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期刊知识库 > 全球定位系统论文

全球定位系统论文

发布时间:

全球定位系统论文

木有啊

韩国和公共环境较好

导航定位系统论文

上传附件了,自己下载吧,连接在后面。希望对你有所帮助,望采纳。摘要:随着私人汽车在中国的普及,车载导航仪成为了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工具。车载导航系统的路径规划的研究无论是从方便驾驶员出行,提高运输效率,优化城市交通,还是在改造与提升交通管理系统上,都对现代的交通道路起着十分重要的影响,因此受到社会和政府部门的关注和大力支持。本论文介绍了车载导航系统的发展历史和国内外研究现状,以及GPS车载导航系统的组成、功能、实现过程、路径规划算法以及地理信息系统的功能。并以MaoInfo为工具,在路径规划系统中实现了地图的基本操作。本文重点研究了车载导航系统的路径规划问题。综合考虑并比较了多种最短路径的选择算法,并对其优缺点进行了分析。来自/=关键词:GPS  GIS 车载导航系统路径规划  Dijkstra算法ABSTRACTWith thepopularization of private cars in China,the navigatorsbecame the daily life of the necessary The car's navigation system pathplanning research whether from convenient drivers travel to improve transportefficiency and optimize the urban traffic, or in the reform and improve trafficmanagement system, all the way to modern traffic plays a very importantinfluence, and it is by society and government departments of the attention This paperintroduces the development history of the car's navigation system and researchstatus from domestic and The structure, function and the realizationof the whole system are demonstrated in detail in this TheGIS(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 theory is introduced By using MapInfosoftware as a supporting platform, basic operation of map are Thealgorithms of Route Planning are discussed in Think over and comparemany shortest path algorithms and present a improved algorithm based on theoriginal Dijkstra algorithm in this It saves memory space and Keywords:  GPS  GIS  Vehiclenavigation System  Route-Planning  Dijkstra algorithm目录第一章绪论1研究背景与意义2GPS导航系统的发展概况1GPS导航系统的发展历程2GPS导航技术应用的发展趋势2研究内容及安排1研究的内容2本文的安排4第二章GPS车载导航系统的结构与关键技术1车载导航系统的发展2车载导航技术的总体结构和关键技术1车载导航系统的总体结构2车载导航系统的关键技术3车载导航系统结构分析及功能要求4系统的功能要求7第三章路径规划的分析及设计1导航电子地图数据库的设计1导航电子地图的数据结构与数据模型2导航电子地图数据库的设计原则3导航电子地图数据库的结构设计与实现2导航电子地图中道路网络的拓扑生成方法1导航电子地图中道路网络的模型与储存2折线道路网络的拓扑生成法3路径规划的分析及设计1路径规划的基础算法2限制搜索区域的路径规划算法3基于分层道路网络的分层路径规划算法4限制搜索区域的分层路径规划算法24第四章路径规划的优缺点分析1算法的实验结果2算法实验结果的比对及优缺点分析26第五章结论1论文小结2路径规划系统的展望29致  谢  31参考文献33

2000年,首先建成北斗导航试验系统,使中国成为继美、俄之后的世界上第三个拥有自主卫星导航系统的国家。2012年12月27日,北斗系统空间信号接口控制文件正式版0正式公布,北斗导航业务正式对亚太地区提供无源定位、导航、授时服务。2019年4月20日,第44颗北斗导航卫星发射成功。2019年5月17日23 时48分,中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丙运载火箭,成功发射了第四十五颗北斗导航卫星。扩展资料在现代化高速发展的中国,不仅是军事用途中,需要强大的导航系统,即使是在民用上,同样也不会例外。尤其是对于沿海地区的渔民而言,导航系统更是意义非凡。“北斗”系统的全面发展与普及,将为中国带来更加强大的民用导航体系。在经济社会中,不仅是在渔业中需要使用到导航系统。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需要使用到导航系统的时候,也并不算少。从目前的一些相关资料上来看,中国导航系统的需求异常强大。“北斗”系统全面普及之后,必将促进中国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北斗导航定位卫星系统 0 1 May513514009来自百度知道认证团队 2019-09-21随着导航定位产业的发展,我国自主研制的北斗导航定位系统已在我国国民经济各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北斗系统从研制之初,就按“三步走”的战略发展,先后建成了北斗一号、北斗二号、北斗三号系统。1994年,启动北斗一号系统工程建设,2000年,发射2颗地球静止轨道卫星,建成系统并投入使用,采用有源定位体制,为中国用户提供定位、授时、广域差分和短报文通信服务,2003年,发射第3颗地球静止轨道卫星,进一步增强系统性能。2004年,启动北斗二号系统工程建设,2012年年底,完成14颗卫星(5颗地球静止轨道卫星、5颗倾斜地球同步轨道卫星和4颗中圆地球轨道卫星)发射组网。北斗二号系统在兼容北斗一号系统技术体制基础上,增加无源定位体制,为亚太地区用户提供定位、测速、授时和短报文通信服务。2017年11月5日,北斗三号第一、二颗组网卫星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开启了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全球组网的新时代,截至2019年,北斗三号已经成功发射了20颗卫星,已经形成了覆盖全球的服务能力。扩展资料:2020年,北斗3号的组网建设任务就将完成,届时,有着中国芯的北斗系统就可以全天时全天候为世界各地的每一个角落的用户提供高精度的导航定位。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建设、发展和应用将对全世界开放,为全球用户提供高质量的免费服务,积极与世界各国开展广泛而深入的交流与合作,促进各卫星导航系统间的兼容与互操作,推动卫星导航技术与产业的发展。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北斗卫星导航系统 0 2 dahang091328LV4 推荐于 2017-11-26中国开展卫星导航与定位研究最早始于上世纪60年代,随后由于受到文化大革命的干扰,研究一度中断直到70年代末才恢复。 1983年,一个名为“双星快速定位系统”的卫星导航与定位方案被提出。随后,陈芳允院士(863计划的倡导者之一)正式提出了研制双星“快速导航系统”(RDSS),1994年国家正式批准了该项目上马,并正式命名为“北斗卫星定位导航系统”。2000年发射了第一颗导航试验卫星,2003年又发射了两颗导航试验卫星,至此第一代卫星定位导航试验系统在地球同步轨道组网成功。技术特点与GPS不同,“北斗”系统使用的是与GEOSTAR(即1982年7月由美国三位科学家提出并于12月定名的Geostar系统,这是一种由两颗卫星构成的主动式卫星定位系统,最后由于GPS的迅速发展导致该研究在1991年9月面临撤资流产的命运)的定位系统类似的技术。“北斗”实际上是一个区域性卫星导航定位系统,由3颗(两颗工作卫星、一颗备用卫星)北斗定位卫星、1个地面控制中心为主的地面部份、北斗用户终端三部分组成。而GPS则是一个由24颗卫星组网,覆盖全球且不需要地面基站辅助的全球导航定位系统。两者最大的不同是在定位精度和通讯方面。GPS的定位精度可以控制在几米之内,“北斗”系统的定位精度在经过校准的情况下能达到20米左右,如果不校准则精度只有100米左右。此外,和GPS不同的是,“北斗”系统还可以提供双向通讯功能,用户与用户、用户与中心控制系统间均可实现双向简短数字报文通信。通过“北斗”系统,用户一次最多可以传输120个字符。“北斗”系统主要用于运输业。例如,通过使用该系统运输公司就可以获知本公司的所有车辆在国内的具体位置,以及过去一段时间以来它们的行驶轨迹。该系统还可以监视车辆状态和用于车辆防盗。该系统还提供一种功能,向用户通报正在发生的事故和犯罪状况。在“北斗”系统信号较弱的地区,用户可以辅助使用GPS信号。应用领域中国发展“北斗”系统有军民两种用途。与美国相类似,该系统的核心是用于军事目的,但是也可以为民用和商业领域提供多种服务。中国的主要考虑是,一旦爆发冲突,美国很可能关闭GPS系统或者加大民用码的误差。因此,中国认为保护国家利益需要发展不受制于外国的独立的卫星导航与定位系统。中国希望“北斗”系统无论在技术还是应用上,最终都能与GPS相抗衡。卫星定位导航功能在军用和民用上都具有重要用途。美国利用GPS的导航与定位功能所具备的精确制导能力被证明是打赢“信息化战争”必不可少的条件。在有可能与台湾发生的冲突中,精确制导能力更为重要,中国希望通过此种能力减少附带损伤。解放军还可以通过“北斗”系统的双向通信功能随时与己方部队联络并监控他们所处的位置。卫星导航与定位技术还可以运用到解放军的对潜通讯上,潜艇可不再需要上浮即可接收卫星信号。解放军海军的下一代弹道导弹潜艇可通过使用“北斗”系统获得更准确的目标定位信息,增强潜射导弹的精确制导能力。事实上,世界上第一代导航与定位系统——美国海军的“子午仪”系统,其最初的设计目的就是为了增强弹道导弹核潜艇的精确制导能力。中国的研究人员也在进行类似的研究。GPS不断扩大的市场占有率也刺激了中国在商业领域使用“北斗”系统的兴趣。根据评估,到2008年整个GPS的市场前景将达到220亿美元。除了运输业和个人移动通讯领域的运用,一些大型企业还需要GPS为它们提供精确的授时服务。卫星导航与定位方案被提出。随后,陈芳允院士(863计划的倡导者之一)正式提出了研制双星“快速导航系统”(RDSS),1994年国家正式批准了该项目上马,并正式命名为“北斗卫星定位导航系统”。2000年发射了第一颗导航试验卫星,2003年又发射了两颗导航试验卫星,至此第一代卫星定位导航试验系统在地球同步轨道组网成功。技术特点与GPS不同,“北斗”系统使用的是与GEOSTAR(即1982年7月由美国三位科学家提出并于12月定名的Geostar系统,这是一种由两颗卫星构成的主动式卫星定位系统,最后由于GPS的迅速发展导致该研究在1991年9月面临撤资流产的命运)的定位系统类似的技术。“北斗”实际上是一个区域性卫星导航定位系统,由3颗(两颗工作卫星、一颗备用卫星)北斗定位卫星、1个地面控制中心为主的地面部份、北斗用户终端三部分组成。而GPS则是一个由24颗卫星组网,覆盖全球且不需要地面基站辅助的全球导航定位系统。两者最大的不同是在定位精度和通讯方面。GPS的定位精度可以控制在几米之内,“北斗”系统的定位精度在经过校准的情况下能达到20米左右,如果不校准则精度只有100米左右。此外,和GPS不同的是,“北斗”系统还可以提供双向通讯功能,用户与用户、用户与中心控制系统间均可实现双向简短数字报文通信。通过“北斗”系统,用户一次最多可以传输120个字符。“北斗”系统主要用于运输业。例如,通过使用该系统运输公司就可以获知本公司的所有车辆在国内的具体位置,以及过去一段时间以来它们的行驶轨迹。该系统还可以监视车辆状态和用于车辆防盗。该系统还提供一种功能,向用户通报正在发生的事故和犯罪状况。在“北斗”系统信号较弱的地区,用户可以辅助使用GPS信号。

上找答案中国安全项目网。

关于定位系统的论文

遥感技术,即RS(remote sensing),遥感顾名思义,就是从遥远处感知,地球上的每一个物体都在不停的吸收、发射和反射信息和能量。其中的一种形式电磁波早已被人们所认识和利用。人们发现不同物体的电磁波特性是不同的。遥感就是根据这个原理来探测地表物体对电磁波的反射和其发射的电磁波,从而提取这些物体的信息,完成远距离识别物体。遥感是在航空摄影测量的基础上,随着空间技术、电子技术和地球科学的发展而发展起来的,它的主要特点是:已从以飞机为主要运载工具的航空遥感发展到以人造卫星为主要运载工具的航天遥感;它超越了人眼所能感受到的可见光的限制,延伸了人的感官;它能快速、及时地监测环境的动态变化;它涉及天文、地学、生物学等科学领域,广泛吸取了电子、激光、全息、测绘等多项技术的先进成果;它为资源勘测、环境监测、军事侦察等提供了现代化技术手段。概言之,遥感是运用物理手段、数学方法和地学规律的现代化综合性探测技术。 全球定位系统,即GPS(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它是一个中距离圆形轨道卫星定位系统,可以为地球表面绝大部分地区提供准确的定位和高精度的时间基准。该系统是通过太空中的24颗GPS卫星来完成的。最少需要其中3颗卫星,就能迅速确定您在地球上的位置。所能接收到的卫星数越多,译码出来的位置就越精确。在汽车定位时,只需要在汽车上装一台比32开书本略小的“车载终端”就可以了。 在森林资源连续清查中应用GPS技术的优势: 可直接按坐标确定样地的位置。 解决了小比例尺地形图找明显地形地物为引点的难题。 克服了地形图本身有误差、传统的罗盘仪引线测量引起误差以及其它因素造成样地定位不准的问题。 定位精度高于罗盘仪引线定位,大大减少了野外作业时间和工作量,节省了时间,提高了工作效率。 地理信息系统,即GIS(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是随着地理科学、计算机技术、遥感技术和信息科学的发展而发展起来的一个学科,是一门集计算机科学、信息学、地理学等多门科学为一体的新兴学科,它是在计算机软件和硬件支持下,运用系统工程和信息科学的理论,科学管理和综合分析具有空间内涵的地理数据,以提供对规划、管理、决策和研究所需信息的空间信息系统。 数字地球是遥感、数据库、地理信息系统、全球定位系统、宽带网络及仿真虚拟等现代高科技的高度综合和升华,是当代科学技术发展的制高点。林业资源信息具有数据量大、种类多、来源广、结构复杂和获取成本高等特点,随着国家信息基础设施建设的发展,数字林业的发展是时代的要求,也是林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Abstract This paper first expounds the developing background and process of GPS in brief,and realize its roles in all social According to the collected data and the social influence of GPS, we also analyze its further developing trend and orientation in Chinese Sencondly,this paper concisely introduces the structural setup of GPS,then emphasizes the research on its key technology and working principle,and studys all the functions and working principles of its key technology in Focusing on RTK positioning,we give a comprehensive introduction to its working principle and composition of each Taking Chinese”Beidou I” positioning as an example,the demonstration about this article is proposed by the comparison between GPS and “Beidou I”In this paper,all involved technologies are described with concrete iconographs and demanding The errors which emerge in GPS are also analyzed and Keywords: 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 Real - time kinematic, parameter

全球卫星导航定位技术论文

百度“GPS百科”里面很详细,要简单易懂就看下面的参考资料。只是导航,GPS分为导航类和监控类,手机定位也是一样,模块相同传送方式不同,导航是单向接收,不用回传到网络,但需要屏显。而监控类需要移动通讯技术回传到网络,通过客户端进行监控。 但记住GPSone不是GPS。

全球卫星定位系统目前有四种,分别是:1、美国全球定位系统 GPS   全球定位系统(GPS)是目前全世界应用最为广泛也最为成熟的卫星导航定位系统。研发GPS系统始于1973年,其初衷为军事用途,1991年在海湾战争期间曾大展身手。GPS的用户只需购买GPS接收机就可以免费享受该服务。但GPS针对普通用户和美军方提供的是不同的服务。目前民用GPS信号的精度可达到10米左右,军用精度可达1米。 2、中国北斗导航 Compass   中国2000年开始建设北斗卫星导航试验系统。目前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已经发射了10颗卫星,建成了基本系统。到2012年形成覆盖亚太大部分地区的服务能力,到2012年底,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将提供正式运行服务。2020年左右,由大约30多颗卫星组成的北斗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形成全球覆盖能力。目前北斗卫星的导航精度在平面地区为25米,已开始正式提供试运行服务。 3、欧盟伽利略系统 Galileo   伽利略卫星导航系统是欧盟和欧洲空间局正在建设中的项目,初衷是使欧盟在卫星导航问题上摆脱对美国和俄罗斯的依赖。伽利略系统的技术水平将高于GPS和俄罗斯格洛纳斯。比如,其精度可以达到一米级别。2003年5月,欧盟和欧洲空间局正式批准伽利略项目第一阶段,预计2012年开始运行,但目前这一日期已被推迟至2019年全部建成。 4、俄罗斯格洛纳斯 Glonass   俄罗斯从1993年开始独自建立本国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原计划该系统于2007年年底之前运营,因资金问题,直到2011年,格洛纳斯导航系统才投入全面运行,但其在全球的民用和商业用户仍然少得可怜,主要原因是其用户端的设备发展一直严重滞后。

董继国(地质矿产部航空物探遥感中心,北京 100083)全球定位系统(GPS)是美国历时20余年开发成功的一种无线电导航系统。它将被用来逐步取代目前使用的其它无线电导航系统,并使全球导航真正得以实现。GPS系统现已正式投入使用,可向全球用户提供高精度的三维位置、速度和时间信息,被誉为20世纪的重大技术突破之一。GPS技术推广应用,使航空物探测量获益匪浅。1987年地矿部航遥中心引进GPS接收机,GPS导航定位系统的应用不仅简化了航空物探测量设备,提高了导航定位精度和测量总精度,扩展了航空物探调查领域,也极大地提高了航空物探测量生产效率,已成为航空物探之首选导航定位手段。一、不同导航定位方法比较导航定位在航空物探测量中的重要性是众所周知的。航空物探测量开始是以地形图目视导航,逐步发展到地形图目视-照相、仪器导航定位,如双曲线、多普勒(辅以照相或录像)、应答导航定位系统等,有力地促进了航空物探事业的发展。地形图目视、照相及录像定位精度取决于地形图和领航、判图的精度。无线电导航定位系统主要使用电磁波频谱中的中频、低频和甚低频带,频率低、作用距离远而精度低,频率高、作用距离近而精度高。该系统与GPS相比,受地形和控制区域限制,设备庞大笨重,需要人员较多,无线电信号接收、发射受环境影响较大,仪器故障较多,导航定位精度一般不高。表1列出了不同导航定位方法定位精度对比。它说明,随着导航定位技术进步,定位精度在不断提高。表1 不同导航定位方法定位精度对比二、全球卫星定位系统全球定位系统(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简称GPS),是美国对海上、陆地和空中设施进行高精度导航定位要求而建立的。GPS作为新一代卫星导航定位系统,不仅具有全球性、全天候、连续的精密三维导航定位能力,而且具有良好的抗干扰性和保密性。全球卫星导航定位系统的迅速发展,引起了各国普遍关注。特别是近十年来,GPS技术在应用基础的研究、新的应用领域的开拓、软件和硬件的开发方面都取得了迅速发展。原苏联也有类似的系统,称为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lobal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简称GLONASS),现由俄罗斯接管。GLONASS与GPS的一个主要区别是GLONASS采用频分多址技术区分卫星信号,而GPS则采用码分多址技术。GLONASS不存在SA(Selective Availability——选择可用性)干扰,能为民用用户提供精确的定位。GPS有SA干扰,向民用用户提供100m的精度。目前,已有双星座单频接收机,可充分利用上述的空间技术,提高单频C/A码接收机的导航定位精度,组合星座的定位精度可达16m左右。三、GPS在航空物探测量中的应用GPS系统向民用用户只提供标准定位服务(SPS),利用粗码(C/A码)定位,精度可达14m。由于美国采取了SA政策,降低民用GPS的定位精度,规定水平定位精度为100m,垂直测量精度为157m。在航空物探勘查中,GPS导航定位系统显著提高了航迹定位精度、改善了测线疏密度和测量总精度。与其它导航定位系统相比,精简了设备和人员,提高了生产效率。利用这些技术,航遥中心第一次完成了塔里木盆地东部地区高精度航磁勘查。表2列举了在SA干扰下野外工区实测GPS静态数据,对于1:5万及其它中小比例尺航空物探调查,该精度可以满足航磁规范要求。表2 野外工区TANS-11型GPS静态观测数据四、事后差分GPS在航空物探中的应用事后差分GPS系统的定位精度可以满足任何比例尺航空物探测量的定位要求,且经济易行,但不能保证其实时导航精度。在山东枣庄工区进行的以寻找金伯利岩岩管为目的的航磁测量,局部地区要加密至线距为100m的大比例尺飞行。经过对测区的地形和差分GPS调研情况综合分析,由于无法建立地面数据通讯链,不能采用实时差分GPS方法,所以,决定采用事后差分GPS,其定位精度可以满足大比例尺勘查要求,保证大比例尺的测网疏密度;而且,事后差分设备简单,安置方便,与实时差分相比,生产成本较低。1995年7月至11月,利用事后差分GPS方法为磁测作业动力滑翔机导航定位,共飞行32架次,完成17000测线公里。航磁测量总精度在1:5万测区为±75nT,1:1万测区为±49nT。投入生产之前,对事后差分GPS做了近距、远距静态测试,验证其定位精度和控制范围(表3和表4),并在生产期间进行了差分GPS与单GPS的静态对比试验(表5)和简单的差分GPS与单GPS动态测试(图1)。受技术条件限制,测试方法比较简单。飞机在机场上空沿水泥跑道边做航高为30m的超低空直线往返飞行,在飞行中测试人员观察飞机的偏航。试验表明,与单GPS比较,差分后的航迹与实际飞行相符,收敛较好,定位精度有明显改善,飞机保持在指定航向上飞行,左右偏差不超过5m。表3 近距离已知点上差分GPS测试表4 远距离(8km)已知点上差分GPS测试表5 单GPS与差分GPS静态对比测试图1 差分GPS与单GPS动态飞行试验航迹对比五、双星座GPS在航空物探中的应用GLONASS星座在三个轨道面上布置24颗卫星,已投入运行。同时,新型的双星座接收机(GPS+GLONASS)亦已投入使用。“中心”组织有关技术人员对新产品做了详细的调研、分析和测试,认为双星座GPS+GLONASS接收机可以满足大比例尺航空物探测量导航定位的要求,而无须差分。在选购前,我们对3S公司GNSS300型和阿斯泰克公司GG24型组合接收机进行了性能和技术指标对比试验,包括长时间静态测试、车载动态测试和飞机上的电磁干扰测试(图2、图3和图4)。经测试数据分析和观察,决定选用阿斯泰克公司的GG24型组合接收机,并首次用于大比例尺航空物探勘查,顺利地实现了测线间距为150m的高精度航磁勘查。磁测总精度为84nT,测网疏密度为150m±2m,导航定位精度达到设计要求,取得了高质量的基础资料,受到了业主的高度评价,认为达到世界一流水平。图2 GG24单GPS卫星静态数据离散分布图3 GG24单GLONASS卫星静态数据离散分布图4 GG24组合卫星静态数据离散分布六、结论和建议全球卫星导航定位系统GPS在航空物探勘查中已使用十余年了,在不同地区、不同线距和不同任务的测量中,均取得了显著效果。GPS技术的应用和普及,提高了航空物探技术在沙漠、海洋等地区开展调查的能力,加快了国土调查的进程。双星座GPS接收机的引入使用,弥补了单GPS导航精度较低、无法用于大比例尺飞行作业的不足,达到了线距为100m的航空物探勘查导航定位要求,从而实现了真正的大比例尺高精度航空物探勘查,并为替代地面工作准备了技术条件。航空物探调查中GPS的应用,应视具体要求而定。总结多年来的经验,提出如下建议供参考。对于500m以上线距的测量,使用单台GPS(TANS-Ⅱ型);100~250m线距测量,使用双星座导航定位系统(GG-24型),它提供的水平精度优于20m,高度精度可达30m。在今后的航空物探勘查中,尽量使用双星座导航定位系统,可以减少由于定位产生的误差,便于以后在同一区域再做工作时,可在已飞的线距中加密测量,降低飞行成本。要求高精度的定位测量时,可以采用事后差分。对要求高精度导航定位测量时,可以采用差分信标台或同步通讯卫星实现实时导航定位,但费用较高。全球导航定位技术,在我国航空物探领域的成功应用,凝聚了广大技术人员的智慧和心血。本文中GPS静态数据由李标芳教授提供,野外各工区的静态数据据有关报告,在此表示衷心感谢!THE APPLICATION OF 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 TO THE AEROGEOPHYSICAL SURVEYDong Jiguo(Aerogeophysical Survey and Remote-Sensing Center,Beijing 100083)AbstractSince the introduction of the satellite navigation 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GPS),single GPS,post difference GPS and double constellation combined GPS techniques have been successively employed, whose application and dissemination have raised the accuracy of navigation positioning and the general precision of the survey,helped the overall improvement of the aerogeophysical technique,extended the field of the aerogeophysical investigation, and considerably raised the efficiency of aerogeophysical

导航定位系统论文500字

北斗卫星一般指北斗一号卫星导航定位系统  北斗一号”卫星定位系统是我国自主研发,利用地球同步卫星为用户提供全天候、区域性的卫星定位系统。  北斗导航系统是覆盖我国本土的区域导航系统。覆盖范围东经约70°一140°,北纬5°一55°。gps是覆盖全球的全天候导航系统。能够确保地球上任何地点、任何时间能同时观测到6-9颗卫星(实际上最多能观测到11颗)。  基本数据  北斗导航系统是在地球赤道平面上设置2颗地球同步卫星颗卫星的赤道角距约60°。gps是在6个轨道平面上设置24颗卫星,轨道赤道倾角55°,轨道面赤道角距60°。航卫星为准同步轨道,绕地球一周11小时58分。  定位原理  北斗导航系统是主动式双向测距二维导航。地面中心控制系统解算,供用户三维定位数据。gps是被动式伪码单向测距三维导航。由用户设备独立解算自己三维定位数据。“北斗一号”的这种工作原理带来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用户定位的同时失去了无线电隐蔽性,这在军事上相当不利,另一方面由于设备必须包含发射机,因此在体积、重量上、价格和功耗方面处于不利的地位。  定位精度  北斗导航系统三维定位精度约几十米,授时精度约100ns。gps三维定位精度p码目前己由16m提高到6m,c/a码目前己由25-100m提高到12m,授时精度日前约20ns。  用户容量  北斗导航系统由于是主动双向测距的询问--应答系统,用户设备与地球同步卫星之间不仅要接收地面中心控制系统的询问信号,还要求用户设备向同步卫星发射应答信号,这样,系统的用户容量取决于用户允许的信道阻塞率、询问信号速率和用户的响应频率。因此,北斗导航系统的用户设备容量是有限的。gps是单向测距系统,用户设备只要接收导航卫星发出的导航电文即可进行测距定位,因此gps的用户设备容量是无限的。  生存能力  和所有导航定位卫星系统一样,“北斗一号”基于中心控制系统和卫星的工作,但是“北斗一号”对中心控制系统的依赖性明显要大很多,因为定位解算在那里而不是由用户设备完成的。为了弥补这种系统易损性,gps正在发展星际横向数据链技术,使万一主控站被毁后gps卫星可以独立运行。而“北斗一号”系统从原理上排除了这种可能。  客观分析  “北斗一号”用户的定位申请要送回中心控制系统,中心控制系统解算出用户的三维位置数据之后再发回用户,其间要经过地球静止卫星走一个来回,再加上卫星转发,中心控制系统的处理,时间延迟就更长了,因此对于高速运动体,就加大了定位的误差。  “北斗一号”卫星导航系统也有一些自身的特点,其具备的短信通讯功能就是GPS所不具备的。

中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BeiDou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BDS)是中国自行研制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是继美国全球定位系统(GPS)、俄罗斯格洛纳斯卫星导航系统(GLONASS)之后第三个成熟的卫星导航系统。北斗卫星导航系统(BDS)和美国GPS、俄罗斯GLONASS、欧盟GALILEO,是联合国卫星导航委员会已认定的供应商。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由空间段、地面段和用户段三部分组成,可在全球范围内全天候、全天时为各类用户提供高精度、高可靠定位、导航、授时服务,并具短报文通信能力,已经初步具备区域导航、定位和授时能力,定位精度10米,测速精度2米/秒,授时精度10纳秒。2012年12月27日,北斗系统空间信号接口控制文件正式版0正式公布,北斗导航业务正式对亚太地区提供无源定位、导航、授时服务。2013年12月27日,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正式提供区域服务一周年新闻发布会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新闻发布厅召开,正式发布了《北斗系统公开服务性能规范(0版)》和《北斗系统空间信号接口控制文件(0版)》两个系统文件。2014年11月23日,国际海事组织海上安全委员会审议通过了对北斗卫星导航系统认可的航行安全通函,这标志着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正式成为全球无线电导航系统的组成部分,取得面向海事应用的国际合法地位。中国的卫星导航系统已获得国际海事组织的认可。

  • 索引序列
  • 全球定位系统论文
  • 导航定位系统论文
  • 关于定位系统的论文
  • 全球卫星导航定位技术论文
  • 导航定位系统论文500字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