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期刊知识库 > 中国作协主办的刊物

中国作协主办的刊物

发布时间:

中国作协主办的刊物

2010—2011中国当代文学史(上编)考试要点  一、单选  1.60年代初关于历史剧的讨论 史学家吴晗提出“历史剧是艺术 也是历史”的观点 要求历史剧不可虚构和夸张 文学批评家李希凡针对这一观点认为“历史剧是艺术 不是历史”  2.郭沫若用毛泽东两结合的方法谈毛泽东的一首词《蝶恋花》  3.1967年初毛泽东点名批判的文艺黑线人物是—周扬  4.第一次文代会举行是在1949年7月  成立于1946年中华全国文艺作家协会的组织者是张道潘  6.日本投降以后 国民党官方主办的文学刊物是《文艺先锋》  1943年重庆报道了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的情况的报刊是《新华日报》  40年代后期 左翼文化的中心—香港  9.毛泽东文艺思想的特征是—实践性  10.1962年5月《人民日版》副刊开办了一个杂报专栏—《长短录》  11.杨韶萱将《牛郎织女》的故事改编的剧本是《新天河配》  12.被称石油诗人的是—李季  13.话剧《茶馆》的导演是焦菊隐  14.对杂文振兴有卓越贡献的杂文作家是徐懋庸  15.把散文当诗一样写的作家是杨朔  16.当代叙事诗的开篇之作是《漳河水》  17.周立波获得斯大林文学奖的作品是《暴风骤雨》  18.被称为革命文学中的多余人是孙犁  19.《红岩》的作者是罗广斌 杨益言  20.1958年新民歌运动背景下开展的一次大讨论是对新诗发展的道路  21.毛泽东谈新诗意见时提出的创作方式是“两结合”(革命现实主义与革命浪漫主义相结合)  22.引发持续十年文革的直接导火线是对新编历史剧《海瑞罢官》的批判  23.毛泽东对文艺问题的第二次批判是在1964年6月27日  24.郭沫若把从现实政治问题出发 到历史中寻找事件和人物作为对现实发言的依托作为自己历史剧构思的特点  25.郭沫若对曹操的评价—伟大的政治家 军事家 诗人的形象  26.郭沫若写《蔡文姬》的目的—为历史人物翻案  27.郭沫若对武则天的评价—雄才大略 志于富国强兵 从谏如流 知人善任 富于人情味的君主  28—《蔡文姬》哪一部分内容具有爱国主义—“文姬归汉”  29.《蔡文姬》揭示的近代中国社会和文学写作的主题—国家 社会责任与个人情感的冲突  30.曹禺在当代的第一部剧作是《明朗的天》1961年的五幕话剧是《胆剑篇》  在当代创作 改编的戏曲中 吴晗的《海瑞罢官》影响最大 并直接成为重要的政治事件  32.郭小川《将军三部曲》闻捷《复仇的火焰》李季《杨高传》是当代的写实诗 《复仇的火焰》以新疆少数民族生活为题材 讲述1950—1951发生在新疆东部巴里坤草原的叛乱和叛乱平息的过程 有着庞大的艺术结构 追求宏伟恢弘的气势 在展开事件发生的社会背景的描述上 在安排若干复杂交错的人物线索上 在重视人物性格的刻画上 有理由称它为“诗体小说”  33.毛泽东指出中国诗歌的出路 一是名歌 二是古典 在这基础上发展新诗  1964—1965话剧取材主要来自50年代以来社会主义时期的生活 有关亚非拉“反帝反修”运动的想象(如《刚果风雷》《赤道战鼓》等)阶级斗争无一例外是所有作品的主题  《年轻的一代》《霓虹灯下的哨兵》《千万不要忘记》受到当时评论界极高推崇 《千万不要忘记》结构最为严谨  35.贺敬之的政治抒情诗可分为两类:一类相对而言格局较小 更多从民歌和古典诗歌取得借鉴《回延安》 另一类是“鸿篇巨制”《放声歌唱》《十年颂歌》《雷锋之歌》  36.郭小川在当代诗歌的成名作是总题为《致青年公民》的一组政治抒情诗 除“楼梯诗”“半格律体”之外还有“现代赋体”的形式 雪和山谷都采用当代流行的半格律体  二、多选  1.中国作协主办的文学刊物有《人民文学》《文艺报》《新观察》《译文》《文艺学习》《诗刊》《民族文学》《文学评论》  “山西作家群”有那些称号?“山西派”“火花派”“山药蛋派”  3.赵树理40年代的作品有《小二黑结婚《李有才板话》《李家庄的变迁》  4.1962年《人民文学》时报开办的《长短录》专栏的宗旨是表彰先进 匡正实力 活跃思想 增加知识  5.1956年与赵树理同时被誉为中国现代的“语言艺术大师”的有郭沫若 巴金 茅盾 老舍 曹禺  6.十年文革被列为批判的电影有《早春二月》《兵临城下》《燎原》《革命家庭》《红狐赤卫队》  7.杨朔的名篇有《荔枝蜜》《茶花赋》《雪浪花》《香山红叶》  8.40年代后期被称为自由主义作家的作家包括朱光潜 萧乾 沈从文  9.《三家村札记》的作者有吴晗 邓阔 廖沫沙  10.属于政治抒情诗的有《放声歌唱》《雷锋之歌》《十年颂歌》  三、论述题  1.柳青《创业史》(第一部)艺术成就  《创业史》堪称当代以反映农村题材并具有史诗性的鸿篇巨制 评论界用现实主义小说的最高尺度“广度”“深度”来评价这部小说 足以证明它的艺术成就  小说正反两条主线鲜明 并贯穿始终 小说对摇摆在两条阵线间的代表人物梁三老汉形象的刻画 评论界认为是《创业史》最突出成就的标志 梁三老汉的形象 一是形象的丰满 厚实 二是揭示了社会现实面貌的深刻和广度  小说运用了夹叙夹议的叙述方式,叙述语调与人物语言的鲜明距离有助于实现叙述者对故事的介入 显示叙述者全知的权威姿态 直接揭示人物的情感 心理 动机 叙述语调还可以对人物事件做出解说和评判 从典型性和深度等方面评述 《创业史》的艺术成就显然在赵树理当代农村小说之上  2.老舍《茶馆》的艺术特色  老舍的名作《茶馆》(1957)为裕泰的茶馆在三个时期(清末、民国初年、内战爆发前夕)的变化,来表现19世纪末到新中国成立前的中国历史变迁。过三个时代的对比,表达了作者对新社会制度往。老舍在展开这一宏大主题时,选择从“侧面”,从“小人物”生活变迁的角度入手,并把描述范围限定在茶馆这一“小社会”中。他没有采取以中心情节和贯穿全剧的冲突这种当代话剧常见的结构方式,而采用被称为“图卷戏”或“风俗画”的创新形式。众多人物被放置在显现不同时代风貌的情景中。剧中人物,涉及市民社会的“三教九流”,其中,王利发、常四爷和秦仲义是贯穿全剧的三个人物。  3.百花文学的特征  绝大部分是短篇创作 写作的这些作品中 固然有“老资格”作家 主要还是在四五十年代之交走上文学道路的青年作者 他们的创作表面上看呈现出两种倾向 一种要求创作加强其现实政治的“干预性”更多负起揭发时弊 关切社会责任缺陷的责任 另一种则在要求文学向“艺术”的回归 清理加在它身上过多的社会政治的负累 两种趋向看起来正相反对 其实在作家的精神意向上互为关联  “十年动乱”文学思潮  十年文学思潮成称为政治文艺思潮 是一个特殊阶段 不存在一种具体意义上的文学思潮 所谓文学思潮只是盗用文学的名义 实质上是一种普遍泛滥的极左的政治潮流 其中表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以《纪要》为代表的对既往文学传统和成就的全盘否定 《纪要》中心是炮制了一条“黑线专政论” 《黑八论》作为文艺阵线的代表 以《纪要》为代表的这股文化虚无主义潮流在文革中对文学进行了全面批判和扫荡 造成了当代文学一段难以填补的空白和断层的历史  5.《红旗谱》开头楔子的作用  一方面将事件向深处延伸 证明革命的历史依据 另一方面是为正文提供铺垫和对比  6.当代短篇小说讨论的焦点问题  7.1958年郭沫若的一百零一首组诗“百花齐放的特点是什么?  具有大跃进的时代色彩(1天等于20年)或诗及时配合政治的典范  8从题材角度讲 短篇与长篇的区别  长篇侧重于表现历史 短篇更多关注现实 关注行进中的情境和事态  9.《文艺报》针对赵树理哪一部小说展开了讨论?《锻炼锻炼》  10.赵树理文学观念前后有何变化?  在小说观念上 也坚持小说写作与农村实际工作同一的理解 不过后来不在特别坚持把小说当做农村工作指南的那种看法 而且更突出了从传统戏曲等相承的“教益”的功能观  11.简述《龙须沟》的内容和主题 体现了老舍的哪些基本艺术特征  《龙须沟》以北京市人民政府未=为整理一条臭水沟为中心情节 通过住在沟沿上的大杂院的四户居民在新旧社会不同的生活遭遇 表达力作者对新生政权的歌颂之情和“人民政府爱人民 人民政府人民爱”的中心主题  人物形象的个性化 戏剧冲突的生活化 人物语言的性格化  12.第二次话剧高潮的主要作品  《霓虹灯下的哨兵》主人公好八连排长陈喜 经得起资产阶级的腐蚀和各种环境的考验 《千万不要忘记》主人公丁少纯 机电厂工人 必须对青年进行社会主义教育 正确处理好日常生活中的时间问题《年轻的一代》主人公地质学院毕业生林育生 一个人的成长好与坏决定因素并不在家庭(革命血统论)  革命历史剧有《兵临城下》《红色风景》《七月流水》《最后一幕》《杜鹃山》《东进行曲》 历史剧有田汉《关汉卿》郭沫若《武则天》曹禺《胆剑篇》  大写十三年——1950—1963 十七年文学——1949—1966(五六十年代 文革发生前)  四、名词解释  1.西南边疆群——生活或战斗在川西 云贵等西南边疆的解放军战士在搜集 整理当地民间史诗 抒情诗的基础上进行再创作的一群青年军人作家 其中有公刘 顾工等  2.第四种剧本——反映工农兵生活题材以外的其他题材的剧本 如岳野的《同甘共苦》 写的是老干部与他前妻及现任妻子的感情纠葛  3.非主流文学——那些偏离或悖逆主流文学规范的主张和创作 产生于文学规范要求有所放松 对规范发生多异性理解的时期 如“百花时代” 政策调整时期以及文革时期  4.海派小说  四十年代生活在上海的一些作者专门写上海市民日常生活的一些作品和小说 被称为海派小说 海派小说在三四十年代就受到文学界的批判 进入五十年代后更失去了存在的合理性 如张爱玲 苏青等  5.《刘志丹》事件——1962年在中共八届十中全会上 这部描写刘志丹创建陕甘红军和根据地段经历的长篇小说被批判为“为高岗翻案的大毒草”并引发出毛泽东的“利用小说进行反党,是一大发明”的著名批语 最后成立了以康生为组长的《刘志丹》专案审查组“这事件受株连者数以万计 许多人受到残酷迫害”  7.九叶派 ——江苏人民出版社把辛迪等九人的诗作以《九叶》作为诗集名而正式出版 故称“九叶派”  8.七月派——抗日战争期间 在胡风主编的《七月》杂志上发表诗作或在《七月诗丛》专栏出版诗集的一批诗人 这批诗人大都受胡风文艺思想的影响 其中有些后来被打入胡风反革命的骨干分子  9.三突出——在所有人物中突出正面人物 在正面人物中突出英雄人物 在英雄人物中突出主要英雄人物  10.三结合——领导出思想 群众出生活 作家出技巧  11.三中心——  12.三名三高—— 名演员 名教授 高工资 高奖金 高稿酬  13.《纪要》  14.天安门诗歌  1976年 4月5日 清明节前后 北京数百万民众到天安门广场用各种形式悼念周总理的逝世 其中诗歌是被广泛用运用的一种形式 用来表现对四人帮极左路线罪行的谴责和愤懑盟的诗歌  15.地下文学——文革期间秘密和办秘密的由知识青年写的未公开发表的手抄小说和诗歌  16.山药蛋派——这是一个含有土特产象征意味和地域色彩的形象化的比喻 因为以赵树理为代表的的包括马蜂等六位作家都出生和生活在山西 都以山西农村生活为题材从事小说创作 即挂有出生地山西省的名字 还形象地赋予土豆这类蔬菜人格化的意蕴  17.黑八论——黑八论是文艺黑线的代表观点 具体指“写真实“论 “现实主义——广阔的道路”论 “现实主义深化”论 “反题材决定”论 “写中间人物”论 “反火药味”论  18.文化性格——作家出身与生活经验及其作品取材的地理区域 其特征是地域的转移 作家中心的重点由原来五四大多出生于南方江浙 福建 四川 湖南一带的作家向当代出生于西北 中原一带转移 像晋察冀 陕甘宁 晋冀鲁豫  19.楼梯诗——将诗行排列成梯形形状的诗 原属苏联诗人马雅可夫斯基为适应朗诵需要将散文诗的长句切割成梯式排列而成为一种新的诗歌样式 被称为剁碎了的散文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是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会会刊。主管单位是中国作家协会,主办单位是中国现代文学馆,并与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会合编。编辑部设在中国现代文学馆。《丛刊》创刊于1979年11月,是全国唯一的中国现代文学研究的专门性学术刊物,代表着本学科领域的最新与最高研究水平。大量新的专业人才都是通过《丛刊》首次或屡次发表自己的研究成果,《丛刊》为培养这一学科的新生力量做出了贡献。注重论文的学术性、科学性和当代性,鼓励独创性见解,热情扶持新生力量是《丛刊》的一贯指导方针。《丛刊》创刊之始,由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会与北京出版社合编,北京出版社出版。1985年,改由中国现代文学馆与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会合编,作家出版社出版。这一学科的奠基人之一王瑶先生担任《丛刊》首任主编,第二任是樊骏先生,第三任由吴福辉、钱理群共同担任,第四任由吴福辉、温儒敏共同担任。现任主编为吴义勤、温儒敏。经过20多年的努力,《丛刊》已经建立了一支相对稳定的作者队伍和读者队伍,已经成为专业性的交流学术思想和研究成果的全国核心期刊,被《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选用为来源期刊,成为值得中国现代文学研究者、大学中文系师生长久保存的参考书,并在国际学术界享有一定的声望。《丛刊》从2005年改为双月刊,2011年起改为月刊。 刊名: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Studies on Modern Chinese Literature主办: 中国现代文学馆周期: 月刊出版地:北京市语种: 中文;开本: 大32开ISSN: 1003-0263CN: 11-2589/I历史沿革:现用刊名: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创刊时间:1979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引文数据库(CHSSCD—2004)核心期刊:cssci来源期刊(2012-2013)中文核心期刊(2008)中文核心期刊(2004)中文核心期刊(2000)中文核心期刊(1996)中文核心期刊(1992) 一、来稿请直接寄至编辑部,勿寄个人,以免延误。二、来稿须未曾在其他刊物发表,并符合本刊稿例格式。非经同意,电子邮件、软盘、传真件等不能作为正式投稿方式。三、寄交打印稿需用A4纸单面打印;寄交手写稿,需用16开稿纸誊写清楚,一字(含标点符号)一格。欢迎附电子文本。请在文末标明来稿字数。四、来稿需有200字以下的内容提要和关键词,并务请用另页附上:作者姓名、任职机构、通讯地址、邮编、电话或传真、电子信箱。五、引文及注释:A.作者应对照原著认真核对引文,请勿直接从网上下载引文。B.注释采用尾注。必须准确标明1.作者/编者/译者;2.书名/文章题目;3.出版社;4.卷期/出版年月;5.页码等资料用阿拉伯数字统一编码。C.引文注释范例:1.①严家炎:《复调小说:鲁迅的突出贡献》,载《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1年第3期。2.②王瑶著:《中国新文学史稿》,上海,开明书店,1951年1月,第20页。六、书评稿需寄一本样书。七、来稿一经采用,即付稿酬,并赠样书。稿酬从2008年起上调为60元/千字。 为适应学术发展的需要,《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从2011年第一期开始,由原来的双月刊改为月刊,每月一期,全年12期,容量大大扩展了。还有一个变动,就是打通“现代”与“当代”的界限,既发表现代文学也发表当代文学的研究成果。过去《丛刊》也发表过少量“当代”的文章,时限主要是“文革”之前的,更明确把“当代”的研究也纳入刊发的范围,但要求是偏重文学史的研究性论文,不发表一般的评论。现代文学与当代文学研究本来就是一个学科,没有必要再细分,“打通”才有利于视野展开,有利于研究深入。至于定位在发表研究性学术论文,是为了区别于其他评论性刊物,两者的功能及读者需求上都是有差异的。 为加强当代部分的编辑工作,《丛刊》编委会增聘了一些偏重当代文学研究的著名学者,编辑部将得到充实,审稿制度也将进一步完善。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1979年创刊,至今32年了。三十多年来,本刊始终致力于引领现代文学研究方向,呈现这个领域最优秀的成果,扶植现代文学新进的学者,支撑本学科的建设。本刊不趋炎附势,随波逐流,一心靠学术品格与刊物质量,靠广大作者读者的支持,跻身全国人文社科学界最有影响的刊物行列,也是海外中国学研究最常用的刊物之一,在学界享有较高的地位。《丛刊》的风格是“持重”,这可以说是本刊的学术个性,也是办刊的传统。王瑶先生那一代奠定的刊物方向,三十多年来我们是一直坚守的,走过来真不容易。 改版后的《丛刊》还是以学术为本,要保持她“持重”的风格。在当今比较浮躁的风气中,这“持重”的刊物个性尤显可贵,要坚持的确很难,但我们会努力。同时,也会注意不断把握学界的脉动,办得更加活跃,更加大气,也更能适应广大读者特别是青年学者的需求。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是现代文学研究会的会刊,同时又是在中国作协领导下、由中国现代文学馆主办的期刊,是文学馆的一个窗口。现代文学研究会实质性地参与了刊物的工作,与文学馆一直有良好的合作关系,改版后将进一步加强合作,完善编辑管理制度,和读者作者密切联系,扩大与争取更多更好的稿源,使刊物的学术质量与编辑质量得到充分的保证。 我们恳切期望学界朋友和广大读者一如既往支持《丛刊》,因为《丛刊》过去是、今后仍然是我们大家切磋学问的平台,是交流成果、增进情感的美好园地。 吴义勤 温儒敏 2010年11月27日

应该是《诗刊》吧。。。

中国作协主办的刊物是什么

简称中国作协,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中国各民族作家自愿结合的专业性人民团体,是党和政府联系广大作家、文学工作者的桥梁和纽带,是繁荣文学事业、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社会力量。会址在北京朝阳区东土城路25号。现任主席为铁凝,副主席为王安忆(女) 、叶辛、刘恒、李冰、李存葆、何建明、张平、张抗抗(女) 、陈忠实、陈建功、莫言、高洪波、廖奔、谭谈。党组副书记钱小芊。简介中国作家协会的前身是中华全国文学工作者协会(简称全国文协),1947年7月23日在北平成立。1953年10月,全国文协正式更名为中国作家协会。中国作家协会的最高权力机构是全国代表大会(原称会员代表大会)。全国代表大会每5年举行一次,选举产生全国委员会(原称理事会)。在全国代表大会闭会期间,由全国委员会负责执行全国代表大会和全国委员会的决议。书记处为作协的常设机构,负责处理协会的日常工作和根据需要建立相应的工作机构及专门委员会。书记处书记由主席团推举产生。 中国作协是一个独立的、中央一级的全国性人民团体。现有团体会员39个, 个人会员6128人,基本上荟萃了我国文学界的人才精华。其主要任务是:组织作家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学习党的方针政策。组织文学评奖,对优秀的创作成果和创作人才,给予表彰和奖励。进行文学理论研究,开展健康说理的文学评论和实事求是的文学批评。发现和培养各民族文学创作、评论、编辑、翻译的新生力量,促进各民族文学的发展。增进同台、港、澳地区和海外同胞中作家的联系,推进中外文学交流,代表中国作家参加国际文学活动。反映作家的意见和要求,依据宪法和法律的规定,维护会员的合法权益等。 中国作家协会内设办公厅、人事部、对外联络部、创作联络部等职能部门和机关党委。负责协调机关工作和会务组织工作,进行人事管理,安排中外作家双边互访、进行文学交流,同会员与各地作协及团体会员联系、组织文学评奖和进行会员会籍管理,负责机关党的思想、组织和作风建设。中国作协主管和主办的报刊有《文艺报》、《人民文学》、《诗刊》、《民族文学》、《中国作家》、《小说选刊》、《作家文摘》、《中国校园文学》、《环球企业家》等9家报、刊和作家出版社。协会下设机关服务中心、创作研究部、鲁迅文学院、中国现代文学馆、中华文学基金会等事业单位。为加强学术研讨和交流活动,中国作协设有小说创作委员会、儿童文学委员会、少数民族文学委员会、报告文学委员会、军事文学委员会、影视文学委员会、期刊工作委员会、中直工作委员会、作家权益保障委员会、中外文学交流委员会和港、澳、台暨海外华文文学交流委员会等11个专业委员会,分别负责各文学门类的学术交流和研讨活动及有关方面的组织联络活动。 为推动和繁荣当代中国文学创作,中国作协设有鲁迅文学奖、茅盾文学奖、宋庆龄全国优秀儿童文学奖、全国少数民族文学创作奖和青年文学奖(庄重文文学奖)等五项我国具有最高荣誉的文学大奖。其中茅盾文学奖每4年评选一次;宋庆龄全国优秀儿童文学奖和全国少数民族文学创作奖每3年评选一次。用以鼓励优秀文学创作,推动社会主义文学事业的繁荣与发展,奖励已经取得相当文学成就的文学新秀。中国作协过去几十年有两名主席,分别是茅盾(1949年至1981年)和巴金(1984年至2005年),两人都是中国文学巨匠,在担任作协主席的同时也出任中国政协副主席。

《诗刊》创刊于1957年1月,由中国作家协会主办。是以发表当代诗人诗歌作品为主《星星》诗刊创刊于1957年1月,是中国社科院评定的国家级中文类核心期刊之一《诗选刊》杂志于2000年创刊,由河北省作家协会主办《扬子江》诗刊是江苏省作协主办,中文类核心期刊之一

2010—2011中国当代文学史(上编)考试要点  一、单选  1.60年代初关于历史剧的讨论 史学家吴晗提出“历史剧是艺术 也是历史”的观点 要求历史剧不可虚构和夸张 文学批评家李希凡针对这一观点认为“历史剧是艺术 不是历史”  2.郭沫若用毛泽东两结合的方法谈毛泽东的一首词《蝶恋花》  3.1967年初毛泽东点名批判的文艺黑线人物是—周扬  4.第一次文代会举行是在1949年7月  成立于1946年中华全国文艺作家协会的组织者是张道潘  6.日本投降以后 国民党官方主办的文学刊物是《文艺先锋》  1943年重庆报道了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的情况的报刊是《新华日报》  40年代后期 左翼文化的中心—香港  9.毛泽东文艺思想的特征是—实践性  10.1962年5月《人民日版》副刊开办了一个杂报专栏—《长短录》  11.杨韶萱将《牛郎织女》的故事改编的剧本是《新天河配》  12.被称石油诗人的是—李季  13.话剧《茶馆》的导演是焦菊隐  14.对杂文振兴有卓越贡献的杂文作家是徐懋庸  15.把散文当诗一样写的作家是杨朔  16.当代叙事诗的开篇之作是《漳河水》  17.周立波获得斯大林文学奖的作品是《暴风骤雨》  18.被称为革命文学中的多余人是孙犁  19.《红岩》的作者是罗广斌 杨益言  20.1958年新民歌运动背景下开展的一次大讨论是对新诗发展的道路  21.毛泽东谈新诗意见时提出的创作方式是“两结合”(革命现实主义与革命浪漫主义相结合)  22.引发持续十年文革的直接导火线是对新编历史剧《海瑞罢官》的批判  23.毛泽东对文艺问题的第二次批判是在1964年6月27日  24.郭沫若把从现实政治问题出发 到历史中寻找事件和人物作为对现实发言的依托作为自己历史剧构思的特点  25.郭沫若对曹操的评价—伟大的政治家 军事家 诗人的形象  26.郭沫若写《蔡文姬》的目的—为历史人物翻案  27.郭沫若对武则天的评价—雄才大略 志于富国强兵 从谏如流 知人善任 富于人情味的君主  28—《蔡文姬》哪一部分内容具有爱国主义—“文姬归汉”  29.《蔡文姬》揭示的近代中国社会和文学写作的主题—国家 社会责任与个人情感的冲突  30.曹禺在当代的第一部剧作是《明朗的天》1961年的五幕话剧是《胆剑篇》  在当代创作 改编的戏曲中 吴晗的《海瑞罢官》影响最大 并直接成为重要的政治事件  32.郭小川《将军三部曲》闻捷《复仇的火焰》李季《杨高传》是当代的写实诗 《复仇的火焰》以新疆少数民族生活为题材 讲述1950—1951发生在新疆东部巴里坤草原的叛乱和叛乱平息的过程 有着庞大的艺术结构 追求宏伟恢弘的气势 在展开事件发生的社会背景的描述上 在安排若干复杂交错的人物线索上 在重视人物性格的刻画上 有理由称它为“诗体小说”  33.毛泽东指出中国诗歌的出路 一是名歌 二是古典 在这基础上发展新诗  1964—1965话剧取材主要来自50年代以来社会主义时期的生活 有关亚非拉“反帝反修”运动的想象(如《刚果风雷》《赤道战鼓》等)阶级斗争无一例外是所有作品的主题  《年轻的一代》《霓虹灯下的哨兵》《千万不要忘记》受到当时评论界极高推崇 《千万不要忘记》结构最为严谨  35.贺敬之的政治抒情诗可分为两类:一类相对而言格局较小 更多从民歌和古典诗歌取得借鉴《回延安》 另一类是“鸿篇巨制”《放声歌唱》《十年颂歌》《雷锋之歌》  36.郭小川在当代诗歌的成名作是总题为《致青年公民》的一组政治抒情诗 除“楼梯诗”“半格律体”之外还有“现代赋体”的形式 雪和山谷都采用当代流行的半格律体  二、多选  1.中国作协主办的文学刊物有《人民文学》《文艺报》《新观察》《译文》《文艺学习》《诗刊》《民族文学》《文学评论》  “山西作家群”有那些称号?“山西派”“火花派”“山药蛋派”  3.赵树理40年代的作品有《小二黑结婚《李有才板话》《李家庄的变迁》  4.1962年《人民文学》时报开办的《长短录》专栏的宗旨是表彰先进 匡正实力 活跃思想 增加知识  5.1956年与赵树理同时被誉为中国现代的“语言艺术大师”的有郭沫若 巴金 茅盾 老舍 曹禺  6.十年文革被列为批判的电影有《早春二月》《兵临城下》《燎原》《革命家庭》《红狐赤卫队》  7.杨朔的名篇有《荔枝蜜》《茶花赋》《雪浪花》《香山红叶》  8.40年代后期被称为自由主义作家的作家包括朱光潜 萧乾 沈从文  9.《三家村札记》的作者有吴晗 邓阔 廖沫沙  10.属于政治抒情诗的有《放声歌唱》《雷锋之歌》《十年颂歌》  三、论述题  1.柳青《创业史》(第一部)艺术成就  《创业史》堪称当代以反映农村题材并具有史诗性的鸿篇巨制 评论界用现实主义小说的最高尺度“广度”“深度”来评价这部小说 足以证明它的艺术成就  小说正反两条主线鲜明 并贯穿始终 小说对摇摆在两条阵线间的代表人物梁三老汉形象的刻画 评论界认为是《创业史》最突出成就的标志 梁三老汉的形象 一是形象的丰满 厚实 二是揭示了社会现实面貌的深刻和广度  小说运用了夹叙夹议的叙述方式,叙述语调与人物语言的鲜明距离有助于实现叙述者对故事的介入 显示叙述者全知的权威姿态 直接揭示人物的情感 心理 动机 叙述语调还可以对人物事件做出解说和评判 从典型性和深度等方面评述 《创业史》的艺术成就显然在赵树理当代农村小说之上  2.老舍《茶馆》的艺术特色  老舍的名作《茶馆》(1957)为裕泰的茶馆在三个时期(清末、民国初年、内战爆发前夕)的变化,来表现19世纪末到新中国成立前的中国历史变迁。过三个时代的对比,表达了作者对新社会制度往。老舍在展开这一宏大主题时,选择从“侧面”,从“小人物”生活变迁的角度入手,并把描述范围限定在茶馆这一“小社会”中。他没有采取以中心情节和贯穿全剧的冲突这种当代话剧常见的结构方式,而采用被称为“图卷戏”或“风俗画”的创新形式。众多人物被放置在显现不同时代风貌的情景中。剧中人物,涉及市民社会的“三教九流”,其中,王利发、常四爷和秦仲义是贯穿全剧的三个人物。  3.百花文学的特征  绝大部分是短篇创作 写作的这些作品中 固然有“老资格”作家 主要还是在四五十年代之交走上文学道路的青年作者 他们的创作表面上看呈现出两种倾向 一种要求创作加强其现实政治的“干预性”更多负起揭发时弊 关切社会责任缺陷的责任 另一种则在要求文学向“艺术”的回归 清理加在它身上过多的社会政治的负累 两种趋向看起来正相反对 其实在作家的精神意向上互为关联  “十年动乱”文学思潮  十年文学思潮成称为政治文艺思潮 是一个特殊阶段 不存在一种具体意义上的文学思潮 所谓文学思潮只是盗用文学的名义 实质上是一种普遍泛滥的极左的政治潮流 其中表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以《纪要》为代表的对既往文学传统和成就的全盘否定 《纪要》中心是炮制了一条“黑线专政论” 《黑八论》作为文艺阵线的代表 以《纪要》为代表的这股文化虚无主义潮流在文革中对文学进行了全面批判和扫荡 造成了当代文学一段难以填补的空白和断层的历史  5.《红旗谱》开头楔子的作用  一方面将事件向深处延伸 证明革命的历史依据 另一方面是为正文提供铺垫和对比  6.当代短篇小说讨论的焦点问题  7.1958年郭沫若的一百零一首组诗“百花齐放的特点是什么?  具有大跃进的时代色彩(1天等于20年)或诗及时配合政治的典范  8从题材角度讲 短篇与长篇的区别  长篇侧重于表现历史 短篇更多关注现实 关注行进中的情境和事态  9.《文艺报》针对赵树理哪一部小说展开了讨论?《锻炼锻炼》  10.赵树理文学观念前后有何变化?  在小说观念上 也坚持小说写作与农村实际工作同一的理解 不过后来不在特别坚持把小说当做农村工作指南的那种看法 而且更突出了从传统戏曲等相承的“教益”的功能观  11.简述《龙须沟》的内容和主题 体现了老舍的哪些基本艺术特征  《龙须沟》以北京市人民政府未=为整理一条臭水沟为中心情节 通过住在沟沿上的大杂院的四户居民在新旧社会不同的生活遭遇 表达力作者对新生政权的歌颂之情和“人民政府爱人民 人民政府人民爱”的中心主题  人物形象的个性化 戏剧冲突的生活化 人物语言的性格化  12.第二次话剧高潮的主要作品  《霓虹灯下的哨兵》主人公好八连排长陈喜 经得起资产阶级的腐蚀和各种环境的考验 《千万不要忘记》主人公丁少纯 机电厂工人 必须对青年进行社会主义教育 正确处理好日常生活中的时间问题《年轻的一代》主人公地质学院毕业生林育生 一个人的成长好与坏决定因素并不在家庭(革命血统论)  革命历史剧有《兵临城下》《红色风景》《七月流水》《最后一幕》《杜鹃山》《东进行曲》 历史剧有田汉《关汉卿》郭沫若《武则天》曹禺《胆剑篇》  大写十三年——1950—1963 十七年文学——1949—1966(五六十年代 文革发生前)  四、名词解释  1.西南边疆群——生活或战斗在川西 云贵等西南边疆的解放军战士在搜集 整理当地民间史诗 抒情诗的基础上进行再创作的一群青年军人作家 其中有公刘 顾工等  2.第四种剧本——反映工农兵生活题材以外的其他题材的剧本 如岳野的《同甘共苦》 写的是老干部与他前妻及现任妻子的感情纠葛  3.非主流文学——那些偏离或悖逆主流文学规范的主张和创作 产生于文学规范要求有所放松 对规范发生多异性理解的时期 如“百花时代” 政策调整时期以及文革时期  4.海派小说  四十年代生活在上海的一些作者专门写上海市民日常生活的一些作品和小说 被称为海派小说 海派小说在三四十年代就受到文学界的批判 进入五十年代后更失去了存在的合理性 如张爱玲 苏青等  5.《刘志丹》事件——1962年在中共八届十中全会上 这部描写刘志丹创建陕甘红军和根据地段经历的长篇小说被批判为“为高岗翻案的大毒草”并引发出毛泽东的“利用小说进行反党,是一大发明”的著名批语 最后成立了以康生为组长的《刘志丹》专案审查组“这事件受株连者数以万计 许多人受到残酷迫害”  7.九叶派 ——江苏人民出版社把辛迪等九人的诗作以《九叶》作为诗集名而正式出版 故称“九叶派”  8.七月派——抗日战争期间 在胡风主编的《七月》杂志上发表诗作或在《七月诗丛》专栏出版诗集的一批诗人 这批诗人大都受胡风文艺思想的影响 其中有些后来被打入胡风反革命的骨干分子  9.三突出——在所有人物中突出正面人物 在正面人物中突出英雄人物 在英雄人物中突出主要英雄人物  10.三结合——领导出思想 群众出生活 作家出技巧  11.三中心——  12.三名三高—— 名演员 名教授 高工资 高奖金 高稿酬  13.《纪要》  14.天安门诗歌  1976年 4月5日 清明节前后 北京数百万民众到天安门广场用各种形式悼念周总理的逝世 其中诗歌是被广泛用运用的一种形式 用来表现对四人帮极左路线罪行的谴责和愤懑盟的诗歌  15.地下文学——文革期间秘密和办秘密的由知识青年写的未公开发表的手抄小说和诗歌  16.山药蛋派——这是一个含有土特产象征意味和地域色彩的形象化的比喻 因为以赵树理为代表的的包括马蜂等六位作家都出生和生活在山西 都以山西农村生活为题材从事小说创作 即挂有出生地山西省的名字 还形象地赋予土豆这类蔬菜人格化的意蕴  17.黑八论——黑八论是文艺黑线的代表观点 具体指“写真实“论 “现实主义——广阔的道路”论 “现实主义深化”论 “反题材决定”论 “写中间人物”论 “反火药味”论  18.文化性格——作家出身与生活经验及其作品取材的地理区域 其特征是地域的转移 作家中心的重点由原来五四大多出生于南方江浙 福建 四川 湖南一带的作家向当代出生于西北 中原一带转移 像晋察冀 陕甘宁 晋冀鲁豫  19.楼梯诗——将诗行排列成梯形形状的诗 原属苏联诗人马雅可夫斯基为适应朗诵需要将散文诗的长句切割成梯式排列而成为一种新的诗歌样式 被称为剁碎了的散文

中国医师协会主办的刊物

应该不是的吧,所以你找不到。

不是中国医师学会主办的刊物,是国家新闻部所发的一个刊物,但是它的含金量很高,所以他就推荐这一些医师看

首先,医学论文分普刊,核心期刊。核心又分,科技核心和中文核心。另外,需要纠正期刊并没有所谓的好投难投的区分,这实际上是大家一种错误的理解。可能有些人觉得好中,有的人觉得难中。其实是自己文章本身的原因和选刊的原因。其次,如果从科学的角度去分析,一本核心版面页数越多自然收录的概率就会越大。例如,旬刊,半月刊肯定要比月刊双月刊收录的多一些。医学论文发表,影响的因素有很多,第一是本身文章质量要过关,第二是杂志社审稿,收录要快,第三是自己的科研背景要满足杂志社的条件。详细的医学论文发表经验优助医学更为擅长。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由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连续性电子期刊。学会之所以要定这个期刊,是因为认可他医学方面的专业性。

吉林省作协主办刊物

吉林文学的繁荣发展得益于文学机制的建立和完善。首先是重点作品扶持机制的建立和完善,从2009年开始,在中共吉林省委宣传部的领导和支持下,吉林省作协开展了重点文学作品创作选题扶持工作,共扶持重点作品46项,2011年又在该项工程的基础上推出“吉林文学十年写作计划”,力争用10年左右的时间,持续开展精品带动战略,推动全省文学创作向思想艺术的高地迈进。在2010年成功举办了“三位散文家评论研讨会”后,2011年计划召开“十位小说家评论研讨会”。建立和完善吉林文学的两项重要奖励制度。2002年,吉林省作协设立了“吉林文学奖”,并制定了《吉林文学奖评奖条例》,迄今已成功举办两届,共有35部作品获奖。第三届评奖工作正在进行中。2002年,吉林省作协还出台了“文学再奖励专项奖励”政策,制定了《吉林省作家协会文学创作再奖励条例》,旨在对吉林作家在国家级重要期刊、选刊发表或选载,以及国家和省部级大奖中获奖的作品实施再奖励。并分别在2002年和2005年成功举办了两届,共有90人次137部作品获得再奖励。第三届的遴选工作已经结束。吉林文学“两奖”制度的建立,是吉林省作协繁荣促进新世纪吉林文学发展的重要举措。办好“一院两刊”。首先把吉林省文学院作为省级创作的专门事业机构建设好。吉林省文学院就全省重点文学创作积极开展研讨,确定重点作家重点作品跟踪服务,实施精品战略,推动重点作品扶持计划,召开创作年会,连续5年编辑出版《吉林文学作品年选》,把全省重点作家团结在文学院周围,很好地发挥了以创作为中心,以重点作家重点作品为服务对象的功能。吉林省文学院和吉林省作协创作联络部还先后为高君、李发锁等人召开小说作品研讨会。积极办好文学刊物《作家》和作协内部刊物《文坛风景线》,打造文学创作发表和服务的平台。由吉林省作协主办的文学杂志《作家》是国内惟一的彩版文学杂志,被评为国家期刊奖百种重点期刊、全国中文核心期刊。新时期以来,《作家》发表了包括宗璞的《我是谁》、韩少功的《文学的根》、史铁生的《奶奶的星星》、苏童的《已婚男人杨泊》、刘震云的《温故一九四二》、述平的《某》、迟子建的《亲亲土豆》、毕飞宇的《哺乳期的女人》、鬼子的《伤心的黑羊》、余华的《黄昏的男孩》、池莉的《一夜盛开如玫瑰》、徐坤的《厨房》、赵本夫的《天下无贼》等大量优秀作品,其中一些作品多次获得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和鲁迅文学奖。2010年吉林省作协加大扶持力度,在办刊经费和编辑人才使用等方面积极支持,使其保持了纯正活泼的发展趋势。吉林省作协通过《文坛风景线》联系全省广大会员,及时发现有潜力的作者并予以重点培养。辽源市诗歌学会主办的《关东诗人》及其关东诗人论坛、关东诗人网刊,得到了中国诗歌学会和吉林省作协的大力扶持,现已在全国小有名气。吉林省作协在中国作协的指导下,积极贯彻落实中共吉林省委“繁荣吉林文学创作,培养吉林文学创作队伍”的指示精神,脚踏实地、竭尽全力地为吉林作家服务,充分发挥吉林省作协的组织作用,支持鼓励作家深入生活,刻苦创作,并力争在10年内创作出一批具有丰富精神内涵和较高艺术水准的文学精品,以回报社会、回报人民、回报伟大的时代。

小说选刊

省作家协会主办的刊物杂志

《山东文学》由山东省作家协会主办,创刊于1950年,国内、国际公开发行。创刊60年来,推出了一大批作家和作品,在国内外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在中国文学期刊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更具体的资料您可以查看:

扬子江诗刊杂志目前为核心刊物,杂志每个月的12日和28日为出版发行,期刊从收到稿件到发出稿件的处理通知具体时限为2个月。文章录用后,编辑部会通过邮件或者是电子录用通知书的方式回复信息。在确定收到编辑部的用稿通知之后,扬子江诗刊杂志会给作者发送确认刊登的具体相关信息。扬子江诗刊杂志是由江苏省作家协会主办的专业学术期刊,扬子江诗刊杂志创始于1999,杂志的期刊级别是:核心期刊,属于双月刊,并且在国内外公开发行。扬子江诗刊杂志杂志对来稿质量要求很高,因此退稿率也较高,但是扬子江诗刊杂志编辑部的审稿效率很高,不会耽误作者时间,作者可以根据专家给的审稿意见认真修改。《扬子江诗刊》是江苏作家协会主办的大型原创性汉语诗歌双月刊,创刊二十多年来,赢得了海内外诗坛的广泛赞誉,为诗歌爱好者所推崇。2022年,将继续秉承“经典、气质、多元”的办刊宗旨,融合百家诗风,力求展示当代诗歌的最新风貌,加强对优秀诗歌文本的寻访与推介。

  • 索引序列
  • 中国作协主办的刊物
  • 中国作协主办的刊物是什么
  • 中国医师协会主办的刊物
  • 吉林省作协主办刊物
  • 省作家协会主办的刊物杂志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