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期刊知识库 > 景德镇学院学报第四期投稿要求

景德镇学院学报第四期投稿要求

发布时间:

景德镇学院学报第四期投稿要求

学习了这门课程使我了解旅游景点,旅游建筑文化,旅游宗教文化,旅游饮食文化,旅游园林,民风民俗。风物特产等。从而提高了我的旅游文化修养,提高我学习旅游的兴趣。使我对我国的旅游文化发展有了一个理性认识。 旅游文化是一种生活方式文化,是一种文明形式所形成的生活方式系统,是旅游者这一旅游主体借助旅游媒介等外部条件,通过对旅游客体的能动的活动,碰撞产生的生活方式文化现象和生活方式文化关系的总和。 中华民族,有喜好山水之游的历史传统.历代无数的先贤先哲在遨游祖国大好河山,充分领略山水之美以后,总要以文、以诗甚至以画的形式,记录下自己的感受心得。将这种经验上升为理论,对自然美及其内涵、对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作出深刻阐述的也代不乏人。因此中国古代尽管没有自然美学专著,但在浩瀚的哲学、文学、艺术学、地理学著作中留下了丰富的自然美学思想,它们形成了一个完整的体系。 文化,是旅游的本质属性。文化交流,构成了旅游活动的基础。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是发展中国旅游事业的依托.学习旅游文化,对旅游管理人员、服务人员和旅游爱好者来说,无疑有着很多的好处。它能使我们深入了解我国旅游资源的文化底蕴和民族特性,清楚它们的价值和魅力之所在。它能提高我们自身的文化修养、专业素养和鉴赏识别能力。学习旅游文化,也有利于我们从中得到借鉴,提高旅游业的管理水平,促进旅游事业的发展。 我觉得学习旅游文化可以1、刺激旅游动机2、丰富旅游活动3、产生教育功能。 而从旅游业角度理解:首先,旅游文化具有强大的宣传作用。其次,旅游文化对旅游资源开发,具有很大的实用性。旅游文化也为旅游线路的设计提供了有实用价值的参考。1、充实了文学内容2、拓展了旅游文学门类3、造就了大批旅游文学作家4、积累了浩如烟海的旅游文学作品5、旅游文学作品状景写物,景因文显,景以文传。 旅游文化在中国有几千年的历史,发展旅游业离不开旅游文化中国旅游文化涵盖着从古到今中国人的衣食住行,也融入了中国社会的经济,政法,家族,宗教,教育,科技,风尚习俗等,还渗入了中国人的价值观念,审美情趣,思维方式,与旅游六要素中的食,住,行,游,娱,购息息相关,密不可分因此, 为了满足旅游者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我们旅游工作者必须研究中国旅游文化大专院校旅游专业的学生掌握了中国旅游文化,可以丰富自己的专业知识,提高自己的业务能力, 拓展自己的专业视野爱好旅游的读者学习旅游文化知识, 可以进一步充实和丰富自己, 提高自己的审美能力和审美情趣,提高旅游的质量 ,如玛瑙的晶莹剔透,红木的天然纹理,动植物的自然造型,等等;其社会美,如一件陶瓷精品,是我国8000多年来陶瓷这种社会产品的结晶,隐含了悠久的历史文化内涵特种工艺美术品,主要供观赏和珍藏之用,这些特种工艺品主要的就是它具有审美价值和艺术价值有时,旅游者喜欢购买作为礼物送人,一旦成为情感的信物,其价值就远不是旅游纪念品本身的价值所能表示的 实用性功能美是指旅游纪念品具有良好的用途,而这种用途又是能够引起人们美感的当然,旅游者购买旅游纪念品,大多是重在享受,次在实用但是如果旅游纪念品具有某种实用性功能,就更容易受到人们的欢迎例如苏州檀香扇既有纪念意义,观赏价值,又有扇风驱热的实用价值宜兴紫砂茶壶在寒天用沸水泡茶既不炸裂,也不烫手,而且泡茶5天仍能保持茶香它们不仅造型优美,工艺精巧,风格独特,而且兼容观赏与实用两种价值,这对旅游者无疑具有很强的审美吸引力,乃至诱发其购买欲 风筝以山东潍纺,北京,天津和四川的最为有名山东潍坊风筝扎工精巧,造型优美,色彩鲜明,图案简练,起飞平稳,享有"世界风筝之都"的美誉北京风筝以彩绘著称,粗细有致,具有帝都特色天津风筝带有杨柳青年画特色,线条简洁,配色明快,以"风筝魏"为代表四川风筝以大为贵,主要流传于成都,绵竹等地 我国以福建脱胎漆器,贵州大方漆器,江苏扬州漆器最为著名福建脱胎漆器与北京景泰蓝,江西景德镇瓷器并称为中国传统工艺"三绝",主要品种有屏风,花瓶,磨漆画等陈设品,以及茶具,餐具,酒具,文具和家具等日用品其特点是:质地轻巧坚固,造型大方雅致,色泽古朴鲜艳,纹饰华美光亮,做工精巧细腻,具有独特的民族风格和地方特色贵州大方是我国著名的天然漆之乡,所产漆器古朴典雅,润泽生辉,具有浓厚的地方风格传统产品有马皮作胎,质量坚固,耐烫,耐摔,具有保色,保味,防潮,防蛀等特点江苏扬州漆器的主要特点是造型典雅,做工精细,纹样优美,色彩绚丽 我国有四大名绣最为著名,即苏绣,粤绣,湘绣,蜀绣,其共同特点是图案秀丽,绣工精细,色彩文雅,针法细巧苏绣主要产地在江苏苏州和南通,具有平,齐,细,密,匀,顺,和,光八大特点,并以绣工精细,针法活泼,图案秀丽,色彩雅洁著称最能体现苏绣艺术特征的是双面绣,人们可以从正反两方面观赏,其代表作是《猫》等粤绣是广东的刺绣,特点是构图丰满,色彩艳丽,施针简单,风格活泼,用金银线垫绣的物象,更富有立体感,其代表作是《百鸟朝凤》湘绣主要产于湖南长沙一带,它以国画为基础,擅长绣飞禽走兽和山水花卉,具有构图严谨,针法考究,风格豪放,明媚秀丽的特点湘绣以狮虎为代表作,民间早有"苏猫","湘虎"之说蜀绣分布于四川,成都等平原地区,具有针法严谨,光亮平齐,线路分明,紧密柔和的特点,代表作有《熊猫》和芙蓉鲤鱼等有人把中国四大刺绣的艺术特征概括为"苏绣工艺精细,丝缕分明;湘绣情调豪放,明媚秀丽;蜀绣针法严谨,光亮平齐;粤绣色彩艳丽,风格特异除四大名绣外,我国还有北京的京绣,温州的瓯绣,上海的顾绣,河南的汴绣,苗族的苗绣等,也都独具特色 江西景德镇,湖南醴陵和福建德化被称为我国的三大瓷都景德镇瓷器的特点是:瓷质细腻,造型精巧,色彩柔和雅致,以"白如玉,明如镜,薄如纸,声如磬"闻名于世景德镇瓷器品种齐全,其中青花瓷,青花玲珑瓷,粉彩瓷,薄胎瓷为景德镇传统四大名瓷青花瓷是景德镇陶瓷的名贵品种,具有色白花青,纹饰优美的特点其中"蓝宫"青花瓷为中国青花瓷的杰出代表作青花玲珑瓷是镂空的独特产品,具有玲珑剔透,晶莹明快的特点,被欧洲人称为"嵌玻璃的瓷器",被日本人称为"萤火虫"粉彩瓷是在唐三彩基础上发展而成的多彩瓷,具有色彩缤纷,古朴富丽的特点薄胎瓷是在薄得透明的瓷胎上绘有花纹,图案的瓷,具有影影绰绰,异常秀丽的特点湖南醴陵瓷器以白瓷和釉下五彩瓷著称白瓷胎质细润,釉面光洁;釉下五彩瓷胎薄腻,釉洁白,花纹晶莹光润,极富流动感,且耐高温,防腐蚀,花纹不易褪色,被誉为"美中藏秀,媚而不俗"福建德化瓷器的特点是质地洁白,细腻如玉,釉面光润,胎质坚实致密,敲声如磬;特别是薄胎产品,薄如蝉翼,被世人誉为"东方艺术之花"此外,我国浙江的龙泉青瓷也久负盛名,具有"青如玉,明如镜,声如磬"的特点,是我国瓷器艺苑中一颗光辉灿烂的明珠 学习这门课,我知道了很多地方的旅游景点:北京故宫 北海 云居寺中央电视塔十三陵 天安门 雍和宫 玉渊潭八达岭 颐和园 什刹海 龙庆峡 天坛 潭柘寺 香山 圆明园 紫竹院 九龙游乐园 幽谷神潭 十渡 康西草原 百花山 黑龙潭 京都第一瀑 天津 盘山 龙潭浮翠 古文化街 食品街 大沽口炮台 太平寨 独乐寺 八卦城 蓟县白塔 天成寺舍利塔 天后宫 独乐寺 蓟县八仙桌子 北大岭 千像寺 清真大寺 河北 野三坡 白洋淀 山海关 燕塞湖 和平森林公园 小五台 避暑山庄 角山 苍岩山 普陀宗乘之庙 赵州桥 老龙头景区 木兰围场 北戴河 中山国都城遗址 隆兴寺 清西陵 清东陵 菩提岛 天梯山 白云古洞 古莲花池 观音寨 开元寺 辽宁 千山 棒棰岛 金石滩 本溪水洞 玉佛苑 虎滩乐园 星海公园 大孤山风景名胜区 沈阳故宫 昭陵 辉山风景区 海王九岛 赫图阿拉城 怪坡 辽宁省博物馆 鸭绿江大桥 吉林 天池 松花湖 北大湖 净月潭 吉林

谈谈学习旅游文化的认识以及怎样学习 文化旅游定义:通过旅游实现感知、了解、体察人类文化具体内容之目的的行为过程。泛指以鉴赏异国异地传统文化、追寻文化名人遗踪或参加当地举办的各种文化活动为目的的旅游。寻求文化享受已成为当前旅游者的一种风尚。文化旅游,是最近几年才出现并流行的一个名词,它的出现与游客需求的转变密切相关。因此,其目前较为流行的定义是“那些以人文资源为主要内容的旅游活动,包括历史遗迹、建筑、民族艺术和民俗、宗教等方面”。还有说法认为文化旅游属于专项旅游的一种,是集政治、经济、教育、科技等于一体的大旅游活动。 综上所述,文化旅游就是以旅游经营者创造的观赏对象和休闲娱乐方式为消费内容,使旅游者获得富有文化内涵和深度参与旅游体验的旅游活动的集合。文化旅游的概念明晰之后,“创意”是文化旅游的核心便顺理成章了。创意的本质在于寻求特色和差异,与旅游的本质一致。 一般旅游主要是从资源的角度出发寻找差异和特色,不管其挖掘过程是否考虑了市场需求和竞争关系,着眼点仍不能脱离资源。文化旅游则在一定程度上摆脱了资源的束缚,它能够综合各种因素,包括资源、环境、市场、社会背景等诸多方面进行创造,亦即创意。离开了创意,文化旅游亦将会失去生命力。 实际上,随着社会的发展,创意产业在世界各地已经兴起。其中英国、美国、日本、韩国等国家较为典型,由政府亲自出面来推动创意产业。创意产业涉及的领域十分广泛,包括广播、影视、文学艺术、新闻出版、印刷、建筑设计等众多方面。与文化旅游较为密切的创意产业如演艺娱乐、民间工艺品生产销售、会议展览、文化节庆等。这样,文化旅游其实也在创意产业范畴之内。创意产业也叫文化创意产业或文化产业。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的命名角度不同,所以不能笼统地谈论二者的区别和联系。但文化旅游业可以划入文化产业范畴,原因一在于它们同以创意为核心; 二在于它们的概念同是从经营者的角度出发界定的。文化产业源自创意,并以创意、创新为动力,文化旅游业亦是如此。一、旅游的文化属性旅游活动从本质上讲是一种文化活动。无论是旅游消费活动还是旅游经营活动都具有强烈的文化性。只有挖掘出文化内涵,它才会具备吸引旅游者的魅力。正如孙尚清指出的,“旅游在发展的一定阶段是经济———文化产业,在发展的成熟期是文化———经济产业。”此言透彻地阐明了旅游与文化关系的密切程度。旅游主体的文化本质旅游作为一种跨时空的消费活动,它的广泛出现是经济发展驱使的结果,但一个人能否成为旅游者更需要内在的动因,正如先秦思想家墨子所讲的,“食必常饱,然后求美;衣必常暖,然后求丽;居必常安,然后求乐”。人类在基本生存需求满足之后,随着收入的增长,必然追求更高的物质享受和精神享受。但是,旅游活动更是文化驱使的结果。从历史发展的观点看,经济发展固然为社会进步提供了物质基础,但是社会发展最根本的是社会文化与观念的革命。二战以后世界范围内旅游活动的兴盛,从客观条件看,是全球经济恢复、繁荣的结果,从深层次看,它是文化观念转变的结果。旅游客体的文化含量旅游资源按基本成因和属性,大而言之可分为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两大类。人文旅游资源,无论是实物形态的文物古迹还是无形的民族风情、社会风尚,均属于文化的范畴。由各种自然环境、自然要素、自然物质和自然现象构成的自然景观,只有经过人为的开发利用,才能由潜在旅游资源变为现实的旅游资源。即使是自然美,也必须通过鉴赏来反映和传播,而鉴赏是一种文化活动,因此,自然旅游资源同样也具有文化性。旅游媒体的文化特征旅游者以追求精神享受为目的,可以说是文化消费者。因此,旅游业的核心产品只能是文化产品或文化含量高的产品,旅游经营者只有为消费者提供高质量的文化产品,才能从交换中实现盈利的目的。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旅游资源的开发者不仅要了解旅游资源本身的特征和功能,还必须了解游客所追求的文化特征,开发出满足各类旅游的文化旅游产品。旅游业的文化特征还渗透在各旅游部门的运行过程中,如现代旅游饭店,不是简单地提供膳食的场所,而是集膳宿、社交、娱乐、审美等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场所。因此,一个优秀的饭店,有必要不断提高餐饮、客房、娱乐等环节的文化品位,有必要培养和提高服务人员的文化素质,有必要提供有情调的个性文化服务

这是学报官样文章都差别不大一般是 好学校 的质量高一些

景德镇学院学报第四期投稿

辽宁工业大学学报(社科)40河北工程大学学报(社科)40沈阳工程大学学报(社科)40沈阳大学学报(社科)40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科)160广西民族师范学院学报40景德镇高专学报70辽宁医学院学报(社科)45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社科)60河北联合大学学报(社科)50四川理工学院学报(社科)40孝感学院学报(社科)60西南农业大学学报(社科)70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科)70齐齐哈尔师范大学学报(社科)60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科)40佳木斯大学学报(社科)70长春理工大学学报90邢台学院学报70滁州学院学报40安阳师范学院学报40咸宁学院学报70琼州学院学报50阜阳师范学院学报40鸡西大学学报70绥化学院学报70新乡学院学报60贺州学院学报40牡丹江大学学报60西昌学院学报(社科)60辽宁师专学报(社科)70新余学院学报45焦作大学学报45宿州学院学报40长春工业大学学报(社科)50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科)70河北北方学院学报(社科)45辽宁科技学院学报40长江大学(社科)90淮北师范大学学报(社科)50长春工程学院学报(社科)40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社科)50许昌学院学报40凯里学院学报50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科)50----------------------------------------

景德镇学院学报第四期论文要求

《新工艺文化论:人类造物观念大趋势》,清华大学出版社,1995年11月第1版《传统与变迁——景德镇新旧民窑业田野考察》,江西人民出版社,2000年10月第1版《景德镇民窑》,人民美术出版社,2002年12月第1版《遗产:实践与经验》,云南教育出版社,2008年12月第1版《从遗产到资源——西部人文资源研究报告》,学苑出版社,2010年4月第1版《陇戛寨人的生活变迁 1111:梭戛生态博物馆研究 》,学苑出版社,2010年5月第1版《西行风土记——陕西民间艺术田野笔记》,学苑出版社,2010年5月第1版《西行风土记——山西民间艺术田野笔记》,学苑出版社,2010年5月第1版《梭戛日记——一个女人类学家在苗寨的考察》,学苑出版社,2010年5月第1版《西部人文资源考察实录》,学苑出版社,2010年5月第1版《艺术人类学》(与李修建合著,三联书店2013年版)《中国陶瓷史》(上下,齐鲁书社2013年版)《艺术人类学的本土视野》(中国文联出版社2014年版)《“文化自觉”与“非遗”保护》(北京时代华文书局2015年版)论文:《血脉的传承——景德镇新兴民窑业田野考察笔记》,文艺研究,2000年第2期。《正在逝去的手艺——洛川县栖凤镇谷咀村考察》,民族艺术,2003年第1期。《陕北人的窑洞生活:历史、传承与变迁》,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3 年第2期。《安塞的剪纸与农民画》,文艺研究,2003年第3期。《陕西农家风土记——安塞县真武洞镇曹庄考察》,民族艺术,2003年第4期。《生命与创造——陕西安塞县真武镇马家沟村考察》,民族艺术,2004年第1期。《山野中的艺术——陕西安塞县郭塔村民间艺术考察》,民族艺术,2004年第2期。《下乡过年——黄河边上的乡村文化》,文化月刊,2004年第3期。《草根艺术——陕南民间戏剧考察研究》,民族艺术,2004年第3期。《艺术人类学研究的当代价值》,民族艺术,2005年第1期。《走向田野的艺术研究——艺术人类学研究的方法与视角》,民间文化论坛,2006年第5期。《从艺术人类学视角看西部人文资源与西部民间文化的再生产》,民族艺术,2006年第1期。《全球化背景中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贵州梭嘎生态博物馆考察所引发的思考》,民族艺术,2006年第3期。《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深层社会背景——贵州梭嘎生态博物馆的研究与思考》,民族艺术2007年第4期。《艺术田野工作方法中的文化思考——以长角苗的艺术考察为例》,民族艺术,2008年第1期。《传统在现代化中的重构——景德镇田野札记》,装饰,2008年第1期。《本土的现代性如何实现——以景德镇传统陶瓷手工技艺传承的研究为例》,南京艺术学院学报,2008年第6期。《何谓艺术人类学》,中华艺术论丛,2008年《艺术人类学研究的沿革与本土价值》,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1期。《血缘、地缘、业缘的集合体——清末民初景德镇陶瓷行业的社会组织模式》,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版),2011年第1期。《技艺传承与社会发展——艺术人类学视角》,江南大学学报,2011年第3期。

这是学报官样文章都差别不大一般是 好学校 的质量高一些

景德镇学院学报第四期

高等院校

要看你的表现风格!一般来讲如果画的比较注重画面效果的高调性-则选沿海一带的综合性大学:象 江南大学,上海戏剧学院,浙江理工还有象北京的一些重点大学:北京服装学院,北京印刷学院,北京工商如果你的画面比较重结构,色彩采用灰调,则考中南部的,以四川美院为中心的,象西南交通大学,重庆工商大学,还可以是广美为中心的,广州一带的综合性大学:华南科技大学,广州大学,还有什么广东技术师范学院以上说的这些都是多年考试经验,考试是看自己的风格侧重考一些学校,不要盲目报考

学术研究型的论文自20世纪80~90年代至21世纪初也很火热。最典型的有:韩捷进在《外国文学研究》上发表的《论艾特玛托夫的地球忧患意识》、徐家荣等在《兰州大学学报(社科版)》上发表的《论艾特玛托夫对人类和自然关系的哲考》、李慧在《韶关学院学报(社科版)》上发表的《论艾特玛托夫作品中神话传说的运用》、杨素梅在《洛大学报》上发表的《艾特玛托夫生态作品中的悲剧性剖析》、严晓慧在《安徽文学》上发表的《艾特玛托夫文化角度批判现代文明生态危机》、王文华在《石家庄师范专科学校学报》上发表的浅谈《艾特玛托夫〈白轮船〉的叙事艺术》、张梅在《西伯利亚研究》上发表的《对人类道德的探索——艾特玛托夫〈白轮船〉解析》、徐家荣等在《兰州大学学报(社科版)》上发表的《论艾特玛托夫对人类和自然关系的哲考》、韩捷进在《海南广电大学学报》上发表的《浅析艾特玛托夫作品中的动物形象》、杜慧春在《景德镇高等专科学校学报》上发表的《论艾特玛托夫〈白轮船〉中的生态忧患意识》、李泽在《克山师范专科学校学报》上发表的《艾特玛托夫〈白轮船〉所演绎的天人和睦观》、李泽在《绥化师范专科学校学报》上发表的《论人类的解放——解析艾特玛托夫的〈白轮船〉》。韩捷进的《论艾特玛托夫的地球忧患意识》的发表使得对艾特玛托夫的研究开始集中在生态文学方面。如杨素梅的《人性·悲剧·人道——论艾特玛托夫的生态伦理思想》与《艾特玛托夫生态小说的悲剧性分析》、车成安的《20世纪的警世篇——评艾特玛托夫的小说〈断头台〉》、张海波的《原罪与救赎拯恶向善——从人性视角解读艾特玛托夫〈断头台〉》、谢占杰的《对人类命运的深沉忧患──论〈断头台〉的超越意识》、丁晓春的《文明的质疑与批判——艾特玛托夫小说的生态伦理价值及其意义》、陈爱香的《“和而不同”:池田大作与艾特玛托夫的生态伦理观比较》与《现代性的精神困厄与突围——评艾特玛托夫〈崩塌的山岳〉》等70余篇论文都从全新的视角解读艾特玛托夫作品中的人与自然的关系,考辨了艾特玛托夫面对苏联建设现代工业文明、赶超强国的迫切愿望,他利用神话意象等多种创作手法以先知似的睿智,发现了现代工业文明中所潜伏的生态危机的文化根源,警示人们发展经济不能以牺牲自然为代价。作家抨击了现代文明的三大特征,即人类中心主义、欲望膨胀、批判无止境的消费文化。艾特玛托夫曾说,人类早就开始思考要保护地球的财富和资源,这话题振聋发聩,警示全人类。远古时代的人们,就懂得保护、依赖大自然。他敢于大声疾呼,让人类反思家园荒蛮的社会原因。艾特玛托夫对目无其他生命的生存权给予了深刻的批判。当今国内各种各样版本的俄罗斯文学史在论证艾氏艺术成就时都予以肯定。例如,叶水夫在《苏联文学史》中提出,《白轮船》是一部极具特色的道德题材的作品,小说借助童话、传统和动物的拟人化来描写善与恶的对立和较量,通过作为“善”的化身的动物和平衡和谐的大自然遭到摧残、破坏,暴露了现实生活中恶势力的猖獗及日益严重的生态危机。曹靖华老先生在《俄苏文学史》中指出《白轮船》是20世纪70年代成功的道德题材文学,还对该小说的艺术形象和艺术手法加以剖析,指出“长角鹿妈妈”的神话传说在小说情节发展中的重要作用。由蒋承勇、项晓敏、李家宝编写的《20世纪欧美文学史》也对小说给予了高度评价,编者认为《白轮船》在思想和艺术方面完整地体现了艾特玛托夫严格的现实主义风格,在由李辉凡、张捷编著的《20世纪俄罗斯文学史》及由李毓榛主编的《20世纪俄罗斯文学史》中,作者指出了《白轮船》等几部作品的重要意义和价值。在汪介之主编的《20世纪欧美文学史》中,编者肯定了艾特玛托夫创作的《白轮船》及此后作家创作的一系列作品,认为它们具有巨大的审美价值和现实意义。许贤绪先生编著的《当代苏联小说史》,在“普里什文传统的发展——当代自然哲理小说”一章中,作者将艾特玛托夫的创作归类为“人与自然”的小说,认为《白轮船》作为一本自然哲理小说的别开生面之处,就是把神话引进小说后又立即与关于现实生活的情节紧密结合起来。神话实际上是小说的中心,没有这个关于长角鹿母亲的神话,《白轮船》就失去了广度和深度。同时作者还坚持艾氏的作品对普里什文传统的继承和补充,《白轮船》把保护自然的题材与人性的善恶斗争结合起来,与传统的道德题材挂起了钩。

景德镇学院学报第四期论文格式要求

设计艺术学1.本学科点的历史沿革与现状概述我校美术与艺术设计系,是由原湖南城建高等专科学校城市规划系美术教研组和原益阳师专美术系合并成立的。从1999年开始招收设计艺术学装饰装潢、工艺美术专科专业,2002年招收设计艺术学艺术设计本科专业,设环境艺术设计和装潢艺术设计两个专业方向,2006年通过学位评估获得授予文学学士学位权。2007年被评为湖南城市学院重点建设学科,2009年通过湖南城市学院重点建设学科中期检查。设计艺术学通过三年的学科建设,科研条件有了明显的改善,学术梯队与人员结构得到合理的调整,师资队伍的学历、职称层次有所提升,教师的业务能力、科研、教学水平等综合素质有了显著提高,学科建设日趋完善。2.本学科点的主要研究方向介绍(一) 环境艺术设计研究方向主要内容:以郭建国教授为学术带头人,以马强、刘盛开、曹友余等副教授为主要研究学术骨干,研究团队共计13人。研究内容包括了建筑室内外环境的设计、现代城市景观环境艺术的设计实践、商业街及城市公共艺术设施设计理论与实践等,具体内容如下:(1)中国传统环境艺术研究:关注传统的环境艺术在环境的功能性、和实用性研究,注重地域文化及传统建筑在现代建筑环境运用与实践,研究环境中人们在心理上的文化艺术审美需求,将一般意义的传统民间美术与纯绘画艺术融合在环境艺术之中,强调人类对环境问题关注和思考,赋予环境艺术的纯艺术性质和大众化性质,拓展环境艺术的自身艺术价值空间。(2)建筑与室内外环境研究:研究建筑与环境的关系,重点研究人居环境,用系统科学的方法,研究人类的聚居环境;实行可持续发展步骤,达到人与环境的巧妙结合。分析建筑的地域性、文化性和时代性三个方面,从土地、人性等方面加以分析批判,提出建筑应该与所处环境在互相融合基础上对环境起到提升作用,以促进人与环境的共同发展。(3)现代商业环境艺术研究:研究现代城市商业空间的艺术性、经济性、科技性,以多元文化为背景理论,在现代环境中带入历史语境和未来元素,以包容、开放的美学观点研究现代商业空间纷繁背后的设计理念。从商业环境与社会生活、消费文化、经营策划、设计风格等方面重点分析酒店宾馆、百货商场、购物中心、专卖店等商业环境的艺术设计手法。特色:环境艺术研究方向拥有一支年龄、学历、职称结构合理的专业学术梯队,在课程设置上具鲜明的地域文化特色,它不仅具备传统美术学的教学特点,更与建筑艺术、环境艺术、公共设计艺术等学科交叉渗透,将传统美术与设计理念相互结合,形成了本研究方向鲜明的专业特点。(二)装潢艺术设计研究方向主要研究内容:以龙湘平教授为学术带头人,以陈升起、刘克奇、袁志准为主要研究骨干的装潢艺术设计研究方向学术团队,成员共计十三名。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中国传统装饰艺术及其在平面设计运用研究:湖湘民间艺术作品注重造型,强调人类与自然密切关系,大都带有浓郁的乡土气息,赋有淳厚、真实、乐观向上的感情色彩,是人类劳动生活中最质朴的艺术思想和艺术语言的体现。本研究方向长期以来一直从事湖湘传统美术文化内涵及湖湘传统美术在现代设计艺术中融合与运用研究,注重挖掘地域性传统美术文化内涵,对湖湘传统美术的制作技艺、生存现状、精神内涵、功能特征、审美取向进行了综合性、整合性比较研究,领悟地域传统美术深层精神内涵,正确认识湖湘传统美术在平面艺术设计创作及高等艺术设计教育中的重要功能价值,开发利用本土文化资源,将传统文化与现代设计艺术进行有机的结合研究,同时,在构建地方高校传统美术与现代设计艺术交融的特色教育办学模式方面也做出了深层次的探索。(2)现代平面设计符号与图形创意研究:符号与图形都是平面视觉设计的重要表现手法。设计与符号学关系密切,符号是设计的元素和基本手段,通过对这些元素的加工与整合,实现传情达意的目的。符号是负载和传递信息的中介,是认识事物的一种简化手段,表现为有意义的代码和代码系统。而创意的图形表现则是通过对创意中心的深刻思考和系统分析,充分发挥想象思维和创造力,将想象、意念形象化、视觉化。本学科方向研究,力求运用图形设计与符号学的运用,结合现代平面设计表现手法,设计出具有地域、民族风格,又具有深层文化内涵的现代艺术设计作品,使平面图形设计的信息传达更加科学准确,表现手法更加丰富多彩,学科体系更加科学、完整,为特色教学与实践教学寻求理论支撑。特色:本研究方向的特色在于重视地域性民族民间美术的文化内涵研究,强调学生综合素质与整体能力的培养,注重多学科的交融,研究人文、艺术与平面设计的关系,探索平面设计的新价值,为创造传统文化与现代设计交融的区域品牌塑造新概念,将广泛意义的传播理论与艺术设计媒介有机融合,进一步拓展平面设计能力利于特色区域文化下企业和产品的市场有效营销观念,提升艺术设计品质。3.本学科点的国家需求分析和发展前景 自改革开放以来,环境艺术设计,经历了飞跃发展过程,特别是室内设计和景观设计的社会需求度逐年提升,据西方发达国家研究资料表明,人均GDP达到1000美元是装饰行业进入快速发展期的起点,而我国人均GDP刚刚达到这个临界点。随着全国人民居住条件的全面提高,房地产业迅速成长的进一步推动,中国的建筑装饰行业正在迎来行业发展的又一个春天,由此带来专业设计人才缺口突现,社会需求量每年突破近百万。无论是室内设计还是景观设计均需要大量的环境艺术设计人才,环境艺术的专业涵盖从过去的室内设计发展到今天室外设计、广场设计、园林设计、街道设计、景观设计、城市道路桥梁设计等全方位、多范围的设计领域。现代人们生活水平和公共场所消费档次的提高,设计也由过去偏重于硬件设施环境的设计转变为今天重视人的生理、行为、心理环境创造等更广泛和更深意义的理解。装潢设计类IT人才的缺口,一直都在呈持续猛增的势头。随着广告、包装、印刷、家居装饰和服装业的迅速发展,直接加剧了各种掌握平面设计技术的电脑设计类IT人才缺口不断扩大。广告和包装在商业竞争中的地位越来越被更多的人所重视,优秀的广告和包装设计将为企业和商家带来巨大的利润,同时能欣赏到构思新颖、创意独特的广告和美轮美奂的包装设计,面对加入WTO后的激烈市场竞争,外资企业的迅速进入,本土装饰企业面临机遇的同时也面临挑战,高素质平面设计人才需求更为短缺。二、学术团队1.本学科点主要学术带头人简介设计艺术学环境艺术设计研究方向学术带头人:郭建国郭建国,男,1957年生,湖南益阳人,湖南省美术家协会会员,湖南省美协油画艺委会委员,湖南省设计艺术家协会理事,湖南省当代油画院签约画家,益阳市美术家协会副主席,湖南省1997年度“高校青年骨干教师”。现任湖南城市学院美术与艺术设计学院教授、院长。长期从事美术创作,绘画作品《水乡》、《侗家女》、《洞庭渔夫》、《太阳》、《山野妇人》、《风尘》等作品入选国家、省级美术作品展并获奖。多幅作品应邀到加拿大、新加坡、香港等地展出并被收藏。多年来潜心研究民间艺术和传统建筑艺术,关注古建筑、民间文物的保护工作。在任益阳市政协委员期间,多次提交保护古民居建筑的提案,得到政府的重视。曾主持省级科研课题“湖湘传统建筑装饰艺术研究”,及参与其它省、厅级科研课题多项。在国家一级期刊、艺术类核心期刊《装饰》杂志上发表论文《湘楚民间木雕造像的艺术意蕴》,在国家一级期刊《文艺研究》及其他省级以上期刊、学报发表论文、作品十多篇。著有《传统建筑装修》、《商业建筑细部创意》等专著。在进行科研的同时,还主持多项环境艺术设计项目。其主要项目有湖南炎帝陵祭拜大厅艺术壁画的设计、制作项目,湖南五星级生态酒店—普瑞温泉酒店景观设计等项目。设计艺术学装潢艺术设计研究方向学术带头人:龙湘平龙湘平,男,苗族,教授,湖南城市学院美术与艺术设计系副主任,湖南省美术家协会会员,湖南省设计艺术家协会理事。从事美术与艺术设计教学研究及创作二十三年,有《正午》、《三月花》、《晚秋》、《山那边的传说》、《金秋》、《天地人》、《姊妹花》、《春到侗寨》、《做双军鞋送红军》、《织女》等四十余件美术与艺术设计作品在《装饰》、《中国油画》、《艺术教育》等艺术类学术期刊发表或参加省级、国家级展览,多幅作品获奖。1999年创作的艺术模型“武陵源风景名胜区张家界”获99云南昆明世博会优秀作品奖,受到湖南省人民政府嘉奖;2002年主持设计的张家界紫舞公园园林设计及大型壁画创作,受到市民广泛好评。长期以来,潜力于民间美术理论研究,主持湖南省社科基金项目2010年度重点项目《苗族服饰历史演变与现代转型对策研究》,主持湖南省2004年度社科基金项目《湘西民间美术及其产业化研究》、湖南省社科联2004年度基金项目《湖南少数民族工艺文化传承与产业化研究》以及吉首大学科研项目《西部大开发对湘西民间美术影响及其对应策略研究》、《乡土美术教育改革研究与实践》共五项,参与国家级、省级研究课题六项。论文《苗族刺绣发展史探》、《论土家吊脚楼的文化价值取向》、《苗族服饰的民族精神》、《论民间美术研究对发展中国设计艺术的作用》等在《装饰》、《中南民族大学学报》、《艺术教育》、《山东工艺美术学院学报》、《吉首大学学报》等学术期刊发表34篇,其中10篇论文获湖南省普通高等学校教学管理专业委员会、湖南省美学学会、湖南省文艺理论研究会、湖南省教育研究所等机构颁发的各种优秀论文奖。撰写出版了30余万字的民间美术理论研究专著《湘西民族工艺文化》,产生了较大的社会反响;专著《湘西民族工艺文化》获益阳市第五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主持的湖南省社科基金项目《湘西民间美术及其产业化研究》获湖南省第十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2.本学科点学术梯队情况本学科点现有教师23人。其中,教授2人,占教师总人数的6%;副教授6人,占教师总人数的26%;讲师10人,占教师总人数的4%;助教5人,占教师总人数的7%;硕士(包括在职硕士)17人,占教师总人数的9%;成员毕业于湖南师范大学、华中师范大学、武汉大学、云南大学、中央美院、广州美术学院、天津美术学院、景德镇陶瓷学院等十多个不同类型的高等院校,研究内容包括中国传统环境艺术研究、建筑与室内外环境研究、现代商业环境艺术研究、中国传统装饰艺术及其在平面设计运用研究、现代平面设计符号与图形创意研究。环境艺术设计由郭建国教授为学术带头人,曹友余副教授、马强副教授、刘盛开副教授、熊圣、孙红权、刘玉寒、龚力、杨琼、王雨峰等13名教师组成研究学术群体;教授1人,副教授3人,讲师7人,助教2人,50岁以上教师1人,40-50岁教师2人,35-40岁教师3人,35岁以下教师10人。年龄、职称结构呈金字塔状,学术梯队结构合理。装潢艺术设计是由龙湘平教授、陈升起副教授、刘克奇副教授、袁志准副教授、王勇、李澍、钟正武、杨艾云、余德华、刘一颖、章博旺、郑学达、张怡琼等教师组成研究学术群体。教授1人,副教授3人,讲师7人,助教2人,50岁以上教师1人,40-50岁教师2人,35-40岁教师3人,35岁以下教师10人,龄、职称结构合理。三、科学研究1.本学科点科学研究情况本学科2006年以来,已完成科研项目12项,其中主持省部级项目3项,主持省教育厅项目3项,参加国家级项目一项。现在研项目13项,其中省重点项目一项,主持省部级项目3项,主持省教育厅项2项,教师在省级以上学术期刊发表论文和艺术作品163篇(件),出版著作4部,主编或参编教材4本,刘克奇副教授主编的《现代包装容器造型》获2009年湖南省优秀教材奖。龙湘平教授主持的省社科基金项目“湘西民间美术及其产业化研究”2009年获湖南省第十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教学研究方面。袁志准副教授2008年主持的湖南省“十一五”教育规划课题《多元文化背景下的艺术设计思想教育研究》,在承担省级教育研究课题方面有新的突破,至目前为止,我系教师共承担了科研教改项目25项,在研或已完成的大学生创新科研项目4项。2008年,刘克奇副教授还指导了一项省级大学生重点课题,这对我系教师提高指导学生科研能力、获取省级教学成果奖奠定了良好的基础。2.本学科点的科学贡献(或社会服务贡献)情况四、人才培养该学科自2002年招收本科生以来,共招收本科生1421人,已毕业学生546人,历届艺术设计专业的毕业生已经获得的实际知识、能力与素质结构符合培养目标的要求。英语三级考试通过率56%,还有8人通过了英语六级考试,计算机考试通过率100%。学生基本理论测试每期合格率达98%,基本技能(创意设计、基础绘画、艺术构成、设计基础、计算机辅助设计)成绩合格率达94%,毕业生就业率98%以上。以2009届毕业生为例,学生具备了较好的思想素质与较好的专业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有一定的实践动手能力,素质良好,能独立完成专业创作。该专业学生在省级以上参展竞赛中有7人获奖,获得省级以上奖学金20人次,校级奖学金120人次。获得校级奖励证书144人次,占学生人数的48%,其中“三好学生”38人,“优秀学生干部”33人,“十佳大学生”和“优秀学生干部标兵”各1人。另该专业学生加入中国共产党有38人,报考研究生有10人。2009届毕业生圆满完成了教学计划除毕业设计外的各项教学任务、教学效果良好,学生的基础理论扎实,动手能力强,各方面均达到了培养目标的要求。五、支撑条件1.本学科点教学科研条件基本情况 2008年下学期开始启用了新建成的美术教学楼,总面积达5000平方米。开辟了专用画室、静物陈列保管室、图书资料室、装潢实习操作室、摄影实习室、多媒体电脑设计室和艺术作品展览室,配备了较齐全的设备、器材、画具、展板及附属设施我系现有基础美术实验室、装潢操作室、环艺操作实习工场、多媒体电脑设计实验室四个实验室。 2010年下半年已开工建设艺术研究中心,包括展厅、陶艺、环艺、版画、摄影、彩绘、雕塑等工作室,总面积达2700平方米,计划2011上学期搬入使用。学校图书管理分二级管理制,校、系图书添置每年作统一规划,统一采购,建立两级图书馆、室。经费投入由学校和系部共同承担。学校图书馆建立艺术类图书专橱,系部建立了集教参、画册、教材、艺术理论期刊、美术学等教学必需图书资料室。学校图书馆现已有美术类图书19864册。系部专业图书资料室1间,2007年至2010年学校图书馆购买了5万元美术类图书资料,系部专业图书资料室购买4万元专业图书资料,基本满足科研、教学需要。2.本学科点相关学科支撑情况简介美术学是设计艺术学支撑学科,湖南城市学院2000年开始招收美术教育专科生,美术学专业是经湖南省教育厅批准国家教育部备案的非教育类本科艺术专业,从2005年秋季开始面向全国招生本科,共招生380人。为了加强美术学专业的建设与发展,发挥教学、教研、教改等方面的协调作用,美术与艺术设计系设立了基础教研室、绘画教研室、环艺教研室、装潢教研室四个教研室。美术学专业主要由绘画教研室负责。为促进美术学专业的建设和发展,学院逐年加大了资金投入力度,四年累计投入1万元,分别用于教学条件改善、实践教学、教学教改。通过各项措施的有效实施,美术学专业建设取得初步成效。五年来,依据师资队伍建设规划,建立了一支充满生机、奋发向上的师资队伍,现有专任教师24人,职称、学位、年龄结构合理,有良好的发展趋势。师资水平具有较明显的办学优势,教授、副教授、讲师、硕士均来自全国各高等美术院校。高职称教师6人占25%,硕士7人占2%,讲师达到3%。在课程设置改革、教学手段更新、教学条件改善、科研与艺术创作等方面得到了突破性发展:四年省级以上学术期刊发表论文和艺术作品143篇(件),08年美术学专业教师参加省“艺术湖南—湖南美术精品展”34幅作品入选。近四年出版著作、教材9部,省级科研、教改立项8项。美术与艺术设计系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得到了必要的保障,为美术学专业毕业生走向社会和就业奠定了良好的基础。3.本学科点资金投入和使用情况 近年来,学校共投入资金57万元,其中,用于条件建设23 万元,占学科建设总经费的比例3%,用于学科梯队建设9万元,占学科建设总经费的比例8%,科学研究工作6万元,占学科建设总经费的比例8%,用于学术交流8万元,占学科建设总经费的比例6%,为校对学科点经费的投入,有力地保证了艺术学学科建设的稳步而健康的发展。

[1]朱卫华,林建伟,丁万平,我校大学物理课程建设的若干做法, 河海大学学报(社科版),2005[2]朱卫华,陈栋梁,丁万平,林建伟,从波列角度谈两束光的相干性,安徽师范大学学报,2001,8。ISSN1001-2443/CN 34-1064/N[3]朱卫华,林建伟,丁万平等,物理竟赛与物理教学质量的提高,安徽师范大学学报,2001, 8。ISSN1001-2443/CN 34-1064/N[4]朱卫华,林建伟,丁万平,由一道习题谈谈带电体的能量,大学物理,2002,81-320/CN11-1610[5]朱卫华,林建伟,丁万平等,浅谈工科院校开设《工程物理》的意义,中国学校教育与科研,中国统计出版社,2001,4。ISBN7-5037-3710-—/G115[6]朱卫华,丁万平,林建伟,光的相干条件与光的非单色性对干涉的影响,中国学校教育与科研,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2003,6。ISBN7-80167-515-O/S368[7]朱卫华,林建伟,丁万平,d函数、傅里叶变换在光栅衍射中的应用,中国学校教育与科研,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 社)2003,8。ISBN7-80167-515-O/S368。[8]朱卫华,印友法 计算自感系数的一种方法。南京大学学报,34,1997[9]朱卫华,林建伟,印友法 电场能、电势能、自能和相互作用能之间的关系。南京大学学报,VOL34,1997,10[10]朱卫华,印友法 谈谈类比在物理教学中的作用。中国高等教育研究,1997,[11]朱卫华,印友法,林建伟,涡旋电场中导体内的电势差及电势差和电压表读数的关系 10 V34,复旦大学学报[12]朱卫华,?印友法,提高工科物理教学质量的几点设想。1994年No·3,河海大学高等教育学报。[13]朱卫华,?印友法, 现代物理知识渗透到工科物理教学中的尝试。8?成都,工科物理教育研讨文集,?成都科技大学出版社出版[14]丁万平,朱卫华,林建伟,陈栋梁 浅淡现有大学物理CAI课件的再加工。中国高等教育研究,2000,第4期[15]林建伟,丁万平,朱卫华,面向教学的多功能数据采集的设计和应用物理实验,2004[16]林建伟,丁万平,朱卫华,LabVIEW在振动与波动课程教学中的应用,青岛大学学报2004[17]丁万平,林建伟,陈栋梁,朱卫华 利用Authorware设计和制作物理学教学课件。工科物理,2000,7[18]林建伟, 陈栋梁,丁万平,朱卫华 悬臂端带有集中质量竖向直杆的纵振动,华东地区第七届工科物理教学研讨会论文集,景德镇陶瓷学院,P1(2000)[19]印友法?武根林?朱卫华,物理习题课的教学探讨。1991年NO·1,河海大学高等教育学报[20] 印友法,?朱卫华,物理终考成绩预测初探。1995年NO·2,水利高等教育[21]印友法,?朱卫华,第二十届国际奥林匹克物理竞赛题解。1990年NO·6,国际物理教育通讯杂志[22]林建伟,丁万平,陈栋梁,朱卫华, 弹簧振动解中一类斯特姆——刘维型本征值问题,安徽师范大学学报,2001,8。ISSN1001-2443/CN 34-1064/N[23]林建伟,丁万平,朱卫华, 关于施密特正交化的一个标记,大学物理,[24] 丁万平,林建伟,朱卫华,物理多媒体教学中最容易出现的三类问题,大学物理,2002,3。81-320/CN11-1610

  • 索引序列
  • 景德镇学院学报第四期投稿要求
  • 景德镇学院学报第四期投稿
  • 景德镇学院学报第四期论文要求
  • 景德镇学院学报第四期
  • 景德镇学院学报第四期论文格式要求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