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期刊知识库 > 石油勘探与开发投稿经验总结报告怎么写

石油勘探与开发投稿经验总结报告怎么写

发布时间:

石油勘探与开发投稿经验总结报告怎么写

《石油勘探与开发》主要开辟“油气勘探”、“油气田开发”、“石油工程”、“综合研究”、“学术讨论”等栏目,刊登石油勘探、开发及工程领域具有创新性、能够反映国内外石油工业重大成果的高水平学术论文,为世界先进石油理论技术进入中国,中国石油工业界的科研成果走向世界搭建了高端科技交流与合作的平台。《石油勘探与开发》2010、2011年影响因子在全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分别排名第2、第3,连续7年在能源类科技期刊中排名第1,9次获得“百种中国杰出学术期刊”奖;3篇论文分别被评为2009、2010、2011年度“中国百篇最具影响国内学术论文”;2012年被评为“中国最具国际影响力学术期刊”。国家科技部2008、2011年评选两届“中国精品科技期刊”,《石油勘探与开发》连续两次获此殊荣。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在中国精品科技期刊2007—2012年发表的论文中挑选出5 000篇代表中国最高学术水平的研究论文,《石油勘探与开发》发表的22篇论文获“领跑者5000(F5000)——中国精品科技期刊顶尖论文”提名,目前正在公示。武汉大学中国科学评价研究中心(RCCSE)发布中国学术期刊评价结果,《石油勘探与开发》连续3届获中国学术期刊最高级(A+)评价,被评为“中国权威学术期刊”。《石油勘探与开发》以中文、英文两种语言在全球同时发行,国外作者论文翻译成中文在中文版发表。英文版在全球最大出版商爱思唯尔(Elsevier)的ScienceDirect平台上全球发行。《石油勘探与开发》2012年英文版论文全球下载量23 019篇次,为历年最高。《石油勘探与开发》英文版读者分布在包括美国、英国、俄罗斯、伊朗、法国、马来西亚、澳大利亚、巴西等主要产油国在内的83个国家和地区。如今《石油勘探与开发》在国际上已具有学术影响力,国外学者投稿逐年增多,发表论文引起国外广泛关注。《石油勘探与开发》杂志由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科技管理部主管,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主办的是由石油技术类国家级学术期刊。本刊1974年创刊,为国家级技术类科技期刊。

石油勘探与开发投稿经验总结报告

2011年9月,“地质找矿新机制实施情况调查研究”课题组赴大庆油田进行调研,经与油田领导、专家和职工座谈与讨论、实地考察与参观,对大庆油田的发展和改革及对国家的贡献、管理体制、运行机制、科技创新等方面有了较全面的了解,撰写了调研报告。大庆油田主体位于松辽平原东北部、黑龙江省西部的松嫩平原,包括大庆长垣、长垣外围等油田。大庆油田的开发历程,大致分为7个阶段。即:开发初期(1960~1963年);快速上升阶段(1964~1975年);第一个十年稳产阶段(1976~1985年);第二个十年稳产阶段(1986~1995年);持续稳产阶段(1996~2002年);持续有效发展阶段(2003~2008年);高产稳产阶段(2009年以后)。当前实现高产持续稳产目标,面临着资源接替、技术瓶颈、投资回报三大挑战,矛盾多,困难大。为此,大庆油田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突出转变发展方式这一主线,以观念更新为先导,以科技创新为支撑,以典型示范为引导,对油田勘探开发进行了重大战略调整。这个战略,对新时期油田勘探发展提出了永续辉煌的奋斗目标。要求集中发展油气勘探开发业务,确保原油持续高产稳产,并以原油稳产带动相关业务的发展。其战略布局是巩固松辽,加快新区,稳油增气,发展海外。一、大庆油田勘探系统体系框架大庆油田是探采结合的大型企业集团。在这个集团中,地质找矿和探矿是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它不仅决定油田的兴旺与发展,而且决定油田的规模与速度。可以说大庆油田高产、稳产的关键是能否提供可供动用的油气资源。其勘探系统体系框架如下:地质找矿新机制实施情况调查研究从这个体系框架可以看出:①大庆油田的勘探系统不只是勘探部,还包括油藏评价部,都是大庆油田直属的职能部门,共同承担油田勘探的管理、协调、监管和考核,并且相互制约;②在勘探部下边,不只是承担工程手段生产的勘探分公司,还包括油田勘探开发研究院,二者通过合同关系相互配合,把生产和科研结合起来;③在油藏评价部下边,不只是承担油气生产的采油厂,也包括油田勘探开发研究院,彼此也是相互配合,通过合同把生产和科研结合起来;④在勘探公司和采油厂之间真正是探采结合,而支撑它们结合的还有许多专业技术服务公司,这些公司都是企业化运营。在这个体系中,探采结合的关键连接点是两大方面:油田生产过程连接所谓生产过程是指油田生产能力形成的过程,主要包括四大阶段。第一阶段是找矿、探矿,形成可供开发利用的油气资源。这个资源对资源性企业来说特别重要,它是其物质基础、产品之源,直接决定企业的生存与发展,以及规模和效益。第二阶段是油田建设,就是为了把油气从地下开发出来,需要一系列基础设施建设,它显然是以第一阶段成果为前提的。第三阶段是油气生产,即把油气从地下转移地上,变成社会可利用的矿产品。它显然是以前两个阶段为条件的。第四阶段是油气销售,即把产出的油气卖出去或者转入深加工(产业链延伸),油气由实物形态转化为货币,完成一个大循环。这就是油气生产的全过程。这个过程(四大阶段)所需要的生产工艺、专业人员和技术装备,都是不同的,所以它们在体制上都是分离的,但连接方式可以分系统内的和系统外的。大庆属于系统内的探采结合,无须通过市场,无须等价交换。这种连接是最紧密的、无间隙的,完全是一体化的。油气成本效益连接所谓成本效益连接,就是油气生产的四大阶段,都是通过各自的成本连接在一起,形成总成本。而油气销售收入减去总成本,就是油气生产的总体效益或称“毛利润”。毛利润不在四大阶段分配,但确实是四大阶段共同创造的。油气产品的总成本等于矿区权益+勘探成本+开采成本+生产操作成本+期间费用(包括销售成本)。其矿区权益是指矿业权使用、占用土地的租金等。这些成本和费用是相互独立而又可以互换的。相互独立是指在总体预算中每个阶段分摊的份额是严格限定的,不能超支;可以互换是指在不突破总成本的原则下,高成本的勘探费用同低成本的采矿成本搭配,或者相反的组合,都可以认定探明储量的经济价值。这种成本效益连接,使探矿和采矿都关心油气总成本和总体效益,构成了利益共同体。某一阶段的超支或者工作达不到要求,不仅影响自身的利益,也影响全局的利益和长远的利益。它的利益链贯穿于油气生产的全过程,而探采分离的利益链只到勘查成果出让为止;工程手段的利益链到工程阶段为止。二、大庆新时期油田勘探发展目标探采结合是长期持续过程,必须以发展战略为依托。1)《大庆油田可持续发展纲要》明确了大庆的三大战略任务:原有持续稳产;整体协调发展;构建和谐矿区。勘探首当其冲要担当起为油田原油持续稳产提供后备资源保障的重任。为此,提出了大庆油田永续辉煌的奋斗目标:①建设一个资源探明率最大、油田采收率最高、分阶段持续稳产,在国家能源布局中始终保持重要地位的百年油田。②《大庆油田可持续发展纲要》对油气勘探业务的发展定位是,集中发展油气勘探开发业务,确保原油持续稳产,并以原油稳产带动相关业务的发展。勘探发展战略是:巩固松辽,加快新区,稳油增气,发展海外。勘探总体要求是:优质储量更多一些;勘探进度更快一些;总量规模更大一些;发现成本再低一些。勘探总体部署原则是:立足长垣、加强深层、精细海塔、拓展三肇、准备西坡、发展海外、探索外围、研究非常规(其中的“长垣”、“海塔”、“三肇”和“西坡”等都是油田区块的名称)。上述战略目标,虽然文字简单,但都很具体,没有空话、大话,体现了企业战略的实用性。2)《大庆油田可持续发展纲要》也指出了油田发展面临的“五大挑战”:首先是资源接替的问题。油田每年提交的油气储量,还不能满足原油稳产、天然气上产的需要,实现储量有序接替、储采基本平衡,困难多、任务重。大庆油田勘探已连续多年实施新探明石油可采储量年年有所增加,但开采量增加更快,储采失衡十分显著。因此,大庆油田当前面临的制约勘探发展的难题很多,必须努力破解:剩余资源隐蔽性强、勘探发现难度大;资源品位低、资源优选难度大;后备领域不足、领域接替难度增大;勘探成本不断上升,成本控制难度增大。这些难题的攻克,也是大庆油田勘探的战略目标。三、大庆油田勘探坚持转变发展方式面对新的形势,为实现勘探发展目标,勘探发展方式需要实现4个转变:调整勘探思路,突出储量动用(随时可以开发利用的储量),实现工作重心从“一切围着指标转”向“一切围着效益转”转变统筹兼顾,下一步勘探目标按3个层次展开:第一层次为评价勘探目标,指地质条件和油气成藏规律已经基本认识清楚,勘探方法已经基本明确,并具有一定规模可优选的经济有效可动用储量。这类地区要加快评价,尽快提交储量。第二层次为甩开预探目标,指目前基本规律还没有认识清楚,勘探重点是以盆地评价或区带评价为主,重点是认识地质规律。甩开区要加强地质综合研究,打一口井研究一口井,把节奏控制下来。第三层次为储备勘探领域,指对大的地质条件有一定的认识,证实在目前的经济技术条件下很难有效勘探开发的领域。这类地区勘探实物工作量要暂时放缓,要加强地质规律研究和工程技术攻关,寻求有效的勘探开发方法,为将来做准备。强化项目管理,完善勘探项目经理负责制,实现管理方式从“生产技术型管理”向“生产经营型管理”转变项目经理负责制:强调项目经理是勘探项目的第一责任人,是勘探部署和生产运行的组织者和管理者。实行勘探项目经理负责制,明确项目经理的责、权、利,是强化勘探项目管理,提高勘探效益的重要环节。勘探项目经理,在勘探部署决策和生产组织中,既要考虑技术的有效性,更要注重经济的可行性,实现管理方式从“生产技术型管理”向“生产经营型管理”的转变。坚持勘探开发一体化,缩短从储量发现到产能建设的周期,实现从“追求地质储量”向“追求商业储量”转变按照“预探重在发现,评价重在落实,兼顾产能需要”的总体原则,预探与评价联合部署,整体优化工作量,努力提高储量动用程度,并有效缩短从预探到建成产能周期。拓展勘探领域,实施综合勘探,实现经营思想从“单一油气勘探”向“以油气为主体多种资源综合勘探”转变这个转变不仅提高大庆油田的总体效益,而且可以使国家矿产资源得到综合利用,并对环境保护、协调发展大有益处。四、大庆油田勘探实施精细化管理大庆油田确立的精细勘探管理的工作思路是:勘探生产细分项目;地质研究细分单元;技术应用细分领域;综合管理细分层次。依靠勘探走精细管理之路,破解当前所面临的制约勘探发展的难题。勘探生产细分项目勘探项目是勘探生产的基本组织形式。针对大庆探区资源类型丰富、分布广泛的特征,在项目管理中进一步细分勘探项目,既突出常规油气和重点领域的勘探,又兼顾非常规资源和接替领域的勘探,促进各类资源勘探的有效发展。对传统勘探项目细分5个;对新增设勘探项目细分7个。在细分勘探项目管理的基础上强调“三突出和三优化”:(1)“三突出”一是突出了勘探发展的接替层次,在保障常规油气勘探项目重点发展的同时,兼顾了非常规资源勘探项目和新区及海外勘探项目的综合性发展;二是突出了重点区带和重点领域,有助于提高大庆长垣、扶余油层等重点目标的集中勘探成效;三是突出了勘探开发一体化的工作方式,进一步提高勘探开发整体效益。(2)“三优化”一是优化人才资源配置,通过个人自荐、单位推荐、择优选拔的方式,配备各勘探项目人员组成;二是优化适用技术应用,明确了不同领域的技术应用策略;三是优化项目考核指标,由于各勘探项目在领域和资源类型上相对独立,有助于确立符合各项目特点的考核指标。地质研究细分单元在目前盆地级高分辨率层序达到4级、大比例尺工业制图达到1∶20万的基础上,努力通过“纵向再细化,横向再放大”,深化地质认识和成藏规律认识,提高对地质目标的研究刻画精度,有效克服剩余资源隐蔽性强、优选难度大的困难,优选富集区块,提高部署水平。(1)以寻找规模有效储量为目标开展松辽盆地北部中浅层石油精细勘探研究建立形成高分辨率等级地层格架,提高储层预测精度,寻找油气发育有利相带。(2)开展松辽盆地北部深层天然气精细勘探研究重点以徐家围子断陷中基性火山岩、砂砾岩为主要目标,落实规模储量,同时加强准备区盆地评价,寻找储量接替区。(3)开展海拉尔盆地精细勘探研究通过细分层沉积相研究和多层位成藏规律研究等方面的精细研究,实现进一步扩大储量规模,同时力争外围断陷实现突破的目标。(4)大三江等外围盆地的勘探研究按3个层次组织一是继续扩大方正断陷勘探成果,并加强依 舒整体评价工作,优选有利区带,力争实现新的油气发现;二是加大孙吴 嘉荫盆地评价工作,整体评价、整体认识,选凹定带;三是重新认识虎林、勃利等改造型盆地,查明盆地结构,优选有利坳陷。(5)非常规资源勘探研究重点推进浅层气、煤层气、致密砂岩气勘探研究,并探索铀矿资源潜力,寻求资源接替。(6)海外油气勘探战略按照“高度重视,积极谋划,加快进度,力争短期内在‘走出去’上能有实质性进展”的总体要求。技术应用细分领域(1)松辽盆地中浅层石油勘探领域突出“三强化”强化工业化制图推广,进一步优选主河道发育区;强化预测技术应用,提高“甜点”目标识别精度;强化增产技术应用,提高油层产量。(2)松辽盆地深层天然气勘探领域突出“四加大”加大叠前偏移技术应用,明确有利区带;加大火山岩预测技术应用,优选火山岩体;加大水平井技术应用,拓展勘探领域;加大增产改造技术应用,提高产量。(3)海拉尔、大三江等外围盆地油气勘探领域突出“五深化”深化构造研究,明确有利区带;深化沉积研究,明确有利相带;深化非常规资源研究和勘探,拓展有效领域;深化钻井新技术应用,保护油气层;深化增产新技术应用,提高产量。综合管理细分层次(1)以实现第一效益价值为目标,不断深化勘探规划计划管理,突出规划计划是企业的第一效益为切实发挥勘探规划计划第一效益的龙头作用,在勘探规划计划组织做法、方案内容、投资争取、方案实施等4个方面分别不断探索完善3种有效做法。1)计划组织做法突出“三结合”:基础研究与计划目标结合;圈闭目标与井位部署结合;项目实际与公司需求结合。2)计划方案内容侧重“三重点”:突出勘探层次接替;加强圈闭目标准备;侧重计划方案优化。3)计划投资争取注重“三提前”:投资规模提前沟通;核心问题提前汇报;重大事项提前申请。4)计划方案实施强化“三及时”:强化动态及时跟踪;坚持定期及时总结;规范计划及时调整。(2)完善勘探项目管理机制,勘探项目管理突出以项目经理为核心,重点完善项目经理聘任制;项目经理全责制;项目经理履职制。抓好勘探项目全过程精细管理:一是抓好井位部署设计,提高勘探部署成功率;二是抓好工程技术设计,注重技术适用和配套;三是抓好现场施工组织,保障生产高效有序运行;四是抓好动态跟踪分析,保证方案调整及时;五是抓好施工过程监督,保证工程高质量,降低工程成本。(3)完善地质研究管理,促进研究水平提高在地质研究管理上“突出四方面”作用:一是突出内部人员作用二是突出专家组作用三是突出项目长作用四是突出专业技术组作用在研究项目的设立上,强调充分开题论证,细化课题设计,优化研究力量配置。通过控制课题数量、整合研究内容、严格考核指标,突出研究的实用性,保证研究攻关质量。(4)以确保合法领域有序扩展为目标,不断加强探矿权管理加强管理,保护有效领域;加强矿保,固化边界领域;加强跟踪,开拓其他领域。(5)以提高工作效率为目标,进一步完善勘探信息化建设以数据库为基础,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建立协同工作机制,实现生产过程、管理过程和数据库建设的高度统一,从而实现勘探决策的规范化、科学化。(6)以强化基础工作为目标,进一步完善勘探管理体系建设一是建立勘探激励机制,进一步调动全员找油气积极性。设立优质规模储量奖和勘探重大发现奖,对作出突出贡献的人员给予重奖。二是不断完善勘探管理体系,确保勘探工作规范运作。适应勘探工作的发展需求,不断完善勘探工作管理办法和勘探技术标准,实现标准规范全覆盖工作环节。同时,强化对管理办法和标准执行情况的跟踪,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促进办法和标准贯穿于每个员工的日常工作中。2011年修订勘探技术标准40项,目前有效标准589项,标准覆盖率达96%,勘探主体工程技术标准实现了全覆盖。五、大庆油田勘探体制机制带给我们的启示大庆油田地质勘探体制和机制给我们提供的经验是全面的,久经考验的。只要细心领会,认真思考,给我们的启发也将是多方面的。这里想要强调的是大庆油田的4个结合:探矿和采矿的结合;技术和经济的结合;生产和科研的结合;当前和长远的结合。探矿和采矿的结合,突出了利益共同体这个共同体主要表现在消耗上,探矿和采矿各自核算自己应摊成本,而由收入减去成本的利润则是共同的。也就是说,探矿的投入和采矿的投入都是一个投资主体,形成了探矿人是在“用自己钱给自己找矿”的机制。所以它既能有效地规避风险,又能重视地质成果的可动用性。即实用性,不图虚名,不搞“轰动效应”。这是一种典型的企业机制,探矿和采矿都追求利益最大化。探采分离不存在利益共同体,而是各自核算盈亏,但是存在利益的相关性。一方面,探矿权人只有找到市场所需要的、成本所允许的地质成果,才能转让出去,收回货币,实现资金的良性循环;另一方面,采矿权人也亟待获得适销对路、开发后能够有利可图的矿产资源。它的利益有赖于地质成果。然而,这种连接要取得效益,要求的是企业对企业,而不是事业对企业。因为事业追求的是“有为才能有位”,没有把成果能否被利用放在首位。所以探与采的关系,不在于是体制内的结合,还是体制外的衔接,而在于双方都必须是企业,也就是商业性地质工作主体是企业。技术和经济的结合,突出了效益在大庆,每一项任务的提出,都有效益的要求,而技术则是实现效益的主要手段。大庆油田勘查发展战略的四句话,充分体现了效益第一的思想,即“优质储量更多一些;勘探进度更快一些;总量规模更大一些;发现成本再低一些。”明确提出“没有效益的储量,一吨不要。”所以它的技术活动都是围绕企业效益展开的。设有“单打一”。这一点也集中体现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企业的本质。它是以自己的优质产品和良好效益为社会作贡献的。相比大庆油田,不少地勘单位在处理技术和经济的关系上,却缺少这样明确的指导细想。他们把找矿放在第一位无可非议,但必须有成本观念,必须有适销对路的观念,这就是效益。否则,即使找到了矿,但由于成本过高,市场也无人接受。或者由于可能促成重复建设,项目无法得到批准。这两种情况,都要造成本单位资金链的断裂,难以为继。有人说,可以把转让不出去的矿业权作为“国家储量”,这显然是一厢情愿。因为真正的国家储备,是要由财政出钱购买的,每年都要支付利息。它也是一种需求,不是为地质找矿“捡漏”。生产和科研的结合,突出了实用性大庆的生产和科研结合,都是围绕油气勘查开发的实际需要而展开的,一方面这种结合贯穿于油气生产能力形成的全过程;另一方面又表现在探矿、采矿生产和经营管理各个领域。比如他们有一个“勘查开发研究院”,直接向钻井、采油厂等生产单位派技术人员,现场研究解决生产中的问题。在油气勘探领域,不仅研究地质方面的问题,也研究钻井技术方面的问题。哪里有生产,哪里就有研究,突出了应用性。这种生产和科研相结合的方式,对具有调查研究性质的地质工作是非常需要的,具有普遍意义。对广大地勘单位来说,生产和科研的结合也早已实行了,但涉及的领域还不够宽,涉及的深度也不够,特别是在勘查投资和勘查技术劳务分离的情况下,生产和科研的结合往往受到体制的约束,缺乏动力。在大庆,在探明储量投入开发之前,中间还有一个“油藏评价部”加以制约。这个评价集中体现了生产和科研的结合,对各种探矿工程及其形成的地质成果,它是如影随形地进行评价,发现问题,及时研究攻关。这种结合,对许多地勘单位还难以做到,比如当前整体地质项目承包,形成投资是一方,技术劳务是一方。在技术和劳务之间、生产和科研之间,缺少有效的约束。这对保证地质成果质量不利。当前和长远的结合,突出了战略性地质找矿是个长周期的生产过程,在微观层次必须有一个战略指导。大庆油田的勘探,这种战略安排特别突出。从长时期看,每年的地质项目,既有可以立即提交可开采储量的项目,也有刚刚开展预查评价的项目;既有追求地质储量的项目,也有追求商业储量的项目。形成稳定的均衡产出的态势,保证了持续稳产高产。从长远看,他们以“百年大庆”为奋斗目标。这个目标一旦实现,是最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可以设想,大庆从20世纪60年代建设到现在,所有的基础设施相当齐备,所有的投入也陆续收回。面对这样的条件,每延长使用一年,都会产生可观的效益。所以大庆的长远谋算,对国家、对社会都是最大的贡献。对自己也是最实惠的。与大庆油田相比,许多地勘单位恰恰缺乏这种安排,这对从事矿业权的生产经营是极为不利的。矿业权的产出很不均匀,投入也不均匀。如果只顾眼前,不顾长远,急功近利,是无法掌控自己生存条件的。所以把当前和长远结合起来,制定并执行自己的发展战略,是大多数地勘单位必须面对和解决的大事。

我国在世界103个产油国中,属于油气资源“比较丰富”的国家,油气资源总的特点是总量丰富,品质一般,分布不均,油气比相近,石油总量略高于天然气。1 勘探投入增长,成果显著2007年全国石油天然气勘查投资大幅度增长,达89亿元,较2006年的02亿元增加了87亿元,增幅达到2%,约为“十五”年均勘查投资的2倍。从各石油公司勘查投入的比例看,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占9%,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占9%,中国海洋石油占8%,陕西延长石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占2%,中联煤层气有限责任公司占2%。2007年各石油公司遵循油气并举的勘探思路,加强岩性地层、前陆盆地、海相碳酸盐岩等复杂油气藏勘探,取得重大成果,松辽、渤海湾、鄂尔多斯、四川、塔里木和准噶尔等盆地获得重要发现,落实了一批油气储量,实现了油气储量的高位增长。冀东南堡油田是2007年油气勘探的最大亮点,提交探明石油地质储量45亿吨,三级油气地质储量油当量油达到80亿吨。长庆苏里格气田新增基本探明天然气地质储量00亿立方米(此前已提交探明储量52亿立方米),初步形成了我国第一个三级储量超过万亿立方米的巨型气田。2 油气储量稳定增长1 石油2007年全国新增探明石油地质储量31亿吨,较2006年增加了82亿吨,增幅8%,比“十五”年均增长1%,是继1961年(60亿吨)、2004年(65亿吨)之后的第3个高峰年。全国新增探明技术可采储量47亿吨,较2006年增加了74亿吨,增幅8%。至2007年年底,全国石油累计探明地质储量40亿吨,同比增长6%,石油资源探明程度达0%;累计探明技术可采储量72亿吨,同比增长4%;剩余技术可采储量33亿吨,同比增长7%,储采比2。2007年全国石油新增探明地质储量大于5000万吨的盆地有渤海湾、松辽、鄂尔多斯和塔里木,合计新增探明地质储量38亿吨,占全国总量的7%,同比增长2%;新增探明技术可采储量29亿吨,占全国总量的1%,同比增长4%。其中,渤海湾盆地陆上由于冀东南堡油田的重大突破,新增探明地质储量同比增长了0%,新增探明技术可采储量同比增长了1%;渤海海域也有大幅增长,新增探明地质储量同比增长了0%,新增探明技术可采储量同比增长了9%;鄂尔多斯和塔里木盆地的新增储量保持了持续增长的势头。2 天然气2007年全年新增探明天然气地质储量03亿立方米,为历史上第2个高峰年,较2006年增加了48亿立方米,增幅7%,比“十五”年均增长1%。新增探明技术可采储量65亿立方米,较2006年下降了60亿立方米,降幅2%,主要原因是探明的储量中溶解气比例大。至2007年年底,全国天然气累计探明地质储量39万亿立方米,同比增长7%;累计探明技术可采储量13万亿立方米,同比增长4%;剩余技术可采储量27万亿立方米,同比增长8%。2007年全国天然气新增探明地质储量大于00亿立方米的盆地有松辽、四川、鄂尔多斯、塔里木和渤海湾,合计新增探明地质储量47亿立方米,占全国总量的5%,同比增长1%;新增探明技术可采储量07亿立方米,占全国总量的7%,同比下降0%。其中,松辽盆地增长最多,2007年新增探明地质储量03亿立方米,新增探明技术可采储量36亿立方米;由于冀东南堡溶解气储量增加了08亿立方米,从而使渤海湾陆上新增天然气探明地质储量89亿立方米,新增探明技术可采储量52亿立方米;而四川、鄂尔多斯和塔里木盆地的新增储量较2006年有明显下降。3 石油产量持续稳定增长2007年,全国石油产量稳定增长,全年累计生产石油86亿吨,比“十五”年均产量增长0%。其中,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生产原油08亿吨,占全国的9%;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生产原油41亿吨,占1%;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生产原油27亿吨,占4%;延长石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生产原油10亿吨,占5%,其他企业6万吨,占1%。2007年全国石油产量大于1000万吨的盆地有渤海湾、松辽、鄂尔多斯、塔里木、珠江口和准噶尔盆地,合计产量76亿吨,占全国总量的5%,同比增长47%。除松辽、珠江口盆地石油产量较上年减少外,其余均稳定增长。其中,渤海湾陆上2007年产量41万吨,同比增长41%;渤海湾海域22万吨,同比增长66%;鄂尔多斯盆地02万吨,同比增长60%;塔里木盆地26万吨,同比增长46%;准噶尔盆地93万吨,同比增长66%。全国石油产量由2001年的59亿吨增加到2007年的86亿吨,年均增加450万吨;其中2007年较2006年净增200万吨,同比增长1%,2006年较2005年净增300万吨,同比增长7%,可见石油产量增长速度变慢。截至2007年年底,石油累计采出量20亿吨,2007年石油产量列世界第5位。4 天然气产量快速增加2007年全国天然气产量大于00亿立方米的盆地有松辽、渤海湾、四川、鄂尔多斯、塔里木和柴达木盆地,合计产量13亿立方米,占全国总量的58%,同比增长46%。天然气增幅较大的盆地有塔里木、四川、鄂尔多斯、柴达木和松辽盆地。其中,松辽盆地2007年产量49亿立方米,同比增长99%;四川盆地产量32亿立方米,同比增长77%;鄂尔多斯盆地63亿立方米,同比增长75%;塔里木盆地65亿立方米,同比增长69%;柴达木盆地02亿立方米,同比增长86%。5 煤层气勘探开发刚刚起步1996年以来,煤层气勘探开发工作起步,10多年来先后在30多个地区进行了钻井评价,在沁水、鄂尔多斯、阜新、准噶尔等10个盆地和地区取得勘探进展;国家级沁南潘庄煤层气开发示范项目、晋城寺河煤层气开发项目、沁南枣园煤层气开发试验项目和阜新煤层气开发试验项目等4个项目先后进入煤层气商业化开发示范阶段;同时,煤矿区煤层气开发利用也取得进展。截至2007年年底,探明地质储量30亿立方米。通过钻探和试采评价,目前已确定沁水盆地和鄂尔多斯盆地为2个重点勘探盆地。沁水盆地晋城潘庄煤层气先导试验项目6口多分支水平井的排采,达到了国内日产煤层气的最高水平,其中单井最高日产量达到9万立方米,总日产气量达30万立方米。2007年,煤层气累计产量约93亿立方米。6 油砂勘探开发还没有真正起步我国油砂尚处于普查与初步研究阶段。近几年,随着油价的不断升高,石油公司、科研院所、民企等许多机构也开始了油砂的调查、勘探和开采。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从2003年开始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进行大量的科学研究,于2006年开展了准噶尔盆地红山嘴红砂6井区油砂水洗工艺小试,完成了红山嘴红砂6井区1万吨产能油砂中试厂可行性论证。2007年,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在油砂水洗工艺上取得了重大进展。提出了油砂水洗分离4大机理,为新一代高效、低成本水洗配方的优选缩短了研发周期。研制了日处理能力10吨的油砂水洗分离装置,对西北缘油砂进行为期3个月的分离实验,水洗效率0%以上,实现5吨油砂可分离出1吨油砂油良好效果。进行了日处理200吨油砂的水洗分离放大工艺方案设计,初步确定采用2条生产线,单条生产线日处理200吨油砂,按照5吨产1吨油的效果,2008年2条生产线可以实现5000吨油产量。此外,内蒙古图牧吉地区可供开采的含油0%以上的油砂储量为04亿吨,可供开采的油砂量为1350万立方米(含油量5万吨),该区油砂资源储量大、品质高、赋存浅、油砂层厚,宜于露天开采。恒源矿业公司已在图牧吉建成了油砂分离的生产线,并进行了试生产。7 油页岩勘查开发再度升温我国油页岩勘查程度较低,只有近0%的油页岩含矿区勘查程度达到勘探和详查程度,大部分处于普查和预查阶段。油页岩查明资源主要分布在吉林省农安、登娄库、长岭,辽宁省抚顺、朝阳,广东省茂名、高州、电白,海南省儋州等地。地质、煤炭、石油、冶金、化工、建材等部门都进行过油页岩勘查工作,工作水平基本停留在20世纪50~60年代,由于大庆油田的发现,致使油页岩提炼成本相对较高,勘查工作基本停滞。2005年以来,随着全国油页岩资源评价项目的开展,吉林省地质调查院和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在吉林省和内蒙古区的3个矿点开展了初步勘查工作。我国开发利用油页岩已有70多年的历史,20世纪50年代为我国油页岩开发利用的繁盛时期,页岩油产量曾占我国整个石油产量的一半。抚顺页岩油的产量从1952年的年生产页岩油61万吨,到1959年年生产页岩油达到00万吨,成为我国第1个人造石油生产基地,也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页岩油生产基地;20世纪60~90年代为我国油页岩发展的停滞时期;2004年以来,油页岩开发利用再度升温,吉林桦甸、辽宁抚顺、广东茂名、吉林罗子沟、山东黄县等油页岩相继投入开发。2007年全国共生产页岩油00万吨,产自辽宁省和吉林省。其中,辽宁抚顺2007年页岩油产量00万吨,吉林桦甸00万吨,吉林汪清00万吨;大庆油田在柳树河盆地完成了00万吨页岩油的中试。山东龙口也准备引进日本的炼油设备,开展油页岩的炼制。广东茂名开采的油页岩主要用于发电,目前电厂正在建设当中。8 天然气利用不平衡2007年,我国一次能源消费结构中,天然气只占有3%,而全球天然气在一次能源中的比重达到近1/4。随着我国天然气探明储量及产量的稳步增长,天然气在我国一次能源中的比重将稳步提升。国际原子能机构在一份关于21世纪能源的研究报告认为,约在2040年,世界天然气供应将超过石油和煤炭,在一次能源消费中的比重将达到0%,成为名副其实的“第一能源”。但是,天然气的广泛利用,必须有相应的政策出台,以鼓励甚至强制天然气的利用。我国“十一五”期间的能源发展目标是:2010年,我国一次能源消费总量控制目标为00亿吨标准煤左右,年均增长0%。煤炭、石油、天然气、核电、水电、其他可再生能源分别占一次能源消费总量的1%、5%、3%、9%、8%和4%。煤炭、石油在我国一次能源消费结构中的比重将下降,天然气在我国一次能源中的比重将稳步提升。在我国原油进口依存度不断提高的情况下,油价高涨使我国石化企业承受着较大的成本压力。在预计未来几年油价继续高涨的情况下,降低石油在一次能源中消费比重,有助于缓解我国进口原油的压力。天然气与煤炭、石油相比,具有清洁、无污染的优点,在油价持续高涨的情况下,天然气的优势得以显现。9 天然气水合物调查研究取得初步进展2001年,中国地质调查局在财政部的支持下,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继续在南海北部海域进行天然气水合物资源的调查与研究,计划在东沙群岛附近海域开展高分辨率多道地震调查3500千米,在西沙海槽区进行沉积物取样及配套的地球化学异常探测35个站位及其他多波束海底地形探测、海底电视摄像与浅层剖面测量等。2002年1月18日,国务院批准设立了“我国海域天然气水合物资源调查与评价”专项(简称“118”专项),执行时间为2002~2010年,承担单位是国土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118”专项自启动以来,先后组织调查船6艘共20个航次,重点在南海北部陆坡西沙、神狐、东沙及琼东南等4个海域,有重点分层次地开展了天然气水合物资源调查与评价,并在神狐海域实施了钻探工程,获取了天然气水合物实物样品。2007年,主要在南海北部琼东南海域重点目标区、南海西部陆坡区,开展了海域天然气水合物资源调查,完成多道地震、水深测量各5015千米,地质取样202个站次;在综合分析地震、地质和地球化学等资料信息基础上,优选东沙海域天然气水合物钻探目标区3个,神狐海域天然气水合物钻探目标区2个;提出了东沙海域天然气水合物钻探井位6个,神狐海域钻探井位8个。2007年5月1日,在南海北部陆坡首钻获取了天然气水合物实物样品,实现了我国海域天然气水合物调查的战略突破,为南海北部陆坡天然气水合物资源远景评价及成藏机理和分布规律研究提供了第一手资料和基础。据现场资料显示,钻井岩心中多个层段含水合物,含水合物的沉积层厚度达40多米,通过对钻探取样、测井和地震资料的综合分析,初步预测该区天然水合物总资源量大于100亿吨油当量。

石油勘探与开发投稿经验总结怎么写

费安琦 雷怀玉 李景明 赵培华 李延祥(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北京 100086)作者简介:费安琦,男,1946年生,满族,1965年毕业于中国地质大学,主要从事石油、天然气及煤层气勘探开发方面的研究和管理工作。摘要 根据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煤层气十年勘探经验,系统总结了中国石油在煤层气勘探领域的新认识和新技术,利用这些认识和技术取得了重要勘探成果,发现了三个气田,储备了一大批有利目标区。中国石油在“十一五”期间将加大煤层气的投入,以早日促进煤层气产业化发展。关键词 煤层气 地质理论 新发现 新领域Practice and Strategy of CBM Explor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PetroChinaFei Anqi,Lei Huaiyu,Li Jingming,Zhao Peihua,Li Yanxiang(PetroChina Company Limited,Beijing 100086)Abstract:Based on the CBM exploration experience of PetroChina for ten years,some new knowledge and technologies for CBM exploration from PetroChina were systemically summarized in this PetroChina achieved important CBM exploration results in the light of these knowledge and technologies and discovered three CBM fields and reserved lots of favorable CBM perspective During the eleventh five-year plan,PetroChina will double the investment of CBM to early realize the successful development of China's CBM Key words:CBM;geology theory;new discovery;new field前言煤层气主要以甲烷为主,是洁净的天然气资源。煤层气是主要以吸附形式存在于煤层中的非常规天然气。煤层气勘探可以减少采煤的灾害,减缓对大气的污染,更重要的是煤层气是天然气的一个后备资源。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于1994年在原新区勘探事业部成立了煤层气勘探项目经理部,专门立项进行煤层气勘探。十余年以来,先后组织了“九五”总公司煤层气科技攻关和大量煤层气勘探生产项目,参加本项目科技攻关入数达250余人,着眼全国开展了大区评价研究,投资5亿元,共钻井80口,开辟了河北大城、山西晋城、大宁三个试验区。获得了一大批煤层气的有利区块,取得了一批突出的技术成果。“十一五”期间公司将进一步加大投入,促进煤层气早日产业化,实现股份公司能源的多元化战略。1 中国煤层气地质理论有突破性认识结合中国煤层气地质特点,将煤层气气藏类型划分为承压水封堵、压力封闭、顶板水网络状微渗滤、构造封闭四大类,并指出承压水封堵气藏保存条件好,有利于排水降压,煤层气最富集,是主要勘探目标。在煤热演化生烃机理上划分为区域岩浆热变质、局部热动力变质、深层水交替热变质、区域压实变质、构造应力变质五种类型,并指出区域岩浆热变质类型的煤层割理发育,物性好,高产条件最优越,是勘探重点。在煤层气成因类型上由盆地边缘到腹部划分为甲烷风化带、生物降解带、饱和吸附带、低解吸带四种类型,并指出生物降解带埋藏浅、开采中水大气小,甲烷风化带含甲烷气特低,低解吸带煤层埋藏深、物性差、含气饱和度低、可解吸率低,而饱和吸附带是高产富集有利部位。在煤层气成藏后改造作用中存在水动力洗刷、煤层矿化、构造粉煤、成岩压实、构造变形差异聚集五种主要作用类型,往往构造变形差异聚集作用类型的上倾承压水封闭条件好,下倾部位有充足气源补给,高产富集条件优越,为勘探重点。2 形成了煤层气勘探配套工艺技术先后组织了22项煤层气专用勘探技术攻关,以下6项达到国际领先水平。1 煤层绳索式全封闭快速取心技术为准确求取煤层含气量和提高煤层取心收获率,研制出绳索式取心工具(大通径)及配套设备,包括取心钻头、外管、内管总成、半合式岩心管、悬挂机构、弹卡定位机构、割卡心机构、单动机构、报警装置、差动机构、内外管扶正器、打捞器、绳索提升系统,及通径大于101mm的专用钻具。现场对30口井取心,平均收获率98%以上,煤心保持原始结构,并且出心速度快,由井底割心到地面装罐,700m 井深仅用8~10min,实测含气量可靠。比常规取心速度快20倍,此项技术已获国家发明专利。2 注入/压降试井技术针对煤层松软、低压、低渗且含有气体和水的特点,引进国外先进的高压低排量(最高注入压力41MPa,最低注入排量2m3/h)注入泵,并配备了先进、可靠的地面泵注系统。建立了适用于不同试验区的测试工艺技术,研制出专用解释系统软件。经现场50多层测试对比,煤层渗透率等参数解释准确性较高。3 大地电位法煤层压裂裂缝监测技术根据煤层近于非弹性体的特点,建立了室内数学模型和物理模型试验,研制出大地电位法煤层压裂裂缝监测设备和解释软件,可对煤层压裂裂缝延伸方位和长度进行现场直接动态监测和定量解释。经现场60多层测试对比,压裂裂缝监测结果准确性较高,解决了以往煤层压裂水平裂缝无法直观定量评价的难题。该项技术已获国家发明专利。4 井间地震声波层析成像(CT)技术根据煤层中的纵波速度较低、压裂后其纵波速度进一步降低的特点,采用井间地震声波层析成像技术,描述声波穿过剖面内煤层物性的变化特点,以评价压裂后井间连通状况。经现场测试对比,井间测试结果清晰可靠,解决了以往煤层裂缝不能直观定量评价的难题。5 煤层气测井评价技术结合试验区煤层气地质特点,研制开发出煤层气测井系列和评价软件,可对含气量、封盖层、工业分析、岩石力学等参数进行定量解释。经28口井200余块样品实验室测试结果对比,含气量误差不超过6%,利用该技术每口井可节约费用20万元。6 煤层气储层模拟技术引进国外先进的COALGAS、COMET煤层气储层数值模拟软件,针对中国煤层气特点开发应用,可对各种完井方法和开采方式用三维两相的煤储层进行生产拟合和储层参数敏感性分析,能预测开采20年内采气速度、单井和井组产能、合理井距、布井几何形状及井网优化等多项开采指标,评价气藏开发水平和试验区开采效果。并在沁水盆地晋城地区、鄂尔多斯盆地大宁-吉县地区得到充分应用。3 利用地质理论和勘探工艺技术,勘探效益显著1 坚持4个层次评价研究取得明显效果大区评价:评价全国39个含煤盆地68个聚煤单元的煤层气远景资源量,在埋深300~1500m为3×1012m3(美国目前18个盆地煤层气远景资源量仅为11×1012m3)。其中4大盆地有利勘探面积6×104km2,煤层气远景资源量19×1012m3。区带评价:优选出鄂尔多斯盆地中部及东部、沁水、冀中—冀东、鲁西—濮阳、豫西、淮南—淮北、六盘水八大有利选区,勘探面积4×104km2,煤层气远景资源量1×1012m3。目标评价:评选出沁水盆地晋城、鄂尔多斯盆地大宁-吉县、韩城、乌审旗六盘水地区格目底及西北等一批有利勘探目标,勘探面积2×104km2,煤层气远景资源量4×1012m3。区块评价:拿下晋城目标樊庄和郑庄区块探明、控制储量及大宁-吉县目标午城区块控制储量。2 发现我国第一个大型煤层气田——沁水气田1997年10月晋试1井完钻,完钻井深705m,在主要目的层二叠系山西组和石炭系太原组共钻遇煤层6层12m,钻井中煤层气显示良好。1998年2月开始对本井3#煤试气,日产气稳定在2700m3以上,最高日产气为4050m3,在本区首次获得了稳定的煤层气工业气流。1998年4~8月通过区块评价研究,在晋试1 井附近钻探了晋1-1、1-2、1-3、1-4、1-5井,与晋试1井共同组成了一个梅花形井组。该井组于1999年4~12月进行了面积法排水降压采气,4口井日产气量稳定在2400~3500m3。在晋试1井组试气的同时,分别在樊庄和郑庄区块完钻了晋试2、3、4、5、6井,经试气单井单层日产气稳定产量2700~4400m3,最高9780m3。采用COALGAS储层模拟软件预测3#煤与15#分压合排单井平均日产气3700~4000m3。2001年已向国家上交樊庄区块探明含气面积22km2,煤层气地质储量26×108m3;郑庄区块控制含气面积1km2,煤层气地质储量2×108m3;该登记区含潜在资源量的总含气面积1090km2,总资源量2656×108m3。不管是采用常规钻井还是羽状水平井钻井技术,该区煤层气开发都有好的经济效益。陕京和西气东输管线靠近该区,将为改变北京及东部沿海地区大城市环境,带来难以估量的巨大的效益。3 首次在鄂尔多斯东缘发现大型的煤层气田鄂尔多斯盆地大宁-吉县地区吉试1井于山西组和太原组共钻遇煤层6层累计厚度为4m,其中主力煤层厚度5#煤4m,8#煤8m,煤层压力系数1~2,煤层渗透率10×10-3μm2,5#煤平均含气量7m3/t,含气饱和度91%,8#煤平均含气量8m3/t,含气饱和度77%,5#煤钻井中自溢水10m3/d,主要地质参数与美国黑勇士盆地高产富集区接近,为我国首次在鄂尔多斯东缘发现的大型中煤阶煤层气田。其中吉试4井煤层总厚7层8m,煤层渗透率高达 82×10-3μm2。吉试 5 井 5#煤厚 8m,含气量高达2m3/t,含气饱和度 95%,日产气 6629m3。目前初步控制该区在煤层埋深 500~1200m,煤层气含气面积885km2,控制储量800×108m3。4 中国煤层气开发利用前景展望21世纪是天然气的世纪,在我国未来几十年内天然气开发将获得飞速的发展。西气东输是煤层气产业发展的一次难得的历史机遇,“西气东输”工程将穿越我国众多的油气盆地和含煤盆地。根据“西气东输”工程的供气能力和设计年限估算,需要1×1012m3的天然气地质储量作保证,但目前常规天然气地质探明储量仅7000×108m3左右,急需补充气源,煤层气作为非常规天然气,其成分95%以上是甲烷,完全可以与天然气混输、混用。同时“西气东输”管线经过的地区也是煤层气资源富集的地区,塔北、鄂尔多斯盆地、沁水盆地、太行山东、豫西、徐淮和淮南等煤层气富集带,总资源量近14×1012m3,而且管线经过的沁水大型煤层气田,已经获得煤层气探明储量,在短期内优先开发这些地区的煤层气资源最具有现实性和可行性。我国的煤层气工业和其他国家一样,将采用井下抽放和地面排采并行的方式展开,一方面在井下抽放上继续改进技术,提高抽放效率;另一方面大力开展地面排采试验。我国煤层气井下抽放已有50多年的历史,抽放技术成熟,随着环保意识的加强,更多煤层气利用设施的建成投产,以及国家和企业更加注重安全生产,预计未来10年煤矿井下煤层气抽放将会有较大的发展,到2005年井下煤层气抽放量将达到10亿m3,2010年达到14亿m3[2]。我国煤层气地面开发试验已从单井试验向井组试验过渡,一些煤层气开发项目已显示出商业化开发前景。我国煤层气开发应采取新区与老区相结合、重点突破的原则。首先在资源条件好、勘探程度较高的鄂尔多斯和沁水盆地,进行补充勘探,集中力量开发,使煤层气生产能力在近期内有较大程度的提高,并在开发利用方面形成突破。根据目前我国煤层气发展速度及政策导向等预测,我国煤层气产量将经过缓慢、快速和稳定三个阶段的增长,预计到2010年我国可探明(1000~2000)×108m3的可利用煤层气储量,建成3~5个煤层气开发示范基地,力争使煤层气产量达(20~30)×108m3,煤层气产业初具规模。预测2000~2010年将是我国煤层气大发展阶段,相当于美国20世纪80年代的水平,因煤层气井产量低,寿命长,必须要有优惠政策来鼓励煤层气的勘探开发,才能使我国煤层气勘探开发在此阶段取得长足进展。我国华北地区可供勘探的煤层气资源量与美国的圣胡安和黑勇士盆地之和相当,但其地质情况较复杂,勘探难度大,预计到2010年全国煤层气产量将达到20×108m3,控制储量为1500×108m3。预测2010~2020年,随着煤层气的勘探开发技术日趋成熟,勘探范围将进一步扩大到华南、东北区及西北地区,预计2020年煤层气产量将达到150×108m3。到2025年,建成5~6个煤层气生产基地,煤层气产量达200×108m3,形成完善的煤层气产业体系。5 中国石油煤层气发展战略在“十一五”期间中国石油将立足中东部含煤盆地,用五年的时间形成30×108m3的煤层气产能,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做好相关工作。1 加大对煤层气的科技投入我国煤层气资源丰富,洁净气体能源供需缺口大,开发利用煤层气具有紧迫性和必要性。我国煤层气储层与美国相比,大多具有低渗透、低饱和和低储层压力的“三低”特点,煤层气地质条件复杂,开采难度大。中国石油将进一步加大对煤层气的科技投入,一方面加强煤层气成藏理论、经济评价等基础理论研究,注意煤层气科学的系统性;另一方面加大煤层气攻关和示范项目的投入力度,为煤层气开发的突破创造科技支撑。2 根据我国煤层气资源特点与分布,选择有利开发区块我国煤层气资源特点突出表现为量大面广,具有显著的地区富集性和时域富集性。通过对全国煤层气资源的综合评价,以含气带为单位,对其开发前景进行分类评价,确定包括十大煤层气有利目标区作为煤层气开发的优选区块,沁水盆地、鄂尔多斯盆地东缘、两淮地区、西部低阶煤地区的煤层气开发有利区块,可作为近期勘探开发的重点工作区。3 制定完整、科学的煤层气开发规划坚持煤层气上、下游统筹规划、协调发展,评价与勘探相结合、重点突破与规模开发相结合,由浅至深、由易到难、滚动发展;坚持地面规模开发为主、带动煤矿井下抽放,地面开发与井下抽放并举,建立“先采气后采煤”的矿产资源综合开发模式。4 中国石油将把煤层气开发利用纳入公司中长期能源发展规划,重视相关基础设施建设我国煤层气基础设施弱,特别是没有煤层气长输管网,中国石油将把管线建设纳入公司发展基础建设规划,有计划地投入适度的基建资金,分期实施,以加速我国煤层气产业的形成与发展。参考文献[1]刘洪林等中国煤层气资源及其勘探开发潜力《石油勘探与开发》,V28,N1,p9~11[2]王红岩,刘洪林等煤层气富集成藏规律北京:石油工业出版杜[3]张建博,王红岩等山西沁水盆地有利区预测[M]徐州:中国矿业大学出版杜[4]黄盛初等我国煤层气利用技术现状及前景《中国煤炭》,N5,p25~28[5]赵文智等中国陆上剩余油气资源潜力及其分布和勘探对策《石油勘探与开发》,V28,N1,p1~5

油气地质和地球物理的特点决定了油气物探在油气勘查和开发中不可代替的地位,其重要性日益显著,工作任务从油气田勘查扩大到油气田开发。物探方法技术日益进步,特别是地震勘探和测井技术。油气物探设备更新周期加快,物探的费用投入逐年增加。油气物探是整个物探中工作规模最大,投资也最多的。因此,油气物探的成果丰硕,经验较多,最主要的有以下几点。(一)工作部署和任务区域展开物探先行,可以很快发现新油气远景区这在我国东部几个盆地,如松辽、华北、江汉等地区就是按这一原则部署工作取得成功,并成为石油界的共识。在这些覆盖区要实现区域展开,非物探先行不可特别是用航空磁测能很快查明盆地基本构造格架,区域重力和电测深剖面及地震剖面概查,能很快划分出坳陷带和隆起带,以及更次一级的凹陷和凸起,了解沉积构造层深度和厚度,了解沉积层序和沉积相,了解火山岩的情况,了解目的层性质和结构,确定远景区和重点的工作目标。自20世纪60年代起,陆地、海上石油普查,凡是按这一原则部署的工作,均取得了好的效果。面中求点、重点突破,可以尽快在油气远景区内突破出油关由于概查时物探、地质圈出了可能含油气的远景区,对远景区进一步用以地震为主的物探方法进行普、详查,可在远景区内圈出含油气的局部构造或层位,再以钻探验证和探油。这一套做法十分有效,在面上优选出最有利于含油气的构造进行突破,不是无选择余地,只能对少数构造进行详查工作。前面提到的几个盆地从概查到突破出油关仅5~6年,到投入生产也就是7~8年,充分证明这一工作部署方针的正确性。凡违背者往往欲速则不达,这类例子也不少。油气物探任务不断扩大物探有效地应用于陆地、海上油气勘查和开发的各个阶段,成为油气探采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从而保持了其不断发展和进步。我国油气物探早期主要是在陆地石油概、普查中发挥作用。随着油气探采业的发展和物探技术的进步,油气物探在勘探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在向海洋进军中进行了大量工作,取得了重大发现;在寻找我国西部天然气方面也作出了贡献;围绕油气田稳产、高产的需要,适时地开展了油气田的开发物探工作,形成了油气物探新的应用领域。由于油气探采业向物探不断提出了新要求,再加之物探本身的技术进步,油气物探保持着不断发展。(二)方法技术充分发挥重、磁、电、震等综合物探的作用在区域展开中综合物探的作用十分显著,已如前述。为发现局部构造,一般讲重、磁、电、震等方法均可能有效。例如,大庆的大同镇重力高上电测深剖面也显示基底和上覆构造层均为隆起,后经地震证实,找到了大庆油田的主体——大庆长垣构造。又如,川西北大地电流法剖面发现中坝隆起,后经地震证实为局部构造,探获高产工业气流。另如,鄂尔多斯陇东地区用电法发现东华池异常带,经钻探获工业油流。电法高阻隆起往往反映的是古生界潜山或结晶基底隆起,是找古潜山有利工具。对于一些与火山岩有关油藏,高精度磁测将有效圈定火山岩的范围。用重力、磁法圈局部构造只有在条件简单(例如基底岩性变化不大)、构造起伏较大时才有明显效果。重力和地震联合反演可获密度层。地震则是发现和圈定局部构造主要的方法,因为它对沉积层中的构造研究较其他方法有效。在地形条件恶劣、上部有屏蔽层的地震工作困难区,大地电磁测深法可起到研究构造作用。综合物探的重、磁、电法还在探索“直接”找油方面进行有意义的工作。地震勘探和油气测井技术的进步是使油气物探能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油气物探的主要方法是地震和测井。随着油气勘查及开发日益向深度和广度(地域的扩大、油气田类型多样)进军,勘探、开发要求解决更复杂和更难的问题。例如,对各类局部构造进行详查、细测,寻找地层、岩性圈闭,进行油气预测和油藏描述,进行开发地震、现场监测和油气藏管理等。近年,寻找海相碳酸盐岩中含油气的风化壳及裂隙带难度更大。油气地震技术是物探方法中进步最快的,仪器从光点到模拟磁带到数字化,数字处理解释系统很快形成和完善。塔里木、川西北、鄂尔多斯、渤海、东海、南海等油气田的发现和突破数字地震的工作结果起了重要的作用;从二维地震发展为三维地震,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构造解释精度大为提高,是勘探、开发中的主要方法;高分辨率地震、多波地震与立体地震(地面地震与井-地地震、地-井地震、井间地震结合)、三瞬处理及AVO等方法技术的发展和应用,为探测薄油气层、缓构造、岩性探测和“直接”找油气提供了可能,也为油气藏精细描述和储层横向预测等方面提供了有效的方法。油气测井技术也经历了模拟到数字化的发展历程。数控测井系统,可现场实时分析、处理解释;所采用的方法为多种测井系列和方法,实现多种方法成像(电阻率、声波、放射性等多种参数的成像),所有这些为以图像形式来描述岩性,识别裂缝、储层类型、油气水性质等,提供有效手段,更可直接细致进行油藏描述。针对各地区不同的油气层特点开发了专门的测井方法组合系列,使得发现这些油气层更为有效。同时也开发了解释模型、神经网络模式识别、模糊聚类分析等解释方法,为塔里木、川西北、鄂尔多斯、东海、苏北等油气田的发现和评价发挥了重要作用,有时还对钻井录井评价不高的井起到起死回生的作用。(三)找油气思路油气藏形式(或称油气藏模型)它决定了物探在找油气时要着力发现和研究的构造形态或岩性层位。随着不同类型油气田的发现,对控制油气藏构造的认识也在发展和深化。大庆油田的发现提出了长垣二级构造背斜控油;胜利、大港等油田的发现提出了箕状断陷控油;任丘油田的发现提出古潜山控油;渤海油田的发现提出了含油二级构造带小断块控油;长庆油田的发现提出了河道砂体及岩性溶蚀、次生孔隙控油;克拉玛依油田的深入勘探开发又提出了逆掩推覆体控油。地质学家们还逐渐提出了陆相油气藏复式油气聚集带的成油概念,这种油气聚集带,一般是以一种油气藏为主、其他类型为辅的多类型油气藏群体,在纵向上相互叠置,在平面上由不同层系、不同圈闭类型相互连片的含油气带(区)。鄂尔多斯盆地找油先是以侏罗系、二叠系为找油目标层,20世纪80年代以来转向上、下古生界,特别是发现了奥陶系白云岩中的大气田后,就更关注海相地层的找油。在四川二叠系、石炭系的海相地层中,这一时期也打出高产气田。20世纪80年代末,在塔里木的下古生界地层中发现大气田。在海相地层中找大油气田成为今后的方向。为探查这些目标层,物探将遇到许多新课题,除研究构造外,还要研究碳酸盐岩中可能含油的裂隙带及风化壳的部位和特征。在目前物探基本上还只能“间接”找油气的前提下,在一个盆地中如何圈出远景区,进而确定找何种类型的局部构造或岩性层位,并指出油气可能赋存于构造的什么部位,所有这些问题,均需物探自觉运用油气藏模型来指导工作。探索“四新”在已有的油气藏地质-地球物理模型指导下去进行油气物探工作是重要的,在早期油气发现中它曾发挥了关键作用。随着工作的深入,新的发现已不能完全用原有的理论、模型来指导工作了,特别是为了在我国陆地上还能有新的发现,石油地质、物探界提出要探索“四新”(新地区、新领域、新类型、新深度)是十分必要的。华北任丘古潜山油田及鄂尔多斯奥陶系大气田的发现在当时均属“四新”。在华南碳酸盐岩地区找油气方法的攻关,以及在西藏几个盆地找油气的工作,也属对“四新”的探索。这样的努力还应继续下去,才有望能有新的发现。为了探索“四新”,除原有的物探方法,更要发展新方法、新技术,特别是能“直接”显示油气的物探方法。还要不断总结新发现的油气藏地质和物探特征,以便用于类似油气藏的勘查工作。这些做法基本已成为共识,并在地质和物探工作中得到运用。

石油勘探与开发投稿经验总结

石油设备

在复杂油气藏中投稿的关键点如下:1、征稿范围:《复杂油气藏》由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江苏油田分公司和海洋油气分公司主办。《复杂油气藏》系统研究复杂油气藏的成藏机理,经典总结复杂油气藏勘探开发经验,积极探讨勘探开发复杂油气藏的新理论、新方法,推广应用高效、节能环保新技术、新工艺,为科学研究、油气田生产和决策服务。《复杂油气藏》设有石油地质、地球物理勘探、油气田开发、石油工程、生产现场等栏目。《复杂油气藏》的读者和作者群体为国内外从事复杂油气藏勘探开发的战略决策人员、科研人员、现场生产人员和石油高等院校师生。2、来稿切忌一稿两投。请注明真实姓名、通讯地址、邮政编码、电子信箱和电话号码等快捷联系方式,以便及时联系。本刊编辑部可对文稿作适当删改。如不可修改,应事先申明。本刊实行不退稿制,半年内未收到录用通知,作者可以自行处理。如有需要,作者可来电查询。投稿者应自行解决有关保密事宜,凡投本刊论文均视为已通过本单位的保密审查,如因论文发表而发生泄密,由作者负责。

随着世界油气勘探的深入发展,在“背斜理论”指导下,容易寻找的背斜油气田多已被  发现,用新理论、新技术指导的现代油气勘探已经成为世界各国油气勘探人员面临的重大挑  战。地壳上油气分布的不均衡性,受地层、岩性因素控制的大量非构造油气藏形成、分布的  隐蔽性,天然气气藏在形成机理上与油藏的差异性,海上及边远地区油气勘探、开发技术的  复杂性等等,都迫使我们发展新的石油地质学及油气勘探理论、油气勘探技术,以适应现代  油气勘探形势的需要与发展。  上述世界油气勘探的趋势及特点,决定了石油地质学必须向若干边缘学科方向发展,并  在基本原理方面有所进展,才能满足勘探的需要,促进生产的发展。近余年来,石油地  质学在如下方面获得了显著进展。  一、边缘学科  板块构造学说的应用——板块构造学说的诞生被誉为“地质学上的革命”。它给石油地质学也带来了新的活力,  表现在:  含油气盆地分类方案繁多。过去的含油气盆地分类多限于陆地和大陆边缘,板块构  造学说诞生后,含油气盆地分类方案如雨后春笋,异常活跃,不再限于陆壳型和过渡壳型的  盆地,而是眼光更为开阔,注意到洋壳型盆地;对盆地类型及其形成机制的认识也更为深刻,  油气勘探的预见性增强,领域更广。  油气无机成因说重新活跃。板块构造学说的出现,以及在巨大转换断层带和环太平  洋俯冲带发现了大量烃类显示,说明其生成与上地幔的物质活动有关。因此,国内外不少学  者重新提倡油气生成的无机来源,在地盾、俯冲带及转换断层带的油气勘探与科学研究显著  加强了。  逆掩推覆体找油引起重视。以往地质家们认为逆掩断层带构造复杂,保存条件差,  很少列为油气勘探对象。由于板块构造学说将烃类生成及显示与上地幔活动联系起来,大型  逆掩断层带正可成为深部油气向上移动的通道,只要遇见良好圈闭便可聚集成油气藏。美国  落基山东麓逆掩推覆体若干重要油气田的发现证实了上述观点,开拓了油气勘探领域。  有机地球化学的应用——  有机地球化学的应用,使石油地质学的基本原理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油气成因的研  究从定性向定量发展,提高了油气勘探成功率。有机地球化学的现代技术和先进设备,使有  机质类型、丰度及成熟度研究愈益深入,地球化学指标大量涌现,烃源岩及生气区、生油区  的评价均可达到定量水平。生物标志化合物及同位素地球化学近年来发展尤快,甾、萜、  异戊间二烯型烷烃等生物标志物的研究,有助于探讨油源对比、母质类型及成熟度;同位素  地球化学研究对解释气源对比、油源对比、有机质成熟度、天然气成因类型及地层绝对年龄  等,均具有重要意义。现在有机地球化学技术正被推广用来探讨油气运移、聚集和保存问题,  用来发展地面地球化学勘探技术,探索直接找油气的途径和方法。  地震地层学层序地层学的应用——  地震地层学是现代数字地震勘探技术与地层学、沉积学、石油地质学相结合衍生的一门  新兴边缘学科,对油气勘探与开发均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可将地震地层学明确地划分为区域  地震地层学(含层序地层学)与储层地震地层学(含开发地震学)两个范畴。前者主要是利用地震反射剖面结合少量岩心及测井资料,研究盆地内各层序的沉积环境,分析体系域的类  型、特点及分布,重塑沉积史及构造史,对生、储、盖、圈等条件作出评价,寻找非构造圈  闭,为预探井提供钻探对象;后者是近几年萌芽的一个新研究动向,在一个局部构造或沉积  单元内对地震资料进行特殊处理,综合测井及岩心资料,定量研究薄砂层或薄石灰岩,确定  薄砂层厚度或薄石灰岩溶蚀带厚度,计算孔隙度、渗透率、泥质含量等物性参数与含气饱和  度、含油饱和度、气水界面、油水界面、剩余孔隙流体压力等含烃性参数,甚至探索直接寻  找气藏或油藏的方法,为详探井、生产井、调整井等提供钻探对象。  储层评价技术——  随着油气勘探的深入发展,尤其是在深部油气勘探和天然气勘探中,对储集层的研究和  评价技术愈益显得重要,在盆地、区带及油田的勘探、开发全过程中,如何对储集体、储集  层、储集性质及储集效率逐级进行定性和定量评价,日益成为勘探或开发成败的关键,所以  国内外学者正在加强储层评价技术的系统研究,基本包括区域储层评价技术、单井储层评价  技术、开发储层评价技术、动态储层评价技术和敏感储层评价技术等套技术。这些成套储  层评价技术的研究,必将显著提高油气勘探与开发的成功率。  数学地质和计算机的应用——  数学地质和计算机技术的引入,正在促使石油地质学及油气勘探技术发生更加深刻的革  命。各种数理统计方法在沉积学、古生物学、构造地质学、石油地质学中早已得到广泛的应  用。特别是近几年来,应用计算机技术,编制各种地质图件,建立各种数据库,开展盆地分  析与模拟,进行不同勘探阶段的油气资源评价和储量计算,并进一步探索建立各地质学科的  综合专家系统。  综合石油地质学的上述边缘学科的新进展,它们可以为油气勘探工作中的盆地分析、区  带评价、圈闭(油藏)描述提供新技术,显著提高油气勘探成功率,促进油气地质勘探及开  发事业的蓬勃发展。  二、石油地质学原理  在上述边缘学科迅速发展的同时,石油地质学原理也获得了重要进展,显著特征在于从  静态向动态、从单学科向多学科综合发展,所谓“成藏动力学”的呼声日益高涨。表现在下  列诸方面:  地温场、地压场、地应力场(三场)与油气藏形成的关系;  流体压力封存箱;  油气系统。  上述三方面是本世纪年代以来在石油地质学原理领域的重要进展,尽管它们尚处于  发展过程中,有待完善,但它们已显示出对指导油气勘探开发的巨大作用。

石油勘探与开发投稿经验总结和体会

因你提供的情况有限,没法过细的写,你可将下面资料根据自己的情况修改一下再用。 实习总结x年x月x日至x月x日,我在采油x厂进行为期x个月的生产实习。我们首先进行了入厂安全教育,后分别在油藏经营管理区、测试队、工艺研究所、油藏经营管理区等单位各岗位进行了针对性的实习。在经验丰富的师傅的指导下,初步大概了解了石油资源勘探工艺;油气田钻井工艺及钻井设备;采油设备及其工艺;原油和天然气收集和处理工艺等。对于各个站的工作岗位任务也有了一定的了解。总的说来,对于一些涉及石油气开采的机械设备、工艺流程、理论知识等有了初步的感性的认识。这次实习让我是受益匪浅,这将对我以后的工作有很大的帮助。在此感谢相关领导给我们这样一次生产实习的机会,也感谢上述单位各位工人师傅的悉心指导。实习内容1、入厂安全教育(9月26日—27日)入厂安全教育,是为了让劳动者一进工厂就要掌握必要的安全生产基本知识,为实现安全生产打下坚实的基础。由于采油厂包括了石油生产的每个方面的特殊性,相关安全负责人龚师傅重点详细介绍了安全基本知识,处理各种紧急情况的步骤等,并一再提醒我们初来采油厂因注意到的几个方面:防火防爆、防机械伤害、防毒、防触电、平时去生产现场要穿戴劳保,对不懂不明白的一定做到非懂勿动。通过此次教育,使我对安全有了新的了解。在生产生活中必须遵守相关的操作规程,按章办事,才能防患于未然,减少事故的发生次数,减小事故带来的损失,提高生产效率。2、油藏经营管理区(9月27日—10月10日)任务:到计量站,注水站实习,了解采油、注水站岗位工人日常工作,现场资料录取的流程,了解采油站流程,了解深井泵及抽油机的工作原理,抽油机配件的名称和作用;了解采油树及注水井井口的组成;了解采油树及注水井井口的组成;经过实习,基本掌握操作规程、油水井生产原理、量油测气,生产资料和数据录取、功图测试及调参。在油藏经营管理五区的71#计量站上,高级技术工程师张师傅,很热心的将计量站的工艺流程以及抽油机,采油树等详细给我们讲解了一遍,还非常明白的为我们做图示讲解。同时我们也亲自操作了一些单井上的一些工程操作,如:清蜡等,通过这些对采油的过程有了更具体化的理解。3、测试队(10月11日—10月26日)任务:参观测试班现场测试,了解抽油井功图、液面的测试方法操作规程,油水井测压操作规程,认识工具及仪表;熟练操作规程及原理,掌握各种测试仪器,性能与特点、用途,如熟悉生产测试所用的各种测试仪器的工作原理、性能特点及用途;熟悉各种测试作业施工程序;能对测试资料进行分析及应用;熟悉掌握油水井高、低压测试各岗位的操作规程,了解测试过程中常见问题的处理方法及应急措施;基本掌握油水井高、低压测试资料的处理、分析、解释和应用。在测试对实习阶段,我们通过跟着工人师傅去井上看他们进行各项实践操作,掌握了一些井上作业的基本常识,并且也在分析化验室学到了很多油水测试分析的原理方法,如地层水矿化度,原油含水率,原油密度粘度比重的测试等。4、工艺研究所(10月26日—11月10日)任务:掌握抽油泵工作原理、抽油杆设计原则、深抽,提液选井设计原则;了解管,杆尺寸及强度知识;防偏磨,防腐蚀、防气,防砂、防蜡防垢等配套技术;封隔器及配套工具的结构及工作原理;酸化、堵水、调剖基本概念;酸化、堵剂基本配方及添加剂作用;油水井酸化、堵水施工方案设计原则;酸液、堵剂、调驱剂性能评价方法;掌握油水井酸化、堵水、调剖效果评价方法;了解岩石泊松比、地应力等的地层基本概念;掌握压裂工艺及压裂液的分类及作用、压裂工艺技术作用原理、压裂选井原则、压裂施工方案设计原则,压裂参数选择依据及评价方法、压裂控缝技术及原理。工艺所的实习在不同的科室之间轮换,在酸化室,堵水室,优化室,以及压裂室等这个科室通过了解他们工作流程,也间接地了解到了相关工艺的基本原理。5、地质所(11月11日—11月26日)任务:掌握各种地质图表的认识与绘制、小层平面图分析、油藏压力系统、层段分析与划分、剩余油的确定方法、优选措施、产层调整、开发方案的编制程序与内容、油藏认识、油藏管理的内容、油气水分布规律、老油田开发规律、区块开发数据来源及录取‘掌握区块静态资料及动态资料的分析。地质所的实习中,我们学习到了前线地质工作者们的工作方式,对工作一丝不苟,保持科学严谨的态度。生产实习感想对于我来说:生产实习是将来工作的一个缩影。本次实习,我直接接触到了石油生产一线。看到了很多的石油生产设备,也了解了它们的名字和生产用途。同时也了解了石油生产的工艺流程,污水净化处理过程,石油天然气的集输管理过程等等。石油安全与石油生产。石油生产中事故频发,有很大的安全隐患。经常会遇到物体打击,中毒,爆炸等危险。但是事物都有一定的发展规律性,我相信只有认真遵守各种安全制度,作业规程,才会尽量少发生事故。安全生产是相互依存关系,安全是伴随着生产而言的,没有生产就没有安全。生产过程中必须保证安全,不安全就不能生产。 因此有“安全促进生产,生产必须安全”。在任何时候我们都要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综合治理”的十六字方针,才能提高生产效率。我们要坚持一切为安全工作让路,一切为安全工作服务的观念,把安全第一的方针落到实处,落实到井上井下的全方位、全过程,从而保证安全生产的健康发展。在这2个月的实习时间里,让我增加了对企业的了解、也对自己的地质知识有了更深层的体会。我认识到社会是残酷的,没有文化、没有本领、懒惰,就注定你永远是社会的最底层!但同时社会又是美好的,只要你肯干、有进取心,它就会给你回报、让你得到自己想要的!我将以更积极主动的工作态度,更扎实牢固的操作技能,更丰富深厚的理论知识,走上工作岗位。我坚信通过这一段时间的实习,从中获得的实践经验使我终身受益,并会在我今后实际工作中不断地得到印证,我会持续地理解和体会实习中所学到的知识,期望在未来的工作中把学到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不断的应用到实际工作中来,充分展示我的个人价值和人生价值,为实现自我的理想和光明的前程而努力。 实习人:xxx 年 月 日

  • 索引序列
  • 石油勘探与开发投稿经验总结报告怎么写
  • 石油勘探与开发投稿经验总结报告
  • 石油勘探与开发投稿经验总结怎么写
  • 石油勘探与开发投稿经验总结
  • 石油勘探与开发投稿经验总结和体会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