。莺莺两度平静下去的心情再一次空前地激荡不已。这是“再伏再起”。本已相思之极的她此时真是“遍人间烦恼填胸臆”,眼前的车子是如何也载不起的了。  关于“一鞭残照里”,也有二解。一说写实,即如上文所言;一说写虚,即莺莺幻觉。二说均可,幻觉亦表明莺莺的思念之切。或许,被莺莺误看成的残照中的“一鞭”,就是一头暮归的牛呢!  结论:以景造境,情境交辉  《长亭送别》中的景物描写不是零散孤立的,而是相互联系共同构成一个整体——这就是秋景。从时间上说是从“晓来”之晨到“疏林挂着斜晖”,再到“落日”,最后至“残照”;就空间而言是起于“长亭路”,继而是长亭外的近景,然后是亭外远山、古道、田野,最后终于“残照”的天边。正因为景物之间具有纵的和横的关联,所以既独立又作为整体一部分的几幅清秋图便构成了秋的整体意境,又兼过渡、引起情节的作用。  《长亭送别》中的景物描写,又围绕着一个“情”字展开,以景造境,情境交辉,反复烘托渲染人物心理,十分生动细腻地刻画了崔张二人尤其是莺莺依恋、哀伤、悲苦、关切、忧虑、孤独等复杂的心理。这折戏把男女之情写到了极致,崔张二人就是在长亭这样的意境时空下“话别”,从而演绎了一曲“两情若是久长时,也在朝朝暮暮”的情爱恋歌

  • 索引序列
  • 西厢记鉴赏论文1500字
  • 西厢记鉴赏论文
  • 西厢记戏曲鉴赏论文1000字
  • 西厢记戏曲鉴赏论文
  • 西厢记作品赏析的论文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