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期刊知识库 > 安徽工程大学学报编辑部电话多少号

安徽工程大学学报编辑部电话多少号

发布时间:

安徽工程大学学报编辑部电话多少号

截止到2014年5月,学校有省级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1个,省级研究中心4个,协同创新中心1个,省级重点实验室4个,省级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1个,省级公共服务平台2个。 省级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1个:设计艺术研究中心。省级研究中心4个:安徽省纺织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微生物发酵安徽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汽车新技术安徽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安徽工程大学技术转移中心。协同创新中心1个:皖江高端装备协同创新中心。省级重点实验室4个:纺织面料安徽省重点实验室,电气传动与控制安徽省重点实验室,安徽检测技术与节能装置省级实验室,安徽高性能有色金属材料省级实验室。省级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1个:先进数控和伺服驱动技术安徽省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省级公共服务平台2个:安徽省纺织行业科技公共服务平台,安徽省生物制品与食品检测检验及其标准化技术公共服务平台。 截止到2014年3月,学校在国内外有影响的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3200余篇,其中被SCI、EI、ISTP三大核心检索系统收录论文达500余篇。 截止到2014年3月,学校获各类奖励100余项,其中省部级以上科研奖励40余项。承担863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社会科学基金等国家级科研项目70余项,科技部、教育部等部委科研项目30余项,省级科研项目400余项。 馆藏资源截止到2013年12月,学校图书馆馆藏纸质图书140万册,纸质期刊1300余种;拥有中外文数据库31个,电子图书170万册。 学术期刊《安徽工程大学学报》《安徽工程大学学报(自然学科版)》创刊于1986年,是由安徽省教育厅主管,安徽工程大学主办的以机械工程、材料工程、电气工程、电子技术、自动化技术、计算机工程、信息技术、化学工程、食品工程、纺织工程、生物工程为主,包括物理、化学、数学等基础学科,兼顾经济管理以及其他相关学科的理工类综合性学术期刊。刊期为季刊,国内外公开发行(国内统一刊号为CN34-1318/N),主要读者对象为高等院校师生员工及有关科研院所、企事业单位的科研、科技工作者。学报被美国的《化学文摘》(CA )、俄罗斯的《文摘杂志》收录。同时,继续与“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统计源刊,被“中国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和“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 、华艺公司CEPS数据库续签了收录协议。

芜湖的区号是0553,号码不清楚,你可以拨打114查询的。

安徽工程大学学报编辑部电话多少

我妈以前是学报编辑部的,有什么问题可以问我

安徽工程大学学报编辑部电话号码是多少

《安徽青年报》是共青团安徽省委机关报,也是安徽省唯一一张面向青少年、面向教育的专业报刊,服务教育、贴近学生、关注青年是安徽青年报的办报宗旨,现有以下栏目《学生周刊》、《教育周刊》、《新闻周刊》、《大学生周刊》,其中《学生周刊》现分为小学生版和中学版。 安徽青年报地址:安徽省合肥市长江路419号 邮编:230061 电话:0551-2823921 2822330(传真) 电子信箱: 希望楼主能采纳!谢谢

芜湖的区号是0553,号码不清楚,你可以拨打114查询的。

我妈以前是学报编辑部的,有什么问题可以问我

安徽工程大学学报编辑部电话多少啊

安徽省芜湖市赭山东路8号

安徽财经大学办公室电话号码表(一) 东校区总值班室 3171001 主任室 3171002 科研处 3175993 东校财务科 3171005 东校南门门卫 3176238 校园管理科 3173169 西校区总值班室 3112481 副主任室 3171688 处长室 3175992 西校财务处 3117870 离退休工作处 3127438 水电科 3171019 党群系统办公室 机要科 3175978 学报编辑部 3175991 资产管理处 3175828 处长室 3055683 西校水电维修 3112448 纪委、监察处 3171171 外事办 3111114 学生处(学工部) 处长室 3171181 校直属研究机构办公室 物资科 3110567 副书记(处长)室 3171170 秘书科 3171182 处长(部长)室 3175999 实验室管理处 3171788 农发院 3119969 文德楼 3119698 机关党总支 3176778 综合档案室 3114470 学生管理科 3175989 处长室 31710063126944 院长室 3118966 总务科 3066441 组织部(党校办) 3173112 小车班 3171179 国家助学贷款办公室、勤工助学办公室 3175987 审计处 3171161 经济研究中心 饮食服务中心 31710123115562 部长室 3173111 东校区收发室 3171008 就业指导中心 31731003112857 处长室 3171160 主任室 3126631 公寓管理中心 31710093129306 宣传部 3171163 西校区收发室 3125963 心理咨询中心 3175800 基建处 3171588 副主任室 3111482 工程队 3112410 部长室 3171162 人事处 发展规划处 处长室 3171999 棉工所 3112124 劳服公司 3110031 校报编辑部 3171163 处长室 3171190 处长室 3173088 副处长室 3171568 教辅部门办公室 印刷厂 3112063 统战部 3171184 人事科、劳资科 3171169 高教研究所 3175895 保卫处(人武部) 3178053 图书馆 31710073112024 东校文印室 3171014 部长室 3175970 调研员、师资科 3175976 教学督导与评估中心 3173087 处长室 3173106 现代教育技术中心 31716283111174 幼儿园 3127390 团委 31759683111119 组织人事档案室 3127870 主任室 3177098 值班室 31731103112093 后勤部门办公室 校医院 31758853125232 书记室 3173080 教务处 3171098 副主任室 3178565 治安科 31778523112093 后勤服务集团办公室 3173168 院长室 31758863112003 校工会 3171183 处长室 3171166 申博办公室 3110197 户籍科 31780533112093 总经理室 3173158 东校区电话维修 3171000 主席室 3175969 教务科 3171095 财务处 西校东门门卫 3115616 书记室 3173138 西校区电话维修 3117000 校关工委 3113257 学籍科 3171096 处长室 3173078 西校西门门卫 3111160 副总经理室 3171018 注:317****为东校区电话号码,311****、312****为西校区电话号码,东西校区各自为独立的虚拟网。 行政系统办公室 教材科 3171097 副处长室、基建财务科 3176328 东校西门门卫 3176368 房产科 3173167 校办公室 31711873127597 西校综合办公室 3116611 副处长室、综合预算科 3176558 东校东门门卫 3173131 车队 3173165

百度百科查安徽工程大学即可

芜湖市赭山东路8号

安徽工学院学报编辑部电话多少号

上百度查啊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投稿从学校机构---出版社---如下得到

社 长:何晓雄副社长:张和平自然科学版主 编: 何晓雄副主编:张淑艳编辑部主任:张 镅编 辑:吕 杰 朱华新 张和平 张秋娟 张淑艳 张 镅 闫杏丽英文编辑:任静生编 务:倪文青社会科学版 主 编:方罗来副主编:张和平编辑部主任:刘翠编 辑:张和平 刘翠 蒋涛涌 郭立锦 张海燕编 务:倪文青英文审译:唐军

学校隶属关系:教育部 电话:0551-2901524学校所在地:安徽省合肥市屯溪路193号 传真:0551-2904517邮政编码:230009 电子邮件:zhxy1523@一、地质类专业设置(1)地矿学科(工学)本科专业设置资源勘查工程、勘查技术与工程。(2)地学类相关学科本科专业设置地理信息系统、环境工程。(3)地学硕士研究生学科专业设置矿物学、岩石学、矿物学,构造地质学,地质工程。(4)地学类相关学科硕士研究生学科专业设置环境科学、环境工程。(5)地学博士研究生学科专业设置矿物学、岩石学、矿物学及其地质学博士后流动站。(6)工程硕士领域专业设置地质工程、环境工程。二、地质类教师队伍现状及队伍建设本院共有教师41人,其中教授13人,副教授12人,具有高级职称的教师占教师总数的61%,中级及以下人员16人。教师中具有博士学位的12人,在读博士8人,占教师总数的49%。具硕士学位的12人,占教师总数的29%。博士生导师5人,硕士生导师20人。朱光教授为国家人事部“百千万人才工程”第一、二层次人选,在职的岳书仓、朱光、宋传中教授享受国家政府特殊津贴。本院教师队伍的年龄结构、学历结构、职称结构等较为合理,在各个学科领域都拥有一批学术造诣颇深、研究成果突出的专家教授。学院十分重视教师队伍的建设,除按学校的优惠政策吸引优秀人才外,还注意选拔、培养年轻的学科带头人和学术骨干,鼓励和有计划地安排年轻教师攻读博士学位,支持教师参与各项科研活动。积极营造浓厚的学术氛围,资助教师参加国内外的各类学术活动和成果交流。三、人才培养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历史悠久,是合肥工业大学办学历史最早的专业之一。1950年成立的淮南煤炭工业专科学校的地质科、采矿科是合肥工业大学的前身;1954年成立的合肥矿业学院内就设有地质系,是当时学校的主干学科。半个多世纪以来,学院人才辈出,为国家培养了大批基础扎实、素质过硬的专门技术人才,享誉海内外。学院现有在校本科生855人,在校全日制硕士生145人,博士生23人,研究生的招生规模正在逐年扩大。四、办学优势和特色多学科的交叉和融合形成了本院学科发展的主要优势和特点。资源环境与可持续发展是我国的重点国策之一,后备人才的培养极为重要。本院目前的本科专业包括地质、地理和环境三个一级学科,资源与环境专业密切相关,地理信息系统专业作为一种新的技术和手段,成为本院各学科相互渗透,融合交叉的纽带,已经把资源、环境及地质工程等相关专业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了,并将孵化出新的边缘学科和国家建设急需的新型的专业技术人才。学院师资力量雄厚,专业结构合理,在长期的教学和科研中,已逐步形成自己的特色。合肥工业大学是一所以工为主的综合性大学,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宽基础,重实践。在实践教学环节中,又特别强调培养学生善于发现问题,独立思考问题,自己动手解决问题的能力,并以教学与科研相结合的方式,不断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创新意识和敬业精神,一直深受用人单位的好评。学院重视课程建设,不断进行教学改革,坚持开展教学研究,建设教学基地,把严格教学制度、完善教学文件、规范教学管理贯穿学院教学活动的始终。学院尤其重视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的改革,请德高望重的老教师组成教学督导组,千方百计提高教学质量;实行试讲和听课制度,开展年轻教师的讲课比赛,提高教师业务能力和讲课艺术;积极开展教学基地的建设,建立了数字化、开放型的巢湖地学实习基地,该基地为全国30余所高校的地质类、地理类、土建类、旅游类、环境类等专业的教学实习提供了教学条件,实行资源共享。巢湖地学实习基地建设项目获国家级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安徽省优秀教学成果特等奖。五、学科建设安徽省重点学科:矿物学、岩石学、矿床学。六、实验室建设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一直按照以科研为主,教学与研究并重的办学模式发展。学校实验中心管理的大型实验仪器和设备,实行全校各学科资源共享;学院中心实验室拥有多种先进的教学、科研实验设备,固定资产达1500万元,并以每年200万元的速度连续增长。先进的仪器设备和优越的实验环境,为学院的教学、科研工作搭建了良好的平台,为争取国家级重点实验室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七、“九五”以来科学研究简况“九五”以来,本院共承担科研项目近200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1项,国家重点基础研究项目(973)子课题3项,国际合作项目3项,安徽省自然科学基金8项,另有博士点基金,大量省、部级科技攻关和教学研究项目。目前纵向科研总经费达260万元,横向科研总经费达300万元。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将1项,国家级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安徽省优秀教学成果特等奖1项,部(省)级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部(省)级科技进步三等奖5项。目前在研的主要国家级课题有:1)郯庐断裂带与大别-苏鲁造山带的构造关系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安徽和县香泉独立铊矿床低温成矿流体系统的成矿作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基岩裂隙介质地下水运动与溶质运移实验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秦岭北缘的变形分解与斜向汇聚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河流水质虚拟调控——以淮河安徽段为例(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6)黄土高原风尘来源、沉积和风化过程的地球化学研究(合作,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7)巢湖输入型非点源污染的源解析及控制机制研究(国家重大基础研究前期研究专项项目)。8)新疆吉木乃地区二叠纪火山侵入岩研究(合作,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项目)。9)大别造山带北缘中新生代沉积学研究(合作,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项目)。10)淮南八公山地区新元古代叠层石礁体的形成(教育部博士学科点基金)。八、国际交流与合作本院十分重视国际间的学术交流与科研合作,长期与美国、加拿大、英国、德国、法国、瑞士、日本、韩国、澳大利亚、俄罗斯等国家保持密切的合作关系,并多次选派教师前往学习、考察。在国外做出卓越成就的本院毕业生也一直关注着学院的发展,他们长期的关注,对教学和科研均起到了较大的推动作用。九、出版机构及出版物本校拥有出版社——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学术期刊——合肥工业大学学报,与国内外其他出版社和重要期刊一样,为本院部分教学和科研成果的交流,提供了展示平台。2000年来,本院教师出版学术专著和教材9部,在国内外核心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230余篇,仅2003年学院教师发表的学术论文就有75篇,人均8篇,被SCI、EI、ISTP收录15篇,人均37篇。部分研究成果在国际上具有一定的知名度。(撰稿:孙世群、朱光)

  • 索引序列
  • 安徽工程大学学报编辑部电话多少号
  • 安徽工程大学学报编辑部电话多少
  • 安徽工程大学学报编辑部电话号码是多少
  • 安徽工程大学学报编辑部电话多少啊
  • 安徽工学院学报编辑部电话多少号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