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期刊知识库 > 学前课程研究投稿经验总结

学前课程研究投稿经验总结

发布时间:

学前课程研究投稿经验总结

1.研究对象的选择 研究对象可以是人,也可以是事。在学前教育科研中,一般以人作为研究对象。 选择研究对象,首先要确定是进行总体研究、抽样研究还是个案研究。 总体研究是对研究对象个体进行的研究。总体就是指全部研究对象,是一定时空范围内研究对象的总和。例如,“上海市区6岁儿童识字量的调查”。这个课题的总体就是上海市区全体6岁儿童,不包括郊县的6岁儿童,也不包括市区其他年龄段的儿童。总体的数量和范围不大时,可以进行总体研究,但是,当总体的数量和范围很大时,就要进行抽样研究。 抽样研究是从全部研究对象中抽取部分作为研究样本进行的研究。从总体中抽取的部分研究对象称为“样本”。抽样研究的目的是根据对所抽样本的研究结果,对总体情况进行推论。抽样研究的前提是:样本必须要有代表性。所以,为了使推论准确,在抽样时要遵循随机原则,即抽样时要尽可能使在一定范同内的每一个个体被抽取的机会均等。 个案研究是以一个人或几个人做样本,或者以一个群体为一个单位做样本,对某种教育现象或问题进行的研究。尤其适用于对具有典型意义的人和事的研究。个案研究虽然缺乏严格意义上的代表性,但普遍性总是存在于个别之中。 2.研究变量的界定 研究变量指研究者感兴趣的、所要研究与测量的、随条件和情境变化而变化的因素。变量就是会变化的有差异的因素。变量相对于常量而言,常量指在一个研究中所有个体都具有相同的特征或条件,而变量则是指在一个研究中不同的个体具有不同的特征或条件。 在教育研究中,常量不是要研究的内容,研究要探讨的只是变量之间的相互关系。一项研究往往会涉及多个变量及其相互关系。例如,教学方法的研究中,就被试验者(以下简称被试)来说,学业成绩、智力、动机、兴趣、能力等因素在质和量上都会发生变化,都有差异,而且这些变量的相互关系交织在一起。把它们都拿来研究是不可能的,因此研究者必须事先决定研究的主要变量,并理清变量之间的关系。 自变量、因变量和无关变量是教育研究中最重要的、应用最广泛的变量。 自变量又称刺激变量,是引起或产生变化的原因,是研究者操纵的假定的原因变量。 因变量又称反应变量,是自变量作用于被试后产生的效应,是研究者要测定的假定的结果变量。 无关变量有时也称控制变量,是指与特定研究目标无关的非研究变量,即除了研究者操纵的自变量和需要测量的因变量之外的一切变量,是研究者不想研究、但会影响研究进程的、需要加以控制的变量。 通常情况下,研究要探讨的是自变量和因变量的对应关系,自变量是研究者要操纵的因素,是变化的原因,因变量是研究者要测定的因素,是变化的结果。自变量的变化能引起或影响因变量的变化,而因变量的变化依赖于或取决于自变量的变化。例如,在“儿童的智力与语言发展水平的研究”中,自变量是“儿童的智商”,因变量是“语言发展水平测验的分数”;在“幼儿园男女儿童体能各项指标的比较研究”中,自变量是“儿童的性别——男、女”,因变量是“体能测量的成绩”。 在一项研究中,除了自变量和因变量外,还可能有许多变量介入到研究过程中来,并且干扰自变量和因变量的对应关系,这些变量统称为无关变量。无关变量是研究者要控制的因素,因为不排除这些无关因素的干扰,便难以解释自变量和因变量的对应关系。控制无关变量就是要排除这些因素对研究结果的影响,使自变量和因变量的关系“纯化”。 3.研究方法的确定 在设计方案中要确定研究方法。研究方法随研究课题,特别是研究目的而确定。 一般的方法,主要有文献资料法、观察法、调查法、实验法、个案研究法、行动研究法,等等。当然,每…种方法都有其优点与局限性,采用单一的方法,往往只能获取部分信息,而遗漏许多其他有用的信息,难以做出全面准确的结论。因此,提倡使用综合的方法,或几种方法并用,或以一种方法为主其他方法为辅。 4.研究假设的提出 研究假设指在研究实施之前,研究者根据事实和已有资料对研究课题设想出的一种或几种可能的结论。假设具有以下特征: (1)设想两个或两个以上变量之间的期望关系 一般一个假设只能涉及两个变量。如果涉及多个变量之间的关系,可把变量一一对应地组合成几组假设。例如,在《4~5岁幼儿告状行为的研究>中,涉及到性别、活动类型等变量。可把告状行为、性别、活动类型三者的关系分为两组假设分别进行验证: ①4--5岁幼儿告状行为与性别有关。 ②4~5岁幼儿告状行为与活动类型呈正相关。 (2)假设应当用陈述句形式简洁明确地描述 因为假设是研究者对研究问题预先的答案,而不是把问题转向他人,即不要用问句形式。当没有办法用绝对肯定或绝对否定的形式描述假设时,可用虚无假设,也可用条件肯定或条件否定的方式描述。例如,4~5岁幼儿告状行为与性别无关。另外,假设的表述应尽可能简洁明了,假设要直截了当,不要隐含在文字描述之中。一般一个假设用一句话来表述。假设中尽可能少用或不用含义模糊的形容词。 (3)假设应当是可检验的 无法被检验的假设只能算是猜测,一般不能作为研究假设。因为无法检验其有效性。假设可检验的条件是:假设中的主要变量以数量化的或以可操作的形式来重新表示。例如,4~5岁幼儿告状行为在不同活动类型之间的差异,其中的不同活动类型可分为教学活动、游戏活动、自由活动、生活活动等。当假设中的变量具体化到这种程度,这个假设便具有了被检验的可能性。 好的假设应符合以下标准:第一,科学性。假设应有一定的事实和理论依据,应合乎逻辑,理由充分;第二,预测性。假设应具有预测性,假设的正确与否有待于事实的检验,对因果关系的解释是不确定的,即两个变量的关系非真则假,非此即彼,要么接受,要么拒绝,不存在中间道路;第三,新颖性。假设是对变量之间关系的大胆设想,具有创新意义;第四,可行性。假设涉及的概念、变量可操纵可测量,具有被证实或被伪证的可能性;第五,简明性。假设在表示上应简要明晰,易于理解。

学前教育对于个体的身心发展意义重大。(1)促进儿童的身体素质发展学前阶段是儿童身体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是为人的健康体魄庭定基础的重婴时期。儿童身体的发展状况不仅影响到儿童身体的发育,还会影响儿童的心理发展,甚至影响到人的一生。正如陈鹤琴先生所说,“健全的身体是一个人做人、做事、做学问的基础”。学前教育根据儿童生长发育的特点,着眼于儿童身体素质的提高,有计划有目的地为儿童创设良好的环境,合理安排营养保健和日生活,科学组织体育很炼,能促进儿童身体的正常发育,增强儿童的体质,帮助儿童获得基本健康知识,培养良好的生活J惯,增强其对疾病的抵抗能力、对环境的适应能力以及白我保护的能力、帮助儿童健康成长,为将来成为体格健壮的社会成员打下基础。(2)促进儿童认知能力的发展学前期是人的认知发展最为迅速、最重要的时期,在人一生认识能力的发展中具有+分重要的奠基性作用。研究表明,婴幼童具有巨大的学习潜力,比如,婴儿2 3个月开始,可以发“啊”、“咦”的音,3个月时便能进行多种学习活动:↓岁能学会辨认物体的数量、大小、形状,颜色和方位:幼儿具有很强的模仿力,想象力和创造力。学前期还是个体心理多方面发展的关键期。研究发现,2 3 岁是个体口头语言发展的关键期: 4 6岁是儿童对图像的视觉讲认、形状知觉形成的最佳期: 5--5岁半是掌握数概念的最佳年龄: 56 岁是儿童掌握词汇能力发展最快的时期。同时,学前期还是人的好奇心,求知欲、学习习惯等重要的非智力品质形成的关键时期。因此,在学前阶段为儿童提供丰富的感性经验并给以积极的引导、帮助和教育,能够促进儿童各种能力的发展。在这时期施以适宜的教育,个体对于某些知识经验的学习或行为的形成比较容易,从而对个体的认知发展和终身学习产生重大影响:而如果错过了这-时期,在较晚的阶段上再来弥补则是很困难的,有时甚至是不可能的。学前教育状况在很大程度上可以预测儿童将来的认知、语言和智力发展水平。经教育者对儿童恰当的关爱、支持、鼓励和引导等能够在很大程度上促进其日后认知与智力的发心。

以上主要探讨了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第一,学前教育课程的性质量什么?学前教育课程的性质概括着学前教育课程最基本的特性,它决定着学前教育课程其他的基本特性。明确学前教育课程的性质,是使学前教育课程实践保持基本方向和秩序的关键。长期以来,我们一直是在不明确,至少是在不完全明确学前教育课程性质的情况下,进行着课程实践活动的。因此,难免会遇到一些矛盾,产生一些困惑。本文把学前教育课程置于人的终生教育和课程的整个系统中,确定了其性质:学前教育课程是基础教育课程的基础部分,是终生教育的根基课程,是非义务教育课程,是适宜发展性课程,是基础素质教育课程。它标明了学前教育课程的基本地位和价值取向。明确学前教育课程的性质,对于我们正确处理学前教育课程与其他课程的关系具有巨大意义。?第二,学前教育课程的基本价值取向是什么?迄今为止,我国的第三次学前教育课程改革已进行了20年左右的时间,应该说取得了不少成绩。但令人遗憾的是,由于目前国家尚未制订出新的课程标准,广大学前教育实际工作者感到无章可循。特别是由于教育实际中多种课程价值观的存在,而且没有清楚阐明学前教育课程应该确立的最基本的价值是什么,更是让教育工作者感到困惑。这给课程改革的继续深入设置了障碍。因此,要改革学前教育课程,把学前教育课程改革推向深入,就必须明确学前教育课程最基本的价值取向。学前教育课程的性质决定了学前教育课程的基本价值取向:培养完整儿童,发展儿童主体性,两者是相互联系的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与此相关联的教育必然是全人格教育和儿童主体性教育。确立这一基本价值取向,有利于明确方向,纠正当前教育实践中的某些偏向,充分认清当前我国学前教育课程实际中存在的“主智说”、“专长教育说”、“个性发展说”和“做人说”的不全面性与不合理性,丰富“全面发展说”的内容实质。?第三,学前教育课程内容的基本特性有哪些?根基性、直接(表面)兴趣性、人文性、情境性、活动性、整体性和发展性,是学前教育课程的基本特性。课程内容具有了这些特性,才可能实现学前教育课程的基本价值。这些特性是相互联系的。根据这些特性选编课程内容,形成学前教育课程内容选编的基本原则:根基性原则、直接兴趣性原则、人文性原则、情境性原则、活动性原则、整体性原则和发展性原则。?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学前教育课程内容主要来源于学前儿童发展、情境和活动,而不是“知识库”。?第四,学前教育课程组织应遵循哪些基本原理和基本原则?在学前教育课程组织过程中,必须充分认清相互作用原理、整体教育原理和环境陶冶原理,遵循生活化原则、活动化原则、游戏化原则、综合化原则、家园同步原则和师生同构原则。?学前教育课程价值的实现,有赖于课程内容为支柱,而关键却在课程组织。上述这些原理的和原则的综合运用,有利于我们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使课程真正适宜于学前儿童身心健康发展。?以上简单总结了学前教育课程的基本特性。应该指出的是,本文只是从性质、基本价值取向、内容和组织四个并非并列的方面,初步阐述了学前教育课程的基本特性,是否全面仍需进一步讨论。各基本特性之间的逻辑关系,也需要进一步理清。由于这些基本特性本来就是紧密关联的,要真正完全说清它们的区别与联系,就本人而言,实属不易。当然,至于这些基本特性的内涵的界定准确与否,同样有待研究。?以学前教育课程的基本特性为题,本人有弥补学前教育课程史上理论研究不足的缺憾之心,更期望能对广大学前教育课程工作者走出误区、摆脱困惑有所助益,从而对我国学前教育课程改革与发展健康、有序地走向深入做点贡献。但今天来说,选择这样一个题目来做,真有点“蚍蜉撼大树”之感。不过,总算有针对性地提出了一个本来早应得到解决的最基本的关键性问题,也多少算是作了点思考。如果能因此对我国学前教育课程发展尽上“滴水之力”,甚至因为提出该问题而引起广大学前教育理论工作者的关注,本人也就欣慰之至了

1、学前教育科学研究的研究对象是学前教育科学研究活动的基本规律和程序、方法上的规范。2、内容主要包括:(1)学前教育科研活动的性质、特点、类型和原则等基本原理。(2)学前教育科研课题的选择,研究活动的设计和观察法、调查法、测验法、学前教育实验和经验总结法、行动研究法等学前教育科研活动主要的方式、方法以及各种研究资料的整理和分析。(3)不同形式的学前教育科研成果的表述和对学前教育科研成果的评价。扩展资料学前教育研究期刊简介本刊反映国内外学前教育研究成果,有效指导我国学前教育改革实践。由中国学前教育研究会和湖南省长沙师范学校联合主办的《学前教育研究》杂志创办于1987年,是全国学前教育理论核心刊物、全国教育核心期刊、中文核心期刊。该刊以即使反映我国幼教研究成果为特色,以有效指导幼教实践为宗旨,是我国唯一一本幼教学术刊物。该刊的读者和作者主要是幼教理论研究工作者、幼教管理工作者、各高等院校学前教育专业师生、幼儿园园长以及广大的幼儿教师。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学前教育研究

学前课程研究投稿经验总结报告

学前教育就业应具备:1、掌握学前教育学、幼儿心理学、幼儿园课程的设计与实施、幼儿教育研究方法等学科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2、掌握观察幼儿、分析幼儿的基本能力以及对幼儿实施保育和教育的技能。3、具有编制具体教育方案和实施方案的初步能力。4、熟悉国家和地方幼儿教育的方针、政策和法规。5、了解学前教育理论的发展动态。6、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初步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扩展资料:一、对象任务学就是研究教育规律的科学,是教育科学的一个分支。对儿童的教育从出生就开始,0~3岁的教育称为婴儿教育,3~~6岁的儿童教育称为幼儿教育。主要研究托儿所幼儿园教育,对家庭教育社会教育也有一定的教育指导作用,托儿所幼儿园家庭社会教育在教育目的任务原则等方面基本一致。任务在于总结学前教育的经验,研究学前教育理论,并借鉴外国学前教育的理论与实践,帮助托儿所幼儿园和家庭科学的对儿童进行教育,为培养新生一代基础教育做科学的指导。二、主干课程普通心理学、人体解剖生理学、教育社会学、儿童文学、幼儿园课程、学前儿童语言教育、学前儿童科学教育、声乐、舞蹈、美术、学前教育学、幼儿心理健康教育、幼儿心理学、幼儿教育心理学、学前儿童卫生学、幼儿保健学、幼儿教育研究方法等。

回答 1、掌握学前教育学、幼儿心理学、幼儿园课程的设计与实施、幼儿教育研究方法等学科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 2、掌握观察幼儿、分析幼儿的基本能力以及对幼儿实施保育和教育的技能。 3、具有编制具体教育方案和实施方案的初步能力。 4、熟悉国家和地方幼儿教育的方针、政策和法规。 5、了解学前教育理论的发展动态。 6、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初步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 扩展资料: 一、对象任务 学就是研究教育规律的科学,是教育科学的一个分支。对儿童的教育从出生就开始,0~3岁的教育称为婴儿教育,3~~6岁的儿童教育称为幼儿教育。 主要研究托儿所幼儿园教育,对家庭教育社会教育也有一定的教育指导作用,托儿所幼儿园家庭社会教育在教育目的任务原则等方面基本一致。 任务在于总结学前教育的经验,研究学前教育理论,并借鉴外国学前教育的理论与实践,帮助托儿所幼儿园和家庭科学的对儿童进行教育,为培养新生一代基础教育做科学的指导。 二、主干课程 普通心理学、人体解剖生理学、教育社会学、儿童文学、幼儿园课程、学前儿童语言教育、学前儿童科学教育、声乐、舞蹈、美术、学前教育学、幼儿心理健康教育、幼儿心理学、幼儿教育心理学、学前儿童卫生学、幼儿保健学、幼儿教育研究方法等。 更多11条 

学前课程研究杂志投稿经验总结

课程教育研究主管单位:内蒙古自治区社会科学联合会主办单位:中国外语学习学研究会快捷分类:教育教育综合出版地区:内蒙古国际刊号:2095-3089国内刊号:15-1362/G4创刊时间:2012发行周期:旬刊期刊开本:A4审稿时间:1个月内所在栏目:社会科学II综合影响因子:期刊级别: 省级期刊省级期刊可能对评职称不是很有利咯!推荐《高等教育研究》《教师教育研究》具体的发表流程可以在杂志之家问一下!

1.研究对象的选择 研究对象可以是人,也可以是事。在学前教育科研中,一般以人作为研究对象。 选择研究对象,首先要确定是进行总体研究、抽样研究还是个案研究。 总体研究是对研究对象个体进行的研究。总体就是指全部研究对象,是一定时空范围内研究对象的总和。例如,“上海市区6岁儿童识字量的调查”。这个课题的总体就是上海市区全体6岁儿童,不包括郊县的6岁儿童,也不包括市区其他年龄段的儿童。总体的数量和范围不大时,可以进行总体研究,但是,当总体的数量和范围很大时,就要进行抽样研究。 抽样研究是从全部研究对象中抽取部分作为研究样本进行的研究。从总体中抽取的部分研究对象称为“样本”。抽样研究的目的是根据对所抽样本的研究结果,对总体情况进行推论。抽样研究的前提是:样本必须要有代表性。所以,为了使推论准确,在抽样时要遵循随机原则,即抽样时要尽可能使在一定范同内的每一个个体被抽取的机会均等。 个案研究是以一个人或几个人做样本,或者以一个群体为一个单位做样本,对某种教育现象或问题进行的研究。尤其适用于对具有典型意义的人和事的研究。个案研究虽然缺乏严格意义上的代表性,但普遍性总是存在于个别之中。 2.研究变量的界定 研究变量指研究者感兴趣的、所要研究与测量的、随条件和情境变化而变化的因素。变量就是会变化的有差异的因素。变量相对于常量而言,常量指在一个研究中所有个体都具有相同的特征或条件,而变量则是指在一个研究中不同的个体具有不同的特征或条件。 在教育研究中,常量不是要研究的内容,研究要探讨的只是变量之间的相互关系。一项研究往往会涉及多个变量及其相互关系。例如,教学方法的研究中,就被试验者(以下简称被试)来说,学业成绩、智力、动机、兴趣、能力等因素在质和量上都会发生变化,都有差异,而且这些变量的相互关系交织在一起。把它们都拿来研究是不可能的,因此研究者必须事先决定研究的主要变量,并理清变量之间的关系。 自变量、因变量和无关变量是教育研究中最重要的、应用最广泛的变量。 自变量又称刺激变量,是引起或产生变化的原因,是研究者操纵的假定的原因变量。 因变量又称反应变量,是自变量作用于被试后产生的效应,是研究者要测定的假定的结果变量。 无关变量有时也称控制变量,是指与特定研究目标无关的非研究变量,即除了研究者操纵的自变量和需要测量的因变量之外的一切变量,是研究者不想研究、但会影响研究进程的、需要加以控制的变量。 通常情况下,研究要探讨的是自变量和因变量的对应关系,自变量是研究者要操纵的因素,是变化的原因,因变量是研究者要测定的因素,是变化的结果。自变量的变化能引起或影响因变量的变化,而因变量的变化依赖于或取决于自变量的变化。例如,在“儿童的智力与语言发展水平的研究”中,自变量是“儿童的智商”,因变量是“语言发展水平测验的分数”;在“幼儿园男女儿童体能各项指标的比较研究”中,自变量是“儿童的性别——男、女”,因变量是“体能测量的成绩”。 在一项研究中,除了自变量和因变量外,还可能有许多变量介入到研究过程中来,并且干扰自变量和因变量的对应关系,这些变量统称为无关变量。无关变量是研究者要控制的因素,因为不排除这些无关因素的干扰,便难以解释自变量和因变量的对应关系。控制无关变量就是要排除这些因素对研究结果的影响,使自变量和因变量的关系“纯化”。 3.研究方法的确定 在设计方案中要确定研究方法。研究方法随研究课题,特别是研究目的而确定。 一般的方法,主要有文献资料法、观察法、调查法、实验法、个案研究法、行动研究法,等等。当然,每…种方法都有其优点与局限性,采用单一的方法,往往只能获取部分信息,而遗漏许多其他有用的信息,难以做出全面准确的结论。因此,提倡使用综合的方法,或几种方法并用,或以一种方法为主其他方法为辅。 4.研究假设的提出 研究假设指在研究实施之前,研究者根据事实和已有资料对研究课题设想出的一种或几种可能的结论。假设具有以下特征: (1)设想两个或两个以上变量之间的期望关系 一般一个假设只能涉及两个变量。如果涉及多个变量之间的关系,可把变量一一对应地组合成几组假设。例如,在《4~5岁幼儿告状行为的研究>中,涉及到性别、活动类型等变量。可把告状行为、性别、活动类型三者的关系分为两组假设分别进行验证: ①4--5岁幼儿告状行为与性别有关。 ②4~5岁幼儿告状行为与活动类型呈正相关。 (2)假设应当用陈述句形式简洁明确地描述 因为假设是研究者对研究问题预先的答案,而不是把问题转向他人,即不要用问句形式。当没有办法用绝对肯定或绝对否定的形式描述假设时,可用虚无假设,也可用条件肯定或条件否定的方式描述。例如,4~5岁幼儿告状行为与性别无关。另外,假设的表述应尽可能简洁明了,假设要直截了当,不要隐含在文字描述之中。一般一个假设用一句话来表述。假设中尽可能少用或不用含义模糊的形容词。 (3)假设应当是可检验的 无法被检验的假设只能算是猜测,一般不能作为研究假设。因为无法检验其有效性。假设可检验的条件是:假设中的主要变量以数量化的或以可操作的形式来重新表示。例如,4~5岁幼儿告状行为在不同活动类型之间的差异,其中的不同活动类型可分为教学活动、游戏活动、自由活动、生活活动等。当假设中的变量具体化到这种程度,这个假设便具有了被检验的可能性。 好的假设应符合以下标准:第一,科学性。假设应有一定的事实和理论依据,应合乎逻辑,理由充分;第二,预测性。假设应具有预测性,假设的正确与否有待于事实的检验,对因果关系的解释是不确定的,即两个变量的关系非真则假,非此即彼,要么接受,要么拒绝,不存在中间道路;第三,新颖性。假设是对变量之间关系的大胆设想,具有创新意义;第四,可行性。假设涉及的概念、变量可操纵可测量,具有被证实或被伪证的可能性;第五,简明性。假设在表示上应简要明晰,易于理解。

1、学前教育科学研究的研究对象是学前教育科学研究活动的基本规律和程序、方法上的规范。2、内容主要包括:(1)学前教育科研活动的性质、特点、类型和原则等基本原理。(2)学前教育科研课题的选择,研究活动的设计和观察法、调查法、测验法、学前教育实验和经验总结法、行动研究法等学前教育科研活动主要的方式、方法以及各种研究资料的整理和分析。(3)不同形式的学前教育科研成果的表述和对学前教育科研成果的评价。

学前课程研究投稿经验总结分享

(一)世界各国对学前教育重要性的认识日益提高,联合国等国际组织积极推动 (二)世界学前教育普及率继续上升,学前教育起点年龄向前延伸 (三)各国教师配置的比例基本保持稳定 (四)各国公立与私立的办学格局基本保持稳定 (五)世界各国在学前教育的改革和发展中面临着各种挑战 (六)世界各国采取多种措施,加大学前教育覆盖面,保障学前教育质量,扩大政府的财政支持,促进提供学前教育公平

学前课程研究投稿经验总结怎么写

希望能帮到你!一、 综合类 1、蓝之韵论文 门类较全。 2、学生大论文中心 3、蜂朝无忧论文网 门类很全。 4、论文下载中心 门类很全。 5、论文帝国 知。 论文 快车网[ - (各专业论文下载) 毕业 论文网[ (论文发表等,不错的地方) 论文下载! /download

学前美术教育的现状与研究 摘要:本文分析了我国学前儿童美术教育的现状,对美术教育改革进行了思考,并提出了相关的建议。 关键词:学前教育,美术,现状,研究 一、当前我国学前儿童美术教育的现状 (1)在教育目标方面,出现两个误区:其一,把美术教育等同于技艺教育,认为教会孩子画出一张美丽的图画,做出一件有趣的玩具便完成了任务,把重点放在培养孩子的正确描写和表演能力上,把技能技巧的培养作为重要任务;其二,把美术作为实施德育、智育的手段,作为完成某一中心任务的从属部分,没有本身的独立体系。殊不知美术教育本身是一个独立的领域,是一个具有极大潜力的领域,它的任务是既培养儿童对艺术美的欣赏、识别,又培养儿童的审美心理素质,帮助他们学习用美的眼光来把握世界。 (2)在教育内容方面,强调对自然的模仿和再现。模仿现实生活中的简单物体和图片是美术教育的主要内容。于是儿童作品中的模式化倾向非常突出,无论在一个幼儿园里、一个班级里,甚至在儿童作品展览上,从花花绿绿的各式各样的作品中,我们都可以看到许多带有模式化的人物、动物形象。固然,学龄前儿童从自我中心转化到以客体意识为主的过程中,概念画的出现是不可避免的,然而,我们也发现教师、家长在这方面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因为依靠学前儿童自身的能力和自发性发现是很难有“好”的作品出现的,为了“早出成果”,教师往往采取简单的临摹方式,用孩子的手,画出成人期望的画,不断地临摹,造成儿童思想僵化,失去了探索学习的兴趣和能力。社会上充斥于市场的儿童图书、练习册、电视中的动画片又为儿童提供了绘画范例,于是,大量的儿童失去了他原有的稚拙天性,有些儿童画在成人的加工下,故作“天真”,仍然会令人感到失去了真正的童趣。 (3)在教学方法方面,灌输法仍然被大量使用。在美术教育中,用简单的几何形体作为标准模式,给儿童临摹学习,让其画出各种形状。教师是美术活动的中心,教师提供的形象是孩子们的典范,培养出来的几乎是一个模子里倒出来的式样,没有“自我”和“感觉”。教师为了寻找大量的模式给孩子临摹,于是“简笔画”应运而生,它的影响几乎席卷全国,为灌输法大开方便大门。现在,关于“简笔画”的功过,还在热烈争辨之中。我们认为根本问题在于教育观,希望培养什么样的孩子,用简笔画提供的种种图式直接灌输给孩子,从表面上看,孩子的画面内容丰富。但是,孩子们学得被动了,画出来的画就模式化了,它代替了孩子的感觉、思考和想象,使他们失去了对周围事物的敏感性,失去了孩子自己的绘画语言和个性风格,最重要的是对孩子潜在的创造力的扼杀和自我创造意识的摧毁。 二、我们对学前美术教育改革的思考 结合我国当今儿童美术教育的现状,笔者在教育的指导思想、教育目标、教育内容和方法方面作了较为深入的思考,在实施艺术综合教育的过程中,同时也对美术教育进行了全面革新,现概括如下: 1、以培养深层次的审美心理结构为中心 美术教育内容和形式的多样性、丰富性,为儿童的审美心理建构提供了丰富的审美客体和探究刺激。儿童在美术活动中运用审美感官,在遗传获得和以往实践中形成的原先的心理结构基础上,通过同化作用,形成同形同构或异质同构的关系,融人新的艺术对象,丰富了原有的心理结构,或者在新旧信息相互比较、分析、综合中发生顺应作用,充实、改组和重构原有的心理机构,使之发生质的变化。审美心理结构以系统结构的方式内化,沉淀于人的心理构成审美心理的整体结构系统。美术教育可以帮助儿童进行整体的系统的审美感知,形成完整的心理结构。美术实践使儿童产生了审美的需要,形成了特定的审美个性,只有长期的艺术熏陶,艺术实践和审美环境才能使一个普通的人建构和发展较为完善的个体审美心理结构,变为审美和创造美的人。从这种意义上看,美术教育就是塑造个体审美、创美的个性教育。 (1)培养敏锐的审美感知能力 幼儿的审美感和特点: 一是直觉性。幼儿对事物的认识,特征在于对感性经验的全面依赖。在他们的心目中的事物就是他所看到的、听到的、接触到的那个样子。 二是整体性。幼儿对事物的感知是从笼统到分化。幼儿的视、知觉一开始把握的材料,是对事物整体的粗略的结构,先认识树,再进一步认识它是由树干、树枝、树叶构成的整体。 三是同一性。幼儿常常拟人化地观看世界,把外部的一切都看成和自己一样具有生命力,认为自己感受到的东西,物也一样能感受到。美术作为视觉艺术,具有增强感知能力最强有力的手段,通过美术活动可以培养幼儿审美器官的灵敏度、活跃性和统摄力,激活幼儿对生命特有形式的感受能力。例如:我们见到火光就会有温暖、热烈的感觉,见到月光,就会产生安静、温柔的感觉。儿童知觉能力比成人强,这是因为他们不受理性思维的干扰。再如,一个圆形,儿童会说:“这是太阳”、“这是扣子”,而成人可能会凝视它,注意它的弯曲弧度,非规则性等。由此,我们推论儿童与艺术家更有相似之处。他们表现的足根据他内心的流动的感受中获得的线条、形状和韵律。 依据上述分析,在美术教育的内容设计上应更加重视引导儿童去亲身体验和感受现象世界,利用审美直觉,强化儿童对事物包含力的式样的感知。例如:我们组织的线条练习课题“小雨和大雨”,不仅仅要求儿童画出雨线,更重要的是体验下大雨时,黑压压的感觉。启发孩子们将这种不同力度的体验用或粗或细的线条、轻和重的色彩表现出来。 (2)培养丰富的审美情感 在美术活动中,只有渗入大量的情感因素,才能使儿童画从自然表现步人艺术表现,强烈的情感体验是引发儿童灵感的动力。因为审美愉悦产生于生命的自我表现,在生命的体验过程中发生艺术活动,艺术活动的形式和内容必须要充满活力,带有适中程度的紧张以获得生命的动态平衡。利用主客体的对立、矛盾,激发幼儿探究的欲望。如“运动和静止、勇敢和懦弱、快乐和悲伤”等差异明显的矛盾,使幼儿在完全相反的精神状态下,出于无意识的冲动,唤起情感和美感。如课题“打针”,儿童都有亲身体验,打针时既要表现出勇敢地面对现实,又有止不住的疼痛,儿童在画面上表现的那种哭笑不得、惶恐的表情,正是他内心的写照。在美术教育中,教师充分利用快乐与悲哀、胜利与失败、勇敢与懦弱等儿童内 IL,抗争引起强烈的美感体验。 (3)发掘与培养儿童的审美创造潜力 儿童具有表现形象的潜在能力,由于他们年龄小,认识不完整,常常会毫不费力地把局部的不同特征不同属性的事物杂乱地融合在一起,组成新的、非现实的、怪异的现象。他们依靠直觉、瞬问的和真心地感觉表现事物,因而比成人更能接近意象隐喻。1岁半的孩子会把“小雨”和“面条”联系在一起。3岁的孩子能在无意的色彩涂鸦时构成一幅美丽的图画。能在观察了煎蛋的全过程后,用成人意想不到的紫色、橙色、蓝色和深色的渐变,画出一幅奇妙而生动的作品。这种偶然性的成功意味着低幼儿童对色彩象征的理解和应用。

  • 索引序列
  • 学前课程研究投稿经验总结
  • 学前课程研究投稿经验总结报告
  • 学前课程研究杂志投稿经验总结
  • 学前课程研究投稿经验总结分享
  • 学前课程研究投稿经验总结怎么写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