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期刊知识库 > 山东青年政治学院学报投稿经验总结分享

山东青年政治学院学报投稿经验总结分享

发布时间:

山东青年政治学院学报投稿经验总结分享

已发 查收另外,团IDC网上有许多产品团购,便宜有口碑

我是那里大二的学生,学校呢是一所公办的二本大学,是今年三月份刚升入本科院校的,之前一直是一所专科学校,现在招收二本学生也招收大专类学生,我感觉他在二本学校里算是不好的,因为刚刚升入,无论是硬件还是软件都不是特别的理想,但是作为专科类学校,我得说句实话,这所学校很好,虽然不及本科院校的学习氛围,但在专科学校里,他的学习气氛,宿舍条件,治安情况,都是顶尖的,如果你是报考本科,我劝你不要报,除非分数贴线,如果报专科,那你应该报,那学校不错的

垃圾学院一个。。。。大高中罢了。。。你懂得

山东青年政治学院学报投稿经验总结

我是那里大二的学生,学校呢是一所公办的二本大学,是今年三月份刚升入本科院校的,之前一直是一所专科学校,现在招收二本学生也招收大专类学生,我感觉他在二本学校里算是不好的,因为刚刚升入,无论是硬件还是软件都不是特别的理想,但是作为专科类学校,我得说句实话,这所学校很好,虽然不及本科院校的学习氛围,但在专科学校里,他的学习气氛,宿舍条件,治安情况,都是顶尖的,如果你是报考本科,我劝你不要报,除非分数贴线,如果报专科,那你应该报,那学校不错的

垃圾学院一个。。。。大高中罢了。。。你懂得

山东青年政治学院学报投稿经验分享

已发 查收另外,团IDC网上有许多产品团购,便宜有口碑

王华一、生平简介王华,男,1972年生,山东烟台人。1992年历史教育专科毕业后在中学任教6年,1998年考上首师大硕士研究生,2002年在首师大继续攻读国际关系史博士学位。2005年博士毕业,现于中国青年政治学院中文系任教,讲授西方文明史和世界通史课程,并担任05级中文1班班主任。二、主要研究领域:国际关系史、世界近现代史、美国史。三、主讲课程:西方文明史、世界古代文明史、国际关系史专题。四、教育背景1.2002年6月,在首都师范大学历史系获历史学硕士学位。2.2005年6月,在首都师范大学历史系获历史学博士学位。五、工作经历1.1992年7月——1998年8月,在山东省莱州市驿道中学任教。2.2005年7月至今,中国青年政治学院中文系(文化基础部)任教。3.2007年10月至今,武汉大学历史系博士后流动站工作人员。六、主要论文译著1.《美国与萨摩亚争端》,《烟台师范学院学报》2002年第2期(人大报刊复印资料《世界史》2002年第9期全文转载)。2.《萨摩亚“共管”体制——19世纪末美英德一次失败的殖民合作》,《首都师范大学学报》2004年第3期(人大复印资料《世界史》2004年第10期论点摘编)。3.《评西方学者的“萨摩亚问题”研究》,《史学月刊》2005年第3期。4.《罗伯特•史蒂文森与萨摩亚殖民争端:19世纪末叶欧洲殖民主义文化的另类声音》,《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7年第4期。5.《异质文化初次接触的启示——詹姆斯•库克之死个案研究》,《史学月刊》2007年第9期。6.《世界近代史背景下的殖民文化问题》,《清华大学学报》2008年第5期。7.《跨文化冲突的符号意义:以库克造访夏威夷为例——兼及民族文化意识的自觉性差异》,2007年“世界历史进程中的民族国家”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8.译著:《生命的价值:生物多样性与人类社会》,知识出版社2001年9月。9.专著:《萨摩亚争端与大国外交:1871—1900年》,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年,即出。

一看名字就不可能是核心期刊,想发核心期刊的朋友至少要懂得如何判断刊物是否核心期刊,如果连这些起码的常识都不知道,就等着吧!!!

山东青年政治学院学报投稿经验总结怎么写

垃圾学院一个。。。。大高中罢了。。。你懂得

在青少年研究领域,《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其影响力仅次于《青年研究》,与《中国青年研究》学术水平齐平,属于第一梯队。高于《当代青年研究》和《青年探索》的水平。

不是的 亲 学报都在学校的学报办公室,我有同学在西校区实习过

山东行政学院学报投稿经验总结分享

我是这个学校98年获证的 现单位需学历认证

2004 年 3 月 《中国艺术歌曲的发展脉络》发表于《山东行政学院学报》,获山东省文化艺术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2004 年 3 月《美感教育在声乐教学中的运用》发表于《山东省工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获山东省文化艺术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2004 年 3 月《高师声乐教学中的心理学运用》发表于《中国学校教育研究 》2005 年 1 月《声乐教学中的体会 --- 对立、统一、和谐》发表于《中国高校教育研究》2005 年 2 月《初学阶段的声乐教学探析》发表于《中外教育科学 》2005 年 2 月《浅谈声乐演唱中语言的情感表现》发表于《中国学校教育与科研》2005 年 4 月《浅谈如何加强对大学生创造力的培养》发表于《中外教育纵横》2005 年 6 月《高师音乐教育教学改革探略》发表于《中国成人教育》,获山东省文化艺术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德州学院青年专业技术人员优秀科研成果一等奖2005 年 7 月《数字化教学手段在声乐教学中的运用》发表于《德州学院学报》2005 年 7 月《浅谈声乐演唱中的想象调控》发表于《德州学院学报》2005 年 7 月《浅谈教学是科学也是艺术》发表于《中华教育纵横 》2005 年 8 月《浅谈声乐演唱者的二度创作》发表于《教育教学文论萃选》2005 年 9 月《声乐教学中的心理调控探微》发表于《山东省工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5 年 10 月《浅谈声乐演唱二度创作的三个阶段》发表于《德州学院学报 》

徐树铮:现实中的“荆生”?——兼谈五四新文化运动 同舟共进 2010/06作为学者的何满子 当代文坛 2010/03《红旗谱》:每一页都是虚假和拙劣的——“十七年文学”艺术分析之一 当代作家评论 2010/03漫议顾彬 读书 2010/04关于“当代文学”的评价问题 北京文学(精彩阅读) 2010/02汪晖《反抗绝望——鲁迅及其文学世界》的学风问题 文艺研究 2010/03“十七年文学”中的汪曾祺 文学评论 2010/01《野草》修辞艺术细说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 2010/01文学批评的语文品格——以一篇文章为例 文艺争鸣 2009/11《钟山》创刊三十年感言 小说评论 2009/05《八一宣言》、“新启蒙运动”与“左翼”思想在中国的传播 渤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9/05瞿秋白:不得不走、不得不留与不得不死 报刊荟萃 2009/07“新启蒙运动”与“左翼”思想在中国的传播 河北学刊 2009/04鲁敏小说论 文学评论 2009/03汪精卫见溥仪:“木偶奇遇记” 文史博览 2009/06当代文艺中的“阶级情”与“骨肉情” 当代作家评论 2009/03中国现代大学与现代文学的相互哺育 社会科学 2009/04我所理解的顾彬 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版) 2009/02《鲁迅年谱》增订本亟待再次修订 文艺研究 2009/03“群英荟萃”还是“萝卜开会”——漫说第七届“茅盾文学奖” 名作欣赏 2009/03“新左派”与鲁迅的中国 东岳论丛 2009/01禁欲时代的情色——“红色电影”中的女特务形象 雨花 2009/02两个瞿秋白与一部《子夜》——从一个角度看文学与政治的歧途 南方文坛 2009/01鲁迅与中国托派的恩怨 南方文坛 2008/05鲁迅对鹤见祐辅《思想·山水·人物》的翻译 天津社会科学 2008/03钱钟书两篇论文中的三个小问题 文艺研究 2008/03孙犁的意义 文学评论 2008/01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与中国现代历史研究的互动 文艺争鸣 2008/01毕飞宇小说中的“性话语” 当代作家评论 2008/01当代作家的可持续写作问题 扬子江评论 2007/01郭沫若:毛泽东诗词解说者的尴尬 同舟共进 2007/10心中的先生 杂文选刊(上半月版) 2007/10略议墨子的和谐观及其时代价值 中共济南市委党校学报 2007/04“全维罗纳响起了晚祷的钟声”——由《乌托邦与反乌托邦:对峙与嬗变》想到的 文艺争鸣 2007/08作家的工匠化 文艺争鸣 2007/04以伪乱真和化真为伪——刘禾《语际书写》、《跨语际实践》中的问题意识 文艺研究 2007/04学者之怒与诗人之忧——说说何满子与邵燕祥 杂文选刊(上半月版) 2006/04毕飞宇小说修辞艺术片论 文学评论 2006/06我的老师潘旭澜先生 美文(上半月) 2006/11花拳绣腿的实践——评刘禾《跨语际实践——文学,民族与被译介的现代性(中国,1900—1937)》的语言问题 文艺研究 2006/10关于胡与鲁之比较的读书研究计划 杂文选刊(上半月版) 2005/02不成问题的问题——鲁迅与胡适比较中的问题之一 当代作家评论 2005/04胡搅蛮缠的比较——驳王德威《从“头”谈起》 南方文坛 2005/02鲁迅笔下的无赖儿郎——也谈鲁迅对流氓文化的批判 江汉论坛 2005/01读李建军《小说修辞研究》 文学评论 2005/01在爱国名义下的一记耳光 杂文选刊(上半月版) 2004/09读黄蓓佳《没有名字的身体》 文艺争鸣 2004/04被遮蔽的与被误解的——读《中国新时期小说主潮》 小说评论 2004/04鸟比驴好,也比狐好——关于《绝唱》 长城 2003/02其实汪曾祺也善写恶人——说《鸡毛》 长城 2003/01胡适的“最低限度” 海燕 2003/03王彬彬专栏:“姑妄言之”之四 对昆德拉的接受与拒绝 小说评论 2003/05中国文艺美学如何与时俱进 山东行政学院山东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3/01在文学的名利场上——漫说批评 南方文坛 2003/05瞿秋白的“名誉” 南方文坛 2003/03花·雨·狐——朱文颖小说印象 南方文坛 2003/01王彬彬专栏:“姑妄言之”之五——比喻砌成的《围城》——钱钟书对比喻的研究与运用 小说评论 2003/06王彬彬专栏:“姑妄言之”之三 《我与地坛》的小说嫌疑 小说评论 2003/04王彬彬专栏:“姑妄言之”之二——“城市文学的消亡与再生”——从《我们夫妇之间》到王彬彬专栏:“姑妄言之”之一——我喜欢汪曾祺,但不太喜欢《受戒》 小说评论 2003/02从瞿秋白到韦君宜——两代“革命知识分子”对“革命”的反思之一 文艺争鸣 2003/01用一生的时间吐尽狼奶(外一则) 文学自由谈 2003/04亟需确立通俗文学批评标准 章回小说 2002/02唐德刚笔下的胡适 书屋 2002/02林道静、刘世吾、江玫与露沙——当代文学对知识分子与革命的叙述 文艺争鸣 2002/02开放、敏锐而又切实的“问题意识”——读《多维视野中的鲁迅》 文学评论 2002/05批评金庸:对“五四”精神的捍卫 粤海风 2001/01许广平在改写鲁迅中的作用与苦衷 文艺争鸣 2001/01中国流氓文化之王朔正传 粤海风 2000/05钱钟书旧事:谁是被侮辱被损害者 粤海风 2000/02鲁迅的脑袋和自由主义的帽子 鲁迅研究月刊 2000/11在鲁迅止步的地方——关于鲁迅和鲁迅研究的几点想法 鲁迅研究月刊 2000/07何谓“思想家” 鲁迅研究月刊 2000/06等待与寻找 党政论坛 2000/06小说还剩下什么 雨花 1999/04被延迟了的伤痛(名家评点) 雨花 1999/04随笔、文学、经济学及其他 书屋 1999/06[岂好辩哉]之五——一个乡下人对“知青”的记忆 书屋 1999/05[岂好辩哉]之四——批判传统文化仍是当务之急 书屋 1999/04[岂好辩哉]之三 平凡的能力与非常的影响——说说张铁生 书屋 1999/03[岂好辩哉]之二——为一九八九年版《辞海》送行 书屋 1999/02[岂好辩哉]之一——磨而不磷 涅而不缁 书屋 1999/01“职业批评家”的消失 南方文坛 1999/06文艺战线——兼谈文艺用语的军事化问题 南方文坛 1999/05鲁迅的临终情怀 福建论坛(文史哲版) 1999/03学术讨论中的“假相倚”现象 天涯 1998/01中国式的“为学术而学术” 文艺评论 1998/03客观之幌下的肆意歪曲——对一本《梁实秋传》的几点订正 书屋 1998/04另几种亵渎 鲁迅研究月刊 1998/04读书札记:关于自由主义 天涯 1997/02鲁迅晚年的“姑活”心态 东方艺术 1997/06“给每日以生命”──关于文化批判的方式 东方艺术 1997/05“对不起!中国大得过分了!” 东方艺术 1997/01蔡元培的“兼”与“偏” 文学自由谈 1997/05所谓“文革语言” 文学自由谈 1997/02多少话,欲说还休关于鲁迅的“顾忌” 鲁迅研究月刊 1997/03为“道德评价”一辩 长城 1996/05命蹇运滞的现实主义 时代文学 1996/06一个沉重的话题——关于民粹主义的读书札记 上海文学 1996/09“高调”与“危害”及其他 文艺评论 1996/03平凡与平庸 文艺评论 1996/01把农民当笑料的背后——从一个角度看当代中国的“大众文化” 书屋 1996/02冷眼看“张热”——张爱玲的当前文坛的启示 书屋 1996/01当前文学中的现实主义问题 文艺争鸣 1996/06两种不同质地的文化──略论“通俗文化”与“大众文化”的差别 文艺争鸣 1996/05文人:文与人 作家 1995/12再谈过于聪明的中国作家及其他 文艺争鸣 1995/02走出困境与丧失自身的“纯文学” 文学自由谈 1995/01人类生存的后半夜——《某一年的后半夜》粗解 大家 1994/04往事如烟——《观望》印象 大家 1994/02“中产阶级气质”批判──关于当代中国知识者精神状态的一份札记 文艺评论 1994/05所谓事业──兼对《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与《红楼梦》做一比较(下) 文艺评论 1994/02所谓事业──兼对《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与《红楼梦》做一种比较(上) 文艺评论 1994/01一份备忘录——为未来的文学史家而作 文艺争鸣 1994/02偏颇的评析─—论王晓明先生研究鲁迅小说创作心理障碍时的心理障碍 鲁迅研究月刊 1994/03接近于无限透明的人格理想──关于朱苏进的两部中篇新作 当代作家评论 1994/01当一个作家或者不当 文学自由谈 1993/04悲悯与慨叹——重读《古船》与初读《九月寓言》 当代作家评论 1993/01重提小说的认识价值——米兰·昆德拉对中国当代小说的启示 文艺评论 1993/05集体主义的价值限度 文艺评论 1993/04偶思长短录 文艺评论 1993/03在功利与唯美之间 文艺评论 1993/02小说的世俗描写与超越意蕴 文艺评论 1993/01李杭育论 文艺争鸣 1992/02“谁缚汝?”——也谈“军事文学”的突破 当代作家评论 1992/06心债的偿还——潘旭澜先生散文读札 当代作家评论 1992/05残雪、余华:“真的恶声”?——残雪、余华与鲁迅的一种比较 当代作家评论 1992/01仿效与创新——毕加索的启示 读书 1991/07人物论:作为一种批评方法的荣辱兴衰 当代作家评论 1991/03文艺创作中的仿效与创新——大地与天空的对话 文艺争鸣 1991/05为自己辩护——思想与体验之一 文艺评论 1991/03朱苏进小说中的“孟中天精神” 小说评论 1990/03关于几篇情绪化的小说 当代作家评论 1990/01文学艺术中的进化观念与创新识意——大地与天空的对话 文艺争鸣 1990/04“且趣当生,奚遑死后?”——当代小说中的文化心理现象之九 文艺评论 1990/06当代小说中的“做人现象”——当代小说中的文化心理现象之八 文艺评论 1990/05愚昧的正派——当代小说中的文化心理现象之七 文艺评论 1990/04愚弱者的强权——当代小说中的文化心理现象之六 文艺评论 1990/03精神的花朵——当代小说中的文化心理现象之五 文艺评论 1990/02家中的风景——当代小说中的文化心理现象之四 文艺评论 1990/01不名刊物和未名作家——偶读《日晕》的随想 文学自由谈 1989/02余华的疯言疯语 当代作家评论 1989/04“残酷”的意义——关于最近几年的一种小说现象 文艺争鸣 1989/02当代小说中的墨家文化心理——当代小说的文化心理现象之三 文艺评论 1989/06哥哥你走西口——当代小说中的文化心理现象之二 文艺评论 1989/05“人面不知何处去”——当代小说中的文化心理现象之一 文艺评论 1989/04民以食为天——当代小说中饥饿描写的文学意义 文艺评论 1989/01假作真时真亦假——读《红橄榄》 文学自由谈 1988/04俯瞰和参与——《古船》和《浮躁》比较观 当代作家评论 1988/01从愤世到厌世——三年来的“反文化小说”读札 小说评论 1988/04当代小说中的创伤报复型人物——兼谈“改革者”形象塑造 文艺评论 1988/02

山东经济管理干部学院是1983年10月成立的公办院校,从事本、专科学历教育的正规化、多学科、综合性公办高等院校。山东省唯一的一所既开展高等学历教育,又培养高、中级国家公务员和全省大中型企业领导干部的综合性管理学院。地址:山东省济南市燕子山东路1号,邮编:250014 ,  学院占地总面积1304亩,其中新校区占地1100亩,一期建设工程6万平方米;老校区占地204亩,建筑面积12余万平方米。建有教学楼、综合实验楼、图书馆、体育馆、礼堂、学生餐厅、学生宿舍楼等配套齐全的基础设施。  学院有为教学科研服务的较高标准的实验室、多功能语音室、多媒体教室、电子阅览室36个,计算机、电教设备1300余台(套),图书馆藏书47万册,其中电子图书6万册,期刊1100余种。此外,校园网等其他设施配套齐全。  学院重视科研,不断加强对科研工作的组织领导,注重以科研促教学。建有党建与政治体制改革研究中心、区域发展研究中心、县域经济研究中心、企业发展研究中心、公务员制度研究所等5个独立研究机构,山东县域经济研究会、山东省行为科学学会挂靠在学院。建院以来,累计完成科研成果1862项,其中有32项获得省级以上奖励,出版著作、教材360多部。《山东行政学院山东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期刊质量逐年提高,获“华东地区优秀期刊”荣誉称号。  学院是省级对外友好交流单位,承担着山东省和德国巴伐利亚教育合作“行政管理人员培训项目”,与美国代顿大学、德国巴伐利亚州行政学院、新加坡有关机构、俄罗斯门捷列夫化工大学新莫斯科学院建立了友好校际关系,在教学、科研、培训、学术交流等方面进行合作,取到良好效果。  学院始终坚持把为社会培养大量高级应用型专门人才作为根本任务,充分发挥干部培训促进高职教育的办学特色,大力改善办学条件,不断提升教学质量,办学水平逐年提高。在2005年国家教育部委托省教育厅组织的“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中,学院被评为“优秀院校”。  学院受到山东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视。省政府常务副省长兼任行政学院院长,并成立了由省委组织部、省人事厅、省教育厅、省经贸委、省发改委、省财政厅、省国资委等多家省直部门领导组成的院务委员会,定期研究解决学院发展建设中的一些重大问题,为我院的发展提供了强大支持。   山东行政学院是山东省政府为适应全省建立公务员制度的需要,于1992年12月在山东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的基础上扩建的。山东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的前身是建于1980年4月的山东省工业干部学校。1983年10月,改建为山东省工业管理干部学院。1986年6月,更名为山东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山东行政学院建立以后,与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实行一个机构,挂两块牌子。自此,山东行政学院成为一所既承担高、中级公务员和经济管理干部培训任务,又培养经济、行政等本专科学历人才的综合性干部院校。   部系设置  金融系:金融与证券、金融管理与实务、保险实务、国际金融  财务与会计系:会计、会计电算化、财务管理、审计实务  计算机系:电子商务、电脑艺术设计、网络技术、计算机信息管理  经济贸易系:国际经济与贸易、物流管理、商务英语、商务日语  行政管理系:文秘、法律文秘、人力资源管理、行政管理(电子政务方向)  管理工程系:工商管理、商务管理、市场营销、旅游管理、公共关系、涉外旅游  基础部:马列教研室、德育教研室、数学教研室、体育教研室  公务员培训部  工商管理培训部  成人教育部  管理机构  学院办公室、纪委、组织部、人事处、学生工作处  教务处、科研处、公务员制度研究所、财务处  资产管理处、基建处、保卫科  工会、团委、图书馆  后勤服务中心、培训中心

  • 索引序列
  • 山东青年政治学院学报投稿经验总结分享
  • 山东青年政治学院学报投稿经验总结
  • 山东青年政治学院学报投稿经验分享
  • 山东青年政治学院学报投稿经验总结怎么写
  • 山东行政学院学报投稿经验总结分享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