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期刊知识库 > 商务外语研究期刊投稿经验

商务外语研究期刊投稿经验

发布时间:

商务外语研究期刊投稿经验

请仔细看,老君论文,只要我回答了,就铁定能帮你解决实际问题!网上随便搜的我就不给你了,你自己能找,我给的是文后参考文献。由于文献较多,我不可能全部上传给你,请选择自己需要的篇目,然后按照最后说明的地址免费求助文献全文。:序号 题名 作者 文献来源 发表时间 来源库 被引频次 下载频次 1 浅析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对国际商务口译的作用 赵海良; 颜翠英; 申彦霞 商场现代化 2008-03-10 期刊 0 224 2 跨文化交际—商务口译成功的关键之一 巨春艳 厦门大学 2006-04-01 硕士 0 212 1 关于商务英语中词汇翻译错误的探析 刘杨 商场现代化 2008-08-20 期刊 0 61 1 中西文化差异对跨文化商务活动的影响 刘雯祺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10-30 期刊 5 966 2 中西文化差异对国际商务谈判的影响 李素真; 吕鹏 中国电力教育 2008-12-10 期刊3 中西文化差异对国际商务活动的影响及对策 何柳; 方晟 科协论坛(下半月) 2007-04-25 期刊4 浅析商务英语翻译的中西文化差异 吴毅琼 科技信息(科学教研) 2007-11-20 期刊5 中西文化差异对商务谈判的影响及对策 周健 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6-06-15 期刊6 中西文化差异对商务谈判的影响及对策 汪华林 北方经贸 2006-08-15 期刊7 中西文化差异对国际商务活动的影响及对策 汪清囡 企业经济 2006-12-18 期刊8 中西文化差异与国际商务谈判 张小乐 时代经贸 2007-03-30 期刊9 略谈中西文化差异与商务英语翻译 汪洋 科教文汇(中旬刊) 2007-07-20 期刊10 国际商务活动中的中西文化差异 靳伟英 河北企业 2007-09-20 期刊11 中西文化差异对涉外商务活动的影响 刘雯祺 新疆教育学院学报 2004-09-20 期刊 1 432 2 商标名的翻译原则与英语商标名的汉译特色 邱凯端 漳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5-09-30 期刊 1 242 3 从语用等效原则看商标名的翻译手法 李中强 商场现代化 2008-02-20 期刊4 从目的论看商标名的翻译 陈东成 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8-03-15 期刊5 论“功能对等”理论与商标名翻译 黄成柱 科技创新导报 2008-05-01 期刊6 商标名翻译中的文化因素解读 王宇容 辽宁经济 2008-04-18 期刊7 “乡音”与“新声”:论商标名之翻译 陈孝静 淮海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06-30 期刊 0 21 8 试论商标名翻译的“等效性” 熊俊 孝感学院学报 2006-08-20 期刊 9 浅论英文商标名的翻译 康漫红 企业家天地(理论版) 2007-06-15 期刊 10 商标名的翻译原则与策略 朱亚军 外语研究 2003-12-15 期刊11 商标名的文化美学特征与翻译 曾文雄; 杨蒙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06-30 期刊 3 173 12 谐音寓义:商标名翻译的一种有效方法 朱亚军 修辞学习 2005-01-15 期刊 13 英文商标名汉译的翻译原则与策略简介 汪晓芳; 张群 东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03-30 期刊 14 论商标名翻译的审美原则 吴勇; 陈小红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2-01-30 期刊 3 368 15 英汉商标名的文化差异与翻译 佘艺玲 黎明职业大学学报 2001-09-30 期刊共有记录8915条 以上是专业数据库(CNKI等)查到的部分文献,您可以去这里免费求助资料篇目的全文: 文献检索是一门很有用的学科,指依据一定的方法,从已经组织好的大量有关文献集合中查找并获取特定的相关文献的过程。。一般的论文资料检索集合包括了期刊,书籍,会议,报纸,硕博论文等等。记得采纳啊

商务外语研究期刊投稿经验总结

广外的商英还是比较热门的专业~据说商英专业的本科生大部分都不考研,因为出去都有好工作~汗~对外经贸大就不清楚了。广外的初试四门分别为:政治,二外,英语水平考试,翻译与写作。二外我只清楚日语的,前面单词,选择部分比较简单,后面阅读和翻译就有点难度。应该是要把中级上册看完,不过建议你可以把初级的书看完之后再看看原先二级的语法那些,考试难度相当于改革后的日语三级。英语水平考试就真的是考基础了,要多背写单词,词汇量要大。写作与翻译,有一篇概括(summary writing),一篇作文,一篇中译英和一篇英译中。建议多背背张培基的《英译中国现代散文选》,因为翻译中散文类出现的概率较大,去年的那篇中译英就是那本书上的。希望对你有帮助~加油吧 另:广外去年商英的复试分数先是470多分~也算是蛮高的了

全国共有20所开设商务英语专业的大学参与了2015商务英语专业大学排名,其中排名第一的是上海外国语大学,排名第二的是黑龙江大学,排名第三的是上海财经大学,以下是商务英语专业大学排名2015具体榜单:

1、河北师范大学河北师范大学是河北省人民政府与教育部共建的省属重点大学。学校新校区占地1829亩,馆藏图书6万册。学校现有在职教职工2818名,其中专任教师1469人。在职教职工中,正高职人员420人,副高职人员960人,中国科学院院士1人,省级以上各类优秀专家117人次,博士研究生导师145人,各类硕士研究生导师970人。在校本、专科生21838人,研究生4109人,成人教育学生13202人。2、哈尔滨学院哈尔滨学院是哈尔滨市属唯一一所全日制普通本科高等院校。学校占地面积9万平方米,建筑面积7万平方米,拥有教学楼、办公楼、体育馆、运动场、图书馆、学术报告厅和艺术实验中心、物理实验教学中心、现代教育技术中心等8个教学实验中心、14个专业实验室、13个语音室、80个多媒体教室、电子阅览室等教学设施。图书馆藏书丰富,纸质图书百万余册,中外期刊近千种。3、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是教育部直属的全国重点大学,国家“211工程”首批重点建设高校,坐落在首都北京朝阳区。学校校园规划精致,环境优雅,是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事业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的重要基地之一。2010年12月,教育部与商务部正式签署协议,共建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校现任党委书记王玲,校长施建军。4、首都经济贸易大学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创建于1956年,是由原北京经济学院和原北京财贸学院于1995年3月合并、组建的北京市属重点大学。近60年来,学校已发展为拥有经济学、管理学、法学、文学、理学和工学等六大学科,以经济学、管理学为重要特色和突出优势,各学科相互支撑、协调发展的现代化、多科性财经类大学。5、天津外国语大学天津外国语大学是一所以外国语言文学学科为优势学科,文学、经济学、管理学、法学、教育学、艺术学、工学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特色鲜明的高等学校,是全国最早独立设置的八所高等外语院校之一。2010年,经教育部批准,更名为天津外国语大学。

不用准备人的你还不怕啊?

商务外语研究期刊投稿经验分享

不用准备人的你还不怕啊?

需要人家帮你解决感情问题的话,投 知音、爱人、女友等都行,,,你自己写的感情故事/小说什么的文字的话,投 花溪、南风、女友、女报、爱人等比较好,不过,这些杂志社要的风格可能都略带小姿情调。。。青春类的一般在 漂流瓶、少女等上面比较好,,,你自己具体比照下吧。。根据自己的情况上网搜下可以知道得更详细。。祝你好运希望采纳

专著 《探索翻译过程与译者》天津人民出版社2003年12月Investigations of the Translation Process and the Translator《翻译教学与翻译能力发展》天津人民出版社2006年8月On the Development of Translation Competence Through Translation I论文 学习的主动者 未来的开拓人,《英语学习》1999年 更新教材 改革教法 创新课程,《天津高等教育研究》1999年 翻译过程中影响译者的诸多因素,《外国语言文学研究》2000年 英语泛读课教学法新论,《外语与外语教学学术论丛》2000年 神形兼备,意形兼得,《西安外国语学院学报》2000年入选2004年4月出版《中国当代思想宝库》 翻译研究学派的发展实力,《南开学报》2000年7.The Limitations of Equivalent Effect (等效原则之局限)Perspectives: Studies in Translotology Volume 8:3, 2000国际翻译学刊:《视角:翻译学研究》2000年 翻译准则---图瑞翻译理论的核心,《外语与外语教学》2001年11期转载入2002年第一期总第106期《高等学校文科学报文摘》2002年获新时期全国优秀学术成果一等奖 有声思维---翻译内在过程探索,《外语与外语教学》2005年6期2005年为香港现代教育研究会、世界学术期刊协会核心期刊《教育成果研究》、《社科研究》录用 西方翻译实证研究二十年,《外语与外语教学》2006年5期2006年获中国社会科学院入选优秀论文奖,入编《坚持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 科学文化卷》 翻译能力研究---构建翻译教学模式的基础,《外语与外语教学》2007年4期2007年获南开大学“本科教育教学改革与创新”征文评比一等奖 本地化与本地化翻译人才的培养,《中国翻译》2008年5期13.构建翻译专业教学模式---术语学的借鉴意义,《外语与外语教学》 2008年10期14.Process-Orientation in Translation Instruction(翻译教学的过程教学法),第十八届世界翻译大会论文集,外文出版社2008年12月15.认知视角下的翻译思维与翻译教学研究,《外语教学》2010年1期 构建MTI教育特色课程---技术写作的理念与内容,《中国翻译》2010年2期17.莱比锡学派的理论渊源及其贡献,《外国语文》2010年4期 翻译实证研究---理论、方法与发展,2009 年青岛翻译学学科理论系统构建高层论坛论文,《中国外语》2010年6期, 中国人民大学资料中心《语言文字学》2011年1期全文转载 翻译行业的职业趋向对翻译硕士专业(MTI)教育的启示,《外语与外语教学》 2010年3期20.现代技术与应用翻译人才培养,《商务外语研究》2010年1期 实施案例教学,培养职业译者---MTI笔译教学模式探索,《山东外语教学》,2009年6期 多语种网站建设与翻译---语言服务行业主体业务透析,《中国翻译》2013年1期23.从概念整合理论视角试析翻译准则,《中国外语》2014年1期 崇尚质量,追求卓越---国际大学翻译学院联合会(CIUTI)的翻译教育理念,《语言教育》2014年3期译著 《大求索》南开大学出版社2013年9月 (英译汉)其它(合编参编编译等) 《当代西方翻译理论选读》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9年3月出版

商务外语研究期刊投稿经验怎么写

跑偏题了吧…(●—●)

新人第一次写书,第一次投稿给出版社,都是不容易的,第一次总会遇到这样那样的问题。小编下面给大家详细介绍下新人如何投稿给出版社,给新人投稿提供一些具体的帮助。新人如何投稿给出版社  从哪能找到这些出版社的联系方式。  可以根据你的图书选题类别选择相符的出版社,直接去各出版社的官方网站寻找。不过出版社还不算是一线的书籍运作者,图书公司才是在前线战斗的,稍后会讲到出版社与图书公司的关系,先介绍下各领域内做的出色的出版社。  文学社科类: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世界图书出版公司,三联出版社。  学术类:商务印书馆,三联出版社。  外文译作:上海译文出版社,译林出版社。  经济管理类:机械工业出版社,中信出版社。  2、实际上,很多出版社是不用自己征稿的,由于中国特殊的出版政策,严格审批,限制书号,只有特定的出版社可以拿到书号,只有出版社可以开具图书印刷委托书,有了委托书印刷厂才能开机印刷,有个书号才能算是正版图书,进入正规渠道销售。为什么个人无法申请到书号?而大多数民营的图书公司都是无权的,所以只好和出版社合作高价购买书号(实际上书号的获取是免费的),而民营的图书公司或图书工作室其实是一线的图书策划运作者,出版社与图书公司本质上是体制内体制外的区别。  合作方式一般有两种:买书号独立发行出版和直供给出版社出版。  买书号独立发行出版 ,要将成稿给出版社,以出版社的名义代申请书号,书号下来,图书公司交钱买,一般最低的是4k-5k。剩下的工作由图书公司完成,印制前再去出版社开具一个印刷委托书,出版社的工作就到此为止了,图书和版权页都会印有出版社的名字,但是发行等都由图书公司完成,当然收入也是图书公司自己的。  直供给出版社卖版权出版 ,与独立发行的唯一区别就是把书籍印制出来后以最低折扣价卖给出版社,比如4000册不退货,然后由出版社卖成品书,加印再单算折扣,出版社的营销和销售的收入都与图书公司无关。先去小书网站注册帐号,有作家专区,进去后申请就行了。一般都挺简单的,建议去纵横或起点。百度名字就有网站入口。

可以写出我字的演变过程、结构、意思,查我字是如何、怎样、怎么被造出来的,是谁适的。

今个来给大家说说这个开题报告。先来说说官方的解释。开题报告包括综述、关键技术、可行性分析和时间安排等四个方面。篇幅不用过大,但要把计划研究的课题、如何研究、理论适用等主要问题写清楚。内容一般包括:题目、理论依据(论文选题的目的与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方案(研究目标、研究内容、研究方法、研究过程、拟解决的关键问题以及创新点、)条件分析(仪器设备、协作单位及分工、人员配置)、课题负责人、起止时间、报告提纲等。一大堆的理论知识,有的人能看懂,有的看不懂,根据自己的理解说说,开题报告就是一个比任务书更加详细的东西,形式都是一样的,以表格的形式出现,就是里面的内容要比任务书里的多几个。我总结的,开题报告一般都有,“课题的来源、意义,研究目的、内容、方法、手段、步骤、措施,国内外发展状况、动态,拟解决的主要问题”。下面给挨个给大家解释解释吧,又是无聊的理论时间,虽然无聊,但还请大家耐心的看完。如果想真正的学会它,就要先充分的了解它,如果是对照步骤去做,那只能解决暂时你遇到的问题,而不能长久。所以还希望大家可以用心的去了解了解,真正的把它变成自己的东西。等你真的学会了,以后看到别人不会写的时候,你也可以去教教别人,那多牛气,不仅可以帮助别人,还能突显自己的才华。废话不多说,下面来给大家一一的解释解释。其实开题报告也就五大块,“理论依据、研究方案、条件分析、时间安排、参考文献”。由于开题报告的篇幅较大,无法在一张图片上显示出所有内容,所以先讲讲理论,然后再分析实例。一、理论依据你研究的这个课题,需要有理论的支撑,才能保障你的这个研究是有价值的。这个理论可以有多种方式去支撑,也就是研究目的、研究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动态。靠这些去让人信服,你的这个研究不仅有理论支持,是正确的,还是对社会有意义,有好处的。1、研究目的和意义目的和意义要表达的意思基本一样,写出来的东西也基本可以互相使用,所以就一块说了。在写这个的时候,一般有两种写法,第一、根据社会的发展需要,或者是XX东西与人们的联系越来越紧密,利用大学四年学到的知识,不仅能提高工作效率,还能减少工作中的失误、成本,在带给人们方便快捷的同时,也适应了社会的发展需要,还能检测自我动手能力和对学到的知识应用。第二、此次研究(或设计)运用到了学习过的XX知识,并利用XX技术,在原有的基础上,提高XX的工作的效率,不仅能对大学中学到的知识进行一个检测,还能通过实际操作,来加深对知识的巩固和应用。第三、人们在使用XX东西的时候,经常会遇到XX问题,这些问题会带来XX的危害。针对此类问题,设计一款XX,能够解决人们的XX问题,还能提高XX。这三种写法在结构上基本相同,只是切入点不同,第一是从大方面说,“根据社会的发展或是人们中日常能见到、使用的东西,或是工作中经常要用到的东西”。第二是从自己的专业上去说,利用自己学到的知识去研究(或设计)一个什么东西。第三是先说问题,再引出设计的这个东西,而这个东西还能解决这些问题。2、国内外研究现状和动态国内外研究现状和动态也是一个意思,在写这块的时候,需要你查阅大量的相关资料,去深刻的了解你所选定的课题,目前在国内是发展到了什么程度、研究到了什么程度等等,而国外又是一个什么样子。这里的写法也有两种,第一、可以分三块,先写它过去的发展历程,再写目前的研究是什么样子的,然后再说说未来会成为什么。第二、国内外多次召开了什么会议,专门来研究这个东西;国内外有多少学者在研究这个东西,并发表了什么书籍或者文章,还说过什么话;国内外有多少研究机构在研究这个东西,并取得了什么成绩。可以将两点结合写,也可以选择其中一点去写,但最终的目的只是一个,用真实的事例去让人觉得,你的这个研究(或设计)是有意义的。二、研究方案1、研究目标目标就不用解释了吧,如果你是研究,那就要写,通过研究,证明了什么或者是说明了一个什么。如果是设计,那就要写,通过设计这款XX,达到什么效果或起到什么作用。在写这块的时候,可以很简单的用两三句话去写,因为你的目标不能长篇大论吧,目标就要明确简洁。比如,(1)研究天空为什么是蓝的。利 用XX技术,证明天空是蓝色的,并详细解释其中的原因。(2)研究抽烟对人体的危害。利用XX和XX技术,证明抽烟对人体有XX、XX、XX等危害,并列举了数个戒烟的方法,劝诫大家要戒烟。(注:以上(1)(2)两个例子中,所用到的技术,是要和自己专业有关的。)(3)设计一款电子商务网站。通过设计一款电子商务网站,不仅让人们能够正在的做到足不出户就买到自己想要的东西,还能让商店提高综合竞争力。(4)设计一款新型混凝土。通过设计一款新型的混凝土,通过对XX材料的改进,不仅提高了混凝土的质量,也减少了原材料的消耗,大大的减少了成本。最后再说一个老例子,将大象放进冰箱。通过XX技术,将大象成功放进冰箱,检验自己对专业知识的掌握程度和动手的实际操作能力。(注:最后这个例子,大家要自己仔细看了,最后说的话和上面四个都不同。(1)(2)的目的都是通过一个什么东西去证明或说明另一个东西;(3)(4)的目的是便捷人们,对社会发展有意义;而(5)这个,目的是检验自己的所学到的知识,检验自己的动手操作能力。这是一种不同的写法,但也是可以的。)(注:以上所有例子,只为解释该如何写,提供一个写的方向,其中涉及中的专业知识,没有经过仔细的研究,还请以实际情况为准。)2、研究内容研究内容就是你正文所写东西的一个小总结,将自己要写的东西总结一下,有三种写法,第一、可以以提纲的形式来写,也就是将自己正文中的标题写上。第二、针对某些问题,写出解决方案的具体方案,并能带来什么好处。第三,分条来写,也就是总结个几点,然后罗列着写出就可以了。(下面再进行具体的例子具体分析,这里就先说说无聊的理论)3、研究方法研究方法有很多,说几个用的比较多的吧。比较分析法、观察法、文献研究法、案例分析法、调查法、实验法、实证研究法、数学方法、经验总结法、模拟实验法。(1)比较分析法:在资料不多的情况下,无法进行准确的归纳和总结,通过实验后得到的数据与实际的数据进行比较,从而对你的研究进行一定的判断。(2)观察法:使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已有的数据,从数据中获得一定的东西。(3)文献研究法:这个是用的最多的,也是每个论文里基本上都要出现的。文献研究法就是通过调查研究已有的文献,从而获得资料,并对此项研究有一个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我们的论文中一般都会要求写“参考文献”,如果你写了参考文献,那一定会用到文献研究法。(4)案例分析法:对已有的实例进行分析,并从中得到自己所需要的资料,可以是总结出了XX,也可以是对几个案例进行比较后,得到了XX。(5)调查法:通过对XX的调查,得到自己所需要的资料。通过对XX的调查,可以得知XX。(6)实验法:通过正确的实验,对研究或设计进行实验,判断是否会成功,如果成功了,那就证明这个是可以的,如果失败了,也可以写写有什么问题,并是怎么解决的。(7)实证研究法:通过实际的操作,来观察、记录、测定。不断的改变基本条件,来观察事物的变化,并记录在案,最后对数据进行判断,测定出事物与条件的关系。说的简单点,就是观察一个人在白天和黑夜,身体各数值的变化。(8)数学方法:利用数学的专业工具,对事物进行量的处理,得到准确的数字,从而进行一定的说明和判断。比如统计学。(9)经验总结法:不断的进行实际操作,在实际操作中积累经验,并对这些经验进行分析和总结。就比如学习怎么骑自行车,等你学会后,总结一下经验。(10)模拟实验法:有些东西是无法在实现中进行实验的,因为实验器材的没有或者是研究经费的不足,或者是没有某项材料,或者是实验带有一定的危险性。当存在这些情况时,我们会利用计算机进行一定的模拟实验,通过完美的设计,在计算机中设计出和现实中无限接近的实验,就叫做模拟实验。4、研究过程过程这个大家应该都能理解吧,就和把大象放进冰箱一样,第一步,打开冰箱门;第二步,将大象进入冰箱中;第三步,把冰箱门关上。这块写的时候,也有几个框架,大家可以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合理使用。第一个:(1)确定研究题目阶段(2)研究设计阶段(3)收集资料阶段(4)整理、分析、总结资料阶段(5)研究报告的撰写阶段这个就是很简单的一个,先确定题目,再开始设计,设计完成后收集需要的资料,整理好之后开始分析,分析完成后就得总结了,总结好了之后写写研究报告。第二个:(1)选题、明确研究方向(2)对文献进行研究和分析(3)构建基本框架(4)确定研究方法,收集相关资料(5)对研究结果进行分析,形成结论(6)撰写研究报告这第二个和第一个也差不多,有些许改变的地方,但基本上也都一样,大家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合理的使用。5、拟解决的关键问题写这一点的不是那么多,可写可不写,属于可有可无的状态。看自己的实际情况吧。这一块有两种意思,第一种是在设计前,要着重的去解决什么难点问题,突出关键。第二种是设计完成后,在试验或者运行的时候会出现的问题。第一种可以写,不仅能突出中心,说明关键,也能让人清楚的看到你想表达的意思。第二种就有点。。。因为这一点写出来有那么一丝的不太好,也有好处,看自己怎么理解了。好的地方在于,我们不是专业人士,在研究和设计的时候,肯定会出现一些问题,人人都会犯错,这是无可避免的。所以将自己出现的问题写上,是一种查漏补缺,然后再写写通过XX办法,将问题解决,这是知错就改,能达到一种升华的感觉。坏处就是,有的人会觉得,在最后试验或者运行的时候出现了问题,说明你的前期准备工作不足,研究时不够细心,操作时不够严谨。这一块我也说不准,大家还是得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合理的使用。6、创新点这一点也可以说是可有可无的一块,如果有创新那是最好的,是加分点。如果没有,那也不会因此而扣分。如果大家要写这一块的内容,其实很简单,一段话说说你的创新部分,并说说创新的这部分能带来什么好处就可以了。三、条件分析在我们进行研究之前,有一项内容是非常重要的,就是“可行性”。直白一点说就是,你的这个研究(或设计)是否可行,也就是对能进行研究的条件进行全方位的分析。可行性分析包括的内容太多了,“技术可行性、社会可行性、经济可行性、安全可行性、法律可行性等等,”这五个是用的比较多的,也是最基本的,其余的可行性分析,需要大家根据自己研究的课题,再去找其他的可行性分析。1、技术可行性想研究一个课题,得有技术的支持,最基本要有相关的书籍、期刊等资料供你学习和参考,还要有相关的研究为你提供“前车之鉴”。如果是一款设计,得有能构建框架,画图等等工具。如果你要研究月球上有没有生命,火星上有没有水,那。。。2、社会可行性研究或设计的这个东西是要对社会有一定意义的,如果说是那种有点“无聊且毫无用途”的,那就有点“费力不讨好”了。我们要研究或设计的东西首先是要有意义的,这是最起码也是最基本的要求。3、经济可行性这个“经济”有两层意思,第一是你要使用的器材、查阅的资料、要使用的东西等等,这些东西要花的钱,如果这个钱是普通大学生能够承受的,那么可以。如果要花的钱很多,那绝对不行。第二是如果这个研究或设计在“上线”之后,会涉及到了金钱方面,那么就要严谨严谨再严谨,如果是有涉及到钱的部分,产生了金钱的交易,那绝对不能“上线”。4、安全可行性不管你是做什么研究还是设计,首要都是保证安全,如果这项研究或设计带有一定的危险性,比如要用到硫酸、高度电等。那么我们就要先保证自身的安全,再去进行研究或设计,如果无法保障安全,那么这项研究或设计必须马上停止,并进行技术改进和安全措施保障。5、法律可行性咱们所研究或设计的东西,必须在有关的规划、政策、法规的指导下完成,这是绝对不能违背的。好了好了好了,看了这么长的无聊的理论,下面来讲讲实例,从网上找了几个,给大家参考参考,再分析总结一下。话不多说,上图。咱们先来看题目“我国城乡医疗保障制度一体化改革问题与研究”,(这次的图片非常清晰啊)。选题目的。首先写社会新的发展时期,按照XX思想,我研究的这个课题是重要内容。再写现在的不适应发展需求,问题和矛盾逐渐显现。经过深入的研究之后,努力的找出一条能满足大众的。这就是很好的一个例子,三块内容,1、根据社会的需求或发展;2、原来XX有一些问题和不足;3、研究XX很有必要。选题意义。研究XX对XX有很大的作用。然后分三点,从三个方面来说。第一、有利于经济的发展,在大背景下,并简单的说了一下目的,接着就说,在这个时期,出现了什么问题,通过研究后,要其符合发展趋势,致力于推动它的自由、合理的流动,解除后顾之忧,促使经济的发展。第二、有利于什么问题的解决,介绍一下背景后再说通过改革后,能达到什么样的目的,也是解决这个问题的关键,从而能推动什么,为实现什么而创造条件。第三、有利于推动转型。还是先说一下背景,然后再通过社会发展引入到要研究东西上,再说一下好处。大家从整体上看,这三点其实很相似,①总结句,直接说出好处。②介绍背景。③说出问题或者引入到研究上。④将意义扩展,能实现什么,能解决什么问题,能促使什么等等。图2-1中是题目为“超声波倒车测距仪设计”。研究动态①先说这个事物的发展,“汽车发展的飞速,越来越多的人都有了轿车”。②然后立马就说问题,“交通问题也随之越来越多”,这个“随之”承接了上文,写的很好。③然后再具体的分析问题,“为什么交通问题也会越来越多”?因为“刚拿到驾照的人,或者是车龄还不长的人。他们的倒车技术不够熟练”所以“不仅会给自己和他人带来一定的损失,还会引起不必要的争吵”。④那怎么解决问题呢,“设计一款倒车防撞报警器”,而且,一定要写上“针对上述问题”。⑤那这个“倒车防撞报警器具体有什么用呢,能给驾驶员带来什么好处呢,能解决上面说的那些问题吗”。“这个东西能感受到周围的障碍物,并以声音和显示的声音来告诉驾驶员,不仅没了泊车和一直要前后左右探视的困扰,还能扫除视野死角,大大的提高了安全性”。标准的写法,1、事物的发展;2、存在的问题;3、分析问题;4、解决问题;5、作用及好处。研究意义①还是老“套路”先说发展,出现了微波雷达测距、激光测距和超声波测距。②再说不足的地方,技术难度大,成本高。③接着转折,说“我研究的这个东西有什么好”。技术难度不大,成本低廉,适用范围广,并且还同样具有声波传输的基本物理特性。④在升华一下,利用XX特性,并且国外早就有人开始研究了,这个时候,重点来了。在这一块的时候,又转折一下,国外使用的那个东西,比较特殊,很难购买到专用的元器件,推广起来很难。⑤最后这是最最最最重点的,“我”使用的这个,国内就有专门生产的,而且还是通用的,不仅成本低,而且性能好。咱们接着来看下一个。首先来看看题目“全流通时代上市公司并购趋势及对策研究”。从题目来看,这是一个研究性比较强的,在“全流通时代”这个背景下,主要研究的是上市公司的并购问题,在这个问题里,我主要研究的是它的“趋势和对策”。研究目的我们首先来注意一点,他开始写了“研究目的:”,这四个字同学们会问,到底该不该写。还是那句话,有好有坏,询问老师。好的地方是:让人看的更清晰,直观明了。坏的地方是:上面就是让你写研究意义,你再写一遍,重复累赘。这种有好有坏的问题,解决办法只有一个,询问老师。①上来直接一句话点明研究的重要性。“是实现企业快速扩张和资源重新配置的有效途径”,而且,将大背景简单的说一下,并提高一下重要性。“随着全流通时代的到来,并购的浪潮也随之来临”。不光介绍了大背景,还提高了重要性,更厉害的是,用了比喻和夸张的写法。②他这里没有说出问题和不足,而是先说了一下“特点”,然后说了应该“加强”的方面,去推进创新,规范行为。这里写的就上升到了另一个层次,他不是像上面那个一样,直接说出我们都知道哪些问题和不足,而是通过加强,去推进和规范,这是大家非常值得学习的。③他说了在大背景下,实现了这个东西的不断增大,并形成了新的市场环境,然后引出说,在这个新的背景下,分析这个东西的发展趋势,并提出对应的措施。从整体来说,这是一个写的非常好的研究目的。首先说重要性,然后从“背景”切入,将大背景稍微介绍之后,又写出了新的环境,讲出了我的这个研究是在新环境下进行的,不仅有新意,走在了时代的前段,而且很有研究的必要,将意义表达的“淋漓尽致”,最后一句完美的点题,说出了自己要研究的东西。主要研究内容(提纲)先说两点需要大家注意的地方:第一、他的这个在“主要研究内容”后有一个“(提纲)”,因为要求里已经说了,可以写研究内容,但也可以写提纲,所以,人在下面才写了提纲。如果没有这个要求,但你还想写,在写之前,要问老师,老师说可以,那就可以写。第二个需要注意的地方,大家可以看到,他一开始就写了“二、本课题的主要研究内容(提纲)”,他在这里已经写了“二”,而下面开始,还用了“一、二、”。我个人认为,这样写有些不妥,会让人看的有些混乱,不清晰。如果是我个人的话,我会用“1、2、3和(1)(2)(3)或者是①②③”。如果没有严格要求的话,大家可以随意使用,但如果是有要求,必须让用“一、二、三和1、2、3”,那大家就只能按照要求来,但如果没有要求,我认为下面的内容不能和上面的使用同一个“大写数字”来表达。其实这个“提纲”就和你正文里的各个标题一样。一、绪论,然后分了三块,分别写了“新市场环境、发展趋势和对策”,最后是总结。这没什么好说的,只能说,这个提纲非常有助于你写论文。咱们来看第四个,这是一个题目为“会议产业核心竞争力评估研究”,主人公是“会议产业”,要研究它的核心竞争力,主要的研究方向是,对它的核心竞争力进行评估。咱们先来看研究目的。上来直接就说,本次研究目的体现在三个方面。第一、先梳理国内的发展现状,再梳理国外的,然后进行分析,明确国内的和国外的有什么不同。第二、从外部和内部进行分析,明确影响因素。第三、弄出评价指标,进行实证分析后得出结果,然后提出相关的、合适的、合理的建议与对策。我们应该可以看出,他写的这个研究目的其实很简单,①分析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对比;②分析内部与外部,找出影响因素;③用评价指标进行实证分析,得出结果,提出建议和对策。下面来说说研究意义,他是分了两点,“理论意义和实际应用价值”。其实两个可以写到一起,或者是直接分为第一点和第二点也挺好,这样写也不错,有了明确的小标题,让人看的更清楚和清晰。第一、理论意义。先说国外的研究比较厉害,国内的还处于起步阶段,通过研究后,希望能完善理论。第二、实际应用价值发展的不行,处于起步阶段,所以建立一个,非常的重要,不仅能增强核心竞争力,还能促进发展。如果大家有好好看前面三个,那么在看第四个的是,大家应该已经明白了其中的“套路”,如果你没看出来,那就只有两个原因了,要不是你没有好好的看,要不就是我写的不行,我想大部分人应该都会选第二个。不管是理论意义,还是实际应用价值,第一、我不建议大家写出“小标题”,虽然能让人看的清晰,但同样也会挑你的毛病。你的实际应用价值写的不准确,没有说出能用在什么具体的事物上。第二、如果你想让字数能多一点的话,可以写的饱满一点,但如果字数要求不是很多,就别写那么多的废话了。别以为长篇大论,老师就不会看了。遇到严格的老师,你的论文里不能有一句废话。例一:①理论意义本文通过以北京市和上海市为例,对国内的会议产业核心竞争力进行研究,并和国外进行了分析、对比,得出一套可以提高水平和完善制度的研究报告。②实际应用价值通过对国内外会议产业的核心竞争力进行对比和分析,建立一套具有普遍意义的核心竞争力评价体系,并应用到国内会议产业当中,增强国内产业的核心竞争力,促进可持续发展。例二:本文通过以北京市和上海市为例,对国内的会议产业核心竞争力进行研究,并和国外进行了分析、对比,得出一套可以提高水平和完善制度的研究报告,并应用到国内会议产业当中,增强国内产业的核心竞争力,促进可持续发展。最后还是要说那句话,以上的所有分析,全为个人总结,大家一定要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并多多和老师交流。有什么说的不对的地方,还请大家多多指出,多多提出意见,同时也希望能和大家多多的交流,共同探讨写论文的技巧,帮助大家一边学习一边进步。

商务外语研究期刊投稿

主要科研成果科研项目: 主持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认知语料库语言学视阈下的英汉话语隐喻对比研究” (项目批准号:14BYY005)。 主持教育部留学回国人员科研启动基金“商务话语中的隐喻研究:认知社会语言学视角” (2013年6月)。 主持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商务话语的批评隐喻分析:基于语料库方法”(项目批准号:12YJC740092)。 参与北京市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北京商务人才外语沟通能力的语言学理论基础研究”,并主持子项目“商务语用学”( 项目批准号:14WYA006)。 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基于技能习得理论的反馈有效性调节机制研究” (2014年)。 参与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面向中国学生的英语动词语法错误自动检查研究” (项目批准号:14YJC740006)。 参与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当代商务语言的社会语言学研究”(项目批准号:10YJA740029)(2010年)。 主持对外经贸大学教务处项目“综合英语类课程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研究”(2014年)。 主持对外经贸大学研究生院项目“《认知语言学》课程建设”(2009年)。 主持对外经贸大学教务处项目“英语专业保送生班《综合英语》课程教学研究” (2009年)。 主持对外经贸大学科研处项目“转喻的认知语用研究”(2008年)。 主持国家基础教育试验中心外语教育研究中心全国基础教育外语教学研究资助金项目2006—2007年度立项课题《中学生语用能力学习研究》。 论文: Metaphor use in Chinese and US corporate mission statements: A cognitive sociolinguistic approach, 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s, 2014 (1) Book review: Researching Discourse in Business G Discourse Studies, 2014 (2) Book review: A Method for Linguistic Metaphor I Metaphor and Symbol, 2014 (1) 基于隐喻使用的《商务英语综合教程》评估,《外语界》,2013年第4期。 “如果”独立条件句:基于心理空间—转喻推理模型,《外语教学》,2013年第4期。 美国情报机构的隐喻研究评述,《情报杂志》,2013年第8期。 OECD教育公平政策的话语分析,《全球教育展望》,2013年第4期。 Book review: Critical Discourse Analysis and Cognitive S Discourse Studies, 2012 (5) 基于语料库工具Wmatrix的隐喻研究,《外语教学》,2012年第3期。 基于语料库方法的隐喻使用研究:以中美媒体甲流新闻为例, 《外语学刊》,2012 年第1期。 Book review: Metaphor Analysis: Research Practice in Applied Linguistics, Social Sciences and the H Discourse Studies, 2011 (4) Book review: Researching and Applying Metaphor in the Real W Metaphor and the Social World, 2011 (2) Towards Business Pragmatics, Asian ESP Journal, 2011 (1) 教育公平话语的积极隐喻分析,《华文教学与研究》,2011年第3期。 人名专有名词的转喻研究,《商务外语研究》,2011年第2期。 转喻的原型观,《北京科技大学学报》,2010 年第3期。 语用学与认知语言学的互补性,《21世纪报教学周刊》2007年12月 序言与礼貌策略,《语文学刊》2007年第8期。 “in”与“里”的容器图式解释,《浙江万里学院学报》2007年第6期。 误解与言语行为转喻,《外语教学》2007年第2期。 从中学英语公开课的利弊看其评价标准的转变,《基础教育外语教学研究》2007年第2期。 《红楼梦》中请求语的分析,《外国语言文学研究》2006年第3期。 分步骤实施阅读 高效率习得语言,《21世纪报教学周刊》2006年8月。 《语言学新解》评介,《外语与翻译》2006年第1期。 互动式话语中的偏离式连贯与误解,《外国语言文学研究》2005年第3期。 偏离式连贯、连贯、误解,《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5年第4期。 改革高级英语教学 提高语言综合技能,《21世纪报教学周刊》2005年5月。 误解与连贯,《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2期。 也谈刻意误解,《外语研究》2005年第2期。 《熟语及其理解的认知语义学研究》评介,《外语与外语教学》2004年第8期。 致使结构的认知分析,《外国语》2002年第4期。 语用失误研究在中国,《外语与外语教学》2002年第3期。 《语言和语言学的认知探索》评介,《外语教学与研究》2002年第2期。 礼貌的得体性,《外语教学》2002年第1期。 翻译中的认知联系,《山东外语教学》2002年第1期。 “The+名词”结构的认知分析,《外语学刊》2002年第1期。 从认知角度看语用失误,《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1年第6期。 《认知语言学概论》评介,《外语与翻译》2001年第4期。 心理空间理论与翻译,《上海科技翻译》2001年第4期。 专著: 《隐喻与话语》,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13。 《语用和认知概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 《误解的认知研究》,安徽大学出版社,2006。 参编专著与教材: 《科技英语阅读》,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7。 《语言交际研究与应用》,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 《英美戏剧》,安徽教育出版社,2003。 《美国小说》,安徽教育出版社,2003。 《英诗助读》,安徽教育出版社,2000。 译著: 蟹(英译汉),《外国文学》,2001年第4期(收入陈思和主编《2001年中国最佳翻译文学》,春风文艺出版社,2002。) 美国梦(英译汉),《外国文学》,2001年第4期。(收入李德恩、马文香主编《后现代主义文学导读》,河南大学出版社,2007。) 湖边(英译汉),《大洋洲文学》,安徽大学出版社,1999。 获奖: 《语用和认知概论》(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8年)获2008年北京市社会科学理论著作出版基金资助。 《语用和认知概论》(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8年)获2009年对外经贸大学学位与研究生教育优秀成果奖。

核心期刊论文: 冯捷蕴,2012,世界遗产旅游:在理想和现实之间,《旅游学刊》(CSSCI的A类期刊),第4期; 冯捷蕴,2011,北京旅游目的地形象的感知——中西旅游者博客的多维分析,《旅游学刊》(CSSCI的A类期刊),第9期,“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信息网”全文收录; 冯捷蕴,2010,话语混合与全球本土化——北京旅游推广话语的个案研究,《旅游学刊》(CSSCI的A类期刊),第9期,“北京旅游发展研究基地”全文转载; 冯捷蕴,2014,美国环境新闻报道的话语研究——以“哥本哈根气候峰会”为例,《外语学刊》,(CSSCI的C类期刊),第5期; 冯捷蕴,2014,《旅游话语研究:理论与实践》述评(CSSCI的C类期刊),《旅游学刊》,第1期; 冯捷蕴,2013,商务话语研究的回顾及其展望,《中国外语》(CSSCI的C类期刊),第6期; 冯捷蕴,2013,中西媒体危机话语的研究,《江淮论坛》(CSSCI的C类期刊),第5期; 冯捷蕴,2004,中国大陆的文化价值观:以2004年网络广告内容分析为例,《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CSSCI的C类期刊),第5期; 冯捷蕴、黄国文,2000,语篇、功能、语言教学——“语篇、语言的功能”国际会议学术纪要,《外国语》(上海外国语大学学报)(CSSCI的C类期刊),第2期; Jieyun Feng & Rining Wei, 2015, Implementing CLIL for Young Learners in an EFL Context beyond E English Today, 31(1): 55-60 (SSCI来源期刊); Juelin Yin & Jieyun Feng & Yuyan Wang, Social Media and Multinational Corporations’ Environmental Crisis inChina: The Case of ConocoPhilips Oil Spill IIEEE Transactions on Professional Communication(in press) (SSCI来源期刊); Peng Wu & Jieyun Feng, Review Paper: How to Do Critical Discourse Analysis: AMultimodal Introduction,Discourse & Communication, Issue 2 (SSCI来源期刊); Ming Liu & Jieyun Feng, Review Paper: Political Discourse Analysis: A Method forAdvanced Students,Discourse & Communication, Issue 2 (SSCI来源期刊); Rining Wei & Jieyun Feng, Review Paper: Critical ELT Practices in Asia: Key IssuesPractices and Possibilities, World Englishes, Issue 6 (SSCI来源期刊); Peng Wu & Jieyun Feng, Review Paper: Communication Research Methods, Journal of Communication, Issue 1 (SSCI来源期刊); Jieyun Feng, Review Paper: Sociolinguistics of Globalization, Journal of Intercultural Pragmatics, Issue 3 (SSCI来源期刊); Jieyun Feng, Review Paper: Discourses of CulturalChinain the Globalizing Age,Journal of Sociolinguistics, Issue 5 (SSCI来源期刊); Jieyun Feng, Review Paper: Remaking of Face and Community of Practice: AnEthnographic Study of What ELT Reform Means to Local and Expatriate Teachers in Today’s China, Discourse & Society, Issue 3 (SSCI来源期刊)其它论文: Jieyun Feng & Doreen Wu, Changing Ideologies and Advertising Discourses inChina:A Case Study of Nanfang DJournal of Asian Pacific Communication,Issue 2, John Benjamin’s Publishing Company,UK; Jieyun Feng & Doreen Wu, Multilingualism in Hong KJournal of Multicultural DRoutledge,UK; Jieyun Feng & Doreen Wu, Cultural Value Change in MainlandChina’s CommercialD Chapter 5 inDiscourse as Cultural Struggle(edited by Xu Shi) Hong Kong: Hong Kong University Press; Jieyun Feng,Doreen Wu & Chan CY, Glocalization in Hong Kong and Mainland Chinese Web A Journal of China Media Research, Issue The AmericanChinese Media Research Association and Communication Studies Institute of Zhejiang University; 冯捷蕴,2014,探索孔子学院的特色化发展之路──访澳大利亚格里菲斯大学旅游孔子学院副院长丁培毅,《世界教育信息》,第1期; 冯捷蕴、田丽园,2014,中美媒体话语的软实力比较研究——以人民币升值为例,《商务外语研究》,第10期; 冯捷蕴、张楠,2013,中澳媒体话语的跨文化的研究——以力拓间谍案为例,《中国社会语言学》,第3期; 冯捷蕴、吴东英,2012,《南方日报》广告话语的意识形态变化个案研究,《商务英语跨学科研究新进展》,王立非、徐珺主编,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 冯悦、冯捷蕴,2011,北京城市形象的媒体话语分析——以《纽约时报》为镜,《商务外语研究》,第5期;北京市旅游行业协会主办的《旅游业动态》全文收录(2010年第9期); 冯捷蕴、黄国文,2008,“加的夫语法”在中国,《系统功能语法入门:加的夫模式》,黄国文、何伟、廖楚燕等著,北京大学出版社; 冯捷蕴、吴东英,2007,广告话语的结构重叠和中国社会的变迁——以1980年和2000年《人民日报》的广告为例,《传播与社会学刊》,第2期,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 吴东英、冯捷蕴、卢志鸿、陈瑞端、姚喜双,2004,国内外媒体语言研究的回顾和展望,《媒体语言大 家谈》,姚喜双、郭龙生主编,经济科技出版社; 冯捷蕴,2000,A Systemic Functional Analysis of “NGp+of+NGp” Constructions in English, 《中山大学学报论丛》,第6期; 冯捷蕴,1999,一个英语歧义句的功能句法分析,《中山大学学报论丛》,第5期; 冯捷蕴著,2014,《广告话语与中国社会的变迁》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 许德金,冯捷蕴等著,2012,《后奥运时代北京文化资本与城市形象》 ,中国商务出版社; 王立非、江春、史兴松、冯捷蕴 编著,2014,研究生《高级商务英语教程1》,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 “Corporate Communication Practice and Trends: The Case of China in 2010”, CorporateCommunication International, City University of New York, USA

  • 索引序列
  • 商务外语研究期刊投稿经验
  • 商务外语研究期刊投稿经验总结
  • 商务外语研究期刊投稿经验分享
  • 商务外语研究期刊投稿经验怎么写
  • 商务外语研究期刊投稿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