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期刊知识库 > 国际药用菌杂志

国际药用菌杂志

发布时间:

国际药用菌杂志

他有在《生命科学》、《国际营养学》、《肿瘤学》、《国际免疫学杂志》、《国际药用真菌杂志》、《美国科学》等国际著名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120余篇。

是传销公司。江苏安惠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安惠生物公司)被举报明面打着直销的幌子,暗地里却干传销的事。举报中说,要想加入该团队,必须由该组织的内部成员介绍,并交纳6000~12000 元购买产品作为入门费(即成为所谓的“特聘和特许经销商”)。入门后可以介绍外人加入,并从后加入者的销售款中获得绩效提成;其间在产品知识培训中夸大产品功效、误导消费者、虚假宣传;并招募医生等人员从事直销业务。打着直销的幌子,行传销之实,把保健品神化为“专治疑难杂症”的灵丹妙药。扩展资料:2005年8 月10 日,国务院第101次常务会议通过了《直销管理条例》和《禁止传销条例》,对直销企业的经营方式和销售模式都作了明确的禁止和规范。同时,法规处的工作人员指出,《直销管理条例》中明确规定:直销企业及其分支机构不得以缴纳费用或者购买商品作为成为直销员的条件。直销企业及其分支机构招募直销员应当与其签订推销合同,并保证直销员只在其一个分支机构所在的省、自治区、直辖市行政区域内已设立服务网点的地区开展直销活动。未与直销企业或者其分支机构签订推销合同的人员,不得以任何方式从事直销活动。违反规定者将予以处罚。另外,只要是违反了《禁止传销条例》第7 条规定的三款中的任何一款规定,都视为非法传销行为。参考资料:中新网-江苏“安惠生物”被指直销中暗藏传销

在科学研究上,李玉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科技部“863”项目、农业部“948”项目等40余项。在国内外收集、评价上万份菌种和凭证标本,报道了45个新种,100余个国内新记录种。筛选并培育出39个食用菌品种,有6个品种通过国家认定,获得发明专利5项,集成创新了6个北方主要食用菌标准技术体系,指导培训技术骨干8000多人,带动农户3万户,累计推广面积50多亿袋,创造直接经济效益近60亿元。研究成果处于国际领先水平,在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313篇,其中34篇被“SCI”收录或引用,出版著作17部。先后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1项,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吉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获得专利6项,对我国的菌物事业做出突出贡献。在产业化理论方面,李玉率先提出了食用菌产业是“循环经济”发展模式中重要的产业一环,提升了食用菌产业的地位。针对吉林省地处黄金玉米带、产量高效益低这一“新东北现象”,提出了“南菇北移”、“东木西草”、“建设百公里食药用菌长廊”等合理化建议,被省政府采纳,并付诸实施成为新的产业亮点。在人才培养方面,李玉甘当人梯,培养了菌物学领域的硕士研究生100余名,博士研究生40余名,博士后40余名。在我国创建了较完整的菌物科学与食用菌工程人才培养体系。在产学研平台建设方面,李玉建立了“食药用菌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吉林省食用菌创新中心”、“中俄菌物资源保育中心”、“中国白俄罗斯菌物资源保育中心”。创办了《菌物研究》杂志。创建了食用菌专科专业和应用生物科学(食药用菌方向)本科专业、建成相关的博士点和博士后流动站并成为省部级重点学科、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 在国内率先形成了专科、本科、硕士、博士、博士后的较完整的菌物学科体系。建设了21个产业化示范基地。主持召开了“第八届海峡两岸菌物学学术研讨会”、“中日及泛亚太地区菌物学论坛”、“ 第五届国际药用菌大会”等多次国内外大型学术会议,扩大了吉林农业大学及菌物学科在国际上的影响,为菌物学科搭建了良好的产学研平台。中国工程院院士是国家设立的工程科学技术方面的最高学术称号,为终身荣誉。其院士增选工作每两年进行一次,每次增选名额不超过60名。此次增选后,中国工程院院士已达756名。目前吉林省“两院”院士人数为30人,而从省属单位走出的院士,李玉还是第一人。原吉林省省长韩长赋在考察吉林农业大学食药用菌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时说,李玉教授被评为中国工程院院士是吉林农业大学的光荣,是吉林省属高校的光荣,也是吉林省农业的光荣、吉林省全省的光荣。

食药用菌杂志

是菌。食用药菌的药用价值: 现代科学研究的最新成果表明,食用菌不仅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而且有极好的药用效果。特别是食用菌中的真菌多糖、抗菌素、核酸、核苷酸、有机锗、有机硒等许多药用成分,对人体细胞的修复作用和在治疗肝炎、心血管性疾病、特殊疑难病症、抗衰老等方面已显示出极大的优越性,成为人类筛选新的抗癌药物、抗艾滋病药物、抗菌素药物的一条重要途径。目前各国学者把抗生菌由从放线菌中筛选转向了担子菌中筛选,从食用菌中提取能增强机体对癌细胞的抵抗能方的菌类多糖,提取具有抑制艾滋病毒侵袭淋巴细胞和在细胞中增殖的功能的LEM的糖蛋白。近年由日本东京大学医学部、国立肿瘤研究所等单位从柏氏蘑菇中提取的高分子多糖体,对癌细胞的的抑制率高达4%,治愈率高达90%,引起世界医学界的广泛重视。云南盛产松茸、猪苓,其提取物对癌细胞的抑制率高达3%和5%,治愈率高达90%,筛选抗癌物的菌类资源是极其丰富。把野生食用菌直接加工成速冻、保鲜、冷冻干燥食用菌罐头等,加工成适应儿童、老年、职业病防治、滋补保健产品等不同人群需要的、多功能的、多种形式的各种营养保健食品,能保持野生食用菌的独感风味,便于贮存常年销售,经济效益很高。云南省从事食用菌生产、加工和贸易的企业有300多家,其产加销、贸工农一体化都围绕着发挥优势产业的作用、推进产业化经营做文章,建设市场、占领市场、培育市场,食用菌产业化的产销网络及加工已初具规模,食用菌已成为部分区域财政及农民经济收入的重要来源之一。另外,食用菌中的蘑菇RNA具有很好的抗病毒作用,可以开发高效低毒或无毒的生物农药。

《食药用菌》杂志,集合供求、新技术、种菇的小技巧、专题讲座、 病虫防治等。比较全的杂志

食用菌 (edible fungi)是真菌中能形成大型子实体,且能供人们食用或药用的菌类总称。中国已知的食用菌有350多种,上述真菌分别生长在不同的地区、不同的生态环境中。在山区森林中生长的种类和数量较多,如香菇、木耳、银耳、猴头、松口蘑、红菇和牛肝菌等。在田头、路边、草原和草堆上,生长有草菇、口蘑等。南方生长较多的是高温结实性真菌;高山地区、北方寒冷地带生长较多的则是低温结实性真菌。

食药用菌杂志社

_asp?Fid=59 上海市农业科学院食用菌研究所成立于1960年,是我国建所最早、学科齐全、综合技术力量较强的食用菌专业研究所,现有职工60多人,其中有硕博士学历的人员30多人,已形成食药用菌遗传、育种、栽培和深加工等优势研究领域。近年来我所在我国食用菌未来两大发展方向上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工作,在工厂化栽培技术方面,进行了从工厂化专用品种的选育,到配套裁培技术,再到控制系统等关键技术的研究;在深加工技术方面,进行了加工专用品种的选育、配套裁培技术和标准化加工技术的研究。我所现有农业部“上海出口食用菌优良菌种标准化繁育中心”;农业部“国家食用菌加工技术研发分中心”;“上海市食用菌工程中心”;“上海市农业遗传育种重点实验室微生物分室” 等国家和上海市的科研平台,配备了国际一流的研究设施和设备。经历了近五十年的艰苦创业,已承担部市级项目上百项,获得国家、农业部和上海市的各种奖项四十余项,在国内外的各类期刊杂志上已发表了学术论文700多篇。我所选育出的优良菌种、研制出的高产优质栽培技术已辐射全国各地,有的甚至还输出国外。

是菌。食用药菌的药用价值: 现代科学研究的最新成果表明,食用菌不仅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而且有极好的药用效果。特别是食用菌中的真菌多糖、抗菌素、核酸、核苷酸、有机锗、有机硒等许多药用成分,对人体细胞的修复作用和在治疗肝炎、心血管性疾病、特殊疑难病症、抗衰老等方面已显示出极大的优越性,成为人类筛选新的抗癌药物、抗艾滋病药物、抗菌素药物的一条重要途径。目前各国学者把抗生菌由从放线菌中筛选转向了担子菌中筛选,从食用菌中提取能增强机体对癌细胞的抵抗能方的菌类多糖,提取具有抑制艾滋病毒侵袭淋巴细胞和在细胞中增殖的功能的LEM的糖蛋白。近年由日本东京大学医学部、国立肿瘤研究所等单位从柏氏蘑菇中提取的高分子多糖体,对癌细胞的的抑制率高达4%,治愈率高达90%,引起世界医学界的广泛重视。云南盛产松茸、猪苓,其提取物对癌细胞的抑制率高达3%和5%,治愈率高达90%,筛选抗癌物的菌类资源是极其丰富。把野生食用菌直接加工成速冻、保鲜、冷冻干燥食用菌罐头等,加工成适应儿童、老年、职业病防治、滋补保健产品等不同人群需要的、多功能的、多种形式的各种营养保健食品,能保持野生食用菌的独感风味,便于贮存常年销售,经济效益很高。云南省从事食用菌生产、加工和贸易的企业有300多家,其产加销、贸工农一体化都围绕着发挥优势产业的作用、推进产业化经营做文章,建设市场、占领市场、培育市场,食用菌产业化的产销网络及加工已初具规模,食用菌已成为部分区域财政及农民经济收入的重要来源之一。另外,食用菌中的蘑菇RNA具有很好的抗病毒作用,可以开发高效低毒或无毒的生物农药。

食药用菌杂志官网

在科学研究上,李玉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科技部“863”项目、农业部“948”项目等40余项。在国内外收集、评价上万份菌种和凭证标本,报道了45个新种,100余个国内新记录种。筛选并培育出39个食用菌品种,有6个品种通过国家认定,获得发明专利5项,集成创新了6个北方主要食用菌标准技术体系,指导培训技术骨干8000多人,带动农户3万户,累计推广面积50多亿袋,创造直接经济效益近60亿元。研究成果处于国际领先水平,在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313篇,其中34篇被“SCI”收录或引用,出版著作17部。先后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1项,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吉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获得专利6项,对我国的菌物事业做出突出贡献。在产业化理论方面,李玉率先提出了食用菌产业是“循环经济”发展模式中重要的产业一环,提升了食用菌产业的地位。针对吉林省地处黄金玉米带、产量高效益低这一“新东北现象”,提出了“南菇北移”、“东木西草”、“建设百公里食药用菌长廊”等合理化建议,被省政府采纳,并付诸实施成为新的产业亮点。在人才培养方面,李玉甘当人梯,培养了菌物学领域的硕士研究生100余名,博士研究生40余名,博士后40余名。在我国创建了较完整的菌物科学与食用菌工程人才培养体系。在产学研平台建设方面,李玉建立了“食药用菌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吉林省食用菌创新中心”、“中俄菌物资源保育中心”、“中国白俄罗斯菌物资源保育中心”。创办了《菌物研究》杂志。创建了食用菌专科专业和应用生物科学(食药用菌方向)本科专业、建成相关的博士点和博士后流动站并成为省部级重点学科、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 在国内率先形成了专科、本科、硕士、博士、博士后的较完整的菌物学科体系。建设了21个产业化示范基地。主持召开了“第八届海峡两岸菌物学学术研讨会”、“中日及泛亚太地区菌物学论坛”、“ 第五届国际药用菌大会”等多次国内外大型学术会议,扩大了吉林农业大学及菌物学科在国际上的影响,为菌物学科搭建了良好的产学研平台。中国工程院院士是国家设立的工程科学技术方面的最高学术称号,为终身荣誉。其院士增选工作每两年进行一次,每次增选名额不超过60名。此次增选后,中国工程院院士已达756名。目前吉林省“两院”院士人数为30人,而从省属单位走出的院士,李玉还是第一人。原吉林省省长韩长赋在考察吉林农业大学食药用菌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时说,李玉教授被评为中国工程院院士是吉林农业大学的光荣,是吉林省属高校的光荣,也是吉林省农业的光荣、吉林省全省的光荣。

李玉,男,山东济南人,1944年1月生,吉林农业大学菌物学教授、博士生导师、菌物研究所所长,俄罗斯农业科学院外籍院士,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第四届、五届成员,中国菌物学会理事长,中国食用菌协会副会长,食药用菌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首席科学家,国家食用菌产业技术体系岗位科学家兼资源收集与繁殖利用功能实验室主任。长期从事真菌学及植物病理学研究,在菌类资源发掘、保育及其工程化和产业化方面取得了突出成果,先后发现并命名了十几个粘菌新种,是世界上第一个为粘菌新种定名的中国人,也是我国第一个对粘菌属、科、目级进行系统分类的学者。2009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生物是大千世界的主宰,在芸芸众生的生物界中,有一个鲜为人知的“菌物世界”。菌物,用通俗的话来说,就是蘑菇。黏菌是菌物的一种,是既像动物又像植物的生物,它的大量滋生会给人类造成危害,而当人类降服它之后,它又是极好的生物实验材料,在生物学、遗传学、生理学和细胞学的科研中,到处可见它的踪影。黏菌学是菌物学下属的学科,目前世界上从事这一领域研究的科学家不足百人。我国的研究人员更是寥若晨星。吉林农大原校长、博士生导师李玉教授,是这个研究领域的领军者。上世纪70年代,年轻的李玉考取了我国黏菌学研究的始祖———吉林农大周宗璜教授的硕士研究生,步入了黏菌研究这个神秘的领域。当李玉得知,在世界已发现的5000多种黏菌中,竟没有一个是由中国人命名的,他的民族自尊心受到了强烈震撼,从此他义无返顾地放弃了令无数学子羡慕的出国留学机会,将自己的生命与黏菌紧紧地“黏”在一起,长年累月,穿行于原始森林色彩斑斓之间,成为“菌物世界”的拓荒者。几十年寒来暑往,从当时迁到白城的吉林农大那满是黄沙的教室,一路风尘地走到吉林农大校长的岗位,运筹帷幄;又从校长的职位退隐,回归到科研教学第一线;无论是在深山密林采集标本,还是日理万机处理行政事务;无论是给学生传道授业,还是在人大听政议政的会堂,李玉始终没有间断科研事业。李玉不仅重视国内的菌物资源,而且和国外同行通力合作,对俄罗斯的菌物资源进行广泛调查研究。2004年,在俄罗斯西伯利亚的原始森林中,他和爱徒图力古尔教授徜徉在“菌物世界”中,为众多的发现欣喜若狂,忘记了自己身处凡尘,被毒蚊袭击得体无完肤。他多年来搜集、保存的菌株和凭证标本2万份。经过深入研究、鉴定与系统评价,报道菌类1000余种,其中新种45个,中国新记录106个。目前李玉搜集的黏菌种数超过世界已知黏菌数的三分之二,国际菌物学权威杂志收录了他命名的黏菌新种29个,他是第一个命名黏菌的中国人。李玉利用DNA标记,在基因水平方面研究了黏菌分类单元的亲缘关系,揭示了黏菌和其他菌群的系统发育关系,奠定了真黏菌为异源多系类群的全新系统理论基础,开创了我国黏菌分子学研究的新领域。他先后四次作为这一领域的研究代表,在国际菌物学术年会上作大会主题报告,使我国的黏菌研究始终处于国际先进水平。李玉时刻把科研成果与本省实际相结合,对我省菌类工程化和产业化作出了重要贡献。他对菌类资源的系统研究不仅为菌类起源和演化提供了重要证据,丰富了菌物多样性资料,而且为菌物保育和开发奠定了基础。李玉和他的弟子们先后驯化选育了适宜东北地区气候的白阿魏菇、雪茸、榆耳、姬松茸等珍稀蘑菇品种39个;还选育出黑木耳新品种“9603”、香菇“9101”等;采用营养缺陷标记,构建出金顶侧耳基因连锁图谱,揭示高温型菌株的遗传规律,选育出高温型金顶侧耳新品种;采用细胞融合技术选育出平菇与金顶侧耳融合子“农大4号”优良菌株。他的食用菌原生质体制备和遗传转化技术研究获国家发明专利。上世纪90年代初,李玉提出了建立我省“食用菌高新技术园区”的构想和实践方案,并在省政府的支持下付诸实施,建立了食用菌高新技术园,形成了菌类工程化和产业化新模式。目前,这个园区已广泛辐射带动了东北三省和内蒙古的生态菌业,成为具有北方特色的科技园区,成为全省食用菌种质资源保藏中心、试验示范中心、技术推广中心和人才培养中心。现在,汪清黑木耳生产基地、蛟河灵芝生产基地和榆树双菇生产基地等各具特色的21个食用菌产业化示范基地,被命名为国家星火示范基地。经过多年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李玉教授完整地发展了“生态菌业”理论体系,其应用研究成果成功地推动了我国的生态菌业的健康发展。李玉,这个生物“第三世界”的拓荒者,如今已是硕果累累,桃李满天下。他先后培养了菌物学各门类硕士研究生28名、博士生24名、博士后18名;作为菌类领域的学术带头人,他创办了《菌物研究》杂志,建立了食用菌专业及相关的博士点和博士后流动站;他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省部级各类科研课题30余项;在国内外发表学术论文200余篇;出版学术著作30余部。李玉教授连续获得我省科技进步一、二、三等奖;被评为全国优秀教育工作者;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获国务院特殊津贴;连续当选我省第八、九、十届人大代表。今年2月15日,李玉被俄罗斯国家农业科学院聘为该院的外籍院士。

食用菌期刊有哪些国际杂志

应该是省级期刊

他在说你呢,情侣之间闹闹别扭很正常重要的是闹完之后会不会计较会不会还继续平淡的过着生活

《中国食用菌》主管单位: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主办单位:中国食用菌协会 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 昆明食用菌研究所 全国食用菌科技情报中心站主 编:桂明英地 址:昆明市政教路14号邮政编码:650223电 话:0871-5151099传 真:0871-5110294国际标准刊号:CN 53-1054/Q国内统一刊号:ISSN 1003-8310《食用菌》主管单位:上海市农业委员会主办单位:上海市农业科学院主 编:张甫安地 址:上海市闵行区北翟路2901号邮政编码:201106电 话:021-62208660-3174传 真:021-62206698电子邮件:国际标准刊号:CN 31-1257/S国内统一刊号:ISSN 1000-8357自己打电话问吧

《食用菌学报》系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学术性刊物。主要刊登国内外食用菌遗传育种、种质资源、生理生化、活性成分、栽培技术和环境控制、病虫防治、保鲜加工、安全生产和质量控制、产品研发等与食用菌产业相关的研究报告、学术论文、文献综述、研究简报。主要读者对象是食用菌专业教学和科研人员,生产单位的技术人员,组织生产、供销的相关领导和管理人员。欢迎广大食用菌专业的科研人员,教学人员,科技管理人员和读者积极投稿、订阅。 2008年《食用菌学报》为A4版,90页,每期定价15元,全年订价82元(含挂号邮寄费)。自办发行。

  • 索引序列
  • 国际药用菌杂志
  • 食药用菌杂志
  • 食药用菌杂志社
  • 食药用菌杂志官网
  • 食用菌期刊有哪些国际杂志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