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期刊知识库 > 人文社科经典导引论文

人文社科经典导引论文

发布时间:

人文社科经典导引论文

科学观察小论文,是指青少年对某事物或自然现象通过周密细致的观察,并对取得的材料和数据进行认真的分析、综合研究后得出结论,作出科学的解释和描述。 需要注意的是,科学观察小论文中研究的对象是客观存在的自然事物或现象,所观察的对象、过程和它产生的条件、各种现象,不能附加人为的任何条件或个人偏见。另外,观察是一项长期的、系统的、反复进行的活动,需要作者耐心、细致、锲而不舍的精神。

道可道,非常道。常道可为道也,亦不可为也,无道为有道,有道亦无道既然常道都非道,又何必去寻道呢,无为自然不是更好? 《资本的生产过程》可以说明为历史发生学的“逻辑”;《资本的流通过程》可以说明为系统发生学的“逻辑”;《资本主义生产的总过程》可以说明为现象发生学的“逻辑”;《剩余价值理论》可以说明为认识发生学的“逻辑”。 在中国古代哲学文化中,“道”是一个源起。先写一个“首”,再写一个“走之”。“首”就是脑袋,代表思想;“走之”就是行动和步伐。有想法,然后付诸行动;有行动,也要伴之以思考。因此,“道”字的结构已经说明了它的含义。道路、道德、道理、道法自然、君子爱财取之有道……说明了它在中国文化中的地位,也揭示了“知行合一”的规律。任继愈老先生认为,《道德经》是写给弱者的哲学慰藉,但也有很多人——包括我——认为,这是老子写给掌权者、君王和政治家的一部经典。有人说“半部论语治天下”,在我看来,四分之一部《道德经》就可以治天下。荒漠化吗?从《道德经》到《资本论》的崛起! 各家演说,汇入保卫资本论洪流…… “年与时驰,意与岁去”,我读《道德经》—— 是一种政治逻辑。但不是从所谓现代的“生机系统论”观点上领悟,而是从周易的社会实用的方向领略得到。道德经是讲逻辑的,是第一部关于中国逻辑的著作。这里的逻辑,不同于西方的科学逻辑,归根结底是人的行动的规范。是以人之行规范人自身,从而为后世的家文化奠了基。它说明中国没有抽象的“哲学”,只有实践哲学,没有纯(科学)逻辑,只有实用逻辑,政治逻辑和生活逻辑。这个逻辑是和行动裹在一起的,构成了中国实践哲学。中国学术和文化之根在《易》和《道德经》,正确解读这两本著作却是很重要。这是中华条件下的马克思的“我的辩证方法”工作语境,由此,我们可以在历史探究方面合并叙述“农业史的经典著作——《道德经》”和“工业史的经典著作——《资本论》”。 ———————————————————— 《道德经》与经济学栏目寄语: 经济学的懂和不懂 任何的科学批评的意见我都是欢迎的。而对于我从来就不让步的所谓舆论的偏见,我仍然遵守伟大的佛罗伦萨诗人的格言:  走你的路,让人们去说罢! —————————————————————— 之所以选择《道德经》为标题和开局: 一,经济学的源头是《道德经》二,《道德经》研究的两个基本范畴“道”“德”,是经济形态社会理论的总纲。三,《道德经》总览了《资本论》的逻辑。 《资本论》的逻辑究竟怎样练成? ——兼谈如何写《保卫<资本论>》 许光伟:《<资本论>的逻辑究竟怎样练成?——兼谈如何写<保卫资本论>》,《经济理论与政策研究》第8辑,经济科学出版社 2015年。 该著全名为“保卫《资本论》——经济形态社会理论大纲”,由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于2014年出版。 基金项目:【《资本论》与中国经济学实践创新研究】项目(2015年度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规划基金项目;编号:15YJA790073) 阅读关注,交流提高。凡读《道德经》者,明《资本论》逻辑也,中国经济学入门也! P16-P36   摘 要:善读善用《资本论》,同时,也要善于进行中华转化;注意从中发掘中国元素,以开放的态度统一中华历史和世界历史,创造新的工作境界和新的理解境界——“国学马克思主义”。一句话,没有民族内涵和工作体式作为支撑,任何门类或流派的经济学都将不可避免地沦为理论空壳,免除不了成为一堆逻辑的空壳。这是现代语境中“创建中国政治经济学”的一个必然要求。严格意义看,《资本论》是“12部史”:转化史I、转化史II、资本生产史;运动史I、运动史II、资本流通史;生活史I、生活史II、资本积累史;范畴史I、范畴史II、资本批判史。表明马克思的航程乃是“历史”到“逻辑”,再到“历史”。它的内在的方法、逻辑和工作话语是“历史唯物主义发生学”,这是中华条件下的马克思的“我的辩证方法”工作语境,由此,我们可以在历史探究方面合并叙述“农业史的经典著作——《道德经》”和“工业史的经典著作——《资本论》”。《资本的生产过程》可以说明为历史发生学的“逻辑”;《资本的流通过程》可以说明为系统发生学的“逻辑”;《资本主义生产的总过程》可以说明为现象发生学的“逻辑”;《剩余价值理论》可以说明为认识发生学的“逻辑”。其首篇则是对以上逻辑的一个“导引”以及“总括”。将历史发展过程说明为由这些“史”的内容和形式的统一规定所构筑,乃是升华了《资本论》的工作逻辑。这是绝对的历史主义和行动主义,自然是对“结构主义”、“科学主义”、“形式主义”的最大反动。进一步又可以说,《道德经》和“《资本论》的“研究同构”乃是确立了社会科学的根基。 关键词:《资本论》;《道德经》;逻辑;辩证法;发生学;历史;理论;批判;事的科学

非常好的一篇

人文社科经典导引论文范文

科学观察小论文,是指青少年对某事物或自然现象通过周密细致的观察,并对取得的材料和数据进行认真的分析、综合研究后得出结论,作出科学的解释和描述。 需要注意的是,科学观察小论文中研究的对象是客观存在的自然事物或现象,所观察的对象、过程和它产生的条件、各种现象,不能附加人为的任何条件或个人偏见。另外,观察是一项长期的、系统的、反复进行的活动,需要作者耐心、细致、锲而不舍的精神。

成果一览表:CSSCI论文 “道”与“逻各斯”在汉诗英译中的对话《外语与外语教学》2000年第8期CSSCI论文 翻译:寻找另一处精神家园《南京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 2001年第4期 CSSCI论文 拓展翻译研究的话语空间《中国翻译》2002年第1期 CSSCI论文 试论双语词典的认知模式《四川外国语学院学报》2002年第1期 他者与我者的对话:汉诗英译中的审美感应 香港中文大学《翻译学报》2002第7期 从原文到译文:一种跨语指涉《外语研究》2003年第1期 CSSCI论文 英汉翻译中的认知映射和还原映射 《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03年第5期 CSSCI论文 有无之境与抑扬之法——中国古典诗歌英译中的审美辩证运动香港中文大学《翻译学报 2004 年 第9期 诗歌翻译中的同一性梯度与审美性梯度——诗歌翻译的认知修辞学考察《外语学刊》2005年第3期 CSSCI论文 汉英翻译中再范畴化的认知性特征《外语研究》2005年第4期 CSSCI论文 翻译研究的立体透视——试评《翻译论》《外语研究》2005年第5期 CSSCI论文 从名词的配价看语义平面在英汉词典中的展开 《辞书研究》2006年第1期 言意之辨与象意之合——试论汉诗英译中的言象意关系《中国翻译》2006年第3期 CSSCI论文 汉诗英译的认知性主体身份:分析性与意向性之间 《国际译联第四届亚洲翻译家论坛论文集》外文出版社2005年10月出版 文化意象:对意象的一种消解《文景》2005年第12期 “首席翻译家”笔下的《米》《文景》2006年第2期 翻译能把虚构延伸多长 《文景》2006年第4期 认知结构差异性对翻译技巧的启示 《21世纪英语教育周刊》2007年9月17日 “名”的建构与解构:翻译名学辨 《中国翻译》2007年第6期 CSSCI论文 翻译研究何以封后 《外语研究》2008年第1期 CSSCI论文 《管锥编》的英译与中西文化异同之争 《中国比较文学》2008年第3期 CSSCI论文 汉英翻译中动词和句式再匹配现象研究 《中国外语》2008年第5期 CSSCI论文 中国传统译论话语体系建立中的关联性问题 《中国译学:传承与创新----2008年中国翻译理论研究高层论坛文集》 2008年 翻译的他我融合审美感应与英译汉诗的经典化 《译学新论》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8年 汉英翻译中动词和句式再匹配现象研究 中国人民大学复印资料《语言文字学》2009年第1期 CSSCI论文26 Semantic Orientation, Syntactic Position and Pragmatic Function in Chinese-English Translation Meta (54)A&HCI论文27.汉英翻译中运动事件的再词汇化过程《外语教学与研究》2009年第5期 CSSCI论文汉英翻译中非事件化的名词化形式《外语与外语教学》2009年第10期 CSSCI论文诗歌翻译的审美距离《安徽大学学报》 2009年第3期 CSSCI论文诗歌翻译中格物、感物和体物《外语研究》2010年第3期 CSSCI论文汉英翻译中的虚拟性再概念化特征《外国语文研究》2010年第1期主体互动关系中的术语翻译 《术语翻译研究》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出版;翻译批评的三种中国古典批评模式 《外语研究》2011年第5期CSSCI期刊;叶威廉的诗歌模子论与古典汉诗英译 《译林》(学术版)2011年第2期;汉语多事件句的英译压模理据研究(第二作者) 《外语教学》2011年专刊 CSSCI期刊专著: 1《汉诗英译的主体审美论》上海译文出版社2005年出版2《汉英翻译与跨语认知》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出版3《翻译的多维研究》上海译文出版社2012年出版词典: 《新时代英汉大词典》编委之一 商务印书馆2004年出版 《最新四六级英语考试词汇一典通》主编之一,上海译文出版社2005年出版 《英汉双解学习词典》主编,译林出版社2008年出版 《最新高级英语学习词典》副主编,四川辞书出版社2011年出版 《译文版牛津英汉双解词典》执行主译编,上海译文出版社2011年出版译著: 《绝对权力》(与人合译) 译林出版社1998年出版《网络就是新生活》(与人合译) 江苏人民出版社1998年出版《坎特维特家的鬼》商务印书馆 2007年出版《神秘幻想故事集》商务印书馆 2007年出版《海德格尔》译林出版社 2009年出版《企业教练宝典》(与人合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年出版《路边十字架》《译林》2010年第4期 《康德》译林出版社2011年出版编著: 《中国译学:传承与创新----2008年中国翻译理论研究高层论坛文集》张柏然,刘华文,张思洁主编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8年出版《柏下立雪集——翻译学、词典学论文集》,刘华文、魏向清主编,南京大学出版社2012年出版《汉语典籍英汉研究导引》(大学翻译学研究型系列教材) 刘华文 南京大学出版社 2012年12月出版

《柏拉图四书》(〔古希腊〕柏拉图)电子书网盘下载免费在线阅读资源链接:链接: 密码:ugh2书名:柏拉图四书作者:〔古希腊〕柏拉图译者:刘小枫 编 / 译豆瓣评分:1出版社: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出版年份:2015-10-1页数:552内容简介:柏拉图的四本书,《普罗塔戈拉》、《会饮》、《蒲法伊德若》(旧译《斐德若》)和《蒲法伊东》(旧译《斐多》)。但它们不是近期阅读的枕边书,而是多年来的枕边书。我重新翻译了这四部书,以《柏拉图四书》为题出版。我分别绎读这四部书,总题“柏拉图四书绎读”,分别题为《民主与教化》、《民主与爱欲》、《民主与修辞》……——刘小枫作者简介:刘小枫教授(1956-),男,重庆人,09—07 就读于四川外语学院,获文学学士学位;09-01 就读于北京大学,获哲学硕士学位(导师:宗白华,甘霖);04—07 就读于瑞士巴塞尔大学,获哲学博士(Heinrich Ott)。曾任深圳大学中文系副教授,现任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学术兼职有:(1)德国波恩大学汉学系客座教授(2002)(2)香港中文大学中国文化研究所 研究员(1995)(3)中山大学“逸仙”讲座教授,博士生导师(2009-2012)(4)牛津大学出版社(中文学术出版) 顾问(1995年以来)(5)中国现象学学会 执行委员(1995-2001)(6)香港现象学学会 秘书长(1995-2001)(7)香港政府大学教育资助委员会研究课题 审定顾问(1995-1998)(8)北京大学比较文化研究所兼任教授、兼职博导(1994-2003)(9)中国比较古典学学会会长(2011年至今)主要学术著作有:《诗化哲学》、《拯救与逍遥》、《走向十字架上的真》、《现代性社会理论绪论》、《个体信仰与文化理论》、《沉重的肉身》、《这一代人的怕和爱》、《刺猬的温顺》、《圣灵降临的叙事》、《重启古典诗学》、《拣尽寒枝》、《设计共和》、《共和与经纶》、《睇视之光》、《比较古典学发凡》、《王有所成》等,编修有《凯若斯》,译有《柏拉图的<会饮>》(华夏,2003)。代表性论文有:(1)《王有所成》,台湾《哲学与文化》卷四十;(2)《政制与王者》,《求是学刊》,2013年第2期;(3)《卢克莱修的诗性启蒙——<物性论>卷三行978-1023绎读》,《文艺理论研究》2012年第1期等等。现在研究方向 为古典诗学、古典语文学等。在中国人民大学文学系及“古典诗学实验班”开设如下课程: 文艺学原理与古典诗学、古典诗学原著讲疏、古希腊语文学导引、古典拉丁语文学导引、古典学引论等。科研项目:有(1)“经典与解释:柏拉图注疏集”,中国人民大学重大基础研究计划(2010至今);(2)“基督教与西方古典传统研究”,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基地重大项目(2010-2013)主编《经典与解释》(CSSCI辑刊);“西方传统:经典与解释”丛书主编、“中国传统:经典与解释”等多套大型丛书。一直倡导建立中国自己的古典学,又提出”新国父论“等极富争议的理论,是当代中国思想界最重要的学者之一。

人文社科经典导引论文题目

论文名称:论文名称亦即研究课题名称。它必须能反映你的研究的主要情况,切忌名不符实或戴“大帽子”。在强调科学性和客观性的前提下,表现出较好的文学性,简短明确而有吸引力。 摘要:论文必须要写摘要。摘要的作用是让阅读者先简要了解一下你的研究的主要情况,看看有无必要看全文。所以摘要写得不好,别人就不会看你的全文。好的摘要能简明清楚地表述你的研究的创新点和成果,一般字数在300字左右,它是你整个研究的高度浓缩,需要有相当的概括和表达能力。 关键词:能反映你的研究主要信息归类的几个词语,主要为文献分类编排提供信息。 课题由来:简要表述你的研究课题最初是怎么来的或者说是如何引发的,反映这一课题确立的一些背景情况。这一要素能自然地引出了你的后续部分,同时也一定程度反映了你的创新研究的真实性。 正文部分: 一、 研究目的:写明你开展这一研究的具体目的意义。目的必须相当明确具体,二、三行字的表达就够了。有较多的小论文把研究目的写得很空、很模糊、很长,这是目的不明确的表现。 二、 研究方法与过程:这部分要讲清你的研究用的是什么科学方法?用到了哪些器材,一些特殊的器材还要说明来处。研究过程的表述是很重要的一个内容,你要详细而有条理地进行阐述,要具体到别人照你的阐述重复做一遍也能得到你的研究结果。这一要素有很多小论文写得很短,甚至空缺,这样的小论文就不可能有说服力,连真实性都成问题。 三、 研究结果:这部分表述的是你的研究所获得的原始数据的整理情况,应该用图表结合文字说明来表达。这里要强调的是必须是对原始数据的整理结果,而不是原始数据的简单罗列。文字说明是对图表中数据进行简要而有重点的阐述或概括。 四、 结论和分析:它包含两个内容,一是研究成果即结论,二是对这个结论的简要推论。有较多的论文用研究结果代替结论和分析,这样的论文是不完整的,缺失了极为重要的一个部分。 五、 收获与体会:这是青少年科学小论文参加创新成果竞赛特有的一个要素,同样不可或缺。这里主要表达你通过这样一个研究过程,在提升个人科学素养和其它方面所取得的提高和感想,在这一部分,还不要忘了对完成这一课题研究及其论文撰写给你指导帮助的老师或其它人员的感谢。 六、 参考文献:罗列你所参考的书籍、杂志等文献的名称、出版年份、作者姓名以及重点参阅过网站的名称、网址等主要信息。一则表达对作者的尊重,二也反映了你的研究的起点。 以上十大要素是相辅相成的,是缺一不可的。科学论文用词造句要强调科学性和客观性,尽量要用科学俗语,并且客观地表达,切忌感情化、情绪化用语。文章总的篇幅,一般控制在2千到3千字左右为合适。另外,多看看一些优秀的青少年科学小论文对你提高撰写水平一定会有很大的帮助。

经典力学的理论体系是以牛顿运动三定律为基础的。另外,,写论文最终就是学会找资料,做研究,你看下(渗流力学进展)等等力学研究等等这样的资料学习学习啊

《语言文学专业学术论文写作导引》电子书网盘下载免费在线阅读链接: 提取码:POZL书名:语言文学专业学术论文写作导引豆瓣评分:6出版年份:2009-10页数:273内容简介:《语言文学专业学术论文写作导引》在论述了语言文学专业学术论文写作基础知识的基础上,重点对语言文学专业的分支学科如文艺学、中国古代文学论、中国现当代文学、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语言学、语文教学论等学科学术论文的写作方法与技巧进行了详细的阐述,为学习者提供理论和实践上系统而实在的指导,以使通过训练将掌握的知识转化为能力。

人文社科经典导引论文怎么写

你的文献综述具体准备往哪个方向写,题目老师同意了没,具体有要求要求,需要多少字呢?你可以告诉我具体的排版格式要求,文献综述想写好,先要在图书馆找好相关资料,确定好题目与写作方向。老师同意后在下笔,还有什么不了解的可以直接问我,希望可以帮到你,祝写作过程顺利。文献综述是研究者在其提前阅读过某一主题的文献后,经过理解、整理、融会贯通,综合分析和评价而组成的一种不同于研究论文的文体。2) 文献综述的写作要求1、文献综述的格式文献综述的格式与一般研究性论文的格式有所不同。这是因为研究性的论文注重研究的方法和结果,而文献综述介绍与主题有关的详细资料、动态、进展、展望以及对以上方面的评述。因此文献综述的格式相对多样,但总的来说,一般都包含以下四部分:即前言、主题、总结和参考文献。撰写文献综述时可按这四部分拟写提纲,再根据提纲进行撰写工作。前言,要用简明扼要的文字说明写作的目的、必要性、有关概念的定义,综述的范围,阐述有关问题的现状和动态,以及目前对主要问题争论的焦点等。前言一般200-300字为宜,不宜超过500字。正文,是综述的重点,写法上没有固定的格式,只要能较好地表达综合的内容,作者可创造性采用诸多形式。正文主要包括论据和论证两个部分,通过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比较不同学者对同一问题的看法及其理论依据,进一步阐明问题的来龙去脉和作者自己的见解。当然,作者也可从问题发生的历史背景、目前现状、发展方向等提出文献的不同观点。正文部分可根据内容的多少可分为若干个小标题分别论述。小结,是结综述正文部分作扼要的总结,作者应对各种观点进行综合评价,提出自己的看法,指出存在的问题及今后发展的方向和展望。内容单纯的综述也可不写小结。2、文献综述规定 为了使选题报告有较充分的依据,要求硕士研究生在论文开题之前作文献综述。 在文献综述时,研究生应系统地查阅与自己的研究方向有关的国内外文献。通常阅读文献不少于30篇,且文献搜集要客观全面 在文献综述中,研究生应说明自己研究方向的发展历史,前人的主要研究成果,存在的问题及发展趋势等。 文献综述要条理清晰,文字通顺简练。 资料运用恰当、合理。文献引用用方括号[ ]括起来置于引用词的右上角。 文献综述中要有自己的观点和见解。不能混淆作者与文献的观点。鼓励研究生多发现问题、多提出问题、并指出分析、解决问题的可能途径,针对性强。 文献综述不少于3000字。3、注意事项 ⒈ 搜集文献应尽量全。掌握全面、大量的文献资料是写好综述的前提,否则,随便搜集一点资料就动手撰写是不可能写出好的综述。⒉ 注意引用文献的代表性、可靠性和科学性。在搜集到的文献中可能出现观点雷同,有的文献在可靠性及科学性方面存在着差异,因此在引用文献时应注意选用代表性、可靠性和科学性较好的文献。 ⒊ 引用文献要忠实文献内容。由于文献综述有作者自己的评论分析,因此在撰写时应分清作者的观点和文献的内容,不能篡改文献的内容。引用文献不过多。文献综述的作者引用间接文献的现象时有所见。如果综述作者从他人引用的参考文献转引过来,这些文献在他人引用时是否恰当,有无谬误,综述作者是不知道的,所以最好不要间接转引文献。

这个俺就可以搞定啊,,要不

论文的格式请参考你学校的网站,或是发表杂志的要求。好的论文应该形式完备,内容丰富,引用充分,结论正确且新颖,最好能够在社会上造成重大影响,或对决策者形成具体建议。

论文一般包括封面、扉页、目录、论文摘要(中、外文)、缩略语表、正文、参考文献、致谢、附录等几个部分。其中正文由前言、研究方法、研究内容、研究结论、讨论、对策等几个部分组成。

武汉大学人文社科经典导引论文

(一)专著、教材  专著:《传统文化与古典戏曲》,湖北教育出版社1990年版,1992年重印;台湾扬智文化事业股份有限公司1995年版;湖南人民出版社2004年修订版。  专著:《中国戏曲文化概论》,武汉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台湾志一出版社1995年版;武汉大学出版社1998年修订版;武汉大学出版社2003年再次修订重印版;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年修订版。  3.专著:《古代戏曲与东方文化》(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最终成果,国家十五重点规划图书),武汉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台湾国家出版社2010年版。  教材:《欧洲戏剧文学史》(与黄蓓合著,第一作者),长江文艺出版社2002年版。  5.教材:《欧洲戏剧史》(与黄蓓合著,第一作者,国家十一五规划教材),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二)部分论文  《对“精神文明”的辛辣讽刺》,《外国文学研究》1980年3期;  《也谈马雅可夫斯基与贺敬之》,《武汉大学学报》1980年6期;  《李开先及其曲论》,《上海戏剧》1981年2期;  《以梦释戏的心理分析方法臆说》,《武汉大学学报》1988年1期;  《色彩习俗与戏曲舞台的色彩选择》,《戏剧艺术》1989年1期;  《隆礼贵义的伦理精神与古典戏曲的道德化倾向》,《武汉大学学报》1990年2期;  《论乐舞诗的历史流程和艺术价值》,《武汉大学学报》1991年4期;  《悲喜沓见 离合环生——古典戏曲美学形态的优长与缺失》,《武汉大学学报》1992年6期;  《中西戏剧所表现的时间意识》,《武汉大学学报》1993年6期;  《宋代文学审美特征形成刍议》,《武汉大学学报》1996年2期;  《中国戏曲晚熟的原因新探》,《文艺研究》1997年1期;  《中国古典悲剧二题》,《武汉大学学报》1997年6期;  《古典戏曲时空意识论》,《文艺研究》1998年6期;  《新时期戏曲文学创作的成就与缺失》,《北京大学学报》1999年1期;  《东方智慧——中国古典戏曲结构艺术论》,《戏剧》1999年4期;  《把有价值的社会生活转化为审美对象》,1999年5月8日《人民日报》;  《论元杂剧中的“贪淫破家”悲剧》,《戏剧》2000年4期;  《戏曲程式的文化蕴涵与历史命运》,《北京大学学报》2001年1期;  《论元南戏中的“贪淫破家”悲剧》,《武汉大学学报》2001年1期;  《〈张千替杀妻〉杂剧斠律》,《文艺研究》2001年2期;  《〈村乐堂〉杂剧斠律》,武汉大学《人文论丛》2001年卷(2002年出版);  《民俗与戏曲的俗文化品格》,《戏曲研究》第62辑(2003年6月);  《儒家文化的历史地位及其对古典戏曲的影响》,《戏曲艺术》2003年4期;  《节日民俗与古代戏曲文化的传播》,《东南大学学报》2004年1期;  《以梦释戏的理论意义与美学价值》,《戏曲研究》第65辑,中国戏剧出版社2004年5月出版;  《古典戏曲大团圆的民俗学解读》,《戏曲艺术》2004年2期;  《精神的渗透与功能的混融》,《戏曲艺术》2004年4期;  《戏曲舞台色彩的表现功能与文化意义》,韩国《中国文化研究》2004年5期。  《西学、国学与20世纪戏曲学》,《湖北大学学报》2005年5期;  《南戏体例“输入”说质疑》,《武汉大学学报》2007年1期;  《大学戏曲教育的理论与实践——以大陆综合大学为例》,《“戏曲教育的回顾与展望”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2007年4月台湾师范大学文学院出版;  《中国戏曲中的宗教剧及其特点》,北京语言大学《中国文化研究》2007年4期;  《中国与印度戏剧体例“逼肖”说质疑》,武汉大学《人文论丛》2007年卷;  《<牡丹亭>与宗教智慧》,《武汉大学学报》2008年第6期;  《新编昆剧<公孙子都>斠律》,《中国昆曲论坛》2008年卷,《戏曲艺术》2009年2期;  《地方戏如何进行跨文化传播》,《戏曲研究》第七十九辑,文化艺术出版社2009年9月版;  《历史剧四题》,《中华戏曲》第四十辑,文化艺术出版社2009年12月版;  《元代宗教剧的蕴涵及游戏品格》,《中国戏曲理论的本体与回归 —— ’09中国戏曲理论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文化艺术出版社2010年4月版;  《地域性·乡土性·民间性——论地方戏的特质及其未来之走势》,《湖北大学报》2010年6期;  《琐细与平实中也有让人震撼的内容——沈虹光剧作的艺术特色》,《江汉论坛》2011年9期;  《“跨文化京剧”的历程与困境》,《东南大学学报》2012年6期。(与曾果果合作完成,第一作者);  《论元杂剧中的佛教剧》,《武汉大学学报》2013年1期。

  • 索引序列
  • 人文社科经典导引论文
  • 人文社科经典导引论文范文
  • 人文社科经典导引论文题目
  • 人文社科经典导引论文怎么写
  • 武汉大学人文社科经典导引论文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