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期刊知识库 > 江苏行政学院学报投稿经验总结

江苏行政学院学报投稿经验总结

发布时间:

江苏行政学院学报投稿经验总结

核心学术期刊1、《关注新时期文学与道德,弘扬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文学评论》2000年第3期)2、《现代传媒对文学艺术的影响》(《甘肃社会科学》2000年第3期)3、《赛伯空间中的当代文学艺术的命运》(《社会科学辑刊》2000年第3期)4、《王朔现象及其理论意义》(《河南师大学报》2000年第5期)5、《艺术消费与广告的文化意味》(《山西师范大学学报》2000年第4期)6、《论科技意识形态及其对艺术生产的影响》(《社会科学研究》2001第1期)7、《作为文学阵地的文学期刊》(《新疆大学学报》2001年第1期)8、《市场语境下艺术的雅俗分化与融合》(《厦门大学学报》2001年第1期)9、《面向文化:文艺理论的新转变》(《江苏社会科学》2001年第4期)10、《期刊的危机与突围》(《西南民族学院学报》2000年第12期)11、《意味深长的“沉默”》(《文艺理论与批评》2001年第2期)12、《消费时代的文艺精神状况》(《人文杂志》2001年第3期)13、《中国稿酬制度的变迁》(《江汉论坛》2001年第4期)14、《大雅大俗的大众之歌》(《山西师范大学学报》2001年第5期)15、《公案文学艺术魅力剪话》(河南师大学报》2001年第4期)16、《惊鸿一瞥:2000年中国文艺理论研究》《湖北大学学报》2001年第6期)17、《“树上的果子”与“自然的鲜活气息”》(《河南师范大学学报》2002年第3期)18、《把理论还给历史》(《西南民族学院学报》2001年第6期)19、《文学史理论反思:重写论、先验论与更替论》(《文艺理论与批评》2001第5期)20、《市场语境下工具理性的审美意义》(《文史哲》2002年第1期)21、《作为艺术的生产》(《社会科学战线》2001年第1期)22、《艺术生产论的当代意义》(《甘肃社会科学》2002,6)23、《文学理论现代性问题的研讨与探索》(《西南民族学院》2002,11)25《“中国学者对世界学术的贡献”》(《江西社会科学》2002,12)《2002年中国文艺理论研究综述》(《中国文学年鉴》2003卷)26、《一部值得珍视的著作》(《当代文坛》2003、1)27、《马克思主义艺术生产论的当代意义论略》(《马列文论研究》第13辑)28、《瑞恰兹与〈文学批评原理〉》(《江汉论坛》2002,4)29、《从“客观快乐说”到“直观本质论”》(《江苏社会科学》2003,1)30、《关于文艺美学学科定位论争的回顾与反思》(《文艺争鸣》2002,6)31、《“火焰战争”与“文化垃圾” ——关于“网络文学”的几点不合时宜的想法》(《社会科学战线》2002,4)32、《市场经济下的文艺新观念漫议》(《广西师范大学学报》1996年第3期)33、《论市场经济条件下的艺术生产》(《广西社会科学》1998年第2期)34、《对“创造论”的彻底清算》(《广西大学学报》1999年第4期)35、《电脑艺术的兴起和古典艺术的终结》(《右江民族师专学报》1998年第3期)36、《期刊的转向与文学的命运》(《南宁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1999年第1期)37、《论“缺陷”在文艺创作中审美意义》(《南宁师专学报》1999年第2期)38、《论艺术消费》(《宜州师专学报》1998年第3期)39、《郭宏安等著〈二十世纪西方文论研究〉评介》,(《中国文学年鉴》1997-1998年卷)40、《金元浦著〈文学解释学〉评介》,(《中国文学年鉴》1997-1998年卷)?? 41、《夏中义著〈新潮学案〉评介》,(《中国文学年鉴》1997-1998年卷)42、《评周宪〈超越文学——文学的文化哲学思考〉评介》,(《中国文学年鉴》1997-1998年卷)43、《论科技意识形态及其对艺术生产的意义》(《广西师大学报》2000年第2期)44、《“古代文论的现代转换”的回顾与反思》(《求索》2001第4期)45、《作为产业的文学期刊》(《岱宗学刊》2000年第4期)46、《审美意识形态与艺术交往精神》(《河海大学学报》2001年第4期)47、《精神生产者的市场境遇》(《荆州师院学报》2000年第4期)48、《艺术生产论的发展及其当代意义》(《中国社科院研究生院学报》2001年第3期)49、《1996-1997年中国文艺理论研究》(《中国文学年鉴》1998-1998卷)50、《1999-2000年中国文艺理论研究综述》(《中国文学年鉴》2000-2001卷)51、《市场经济与艺术生产》《河南大学学报》2000年第5期)52、《张健著〈清代诗学研究〉评介》,(《中国文学年鉴》1999-2000年卷)53、《包忠文著〈当代中国文艺理论史〉评介》,(《中国文学年鉴》1999-2000年卷)54、《钱中文著〈文学理论:走向交往对话的时代〉评介》,(《中国文学年鉴》1999-2000年卷)55、《何西来、杜书瀛主编〈新时期文学与道德〉评介》,(《中国文学年鉴》1999-2000年卷)56、《陈良运著〈周易与中国文学〉评介》,(《中国文学年鉴》1999-2000年卷)57、《王立著〈中国文学主题学研究〉丛书三种评介,(《中国文学年鉴》1999-2000年卷)58、《薛永武著〈西方美学论稿〉评介》,(《中国文学年鉴》2001年卷)59、《黄鸣奋著〈比特挑战缪斯:网络与艺术〉评介》,(《中国文学年鉴》2001年卷)60、《周宪著〈崎岖的思路〉评介》,(《中国文学年鉴》2001年卷)61、《张荣冀著〈流行艺术研究〉评介》,(《中国文学年鉴》2001年卷)62、《走向艺术生产论》(《三峡大学学报》2001年第1期)63、《现代传媒与艺术研究论纲》(《许昌师专学报》2000年第5期)64、《走向新世纪的文艺之思》(《浙江社会科学》2001年第3期)65、《现代传媒带来的审美观念的转型》(《常德师范学院学报》2000年第3期)66、《文艺理论:世纪之交的回顾与反思》(《滨州师专学报》2001年第3期)67、《略论意识形态与艺术生产》(《殷都学刊》2001年第1期)68、《对缺陷美的几点思考》(《成都大学学报》2001年第2期)69、《数码时代艺术剪话》(《走向新世纪的影视艺术》,文集,华艺出版社2001年版)70、《现代传媒与文学艺术》(《常德师范学院学报》2001年第1期)71、《“审美之维”与“单向度的人”》(《荆州师院学报》2001年第3期)72、《“寄言出意”与“得意忘言”》(《中南理工大学学报》2001年第4期)73、《中国期刊百年回顾》(《曲靖师院学报》2001年第4期)74、《“审美之维”与“单向度的人”》(《荆州师院学报》2000年第4期)75、《十七世纪英国的幽默故事书》(《岱宗学刊》2001年第3期)76、《从头细品百年文论,长卷精绘理论风云》(《文学前沿》2001年第3期)77、《数字化生存状况下的艺术生产》(《阴山学刊》2001年第6期)78、《走向交往对话的时代》(《山东农管干部学院学报》2001第4期)79、《“文学现代性”研究述评》(《北京理工大学学报》2001年第4期)80、《网络时代的文学艺术》(《三峡大学学报》2001年第6期)81、《简评〈文艺活动的审美维度〉评介》,(《中国文学年鉴》2002年卷)82、《简评〈艺术的哲学思考〉》,(《中国文学年鉴》2002年卷)83、《简评〈胡经之文丛〉》,(《中国文学年鉴》2002年卷)84、《简评〈明永乐至嘉靖初诗文观研究〉》,(《中国文学年鉴》2002年卷)85、《“中国20世纪文艺学学术史”讨论会》,(《中国文学年鉴》2002年卷)86、《全球化语境中的文化、文学与人研讨会》,(《中国文学年鉴》2002年卷)87、《2001年中国文艺理论研究综述》(《中国文学年鉴》2002卷)88、《文艺学术史:一项相当于金字塔的学术工程》(《南方文坛》2002年第1期)89、《论科技意识形态的文化意义》(《淮阴师范学院学报》2002年第2期)90、《中心的边缘与边缘的中心》(《云梦学刊》2002年第5期)91、《以文本为中心的合理性及其局限》(《宝鸡文理学院》2002年第1期)92、《百年文艺学的“两次转型”》(《常德师范学院学报》2002,3)93、《“请客赴宴”与“开店卖饭”:关于艺术生产与消费的思考》(《吉首大学》2002,2)94、《危机与出路:关于期刊市场命运的思考》(《常德师范学院学报》2002,5)95 《绽放在悬崖上的花朵:人文社科学报的学术特色之我见》(《三峡大学学报》2002,6)96、《“审美泡沫”:文化消费意识与广告》(《北京化工大学学报》2002,3)97、《珠积玉累成学问披沙拣金铸文章》(《宝鸡文理学院学报》2002,4)98、《对“诗与画”的审美复合的追求》(《文艺报·摄影文学导刊》2002,11,29)99《中国当代文论: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山东大学文艺美学研究中心主编《文艺美学研究丛刊》第2辑)100《王文宏著〈厨川白村文艺思想研究〉评介》,(《中国文学年鉴》2003年卷)101《冯毓云著〈文艺学与方法论〉评介》,(《中国文学年鉴》2003年卷)102《童庆炳等著〈现代学术视野中的中华古代文论〉评介》,(《中国文学年鉴》2003年卷)103《汪正龙著〈文学意义研究〉评介》,(《中国文学年鉴》2003年卷)104《刘俐俐著〈隐秘的历史河流〉评介》,(《中国文学年鉴》2003年卷)105《姚文放著〈美学文艺学本体论〉评介》,(《中国文学年鉴》2003年卷)106《王杰著〈审美幻象与审美人类学〉评介》,(《中国文学年鉴》2003年卷)107《文学研究种的跨学科发展研讨会》,(《中国文学年鉴》2003年卷)108《“中国古代文体与文学理论”研讨会》,(《中国文学年鉴》2003年卷)109《纪念〈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60周年座谈会》,(《中国文学年鉴》2003年卷)110《“全球化语境与民族文化、文学的前景”国际学术讨论会》,(《中国文学年鉴》2003年卷)111、《文学批评“情采论”》(《东方丛刊》2003,1)112、《理论自觉的历史意义》(北师大编《文学理论学刊》第2辑)113、《2003年中国文艺理论研究综述》(《中国文学年鉴》2004卷)114、《文艺美学研究的进展》,(《中国美学年鉴》,河南人民出版社2006年8月版)115、《全国“文论何为”学术研讨会》,(《中国文学年鉴》2004年卷)116、《汤学智著〈生命的环链〉简评》,(《中国文学年鉴》2003年卷)117、《林保全著〈马克思主义文艺审美论〉简评》,(《中国文学年鉴》2003年卷)118、《〈比较与超越——世纪之交中西文论比较研究〉简评》,(《中国文学年鉴》2004年卷)119、《〈中国传统文论的现代观照〉简评》,(《中国文学年鉴》2004年卷)120、《〈中国商贾小说史〉简评》,(《中国文学年鉴》2004年卷)121、《〈文学理论:文化阐释与学科形态〉简评》,(《中国文学年鉴》2004年卷)122、《〈消费社会的文学文本〉简评》,(《中国文学年鉴》2004年卷)123、《“文论何为”学术研讨会综述》《文学评论》2004年第6期124、《克罗齐和直觉美学研究》(译文)《南阳师范学院学报》2003年第7期125、《直逼中心的“边缘表达”》,《曲靖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第5期126、《人本文学之中西比较》《湖南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年第2期127、《身体缺席的精神盛宴?——关于网络文学的反思》,《江苏社会科学》2005年第1期128、《努力开掘中国传统文论的现代意义——评邓新华著〈中国传统文论的现代观照〉》《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6年第1期129、《从“生产论”视角看“审美意识形态”说《曲靖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第1期130、《现代传媒革新与当代文艺命运》,《紫观阁》2006年第5期。131、“杜书瀛美学研究暨《价值美学》座谈会”召开 中国政法大学学报 2009-05-10 期刊 0 0132、从头细品百年文论 长卷精绘学术风云——《中国20世纪文艺学学术史》讨论会纪要 陈定家 文学前沿 2001-06-15 133 文艺批评风格论 文学前沿 2002-11-15 期刊 0 5134 公民、数字媒介与全球化 马克·波斯特; 陈定家译 江西社会科学 2008-01-25 期刊 0 54135寻找网络时代的艺术“灵光” 陈定家 江苏行政学院学报 2008-03-10 期刊 0 43136 市场与网络语境中的文学经典问题 陈定家 文学评论 2008-02-15 期刊 0 158137、超文本与互文性 陈定家等 社会科学辑刊 2008-05-15 期刊 0 89138 网络时代的文学“奇迹”——以《姑妄言》的“重现江湖”为例 陈定家 学习与探索 2008-11-15 期刊 0 16139市场与网络语境下的文学祛魅问题——以《浮士德》的改编与戏仿为例 陈定家 江西社会科学 2009-02-25 期刊 0140 努力开掘中国传统文论的现代意义——评邓新华著《中国传统文论的现代观照》 樊宝英; 陈定家 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6-01-25 期刊 0 18141 从“生产论”视角看“审美意识形态”说 陈定家 曲靖师范学院学报 2006-01-26 期刊 2 72142 书籍的终结 罗伯特·库弗; 陈定家 南阳师范学院学报 2007-02-26 期刊 0 15143“超文本”的兴起与网络时代的文学 陈定家 中国社会科学 2007-05-10 期刊 5 422144 推动美学从实践研究向关系研究的当代转型 陈定家 中国社会科学院报 2009-05-26 报纸 0 0145 加强网络文学研究和引导 陈定家 文艺报 2007-10-30 报纸 0 8146 把网络文学推向学术前沿 陈定家 文艺报 2008-05-06 报纸 0 6147 价值美学的新开拓 陈定家 人民日报 2008-10-16 报纸 0 13148 走向移动阅读的手机小说 陈定家 中国文化报 2009-01-02 报纸 0 3149 审美现象与美学价值 陈定家 人民日报 2009-04-14 报纸 0 12150虚构与人类生存 汪正龙 (南京大学) 陈定家 (中国社会科学院) 中国图书商报 2003-11-28 报纸 0 6151中国近现代美学研究的可喜收获 陈定家 文艺报 2005-11-10 报纸152热点聚焦 文艺理论研究综述 陈定家 中国文学年鉴 2002/01/01 年鉴 0 2153 论著评介 《文艺活动的审美维度》 陈定家 中国文学年鉴 2002/01/01 年鉴 0 0154学术会议 《中国20世纪文学学术史》讨论会 陈定家 中国文学年鉴 2002/01/01 年鉴 0 0155 学术会议 全球化语境中的文化、文学与人国际学术研讨会 陈定家; 付小悦 中国文学年鉴 2002/01/01 年鉴 0 3156 研究综述 文艺理论研究综述 陈定家 中国文学年鉴 2001/01/01 年鉴 0 7157 专题研究 文艺美学研究概况 陈定家 中国美学年鉴 2002/01/01 年鉴 0 0158 探讨与争鸣 关于文艺美学学科定位的争论 陈定家 中国美学年鉴 2001/01/01 年鉴 0 2159 美学态势 文艺美学研究概观 陈定家 中国美学年鉴 2001/01/01 年鉴 0 1160 现状考察 关于“全球化与中国人文建设”的调查报告 高建平; 严平; 陈定家; 师亚惠; 张媛 中国文学年鉴 2004/01/01 年鉴 0 0161研究综述 文学理论研究综述 陈定家; 高建平 中国文学年鉴 2004/01/01 年鉴 0 4162 学术会议 全国报告文学理论研讨会暨全国报告文学理论家联谊会第二届年会 陈定家 中国文学年鉴 2004/01/01 年鉴 0 0163 学术会议 全国“文论何为”学术研讨会 陈定家 中国文学年鉴 2004/01/01 年鉴 0 0164 研究综述 文艺理论研究综述 陈定家 中国文学年鉴 2003/01/01 年鉴 0 3165 论著评介 《现代学术视野中的中华古代文论》 陈定家 中国文学年鉴 2003/01/01 年鉴 0 0166 论著评介 《文学意义研究》 陈定家 中国文学年鉴 2003/01/01 年鉴 0 0167 论著评介 《美学文艺学本体论》 陈定家 中国文学年鉴 2003/01/01 年鉴 0 0168 论著评介 《多维视野中的文学与美学》 钱中文; 陈定家 中国文学年鉴 2003/01/01 年鉴 0 0168论著评介 《审美幻象与审美人类学》 陈定家 中国文学年鉴 2003/01/01 年鉴 0 0170 论著评介 《文艺学与方法论》 陈定家 中国文学年鉴 2003/01/01 年鉴 0 0171 论著评介 《厨川白村文艺思想研究》 陈定家 中国文学年鉴 2003/01/01 年鉴172 学术会议 文学研究中的跨学科发展研讨会 陈定家 中国文学年鉴 2003/01/01 年鉴 0 0173 学术会议 “中国古代文体与文学理论”研讨会 陈定家 中国文学年鉴 2003/01/01 年鉴 0 0174 学术会议 纪念《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60周年座谈会 陈定家 中国文学年鉴 2003/01/01 年鉴 0 0175 学术会议 毛泽东文艺思想与中国现当代文艺家学术研讨会 文小平; 陈定家 中国文学年鉴 2003/01/01 年鉴 0 0176学术会议 全国戏剧期刊与戏剧理论批评研讨会 文小平; 陈定家 中国文学年鉴 2003/01/01 年鉴 0 0177 学术会议 “全球化语境与民族文化、文学的前景”国际学术讨论会 陈定家 中国文学年鉴 2003/01/01 年鉴 0 3178 学术会议 中国比较文学学会第七届年会暨国际学术研讨会 苏比; 陈定家 中国文学年鉴 2003/01/01 年鉴 0 0179 学术会议 审美与艺术教育国际学术研讨会 鲁文美; 陈定家 中国文学年鉴 2003/01/01 年鉴 0 0180学术会议 “全球化语境下的中国当代文学理论建设与创新”学术讨论会 鲁文美; 陈定家 中国文学年鉴 2003/01/01 年鉴 0 3181 学术会议 “人民美学与现代性问题”研讨会 文小平; 陈定家 中国文学年鉴 2003/01/01 年鉴 0 0182 学术会议 “美学、艺术与素质教育”学术研讨会 鲁文美; 陈定家 中国文学年鉴 2003/01/01 年鉴 0 1183 概况 文艺理论研究综述 陈定家 中国文学年鉴 2000/01/01 年鉴 0 5184 新书评介 《文学理论:走向交往对话的时代》 陈定家 中国文学年鉴 2000/01/01 年鉴 0 0185 新书评介 《新时期文学与道德》 陈定家 中国文学年鉴 2000/01/01 年鉴 0 0186 研究概况 文艺理论研究综述 陈定家 中国文学年鉴 1998/01/01 年鉴 0 3187美学态势 文艺美学研究的进展 陈定家 中国美学年鉴 2003/01/01 年鉴 0 0188 美学论文摘要 从“客观化快感”说到“直观本质”论——桑塔亚那美学思想的发展历程一瞥 陈定家 中国美学年鉴 2003/01/01 年鉴 0 1189 论文摘要 从形象到拟像 陈定家 中国文学年鉴 2006-01-01 年鉴 0 0190 论文摘要 论全球化语境下报告文学的文学性 陈定家 中国文学年鉴 2008-01-01 年鉴 0 0191 学术会议 庆祝中国艺术研究院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所创立20周年暨《文艺理论与批评》杂志创刊20周年纪念研讨会 陈定家 中国文学年鉴 2007-01-diansnam 01 年鉴

刘 能,1995a:“法兰克福学派”, 48—74载侯均生主编《社会学研究方法论》。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刘 能,1995b:“社会学中的辩证方法”, 75—96载侯均生主编《社会学研究方法论》。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刘 能,1997b:“苏联解体后图瓦共和国内的民族关系”(译文)。P 454—486载马戎主编,《西方民族社会学的理论与方法》。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刘 能,1998:“关于研究方法:读《重读〈江村经济·序言〉》有感”, 535-557载马戎、周星主编《田野工作与文化自觉》。北京:群言出版社。刘 能,2000:“乡镇行政体制的一次解剖”, 72—116 载马戎、刘世定和邱泽奇主编的《中国乡镇组织变迁研究》。北京:华夏出版社。刘世定、邱泽奇、刘能,2000a:“浙江省玉环县陈屿镇调查”,434—534载马戎、刘世定和邱泽奇主编的《中国乡镇组织调查》。北京:华夏出版社。刘世定、邱泽奇、刘能,2000b:“湖北省仙桃市毛嘴镇调查”,535—654载马戎、刘世定和邱泽奇主编的《中国乡镇组织调查》。北京:华夏出版社。Liu, Neng, Mary O’Hara-Devereaux, Robert Mittman, and Lydia Mutch, China’s Generations: The Transformation of Daily L Beijing and San Francisco: Center for the Future of CLiu, Neng, “The Sandwich Generation: Knowledge-Worker Pioneers of China’s Changing W” P 123-139 in Mary O’Hara-Devereaux, Robert Mittman, and Ma Rong China Five-Year Forecast: Beijing and San Francisco: Center for the Future of C刘 能,2002c:“広がるジエネレーション·ギヤツプ”。《人民中国》,2002年第12期:页19—25。刘世定、刘能,2002:“户籍—身份制、贫民区与社会安全:一个理论准备”, 264—283载李培林主编,《农民工:中国进城农民工的经济社会分析》。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Liu, N “Beijing Rising: The Future of Urban Movements in China” Harvard International Review, V XXV, N 刘 能,2003b。“当代中国人的生活方式:多维度的解析”。《广西民族学院学报》2003年第四期:29-37。刘 能,2003c:“越轨社会学视角下的青少年犯罪”。《青年研究》2003年第11期:30—38;第12期:32—40。刘 能,2004a:“等级制和社会网络:中国社会空间场域的权力机制”。《河南社会科学》2004年第1期:25—31。刘 能,2004c:“中国都市地区普通公众参加社会捐助活动的意愿和行为取向分析”。《社会学研究》2004年第2期:68—78。Liu, N “Modernization, Socio-Economic Transition, and Social Stability: Exploring the Structural Origins and Socio-Cultural Roots of Non-Traditional Security Threats in Contemporary China” Paper presented at the international workshop on Non-traditional security study, April 23-24, 2004, Beijing, C刘 能,2004e:“怨恨解释、动员结构和理性选择:有关中国都市地区集体行动发生可能性的分析”。《开放时代》2004年第4期:56—81。刘能,2005a:“农村流动人口与城市社会安全:理论命题和政策建议”。《江苏行政学院学报》2005年第1期:63—67刘能,2005b:“人口学分布和社会福利水平:中国15—24岁青少年的社会发展概况”。《青年研究》2005年第4期:13—23。刘能,2005c:“实地研究的方法论策略:以农村消费实践的研究为例”。《江苏行政学院学报》2005年第3期:62—66。李卫平、刘能、阮云洲,2005a:“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治理结构分析”。《卫生经济研究》2005年第4期:3—10。李卫平、阮云洲、刘能,2005b:“F医院治理结构分析”。《卫生经济研究》2005年第6期:3—8。阮云洲、刘能、李卫平,2005:“关于公立医院治理结构的员工问卷分析”。《中国卫生经济》2005年第7期:17—21。我国公立医院治理结构研究总报告(第一作者:李卫平,与周海沙合作) 论文 《中国医院管理》2005年第8期一家公立医院的治理变革及存在的问题(第一作者:李卫平,与阮云洲合作) 论文 《医院领导决策参考》2005年第14期第35—40页浙江邵逸夫医院公益法人治理结构的改革探索(第一作者:李卫平,与阮云洲合作) 论文 《医院领导决策参考》2005年第13期第30—36页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治理结构分析(第一作者:李卫平,与阮云洲合作) 论文 《卫生经济研究》2005年第4期第3—10页数字技术在中国西部希望小学:朗讯四川省希望网校项目绩效评估报告 咨询报告 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2005年农村流动人口与城市社会安全:理论命题和政策建议 论文 《江苏行政学院学报》2005年第1期第63—67页人口学分布、社会福利水平分析:中国15—24岁青少年的社会发展概况 论文 《青年研究》2005年第4期第3—23页Socio-Economic Transition,Conflict, And Government In China 论文 P 119-154 in Zhang Yunlin, State and Civil Society in the Context of T Beijing: Current Affairs P May, 实地研究的方法论策略:以农村消费实践的研究为例 论文 《江苏行政学院学报》2005年第3期第62—66页农村流动人口与城市社会安全 论文 《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05年第3期经常性社会捐助活动:制度评估和制度创新 咨询报告 北京大学中国社会与发展研究中心;民政部救灾救济司,2004年8月艾滋病、污名和社会歧视:对中国乡村社区两类人群的一个定量分析 论文 《社会学研究》2005年第6期第136-164页联合国儿基会支持的妇女儿童两纲计划监测项目终期评审项目评估报告 咨询报告 国务院妇女儿童工作委员会办公室,2005年12月当代社会学视野下的消费 论文 《江苏行政学院学报》2006年5期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GE教育项目绩效评估报告 研究或咨询报告 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中国农村社区的艾滋病感染与社会歧视” 论文 《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06年第2期联合国儿基会支持的妇女儿童两纲计划监测项目终期评审项目评估报告 研究或咨询报告 国务院妇女儿童工作委员会办公室“北京市城乡结合部外来流动人口的城市适应和社会控制:核心概念界定、外来流动人口分类和理论关注点的明确”研究或咨询报告 2007/06/18 北京市社科基金重点规划课题2007中期检查报告 刘能“全球化と网民が中国を变える?” 论文 2007/06/15 日本岩波书店《世界》杂志2007年第7期 刘能“各式各样的马克思主义阶级结构概念” 译文 2007/06/15 《社会理论》第三辑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刘能“丰裕但可能并不幸福的一代” 论文 2007/05/15 《数字商业时代》专访 刘能“当代社会学视野下的消费” 论文 2006/10/30 《江苏行政学院学报》2006年第5期 刘能《联合国儿基会支持的妇女儿童两纲计划监测项目终期评审项目评估报告》 研究或咨询报告 2006/07/18 国务院妇女儿童工作委员会办公室 刘能

*“《白领》、中产阶级与中国的误读“,北京:《读书》2007年第5期;* “Rural political participation in the Maoist and post-Mao periods”,in Mohanty, M& Ma, Rong (), Grassroots Democracy in India and China, Delhi: Sage Press, *“中国中产阶级:虚幻抑或现实”,天津:《天津社会科学》2006年第3期;*“再论价值中立及其应用限度”,上海:《学术月刊》2005年第8期;*“再论中产阶级:一种全球化的视野”,上海:《社会》2005年第3期;*“1951-1958:中国农业集体化的动力——国家与社会关系视野下的社会动员”,《中国研究》2005年第1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扩大中等收入者群体是建设和谐社会的不二法则”,哈尔滨:《学习与探索》2005年第6期;*“学术传统的断裂与延续”,上海:《上海社会科学》2004年第12期;*“文化何以能够成为产业?”,上海:《探索与争鸣》2004年第11期;*“芝加哥学派的贡献与局限”,成都:《社会科学研究》2004年第6期;*“城市文化与城市性格的历炼与再造:全球化背景下的本土关怀”,杭州:《浙江学刊》2004年第4期;* “传播的畸变:有关SARS传言的一种社会心理学分析”,北京:《社会学研究》2003年第4期;* “芝加哥社会学派(上)”,济南:《社会学家茶座》2003年第3期;* “芝加哥社会学派(下)”,济南:《社会学家茶座》2003年第4期;* “SARS传播期间的公众传言与社会舆论”,陆学艺等主编:《2003年社会发展蓝皮书》,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年版;* “唯名论与唯实论之争:社会学内部的对立与动力”,南京:《南京大学学报》2003年第2期;* “社会学主义与社会学年鉴学派”,南京:《江苏社会科学》2003年第3期;* “经典社会学的历史贡献与局限”,南京:《江苏行政学院学报》,2002年第4期;* “中产阶级:何以可能与何以可为”,南京:《江苏社会科学》2002年第6期;* “论社会学理论的基本范式”,北京:《社会学研究》2002年第5期;* “当代中国研究的历史与现状”,南京:《南京大学学报》2002年第3期;* “理想类型与经典社会学的分析范式”,南京:《江海学刊》2002年第2期;*“Cultural Transmission: Parent-Child Relations in a Changing Society”, Beijing: Social Sciences in China《中国社会科学(英文版)》, Winter 2001;*“社会学经验研究的形成与确立”,南京:《南京大学学报》2001年第1期;*“Chinese Peasants’ Political Participation: A Comparison of the Mao’s Era and the Post Mao’s Era”, the Conference of “The Meaning of Citizenship in Contemporary China”, in Cambridge: Harvard University 2000;*“中国农民的政治参与:毛泽东和后毛泽东时代的比较”,香港:《香港社会科学学报》,2000年秋季刊(总第17期);*“文化反哺:变迁社会中的亲子传承”,北京:《社会学研究》2000年年第2期;北京:《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01年第3期;*“The Social Psychology of Rural Chinese During the Present Period of Social Transformation: A comparison of Zhouzhuang Township and Beijing’s ‘Zhejiang Village’”, Progress in Asian Social Psychology (Volume 2), Kyoto: Kyoto University Press, *“流动与都市体验对中国农民现代性的影响”,北京:《社会学研究》1998年第5期;北京:《新华文摘》1999年第1期转载;*“试论社会史的若干理论问题”,北京:《历史研究》1997年第3期;*“边际人:概念、特点及其他”,北京:《社会心理研究》1997年第2期;*“传统与变迁:中国农民的社会心理”,香港:《中国社会科学季刊》1996年春季卷;*“时尚现象的社会学研究”,北京:《社会学研究》1995年第3期;*“社会时尚的嬗变与兴替”,南京:《江海学刊》1995年第1期;*“时尚现象的社会心理分析”,长春:《社会科学战线》1994年第5期;*“本土化和全球化:社会心理学的现代双翼”,北京:《社会学研究》1994年第5期;*“集群行为:理性与非理性之辩”,成都:《社会科学研究》1994年第5期;*“模仿与从众:时尚流行的心理机制”,南京:《南京社会科学》1994年第8期;*“现代社会心理学的危机和后现代社会心理学的兴起”,南京:《江苏社会科学》1994年第4期;*“社会时尚的三种表现形态”,南京:《南京大学学报》1994年第3期;*“面向社会:现代社会心理学的转折”(与王晓章合作),杭州:《杭州大学学报》1994年第1期;*“现代社会心理学的危机:实证主义、实验主义和个体主义批判”,北京:《社会学研究》1993年第3 期;*“关于社会心理学研究对象的理论探讨”,北京:《社会心理研究》1990年第4期;*“社会行为与社会心理学”,天津:《南开大学学报》1991年第2期;*“西方民族性格研究的历史与现状”,南京:《江海学刊》1990年第2期;*“公共关系心理学:现代社会心理学的拓展与应用”,南京:《社会学探索》1989年第5期;*“社会学的社会心理学:历史、理论与特征”,南京:《南京大学学报》1989年第4期;*“试论当代中国青年文化的反哺意义”,南京:《青年界》1988年第1期;北京:《青年研究》1988年第11期;*“社会心理学概观”(译文),北京:《国外社会学》1988年第2期;*“论文化人类学对社会心理学的历史贡献”,北京:《社会学研究》1987年第5期;*“班杜拉和科尔伯格:性别角色发展观的分析”,开封:《心理学探新》1986年第3期;*“简论当代中国的阶层结构”,天津:《社会学与现代化》1985年第4期;*“论手势在思维发展中的作用”,开封:《心理学探新》1984年第3期。

我这里可以帮你代发湖北经济学院学报,可以发8月!

江苏行政学院学报投稿经验总结分享

《基本权利的双重性质》,《法学研究》2005年3期,约3万字。(《高校文科学术文摘》2005年第3期转载。)《基本权利的受益权功能与国家的给付义务》,《中国法学》2006年1期,约3万字。《两种宪法案件:从合宪性解释看宪法对司法的可能影响》,《中国法学》2008年第4其,约2万字。《祛魅与自足:政治理论对宪法解释的影响及其限度》,《政法论坛》2007年4期,约2万字。(《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07年第6期转载。)《宪法学:法学方法与政治判断》,《江苏行政学院学报》2008年第4期,约8千字。《基本权利在私法上效力的展开――以当代中国为背景》,《中外法学》2003年第5期,约3万字。(《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04年第3期转载,人大复印报刊资料《宪法学、行政法学》2004年第3期全文转载。)《宪法学为什么要以宪法文本为中心》,《浙江学刊》2006年第3期,约4万字。(《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06年第4期转载。)《基本权利冲突的规范结构与解决模式》,《法商研究》2006年4期,约3万字。(人大复印报刊资料《法理学、法史学》2006年第10期全文转载。))《功能适当原则与宪法解释模式的选择》,《学习与探索》2007年第1期,约8万字。(人大复印报刊资料《宪法学、行政法学》2007年第10期全文转载。)《基本权利限制问题的思考框架》,《法学家》2008年第1期,约1万字。《宪法文本研究的自觉与反思》,《法学家》2008年第1期,约8千字,与韩大元教授合作。《论基本权利的防御权功能》,《法学家》2005年2期,约1万字。(人大复印报刊资料《宪法学、行政法学》2005年第7期全文转载。)《公共利益限制基本权利的逻辑》,《法学论坛》2005年1期,约1万字。《美国宪法解释理论中的原旨主义》,《山东社会科学》2005年第7期,约2万字。《分权制衡原则与宪法解释——司法审查与宪法法院制度下的经验与理论》,《法商研究》2002年第6期。《试论宪法解释的界限》,《法学评论》2001年第1期,与韩大元教授合作。(人大复印报刊资料《宪法学、行政法学》全文转载。)《试论宪法解释的客观性与主观性》,《法律科学》1999年第6期,与韩大元教授合作。(人大复印报刊资料《宪法学、行政法学》全文转载。) 博士学位论文:《论国家对公民基本权利的义务》,北京大学法学院2004年6月,肖蔚云教授指导。硕士学位论文:《宪法解释界限问题研究》,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2001年6月,韩大元教授指导。 《现代宪法解释基本理论》,作者之一,民主法制出版社2005年版。《宪法学参考资料》,肖蔚云 王禹 张翔编,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宪法学》,韩大元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比较宪法学》(第二版),韩大元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现代宪法学基本原理》,徐秀义 韩大元主编,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人权保障法与中国》,莫纪宏主编,法律出版社2008年版。《宪法学原理与案例教程》,胡锦光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人权法原理》,徐显明主编,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江苏行政学院学报投稿经验总结怎么写

你好!如果有什么需要的话可以进我的空间看看,里面有我的联系方式。

杂志社收稿

1. 应当吸取文明戏堕落的教训 文艺评论通讯 1984年第1期2. 论王思玷小说的艺术特色 东岳论丛 1984年第3期3. 拜伦的《该隐》与鲁迅的《狂人日记》 苏州大学学报 1985年第2期  4. 拜伦的《海盗》与鲁迅的《孤独者》《铸剑》 湖北大学学报 1985年第6期  5. 论《该隐》对鲁迅思想的影响 信阳师范学院学报 1985年第4期  6. 鲁迅对中西文化发展模式的比较 文史哲 1986年第6期  7. 略论中国当代文学发展的三个逻辑层次 当代文艺思潮 1986年第6期  8. 论中西比较文学 批评家 1986年第5期  9. 略论中国文化及其现代命运 东岳论丛 1986年第6期  10.严复的哲学认识论对鲁迅的影响 聊城师范学院学报 1986年第1期  11.古老中国的心声 山东文学 1986年第7期  12.个人与类略说 青年思想家 1987年第1期  13.当代中国文学的深化 文学评论家 1987年第2期  14.再谈文学与文化 批评家 1987年第5期  15.寻根文学的寻根 文学研究参考 1987年第11期  16.孔子、基督与中西文化 山东大学学报 1987年第1期  17.关于文学和文化的对话 文学评论家 1988年第2期  18.中国现代文学研究的危机 青年思想家 1989年第2期  19.论鲁迅的中西文化比较观 鲁迅研究 1989年第14辑  20.关于建立文学文化学批评的设想 文学评论家 1989年第3期  21.从中西文化比较看形式主义批评 文学评论家 1989年第3期  22.从中西民族性格的比较看太阳文学与月亮文学 文学评论家 1989年第3期  以上三篇为“青年评论家”小辑  23.试论拜伦对鲁迅的影响 中国比较文学 1989年第2期  24.失范后的现代文学研究 北方论丛 1989年第2期  25.鲁迅与中国文化传统 山东社会科学 1990年第4期  26.论文学的使命感 文学评论家 1990年第4期  27.略论中国文化对死亡的超越 东岳论丛 1991年第2期  28.艺术的悲剧精神与作家的逆境选择 文学评论家 1991年第1期  29.鲁迅、尼采与孔子、耶稣 鲁迅研究月刊 1991年第4期  30.论孔子对鲁迅的影响 齐鲁学刊 1991年第4期  31.胡适与中国的比较文学 山东社会科学 1992年第6期  32.生存的困境 文学评论家 1992年第4期  33.五四与文革:两个迥然相异的文化运动 法言(香港) 第二卷第五期  34.孔子论《诗》与鲁迅论《诗》 文史哲 1992年第1期  35.面对现代化:当代中国作家的双重选择 文学评论家 1992年第6期  36.关于戏曲及其现代化的思考 戏剧丛刊 1992年第5期  37.审美:中国文人的至境 文艺百家 1992年第3期  38.鲁迅与新文化运动新论 文艺理论研究 1992年第1期  39.不得已:为艺术而艺术 文学世界 1993年第1期  40.荒原上的野草:门外谈诗 黄河诗报 1993年第5期  41.鲁迅的艺术选择与文化选择 山东大学学报 1993年第2期  42.鲁迅与雪莱 外国文学评论 1993年第3期  43.论鲁迅“恶”的文学观及其渊源 齐鲁学刊 1993年第4期  44.鲁迅与萧伯纳 东岳论丛 1993年第2期  45.释圆圈:《阿Q正传》新探 百科知识 1993年第12期  46.中国本土与异域文化冲突的基本类型及其转换 中国比较文学 1993年第2期  47.摄取外来文化的一面镜子 中国比较文学 1994年第1期  48.不知死焉知生与不知生焉知死 百科知识 1994年第7期  49.鲁迅与辛亥革命 山东大学学报 1994年第4期  50.拜伦对鲁迅思想和创作的影响 鲁迅研究月刊 1994年第2期  51.世纪末话“主义” 天津社会科学 1994年第2期  52.鲁迅在传统与现代化之间的选择 海南师范学院学报 1994年第4期  53.经典之我见 文学世界 1995年第1期  54.摄取文学的文化精魂 天津社会科学 1995年第3期  55.鲁迅与墨子 理论学刊 1995年第5期  56.中西诗学及其现代对话 东方丛刊 1995年第3辑  57.文学的五四精神及其沦丧 海南师范学院学报 1995年第3期  58.文化的碰撞与认同 中外文化与文论 1996年第2辑  59.五四文学的西化方向及语法规则 中国比较文学 1996年第2期  60.对鲁迅文化的多维透视 当代学术信息 1997年第5期  61.戊戌变法与近代中国的文化冲突 文史哲 1998年第5期  62.文学与癌症 百科知识 1998年第4期  63.谈“消解” 文学世界 1998年第4期  64.“吃”与中国文化 百科知识 1998年第11期  65.秋风秋雨悼吾师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 1999年第1期  66.鲁迅:在医生和患者之间 山东大学学报 1999年第1期  67.继往开来泣吾师 鲁迅研究月刊 1999年第1期  68.五四:为民主政治扫清道路的伦理革命 东方文化 1999年第3期  69.走向世界文学的桥梁 文学评论 2000年第1期  70.新世纪现代文学史编撰的前景与方法 文学评论 2000年第4期  71.参与跨文化的文学对话 中国比较文学 2000年第2期  72.论鲁迅不用之用的文学观及其矛盾展开 东岳论丛 2000年第2期  73.鲁迅是表现主义者吗? 山东社会科学 2000年第3期  74.走向21世纪的鲁迅 鲁迅研究月刊 2000年第7期  75.巴金与基督教 中国比较文学 2000年第3期  76.论文学研究会理论倡导与文学创作的矛盾 天津社会科学 2000年第5期  77.一个温情的反异化神话 外国文学 2000年第5期  78.对“文革”文学的文化反思 东方文化 2000年第5期  79.不废江河万古流 齐鲁学刊 2000年第6期  80.重估鲁迅 鲁迅研究月刊 2000年第10期  81.后殖民语境中的东方文学选择 文史哲 2000年第6期  82.价值重建:面向21世纪的文学课题 河北学刊 2001年第4期  83.世风流俗的大雅之路 中国图书评论 2001年第5期  84.论中国古代人情小说的发展流变 山东大学学报 2001年第5期  85.是祸是福? 东方文化 2001年第5期  86.走向民间:20世纪中国文学启蒙精神的流变 山东社会科学 2001年第6期   胡风、路翎与鲁迅传统的正脉 鲁迅研究月刊 2001年第12期   中国传统诗学的现代价值 中国文化研究 2002年春之卷  89.中国文化中的文学与哲学 长江学术 2002年第1辑  90.论中西文化合壁的新文学传统 中国文化研究 2002年夏之卷  91.鲁迅改造国民性研究的出路 鲁迅研究月刊 2002年第5期  92.意象与Image的维度 中国比较文学 2002年第2期  93.鲁迅改造国民性的笨人策略 鲁迅研究月刊 2002年第9期  94.对20世纪文学研究中全盘西化现象的反思 文学评论 2002年第4期  95.对五四语言革命的再认识 齐鲁学刊 2002年第4期  96.鲁迅是阴冷阴毒的无赖吗 鲁迅研究月刊 2002年第12期   现代中国文学摄取外来文学的深层语法 中国现代文学(韩国) 第23号2002年12月   论鲁迅与屈原的深层精神联系 鲁迅研究月刊 2004年第6期  99.对20世纪中国文学西化追求的反思 南都学刊 2004年第2期   论梁实秋批判五四文学之得失 天津社会科学 2004年第4期   论梁实秋对文学批评学科的建构 江西社会科学 2004年第8期   面对左翼:梁实秋文学批评的演变 齐鲁学刊 2004年第5期  103.论梁实秋对中西文化的沟通 中国文化研究 2004年第3期   论梁实秋人性论的性质及其演变 理论学刊 2004年第12期  105.重估陀思妥耶夫斯基的文化价值 外国文学 2004年第6期   论鲁迅与梁实秋的论战及是非功过 鲁迅研究月刊 2004年第12期   论《雅舍小品》的审美风格及其在中国大陆的接受 江汉论坛 2005年第1期   论梁实秋的文体批评 山东社会科学 2005年第1期   梁实秋:慎言比较文学的比较文学家 东岳论坛 2005年第1期  110.梁实秋的当代文化魅力 江苏行政学院学报 2005年第3期  111.论梁实秋的文学跨学科研究 中国比较文学 2005年第2期   学科的由来、困惑与出路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 2005年第5期   关于弘扬鲁迅精神的随想 鲁迅研究月刊 2006年第4期  114.中西文化与文学的发展模式 江苏行政学院学报 2006年第1期   鲁迅:持续不断的文化魅力 鲁迅研究月刊 2007年第3期   走异路:为家乡所放逐 鲁迅研究月刊 2007年第4期   鲁迅小说不如张爱玲的吗? 理论学刊 2008年第3期  鲁迅传统的形成及其当代命运 社会科学战线 2008年第4期  119.鲁迅是革命家吗? 江苏行政学院学报 2008年第3期  中国文体意识的中和特征 湘潭大学学报 2008年第6期  新世纪的思想学术建构与生态批评 理论学刊 2009年第6期  季羡林:跨文化研究的典范 中国比较文学 2009年第4期  阿Q画圆圈与中西文化的发展模式 中国图书评论 2010年第10期,新华文摘 2011年第4期全文转载  论现代中国文学中的清华传统 文艺研究 2011年第1期  伯林批评理论的矛盾及文化身份的根源外国文学研究 2011年第1期  现代中国文学西化追求的经验教训 中国比较文学 2011年第1期  论中西文化的泛审美主义与泛科学主义 山东社会科学 2011年第2期  论钱钟书诗可以怨的合理性及限度 复旦学报 2011年第4期  儒家伦理的宗教功能及其文化作用 理论学刊 2012年第3期  文学与戏剧及影视关系新论 艺术评论 2012年第5期  论悲剧精神在中国现代文体转型中的错位 北京大学学报 2012年第3期  论中国文化的中和精神与分析精神及其现代价值 江苏行政学院学报 2012年第4期  近代、现代与当代文学的历史分期须重新划定 文艺研究 2012年第8期  世界文学的跨文化反思与学科重估 外国文学研究 2012年第4期  对孙景尧先生几个学术片段的追思 中国比较文学 2012年第4期  对20世纪中国文学一味趋新之教训的反思 扬州大学学报 2012年第6期  莫言获诺奖的现代意义 江苏行政学院学报 2013年第2期  鲁迅:颠覆既有文本形式的文体家 理论学刊 2013年第7期  鲁迅是谁?——文化身份的规定性与当代解读的片面性 江苏行政学院学报 2014年第1期  鲁迅价值再议 艺术评论 2014年第2期

《行政责任概念的比较分析》(第二作者),《行政与法》2004年第9期;《构建我国行政公益诉讼制度的几点思考》(第二作者),《行政与法》2005年第10期;《公共利益与公共行政责任》,《广东行政学院学报》2006年第1期;《公共治理行动体系的责任结构分析》,《重庆社会科学》2006年第2期;人大报刊复印资料《公共行政》2006年第7期全文转载;2005年“第三届全国博士生学术论坛”政治学科分论坛主题发言,政治学科分论坛行政管理学科组优秀论文一等奖;《行政责任研究的历史、现状及其深层反思》,《天津行政学院学报》2007年第2期;人大报刊复印资料《公共行政》2007年第8期全文转载;《行政责任制度设计理论原则》,《广东行政学院学报》2006年第6期;中国行政管理学会主编:《中国政府管理创新——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03年年会论文集》;《当前我国行政问责制研究述评》,《云南行政学院学报》2007年第2期;《论制度惩罚与责任个人化原则》,《四川行政学院学报》2007年第3期;《治理范式的信息结构、交易费用和学习机制》,《浙江社会科学》2007年第3期;《公共管理标准的理论分析》,《北京科技大学学报》2007年第3期;人大报刊复印资料《公共行政》2007年第10期目录索引;政府公共危机管理能力的不确定性分析》,《湖北社会科学》2007年第4期;2004年“第二届全国博士生学术论坛”“管理科学”分论坛上主题发言论文;《行政责任:概念、性质及其视阈》,《广东行政学院学报》2007年第3期;《公民问责制:理论意义与制度设计》,《中州学刊》2007年第5期;《统计数字的多维解读与理论诠释》,《统计与决策》2007年第20期;《街头官僚的行动逻辑与责任控制》,《公共管理学报》2008年第1期;人大报刊复印资料《公共行政》2008年第6期全文转载;中央纪委监察部廉政理论研究中心、中国监察学会《研究参考》2008年第4期全文转载;《权力的恣意与权利的贫困:建构和谐社会的二维分析》,《社会主义研究》2008年第1期;《基于有效性和可行性的政策方案的类型分析》,《中共浙江省委党校学报》2008年第1期;《政府责任场域中的悖论空间》,《长白学刊》2008年第2期;《公共政策方案的结构与逻辑分析》,《天津行政学院学报》2008年第2期;《后“风暴”语境下的政府问责和问责制》,《甘肃行政学院学报》2008年第3期;《行政责任的制度困境分析》,《理论导刊》2008年第4期;《行政责任工具的类型学分析》,《上海行政学院学报》2008年第5期;《价值、功能与意义:私营企业主阶层政治参与三题》(第二作者),《中共浙江省委党校学报》2008年第4期;《和谐社会中的政府信任及其建构途径》(第二作者),《中共天津市委党校学报》2007年第1期;《论政治文明视野下的政府信任建构》(第二作者),《党政干部学刊》2007年第4期;《公共治理中的责任结构分析》(第二作者),《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2006年第5期;书评《构建法治之下的有限政府》(第二作者),《中国行政管理》2008年第7期;《政府解辩性责任的理论探讨》,《长白学刊》2009年第1期;《政府解辩性责任的理论逻辑和实践途径》,《北京行政学院学报》2009年第2期;《公共服务均等化的空间政治学分析》,《探索》2009年第2期;《公民问责的行动模式及其要素分析》,《中州学刊》2010年第1期;《监督权的制度逻辑、内在贫困和建构维度》,《华东经济管理》2010年第3期;《闹大现象的生产逻辑、社会效应和制度情境》,《理论与改革》2010年第1期;《公民问责的概念建构、机制缺失和治理途径》,《探索》2010年第1期;人大报刊复印资料《公共行政》2010年第6期全文转载;《合作治理的空间建构——评<行政伦理的观念与视野>一书》,《学海》2010年第2期;《行动的选择与制度的逻辑——对“闹大”现象的理论分析》,《中国行政管理》2010年第5期;《街头官僚的空间诠释——基于工作界面的比较分析》,《武汉大学学报》2010年第4期;人大报刊复印资料《公共行政》2010年第11期全文转载;《行动者的策略及其影响要素——基于公民申请政府信息公开事件的分析》,《公共管理学报》2010年第4期;《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11年第4期全文转载;《街头官僚及其行动的空间辩证法——对街头官僚概念与理论命题的重构》,《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11年第3期;《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11年第10期全文转载;《行动者的缺席与制度的虚置——基于同体问责与异体问责问题的分析》,《天津社会科学》2011年第4期;《对行政问责模式的比较分析及反思》,《探索》2011年第4期;《公民网络问责:行动逻辑与要素分析》(第二作者),《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5期;人大报刊复印资料《公共行政》2012年第2期全文转载;《能力短缺条件下的双边动员博弈——政府维稳与公民闹大及其关系》,《江苏行政学院学报》2011年第6期;《言说的短路与表达的困境——公共行政的话语危机分析》,《中国行政管理》2012年第2期;《从科学与艺术到社会设计——公共行政隐喻的后现代转向》,《行政论坛》2012年第2期;人大报刊复印资料《公共行政》2012年第7期全文转载;《利益表达、资源动员与议程设置——对于“闹大”现象的描述性分析》,《公共管理学报》2012年第2期;《治理体系碎片化背景下的“闹大”现象》,《中国社会科学内部文稿》2012年第1期;《公民抗争行动与治理体系的碎片化——对于闹大现象的描述与解释》,《人文杂志》2012年第3期;《社会诚信体系的制度建构》,《光明日报》2012年7月28日第11版;《以公民行动建构政府责任》,《中国社会科学报》2012年8月3日第338期;《从“独白”走向“对话”——网络时代行政话语模式的转向》,《东南学术》2012年第5期;人大报刊复印资料《公共行政》2012年第12期全文转载;《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13年第3期全文转载;《劳工权利的多元博弈及其困局》,《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学报》2012年第5期;《社会建构主义视阈下的公共行政》,《中国社会科学报》2013年2月8日第415期;《象征性行动与制度实施——以公民申请财政信息公开事件为例》,《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1期;《技术理性与行政之恶——读<揭开行政之恶>》,《理论探索》2013年第1期;《实践、制度与理念之间的互动及其张力——基于中国行政问责十年历程的理论思考》,《政治学研究》2013年第1期;《“制度论”与“道德论”——两种行政责任机制的比较分析》,《行政论坛》2013年第2期;《行政之恶的现实经验及治理途径》,《学习论坛》2013年第3期;人大报刊复印资料《公共行政》2013年第6期全文转载;《敬业精神的社会建构》,《光明日报》2013年4月18日07版;《政府责任理念的扩散及再生产——基于行政问责话语演变的分析》,《中国行政管理》2013年第5期;《街头行政:概念建构、理论维度与现实指向》,《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3期;《制度扩散与责任理念的再生产——行政问责制十年历程的反思》,载于《行政的价值》,湘潭大学出版社,2013年8月。

江苏行政学院学报投稿经验总结怎么写啊

1、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个性与社会心理学杂志--- 美国2、 Psychological bulletin心理学公报 --- 美国3 、Psychological review心理学评论--- 美国4 、Behavioral & brain sciences行为与大脑科学 --- 英国5、 Psychological reports心理学报告--- 美国

1、《北匈奴西迁欧洲的历史考察》,《东北师大学报》1989年第3期。2、《东汉中后期改良思潮及改良活动浅议》,《东北师大学报》1992年第3期。3、《“闲田”非“王田”辨—兼评王莽王田》,《东北师大学报》1993年第3期, (人大复印报刊资料《中国古代史:先秦至隋唐》1993年第4期 全文转载)。4、《汉代豪民私债考评》,《中国史研究》1994年第2期,(人大复印报刊资料《中国古代史:先秦至隋唐》1994年第4期 全文转载)。5、《汉人的商品意识及其历史作用》,《东北师大学报》1994年第1期 。6、《论东汉三公的人事选举权》,《东师史学》,东北师大出版社1994年版。7、《试析“文景之治”的政策失误及其影响》,《社会科学战线》1994年第6期,(《新华文摘》1995年第2期摘录)。8、《秦代文化政策新议》,《南都学坛》1994年第5期。9、《王莽改革的历史启示》,《长白论丛》1994年第5期。10、《两汉之际“人心思汉”思潮评议》(合撰),《东北师大学报》1994年第6期。11、《略论史学改革》,《长白论丛》1995年第6期 。12、《汉代的“去官”与“弃官”》,《中国史研究》1998年第3期(人大复印报刊资料《先秦、秦汉史》1998年第6期 全文转载)。13、《论汉代工商官营政策的政治影响》,《东北师大学报》1998年第3期,(《高校文科文摘》1998年第4期 全文转载)。14、《东周秦汉时期的工商政策与豪民兼并》,《东北师大学报》1999年3期(《高校文科文摘》1999年第4期全文转载)。15、《论道教的形成与土地神崇拜》,《学习与探讨》2000年第1期 (重点刊物,CSSCI)。16、《汉代豪民与乡里政权》,《史学月刊》2000年第4期 (重点刊物,CSSCI),(人大复印报刊资料《先秦、秦汉史》2004年第4期 全文转载)。17、《“分田劫假”与豪民兼并》,《东北师大学报》2000年第5期,(重点刊物,CSSCI)。18、《汉代豪民研究论纲》,《史学月刊》2001年第4期,(重点刊物,CSSCI)。19、《论汉代的豪民役使与人身依附关系的发展》,《东北师大学报》2001年第4期,(重点刊物,CSSCI)。20、《论东周秦汉时代的乡官》(合撰),《史学集刊》2001年第3期 (重点刊物,CSSCI)。21、《从张家山汉简看西汉时期私奴婢的社会地位》,《东北师大学报》2003年第2期,(重点刊物,CSSCI),(《高校文科文摘》2003年第3期摘录)。22、《论张家山汉简中的军功名田宅制度》,《东北师大学报》2004年第4期,(重点刊物,CSSCI),(《新华文摘》2004年第20期摘录)。23、《<二年律令·置后律>中的几个问题》,《古籍整理研究学刊》2005年第6期。24、《秦汉官吏法的几个特点》,《史学月刊》2006年第12期 (重点刊物,CSSCI)。25、《汉代的分户析产》,《中国史研究》2006年第3期,(国家级刊物,CSSCI)。26、《2005年秦汉史研究综述》,《中国史研究动态》2006年第11期,(国家级刊物,CSSCI)。27、《<二年律令·户律>与高祖五年诏书的关系》,《湖南大学学报》2007年第1期,(重点刊物,CSSCI),(人大复印报刊资料《先秦、秦汉史》2007年2期 全文转载)。28、《对<二年律令>有关土地、田赋、继承制度中几则释文的思考》,《东北师大学报》2008年第4期,(重点刊物,CSSCI)。29、《秦汉时期的“户绝”与社会控制》,《学习与探索》2008年第6期,(重点刊物,CSSCI)。30、《试论<二年律令>中爵位继承制度的几个问题》,《江苏行政学院学报》2009年2期,(重点刊物,CSSCI)。31、《匈奴“瓯脱”考辨》,《史学理论研究》2009年2期,(国家级刊物,CSSCI) (人大复印报刊资料《先秦、秦汉史》2009年6期 全文转载)。32、《2008年秦汉史研究综述》,《中国史研究动态》2009年11期,(国家级刊物,CSSCI)。33、《田典、田啬夫考辨——对秦及汉初设置两套管理机构的一点思考》,《东北师大学报》2010年2期,(重点刊物,CSSCI)。

黑龙江社会科学 双月刊 20 14-238 哈尔滨道里区友谊路501号 150018 4848310 北方论丛 双月刊 00 14-60 哈尔滨市和兴路50号 150080 6305815 求是学刊 双月刊 00 14-25 哈尔滨市南岗区黑龙江大学主楼111号 150080 6608815 学习与探索 双月刊 00 14-64 哈尔滨南岗区联发街62号 150001 6242279理论探讨 双月刊 80 14-156 哈尔滨市南岗区清滨路74号 150080 6303931 学术交流 双月刊 50 14-166 哈尔滨市南岗区联发街64号 150001 6234711 学理论 月刊 00 14-52 哈尔滨道里区友谊路505号 150076 4848914 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哲社) 双月刊 60 14-126 黑龙江牡丹江文化街19号 157012 6511203 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 季刊 40 14-215 黑龙江佳木斯吉林路139号 154002 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 双月刊 20 14-217 哈尔滨南岗区和兴路133号 150080 【吉林】社会科学战线 双月刊 90 12-28 长春市自由大路187号 130031 5652589长白学刊 双月刊 00 12-119 长春市前进大街35号 130012 5101859 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双月刊 00 12-18 长春解放大路123号 130021 8922331-3664东北师大学报(哲社版) 双月刊 00 12-21 长春人民大街138号 130024 5685085-93991 文明导刊 旬刊 00 12-117 长春市人民大街55号省委主楼23室 130055 8942800 【辽宁】社会科学辑刊 双月刊 50 8-105 沈阳市皇姑区泰山路86号 110031 86120485 理论与实践 月刊 00 8-20 沈阳市和平区和平南大街45号 110006 22823286 党政干部学刊 月刊 00 8-210 沈阳和平区五里河18号 110003 23893581-6229 理论界 双月刊 20 8-3 沈阳沈河区万寿寺街20-1号 110013 22739218 辽宁大学学报(哲社版) 双月刊 00 8-74 沈阳市皇姑区崇山中路66号 110036 86864174 医学与哲学 月刊 50 8-122 辽宁大连市南石道街丙寅巷3号 116013 2496559 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季刊 辽宁沈阳市和平区文化路3号巷11号 110004沈阳师范学院学报(社科) 双月刊 00 8-151 沈阳市皇姑区黄河南大街95号 110031 86231024 【北京】北京社会科学 季刊 00 6-29 北京9724号信箱 100101 64870591文艺研究 双月刊 80 2-25 北京前海西街17号 100009 66182597 文学评论 双月刊 00 2-26 北京建国门内大街5号 100732 65264557 哲学研究/哲学动态/世界哲学/中国哲学史 北京建内大街5号 100732 65137954 北京大学学报(哲社版) 双月刊 00 2-88 北京大学内 100871 62752015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 双月刊 00 2-98 北京新外大街19号 100875 62207848教学与研究 月刊 00 2-256 北京海淀路175号 100872 62511680 中外法学 双月刊 00 2-204 北京大学内 100871 62752015 法学杂志 双月刊 80 2-205 北京白云观街北里6号 100045 63406753 中国高等教育 半月刊 00 2-268 北京海淀区文慧园北路10号 100088 62243806 读书 月刊 00 2-275 北京美术馆东街22号 100010 64020511 自然辩证法通讯 双月刊 80 2-281 北京玉泉路甲19号 100039 68592148自然辩证法研究 月刊 00 6-108 北京海淀区学院南路86号 100081 62178877-3518中国大学教学 双月刊 00 2-467 北京东城区沙滩后街55号 100009 64054598 【天津】天津社会科学 双月刊 50 6-12 天津迎水道7号 300191 23668122 道德与文明 双月刊 50 6-60 天津南开区迎水道7号 300191 23366812 南开学报(哲社版) 双月刊 00 6-10 天津南开大学学报编辑部 300071 23501681 天津大学学报(哲社版) 双月刊 天津南开区卫津路92号 300072 27403448 天津师大学报(社科版) 00 6-8 天津市和平区张自忠路189号 300020 27234888 【河北】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 季刊 河北省石家庄市裕华东路 050016 6049941-86424 中华家教 双月刊 60 18-16 北京阜外大街34号 100832 68574486 青春岁月 月刊 80 18-24 石家庄裕华西路408号 050051 7027226 河北学刊 双月刊 00 18-25 石家庄市裕华西路 050051 3035767 社会科学论坛 月刊 00 18-80 石家庄 河北大学学报(社科) 季刊 00 18-52 河北保定河北大学院内 071002 5079412 燕山大学学报 季刊 00 18-73 河北秦皇岛燕山大学期刊编辑部 66004 华北电力大学学报 季刊 00 18-138 河北保定青年路12号 071003 青年研究 月刊 25 18-170 北京建内大街5号 100732 65137744-5565 【河南】河南社会科学 郑州市丰产路23号 邮编:450003中州学刊 双月刊 00 36-118 郑州市文化路50号 450002 3936507 郑州大学学报(哲社) 双月刊 00 36-4 郑州大学路75号 450052 7935234-3150 河南大学学报(社科) 双月刊 00 36-26 河南开封市明伦街85号 475001 2868833河南师大学报(哲社) 双月刊 00 36-54 新乡市建设东路148号 邮编:453002信阳师院学报(哲社) 季刊 00 36-71 河南信阳西郊 464000 6332141-3040 改革与理论 月刊 00 36-7 郑州市政三街1号 450003 5907081 许昌师专学报 双月刊 50 36-86 河南许昌市八一路99号 461000 4369217 美与时代 月刊 00 36-107 郑州市大学路75号 450052 7073682-1157 【山西】晋阳学刊 双月刊 50 22-48 太原并州南路282号省社科院 030006 7069477 山西大学学报(哲社版) 季刊 00 22-41 太原山西大学办公楼 030006 7010455 山西师大学报(社科版) 季刊 00 22-5 山西临汾山西师范大学学报编辑部 041004 2051149 科学技术与辩证法 双月刊 00 22-25 山西太原坞城路36号 030006 7011922 教育理论与实践 月刊 00 22-31 太原解放路东头道巷9号 030009 3043129 【山东】山东社会科学 双月刊 00 24-135 济南玉函路10号 250001 2015464 东岳论丛 双月刊 00 24-36 济南玉函路10号 250002 2976564-3148 文史哲 双月刊 00 24-4 济南市山东大学内 250100 8564666齐鲁学刊 双月刊 80 24-14 山东省曲阜师范大学 273165 4424347 孔子研究 双月刊 00 24-76 济南市胜利大街39号 250001 2010055-2497 周易研究 季刊 00 24-87 济南市山东大学校内(新校) 250100 8903861-2829 理论学刊(中共山东党校) 双月刊 济南市经七路588号 250021 7935911-3761 【陕西】西北大学学报(哲社版) 季刊 00 52-9 西安小南门外西北大学内 710068 7215036 人文杂志 双月刊 00 52-11 西安市含光路南段7号 710061 52540066-378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 季刊 60 52-58 西安长安南路 710062 5261200-21309 延安大学学报(社科版) 季刊 00 52-70 陕西延安市杨家岭 716000 7203011 中国医学伦理学 双月刊 00 52-83 西安市朱雀大街南段 710061 52616【宁夏】宁夏大学学报(社科) 双月刊 80 74-6 银川宁夏大学 750021 2074928 宁夏社会科学 双月刊 00 74-12 银川市新市区朔方路新风巷 750021 2077437 学习与交流 月刊 50 74-22 银川市中山南街123号 750004 6031054 【甘肃】甘肃社会科学 双月刊 00 54-2 兰州安宁健康路143号 730070 7671141 甘肃理论学刊 双月刊 00 54-92 兰州市安宁区健康路6号 730070 7666721-3191 兰州大学学报(社科版) 双月刊 80 54-32 兰州兰大逸夫科学馆5楼 730000 8912706 西北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 双月刊 兰州安宁东路805号 730070 7971692 甘肃政法学院学报 季刊 00 54-95 兰州市安宁西路2号 730070 兰州学刊 双月刊 00 54-71 甘肃省兰州市市委大院内 730030 8478377 敦煌研究 季刊 00 54-62 兰州滨河东路292号 730000 8866013 【内蒙】内蒙古社会科学(社科版)(汉) 双月刊 50 16-1 呼和浩特大学东路19号 010010 4963431 内蒙古社会科学(蒙) 双月刊 00 16-17 呼和浩特大学东路19号 010010 4963431 内蒙古师大学报(社科版)(汉) 双月刊 呼和浩特新城区朝阳路内蒙古师大 010022 4964444-808 内蒙古大学学报(社科版)(汉) 双月刊 00 16-66 呼和浩特内蒙古大学院内 010021 4954433-251 内蒙古民族师院学报(哲社版)(汉) 季刊 内蒙古通辽市霍林河大街22号 028000 8261122 【新疆】新疆社会科学(汉) 双月刊 00 58-32 乌鲁木齐 830011 3837937 新疆大学学报(汉)(哲社版) 58-12 新疆乌鲁木齐市胜利路14号 830046 2862753-2927 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汉) 季刊 00 58-84 新疆乌鲁木齐市新医路19号 830054 喀什师范学院学报(汉) 季刊 00 58-115 新疆喀什市阔纳乃则尔巴格路29号 844000 新疆社科论坛(汉) 季刊 00 58-136 乌鲁木齐 830001 2862197 【青海】青海社会科学 双月刊 00 56-18 西宁 810000 8212562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季刊 00 56-17 西宁青海师范大学内 810008 6107647 青海师专学报 双月刊 00 56-15 西宁市八一中路72号 810007 【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科版) 双月刊 上海中山北路3663号 200062 62549677 学术月刊 月刊 00 4-72 上海市淮海中路622弄7号 200020 53060399 社会科学 月刊 00 4-273 上海市淮海中路622弄7号 200020 63272234中国纺织大学学报 双月刊 00 4-123 上海延安西路1882号 200051 复旦学报(社科版) 双月刊 上海邯郸路220号复旦大学文科大楼 200433 65642669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 双月刊 上海桂林路10号楼213室 200234 64322304文艺理论研究 双月刊 80 4-323 上海中山北路3663号 200062 62232237 法学 月刊 50 4-342 上海万航渡路1575号 200042 62071924 社会 月刊 20 4-364 上海中山南路600号 200041 64166267-508 美化生活 月刊 50 4-368 上海中山南二路777弄1号5F 200032 64564178 政治与法律 双月刊 00 4-375 上海淮海中路622弄7号 200020 63271170-2479 音乐艺术 季刊 00 4-398 上海汾阳路20号 200031 64370137-2094 探索与争鸣 月刊 00 4-496 上海市淮海中路622弄7号 200020 53068568 开放月刊 月刊 00 4-515 上海衡山路62号 200031 64375115 交际与口才 月刊 00 4-520 上海市长乐路325号 200031 54043373 党政论坛 月刊 00 4-521 上海虹漕南路200号 200233 64365035 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 双月刊 50 4-522 上海中山西路1610号1608室 200233 64274736 上海大学学报(社科版) 双月刊 00 4-536 上海新闸路1220号 200041 62551840-22 开放教育研究 双月刊 00 4-578 上海阜新路25号 200092 65017675 教育发展研究 月刊 00 4-591 上海茶陵北路21号 200032 64167677-40 【江苏】江苏社会科学 双月刊 00 28-148 南京市北京西路70-1号 210024 3701531 江海学刊 双月刊 00 28-27 南京市北京西路70-1号 210024 3715429 学海 双月刊 00 28-203 南京市虎踞北路12号 210013 3391490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社会科学) 双月刊 南京汉口路南大内 210093 3592704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双月刊 00 28-26 南京宁海路122号 210097 3720999-4541江苏行政学院学报 南京社会科学 月刊 00 28-145 南京市进香河路35号 210008 3611547 徐州师范大学学报 季刊 00 28-46 江苏徐州市和平路57号 221009 3845520-779 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双月刊 50 28-47 江苏扬州文化路27号 225009 7971867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季刊 28-50苏州市干将东路200号215021 5112857江南论坛 月刊 50 28-96 江苏无锡市岸桥弄11号 214001 2750981 东南大学学报(哲社版) 季刊 00 南京四牌楼2号 210096【浙江】浙江社会科学 双月刊 00 32-102 杭州市省府路2号楼 310025 8821059 浙江学刊 双月刊 00 32-22 杭州市省府2号楼 310025 7057581 7016873 中共浙江省委党校学报 双月刊 00 32-90 杭州市文一路78号 310012 8570088 浙江大学学报(哲社版) 双月刊 杭州玉泉浙江大学 310027 5172244-2826-269 观察与思考 月刊 00 32-64 杭州市省政府2号楼 310025 7053206 【江西】江西社会科学 月刊 00 44-25 南昌洪都北大道255号 330077 8520831 求实(中共江西党校) 月刊 南昌八一大道212号 330003 6627060-441 南昌大学学报(社科版) 季刊 00 44-18 南昌大学 330047 8305914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版) 季刊 00 44-24 南昌北京西路437号 330027 8506185 江西教育学院学报 双月刊 00 44-63 南昌学院路68号 330029 上饶师专学院学报 双月刊 00 44-68 江西上饶市茅家岭1号 334000 【安徽】江淮论坛 双月刊 80 26-14 合肥市省社科院内 230053 3421171-70 学术界 双月刊 00 26-68 合肥市省社科院内 230053 3422973-21 艺术界 双月刊 00 26-16 合肥市宿州路55号 230001 2656194 安徽大学学报(哲社版) 双月刊 00 26-42 合肥安徽大学内 230039 5107145 安徽师范大学学报 季刊 00 26-38 安徽芜湖市安徽师大内 241000 3869260 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科) 双月刊 00 26-45 安徽安庆安庆师院内 246011 5500204 安徽教育学院学报 双月刊 80 26-59 合肥金寨路261号 230061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科版) 季刊 00 26-151 合肥市宁国路10号 230009 4655210-2557 【福建】科学与文化 双月刊 50 34-5 福州古田路89号 350005 7850151 厦门大学学报(哲社版) 季刊 00 34-7 福建厦门大学18号信箱 361005 2085102-2366 福建论坛经济社会版 月刊 50 34-32 福州市小柳村福建社科院 350001 7550401 福建论坛文史哲版 双月刊 00 34-33 福州市小柳村福建社科院 350001 7550401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 季刊 00 34-42 福州上山路38号 350007 3441616-255东南学术 双月刊 00 34-82 福州【湖北】湖北社会科学 月刊 50 38-211 武汉紫阳东路45号 430070 87895464 江汉论坛 月刊 50 38-226 武汉武昌区东湖路81号 430077 86789435 理论月刊 月刊 50 38-176 武汉武昌东湖路81号 430077 86783670 学习与实践 月刊 20 38-95 武汉汉口发展大道3081号 430022 82631942 社会主义研究 双月刊 00 38-158 武汉市武昌华中师范大学 430070 8787844-3305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双月刊 00 38-7 武汉珞珈山武汉大学 430072 87882712-2498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00 38-9 武汉市武昌关山华中科技大学 430074 87543916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 双月刊 武汉武昌桂子山华中师范大学内 430070 87878444-3249 湖北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 双月刊 00 38-46 武汉武昌区徐家棚街 430062 86812545 高等教育研究 双月刊 80 38-73 武汉武昌喻家山华中理工大学内 430074 87543892 中南民族学院学报〈哲社〉 季刊 00 38-97 武汉武昌民院路5号 430074 87491994 医学与社会 双月刊 00 武汉汉口航空路13号同济医科大学内 430030 83622600-2517 法学评论 双月刊 80 38-107 武汉武昌珞珈山武汉大学内 430072 87882712-2995 【湖南】湘潭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双月刊 00 42-34 湖南湘潭大学内 411105 8292142 求索 双月刊 00 42-36 长沙市德雅村 410003 4223870 湖南师大社科学报 双月刊 00 42-97 湖南师范大学 410081 8872209 湖湘论坛 双月刊 00 42-135 长沙市湖南省委院内 410006 8883161-2316 长沙电力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42-139 长沙市金盆岭 410077 5214333-8184 湖南大学学报(社科版) 季刊 00 42-181 长沙市岳麓山湖南大学 410082 8822870 湘潭师院学报(社科版) 双月刊 00 42-184 湖南湘潭师范学院北院 411201

江苏行政学院学报投稿经验总结分享心得

  • 索引序列
  • 江苏行政学院学报投稿经验总结
  • 江苏行政学院学报投稿经验总结分享
  • 江苏行政学院学报投稿经验总结怎么写
  • 江苏行政学院学报投稿经验总结怎么写啊
  • 江苏行政学院学报投稿经验总结分享心得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