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期刊知识库 > 北京舞蹈学院论文查询入口

北京舞蹈学院论文查询入口

发布时间:

北京舞蹈学院论文查询入口

回答 您好,您的问题我已经看到了,正在整理答案,请稍等一会儿哦 通过中国舞蹈家协会教学网进行查询 (1)打开浏览器主页,在浏览器搜索框里输入“中国舞蹈家协会教学网”。 (2)点击官网后进入。 (3)在下方,找到“学生证查询”。 (4)在“学生证查询”可以选择“按姓名查询”或者“按编号查询”。 (5)输入信息点击查询以后,在页面中就能看到查询的结果了。 第2种:通过全国社会艺术水平等级考级网站进行查询 (1)打开浏览器主页,在浏览器搜索框里输入“全国社会艺术水平等级考级网站”。 (2)点击官网后进入。 (3)在官网首页右侧全国社会艺术水平考级服务系统登录界面。 (4)在考生查询窗口中输入考生姓名、身份证号,输入完成后点击查询,就能看到查询结果了。 更多10条 

很抱歉我也不是很清楚,你试试去颁发该证书的官方网站上查询一下~

中国知网论文查重入口有很多个,但真正靠谱正规的入口少之又少~

中国知网论文查重入口有很多个,但真正靠谱正规的入口少之又少~

北京舞蹈学院论文查询

有没有北京舞蹈学院的QQ号

小舞星

查询北京舞蹈学院一试过没过,可凭考生号、密码,上学校招生网查。北京舞蹈学院,前身为北京舞蹈学校,于1978年转制提升为大学教育;1999年获得舞蹈学硕士学位授予权;2005年获得艺术硕士(MFA)学位授予权。2010年学院与北京大学合作,联合培养博士研究生,形成了中专、本科、研究生不同的教育层次,是中国唯一一所专门化的舞蹈专业教育的最高学府,也是当今世界规模最大专业设置全面的舞蹈知名院校。

1222016007218

北京舞蹈学院学报官网入口网址查询

出生日期:1976年7月13日 出生地:安徽合肥 身高:165cm 血型:A型 爱好:爬山、游泳、听音乐 名言:没有什么不可以。 最喜欢的颜色:白色,黑色 最喜欢的电影:《魂断蓝桥》 最崇拜的影星:何健《太阳帝国》中方男一号 最开心的事:吃了睡,睡了吃,过小猪一般的生活 最喜欢的人:直性子的人,因我这人“头脑简单”。 简介 汤加丽,1976年7月13日出生于安徽合肥,毕业于吉林北华大学。率先在国内拍摄的“人体艺术”写真,使她成为了中国艺术圈的红人。 搜索引擎百度的“今日美女排行榜”统计报告显示截止到2008年10月5日:每天汤加丽的名字被网友搜索达10多万次,,汤加丽在“百度美女排行榜”榜上有名已经达到惊人的2165天。搜索总流量直逼2亿次大关! 汤加丽因为人体艺术写真出名。但是很少有人知道这位为了艺术献身的写真娇娃曾经是两枚体操金牌的主人。九岁那年,汤加丽在安徽省体委体操队开始了她的运动员生涯,起早贪黑得辛苦训练,日后的“国内人体写真第一人”获得了两枚青少年体操的金牌。正是因为有了体操运动员这样的经历,为汤加丽在以后舞蹈生涯里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后来的汤加丽开始从事她更喜爱的舞蹈事业,慢慢地也踏入了影视圈,先后出演过《康熙王朝》,《银鼠》、《还珠格格3》、《倚天屠龙记》等电视剧。她同时也是中国大陆第一位出人体写真集的明星,这也使她被推上了舆论的风口浪尖。 汤加丽,就职于国家歌舞团舞蹈队,学士学位,中级职称。在省体委学习体操,在省青少年运动会上获两枚金牌,并获优秀运动员称号。从省艺术学校舞蹈专业毕业,分至省歌舞团担任舞蹈演员,成为省电视台特邀演员,在春节联欢晚会上提纲领舞。从舞蹈学院古典舞系毕业,分至国家级歌舞团担任演员及教员至今。曾在电影学院表演系进修影视表演。 在我国,迄今为止,作为专业演员从事人体艺术创作并出版《写真》影集者,汤加丽当属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如她所说,“这需要千倍万倍的胆量和勇气。”对此,笔者深深为之钦佩。 据悉,《写真》影集出版之后,在网上引起强烈反响。令人欣喜的是,大多数读者、网友对此给予了积极的评价和肯定,甚至有的以诗文抒发感受,表达了对创作者和作品的赞美。然而,也有人进行无端的指责和恶意的诋毁,这又是令人遗憾的事情。人类已经进入21世纪,中国已经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阶段。但愿人们以时代的眼光去审视新的艺术实践,以包容之心去理解那些为创造美而作出奉献的人。创造人之美的人,理应受到尊重和理解。这是文明社会的呼唤。[编辑本段]作品 舞蹈表演作品 在省艺校就读时期:《金蛇狂舞》、《女儿河》、《春雨》、《荷花舞》、《高山流水》、《担鲜藕》、《抢板凳》、《弓舞》、《新婚别》等。 在省歌舞团工作时期:《山妞》、《凤阳花鼓》、《友爱》等。 在舞蹈学院就读时期:《黄河》、《霓裳羽衣舞》、《黄土黄》、《大师哥小师妹》、《梁祝》、《木兰归》、《挂帅》等。 在国家级歌舞团工作时期:《红帽子》(拉美)、《国土》(拉美)、《丽娜,你在哪里》(印度)、《请跟我来》(印度)、《罐舞》(斯里兰卡)、《脚铃》(斯里兰卡)、《假日里的年轻人》(俄罗斯)、《尼罗河》(阿拉伯)、《阿拉瑞普》(阿拉伯)、《铃铛》(朝鲜)、《伞扇》(日本)、《阿波》(日本)、《青春的节奏》(马来西亚)、《草裙舞》(夏威夷)、《波里尼西亚人》(夏威夷)等。 舞蹈编导作品 电视剧《还珠格格3》,话剧《绿帽子》 舞蹈理论作品 论文《古典舞的根源与发展》刊载于1997年第3-4期《北京舞蹈学院学报》 影视表演作品 在电视剧《康熙王朝》中扮演紫云。为反清复明大计,藏身青楼,成为一代名妓。无意间与康熙偶遇,深得其宠爱。后面临忠孝两难困境,不得已服毒自尽,以保全康熙性命。 在电视剧《银鼠》中扮演邱夫人。温柔贤淑,深明大义,为支持丈夫肃贪事业,卷入宫廷仇杀。 在电视剧《长江刑警》中饰演八面玲珑、呼风唤雨的公关部经理沈晶晶。出于个人私利,也出于情感需要,将各种层面的人玩弄于股掌,只身远赴法兰西。 在电视剧《古董王爷》中扮演那仁氏。善良可爱,能歌善舞,是大内总管最为宠爱的小妾。后良知发现,主动给皇室通风报信,惨遭杀害。 在电影《龙凤智斗蟠龙坊》中饰演沦落丐帮的豪门之后小凤。身怀绝技,嫉恶如仇,最终大义灭亲,浪迹天涯。 此外,参加拍摄的影视剧还有:《还珠格格3》(饰知琴)、《倚天屠龙记》(饰韩姬)、《大栅栏》(饰柳腰)、《李三闯京城》(饰唐老师)、《风月》(饰素琴)、《欢天喜地七仙女》(饰嫦娥)等。 广告作品 鄂尔多斯羊胎素,绿叶芦荟口服液,七彩珠口服液 汤加丽参加话剧《月光》的演出 作为一名舞蹈演员,汤加丽似乎更喜欢话剧舞台。7月23日,她继话剧《麻花》后,再次参演话剧《月光》,而且还要跨界做回歌手。 话剧《月光》讲述了两个男人与一个女人之间的关于艺术、关于爱情的故事,在剧中,汤加丽饰演一名舞蹈演员。从角色上看她这次似乎是本色出演。但是昨天在排练现场,女主角汤加丽介绍说:“这是我第三次演出话剧,在戏中,我除了跳舞,还要首次在现场乐队的伴奏下演唱歌曲。演唱的主题歌是用通俗的唱法来唱美声的歌。除此之外,剧中有很多跳进跳出的表演,还有许多具有象征意义的形体演出。对我来说这次是一个大挑战。” 该剧的导演尚伟说,“这个戏很多的情节都是为汤加丽量身打造的,观众能在戏中看到很多艺术形式,包括现代舞、摇滚音乐、古典音乐、画展等,这个戏更多的是在做一种艺术形式的探索。舞台是包围观众的,而不是像传统的话剧,观众包围舞台。” 该剧将于7月23日至8月3日在朝阳区九个剧场TNT剧场与观众见面

艺术类的核心期刊有:艺术评论、解放军艺术学院学报、云南艺术学院学报、民族艺术、新美术、装饰、美术研究、美术观察、美术、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版、世界美术、美苑、书法、中国书法、中国摄影、中国音乐学、中央音乐学院学报、音乐研究、中国音乐、人民音乐、音乐艺术、黄钟、音乐创作、舞蹈、北京舞蹈学院学报、戏剧、戏剧艺术、中国戏剧、艺术百家、戏曲艺术、戏剧文学、上海戏剧、当代戏剧、中国京剧、四川戏剧、电影艺术、当代电影、世界电影、北京电影学院学报、电影新作、中国电视、中国电影市场、电影文学、当代电视。艺术设计类的话,你要看自己倾向于哪一方面了。

截至2014年12月,学校有教职工500余人,其中教授22人、专职教师330人、副高以上技术职称95人;有北京市教学名师8人;有国家级教学团队2个、北京市市级教学团队4个。 北京市教学名师(8人):孙颖、潘志涛、王玫、韩春启、高镀、袁禾、李春华、庞丹 教学团队  序号负责人级别获评年份中国古典舞教学团队王伟国家级2008年 中国民族民间舞教学团队高镀国家级2007年中国古典舞教学团队王伟北京市市级2008年中国民族民间舞教学团队高镀北京市市级2010年芭蕾舞教学团队李春华北京市市级2008年国际标准舞教学团队张平北京市市级2009年(资料来源:2014年12月北京舞蹈学院官网) 质量工程 截至2014年12月,学校有国家级特色专业3门、北京市市级特色专业3门,有国家级精品课程1门、北京市精品课程4门,有国家级校外人才培养基地1个、北京市市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3个。国家级特色专业(3门):舞蹈学、舞蹈编导、舞蹈表演 北京市市级特色专业(3门):舞蹈学、舞蹈编导、舞蹈表演 精品课程  序号课程名称级别获评年份1  中国汉唐古典舞国家级20102中国汉唐古典舞北京市市级20063中国民族民间舞传统典型组合课(男班)北京市市级20074单人舞编导基础理论与技术技法北京市市级20085中国古典舞基本功北京市市级2010(资料来源:2014年12月北京舞蹈学院官网) 国家级校外人才培养基地(1个):国家大剧院 北京市市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3个):北京舞蹈学院实验剧场、北京舞蹈学院多媒体实验室、北京舞蹈学院服装打版间 教学成果 2005年-2014年,学校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北京市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2项。 教学成果获奖  获奖人或主要研究人员获奖成果名称所获奖项获奖时间吕艺生、杨鸥、祝红、平心、温柔舞蹈学学科建设2004年北京市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2005年9月刘青弋、吕艺生、杨鸥、祝红、平心、温柔舞蹈学学科建设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2005年9月袁禾、刘建、许锐、平心、温柔发展与推进中的中国舞蹈史论课程体系2008年北京市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2009年5月(资料来源:2014年12月北京舞蹈学院科研处官网) 截至2014年12月,学校有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1个。 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1个):舞蹈学 截至2014年12月,学校建有北京市市级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地1个、国家级2011协同创新中心1个、校级研究基地8个。北京市市级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地(1个):民族舞蹈文化研究基地 国家级2011协同创新中心(1个):中国民族艺术传承与传播协同创新中心 校级研究基地(8个):舞蹈文化的传承保护与开发建设平台、舞蹈作品创作开发建设平台、舞蹈人体科学开发与应用平台、舞蹈创意开发建设平台、舞蹈理论创新研究平台、人文社会科学与舞蹈教育管理研究平台、舞蹈人物信息资源的抢救与保护研究平台、北京高校特色教育资源库建设基地(舞蹈教育专题) 馆藏资源截止到2011年12月31日,收藏有中外图书、期刊、电子书、录音录像带、光盘、照片及散页资料,其中纸制图书224728册、音像制品32694盘,汇集了堪称全国收藏历史最长、品种最全、资料价值最高的舞蹈专业资料;学校还自建数字资源平台,包括视频、图片、节目单、剪报和论文等5个数据库,存储资源8T,数字资源存储总量达到12T。 学术期刊《北京舞蹈学院学报》是北京舞蹈学院主办的全国唯一的以舞蹈基础理论与应用理论研究为宗旨的学术期刊,双月刊;为中国国家级刊物和国际标准连续出版物,涵盖舞蹈基础理论研究、舞蹈教育研究、舞蹈创作与表演研究、舞蹈科学研究等栏目;2004年起,被评为“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与“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报核心期刊”;2014年,入选为CSSCI来源期刊(2014-2015)目录中唯一舞蹈类学术期刊。

一分钟了解汤加丽

北京舞蹈学院学报官网入口

2002年参加北京市十五规划课题“关于北京居民社区文化活动的调查研究”;2003年参加北京舞蹈学院十五教材规划课题舞蹈作品欣赏教材“欧洲民间舞”部分的编写;2003年参加国家九五、十五规划课题“大百科全书”音乐舞蹈卷的撰写;2004年本人毕业论文方向为:默斯·坎宁汉舞蹈音乐观之“变”与中西舞蹈哲学、美学观念的互相影响。至2006年9月,已在舞蹈学科国家一级刊物、核心期刊《舞蹈》杂志、及《北京舞蹈学院学报》发表学术性论文共三篇,近2万字。2005年与人合著的北京舞蹈学院“十五”规划教材《中外舞蹈作品赏析大系》中第五卷《外国民族民间舞赏析》目前正在出版中。2006年,在由北京舞蹈学院袁禾教授主编的《舞蹈作品鉴赏》、赵铁春副教授主编的《舞蹈词典》两部著作中任编委,主要执笔中西现代舞部分的写作。2007年,陕西省高校教育改革与研究课题“舞剧创作与教学研究”。发表论文情况:在舞蹈学科国家一级刊物、核心期刊《舞蹈》杂志、及《北京舞蹈学院学报》发表学术性论文共三篇,近2万字。2005年,与北京舞蹈学院刘青弋教授等人合著的北京舞蹈学院“十五”规划教材《中外舞蹈作品赏析大系》中第五卷《外国民族民间舞赏析》目前正在出版中。2006年,6万余字的硕士生毕业论文《默斯·坎宁汉舞蹈音乐观之“变”》由刘青弋教授教由出版社筹备出版中。主要论文发表情况如下:鲁道夫·阿恩海姆与玛格雷特·陶布勒尔的舞蹈思想比较》《舞蹈信息》2000年6月1日录用《粉墨勒英雄》《舞蹈信息》2000年7月15日录用《秦俑魂之魂》《舞蹈信息》录用《“踏歌”中流转的道学气息》《舞苑信息》录用《在轮于轨之间》《北京舞蹈学院学报》2001年夏季刊录用《芭蕾双雄逐京华》《舞蹈》杂志2003年第2期首篇录用《中国芭蕾与“大剧院”》《人民日报》2000年11月20日录用北京舞蹈学院建院50周年庆典活动报道2004年4月15日《舞蹈信息》录用中国芭蕾思辨(提纲)2002年12月广州芭蕾舞团北京演出季特刊《梅兰芳》中国造2002年12月广州芭蕾舞团北京演出季特刊《关于舞蹈学校学生的文化素质教育与人才培养》《北京舞蹈学院学报》1999年冬季刊《俄罗斯芭蕾下的蛋》《中演月讯》2001年12月第四期《捉“鹅”记》《中演月讯》2001年12月第四期《桃李盛事冷眼闻香》《舞蹈》杂志2006年第九期首篇

综合性艺术类核心期刊表1 文艺研究2 艺术百家3 民族艺术绘画,书法,工艺美术类核心期刊表1 美术研究2 美术3 美术观察4 装饰5 书法研究6 美术 & 设计7 世界美术8 中国书法摄影艺术类核心期刊表1 大众摄影2 中国摄影音乐类核心期刊表1 中国音乐学2 音乐研究3 中国音乐4 中央音乐学院学报5 人民音乐6 黄钟7 音乐艺术 舞蹈类核心期刊表1 舞蹈2 北京舞蹈学院学报 戏剧艺术类核心期刊表1 戏剧艺术2 中国戏剧3 戏剧4 剧本5 戏曲艺术6 戏剧文学7 中国京剧8 四川戏剧9 上海戏剧 电影、电视艺术类核心期刊表1 电影艺术2 当代电影3 世界电影4 中国电视5 北京电影学院学报6 电影文学7 电影8 电影评介9 电影新作10 当代电视

北京舞蹈学院论文查询网站

“中文核心期刊”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期刊”   “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来源期刊” “中国人文社科学报核心期刊”

论现代舞 现代舞蹈重建的意义不在于提升舞蹈家的地位,而在于使人们重新认识身体的意义。  这是因为,身体是灵魂的载体,拥有和谐的身体才能承载和谐的生命。舞蹈家如果能在这一层面上进行创作和表演,那么,舞蹈才会真正留在观众心中。  前些日子举行的第二届CCTV电视舞蹈大赛,可以称作中国舞蹈史上舞种最全的比赛,它不仅让我们看到了好舞、好戏,并且促进了当代舞蹈的多样化发展,同时,它还向人们展示了中国舞蹈教育和人才培养的殷实成果。  本次大赛参赛选手最多的团体是北京舞蹈学院,他们不仅捧走了民族舞蹈与现代舞的桂冠,而且在其他舞种亦有突出的表现。在传统舞蹈中,《扇舞丹青》和《风吟》不仅带着迎面扑来的时代气息,亦深蕴中国古典艺术的精髓,他们在“传神写照”中表现人物的内在精神,在“体韵遒举,风彩飘然”的动态形象之中,建构起中国古典舞之“雅”气———这些都让我们看到了当代中国舞在继承民族传统从“形”到“神”的更大超越。  现代舞的艺术探索对于现当代中国舞蹈的整体发展与进步提供的启示、做出的贡献是不言而喻的,但自身却往往由于“有悖传统”而被打入另册。其实,当代中国舞蹈家所有的努力都在使中国舞蹈走向现代化,只是被纳入“主流”文化的舞蹈立足于张扬优秀的文化传统,因而比较契合由传统文化艺术观念培养起来的观众的审美理想;而现代舞则试图突破旧传统的僵化部分,探求艺术发展新的可能性。现代舞蹈追求艺术的质朴与真实,落下足尖,褪去装饰,为舞蹈真正成为人的艺术而首先使舞蹈动作“人化”。在着力追求舞蹈艺术的人文精神的同时,向舞蹈艺术“本体”回归。  《咱爸咱妈》、《两人车站》和《胭脂扣》的创作与表演更贴近我们的现实生活。令人欣喜的是这些优秀作品均出自舞蹈院校的青年教师与学生之手,并突破了“学院派”舞蹈创作重“舞”轻“质”的倾向,同时突破了传统舞蹈创作重“质”轻“舞”的偏颇。更难能可贵的是,不少作品将艺术表现的视点投向普通的中国老百姓,表现他们的亲情、爱情以及乡情。  业余舞者的参赛使大赛的表演平添几抹色彩。农民秧歌队、工人艺术团、文化宫、群艺馆等舞蹈团的节目丰富多彩,甚至涉猎了难度很高的踢踏舞和芭蕾舞,都表演得颇有水准。其中,北京大学舞蹈团的《校园音画》独树一帜,以浓浓的人文情怀给观众以感染。唯一进入决赛圈的中学舞蹈团———北京第二中学的舞蹈队,用朝气、用稚气、用活力捧走了业余组的金杯,他们的舞蹈,集中地体现了今日全民舞蹈教育与素质教育的普及与水平的提升。  CCTV电视舞蹈大赛最大的成功是使喜爱舞蹈或不熟悉舞蹈的观众坐在屏幕前观看了舞蹈,参与了舞蹈。电话、网络热线显现了观众参与的热情。舞蹈大赛也通过邀请资深舞蹈家、教育家的现场评说,或通过综合素质考试的题解普及舞蹈文化,给观众走近舞蹈铺路搭桥。其实,更精彩感人的镜头都关在幕后,在讨论当代舞与现代舞的区别时,有位年轻的网友说他的“老妈”见解很“经典”;一个是“时髦”,一个是“另类”,是否十分准确我们将另作讨论,但我们不得不承认的确很精彩。还有许多未能进入决赛的作品,多少受制于“比赛”  这一游戏规则,一些没有受过专业舞蹈训练的舞者的那份勇敢和真诚,让我坚信:舞蹈的舞台,每一个人都享有权力。  在以“收视率”论英雄的年代,许多大型电视晚会很少将3分钟以上的时间给予一个舞蹈。于是乎,舞蹈成了电视的包装;成了歌星的包装;成了杂技的包装,最终,其它艺术都好看了,舞蹈却成为了包装纸、包装袋……是舞蹈家的舞蹈没跳好,还是身体的感觉退化了,使人们忽略了舞蹈?我认为,现代舞蹈重建的意义不在于提升舞蹈家的地位,而在于使人们重新认识身体的意义,这是因为,身体是灵魂的载体,拥有和谐的身体才能承载和谐的生命,并且,身体本身是一部历史,它由自然、社会与文化构成;舞蹈艺术作为身体“体现”的典型现象,是在人的鲜明意志主导下,以特殊的形式训练身体形态,无论在官能感觉还是在抽象的精神方面,都集中体现着某种国家的、社会的、民族的、阶级的、时代的、文化习俗的身体特征,因此,通过舞蹈及其身体的“体现”,我们理解生命,解读生命,表现生命,交流生命,协调生命,最终保障与发展生命。舞蹈家如果能在这一层面上进行创作和表演,那么,舞蹈才会真正留在观众心中。

中文核心又叫北大核心北核各几年都在变动的,所以需要发表什么方向的刊物,该刊物是否是核心期刊,可以实时的进行查询 查询网址如 知网、万方、维普、之类的。但是只要是核心期刊知网都会收录的。所以一般都是在知网查询就可以了。

论文摘要:舞蹈学专业作为一个舞蹈理论专业,具有不同于技术专业的教学规律,其“引进”型的舞蹈技术课教材,目前已不能适应舞蹈学人才培养的需要,必须重新打造,“量身定做”。   才民据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舞蹈学专业的舞蹈技术课应该以风格性与审美性训练为核心,使实践性与理论性相统一,将“练功”功能降至更恰当的位置。   本文从教学目的、教学任务、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学结果的考查等七个方面提出了对舞蹈学专业舞蹈技术课进行课程改革和教材建设的建议,供关心舞蹈学专业教学改革的专家和同行参考。   一、舞蹈学专业特色与人才培养定位   北京舞蹈学院舞蹈学系前身是1985年成立的舞蹈史论系在学院1996年的系、部调整中舞蹈史论系更名为舞蹈学系,下设舞蹈史论专业。经过2002年北京舞蹈学院教学方案改革舞蹈学系舞蹈史论专业的内涵进一步拓展正式更名为舞蹈学专业目前开设舞蹈史论专业方向。自85年学院开办舞蹈史论系至今已经培养出了85级、92级,95级、97级、99级等5届毕业生。   舞蹈学系在学院众多的院系中属于理论系舞蹈学专业本科教育以理论教学为主强调培养学生的理论知识和文化水准开设的舞蹈技术课程主要是为了培养学生的专业素质,舞蹈技术课课程设置具有广而浅的特点。因而对招生对象文化基础的要求高于对舞蹈基础的要求生源多为普通高中出来的舞蹈专业特长生个别者为舞蹈中专生。舞蹈学专业学生毕业以后多从事舞蹈史论、舞蹈教育、艺术传媒和艺术管理等方面的工作。   在2002年北京舞蹈学院教学改革方案中,将舞蹈学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确定为:“能够从事舞蹈基础理论研究、应用理论研究、传媒编辑工作以及推展全民舞蹈教育的高等专业人才。要求学生必须掌握舞蹈发展的历史和基础理论;具备良好的文化基础以及较强的文字应用能力和写作能力:达到四级英语水平:系统地掌握中外艺术史论、美学、心理学人体运动科学等社会人文科学和自然科学方面的基础知识;同时也强调学生必须掌握舞蹈训练、表演、创作的基本规律和技能等等。这一人才培养目标对人才培养计划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通过调整课程结构增加教学内容,使学生具备了更为广泛、全面的基础和素质。目前学生在校期间学习的必修课程为34门选修课20余门其中有5门必修的舞蹈技术课。由于人才培养目标的重新定位使学生具有了较宽的文化艺术视野和较全面的知识结构和人才结构,从而也就进一步拓宽了毕业生的就业方向口这些毕业生可以从事舞蹈研究、舞蹈教学、艺术管理、策划、编辑秘书等。到目前为止,走上教育岗位的毕业生也为数不少有一部分教育行业的用人单位,由于进人指标有限,希望进来一个人要一专多能既能担负舞蹈理论课教学又能教舞蹈技术课程所以目前舞蹈学专业有一定数量的毕业生在艺校或普通大学中不但从事舞蹈史论教学,同时还从事着舞蹈专业技术课教学包括中国古典舞课中国民族民间舞课、芭蕾舞课现代舞课、实习剧目课等。   二、舞蹈技术课的现状与问题   从最初的舞蹈史论专业到目前的舞蹈学专业在其教学计划和课程设置中除了开设大量的专业理论课之外同时开设了众多的专业技术课并且这些技术课程的选定呈现出一种全方位的布局突破了专业的局限,几乎涉及到各个舞蹈技术系的各门专业技术课包括中国古典舞课、中国民族民间舞课‘芭蕾舞课外国民间舞(近几届已取消)、现代舞课、编导课、实习剧目课等为学生广泛接触和掌握各种风格的舞蹈文化和舞蹈表演技能创造了条件。   但是长期以来该专业舞蹈技术课的课程建设却始终处于一种边缘化状态,目的和做法都不够明确教学与人才培养的需要不相适应影响了实际教学效果。目前呈现出来的矛盾主要来自教材、课时和生源这三个方面。   首先在教材方面由于历史条件的局限当初这些舞蹈技术课的开设属于“拿来主义”的“直接引进“型教材均源自于各舞蹈技术系表演专业的技术课经过逐渐调整和不断压缩而形成今天的结果口这期间虽经历任教师的不懈努力已经向舞蹈学专业的需要有所靠拢但一直未能脱胎换骨始终处于一种似是而非的状态未能彻底脱离舞蹈技术专业的特征未能真正与舞蹈理论专业的特殊需要相接轨其教学内容以及由此决定的教学形式、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等未能实现由培养舞蹈表演人才向培养舞蹈理论人才的方向转换出现了教材内容与教学需要两张皮的局面。   其次在课时方面,如果说在开办舞蹈史论专业之初,“引进“型的舞蹈技术课教材还行得通那是因为与之相配套的课时量给予了时间上的保证。由于当时学院正处于由中专改制成大学的初期舞蹈史论专业的舞蹈技术课课时量和课程设置基本处于中专状态并开始逐步向大学状态靠拢那时的特点是课时总量多、相对于现在来讲舞蹈技术课比例大而理论课比例较小。以85年课表为例:中国古典舞课课时最多时曾达到432节(4节*18周*6个学期)而芭蕾舞课则为360节【(4节*18周*4个学期)+(2节*18周*2个学期)】在这样多课时量的情况下,学生们的确从这些课中学到了很多东西,也达到了较高的水平。以中国古典舞课为例,虽然学生所接触的教材与中国古典舞系表演专业相比较为有限但在好的班级中,学生们所掌握的教材也都达到了较好的水平,在他们身上同样可以看见地道的中国古典舞身韵的表演和完整的中国古典舞技术技巧的完成。这些对于他们充实所学的舞蹈理论知识增加对舞蹈的感性认识甚至对拓宽就业门路等都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自2002年北京舞蹈学院教学方案改革以来根据舞蹈学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重新定位,为了使舞蹈学人才培养能更好地与社会需求接轨,使学生的知识结构更加全面合理舞蹈学系在此后几年间进行了一系列的教学改革,对教学计划和课程设置进行了不断地调整使之进一步脱离中专状态而更加符合大学本科和舞蹈学专业的教学规律。这一过程表现为课时总量逐渐减少,理论课的比例逐渐上升,技术课的比例逐渐下降,中国古典舞课、中国民族民间舞课、芭蕾舞课、现代舞课、实习剧目课的课时都不断地被缩减,以中国古典舞课为例其课时目前减到,44节(4节*18周*2学期),而芭蕾舞课则为180节【(6节*18周)+(4节*18周)】与85年相比中国古典舞课课时减少72/3(288节)芭蕾舞课课时减少了1/2(180节)。   在生源方面,由于该专业本身具有的理论专业的属性,决定了对教学对象文化基础的要求高于对舞蹈专业基础的要求。因而,其生源绝大多数都来自于普通高中理想一点的考生会有一点舞蹈特长和基础,而一点基础都没有的或者说声称有舞蹈基础而实际上等于没有的考生也为数不少这一原因使生源的舞蹈基础在整体上水平不高,也使舞蹈技术课的训练必须从较低的起点开始。另外,有个别考生来自于舞蹈中等专业学校,经过考试文化课达到了分数线而被录取这一因素又使生源的舞蹈基础呈现出高低极不整齐的情况给以班级为建制的教学和训练带来难度。而由于课时的大量减少,又使由于生源问题造成的这两方面的困难进一步加剧。   由于上述种种原因,舞蹈学专业各门舞蹈技术舞课呈现出来的困难越来越多问题越来越明显所面临的矛盾更加突出。归纳起来在这些矛盾包括舞蹈技术课课程本身固有的实践性与学生学习专业理论性的矛盾、教学内容与人才培养目标之间的矛盾:包括由于课时不断减少而引发出来的教学形式和性质所需要的训练周期长与实际教学周期短的矛盾、教材容量大与课时少的矛盾;包括由生源问题而引发的课程难度高与学生基础条件差的矛盾、班级授课制与学生基础程度极不整齐的矛盾等等而其中教学内容与人才培养目标之间的矛盾是一系列矛盾中根本性矛盾。对舞蹈学专业各门舞蹈技术舞课进行多方面改革有效地解决上述各种矛盾化不利为有利,使教学更加适应舞蹈学专业的特点与规律显得日益迫切。这就是本文撰写的目的,也是下一节所要探讨的问题。   三、对舞蹈技术课课程建设的建议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认识到对舞蹈学专业各门舞蹈技术课进行全面、深入的改革势在必行。笔者通过对舞蹈学专业舞蹈技术课课程建设的思考围绕舞蹈学专业“开设舞蹈技术课程的目的是什么、应该上什么内容、应该怎么上这几门课”的问题在本节当中着重从以下七个方面进行阐述。   (一)舞蹈学专业开设舞蹈技术课十分必要。根据国家“培养素质全面、并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高质量人才”的教育方针根据舞蹈学专业“培养出能够从事舞蹈基础理论研究、应用理论研究、传媒编辑工作以及推展全民舞蹈教育的高等专业人才”和“学生必须掌握舞蹈训练,表演、创作的基本规律和技能”的培养目标根据人才市场对“一专多能”人才的实际需求以及舞蹈学系历届和未来的毕业生多样化的就业去向舞蹈学专业有必要开设中国古典舞、中国民族民间舞、芭蕾舞、现代舞、编导和实习剧目等舞蹈技术课程。开设这些舞蹈技术课的意义是为了使学生通过学习这些课的内容在掌握舞蹈训练表演、创作的基本规律和技能的同时增加他们的舞蹈理论知识和舞蹈专业素质获得对舞蹈的感性认识和体验进而提升其理论认识,为其日后所将要从事的舞蹈研究、教学、管理等工作做好准备。   (二)教学目的的明确是核心问题。   首先要从培养目标出发这是舞蹈学专业如何进行舞蹈技术课课程建设的核心问题。舞蹈学专业开设舞蹈技术课是为了培养舞蹈理论人才而非培养舞蹈表演人才是为了培养理论工作者而非演员这是与其他专业开设舞蹈技术课在教学目的上的本质区别。具体而言,各个舞蹈表演专业舞蹈技术课的教学目的是要通过对身体能力和技术技巧的训练培养学生舞台表演能力口舞蹈学专业开设这些舞蹈技术课的目的首先是通过以风格性和审美性为主的教材的训练使学生在掌握一定舞蹈表演能力的同时通过切身的训练体验加深了解各舞种之间的区别认识各舞种的传统渊源、文化底蕴和审美规范。   另外考虑到“要求学生掌握舞蹈训练的基本规律和技能”的培养目标考虑到毕业生有可能走上教学岗位所以这些课的另一部分目的就是在训练的同时,也要使学生掌握相应的教学法获得相应的教学能力,让那些有志于毕业后从事这些舞蹈技术课教学的学生通过对教材的学习和教学法的初步掌握将来可以满怀信心地走上工作岗位。   (三)教学任务的选择是解决各种矛盾的关键。在教学任务的选择方面,应考虑到两个问题。一是教学目的的要求二是客观条件的可能性。首走是根据教学目的的要求应使学生在对动作教材完成掌握与对教材内涵的认识理解之间达到一定的平衡既重视它的实践性也要重视这些课的理论性,避免把舞蹈学专业的舞蹈技术课上成纯技术课而忽略了教学目的完整性。二是由于客观条件的限制已经使这些课程不可能保证在教学功能上的完整性。以中国古典舞课为例,学生身体条件差、专业基础弱、年龄偏大、水平不整齐以及这些限制条件与本课的教学周期短、课时少这一现实之间形成的突出矛盾使得该专业的中国古典舞课不可能具备通常意义上的基训(基本功腿功、技巧)加身韵的教学功能以前的基训、身韵满堂灌的教学方式是行不通的。   鉴于以上分析要求我们在教学任务的选择方面必须明确目标抓住重点、取舍得当。要根据教学目的的要求r把教学方向调整到体现各门舞蹈技术课精华的风格、特点的训练上来,紧紧抓住代表风格特点这一核心内容作为重点,舍弃那些矛盾突出和不切实际的纯功能性的身体条件训练任务。以中国古典舞课为例,由于中国古典舞身韵部分集中体现了中国古典舞的精髓只要学生把身韵教材掌握好就可以达到从根本上认识和了解中国古典舞这一舞种的目的。   因此概括起来说舞蹈学专业的舞蹈技术课教学任务总的指导思想应该是以风格性和审美性训练为核心,使实践性与理论性相统一根据需要配合以密切相关的能力和技术训练将这些课的“练功”功能降至更恰当的位置。这既是教学目的要求之必须也是客观条件限制之必须这样才能做到从需要和条件出发、使教学安排目的明确经济有效。   (四)教学目的与教学任务决定教材内容的选定。教学目的和教学任务规定教材的选定和组织,舞蹈学专业的技术课教材的选定和组织应该是围绕具有风格性和审美性训练意义的教材而展开。以中国古典舞课为例从总体上讲,教材的选定应围绕身韵内容展开教材可划分为以下三个方面:(一)基本能力,指围绕身韵内容训练身体各部位的活动幅度和控制能力包括指、腕、肩、腰、髓、踩、趾的柔韧性和灵活性、身体重心的稳定性和各种舞姿的控制能力。(二)基本技术,指围绕身韵内容训练身体各部位的准确位置和身体各部位的单一运用技术,包括基本的手型脚型、基本的头眼手脚位置、动律元素、单一手臂动作及单一头眼步法的运用。(三)综合运用指围绕身韵内容训练各种单一技术的复合运用和综合运用,包括复合手臂动作、复合步法和各类型的综合性组合。 转贴于 中国论文下载中心

  • 索引序列
  • 北京舞蹈学院论文查询入口
  • 北京舞蹈学院论文查询
  • 北京舞蹈学院学报官网入口网址查询
  • 北京舞蹈学院学报官网入口
  • 北京舞蹈学院论文查询网站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