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期刊知识库 > 孔孟月刊杂志怎么样

孔孟月刊杂志怎么样

发布时间:

孔孟月刊杂志怎么样

《纪实》半月刊 ,讲述历史人物,邮发代号2-393

1 半月谈(含时事资料手册) 半月刊)2 读者(含乡村版) 半月刊3 知音 半月刊4 故事会 月刊5 时事报告(中学、大学版) 月刊6 家庭 半月刊(月发量)7 第二课堂 半月刊(月发8 青年文摘 半月刊(月发量)9 家庭医生 半月刊(月发量)10 小学生时代 月刊

1、《大众考古》:《大众考古》为中国第一本面向社会大众兼具专业权威的科学普及性考古学杂志,2013年7月1日正式出版发行。《大众考古》为月刊,国内外公开发行,由凤凰出版传媒集团主管,江苏人民出版社主办,南京大学文化与自然遗产研究所具体承办,南京大学贺云翱教授担任总编辑兼主编。2、《文明》:《文明》杂志于2001年12月正式创刊,秉承以影像记录世界,展现中国人的人文情怀,传承人类文明的理念与哲学。《文明》作为被众多国际组织和美国,以及欧洲等许多重要国家广泛关注和认可的中国国家文化品牌,是以北京为中心和起点,连接世界多元文化交流的平台。3、《看历史》:《看历史》是2007年成都传媒集团出版的杂志,是中国第一本以历史为切入点的新锐新闻杂志。《看历史》杂志的前身是 《国家历史》杂志。全国各大城市报亭、书店有售。经新闻总署批准,2010年4月更名为《看历史》。4、《国家人文历史》:《国家人文历史》是由人民日报社主管主办的一份集事实政论与人文历史于一体的资讯类杂志,刊物依托人民日报特有的时政优势和丰富的报道资源,以“读时事历史,揽天下风云”为宗旨,立足时事,钩沉历史,纵横中外,斟酌古今。5、《文史月刊》:《文史月刊》是由山西省政协主管,山西省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主办的大型国家级文史档案及人文社科类学术杂志。该刊记述中国包括山西近百年来历史大事,坚持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实事求是地反映历史变迁,深刻揭示历史发展运作规律。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大众考古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文明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看历史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国家人文历史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文史月刊

世界历史:美国通史(共6册)(精)300多,世界文明通史(共10卷全彩版)(精)1000多。 中国历史:中国通史(全十二卷共二十二册)上海人民出版社60

孔孟月刊杂志怎么样啊

台湾儒学研究杂志。1962年9月创刊。台湾孔孟学会的机关刊物,由该学会发行。主要内容为研究中国古代文化思想史及孔孟儒家学说。

是核心期刊!

孔孟月刊是什么刊物

吴忠民,男,1959年10月出生于青岛市,汉族。1985年硕士生毕业于山东师范大学历史系(师从胡滨教授)。1985年9月至2000年4月在山东大学社会学系任教。1988年被破格聘为副教授;1992年又被破格聘为教授。在山东大学工作期间,自1995年起,历任山东大学社会学系主任、社会发展学院院长等职。2000年5月调至中共中央党校工作。现为中共中央党校社会学教研室教授、主任、博士生导师,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第一、二层次入选者,中国社会学会常务理事。享受国家政府特殊津贴。  主要研究方向:社会公正研究;社会发展与现代化研究。在《中国社会科学》、《中国社会科学》(英文版)、《社会学研究》、《科技导报》、《马克思主义研究》、《社会保障研究》、《人口研究》、《学术界》、《江海学刊》、《天津社会科学》、《江苏社会科学》、《文史哲》、《社会科学》、《东岳论丛》、《社会科学研究》、《江汉论坛》、《社会科学战线》、《孔子研究》、《孔孟月刊》、《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理论动态》、《中国党政干部论坛》、《中共中央党校学报》、《理论前沿》等中文核心学术期刊与海外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100 余篇;在《南方周末》、《中国经济时报》、《人民日报》、《解放军报》、《文汇报》、《解放日报》等报纸发表数十篇文章;独立撰写《历史原脉与现实走向――历史社会学研究》(河南大学出版社1992年出版)、《中国社会发展论》(湖南出版社1995年出版)、《渐进模式与有效发展――中国现代化研究》(东方出版社1999年出版)、《社会公正论》(山东人民出版社2004年出版),主编《发展社会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出版)等教材,还合作撰写了多部专著及教材。  其研究成果有着较为广泛的影响。《中国社会科学》、《中国学术年鉴》、《中国出版》、《中国图书评论》、《社会学研究》、《博览群书》、《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中华读书报》、《中国经济时报》等重要媒体曾专文介绍、评论其专著。其论文也多次被《新华文摘》、《中国社会科学文摘》、《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光明日报》、《人民日报》、《中国社会学年鉴》、《中国哲学年鉴》、《中国历史学年鉴》、《中国社会科学》、《社会学研究》、《历史研究》、《读书》、《书摘》、《中外书摘》、《文摘报》、《报刊文摘》、《人民大学复印资料》、《光明日报》、《文汇报》、《解放日报》等转载、转摘或介绍。主持承担了多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以及其他类别的研究项目。 2中共青岛市委常委、市委农工委书记王伟,王伟书记1982年毕业于山东师范大学,获文学学士学位。2002年被评为高级经济师。2004年1月中共中央党校法学理论研究生毕业。曾担任《环渤海经济圈》山东卷主编并撰写部分章节。 3杨传堂,中共西藏自治区党委书记。1954年5月生, 山东禹城人,1976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72年6月参加工作,在职研究生学历。1981年2月-1983年1月,在山东师范大学中文系干修科当学员。 作者: * 2006-9-29 09:32 回复此发言 4郑洪刚,男,教授、研究员,硕士生导师,原西安工业大学党委书记,毕业于山东师范大学。获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兵器工业总公司优秀思想政治工作者,全国优秀党务工作者,陕西省先进工作者等。近年来先后发表论文30多篇,并有多篇论文获奖,兼任中国兵工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会副理事长、陕西省党建研究会理事等。 5程汉大  男,1948年出生,山东昌乐人。现为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教授、硕士生导师。1975年毕业于山东师范大学政史系,后留校任教。曾任山东师大历史系近代史教研室主任,世界史学科点(省重点学科)负责人,校学术委员会委员,并为全国英国史研究会理事,山东省史学常务理事。近年调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任教。长期从事世界史和英国政治法律制度史的教学与研究,先后出版《英国政治制度史》、《英国议会制度》、《英国法制史》等专著,并在《世界历史》、《史学月刊》、《政法论丛》等刊物上发表关于英国法制史的学术论文数十篇。著作成果多次获奖,1997、2001年获山东省政府社科二等奖各一项,1996、2001年获山东省教委社科成果二等奖各一项,曾主持多项省部级课题研究。 6岳 庆 平  1953年生。1982年毕业于山东师范大学历史系,1985年北京大学历史系硕士生毕业,留校任教,历史系副教授。著有《中国的家与国》、《家庭变迁与社会变革》、《中国秦汉习俗史》等。主编辞典和丛书多部。发表论文50余篇。

曾参加《人类学词典》、《社会学词典》的编写,合作主编“社会心理学精品译丛”、《心理学与中国发展》、《中国文化厄史》、《黄鹤楼志》、《大江东去——长江流域的自然地理与人文地理》,著有《文化之道》、《中国人的传统角色》、《人类信息的沟通——传播史》,在《心理学报》、《心理科学》、《社会学研究》、《民族研究》、《世界宗教研究》、《自然辩证法研究》、《中国社会科学》、《中国社会科学·未定稿》、《心理学探新》、《大众心理学》、《武汉大学学报》、《华中师范大学学报》、《现代传播》、《光明日报》、《中国教育报》、《文献》、《读书》、《东方》、《社会科学战线》、《东南文化》、《民俗研究》、《寻根》、《民俗曲艺》(台湾)、《历史月刊》(台湾)、《中国文化月刊》(台湾)、《孔孟月刊》(台湾)、《国文天地》(台湾)等刊物上发表学术文章100余篇,一些著述曾被《新华文摘》、《书摘》、《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包括《心理学》、《社会学》、《文化研究》、《民族研究》、《自然辩证法研究》、《中国古代近代文学研究》、《中国古代史》等专题)、《中国人民大学社科信息集萃》、《高等学校文科学报文摘》、《中央民族大学学报》以及美国的《世界日报》(World Journal)等报刊转载。一、 独著1.1999,《文化之道——人类学启示录》,湖北人民出版社,1999年2月。2.1999,《中国人的传统角色》,湖北教育出版社,1999年8月。二、 合著1.1997,《中国文化厄史》,湖北人民出版社,1997年1月。三、 主编1.1999,《黄鹤楼志》(副主编并撰“概述”),武汉大学出版社,1999年8月。四、 参编1.1988,《社会学词典》,山东人民出版社,1988年6月。2.1991,《人类学词典》,上海辞书出版社,1991年5月。五、 学术性文章1.1982,智力问题探新,《心理学探新》1982.4.2.1985,谈谈旅途社会调查,《社会(社会学杂志)》1985.5.3.1985,广西融水白云乡瑶族女不读书的研究,《民族研究》1985.5.4.1985,广西融水苗族自治县白云乡瑶族教育情况调查,《广西民族研究》1985.1.5.1986,论少数民族文化中的竞赛,《中南民族学院学报》1986.4.6.1986,我国民族学如何为现实服务,《民族学与现代化》1986.4.7.1987,广西融水红瑶婚姻、家庭及习俗心态调查,《广西民族研究参考资料》第7辑。8.1987,猿人转变新论,《未定稿》1987.23.9.1988,芦笙文化丛初探,《贵州民族研究》1988.1.10.1989,对早婚和不落夫家的新认识,《广西民族研究》1989.4.11.1990,勤奋耕耘六十余载著作等身桃李满园——记吴泽霖教授,《湖北社科通讯》1990.2-3.12.1990,文化与人格(译文),《民族译丛》1990.2.13.1991,试论宗教与民族心理,《中南民族学院学报》1991.4.14.1991,从人与动物的本质差别看人类起源的动力,《当代中国人类学》,上海三联书店,1991,11。15.1992,吴泽霖民族研究思想述评,《中南民族学院学报》1992.4.16.1993,文化濡化及代沟,《社会学研究》1993.1.17.1993,吴泽霖民族博物馆思想管窥,《民俗研究》1993.1.18.1993,女娲神话中的一个关键细节的复原,《中南民族学院学报》1993.4.19.1993,《人类学辞典》求疵,《辞书研究》1993.5.20.1993,从田野中来,《读书》1993.9.21.1993,宗教意识论略,《黑龙江民族丛刊》1993.4.22.1993,我国各民族泥土造人神话的比较研究,《黔南民族》1993.1-2.23.1994,余响之余响,《博览群书》1994.2.24.1994,置于时空流中的自然崇拜——《中国自然神与自然崇拜》读后,《民族研究》1994.2.25.1994,中国乡村社会控制的变迁,《社会学研究》1994.3.26.1994,论人类起源过程中的若干问题,《自然辩证法研究》1994.3.27.1994,鸡子和宇宙蛋——创世神话中的生殖意象,《贵州民族研究》1994.2.28.1994,天人和谐——中国古神话透露的信息,《东方》1994.2.29.1994,女娲与依罗——土家族神话对古神话复原的启示,《湖北民族学院学报》1994.1.30.1994,“混沌”与洪水神话的干连,《淮阴师专学报》1994.1.31.1994,生产、生殖、祖社及太阳树——中国古代桑文化谈片,《文史知识》1994.4.32.1994,“教学与科研并重”的落脚点,《湖北教育报》1994,4,18。33.1994,我国民族学发展中的缺憾,《社会科学战线》1994.4.34.1994,峰回路转柳暗花明——读《明清宫廷疑案》,《博览群书》1994.6.35.1994,数字“七”发微,《中南民族学院学报》1994.4.36.1994,释“干栏”,《读写月报》1994.11.37.1994,世纪末再回首——读吴泽霖《美国人对黑人、犹太人和东方人的态度》一书,《民族研究动态》1994.3.38.1995,心灵的战栗——美容手术失败的心理打击,《大众心理学》1995.1.39.1995,一幅重要的画面,《读书》1995.4.40.1995,宋代的妇女生活,《文史知识》1995.8.41.1995,宋元时期游牧文化对农耕文化的冲击毁伤,《史学月刊》1995.4.42.1995,从人类学角度看社会控制,《中南民族学院学报》1995.4.43.1995,天梯考,《文献》1995.3.44.1995,广告中的男性中心观,《学习》1995.9.45.1995,妇女观的倒退,《光明日报》1995,10,4。46.1995,女娲抟土造人神话的复原,《寻根》1995.3.47.1995,中国民俗学攀升的坚实阶梯,《民俗研究》1995.3.48.1995,龙与中华文化的多元起源,《黑龙江民族研究丛刊》1995.3.49.1995,北方民族武力冲击对宋文化的双重毁伤,《湖北大学学报》1995.6.50.1996,人类心理的跨文化研究,《中南民族学院学报》1996.1.51.1996,论中国古代的桑崇拜,《世界宗教研究》1996.1.52.1996,中国元典文化寻踪,《社会科学动态》1996.5.53.1996,冯天瑜的文化之旅,《书城杂志》1996.3.54.1996,戊戌不缠足运动的文化透视,《社会学研究》1996.3.55.1996,女性与数字“七”,《民间文学论坛》1996.2.56.1996,人类学对政治的研究,《南方民族研究论丛》第一辑,民族出版社,1996,5。57.1996,放足与放心——戊戌不缠足运动的回顾,《中南民族学院学报》1996.4.58.1996,宗法、保甲、乡约——两宋时期的乡村社会控制,(台湾)《历史月刊》1996.8.59.1996,“上骈生耳目”新解,(台湾)《孔孟月刊》1996.12.60.1997,说须发,《文史知识》1997.1.61.1997,丐帮与丐——一个社会史的考察,《湖北大学学报》1997.1.62.1997,中国神话的演化轨迹,(台湾)《历史月刊》1997.3.63.1997,闲说皇帝,《东方文化》1997.2.64.1997,成长的界标——中华民族的成年礼,《寻根》1997.4.65.1997,名士与名妓,(台湾)《历史月刊》1997.6.66.1997,民族史研究的有益尝试,《中国社会科学》1997.6.67.1997,“金莲要小,牌坊要大”——宋代的妇女生活,《书摘》1997.12.68.1997,畲文化二元性论纲,《畲族民俗风情》,海峡文艺出版社,1997,4。69.1998,婚嫁与新娘——一个历史民俗学的考察,《民俗研究》1998.1.70.1998,寡妇问题——社会史立场的检诘,《湖北大学学报》1998.2.71.1998,盘古的来历,(台湾)《民俗曲艺》111期(1998年1月)72.1998,巫的原始及流变,《东南文化》1998.2.73.1998,从“粤人蓄婢”说开去——关于奴婢角色的风俗史话,《广东民俗》1998.2.74.1998,可怜薄命作君王——历史上的角色错位现象,(台湾)《国文天地》第14卷第2期(1998年7月)75.1998,门子与门人,《文史知识》1998.10.76.1998,追忆泽霖先生,《中南民族学院学报》1998.4.77.1998,从《评皇券牒》看瑶人的边际心态,《民族艺术》1998.4.78.1998,从婚俗看婚姻的本质,《广东民俗》1998.4.79.1998,中国历史上的流民,(台湾)《历史月刊》1998.8.80.1998,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谈中国历史上的隐士,(台湾)《国文天地》1998.12.81.1999,关于中国的大家庭,《读书》1999.1.82.1999,侠士论谈,(台湾)《历史月刊》1999.1.83.1999,试伦宗教的文化沟通本质,《黑龙江民族丛刊》1999.2.84.1999,中医对中华文化的影响——以数字“七”与女性的关系为例,(台湾)《中国文化月刊》1999.2.85.1999,中国历史上女性的反礼教行为,(台湾)《历史月刊》1999.4.86.1999,文化的命运,《光明日报》1999,5,13。87.1999,婚礼:文化的确认与民俗的展示,《广东民俗》1999.2.88.1999,中国传统家庭的人生角色——以几种女性角色为例,(台湾)汉学研究中心编《中国家庭及其伦理研讨会论文集》,汉学研究中心出版,1999年6月。89.1999,家庭类型研究及中国的家庭类型,《社会科学动态》1999.6.90.1999,“苍颉四目”试解,《文献》1999.3.91.1999,都市困境——人类发展面临的一个问题,《东方》1999.8.92.1999,假设与验证的循环推进——由《乡土中国》和《江村经济》想到中国文化研究的学术路向,《湖北大学学报》1999.4.93.1999,文化:越问越糊涂,《民族艺术》1999.3.94.1999,中国历史上的君子,《湖北方志》1999.5.95.1999,关系和关系研究——介绍《中国城市的工作和不平等》并以此纪念吴泽霖先生诞辰一百周年,《南方民族研究论丛》第4辑,民族出版社,1999年9年9月。96.1999,十年寒窗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有关状元的风俗史话,《民俗研究》1999.3.97.2000,图穷匕现话刺客,(台湾)《历史月刊》2000.2.98.2000,宗族文化与社区历史——以湖北土家族地区为例,《湖北大学学报》2000.1.99.2000,以人为中心——《潘光旦选集》读后,《博览群书》2000.3.100.2000,敬老传统的社会与文化意义,《光明日报》2000,3,3。101.2000,记著名社会学家、人类学家吴泽霖先生,《武汉文史资料》2000.2.102.2000,人文精神和文化转型——冯天瑜教授的学术理路,《武汉文史资料》2000.4.103.2000,粉墨生涯话优伶,《文史知识》2000.2.104.2000,与自然和谐相处——人类对自身与环境关系的思考,《东方》2000.6.105.2000,文化中的边缘人,《民族艺术》2000.2.106.2000,社会记忆与族群认同——从《平皇券牒》看瑶族的族群意识,《广西民族学院学报》2000.4.107.2000,解决问题知难而上——人类学者访谈录,《广西右江民族师专学报》2000.3.108.2000,人类学视野下的宗教——中国乡村社会控制中的一种力量,《东南文化》2000.7.109.2000,传统社会中的妇女抗争,《光明日报》2000,11,3。110.2000,民俗(含“概况”、“过年”、“饮食习俗”),《武汉年鉴(2000)》“社会生活”,武汉年鉴社编辑出版,2000年8月第1版。111.2001,生物多样性和文化多样性,《中国教育报》“学园”,2001,1,10。112.2001,民间故事:谁在讲谁在听——以廪君盐神故事为例,《民间文化》2001.1.113.2001,人类学关于环境与生活类型的研究,《广西民族研究》2001.1.114.2001,居住模式与生育文化,《市场与人口分析》2001.2.115.2001,生育文化与宜昌经验,《治本之路》,中国人口出版社,2001年5月。116.2001,民俗(含“概况”、“庙会”、“行”、“游戏”、“礼品”),《武汉年鉴(2001)》“社会生活”,武汉年鉴社编辑出版,2001年7月第1版。117.2001,警惕及集体名义下的学术腐败,《光明日报》2001,8,16。118.2001,《艺术民俗学》评述,《民俗研究》2001.2.119.2001,对时间与空间、文本与生活的关注——萧放《〈荆楚岁时记〉研究》读后,《湖北大学学报》2001.5.120.2001,对土家族文化的一点认识(代序),《社区历史与乡政村治》,民族出版社,2001年10月。121.2001,不同民族不同文化的相处之道——现代化问题与文化多样性,《世界民族》2001.6.122.2002,基督教礼仪文化的追索——读康志杰著《基督教的礼仪节日》,《江汉论坛》2002.2.123.2002,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土家族文化的发生学阐释》读后,《中南民族大学学报》2002.2.124.2002,从《创世纪》说开去——谈谈中国各民族的人类起源神话,(台湾)《国文天地》2002.4.125.2002,民俗(含“概况”、“电子贺年”、“公共空间·综合性娱乐场”、“公共空间·民俗饮食文化街”),《武汉年鉴(2002)》“社会生活”,武汉年鉴社编辑出版,2002年7月第1版。126.2002,人类家庭的文化透视,《广西右江民族师专学报》2002.4.127.2002,21世纪前十年中国民族学面临的任务,《民族学论集——兰州2001民族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甘肃人民出版社,2002年5月。128.2002,生育文化与民俗心理学,《湖北大学学报》2002.3.130.2003,人类生育、社会控制与文化心理氛围——从民族志材料出发对生育文化的讨论,《民族研究》2003.3.131.2003,文化、文化结构与文化心理,《人文论丛》,武汉大学出版社,2003年?月。132.2003,中华民族的待老之道——从社会、文化、心理等层面展开的讨论,《民族学通报》,云南大学出版社,2003年12月。

1、《多元视野与传统的合理化——章太炎思想的阐释》,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11月版。2、《章太炎的经济学说》,《大陆杂志》(台北),第99卷第3期。3、《章太炎民族思想论》,《近代中国》(台北),第126期。4、《<齐物论释>的文化内涵》,《孔孟月刊 》(台北)第36卷第3期。5、《“精英民主”与“权威”的追求——章太炎政制观析论》(上、下),《孔孟月刊》(台北),第36卷第6期、第7期连载。6、《章太炎人文思想论》,《孔孟月刊》(台北),第36卷第8期。7、《章太炎的道德、宗教思想》(上、下)《孔孟月刊》(台北),第37卷第2期、第3期连载。8、《章太炎法律思想初探》,《江海学刊》(南京),1995年第4期。9、《章太炎地方政治思想论》,《历史档案》(北京),1999年第1期。10、《戊戌变法时期章太炎变法思想评议》,《江苏社会科学》(南京),1997年第1期。

孔孟月刊是什么刊物啊

1、《禅宗与精神分析》,译著,辽宁教育出版社1988年6月版2、《十大名僧》,二人合著(第一作者),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8月版;(台湾)佛光出版社1991年6月版3、《中国宗教史》上、下册,参著,山东齐鲁出版社1991年11月版4、《禅宗思想的形成与发展》,独著,江苏古籍出版社1992年2月版;(台湾)佛光出版社1991年10月版5、《禅学与玄学》,二人合著(第一作者),浙江人民出版社1992年10月版;(台湾)扬智出版社1994年7月版;(韩文版)韩国云住出版社1999年10月版6、《中国禅学思想史》,独著,(台湾)文津出版社1994年4月版;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年9月版7、《中国佛教文化历程》,独著,江苏教育出版社1995年12月版8、《肇论注译》,独著,(台湾)佛光出版社1996年9月版9、《如来禅》,二人合著(第一作者),浙江人民出版社1997年12月版;(台湾)圆明出版社1999年4月版;(韩文版)韩国云住出版社2002年2月版10、《惠能评传》,二人合著(第一作者),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12月版11、《禅宗思想的形成与发展》(修订本)独著,江苏古籍出版社2000年1月版12、《佛教与中国传统思想文化》,三人合著(第一作者),河北省佛协2000年12月版13、《中国儒学文化大观》,参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1月版14、《论僧肇哲学——魏晋玄佛合流的终结和中国化佛教哲学体系的初创》,载《法藏文库》第19册,佛光山文教基金会2001年版15、《国学举要·佛学卷》,独著,湖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16、《西方宗教学名著提要》,副主编,江西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17、《中国佛教与儒道思想》,独著,宗教文化出版社2004年版18、《中国佛教文化历程》(增订版),独著,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19、《儒佛道哲学名著选编》,主编,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20、《中国禅学思想史》(修订本),独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3月版21、《中国思想学说史》(隋唐卷),主编,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8月版22、《禅偈百则》,二人合著(第一作者),中华书局2008年7月版23、《佛学百问》,二人合著(第一作者),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年6月版24、《中国佛学之精神》,二人合著(第一作者),复旦大学出版社2009年8月版25、《惠能》(二人合著,第一作者)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5月版26、《〈坛经〉注评》,二人合著(第一作者),凤凰出版社2010年12月版27、《中国儒佛道三教关系研究》,独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1年1月版28、《禅宗思想的形成与发展》(修订第三版),独著,江苏人民出版社2011年3月版29、《图书馆服务创新理论与与实践》(主编),南京大学出版社2012年10月版30、《哲学大辞书》(多卷本),参著,(台湾)哲学大辞书编辑委员会正陆续出版即将出版的著作有《东方哲学与宗教》、《儒佛道思想家与中国思想文化》 在《中国社会科学》、《哲学研究》、《世界宗教研究》、《中国哲学史》、《哲学与文化》、《中国文化月刊》等海内外学术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一百六十多篇,科研成果多次获省部级以上奖励。1、《从“理”的不同含义看朱熹哲学体系中的辩证法因素及其局限性》,载《南京大学学报》1984年第2期2、《王充元气自然论的贡献与局限》,载《宗教与无神论研究论集》,南京大学学报编辑部1984年版3、《佛教般若思想的传入和魏晋玄学的产生》,载《南京大学学报》1985年专刊4、《严北溟和佛学研究》,载《文汇报》1986年8月19日5、《也谈两晋时代的玄佛合流问题》,载《中国哲学史研究》(北京)1987年第2期6、《僧肇“三论”解空的哲学体系初探》,载《世界宗教研究》(北京)1987年第3期7、《佛教的中国化与僧肇的哲学思想》,载《复旦大学学报》1988年第4期8、《人心、佛性与解脱--中国禅宗心性论探源》,载《南京大学学报》1989年第1期9、《悄然来临“禅宗热”》,载《南京日报》1989年3月15日10、《禅宗的形成及其初期思想研究》,载《文献》(北京)1989年第4期11、《读〈世界十大宗教〉》,载《人民日报》1989年7月28日12、《禅宗能拯救西方精神危机吗》,载《书林》(上海)1989年第12期13、《惠能行历与〈坛经〉略辨》,载《禅》(河北)1990年第1期14、《略论禅宗的中国化特色》,载《世界宗教研究》(北京)1990年第1期15、《马祖禅法大义要述》,载《禅》(河北)1990年第2期16、《禅宗--中国传统哲学发展的重要环节》,载《南京大学学报》1990年第5、6期17、《论佛教的中国化与禅宗研究》,载(台湾)《中国文化月刊》1991年8月号18、《中国宗教与传统文化》,载《南京社会科学》1992年第1期19、《论惠能门下的禅学特色》,载《南京大学学报》1991年第4期20、《略论佛教与儒、道的互补》,载《五台山研究》1991年第4期21、《儒佛道三教与传统文化的“人学”特质》,载(台湾)《哲学与文化》1992年2月22、《略论法融牛头禅的特色》,载《禅》(河北)1992年第1期23、《从名僧名士的双重人格看中华文化的兼融性》,载《中华文化》(西安)1992年创刊号24、《从“三教”关系看传统文化的“人学”特质》,载《中国传统思想文化与廿一世纪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选集》,南京大学出版社1992年1月25、《法门寺与中国佛教文化》,载《首届国际法门寺历史文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选集》,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2年6月26、《惠能南宗禅学思想辨义与新探》,载《世界宗教研究》(北京)1992年第4期27、《略论宋代禅学的新特点》,载《南京大学学报》1993年第1期28、《般若与禅观》,载《禅学研究》(第一辑),江苏古籍出版社1992年8月29、《略论玄学与禅学的相异互补与相通相摄》,载(台湾)《中国文化月刊》1993年3月30、《关于中国佛学史研究现状的几点思考》,载《宗教》(南京)1993年第1期31、《一个流传广影响大的佛教宗派——禅宗》,载《中国文化》(西安)1993年第3期32、《中国传统文化的“完人”人格及其历史价值》(二人合作,第二作者),载《中国教育报》1993年7月14日33、《略论圆瑛“解行相应、弘法救世”的佛学思想特色》,载《圆瑛大师圆寂四十周年纪念文集》,古吴轩出版社1993年9月34、《楼观道与中国传统思想文化》,载《老子与中华文明》,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3年10月35、《试论玄禅人生观的异同》(二人合作,第一作者),载(台湾)《孔孟月刊》1994年1月36、《联系做人,学以致用——“传统文化与大学生”笔谈》,载《中华文化》(西安)1993年第6期37、《玄禅的社会人生观之比较》(二人合作,第一作者),载《漳州师院学报》1994年第1期38、《从宝志、傅大士看中土禅风之初成》,载(台湾)《中国文化月刊》1994年2月39、《中国传统文化的“完人”人格及其历史价值》(二人合作,第二作者),载《东方伦理道德与青少年教育》,上海教育出版社1994年2月版40、《略论天台佛教文化及其影响》(二人合作,第一作者),载《东南文化》1994年第2期41、《老庄玄学与僧肇佛学》,载《道家文化研究》第五辑,上海古籍出版社1994年11月版42、《略论五祖弘忍门下的分头弘化》,载《禅学研究》第二辑,江苏古籍出版社1994年11月版43、《太虚近代佛教的革新运动及人间佛教的提倡》,载《佛学研究》第三期(1994年刊)44、《达摩祖师西来意》,载《少林禅苑》1995年第1期45、《美国宗教研究一瞥》,载《社科信息》(江苏)1995第5期46、《佛教与现代社会人生》,载《社会科学报》1995年7月6日47、《试论中国传统文化的“完人”人格》(二人合作,第二作者),载《南京政治学院学报》1995年第3期48、《顿悟心性,自在超然》(二人合作,第一作者),载《中国传统文化精神》,辽宁人民出版社1995年6月版49、《传统与现代 中国与世界:参加第九届国际中国哲学大会有感》,载《社科信息》(江苏)1996年第3期50、《论中国佛教人文特色形成的哲学基础-兼论儒佛道人生哲学的互补》,载《中国哲学史》1996年第1-2期51、《东山法门与禅宗初创》(二人合作,第一作者),载《南京大学学报》1996年第2期,载《东山法门与禅宗》,武汉出版社1996年6月版52、《中国禅与如来禅》,载《中华文化论坛》1996年第4期53、《中国佛学研究与现代社会人生》,载《1995年佛学研究论文集·佛教现代化》,台湾佛光出版社1996年版54、《如来禅与中国佛教文化》,载《中国哲学史》1997年第2期55、《为培养跨世纪人才,教改的步伐能否再大些》,载《我们怎样培养面向二十一世纪的人才》,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56、《略论楞伽师、楞伽禅与中国禅宗》(二人合作,第一作者),载《世界宗教研究》1997年第3期57、《老子、老子之道与道教的发展——兼论“老子化胡说”的文化意义》,载《南京大学学报》1997年4期58、《儒佛道三家互补的现代意义》,载《探索与争鸣》1997年第12期59、《玄佛合流、六家七宗与〈肇论〉》,载《佛教与中国传统文化》,宗教文化出版社1997年版60、《精选佛经注释》第17章,四川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61、《中国传统哲学的现代化与世界化》,载《中国哲学年鉴1997》,《哲学研究》杂志社1998年2月版62、《惠能南宗顿悟成佛论研究》,载《南京大学学报》1999年第1期63、《文化互动之果:中国佛教》,载《探索与争鸣》1999年第2期64、《论摩罗什及其弟子对中国佛教文化的贡献》,载《1992年佛学研究论文集·中国历史上的佛教问题》,台湾佛光出版社1998年版65、《中国佛教人文精神的历史与未来》,载《1993年佛学研究论文集·佛教未来前途之展开》,台湾佛光出版社1998年版66、《明代四大高僧与三教合一》,载《佛学研究》1998年刊67、《关于〈坛经〉的若干问题研究》,载《世界宗教研究》1999年第2期,载《佛教与历史文化》,宗教文化出版社2000年1月68、《宗教信仰自由不容迷信泛滥》,载《新华日报》1999年7月24日第A4版69、《即心即佛与自在解脱──惠能佛性论思想研究》,载台湾《中国佛学》第二卷第一期(1999年4月)70、《论汉地佛教的方术灵神化、儒学化与老庄玄学化──从思想理论的层面看佛教的中国化》,载台湾《中华佛学学报》第十二期1999年7月出版71、《从宗教信仰自由谈起》,载《江苏统战》1999年9月(总第171期)72、《中国佛教文学概述》,载《上海佛教》1999年第5期73、《近代佛学研究的重要人物概述》,载《正法研究》学术年刊创刊号,1999年11月版74、《关于念佛与禅以及念佛禅》,载台湾《佛藏》杂志第15期,1999年10月出版75、《宗教情怀与真理认知——洪修平先生访谈录》载台湾《中国文化月刊》1999年第12期76、《中国佛教思想史研究的现状及前景》(二人合作,第一作者),载台湾《中国佛学》2000年春季号4月版,载《中国思想史论集》第一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5月版77、《六祖惠能“识心见性,顿悟成佛”思想研究》,载《两岸当代禅学论文集》(下)台湾南华大学宗教文化研究中心2000年版78、《佛教思想理论的中国化与三教关系》,载《思想家》(第一辑),江苏教育出版社2000年10月79、《中国佛教文化与现代社会人生》,载《探索与争鸣》2000年第9期80、《论儒家的人文精神及其现代意义》,载《中国社会科学》2000年第6期,载《纪念孔子诞辰2550周年国际学术讨论会论文集》(中),国际文化出版公司2000年6月81、《论六祖惠能革新佛教的意义及对佛教中国化的推进》,载《普门学报》(台湾)2001年1月号;载《曹溪禅研究》(二),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10月版82、《六祖惠能的不立文字和不拘一说》,载《觉群》(上海)2000年9月刊(总第三期)83、《小乘禅数之学略述》,载《禅》杂志2000年第4期84、《人生禅·分灯禅·杨岐派》序,载《洛阳佛教》2001年第2期85、《试论中国佛教思想的主要特点及其人文精神》,载《南京大学学报》2001年第3期86、《略论隋唐佛教文化的繁荣》,载《江苏社会科学》2001年第4期87、《略论禅宗东土五祖禅法之沿革》,载《佛学研究》2000年刊88、《元代禅史与太谷普愚》,载(韩国)《太谷思想》第1集,佛教春秋社2001年版89、OntheHumaneSpiritofConfucianismandItsModernSignificance,载《中国社会科学》英文版(2001年冬季号)90、《略论惠能的不立文字和不拘一说》,载《人文杂志》(西安)2001年第6期91、《儒佛道人生哲学的互补》,载《对话二:儒佛道与基督教》,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年版92、《从“念佛禅”看弘一法师修习念佛法门思想》,载《觉群·学术论文集》,商务印书馆2001年版93、《关于中国哲学学科建设的几点思考》(二人合作,第一作者),载《哲学研究》2002年第1期;载《诠释与建构》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12月版94、《儒佛道三教关系与中国佛教的发展》,载《南京大学学报》2002年第3期95、《在借鉴中深化对中国哲学的认识》(二人合作,第一作者),载《光明日报》2002年5月21日B4版96、《形上之思与现实关怀》(二人合作,第一作者),载《光明日报》2002年6月4日B3版97、《立足传统和面向现代》(二人合作,第一作者),载《光明日报》2002年6月11日B4版98、《李贽与泰州学派》(二人合作,第二作者),载《泰州学派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江苏古籍出版社2001年12月99、《印顺法师与禅宗史研究》,载《中国禅学》第一卷,中华书局2002年6月版100、《全社会都应该重视人文社会科学》,载《探索与争鸣》2002年第9期101、《惠能生平事迹考述》,载《曹溪禅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年版102、《人间佛教与〈普门学报〉》(二人合作,第一作者),载《普门学报·读后感》2002年版103、《论儒佛道三教人生哲学》,载《宗教大同》创刊号,2002年12月版104、《中国宗教学会在新世纪应该发挥作用》,载《中国宗教学》第一辑,宗教文化出版社2003年版105、《长三角的文化整合应提上议程》,载《探索与争鸣》2003年第5期106、《略论人间佛教及其在当代的推展》,载《普门学报》第15辑,2002年5月107、《中国佛教文化与现代社会人生》,载《佛教文化与现代社会》,天津人民出版社2002年10版108、《论儒佛道三教人生哲学的异同与互补》,载《社会科学战线》2003年第5期109、《隋唐儒佛道三教及其学术影响》,载《南京大学学报》2003年第6期110、《当代中国佛学研究之结晶》,载《光明日报》2003年5月22日111、《拓展传统研究、参与文明对话》,载《南京大学学报》2003年第6期112、《人间佛教与都市寺院》,载《都市中的佛教》,宗教文化出版社2004年版113、《略论南岳怀让-马祖禅法的主要特色》,载《禅宗与中国佛教文化》,中国社科出版社2004年版114、《略论禅宗的分化与四川禅系的禅法特点》,载《峨眉与巴蜀佛教文化学术讨论会论文集》,宗教文化出版社2004年版115、《论“全球化”视野下汉传佛教的诠释与发展》,载《国际佛教学术论文集:传统与现代—汉传佛教现代诠释》,新加坡佛教总会编2005年版116、《禅、禅学与禅宗》,载《双林佛学论坛》,新加坡莲山双林寺出版117、《儒佛道三教与当代社会的转型》,载《信仰之间的重要相遇——亚洲与西方的宗教文化交流国际学术研讨会文集》,宗教文化出版社2005年版118、《回归佛陀的本怀—洪修平教授访谈录》,台湾《普门学报》第28期,2005年7月版119、《文化自觉与儒佛道多元文化互补》,载《文化自觉与社会发展:二十一世纪中华文化世界论坛论文集》,商务印书馆(香港)有限公司2005年版120、OntheDualFeatureofConfucianismandItsRelevanceforModernTimes,载JournalofChinese,Indian,andIslamicCulturalRelations,Summer2005,Issue1,N1,NewYork,USA121、《佛教的人心关怀及其现代意义》,载《首届世界佛教论坛文集》,宗教文化出版社2006年版122、《〈坛经〉的“人间佛教”思想特色及其历史影响》,载《2006年佛学研究论文集》,台湾佛光山文教基金会2006年版123、《上海世博会与江苏的文化底蕴》,载《文化产业研究》第1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124、《禅门清规的形成发展》(二人合作,第二作者),载《少林学论文选》,少林书局2006年版125、《论法融的禅法之特点》,载《行愿大千》,宗教文化出版社2006年版126、《论菩提达摩的禅法特点及其对惠能南宗的影响》,载《禅学研究》第6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127、《从佛教的中国化看基督教在中国的发展》,载《世界宗教研究》2006年第4期128、《石头希迁与曹洞宗的禅法思想特点略论》,载《佛学研究》2006年刊129、《中印文化互动与隋唐的佛教创宗及学术文化》,载《宗教研究》第1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12月版130、《传统与现代:对“国学热”的双向思考》,载《探索与争鸣》2007年第4期131、《禅之和谐观的历史内蕴与现代意义》,载《“禅宗优秀文化与构建和谐社会”学术研讨会论集》,宗教文化出版社2007年版132、《论道家思想的曲折发展及其现代意义——以儒佛道三教关系为视角》,载《宗教学研究》2007年第1期133、《近代佛教文化的复兴与杨文会及金陵刻经处》,载《佛学研究》2007年刊134、《儒佛道思想家与中国思想文化》,载《江苏社会科学》2007年第4期135、《觉悟人生,群心向善——洪修平教授访谈录》,载《觉群》2007年第6期136、《关于中国宗教思想研究的几点问题——兼谈〈中国思想学说史·隋唐卷〉的编撰体会》载《人文学人——张岂之教授纪事》,西安出版社2008年1月137、《元代临济宗法脉延续及海外影响略论》,载《禅学研究》第7期,江苏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138、《从惠能禅宗的创立及发展看中外文化交流》,载《江海学刊》2008年第5期139、《对当前“国学热”的再思考》(二人合作,第一作者),载《西北大学学报》2008年第6期140、《三教关系视野下的玄佛合流、六家七宗与〈肇论〉》,载《佛学研究》2008年刊141、Confucianism,Buddhism,TaoismandChinesePhilosophy,载JournalofChinese,Indian,andIslamicCulturalRelations,Fall2008,IssueII,N1,NewYork,USA142、《论中国佛教的曲折发展及其现代意义——以儒佛道三教关系为视角》,载《南京社会科学》2009年第2期143、《对中国佛教文化中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思考》,载《中国宗教》2009年第2期144、《从国学内涵的演变谈〈儒藏〉的编纂》(二人合作,第一作者),载《北京大学学报》2009年第4期145、《论惠能禅与中国传统文化》,载《2008年广东禅宗六祖文化节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宗教文化出版社2009年6月版146、《中国佛教文化发展历程》,载《中欧大讲坛·人文卷》中信出版社2009年6月版147、《跳不脱的图书馆根基,始终是读者——洪修平馆长访谈》,载《高校图书馆工作》2009年第4期148、《儒学、中国文化与世界多元文明》,载《孔子研究》2010年第4期149、《试论道家、佛教眼中的知识与智慧——兼论中国禅宗的“自性般若”的思想》,载《哲学研究》2010年第9期150、《从兴隆塔地宫出土文物看兖州佛教之特点》(二人合作,第一作者),载《兖州佛教历史文化研讨会会议文集》,科学出版社2010年12月版151、《论中国佛学的精神及其现实意义》(二人合作,第一作者),载《世界宗教研究》2011年第1期152、《对当前人间佛教发展的若干问题之反思》,载《宗教学研究》2011年第1期153、《马祖禅法がもつ实践上の特色とその影响》,载《东アジア仏教研究》第9号,日本东京,2011年5月。154、《解脱、修禅与修心——禅宗解脱论研究》,载《中国禅学》第五卷,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1年版155、《〈坛经〉的人间佛教思想及其理论特色》,载《河北学刊》2011年第6期156、《略论〈六祖坛经〉的“人间佛教”思想》,载《临济禅研究》,中州古籍出版社2011年10月版157、《关注学术前沿,展示最新研究》,载《中国社会科学报》2012年1月13日第4版158、《平凡造就卓越——怀念石峻先生》,华夏出版社2012年1月版159、《数字时代高校图书馆:不是炒概念,而要做好创新服务》,载《中国图书商报》2012年5月29日第37版160、《论禅与心的的相互关系与黄梅禅》,载《第二届黄梅禅宗文化高峰论坛论文集——黄梅禅研究》(上),中州古籍出版社2012年4月版161、《空海与中国唐密向日本东密的转化——兼论道教在日本的传播》(二人合作,第一作者),载《世界宗教研究》2012年第5期162、《禅宗研究的新探索》,载《中国禅学》第六卷,大象出版社2012年11月版163、《从佛道关系的角度看慧思与智顗的思想发展》(二人合作,第一作者),载《慧思大师研究》,岳麓书社2012年12月版164、《儒佛道三教比较研究若干问题的思考》,载《哲学研究》2013年第1期165、《中国年与“中国梦”紧密相连》,载《中国社会科学报》2013年2月8日A05版166、《佛教中国化与三教关系论衡》(二人合作,第一作者),载《华东师范大学学报》2013年第2期

1956年7月,论儒家之“礼”,《民主评论》,7卷13期,页1-6。1956年10月,如何读经,《中国一周》,336期,页4-7。1958年6月,论儒家之“礼”,《青年年会学术论文集》,页248-260。1958年10月,论儒家之“礼”,《幼狮学报》,1卷1期,页14。1960年10月,孔子的政治主张与伦理学说,《建设》,9卷5期,页10-11。1963年12月,我所认识的秦绍文先生,《传记文学》,3卷6期,页28。1964年6月,说兕觥,《东海学报》,6卷1期,页19-20。1966年3月,先圣孔子的事迹及其学说,《孔孟月刊》,4卷7期,页22-30。1966年8月,释牢★,《文史哲学报》,15期,页181-185。1967年1月,仪礼十七篇之渊源及传授,《东海学报》,8卷1期,页127-134。1967年7月,仪礼十七篇之渊源及传授,《东海文荟》,8期,页87-94。1968年,论儒家之“礼”,教育部文化局《中华文化特质论丛》。1969年1月,中华文化的根本与生活规范的实践,《中华文化复兴月刊》,2卷11期,页32。1970年9月,梁其钟铭释文,《人文学报》,1期,页25-27。1970年11月,礼记概说,《中华文化复兴月刊》,3卷11期,页55-57。1971年11月,守成与创新,《中华文化复兴月刊》,4卷11期,页31-32。1972年6月,唐玄宗及宋真宗禅地祇玉册跋,《文史哲学报》,21期,页51-58。1972年11月,道德与勇气,《中华文化复兴月刊》,5卷11期,页20。1973年12月,图书以外的我国古史资料之一-金文,《中国图书馆学会会报》,25期,页1-3。1974年10月,从文化的观点看中华民国之前途,《中央月刊》,7卷1期,页90-94。1982年7月,吾家大事,《大成》,104期,页16。1983年12月,中国文字与美术的关系-全日本书道协会主办-中华民国书法展览会上讲演词,艺坛,189期,页4-5;《国立历史博物馆馆刊》,2卷2期,页2-3。1985年9月28日,儒学中之师道,《中央日报》。1986年9月28日,庭训与师训,《联合报》。1987年8月,儒家的礼教,《孔孟月刊》,25卷12期,页20-24 。

曾参加《人类学词典》、《社会学词典》的编写,合作主编“社会心理学精品译丛”、《心理学与中国发展》、《中国文化厄史》、《黄鹤楼志》、《大江东去——长江流域的自然地理与人文地理》,著有《文化之道》、《中国人的传统角色》、《人类信息的沟通——传播史》,在《心理学报》、《心理科学》、《社会学研究》、《民族研究》、《世界宗教研究》、《自然辩证法研究》、《中国社会科学》、《中国社会科学·未定稿》、《心理学探新》、《大众心理学》、《武汉大学学报》、《华中师范大学学报》、《现代传播》、《光明日报》、《中国教育报》、《文献》、《读书》、《东方》、《社会科学战线》、《东南文化》、《民俗研究》、《寻根》、《民俗曲艺》(台湾)、《历史月刊》(台湾)、《中国文化月刊》(台湾)、《孔孟月刊》(台湾)、《国文天地》(台湾)等刊物上发表学术文章100余篇,一些著述曾被《新华文摘》、《书摘》、《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包括《心理学》、《社会学》、《文化研究》、《民族研究》、《自然辩证法研究》、《中国古代近代文学研究》、《中国古代史》等专题)、《中国人民大学社科信息集萃》、《高等学校文科学报文摘》、《中央民族大学学报》以及美国的《世界日报》(World Journal)等报刊转载。一、 独著1.1999,《文化之道——人类学启示录》,湖北人民出版社,1999年2月。2.1999,《中国人的传统角色》,湖北教育出版社,1999年8月。二、 合著1.1997,《中国文化厄史》,湖北人民出版社,1997年1月。三、 主编1.1999,《黄鹤楼志》(副主编并撰“概述”),武汉大学出版社,1999年8月。四、 参编1.1988,《社会学词典》,山东人民出版社,1988年6月。2.1991,《人类学词典》,上海辞书出版社,1991年5月。五、 学术性文章1.1982,智力问题探新,《心理学探新》1982.4.2.1985,谈谈旅途社会调查,《社会(社会学杂志)》1985.5.3.1985,广西融水白云乡瑶族女不读书的研究,《民族研究》1985.5.4.1985,广西融水苗族自治县白云乡瑶族教育情况调查,《广西民族研究》1985.1.5.1986,论少数民族文化中的竞赛,《中南民族学院学报》1986.4.6.1986,我国民族学如何为现实服务,《民族学与现代化》1986.4.7.1987,广西融水红瑶婚姻、家庭及习俗心态调查,《广西民族研究参考资料》第7辑。8.1987,猿人转变新论,《未定稿》1987.23.9.1988,芦笙文化丛初探,《贵州民族研究》1988.1.10.1989,对早婚和不落夫家的新认识,《广西民族研究》1989.4.11.1990,勤奋耕耘六十余载著作等身桃李满园——记吴泽霖教授,《湖北社科通讯》1990.2-3.12.1990,文化与人格(译文),《民族译丛》1990.2.13.1991,试论宗教与民族心理,《中南民族学院学报》1991.4.14.1991,从人与动物的本质差别看人类起源的动力,《当代中国人类学》,上海三联书店,1991,11。15.1992,吴泽霖民族研究思想述评,《中南民族学院学报》1992.4.16.1993,文化濡化及代沟,《社会学研究》1993.1.17.1993,吴泽霖民族博物馆思想管窥,《民俗研究》1993.1.18.1993,女娲神话中的一个关键细节的复原,《中南民族学院学报》1993.4.19.1993,《人类学辞典》求疵,《辞书研究》1993.5.20.1993,从田野中来,《读书》1993.9.21.1993,宗教意识论略,《黑龙江民族丛刊》1993.4.22.1993,我国各民族泥土造人神话的比较研究,《黔南民族》1993.1-2.23.1994,余响之余响,《博览群书》1994.2.24.1994,置于时空流中的自然崇拜——《中国自然神与自然崇拜》读后,《民族研究》1994.2.25.1994,中国乡村社会控制的变迁,《社会学研究》1994.3.26.1994,论人类起源过程中的若干问题,《自然辩证法研究》1994.3.27.1994,鸡子和宇宙蛋——创世神话中的生殖意象,《贵州民族研究》1994.2.28.1994,天人和谐——中国古神话透露的信息,《东方》1994.2.29.1994,女娲与依罗——土家族神话对古神话复原的启示,《湖北民族学院学报》1994.1.30.1994,“混沌”与洪水神话的干连,《淮阴师专学报》1994.1.31.1994,生产、生殖、祖社及太阳树——中国古代桑文化谈片,《文史知识》1994.4.32.1994,“教学与科研并重”的落脚点,《湖北教育报》1994,4,18。33.1994,我国民族学发展中的缺憾,《社会科学战线》1994.4.34.1994,峰回路转柳暗花明——读《明清宫廷疑案》,《博览群书》1994.6.35.1994,数字“七”发微,《中南民族学院学报》1994.4.36.1994,释“干栏”,《读写月报》1994.11.37.1994,世纪末再回首——读吴泽霖《美国人对黑人、犹太人和东方人的态度》一书,《民族研究动态》1994.3.38.1995,心灵的战栗——美容手术失败的心理打击,《大众心理学》1995.1.39.1995,一幅重要的画面,《读书》1995.4.40.1995,宋代的妇女生活,《文史知识》1995.8.41.1995,宋元时期游牧文化对农耕文化的冲击毁伤,《史学月刊》1995.4.42.1995,从人类学角度看社会控制,《中南民族学院学报》1995.4.43.1995,天梯考,《文献》1995.3.44.1995,广告中的男性中心观,《学习》1995.9.45.1995,妇女观的倒退,《光明日报》1995,10,4。46.1995,女娲抟土造人神话的复原,《寻根》1995.3.47.1995,中国民俗学攀升的坚实阶梯,《民俗研究》1995.3.48.1995,龙与中华文化的多元起源,《黑龙江民族研究丛刊》1995.3.49.1995,北方民族武力冲击对宋文化的双重毁伤,《湖北大学学报》1995.6.50.1996,人类心理的跨文化研究,《中南民族学院学报》1996.1.51.1996,论中国古代的桑崇拜,《世界宗教研究》1996.1.52.1996,中国元典文化寻踪,《社会科学动态》1996.5.53.1996,冯天瑜的文化之旅,《书城杂志》1996.3.54.1996,戊戌不缠足运动的文化透视,《社会学研究》1996.3.55.1996,女性与数字“七”,《民间文学论坛》1996.2.56.1996,人类学对政治的研究,《南方民族研究论丛》第一辑,民族出版社,1996,5。57.1996,放足与放心——戊戌不缠足运动的回顾,《中南民族学院学报》1996.4.58.1996,宗法、保甲、乡约——两宋时期的乡村社会控制,(台湾)《历史月刊》1996.8.59.1996,“上骈生耳目”新解,(台湾)《孔孟月刊》1996.12.60.1997,说须发,《文史知识》1997.1.61.1997,丐帮与丐——一个社会史的考察,《湖北大学学报》1997.1.62.1997,中国神话的演化轨迹,(台湾)《历史月刊》1997.3.63.1997,闲说皇帝,《东方文化》1997.2.64.1997,成长的界标——中华民族的成年礼,《寻根》1997.4.65.1997,名士与名妓,(台湾)《历史月刊》1997.6.66.1997,民族史研究的有益尝试,《中国社会科学》1997.6.67.1997,“金莲要小,牌坊要大”——宋代的妇女生活,《书摘》1997.12.68.1997,畲文化二元性论纲,《畲族民俗风情》,海峡文艺出版社,1997,4。69.1998,婚嫁与新娘——一个历史民俗学的考察,《民俗研究》1998.1.70.1998,寡妇问题——社会史立场的检诘,《湖北大学学报》1998.2.71.1998,盘古的来历,(台湾)《民俗曲艺》111期(1998年1月)72.1998,巫的原始及流变,《东南文化》1998.2.73.1998,从“粤人蓄婢”说开去——关于奴婢角色的风俗史话,《广东民俗》1998.2.74.1998,可怜薄命作君王——历史上的角色错位现象,(台湾)《国文天地》第14卷第2期(1998年7月)75.1998,门子与门人,《文史知识》1998.10.76.1998,追忆泽霖先生,《中南民族学院学报》1998.4.77.1998,从《评皇券牒》看瑶人的边际心态,《民族艺术》1998.4.78.1998,从婚俗看婚姻的本质,《广东民俗》1998.4.79.1998,中国历史上的流民,(台湾)《历史月刊》1998.8.80.1998,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谈中国历史上的隐士,(台湾)《国文天地》1998.12.81.1999,关于中国的大家庭,《读书》1999.1.82.1999,侠士论谈,(台湾)《历史月刊》1999.1.83.1999,试伦宗教的文化沟通本质,《黑龙江民族丛刊》1999.2.84.1999,中医对中华文化的影响——以数字“七”与女性的关系为例,(台湾)《中国文化月刊》1999.2.85.1999,中国历史上女性的反礼教行为,(台湾)《历史月刊》1999.4.86.1999,文化的命运,《光明日报》1999,5,13。87.1999,婚礼:文化的确认与民俗的展示,《广东民俗》1999.2.88.1999,中国传统家庭的人生角色——以几种女性角色为例,(台湾)汉学研究中心编《中国家庭及其伦理研讨会论文集》,汉学研究中心出版,1999年6月。89.1999,家庭类型研究及中国的家庭类型,《社会科学动态》1999.6.90.1999,“苍颉四目”试解,《文献》1999.3.91.1999,都市困境——人类发展面临的一个问题,《东方》1999.8.92.1999,假设与验证的循环推进——由《乡土中国》和《江村经济》想到中国文化研究的学术路向,《湖北大学学报》1999.4.93.1999,文化:越问越糊涂,《民族艺术》1999.3.94.1999,中国历史上的君子,《湖北方志》1999.5.95.1999,关系和关系研究——介绍《中国城市的工作和不平等》并以此纪念吴泽霖先生诞辰一百周年,《南方民族研究论丛》第4辑,民族出版社,1999年9年9月。96.1999,十年寒窗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有关状元的风俗史话,《民俗研究》1999.3.97.2000,图穷匕现话刺客,(台湾)《历史月刊》2000.2.98.2000,宗族文化与社区历史——以湖北土家族地区为例,《湖北大学学报》2000.1.99.2000,以人为中心——《潘光旦选集》读后,《博览群书》2000.3.100.2000,敬老传统的社会与文化意义,《光明日报》2000,3,3。101.2000,记著名社会学家、人类学家吴泽霖先生,《武汉文史资料》2000.2.102.2000,人文精神和文化转型——冯天瑜教授的学术理路,《武汉文史资料》2000.4.103.2000,粉墨生涯话优伶,《文史知识》2000.2.104.2000,与自然和谐相处——人类对自身与环境关系的思考,《东方》2000.6.105.2000,文化中的边缘人,《民族艺术》2000.2.106.2000,社会记忆与族群认同——从《平皇券牒》看瑶族的族群意识,《广西民族学院学报》2000.4.107.2000,解决问题知难而上——人类学者访谈录,《广西右江民族师专学报》2000.3.108.2000,人类学视野下的宗教——中国乡村社会控制中的一种力量,《东南文化》2000.7.109.2000,传统社会中的妇女抗争,《光明日报》2000,11,3。110.2000,民俗(含“概况”、“过年”、“饮食习俗”),《武汉年鉴(2000)》“社会生活”,武汉年鉴社编辑出版,2000年8月第1版。111.2001,生物多样性和文化多样性,《中国教育报》“学园”,2001,1,10。112.2001,民间故事:谁在讲谁在听——以廪君盐神故事为例,《民间文化》2001.1.113.2001,人类学关于环境与生活类型的研究,《广西民族研究》2001.1.114.2001,居住模式与生育文化,《市场与人口分析》2001.2.115.2001,生育文化与宜昌经验,《治本之路》,中国人口出版社,2001年5月。116.2001,民俗(含“概况”、“庙会”、“行”、“游戏”、“礼品”),《武汉年鉴(2001)》“社会生活”,武汉年鉴社编辑出版,2001年7月第1版。117.2001,警惕及集体名义下的学术腐败,《光明日报》2001,8,16。118.2001,《艺术民俗学》评述,《民俗研究》2001.2.119.2001,对时间与空间、文本与生活的关注——萧放《〈荆楚岁时记〉研究》读后,《湖北大学学报》2001.5.120.2001,对土家族文化的一点认识(代序),《社区历史与乡政村治》,民族出版社,2001年10月。121.2001,不同民族不同文化的相处之道——现代化问题与文化多样性,《世界民族》2001.6.122.2002,基督教礼仪文化的追索——读康志杰著《基督教的礼仪节日》,《江汉论坛》2002.2.123.2002,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土家族文化的发生学阐释》读后,《中南民族大学学报》2002.2.124.2002,从《创世纪》说开去——谈谈中国各民族的人类起源神话,(台湾)《国文天地》2002.4.125.2002,民俗(含“概况”、“电子贺年”、“公共空间·综合性娱乐场”、“公共空间·民俗饮食文化街”),《武汉年鉴(2002)》“社会生活”,武汉年鉴社编辑出版,2002年7月第1版。126.2002,人类家庭的文化透视,《广西右江民族师专学报》2002.4.127.2002,21世纪前十年中国民族学面临的任务,《民族学论集——兰州2001民族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甘肃人民出版社,2002年5月。128.2002,生育文化与民俗心理学,《湖北大学学报》2002.3.130.2003,人类生育、社会控制与文化心理氛围——从民族志材料出发对生育文化的讨论,《民族研究》2003.3.131.2003,文化、文化结构与文化心理,《人文论丛》,武汉大学出版社,2003年?月。132.2003,中华民族的待老之道——从社会、文化、心理等层面展开的讨论,《民族学通报》,云南大学出版社,2003年12月。

孔学堂杂志怎么样

挺好的。我们订了有两年了。孩子也挺感兴趣。内容比较有趣。适合小学生自主学习。

我觉得挺不错的,可以激发我们学习的兴趣,我订了开心学堂的数学,挺不错的

一、我的兴趣爱好 我是一名中学教师,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还喜爱参加丰富多彩的业余生活,尤其怀念我的学习生活。 (一)、我喜欢读书阅报与写作。它成了我业余生活的主要内容。“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这虽然折射出明显的阶级铬印,但也明示着书籍对于我们人类的巨大作用。我在书中找到了现实生活中的答案,我在书中看到了人间欢乐与苦难,我在书中窥测到人的崇高与卑劣,我也在书中映照出自己的暗弱与瑕疵。我爱书,正是因为它早已成为我的知已。写作,是一种很好的缎练思维的方式,也是一种提升思想的过程。我常有写作的冲动,我得感谢上天赐予我的敏感好奇和后天的良好熏陶。 (二)我喜欢书法与篆刻。他是我生活的一部分。父亲在学校是校长,在家乡是婚丧嫁娶的文墨先生,深受影响和尊重。我耳濡目染,深受家父的影响,从小就喜爱书法。做学生时,凡有书法比赛,我几乎都能获奖。参加工作后,单位为庆祝节日,常举办书画展,我常是榜上有名者。及时的奖励和鼓舞,加足了我学习的劲头,平添了我上进的动力。参加工作的第一年,我的篆刻工具被小偷给偷个干净,使我又气又恼,它使我好长一段时间无法亲近学习它。近段时间,我对篆刻的爱好,又进入了一个高潮,我新买了几十元的篆刻石头,利用零碎时间,已创作了不少作品。我虽然不是最棒的,但我坚信明天会更好。“一勤天下无难事”,“功夫不负有心人”,我期待着那美好的每一天。 (三)我热爱旅游崇尚自然。山外青山楼外楼,美好的人间心中游。无论是远足还是踏青,我都会怀着无比的兴奋与喜悦,满怀豪情地畅游,我神往于青山绿水间,我至身于灯红酒绿里,我感发于人间自然的极至中。尽管我无贬谪隐居之际遇,但我有拥山抱水之自由。我懂人间万象之精采与纷呈,我爱自然法则中的伟大与神奇。 (四)我衷爱于网络文明。近来,网络几乎成了我生活的伴侣。大千世界,无奇不有。网络世界,更是超越你的想象,使你折服。信息、网络是21世纪的代名词。我们是21世纪的主人,我们要用智慧的头脑,运用现代化的信息技术来驾驭这个世纪,网络已占去了我三分之一的时间,我与它结下了不解之缘,可以毫不夸张的说,电脑网络是我的情人,是我的至爱。 (五)我重视亲情、友情、爱情。它是我生活中不变的人生追求。人间自有真情在,真情永远使我爱。我爱我的家人、朋友和亲人。我爱人间的一切真、善、美。我用我的爱,丰富了我的生活,我用我的情,淡薄了怨与恨。 以上这些,充分展示了我的兴趣爱好,它包容了我的生活,充实了我的时空。 二、我的父亲 我的爸爸,是一位教师,退休已经两年了。他出生贫寒,经历坎坷,一生勤劳不息。 1940年父亲出身于一个贫穷的家庭,由于家穷,他的童年时代,很少有幸福的时刻。穷人的孩子早当家,父亲常常要帮助家里做家务,砍柴、做饭、挑水、拾粪,什么都干,身体炼得很结实。也许父亲从小就显出聪明的一面,村间一先生慧眼识珠,说他是个可塑造的料,说得我父亲的父亲很感动,当即表态,再穷再累也要扶起一个读书人来,于是八九岁的父亲才有了上学堂的机会。 父亲上学后一直很刻苦,成绩也总在班上前头,这个苦难的家也就一直艰难地支撑着他。1958年,父亲终于以全县第八名的骄人成绩考上了师范学校。后来父亲动情地对我们兄妹说,我是靠着你们的祖父远途挑担做小买卖和你们祖母的精明处家考上去的。 1961年,父亲毕业于江西省一所师范学校。由于德智体美劳诸方面表现都很好,因此被留在师范附小任教。很快,父亲的工作能力和水平,受到全校师生一致好评,就在他的事业处于蒸蒸日上之时,他的父亲因饥饿、劳累、疾病过早的悲伤地离开也人世。本来就缺少男丁的家庭正需要一位支撑家庭的掌舵人。在家里再三催促,父亲依依惜别了仅相处一年的附小师生,回到了熟悉的依旧贫困落后的家乡。 后来,父亲有了妻子儿女,也从普通的教师升为主任、副校长、校长。为了更好地照顾家庭,父亲总是不情愿到远地去工作,包括他有多次可升迁的机会。有一次,县文教局把父亲调到邻乡的一所乡镇中学去工作,父亲多次写申请请求调回离家近的学校去,一年后,父亲终于又回到了我们身边。就这样,父亲为了我们这个家,为了我们兄妹仨,把很多大好机会让给了同事,而宁愿甘为人后。 1991年,待我们长大后,父亲才远离家乡,到外乡的教育办公室工作。2001年,父亲告别了工作了十年的“教办”,退休回到了他的家乡——江西寻乌县一个较偏远的山村。 一回到家乡,他不顾年老体弱,积极响应当地政府的号召,开山种果。他和我母亲非常顽强地用自己辛勤的汗水和勤劳的双手构画着我们美好的未来,几年后,在我们老家,开辟了一片充满绿意和希望的果园。 我大了,父亲却老了;我远离了家乡来到经济发达地区,而父亲仍旧守住家乡那块圣地,爱着家乡的一草一木,很努力地带着家乡人改变着家乡的面貌。 家乡变了,青山绿水现了,欢声笑语多了,楼高了路宽了,人的精神面貌也变好了。这除了党的政策好以外,我想我得感激起模范作用的老父亲,他是我精神的支柱和脊梁,我永远爱您——可敬可亲的父亲。愿您健康长寿!祝您平平安安过好每一天! 三、我的母亲 我的母亲是一位典型的农村妇女,今年54岁了。 她是我外婆的长女,她到上学年龄时,正是外婆家最繁忙的时候。大人们要到大生产队里去劳动,她的主要任务是看管好5个年幼的弟妹,她只上了二年学,就一边帮家里劳动,一边照管弟妹了。 她17岁就嫁给了我父亲。父亲是一位教师,常在学校里,家里的大小事情几乎都有母亲操劳支撑着。母亲在家既要照顾老人,又要哺育子女,整天忙里忙外,起早摸黑,任劳任怨,但她从不叫一声苦,喊一声累。 改革开放以后,中国农村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在农村最突出的表现是,落实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这乐了母亲,在她带领下,我们家的责任田种得很好,不再像以前生产队里年年要“超支”、年年吃不饱了。母亲说“只要这政策不变,我再苦再累也甘愿”。 母亲也很关心我们兄妹的学习。我们学习上只要有少许的进步,母亲总是把这高兴的心情转变成她更出色劳动的动力,当我们学习上遇到困难了,母亲从不责怪我们,而是引导我们不要像她一样没文化只能干粗活,要像父亲一样多用功读书出色的工作。 86年我考上了师范,已经长大了,母亲也仍然像关心小孩似的关心着我。有一次,我闹了病,单纯的我如实地把实情告诉了家里,母亲急得连夜从200里外的家乡赶到师范学校,真是虚惊一场,连我们班主任老师也感叹我们母子亲情感人至深。 今天,我早已成家立业,也有了下一代,这更加使我深刻地感受到我母亲对我的爱。她是崇高的, 也是伟大的,我要永远赞美和敬爱她! 四、我最尊敬的老师 老师是再生父母,老师是塑造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我敬老师,我爱老师,我也愿做老师,我现在就是一名中学老师,我对老师的理解和热爱最具说服力。 从小学到大学,从家里到家外,从校内到校外,我经历了许许多多的老师。他们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奉献爱心,塑造灵魂,创造美好。 教过我的老师,几乎每一位都值得我尊敬,最值得我尊敬的要数师范时的班主任刘承凤老师。 我一进师范,遇到的第一位老师是一位年轻、高大、健美、漂亮的女教师,她是我们865班的班主任。刘老师是前二年从大学中文系分配出来的高材生,上我们的“语基”和“文选”两门课。她讲课有特色,课上常用她那纯正甜美的女中音给我们范读美文,标准的发音,优雅的音色,迷人的意境,常把我们带进一个个美妙的境界,令我们遐想联翩。我的普通话学习可以说,就是从她那里开始系统学起的。 学习外,她对我关心也不少。她看我做事细心,让我做班里的干部;她发现我工作责任心强,推荐我去做学生会的要职;她发觉我爱好书法篆刻艺术,就给我创造机会,让我多锻炼多实践多参赛。她说我笑容好、形象佳、字写得美,但腼腆了点、欠大胆勇敢,要我取长补短,努力完善好。我暗暗地下决心,默默地记住老师的话语,狠狠地做好每一件事。此后,在刘老师的关怀帮助下,我长进很快,为班里,为学校,为自己争得了不少荣誉。 二年级下半年,刘老师做了妈妈。代替她工作的是一位男教师,尽管他也很优秀,但我对刘老师的那份感激那份爱戴就是难于消除。说实话,在我渴求知识,要求上进的青年初期,她无疑是我心灵深处刻下深深印痕的一位可亲可爱又可敬的高大美好的形象。我现在的教学风格,为人处事,言行举止都有她的影子在。我要把她好的一面,传给我的下一代。“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老师的责任,也许就是要把我们五千年的文明精髓一棒一棒的交接下去,从而,更好地振兴我们的中华。 我毕业那年,老师调到另一个城市去了。现在,尽管我们远隔千里,但我对刘老师的那份敬爱之情是永远也隔不断的,她是我最尊敬的人。 五、我的童年 我出生在江西寻乌一个较偏远的山村里,父亲是教师,我是他的长子,由于家境不好,我从三岁起就随父亲辗转在家乡周围的中小学里,可以说我的童年大部分时间是在学校度过的。 70年代是红色的年代,处在“文革”后期,人们的思想感情已趋向保守、自封,人们说话做事可谓规规矩矩,一本正经,不敢越雷池一步,否则就是“右派”,或曰“左派”“中间派”“保皇派”等这派那派的,总之,稍有不慎,就有可能成为人民的“公敌”。于是,人们“闭目塞听”“装聋作哑”,以求“四平八稳”。 正因如此,人与人相处总是努力做到“与人为善”,尽力避免与人计较,以防惹事生非、惹火烧身,这可以说是“明哲保身”的明智之举吧。 当然,这主要是对大人们而言的,我们小孩子只在父母的“谆谆教导”下略知什么叫万万不能做的外,其它我们就顾不了那么多了。 学校是文明的阵地,师生员工相处融融,我的童年生活更是无忧无虑。 祖辈父辈对我疼爱有加,教师工友们也给了我很多的关爱,伙伴们打打闹闹,蹦蹦跳跳,乐乐陶陶,什么苦恼、忧伤、徘徊、彷徨一概不知道。也不知道什么叫“男女授受不亲”,只要能取乐的,不管是男孩还是女孩,一并乐开去。 童稚时期,活泼好动,在沙地里,在小河中,在田野,在路边,摸爬滚打,痛快淋漓。也常扮演着不同角色,演绎着人间的的一幕幕欢乐剧。 伙伴之间,也有打架斗殴,闹不团结的情节,但这属于“短痛”,不几天我们就又和好如初了。争强好胜,是人的本性,也是人的积极面,几番较量之后,谁强谁弱自见分晓,弱者自会甘拜下风。我是属于不弱的那一类,那玩起来更是自信和满足。 童年之事,丰富多彩,回忆童年,其味无穷。 六、我的一个愿望(我的一个梦想) 人是要有愿望(梦想)的。人没了愿望(梦想),就像发动机没有了动力;人没愿望(梦想),就等于生命缺少了阳光雨露。人在社会上扮演了多重角色,有着多重的愿望(梦想)。我是一位青年,我渴求进步;我是一位父亲,我期望女儿健康成长;我是一名教师,我希望我的学生早日成为栋梁。我有太多太多的愿望(梦想),在这我要说说其中的一个愿望(梦想)。 就说说教师吧。“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师者,既要教书育人,又要教学相长;既要传授知识,又要培养能力。要做好教师,可谓责任重大。 自从参加工作做了教师以来,我一直有个美好的愿望(梦想):做一名深受学生喜爱的“良师益友”。十多年来我一直在努力,但仍然觉得现实与愿望(梦想)还有一段差距。要缩短差距,必须做好以下工作。 1、热爱教育,注重情感。教学是师生双向的活动,任何一方未做好,都有可能导致教学的失败。一位教育家说,“爱可以弥补天生的缺陷”“情可以使寒冷的冬天变得春天般的温暖”。这充满哲理的话语,的确可以启迪许多人的心扉。只要真诚地热爱教育、关心学生,我想对教育的辛勤付出就不会没有回报。 2、与时俱进,终生学习。教师决不能满足现状,要随时学习,及时调整知识结构,以免知识老化。现代是知识经济、信息革命的时代,你若跟不上时代的步伐,定将是社会历史的陶汰者。 3、塑造形象,给人表率。教师的形象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学生的言行举止,甚至影响他一生的理想和信念。教师应时时处处,养成良好的师德规范,无论是言行举止,还是衣着打扮,都要体现新时代教师的精神风貌。给学生和他人留下美好的形象。 以上三点,若能做好,我想,要做“良师益友”的愿望就会更快现实。 七、我最要好的朋友 “在家靠父母,出门靠朋友。”“朋友多了,路好走。”这说明朋友在人生中的重要作用。 我有不少的朋友,现在广东省交通厅高速公路有限责任公司工作的廖是我最要好的朋友。我们是多年的老朋友了,我们的友情不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模糊,也不会因地域的分隔而淡忘,更不会因地位的改变而变质,恰恰相反,我们的友情只能越来越浓厚。 我们有着相类似的家庭出身:同性、同龄、同学、同事、同心、同出在家乡农村、同是教师的儿子、同是娶了当教师的妻子、同是生有一个可爱的女儿、同一年调入广东工作。我们有太多太多的相同,连同我们的兴趣爱好、理想追求。 不同的是我上了师范,他上了高中;我学中文,他学政治;我是人民的教师,他是人民的公朴。 曾经,我们雨中漫步,月下畅谈,桌上畅饮;我们是幸福快乐的童年伙伴,我们是争夺高下的学习对手,我们是风雨同舟的知心朋友,我们是自强不息的赶路人、弄潮儿。 如今,我在南海,他在广州。我们隔三差五互通音讯,我们都在心里默默祈祷祝福。 廖,1、7米的个,不胖不瘦,戴一副中度近视镜,在江西时常穿一套笔挺的西服,来广州后着入时短袖T恤衫,好一派绅士风度。 廖曾经是县长的秘书,后在党校读了本科和研究生,回到县里担任宣传部长。99年冬,响应政府号召,到外地考察锻炼。在广东省委组织部“支部生活”党刊杂志社里担任责任编辑的一年多时间里,经受了考验和磨练,得到上级领导的好评和赏识。2002年1月正式调入“广高速有限责任公司”党委办公室任副主任,享受正科级干部待遇。 他是成功的,幸运的,他的辉煌腾达是他实力的体现,更是他努力奋斗的历程的见证。我为他的今天喝采,更为他的明天加油。 八、一次难忘的旅行 97年暑假,我们学校组织了一次出外旅游,这次出游给我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可以说是一次难忘的旅行,也是最难忘的一件事。 97年的高考,我校取得了辉煌的成绩,学校决定让我们毕业班的老师走出校门,到外面去走一走看一看,增长些见识,开阔些眼界,也放松放松久已疲劳的神经。 我们分成三个小分队。一队去有“天堂”美称的苏州杭州,一队去中国最大的城市上海,一队去祖国的心脏首都北京。我们选择了北京作为我们旅游的目标。 我们确定好旅游路线:从家乡小县城乘汽车到赣州,由赣州坐火车至南昌,再由省城南昌坐火车达北京。然后由北京途经上海、苏杭返回到江西鹰潭市,再由鹰潭回到赣州,最后从赣州回到老家寻乌县城。 我们一行男男女女,老老少少背着大大小小的行旅包出发了。起初,大家兴致很高,大到人身安全,小到指甲剪、晕车药都考虑准备妥当。但第一站还未到达就有人想打退堂鼓了,说夏日天气如此炎热,骄阳似火,道路岖岖不平,颠簸得直想吐,真是花钱活受罪,还是回家享清福自在些。特别是一些中年女性嘴里唠唠叨叨,没完没了,最多意见分歧,幸好小孩子干劲十足,不知苦与累,坚决吵嚷着不让回去。就这样,我们一路上,好话,坏话,嬉笑声,叹息埋怨声装满了整车箱。 尽管如此,我们整个行程都始终表现出相互体谅、互相帮助的精神。张三不舒服,我们忙着倒茶送水送药,李四不高兴,我们打趣逗乐,王五掉队了,我们帮着背行李,总之我们本着“团结就是力量,坚持就是胜利”的宗旨,平平安安地完成了这次难忘的旅行。这也是我最难忘的一件事。 九、学习普通话的体验 普通话是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方言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的全民族共同语。我是南方人,学普通话自然不如北方人,要学好他是要下一番苦功夫不可的。 现在的学生,一进校园就开始学习普通话,有的从更小些就练习普通话。我们那时读小学中学,除语文课上更有机会外,其它时候是难得学习和使用普通话的。 具体地说,我是进入师范后,才较系统地学习教师的基本功——普通话。也只有在那时,才真正知道普通话的用处、妙处和难处。当与外地籍的同学在一起讨论交流时,那种尴尬、拘束、不安、可笑、给我留下了不灭的记忆,那可谓是我学习普通话最亲切的体验。 在外求学期间,我与外地人交往多于本地人,我觉得老乡在一起用方言交流自然很亲切,很有一种温暖感,安全感,但它限制了我的思维发展,束缚着我的灵感发挥,影响语言间的比较和优化。我今天能有此程度,除了自己的不懈学习外,还得感谢我的交友对象。 本人学习普通话的体验,可简述以下几点: 1、花了较长一段时间去克服害羞、不安的心理。与人交谈最重要的是说话,刚开始发出的音,对方不能完全明白,在脸上表现出莫名其妙的表情,常使你我难堪,甚至还惹笑话,仿佛自己的话是有意制造麻烦、增添笑料的,自然就产生了害羞与不安的心理。经过一段较长的时间后,才慢慢适应并得到克服。 2、方言音与标准音冲突较大,要有的放矢地学习。要多与外地人、陌生人交流交谈,养成普通话思维习惯。 3、习惯发音与普通话发音有差距,较难纠正。已成习惯的,往往自己难于发现,要勇于交谈,多交流心得体会,不耻下问。 4、普通话学习是一个持续的过程,不可中断。如若“二天打鱼,三天晒网”是很难学好的。 5、在不断听读写看、分析比较的基础上学习。通过学习它种方言和外语进行比较学习,也是一种良好的途径。 6、要做生活的有心人,虚心求学,不断上进。只有热爱生活,取人之长,补已之短,才能学有所获。 这以上几点是我学习普通话的体验。 十、我心目中的教师职业 我的职业是教师,我与教师有着太多的联系,我对教师有着不浅的认识和感受。下面就让我用心来读读教师这个职业吧。 教师是光明的使者,赢得了社会的赞誉。这是一种精神的鼓励,亦是“解惑者”追求的彼岸。 师者,晓以理,细入微;动以情,胜父母。能用精神的甘露去洗涤精神的污浊,用心灵温暖去慰藉内心的创伤。这是一种佛门外的奉献,更是一种尽善尽美的儒家风范。 从教久矣,心读教师,说之长,道之难!简言之,“亲近、期望、理解”乃“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正人正已的良师品格。“牢骚、怨恨、发怒”系“道之未闻,业之未精,有惑不解”的害人害已的无能表露。 师爱不同于母爱,在于其更富教育色彩。教师期望的高远,远比父母“望子成龙”宽厚深广,教师为那“心灵的窗口”揭示了一个又一个心灵的秘密。于是,金石为精诚所开凿,奇迹被爱心所创造。 当然,教师不是生活在真空,难免为“地位”、“待遇”烦恼,为“清水衙门”、“两袖清风”牢骚,为“指挥棒”下超负荷工作怨恨、生怒。但这些都将随着时间的推移,社会的进步,自身思想情感的成熟,修养容量的增加而逐渐淡化、消失,因为“教师的天职是变化,自化化人”(陶行知)。 最后,引几行诗文,作为对教师成事业者必经的三境界的概括,以觅感同心受者去品评、回味。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十一、我的读书生活 我爱读书,书是我的精神支柱,读书能给我忘记许许多多的烦恼和忧伤。可以说读书是我最得意的一件事。 小学初中时,除书本外,几乎没什么课外读物,即使有一些,也被升学的重负给压跑了。我真正有机会接触各种各样的书籍是在考上师范以后。师范是造就人民教师的摇篮,教师是培养祖国未来栋梁的人类灵魂工程师,我知道教师身上的责任。在师范图书馆这个知识的海洋里,有很多渴求知识的青年,我在哪里三年阅读了比以前16年还要多的书籍。 我爱鲁迅的“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我爱朱自清的情感和理性,我爱徐志摩的“轻轻的来,轻轻的走”,我爱李逵的双斧,我爱血战长板坡的赵子龙,我爱孔孟之道,我爱沙士比亚,我爱古今中外一切知识营养。 读书期间,我常在图书馆、阅览室守住一方静土,寻觅知识的宝藏,也常在大大小小的书店、书摊转悠。 参加工作后,我向校图书馆借了很多的书,也订购了不少的报刊杂志。我喜欢在茶余饭后翻翻看看,也喜欢在床头屋角,把自己埋在书堆里,独享那份特有的书香与激动。 进入网络时代,我深感眼睛不够用。神奇的互联网,精彩纷呈的图文内容、影音资料,使我应接不暇,流连忘返。太美妙了,我以能拥有电脑而自豪,我又以现在才有电脑而遗憾。 我是个近视者,但我不是书呆子,我会珍惜我的眼睛,但我更珍爱我的读书生活。 十二、我的家庭 我出生在一个山村里,父亲是人民教师,母亲是农村妇女。我是长子,下有一妹妹,一弟弟,我们兄妹三人都已成家立业。 我的家庭与教师有缘,父亲、弟弟、我、妻子,妻兄、妻姐、岳父都是人民的教师,受我们的影响,我们还有很多亲戚都在教育战线上工作。 现在,我说说我的三口之家,重点说说我们家的最重要成员——可爱的女儿。我89年参加工作,97年与一中学英语教师曹某结婚,98年我们有了一个可爱的女儿,我们参照苏东坡的描绘杭州西湖美景的《饮湖上初晴后雨》里面的诗句,给女儿取了个充满诗情画意的名字,姓王,名晴好,这名字寄寓着我们美好的祝愿。2001年9月我们夫妇俩一起从江西来到南海工作。 我们很热爱教育事业,努力承担着工作的重压,恋着学校,爱着学生。为了工作,我们已欠下了一笔感情的债,这是一笔永远令我们夫妇内疚与自责的债,我们欠了女儿许多许多,我们从内心里疼爱着我们可爱的女儿,然而,我们没有过多的时间和精力去亲近她、爱护她,以至于女儿半周岁后就送到乡下她外婆家去,约一月左右看她一次,我们非常珍惜我们短暂的相聚,女儿伸着白胖的小手奔向我们的时候,我们喜悦的心情溢于言表;当趁着女儿熟睡的时候我们偷偷地上车回学校时,妻子在逐渐远去的车上拧抓着我的手强忍着分离的苦痛,不让哭出声来,我们在想着,女儿醒来后会是怎样的莫名其妙和难过伤心?能带来安慰的是女儿在我岳父母的精心爱护下茁壮成长着。后来不足一岁半的女儿回到了我们身边,但不几天就哭喊着、被强迫着送去了幼儿园。回想起以前一幕幕情景,至今心里都有说不出的痛处,很不是滋味。 如今女儿快四岁了,我们仍然相处两地,仍然思念着,挂念着。有人说“思念是一种痛苦”,我说,“我对女儿的思念,那是一种幸福的痛苦”。因为女儿很幸福地生活在爱的空间里。 女儿已在幼儿园受到教师的好评,能唱能跳,常说常笑,长得相当好。我们常常通话,我们时刻感觉到女儿在一天天长大。有个女儿真好,好好! 十三、我所在的集体 我是一名教师,南海一中是我工作的集体。 南海一中是一所全日制市直普通高中,佛山市一级学校。学校位于南海市平洲区,创办于1954年秋,曾在60年代初创造出高考升学率居佛山专区第二名的优异成绩,因而在社会上享有盛誉。十年动乱期间,一度更名为“平洲中学”,1981年恢复原校名,1983年因社会需要成为一所集普教、职教、技教三制于一体的高级中学,1993年恢复普通高中的办学体制。 目前,学校校园占地面积100亩,建筑面积41522M2,绿化覆盖率达9%。2001学年有35个教学班,学生人数达2315人;教职工总人数184人,编制教职工129人,专职教师104人,其中硕士研究生2人,高级教师20人,一级教师53人,教师本科学历以上达99%。 近年来,我校坚持“从大处着眼、从小处着手”的原则,不断推进激励教育、赏识教育,形成了南海一中的德育特色,建设了南海市第一流校风。同时,坚持“我们都是南海一中的主人”为理念,大力提倡“全员参与,民主治校”,大大激发了全体师生员工的爱校建校热情。今天,“校兴我荣,校衰我耻”已成了一中人的强烈共识;“热爱一中,建设一中,振兴一中”已成为校园里最响亮的口号;南海一中的学生,“人人有明确的奋斗目标,人人有堪为楷模的心中偶像,人人有自我激励的座右铭,人人有你追我赶的竞争对手”; “让一中以我为荣”已成为全校师生前进的动力。科、级组墙报,都由老师们用电脑精心设计制作,内容丰富,具有很强的知识性、观赏价值和教育意义,成为校园文化的一道亮丽风景线。 近年来,我校大力推进素质教育和信息化教学,取得了显著的办学成绩。高考上省大专 线人数连年大幅增长,增幅之大全省少有。尤其是2001年高考,取得了上省大专线340人,总上线520人(上线率为66%,其中徐启勇同学夺得南海市英语单科状元)的可喜成绩,赢得了市政府和教育局领导的充分肯定和全市各界的由衷赞誉。教育局领导在高考总结会上把“竭尽全力,倾尽所爱;真心奉献,无怨无悔”概括为“一

很好,介绍了数学运算的简便方法、写好作文的重点,还把许多知识融入到了故事中。

  • 索引序列
  • 孔孟月刊杂志怎么样
  • 孔孟月刊杂志怎么样啊
  • 孔孟月刊是什么刊物
  • 孔孟月刊是什么刊物啊
  • 孔学堂杂志怎么样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