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期刊知识库 > 山东大学自然科学学报官网入口网址

山东大学自然科学学报官网入口网址

发布时间:

山东大学自然科学学报官网入口网址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山西大学学报《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E3%80%8A%E5%8C%97%E4%BA%AC%E4%B8%AD%E5%8C%BB%E8%8D%AF%E5%A4%A7%E5%AD%A6%E5%AD%A6%E6%8A%A5%E3%80%8B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山东大学哲学社会科学清华大学

《山东大学学报》(理学版) 是由国家教育部主管、山东大学主办、国内外公开发行的自然科学类学术期刊,在国内外具有一定的学术影响。收录情况被北京大学图书馆《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美国《数学评论(MR)》、美国《化学文摘》(CA); 德国《数学文摘(zbl MATH)》; 波兰《哥白尼索引》(IC); 美国《乌利希期刊指南》、英国皇家化学学会系列数据库、美国《剑桥科学文摘》(CSA)收录等数据库收录。报道内容《山东大学学报(理学版)》为月刊,主要刊载数学、物理、化学、生物、环境科学、管理、计算机理论、电子工程、力学等为主的具有一定学术水平和理论水平的理学类研究论文。 刊名:山东大学学报(理学版)Journal of Shandong University(Natural Science)主办:山东大学周期:月刊出版地:山东省济南市语种:中文;开本:大16开ISSN:1671-9352CN:37-1389/N邮发代号:24-222历史沿革:现用刊名:山东大学学报(理学版)曾用刊名:山东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创刊时间:1951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CA 化学文摘(美)(2009)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2008)核心期刊:中文核心期刊(2008)中文核心期刊(2004)中文核心期刊(2000)中文核心期刊(1996) 1 编辑部收到稿件后,凡符合规定的即编号登记并送相关专家评审。来稿是否刊用,编辑部一般在收到稿件3个月内通知作者,若未收到通知,请与该刊联系,作者可另投他刊。2 编辑部对来稿有删改权,来稿退回修改时,作者应针对审稿意见逐条修改或作相应说明,修回稿及其修改说明在规定日期内全部发回编辑部。超过规定日期未修回者作自动退稿处理。稿件排印的初校样由作者校对时,除发现内容有不当之处需修改外不得任意增删,并请在指定日期内寄(送)回编辑部。来稿一律不退,请作者自留底稿。编辑部对决定刊用的稿件,将收取一定发表费,文稿刊出后赠送样刊2本,并酌致稿酬。3 论文一经该刊出版,即标志该论文的所有作者将版权及其使用权无条件地转移该刊,该刊有权对其进行多种方式的复制或出版,作者如有异议,请在来稿时说明。4 地址:济南市经十路73号 山东大学自然科学学报编辑部理学编辑室,邮编:250061。

山东大学自然科学学报官网入口

《山东大学学报(工学版)》,原《山东工业大学学报》,创刊于1956年10月,系国家教育部主管、山东大学主办的工程应用类学术期刊,面向国内外征稿、发行。报道内容主要刊登材料、机械、土木、水利、控制、动力、电气、信息、计算机、化工、环境等工程专业以及应用性基础学科方面的学术论文、研究报告、专题评述等。收录情况被北京大学图书馆《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中国科技论文在线、中国科学技术期刊文摘数据库(CSTA)、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中国机械工程文摘》、美国《化学文摘》(CA)、美国《剑桥科学文摘》(CSA)和波兰《哥白尼索引》(IC)等多家国内、国际权威检索机构收录。获奖情况该刊1995年被评为全国高等学校自然科学学报系统优秀学报二等奖,1996年获山东省优秀科技期刊,1996年作为优秀期刊参加“中国出版成就展”,1995年及1996年获山东期刊优秀总体策划一等奖,1997年被山东省教委科研处、省学报研究会确定为创精品重点期刊,2000年被评为山东省优秀级自然科学技术期刊,2003年荣获《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检索与评价数据规范(CAJ-CD)》执行优秀期刊奖,2004年被评为山东省优秀科技期刊。2008年、2010年工学版被教育部科技司科技发展中心“中国科技论文在线”评为“中国科技论文在线优秀期刊”二等奖。 刊名:山东大学学报(工学版)Journal of Shandong University(Engineering Science)主办:山东大学周期:双月出版地:山东省济南市语种:中文;开本:大16开ISSN:1672-3961CN:37-1391/T邮发代号:24-221历史沿革:现用刊名:山东大学学报(工学版)曾用刊名:山东工业大学学报;山东工学院学报;山东大学学报(工业版)创刊时间:1956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CA 化学文摘(美)(2009)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2008)核心期刊:中文核心期刊(2008)中文核心期刊(1992) 1 所有稿件均未在国内外公开发表,请勿一稿多投。2 作者请登陆该刊网站下载论文模板撰写稿件→“工学版” →下载中心→论文模板3 该刊目前全部实行网络系统投稿,不接受纸稿和电子邮箱投稿。作者投稿请登陆→“工学版” →“作者投稿”4 该刊所有稿件采用同行专家评议(双盲审稿)。该刊一般自收到稿件起3个月内返回审稿意见,外审专家因故未能及时发回审校意见者,时间可能适当延长。5 作者的修改稿返回编辑部3个月内,向稿件作者发出拟录用通知。在此期限后作者如未收到该刊联系修改的函件等,在书面通知编辑部并收到编辑部确认回复之后,可对稿件另作处理。稿件定稿后作者不得随意要求撤稿和更改。凡向该刊投稿的作者,均视为同意此项约定。6 该刊已加入《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CAJ-CD),凡在该刊刊出的稿件,均视为作者同意收入CAJ-CD。若作者不同意,请在来稿时说明。7 地址:济南市经十路73号山东大学自然科学学报编辑部。

《山东大学学报(医学版)》 是由国家教育部主管、山东大学主办、向国内外公开发行的高级综合性医药卫生学术期刊。主要刊登基础医学、临床医学、预防医学、口腔医学、药学、护理学及相关领域的新成果、新技术、新方法、新经验。主要栏目山东大学学报(医学版) 辟有述评、专论、论著、临床病理(例)讨论、技术方法、论著摘要、病例报告、研究简报、经验交流、短篇报道、消息、书评等栏目。收录情况已被国内外多家文献检索系统和文摘杂志收录,如《化学文摘(CA)》、《生物学文摘(BA)》、《中国医学文摘》各分册、《中国药学文摘》、《中国科学论文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中国知识资源总库·科技精品期刊库》等均收录该刊论文。获奖情况该刊多次获得奖励。1993年获华东地区优秀期刊评比二等奖,1995年获国家教委优秀学报二等奖,1997年被评为山东省“十佳期刊”和华东地区优秀期刊,1999年获教育部学报评优三等奖。2004年被评为山东省优秀科技期刊。 1 所有来稿均未在国内外公开发表,请勿一稿多投。2 作者对稿件的真实性、保密性负责。若该研究工作已获得课题基金资助或获得奖励,请注明课题(奖励)名称及编号;若文稿已在学术会议上宣读,请注明会议名称及时间。3 该刊采用网上投稿系统,作者登陆该刊网站后,按系统要求逐步进行。为便于编辑修改,来稿请用word文档格式。4 编辑部收到稿件后,凡符合规定的即编号登记并送相关专家评审。来稿是否刊用,编辑部在收到稿件3个月内通知作者。若稿件寄出3个月后编辑部未与作者联系,作者可另投他刊。编辑部对来稿有删改权,来稿退回修改时,作者应针对审稿意见逐条修改或作相应说明,修回稿应在规定日期内全部发送回编辑部。若超过2个月未修回者作自动退稿处理。作者如要求刊登则作为重新投稿处理。稿件排印的初校样由作者校对时,除发现内容有不当之处需修改外不得任意增删,并请在指定日期内发送回编辑部。编辑部对决定刊用的稿件将收取一定发表费,文稿刊出后赠送样刊5本以致酬谢。5 《山东大学学报(医学版)》已加入《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CAJ-CD),凡在学报上刊出的稿件,均视为作者同意收入CAJ-AD。若作者不同意时,请在来稿时说明。6 地址:250061 济南市经十路17923号山东大学自然科学学报编辑部医学编辑室。

山东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官网入口网址

山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和山东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什么核心期刊都不是,就是最最普通的省级期刊。

山东理工大,英文名字为Shando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简称SDUT。创建于1956年,是“文革”前山东省仅有的13所本科高校之一,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准的首批具有学士学位授予权的普通高等院校之一,坐落在山东省重要工业基地、齐文化的发祥地——山东淄博市。山东理工大学为山东省省属重点大学,是一所以理工学科为主的多科性大学。 学校创建于1956年,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准的首批具有学士学位授予权的普通高等院校之一,具有完整的学士—硕士—博士人才培养体系。是山东省6所招收和培养国防生的院校之一,也是山东省唯一一所与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签约培养空军国防生的高校。 学校由山东省人民政府领导。现有东西两个校区,校园占地3600余亩,为山东省“花园式单位”。学校现有24个学院,全日制在校生35000余人。 山东理工大学校标山东理工大学以提供优质教育资源,培养社会需要之优秀人才为根本使命,坚持教学中心地位,在中国率先实行了以张扬学生个性、尊重学生自主选择为特征的完全学分制改革,构建了“知识、能力、素质”三位一体的人才培养体系,致力于培养“明事理、有教养、能干事”的创新型人才。 山东理工大学把建设高水平的师资队伍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按照“汇聚人才、培育团队、成就大师”的师资队伍建设方针,引进、培养、聘用并举,有国际享有盛誉的动力机械和汽轮机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工程院主席团成员、机械与运载工程学部主任、山东理工大学前校长姚福生先生,中国有限几何研究的创始人、中国最早从事编码学和密码学研究的数学家之一、中国科学院院士万哲先先生,中国力学和复合材料领域的知名专家、中国复合材料力学主要学术带头人、中国工程院院士杜善义先生,中国海底科学(海洋地质地球物理)的学术带头人和学科奠基人之一、中国工程院院士金翔龙先生,中国精细化工学科带头人和创始人之一、中国工程院院士杨锦宗先生,大地测量与地球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许厚泽先生,中国最早从事快速成型与制造(RP&M)技术的知名专家和带头人之一、中国工程院院士卢秉恒先生等国家新世纪人才工程入选人才、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山东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省级拔尖人才。 山东理工大学正门山东理工大学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强化重点、突出特色”的学科建设方针,实施特色学科建设工程,全力打造品牌学科。学校目前拥有10个省级重点学科、3个省级文化艺术科学重点学科、1个中国工程院实验室、20个中央与地方共建实验室、10个省级重点实验室。学校连续四年获得国家级科技奖励,数量位列山东省省属高校第一。 学校坚持“出人才、出成果、出效益”的科研工作方针,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并重,不断加强与企业和科研院所的科技合作,积极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服务。大力实施《山东理工大学服务山东制造业强省建设行动计划》,充分利用和依托设立在山东理工大学的中国国家工业陶瓷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山东工程技术研究院等1个国家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省级工程技术研究院,1个山东省低碳经济技术研究院、12个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3个省级社会科学研究基地的综合科技优势,积极参与山东制造业强省建设,承担了一批大项目、大课题。 学校与科研院所、企业等联合设立了山东省数控技术研究中心、山东省汽车研究设计院汽车研究所、淄博市机电一体化技术创新服务中心、山东工程机械集团有限公司技术中心工程机械研究所、山东省汽车工业集团有限公司车辆测试中心、中国五征产品设计发展中心等20余所科技研发机构,积极开展应用技术研究,解决科技难题,成为山东省重要的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基地。 2009年2月24日,山东省学位委员会在济南投票表决立项建设的博士学位授予权单位,山东理工大学以第一名高票入选,一举拿下机械工程、农业工程、化学工程与技术、管理科学与工程4个一级学科博士点(涵盖20多个二级学科博士点),其余入选高校为济南大学、山东经济学院—山东财政学院(联合申请)。 2010年6月23日,教育部在天津召开“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启动会,联合有关部门和行业协(学)会,共同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山东理工大学成为全国第一批(共61所)“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简称“卓越计划”)高校,山东省共3所高校入选,其余两所为山东大学、中国石油大学(华东),试点专业包括机械设计及其自动化、采矿工程、计算机科学与工程三个专业。 2010年7月13日,山东理工大学与鲁泰纺织股份有限公司合作成立山东理工大学鲁泰纺织服装学院(简称鲁泰学院),共同培养应用型、创新型的高素质专业人才。 2010年度,山东理工大学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立项获得突破,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7项,项目立项数和资助经费额度比去年均翻一番,山东理工大学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大幅度增长。获得资助的项目包括面上项目8项、青年科学基金项目7项,专项基金(数学天元基金)2项。山东理工大学徐丙垠等参与申报的国家基金重点项目也获得了资助。在国家自然基金立项取得好成绩的同时,山东理工大学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立项也喜获丰收,共有40个项目获得立项,其中重点项目1项,面上项目16项,青年基金项目8项,联合专项项目15项。还有6个项目获得山东省中青年科学家科研奖励基金资助。另外,山东理工大学还获得国家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资助项目1项,获得省部级其他项目4项。参与国家973计划项目2项。编辑本段二 教学情况 山东理工大学鲁园学校全日制在校生35000余人,其中研究生2000余人。设有73个本科专业,拥有一级学科硕士点18个,二级学科硕士点95个,在机械工程、农业工程、化学工程与技术、管理科学与工程4个一级学科拥有博士学位授权点(涵盖20多个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博士学位授权点覆盖的本科专业在本科一批次招生。学校同时拥有18个全日制研究生专业学位的培养权限以及工程硕士、农业推广硕士、工商管理硕士(MBA)3个专业学位授予权(其中工程硕士包含15个授权领域,农业推广硕士包含3个授权领域)。 学校本科专业涵盖工学、理学、经济学、管理学、文学、法学、历史学、教育学8个学科门类,形成了以理工学科为主、多种学科协调发展的学科专业布局。学校按专业进行招生,分机械、电信、生化材料、土建、地矿、数理、经管、文法、艺体、外国语等10个大类进行培养。建设三级教学平台,第一学年设置公共基础教学平台,第二学年设置学科基础教学平台,第三、四学年设置专业教学平台。 山东理工大学逸夫图书馆学校为山东省6所招收和培养国防生的院校之一(其余5所为山东大学、中国海洋大学、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烟台大学和聊城大学),是山东省唯一一所与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签约培养空军国防生的高校,同时也是从本科在校生中选拔国防生数量较多的高校。 学校现有1个国家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中国工程院实验室、1个省级工程技术研究院、1个省级低碳经济技术研究院、12个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0个省级重点学科、3个省级文化艺术科学重点学科、20个中央与地方共建实验室、10个省级重点实验室、3个省级社会科学研究基地,积极参与山东制造业强省建设。学校还与企业、科研院所联合设立了20余个科技研发机构,整合组建了农业装备工程、机械数字化设计与制造、空间信息与交通、生物化工、先进材料、电气信息等6大学科群,主动介入制造业强省建设的核心领域,成为山东省重要的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基地。 学校与淄博、济南、青岛、烟台、潍坊、东营、德州、聊城等地的众多企业建立了紧密联系,与齐鲁石化、胜利油田、北汽福田、时风集团、五征集团等大型企业开展实质性合作,全面融入地方技术创新体系。近五年来,学校转让科研成果106项,科研成果被采用623项,创造直接经济效益72亿元。 校园夜色学校是教育部首批命名的“全国重点建设职教师资培训基地”、“山东省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研究基地”、山东省首批“创业教育示范院校”。2007年,学校成为“国家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并以“优秀”成绩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 学校现有教职工2650人,专任教师1780人,其中教授225人、副教授630人,具有博士学位的310人、具有硕士学位的1050人,研究生导师460人(含博士研究生生导师20人);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1人,国家“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4人,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1人,“泰山学者”特聘教授2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12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人选1人,山东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11人,山东省教学名师5人,山东省省级拔尖人才2人,淄博市“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13人;另聘有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共7人及一批校外兼职教授。 山东理工大学把建设高水平师资队伍作为立校之本,按照“汇聚人才、培育团队、成就大师”的师资队伍建设方针,坚持培养、引进、聘用并举,大力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目前拥有一大批在国内外具有影响的学者和学术带头人,形成了一支学历层次高、专业结构好、教学科研能力强、年龄梯度合理的教学和科研队伍,拥有国家级教学团队2个。学校18位教授被中国科学院、中国农业大学等单位聘为博士生导师,迄今为止联合培养博士研究生50人。 校园夜色校园占地240万平方米(3600亩)。东西两个校区相隔2600米。校舍建筑面积130万平方米。图书馆藏书470万册(种)(其中纸质图书260万册,电子类图书210万种),中外文期刊26971种。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5亿元,固定资产总值23亿元。 学校拥有中央与地方共建实验室20个,山东省实验教学示范中心5个,山东省骨干学科实验教学中心10个,多媒体教室210个。先进的校园网络覆盖全校,并设有教育技术中心、分析测试中心等公共服务平台。学校运动场面积18万平方米(270亩),体育教学设施齐全。各类教学基本设施很好地满足了人才培养的需要。 作为山东省教育厅确定的“教育教学综合改革试点单位”,学校于2002年起实行按高考文理科类不分专业招生,进行完全学分制改革,人才培养质量受到社会广泛好评,自2002年以来本科生年底就业率均在90%以上。 2006年至2008年,学校连续获得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各一项;2008年和2009年,连续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各一项,使得学校获得的国家级科研奖励达到10项。 山东理工大学大学生艺术中心2003年以来,学校获省级以上教学成果奖32项(其中获高等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2项);入选国家级教学团队2个,省级教学团队5个;建成国家级精品课程6门、国家级双语教学示范课程1门、省级精品课程20门、省级试点课程8门;建成国家级特色专业5个,省级品牌、特色专业10个,省级试点专业5个;入选“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25部。 “十五”以来,学校承担各类科研项目1786项,其中国家“863”计划项目、“973”计划项目、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共20项,国家科技攻关项目、国家基金重大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等其它各类国家级项目79项,省部级项目416项。近三年科研经费突破7亿元。获各级各类科研奖励近700项,其中国家级奖励10项(含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3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省部级奖励65项。近五年来获发明专利80项。 学校近五年发表学术论文7536篇。学术论文被SCI、EI、ISTP、SSCI检索收录已达936篇。在国际著名的《科学》期刊(美国科学促进会(AAAS)官方刊物)上发表论文一篇,入选ISI TOP1%论文一篇。有10篇硕士学学位论文获山东省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奖,27个项目获准山东省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立项,14项成果获得山东省研究生优秀科技创新成果奖。 学校迄今为止出版专著、译著、教材3740部,编辑出版《山东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社会科学版)、《管子学刊》等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学术期刊。《管子学刊》为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期刊。编辑本段四 国际交流 “绿岛”俯瞰山东理工大学高度重视国际合作与交流工作,坚持开放办学,积极巩固和发展对外交流与合作关系。 目前,学校已与美国、英国、澳大利亚、新西兰、俄罗斯、奥地利、韩国、日本等国家的40余所高校建立了友好校际关系,达成交流合作协议。 学校重视引进国外智力工作,通过聘请高层次的国外专家、学者来校任教和讲学,提高人才培养质量。2002年至今已引进国外专家学者来校讲学240余人次。外籍教师举办的“外籍教师英语系列讲座”和“英文经典影片欣赏”活动,极大地活跃了校园文化生活。 学校大力发展留学生教育,目前已培养外国留学生1100人。完善的规章制度和优良的办学条件为学校大规模招收留学生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学校积极创造条件选派访问学者、优秀在校生赴国外友好学校开展科研合作、留学。已选派出国留学人员820人。 学校积极探索与国外学校合作办学的渠道,推进办学国际化进程。目前与美国、英国、澳大利亚、新西兰、韩国等国家的有关高校开展了多个中外合作办学项目。 学校将进一步构建国际化办学平台,努力形成鲜明的国际化办学特色,促进留学生教育的发展。文化建设 为丰富校园人文氛围,开拓学生视野,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山东理工大学开展了“校园文化建设工程”。其中,“文化名人报告”和“专家教授荐书”是最受学生欢迎的两项活动。 大学生艺术广场远眺学校每年设专项经费用于开展文化名人报告活动,邀请文学、艺术、经济、社会等各界知名大家来校作报告,这为学生提供了良好的开拓眼界、拓展知识的机会。“不同的人格魅力,同样的文化震撼”,著名作家王蒙、陈平原、张炜,历史地理学家葛剑雄,京剧表演艺术家孙毓敏,著名舞蹈表演艺术家陈爱莲,社会政治学家毛寿龙等陆续前来讲学,精彩的演讲在校园内引起轰动,学生受益匪浅。同时,学校平均每年举办“博士论坛”、“教授学术报告”、“外教专家讲座”100多场,在校内形成了浓厚的文化氛围。 专家教授荐书活动也是学校校园文化建设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校教授、博士向学生推荐了100种图书,内容涵盖文、史、哲、艺、科普和名人传记。学生在名家名著的熏陶中潜移默化地提升综合素养。学生会 山东理工大学学生会是在校党委的领导和校团委的指导下,在校本科生和专科生实行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群众性学生组织,是我校规模最大、机制最为健全、影响最广的学生组织,也是学校学生自我管理的最高机构,代表和维护广大学生的根本利益。学生会下设22个分会和10个职能部门,学生会实行主席团负责制。 近年来,学生会紧紧围绕“为同学的成长成才服务,为学校的改革发展服务”这一工作中心,开展了一系列有意义的校园文化活动,如我爱我师——我心中最爱的老师评选活动、“告别陋习、握手文明”活动、英语系列讲座、校园十佳歌手大奖赛、“孝心献给爹娘,忠心献给祖国”主题活动、企业人走进大学生等,推进了校园文化的建设。学生会的维权服务更是校园一道靓丽的风景线,维权服务热线架起了一道沟通学校和同学的桥梁。学生社团 学校大力支持学生社团的发展,现有大学生社团120个,分为理论学习型、学术科技型、社会公益型和兴趣爱好型四大类。学校着重建设的社团集中活动品牌是“众团出击”。“众团出击”分为三个版块,分别是“周末社团文化广场”(每年4月—6月的每周末)、社团集中宣传纳新(新生开学后9月底)和“金秋社团巡礼”(每年10月—12月)。在学校团委的领导下,学生社团百花齐放、健康发展,呈现出良好态势。多彩的社团活动丰富了校园文化,充实了在校生的课余生活,全体社团人正朝着打造精品社团的方向而努力。编辑本段六 学校标识校训 山东理工大学校训: 厚德 博学 笃行 至善 校训石校训释义: 厚德——语出《易·坤卦》:“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厚德载物”体现了中华民族顺应自然,与时俱进,以博大宽容的道德胸怀包举万物,承载理想的民族精神。引“厚德”二字,意在期望师生员工以高尚的道德立身,以高尚的道德承载天下重任。 博学——语出 《论语·子张》:“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博学”既指广泛学习,也指学问渊博。用“博学”二字就是倡导师生员工努力学习,博采众长,追求广博的学识和渊博的学问。 笃行——语出 《中庸》:“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笃行的本意是专一实行,踏实去做。取“笃行”二字是引导师生员工脚踏实地、身体力行,学以致用。 至善——语出《大学》:“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至善”是指达到善的最高境界。以“至善”二字勉励师生员工追求人格、学识和谐统一的完美的境界。 校训四个词语中,“厚德”突出了德育为首的教育理念;“博学”是求学、治学的目标;“笃行”强调的是重视实践、知行合一;“至善”则是人格与学识和谐统一的完美境界,也是教育所能达到的最高理想。校徽 山东理工大学校徽校徽名称:理工之星 校徽释义: 山东理工大学校徽为圆形,由内外两部分组成。外圆部分上方为“毛体”书写的中文校名(学校校名由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前中国工程院院长、全国政协副主席、学校校友宋健先生题写),下方为英文校名。内圆部分为中心图案。中心图案为“理工”汉语拼音首字母“ L 、 G ”的变形笔划,同时构成一草书“山”字,指山东理工大学;两笔划相连处缀一颗星,表征着山东理工大学人的智慧光芒,也预示着山东理工大学的辉煌前程。校徽图形设计色泽鲜明、简洁明快、虚实结合、动静统一,将山东理工大学的办学理念与特色融为一体,具有较强的时代性。校歌 山东理工大学校歌:《你伴随我》 山东理工大学校歌是由我国著名艺术家阎肃先生和孟卫东先生分别作词、作曲,后经广泛征求意见,充分讨论,并征得作者同意,最后学校对词曲作了进一步完善而完成的。 山东理工大学校歌的主调是开拓创新,与时俱进,勤奋共勉、开拓创新,勇担历史重任。发扬“厚德、博学、笃行、至善”的校训精神。 《你伴随我》 词:阎肃 曲:孟卫东 傍黄河、拥泰山,这一片大地育多少先贤 春风化雨十年百年,日晖月朗森森乔木已参天 共切磋、同奋勉,将时代重任担向双肩 共切磋、同奋勉,将时代重任担向双肩 啊,厚德、博学、笃行、至善 你伴随我走过人生每一天 厚德、博学、笃行、至善 你伴随我走过人生每一天 共切磋、同奋勉,将时代重任担向双肩 共切磋、同奋勉,将时代重任担向双肩 啊,厚德、博学、笃行、至善 你伴随我走过人生每一天 厚德、博学、笃行、至善 你伴随我走过人生每一天 你伴随我走过人生每一天编辑本段七 所获荣誉 自2002年以来,山东理工大学先后被授予“全国法制宣传教育先进单位”、“全国教育系统审计工作先进集体”、“全国高校后勤工作先进集体”、“全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先进单位”、“山东省产学研合作创新突出贡献奖”、“山东省校企合作订单培养示范基地”(全省仅有山东理工大学和山东大学两所高校获此殊荣)、“山东省德育工作优秀高校”、“山东省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创新奖”、“全省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山东省花园式单位”、“山东省依法治校示范学校”、“山东省高校治安综合治理先进单位”、“山东省高校招生工作先进集体”、“山东省学校国防教育工作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2007年,学校在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中被评为优秀。 山东理工大学经过50多年的建设和发展,学校办学实力不断增强,社会影响不断提高。自2002年以来,山东理工大学生源数量充足、质量不断提高,在山东省的第一志愿录取率已达到100%。广大毕业生基础扎实、作风朴实、实践与创新能力强,具有良好的团队协作和敬业精神,受到社会各界一致好评。《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中央电视台、新华网等媒体均对山东理工大学办学水平给予高度评价。 雪中校园2004年,山东理工大学在教育部科技发展中心公布的“国内受理专利量高校排名”中列中国高校第85位、山东省省属高校第1位。 2004和2005年,在教育部“科技成果登记项目排序”中,山东理工大学分别列中国高校第119位(山东省省属高校第4位)和第93位(山东省省属高校第3位)。 在2006年中国校友会网和《21世纪人才报——大学周刊》公布的“中国高校杰出企业家校友榜”中,山东理工大学列中国高校第90位;在“中国高校奥运冠军校友榜”中,山东理工大学列中国高校第18位。 在《中国大学评价》课题组公布的中国大学排行榜中的位次,山东理工大学由2003年的第157位上升到2006年的第145位,2008年位居中国大学排行榜第133名,2004年以来山东理工大学的排名稳居山东省高校前10位。 山东理工大学连续多年获得国家重大科技奖励。“国家重大科技奖励”是我国科学技术成就的最高展示、综合国力的重要体现。以改革开放30年(1978年—2008年)来我国高校获得的国家重大科学奖励为数据基础统计得出的 “2009年中国高校科学贡献力排行榜”,是衡量高校科学贡献能力的重要尺度,是反映改革开放30年以来我国高校科学研究水平的重大标志。在该排行榜中,山东理工大学科学贡献力名列全国第55名,位居山东省第2名(并列)。编辑本段八 学校领导 山东理工大学西校区方位图本数据来源于百度地图,最终结果以百度地图数据为准。党委书记:都光珍 党委副书记、校长:张新义 党委副书记:张宗新 党委副书记:谭秀森 党委常委、副校长:张元利 党委常委、副校长:王学真 党委常委、副校长:杜瑞成 党委常委、副校长:张宇声 党委常委、副校长:姚德 党委常委、副校长:吕传毅 党委常委、纪委书记:衣玉琛 调研员:贺连春 山东理工大学东校区方位图本数据来源于百度地图,最终结果以百度地图数据为准。校长助理:邹广德

[1]白伦博,陈栋,宋爱慧 一种无线通信系统中无线信号传输间歇时发射数据突发的方法[Z] CN1627658: , [2]张默晗,张北,王天亮 无线信号传输装置及传输方法[Z] CN101694740A: , [3]陈哲智 一种无线信号传输的实现方法及无线音视频装置[Z] CN101742205A: , [4]VL 小巧的体积爆发强大的能量感,更融入前卫的无线信号传输技术 Sunfire SDS-12[J] 家庭影院技术,2011,(4) [5]陈鹏,曾伟,郭华 井下无线信号传输特性的分析[J] 煤矿安全,2010,(4) [6]王延年,穆文静 基于ZigBee的无线信号采集传输系统的研究[J] 西安工程大学学报,2010,(4) [7]袁鹏斌,余荣华,欧阳志英 无线随钻测量信息传输的现状与问题[J] 焊管,2010,(10) [8]李大伟,邓杰,孙文博,何沁隆,叶雪荣 基于磁场反馈的无线信号传输装置的研制[J] 电工电气,2009,(2) [9]张孝亮,李继龙 气象因素对无线信号传输的影响[J] 科技创新导报,2009,(6) [10]川行于世 探究无线信号传输的“强弩之末”[J] 电脑爱好者,2009,(21) [11]陈平,陈彦 基于蓝牙技术的信号无线传输及遥测技术的实现方法[J] 山东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1) [12]王瑶 无线信号在建筑物群中的传播——反射、绕射及路径搜索[D] 郑州大学: 郑州大学, [13]张默晗,张北,王天亮 无线信号传输装置[Z] CN201514694U: , [14]曾省吾,吴春发 一种无线信号传输与接收系统[Z] CN1662062: , [15]李正男,黄振家 可传送多个频道的数据的无线信号传输装置[Z] CN1825916: , [16]庄德基 具有无线信号传输功能的光标指向装置[Z] CN2268954: , [17]文敏 家用无线信号传输器发射单元[Z] CN3663033: , [18]许嘉文,宋芳燕,朱祐谅,王婉丽,邱宗文,萧富仁 天线装置及具有该天线装置的无线信号传输装置[Z] CN101420059: , [19]李羿承,林俊嘉 无间断无线信号传输方法及装置[Z] CN101442343: , [20]林群尧 无线信号传输装置[Z] CN301028800: ,

有的学生可能是想要上上海理工大学,有的可能是考虑再三的选择那么上海理工大学到底怎么样那?

山东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官网入口

《山东大学学报(工学版)》,原《山东工业大学学报》,创刊于1956年10月,系国家教育部主管、山东大学主办的工程应用类学术期刊,面向国内外征稿、发行。报道内容主要刊登材料、机械、土木、水利、控制、动力、电气、信息、计算机、化工、环境等工程专业以及应用性基础学科方面的学术论文、研究报告、专题评述等。收录情况被北京大学图书馆《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中国科技论文在线、中国科学技术期刊文摘数据库(CSTA)、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中国机械工程文摘》、美国《化学文摘》(CA)、美国《剑桥科学文摘》(CSA)和波兰《哥白尼索引》(IC)等多家国内、国际权威检索机构收录。获奖情况该刊1995年被评为全国高等学校自然科学学报系统优秀学报二等奖,1996年获山东省优秀科技期刊,1996年作为优秀期刊参加“中国出版成就展”,1995年及1996年获山东期刊优秀总体策划一等奖,1997年被山东省教委科研处、省学报研究会确定为创精品重点期刊,2000年被评为山东省优秀级自然科学技术期刊,2003年荣获《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检索与评价数据规范(CAJ-CD)》执行优秀期刊奖,2004年被评为山东省优秀科技期刊。2008年、2010年工学版被教育部科技司科技发展中心“中国科技论文在线”评为“中国科技论文在线优秀期刊”二等奖。 刊名:山东大学学报(工学版)Journal of Shandong University(Engineering Science)主办:山东大学周期:双月出版地:山东省济南市语种:中文;开本:大16开ISSN:1672-3961CN:37-1391/T邮发代号:24-221历史沿革:现用刊名:山东大学学报(工学版)曾用刊名:山东工业大学学报;山东工学院学报;山东大学学报(工业版)创刊时间:1956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CA 化学文摘(美)(2009)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2008)核心期刊:中文核心期刊(2008)中文核心期刊(1992) 1 所有稿件均未在国内外公开发表,请勿一稿多投。2 作者请登陆该刊网站下载论文模板撰写稿件→“工学版” →下载中心→论文模板3 该刊目前全部实行网络系统投稿,不接受纸稿和电子邮箱投稿。作者投稿请登陆→“工学版” →“作者投稿”4 该刊所有稿件采用同行专家评议(双盲审稿)。该刊一般自收到稿件起3个月内返回审稿意见,外审专家因故未能及时发回审校意见者,时间可能适当延长。5 作者的修改稿返回编辑部3个月内,向稿件作者发出拟录用通知。在此期限后作者如未收到该刊联系修改的函件等,在书面通知编辑部并收到编辑部确认回复之后,可对稿件另作处理。稿件定稿后作者不得随意要求撤稿和更改。凡向该刊投稿的作者,均视为同意此项约定。6 该刊已加入《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CAJ-CD),凡在该刊刊出的稿件,均视为作者同意收入CAJ-CD。若作者不同意,请在来稿时说明。7 地址:济南市经十路73号山东大学自然科学学报编辑部。

《山东大学学报》(理学版) 是由国家教育部主管、山东大学主办、国内外公开发行的自然科学类学术期刊,在国内外具有一定的学术影响。收录情况被北京大学图书馆《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美国《数学评论(MR)》、美国《化学文摘》(CA); 德国《数学文摘(zbl MATH)》; 波兰《哥白尼索引》(IC); 美国《乌利希期刊指南》、英国皇家化学学会系列数据库、美国《剑桥科学文摘》(CSA)收录等数据库收录。报道内容《山东大学学报(理学版)》为月刊,主要刊载数学、物理、化学、生物、环境科学、管理、计算机理论、电子工程、力学等为主的具有一定学术水平和理论水平的理学类研究论文。 刊名:山东大学学报(理学版)Journal of Shandong University(Natural Science)主办:山东大学周期:月刊出版地:山东省济南市语种:中文;开本:大16开ISSN:1671-9352CN:37-1389/N邮发代号:24-222历史沿革:现用刊名:山东大学学报(理学版)曾用刊名:山东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创刊时间:1951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CA 化学文摘(美)(2009)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2008)核心期刊:中文核心期刊(2008)中文核心期刊(2004)中文核心期刊(2000)中文核心期刊(1996) 1 编辑部收到稿件后,凡符合规定的即编号登记并送相关专家评审。来稿是否刊用,编辑部一般在收到稿件3个月内通知作者,若未收到通知,请与该刊联系,作者可另投他刊。2 编辑部对来稿有删改权,来稿退回修改时,作者应针对审稿意见逐条修改或作相应说明,修回稿及其修改说明在规定日期内全部发回编辑部。超过规定日期未修回者作自动退稿处理。稿件排印的初校样由作者校对时,除发现内容有不当之处需修改外不得任意增删,并请在指定日期内寄(送)回编辑部。来稿一律不退,请作者自留底稿。编辑部对决定刊用的稿件,将收取一定发表费,文稿刊出后赠送样刊2本,并酌致稿酬。3 论文一经该刊出版,即标志该论文的所有作者将版权及其使用权无条件地转移该刊,该刊有权对其进行多种方式的复制或出版,作者如有异议,请在来稿时说明。4 地址:济南市经十路73号 山东大学自然科学学报编辑部理学编辑室,邮编:250061。

山东农业大学自然科学学报官网入口

不是 只是科技核心为农业综合性学术刊物,国内外公开发行。主要登载农学、园艺、植保、动物科技、林学、资源与环境、食品科学、农业工程、农业经济、生命科学、生物技术、水利及土木工程等方面的最新研究成果。属首届全国优秀科技期刊,被国内外30多家文摘类期刊及数据库收录,并已加入《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中国期刊网”及“万方数据资源系统(ChinaInfo)数字化期刊群”。

一、《农业工程学报》是由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管,由中国农业工程学会主办的国家一级学术期刊。本刊编委会决定,2000年农业工程学报第6期拟将以英文正文和中文摘要形式集中向国内外隆重介绍中国农业工程科技和教育的发展情况和近阶段的最新研究成果。二、《山东农业工程学院学报》(双月刊)曾用刊名:(山东省农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农业管理科学)1985年创刊,刊发三农研究的最新成果,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同时刊发各高校、科研机构的前沿理论成果。本刊坚持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为指导,贯彻“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和“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的方针,坚持实事求是、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严谨学风。传播先进的科学文化知识,弘扬民族优秀科学文化,促进国际科学文化交流,探索防灾科技教育、教学及管理诸方面的规律,活跃教学与科研的学术风气,为教学与科研服务。三、《茶业通报》(季刊)创刊于1957年,由安徽省茶业学会主办。交流国内外茶叶科学技术,介绍茶叶商业知识,发表茶树病虫害防治、制茶、茶叶机械、茶叶审评检验、茶叶贸易出口、经营管理、名茶等方面科学研究成果、典型经验及动态。主要栏目:综合、生态、生化、栽培、植保、制茶与检验、经贸。四、《新疆农业大学学报》本刊是新疆农业大学主办的综合性农业学术期刊。主要刊登农业生物技术、作物遗传育种及栽培、植物保护、土壤农化、农业生态、资源与环境科学及基础学科等方面的具有创新性、适用性的学术论文、研究简报、以及反映最新科研成果的快报等,涵盖了农林牧各学科。五、《中国油料作物学报》是由中国农业科学院油料作物研究所主办,科学出版社出版,全国唯一的一种有关油料作物专业学术期刊。主要刊登油菜、大豆、花生、芝麻、向日葵、胡麻及其它特种油料作物有关品种资源、遗传育种、栽培生理、土肥植保、综合加工利用以及品质测试技术等方面的首创性研究论文、综述专论等。

S 综合性农业科学 中国农业科学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华北农学报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扬州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 西南农业学报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河南农业大学学报 吉林农业大学学报 安徽农业科学 上海农业学报 中国农学通报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西北农业学报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 江苏农业科学 江苏农业学报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 山东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浙江农业学报 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广东农业科学 甘肃农业大学学报 湖北农业科学 新疆农业科学 广西农业生物科学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 贵州农业科学 河南农业科学 新疆农业大学学报S1农业基础科学 土壤学报 水土保持学报 土壤 土壤通报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水土保持通报 水土保持研究 土壤肥料(改名为:中国土壤与肥料) 生态环境 中国水土保持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S2 农业工程 农业工程学报 灌溉排水学报 农业机械学报 节水灌溉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农机化研究 中国农机化S3,5 农学,农作物1.作物学报 中国水稻科学 麦类作物学报 玉米科学杂交水稻 棉花学报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大豆科学 种子核农学报 农业生物技术学报 中国棉花 作物杂志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中国烟草科学 来源于:2008中文核心期刊目录

《华北农学报》(双月刊)《农业现代化研究》《浙江海洋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山东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双月刊)《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农业科学版)(双月刊)

  • 索引序列
  • 山东大学自然科学学报官网入口网址
  • 山东大学自然科学学报官网入口
  • 山东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官网入口网址
  • 山东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官网入口
  • 山东农业大学自然科学学报官网入口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