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期刊知识库 > 宁波经济丛刊投稿经验总结怎么写

宁波经济丛刊投稿经验总结怎么写

发布时间:

宁波经济丛刊投稿经验总结怎么写

一) 经济全球化带来的有利因素1、可以充分地利用外资 2、资本的进入带来了实用技术、管理经验和企业创新精神 3、资本的进入有利于我国国有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4、外资进入有助于解决发展中国家剩余劳动力就业问题 5、经济全球化促进了发展中国家的金融市场的完善,有利于发展中国家的货币化和金融深化 6、资本的进入有利于非市场经济国家的经济转型(二) 经济全球化带来的弊端1、大量外资的进入容易造成债务负担,可能引发国际债务危机。如1995年墨西哥爆发了重大的国际债务危机。 2、外资进入对民族资本和民族工业冲击较大 3、经济全球化使发展中国家生态环境和可持续发展的矛盾日益尖锐 4、跨国资本的进入增大了金融市场的投机性和风险度,容易给短期投机资本冲击较虚弱的发展中国家国内市场造成可乘之机 5、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发展中国家经济转型充满了动荡和起伏 6、经济全球化加速了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之间经济发展的不平衡 7、经济全球化在一定程度上损害了发展中国家的经济主权

应届毕业生网论坛BBS2981102015新闻宣传工作总结回复 1 楼 2015-11-30  20XX年度,在上级部门的领导和指导下,我校的新闻宣传工作以“科学发展观重要思想”为指导,以“内聚合力、外塑形象”为指导原则,以提升和加强内外宣传工作为突破口,紧紧围绕创建教育现代化这个中心工作,加强教育宣传队伍的培训工作,进一步调动校级通讯员宣传报道的积极性。充分发挥各级各类新闻媒体和学校自身网站的作用,多角度,多层次的开展内、外宣传工作,开创了我校新闻宣传工作的新局面。据统计,我校共有三十余篇报道刊发国家、盛市级刊物《中国教育报》、《湖北日报》、《长江日报》、《武汉晚报》、《武汉晨报》、《楚天金报》、《武汉特教》、《武汉残疾人》等上。其中,有以《吴玺劳:新洲特校的“三元校长”》为题的关于特校校长吴玺劳勤政廉洁、身先士卒的事迹报道、有关于聋人教师李磊身残志坚、恪尽职守的《失聪大学生李磊一人身兼特教学校“四大员”》的人物报道、有关注办学特色的《新洲重度残疾儿童享受“送教上门”》、《一个孩子的开学典礼》、《市残联高度肯定新洲“送教上门”》、《特教老师送教上门》 等报道,还有展现对外交流的《新加坡大学生关爱新洲残疾儿童》的报道 ,还有盛市、区电视台视频新闻6篇。一系列报道充分展示我校广大干部职工爱岗敬业、默默奉献的精神风貌 ,展现了我校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办学理念,为加快我校特色发展和提高社会知名度提供了强有力的思想保证、精神动力和舆-论支持。为进一步宣传我校的办学特色和办学成果创造了良好的舆-论氛围。  我们的主要做法是:  一、深化认识,加强组织领导,营造良好报道环境  宣传工作能否抓出成效,取决于单位领导的认识和重视程度。为保证我校宣传报道工作目标的完成,学校成立了由校长任组长,办公室主任具体负责,四名校级通讯员为主要成员的校宣传报道小组,制定了宣传报道工作制度,在财力、物力上给予大力支持,配备了电脑、打印机、照相机等设备,为搞好宣传报道工作提供了良好的硬件环境。  二、制定措施,加强新闻宣传。  一是制定《信息宣传制度》,其中包括座谈制度、日常业务工作宣传流程、会议及活动宣传流程、媒体联络流程、奖惩制度等,为今后的新闻宣传工作有了一个明确的规定。二是继续加强对外宣传力度,通过召开信息工作会议对重点、难点、有价值新闻进行挖掘和再加工,使之具有深度和广度,提高被媒体采用率。三是加大业务技能培训力度和跟进考核制度在请专家到我校进行写作知识的专业培训后,对参加考核人员进行考核,对培训内容进行梳理和总结,巩固培训成果。四是对校内宣传资料进行更新及深化对已有宣传材料进行更新和在加工,必要时采取新的形势和手段进行宣传。五是对外也制定了相应的沟通机制和策略  三、培养骨干,发挥带动作用,加强宣传报道队伍建设  1、加强教育宣传领头羊建设。为加大宣传力度,保证宣传质量,我校安排办公室主任具体负责宣传报道工作,推荐她多次参加区宣传报道员培训活动。根据上级要求制定了学校宣传工作年度目标,要求每月在区级以上媒体发表稿件不少于5篇,保证了我校宣传工作的稳步开展。  2、不断加强通讯员队伍建设。我们从学校教师中按学科选取4名有一定的文字功底、懂得摄影技术和电脑技术的老师,聘请了他们为兼职通讯员并颁发了聘书。定期开展通讯员培训活动,提高通讯员写稿水平,要求他们及时向上级媒体投稿。全校5名宣传骨干,积极投身到新闻宣传工作之中,克服各种困难,牺牲休息时间,坚持不懈地写稿、发稿,每年所发表的信息稿件占单位发稿总量的90%以上,为学校新闻宣传工作上台阶发挥了骨干带动作用。  四、突出重点,增强宣传实效,多渠道、全方位挖掘新闻线索  1、结合学校工作安排和重大活动,主动在媒体上报道。今年,尤其是第一学期我校举行的重大活动较多,不断有省市级领导专家莅临我校指导工作。2月9日,春节前夕,区纪委书记耿洪山一行受区委书记张-林委托到区特校开展调研工作并看望全体教职工;教师节前夕,区委宣传部长易金莲一行来校慰问全体教师;09年3月,湖北经济学院来校设立“爱心基地”并举行挂牌仪式,聋人教师李磊受武汉市人民政府表彰,被评为“武汉市优秀技术能手”并获勋章一枚,11月6日,学校开展以“迎特奥,展雄姿”为主题校首届运动会,邀请区教育局领导来我校参加开幕式,学校宣传组及时向《武汉特教》、区教育局《教育简报》等刊物投稿,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应;  2、结合重要节日和主题宣传日,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与新闻媒体进行沟通和联系。如结合助残日,开展“庆祝第十九个全国助残日暨新洲区‘送教上门’揭牌仪式”助残日庆祝活动;结合学雷锋纪念日,开展“雷锋精神特校行”的活动;结合新中国成立60周年,开展“祖国在我心中”书法、绘画等比赛活动。只要学校有大活动,我们都能在第一时间,尽己所能和新闻媒体联系,及时报道,大大提高新闻的时效性。通过平时大量踏实细致的宣传工作,进一步提升学校在社会上的满意度。  五、创新机制,激发工作动力,建立目标责任制,加大考核力度。  我校把宣传报道工作同学校其他工作一起纳入了目标管理,制定了宣传报道上报、评比制度。统计宣传报道人员上报及采用稿件数,并坚持半年一通报,一年一考核。通过激励措施,有效地激发了各校抓宣传报道工作的积极性。2010 年1-12月我校在各级媒体上共报道三十余次,平均不到一个月就有两到三篇新闻见诸于媒体。新闻密度之大,新闻范围之广,都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一年来,我校宣传工作取得了长足进步,及时有效地把我校教育教学的新思路、教科研的新举措及师生风貌、大型活动展示给社会各界,树立了良好的外部形象,提高了学校的满意度。在新的一年里,我们将认真总结经验,进一步强化措施,持续不懈地把学校新闻宣传工作推向深入,为学校和-谐发展营造更加有利的环境。

题目(自己写吧  )  摘要:近年来,我国服装业快速发展,特别是作为中国服装基地之一的宁波民营服装业发展更为喜人。但是由于宁波服装业民营经济自身存在的问题,如生产技术不高、管理体制落后等问题制约着其未来的发展和壮大。在新形势下,探讨其可持续发展的方式,探究其发展模式的选择有利于宁波服装业民营经济的长足发展。  关键词:宁波服装业 民营经济发展 可持续发展模式 不足及建议  改革开放以来,浙江经济取得了跨越式发展,成为唯一形成“民营、民有、民享”之民本经济的经济大省,其民营经济在区域社会经济发展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服装业作为浙江省重要的支柱产业之一,近年来呈现平稳增长的发展趋势,经济效益指标和产业竞争力指标均高于全国同行业。而宁波作为浙江省服装业的龙头,在全国服装纺织行业中占有重要地位,已经成为国内最大的服装产业基地之一,近年来宁波服装业吸引大量民营资本,使得民营经济成为发展和壮大宁波服装业的主力军。但是由于民营经济自身原因,如资金规模晓,技术落后、不成熟,企业管理制度偏差等问题以及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导向所导致的恶性竞争、国际贸易壁垒等问题,使其发展受到一定的限制。随着经济全球化和我国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宁波服装业民营经济在获得机遇的同时也面临着挑战。新形势下,如何发展服装业民营经济,如何使服装业得到持续的发展等问题已经成为当前研究的重大课题。  1 宁波市服装业民营经济发展现状  1发展背景与现状  服装业是影响人们日常生活的重要产业。我国作为服装生产、出口与消费大国,其服装业(尤其是民营经济服装业)的发展迅速。就2005年来看,全年全国纺织品服装进出口7亿美元,占全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额的29%,服装业的发展规模和生产能力呈现出“大、强、廉”的特点。2005年,我国服装业中民营企业出口额达到5亿美元,占总出口额的36%,成为出口第一主力。从出口企业家数看,民营企业也独占鳌头,2005年全国共有46000多家企业从事纺织品服装出口,其中民营企业占52%。随着国内外市场的扩展和经济环境的优化,服装业民营企业的发展将产生更大的效益。  作为中国服装业的“先锋”,宁波的服装业历史悠久在七千年前的河姆渡先民就会手工制衣,又成为中国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发航地,并诞生了我国第一个近代服装流派,创造了中国第一套西装、第一套中山装、第一家西服店、第一部服装理论著作,堪称我国近代服装业的发祥地。经过不断继承和发展,留下了深厚的技术、资金、服装文化基础。目前,全市共有服装生产企业2000多家(多为中小型民营企业),其中年销售额千万元以上的服装企业达80余家,呈现出纺织、面料和辅料等产业集聚竞争格局。宁波服装业服装企业总数不到全国的5%,服装产量却占全国总量的12%,在同类城市中占据首位[1],并呈现出“三化”趋势,即品牌多元化、产业集群化、市场国际化。宁波市服装生产以男装见长,特别是国内知名的杉杉、雅戈尔、洛兹、太平鸟等品牌更是中国男装生产的龙头。  宁波服装业的快速发展,一方面依靠强劲的原有基础,另一方面也依靠区位优势和产业战略。在当前国际贸易中,非关税壁垒依然存在,倾销和反倾销也仍是阻碍宁波服装乃至中国服装业的发展。从产业竞争力来看,宁波服装业也喜忧参半:根据顾庆良、寇强对宁波服装业的GEM模型分析表明,包括资源、设施、供应商、企业结构战略、本地市场、外部市场等在内的模型赋值得分为5543,处于国内领先水平,但宁波服装业的资源、设施、供应商和相关支持产业得分少于平均分,以成为制约宁波服装业发展的一个重要屏障[2]。  2发展特点  我国服装业发展受到时代发展和消费观念的变化,在不同地区表现出不同的特点:一是以南方沿海部分省市大型服装企业为代表的高科技、高档次、高消费的开发出口型服装产业集群。二是以中西部省市为代表的以仿制、加工等为主的中档次、高耗劳动力等为主的中小型企业群。三是三资企业在产业中发展迅速,其资金的投入和融合呈现稳中上升的趋势。四是以地区特色服装为主的民族服装产业。  从全国服装业划分来看,宁波服装业经济属于以大中型服装企业为代表的具有高科技、高档次、多品牌的经济形式。  1一民营经济为产业发展龙头。民营经济是宁波经济高速发展的基础和保证,更是服装业资金的保障和产业发展的主体。民营企业在技术、信息和产业敏感度上都具有较高的市场应变能力。宁波服装业无论从服装数量和质量来分析,民营经济均位于第一,并在不断的扩大和增长,这样的形式下进步发挥民营经济的龙头作用,有利于服装产业的优化升级和产业链伸展。  2知名品牌众多,服装类型相对单一。宁波服装生产以男装见长,拥有杉杉、雅戈尔、洛兹、太平鸟等国内知名品牌,在国内市场上占有重要地位和市场占有量。但是这些服装生产企业和服装品牌基本都是以西服、衬衫生产为主,市场的消费对象都比较单一,年龄段比较集中,与温州、杭州等周边服装的类型相比缺乏市场的广泛性。  3企业层次齐全,技术水平对比明显。宁波既拥有掌握国内先进服装生产、管理、销售服务的技术、制度的公司(如雅戈尔、杉杉、培罗成),也拥有技术落后、服装生产档次低、价廉的小型私企,这样的服装生产结构侧向的为服装业的发展提供了经验和教训。  3新宁波模式对服装业的影响  服装业的发展不仅需要体现产业的自身特点,更需要在一定的经济发展模式下发展和优化。宁波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学习苏南模式,九十年代学习温州模式,虽然在经济发展中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终久很难反应宁波的经济发展现状。近年来,宁波市提出了混合经济发展的模式,即新宁波模式。新宁波模式既能避免苏南模式企业向“小国企”形式流放,也能避免温州经济单一经济模式的发展。就新宁波模式来看,对宁波服装业指明了新的发展方向:目前宁波民营企业存在着产业链带动不足,初级产品数量庞大、产业层次轻、小、低的问题,新宁波模式的提出和发展将会有效改变这一问题。1999年,宁波市委、市政府的19号文件《关于大力发展个体私营经济的决定》指出,宁波民营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成长和混合经济模式的形成起到了基础性作用。从目前来看,这一模式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以唐狮服饰为例:唐狮服饰作为博洋集团下属的一个私企,走出西服和衬衫两大传统服装发展的狭隘空间,创造了中国的“民牌”(大众化、民族化、个性化的品牌特色)服饰,成为宁波服装企业中销售服装件数最多的企业。自新宁波模式提出以来,其连续五年销售以100%的速度增长,为宁波经济的发展注入了一股强大的血液。  2 宁波市服装业民营经济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建议  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宁波服装业民营经济虽然发展迅速,产业规模也在不断扩大,但也存在着许多不足。  1服装类型单一、民企规模悬殊  宁波服装业以生产西装和衬衫为主,在宁波服装业中超过6%的企业以生产西装和衬衫为主,并且企业的中长期规划都是以生产西装为最终对象。这样单一的服装生产虽然有利于西装这一行业竞争力、生产技术等方面的快速提高,但是在其他类型服装的竞争中处于劣势,缺乏消费对象的广泛性和服装的个性化设计。以衫衫服饰公司为例,其杉杉衣服、杉杉杉杉内衣、杉杉衬衫、杉杉女装等服装类型趋向职业化,其消费对象多为公司职员或政府工作人员,与中国大众式的消费结构部分产生冲突,使得消费人群增长较慢[3]。从规模来看,大型企业如衫衫、雅戈尔等不断创新和变革,实施综合智能化生产管理系统,依托先进的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实现多层次的计算机网络系统,成为国内五百强企业;小型企业如宁波XX服装公司,企业生产主要依靠手工,以劳动力的高强度换取企业的薄利,企业管理落后,基本处于亏损状态。  2企业创新不足,品牌国际化意识较弱  创新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必要途径和选择,也是面向国际市场,提高产业影响力的重要因素。目前,宁波服装企业在面料开发、品种款式设计、质量档次提升等方面的创新能力相当滞后,企业生产技术以及管理水平有限,难以适应国际市场的变化和各档消费者的需求。自21世纪以来,随着国内外经济的发展和追求个性化思想的浓厚,人们对服装的需求正发生日益的变化,如何适应满足市场需求,提高企业的知名度,增加服装市场的占有率都是需要在企业管理、服装生产、销售等方面不断创新和改革。  同时,实施品牌国际化战略,不断提高品牌在国际市场的影响力,挖掘更为广泛的消费人群。宁波服装企业的国际化意识较弱,虽然服装企业数量非常多,但规模普遍偏小,重效益、轻品牌,重眼前利益、轻长远利益,是多数服装企业的做法。国际品牌作为跨国公司角逐全球市场的主要手段,有着其特定的优势:国际品牌更能提供高质量的产品和可靠的质量保证,与类型品牌的产品相比,国际品牌在消费者的效用函数中具有更低的贴现值[4];国际品牌可以不断地升级,引领世界潮流,不断给消费者以新的期望;借助这些国际品牌可以为企业制造一个国际身份、赋予消费者一种认同感和归属感。以宁波小型公司为例,目前宁波小型民企多生产大众化的服装为主,放眼于地区市场。对于国际化的发展目标观念淡薄。  3世贸机制连接差,对国家保护政策依赖性强  入世以来,国际服装企业对宁波服装也具有一定的冲击。由于经验不足,宁波没有很快的适应世贸体制,反倾销事件不断发生,使得宁波服装生产企业盲目的投入生产和销售,造成了一定的经济损失。因此,宁波服装业要加快适应世贸体制,运动高科技手段,提高应对反倾销的能力。由于国家对纺织服装业的保护政策,服装产业一定程度上游离于国际纺织工业强有力的竞争之外,对于宁波服装业跨入世界服装强市之列形成了一定的阻碍。因此宁波服装业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扩大销售市场。市场是企业生产的风向标,市场需求变化直接影响着企业的投入和产出。如雅戈尔把面料与服装的生产都放在了自己的工厂来做,这样虽然在生产运营等方面加大了风险,但是在物流配送上则节约了费用,从而减少了中间环节,提高了生产运转效率,增加了信息的流通。  3 宁波市服装业民营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模式及建议  《中国产经新闻》报曾刊登过一篇文章,指出服装产业进入“系统竞争”时代,宁波服装行业协会应尽快制定相关服装产业的发展战略。系统竞争是面向企业竞争发展需要的新一代信息系统,“系统竞争”时代的到来是现代市场经济和国际服装市场共同发展的产物,是指导企业走向国际化,提高市场灵敏度的指南针。根据近五年来我国服装市场的数据,笔者认为高科技、生态、个性、中高档服装会是未来服装业的发展趋势。在科技日新月异的今天,在服装生产过程中使用高科技技术如使用纳米技术等将大大提高服装的市场,企业运用高科技实现从产品单一、款式单一向多品种、多类型、高科技含量、高附加值的跨越。随着新材料、新技术的发展,人们对服装功能要求的提高,如防紫外线、抗菌、免烫抗皱、阻燃、防静电、防水、防电磁波等纺织品,这就要求宁波服装产业要面向未来,选择可持续发展的产业路径。  1优化产业模式  从现状来分析,宁波服装产业的发展主要依靠西服、衬衫等服装类型的生产和销售,私营企业在产业发展中的作用正在不断加强。服装业民营经济作为宁波服装产业优化和升级的主力,应当改变以家族制为主体的产业管理模式,转向以股份制和开放制的产业管理模式。建立多层次的服装业资本市场评价体系,利用混合型资本加快优化产业的发展模式、管理模式、战略模式。  新宁波模式的提出,混合经济共同发展的模式将在各个产业中发展和延伸,因此,宁波服装业要改变现有服装业的结构,加强国有资本在产业中的占有量,而该种资本主要是以生产高科技、高附加值的服装生产,用于打开国际服装市场的大门,参与国际服装市场的竞争和提高宁波服装业在全球经济贸易中的地位和作用。  宁波服装产业主要集中在东钱湖镇至石阡镇的鄞县大道一线和从石阡镇至奉化江口镇的雅戈尔大道组成的一块“L”形走向的区域,区域面积约10公里。这样的产业集聚有利于发挥产业机群效应,但是由于目前的产业规模有限,对于国际化目标下产业集聚的能力有限。因此,宁波服装业要改变产业发展的模式,形成由块状向面状集群和发展,提高服装产业的内部信息交流,拉长服装产业链条,促进产业的升级和优化。  区域产业、区域贸易、区域经济结构等区域经济因子都希望得到可持续的发展,具体表现为对区域未来经济总体发展格局的设想、思路和谋划。可持续发展要求区域内的企业相互合作,不断改进技术、提高产品科技含量,完善企业内部管理,适时调整企业的发展战略[5]。通过对宁波服装业现状的分析和目前民营经济发展模式的了解和对比,笔者认为宁波服装业的发展应分为两类:  1面向国际市场的服装生产。  宁波拥有杉杉、雅戈尔、洛兹、太平鸟等国内知名大型服装企业,其生产和管理已经比较成熟,拥有广阔的国内市场。走国际化路线,不断扩大国外市场,竞争国外市场是使企业发展到一定的程度后所热衷的发展思路。在贸易日益国际化,市场日益国际化的今天,宁波服装要走出国门,势必要转向高品质(面料柔软量)、高科技含量、高附加值、著名的品牌、优质的服务以及较深的文化品味的服装生产。  2面向国内“民牌”的服装生产。  宁波目前的服装民企多为中小型企业,要在短时间内快速升级其技术和设备,改革企业管理显然是不现实的,因此建议这些企业可以学习唐狮的发展战略模式,以普及和特色的企业服饰为基础,发展具有一定知名度,具有多元化款式设计,具有鲜明个性特色的服装生产策略。  2宁波服装业发展的几点建议  当前,宁波服装业民营经济发展正处在“旺季”,随着新宁波模式的提出和构建,寻找到一条宁波服装业民营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道路是十分必要和紧迫的。  1大力发展高科技的服装,打造具有世界影响品牌。  高科技是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必由之路,是宁波打造服装名城的必然要求,也是宁波服装业摆脱现状走向成熟的捷径。技术改造是提高宁波服装产品附加值,促进产业升级的基础,目前发达国家服装生产已经向生产自动化、高速高效化转变,先进的无梭纺织机已普遍使用[6]。宁波服装业必须加快企业生产技术的改进和创新,不断采用新技术和新的工艺,加强绿色服装的生产和设计,提高服装的整体质量,从而树立国际品牌形象。要打造一流的质量就需要服装生产企业从面料的选购、生产工序、款式设计、人员管理、设备购置、质量检查等方面对企业的整体生产进行调整。  2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扩大销售市场。  市场是企业生产的风向标,市场需求变化直接影响着企业的投入和产出。如雅戈尔把面料与服装的生产都放在了自己的工厂来做,这样虽然在生产运营等方面加大了风险,但是在物流配送上则节约了费用,从而减少了中间环节,提高了生产运转效率,增加了信息的流通。  3加强产业集群,促进产业升级。  宁波作为我国最大的服装生产基地之一,服装产业集群已经形成并在不断发展和成熟。对于宁波服装产业而言,产业的升级和发展有利于经济的有效发展和经济形态的转型。  4实施人力资源战略,提高企业管理能力。  人才是企业发展的软件系统,提高企业人才只是结构,促进企业管理能力的增强,加快企业人力调整能力是现代企业的重要特征。企业发展到一定的规模后,企业管理阶层的整体控制力和战略发展能力是企业高质量运营的基础,也是提高企业竞争力和创新发展的前提。  5实施柔性管理,提高企业凝聚力。  柔性管理可以建立员工信服机制,有利于把企业意志转变为个人意志,满足员工的高层次需求[7]。加大企业柔性管理可以提高企业的凝聚力,使员工有一种以企业为家的意识,形成相互协作的精神。  小结  服装业民营经济的发展是发展我国经济,提高我国国际贸易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增加就业、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一大产业。宁波拥有我国第二大港,服装业数量和质量在国内处于领先水平,这样的背景使得宁波服装业民营经济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和不可多得的机遇。探讨宁波服装业民营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模式,有利于进一步促进经济的发展和产业的合理性,从而为浙江民营经济的发展提供更多的选择途径。  参考文献:  [1]宁波市经济委员会加快宁波服装产业发展对策研究[J]宁波经济丛刊,2003,(2):19-23  [2]顾庆良、寇强宁波服装产业集群竞争力分析[J]山东纺织经济2004,(5):14-17  [3]  [4]魏慧君 跨国公司如何经营国际品牌[J]科学管理文摘,2005(4):14  [5]孙久文,叶裕民编著区域经济学教程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50-80  [6]牛东旗,王玉翠对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几点认识[J]商业经济2005,(7):24-25  [7]王瑾,姜永峰,许庆高浙江服装产业集群效应研究[J]商业经济与管理2003,(2):42

宁波经济丛刊投稿经验总结

经济全球化对我国的影响及相应对策 张春祥 一、经济全球化的由来及其内涵 经济全球化指的是生产要素以空前的速度和规模在全球范围内流动,以寻求相应的位置进行最佳的资源配置。经济全球化的实质是经济市场化。世界经济出现这种新的发展趋势,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历史潮流。特别是80年代以来,其特征日益显著。“经济全球化”一词就是当时那些从事国际政治研究的学者和国际社会的一些权威人士针对世界经济的特征提出来的。1990年,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首席经济学家奥斯特雷规模性地使用了这一词语。这一过程是从美国第37任总统尼克松宣布美元与黄金脱钩开始的。此后,西方各国都纷纷实行自由汇率制度和拆除关税壁垒,放松资本进出口管制,从而为国际间的交流扫清了障碍。 当前,经济全球化的主要特点是:一是正在快速扩大贸易自由化的范围。世贸组织正式运行以来,贸易自由化已从传统的商品领域扩大到技术、金融等服务贸易领域。1997年,世界商品与服务贸易额合计已达7万亿美元,预计到2010年,将增加到6万亿美元。 二是投资外向化日趋凸现。1990年,国际直接投资额2430亿美元,1996年达到3600亿美元,发达国家的对外的直接投资是国际直接投资的主体,发展中国家对外的直接投资也在稳定增长。三是加速区域集团化的发展。现有146个国家和地区参加了各种形式的35个区域性经济集团。这些区域经济集团不仅内部的商品和资本流动加快,共同大市场正在形成,而且外部的开放程度也在提高。四是正在形成生产网络化体系。作为经济全球化载体的跨国公司,“以世界为工厂,以各国为车间”进行生产。五是加速了金融国际化。时间、地域和国界对资本流动已构不成障碍,国际金融市场年交易量500亿美元。每年通过国际金融市场实现的融资安排在1万亿美元以上。 全球经济化的日趋发展,生产(资本)、金融、贸易等活动在全球范围内扩散,而管理、资金控制和金融服务等活动日益集中在少数当今国际中心城市。这一经济趋势促使一些国际性大城市发展成所谓全球性城市,当今少数5~6个全球性城市掌握了全球范围80%的贸易额。这些全球性城市分为两个层次:第一个层次为全球性城市;第二个层次为区域性城市。这些城市在全球和区域范围的经济中占有支配地位并产生辐射作用时,它的中央商务区(cbd )就成为实现经济功能一体化的驱动中枢,以跨国公司、财政、金融(货币、银行、市场、证券)等机构高聚集为主要特征。 经济全球化趋势表现有四个方面。一是以信息技术为标志的新技术革命,强化了国际间的经济联系;二是国际金融对经济发展的影响越来越大,金融工具不断创新,资金跨国交易的速度和规模前所未有;三是全球和地区贸易投资自由化的进程加快,发达国家要求发展中国家全面开放市场;四是西方发达国家的跨国公司不断向世界各地扩展。就我国沿海的部分城市来讲,据报载,美国500家最大的跨国公司已有24 家在上海投资;新加坡由政府牵线,在苏州设立“新加坡工业园区”;广东惠州市“八五”期间共签外资项目5175宗,实际利用外资6亿美元,引进东芝、索尼、日立、nec、本田、通用等跨国公司的资金与技术;近年引进雀巢、杜邦、京瓷、三星、美能达、诺基亚、三洋、金霸王、佳能等跨国公司投资,有效地推动了新技术的建立与发展。 由此可见,地理上的日益分散活动,在功能上逐渐融合为一个全球层次上的互相依存、互相补充的一体化经济体系,称为“全球经济一体化”(或全球经济化、世界型经济)。 二、经济全球化对我国的影响 经济全球化是当代经济发展的一种趋势。在经济全球化成为世人关注的热点之初,人们强调的多是积极的、有利的一方面,认为经济全球化意味着资源在全球范围内分配,有利于生产力更快提高和全球经济的普遍发展。因而全球化是具进步意义的历史大趋势,如果全球经济是平等、合理的则可使各国都从中受益。然而当今全球化有其两重性,对世界各国来说,既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历史机遇,也提出了严峻的挑战,既可能从中获利也有可能受损。在全面认识经济全球化给国家经济安全带来利弊的基础上,各国都纷纷采取相应对策,以减少经济全球化对国家经济安全的负面影响。 (一)经济全球化对我国的正面影响。 进入90年代以来,经济全球化趋势发展得更快了,世贸组织不断扩大,特别是跨国公司的发展显著加快,有力地推动了经济全球化。 经济全球化有利于国际生产力的发展。经济全球化是世界科学技术进步的产物,同时也是各国为获得超额利润、发展本国经济、提高国际地位而进行制度安排的结果。 经济全球化有利于世界科技创新。国际科学技术的创新,能直接带动全球生产力的提高。在全球化过程中,生产要素必然进一步突破民族国家疆界的限制,在国际间自由流动,从而使各国的企业家能利用世界任何地方的资金、技术、信息、管理和劳动力在他们希望的任何地方进行生产,然后把产品销往任何有需求的地方。 经济全球化有利于用最有利的条件进行生产和市场销售,这是全球经济发展的最优状态。 对外开放是我国的一项国策,20年来的实践已证明,越是开放较早的行业其发展速度就越快,国内很多企业正是在合资中成长壮大的。利用外资会给我们带来一些冲击,但更多的是利益,是竞争中的发展。我们要拓宽开放领域,特别是对外科技含量高、发展潜力大的服务业的进一步开放,将会增加新的外商投资热点,扭转当前外资下降趋势,并有利于提高引资质量和水平。 从以上正面影响来看,经济全球化给世界各国带来的最大好处是可以实现资源在全球范围内的最优配置,某一国家经济运行效率无论多高,总要受到本国资源和市场的限制。经济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的有利因素可概括为四个方面:“有利于吸引外资,弥补国内建设资金的不足;有利于引进先进技术和设备,实现技术发展上的跨越;有利于学习先进管理经验,培养高素质的管理人才;有利于发展优势,开拓国际市场”。经济全球化对发达国家有利,也为发展中国家提供了实现现代化和追赶发达国家的难得机遇。1979~1997年的近20年间,发展中国家经济的增长率就高出发达国家一倍。这种趋势今后还会持续下去。克林顿在访华前的讲话中说:“据预测,在未来20年,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率将是发达国家经济增长率的三倍”。由此可见,宣传经济全球化弊大于利,不但不符合事实,还会传播有害信息。而且经济全球化是不可抗拒的潮流。 (二)经济全球化对我国的负面影响 经济全球化给我国带来了很大的发展机遇,但不可避免地会给发展中国家带来不利因素和风险。 对金融市场的负面影响。在国际金融无体系状态下,金融市场动荡,丑闻不断,投机猖獗,风暴四起,发展中国家在扩大外资规模的同时,放松了对本国金融市场的监督,一旦国内经济出问题,发达国家的投资资本便乘虚而入,酿成金融市场的严重危机。这几年,国际市场的金融状况、商品流动状况所发生的变化和出现的问题,都会波及到我国。1997年东南亚金融危机,最后蔓延到韩国和其他一些国家。实际上对我国也构成了很大的冲击,整个外贸出口、利用外资都受到很大影响,1999年尚有一定好转。 对我国经济主权的负面影响。参与经济全球化的国家必须遵守已有的的国际条约、协定和惯例,为获得经济全球化给各国带来的好处,有时被迫主动对经济管理权限作出某些让步,其结果造成发展中国家的经济活动受制于发达国家。 对产业结构的负面影响。在全球经济化过程中,发展中国家如接受发达国家扩散的低层次产业,就会形成与其高层次产业的垂直分工,因产业结构的单一性、纯属性,发展中国家经济的发展会受到发达国家经济发展周期的不良影响。 对市场占有的负面影响。伴随着跨国公司的“侵入”,市场更多地被外资所占有,国外市场已被发达国家所瓜分,发展与发达国家凭目前的经济实力分割国外市场,这会给我国的经济发展造成危害。 据联合国《1997年投资报告》统计,全世界已有跨国公司4 万个,其设在境外的分支机构28万个。形成了庞大的全球生产和销售体系。这些跨国公司控制了全世界三分之一的生产,掌握全世界70%的对外直接投资、三分之二的世界贸易与70%以上的专利和其他技术转让。我国部分国内市场已被跨国公司控制,轻工行业如洗涤用品、饮料等,外商投资企业在生产量、销售上占了35~50%;移动通讯设备仅美国摩托罗拉天津独资企业一家已占国内市场的90%;德国西门子在华39个合资企业中规模最大的北京国际交换机系统有限公司的产品在中国市场的份额达到32%,全国程控交换机外商占70%的市场。 对可持续发展的负面影响。发达国家主要发展知识密集型的高新技术产业和服务业,而把劳动力资源密集型的产业向发展中国家转移。广大发展中国家除了继续作为原材料、初级产品的供应者外,还成为工业品的生产基地。发展中国家经济和高新技术落后,不得不以消耗稀缺自然资源和污染环境为代价,参与国际竞争,争取“后发效应”。在全球化背景下,综合国力竞争,主要体现在争夺资源上,实际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其结果强化了发达国家在高新技术领域的垄断地位,加剧了发展中国家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环境的破坏,影响到国家的可持续发展。 对经济制度的负面影响。有的人认为,参与经济全球化进程,必须在经济制度上保持“同步”,否则无法推进改革、发展经济,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制度始终有可能被发达国家的市场体制所“兼并”。 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在实现各国资源最优配置和促进世界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激烈的竞争、冲击和风险。其表现主要是:经济全球化弱化了各国的国家主权,使国内经济波动的可能性大大增加,对国内产业和市场将造成一定的冲击,并可诱发国内金融风险等。但是只要对策有方,其冲击和风险是可以控制的。 三、对欧美日经济发展的透析 当前,世界经济发展的三大主要力量是欧洲、美国和日本的经济状况及其发展,对全球包括我国在内的影响是比较大的。 (一)欧共体经济。欧盟经济比较稳定,但欧洲的状况出乎意料。就是欧元启动时间不长,已贬值11%。特别是以美国为首的北约对南斯拉夫实施空中打击,使欧洲的资金纷纷外流,对欧洲的影响很大。此情况对美有利,因为资金持有者认为美国比较安全,使资金很大程度上流向美国,并支持了美国的股票市场。但欧洲的经济还是比较稳定的。欧元启动对欧盟所以有利,是互相间的交易变成了内部交易,交易成本大大降低。对欧元以后的变化趋势,欧中央银行认为,目前欧元贬值是不可避免的,从长远看,欧元在国际上仍然是稳定的。欧盟对中国的关注,有两方面原因:人民币不贬值是好事,对他们有利;我国的外汇储备在币种上是否增加对欧元的储备。我们增加对欧元的储备,对欧元币值能起稳定作用。目前我国外汇储备80%是美元。今后要考虑扩大美元以外的其它币种的储备,但必须注重外汇储备的安全问题。 (二)美国经济。美国经济连续八年增长,究其原因,除国内外有利因素外,主要是制造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是最重要的基础,而制造业的进步,是80年代中期至90年代中期,在全球化大潮中对制造业进行彻底改造和改组。第一,从80年代中期起由汽车业带头,学习日本的精益生产和先进的管理方法;第二,90年代初,美国经济走出衰退后,利用信息技术对传统产业进行了全面改造;第三,与技术改造相结合,通过缩编、放权和再造工程,以及横向管理等,对企业进行大改组。结果使制造业打了一个翻身仗。从制造业的复兴方面看,主要表现有三个方面。 钢铁。在日本的竞争下,美国连年亏损。1993年仍亏损5 亿美元。80年代一个工人生产一吨钢10小时,90年代只要5小时。到1995 年美国为42小时,日、法、德、英依次是49、61、69、71小时。1994年,美国获利10亿美元。 汽车。在竞争中,80年代日本产量超过美国,占美国市场份额的25%以上。本田车成为美国人最喜欢的款式。80年代美国三大汽车公司进行了技术和管理改革,扭转了颓势。1992年,三大公司除通用外,均比日本提高了成本效率。生产一辆小车直接成本福特为5481美元,克莱斯勒为4841美元;日本丰田6216美元,本田6216美元,日产是6782美元,马自达6618美元。1994年,产量与收入都超过日本。 微电子。80年代美国从自己所创新的领域败下阵来,在全球的半导体市场份额,由1981年的53%下降到1988年的43%,同期日本由34%上升到46%。制造业前10名,美占前7家,日占后3家,1990年美只剩下一家。市场份额由74%下降到45%,日本由20%上升到48%。美国企业的奋斗加政府支持,1990年扭转了局面。1994年全球1020亿美元的半导体市场,美日分别为43%、40%。日本占领的低档记忆芯片,始终未打入尖端的微处理器市场。而顶尖公司是美国的应用原料公司。 美国制造业复兴与美国持续稳定增长的关系,使人们对制造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有了更深刻的认识。首先,不因服务业在国民经济的比重上升而轻视制造业;其次,要十分重视高新技术的优先发展,但不能忘记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的重要性。制造业是满足人们物质需要的部门,不能在发展高新技术时放弃传统制造业。美国早期用低价劳力把制造业搬到国外也不可取,应用高新技术武装制造业才是正确的。 从以上情况看,目前美国经济处于景气状态,看来在今后几年不会出现大的问题。但隐患也存在,膨胀的股票市场支持了美国国内消费。持有5000美元以上股票的家庭约占美国家庭总数的60%,这些家庭的消费都受股票市场的影响,股票上扬,其消费欲望就增长;一旦股市萎缩,整个消费就下来。美国自己也承认,股市至少有30%是泡沫。美国股票市场市值为12万亿美元,国内生产总值约8万亿美元, 我国股市市值相当于国内生产总值的四分之一,而美国为5倍。 当然美国的高新技术处于世界领先地位,有的领域处于垄断地位。 (三)日本经济。美国是世界第一经济大国,日本是第二经济大国。日本国内生产总值估计5万亿美元。 其发展对其他国家的影响是比较大的。目前日本经济仍未走出困境,处于萧条状态。从日本官方统计,1999年情况有所好转,但影响日本经济的基本问题没有完全解决。 主要原因有三:一是银行包袱沉重。泡沫破灭后, 银行的不良资产超过约1万亿美元;二是日本的消费需求不足比我国严重的多。日本最大的居民消费是住房问题,现在房地产业处于低迷状态,对国家影响较大;三是日本的设备投资仍未增长。日本的这种状况对世界经济的发展,对我国的出口和利用外资都会产生影响。 总而言之,今后这种基本格局不会发展大的变化,如果利用得好,对我国是有利的。因此,我们要抓住机遇,更多地利用外资、资源和技术。改革开放20年,我国利用外资总规模为4000亿美金,按现在汇率计算约3万多亿元人民币。这对解决国内建设资金短缺起了相当大的作用,其中能源交通方面利用外资最大。与此同时,引进了大量的先进技术和先进装备,但先进装备真正达到世界水平的不到三分之一,这些先进装备主要靠引进,自己开发的比重不足。我国矿产资源丰富,可按人口平均并不多,下世纪初,部分矿产资源严重短缺,原油就是个问题。在当前国际条件下,充分利用国际市场解决我国资金、技术和某些资源不足问题,对我们是有利的,应抓住这个机遇。 近年来,虽然国际政治、经济不稳定因素有所增长,但和平发展是世界面临的一个重大问题,是全世界人民向往的,只要不出现大规模战争,目前的世界格局对我们是有利的。 四、我国应采取的相应对策 经济全球化是世界经济发展的必然。是客观的历史趋势,它仍将不断加强。21世纪经济全球化将获得新进展。我国作为一个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其经济安全同样在一定程度上面临着经济全球化给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安全带来的种种负面影响。根据世界政治经济形势的变化,从我国的国情出发,如何正确选择中国的经济安全战略,在东南亚金融危机爆发后显得尤为紧迫。 (一)坚持“以人为本”的可持续发展战略,保护我国的综合国力不断加强 党在十五大报告中指出:“要充分估计未来科学技术,特别是高新技术发展对综合国力、社会经济结构和人民生活的巨大影响,把加强科技放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地位,使经济建设真正转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这是国家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关键所在。科技进步和劳动者素质的提高,其核心就是人的发展。 可持续发展理论主题中有两个基本点:人类在追求生存与发展权利时,要保持其与自然相和谐的关系;当代人在创造和追求今世发展与消费时,努力做到使自己的机会与后代人平等。这就需要极大地提高人的素质。“可持续发展的中心是人”,(见《行动纲领》),人的发展是人类最终目标,与其他方面的发展相比,应把提高人的素质放在绝对优先地位,人是发展的主体和动力,而发展又取决于人的素质。今后人类的生存发展已经不能单纯依靠土地种植和挖掘地球资源来维持,必须挖掘和利用人类自身的智慧资源。 坚持可持续发展,不断增加我国的综合国力。社会经济与人口、环境、资源的协调发展,既不造成环境破坏,又不产生任何负面影响;不仅当代人可以更好地生存、发展,而且子孙后代能更好地生存发展。作为一种新的发展战略,它以节约资源,特别是要科学发现各种可利用的再生资源,使社会生产得以延续;保护环境,防止本国和跨越国界的环境恶化;控制人口,使人口的增长与社会的承受力保持平衡,提高经济增长的社会效益,在此基础上我国的综合国力方可得到不断的加强。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改善生活质量,保持和创造美好的环境,实现资源的永续利用和人类世代发展。 (二)加强我国科学技术研究与开发,积极引进国外先进和适用的科学技术 当今世界,知识和技术是最重要的财富,一个国家发展水平高低及其进一步发展的潜力主要取决于其拥有的知识和技术。国力的较量,就是知识和技术水平的较量。科技进步是经济发展的决定因素,人才是科技进步和经济社会发展最重要的资源,提高人的科学文化素质,才能在科学技术上取得突破性进步,才能发展我国的高新技术产业,改变长期以来不合理的国际产业垂直分工格局以及提高国际竞争能力,增强防御经济全球化给经济安全带来的各种不利影响的能力。从我国的国情出发,国民教育、科技投入和管理体制要协调发展,这是提高科学技术水平的唯一正确策略。 (三)加大对外开放的力度,使我国尽快参与世界经济的进程 在经济全球化时代,只要更加积极地走向世界,利用国际市场的有利资源,我们才能充分发挥一个发展中大国的优势,提高综合国力,增大经济全球化时代经济安全系数。中国要进一步扩大开放的广度和深度,要完善全方位、多层次和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发展外向型经济;要同世界各国、各地区发展平等互惠的经贸关系,开辟多元化的国际市场;要有原则地、有作为地加入各种世界性的、区域性的金融和贸易组织。当然,事关国计民生和重大经济利益的领域,我们要始终坚持中方必须掌握主导权和控制权,像电信业的控股问题,寸步不让;农业方面,我们坚持小麦、玉米、大米、棉花、糖、食用油,以及化肥等产品的专营权,确保国家有足够的宏观调控手段,避免损害亿万中国农民的利益。 (四)强化企业体制改革,组建我国大型企业集团和跨国公司 为适应国际市场竞争的垄断日益加强的趋势,我国企业的未来发展必须走联合的道路,组成大型企业集团,并通过政府的积极引导和扶持,积极开展国际经营,以世界为市场来安排投资、开发、生产、销售,将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进行合理配置,最终形成有国际竞争力的跨国公司。以美国为例,本世纪初,美国有汽车制造企业200多家,现在只有3家企业。从国际上看,组建大型企业集团是一条行之有效的途径。世界各国的企业,跨国并购导彩纷呈,兼并与收购表现为强强联合,优优相并。1995年,日本东京银行和三菱银行合并,成立东京三菱银行,总资产达到7014亿美元;1996年,美国波音公司和麦道公司两大飞机制造巨头合并,使其获得65%的世界市场份额;1997年6月, 蒂森和克虏伯两大钢铁公司合并,蒂森——克虏伯钢铁公司,以其110 亿马克的营业额和1500万吨原钢产量而居欧洲扁钢领域第一、世界第三。并购范围空前,涉及各行各业。汽车工业领域,奔驰与克莱靳勒两大汽车公司合并,福特兼并马自达公司,大众并购罗伊斯公司;1998年初,美国著名的计算机制造商康柏公司以96亿美元收购在大型计算机制造中颇具实力的数字设备公司;1999年初,美国电话设备制造商朗讯公司以203 亿美元并购美国第四大计算机网络设备制造商艾森德通讯公司,从而把计算机、通讯等高科技行业大兼并不断推向高潮。 从以上情况看,国家的竞争力取决于企业的竞争力,国家的经济安全体系最终也要靠强大的企业力量来支撑。因此,企业必须“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企业是技术创新的主要承担者,是科技成果转化的主力,要引导企业把市场需求作为技术创新的出发和落脚点,使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达到全国以至国际水平。全国所在大型企业都应建立健全技术中心,有条件的民营企业也要建立健全技术开发机构,积极开展创新活动。把国企改革和技术创新有机地统一起来,提高国企的竞争力。 (五)加强利用外资管理,克服引进外资中的问题 资金不足是制约发展中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因素,利用外资有利于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建设和发展,但利用不当也会形成国内市场流失和金融危机等不利于经济安全的问题。我国今后一段时间的引进外资工作,要统一认识,实施“以市场换技术”的利用外资战略;同时要牢牢控制利用外资的规模、结构和流向,以外资的技术含量作为引进外资的质量评判标准,平等互利地利用外资,绝不接受任何出让主权的条件。 (六)对制造业进行彻底改造和改组,复兴我国制造业的竞争优势 制造业是满足人们物质需要的部门,是支柱产业,是关系国民经济命脉的基础设施和基础产业,涉及到国家安全、社会安定的大问题。所以不能因服务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上升而轻视制造业。在经济全球化的大潮中,根据我国的国情,借鉴国外行之有效的经验对我国的制造业进行彻底改造和改组。一方面,要引进日本的精益生产和先进的管理方法,使企业向专、精、特、新的方向发展;另一方面,利用信息技术对传统产业进行全面改造,尤其是利用高新技术改造制造业,使其恢复竞争优势;当然,这些都应与技术改造相结合,通过缩编、放权、再造工程、横向管理等对企业进行大改组,提高制造业劳动生产率,使我国的制造业打一个翻身仗,奠定我国经济增长的坚实基础。 在经济加速全球化的时代,任何一个国家都无法在一切领域的资源、技术和人才都居于领先地位,即使在激烈的竞争中也应该实行优势互补,以臻共同繁荣,即双方或多方互惠互利,这也已经成为一种同竞争并存的历史趋势,以达到“以最有利的条件生产、在最有利的市场销售”的世界经济最优状态。 【原文出处】宁波经济丛刊 【原刊期号】200002 【原刊页号】9~13 【作者简介】张春祥,研究员 作者单位:太原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030002) 参考资料:_s?bid=2078&aid=10344

经济全球化对我国的影响及相应对策张春祥一、经济全球化的由来及其内涵经济全球化指的是生产要素以空前的速度和规模在全球范围内流动,以寻求相应的位置进行最佳的资源配置。经济全球化的实质是经济市场化。世界经济出现这种新的发展趋势,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历史潮流。特别是80年代以来,其特征日益显著。“经济全球化”一词就是当时那些从事国际政治研究的学者和国际社会的一些权威人士针对世界经济的特征提出来的。1990年,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首席经济学家奥斯特雷规模性地使用了这一词语。这一过程是从美国第37任总统尼克松宣布美元与黄金脱钩开始的。此后,西方各国都纷纷实行自由汇率制度和拆除关税壁垒,放松资本进出口管制,从而为国际间的交流扫清了障碍。当前,经济全球化的主要特点是:一是正在快速扩大贸易自由化的范围。世贸组织正式运行以来,贸易自由化已从传统的商品领域扩大到技术、金融等服务贸易领域。1997年,世界商品与服务贸易额合计已达7万亿美元,预计到2010年,将增加到6万亿美元。 二是投资外向化日趋凸现。1990年,国际直接投资额2430亿美元,1996年达到3600亿美元,发达国家的对外的直接投资是国际直接投资的主体,发展中国家对外的直接投资也在稳定增长。三是加速区域集团化的发展。现有146个国家和地区参加了各种形式的35个区域性经济集团。这些区域经济集团不仅内部的商品和资本流动加快,共同大市场正在形成,而且外部的开放程度也在提高。四是正在形成生产网络化体系。作为经济全球化载体的跨国公司,“以世界为工厂,以各国为车间”进行生产。五是加速了金融国际化。时间、地域和国界对资本流动已构不成障碍,国际金融市场年交易量500亿美元。每年通过国际金融市场实现的融资安排在1万亿美元以上。全球经济化的日趋发展,生产(资本)、金融、贸易等活动在全球范围内扩散,而管理、资金控制和金融服务等活动日益集中在少数当今国际中心城市。这一经济趋势促使一些国际性大城市发展成所谓全球性城市,当今少数5~6个全球性城市掌握了全球范围80%的贸易额。这些全球性城市分为两个层次:第一个层次为全球性城市;第二个层次为区域性城市。这些城市在全球和区域范围的经济中占有支配地位并产生辐射作用时,它的中央商务区(cbd )就成为实现经济功能一体化的驱动中枢,以跨国公司、财政、金融(货币、银行、市场、证券)等机构高聚集为主要特征。经济全球化趋势表现有四个方面。一是以信息技术为标志的新技术革命,强化了国际间的经济联系;二是国际金融对经济发展的影响越来越大,金融工具不断创新,资金跨国交易的速度和规模前所未有;三是全球和地区贸易投资自由化的进程加快,发达国家要求发展中国家全面开放市场;四是西方发达国家的跨国公司不断向世界各地扩展。就我国沿海的部分城市来讲,据报载,美国500家最大的跨国公司已有24 家在上海投资;新加坡由政府牵线,在苏州设立“新加坡工业园区”;广东惠州市“八五”期间共签外资项目5175宗,实际利用外资6亿美元,引进东芝、索尼、日立、nec、本田、通用等跨国公司的资金与技术;近年引进雀巢、杜邦、京瓷、三星、美能达、诺基亚、三洋、金霸王、佳能等跨国公司投资,有效地推动了新技术的建立与发展。由此可见,地理上的日益分散活动,在功能上逐渐融合为一个全球层次上的互相依存、互相补充的一体化经济体系,称为“全球经济一体化”(或全球经济化、世界型经济)。二、经济全球化对我国的影响经济全球化是当代经济发展的一种趋势。在经济全球化成为世人关注的热点之初,人们强调的多是积极的、有利的一方面,认为经济全球化意味着资源在全球范围内分配,有利于生产力更快提高和全球经济的普遍发展。因而全球化是具进步意义的历史大趋势,如果全球经济是平等、合理的则可使各国都从中受益。然而当今全球化有其两重性,对世界各国来说,既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历史机遇,也提出了严峻的挑战,既可能从中获利也有可能受损。在全面认识经济全球化给国家经济安全带来利弊的基础上,各国都纷纷采取相应对策,以减少经济全球化对国家经济安全的负面影响。(一)经济全球化对我国的正面影响。进入90年代以来,经济全球化趋势发展得更快了,世贸组织不断扩大,特别是跨国公司的发展显著加快,有力地推动了经济全球化。经济全球化有利于国际生产力的发展。经济全球化是世界科学技术进步的产物,同时也是各国为获得超额利润、发展本国经济、提高国际地位而进行制度安排的结果。经济全球化有利于世界科技创新。国际科学技术的创新,能直接带动全球生产力的提高。在全球化过程中,生产要素必然进一步突破民族国家疆界的限制,在国际间自由流动,从而使各国的企业家能利用世界任何地方的资金、技术、信息、管理和劳动力在他们希望的任何地方进行生产,然后把产品销往任何有需求的地方。经济全球化有利于用最有利的条件进行生产和市场销售,这是全球经济发展的最优状态。对外开放是我国的一项国策,20年来的实践已证明,越是开放较早的行业其发展速度就越快,国内很多企业正是在合资中成长壮大的。利用外资会给我们带来一些冲击,但更多的是利益,是竞争中的发展。我们要拓宽开放领域,特别是对外科技含量高、发展潜力大的服务业的进一步开放,将会增加新的外商投资热点,扭转当前外资下降趋势,并有利于提高引资质量和水平。从以上正面影响来看,经济全球化给世界各国带来的最大好处是可以实现资源在全球范围内的最优配置,某一国家经济运行效率无论多高,总要受到本国资源和市场的限制。经济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的有利因素可概括为四个方面:“有利于吸引外资,弥补国内建设资金的不足;有利于引进先进技术和设备,实现技术发展上的跨越;有利于学习先进管理经验,培养高素质的管理人才;有利于发展优势,开拓国际市场”。经济全球化对发达国家有利,也为发展中国家提供了实现现代化和追赶发达国家的难得机遇。1979~1997年的近20年间,发展中国家经济的增长率就高出发达国家一倍。这种趋势今后还会持续下去。克林顿在访华前的讲话中说:“据预测,在未来20年,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率将是发达国家经济增长率的三倍”。由此可见,宣传经济全球化弊大于利,不但不符合事实,还会传播有害信息。而且经济全球化是不可抗拒的潮流。(二)经济全球化对我国的负面影响经济全球化给我国带来了很大的发展机遇,但不可避免地会给发展中国家带来不利因素和风险。对金融市场的负面影响。在国际金融无体系状态下,金融市场动荡,丑闻不断,投机猖獗,风暴四起,发展中国家在扩大外资规模的同时,放松了对本国金融市场的监督,一旦国内经济出问题,发达国家的投资资本便乘虚而入,酿成金融市场的严重危机。这几年,国际市场的金融状况、商品流动状况所发生的变化和出现的问题,都会波及到我国。1997年东南亚金融危机,最后蔓延到韩国和其他一些国家。实际上对我国也构成了很大的冲击,整个外贸出口、利用外资都受到很大影响,1999年尚有一定好转。对我国经济主权的负面影响。参与经济全球化的国家必须遵守已有的的国际条约、协定和惯例,为获得经济全球化给各国带来的好处,有时被迫主动对经济管理权限作出某些让步,其结果造成发展中国家的经济活动受制于发达国家。对产业结构的负面影响。在全球经济化过程中,发展中国家如接受发达国家扩散的低层次产业,就会形成与其高层次产业的垂直分工,因产业结构的单一性、纯属性,发展中国家经济的发展会受到发达国家经济发展周期的不良影响。对市场占有的负面影响。伴随着跨国公司的“侵入”,市场更多地被外资所占有,国外市场已被发达国家所瓜分,发展与发达国家凭目前的经济实力分割国外市场,这会给我国的经济发展造成危害。据联合国《1997年投资报告》统计,全世界已有跨国公司4 万个,其设在境外的分支机构28万个。形成了庞大的全球生产和销售体系。这些跨国公司控制了全世界三分之一的生产,掌握全世界70%的对外直接投资、三分之二的世界贸易与70%以上的专利和其他技术转让。我国部分国内市场已被跨国公司控制,轻工行业如洗涤用品、饮料等,外商投资企业在生产量、销售上占了35~50%;移动通讯设备仅美国摩托罗拉天津独资企业一家已占国内市场的90%;德国西门子在华39个合资企业中规模最大的北京国际交换机系统有限公司的产品在中国市场的份额达到32%,全国程控交换机外商占70%的市场。对可持续发展的负面影响。发达国家主要发展知识密集型的高新技术产业和服务业,而把劳动力资源密集型的产业向发展中国家转移。广大发展中国家除了继续作为原材料、初级产品的供应者外,还成为工业品的生产基地。发展中国家经济和高新技术落后,不得不以消耗稀缺自然资源和污染环境为代价,参与国际竞争,争取“后发效应”。在全球化背景下,综合国力竞争,主要体现在争夺资源上,实际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其结果强化了发达国家在高新技术领域的垄断地位,加剧了发展中国家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环境的破坏,影响到国家的可持续发展。对经济制度的负面影响。有的人认为,参与经济全球化进程,必须在经济制度上保持“同步”,否则无法推进改革、发展经济,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制度始终有可能被发达国家的市场体制所“兼并”。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在实现各国资源最优配置和促进世界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激烈的竞争、冲击和风险。其表现主要是:经济全球化弱化了各国的国家主权,使国内经济波动的可能性大大增加,对国内产业和市场将造成一定的冲击,并可诱发国内金融风险等。但是只要对策有方,其冲击和风险是可以控制的。三、对欧美日经济发展的透析当前,世界经济发展的三大主要力量是欧洲、美国和日本的经济状况及其发展,对全球包括我国在内的影响是比较大的。(一)欧共体经济。欧盟经济比较稳定,但欧洲的状况出乎意料。就是欧元启动时间不长,已贬值11%。特别是以美国为首的北约对南斯拉夫实施空中打击,使欧洲的资金纷纷外流,对欧洲的影响很大。此情况对美有利,因为资金持有者认为美国比较安全,使资金很大程度上流向美国,并支持了美国的股票市场。但欧洲的经济还是比较稳定的。欧元启动对欧盟所以有利,是互相间的交易变成了内部交易,交易成本大大降低。对欧元以后的变化趋势,欧中央银行认为,目前欧元贬值是不可避免的,从长远看,欧元在国际上仍然是稳定的。欧盟对中国的关注,有两方面原因:人民币不贬值是好事,对他们有利;我国的外汇储备在币种上是否增加对欧元的储备。我们增加对欧元的储备,对欧元币值能起稳定作用。目前我国外汇储备80%是美元。今后要考虑扩大美元以外的其它币种的储备,但必须注重外汇储备的安全问题。(二)美国经济。美国经济连续八年增长,究其原因,除国内外有利因素外,主要是制造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是最重要的基础,而制造业的进步,是80年代中期至90年代中期,在全球化大潮中对制造业进行彻底改造和改组。第一,从80年代中期起由汽车业带头,学习日本的精益生产和先进的管理方法;第二,90年代初,美国经济走出衰退后,利用信息技术对传统产业进行了全面改造;第三,与技术改造相结合,通过缩编、放权和再造工程,以及横向管理等,对企业进行大改组。结果使制造业打了一个翻身仗。从制造业的复兴方面看,主要表现有三个方面。钢铁。在日本的竞争下,美国连年亏损。1993年仍亏损5 亿美元。80年代一个工人生产一吨钢10小时,90年代只要5小时。到1995 年美国为42小时,日、法、德、英依次是49、61、69、71小时。1994年,美国获利10亿美元。汽车。在竞争中,80年代日本产量超过美国,占美国市场份额的25%以上。本田车成为美国人最喜欢的款式。80年代美国三大汽车公司进行了技术和管理改革,扭转了颓势。1992年,三大公司除通用外,均比日本提高了成本效率。生产一辆小车直接成本福特为5481美元,克莱斯勒为4841美元;日本丰田6216美元,本田6216美元,日产是6782美元,马自达6618美元。1994年,产量与收入都超过日本。微电子。80年代美国从自己所创新的领域败下阵来,在全球的半导体市场份额,由1981年的53%下降到1988年的43%,同期日本由34%上升到46%。制造业前10名,美占前7家,日占后3家,1990年美只剩下一家。市场份额由74%下降到45%,日本由20%上升到48%。美国企业的奋斗加政府支持,1990年扭转了局面。1994年全球1020亿美元的半导体市场,美日分别为43%、40%。日本占领的低档记忆芯片,始终未打入尖端的微处理器市场。而顶尖公司是美国的应用原料公司。美国制造业复兴与美国持续稳定增长的关系,使人们对制造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有了更深刻的认识。首先,不因服务业在国民经济的比重上升而轻视制造业;其次,要十分重视高新技术的优先发展,但不能忘记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的重要性。制造业是满足人们物质需要的部门,不能在发展高新技术时放弃传统制造业。美国早期用低价劳力把制造业搬到国外也不可取,应用高新技术武装制造业才是正确的。从以上情况看,目前美国经济处于景气状态,看来在今后几年不会出现大的问题。但隐患也存在,膨胀的股票市场支持了美国国内消费。持有5000美元以上股票的家庭约占美国家庭总数的60%,这些家庭的消费都受股票市场的影响,股票上扬,其消费欲望就增长;一旦股市萎缩,整个消费就下来。美国自己也承认,股市至少有30%是泡沫。美国股票市场市值为12万亿美元,国内生产总值约8万亿美元, 我国股市市值相当于国内生产总值的四分之一,而美国为5倍。 当然美国的高新技术处于世界领先地位,有的领域处于垄断地位。(三)日本经济。美国是世界第一经济大国,日本是第二经济大国。日本国内生产总值估计5万亿美元。 其发展对其他国家的影响是比较大的。目前日本经济仍未走出困境,处于萧条状态。从日本官方统计,1999年情况有所好转,但影响日本经济的基本问题没有完全解决。 主要原因有三:一是银行包袱沉重。泡沫破灭后, 银行的不良资产超过约1万亿美元;二是日本的消费需求不足比我国严重的多。日本最大的居民消费是住房问题,现在房地产业处于低迷状态,对国家影响较大;三是日本的设备投资仍未增长。日本的这种状况对世界经济的发展,对我国的出口和利用外资都会产生影响。总而言之,今后这种基本格局不会发展大的变化,如果利用得好,对我国是有利的。因此,我们要抓住机遇,更多地利用外资、资源和技术。改革开放20年,我国利用外资总规模为4000亿美金,按现在汇率计算约3万多亿元人民币。这对解决国内建设资金短缺起了相当大的作用,其中能源交通方面利用外资最大。与此同时,引进了大量的先进技术和先进装备,但先进装备真正达到世界水平的不到三分之一,这些先进装备主要靠引进,自己开发的比重不足。我国矿产资源丰富,可按人口平均并不多,下世纪初,部分矿产资源严重短缺,原油就是个问题。在当前国际条件下,充分利用国际市场解决我国资金、技术和某些资源不足问题,对我们是有利的,应抓住这个机遇。近年来,虽然国际政治、经济不稳定因素有所增长,但和平发展是世界面临的一个重大问题,是全世界人民向往的,只要不出现大规模战争,目前的世界格局对我们是有利的。四、我国应采取的相应对策经济全球化是世界经济发展的必然。是客观的历史趋势,它仍将不断加强。21世纪经济全球化将获得新进展。我国作为一个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其经济安全同样在一定程度上面临着经济全球化给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安全带来的种种负面影响。根据世界政治经济形势的变化,从我国的国情出发,如何正确选择中国的经济安全战略,在东南亚金融危机爆发后显得尤为紧迫。(一)坚持“以人为本”的可持续发展战略,保护我国的综合国力不断加强党在十五大报告中指出:“要充分估计未来科学技术,特别是高新技术发展对综合国力、社会经济结构和人民生活的巨大影响,把加强科技放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地位,使经济建设真正转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这是国家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关键所在。科技进步和劳动者素质的提高,其核心就是人的发展。可持续发展理论主题中有两个基本点:人类在追求生存与发展权利时,要保持其与自然相和谐的关系;当代人在创造和追求今世发展与消费时,努力做到使自己的机会与后代人平等。这就需要极大地提高人的素质。“可持续发展的中心是人”,(见《行动纲领》),人的发展是人类最终目标,与其他方面的发展相比,应把提高人的素质放在绝对优先地位,人是发展的主体和动力,而发展又取决于人的素质。今后人类的生存发展已经不能单纯依靠土地种植和挖掘地球资源来维持,必须挖掘和利用人类自身的智慧资源。坚持可持续发展,不断增加我国的综合国力。社会经济与人口、环境、资源的协调发展,既不造成环境破坏,又不产生任何负面影响;不仅当代人可以更好地生存、发展,而且子孙后代能更好地生存发展。作为一种新的发展战略,它以节约资源,特别是要科学发现各种可利用的再生资源,使社会生产得以延续;保护环境,防止本国和跨越国界的环境恶化;控制人口,使人口的增长与社会的承受力保持平衡,提高经济增长的社会效益,在此基础上我国的综合国力方可得到不断的加强。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改善生活质量,保持和创造美好的环境,实现资源的永续利用和人类世代发展。(二)加强我国科学技术研究与开发,积极引进国外先进和适用的科学技术当今世界,知识和技术是最重要的财富,一个国家发展水平高低及其进一步发展的潜力主要取决于其拥有的知识和技术。国力的较量,就是知识和技术水平的较量。科技进步是经济发展的决定因素,人才是科技进步和经济社会发展最重要的资源,提高人的科学文化素质,才能在科学技术上取得突破性进步,才能发展我国的高新技术产业,改变长期以来不合理的国际产业垂直分工格局以及提高国际竞争能力,增强防御经济全球化给经济安全带来的各种不利影响的能力。从我国的国情出发,国民教育、科技投入和管理体制要协调发展,这是提高科学技术水平的唯一正确策略。(三)加大对外开放的力度,使我国尽快参与世界经济的进程在经济全球化时代,只要更加积极地走向世界,利用国际市场的有利资源,我们才能充分发挥一个发展中大国的优势,提高综合国力,增大经济全球化时代经济安全系数。中国要进一步扩大开放的广度和深度,要完善全方位、多层次和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发展外向型经济;要同世界各国、各地区发展平等互惠的经贸关系,开辟多元化的国际市场;要有原则地、有作为地加入各种世界性的、区域性的金融和贸易组织。当然,事关国计民生和重大经济利益的领域,我们要始终坚持中方必须掌握主导权和控制权,像电信业的控股问题,寸步不让;农业方面,我们坚持小麦、玉米、大米、棉花、糖、食用油,以及化肥等产品的专营权,确保国家有足够的宏观调控手段,避免损害亿万中国农民的利益。(四)强化企业体制改革,组建我国大型企业集团和跨国公司为适应国际市场竞争的垄断日益加强的趋势,我国企业的未来发展必须走联合的道路,组成大型企业集团,并通过政府的积极引导和扶持,积极开展国际经营,以世界为市场来安排投资、开发、生产、销售,将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进行合理配置,最终形成有国际竞争力的跨国公司。以美国为例,本世纪初,美国有汽车制造企业200多家,现在只有3家企业。从国际上看,组建大型企业集团是一条行之有效的途径。世界各国的企业,跨国并购导彩纷呈,兼并与收购表现为强强联合,优优相并。1995年,日本东京银行和三菱银行合并,成立东京三菱银行,总资产达到7014亿美元;1996年,美国波音公司和麦道公司两大飞机制造巨头合并,使其获得65%的世界市场份额;1997年6月, 蒂森和克虏伯两大钢铁公司合并,蒂森——克虏伯钢铁公司,以其110 亿马克的营业额和1500万吨原钢产量而居欧洲扁钢领域第一、世界第三。并购范围空前,涉及各行各业。汽车工业领域,奔驰与克莱靳勒两大汽车公司合并,福特兼并马自达公司,大众并购罗伊斯公司;1998年初,美国著名的计算机制造商康柏公司以96亿美元收购在大型计算机制造中颇具实力的数字设备公司;1999年初,美国电话设备制造商朗讯公司以203 亿美元并购美国第四大计算机网络设备制造商艾森德通讯公司,从而把计算机、通讯等高科技行业大兼并不断推向高潮。从以上情况看,国家的竞争力取决于企业的竞争力,国家的经济安全体系最终也要靠强大的企业力量来支撑。因此,企业必须“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企业是技术创新的主要承担者,是科技成果转化的主力,要引导企业把市场需求作为技术创新的出发和落脚点,使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达到全国以至国际水平。全国所在大型企业都应建立健全技术中心,有条件的民营企业也要建立健全技术开发机构,积极开展创新活动。把国企改革和技术创新有机地统一起来,提高国企的竞争力。(五)加强利用外资管理,克服引进外资中的问题资金不足是制约发展中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因素,利用外资有利于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建设和发展,但利用不当也会形成国内市场流失和金融危机等不利于经济安全的问题。我国今后一段时间的引进外资工作,要统一认识,实施“以市场换技术”的利用外资战略;同时要牢牢控制利用外资的规模、结构和流向,以外资的技术含量作为引进外资的质量评判标准,平等互利地利用外资,绝不接受任何出让主权的条件。(六)对制造业进行彻底改造和改组,复兴我国制造业的竞争优势制造业是满足人们物质需要的部门,是支柱产业,是关系国民经济命脉的基础设施和基础产业,涉及到国家安全、社会安定的大问题。所以不能因服务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上升而轻视制造业。在经济全球化的大潮中,根据我国的国情,借鉴国外行之有效的经验对我国的制造业进行彻底改造和改组。一方面,要引进日本的精益生产和先进的管理方法,使企业向专、精、特、新的方向发展;另一方面,利用信息技术对传统产业进行全面改造,尤其是利用高新技术改造制造业,使其恢复竞争优势;当然,这些都应与技术改造相结合,通过缩编、放权、再造工程、横向管理等对企业进行大改组,提高制造业劳动生产率,使我国的制造业打一个翻身仗,奠定我国经济增长的坚实基础。在经济加速全球化的时代,任何一个国家都无法在一切领域的资源、技术和人才都居于领先地位,即使在激烈的竞争中也应该实行优势互补,以臻共同繁荣,即双方或多方互惠互利,这也已经成为一种同竞争并存的历史趋势,以达到“以最有利的条件生产、在最有利的市场销售”的世界经济最优状态。【原文出处】宁波经济丛刊【原刊期号】200002【原刊页号】9~13【作者简介】张春祥,研究员作者单位:太原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030002)

经济全球化的表现

宁波经济丛刊投稿经验总结分享

一) 经济全球化带来的有利因素1、可以充分地利用外资 2、资本的进入带来了实用技术、管理经验和企业创新精神 3、资本的进入有利于我国国有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4、外资进入有助于解决发展中国家剩余劳动力就业问题 5、经济全球化促进了发展中国家的金融市场的完善,有利于发展中国家的货币化和金融深化 6、资本的进入有利于非市场经济国家的经济转型(二) 经济全球化带来的弊端1、大量外资的进入容易造成债务负担,可能引发国际债务危机。如1995年墨西哥爆发了重大的国际债务危机。 2、外资进入对民族资本和民族工业冲击较大 3、经济全球化使发展中国家生态环境和可持续发展的矛盾日益尖锐 4、跨国资本的进入增大了金融市场的投机性和风险度,容易给短期投机资本冲击较虚弱的发展中国家国内市场造成可乘之机 5、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发展中国家经济转型充满了动荡和起伏 6、经济全球化加速了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之间经济发展的不平衡 7、经济全球化在一定程度上损害了发展中国家的经济主权

管理学就是要好好背,重点都背出来就好了,特别是几个里程碑式的人物的管理学模式。。。西经么好好做课后习题,老师划的重点都要自习看,微观还是蛮容易挂的。。而且如果是学位课的话要考到75分才能算过的

题目(自己写吧  )  摘要:近年来,我国服装业快速发展,特别是作为中国服装基地之一的宁波民营服装业发展更为喜人。但是由于宁波服装业民营经济自身存在的问题,如生产技术不高、管理体制落后等问题制约着其未来的发展和壮大。在新形势下,探讨其可持续发展的方式,探究其发展模式的选择有利于宁波服装业民营经济的长足发展。  关键词:宁波服装业 民营经济发展 可持续发展模式 不足及建议  改革开放以来,浙江经济取得了跨越式发展,成为唯一形成“民营、民有、民享”之民本经济的经济大省,其民营经济在区域社会经济发展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服装业作为浙江省重要的支柱产业之一,近年来呈现平稳增长的发展趋势,经济效益指标和产业竞争力指标均高于全国同行业。而宁波作为浙江省服装业的龙头,在全国服装纺织行业中占有重要地位,已经成为国内最大的服装产业基地之一,近年来宁波服装业吸引大量民营资本,使得民营经济成为发展和壮大宁波服装业的主力军。但是由于民营经济自身原因,如资金规模晓,技术落后、不成熟,企业管理制度偏差等问题以及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导向所导致的恶性竞争、国际贸易壁垒等问题,使其发展受到一定的限制。随着经济全球化和我国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宁波服装业民营经济在获得机遇的同时也面临着挑战。新形势下,如何发展服装业民营经济,如何使服装业得到持续的发展等问题已经成为当前研究的重大课题。  1 宁波市服装业民营经济发展现状  1发展背景与现状  服装业是影响人们日常生活的重要产业。我国作为服装生产、出口与消费大国,其服装业(尤其是民营经济服装业)的发展迅速。就2005年来看,全年全国纺织品服装进出口7亿美元,占全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额的29%,服装业的发展规模和生产能力呈现出“大、强、廉”的特点。2005年,我国服装业中民营企业出口额达到5亿美元,占总出口额的36%,成为出口第一主力。从出口企业家数看,民营企业也独占鳌头,2005年全国共有46000多家企业从事纺织品服装出口,其中民营企业占52%。随着国内外市场的扩展和经济环境的优化,服装业民营企业的发展将产生更大的效益。  作为中国服装业的“先锋”,宁波的服装业历史悠久在七千年前的河姆渡先民就会手工制衣,又成为中国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发航地,并诞生了我国第一个近代服装流派,创造了中国第一套西装、第一套中山装、第一家西服店、第一部服装理论著作,堪称我国近代服装业的发祥地。经过不断继承和发展,留下了深厚的技术、资金、服装文化基础。目前,全市共有服装生产企业2000多家(多为中小型民营企业),其中年销售额千万元以上的服装企业达80余家,呈现出纺织、面料和辅料等产业集聚竞争格局。宁波服装业服装企业总数不到全国的5%,服装产量却占全国总量的12%,在同类城市中占据首位[1],并呈现出“三化”趋势,即品牌多元化、产业集群化、市场国际化。宁波市服装生产以男装见长,特别是国内知名的杉杉、雅戈尔、洛兹、太平鸟等品牌更是中国男装生产的龙头。  宁波服装业的快速发展,一方面依靠强劲的原有基础,另一方面也依靠区位优势和产业战略。在当前国际贸易中,非关税壁垒依然存在,倾销和反倾销也仍是阻碍宁波服装乃至中国服装业的发展。从产业竞争力来看,宁波服装业也喜忧参半:根据顾庆良、寇强对宁波服装业的GEM模型分析表明,包括资源、设施、供应商、企业结构战略、本地市场、外部市场等在内的模型赋值得分为5543,处于国内领先水平,但宁波服装业的资源、设施、供应商和相关支持产业得分少于平均分,以成为制约宁波服装业发展的一个重要屏障[2]。  2发展特点  我国服装业发展受到时代发展和消费观念的变化,在不同地区表现出不同的特点:一是以南方沿海部分省市大型服装企业为代表的高科技、高档次、高消费的开发出口型服装产业集群。二是以中西部省市为代表的以仿制、加工等为主的中档次、高耗劳动力等为主的中小型企业群。三是三资企业在产业中发展迅速,其资金的投入和融合呈现稳中上升的趋势。四是以地区特色服装为主的民族服装产业。  从全国服装业划分来看,宁波服装业经济属于以大中型服装企业为代表的具有高科技、高档次、多品牌的经济形式。  1一民营经济为产业发展龙头。民营经济是宁波经济高速发展的基础和保证,更是服装业资金的保障和产业发展的主体。民营企业在技术、信息和产业敏感度上都具有较高的市场应变能力。宁波服装业无论从服装数量和质量来分析,民营经济均位于第一,并在不断的扩大和增长,这样的形式下进步发挥民营经济的龙头作用,有利于服装产业的优化升级和产业链伸展。  2知名品牌众多,服装类型相对单一。宁波服装生产以男装见长,拥有杉杉、雅戈尔、洛兹、太平鸟等国内知名品牌,在国内市场上占有重要地位和市场占有量。但是这些服装生产企业和服装品牌基本都是以西服、衬衫生产为主,市场的消费对象都比较单一,年龄段比较集中,与温州、杭州等周边服装的类型相比缺乏市场的广泛性。  3企业层次齐全,技术水平对比明显。宁波既拥有掌握国内先进服装生产、管理、销售服务的技术、制度的公司(如雅戈尔、杉杉、培罗成),也拥有技术落后、服装生产档次低、价廉的小型私企,这样的服装生产结构侧向的为服装业的发展提供了经验和教训。  3新宁波模式对服装业的影响  服装业的发展不仅需要体现产业的自身特点,更需要在一定的经济发展模式下发展和优化。宁波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学习苏南模式,九十年代学习温州模式,虽然在经济发展中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终久很难反应宁波的经济发展现状。近年来,宁波市提出了混合经济发展的模式,即新宁波模式。新宁波模式既能避免苏南模式企业向“小国企”形式流放,也能避免温州经济单一经济模式的发展。就新宁波模式来看,对宁波服装业指明了新的发展方向:目前宁波民营企业存在着产业链带动不足,初级产品数量庞大、产业层次轻、小、低的问题,新宁波模式的提出和发展将会有效改变这一问题。1999年,宁波市委、市政府的19号文件《关于大力发展个体私营经济的决定》指出,宁波民营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成长和混合经济模式的形成起到了基础性作用。从目前来看,这一模式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以唐狮服饰为例:唐狮服饰作为博洋集团下属的一个私企,走出西服和衬衫两大传统服装发展的狭隘空间,创造了中国的“民牌”(大众化、民族化、个性化的品牌特色)服饰,成为宁波服装企业中销售服装件数最多的企业。自新宁波模式提出以来,其连续五年销售以100%的速度增长,为宁波经济的发展注入了一股强大的血液。  2 宁波市服装业民营经济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建议  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宁波服装业民营经济虽然发展迅速,产业规模也在不断扩大,但也存在着许多不足。  1服装类型单一、民企规模悬殊  宁波服装业以生产西装和衬衫为主,在宁波服装业中超过6%的企业以生产西装和衬衫为主,并且企业的中长期规划都是以生产西装为最终对象。这样单一的服装生产虽然有利于西装这一行业竞争力、生产技术等方面的快速提高,但是在其他类型服装的竞争中处于劣势,缺乏消费对象的广泛性和服装的个性化设计。以衫衫服饰公司为例,其杉杉衣服、杉杉杉杉内衣、杉杉衬衫、杉杉女装等服装类型趋向职业化,其消费对象多为公司职员或政府工作人员,与中国大众式的消费结构部分产生冲突,使得消费人群增长较慢[3]。从规模来看,大型企业如衫衫、雅戈尔等不断创新和变革,实施综合智能化生产管理系统,依托先进的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实现多层次的计算机网络系统,成为国内五百强企业;小型企业如宁波XX服装公司,企业生产主要依靠手工,以劳动力的高强度换取企业的薄利,企业管理落后,基本处于亏损状态。  2企业创新不足,品牌国际化意识较弱  创新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必要途径和选择,也是面向国际市场,提高产业影响力的重要因素。目前,宁波服装企业在面料开发、品种款式设计、质量档次提升等方面的创新能力相当滞后,企业生产技术以及管理水平有限,难以适应国际市场的变化和各档消费者的需求。自21世纪以来,随着国内外经济的发展和追求个性化思想的浓厚,人们对服装的需求正发生日益的变化,如何适应满足市场需求,提高企业的知名度,增加服装市场的占有率都是需要在企业管理、服装生产、销售等方面不断创新和改革。  同时,实施品牌国际化战略,不断提高品牌在国际市场的影响力,挖掘更为广泛的消费人群。宁波服装企业的国际化意识较弱,虽然服装企业数量非常多,但规模普遍偏小,重效益、轻品牌,重眼前利益、轻长远利益,是多数服装企业的做法。国际品牌作为跨国公司角逐全球市场的主要手段,有着其特定的优势:国际品牌更能提供高质量的产品和可靠的质量保证,与类型品牌的产品相比,国际品牌在消费者的效用函数中具有更低的贴现值[4];国际品牌可以不断地升级,引领世界潮流,不断给消费者以新的期望;借助这些国际品牌可以为企业制造一个国际身份、赋予消费者一种认同感和归属感。以宁波小型公司为例,目前宁波小型民企多生产大众化的服装为主,放眼于地区市场。对于国际化的发展目标观念淡薄。  3世贸机制连接差,对国家保护政策依赖性强  入世以来,国际服装企业对宁波服装也具有一定的冲击。由于经验不足,宁波没有很快的适应世贸体制,反倾销事件不断发生,使得宁波服装生产企业盲目的投入生产和销售,造成了一定的经济损失。因此,宁波服装业要加快适应世贸体制,运动高科技手段,提高应对反倾销的能力。由于国家对纺织服装业的保护政策,服装产业一定程度上游离于国际纺织工业强有力的竞争之外,对于宁波服装业跨入世界服装强市之列形成了一定的阻碍。因此宁波服装业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扩大销售市场。市场是企业生产的风向标,市场需求变化直接影响着企业的投入和产出。如雅戈尔把面料与服装的生产都放在了自己的工厂来做,这样虽然在生产运营等方面加大了风险,但是在物流配送上则节约了费用,从而减少了中间环节,提高了生产运转效率,增加了信息的流通。  3 宁波市服装业民营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模式及建议  《中国产经新闻》报曾刊登过一篇文章,指出服装产业进入“系统竞争”时代,宁波服装行业协会应尽快制定相关服装产业的发展战略。系统竞争是面向企业竞争发展需要的新一代信息系统,“系统竞争”时代的到来是现代市场经济和国际服装市场共同发展的产物,是指导企业走向国际化,提高市场灵敏度的指南针。根据近五年来我国服装市场的数据,笔者认为高科技、生态、个性、中高档服装会是未来服装业的发展趋势。在科技日新月异的今天,在服装生产过程中使用高科技技术如使用纳米技术等将大大提高服装的市场,企业运用高科技实现从产品单一、款式单一向多品种、多类型、高科技含量、高附加值的跨越。随着新材料、新技术的发展,人们对服装功能要求的提高,如防紫外线、抗菌、免烫抗皱、阻燃、防静电、防水、防电磁波等纺织品,这就要求宁波服装产业要面向未来,选择可持续发展的产业路径。  1优化产业模式  从现状来分析,宁波服装产业的发展主要依靠西服、衬衫等服装类型的生产和销售,私营企业在产业发展中的作用正在不断加强。服装业民营经济作为宁波服装产业优化和升级的主力,应当改变以家族制为主体的产业管理模式,转向以股份制和开放制的产业管理模式。建立多层次的服装业资本市场评价体系,利用混合型资本加快优化产业的发展模式、管理模式、战略模式。  新宁波模式的提出,混合经济共同发展的模式将在各个产业中发展和延伸,因此,宁波服装业要改变现有服装业的结构,加强国有资本在产业中的占有量,而该种资本主要是以生产高科技、高附加值的服装生产,用于打开国际服装市场的大门,参与国际服装市场的竞争和提高宁波服装业在全球经济贸易中的地位和作用。  宁波服装产业主要集中在东钱湖镇至石阡镇的鄞县大道一线和从石阡镇至奉化江口镇的雅戈尔大道组成的一块“L”形走向的区域,区域面积约10公里。这样的产业集聚有利于发挥产业机群效应,但是由于目前的产业规模有限,对于国际化目标下产业集聚的能力有限。因此,宁波服装业要改变产业发展的模式,形成由块状向面状集群和发展,提高服装产业的内部信息交流,拉长服装产业链条,促进产业的升级和优化。  区域产业、区域贸易、区域经济结构等区域经济因子都希望得到可持续的发展,具体表现为对区域未来经济总体发展格局的设想、思路和谋划。可持续发展要求区域内的企业相互合作,不断改进技术、提高产品科技含量,完善企业内部管理,适时调整企业的发展战略[5]。通过对宁波服装业现状的分析和目前民营经济发展模式的了解和对比,笔者认为宁波服装业的发展应分为两类:  1面向国际市场的服装生产。  宁波拥有杉杉、雅戈尔、洛兹、太平鸟等国内知名大型服装企业,其生产和管理已经比较成熟,拥有广阔的国内市场。走国际化路线,不断扩大国外市场,竞争国外市场是使企业发展到一定的程度后所热衷的发展思路。在贸易日益国际化,市场日益国际化的今天,宁波服装要走出国门,势必要转向高品质(面料柔软量)、高科技含量、高附加值、著名的品牌、优质的服务以及较深的文化品味的服装生产。  2面向国内“民牌”的服装生产。  宁波目前的服装民企多为中小型企业,要在短时间内快速升级其技术和设备,改革企业管理显然是不现实的,因此建议这些企业可以学习唐狮的发展战略模式,以普及和特色的企业服饰为基础,发展具有一定知名度,具有多元化款式设计,具有鲜明个性特色的服装生产策略。  2宁波服装业发展的几点建议  当前,宁波服装业民营经济发展正处在“旺季”,随着新宁波模式的提出和构建,寻找到一条宁波服装业民营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道路是十分必要和紧迫的。  1大力发展高科技的服装,打造具有世界影响品牌。  高科技是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必由之路,是宁波打造服装名城的必然要求,也是宁波服装业摆脱现状走向成熟的捷径。技术改造是提高宁波服装产品附加值,促进产业升级的基础,目前发达国家服装生产已经向生产自动化、高速高效化转变,先进的无梭纺织机已普遍使用[6]。宁波服装业必须加快企业生产技术的改进和创新,不断采用新技术和新的工艺,加强绿色服装的生产和设计,提高服装的整体质量,从而树立国际品牌形象。要打造一流的质量就需要服装生产企业从面料的选购、生产工序、款式设计、人员管理、设备购置、质量检查等方面对企业的整体生产进行调整。  2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扩大销售市场。  市场是企业生产的风向标,市场需求变化直接影响着企业的投入和产出。如雅戈尔把面料与服装的生产都放在了自己的工厂来做,这样虽然在生产运营等方面加大了风险,但是在物流配送上则节约了费用,从而减少了中间环节,提高了生产运转效率,增加了信息的流通。  3加强产业集群,促进产业升级。  宁波作为我国最大的服装生产基地之一,服装产业集群已经形成并在不断发展和成熟。对于宁波服装产业而言,产业的升级和发展有利于经济的有效发展和经济形态的转型。  4实施人力资源战略,提高企业管理能力。  人才是企业发展的软件系统,提高企业人才只是结构,促进企业管理能力的增强,加快企业人力调整能力是现代企业的重要特征。企业发展到一定的规模后,企业管理阶层的整体控制力和战略发展能力是企业高质量运营的基础,也是提高企业竞争力和创新发展的前提。  5实施柔性管理,提高企业凝聚力。  柔性管理可以建立员工信服机制,有利于把企业意志转变为个人意志,满足员工的高层次需求[7]。加大企业柔性管理可以提高企业的凝聚力,使员工有一种以企业为家的意识,形成相互协作的精神。  小结  服装业民营经济的发展是发展我国经济,提高我国国际贸易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增加就业、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一大产业。宁波拥有我国第二大港,服装业数量和质量在国内处于领先水平,这样的背景使得宁波服装业民营经济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和不可多得的机遇。探讨宁波服装业民营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模式,有利于进一步促进经济的发展和产业的合理性,从而为浙江民营经济的发展提供更多的选择途径。  参考文献:  [1]宁波市经济委员会加快宁波服装产业发展对策研究[J]宁波经济丛刊,2003,(2):19-23  [2]顾庆良、寇强宁波服装产业集群竞争力分析[J]山东纺织经济2004,(5):14-17  [3]  [4]魏慧君 跨国公司如何经营国际品牌[J]科学管理文摘,2005(4):14  [5]孙久文,叶裕民编著区域经济学教程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50-80  [6]牛东旗,王玉翠对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几点认识[J]商业经济2005,(7):24-25  [7]王瑾,姜永峰,许庆高浙江服装产业集群效应研究[J]商业经济与管理2003,(2):42

宁波经济丛刊投稿经验总结报告

试论我国会计行业的发展历程及发展趋势  于师竹  一、我国会计制度改革的历程及其基本评论  改革开放的二十多年,我国经济体制发生了根本性改变,我国会计制度也随之发生了大的变革,对我国改革开放二十多年以来会计改革情况进行研究和探讨,总结经验教训,对于进一步深化我国会计改革,完善与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会计制度体系,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 修订与完善会计制度,建立中国特色的企业会计制度体系  改革初期,我国首先按照计划经济体制的要求,进行了恢复和重建;在重建过程中,对企业会计制度进行了修订与完善,基本建立了与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要求相适应的企业会计制度体系,形成了我国独具特色的计划经济体制下的企业会计制度体系"其具体表现在:  1、适应计划管理的要求对会计工作整顿、恢复和重建企业会计制度1980年财政部对当时的会计规章制度进行了全面修订"首先选择涉及面广、影响大、会计业务相对较为复杂且具有普遍性的《国营工业企业会计制度》对其进行修订"于1981年制定发布了《国营施工企业会计制度》、《建设单位会计制度》"从而满足了企业健全会计核算规章、改善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的需要"  2、完善会计制度体系,努力开创企业会计制度工作的新局面  1982年到1987年之间,我国先后制定发布了《国营企业固定资产折旧试行条例》"制定发布了《国营企业成本管理条例》,以上会计法规,严格了企业会计核算行为,强化了企业经营管理要求,保证了经济体制改革的顺利进行,开创了新时期我国企业会计制度工作的新局面  3、适应对外开放引进外资的要求,制定实施《外商投资企业会计制度》  1985年3月正式发布了《中外合资经营企业会计制度》,这一会计制度规定了会计核算的一般要求、会计核算原则和会计处理方法、会计科目和会计报表等内容它的制定与实施,开始了我国会计制度与国际会计惯例协调的步伐"  (二)制订《企业会计准则》,逐步实现与国际会计惯例的接轨  1、1992年经国务院批准,财政部以财政部长令的形式,发布了《企业会计准则》"制定发布《企业会计准则》,实现我国会计核算模式的转换,对既存的企业会计制度体系进行梳理的基础上,确定按照企业所属的行业设计制定会计制度的原则并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的要求、结合各行业生产经营活动的不同特点及不同的管理要求,将国民经济各部门划分为若干个行业分别制定了工业企业会计制度、商品流通企业会计制度、农业企业会计制度等13个全国统一的行业会计制度,形成了一个比较完整的企业会计核算制度体系"  2、制定实施股份公司会计制度,促进现代企业制度改革的进行  1992年5月制定发布了《股份制试点企业会计制度》"这一会计制度的发布与实施,是我国企业会计改革的重大事件,对规范股份制试点企业的会计核算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3、配合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与完善,逐步完善企业会计核算办法"1993年12月至1994年5月先后制定发布了新税制的会计核算办法,具体包括《关于增值税会计处理的规定》、《关于消费税会计处理的规定》、《关于营业税会计处理的规定》以及《关于资源税会计处理的规定》等新税制会计核算办法"适应现代企业制度改革的需要,先后制定发布了《合并会计报表暂行规定》、《企业商品期货业务会计处理暂行规定》、《国有企业试行破产有关会计处理问题暂行规定》"  4、配合新修订《会计法》的实施,统一规范企业财务会计报告和会计核算行为"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于1999年审议通过新修订的《会计法》"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新形势,规范会计行为,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完整,提高经济效益,维护市场经济秩序"  二、会计行业环境的变迁对会计行业的影响  中国会计的环境特征主要在于:  (一) 面对转型经济环境下的过渡性环境  目前中国处于经济转型之中"一是经济体制转型,即通常所说的市场化:由计划体制逐步过渡到市场经济体制,意在最终建立完善的以市场机制和价格供求关系来配置经济资源的市场经济体制"二是社会转型,指从传统型社会向现代型社会的过渡,尤其是特指当代中国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从封闭性社会向开放性社会的社会变迁和发展的"  (二)面对信息使用者的需求变化环境的影响  目前的经济形态下,会计信息需求的变化体现在信息使用者所需求的信息不仅包括可靠的财务信息,还包括分部信息、金融工具信息、社会责任信息、人力资本信息、前瞻性信息、经营业绩信息和背景信息等和决策相关的信息"这种新要求无论是从质量上还是从数量上都与过去大相径庭,尤其是在时效上要求更为严格"另外目前占企业主导地位的不再是资本的投资者,而是知识的拥有者,它根本上动摇了传统中物质资本的所有者在企业中的统治地位,知识资产作为企业创造财富的主要力量,理应同物质资本具有同等的享有企业盈余的权利"因此,会计工作的目标也必然随着这种所有者地位的变化而变化,由过去向投资者、债权人提供信息为主转向以计量和反映企业主要资源,向一切信息使用者提供相关信息、满足其决需求为  主"  (三)面临加入的挑战  1、金融市场"首先,金融市场规模的扩大、资金供给的增加和金融工具的不断创新,为我国企业筹资、投资和规避风险提供了多种可供选择的组合方式"其次拓展了金融服务范围,同时也派生出利率风险、汇率风险等新的风险"  2、经济结构"主表现在:加入后,我国原有一些受保护的部门和资本及技术密集型部门将产生较大的冲击,而一些具有相对优势的劳动密集型产业以及已形成规模经济且技术成熟的部门则将从中受益,这必定会影响到我国企业资金运动的方向及规模,公司内部重构时的资产剥离,公司间并购时的资本运作,企业破产时的重整和清算等等都将成为会计行业的重要课题"  3、法规、财税环境"入世后我国现行法律法规中那些与规则有抵触的条例将逐步被修改"会计行业人员如果不熟悉这种变化后的新的法律法规环境,可能导致财务决策失误,可能招致不必要的处罚或诉讼"  4、人才环境变化的影响"加入WTO后,企业间人力资源的竞争将更加激烈,如何留住优秀的会计行业人才,甚至吸引国外管理人才流入,从而在这场中外人才争夺战中获胜,以及会计人员本身如何提高自身素质将成为我国会计行业和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课题"  三、中国会计行业的发展趋势  (一)与国际接轨,完善会计准则  目前我国市场经济体制基本建立和完善,会计环境发生根本性变化,现行会计准则、制度从内容上看已经与国际会计惯例非常接近,但仍然存在一些差异"存在这些差异的主要原因是我国市场环境尚不完善"我国一直执行的会计准则较为抽象,只能侧重于一些基本概念的简要描述,在会计规范和监管工作遇到种种问题,首先需要反思的就是什么是最好的会计准则"基于这样的背景条件,逐步完善现行会计准则,相应地,实实在在地从实质上找出现行国际会计准则及其解释和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今后新发布的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及其解释与我国现行会计规范的差异,给出官方的文本,是增强我国会计规范的可理解性和稳妥加速我国会计国际化进程的可取途径和明智的举措"是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不断修改和完善我国现行会计标准实现我国会计标准与国际会计惯例之间的协调"  (二)是根据改革开放中出现的新经济业务,及时制定新的会计标准"  我国加入WTO后,许多成熟市场经济环境下的经济业务将在我国涌现,需要制定新的会计标准规范其会计处理"在我国企业参与国际经济大循环之后,企业竞争将更加激烈,有些企业可能将在市场竞争中被淘汰,有些企业为了生存和发展将作大规模的重组和购并,需要制定与企业终止营业、破产清算、企业合并和重组等会计标准来规范有关会计问题;同时,随着我国企业改革的深入、政府职能的转换和社会保障体系的建设,企业为安排职工福利、养老金计划的支出将逐步增加,也需要制定相应的会计标准,规范其会计处理等"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和国际上许多国家都制定有衍生金融工具、企业合并、养老金计划等会计准则,我国已经将这些项目纳入到了未来几年的会计标准制定计划"  (三)进一步转换政府职能,加强会计监管,满足社会公共需要"  在我国目前会计人员整体业务素质不高,注册会计师行业自律性较差的环境下,加强对企业会计信息质量和注册会计师审计质量的监督检查,治理会计信息失真,整顿会计工作秩序;推进会计师事务所的体制改革和注册会计师行业管理,提高注册会计师审计的整体水平;敦促企业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完善公司内部治理结构,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制度,强化内部  会计监督;完善企业(尤其是上市公司)财务信息披露制度,提高企业经营行为的透明度是会计行业发展的又一趋势"  (四)建立独立高效的会计行业组织"  在会计行业组织方面,目前在我国绝大多数企业中,会计行业与会计均是合署办公,实行混岗作业,从而导致两者职责不明确,影响了各自职能的充分发挥"日本学者宫匡章在《会计情报手册》中指出:/财务是以资本为对象的实体活动,会计是以财务活动及其结果为对象的情报处理活动,会计的机能是组织情报,不处理资金筹集、供应与运动,仅在必要时反映其结果"这就是说,财务是进行有关筹资、供应与运用的意向决定,会计是为这种意向决定提供情报"0由此可见,财务与会计的职能是不同的,不可混为一谈"目前由于会计行业的环境和内容变得更加复杂,加上企业实施外部扩张战略促使企业规模进一步扩大,会计要迅速整合财务资源以便对市场做出反应,首要条件就是相关财务信息可以在企业内部直接、及时、准确地进行传递,会计行业在企业管理中的核心地位更为突出,因此在企业内应专门设置  反映灵敏、高效快速的新型会计行业机构,以专司会计行业之职"  (五)构建人力资源和物质资源相结合的会计行业机制"  加入WTO预示着中国正迈进知识经济的崭新时代"传统会计行业将财务资源的  范围界定为企业的物质资源(包括资金和物资),而将知识资源游离于财务资源的范畴之外,这种界定在知识经济时代显然已不合时宜,人是知识的载体,对知识的管理归根结底是对人的管理"在知识经济时代,会计行业的重心应从传统的物质资源管理转向人力资源管理,构建人力资源和物质资源相结合的会计行业机制"建立人力资源会计行业机制,关键在于建立良好的人事与财务相结合的制度化管理;企业按自身规模和管理特点划分为若干会计行业层次,赋予各层次管理者对等的财务和人事权责并予以制度化"各级层在保证完成各项财务指标的前提下,有权决定该部门的人员指标和人员素质要求,有权提出人员奖罚建议"  (六)培养高素质的会计行业人员"  要全面提升财务人员综合素质,国家和企业应该双管齐下"对于国家而言,一方面应该建立财会人员的后续教育体系,通过有效的教学手段(如集中培训、函授、远程教育等)对财会人员进行适时的知识更新;另一方面,严格执行《会计法》关于财会人员在职培训的规定,强制财会人员接受后续教育"对于企业而言,其途径主要有:第一,经常组织学习和培训,不断提高财务人员专业技能、外语、写作及计算机操作及运用能力,适时进行知识的更新;第二,鼓励财务人员接受函授、远程教育,并为其提供必要的条件;第三,鼓励财务人员思考和创新,为其参与企业的经营管理和决策创造条件;第四,对财务人员进行阶段考核,竞争上岗"  (作者单位:中南大学粉末冶金研究院)

本年度稀土的价格增加了7成,相关个股都呈现出上涨的趋势,宁波韵升当然也不例外,这只股票究竟怎样,值不值得投资,接下来我来详细分析一下。正式分析宁波韵升之前,我已经整理好了一份金属新材料行业龙头股名单,先分享给大家,赶紧点击领取吧:宝藏资料!金属新材料行业龙头股一栏表一、从公司角度来看公司介绍:宁波韵升股份有限公司是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该公司在宁波、包头、北京及青岛建有4个坯料生产基地,拥有达到国际一流水平的磁钢坯料生产、机械加工及表面处理生产线,具有年产坯料10000吨的生产能力,是全球最大的稀土永磁材料制造商之一。宁波韵升主要从事钕铁硼永磁材料的研发、制造和销售,主要产品为钕铁硼成品、伺服电机。简单介绍宁波韵升后,下面通过亮点分析宁波韵升值不值得投资。亮点一:主力供应商,业务增长快宁波韵升这家钕铁硼磁材厂商成立时间比较长,技术积累和客户结构相当有优势。当前,消费电子业务已发展成为全球消费电子龙头客户的主力供应商,VCM业务全球市占率不小于30%。而且公司在新能源车电机领域也是迅速发展,在国内主要电机及新能源汽车厂商的主力供应商中,其中一家就是宁波韵升,将充分受益于汽车电动化浪潮,并且,凭借产能、技术以及成本优势占据更大市场份额。亮点二:产业下游延伸,研发能力强与同行相比,宁波韵升率先在磁组件领域扎根,为下游客户供给高品质的直线电机定子、高速精密转子、拼接磁环等产品,在高端磁组件生产上积累了很多经验。近年来,公司又在积极钻研有关伺服电机与伺服驱动器的产品,就在注塑机、数控机床、冲压机床等设备制造领域推行实施,促进了上述设备自动化水平与节能水平的提升,未来有很大的发展空间。由于篇幅受限,关于宁波韵升的深度报告和风险提示更详细的情况,我帮大家总结在研报里,大家可以参考一下:【深度研报】宁波韵升点评,建议收藏!二、从行业角度看新材料的科研水平和产业化程度能够评判一个国家经济、科技和国防力量,是提升综合国力的基础产业。在我国经济不断发展的影响下,科技竞争力和综合国力逐渐加强,对新材料的深度开发方面,国防军工、航空航天、电子信息等高精尖领域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钕铁硼永磁材料是第三代稀土永磁材料。从1983年诞生以来,钕铁硼以其优异的磁性能,获得了"磁王"称号,在现代工业和电子技术中得到广泛应用。在新能源汽车和机器人工业发展导致需求旺盛的背景下,高性能稀土永磁材料拥有广阔的发展空间。总之,稀土永磁领域处于高速发展阶段,宁波韵升是中国很重要的一家稀土永磁材料制造商,未来有一定的发展前景。然则文章会有延时性,要是想深入了解宁波韵升未来行情,戳下面的链接,将会有专门的投顾来为你诊断股市,看下宁波韵升估值是不是准确:【免费】测一测宁波韵升现在是高估还是低估?应答时间:2021-11-01,最新业务变化以文中链接内展示的数据为准,请点击查看

地方保护政策,改革开放

宁波经济丛刊投稿经验介绍怎么写

本年度稀土的价格增加了7成,相关个股都呈现出上涨的趋势,宁波韵升当然也不例外,这只股票究竟怎样,值不值得投资,接下来我来详细分析一下。正式分析宁波韵升之前,我已经整理好了一份金属新材料行业龙头股名单,先分享给大家,赶紧点击领取吧:宝藏资料!金属新材料行业龙头股一栏表一、从公司角度来看公司介绍:宁波韵升股份有限公司是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该公司在宁波、包头、北京及青岛建有4个坯料生产基地,拥有达到国际一流水平的磁钢坯料生产、机械加工及表面处理生产线,具有年产坯料10000吨的生产能力,是全球最大的稀土永磁材料制造商之一。宁波韵升主要从事钕铁硼永磁材料的研发、制造和销售,主要产品为钕铁硼成品、伺服电机。简单介绍宁波韵升后,下面通过亮点分析宁波韵升值不值得投资。亮点一:主力供应商,业务增长快宁波韵升这家钕铁硼磁材厂商成立时间比较长,技术积累和客户结构相当有优势。当前,消费电子业务已发展成为全球消费电子龙头客户的主力供应商,VCM业务全球市占率不小于30%。而且公司在新能源车电机领域也是迅速发展,在国内主要电机及新能源汽车厂商的主力供应商中,其中一家就是宁波韵升,将充分受益于汽车电动化浪潮,并且,凭借产能、技术以及成本优势占据更大市场份额。亮点二:产业下游延伸,研发能力强与同行相比,宁波韵升率先在磁组件领域扎根,为下游客户供给高品质的直线电机定子、高速精密转子、拼接磁环等产品,在高端磁组件生产上积累了很多经验。近年来,公司又在积极钻研有关伺服电机与伺服驱动器的产品,就在注塑机、数控机床、冲压机床等设备制造领域推行实施,促进了上述设备自动化水平与节能水平的提升,未来有很大的发展空间。由于篇幅受限,关于宁波韵升的深度报告和风险提示更详细的情况,我帮大家总结在研报里,大家可以参考一下:【深度研报】宁波韵升点评,建议收藏!二、从行业角度看新材料的科研水平和产业化程度能够评判一个国家经济、科技和国防力量,是提升综合国力的基础产业。在我国经济不断发展的影响下,科技竞争力和综合国力逐渐加强,对新材料的深度开发方面,国防军工、航空航天、电子信息等高精尖领域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钕铁硼永磁材料是第三代稀土永磁材料。从1983年诞生以来,钕铁硼以其优异的磁性能,获得了"磁王"称号,在现代工业和电子技术中得到广泛应用。在新能源汽车和机器人工业发展导致需求旺盛的背景下,高性能稀土永磁材料拥有广阔的发展空间。总之,稀土永磁领域处于高速发展阶段,宁波韵升是中国很重要的一家稀土永磁材料制造商,未来有一定的发展前景。然则文章会有延时性,要是想深入了解宁波韵升未来行情,戳下面的链接,将会有专门的投顾来为你诊断股市,看下宁波韵升估值是不是准确:【免费】测一测宁波韵升现在是高估还是低估?应答时间:2021-11-01,最新业务变化以文中链接内展示的数据为准,请点击查看

题目(自己写吧  )  摘要:近年来,我国服装业快速发展,特别是作为中国服装基地之一的宁波民营服装业发展更为喜人。但是由于宁波服装业民营经济自身存在的问题,如生产技术不高、管理体制落后等问题制约着其未来的发展和壮大。在新形势下,探讨其可持续发展的方式,探究其发展模式的选择有利于宁波服装业民营经济的长足发展。  关键词:宁波服装业 民营经济发展 可持续发展模式 不足及建议  改革开放以来,浙江经济取得了跨越式发展,成为唯一形成“民营、民有、民享”之民本经济的经济大省,其民营经济在区域社会经济发展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服装业作为浙江省重要的支柱产业之一,近年来呈现平稳增长的发展趋势,经济效益指标和产业竞争力指标均高于全国同行业。而宁波作为浙江省服装业的龙头,在全国服装纺织行业中占有重要地位,已经成为国内最大的服装产业基地之一,近年来宁波服装业吸引大量民营资本,使得民营经济成为发展和壮大宁波服装业的主力军。但是由于民营经济自身原因,如资金规模晓,技术落后、不成熟,企业管理制度偏差等问题以及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导向所导致的恶性竞争、国际贸易壁垒等问题,使其发展受到一定的限制。随着经济全球化和我国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宁波服装业民营经济在获得机遇的同时也面临着挑战。新形势下,如何发展服装业民营经济,如何使服装业得到持续的发展等问题已经成为当前研究的重大课题。  1 宁波市服装业民营经济发展现状  1发展背景与现状  服装业是影响人们日常生活的重要产业。我国作为服装生产、出口与消费大国,其服装业(尤其是民营经济服装业)的发展迅速。就2005年来看,全年全国纺织品服装进出口7亿美元,占全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额的29%,服装业的发展规模和生产能力呈现出“大、强、廉”的特点。2005年,我国服装业中民营企业出口额达到5亿美元,占总出口额的36%,成为出口第一主力。从出口企业家数看,民营企业也独占鳌头,2005年全国共有46000多家企业从事纺织品服装出口,其中民营企业占52%。随着国内外市场的扩展和经济环境的优化,服装业民营企业的发展将产生更大的效益。  作为中国服装业的“先锋”,宁波的服装业历史悠久在七千年前的河姆渡先民就会手工制衣,又成为中国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发航地,并诞生了我国第一个近代服装流派,创造了中国第一套西装、第一套中山装、第一家西服店、第一部服装理论著作,堪称我国近代服装业的发祥地。经过不断继承和发展,留下了深厚的技术、资金、服装文化基础。目前,全市共有服装生产企业2000多家(多为中小型民营企业),其中年销售额千万元以上的服装企业达80余家,呈现出纺织、面料和辅料等产业集聚竞争格局。宁波服装业服装企业总数不到全国的5%,服装产量却占全国总量的12%,在同类城市中占据首位[1],并呈现出“三化”趋势,即品牌多元化、产业集群化、市场国际化。宁波市服装生产以男装见长,特别是国内知名的杉杉、雅戈尔、洛兹、太平鸟等品牌更是中国男装生产的龙头。  宁波服装业的快速发展,一方面依靠强劲的原有基础,另一方面也依靠区位优势和产业战略。在当前国际贸易中,非关税壁垒依然存在,倾销和反倾销也仍是阻碍宁波服装乃至中国服装业的发展。从产业竞争力来看,宁波服装业也喜忧参半:根据顾庆良、寇强对宁波服装业的GEM模型分析表明,包括资源、设施、供应商、企业结构战略、本地市场、外部市场等在内的模型赋值得分为5543,处于国内领先水平,但宁波服装业的资源、设施、供应商和相关支持产业得分少于平均分,以成为制约宁波服装业发展的一个重要屏障[2]。  2发展特点  我国服装业发展受到时代发展和消费观念的变化,在不同地区表现出不同的特点:一是以南方沿海部分省市大型服装企业为代表的高科技、高档次、高消费的开发出口型服装产业集群。二是以中西部省市为代表的以仿制、加工等为主的中档次、高耗劳动力等为主的中小型企业群。三是三资企业在产业中发展迅速,其资金的投入和融合呈现稳中上升的趋势。四是以地区特色服装为主的民族服装产业。  从全国服装业划分来看,宁波服装业经济属于以大中型服装企业为代表的具有高科技、高档次、多品牌的经济形式。  1一民营经济为产业发展龙头。民营经济是宁波经济高速发展的基础和保证,更是服装业资金的保障和产业发展的主体。民营企业在技术、信息和产业敏感度上都具有较高的市场应变能力。宁波服装业无论从服装数量和质量来分析,民营经济均位于第一,并在不断的扩大和增长,这样的形式下进步发挥民营经济的龙头作用,有利于服装产业的优化升级和产业链伸展。  2知名品牌众多,服装类型相对单一。宁波服装生产以男装见长,拥有杉杉、雅戈尔、洛兹、太平鸟等国内知名品牌,在国内市场上占有重要地位和市场占有量。但是这些服装生产企业和服装品牌基本都是以西服、衬衫生产为主,市场的消费对象都比较单一,年龄段比较集中,与温州、杭州等周边服装的类型相比缺乏市场的广泛性。  3企业层次齐全,技术水平对比明显。宁波既拥有掌握国内先进服装生产、管理、销售服务的技术、制度的公司(如雅戈尔、杉杉、培罗成),也拥有技术落后、服装生产档次低、价廉的小型私企,这样的服装生产结构侧向的为服装业的发展提供了经验和教训。  3新宁波模式对服装业的影响  服装业的发展不仅需要体现产业的自身特点,更需要在一定的经济发展模式下发展和优化。宁波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学习苏南模式,九十年代学习温州模式,虽然在经济发展中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终久很难反应宁波的经济发展现状。近年来,宁波市提出了混合经济发展的模式,即新宁波模式。新宁波模式既能避免苏南模式企业向“小国企”形式流放,也能避免温州经济单一经济模式的发展。就新宁波模式来看,对宁波服装业指明了新的发展方向:目前宁波民营企业存在着产业链带动不足,初级产品数量庞大、产业层次轻、小、低的问题,新宁波模式的提出和发展将会有效改变这一问题。1999年,宁波市委、市政府的19号文件《关于大力发展个体私营经济的决定》指出,宁波民营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成长和混合经济模式的形成起到了基础性作用。从目前来看,这一模式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以唐狮服饰为例:唐狮服饰作为博洋集团下属的一个私企,走出西服和衬衫两大传统服装发展的狭隘空间,创造了中国的“民牌”(大众化、民族化、个性化的品牌特色)服饰,成为宁波服装企业中销售服装件数最多的企业。自新宁波模式提出以来,其连续五年销售以100%的速度增长,为宁波经济的发展注入了一股强大的血液。  2 宁波市服装业民营经济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建议  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宁波服装业民营经济虽然发展迅速,产业规模也在不断扩大,但也存在着许多不足。  1服装类型单一、民企规模悬殊  宁波服装业以生产西装和衬衫为主,在宁波服装业中超过6%的企业以生产西装和衬衫为主,并且企业的中长期规划都是以生产西装为最终对象。这样单一的服装生产虽然有利于西装这一行业竞争力、生产技术等方面的快速提高,但是在其他类型服装的竞争中处于劣势,缺乏消费对象的广泛性和服装的个性化设计。以衫衫服饰公司为例,其杉杉衣服、杉杉杉杉内衣、杉杉衬衫、杉杉女装等服装类型趋向职业化,其消费对象多为公司职员或政府工作人员,与中国大众式的消费结构部分产生冲突,使得消费人群增长较慢[3]。从规模来看,大型企业如衫衫、雅戈尔等不断创新和变革,实施综合智能化生产管理系统,依托先进的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实现多层次的计算机网络系统,成为国内五百强企业;小型企业如宁波XX服装公司,企业生产主要依靠手工,以劳动力的高强度换取企业的薄利,企业管理落后,基本处于亏损状态。  2企业创新不足,品牌国际化意识较弱  创新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必要途径和选择,也是面向国际市场,提高产业影响力的重要因素。目前,宁波服装企业在面料开发、品种款式设计、质量档次提升等方面的创新能力相当滞后,企业生产技术以及管理水平有限,难以适应国际市场的变化和各档消费者的需求。自21世纪以来,随着国内外经济的发展和追求个性化思想的浓厚,人们对服装的需求正发生日益的变化,如何适应满足市场需求,提高企业的知名度,增加服装市场的占有率都是需要在企业管理、服装生产、销售等方面不断创新和改革。  同时,实施品牌国际化战略,不断提高品牌在国际市场的影响力,挖掘更为广泛的消费人群。宁波服装企业的国际化意识较弱,虽然服装企业数量非常多,但规模普遍偏小,重效益、轻品牌,重眼前利益、轻长远利益,是多数服装企业的做法。国际品牌作为跨国公司角逐全球市场的主要手段,有着其特定的优势:国际品牌更能提供高质量的产品和可靠的质量保证,与类型品牌的产品相比,国际品牌在消费者的效用函数中具有更低的贴现值[4];国际品牌可以不断地升级,引领世界潮流,不断给消费者以新的期望;借助这些国际品牌可以为企业制造一个国际身份、赋予消费者一种认同感和归属感。以宁波小型公司为例,目前宁波小型民企多生产大众化的服装为主,放眼于地区市场。对于国际化的发展目标观念淡薄。  3世贸机制连接差,对国家保护政策依赖性强  入世以来,国际服装企业对宁波服装也具有一定的冲击。由于经验不足,宁波没有很快的适应世贸体制,反倾销事件不断发生,使得宁波服装生产企业盲目的投入生产和销售,造成了一定的经济损失。因此,宁波服装业要加快适应世贸体制,运动高科技手段,提高应对反倾销的能力。由于国家对纺织服装业的保护政策,服装产业一定程度上游离于国际纺织工业强有力的竞争之外,对于宁波服装业跨入世界服装强市之列形成了一定的阻碍。因此宁波服装业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扩大销售市场。市场是企业生产的风向标,市场需求变化直接影响着企业的投入和产出。如雅戈尔把面料与服装的生产都放在了自己的工厂来做,这样虽然在生产运营等方面加大了风险,但是在物流配送上则节约了费用,从而减少了中间环节,提高了生产运转效率,增加了信息的流通。  3 宁波市服装业民营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模式及建议  《中国产经新闻》报曾刊登过一篇文章,指出服装产业进入“系统竞争”时代,宁波服装行业协会应尽快制定相关服装产业的发展战略。系统竞争是面向企业竞争发展需要的新一代信息系统,“系统竞争”时代的到来是现代市场经济和国际服装市场共同发展的产物,是指导企业走向国际化,提高市场灵敏度的指南针。根据近五年来我国服装市场的数据,笔者认为高科技、生态、个性、中高档服装会是未来服装业的发展趋势。在科技日新月异的今天,在服装生产过程中使用高科技技术如使用纳米技术等将大大提高服装的市场,企业运用高科技实现从产品单一、款式单一向多品种、多类型、高科技含量、高附加值的跨越。随着新材料、新技术的发展,人们对服装功能要求的提高,如防紫外线、抗菌、免烫抗皱、阻燃、防静电、防水、防电磁波等纺织品,这就要求宁波服装产业要面向未来,选择可持续发展的产业路径。  1优化产业模式  从现状来分析,宁波服装产业的发展主要依靠西服、衬衫等服装类型的生产和销售,私营企业在产业发展中的作用正在不断加强。服装业民营经济作为宁波服装产业优化和升级的主力,应当改变以家族制为主体的产业管理模式,转向以股份制和开放制的产业管理模式。建立多层次的服装业资本市场评价体系,利用混合型资本加快优化产业的发展模式、管理模式、战略模式。  新宁波模式的提出,混合经济共同发展的模式将在各个产业中发展和延伸,因此,宁波服装业要改变现有服装业的结构,加强国有资本在产业中的占有量,而该种资本主要是以生产高科技、高附加值的服装生产,用于打开国际服装市场的大门,参与国际服装市场的竞争和提高宁波服装业在全球经济贸易中的地位和作用。  宁波服装产业主要集中在东钱湖镇至石阡镇的鄞县大道一线和从石阡镇至奉化江口镇的雅戈尔大道组成的一块“L”形走向的区域,区域面积约10公里。这样的产业集聚有利于发挥产业机群效应,但是由于目前的产业规模有限,对于国际化目标下产业集聚的能力有限。因此,宁波服装业要改变产业发展的模式,形成由块状向面状集群和发展,提高服装产业的内部信息交流,拉长服装产业链条,促进产业的升级和优化。  区域产业、区域贸易、区域经济结构等区域经济因子都希望得到可持续的发展,具体表现为对区域未来经济总体发展格局的设想、思路和谋划。可持续发展要求区域内的企业相互合作,不断改进技术、提高产品科技含量,完善企业内部管理,适时调整企业的发展战略[5]。通过对宁波服装业现状的分析和目前民营经济发展模式的了解和对比,笔者认为宁波服装业的发展应分为两类:  1面向国际市场的服装生产。  宁波拥有杉杉、雅戈尔、洛兹、太平鸟等国内知名大型服装企业,其生产和管理已经比较成熟,拥有广阔的国内市场。走国际化路线,不断扩大国外市场,竞争国外市场是使企业发展到一定的程度后所热衷的发展思路。在贸易日益国际化,市场日益国际化的今天,宁波服装要走出国门,势必要转向高品质(面料柔软量)、高科技含量、高附加值、著名的品牌、优质的服务以及较深的文化品味的服装生产。  2面向国内“民牌”的服装生产。  宁波目前的服装民企多为中小型企业,要在短时间内快速升级其技术和设备,改革企业管理显然是不现实的,因此建议这些企业可以学习唐狮的发展战略模式,以普及和特色的企业服饰为基础,发展具有一定知名度,具有多元化款式设计,具有鲜明个性特色的服装生产策略。  2宁波服装业发展的几点建议  当前,宁波服装业民营经济发展正处在“旺季”,随着新宁波模式的提出和构建,寻找到一条宁波服装业民营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道路是十分必要和紧迫的。  1大力发展高科技的服装,打造具有世界影响品牌。  高科技是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必由之路,是宁波打造服装名城的必然要求,也是宁波服装业摆脱现状走向成熟的捷径。技术改造是提高宁波服装产品附加值,促进产业升级的基础,目前发达国家服装生产已经向生产自动化、高速高效化转变,先进的无梭纺织机已普遍使用[6]。宁波服装业必须加快企业生产技术的改进和创新,不断采用新技术和新的工艺,加强绿色服装的生产和设计,提高服装的整体质量,从而树立国际品牌形象。要打造一流的质量就需要服装生产企业从面料的选购、生产工序、款式设计、人员管理、设备购置、质量检查等方面对企业的整体生产进行调整。  2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扩大销售市场。  市场是企业生产的风向标,市场需求变化直接影响着企业的投入和产出。如雅戈尔把面料与服装的生产都放在了自己的工厂来做,这样虽然在生产运营等方面加大了风险,但是在物流配送上则节约了费用,从而减少了中间环节,提高了生产运转效率,增加了信息的流通。  3加强产业集群,促进产业升级。  宁波作为我国最大的服装生产基地之一,服装产业集群已经形成并在不断发展和成熟。对于宁波服装产业而言,产业的升级和发展有利于经济的有效发展和经济形态的转型。  4实施人力资源战略,提高企业管理能力。  人才是企业发展的软件系统,提高企业人才只是结构,促进企业管理能力的增强,加快企业人力调整能力是现代企业的重要特征。企业发展到一定的规模后,企业管理阶层的整体控制力和战略发展能力是企业高质量运营的基础,也是提高企业竞争力和创新发展的前提。  5实施柔性管理,提高企业凝聚力。  柔性管理可以建立员工信服机制,有利于把企业意志转变为个人意志,满足员工的高层次需求[7]。加大企业柔性管理可以提高企业的凝聚力,使员工有一种以企业为家的意识,形成相互协作的精神。  小结  服装业民营经济的发展是发展我国经济,提高我国国际贸易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增加就业、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一大产业。宁波拥有我国第二大港,服装业数量和质量在国内处于领先水平,这样的背景使得宁波服装业民营经济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和不可多得的机遇。探讨宁波服装业民营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模式,有利于进一步促进经济的发展和产业的合理性,从而为浙江民营经济的发展提供更多的选择途径。  参考文献:  [1]宁波市经济委员会加快宁波服装产业发展对策研究[J]宁波经济丛刊,2003,(2):19-23  [2]顾庆良、寇强宁波服装产业集群竞争力分析[J]山东纺织经济2004,(5):14-17  [3]  [4]魏慧君 跨国公司如何经营国际品牌[J]科学管理文摘,2005(4):14  [5]孙久文,叶裕民编著区域经济学教程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50-80  [6]牛东旗,王玉翠对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几点认识[J]商业经济2005,(7):24-25  [7]王瑾,姜永峰,许庆高浙江服装产业集群效应研究[J]商业经济与管理2003,(2):42

  • 索引序列
  • 宁波经济丛刊投稿经验总结怎么写
  • 宁波经济丛刊投稿经验总结
  • 宁波经济丛刊投稿经验总结分享
  • 宁波经济丛刊投稿经验总结报告
  • 宁波经济丛刊投稿经验介绍怎么写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