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期刊知识库 > 地质调查与研究编辑部怎么样啊

地质调查与研究编辑部怎么样啊

发布时间:

地质调查与研究编辑部怎么样啊

是中国地质调查局下属的 沈阳地质矿产研究所,最近据说要改成沈阳地质调查中心,有两方面的职能,一是科研,二是管理。具体管理东北地区的地调项目,因为以前的地调项目归地调局管,但是地调局的因为项目太多,所以下设六大地调中心,西安地调中心、沈阳地调中心、南京地调中心、宜昌地调中心、天津地调中心、成都地调中心。各大地调中心分别管理区划内的地调项目。待遇还不错,发展很有前景。这些地调中心属于基础性、公益性的地质事业单位,每年的事业费、项目费多的不得了,所以,要是能去,是一种不错的选择。

中国地质调查局,本省范围内,当前企业的注册资本属于一般。通过百度企业信用查看中国地质调查局更多信息和资讯。

中国地质调查局发展研究中心于2002年7月18日正式成立。加挂“全国地质资料馆”的牌子。负责管理国土资源实物地质资料中心和国土资源部十三陵培训中心。发展研究中心隶属于国土资源部,是中国地质调查局的正局级直属事业单位,承担地质和矿产勘查工作方向、发展战略、境外地质工作规划和部署研究,负责全国地质资料接收、保管和服务,承担地质调查信息化建设工作。接受上级委托,对找矿突破战略行动等有关重大专项进行技术支撑。发展研究中心现有职工205人,其中正高级职称50人,副高级职称47人;博士45人,硕士68人;离退休职工100人。现设处室25个(不含国土资源实物地质资料中心和国土资源部十三陵培训中心),其中综合管理处室5个,业务处室17个,其他处室3个。发展研究中心参与了《国务院关于加强地质工作的决定》、《全国地质勘查规划》、《找矿突破战略行动纲要(2011~2020年)》等重要文件的研究起草工作。为地质调查工作部署提供支撑工作,为部、局机关提供了大量情报资料。编辑《中国地质》和《地质通报》,为地勘行业提供了良好的科技交流平台。建设了全球矿产资源信息系统数据库,为地质工作走出去提供信息服务。研发了数字地质调查系统、国家地质空间数据网格服务系统、多元地学空间数据管理与分析系统等;先后牵头完成了1:20万地质图空间数据库等数十个不同比例尺、不同主题的数据库建设工作;牵头完成一批地质信息化标准的编制;建设并维护地调局的网络系统和网站,对地质调查信息化起到了引领和推动作用。承担地质资料接收与保管工作,努力实施地质资料的社会化服务工作。支撑完成的全国矿业权实地核查、全国危机矿山接替资源找矿项目获国土资源部通报表扬;为找矿突破战略行动、全国矿产资源潜力评价等专项提供卓有成效的业务支撑。发展研究中心获省部级科学技术奖24项,其中一等奖6项,二等奖18项;获国家发明专利6项。2002年~2008年连续7年获得“中央国家机关文明单位”,2009年获“2008年度中央国家机关文明单位标兵”荣誉称号。2004年建成部“合格职工之家”,2006年成功创建部“先进职工之家”。2005年至今连续7年获得“首都文明单位”荣誉称号,2010~2011年继续保持“首都文明单位”和“中央国家机关文明单位标兵”称号。

2012年新开、续作地调局项目65个,经费9660万元。加上其他地调课题,共计100余项,总经费逾3亿。一、组织完成学校承担地调项目2012年设计编制、信息采集审核和2013年项目论证工作,全年的统计报表、审计检查、工作报告等工作均进展顺利,其中上年度学校统计报表、财务决算报表均被评为“优秀”。在完成学校地调项目设计审查工作的同时,受地调局委托,地调院负责组织了学校2012年两个计划项目的设计评审。二、推进项目进度。2012年完成14个项目原始地质资料汇交及14个项目成果地质资料汇交;4个地调项目完成野外验收(优秀2个);13个项目成果评审(其中优秀5个);12个项目经费使用情况进行验收,其中中国地质调查局项目11个,内蒙古国土厅项目1个,全部通过验收。值得一提的是,解决了一个遗留多年的西藏项目成果提交及经费使用情况验收,预计2013年年初完成该遗留项目的资料汇交工作。三、在全国区域地质调查优秀图幅展评中,学校承担的地质调查项目中有9幅图获奖,其中1幅图荣获特别荣誉奖,2幅荣获二等奖,6幅荣获三等奖。学校共有8名教师荣获国土资源部“青藏高原地质理论创新与找矿重大突破”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四、本年度7月初,完成了学校GB/T19001-2000质量管理体系及GB/T28001-2001安全管理体系的年检工作,并顺利完成质量管理体系的野外现场评审工作。五、为加强地调项目管理,完善制度建设。2012年6月,配合上级保密检查工作,制订了学校地质调查项目《测绘资料及涉密地质资料保密管理办法》、《涉密地质资料管理办法》等规章制度,对重要项目进行了为期一个月的保密检查工作;2012年9月底制订了《地质调查评价专项资金使用管理办法》(修改稿,已经上校务会讨论通过)。六、在开展地质调查工作的同时,地调院也不断发挥人才及技术优势,积极服务于社会。3月27日~4月1日以及12月11日~17日组织中国地质大学(北京)以院士为主要成员的调研组前往云南文山州及麻栗坡县开展交流及考察,并汇报了学校在麻栗坡钨业集团开展的科学研究成果,并提出下一步协同创新、合作研究的安排。9月及11月分别开展了北京市国土局及地调局组织的地质勘查管理质量培训。七、根据国土资源部与武警黄金部队部部共建的要求,学校委派1名教授作为派驻武警黄金部队的指导专家,并承担武警黄金部队地质专业人员的培训工作。10月23日~12月8日,地调院积极参与组织开展了武警黄金部队百名区矿调技术骨干培训工作,聘请近30名学术水平高、有丰富经验的教师,分别开展了室内教学、野外实习和地质填图比武工作,圆满完成上级交代的“联创齐争”培训任务,受到了武警黄金指挥部领导和广大学员的好评。

地质调查与研究编辑部怎么样工作

工程地质勘察是为查明影响工程建筑物的地质因素而进行的地质调查研究工作。所需勘察的地质因素包括地质结构或地质构造:地貌、水文地质条件、土和岩石的物理力学性质,自然(物理)地质现象和天然建筑材料等。这些通常称为工程地质条件。查明工程地质条件后,需根据设计建筑物的结构和运行特点,预测工程建筑物与地质环境相互作用(即工程地质作用)的方式、特点和规模,并作出正确的评价,为确定保证建筑物稳定与正常使用的防护措施提供依据。

一个完整的区域地质调查工作程序,主要包括调查工作项目的总体规划、项目立项、组织实施、质量监控、最终审查、出版印刷、资料归档保管等全过程。其中组织实施是承担调查单位的主要工作,对一个具体调查项目,由于不同工作区地质特征的差异性,以及图幅的目的、任务的差异性,地质调查的工作程序有所差别,但一般可分为前期准备、设计编写、野外现场调查与填图、成果编审、出版及汇交五阶段(图1-1)。图1-1 区域地质调查工作程序图前期准备该阶段主要依据调查任务要求做好以下3个方面的准备:1)组织准备:区域地质调查是综合性很强的基础科技工作,它涉及多门学科,所以要求调查人员具备多学科的知识和科学素质。为保证调查质量,首先要建立一支专业队伍,从组织上予以保障。队伍要进行技术培训和专业协调,让队员掌握区域地质调查的一般工作程序和方法以及相关学科的知识,以确保工作的顺利进行。2)资料准备:主要任务是收集、整理、分析所需调查地区的各种专业图件与数字、文字资料、工作底图(包括地形图、遥感图件等)。具体包括调查区自然、社会和经济环境等方面的文献资料;工作底图的收集以作为专业调查的基础图件,其中准备调查区大比例尺的地形图是非常必要的,以作为野外调查时的填图底图;遥感影像资料的收集与整理(包括航空照片和卫星影像与磁带),为编写设计提供重要依据和信息。3)物资、材料的准备:包括地质材料、后勤生活物资、技术与安全装备、交通工具等。设计编写设计编写是高质量完成调查任务的前提。根据调查任务、目的和调查的技术规程,首先确立总体设计方案,主要包括调查的项目要求、调查内容、工作期限、调查资料的收集方式和方法,调查资料整理分析的方法、质量要求以及提交调查结果的形式与图表等;然后要修订更为详细的工作计划,确定具体工作方法、进度、质量、要求、费用预算等(设计编写的章节和主要内容参照本书相关附录)。通过工作计划的层层落实,以保证调查工作的圆满完成。该阶段值得重视的工作有:1)认真收集前人工作资料:尤其对涉及图区内前人建立的全部“组”级岩石地层单位逐一弄清原始定义、层型剖面、岩石组合特征、区域变化、与相邻组的识别与区别标志、界线特征,以及建组的时代依据等,并查明该组后来的沿革变化等。要弄清前人工作中遗留和存在的重要地质问题,对这些地质问题更要做客观分析与评价,尤其要查明前人是在什么理论指导下进行该项研究的,重要的数据还要清楚是使用何种仪器利用何种分析方法获得的,因为不同地质历史时期由于地质理论的不完善性,必然导致成果中有遗留问题,在分析仪器落后的年代所获得的数据难免有不足,要客观并公正分析,无须追究前人,重要的是查清问题的本质与客观原因,并提出解决这些问题的可行方案。2)设计内容重点突出:重点围绕图幅下达的主要任务和需要解决的重大地质问题编写设计,尤其要在针对性和可操作性上多下功夫,重点突出。3)合理分区和部署工作:依据工作区的地质复杂程度、遥感解译状况,结合图幅内前人研究程度、遗留地质问题和项目任务书下达的主要任务等,将调查区划分为重点工作区、一般工作区和简单工作区,要体现加强重点区、适度一般区和兼顾简单区的原则合理部署工作。4)技术方法与手段要有可行性、可操作性:针对野外最重要的剖面测制和路线填图两大过程制定具体的技术方法与手段。剖面设计要明确布设原则、方案、工作量使用、不同比例尺选择与确定、主要样品在各剖面的分配等内容。明确各剖面重点解决的问题和实测注意事项等。路线设计要明确不同岩类区和不同工作区的路线部署原则、方案、工作量使用、路线间距、长度、观测点的大致控制精度与密度等。5)工作量部署要合理得当:主要工作量的使用与解决重大地质问题相配套。野外现场调查与填图野外现场调查与填图是区域地质调查过程中最为关键的环节,主要进行4方面的工作:1)建立地质填图单位:在全面收集和研究有关调查区域已有的地质资料的基础上,通过实地踏勘,并借助遥感地质解释,部署实测地质剖面。通过剖面测制合理建立地质填图单位。将地层、岩体等地质体按其野外宏观可识别和可划分的标志划分为不同的岩层、岩体或岩性段,作为野外地质图上能够反映调查区地质特征的基本组成单位。填图单位的粗细取决于调查的比例尺,比例尺越大,填图单位划分越细。2)野外地质填图:填图路线的布置以能够控制地质体的边界线为准则,其疏密程度取决于地质调查比例尺的大小和调查区的地质地貌情况的复杂程度。填图路线的主要功能是将建立地质填图单位准确标绘在图上,并查明各填图单位间的空间关系。主要有两种:一是大致垂直于(横穿)调查区的岩层和构造线的走向布置路线,称为穿越路线;二是沿各地质体界线或对其他地质现象进行追索观察,称为追索路线。在野外填图过程中一般以穿越法为主,并辅以追索法。将各填图单位合理地互相连接起来便形成了野外地质图。此阶段中还要注意通过路线调查,补充和弥补原剖面测制中未解决和未发现的地质问题,如发现有比原剖面更好的地质填图标志层、重要接触关系、化石层位、矿化线索等,有时还要选择路线中新发现的好的地段补测地质剖面(或局部短剖面)。3)野外地质调查质量监控:地质调查以有效控制地质体的产出与分布为根本,以解决地质问题为原则,具体质量监控标准详见《区域地质调查项目质量检查要求》等(见附录)。4)室内综合整理与连图:野外地质调查资料通常作为单线资料标在单幅手图上(文字记录于个人野外记录簿上),或在单个数字填图掌机上保存,要通过转绘将各单线编在一张整图上(或在数字桌面操作系统中编辑于一张图上),再进行各野外地质界线的合理衔接,才能形成一张完整的地质图。成果编审成果编审是在全部现场调查任务完成后转入室内研究阶段,从事资料的系统整理、图件编绘和报告及说明书编写、提交最终系列成果。1)资料整理:首先在野外实地检查的基础上,对资料进行鉴别、计算核对和修正,审查资料的适用性与准确性,删除有错误的资料,并补充、修正资料,使其完整、准确、客观。2)应用计算机技术:对资料进行编码与分类、分析处理、编绘图件。3)编写调查报告和图幅说明书:一份完整的调查报告一般由标题、目录、概要、正文、结论与建议、附件几个部分组成(主要内容参见本书后附录)。提交成果资料资料是项目成果的主要载体,项目实施形成的成果资料除了按规定向政府有关部门汇交外,必须按照国土资源部的规定汇交。区域地质调查成果资料、调查原始资料、实物资料均应汇交。汇交形式应以正式印刷的纸介质资料和光(磁)盘数据资料两种形式汇交。成果社会化服务是区域地质调查的最终目的,应及时向全社会发布工作成果,充分发挥其在国民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中的作用。为了向社会推广应用成果资料,需组织成果资料的转化,编制综合性、科普性资料。同时,健全和完善基础性、公益性国家地学数据库数据及网络服务工作。

在现代社会中地质工作是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满足人类物质生产和生活需要的一个重要方面。地质工作起源于人类社会对矿物资源的认识与利用。矿产普查勘探工作一直是地质工作的主要内容。但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进步,地质工作正以比过去远为迅速的步伐向深度和广度发展,水文地质、工程地质、海洋地质、地震地质以及地下热能的开发利用等,均成为地质工作的重要方面。由于工业化所导致的水源、能源和矿物资源的日益短缺以及环境的逐渐被破坏和污染,地质工作的服务领域正在逐步扩大,能源矿产地质、矿产综合利用研究、灾害地质、环境地质、城市地质以及农业地质等已提上了重要的议事日程。地质工作所需的各种地质理论及有关的自然科学理论与勘探技术方法,如地球物理勘探、地球化学探矿、地形测量、钻探工程、山地工程、岩矿测试、遥感探测、数学地质乃至地质资料的综合研究等,都在日新月异地发展,是地质工作的重要内容。地质工作中的矿产普查勘探工研究工作,一般分为区域地质调查、矿产普查、矿床勘探、矿山地质(包括基建地质) 等几个阶段,地质科研工作则贯穿在各阶段之中。可见,地质矿产普查勘探工作既是一个由面到点,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的连续的调查研究过程,也是一个认识的发展过程。它的产品( 普查勘探报告) 是一种具有使用价值的成果,但又不同于一般商品,应属科学实验的范畴;但是,由于它是基本建设的一个先行步骤,大多与采掘工业有密切关系,也有人认为它是一种“ 信息量” 的生产过程,应属物质生产的范畴;还有一种观点,认为介于二者之间,是一种带有生产性质的调查研究工作。地质工作虽然有一个大体程序,但与一般的工业生产流程有很大的不同,主要是因为地质工作是在调查研究过程中,根据不断地综合研究所获得的认识来指导下一步工作,具有很强的探索性。由于认识是逐步深化的,所以地质工作部署也有可变性。因此,地质工作遵循一定的工作程序,并保证必要的研究程度,是关系提高地质工作质量和经济、社会效益的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

2017年6月,由中国科学家主导的综合大洋钻探计划(IODP)368航次即将结束,这次探寻南海海陆变迁之谜的航程,在我国南海北部海域进行。来自多个国家的33名科学家在大洋钻探船“决心号”上呆了快两个月后,决定按照惯例拍一个MV作为纪念。于是就有了这些载(ga)歌载(ga)舞的场面:登上“决心号”大洋发现科考船可以深达海底数千米的岩芯钻孔设备穿过几千米的海水把海底的岩芯带回来现在就让我们听这些海底岩芯讲述地球的历史看见地质学家们如此放飞自我,小电视才发现他们原来这么可爱啊!地质工作苦归苦,土归土,但也有一些地质工作者却觉得自己从事的是一份美的事业——【一席】石头这东西太有意思了,我就想给每一个都立个小传 马志飞:石头是地球的往事。在演讲快要结束的时候,马志飞特别认真地表达了自己的愿望:“转变一下大家对我们地质人的印象——我们地质人是都是土鳖。其实我们从事的是一个非常时尚的行业。”他喜欢写关于石头的文章,拍好看的石头照片,甚至还出了一本关于石头的书《石头记》。因为含有铬元素呈现出绿色的橄榄石中生代生物菊石化石变成了色彩斑斓的斑彩石鸳鸯矿物雄黄和雌黄:雄黄酒不可以乱喝,雌黄是古代的涂改液“几百万年这样一个时间单位,对石头来说就好像是我们人类的一次呼吸而已。作为一个普通的地质工作者,我们的工作就是发现石头中有用的讯息。”也许只有每天和石头打交道的他们,才知道石头到底有多美吧!感谢乐于分享的地质学者,让我们外行也能看见这些美丽的石头和它们背后的故事!而我,小电视,也很乐意把有好看的宝石人的宝石之国分享给大家!此番以现实中的宝石命名角色,并且赋予ta们宝石的物理性质:易碎的磷叶石法斯(phosphophyllite),有毒的辰砂和坚硬的金刚石吴克……

地质调查与研究编辑部是干嘛的部门啊

就是杜泽杂志的市场调研 审稿等

回答 您好很高兴为您解答,负责报纸刊物、电台、电视台等媒体的市场调研,选题开发,选题列选,选题报批,约稿,出版合同,审稿,成本开支估算,发稿,审读校样,签发付印样,审读样书,结算稿费等事务。编辑部力量的强弱,工作的好坏,不仅关系到媒体和出版物的质量,甚至影响到出版社、电台、电视台等媒体的兴衰。因此,编辑部既是贯彻本社出版方针、保证出版物质量的关键部门,也是培养有专业特长的编辑人员的培训部门。

美术编辑,一是指出版机构内从事美术工作的编辑人员,二是指美术编辑职务、职称系列中的编辑(美术)。编辑(美术)为中级职务。

编辑部一般是负责报纸刊物、电台、电视台等媒体的市场调研,选题开发,选题列选,选题报批,约稿,出版合同,审稿,成本开支估算,发稿,审读校样,签发付印样,审读样书,结算稿费等事务的部门。根据出版方针任务和媒体的播放任务,结合本编辑部所承担的专业,提出长远的选题规划,近期的发稿计划,联系作、译者,组稿,审稿,加工修改稿件,按期发稿,同时还要经常注意与本专业有关的国内外学术界情况,了解播放内容、出版动态,听取作、译者和读者的反映,培养和提高室内编辑工作人员的思想水平和业务修养。因此,编辑部既是贯彻本社出版方针、保证出版物质量的关键部门,也是培养有专业特长的编辑人员的培训部门。编辑部是媒体和出版社内编辑、出版、发行三个环节中最关键的一环。编辑部力量的强弱,工作的好坏,不仅关系到媒体和出版物的质量,甚至影响到出版社、电台、电视台等媒体的兴衰。

地质调查与研究编辑部电话地址

全国地质环境监测能力建设一、地质环境监测机构基本情况上海市地质调查研究院(暨上海市环境地质站)现有从业人员150人,其中专业技术人员128人(高级职称者31人,中级职称者80人,初级职称者17人),其他人员22人(见表)。从左至右:纪委书记兼工会主席侯小毛、总工程师严学新、党委副书记战伟胜、院长魏子新、副院长陆衍、副院长周甬涛上海市地质调查研究院监测机构及队伍现状表自1990年上海市地质矿产局成立后,上海市环境地质站为其下设的团级单位,长期承担上海地区地质环境监测工作至今;1999年7月,成立上海市地质调查研究院(暨上海市环境地质站),承担上海地区地质环境监测、地质调查和研究等工作,隶属上海市地质矿产局,2000年8月~2008年10月隶属上海市房屋土地资源管理局,2008年10月至今隶属上海市规划和国土资源管理局。主要职责是:承担上海市地质环境监测网的建设运行和维护管理、地质灾害预报预警,以及国家和市公益性、基础性地质环境监测、地质灾害防治等相关调查和综合研究。为市政府制订国土资源规划、管理、保护和合理开发利用决策提供科学依据,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地质环境信息等公益性服务。接受上级业务部门的业务指导,负责全市地质环境监测工作。二、监测网点建设情况目前,上海市在地下水环境、地面沉降两大主要方面开展监测工作。(一)地下水监测网建设上海市地下水监测工作开始于1961年,至2007年,地下水位监测网络覆盖面积为5km2。地下水位监测点由国家级和市级监测点组成,共有地下水位监测孔352个(国家级64个,市级288个),均处于正常监测状态;地下水质监测孔129个(国家级15个,市级114个),其中轻度淤堵3个,严重淤堵2个。地下水位采用人工监测和自动化监测方法,地下水水温为人工监测。监测工具为万用表、测钟、测绳、自动化监测仪器、普通温度计。国家级地下水监测孔、地下水水位、潜水水温采用人工监测每月逢10、20、30日进行;市级地下水监测孔采取人工和自动化监测相结合的方式,人工监测频率为每月3次,自动化监测孔为实时监测。(二)地面沉降监测网建设现有地面沉降监测网控制全市。分别形成由基岩标、分层标、水准点构成和由GPS监测点构成的地面沉降监测网,其中基岩标和分层标、GPS监测网控制全市,覆盖面积为5km2,基岩标和分层标、GPS监测点监测频率为每年1次,GPS监测站实施实时监测;人工监测的水准网主要分布在城市重点地区——中心城区,控制面积约700km2,监测频率为每年1次。现有各类地面沉降监测点1517个,其中地面沉降监测站21座,基岩标43座、分层标50组、GPS监测点143个,配标地下水位监测孔85个,水准点(Ⅰ)470个,水准点(Ⅱ)705个。三、监测装(设)备配备现状上海市地质环境监测装(设)备主要包括:地下水自动监测仪48套,其中麦克MPM426型投入式液位变送器46套,美国In-Situ Level Troll500自动水位记录仪2套。地面沉降自动化监测设备共295套,其中步进电机式静力水准仪117套,CCD静力水准仪152套,美国GeoKon4675型液体静力水准仪26套。其他地质灾害监测设备32台,其中GPS接收机16台,水准仪9台,全站仪4台,测距仪3台;各类数据传输处理设备5台;实验室1个。目前,地质环境监测设备质量比较稳定可靠,运行基本正常,数据传输准确及时,数据处理精确先进,实验室测试结果科学可靠。四、信息化建设情况(一)地质环境信息网建设上海规划和国土资源网。具备对外公布地质环境监测信息、矿产资源规划、最新城市地质研究成果等功能,地质环境信息的发布,使得公众能及时了解上海地区地质环境保护、矿产资源开发利用、城市安全等信息。地下水位自动化监测现场装置地下水位自动化监测装置同时,通过网站,在宣传地质环境政策法规,树立政府形象,加大公众对地质行业的了解和热爱等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上海城市地质信息网。上海市地质调查研究院已经建立面向公众的上海城市地质信息网(),使所有Internet用户能够访问上海市城市地质信息资源和服务功能。并通过用户授权方式实现不同用户共享数据和差异性服务:普通用户可浏览系统提供的公开性资料;经注册授权的用户可根据权限不同检索、查看甚至下载不同地质数据和资料,使用不同的地质专业服务功能。(二)地质环境数据库建设和数据管理上海市地质调查研究院已建各类地质勘查数据库、地下水动态监测与管理数据库、地面沉降监测与管理数据库,三维地质模型数据库,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等各类地质调查成果数据库,具有数据存储、统计、制图等功能;同时建立了地面沉降自动化监测管理系统。基本实现了基础数据、图层模式、成果模式的三级管理模式。目前,上海城市地质信息化工作新模式已经形成,基本实现了城市地质数据→城市地质信息→城市地质知识→城市发展价值转换的信息化、网络化、可视化的大型集成三维数字化地质工作环境。上海规划和国土资源网上海城市地质信息网()五、主要监测成果和服务1999~2002年,开展了国土资源大调查——长江三角洲上海地区地下水资源合理开发与地质灾害调查评价工作,基本掌握了地质环境结构、地下水开发利用现状与地面沉降特征,为进一步完善、优化地质环境监测网奠定了基础,同时为控制地面沉降措施的制定提供了科学依据。2003~2005年间,与江苏、浙江共同开展“长三角”地区地面沉降监测网建设与监测工作,通过建设长三角地区地下水和地面沉降监测统一技术要求,为长三角地区地面沉降监测联动奠定了基础,同时为长三角地区各级政府提供了更具针对性的地质灾害预防信息,地面沉降防治效果显著。2004~2008年,国土资源部与上海市合作的“上海市三维城市地质调查”项目,依托长期的地质环境监测资料和勘查成果,对上海地区工程地质、水文地质、环境地质、基础和第四纪地质等进行了全方位的调查与研究,取得了丰富的地质调查研究成果,并在城市规划与建设、土地合理利用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取得了地质成果与城市规划紧密联系的重大突破。同时,针对城市生命线安全需求,明确了加强城市生命线地面沉降监测的重要性。2006~2010年,长江三角洲地区上海市地面沉降监测与风险管理研究工作的开展,可为政府实施区域地面沉降防治管理、减灾防灾提供技术支撑。2007年,“上海地质环境条件及其对地下空间开发影响研究”,为城市地下空间开发过程中地质环境监测提供了科学依据,研究成果在地下空间开发领域具有重要指导意义。六、法制建设2006年颁布《上海市地面沉降防治管理办法》(上海市人民政府令第62号),并2006年10月1日实施。1997年,上海市人民政府第53号令,修正并重新发布《上海市深井管理办法》,自发布之日起实施。

1,单位名称: 西南有色三0六勘察工程有限公司  单位地址: 云南省晋宁县中和乡大新 电话号码: 08715067540  经营范围: 水文地质勘察工程地质勘察 分机号码: 暂无  企业性质: 其他有限责任公司 邮编: 678900  行业: 水文地质勘查业 联系人: 郭志峰  2,单位名称: 昆明勘察院科技开发公司  单位地址: 云南省昆明市盘龙区东风东路东风巷1号 电话号码: 08715001224  经营范围: 勘察(工程地质)施工检测 分机号码: 暂无  企业性质: 国有企业 邮编: 631951  行业: 工程地质勘查业 联系人: 赵汝青  3,单位名称: 云南地矿隧道工程公司  单位地址: 云南省晋宁县昆阳镇郑和路 电话号码: 08715066889  经营范围: 工程地质勘查矿产地质水文地质堪查环境地质堪查 分机号码: 暂无  企业性质: 国有企业 邮编: 678900  行业: 工程地质勘查业 联系人: 何永慧  4, 单位名称: 云南省地质调查院  单位地址: 云南省昆明市盘龙区白塔路131号 电话号码: 08715009956  经营范围: 地质矿产调查勘查 分机号码: 暂无  企业性质: 国有企业 邮编: 631911  行业: 工程地质勘查业 联系人: 常凡  5, 单位名称: 云南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中心实验室  单位地址: 云南省昆明市官渡区阿拉乡石坝 电话号码: 08715021827  经营范围: 地质矿产勘查调查矿产分析测试 分机号码: 暂无  企业性质: 国有企业 邮编: 672110  行业: 工程地质勘查业 联系人: 施玉北  6, 单位名称: 云南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机掘坑探工程队  单位地址: 云南省晋宁县昆阳镇郑和路 电话号码: 08715066890  经营范围: 工程地质堪查矿产地质水文地质堪查环境地质堪查 分机号码: 暂无  企业性质: 国有企业 邮编: 678900  行业: 工程地质勘查业 联系人: 何永慧  7, 单位名称: 云南省地质工程勘察总公司第三工程公司  单位地址: 云南省昆明市西山区黑林铺镇王家桥 电话号码: 08715018218  经营范围: 工程勘察施工 分机号码: 暂无  企业性质: 国有企业 邮编: 653602  行业: 工程地质勘查业 联系人: 林辛勇  8, 单位名称: 昆明市建筑设计研究院岩土工程有限公司  单位地址: 云南省昆明市盘龙区东华小区田园里20号 电话号码: 08715005151  经营范围: 岩土工程治理,设计 分机号码: 暂无  企业性质: 股份有限公司 邮编: 633441  行业: 工程地质勘查业 联系人: 苏庆鹤  9, 单位名称: 云南迪兴地勘工程有限公司  单位地址: 云南省昆明市盘龙区东风东路东风巷13号附4号 电话号码: 08715006138  经营范围: 地质勘察 分机号码: 暂无  企业性质: 私营有限责任公司 邮编: 631951  行业: 工程地质勘查业 联系人: 杨金辉  10, 单位名称: 昆明诚信勘察设计院  单位地址: 云南省昆明市东川区新村镇白云街 电话号码: 08715411530  经营范围: 房屋地质勘测 分机号码: 暂无  企业性质: 其他有限责任公司 邮编: 621300  行业: 工程地质勘查业 联系人: 谢正明  11, 单位名称: 云南省一九八煤田地质勘探队  单位地址: 云南省昆明市官渡区阿拉乡小石坝 电话号码: 08715020383  经营范围: 煤田地质勘探水源勘探工程勘探 分机号码: 暂无  企业性质: 国有企业 邮编: 673308  行业: 煤炭地质勘查业 联系人: 吕树生  单位名称: 云南省煤田地质局199煤田地质队  12, 单位地址: 云南省昆明市五华区团结路 电话号码: 08717501310  经营范围: 煤田地质勘探基础基据工程 分机号码: 暂无  企业性质: 国有企业 邮编: 638705  行业: 煤炭地质勘查业 联系人: 陈刚  13, 单位名称: 云南省煤田地质局198煤田地质队  单位地址: 云南省昆明市五华区官渡 电话号码: 08715020395  经营范围: 煤田地质勘探基础基桩工程 分机号码: 暂无  企业性质: 国有企业 邮编: 673308  行业: 煤炭地质勘查业 联系人: 吕树生  14, 单位名称: 云南省煤田地质局143煤田地质队  单位地址: 云南省昆明市五华区交通路34号 电话号码: 08715004392  经营范围: 煤田地质勘探基础基桩工程 分机号码: 暂无  企业性质: 国有企业 邮编: 633234  行业: 煤炭地质勘查业 联系人: 罗俊  15, 单位名称: 云南省煤田地质局  单位地址: 云南省昆明市五华区滇池路2号方舟大厦18楼 电话号码: 08715004684  经营范围: 煤田地质钻探 分机号码: 暂无  企业性质: 国有企业 邮编: 641034  行业: 煤炭地质勘查业 联系人: 罗启亮  16, 单位名称: 西南有色地质勘查局三一二队  单位地址: 云南省安宁市中华路169号 电话号码: 08715033650  经营范围: 有色金属矿产地质勘查 分机号码: 暂无  企业性质: 国有企业 邮编: 686900  行业: 有色金属矿产地质勘查业 联系人: 王梨园  17, 单位名称: 云南省有色地质三0六队  单位地址: 云南省晋宁县中和乡大新 电话号码: 08715062384  经营范围: 矿产地质调查勘察 分机号码: 暂无  企业性质: 国有企业 邮编: 678900  行业: 有色金属矿产地质勘查业 联系人: 郭志峰  18, 单位名称: 云南省有色地质研究所  单位地址: 云南省昆明市官渡区金马镇王大桥 电话号码: 08715025067  经营范围: 矿产地质调查,勘查岩石矿物土壤及水质分析化验鉴定与测试 分机号码: 暂无  企业性质: 国有企业 邮编: 638516  行业: 有色金属矿产地质勘查业 联系人: 陈晓伟  19, 单位名称: 中国有色十四冶勘察设计工程公司  单位地址: 云南省昆明市五华区西站12号 电话号码: 08715000124  经营范围: 勘察设计建筑施工岩土工程处理 分机号码: 暂无  企业性质: 国有企业 邮编: 653431  行业: 有色金属矿产地质勘查业 联系人: 杨曾钰  20, 单位名称: 云南省设计院检察分院  单位地址: 云南省昆明市盘龙区环城东路172号 电话号码: 08715006286  经营范围: 岩土工程检察设计 分机号码: 暂无  企业性质: 国有企业 邮编: 633151  行业: 工程地质勘查业 联系人: 林涛  21, 单位名称: 云南省物化探地质工程勘察施工公司  单位地址: 云南省宜良县匡远镇环城南路124号 电话号码: 08715214880  经营范围: 地质勘察 分机号码: 暂无  企业性质: 国有企业 邮编: 675900  行业: 工程地质勘查业 联系人: 王有德  22, 单位名称: 昆明市建筑设计研究院勘察分院  单位地址: 云南省昆明市盘龙区东华小区田园里20号 电话号码: 08715005151  经营范围: 岩土工程地质勘察 分机号码: 暂无  企业性质: 国有企业 邮编: 633441  行业: 工程地质勘查业 联系人: 杨宗宇  23, 单位名称: 云南地质工程勘索设计研究院  单位地址: 云南省昆明市盘龙区董家湾172号 电话号码: 08715000010  经营范围: 工程地质水文地质光程治理工程测量 分机号码: 暂无  企业性质: 国有企业 邮编: 633111  行业: 工程地质勘查业 联系人: 辛勇  单位名称: 云南省电力设计院  24, 单位地址: 云南省昆明市盘龙区白塔路201号 电话号码: 08715005421  经营范围: 勘察,设计 分机号码: 暂无  企业性质: 国有企业 邮编: 631611  行业: 工程地质勘查业 联系人: 吴继志  25, 单位名称: 西南有色昆明勘测设计院  单位地址: 云南省昆明市盘龙区东风巷29号 电话号码: 08715002809  经营范围: 工程勘测设计,施工 分机号码: 暂无  企业性质: 国有企业 邮编: 631451  行业: 工程地质勘查业 联系人: 蒋承伟  26, 单位名称: 中国有色金属工业昆明勘察设计研究院  单位地址: 云南省昆明市盘龙区东风东路东风巷1号 电话号码: 08715006057  经营范围: 勘察设计服务 分机号码: 暂无  企业性质: 国有企业 邮编: 631751  行业: 工程地质勘查业 联系人: 陆增建  27, 单位名称: 昆明岩土工程公司  单位地址: 云南省昆明市盘龙区小龙村4号 电话号码: 08715004008  经营范围: 水利水电建筑工程基础处理工程勘察工业与民用建筑 分机号码: 暂无  企业性质: 国有企业 邮编: 633341  行业: 工程地质勘查业 联系人: 罗征均  单位名称: 国家电力公司昆明勘测设计研究院勘测总队  28, 单位地址: 云南省昆明市盘龙区小龙路4号 电话号码: 08715007080  经营范围: 水利水电勘测工程勘察工业与民用建筑地基 分机号码: 暂无  企业性质: 国有企业 邮编: 633241  行业: 工程地质勘查业 联系人: 罗征均  29, 单位名称: 云南滇东工程公司  单位地址: 云南省昆明市盘龙区董家湾路172号 电话号码: 08715007963  经营范围: 工程地质水文地质矿产地质勘系施工地基与基础处理地方工程 分机号码: 暂无  企业性质: 国有企业 邮编: 633841  行业: 工程地质勘查业 联系人: 辛勇

中国地质调查局西安地质调查中心( 以下简称“西安地调中心” )是2006年经中编办批复,由西安地质矿产研究所(组建于1962年)更名成立的国土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直属正厅级事业单位。同时,保留“西安地质矿产研究所”牌子。西安地调中心是国土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在西北地区的唯一直属地质调查机构,全国六大区中心之一。承担着国家在西北地区的基础性、公益性地质调查和战略性矿产勘查任务及相关综合研究工作;负责西北辖区内地质调查资料信息的接收、保管和社会服务工作;负责西北地区国家地质项目的管理和监管工作。工作区域包括陕、甘、宁、青、新(区域面积310km2)和内蒙西部及中国西部周边国家。是一个集大区项目管理、地质调查与科学研究及地质技术研发服务于一体的综合性地质事业单位。主要业务范围包括:区域地质调查研究、矿产地质调查研究与矿产资源开发利用、地质灾害调查研究与环境评价治理、选冶实验与测试技术研究、宝玉石鉴定与开发利用研究、油气勘探开发技术研究与应用服务、岩石矿物土壤及水质分析测试与鉴定、工程地质勘查、环境地质勘查、遥感地质勘查、地球物理勘查、地球化学勘查、地质资料信息收集分析与提供、相关咨询服务、《西北地质》出版等。机构设置分三部分:一是综合管理服务机构10个,分别为办公室(管理体系办公室)、总工程师室、党委办公室(纪检监察审计室)、财务资产处、人事教育处、安全生产管理处、科技发展处、离退休管理处、物业管理处、基建办公室;二是大区项目管理机构7个,分别为项目管理处、规划处、经济管理处、地质资料处、技术管理一处、技术管理二处、基金办公室;三是地调科研技术机构10个,分别为基础地质处、矿产资源处、能源地质处、水文环境处、工程技术处、测绘遥感处、资料信息处、中亚地质研究中心、实验测试中心、环境影响评价中心。另外,业务技术领域还包括科技平台建设,即2个部重点实验室:岩浆作用成矿与找矿重点实验室、黄土地质灾害防治研究重点实验室;1个局级研究中心:中国地质调查局造山带地质研究中心;5个国土资源部野外科研观测基地:中志留统底界层型剖面-陕西紫阳野外基地、地下水与生态-陕西榆林野外基地、黄土崩滑灾害-陕西延安野外基地、矿山地质环境-陕西潼关野外基地、黄土崩滑灾害-甘肃永靖野外基地。 建所时间: 1962年。管理体系: 依照 GB/T19001-2000 idt ISO9001-2000《质量管理体系要求》、GB/T24001-2004 idt ISO14001-2004《环境管理体系规范及使用指南》、GB/T28001-2001 idt OHSAS18001-2001《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规范》建立并通过了整合型管理体系认证。管理方针: 高山探宝,荒漠寻源,关注环境,确保安全,科学发展,服务社会。管理目标: “三争”、“三保”、“三承诺”。“三争”: 地调科研成果争一流;管理服务水平争一流;大区项目管理水平争一流。“三保”: 保护环境;保障健康;保证安全。“三承诺”:顾客满意;节能降耗;持续改进。职工队伍: 在职职工265人,其中专业技术人员225人。高级职称人员87人(研究员、教授级高级工程师27人),中级职称人员56人;博士20人,硕士42人。组织机构: 下设10个职能处室,4个技术业务部门,3个综合服务部门。专业资质: 持有五大类15项资质。地质勘查 :区域地质调查、液体矿产勘查、岩矿鉴定与岩矿测试甲级;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调查、固体矿产勘查、地球物理勘查、遥感地质勘查乙级;地球化学勘查、勘查工程施工丙级;项目评价 :国家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甲级资质;项目论证 :国家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甲级资质;分析测试:所属实验测试中心通过了国家实验室认可和计量认证,是国土资源部西北矿产资源监督检测中心;勘察设计:地质灾害治理工程勘察乙级、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乙级和地质灾害治理工程设计丙级。对外合作: 与长安大学、陕西省气象局等共建部属重点实验室和开放型实验室;与西北大学、长安大学联办博士、硕士培养点;与国际原子能机构、法、英、澳、中亚国家及国际组织开展项目合作;与美、意、日、俄等国家有良好的业务交往和合作关系。科技窗口: 创办有《西北地质调查》专业网站,建有《中国地质调查局西北地质资料馆》,主办的《西北地质》是全国地学类核心期刊和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各区国土局办公地点及联系方式: 罗湖、盐田登记点:爱国路3046号惠名大厦(原罗湖国土分局办公楼)1楼25527695 福田登记点:福田区新闻路69号(原福田国土分局办公楼)1楼83139079 南山登记点:深南大道11008号(原南山国土分局办公楼)1楼(南山区深南大道麒麟立交西北侧 )26978467 设计大厦登记点:福田区振华路设计大厦2楼83787082 莲花大厦登记点:红荔西路莲花大厦附楼1楼(原市住宅局办公楼)83212184 宝安登记点:深圳市宝安区宝城前进路293号27820119 龙岗登记点:深圳市龙岗区中心城建设大厦8楼。28918176麻烦采纳,谢谢!

地质调查与研究编辑部电话号

全国地质环境监测能力建设一、地质环境监测机构基本情况上海市地质调查研究院(暨上海市环境地质站)现有从业人员150人,其中专业技术人员128人(高级职称者31人,中级职称者80人,初级职称者17人),其他人员22人(见表)。从左至右:纪委书记兼工会主席侯小毛、总工程师严学新、党委副书记战伟胜、院长魏子新、副院长陆衍、副院长周甬涛上海市地质调查研究院监测机构及队伍现状表自1990年上海市地质矿产局成立后,上海市环境地质站为其下设的团级单位,长期承担上海地区地质环境监测工作至今;1999年7月,成立上海市地质调查研究院(暨上海市环境地质站),承担上海地区地质环境监测、地质调查和研究等工作,隶属上海市地质矿产局,2000年8月~2008年10月隶属上海市房屋土地资源管理局,2008年10月至今隶属上海市规划和国土资源管理局。主要职责是:承担上海市地质环境监测网的建设运行和维护管理、地质灾害预报预警,以及国家和市公益性、基础性地质环境监测、地质灾害防治等相关调查和综合研究。为市政府制订国土资源规划、管理、保护和合理开发利用决策提供科学依据,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地质环境信息等公益性服务。接受上级业务部门的业务指导,负责全市地质环境监测工作。二、监测网点建设情况目前,上海市在地下水环境、地面沉降两大主要方面开展监测工作。(一)地下水监测网建设上海市地下水监测工作开始于1961年,至2007年,地下水位监测网络覆盖面积为5km2。地下水位监测点由国家级和市级监测点组成,共有地下水位监测孔352个(国家级64个,市级288个),均处于正常监测状态;地下水质监测孔129个(国家级15个,市级114个),其中轻度淤堵3个,严重淤堵2个。地下水位采用人工监测和自动化监测方法,地下水水温为人工监测。监测工具为万用表、测钟、测绳、自动化监测仪器、普通温度计。国家级地下水监测孔、地下水水位、潜水水温采用人工监测每月逢10、20、30日进行;市级地下水监测孔采取人工和自动化监测相结合的方式,人工监测频率为每月3次,自动化监测孔为实时监测。(二)地面沉降监测网建设现有地面沉降监测网控制全市。分别形成由基岩标、分层标、水准点构成和由GPS监测点构成的地面沉降监测网,其中基岩标和分层标、GPS监测网控制全市,覆盖面积为5km2,基岩标和分层标、GPS监测点监测频率为每年1次,GPS监测站实施实时监测;人工监测的水准网主要分布在城市重点地区——中心城区,控制面积约700km2,监测频率为每年1次。现有各类地面沉降监测点1517个,其中地面沉降监测站21座,基岩标43座、分层标50组、GPS监测点143个,配标地下水位监测孔85个,水准点(Ⅰ)470个,水准点(Ⅱ)705个。三、监测装(设)备配备现状上海市地质环境监测装(设)备主要包括:地下水自动监测仪48套,其中麦克MPM426型投入式液位变送器46套,美国In-Situ Level Troll500自动水位记录仪2套。地面沉降自动化监测设备共295套,其中步进电机式静力水准仪117套,CCD静力水准仪152套,美国GeoKon4675型液体静力水准仪26套。其他地质灾害监测设备32台,其中GPS接收机16台,水准仪9台,全站仪4台,测距仪3台;各类数据传输处理设备5台;实验室1个。目前,地质环境监测设备质量比较稳定可靠,运行基本正常,数据传输准确及时,数据处理精确先进,实验室测试结果科学可靠。四、信息化建设情况(一)地质环境信息网建设上海规划和国土资源网。具备对外公布地质环境监测信息、矿产资源规划、最新城市地质研究成果等功能,地质环境信息的发布,使得公众能及时了解上海地区地质环境保护、矿产资源开发利用、城市安全等信息。地下水位自动化监测现场装置地下水位自动化监测装置同时,通过网站,在宣传地质环境政策法规,树立政府形象,加大公众对地质行业的了解和热爱等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上海城市地质信息网。上海市地质调查研究院已经建立面向公众的上海城市地质信息网(),使所有Internet用户能够访问上海市城市地质信息资源和服务功能。并通过用户授权方式实现不同用户共享数据和差异性服务:普通用户可浏览系统提供的公开性资料;经注册授权的用户可根据权限不同检索、查看甚至下载不同地质数据和资料,使用不同的地质专业服务功能。(二)地质环境数据库建设和数据管理上海市地质调查研究院已建各类地质勘查数据库、地下水动态监测与管理数据库、地面沉降监测与管理数据库,三维地质模型数据库,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等各类地质调查成果数据库,具有数据存储、统计、制图等功能;同时建立了地面沉降自动化监测管理系统。基本实现了基础数据、图层模式、成果模式的三级管理模式。目前,上海城市地质信息化工作新模式已经形成,基本实现了城市地质数据→城市地质信息→城市地质知识→城市发展价值转换的信息化、网络化、可视化的大型集成三维数字化地质工作环境。上海规划和国土资源网上海城市地质信息网()五、主要监测成果和服务1999~2002年,开展了国土资源大调查——长江三角洲上海地区地下水资源合理开发与地质灾害调查评价工作,基本掌握了地质环境结构、地下水开发利用现状与地面沉降特征,为进一步完善、优化地质环境监测网奠定了基础,同时为控制地面沉降措施的制定提供了科学依据。2003~2005年间,与江苏、浙江共同开展“长三角”地区地面沉降监测网建设与监测工作,通过建设长三角地区地下水和地面沉降监测统一技术要求,为长三角地区地面沉降监测联动奠定了基础,同时为长三角地区各级政府提供了更具针对性的地质灾害预防信息,地面沉降防治效果显著。2004~2008年,国土资源部与上海市合作的“上海市三维城市地质调查”项目,依托长期的地质环境监测资料和勘查成果,对上海地区工程地质、水文地质、环境地质、基础和第四纪地质等进行了全方位的调查与研究,取得了丰富的地质调查研究成果,并在城市规划与建设、土地合理利用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取得了地质成果与城市规划紧密联系的重大突破。同时,针对城市生命线安全需求,明确了加强城市生命线地面沉降监测的重要性。2006~2010年,长江三角洲地区上海市地面沉降监测与风险管理研究工作的开展,可为政府实施区域地面沉降防治管理、减灾防灾提供技术支撑。2007年,“上海地质环境条件及其对地下空间开发影响研究”,为城市地下空间开发过程中地质环境监测提供了科学依据,研究成果在地下空间开发领域具有重要指导意义。六、法制建设2006年颁布《上海市地面沉降防治管理办法》(上海市人民政府令第62号),并2006年10月1日实施。1997年,上海市人民政府第53号令,修正并重新发布《上海市深井管理办法》,自发布之日起实施。

到国家建委相关网站上看一下,应该有的吧。

一、项目信息收集地质调查与研究必须与社会发展相结合,必须为经济建设服务,因此,必须有效地收集和利用信息,开辟各种信息来源,采取适当有效的方法来收集信息。信息收集的方法主要有两种:第一种是直接到信息产生的现场去收集;第二种是收集、整理已有的信息情报资料,间接获取信息。现场调查研究(1)询问法。主要方式为当面询问、会议调查和电话调查。(2)观察法。主要观察各级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公众和审查专家对地质调查成果的态度和意见,对野外验收现场提出的看法。对项目合作单位的资质和人员状况现场观察,以便编制项目合作单位名录。(3)试验法。在地质成果新的表达形式正式提交之前,先进行小规模的试验活动,听取有关专家和政府部门的反映、接受程度和满意程度。收集现有的管理信息(1)收集公开发行的杂志、书籍和报纸中的信息。从这些渠道可以了解和推测国家有关经济政策、法规的变化和调整,可以了解国内外宏观经济形势的变化,及时跟踪国内外相关专业的发展方向和研究动态。(2)收集本专业出版发行的报刊和科技书籍中的信息。这些信息资料专业性、技术性都比较强,从中可以了解本专业新理论、新技术和新方法的发展动态。(3)内部信息的收集和积累。即收集单位和项目组内部的原始记录和质量记录等,并对这些记录进行汇总、加工和分析,指导下一步工作。二、项目信息传递将收集到的信息及时地传递到信息需求者手中是项目信息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需要建立信息传递制度,并使其标准化。(1)专人负责信息传递。项目实施过程中,各职能部门、业务部门和项目组内部都有许多信息资料传递,同时项目组内部有许多资料需要保管,即我们平时所说的资料员,最好由专人负责这方面的工作。对于需要下发的标准、规范和文件,信息人员要按规定的份数,及时传递给相关人员。(2)通过通信方式传递信息。即通过信函、电话、传真和电子邮件方式传递。(3)会议方式进行信息传递。会议方式是信息传递的重要方式,包括设计审查会、野外验收会、报告评审会、成果与原始资料展评会和项目组内部的讨论会等。三、项目信息的加工和处理信息的加工处理是指将组织收集到的原始信息,根据管理的不同需要及要求,运用一定的设备、技术、手段和方法对其进行分析处理,以获得可供利用的或可存储的真实可靠信息资料。主要包括判断、分类整理、分析和计算、编辑归档等几方面工作。(1)判断。由于原始信息当中通常存在一些虚假信息或水分,因此,信息管理工作者在进行信息加工的过程中,必须首先对其真伪进行判定,以剔除那些明显不真实、不可靠的信息。(2)分类整理。地质调查单位从各方面收集到的信息通常是分散的,因而要对其进行分类整理。这主要是把初始信息,按一定的标准,如时间、地点、使用目的或业务性质等将其分门别类,排列成序。(3)对数据资料进行分析计算。指利用一定的方法,主要是数理统计等方法将数据信息进行加工,从中得到符合需要的数据。(4)编辑和归档保存。信息进行加工处理后,必须储存起来,以供随时调用。因此,对处理加工后的信息结果,应编辑成文件的,就编辑成文件;应装订成册的就装订成册,并以一定的形式归档保存。目前,归档保存的形式有两种:一种是文档的形式;另一种是计算机形式。采用计算机来归档保存信息资料,优点是简单、方便、存储量大,费用省,日益被地质调查单位采用。

  • 索引序列
  • 地质调查与研究编辑部怎么样啊
  • 地质调查与研究编辑部怎么样工作
  • 地质调查与研究编辑部是干嘛的部门啊
  • 地质调查与研究编辑部电话地址
  • 地质调查与研究编辑部电话号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