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期刊知识库 > 环球科学编辑部

环球科学编辑部

发布时间:

环球科学编辑部

20世纪70年代,周恩来总理接见杨振宁博士时,和杨振宁谈到如何提高中国人的科学素质问题,杨振宁向周总理大力推荐了《科学美国人》,但囿于时势,一直未果。此后邓小平复出主持工作,批示负责科技的方毅同志处理。在中央领导人的关怀下,1979年,《科学美国人》的中文版《科学》在重庆科技部西南信息中心诞生。但《科学美国人》中文版诞生以来,一直步履维艰,至2001年发行量只有4000余份。2001年七八月份,科技部决定将杂志由重庆迁到北京,由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主办,并给中信所几个月的准备时间,2002年1月,《科学》正式在北京出版发行。 据《科学》前主编周国臻介绍,在创刊后3年多的时间里,《科学》编辑部举办过一些活动、并在网站和媒体上做了一些推广宣传工作,曾使刊物发行量一路提升,最多的时候达到8万份。这一发行量已与美方协议要求的2004年达到2万份的最低发行量相差不多。但国外很多杂志可以搞很多活动,出书、举办会议等渠道来增加收入,而《科学》却因诸多的限制条件,经营收入只有广告一项,这也与美方要求的营业额有一定的差距。另外,关于《科学美国人》中文版内容本地化方面,美方也有要求,但《科学》杂志这方面做得不甚理想。 中科院研究生院李大光教授评价说,办好一份科普刊物,一方面杂志要有好的声望,另一方面管理和经营机制也很重要,我国的科普杂志在市场化方面做得还有欠缺,还没有完善的发行渠道,没有营销运作观念。另外还要解决语言问题,来吸引读者。值得借鉴的是,《科学美国人》的台湾版《科学人》却比较成功,它于2002年在我国台湾创刊,由台湾远流出版公司出版,发行量已达4万份,是台湾最具影响力和竞争力的科普杂志之一,它甚至让一些有影响力的老牌科普杂志在发行量上受到影响。《科学人》编译委员会成员、台湾“中央研究院”人类学家王道还先生说,科普刊物不容易经营,中国大陆以幅员、人口的优势,办好《科学美国人》中文版的机会,比其他地方大。可是国内科学翻译书或学术翻译书的底子太薄,常常错译,让人看得一头雾水。 正是因为上述原因,《科学美国人》终止了与《科学》的版权合作。在2005年10月5日出版的第10期《科学》扉页上,刊登出一则公告:宣告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简称中信所)与美国Scientific American出版公司的版权合同已于2005年8月31日到期,美方提出停止合作,2005年第10期为该刊最后一期。 《科学》停刊后,《环球科学》现任社长陈宗周与《科学美国人》建立了联系,并取得了新的中文版版权,于2006年1月正式创办了《环球科学》。陈宗周对科普有很深的情结,也有自己的认识。他认为,搞科学普及一定要记住“深入不容易,浅出更难”。陈宗周说,《科学美国人》中文版在中国应办成中国品牌的高品质科普刊物,应强调其普及性和高品质,不应定位于“高端刊物”。对《环球科学》的前景,他充满信心。陈宗周分析,《科学美国人》进入中国之初,中美科学技术方面存在不小的差距,美国一份面向大众的科普刊物对中国人来说很容易被认为是高端刊物;最初接触《科学美国人》的人,很多是在美国接受过高等教育的中国科技精英,他们往往是在美国读大学时就开始阅读这本科普刊物,由于他们后来大都成为著名学者并继续阅读该刊,因而给人错误印象,仿佛这本刊物只能供专家学者阅读,在中国,它人为地被“高端化”了。但今天中国的科学技术水平和公众科学素养都有了很大的提高,这本科普杂志不应该再被认为是阳春白雪似的高端刊物了。毕竟,高品质的科普刊物和高端科普刊物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环球科学》2006年1月创刊后,在经营上确实远胜当年的《科学》,发行量节节攀升,2012年每期的发行量在中国科普杂志中已经处于领先地位。 从2011年第1期开始,《环球科学》另一个科学期刊巨头《自然》(nature)杂志达成了版权协议,开始翻译出版《自然》杂志中的精彩文章,这是Nature首次与中国内地的期刊进行版权合作。除了《自然》杂志,自然出版集团还拥有《自然·生物技术》(Nature Biotechnology)、《自然·物理学》(Nature Physics)等一系列子刊,以及80余种对应着某一科技领域的期刊,这些杂志中的任何一本在科学界都是声名显赫,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由此可见Nature背后的强大实力,以及这本杂志所代表的丰富科学资源。 据业内人士分析,《环球科学》之所以被《自然》选择作为合作伙伴主要基于两个原因:一是中国读者的科学素养在不断提高,有越来越多的中国读者关注科学前沿,特别是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这种趋势就更为明显;二是《环球科学》本身就一直在与《科学美国人》进行版权合作。从2006年1月创刊,在短短4年内,不论是影响力还是发行量,《环球科学》都已成长为科学类杂志中的翘楚,这充分说明了环球科学杂志社在运营上的成功以及版权合作所具有的巨大潜力。

超过70%的文章来自《科学美国人》英文版和其他版本,适合高科技企业管理者、专业技术人才、科研工作者、教师、以及所有科学爱好者阅读。内容是以立足中国、人文视角、实用导向为编辑方针的科普读物。这一类的科普杂志还是很喜欢看的。但是科普类的杂志感觉还是少的。订阅的话可以去网上杂志铺。

环球时报编辑部

人民日报机构设置:  一、内设机构:  办公厅、总编室、新闻协调部、地方部、经济社会部、政治文化部、国际部、文艺部、评论部、理论部、内参部、体育部、人事局、计划财务部、管理保障局、技术部、对外交流合作部、发行出版部、广告部、报刊管理部、机关党委、离退休干部局。  人民日报海外版编辑部  二、派出机构:  1、31个国内分社:  北京分社、天津分社、上海分社、重庆分社、河北分社、山西分社、内蒙古分社、辽宁分社、吉林分社、黑龙江分社、江苏分社、浙江分社、安徽分社、福建分社、江西分社、山东分社、河南分社、湖北分社、湖南分社、广东分社、广西分社、海南分社、四川分社、贵州分社、云南分社、西藏分社、陕西分社、甘肃分社、宁夏分社、青海分社、新疆分社。  2、香港分社、澳门分社。  3、39个国外分社:  阿联酋分社、巴基斯坦分社、朝鲜分社、哈萨克斯坦分社、韩国分社、蒙古分社、日本分社、泰国分社、叙利亚分社、以色列分社、印度分社、印度尼西亚分社、越南分社、埃及分社、科特迪瓦分社、南非分社、尼日利亚分社、突尼斯分社、比利时分社、波兰分社、德国分社、俄罗斯分社、法国分社、塞黑分社、罗马尼亚分社、瑞典分社、乌克兰分社、西班牙分社、意大利分社、英国分社、加拿大分社、美国华盛顿分社、美国洛杉矶分社、墨西哥分社、阿根廷分社、巴西分社、委内瑞拉分社、澳大利亚分社、联合国分社。  (排序参照外交部网站标注顺序)  三、所属单位:  人民网、新闻研究中心、出版社、印刷厂。  四、所属报刊:  《环球时报》、《京华时报》、《中国汽车报》、《中国能源报》、《健康时报》、《新闻战线》、《大地》、《人民论坛》、《环球人物》、《新安全》、《中国经济周刊》、《信息导刊》、《思想理论动态参阅》、《台港澳报刊参阅》、《文史参考》、《证券时报》、《讽刺与幽默》、《生命时报》、《环球时报英文版》、《汽车族》、《家用汽车》、《商用汽车新闻》、《摩托车趋势》、《汽车与运动》、《江南时报》、《国际金融报》、《平安校园》、《人民文摘》、《中国报业》。

编辑部: 主编的电子信箱知道吗?

清朝的,洋务派报纸。

参看:

环球科学编辑薪资

如果让我这样。在一个远洋科考队也是一种非常好的体验,虽然说有点辛苦,但是心情是不一样的。这样远距离、长时间的海上科考,在世界大洋科考史上都少有,它创下多项纪录:1航次历时297天,是我国海洋科学考察史上时间之最;2共有国内外27个单位的126人次参加了本次考察,是参加单位数量之最;3航程43230海里,相当于绕赤道两周多,是考察航行里程之最;4第二航段海上连续工作长达63天,是单航段时间之最;5连续两个航段长达113天人员没有下陆地休整,是人员未能接触陆地时间之最;6二三两个航段中间没能进行任何食品补充,是食品补给之最;“现代的科学考察不再是历险。”在陆会胜看来,十几年过去了,现在的航海科技水平提高了,船舶硬件条件提升了,但光要给来自数十家单位的上百人办理不同航段的外国签证,就具有很大不可预见性。可以想见的是,航次人员仍将面临很多常人在陆上难以想象的酸甜苦辣。第一次没有完成补给任务对走南闯北的大洋人来说,停靠外港并不新奇。但我国首次环球科学考察的首个补给地——密克罗尼西亚的波纳佩还是吊足了大家的胃口。因为在此以前,我国很少有人光临此地,书本上有关介绍也很少。密克罗尼西亚是太平洋三大岛群之一,意为“小岛群岛”,岛屿又多又小,约有2000多个,但总面积只有2700多平方公里,人口约30万。波纳佩岛为最大的岛屿,人口有十几万。波纳佩州是密克罗尼西亚四个州中经济实力最强的一个州,也是其首都帕利基尔所在地。

挺好的。《环球科学》专业性强,需要有一定专业知识的人看,特别里面涉及到的,物理、化学、生物,专业性更强一些,适合初、高中学生开拓思路、开阔视野。超过70%的文章来自《科学美国人》英文版和其他版本,适合高科技企业管理者、专业技术人才、科研工作者、教师、以及所有科学爱好者阅读。内容是以立足中国、人文视角、实用导向为编辑方针的科普读物。

一年出海200天,远洋科考是一种极其特殊的体验。做船员都有相同的苦:与家人聚少离多。好在家里人一直在背后默默支持,给予动力。在外面跑船久了,人会变得不那么爱说话,很容易与社会脱轨。但是,在科考船船队,生活更加丰富、人多,工作氛围更好。这份工作也有一种神圣感,就是为了国家的海洋科考事业。如果一次海洋科考取得重要成果,船员也会感到骄傲,所以无论怎么辛苦怎么危险,也是特别值得的!

以下是一名海员的真实经历和回答,希望可以帮到你和朋友!一般情况下,远洋航线的海员连续在海上工作时间是8加减1个月。国内航线的海员因为随时能回国,所以好很多。现在的海员工资待遇相比于陆地上还是高一些的,一般,远洋航线的海员工资合人民币得有5000——6000,国内的少些。高级船员就更高了,多的能有10几20万。虽然海员的工资相对来说高些,但是也还是很辛苦的。你一出海就8个月,不能回国,船在海上遇见风浪,船晃的厉害,晕船是第一关。出去以后,跟家人连续失分不方便,想家就不用提了。最主要的是寂寞和无聊,工作结束之后,实在不知道干什么好,能把人憋死。水手不论白天还是黑夜,不论刮风还是下雨都要解桩啊带缆啊什么的,机工在机舱工作,机舱的温度高的时候能有四五十度,还有噪音,噪音那可不是一般的大啊,那是真大啊。也就跟你说这些了,要不再说三天三夜也说不完,还是要自己体会。不过,我还是建议你不要干海员。难啊!

环球科学编辑工资

买了两期看了下,文字部分是支持高清屏的,可以放大缩小,图片部分不支持,看着还是比较模糊,不过对阅读的影响很小,更新比较及时,还增加了科技听力,很不错,希望越办越好

什么实习生?不是杂志吗

回答 你好亲,宁波环球广电科技有限公司还不错该公司是靠谱的哦 经过查询公司在工商局有备案,属于合法合规经营企业,且受行业部门的监管监督哦! 经过大数据和工商局系统备案及相关经营数据等查询和评估,该公司目前经营状况正常,公司前景还是可以的,公司整体状况还是很不错的哦!我把公司相关信息资料也发给亲,亲可以参考一下哦! 祝你工作顺利,身体健康,万事如意! 提问 ? 回答 宁波环球广电科技有限公司(简称环广),公司于2002年2月在东海之滨美丽城市-宁波正式成立,占地面积43000平方米,位于宁波鄞州区望春工业区秋实路88号,投资总额2500万美元,具备注册资金2000万美元,现有员工近500人,更具备了完善的生产流程和优越的研发技术,拥有可靠的测试设备,保证了产品的质量。 公司名称 宁波环球广电科技有限公司 总部地点 宁波 经营范围 光主动元件 公司类型 有限公司 提问 是电子厂嘛 回答 权威资料 法定代表 林志祥 经营状态 存续 注册资本 9600万美元 注册时间 2002-06-24 注册地址 浙江省宁波市海曙区望春工业园区秋实路88号 公司简介 公司主要生产的产品有光主动元件,光收发模块,FTTH设备,CATV设备,全厂实行5S优质管理制度。公司的品质政策:精益管理,提升效益,科技创新,质量第一。所有产品均符合RoHS标准。 环广成立至今凝聚了一大批光通讯领域的专业人才,拥有优异的研发技术水平和严谨的生产工艺,已成为全球光通信领域的主要生产厂家和供应商;提供完善的OEM/ODM客服保障,我们在与各国际知名企业合作中,以精湛的生产研发技术,快速的交期以及优质的售后服务,赢得客户一致赞,企业以不断创新和完善品质为目标,同时增进员工福利制度,满足客户所有需求,凭借良好的信誉使环广迅速发展壮大,逐渐成为光电行业中龙头企业,我们热诚欢迎您的光临,并期待与您建立恒久稳定的合作关系。 发展历程 公司里程碑 2012 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复审一次性通过职工中心示范点通过ISO14001:2004认证 2011 市级创新型企业首批学习型企业创建和谐企业市职工中习示范点工会先进企业搬迁至环广自己新家园 2010 工会工作先进集体先进团组织先进高新技术设备立项营业额破亿,与多城市广电总局,三网融合项目全面合作开发 2009 企业统计基础规范化建设优秀单位先进工会组织市软件资金项目企业自建厂房 2008 市级工程中心企业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优秀外经贸企业外资贡献奖企业安全生产规范化企业技改项目立项企业特色优势化产品企业为四川汶川赈灾SAP全面上线 2007 外商投资先进企业科技进步奖企业区级工程中心企业年度市软件产业发展专项资金项目计划企业区信息化工程示范化企业开始购地,准备建设环广自已的新家园VX2N900-6-X-L5-SA 2端口多功能光收发工作站VL-RRX-04 上行光收 以上是公司相关信息发给亲参考一下哦 希望可以帮助到亲 祝你工作顺利,身体健康,万事如意 是电子厂类型亲 更多39条 

楼上的除了抄还会干啥。

地球科学编辑部

Impact Factor 88 2014年影响因子 88Frontiers of Earth Science in China是由教育部主管、高等教育出版社主办和出版、德国Springer公司海外发行的Frontiers in China系列英文学术期刊之一,以网络版和印刷版两种形式出版,于2007年1月创刊,季刊。《Frontiers of Earth Science》编辑部设于华东师范大学地理信息科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实验室主任高炜教授担任主编。涉及领域包括地质学、自然地理学、地球化学、地球物理学、地球生物学、地球信息学、地球技术科学、气候遥感等,特别关注地球科学和其他学科的交叉融合,聚焦于一些蓬勃发展的领域。得到中国地质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兰州大学、国家气象局、美国科罗拉多州立大学等多所知名高校和科研机构的联合支持。本刊已被INSPEC和SCOPUS等收录。2010年11月被收录为"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2012年被美国科学引文索引(SCI)收录。

额 同学 貌似志愿已经填完了啊…… 这个专业发展前途比较大 一是知道的人较少 但社会需求量相比之下较大 二是在以后很长一段时间里 地球环境 生态平衡等问题将会更加严重 以后可以从事的工作是在科研机构、学校、企业从事科研、教学、管理、规划与开发及在行政部门从事管理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属于科研型的

可以的,你可以试一试

知道我国蝉鹅工程首席科学家是谁,什么专业的?是欧阳自远,地球化学专业的!因为宇宙化学与地球化学就是一回事,所以学地球科学可以了解整个宇宙。地球科学就业面可广了,可在宇宙探测,国土资源、地质勘探,环境旅游等方面就业,甚至可当国务院总理。

  • 索引序列
  • 环球科学编辑部
  • 环球时报编辑部
  • 环球科学编辑薪资
  • 环球科学编辑工资
  • 地球科学编辑部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