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期刊知识库 > 河南职工医学院学报编辑部主任

河南职工医学院学报编辑部主任

发布时间:

河南职工医学院学报编辑部主任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华厦医学、右江医学院学报、右江医学、医学文摘,等等。

是的,知网全文收录的以前的刊名叫做河南职工医学院学报现在改名了叫做河南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学报刊名: 河南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Journal of Henan Medical College主办: 河南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周期: 双月出版地:河南省郑州市语种: 中文;开本: 大16开ISSN: 1008-9276CN: 41-1436/R邮发代号:36-199复合影响因子:092综合影响因子:063

投稿方式简便,发稿直接通过自己的编辑部,不是代发,没有中间环节,不错的一个投稿网站。

应该是省级,主要看主办单位,河南职工医学院是省级

河南工学院学报编辑部主任

研究方向:电磁功能材料。获得的教学表彰奖励(含奖项名称、授予单位、署名次序、时间)1、省级精品课《大学物理》,湖北省教育厅,第三,2005年;2、校级优质课《电磁学》,郧阳师专,第二,2003年;3、校级优秀教师,郧阳师专,2007年。一、教学情况近5年来讲授的主要课程(含课程名称、课程类别、周学时、届数及学生总人数:1、《电磁学》,专科专业课,周4学时,2届共96人;2、《光学》,专科主干课,周4学时,1届共46人;3、《大学物理》,本科基础课,周4学时,1届共36人;4、《大学物理》,专科基础课,周4学时,3届共186人。承担的实践性教学(含实验、实习、课程设计、毕业论文、毕业设计的学生总人数):1、本科毕业论文 8人2、专科毕业设计 12人二、学术研究近五年承担的学术研究课题(课题名称、项目批准单位、起至年、编号、署名次序、项目编号、结题情况《铁电薄膜(BST)的制备和性能机理研究》,湖北省教育厅重点科研项目,2005-2007,第一(项目负责人),D200560005,已结题。《混沌控制和同步理论及其在保密通信中的应用研究》,湖北省教育厅重点科研项目,2005-2007,第三,已结题。《分子固体材料及其磁相关性质》,国家自然基金重大项目,2003-2005, 20391001,第四,已结题。《手性微波材料的旋波机理和吸波机理的研究》,湖北省教育厅青年项目,2000-2002,2000 A42002),第二,已结题。在国内外主要刊物上发表的学术论文1、Guo-Qiang Wang, Ping-Zhang, Zu-li Liu Kai-Lun Yao Study on the reflection of EM wave from chiral material,Applied surface science(03),(SCI收录)。2、王国强,王安福,王绍明Sol-Gel法制备BST铁电薄膜及性能研究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核心期刊,EI收录),053、王安福,王国强,王绍明在LiNaO3基底上制备PZT铁电薄膜及其电性能研究江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核心期刊),034、王国强,刘红日Co和Nb掺杂PZT铁电薄膜的制备及性能研究,华中师范大学学报(核心期刊),07,5、章平,王国强,王安福,江锐在ITO玻璃衬底上制备钛酸铋铁电薄膜,江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核心期刊),036、王国强,刘红日PZT/Fe3O4复合薄膜的制备以及磁性和铁电性的研究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核心期刊,EI收录),087、王国强,刘红日掺杂钴对PZT铁电薄膜电性能的影响 第一作者,武汉大学学报(理学版)(核心期刊),068、王国强,王安福,王绍明电导率对旋波介质的手性参量和吸波性能的影响 云南大学学报(核心期刊),109、王国强,王绍明,王安福,刘祖黎磁化处理对吸波涂层吸波性能的影响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核心期刊),1210、王国强,王绍明,胡毅电磁学中的场和路,高等函授学报,0811、王国强,章平,王绍明掺杂聚苯胺的电磁损耗与吸波性能的研究 哈尔滨师范大学自然科学学报,03,12、王国强,王绍明感应电动势的相对性 襄樊学院学报,0313、王国强。螺线管磁场的另一计算方法,高等函授学报,0414、王国强。用电力线管推导电场能量及电场能量密度高等函授学报,0615、王国强,王绍明多媒体教学手段与大学物理教学改革的实践 河南教育学院学报,12获得的学术研究表彰/奖励(含奖项名称、授予单位、时间、署名次序)1、纳米复合高分子电磁参数及吸波性能的研究,湖北省第九届自然科学优秀论文三等奖,湖北省科技厅,2002年,第一。2、电磁波在手性材料中反射的研究,十堰市第七届自然科学优秀论文一等奖,十堰市科技局,2001年,第一。3、复合轻型吸波涂层电磁参数及吸波性能的研究,十堰市第七届自然科学优秀论文二等奖,十堰市科技局,2001年,第一。

关志鹏,男,1928年9月生,满族,北京市离休干部,职称副编审,中国系统工程学会会员、华罗庚经济数学会会员、河南省老年书画研究院会员,曾从师于启功先生。 主要经历: 1949年春上海海关专门学校毕业。 1949年8月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同年10月调入苏联文化代表团华东前线电影队任俄文翻译。 1951年抗美援朝任空军1023部队俄文翻译。 1952年调南昌飞机制造厂任俄文翻译兼专家招待所所长。 “文化大革命”期间去四川“三线”厂。 1978年在四川省国防工办三机局工作。 1979年调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任科研科科长、学院学报编辑部主任。主要著作: 《华罗庚传》中国科技出版社出版(合编)、 《最新英汉经济管理辞典》中国航空工业出版社(合编)出版、 《最新复印技术》河南科技出版社出版(合编)2003年4月荣获中央电视台、中国书法家协会主办的“杏花村汾酒集团杯电视书法大赛”入选奖。

河南医学院学报编辑部主任

没用,其实作为一个正常的男人来说,好身材不一定吸引得了他,没钱的男人看不上,中间的还忠诚的男人整天累得半死,有钱的吃着碗里的看着锅里的,

没有记载。

河南理工学院学报编辑部主任

王洪涛,男,1976年11月出生,天津蓟县人,理学硕士,讲师。1999年毕业于陕西师范大学,获理学学士学位,研究方向是基础数学。2011获得西安科技大学硕士学位,研究方向为最优化理论与算法,智能优化算法。教学工作:主讲本科生的复变函数与积分变换,线性代数,微积分研究领域:粒子群优化算法的改进与应用 近期发表的代表性论文:  王洪涛,任燕.基于改进惯性权重的粒子群优化算法[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2011,28(10):271-274,级别:CSCD扩展库,2011年10月   王洪涛,任燕.一种动态多种群粒子群优化算法[J].微计算机信息,2011,12(27):144~146,2011年12月  李军民,王洪涛.一种改进惯性权重策略的粒子群优化算法[J].西安科技大学学报,2010,30(5):604~级别:北大核心,2010年5月  Wang Hongtao,Li Junmin.A New Two-stage 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 Algorithm [C].the 2nd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Information Science andEngineering,2010,9:6398~6401 ,EI:20110913704667

简述电气信息工程学院现有专职教师32人(具有研究生学位教师22人),兼职教师10余人,其中教授3人,副高级职称16人,中级职称15人,有曾宪梓教育基金奖获得者、河南省优秀教师、河南省优秀教育工作者、平顶山市专业技术拔尖人才、平顶山市跨世纪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平顶山市优秀青年科技专家等。还聘请客座教授、兼职教授4人。郑州大学霍裕平院士、北京大学赵凯华教授、北京师范大学漆安慎教授、河南师范大学鲁公儒教授、兰州大学孔祥忠和王学智教授等国内著名专家曾应邀先后来院讲学。职教师(均以姓氏笔划为序)高级职称教师王泳 叶予光 田明丽 孙献亭 李松楠 张柳芳周丰群 袁书卿 黄宏春 靳铁良 薛喜昌中级职称教师王化冰 王伟锋 卞和营 王彦辉 代克杰宋月丽 宋晓燕 张芳 张晓朋 赵志敏 温耐 翟子楠初级职称教师万明理 吕利辉 何金娜 杜豪杰 张乐 黄东华 程芬部分兼职教师于涛 刘德星 李丰伟 李延绍 李新张跃宇 郑新灵 骆成选 翟卫青 高磊叶予光叶予光,女,汉族,1962年2月生,浙江人,副教授。现工作于平顶山学院电气信息工程学院,毕业于重庆大学。多年来主要担任电力电子、电路分析、模拟电子、数字电子等多门课程的教学工作。多次获得校级优质课及优秀教师奖。曾经在国内公开刊物发表学术论文10余篇;参与科研项目4项(其中1项获得平顶山市科技进步一等奖),另有2项省级项目正在进行中;主编或参编教材3部。主要从事控制工程方面的研究工作。田明丽田明丽,女,1968年4月出生,河南新野人,副教授,教育硕士。1991年毕业于华中师范大学物理系,获理学学士学位;2005年获西南师范大学教育学硕士学位。多年从事物理实验学及光学的教学与研究工作。先后在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十余篇,参与并完成省、部级课题2项、地厅级课题3项;参编教材一部;获省、市级科研奖6项。荣获平顶山市第五届青年科技奖,同时被授予“平顶山市优秀青年科技专家”称号。主讲的《普通物理实验》课评为省级优秀课程,主讲的《普通物理学》被评为校级精品课程。孙献亭孙献亭,男,河南叶县人,副教授,硕士研究生。1986年7月参加工作,1994年3月加入中国民主同盟。主要从事物理实验教学、物理实验室的管理和实验技术工作,1998年9月至1999年7月在中国科技大学做国内访问学者。发表学术论文15篇,其中《IntensePhotoluminescenceandMovementofOpticalAbsorptionEdgeinAluminaAerogels》被SCI、EI等多种学术期刊收录,《溶胶—凝胶法制备Al2O3气凝胶》被CA收录。出版的学术专著有《家用电器原理与实践》,任主编,《物理实验学》,任副主编,该书获河南省教育厅优秀著作三等奖。参加完成的科研项目“师专物理实验教学改革的研究”获河南省世行贷款师范教育发展项目改革课题优秀成果一等奖,平顶山市科技进步一等奖;“理论力学习题课教学改革的研究”获市科技进步三等奖;所授课程“基础物理实验”被省教育厅评为优秀课程。主持参与了物理系多个实验室的筹建和改造工作,物理实验室被省专家组评为合格实验室。被授予平顶山市青年科技专家光荣称号,评为平顶山学院首届十大杰出青年。曾多次被评为校优质课教师、优秀实习教师及校先进工作者;为学校的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积极参政议政,多次被盟市委评为优秀盟员。李松楠李松楠,女,1968年出生,河南宝丰人。中共党员,本科学历,副研究馆员。1988年7月毕业于平顶山学院环境与地理科学系;1997年毕业于中共中央党校经济与管理专业;1988年7月-1989年8月平顶山学院环境与地理科学系工作,任秘书兼辅导员;1989年9月至今在电气信息工程学院工作,任教学及行政秘书,现任副书记。参加工作以来,发表专业论文21篇,主持完成省辖市(厅)级项目两项,参与完成项目八项;获省辖市(厅)级科研成果一等奖五项,二等奖三项,三等奖一项;获省、市级社科优秀成果一等奖三项,获市级社科优秀成果三等奖一项。历年来,先后获得了一些荣誉。2000年度,被评为“先进女教工”;2001-2002学年度,被评为“优秀共产党员”;2002年度,被评为“五好家庭”;2003年度,被评为“文明教职工”。张柳芳张柳芳,女,汉族,1974年9月生,河南邓州人,工学硕士,副教授。1995年毕业于郑州工学院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专业,2006年3月取得河南理工大学工学硕士学位。多年来主要担任工厂供电、电路、自动控制原理、电力系统继电保护、电机拖动等多门课程的教学工作。主持的科研项目“低压IT电网直流检测式选择性漏电保护研究”通过了河南省科技厅鉴定,达到国内先进水平。参与省级和市级项目各一项,均获得平顶山市科技进步二等奖。先后在国内公开刊物上发表论文10篇,其中3篇发表于中文核心期刊。主要从事电气安全和智能电气控制方面的研究工作。周丰群周丰群,1963年4月生,河南南阳人,博士,教授。1986年6月毕业于河南师范大学物理专业,获理学学士学位;2006年6月毕业于兰州大学粒子物理与原子核物理专业,获理学博士学位。期间曾在北京师范大学访学和在西南师范大学研究生班学习。1991年任讲师,1996年晋升副教授,2004年晋升教授。多年来,主要从事普通物理、理论物理的教学工作,以及核物理与核技术及其应用研究工作。先后主持或参与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中国核数据中心资助项目、河南省科技攻关项目、河南省教改项目、平顶山市科技攻关项目等10余项,其中获地厅级以上科研奖、优秀教学成果奖8项;在国内外期刊杂志发表论文50多篇(其中被SCI、EI收录13篇);主编或参编教材5部。多次获校教学优秀奖并被学校选拔为优秀中青年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被平顶山市评为优秀青年科技专家、科技工作先进个人,并被平顶山市选拔为跨世纪学术和技术带头人、专业技术拔尖人才等。袁书卿袁书卿,男,汉族,1964年6月生,河南宜阳人,高级实验师。1985年7月毕业于河南大学物理专业,后一直在平顶山学院物理系工作。曾于1991—1992年在清华大学电子工程系电子线路助教班学习一年。1999—2000年在中国科技大学物理系做国内访问学者一年,学习大学物理仿真实验。2003年晋升高级实验师,主要从事物理教法实验、大学物理实验的教学与辅导工作。曾发表两篇核心期刊论文《基于改进遗传量子算法的FIR数字滤波器设计》、《一种改进的遗传量子算法及其应用》,并获得河南省第九届自然科学优秀论文奖二等奖、三等奖各一个。黄宏春黄宏春,男,汉族,1964年5月生,河南信阳人,副教授,现任平顶山学院电气信息工程学院普通物理教研室主任。1986年6月毕业于河南大学物理专业,获理学学士学位。1991年任讲师,1998年晋升为副教授。多年来,主要从事力学、热学、电磁学、普通物理学、物理教学法等多门课程的教学与研究工作,主讲的《普通物理学》被评为校级精品课程。先后主持或参与完成了省、市级科研项目10余项;在国内外期刊杂志上发表学术论文20多篇;主参编教材2部;参与的项目获省、市级科研、教学成果奖多项。多次获学校优质课和优秀教师等称号。靳铁良靳铁良,男,汉族,1962年9月出生,河南新密市人。1984年郑州大学物理学系学士学位。1990-191学年北京师范大学助教进修班学习,1993-1994学年北京师范大学国内访问学者深造,1998-2001学年西南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论研究生学习。1996年晋升副教授职称,2008年晋升教授职称。2005年任平顶山学院学报编辑部副主任,2006年任电气信息工程学院副院长。从事专业教学历程:从教20余年来,主要担任的课程有:物理专业的《电磁学》、《热学》、《物理实验学》和数学系、化学系、计算机系各专业的《普通物理学》以及电气专业的《工厂供电》、《电机与拖动》、电信专业(电信局)的《电路分析》、师范教育专业的《物质科学》、《自然科学基础》、《电子线路》、《科学技术史》等十多门课程的教学工作。教学效果优良,在历年的教育、教学测评中,先后获得优秀教师、优质课教师、教学成果优秀奖以及文明教师等荣誉十多次。从事的科学研究和教育教学研究成果有:公开发表的研究论文有20余篇,其中专业核心期刊5篇;出版本专业专著一部,副主编本专业教材一部;主持省级科研课题两项、市级项目三项,参与省市级科研课题多项。先后荣获省市校级优秀论文、优秀科研奖励多项。另外,他还两度从事学报编辑和学报编辑部的领导工作。社会兼职有:民进平顶山市新华区主委、政协委员、政府特邀督学等。薛喜昌薛喜昌,男,汉族,1963年9月生,河南林县人,高级实验师,硕士研究生.1986年7月毕业于河南大学物理系物理学专业,获理学学士.1991年被评为讲师,1997年被评为高级实验师.1989年6月至1991年8月在北京师范大学物理系物理教学论助教进修班函授学习;1995年8月—1996年7月在四川大学光电科学技术系作访问学者,从事光信息处理方面的研究.多年从事物理实验教学、光学和电磁学的教学与研究.曾被评为优秀教师,先进工作者,优秀党员.曾参加编写有《普通物理实验》、《电磁学试题库》和《物理实验学》等教材和教学参考书;参与了多项科研和教研项目;发表了十余篇科研论文,其中在1997年8月在《光电工程》发表的《柱面透射光栅的衍射特性》被《EI》摘录收藏.主要从事物理实验、光学方面的研究。王泳王泳,男,汉族,河南安阳人,硕士研究生,副教授,中共党员,现任电气信息工程学院副院长。1994年7月毕业于中国矿业大学机电专业,获工学学士,2004年赴河南科技大学攻读硕士课程。主要承担了电气、通信专业的《电机与拖动》、《PLC原理及应用》、《单片机》、《电子测量技术》、《微机原理》等多门专业课程的教学、实验工作。多次荣获校优质课教师。在公开刊物上发表论文多篇,其中核心期刊2篇。主持完成省级项目“硅橡胶瓶体测量仪的研制”,获2006年度河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和2006年度平顶山市科技进步奖一等奖,主持完成市级项目2项,均获平顶山市科技进步二等奖。2006年荣获平顶山市第五届青年科技奖,同时被授予“平顶山市优秀青年科技专家”称号。主要从事控制工程、机电一体化方面的研究工作。王化冰王化冰,男,河南禹州人,硕士研究生,讲师。1997年毕业于陕西工学院工业自动化专业,工学学士。先后主讲过电力电子技术、工厂电气控制、数字电子、过程控制、自动检测技术等9门专业理论课程和4门实验课程。多次被评为优质课教师。在国内外刊物发表学术论文12篇,其中核心期刊4篇。完成地厅级以上科研项目5项。多次获得市科技进步奖和优秀自然论文奖。主要研究方向:控制工程及仪表、电力电子技术及应用。王伟锋王伟锋,男,汉族,1975年10月生,河南宝丰人,工学硕士,讲师。现工作于平顶山学院电气信息工程学院,任电气信息工程学院办公室主任、物理学系党支部书记职务。2000年毕业于河南师范大学物理学专业,获理学学士学位,2006年6月取得华中科技大学工学硕士学位。多年来主要担任电磁学、电动力学、课件制作、教育技术等多门课程的教学工作,主讲的《普通物理学》被评为校级精品课程。2002年获得校级优质课教学奖、2006年获得省级教学奖三等奖。曾经在国内公开刊物发表学术论文5篇,参与科研项目4项(其中1项获得平顶山科技进步二等奖)。主要从事光学工程,多媒体技术方面的研究工作。王彦辉王彦辉,男,河南平顶山市人,硕士研究生,讲师。1997年毕业于河南师范大学应用电子技术专业。早期对电子技术感兴趣,条件所限没有很多的内容可涉及,主要是维修家电、一些小制作;后来具备了一定条件后转向电路设计,包括嵌入式系统的硬件和软件设计,现有多个设计被一些单位或公司使用。通过多年设计工作积累了部分经验,愿通过教学与同学们分享。李勇李勇,男,1978年1月生,河南新野人,理学硕士,讲师。2003年7月毕业于河南师范大学,获理学学士学位,2006年7月毕业于云南师范大学天体物理专业,获理学硕士学位。主要担任热力学与统计物理、普通物理等教学工作,主讲的《普通物理学》被评为校级精品课程。曾在国内公开刊物发表学术论文1篇,申请并参加一项云南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主要从事微波烧结半导体陶瓷材料的计算等研究作。李阔湖李阔湖,男,1977年11月生,河南省宝丰人,理学硕士,讲师,现任平顶山学院电气信息工程学院理论物理教研室主任。2000年7月毕业于河南师范大学,获理学学士学位,2006年7月毕业于河南师范大学原子分子物理专业,获理学硕士学位。主要担任原子物理、普通物理等教学工作,主讲的《普通物理学》被评为校级精品课程。曾经在国内公开刊物发表学术论文4篇,参加一项国家重点基础研究计划(973计划)子课题,主要从事高能激光器件方面的研究工作。宋月丽宋月丽,女,汉族,1978年8月出生,河南叶县人,讲师,硕士研究生。2001年毕业于河南师范大学物理学专业,获理学学士学位。多年来,主要从事近代物理、光学、普通物理等多门课程的教学及研究工作。主讲的《普通物理学》被评为校级精品课程;在全省教育系统2006年度教学技能大赛中均获得三等奖。先后在国内公开刊物发表学术论文4篇,参与地厅级以上科研项目2项。宋晓燕宋晓燕,女,汉族,1976年7月生,河南襄城人,硕士研究生,讲师。现工作于平顶山学院电气信息工程学院。1997年毕业于中国矿业大学电气自动化专业,获工学学士学位。多年来主要担任电路、电机拖动、微机原理等多门理论课程及相关实验课程的教学工作。2000年、2001年获得校级优质课教学奖。在国内公开刊物发表学术论文5篇,参与科研项目5项(其中1项通过省科技厅鉴定,1项获得平顶山市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获得市社科联科研成果一等奖),参与编写《电机与拖动》教材一部。主要从事控制理论方面的研究工作。张芳张芳,女,1978年7月生,河南遂平人,理学硕士,讲师。2003年7月毕业于河南师范大学物理与信息工程学院,获理学学士学位,2006年7月毕业于河南师范大学凝聚态物理专业,获理学硕士学位。要担任量子力学、普通物理等教学工作,主讲的《普通物理学》被评为校级精品课程。曾经在国内外公开刊物发表学术论文4篇,参加一项河南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主要从事低维物理方面的研究工作。2006年7月到平顶山学院电气信息工程学院工作。张晓朋张晓朋,男,1978年生,河南襄城人,2000毕业于东北大学自动化专业,获工学学士学位,2003毕业于郑州大学物理电子学专业,获工学硕士学位。曾经在国内公开刊物发表学术论文1篇,主要从事模拟电子技术课程的实验教学工作。研究方向:微控制器及其应用。赵志敏赵志敏,男,汉族,河南省镇平人,讲师,硕士研究生。1999年6月毕业于河南师范大学应用电子技术专业,获工学学士学位。多年来主要担任模拟电子技术、电子线路、数字电子技术等课程的教学及实验工作。两次获得校优质课教师和校优秀教师。作为主要完成人,完成河南省科技厅和平顶山科技局项目各一项,获得平顶山市科技进步二等奖两项。在公开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5篇。主要从事电路设计和单片机应用方面的研究工作。温耐温耐,女,汉族,1977年12月出生,河南宝丰人,讲师,硕士研究生。1999年毕业于西安交通大学应用物理专业,获理学学士学位。多年来主要担任电磁学、热学、普通物理、C语言等多门课程的教学工作,主讲的《普通物理学》被评为校级精品课程。2001年获得校级优质课教学奖,2006年获得省级教学奖三等奖。曾经在国内公开刊物发表学术论文5篇,参与科研项目2项,主要从事光学工程方面的研究工作。翟子楠翟子楠,男,汉族,1975年2月生,河南舞钢人,讲师,硕士研究生。1997年毕业于郑州大学自动控制专业,获工学学士学位。多年来主要从事单片机原理、自动控制原理、微机原理及相关实验的教学工作,以及电子技术及自动化方面的研究工作。2001年获校级优秀教学奖;先后在国内公开刊物发表学术论文8篇,主持或参与完成地厅级以上科研项目4项。万明理万明理,男,汉族,1982年3月生,河南南阳人,2005年6月毕业于河南科技大学应用物理专业,获理学学士学位。2005年来到平顶山学院电气信息工程学院。主要从事物理学实验教学工作。吕利辉吕利辉,男,汉族,1982年生,河南漯河人,工学学士,2005年毕业于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通信工程专业。主要承担本学院电子和通信专业课程的理论教学和实验教学工作,同时担任04级通信工程专业班主任。何金娜何金娜,女,汉族,1982年10月生,河南周口人,2005年6月毕业于湖南科技大学物理学专业,获理学学士学位。2005年来到平顶山学院电气信息工程学院。主要从事普通物理学实验以及理论力学的教学工作。杜豪杰杜豪杰,男,汉族,1981年生,河南漯河人,工学学士。2005年毕业于西南师范大学电子信息工程专业。主要承担本学院电子和通信专业课程的教学,同时担任我院学生辅导员。张乐张乐,男,汉族,1982年生,陕西西安人,工学学士,2006年毕业于西安邮电学院通信工程专业,曾在加拿大北方电信西安技术中心学习。主要承担本学院通信网络理论和移动通信专业课程的教学。黄东华黄东华,女,汉族,1982年9月出生,河南鲁山人,工学学士。2006年7月毕业于西南大学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曾在中国普天重庆分公司技术部学习。主要承担本学院电子技术基础和移动通信专业课程的实验工作。程芬程芬,女,汉族,1981年4月生,湖北武汉人,硕士研究生,助教。现任电气信息工程学院团总支副书记一职。2003年毕业于武汉体育学院运动训练专业,获教育学学士学位,多年来主要担任公共体育、健美操等多门课程的教学工作。曾经在国内公开刊物发表学术论文4篇,参与科研项目1项。主要从事体育教学、运动训练方面的研究工作。

河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编辑部主任

学报简介本刊经过全院师生的长久期盼和学院领导的全力支持于2001年底获得国际刊号、国内统一刊号,2002年6月创刊。学报编辑部设立主任1人,文科编辑、理科编辑、英文编辑各1人。学报编辑部在院领导的直接领导和关怀下,高度重视学报质量,从审稿、校对乃至版式、版面等都严格按照科学化、规范化要求进行,力争3年内使学报的品位得到大幅度的提升,赢得一定的知名度、美誉度,进入优秀期刊之列。

巴新华(党委书记):男,汉族,1969年7月出生,河南周口郸城人,中共党员,硕士,高级实验师,毕业于河南科技学院。长期从事专业基础课教学及党务和管理工作,多次获得河南科技学院优秀教师、文明教师、优秀共产党员等荣誉称号。在国内公开期刊上发表学术和管理论文27篇,其中10篇发表在《机械制造》、《工程机械》等中心核心期刊,一篇获河南省教育教学优秀论文一等奖;主持获国家实用新型专利一项;通过河南省科委鉴定6项;获新乡市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主持2010年河南科技学院改革发展专项研究课题一项;获学校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一项;副主编、参编教材3部。责任分工:主持河南科技学院高等职业技术学院党委全面工作。陈锡渠(院长):男,汉族,1965年10月出生,河南获嘉人,教授,毕业于洛阳工学院,新乡市文明教师,校优秀教师,教育部高等学校应用型本科机械工程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河南省高等学校本科工程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试点专业—机制专业负责人,河南省“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教学团队负责人,全国三维数字化创新设计大赛河南赛区评审专家组专家,河南科技学院新科学院学位评定委员会委员。主要研究方向为先进制造与检测技术。现主持在研省科技攻关项目1项、市重大科技攻关项目1项。先后发表教学和专业论文60余篇,其中10余篇被EI、ISTP收录;主编或参编教材11部,其中《金属切削原理与刀具》获“十一五”规划教材本科机械类优秀教材一等奖;主持完成的“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创新人才培养教学模式研究”项目获省教育厅高等教育教学改革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另主持完成新乡市科技进步成果二等奖和新产品开发新技术推广成果一等奖各1项;取得“基于PDM的钣金冲压CAPP系统的研究与开发”等省、市科研鉴定成果10项;获“牛头刨床用内螺旋油槽辅助刨削装置”等国家实用新型专利6项。主讲的《机械制造基础》和《机械工程控制基础》课程为河南科技学院精品课程。责任分工:主持河南科技学院高等职业技术学院行政全面工作。丁福虎(党委副书记):男,汉族,1962年6月出生,河南辉县人,中共党员,副研究馆员。教育部“九五”科技管理先进个人,河南省教育厅学术带头人,河南高校科研管理研究会第三、四届常务理事、副秘书长。主要研究领域为科技政策、人才评价和知识产权;近年来在《光明日报》《科研管理》《科学学研究》《中国科技论坛》《世界科技研究与发展》《中国人才》《中国人力资源开发》等数十家出版机构发表论著100余篇(部),《中国知网(CNKI)》收录学术论文H指数11;CSSCI收录论文20余篇,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科技管理》《科学技术哲学》等文献转载收录20余篇,多次被高等学校科研管理研究会和中国知识产权研究会授予奖励,省级奖励7项,其中“创新型河南建设与高等教育战略”获河南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代表学术论著有《创新人才战略》(知识产权出版社)《谁是人才:中国人才政策评论》(郑州大学出版社)等。责任分工:协助书记从事党务和学生工作,兼任院工会主席。牛松民(副院长):男,汉族,1956年11月出生,河南辉县人,中共党员,毕业于河南师范大学。长期从事教学和教育管理工作,多次荣获河南省教育厅、河南省人事厅、河南省总工会“先进工作者”荣誉称号,在职业教育管理和人才培养等领域具有系统的研究。责任分工:协助院长分管外事联络工作。杨文平(副院长):男,汉族,1971年7月出生,河南淇县人,中共党员,博士,副教授。先后荣获新乡市文明教师、河南科技学院优秀教师、文明教师等荣誉称号。长期从事小麦高产栽培及生理方面的教学和研究工作;先后为本科生和研究生讲授《作物栽培学》、《农学专业英语》、《作物高产理论与实践》等课程;主持和参加国家级、省部级等科研课题5项,积极参与社会服务,指导农业生产;近年来在《植物生态学报》、《麦类作物学报》、《华北农学报》、《东北农业大学学报》等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35篇;参编21世纪规划教材1部,副主编、参编专著5部,主持省级鉴定成果1项,参与河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省级鉴定成果5项。责任分工:协助院长分管教学工作。杨国友(副院长):男,汉族,1970年3月出生,河南舞阳人,中共党员,畜牧师,毕业于河南科技学院。长期从事专业基础课教学和团学管理工作,多次获得新乡市职业教育先进个人、河南科技学院优秀党员、优秀教育工作者、文明教师、师德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主要研究方向为动物营养学;近年来在国内期刊上发表学术和管理论文20余篇,获地、厅级科研成果奖2项。责任分工:协助院长分管行政、后勤工作。吴艳兵(副院长):男,汉族,1980年4月出生,山东广饶人,中共党员,博士后出站人员,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河南省高校青年骨干教师,新乡市青年科技专家,校重点学科植物保护学术带头人,省重点学科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学术骨干,中国植物保护学会植物化感专业委员会委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通讯评议人。主要研究方向为天然产物与农药毒理学。现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项,主持或参与省科技厅、教育厅等项目4项。近年来在Bulletin of Environmental Contamination and Toxicology、微生物学通报等国内外刊物发表论文40余篇,其中SCI等收录12篇;主编、参编著作5部;获河南省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1项,获省级自然科学优秀论文一等奖1项、二等奖3项,获地厅级成果奖6项。先后为本科生和研究生讲授《农药生物测定》、《农药学原理》、《专业文献选读》等课程,主讲的《生物农药》为校级精品课程。责任分工:协助院长分管科研工作。

  • 索引序列
  • 河南职工医学院学报编辑部主任
  • 河南工学院学报编辑部主任
  • 河南医学院学报编辑部主任
  • 河南理工学院学报编辑部主任
  • 河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编辑部主任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