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期刊知识库 > 环境毒理学期刊分区1区

环境毒理学期刊分区1区

发布时间:

环境毒理学期刊分区1区

环境毒理学,是环境科学和毒理学的一个分支。它是从医学及生物学的角度,利用毒理学方法研究环境中有害因素对人体和生态系统尺度影响的学科。其主要任务是研究环境污染物质对机体可能发生的生物效应,作用机理及早期损害的检测指标,为制定环境卫生标准做好环境保护工作提供科学依据。利用毒理学方法研究环境污染物对生物体的影响及其机理的学科。是环境医学的一个组成部分,也是毒理学的一个分支。 生态毒理学的发展历史只有短短的二十年。它是随着环境问题的日益突出而产生的新兴学科。 生态毒理学定义为:用多学科理论(生理、生态、化学、物理、毒理和数学)来解答问题,解释自然界中污染物的暴露风险。它用于支持环境政策、法律、标准和污染控制方法。生态毒理学不仅是一门科学而且是污染防治中应用性很强的一种工具。 答案均来自百度百科,如需更多内容,请百度“环境毒理学”和“生态毒理学”

环境毒理学好投的杂志有Archives of Environmental Contamination and ToxicologyBulletin of Environmental Contamination and Toxicology另外chemosphere也接受环境毒理学方面的paper,这个期刊在环境领域很知名,认可度很大,当然要求也比较高。Environmental ToxicologyEnvironmental Toxicology and Chemistry ,也不错,影响影子5另外还有Environmental Toxicology and Pharmacology ,Ecotoxicology and Environmental Safety,影响因子都在2点几。如果做的很好的话,EST也可以投的。当然毒理学应用范围很广,医学类,环境类,公共卫生类等领域都有相关毒理学期刊。

pest management science 是一区。pest management science 《害虫管理科学》是国际农作物保护和害虫控制研究与发展杂志,在2021年影响因子/JCR分区:845/Q1。 杂志涵盖的主题包括1、生物技术和分子生物学在害虫管理方面的应用 生物防治、生物杀虫剂及综合病虫害管理(IPM) 害虫对害虫管理产品和策略的抗性 杀虫剂、除草剂、杀菌剂和其他农药的合成、发现、筛选、结构/活性和生物化学作用模式。2、新害虫管理产品和策略的特性和使用,害虫防治产品的配方及应用方法代谢、降解、田间表现、环境研究和使用新的和现有害虫管理产品的安全性 害虫管理的天然材料害虫管理产品和方法的遗传和生态影响。3、保护商品免受虫害 毒理学、有害生物管理产品和方法的风险评估和管理害虫管理产品和方法的经济影响,对化学成分不确定的产品(如粗提取物、化学描述不完整的配方)或未知或不清楚的活性成分的研究论文不予评审。

毒理学杂志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毒理学期刊分区1区

是2011版,下一届核心目录年底出来。主要栏目:论著、实验研究、技术与方法、调查研究、综述、讲座、药物毒理、安全性评价、预防保健、讲座、标准和法规、信息、短篇报道、专栏等

刊名: 毒理学杂志 Journal of Toxicology主办: 北京市预防医学研究中心;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周期: 双月出版地:北京市语种: 中文;开本: 大16开ISSN: 1002-3127CN: 11-5263/R历史沿革:现用刊名:毒理学杂志曾用刊名:卫生毒理学杂志创刊时间:1987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CA 化学文摘(美)(2011)JST 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日)(2013)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2013-2014年度)(含扩展版)核心期刊:中文核心期刊(2011)中文核心期刊(2008)中文核心期刊(2004)中文核心期刊(2000)中文核心期刊(1996)中文核心期刊(1992)

毒理学杂志 [1002-3127] 本刊收录在: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来源期刊(2009-2010)提示: CSCD扩展库(E)本刊收录在: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来源期刊库(2013-2014)提示: CSCD扩展库(E)本刊收录在: 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2010年版)提示: 《引证报告》2010年版影响因子:487本刊收录在: 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2011年版)提示: 《引证报告》2011年版影响因子:377本刊收录在: 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2012年版)本刊收录在: 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2013年版)提示: 《引证报告》2013年版影响因子:255本刊收录在: 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2011年版)提示: 排序:预防医学、卫生学类 - 第20位主题分类:Life Sciences: ToxicologyR1:预防医学、卫生学: R1:预防医学、卫生学

生态毒理学与环境安全期刊分区

生态毒理学是毒理学、生态学和环境化学等多学科交叉和融合的学科,是应对人类活动造成的环境污染物暴露而发展起来的新兴边缘学科,是研究有毒有害物质以及各种不良生态因子暴露对生命系统产生毒性效应,以及生命系统反馈解毒与适应进化及其机理与调控的一门综合性学科。 生态毒理学中的有毒有害物质主要是指一些化学物质,研究这些化学物质对自然生态系统的影响,其试验对象是藻类、细菌、鱼虾和蚯蚓等医|学教育网整理。生态毒理学关心的重点是这些有毒有害的化学物质低剂量长期作用的效应。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由此可见,在解决环境问题过程中, 生态毒理学的数据非常重,它在环境政策、法律、标准、以及污染控制方法的制定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参考价值。生态毒理学不仅是一门科学,而且是污染防治中应用性很强的一种工具,其核心部分是生物效应,即有毒、有害物质对生命有机体危害的程度及范围的研究;生物监测和生物检测是进行生物效应研究的两种技术手段。由于各种环境问题的突现,使生态毒理学成为当代最具有生命力的边缘学科之一,实际上也是“持续发展”战略的一种技术支撑。

环境毒理学,是环境科学和毒理学的一个分支。它是从医学及生物学的角度,利用毒理学方法研究环境中有害因素对人体和生态系统尺度影响的学科。其主要任务是研究环境污染物质对机体可能发生的生物效应,作用机理及早期损害的检测指标,为制定环境卫生标准做好环境保护工作提供科学依据。利用毒理学方法研究环境污染物对生物体的影响及其机理的学科。是环境医学的一个组成部分,也是毒理学的一个分支。 生态毒理学的发展历史只有短短的二十年。它是随着环境问题的日益突出而产生的新兴学科。 生态毒理学定义为:用多学科理论(生理、生态、化学、物理、毒理和数学)来解答问题,解释自然界中污染物的暴露风险。它用于支持环境政策、法律、标准和污染控制方法。生态毒理学不仅是一门科学而且是污染防治中应用性很强的一种工具。 答案均来自百度百科,如需更多内容,请百度“环境毒理学”和“生态毒理学”

1 生态环境类型区的划分原则生态环境类型区的划分既取决于自然生态环境条件,也取决于人类社会活动对自然生态环境作用的性质。因此,生态环境类型区的划分应当根据生态环境本身的组成与结构、人类活动的类型与强度,遵循以下六项原则进行划分。(一)以生态环境的自然属性为主,兼顾社会属性的原则生态环境的自然属性是客观的,是地壳历史长期演化的结果,它决定了生态环境的类型和环境质量的基本状况,反映了生态环境的特征。人类社会活动对生态环境有着巨大的改造作用,对生态环境质量有着明显的制约作用。(二)生态环境的地带性原则生态环境的地带性指的是由于有着共同的发展历史和演变途径,生态环境在同一类型区域中,其地貌、气候、土壤、植被、水资源等自然条件具有明显的相似性,而在不同区划内则有着较大的差异性,各环境要素组成、资源状况、资源结构、资源分布及其开发利用,各自形成相对独立的“地理综合体”。(三)生态环境与社会经济发展相对一致性原则同一生态类型区域的自然生态系统和社会经济活动要有相对一致性。同一类型区域中业已形成的生态环境与生态资源开发和利用等方面有着相对一致性和较稳定的生产分布格局。(四)生态环境综合因素与主导因素相结合的原则由于组成生态环境的因素很多,同时又要考虑人类社会活动因素,因此必须在综合分析各要素后,抓住主要矛盾进行综合与概括。(五)生态破坏的相似性原则生态类型区中,由于对资源的不合理利用所造成的生态平衡失调,引起资源衰竭和生态破坏,其表现形式和防治途径基本一致。(六)生态环境类型区空间连续性原则不同类型区的划分在空间分布上必须是连续成片的,是一个生态结构、功能相对统一的整体。一方面,生态环境的空间连续性是生态系统存在和长久维持的重要条件,另一方面,保持生态类型区空间连续性和完整性,有利于信息采集和数据统计。根据上述原则进行生态类型区划分,保证了生态类型区划具有明显的整体性、协调性、区域性、层次性和动态性特性,且有明确的社会、经济、生态目标。2 生态类型分区依据景观生态学是地理学与生态学相结合的边缘学科,是研究一定地理单元内,一定时间阶段的生态系统类群的格局、特点、综合资源状况、相互间物与物交流等自然规律,以及人为干预下的演化趋势,揭示其总体效应对人类社会的现实与潜在影响的学科。一定的区域景观具有其相适应的景观生态。生态系统是一个有层次的结构整体,其等级特征使景观生态也出现等级特征。一般划分景观生态考虑的因素有地形地貌、河流流域或湖泊流域、农业区划以及界面与交接地带等等。卫星遥感影像图提供了具有视域广、直观,又能反映客观、真实空间的景观生态分布。在景观生态中地表的地貌地形是卫星遥感图像中反映最好,表现最为直观的一种信息,具有明显的可判读性和可译性。因此,生态类型区划分是以宏观地貌形态在卫星图像上所反映的不同影像特征,并结合地面常规资料予以划分和确定。湖南省不同地貌的遥感解译标志见表11-1,据此,湖南省景观地貌可划分出 6 个大区,16 个亚区和 61 个小区(图11-1)。表11-1 地貌形态分类及解译标志图11-1 湖南省生态环境区划分示意图3 生态类型区划方案及系统湖南省景观生态类型区划是以地貌类型为格架进行划分的。前文已述湖南省景观地貌可划分出大区—亚区—小区三个层次,相应的生态类型划分为景观生态类型区、景观生态类型亚区和景观生态类型小区,其中评价客体主要是景观生态小区。全省依据地貌景观共划分出6个景观生态区,16个景观生态亚区和61个景观生态小区,具体的景观生态区划系统如下:Ⅰ湘西北中、低山、山原生态区Ⅰ-白云山—龙山—八大公山中山、低山、山原生态亚区Ⅰ-1-龙山—八大公山中山、山原生态小区Ⅰ-1-白云山—蹇家坡中山、低山生态小区Ⅰ-1-塔山—凉水口中低山、高丘生态小区Ⅰ-花垣—大庸中低山、丘陵生态亚区Ⅰ-2-花垣中低山、高丘生态小区Ⅰ-2-桑植中山生态小区Ⅰ-2-大庸中低山、高丘生态小区Ⅰ-2-武陵源中山生态小区Ⅰ-2-江垭—通津铺高丘、低山生态小区Ⅰ-2-维新场中山、低山、丘陵生态小区Ⅰ-2-东风山—瓶壶山中山生态小区Ⅰ-武陵山山原、中山、中低山、丘陵生态亚区Ⅰ-3-江山—葫芦山原生态小区Ⅰ-3-古丈—大坪中山、中低山生态小区Ⅰ-3-龙潭河—苗市低山、高丘生态小区Ⅱ湘西雪峰山地生态区Ⅱ-沅陵—麻阳—芷江中低山、丘陵生态亚区Ⅱ-1-新晃—芷江中低山、低山生态小区Ⅱ-1-沅陵—麻阳盆地、低山、丘陵生态小区Ⅱ-1-沅水下游中低山、高丘生态小区Ⅱ-雪峰山中山、低山生态亚区Ⅱ-2-靖县—会同—洪江中低山、中山生态小区Ⅱ-2-通道—黔阳中低山、中山生态小区Ⅱ-2-溆浦盆地生态小区Ⅱ-2-城步—绥宁中山生态小区Ⅱ-2-新化中低山、低山、高丘生态小区Ⅱ-2-安化中山、中低山、低山生态小区Ⅲ湘北洞庭湖滨湖平原生态区Ⅲ-洞庭湖西侧低丘、岗地生态亚区Ⅲ-1-桃源低丘、岗地生态小区Ⅲ-1-临澧低丘、岗地生态小区Ⅲ-1-黄土店低丘、岗地生态小区Ⅲ-洞庭湖冲积平原生态亚区Ⅲ-2-澧水河口冲积平原生态小区Ⅲ-2-沅水河口冲积平原生态小区Ⅲ-2-华容低丘、岗地生态小区Ⅲ-2-洞庭湖平原、湖泊生态小区Ⅲ-2-湘江河口冲积平原生态小区Ⅲ-洞庭湖东侧低丘、岗地生态亚区Ⅲ-3-沅潭镇平原、岗地生态小区Ⅲ-3-岳阳—汨罗低丘生态小区Ⅳ湘中丘陵生态区Ⅳ-涟源—邵阳丘陵生态亚区Ⅳ-1-新宁—武冈—隆回丘陵、低山生态小区Ⅳ-1-邵东—涟源中低山、丘陵生态小区Ⅳ-长沙—株洲—湘乡岗地、丘陵、低山生态亚区Ⅳ-2-宁乡岗地、丘陵生态小区Ⅳ-2-安沙—黄柏镇岗地、低丘生态小区Ⅳ-2-湘乡丘陵、低山生态小区Ⅳ-2-长沙—湘潭岗地、丘陵生态小区Ⅳ-2-南岳中山、丘陵生态小区Ⅳ-2-株洲丘陵、岗地生态小区Ⅳ-冷水滩—衡阳—郴州岗地、高丘、低山生态亚区Ⅳ-3-冷水滩岗地、低丘生态小区Ⅳ-3-祁东岗地、中低山生态小区Ⅳ-3-衡阳岗地、低丘生态小区Ⅳ-3-常宁岗地、高丘生态小区Ⅳ-3-永兴中低山、高丘、盆地生态小区Ⅴ湘东盆地—山地生态区Ⅴ-临湘—平江中低山、丘陵生态亚区Ⅴ-1-临湘低山、高丘生态小区Ⅴ-1-平江中低山、低山、高丘生态小区Ⅴ-1-幕阜山中低山、中山、丘陵生态小区Ⅴ-1-安定镇—长寿镇岗地、低丘生态小区Ⅴ-连云山—武功山中山、盆地生态亚区Ⅴ-2-浏阳中山、中低山、高丘生态小区Ⅴ-2-醴陵—攸县盆地、中低山生态小区Ⅴ-2-武功山中山、中低山生态小区Ⅴ-2-茶陵盆地生态小区Ⅵ湘南山地生态区Ⅵ-越城岭—阳明山中山、低山、丘陵生态亚区Ⅵ-1-东安中山、中低山、丘陵生态小区Ⅵ-1-双牌中山、中低山生态小区Ⅵ-九嶷山中山、丘陵、岗地生态亚区Ⅵ-2-江永岗地、丘陵、山地生态小区Ⅵ-2-嘉禾岗地、丘陵生态小区Ⅵ-2-江华中山生态小区Ⅵ-2-临武中山、中低山生态小区Ⅵ-诸广山中山生态亚区Ⅵ-3-酃县—资兴中山、中低山生态小区Ⅵ-3-汝城—桂东中山生态小区全省景观生态环境各类型区划如图11-1。

环境毒理学是研究环境污染物对人类健康的毒性作用及其防护的科学。而生态毒理学是研究环境污染物对动物 植物 微生物及其生态系统损害与防护的科学。

水生毒理学期刊是1区吗

刊名: 毒理学杂志 Journal of Toxicology主办: 北京市预防医学研究中心;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周期: 双月出版地:北京市语种: 中文;开本: 大16开ISSN: 1002-3127CN: 11-5263/R历史沿革:现用刊名:毒理学杂志曾用刊名:卫生毒理学杂志创刊时间:1987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CA 化学文摘(美)(2011)JST 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日)(2013)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2013-2014年度)(含扩展版)核心期刊:中文核心期刊(2011)中文核心期刊(2008)中文核心期刊(2004)中文核心期刊(2000)中文核心期刊(1996)中文核心期刊(1992)

毒理学方向的文章,推荐投Toxicology Letters,Toxicology Letters是欧洲毒理学学会的会刊。 1)收稿范围:Toxicology Letters是包括毒理学领域研究的多学科期刊,其主要目标是能够快速发布具有重要性,创新性的科研研究。除实验研究外,还发表特邀评论及综述,以解决其他研究人员感兴趣的问题,杂志还出版各种毒理学领域的小型评论,并提供一个用于讨论和解释在期刊上发表数据的论坛。杂志涵盖以下领域:临床研究,基础研究,疾病机制,毒理学最新进展等。 2)影响因子:连续十几年,Toxicology Letters 影响因子始终保持在3分之上,在2016年达到最高858,后两年虽然有些下落,但在2019年的影响因子也达到569,影响因子非常稳定。 3)审稿周期:我们从官网上给出的时间可以看到,一审平均3周给结果,这个速度是比较快的。 4)版面费:该期刊为作者提供了发表研究的两种选择:可以选择传统订阅模式,也可以选择OA模式。传统订阅模式免版面费,OA模式的版面费为3420美元,约合人民币 23300元。 回答参考资料

水生毒理学是研究污染物与水生生物和环境因素之间相互作用的科学,是毒理学的分支学科。主要研究毒物对水生生物的毒性毒理学影响,毒物在水生环境中的迁移、转化与归宿及其与环境因素之间的相互作用。水污染生态毒理学与其原理差不多,研究的是污染物、环境、机体三者之间的关系及有毒物质对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的毒性效应,但是后者主要以水生态系统为研究对象。终究还是有点区别的

生态毒理学与环境安全期刊分区名称

1 生态环境类型区的划分原则生态环境类型区的划分既取决于自然生态环境条件,也取决于人类社会活动对自然生态环境作用的性质。因此,生态环境类型区的划分应当根据生态环境本身的组成与结构、人类活动的类型与强度,遵循以下六项原则进行划分。(一)以生态环境的自然属性为主,兼顾社会属性的原则生态环境的自然属性是客观的,是地壳历史长期演化的结果,它决定了生态环境的类型和环境质量的基本状况,反映了生态环境的特征。人类社会活动对生态环境有着巨大的改造作用,对生态环境质量有着明显的制约作用。(二)生态环境的地带性原则生态环境的地带性指的是由于有着共同的发展历史和演变途径,生态环境在同一类型区域中,其地貌、气候、土壤、植被、水资源等自然条件具有明显的相似性,而在不同区划内则有着较大的差异性,各环境要素组成、资源状况、资源结构、资源分布及其开发利用,各自形成相对独立的“地理综合体”。(三)生态环境与社会经济发展相对一致性原则同一生态类型区域的自然生态系统和社会经济活动要有相对一致性。同一类型区域中业已形成的生态环境与生态资源开发和利用等方面有着相对一致性和较稳定的生产分布格局。(四)生态环境综合因素与主导因素相结合的原则由于组成生态环境的因素很多,同时又要考虑人类社会活动因素,因此必须在综合分析各要素后,抓住主要矛盾进行综合与概括。(五)生态破坏的相似性原则生态类型区中,由于对资源的不合理利用所造成的生态平衡失调,引起资源衰竭和生态破坏,其表现形式和防治途径基本一致。(六)生态环境类型区空间连续性原则不同类型区的划分在空间分布上必须是连续成片的,是一个生态结构、功能相对统一的整体。一方面,生态环境的空间连续性是生态系统存在和长久维持的重要条件,另一方面,保持生态类型区空间连续性和完整性,有利于信息采集和数据统计。根据上述原则进行生态类型区划分,保证了生态类型区划具有明显的整体性、协调性、区域性、层次性和动态性特性,且有明确的社会、经济、生态目标。2 生态类型分区依据景观生态学是地理学与生态学相结合的边缘学科,是研究一定地理单元内,一定时间阶段的生态系统类群的格局、特点、综合资源状况、相互间物与物交流等自然规律,以及人为干预下的演化趋势,揭示其总体效应对人类社会的现实与潜在影响的学科。一定的区域景观具有其相适应的景观生态。生态系统是一个有层次的结构整体,其等级特征使景观生态也出现等级特征。一般划分景观生态考虑的因素有地形地貌、河流流域或湖泊流域、农业区划以及界面与交接地带等等。卫星遥感影像图提供了具有视域广、直观,又能反映客观、真实空间的景观生态分布。在景观生态中地表的地貌地形是卫星遥感图像中反映最好,表现最为直观的一种信息,具有明显的可判读性和可译性。因此,生态类型区划分是以宏观地貌形态在卫星图像上所反映的不同影像特征,并结合地面常规资料予以划分和确定。湖南省不同地貌的遥感解译标志见表11-1,据此,湖南省景观地貌可划分出 6 个大区,16 个亚区和 61 个小区(图11-1)。表11-1 地貌形态分类及解译标志图11-1 湖南省生态环境区划分示意图3 生态类型区划方案及系统湖南省景观生态类型区划是以地貌类型为格架进行划分的。前文已述湖南省景观地貌可划分出大区—亚区—小区三个层次,相应的生态类型划分为景观生态类型区、景观生态类型亚区和景观生态类型小区,其中评价客体主要是景观生态小区。全省依据地貌景观共划分出6个景观生态区,16个景观生态亚区和61个景观生态小区,具体的景观生态区划系统如下:Ⅰ湘西北中、低山、山原生态区Ⅰ-白云山—龙山—八大公山中山、低山、山原生态亚区Ⅰ-1-龙山—八大公山中山、山原生态小区Ⅰ-1-白云山—蹇家坡中山、低山生态小区Ⅰ-1-塔山—凉水口中低山、高丘生态小区Ⅰ-花垣—大庸中低山、丘陵生态亚区Ⅰ-2-花垣中低山、高丘生态小区Ⅰ-2-桑植中山生态小区Ⅰ-2-大庸中低山、高丘生态小区Ⅰ-2-武陵源中山生态小区Ⅰ-2-江垭—通津铺高丘、低山生态小区Ⅰ-2-维新场中山、低山、丘陵生态小区Ⅰ-2-东风山—瓶壶山中山生态小区Ⅰ-武陵山山原、中山、中低山、丘陵生态亚区Ⅰ-3-江山—葫芦山原生态小区Ⅰ-3-古丈—大坪中山、中低山生态小区Ⅰ-3-龙潭河—苗市低山、高丘生态小区Ⅱ湘西雪峰山地生态区Ⅱ-沅陵—麻阳—芷江中低山、丘陵生态亚区Ⅱ-1-新晃—芷江中低山、低山生态小区Ⅱ-1-沅陵—麻阳盆地、低山、丘陵生态小区Ⅱ-1-沅水下游中低山、高丘生态小区Ⅱ-雪峰山中山、低山生态亚区Ⅱ-2-靖县—会同—洪江中低山、中山生态小区Ⅱ-2-通道—黔阳中低山、中山生态小区Ⅱ-2-溆浦盆地生态小区Ⅱ-2-城步—绥宁中山生态小区Ⅱ-2-新化中低山、低山、高丘生态小区Ⅱ-2-安化中山、中低山、低山生态小区Ⅲ湘北洞庭湖滨湖平原生态区Ⅲ-洞庭湖西侧低丘、岗地生态亚区Ⅲ-1-桃源低丘、岗地生态小区Ⅲ-1-临澧低丘、岗地生态小区Ⅲ-1-黄土店低丘、岗地生态小区Ⅲ-洞庭湖冲积平原生态亚区Ⅲ-2-澧水河口冲积平原生态小区Ⅲ-2-沅水河口冲积平原生态小区Ⅲ-2-华容低丘、岗地生态小区Ⅲ-2-洞庭湖平原、湖泊生态小区Ⅲ-2-湘江河口冲积平原生态小区Ⅲ-洞庭湖东侧低丘、岗地生态亚区Ⅲ-3-沅潭镇平原、岗地生态小区Ⅲ-3-岳阳—汨罗低丘生态小区Ⅳ湘中丘陵生态区Ⅳ-涟源—邵阳丘陵生态亚区Ⅳ-1-新宁—武冈—隆回丘陵、低山生态小区Ⅳ-1-邵东—涟源中低山、丘陵生态小区Ⅳ-长沙—株洲—湘乡岗地、丘陵、低山生态亚区Ⅳ-2-宁乡岗地、丘陵生态小区Ⅳ-2-安沙—黄柏镇岗地、低丘生态小区Ⅳ-2-湘乡丘陵、低山生态小区Ⅳ-2-长沙—湘潭岗地、丘陵生态小区Ⅳ-2-南岳中山、丘陵生态小区Ⅳ-2-株洲丘陵、岗地生态小区Ⅳ-冷水滩—衡阳—郴州岗地、高丘、低山生态亚区Ⅳ-3-冷水滩岗地、低丘生态小区Ⅳ-3-祁东岗地、中低山生态小区Ⅳ-3-衡阳岗地、低丘生态小区Ⅳ-3-常宁岗地、高丘生态小区Ⅳ-3-永兴中低山、高丘、盆地生态小区Ⅴ湘东盆地—山地生态区Ⅴ-临湘—平江中低山、丘陵生态亚区Ⅴ-1-临湘低山、高丘生态小区Ⅴ-1-平江中低山、低山、高丘生态小区Ⅴ-1-幕阜山中低山、中山、丘陵生态小区Ⅴ-1-安定镇—长寿镇岗地、低丘生态小区Ⅴ-连云山—武功山中山、盆地生态亚区Ⅴ-2-浏阳中山、中低山、高丘生态小区Ⅴ-2-醴陵—攸县盆地、中低山生态小区Ⅴ-2-武功山中山、中低山生态小区Ⅴ-2-茶陵盆地生态小区Ⅵ湘南山地生态区Ⅵ-越城岭—阳明山中山、低山、丘陵生态亚区Ⅵ-1-东安中山、中低山、丘陵生态小区Ⅵ-1-双牌中山、中低山生态小区Ⅵ-九嶷山中山、丘陵、岗地生态亚区Ⅵ-2-江永岗地、丘陵、山地生态小区Ⅵ-2-嘉禾岗地、丘陵生态小区Ⅵ-2-江华中山生态小区Ⅵ-2-临武中山、中低山生态小区Ⅵ-诸广山中山生态亚区Ⅵ-3-酃县—资兴中山、中低山生态小区Ⅵ-3-汝城—桂东中山生态小区全省景观生态环境各类型区划如图11-1。

环境毒理学是研究环境污染物对人类健康的毒性作用及其防护的科学。而生态毒理学是研究环境污染物对动物 植物 微生物及其生态系统损害与防护的科学。

环境毒理学和生态毒理学的区别:  环境毒理学,是环境科学和毒理学的一个分支。它是从医学及生物学的角度,利用毒理学方法研究环境中有害因素对人体和生态系统尺度影响的学科。其主要任务是研究环境污染物质对机体可能发生的生物效应,作用机理及早期损害的检测指标,为制定环境卫生标准做好环境保护工作提供科学依据。利用毒理学方法研究环境污染物对生物体的影响及其机理的学科。是环境医学的一个组成部分,也是毒理学的一个分支。  生态毒理学定义为:用多学科理论(生理、生态、化学、物理、毒理和数学)来解答问题,解释自然界中污染物的暴露风险。它用于支持环境政策、法律、标准和污染控制方法。生态毒理学不仅是一门科学而且是污染防治中应用性很强的一种工具。

一个自然 一个人为

  • 索引序列
  • 环境毒理学期刊分区1区
  • 毒理学期刊分区1区
  • 生态毒理学与环境安全期刊分区
  • 水生毒理学期刊是1区吗
  • 生态毒理学与环境安全期刊分区名称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