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期刊知识库 > 国际汉语学报期刊点评稿怎么写的

国际汉语学报期刊点评稿怎么写的

发布时间:

国际汉语学报期刊点评稿怎么写的

百度学术可以找到参考文献,输入关键词,在输入年份,就能找到相对应的参考文献。如果不知道参考文献格式要求,可以百度搜,参考文献自动生成器。直接按着填就出来了。  百度搜索参考文献自动生成器,按着里面填,点生成参考文献就出来了。作者题名[d]所在城市:保存单位,发布年份李琳住院烧伤患者综合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福州:福建医科大学,其他的:作者题名[j]刊名,年,卷(期):起止页码沈平,彭湘粤,黎晓静,等临床路径应用于婴幼儿呼吸道异物手术后的效果[j]中华护理杂志,2012,47(10):930-作者书名[m]版次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胡雁护理研究[m]第4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2:作者题名[n]报纸名,出版日期(版次)丁文祥数字革命与国际竞争[n]中国青年报,2000-11-20(15)作者题名[eb/ol]网址,发表日期/引用日期(任选)世界卫生组织关于患者安全的10个事实[eb/ol]其他:[r]、[p]、[a]、[c]、[z]等。  1、论文题目:要求准确、简练、醒目、新颖。  2、目录:目录是论文中主要段落的简表。(短篇论文不必列目录)  3、提要:是文章主要内容的摘录,要求短、精、完整。字数少可几十字,多不超过三百字为宜。  4、关键词或主题词:关键词是从论文的题名、提要和正文中选取出来的,是对表述论文的中心内容有实质意义的词汇。关键词是用作机系统标引论文内容特征的词语,便于信息系统汇集,以供读者检索。每篇论文一般选取3-8个词汇作为关键词,另起一行,排在“提要”的左下方。  主题词是经过规范化的词,在确定主题词时,要对论文进行主题,依照标引和组配规则转换成主题词表中的规范词语。  5、论文正文:  (1)引言:引言又称前言、序言和导言,用在论文的开头。引言一般要概括地写出作者意图,说明选题的目的和意义,并指出论文写作的范围。引言要短小精悍、紧扣主题。  〈2)论文正文:正文是论文的主体,正文应包括论点、论据、论证过程和结论。主体部分包括以下内容:  提出-论点;  分析问题-论据和论证;  解决问题-论证与步骤;  结论。  6、一篇论文的参考文献是将论文在和写作中可参考或引证的主要文献资料,列于论文的末尾。参考文献应另起一页,标注方式按《gb7714-87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进行。  中文:标题--作者--出版物信息(版地、版者、版期):作者--标题--出版物信息  所列参考文献的要求是:  (1)所列参考文献应是正式出版物,以便读者考证。  (2)所列举的参考文献要标明序号、著作或文章的标题、作者、出版物信息。

你可以在教育网上查一下该老师近年发表的学术著作或者论文,如果想了解得更具体可以到北师大BBS上问一问文学院的学生就知道。

[1]张赪,荣晶, 汉语受事前置句结构的演变及对比研究[J] 语言教学与研究,2008,(4) [2]荣晶, 跨语言视觉下的汉语口语中拷贝式右置句[J]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1) [3]荣晶,丁崇明, “A很多”结构的历时考察及其在现代汉语中的扩散[J] 语言文字应用,2008,(1) [4]丁崇明,荣晶, 汉语第二语言学习者应学的“把”字句及其变换[J] 语言文字应用,2007,(S1) [5]荣晶, 汉语口语体受事前置句[J]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4) [6]荣晶,廖庆睿, “VA点儿”祈使句及其语序变换规律[J]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对外汉语教学与研究版),2006,(1) [7]荣晶 昆明话和普通话“VV”、“V(一)下”的功能、形式对比[J]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1) [8]荣晶,丁崇明, 昆明话的“着”字及其语法化过程中的历时择一与共时制衡问题[J] 中国语文,2004,(3) [9]邓丽君,荣晶 批判语言学中的隐喻[J]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对外汉语教学与研究版),2004,(3) [10]荣晶,丁崇明 论汉语的实化现象[J] 新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4) [11]荣晶 藏缅语族的四音格形式[J]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4) [12]荣晶 动词后补足成分与受事位置[J]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对外汉语教学与研究版),2003,(4) [13]荣晶 汉语语序研究的理论思考及其考察[J] 语言文字应用,2000,(3) [14]荣晶 汉语语法构词的困惑[J] 新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2) [15]荣晶,丁崇明 昆明话动词重叠的句法组配[J] 方言,2000,(1) [16]荣晶 语义在汉语语法研究中的方法论意义[J]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4) [17]丁崇明,荣晶 汉语与南方民族语言关系研究方法探析[J] 云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4) [18]丁崇明,荣晶 汉语与南方少数民族语言在语法类型学上的部分共性特征[J] 思想战线,1997,(3) [19]荣晶 汉语称呼语的使用及其相关因素[J] 思想战线,1994,(2) [20]丁崇明 ,荣晶 昆明方言的“着”字[J] 方言,1994,(4) [21]荣晶, 语码选择及其相关因素[J]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对外汉语教学与研究版),1993,(5) [22]荣晶 美的风景 美的语言[J] 语言文字应用,1992,(1) [23]丁崇明 ,荣晶 与语法相关的语义和语用[J] 思想战线,1991,(5) [24]荣晶 汉语省略、隐含和空语类的区分[J] 新疆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社会科学版),1989,(4) [25]丁崇明、荣晶 2003昆明话“着”的语义语源探究,《汉语方言研究和探索——首届国际汉语方言语法学术讨论会论文集》,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6]丁崇明、荣晶2008《昆明方言四音格状态形容词》载《21世纪汉语方言新探索—第三届汉语方言语法国际研讨会论文集》暨南大学出版社。

[1] 期刊作者题名[J]刊名,出版年,卷(期):起止页码 注意标点符号英文+半角

国际汉语学报期刊点评稿

虽然是金融学院的本科生,不过旁听的推荐我倾向于通识课的老师们曹东勃老师:说到曹东勃老师,在本科同学的心中绝对是当之无愧的男神。每个人的大学生涯中都少不了毛概,但是能把毛概和自己的理解相结合,在课堂上向学生们传达积极的思想观价值观并且让同学们欣然接受的,可能他算是少数中的一个。他的毛概是大一经济学院同学可以退掉政治经济学而选的,可见抢手程度和受大家欢迎的程度。老师是个东北人,是从财大本科生一路读,工作的时候曾在上海地区外校担任老师,而后回到财大,但是现在正在偏远地区支教,每年大概只能回来几次,如果是几年后他回来了,那时候的同学们请一定不要错过东勃男神的课!胡乃红老师:连续十届上财同学评选:“我心目中的好老师”。她讲授的货币银行学堪称经典。老师性格特别好,喜欢在每节课前分享时事热点。课下和同学们“打成一片”,会和女生分享穿衣搭配等,上课的时候除去课本上的内容,还会结合自己的独到见解。听她的课不需要刻意把握知识,就能学到很多东西,强推!除去货币银行学,胡乃红老师在信用领域也有很多成果,不过旁听而非专业课的话还是更推荐她的货币银行学,因为这也是一门相对来讲更大众化的课程。李贵老师:古典诗词多元解读。限选课这种模式并不局限于财大,到了大学我们的日常生活可能与初中高中相比越来越远,不过旁听他的课一定不会后悔。他的个人魅力与古典诗词的魅力相辅相成,相得益彰。有机会旁听的话,第一位曹老师的课可能暂时不能听到,但是另外两位老师的课一定不要错过呀!

既然身为一名法学院的研究生,那我就要说一说我们法学院的老师了,强烈推荐宋晓燕院长啊。说实话入学一年来我还没机会听宋院长的课,那为什么我还会推荐呢,当然是我真的很喜欢宋院长啊,星星眼。我第一次见到宋院长是在学院的开学典礼上,院长致辞,我一下子被她吸引了,老师美丽大方优雅,说话超级温柔,后来的一年间我听过很多次院长参加出席的讲座会议,每次老师的讲话都令人极其舒服,受益颇多。我还参加过学院举办的“院长面对面活动”,有幸和院长一起共进午餐,并在这个过程中与院长交流下当时的学习生活,院长也给我们了一些学习建议。宋老师真的是一位专业能力强又极具人格魅力的老师。在接下来两年的学习生活中,我一定要去听一听宋院长的课!其实法学院还有很多非常优秀的老师,都值得我们去听一听他们的课,比如樊健老师,葛伟军老师,刘洋老师等等。下面是当时宋院长在开学典礼上对同学们的期待与祝福,望我们共勉。宋院长期盼通过未来几年的学习,同学们都能够成长为一个有担当、负责任的人,在变革的社会中秉持坚韧的精神,在一生当中踏踏实实学习、工作和生活,使自己成为不可替代、值得依靠的人。祝愿新生们在财大法学院的岁月里不负理想、不负青春!

作为一名财大17级本科生表示,咱学校老师们各有各的可爱呢~接下来我就来安利一些青年名师的宝藏课堂吧~胡坤(wuli坤坤)   我财是一所以经管类为主干的学校,所以全校大多数的学生都会修微积分这门课(真是令人头秃呢)。大多数微积分课上的学生是害怕听不懂跟不上才抢着坐前排,甚至还出现过用卫生卷纸拉开直接占一排座位的行为(占座不好,这边建议直接把卫生纸扔桶里哦)。而来自统数学院的胡坤老师就不同了,为了上他的微积分,每每选课都是一场激烈火拼,说不定教务部为此坏了好几个“土豆服务器”呢。赶来蹭课的同学也大有人在。这么做是图什么?简单说来,胡坤老师就是人帅心善,讲得好,要不然怎么会成为财大老师中的顶级流量担当呢?在财大男女比例如此悬殊的情况下,茶山刘的女孩们仿佛进入了一个共同饭圈——“听说你还没修微积分?安利wuli坤坤哦~~~”另外坤坤老师是个旅游达人,有着丰富的旅行阅历,接下来就get一下wuli坤坤吧!谢志鹏,一位来自工商学院的男神老师。他开的市场营销学也是高居选课热榜呢。上课时的低音炮和绅士风范让台下的茶山刘女孩们怎么能好好上课呢?课堂上一波波猝不及防的狗粮也让柠檬酸满地了——“我工作第一个月的工资给我前女友买了一台单反,当然现在时我的老婆。”——这是什么神仙爱情,我觉得我需要抢救一下。要问老师的绅士风范哪里来?雅思八分,口语九分,真是比英国人还英呢。另外值得一提的是,谢老师还运营着一个科技类公众号——科技巷子,做着许多科技产品的评测。真是不得不感叹优秀的人做啥都能胜任。以上安利了两位男神老师,那是时候吹一波女神老师了。袁满,我财又一位顶级流量担当,推荐课程为广告学。来自新闻与文化传播学院的袁满老师留着一头漫画女主般的黑长直,据说是在武大读博期间留下来的。高挑纤细的身材简直就是个行走的衣架,就算熬夜备课脸上也依旧神采奕奕,怪不得上过她广告学课程的男孩女孩们都说是“袁气满满”呢。有趣的是,袁满老师家里有两只猫主子,老师平时也经常跟学生们在微博上分享互动,微博内容大多离不开她的猫主子,是个不折不扣的宠物博主呐。果然爱小动物的人都是貌美心善的。那么来收一波图,让自己“袁气满满”吧!当然,我财的优秀讲师和精品课堂还有很多,就不一一列举了,欢迎大家来蹭课哦!

国际汉语学报期刊点评

(1)Mechanisms underlying syntactic and semantic processing of Chinese simple sentences,NEURAL REGENERATION RESEARCH,2011年09月(2)周梦蝶诗歌中“雪”的物质想象研究,《台湾诗学学刊》,2010年10月(3)语言符号意义的生成与建构,台湾学生书局,2010年10月(4)现代汉语位移结构的范畴化及其认知解释,《国际汉语学报》,2010年09月(5)猫族隐喻与都市生态,《南国人文学刊》,2010年08月(6)认知语言学的理论分析与展望,《厦门大学学报》,2010年08月(7)语言认知的认知特性与教材编写策略 《海外华文教育》2010年第3期(8) “法”的词缀功能与相关动词语义结构,香港大学《中西文化》,2009年11月(9)汉语句法的认知加工及其脑区机制,《阅江学刊》,2009年10月(10)大脑枕叶语言功能的研究进展,《中国康复与理论研究》,2008年12月(11) 从名词小句看汉语动词不定式结构,中国人民大学《语言文字学》,2008年10月(12) An event-related neuronimaging study of prepositions processing in Chinese: Is N280 a specific component for closed-class words?,Neural Regeneration Research,2008年09月(13) 余光中诗歌的一种社会心理解读,《韩中言语文化研究》,2008年09月(14) V法结构的演变及其动因,《中国语言学报》,2008年07月(15) 从名词小句看汉语动词不定式结构,《汉语学报》,2008年06月(16) 现代语法理论下的汉语被动句研究的走向,《理论月刊》,2008年03月(17) 非谓谓语句的空主语的句法语义特征,《语言科学》,2008年03月(18) The State of “Prepositions” in Modern Chinese: Evidence from Event-Related Potentials,Neuroscience Bulletin,2007年10月(19) 犁青诗歌诗意风格的心理语义分析,台湾大安出版社,2007年08月(20) 可靠的改良主义,《自然辩证法研究》,2007年07月(21) “X了”的词化、虚化及其机制,《汉语学习》,2007年06月(22) 言语障碍的语义加工的神经机制,《中国康复》,2007年06月(23) 操汉语失语症患者动词配价的神经语言学研究,《中国组织工程与临床康复》,2007年05月(24) 痖弦诗歌的语义风格解析,《痖弦诗歌神性与魔性》,2007年05月(25) 论知识管理框架下的知识创新与人的认知因素,南京林业大学学报,2007年03月(26) 解释学视野下的今古文经学之争,《先秦两汉学术》(台湾),2007年03月(27) 现代汉语连动式研究概观,《语言文字学》,2007年02月(28) 语言机制与脑区功能的动态结构分布关系述论,《全国语言文字应用学术论集》,四川大学出版社, 2007年01月(29) 中国语言学2005年研究概况,《中国学术年鉴》,2006年12月(30) 空主语的性质、分类及其相关问题,《外语研究》,2006年11月(31) 现代汉语连动式研究概观,《徐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10月(32) On the Studies of the Cerebellum and Its Linguistic Function,Trends in Neurosciences,2006年07月(33) 清代江淮官话与《古今中外音韵通例》的韵母系统,《音韵论集》,中华书局,2005年10月(34) 《小脑与认知》述评,《当代语言学》,2005年10月(35) 试论“完了”的虚化过程,《语言科学》,2005年07月(36) 《古今中外音韵通例》声母系统的几个问题,《语言研究》,2005年06月(37) 依人写史,开启后学,《世界汉语教学》,2005年04月(38) 神经语用学及其相关问题,《语言科学》,2003年01月(39) 论诗歌语言对普通语言的性质与意义之超越,《异端与开拓:中国语文教育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台湾洪叶文化事业有限公司,2002年12月(40) 《中原音韵》研究述评,《汉语史研究集刊》,巴蜀书社,2002年11月(41) 论诗歌语言的建构及其对语法意义的消解,《国文学报》(台湾),2002年11月(42) 民族对音比较法与汉语音韵学研究,《内蒙古大学学报》,2002年04月(43) 透视分离法与近代汉语语音研究,《古汉语研究》,2002年03月(44) 论《史记》中“VP之NP”结构的句法语义功能,《纪实与浪漫——史记国际研讨会论文》,台湾洪叶文化事业有限公司,2002年03月(45) 《尔雅》与汉语语源学研究方法,《徐州师范大学学报》,2002年02月(46) 论《尔雅》的语源训释条例及其方法论价值,《语言研究》,2001年12月(47) 《尔雅》成书时代新论,《辞书研究》,2001年12月(48) 20世纪大陆《中原音韵》研究的历史回顾,《汉字文化》,2001年09月(49) 二十世纪中国近代音研究的历史分期,《汉语音韵学第六届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香港文化教育出版社,2000年08月(50)国语运动与汉语语音研究,文史杂志,2000年08月(51) 1870:十九世纪历史比较语言学分期论说,《外语学刊》,1999年09月(52) 《古今中外音韵通例》的体例与性质,《辞书研究》,1999年02月(53) 论《古今中外音韵通例》的反切特点,《中国学研究》,1998年10月(54) “什么”语源的方言补正,《中国语文》,1998年06月(55) 论《古今中外音韵通例》的音系性质及其语音史地位,《古汉语研究》,1998年06月(56)词库与句法关系的新视野——平行构架理论的词汇及语义倾向性分析,(同高明乐合作)《外语教学与研究》2011年第3期(57) 隐喻的终极——论诗歌文本的“彼岸”想象,台湾尔雅出版公司,2011年06月(58) 隐地诗歌的“时间词”隐喻,台湾尔雅出版公司,2011年06月(59) 萧萧诗歌的“白色”想像,《简约书写与空白美学》,台湾万卷楼出版公司,2011年04月(60) 身世同构及其文化隐喻,《中语中文学》(韩国)总第48期,2011年04月(61)18-19世纪欧洲汉语教学研究:《汉语手册》前言(1863),《海外华文教育》2011年第1期(62) 十九世纪汉语的传播与流变:《汉语手册》绪论(1863),《海外华文教育》,2011年第3期(63) 从言意之辨到语义解构——对钱钟书“字名论”的阐释,《东亚汉学研究》(日本),2012年05月(64) 汉语“V双+N单”结构歧义的认知研究,《中文学术前沿》(第三辑),2012年04月 (65) 汉语“V上/下”动趋构式的语义类型及其范畴化,《槿山安秉均荣休纪念文集》韩国首尔,2012年01月(66) “X以”的成词过程——以“加以”为例,《古汉语研究》,2011年11月(67) On the Infinitive Structure in Chinese from the Noun Small Clause,JOURNAL OF CHINESE STUDIES,2012年06月(68) 十九世纪英国汉学中的上海方言的音类与词类(译文),《国际汉语学报》,2012年06月(69) 十九世纪英国汉学中的汉语与汉字特征述论(译文),《海外华文教育》,2012年06月 (70) Cognitive analysis on the syntactic property of preposition in Chinese as a second language(汉语二语习得中介词的词类属性及其认知机制),CHINESE AS A SECOND LANGUAGE RESEARCH(CASLAR,NEW YORK),2012年06月(71) 诗歌的节奏与韵律构建,《阅读白灵》,台湾秀葳出版公司,2012年06月(72)汉语特征研究的三个关键词 中国社会科学报【报纸日期】2012-11-26 (73)语言艺术学科构建的历史观照——《中国古代语言艺术史》述评 方环海; 张洁琳; 林馨 国际汉语学报 2013-01-31   (74) 西方汉学中汉语词类研究的特征意识,《东亚汉学研究》(日本),2013年09月   (75) 认知词与对外汉语词汇教学,《海外华文教育》,2013年06月 (76) The Nature,Distribution and Relevant Questions on Null Subject in Chinese,Quarterly Journal of Chinese Studies,2013年06月 (77) 中国语言艺术学科的历史观照,《国际汉语学报》,2013年01月 (78) 17-18世纪西方汉学中的汉语词类观,《东亚人文学》(韩国),2013年01月

目前担任的社会职务:世界汉语教学学会理事;福建省新侨专业人士联谊会副理事长;福建省海外交流协会理事;教育部学位办中外合作办学评估专家;中央教科所高级参事;教育部中国留学服务中心“英国高等教育文凭项目”咨询专家组组长;美国《计算机技术教育》国际编委;澳大利亚联邦艺术理事会创作基金评委;澳大利亚盖尔班那政府律师事务所高级顾问;美国《计算机技术与教育》国际编辑;美国《计算机辅助语言教学杂志》评委;美国《世界信息资源管理委员会》1999-2006年组委会成员,负责审查每年国际会议论文、组织有关书籍出版、大百科全书编辑等工作。国内《海外华文教育》主编;《国际汉语学报》主编;《海外华文教育动态》主编。

汉语学报期刊点评怎么写的好

首先看题目吸不吸引人,将文章大致内容一看,离题了没有,然后仔细阅读,看文章语句通不通顺、有没有错别字、标点正不正确,再看文章的句子优不优美,表达方式好不好,最后看文章是不是首尾呼应,或者使用其他的方法,圈圈画画将重要的自己也要背一背这样日积月累才能提高嘛

这是一个不幸的女人,在一个风大雨大的夜晚,一辆肇事车将她从斑马线上撞飞了出去,又在茫茫夜色中逃逸,她又是幸运的,交通事故绿色生命通道使她在第一时间得到了最好的医疗救护,也没有医疗费用上的后顾之忧,自从入院以来,她一直昏迷不醒,医生说:她脑部神经受到损伤,也许永远也醒不了,她还有身孕已经五个多月了!出于治疗上的需要应该考虑引产!当她从神经科转到妇产科的时候,医生却迟迟下不了决心实施这个手术,她腹中的胎儿不仅发育正常,而且在一些生命指数上高于同一期胎儿,这简直就是个奇迹!!! 她的身世也是个迷,她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她匆匆的旅程是与谁相约,她腹中孩子的父亲是谁,这其中是有怎样的故事,只要她不清醒,都将无从得知,更没有人知道,在出事之前,他的日子是快乐还是悲伤。 时光就这样在她昏迷中一天天地过去了,终于有一天她被推进了产房,然后医生骄傲的宣布说:五公斤重的男婴健康极了!护士把孩子抱过来给她看,他们觉得虽然母亲是个植物人,也应该让母子见见面,随着婴儿本能的吸乳,母亲的脸上显出种种冲动,她的胸前竟然乳湿一片!乳汁在一点一点的分泌。此后,每当护士小姐把孩子抱过来给他喂奶的时候,她的脸上都会浮现出这种幸福洋溢的表情,有时嘴里还会发出呢喃细语,犹如一个快乐的母亲对着自己的孩子唱歌。 三个月后,又依次让孩子吃的饱饱的,她终于平静安详地离开了人世。入院的时候,她体重一百二十一斤,分娩后八十六斤,临终前的体重只有六十三斤,她是用自己的血肉在孕育和哺育这个孩子的!本来她生下孩子以后就可以走的,但怕孩子孤单,又坚持着陪他在人生路上走了一段。后来我们为她买了一块平价墓地,没有她的名字,也没有她的生平,简单的墓碑上只有一行文字:一个浑身闪耀着母爱光辉的女人!有一种美丽的语言能说尽母爱吗?我觉得不能。有什么神奇的标尺能衡量母爱吗?我认为不能。我读过一则报纸:去年6月一个夜晚的一场大面积泥石流,在一瞬间就冲毁了四川省美姑县的4个村庄,吞噬了一百五十余条生命。一位年轻的母亲,不顾自己的大腿已被乱石压断,在齐腰深的泥石流中双手高举着仅有几个大的婴儿,艰难地挺立了四个多小时。她一直坚持到清晨,等来了救援的人们,婴儿竟然毫发无损!我读这则报道时,热泪不知不觉顺着脸颊流下。泪眼模糊中,眼前似乎屹立着一尊神光环绕的雕塑,那就是我们的母亲!那环绕她的正是中华母亲的母性这光!我曾经在《读者》杂志上读过一篇文章:在南京“31”空难中,飞机上的乘客几乎全部丧生,然而有一个名叫丹妮的女婴却奇迹般地活着。原来在飞机失事的瞬间,丹妮妈妈贡红梅紧紧地把孩子搂在怀里,用自己的身躯挡住乱石异物和扑面的烈焰,贡红梅用自己的死换来了小丹妮的生命。母亲把女儿搂得那样紧,以至救援人员费了好大的力气才把小丹妮救出来。我读这篇文章已经是几年前了,那时,我还是一个小学生,可是,我永远不会忘记这篇文章在我心灵上引起的震憾!我流着泪思索着一个与我年龄不相称的问题:母爱是什么?似乎这一刻起,我找到了答案。有一天,我哥哥给我抄来一首小诗,诗的题目是《一碗油盐饭》:前天/我放学回家/锅里有一碗油盐饭。昨天/我放学回家/锅里没有一碗油盐饭。/今天/我放学回家/炒了一碗油盐饭/放在妈妈的坟前。我眼扫过这首小诗的时候还在懵懂状态。第二遍细读这首小诗时,我的泪水流下来了。为了这样一位在生命的最后时光还要给孩子准备一碗油盐饭的母亲,为了这样一位在贫寒与凄苦中竭尽全力给孩子以温馨和慈爱的母亲。透过凄风苦雨,我似乎看见,在千千万万的穷困乡村里,有着千千万万这样穷困而伟大的母亲!和众多同学一样,我从小在母亲的关爱呵护下长大。或许因为拥有太多,反而有点儿体验不到母爱的珍贵了。直到妈妈离我去远方工作,直到我离开家乡来职中念书,使我与父母有了长时间别离。那段时间,每当看到同室女伴与前来探望的母亲开心地聚在一起时,我都要悄悄躲在一边。母爱是世间最伟大的

所谓点评,就是肯定优点,指出不足。对优点不足可全面谈,也可有选择的重点谈。如果点评的优点、不足都得到了大家的认可,那,这点评就是好点评了。点评要有针对性,唯一性,切记泛泛而谈,放之四海而皆准。

阅读一篇文章,我们常常看到老师们都习惯给文章写点评,有时老师也组织学生对同学的习作进行互动点评。这时,你是否感到很茫然,不知如何下笔呢?为此,老师就指导你如何给文章写评语,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我们点评文章,主要看文章的结构是否完整,语言是否优美,内容是否充实,想象是否丰富,立意是否深刻,我们应该注意以下四点:      一、牢记三大文体的一些常见术语      常见的三大文体包括记叙文、说明文和议论文。记叙文,我们要看文章的时间、地点、人物、起因、经过、结果这六要素是否交代清楚,故事情节是否完整,是否有肖像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和心理活动描写,这些描写对表现人物起到了什么作用。事件与事件的衔接和过渡是否自然,详略是否恰当。广义的记叙文还包括散文和小说,谈到散文,我们就要想到散文的形散而神聚,散文中的排比铺陈,散文的象征等技巧。谈到小说,我们要分析人物、环境和故事情节。人物的描写(与记叙文同);环境既包括社会环境,又包括自然环境;情节有开端、发展、高潮和结局四个部分。小小说,还要注意其结尾往往是意料之外又情理之中的。从顺序安排来看,有顺序、倒叙、插叙和平叙。   下面我们来说说议论文,第一要看它的三要素:论点是否鲜明,观点是否正确;论点是开门见山还是在文中或文末;论据用的理论论据还是事实论据,还要看它是否新颖,是否贴近时代等选择论据;论证方法多种多样,有立论、驳论和正反论证等。还要看论证结构是否严密等。在议论文中,我们还要看论据是否为论点服务等。   再看说明文。说明文有事物说明文和事理说明文之分。事物说明文,其目的是向读者介绍清楚事物的结构和生活习性。事理说明文要在文中回答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发展等。从写作顺序来看,事理说明文是逻辑顺序,事物说明文是时间、空间和程序顺序。   以上就是我们必须了解的三大文体的一些信息。要想点评到位,必须了解这些基本信息,记住一些术语,做到手中有粮,心中不慌。      二、必须了解文章评判的标准      作文评判的标准包括基础等级和发展等级。基础等级包括内容和表达两个方面。内容包括题意、中心、内容和感情;表达包括文体、结构、文字和书写;发展等级包括深刻、丰富、有文采和有创意。作文的评分标准共12项,每项又包括四个等级。对这12项四个等级的术语,我们必须了然于心。因为这是我们给作文下评语的依据。      三、必须结合文章具体内容进行点评      点评文章,切忌抛开原文,空洞抽象地说教,那些不着边际的评析是毫无意义的,这是我们给文章写点评的大忌。如2006年黑龙江高考满分作文《“清茶”、“快餐”两相宜》,如果我们将评语写成:“运用修辞手法,语言优美,气势宏大,底蕴深厚,是一篇考场优秀习作。”这就是无效点评,因为读者读后根本不清楚文章好在哪里?所以我们还应该结合文章的具体内容写点评。如将评语写成:“这篇考场作文很好地理解了作文题中所给的材料,那就是: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的读书方式在变。作者能紧紧抓住这个中心话题展开论述,形象地将‘读书’比喻为‘品茶’,生动又贴切,让我们仿佛看到:午后,一杯清茶,一卷泛黄的古书,一个陶醉其中的读者。好不惬意!读书中,人的身心在不知不觉中发生变化。作者将网上阅读称作‘读网’,来与‘读书’相对应,恰到好处!作者又将‘读网’比作吃‘快餐’,让我们联想到‘麦当劳’里火爆的生意。那里是年轻人的乐园。是的,‘读网’,大部分不就是年轻人吗?营养学家一再呼吁,说它没有什么营养,但你能否认它不能充饥吗?这就是‘读网’。真是够丰富的想象!令人叫绝。文章多处运用排比和引用等修辞方法,文章气势宏大、底蕴丰富,给人很强的感染力。”这样结合文章具体内容写点评,使文章的优缺点具体化,给人学习提供了具体的意见,使点评显示出其价值来。   总之,我们应该结合原文的具体内容进行点评,使点评言之有文。      四、点评时应有所侧重点      点评文章,万不可面面俱到,而应该选择自己要评析的侧重点进行,切忌眉毛胡子一把抓,那样就不能凸现文章的特色。我们或从文章的思想,或从文章的语言表达或从文章的创新角度等入手,选择文章最具特色的亮点进行,使点评能抓住文章的特点,避免避重就轻。   综上所述,掌握了以上四点,我们就可以给文章写点评了。

国际汉语学报期刊点评稿范文

2000年创办《海外华文教育》学术刊物,为教学改革提供重要依据,2010创办了学术杂志《国际汉语学报》。2011年《海外华文教育》全面改版,改版后的刊物版面大,容量大,更加适应汉语教学的发展,该刊现由海外教育学院与厦门大学汉语国际推广南方基地联合主办,主编:郑通涛;执行编委:方环海。编印《国际汉语学报》(已出两卷)与《海外华文教育动态》(已出124期)等学术性刊物,共达1000多万字,深化与补充了教学内容。历年的建设与开拓,使学院的对外教学成为开不败的花朵。中文远程教学,催促海外华文作家、文化新人辈出。对外汉语教学,经过培训的外国留学生,在参加全国每年举行的汉语水平考试(HSK)中合格率都达95%以上。

  • 索引序列
  • 国际汉语学报期刊点评稿怎么写的
  • 国际汉语学报期刊点评稿
  • 国际汉语学报期刊点评
  • 汉语学报期刊点评怎么写的好
  • 国际汉语学报期刊点评稿范文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