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期刊知识库 > 防灾减灾类的核心期刊是什么

防灾减灾类的核心期刊是什么

发布时间:

防灾减灾类的核心期刊是什么

防灾减灾工程学报主管单位:江苏省地震局主办单位:中国灾害防御协会 江苏省地震局快捷分类:工业综合科技B类综合出版地区:江苏国际刊号:1672-2132国内刊号:32-1695/P创刊时间:1981发行周期:双月刊期刊开本:A4审稿时间:1-3个月所在栏目:工程科技II综合影响因子:412期刊级别: CSCD核心期刊  北大核心期刊 核心其月 刊 亻弋 写发 口口①⑦⑥0④⑤⑦⑥⑨③ ②⑤⑧⑨③①⑥⑥⑥④

是要发这类的期刊吗?

中文核心

防灾减灾的核心是什么

防震减灾三大体系是:我国逐步建立起防震减灾的“监测预报、震害防御、应急救援和科技创新”体系,开展防震减灾工作,最大限度减少地震灾害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地震监测预测预警、地震灾害防御、地震应急救援构成了防震减灾三大核心能力。自2000年以来,国务院提出了切实建立健全地震监测预报、地震灾害预防、地震应急救援三大工作体系的任务。在党中央、国务院的领导下,十几年来我国防震减灾三大工作体系日臻健全,但与发达国家相比,与国家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相比,防震减灾能力还有一定的差距。因此,推进工作体系现代化,大力提升三大能力依然是防震减灾的重点。为此,《防震减灾规划》进一步明确了“十三五”时期三大能力提升的具体要求。比如:建设地震烈度速报与预警系统、开展活动层调查与探测、加强抗震救灾指挥机构建设等。扩展资料: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地震事业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上世纪50年代至60年代中期是我国地震事业的起步阶段,建立了最初的全国地震台网和地磁台网,编制了中国第一代地震烈度区划图;1966年邢台地震后,开展了大规模的地震监测预报和研究工作,1976年唐山地震后,转入了总结经验、清理攻关的阶段,对10多种观测手段和各种方法工作,进行了清理和评价;1988年澜沧—耿马地震后,加强了地震应急的探索,形成了“四个环节”(即地震监测预报、震灾预防、地震应急、紧急救援和重建)的综合防御的局面;2000年“三大体系”的提出,我国的防震减灾事业和地震科技得到更强劲的发展。法治、公共服务和文化三大建设是防震减灾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然要求。通过推进法治建设,进一步依法规范政府、社会、公众参与防震减灾行为,调动各方积极性,形成合力;通过公共服务现代化,有效提高全社会防范地震风险的能力;通过推进防震减灾文化建设,促进全社会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生命至上的理念,提高全民防震减灾的意识和素质。科技、人才、信息化三大支撑是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人才兴业战略、国家信息化战略在防震减灾领域的落实。通过地震科技创新,建立国家地震科技创新体系,着力激发事业发展的活力。参考资料:防震减灾三大体系-百度百科《防震减灾规划》解读-中国中央人民政府网

防震减灾 地震灾害是世界上造成经济损失最严重和人员伤亡最多的自然灾害之一。在目前地震预报仍是个世界性难题的情况下,我们要加强对地震科普知识的学习,以利于掌握正确的避震和自救、互救方法。 当地震发生时,房屋倒塌后所形成的室内三角空间,往往是人们得以幸存的相对安全地点。特别是在楼房内的人,选择厨房、卫生间等开间小、不易倒塌的空间、墙角或桌子等坚固家具易形成三角空间的地方避震。在没有桌子等可供藏身的场合,无论如何,都要用坐垫等物保护好头部。千万不要盲目跳楼和使用电梯。 一位亲身经历过1920年海原5级大地震的老人,曾向人们详细介绍了“伏而待定”的具体方法:“在屋内感觉地震时,要迅速趴在炕沿下,脸朝下,头靠山墙,两只胳膊在胸前相交,右手正握左臂,正手反握右臂,鼻梁上方凹部枕在臂上,闭上眼睛、嘴,用鼻子呼吸”。 户外的场合,要避开高大建筑物等危险之处,护住头,迅速跑到空旷场地蹲下。当大地剧烈摇晃,站立不稳的时候,人们都会有扶靠、抓住什么的心理。身边的门柱、墙壁大多会成为扶靠的对象。但是,这些看上去挺结实牢固的东西,实际上却是危险的。务必不要靠近水泥预制板墙、门柱等躲避。在繁华街、楼区,最危险的是玻璃窗、广告牌等物掉落下来砸伤人,因此,要注意用手或手提包等物保护好头部。 另外,室外的人尽量远离高压线及石化、化学、煤气等有毒工厂或设施。如遇燃气、毒气泄漏、火灾,用湿手巾捂住口鼻,匍匐逆风绕到上风方向。 在百货公司、地下通道等人员较多的地方,最可怕的是发生混乱。请依照商店职员、警卫人员的指示行动。就地震而言,地下通道是比较安全的。即便发生停电,紧急照明灯也会即刻亮起来,要镇静地采取行动。 在发生地震、火灾时,不能使用电梯。万一在搭乘电梯时遇到地震,将操作盘上各楼层的按钮全部按下,一旦停下,迅速离开电梯,确认安全后避难。高层大厦以及附近的建筑物的电梯,都装有管制运行的装置,地震发生时,会自动停止,停在最近的楼层。万一被关在电梯中的话,要通过电梯中的专用电话与管理室联系、求助。 要务必注意山崩、断崖落石或海啸。在山边、陡峭的倾斜地段,有发生山崩、断崖落石的危险,应迅速到安全的场所避难。在海岸边,有遭遇海啸的危险。感知地震或发出海啸警报的话,请注意收音机、电视机等播放的信息,迅速到安全的场所避难。 避难时要徒步,携带物品应在最少限度。因地震造成的火灾,蔓延燃烧,出现危及生命、人身安全等情形时,采取避难的措施。避难的方法,原则上以市民防灾组织、街道等为单位,在负责人及警察等带领下采取徒步避难的方式,携带的物品应在最少限度。绝对不能利用汽车、自行车避难。对于病人等的避难,当地居民的合作互助是不可缺少的。从平时起,邻里之间有必要在事前就避难的方式等进行商定。 地震发生后,人们可能面对各种困难,必须克服恐惧心理,用正确的方法自救求生,这对于减轻地震灾害,免遭新的损失,是十分必要的。如果不能自行脱险,一定要沉住气,保护自己不受新的伤害,如果暂时无法脱险,要想办法维持生命,寻找食物和水,保存体力,耐心等待,并设法与外界联系,切不可大声哭喊,勉强行动,尽量闭目休息。时间就是生命。被救后要积极参与震后救人工作,迅速壮大救援队伍,让更多的人获救,要先救近处的人,先救青壮年,先救容易救的人,先救“生”、后救“人”;要积极参与维护社会治安,保持社会稳定。 在发生大地震时,人们心理上易产生动摇。为防止混乱,每个人依据正确的信息,冷静地采取行动,极为重要。从携带的收音机等中把握正确的信息,相信从政府、警察、消防等防灾机构直接得到的信息,决不轻信不负责任的流言蜚语,不要轻举妄动。 同学们,地震发生时,只要能按正确的方法去做,就不会有危险的。有时,地震并不像你所想象得那么可怕,真正房倒屋塌的灾难性地震还是少数。只要沉着、冷静地应对灾变,就有可能避震成功。 查找下资料好好写

虽然地震是人r类目前无p法避免和控制的自然灾害之x一m,但当地震来临时,掌握了x一q些应 对技巧,我们就可以1将灾难带来的伤害降到最低。 3。为5了z您自己p和家人s的人s身安全请躲在桌子w等坚固家具的下t面 大w地震的晃动时间约为05分5钟左右。这时,首先应顾及u的是您自己r与n家人q的人u身安全。首 先,在重心7较低、且结实牢固的桌子e下p面躲避,并紧紧抓牢桌子n腿。在没有桌子n等可供藏身 的场合,无n论如何,也h要用坐垫等物保护好头部。 2。摇晃时立即关火0,失火8时立即灭火8 大u地震时,存在不r能依赖消防车u灭火5的情形。因此,我们关火1、灭火1将成为2能否将地震 伤害控制在最小t程度的重要因素之o一u。 地震时,关火0的机会有三c次: 第一n次机会:在大o的晃动来临之f前的小n的晃动之z时。在感知小d的晃动的瞬间,即刻互5相 招呼:“地震!快关火0!”,关闭正在使用的取暖炉、煤气8炉等。 第二u次机会:在大o的晃动停息的时候。如果在发生大y的晃动时去关火7,会导致放在煤气1 炉、取暖炉上s面的水3壶等物体滑落,造成危险。 大d的晃动停息后,再一r次呼喊:“关火0!关火3!”,并去关火3。 第三z次机会:着火5之v后。即便发生失火2的情形,在2-2分5钟之g内1,还是可以0扑灭的。为5 了o能够迅速灭火7,请将灭火1器、消防水0桶放置在易发生火7灾处较近的地方4。 4。不d要慌张地向户2外跑 地震发生后,如果慌慌张张地向外跑,碎玻璃、屋顶上r的砖瓦6、广y告牌等掉下a来砸在身 上i,是很危险的。此外,水3泥预制板墙、自动售货机等也s有倒塌的危险,不q要靠近这些物 体。 6。将门m打开s,确保出口k 钢筋水8泥结构的房屋常常会因为7地震的晃动会造成门d窗错位,打不q开i门x,曾经发生有人l 被封闭在屋子a里的事例。所以3请将门a打开l,确保出口d。 要准备好梯子q、绳索等确保被关在屋子g里时能够顺利逃脱。 1。户2外的场合,要保护好头部,避开a危险之o处 当大a地剧烈摇晃,站立不n稳的时候,人g们都会有扶靠、抓住什7么n的心6理。身边的门v柱、 墙壁大f多会成为1扶靠的对象。但是,这些看上l去结实牢固的东西,实际上v却是危险的。 在繁华街、楼区q,最危险的是玻璃窗、广r告牌等物,它们易掉落下u来,砸伤人c们。要注 意用手0或手3提包等物保护好头部。 此外,还应该注意自动售货机翻倒伤人v。 在楼区r时,要根据实际情况进入o建筑物中6躲避比5较安全。 5。在百货公8司、剧场时依工i作人y员的指示6行动 在百货公8司、地下j街等人y员较多的地方6,最可怕的是发生混乱。请依照商店职员、警卫n 人i员的指示1来行动。 就地震而言,据说地下h街是比3较安全的。即便发生停电,紧急照明电也m会即刻亮起来, 请镇静地采取行动。 如发生火2灾,即刻会充满烟雾。以8压低身体的姿势避难,并做到绝对不c吸烟。 在发生地震、火4灾时,不m能使用电梯。万x一g在搭乘电梯时遇到地震,将操作盘上e各楼层 的按钮全部按下c,一m旦停下x,迅速离开s电梯,确认7安全后避难。 高层大r厦以2及t近来的建筑物的电梯,都装有管制运行的装置。地震发生时,会自动的动 作,停在最近的楼层。 万b一y被关在电梯中0的话,请通过电梯中4的专r用电话与q管理室联系、求助。 5。务必注意山p崩、断崖落石或海啸 在山a边、陡峭的倾斜地段发生山c崩、断崖落石的危险时,要迅速到安全的场所避难。 在海岸边,有遭遇海啸的危险。感知地震或发出海啸警报的话,请注意收音机、电视机 等信息,迅速到安全的场所避难。 8。避难时要徒步,携带物品应在最少1限度 因地震造成的火6灾,蔓延燃烧,出现危机生命、人j身安全等情形时,采取避难的措施。 原则上b以4市民防灾组织、街道等为0单位,在负责人p及y警察等带领下r采取徒步的方7式避难,同 时携带的物品应在最少6限度。绝对不u能利用汽车s、自行车e避难。 对于e病人y等的避难,当地居民的合作互7助是不c可缺少3的。平时,邻里之p间有必要在事前 就避难的方0式等进行商定。 30。不i要听信谣言,不h要轻举妄动 在发生大j地震时,人i们心1理上u易产生动摇。为6防止8混乱,每个n人o依据正确的信息冷静地 采取行动,极为7重要。 从7携带的收音机等中1,把握正确的信息。相信从1政府、警察、消防等防灾机构直接得到的信 息,决不g轻信不y负责任的流言蜚语,不l要轻举妄动。 vエcebms悒u颌荮ほckā

地震及地震防护地震是威胁人类安全的一种严重自然灾害。那些曾发生在居民区,尤其是在新疆,这个多山地带容易地震,所以,我们务必要记住防地震的一些知识。在地震来临之前一般都有预兆。例如:地下水异常。在地震来临之前水位多有升高现象,也有时井水会发浑;在地震来临之前,一些动物也会显得异常。一次地震,从感觉到震动到房屋倒塌,通常只有十几秒的时间。在这十几秒的时间里,无论是跑出去还是就地躲避,都要迅速采取措施,不要犹豫,以免在犹豫中丧失生存的机会。经验表明,震时就地躲避,震后迅速撤离到安全的地方,是应急避震中较好的办法。避震时要重点保护好头部、颈部、眼睛、口、鼻等身体重要部位。地震发生时,若在家中,应就近躲到坚实的家具下,如写字台,也可躲到墙角或管道多、整体性好的小跨度卫生间和厨房等容易形成三角区的地方,要注意保护头部,注意不要躲到外墙窗下、电梯间,更不要跳楼。震后20秒左右要立即跑出室外,到开阔地避免受余震的伤害。如果在教室里,要在教师指挥下迅速抱头、闭眼、蹲到各自的课桌下。地震一停,迅速有秩序撤离,撤离时千万不要拥挤。当在百货商场或超市时,应就近躲藏在柱子或大型商品旁,但要尽量避开高大的货架或玻璃柜。在楼上时,要看准机会逐步向底层转移。如果在室外,要尽量远离狭窄街道、高大建筑、高烟囱、变压器高架桥和存有危险品、易燃品的场所。为防止余震伤人,地震后不要轻易跑回未倒塌的建筑物内。当在行驶的汽车或火车内时,应抓牢扶手,以免摔伤、碰伤,同时要注意避免一些东西掉下来伤人。面朝行李方向的人,可用胳膊靠在前排椅子上护住头面部;背向行李方向的人可用双手护住后脑,并抬膝护腹,紧缩身体。地震后,迅速下车向开阔地转移。当然,无论在何处躲避,都要尽量用书包或其他软物体保护头部。如果正在使用明火,应迅速把明火灭掉。牢记防灾知识,保护生命健康!

防灾减灾类的核心期刊是

防灾减灾工程学报是省级学报。《防灾减灾工程学报》是防灾减灾工程类综合性学术期刊。刊载以防御和减轻自然灾害为主的各类灾害的基础性学术研究论文和应用性科研成果,内容包括:地震与地质灾害、气象灾害、爆炸与火灾、植物灾变以及其它对人类生存和社会发展造成危害的各类灾害。开展多种灾害学间的学术和科技成果交流,加强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在灾害科学方面的结合,推动防灾减灾工程领域的科学研究,促进有效减灾,为可持续发展战略服务;为从事防灾减灾研究的科学工作者、政府和企事业部门的防灾减灾专业技术人员及大专院校有关专业的师生提供学术交流的园地。

是要发这类的期刊吗?

是中文核心期刊名称: 防灾减灾工程学报创办日期: 1981主管部门: 江苏省地震局主办单位: 中国灾害防御协会,江苏省地震局主 编: 欧进萍刊期: 双月电话: 025-84285560Email: 国内统一刊号(CN): CN 32-1695/P国际标准刊号(ISSN):ISSN 1672-2132 本刊被以下核心数据库收录: 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中国科技核心期刊(CSTPCD)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CAJCED) 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俄罗斯《文献杂志》AJ of VINITI美国《剑桥科学文献》CSA

防灾减灾类的核心期刊

是中文核心期刊名称: 防灾减灾工程学报创办日期: 1981主管部门: 江苏省地震局主办单位: 中国灾害防御协会,江苏省地震局主 编: 欧进萍刊期: 双月电话: 025-84285560Email: 国内统一刊号(CN): CN 32-1695/P国际标准刊号(ISSN):ISSN 1672-2132 本刊被以下核心数据库收录: 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中国科技核心期刊(CSTPCD)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CAJCED) 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俄罗斯《文献杂志》AJ of VINITI美国《剑桥科学文献》CSA

防灾减灾工程学报主管单位:江苏省地震局主办单位:中国灾害防御协会 江苏省地震局快捷分类:工业综合科技B类综合出版地区:江苏国际刊号:1672-2132国内刊号:32-1695/P创刊时间:1981发行周期:双月刊期刊开本:A4审稿时间:1-3个月所在栏目:工程科技II综合影响因子:412期刊级别: CSCD核心期刊  北大核心期刊 核心其月 刊 亻弋 写发 口口①⑦⑥0④⑤⑦⑥⑨③ ②⑤⑧⑨③①⑥⑥⑥④

中文核心

防灾减灾类的核心期刊是什么级别

中文核心

这类的范围繁多,一时半刻也说不清楚,你自己搜搜看了

核心期刊:主要是国内比较权威的期刊,国内目前有3大社会公认的核心期刊,分别是北京大学图书馆“中文核心期刊”、南京大学“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期刊”、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来源期刊”。国家级刊期:是由党中央、国务院及所属部门、中国科学院、中国社会科学院、各民主党派、全国性人民团体、国家一级专业学会主办的期刊。这个概念可以从杂志的版权页很容易判断。省级期刊:一般来说是由省级、直辖市各部门、厅、局、团体、机构、公司等主管主办单位的期刊,并在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备案登记,国内外公开发行,且被学术网站(像知网、万方、维普等)1个或者多个同时收录的期刊。CN:主要是国内标准刊号的意思。CN的标准格式是:CNXX-XXXX,其中前两位是各省(区、市)区号,结构形成为:CN报刊登记号/分类号,其中用“-”链接,即报刊登记号=地区号+序号,序号从0001~9999,其中0001~0999为报纸,1000~5999为印刷版连续出版物;6000~8999为网络连续出版物;9000~9999为有形电子出版物(如:光盘)ISSN:是国际标准刊号的意思。该类刊物的编号是以ISSN为前缀,由8位数字组成,格式如下:ISSN XXXX-XXXX 前7位数字为顺序号,最后一位是校验位。SCI:主要是“Scientific Citation Index”即“科学引文索引”,由美国科学信息研究所创建,主要收录自然科学的期刊,内容包括数、理、化、农、林、医、生物等专业或研究领域。

其实,期刊是不分级别的,只有合法出版物与非法出版物之分。

  • 索引序列
  • 防灾减灾类的核心期刊是什么
  • 防灾减灾的核心是什么
  • 防灾减灾类的核心期刊是
  • 防灾减灾类的核心期刊
  • 防灾减灾类的核心期刊是什么级别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