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期刊知识库 > 中国法律评论期刊

中国法律评论期刊

发布时间:

中国法律评论期刊

《中国法学》《法学研究》《中外法学》《法学家》《法学》

出版社: 法律出版社; 第1版 (2008年8月1日)外文书名: China Law Review Volume 2平装: 207页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开本: 16ISBN: 9787503686672条形码: 9787503686672尺寸: 28 x 4 x 4 cm重量: 499 g内容简介《中国法律评论(第2卷)》想做的,就是一件推进法学中西交流的事情。《中国法律评论(第2卷)》有三个版本形式:内地简体字版、台湾繁体字版、英文版,简体字版先期出版,我们力图收集当代华语学者的上佳表现,并以中英文版的三种面目展现给世人。一位学者的一篇文章,将以三个版本,就教于海内外学人,犹如三种声道的同声传译,将“妆罢低声问夫婿,画眉深浅人时无?”的问题传播到两岸四地与七洲。或许今日中国法学学术与实践尚不够成熟,但《中国法律评论(第2卷)》仍然要将这尚不成熟的、但终将成长的华人表现,推到世界面前。与此同时,我们也将收入国际学者的上乘表现,这不仅是一种对比,也是一种沟通、鞭策,还是一种“世界工厂”的全球化式的表现。

一般认为最具有影响力的是《法学研究》、《中国法学》和《中国社会科学》

我国比较权威的法学期刊有:《中国社会科学》、《法学研究》、《中国法学》。《中国社会科学》是中国社会科学院主管并主办的综合性社会科学期刊,1980年1月创刊,系月刊。主要发表我国人文社会科学领域最新和最重要的学术研究成果。创刊以来,《中国社会科学》始终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关注重大现实问题;坚持刊物的学术性,追求学术创新和学术规范。中国法学杂志社是中国法学会直属的负责编辑出版发行法学期刊的学术机构。中国法学会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团体,是中国法学界、法律界的全国性群众团体和学术团体,是党和政府联系广大法学工作者、法律工作者的桥梁和纽带,是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推进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重要力量。中国法学杂志社目前主要负责编辑出版发行《中国法学》,并与上海市法学会合作创办了连续性的法学学术理论书刊--《东方法学》。《法学研究》坚持学术性、理论性的办刊宗旨,坚持精品意识,实行"双百方针",重视基本理论的研究,致力于反映我国法学研究的最新成果和最高学术水平,建立、完善和更新我国法学各学科的理论体系。提倡研究方法的创新,鼓励实证研究,扶持弱势学科、新兴学科和交叉学科,培养和扶持年轻作者,开展学术批评,倡导学术规范。

中国法律评论期刊点评

一般认为最具有影响力的是《法学研究》、《中国法学》和《中国社会科学》

出版社: 法律出版社; 第1版 (2008年8月1日)外文书名: China Law Review Volume 2平装: 207页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开本: 16ISBN: 9787503686672条形码: 9787503686672尺寸: 28 x 4 x 4 cm重量: 499 g内容简介《中国法律评论(第2卷)》想做的,就是一件推进法学中西交流的事情。《中国法律评论(第2卷)》有三个版本形式:内地简体字版、台湾繁体字版、英文版,简体字版先期出版,我们力图收集当代华语学者的上佳表现,并以中英文版的三种面目展现给世人。一位学者的一篇文章,将以三个版本,就教于海内外学人,犹如三种声道的同声传译,将“妆罢低声问夫婿,画眉深浅人时无?”的问题传播到两岸四地与七洲。或许今日中国法学学术与实践尚不够成熟,但《中国法律评论(第2卷)》仍然要将这尚不成熟的、但终将成长的华人表现,推到世界面前。与此同时,我们也将收入国际学者的上乘表现,这不仅是一种对比,也是一种沟通、鞭策,还是一种“世界工厂”的全球化式的表现。

中国法律评论期刊官网

中国法学北大法律评论还有很多大学都有法律评论这类的刊物不过中国知网就一切都搞定了吧。。。

出版社: 法律出版社; 第1版 (2008年8月1日)外文书名: China Law Review Volume 2平装: 207页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开本: 16ISBN: 9787503686672条形码: 9787503686672尺寸: 28 x 4 x 4 cm重量: 499 g内容简介《中国法律评论(第2卷)》想做的,就是一件推进法学中西交流的事情。《中国法律评论(第2卷)》有三个版本形式:内地简体字版、台湾繁体字版、英文版,简体字版先期出版,我们力图收集当代华语学者的上佳表现,并以中英文版的三种面目展现给世人。一位学者的一篇文章,将以三个版本,就教于海内外学人,犹如三种声道的同声传译,将“妆罢低声问夫婿,画眉深浅人时无?”的问题传播到两岸四地与七洲。或许今日中国法学学术与实践尚不够成熟,但《中国法律评论(第2卷)》仍然要将这尚不成熟的、但终将成长的华人表现,推到世界面前。与此同时,我们也将收入国际学者的上乘表现,这不仅是一种对比,也是一种沟通、鞭策,还是一种“世界工厂”的全球化式的表现。

律检小北 不错

媒体名称 中国法律评论 刊号 10-1210/D 类别 期刊 主管单位 司法部 主办单位 法律出版社 语种 汉语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能查具体上什么网:不详

中国法律评论期刊排名

《中国法学》《法学研究》《中外法学》《法学家》《法学》

比如:电子科学学刊电工技术学报电子学报电信科学等等

一般认为最具有影响力的是《法学研究》、《中国法学》和《中国社会科学》

我国比较权威的法学期刊有:《中国社会科学》、《法学研究》、《中国法学》。《中国社会科学》是中国社会科学院主管并主办的综合性社会科学期刊,1980年1月创刊,系月刊。主要发表我国人文社会科学领域最新和最重要的学术研究成果。创刊以来,《中国社会科学》始终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关注重大现实问题;坚持刊物的学术性,追求学术创新和学术规范。中国法学杂志社是中国法学会直属的负责编辑出版发行法学期刊的学术机构。中国法学会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团体,是中国法学界、法律界的全国性群众团体和学术团体,是党和政府联系广大法学工作者、法律工作者的桥梁和纽带,是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推进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重要力量。中国法学杂志社目前主要负责编辑出版发行《中国法学》,并与上海市法学会合作创办了连续性的法学学术理论书刊--《东方法学》。《法学研究》坚持学术性、理论性的办刊宗旨,坚持精品意识,实行"双百方针",重视基本理论的研究,致力于反映我国法学研究的最新成果和最高学术水平,建立、完善和更新我国法学各学科的理论体系。提倡研究方法的创新,鼓励实证研究,扶持弱势学科、新兴学科和交叉学科,培养和扶持年轻作者,开展学术批评,倡导学术规范。

中国法律评论期刊点评模板

1、《法学》月刊  2、《中国法学》  3、《北大法律评论》  4、《民主与法制》  5、《中外法学》  6、《法学研究》  7、《法学杂志》  8、《法学家》  9、《政法论坛》  10、《现代法学》  11、《当代法学》  12、《法商研究》  13、《法律科学》  14、《法学论坛》  15、《政治与法律》  等等。

出版社: 法律出版社; 第1版 (2008年8月1日)外文书名: China Law Review Volume 2平装: 207页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开本: 16ISBN: 9787503686672条形码: 9787503686672尺寸: 28 x 4 x 4 cm重量: 499 g内容简介《中国法律评论(第2卷)》想做的,就是一件推进法学中西交流的事情。《中国法律评论(第2卷)》有三个版本形式:内地简体字版、台湾繁体字版、英文版,简体字版先期出版,我们力图收集当代华语学者的上佳表现,并以中英文版的三种面目展现给世人。一位学者的一篇文章,将以三个版本,就教于海内外学人,犹如三种声道的同声传译,将“妆罢低声问夫婿,画眉深浅人时无?”的问题传播到两岸四地与七洲。或许今日中国法学学术与实践尚不够成熟,但《中国法律评论(第2卷)》仍然要将这尚不成熟的、但终将成长的华人表现,推到世界面前。与此同时,我们也将收入国际学者的上乘表现,这不仅是一种对比,也是一种沟通、鞭策,还是一种“世界工厂”的全球化式的表现。

1.《法治的脸谱》,中国检察出版社2004年版;2.《法治的声音》,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3.《主观违法要素理论——以目的犯为中心的展开》,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4.《犯罪构成理论:比较研究与路径选择》, 法律出版社2010年版。 1.《刑法总论》,【日】山口厚著,(独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2.《从新判例看刑法》【日】山口厚著,(与刘隽合译,第一译者),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年9月版。 1.无情的法律与理性的诠释——许霆案的深层解读(第二主编),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2.和谐社会语境下刑法机制的协调(副主编),中国检察出版社2008年版。3.金融犯罪的全球考察(副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4.犯罪与行政违法行为的界限及惩罚机制的协调(副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1.《刑法分论》(谢望原、赫兴旺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第1版,2011年第2版。2.《刑法总论精释》(陈兴良主编),人民法院出版社2010年第1版,2011年第2版。 (一)犯罪论体系序列 犯罪概念的分层含义与阶层犯罪论体系的再宣扬——以“教唆不满十八周岁的人犯罪”的规范理解为切入, 《法学评论》2015年第2期;   重构我国犯罪构成理论的宣言与自省,《中外法学》2010年第1期; 犯罪构成理论体系改造研究的现场叙事——兼对一种改良论主张的若干评论,《法律科学》2009年第2期(转载于《报刊复印资料·刑事法学》2009年第4期); 重构我国的犯罪构成理论:基本依托和意义所在,《法学评论》2008年第6期; 期待可能性的体系地位,《金陵法律评论》2008年春季号; 违法性理论的应然位置,《国家检察官学院学报》2007年第4期(转载于《报刊复印资料·刑事法学》2007年第11期); 关于德日犯罪论体系的若干辩驳,《云南法学》2008年第3期;(收入于改之、周长军教授主编:《刑法与道德的视界交融——西原春夫刑法理论研讨》,中国人民公安 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重构我国犯罪构成体系的目标定位——二阶层、三阶层还是四阶层?载冯军主编:《比较刑法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12月版。 重构我国犯罪构成理论所面临的基本课题,载梁根林主编:《犯罪论体系》,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5月版。 刑事领域的违法性冲突及其救济——以社会危害性理论的检讨和反思切入,与梁根林教授合著,载陈兴良主编:《刑事法评论》,第10卷,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二)刑法基础理论序列 刑法规范的供给不足及其应对,《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14年第2期; 刑罚积极主义立场下的刑法适用解释,《中国法学》2013年第4期; 论刑法用语德明确性与概括性,《法律科学》2013年第2期; 行为犯概念否定论,《政法论坛》2013年第6期; 应否允许抽象危险犯反证问题研究,《法商研究》2013年第6期; 善待罪刑法定——以我国刑法第3条的检讨和反思切入,《法学评论》,2005年第3期(报刊复印资料《刑事法学》2005年第8期转载); 论刑法适用中的隐性不平等——以刘海洋事件为视角的考察,《法律科学》,2004年第2期(报刊复印资料《刑事法学》2004年第5期转载); 刑事一体化:梳理、评价与展望——一种学术史意义上的现场叙事,载陈兴良主编:《刑事法评论》,第14卷,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三)主观违法要素与目的犯研究序列 非法定目的犯的甄别与定位——以伪造货币罪为中心,《法学评论》2007年第1期(报刊复印资料《刑事法学》2007年第4期转载) 论金融罪的非法占有目的,《法学杂志》,2008年第4期;   论中国刑法中的典型的法定目的犯,《法学杂志》,2006年第1期; 论目的确定的推定化,《当代法学》,2008年第2期(报刊复印资料《刑事法学》2008年第6期转载) 论主观违法要素的地位与范围,《刑事法评论》第17卷,2006年3月版; 论主观违法要素理论的诞生与发展,《刑事法探究》第一卷,2007年5月版。(四)财产犯一般理论序列 论刑法介入财产权保护时的考量要点,《中国法学》2011年第6期; 论刑法对财产权保护中的均衡性原则,《法学》2011年第5期;(五)刑法适用具体问题研究序列 论抢劫罪与强拿硬要型寻衅滋事罪之间的关系——以孙某寻衅滋事案为切入点,《法学》2015年第2期; “情节较轻”的认定应不考虑法定从宽情节——以防卫过当故意杀人行为的量刑为切入,《法学杂志》2014年第10期; 累犯情节前置论,《法学》2014年第7期; 死刑案件裁量过程中的司法软骨病及其祛除,《法学》2013年第10期; 恶意散布他人捏造事实行为之法律定性,《法学》2013年第6期(报刊复印资料《刑事法学》2012年第11期转载); 绑架罪既遂标准的重新论证,《法学评论》2012年第1期; 论绑架罪的修正构成的理解与适用——兼评修正案对绑架罪的修改,《法学家》2009年第3期(报刊复印资料《刑事法学》2009年第11期转载); “躲猫猫事件”发生的根源在于制度性缺陷,《法学》2009年第4期; 利用ATM故障恶意取款案法律性质辨析,《法学》2008年第2期;   许霆案背后的几点反思,《法制日报》理论版,2008年1月20日。 拐卖幼女并奸淫行为之定罪量刑,《法学》2007年第10期; “奸淫被拐卖的妇女”应如何理解,《法制日报》理论版,2007年9月9日。 论军警人员抢劫行为之法定刑适用,《法学杂志》,2007年第4期(报刊复印资料《刑事法学》2007年第10期转载) 持假枪抢劫该如何定性,《法制日报》理论版,2009年4月8日。 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人绑架致使被绑架人死亡之法律适用,,《人民检察》,2007年第9期; 典型案例的标本价值,《人民检察》,2008年第7期; 求仁而得仁,何怨?《人民检察》,2007年第15期; 婚内强奸犯罪化应该缓行,《刑事法判解》第4卷,2001年版; 死刑犯的生育权,《刑事法判解》第5卷,2002年版。 超越与缺憾——苏力“一个不公正的司法解释总置评”,《刑事法评论》,第13卷,2003年版。(六)其他在《南方周末》、《法制日报》、《检察日报》、《时代潮》等报纸、杂志上发表法学随笔20余篇;在《北京商学院学报》、《现代财经》、《财会月刊》等杂志上发表经济类论文5篇(2000年以前) 。

  • 索引序列
  • 中国法律评论期刊
  • 中国法律评论期刊点评
  • 中国法律评论期刊官网
  • 中国法律评论期刊排名
  • 中国法律评论期刊点评模板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