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期刊知识库 > 现代地质期刊投稿经验总结怎么写

现代地质期刊投稿经验总结怎么写

发布时间:

现代地质期刊投稿经验总结怎么写

Yandang Shan Mountains 雁荡山 The Yandang Shan mountains,a breathtaking area with high peaks,bold rock formations,roaring waterfalls and rocky cliffs,lie northeast of Leqing district in the southern part of Zhejiang PThe Yandang Shan mountains can be reached by taking the boat from Shanghai to Haimen and then proceeding by bus and train,which is also possible from Ningbo and W The area offers innumerable sights:temples,pavilions, caves,waterfalls,peaks,,can be visited,not to mention the many gorges,rock formations and The highest mountain of the Yandang Shan range is 1,150 m The entire massif covers an area of 400 雁荡山,首批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国家级“卫生山、安全山、文明山”、国家文明风景名胜区、国家AAAAA级旅游区、全国文明风景旅游区示范点、“世界地质公园”等称号。位于中国浙江省乐清市境内,部分位于永嘉县及温岭市。因主峰雁湖岗上有着结满芦苇的湖荡,年年南飞的秋雁栖宿于此,因而得名“雁荡山”。 雁荡山主要有灵峰、灵岩、大龙湫、三折瀑、雁湖、显胜门、羊角洞、仙桥八大景区,有500多处景点。素以独特的奇峰怪石、飞瀑流泉、古洞畸穴、雄嶂胜门和凝翠碧潭扬名海内外,被誉为“海上名山,寰中绝胜”,史称“东南第一山”。其中,灵峰、灵岩、大龙湫三个景区被称为“雁荡三绝”。雁荡山的灵峰夜景,灵岩飞渡是其两大特别景观。因山顶有湖,芦苇茂密,结草为荡,南归秋雁多宿于此,故名雁荡。雁荡山系绵延数百公里,按地理位置不同可分为北雁荡山、中雁荡山、南雁荡山、西雁荡山(泽雅)、东雁荡山(洞头半屏山),通常所说的雁荡山风景区主要是指乐清市境内的北雁荡山。由于处在古火山频繁活动的地带,山体呈现出独具特色的峰、柱、墩、洞、壁等奇岩怪石,称得上是一个造型地貌博物馆。雁荡山造型地貌,也对科学家产生了强烈的启智作用,如北宋科学家沈括游雁荡山后得出了流水对地形侵蚀作用的学说,这比欧洲学术界关于侵蚀学说的提出早600多年。现代地质学研究表明,雁荡山是一座具有世界意义的典型的白垩纪流纹质古火山——破火山。它的科学价值具有世界突出的普遍的意义。清人施元孚游寝雁荡山十年后提出“游山说”,说的是中国古代游览山水活动中回归自然,与大自然精神往来的精神文化活动的经验总结,这与清末学者魏源提出的“游山学”是一致的,也是值得总结的山水文化遗产。

地学前缘,地大主办,高手云集,文章质量高,我记得影响因子也要更高现代地质和它比差得多了

在网上找!主要分析湿地旅游的优点和缺点,应提出在发展旅游,促进当地经济发展的同时,还要保护好湿地资源,避免短视和短期行为对湿地的破坏。

2014年全院发表学术论文1117篇,同比增长6%,其中第一作者SCI检索论文371篇(同比增长89%)、EI检索论文114篇。出版专著25部。中国地质科学院(院属单位)和中国地质学会(办事机构挂靠中国地质科学院)主办10种学术期刊,包括《地质学报(英文版)》(SCI检索刊物)、《地球学报》(EI检索刊物),《地质学报(中文版)》、《矿床地质》、《地质论评》、《中国岩溶》、《岩矿测试》(CA收录刊物),《岩石矿物学报》、《地质力学学报》(中文核心期刊)、《地下水科学与工程》(英文版)。2014年,中国地学期刊网()使用效果显著。目前是国内地学界唯一的容纳期刊最多的网站。同时,该网站还吸引了大批的海外读者,网站统计显示海外访客来自于美国、加拿大、德国、澳大利亚、日本、蒙古等十余个国家,网站海外显示度日益增加,突破了新语障。《地质学报(英文版)》(ACTA GEOLOGICA SINICA(English Edition)):由中国地质学会主办,创刊于1922年,原名《中国地质学会志》,是我国历史最悠久的科技期刊之一。现为双月刊,刊物多次获得科技部、中宣部和新闻出版总署的表彰,入选2001年中国科技期刊方阵,自2006~2014年连续获中国科协A类精品期刊工程资助。近年来,刊物在国际化的进程中步伐大大加快。连续被美国科技情报研究所的《科学引文索引》(SCI、CA)等十多家著名文摘或数据库选为源期刊。2010~2011年本刊继续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重点学术期刊专项基金”资助。2012年荣获中国科协、财政部“优秀国际科技期刊一等奖”,“中国最具国际影响力的学术期刊”称号;2013年荣获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百强报刊”称号。中国地质科学院年报20142013年《地质学报(英文版)》在JCR中,影响因子为406,引文频次为2358次。登载的论文水平,基本上与国际刊物的论文水平接轨。2014年地质学报(英文版)共出版6期,1936页;收稿总数413篇,刊发论文总数132篇,NEWS12篇;刊发各类基金论文比92%,海外论文比31%。全年共发表国外论文41篇,这些论文主要来自澳大利亚、日本、印度、巴基斯坦、伊朗、土耳其等国,扩大了刊物的国际影响。本刊还登载一批在国际地学界处于前缘领域的我国科技人员的研究成果,向世界展示了我国地质科研的重大突破,其中追踪学科热点组稿22篇。2014年地质学报(英文版)荣获的“中国科技期刊国际影响力提升计划项目”顺利结题。2014年被北京市印刷工业产品质量监督检验站评为优等印刷品。这些是刊物长期以来重视科技期刊国际化建设的结果,也标志着刊物质量水平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网址:国内:国外:-5/issuetoc《地质学报(中文版)》(ACTA GEOLOGICA SINICA):由中国地质学会主办,其前身为《中国地质学会志》,是中国最早的科技期刊之一。它以反映中国地质学界在地质科学的理论研究、基础研究和基本地质问题方面的最新、最重要成果为主要任务,兼及新的方法和技术。《地质学报(中文版)》现为月刊。该刊多次获得科技部、中宣部和新闻出版总署的表彰,入选2001年中国科技期刊方阵,2005年获国家期刊奖,2012年荣获中国最具国际影响力学术刊物称号。2006~2014年连续赢得中国科协B类精品期刊工程资助,是国内外多家文摘或数据库的源期刊,在中国科技情报研究所的统计中影响因子、总被引频次等指标一直名列前茅。2014年发表论文160篇,共2600页,基金论文比达98%,其中超过半数为重大科研项目(如国家“973”项目或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支持的成果,为展示国家科技成果提供了广阔的舞台;出版两期专辑,为“深部探测专辑”与“陈毓川院士80华诞暨从事地质工作60周年纪念文集”,为学科发展提供了动力。2013年核心影响因子为770,总被引频次为4430次,综合评价总分3,影响因子、总被引频次及综合评价总分在地质科学类排名分别为第4位、第2位和第2位。《地质学报(中文版)》一直常年吸引着众多作者投稿,投稿量居高不下,退稿率颇高,表明本刊有良好的论文来源,吸引了广大的读者。网址:中国地质科学院年报2014中国地质科学院年报2014中国地质科学院年报2014《地质论评》(GEOLOGICAL REVIEW):由中国地质学会主办,创刊于1936年,一直以爱国、争鸣为办刊宗旨。刊头图案,缺右上残左下,为创刊之时东北遭侵吞,西南被蚕食,一直沿用至今,表达了我国地质学家的忧国爱国之情。《地质论评》现为双月刊,以论、评、述、报为特色。中国地质科学院年报2014中国地质科学院年报2014中国地质科学院年报2014中国地质科学院年报2014《地质论评》是中文核心期刊,曾获得科技部、新闻出版总署、中国科协的国家期刊奖、优秀科技期刊奖、双奖期刊称号,被国内外众多检索系统收录。在中国科技情报研究所的“中国科技期刊论文统计分析”中,其影响因子、总被引频次等指标多年来均位居前列;2005年获国家期刊奖提名奖;2006年入选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精品科技期刊工程;2009年被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评为中国百种杰出学术期刊,2012年荣获中国最具国际影响力学术刊物称号。2014年发表论文130余篇,通讯资料和消息报道10多篇。据中国科技情报研究所统计,2013年《地质论评》的影响因子为112,总被引频次2407,综合评价总分9,综合评价总分在地质学类期刊中排名第4。网址:《地球学报》(ACTA GEOSCIENTICA SINICA):是中国地质科学院主办,由科学出版社出版的双月学术期刊。《地球学报》是中国科技核心期刊、全国自然科学核心期刊、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期刊精品数据库收录期刊、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核心库来源期刊、首批“中国精品科技期刊”,进入SCI总被引频次100以上中国期刊排行榜。2013年成为EI来源期刊。2012年起连续三年荣膺“中国最具国际影响力学术期刊”称号。2013年,《地球学报》核心总被引频次1740次;核心影响因子263,在全国1989种核心期刊中影响因子排名第87位。《地球学报》作为中国地质科学院树立其学术形象的重要窗口,力图充分展示院综合学术水平和科研竞争实力,2014年刊载“中国地质科学院2013年度十大科技进展”全文10篇,同时刊载以“十大科技进展”为主线的封面照片和封面故事。全年共出版正刊6期,刊载论文95篇,报道各类信息快报25篇,共782页。《地球学报》同时发布网络电子版,在编辑部网站上实时提供免费全文浏览下载。网址:《矿床地质》(MINERAL DEPOSITS):创刊于1982年,双月刊,由中国地质学会矿床地质专业委员会和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主办,是中国唯一报道矿床学最新研究成果的期刊,内容包括矿床地质特征及与矿床有关的岩石学、矿物学、地球化学研究成果和科学实验成果及新技术、新方法。被《ChemicalAbstracts》、《CSATechnologyResearchDatabase》、《 》(俄罗斯文摘杂志)、《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数字化期刊—期刊论文库》、《数字化期刊—期刊引文库》、《中国地质文摘》、《全国报刊索引—自然科学技术版》、《有色金属文摘》和《中国学术期刊文摘》等检索期刊及数据库收录。2014年《矿床地质》刊出96篇,并始终保持基金项目的较高比例。2013年影响因子为551,位居地学类期刊第5名,全国1989种核心期刊中影响因子排名第43位,总被引频次2423次。《矿床地质》再次荣获“2014中国最具国际影响力学术期刊”和“中国精品科技期刊”称号,编辑部参与了“领跑者5000——中国精品科技期刊顶尖论文”项目,根据中国科技论文引文数据库(CSTPCD)单篇文章定量评估与同行评议或期刊推荐相结合的方法,有2篇发表在《矿床地质》2013年的论文获得提名。2014年《矿床地质》编辑部网站点击率近六百万次。网址:《岩石矿物学杂志》(ACTA PETROLOGICA ET MINERALOGICA):由中国地质学会岩石学专业委员会、矿物学专业委员会、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联合主办的学术性期刊,创刊于1982年。2005年起改为双月刊。《岩石矿物学杂志》主要报道岩石学、矿物学各分支学科及有关边缘交叉学科的基础理论和应用研究成果,创造性和综合性研究成果,岩石和矿物鉴定的新方法、新技术和新仪器以及与有关的最新地质科技信息。《岩石矿物学杂志》是国内外多家检索系统和文摘的源期刊,被国内的《全国报刊索引数据库》(自然科学技术版)、《中国地质文献数据库》、《中国地质文摘》、《中国地质文摘》(英文版)、《中国化学化工文摘》、中国科技论文统计与引文分析数据库(CSTPC)、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重庆维普)、台湾中文电子期刊思博网和国际的AJ、BIG、CA、GEOREF、CSA等收录。2014年共发表论文98篇,1170页。网站点击率已过253万次,在地学类学术期刊中受关注程度较高。2013年影响因子995,总被引频次1157,他引率达92,在同专业领域期刊中排名较前。再次入选“2014中国最具国际影响力学术期刊”,并且各项指标较2013年均有所提升。网址:中国地质科学院年报2014中国地质科学院年报2014中国地质科学院年报2014中国地质科学院年报2014《岩矿测试》(ROCK AND MINERAL ANALYSIS):1982年创刊,由中国地质学会岩矿测试专业技术委员会和国家地质实验测试中心共同主办,是中国唯一的地质分析测试专业杂志,所载内容反映了中国地质物料分析测试的水平。凡是正在进行的科技部重大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土资源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地调项目等均在发表之列。中国地质科学院年报2014中国地质科学院年报2014中国地质科学院年报2014中国地质科学院年报2014论文的内容质量是提高刊物核心竞争力的根本,主编和专家的支持是提升刊物学术质量的要素,编辑的专业能力是提高刊物内容质量的关键。2014年本刊文章选题有导向性和启发性,内容充满质感,富含思辨性、论述性、借鉴性。刊物的学术参考价值、整体质量和核心竞争力有所提升。“国际SCI期刊导航”针对重点国际地学和化学SCI期刊的发展方向、学术标准,为青年作者提供了最新的、实用的投稿指导。针对我国作者的薄弱点和本刊报道的主题,2014年举办了两期作者培训班。调整办刊工作思路,聚焦现代各类分析测试技术的研究成果和重要创新,进一步凸显办刊定位,增长在文献领域的学术地位。2014年发表论文135篇,共908页。网站访问量超过42万次。2013年的影响因子为661,总被引频次为1215次。网址:/ykcs/ch/aspx《中国岩溶》(CARSOLOGICA SINICA):创办于1982年,季刊,由中国地质科学院岩溶地质研究所主办,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岩溶研究中心、中国地质学会岩溶专业委员会、中国地质学会洞穴专业委员会协办的我国唯一公开出版的岩溶学术刊物,曾多次被评为广西优秀期刊、中国期刊方“双效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全国中文核心期刊(1992,2004年版),并被美国化学文摘(CA)、美国地质文献数据库(GeoRef)、美国剑桥科学文摘(CSA)、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JST)、波兰哥白尼索引(IC)、美国乌利希国际期刊指南(UIPD)、及美国汤姆森Gale数据库、美国国会图书馆等国际著名的文献检索数据库及国内的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中国科技论文与索引数据库(CSTPCD)、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等收录。2014年《中国岩溶》共出版4期,刊出论文64篇(514页),内容多为当前岩溶地区经济社会建设所关注或遇到的热点、难点问题,学术性强,应用价值大。2013年的核心总被引频次671次,核心影响因子570。网址:《地质力学学报》(JOURNAL OF GEOMECHANICS):由中国地质科院地质力学研究所主办,创刊于1995年,以“弘扬李四光学术思想,求实、创新、发展”为办刊宗旨,是反映地质力学领域科研成果的对外窗口。主要报道地壳运动与大陆地质构造及其动力机制等方面的前沿动态和基础理论研究成果,同时关注矿产资源勘查、地质灾害调查与防治、环境变迁规律等方面的应用科研成果。《地质力学学报》是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来源期刊,中国科技论文引文数据库的来源期刊,CNKI中国知识基础设施工程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CAJCED)统计源期刊;是“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全文上网期刊,被《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和CNKI中国知识基础设施工程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全文收录。2014年发表论文46篇,共474页。《地质力学学报》同时发布网络电子版,在编辑部网站上实时提供全文浏览下载。刊物的引用率和影响力逐年提高,2013年的影响因子为788,总被引频次为451次。网址:《地下水科学与工程》(英文版)(Journal of Groundwater Science and Engineering):是中国地质科学院水文地质环境地质研究所主办的自然科学综合性学术刊物,于2013年4月创刊,英文季刊。刊登水文地质、环境地质、地下水资源、农业与地下水、地下水资源与生态、地下水与地质环境、地下水循环、地下水污染、地下水开发利用、水文地质标准方法、地下水信息科学、气候变化与地下水等学科领域的优质稿件。2014年发表论文48篇,共404页,并入选世界著名地学数据库《GeoRef数据库》,这标志着我国水文地质科学的研究水平得到国际同行的认可。网址:。(注:期刊影响因子根据2014年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发布的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SCI数据库等)中国地质科学院年报2014中国地质科学院年报2014中国地质科学院年报2014

现代地质期刊投稿经验总结

地学前缘啦

李建初 张建中 ( 保定市地质学会)鸦片战争之后,国门被打开,西学东渐,现代地质调查活动随之进入中国。19 世纪六七十年代,德国地质、地理学家李希霍芬是西人在我国进行大范围地质调查中成绩最大的。由于本区紧邻首都北京,因而成为全国最早开展地质调查的地区之一。1870 年,李希霍芬由五台进入阜平,经保定于 5 月底抵达北京。沿线做了路线地质描述,首次以“五台系”、“震旦系”作为地层单位命名。1897 年春,修筑京汉铁路 〔时称芦 ( 沟桥) 汉 ( 口) 铁路〕 的选线报告中,在总工程师英人金达的领导下,对本区沿线地质,特别是第四纪地质做了最早的专业描述。1903 ~ 1904 年,美国地质学家威理士一行 3 人来我国进行大面积地质调查。1904 年1 月,经北京过保定,前往山西五台,直达西安,再沿汉水考察长江流域。这是西方地质专家又一次大范围的地质调查活动。经过本区的满城、完县 ( 今顺平) 、唐县、阜平,沿线进行了区域地质描述。重点研究了曲阳灵山盆地; 根据唐县西大洋村老变质地层之上的沉积岩系,命名了大洋灰岩; 又根据当地新构造的剥蚀面形迹,将阜平龙泉关一带的深变质地层划归太古宇 “泰山杂岩”。1922 年,葛利普进一步厘定了 “震旦层系” 的含义,它以山西省 “滹沱系”、保定唐县 “大洋灰岩”和北京西山 “南口灰岩”为依据,把 “震旦系”限定为寒武系之下,五台系或 “泰山系”古老变质岩之上的未变质或浅变质地层,并与北美的 “贝尔特超群”和 “大峡谷超群”对比。我国地质学者在本区的调查,首推中国第一个地质学培训机构———农商部地质研究所的师生。先是翁文灏先生到易县考察某采矿点,指出黑色片岩的老地层中,不可能有煤层,建议当地停建了采掘坑道。系统的地质矿产调查,则以该所毕业的李捷最早。1919年 4 月,他奉命由蔚县至涞源、阜平、曲阳、唐县、完县、满城等地,调查了当时已知的各种金属、非金属矿点,历时 2 月余,在 《地质专报》第 4 号上发表了 《直隶易唐蔚等县地质矿产》。1936 年,杨杰赴五台调查,将五台系划为底部的 “阜平县层”和上部的“龙泉关层”,与目前的划分基本吻合。其间,为军阀混战和日本侵华时期,资本家开矿谋利和日本以掠夺资源为目的的矿产调查,虽有零星资料,多不重要。1945 年日本投降后,李捷出任河北省建设厅厅长,组建凿井队,为城市和工矿进行供水服务。在调查保定民用水井的基础上,于裕华中路总督署西侧,设计了保定市第一眼深水井,采用机械凿井技术,1947 年成井,向市民提供生活用水 ( 使用至 1985 年报废)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保定市作为河北省省会,省政府工业厅矿务局下设地质科( 1953 年) ,1952 年即聘任了我国老地质学家袁复礼教授 ( 保定徐水人) 为顾问,首先对本区西部各山区县的矿产资源,有计划地展开了较详细的调查工作。袁教授还派研究生丁原章,对涞源岩体和烟煤硐石棉矿进行了专题地质研究。与此同时,地质部华北地质局从 1953 年起,派遣 224 队对涞源县开展矿产普查工作,使本区地质调查进入全面发展和繁荣时期。1956 年又组成中苏合作的 222 队,专门从事太行山区的金属矿普查,224 队则以勘探为主。以后,随着地质队伍地区化,河北省地质局成立,组成保定综合地质大队,承担本区矿产普查勘探任务,该队领先完成了涞源烟煤硐石棉矿的详勘工作。从勘查设计、工程选择、取样加工直到储量计算、编写报告,进行了全新的探索,为我国纤维蛇纹石石棉矿床勘探技术,积累了系统的经验,并在全国得到推广应用。此后,沿涞源杂岩体周边,持续开展黑色和有色金属矿床的勘查工作,探明了铁、铜、铅锌、钼等矿种的工业储量,为国家规划矿山开发提供了地质资料基础。在 “一五”重点勘探的基础上,国家适时地展开了全国性的普查找矿工作。为适应找矿和地质研究的需要,地质部统一部署 1∶ 20 万区域地质调查,要求各个省成立专业队,按国际图幅开展工作。河北省区测大队 1959 年成立 ( 驻保定市,现驻廊坊市) 首开广灵—涞水幅的实测工作。该幅即为河北省最早完成的 1∶ 20 万正规图幅。为了加强涞源杂岩体成矿规律和成矿预测的研究,1960 ~ 1964 年开展了涞源 1∶ 5 万物化综合普查找矿试验。这是当时地质部选定的两个试点地区之一。以保定综合地质大队为主,地质科学研究院参与指导和实践,省局物探大队,研究所、张家口中心实验室共同参加,最后由北京地质学院大批实习师生参与协作。通过地质、土壤金属量、水系沉积物、磁法、电法、物性、U - Th 放射性、水电阻、重砂,配合山地工程、钻探等验证手段,先后有 400 余人,持续数年,完成 1∶ 5 万 5 幅,共 1800km2综合地质图。这是国家在重点成矿区综合找矿和成矿规律研究的一次重大探索,取得了丰富的实践经验,为涞源深部铜、钼矿床的发现提供了资料基础。这支地质队伍还对本区隐伏煤田 ( 含京东) 、水泥灰岩、大理石、高岭土、白云母工业矿床及中小型山金矿床进行了地质工作,提交了若干地质普查勘探报告。各产业部门的地质队,先后有煤炭部 138 队及河北省煤田地质公司,在平原区进行煤田物探和涞源斗军湾褐煤矿精查工作 ( 1968) 。冶金五一九队 ( 有色金属总公司) 以物探为主,在本区进行过部分普查探勘工作,提交了唐县僧贯铁矿 ( 1971) 和迷城煤矿地质报告。建材部曲阳云母队 ( 1959 年并入保定综合地质大队) 、405 队在本区开展云母及非金属矿产普查勘探工作,405 队在提交了唐县父子山水泥用黄土矿、王各庄水泥灰岩地质报告 ( 1966) 。建材河北地质勘探大队 ( 1979 年成立,驻保定市) 提交了唐县上庄水泥用石英砂岩勘探报告 ( 1982) 、唐县王各庄水泥灰岩详勘报告 ( 1983) 。冶金 518 队 ( 驻邯郸武安) 对涞水县北龙门铁矿 ( 1981) 、野孤钼矿 ( 1983) 进行了普查评价,提交了相应的地质报告。为满足国防尖端工业对压电水晶的迫切需要,以保定综合地质大队水晶普查分队为基础,1965 年 1 月组建成 621 大队,并移交地质部第一矿产公司领导,队部驻阜平。负责河北、内蒙古等省 ( 区) 的水晶矿普查工作。在本区阜平龙王庄、涞源南城子、唐县筒笼等地水晶矿点,进行了地质评价工作,并选出一定数量的压电水晶产品,及时支援了国家的急需。河北省地质局中心实验室,1965 年在保定综合地质大队化验室基础上扩建组成,担负全省地质系统的岩矿测试和选矿实验任务。1996 年与原保定市综合地质大队分建的第六、十三地质大队合并,现称保定地质工程勘察院。本区地下水资源勘察,起步于 20 世纪 50 年代,是全国最早展开此项专业调查的地区之一。1956 年,地质部组建河北水文地质大队,驻保定市南奇村 ( 1958 年迁石家庄市) 。为满足保定市工业用水,开展一亩泉水源地勘探及其周边区域水文地质调查。先后完成了1∶ 20 万保定幅综合水文地质报告 ( 1956) 和以一亩泉水源地为主的保定城市供水勘探报告 ( 1957) 。与此同时,在南奇村建长期水文地质观测站,选定 825km2范围内 394 个观测点,开展地下水动态监测。迄今积累了系统完整的资料,是全国建立最早并坚持工作的地下水长期观测站之一。20 世纪 60 年代,本区各系统的若干地质队都投入了支农抗旱打井的农田水文地质工作。改革开放以来,对石油普查钻井中发现的地热资源,进行了勘探评价工作,提交了雄县牛驼镇地热田报告。本区近年还发现了天然矿泉水水源地 26 处。发现各种矿产九大类 60 余种,其中大型矿床 9 处,中型 15 处,小型 114 处。优势矿种为钼、铜、锌、石棉、云母、大理石、花岗岩、高岭土等。潜在经济价值近 2000 亿元。目前驻本区的地质机构,除上述地质队外,还有①国土资源部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研究所保定分所 ( 原称地质部水文地质工程地质技术方法研究队,1965 年成立,驻保定市七一中路) ; ②冶金勘察研究总院 ( 含 1979 年成立的勘察研究所,体改后并入总院) ,1969年成立,是担负全国矿冶建设基础勘察任务的专业队伍,驻保定市东风中路; ③冶金地球物理勘察院,1965 年成立,是冶金系统担负全国地球物理地球化学专业探矿队伍,驻保定市韩村中路; ④石油物探局,隶属于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驻涿州市; ⑤原冶金部第一地质勘察局水文工程地质勘察大队,驻定州市; ⑥原地矿部 “543”厂 1988 年从山西长治迁入保定市 “七一”中路,该厂肩负着全国的地质地形图的印制工作; ⑦中国石化总公司勘察设计院,1998 年迁入保定市 “七一”西路; ⑧保定市地质矿产局,1987 年成立,履行矿产资源的规划、矿业开发、地质环境及地质勘查活动等四项政府职能。从以上不难看出,由于保定所处北京南大门的地域优势,引来了全国各有关部委的高规格地勘单位,多年来,他们的辛勤工作,为国家尤其是保定地区的矿业开发作出了重要贡献,在中国的地学史上留下了光辉的一页。

现代地质期刊投稿经验总结报告

地学前缘,地大主办,高手云集,文章质量高,我记得影响因子也要更高现代地质和它比差得多了

地学前缘啦

现代地质期刊投稿经验总结分享

顶,读完博士后,回头看,除了那些高档一些的EI\SCI可能有些难度,其他全都那样的,有些装得有些品味吧,其实垃圾,不过不赞成的是,创新难度大,不能要求全部社会的人都去搞创新,不现实,生活本就这样,平淡而已,真正的,上至所谓的伟人,下至黎民百姓,都要生活,不能太苛求,哈哈。

岩石学报 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地质论评地学前缘 地质学报 地球化学 地球科学矿床地质 沉积学报 地质科学 中国地质地球学报 现代地质 高校地质学报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第四纪研究 地质通报岩石矿物学杂志 地质与勘探 矿物学报 地层学杂志 地质科技情报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 矿物岩石物探与化探古地理学报新疆地质地球与环境

不错

连地学都搞不明白 百度一下吧

现代地质期刊投稿经验怎么写

顺利的话四到五个月左右,仅供参考。该刊是季刊发行,如果赶不上最近一期,那少则也要四个月。如果该刊稿件量比较大,到审稿这个过程可能会比较长,等待的时间相应的增加。想具体些,需要让编辑根据作者的情况和社里稿件的情况等,给出一个参考范围。期刊vip上也有其他的可以选择的,如果周期短,也可以考虑选择。

进到期刊编辑部的网站,上面有投稿指示的 祝好运

地学前缘,地大主办,高手云集,文章质量高,我记得影响因子也要更高现代地质和它比差得多了

  • 索引序列
  • 现代地质期刊投稿经验总结怎么写
  • 现代地质期刊投稿经验总结
  • 现代地质期刊投稿经验总结报告
  • 现代地质期刊投稿经验总结分享
  • 现代地质期刊投稿经验怎么写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