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期刊知识库 > 矿产与地质杂志社是国企吗吗

矿产与地质杂志社是国企吗吗

发布时间:

矿产与地质杂志社是国企吗吗

算其他,应算传媒行业

《上海国资》。《上海国资》杂志创刊于1998年,是上海市唯一一本以宣传国资监管、国有资本运营管理理论和实践经验为特色的公开发行月度期刊。《上海国资》杂志在上海市国资委的指导支持下,始终坚持“牢记使命、深化改革、守正创新、服务发展”的核心价值理念,立足上海,面向全国,聚焦重点领域,跟踪改革热点,集中总结国资国企改革运营实践创新经验,为国资国企改革提供重要决策咨询参考。目前,杂志理事会成员覆盖上海四十余家市属国有企业。

绝大多数都已经完成了转企改制,成为国企。只有少数非盈利性出版社,如人民出版社、民族出版社、盲文出版社等,仍保留国有事业单位。民营的出版公司不能称为出版社

矿产与地质杂志社是国企吗

中国地质调查局为国土资源部直属的副部级事业单位,根据国家国土资源调查规划,负责统一部署和组织实施国家基础性、公益性、战略性地质和矿产勘查工作,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地质基础信息资料,并向社会提供公益性服务。中国地质调查局下属分几大板块,包括区域地质调查机构、专业地质调查机构、综合研究支撑与公共服务机构、科技创新与技术支撑机构。

电视台,国企报纸,大部分国企杂志,国企、公司都有

不是哦,是省级

矿产与地质杂志社

你说的这类发表的比较慢,因为不容易发表,所以才叫核心。

(一)矿产地质综合研究50年代,以编制矿产分布图为主;60年代进入对矿产分布规律的研究。云南省地质局先后编制了1∶100万昆明幅、下关幅、普洱幅、凭祥幅(云南部分)的矿产分布及成矿预测图,并按矿种系列编制成矿规律图,为安排矿产普查提供依据。1964年省地质局编制的1∶50万云南省矿产图,是本省矿产资源第一次汇总反映。1975年,由省地质局牵头,云南省冶金、煤炭、建材等系统的地质单位参加,汇编了全省黑色金属、有色金属、化工原料、建材和非金属等矿产的主要矿床的简况。在此基础上,何发荣、杨荆舟主持编写的《云南矿产资源概况》,从矿产资源现状、当今开发利用状况、资源保证程度、开采条件等分析了本省矿产资源形势,以供各级领导、有关业务部门制订计划规划的参考。1980年,省地质局区域地质调查队编制了云南省第二代的矿产分布图,共计68个矿种、623处矿产地。云南冶金地质勘探公司也编制了1∶50万云南主要金属矿产分布图,这些图反映了全省矿产资源的总貌。与此同时,成矿远景区划及典型矿床的研究也相继开展起来。1982年,在范承钧的主持下编写的《怒江、澜沧江、金沙江区域矿产志》,重点记述了35个矿种、136个矿床,全面反映了该“三江”区域的矿产情况和基本地质背景,有关矿床的成矿条件、控矿因素等。1984年,杨荆舟编著的《云南地质与矿产》在云南人民出版社出版,本书从矿产分布、用途、开采技术条件、建设开发条件等方面,综合论证了云南省矿产开发利用的前景,是一本普及地质矿产知识、地方开发矿业的系统读物。1985年,省矿产资源管理委员会组织编写的《1986—2000年云南矿业发展战略研究》,比较全面系统地分析了云南省矿业的现状、发展目标和对策建议,为开发本省矿业提供了战略方案和科学依据。(二)有色金属及贵金属矿产1953年,李希勣、范承钧等发表了《云南东川铜矿地质》,1956年,刘锦新等发表了《云南个旧锡矿的特点及成矿规律》,系统总结了东川铜矿和个旧锡矿的地质特征和成矿因素。1959年,省地质厅召开了“云南含铜砂岩地质工作现场会”,推动了砂岩型铜矿的地质勘查工作。1962年,李希勣等发表了《试论云南砂(页)岩型铜矿》,论述了该类型铜矿的地质和成矿特征。1960年,云南省地质局区域地质调查队在兰坪县金顶发现铅锌矿,后经探明,为一大规模的砂岩型铅锌矿床,伴生镉、铊、银、锗、锶等多种有用元素,储量也很可观。1969年,省地质局第三地质队对元谋的贫铂矿研究出综合利用的途径:利用贫铂矿富含镁,使之与磷矿石配料,生产钙镁磷肥,使炉渣中铂族和铜、镍元素品位比原矿提高10倍。与此同时,省地质局第十八地质队在弥渡发现一大型贫铜镍的铂钯矿床。1974年,西南冶金地质勘探公司、昆明工学院、成都地质学院对滇中砂岩铜矿的沉积相及成矿地质条件进行研究,总结出成矿模式;1977年,西南冶金地质勘探公司刘昌辉也主编出版了《砂岩铜矿——滇中砂岩铜矿床的实践与认识》一书,藉以指导砂岩铜矿的勘查。1979年,西南冶金地质勘探公司李树基等编写的《个旧锡矿地质》,从个旧锡矿二十多年来找矿勘探成果中做出总结归纳,丰富和发展了我国锡矿地质成矿理论,可算是我国首部锡矿地质专著。1979年,云南省地质局区域地质调查队继云龙槽涧、昌宁薅坝地发现锡矿后,又在梁河县境发现一中型规模的来利山锡矿,后来由点而面开展工作,证实腾冲、梁河一带为滇西地区主要的锡矿成矿带之一。1981年,国家科委下达“滇西锡矿带成矿规律及找矿方向研究”的课题,由云南省地质局承担,范承钧、施琳等具体负责;1985年完成本课题的研究,系统总结了滇西锡矿成矿规律,指出滇西地区是一个锡-多金属地球化学省,是东南亚锡矿带的北延;区内可分东、中、西三个锡矿成矿亚带(昌宁—勐海带,泸水—潞西带,腾冲—梁河带),锡矿床主要为云英岩型、电气石英岩型及砂矿型;总结出八个方面找矿标志和识别准则,已取得一定找矿效果,区域地球化学及含锡花岗岩的研究达到国际水平,获省科技进步一等奖。与此同时,西南有色金属地勘公司、昆明工学院由任治机、孙家聪等承担的《滇西锡矿带成矿远景研究》,提出了三个层次的找矿方向预测。省地质科研所谭雪春完成的《滇西东部斑岩和斑岩铜矿》的科研专题,对区内斑岩和斑岩铜矿做了系统总结,划分出东、中、西三个斑岩带。1981年,西南冶金地质勘探公司、广西冶金地质勘探公司、桂林冶金地质矿产研究院和桂林地质学院共同完成了国家科委“六五”攻关项目《个旧—大厂锡矿带及其外围地区锡成矿条件、找矿方法及找矿远景研究》获得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1982年12月,省地质局第二地质大队在蒙自白牛厂开始钻探,发现一大型银-多金属矿床。1984年,省地矿局第三地质大队在镇源老王寨发现大型金矿。1984年至1987年,省地矿局第一地质大队在进行区域地质调查(区域物化探及填图)过程中,发现鲁甸乐马厂大型银矿床。(三)黑色金属矿产60年代,云南的地质工作重点是铁矿,发现铁矿的势头较好,铁矿地质科研工作相应也有显著进展。花友仁等系统总结了滇中地区赋存于昆阳群中铁矿控矿因素,分了类型;省地质局综合队分析研究了鲁奎山、他达等铁矿床的成矿地质条件;省地质局物探队分析研究了大红山航磁异常。经钻探验证,在滇中地区探获两个大型铁矿和一个中型铁矿,特别是1966年新平大红山铁矿的发现,使本省铁矿储量在已有基础上翻了一番。1973年,全国火山岩铁(铜)矿产经验交流会在昆明召开,省地质局第九地质队在有关科研单位配合下,系统总结了大红山铁(铜)矿床的地质、矿床、火山岩特征,火山岩与矿体的关系,恢复古火山机制,从理论上探讨了矿床成因及找矿标志。1974年,昆明工学院孙家聪运用地质力学预测安宁杨梅山铁矿隐伏矿体取得良好效果。1978—1980年,冶金工业部组建滇西铁矿科考队,开展了维西—腾冲—梁河铁矿带的远景研究。1979年,西南冶金地质勘探公司完成了《云南省铁矿成矿规律及其预测》,运用板块构造理论,分析了云南铁矿的时空分布规律,划分出10个成矿带。1985年,省地矿局第二地质大队完成了《云南砚山县斗南锰矿典型矿床研究报告》,详细介绍和剖析了云南省这一富锰低磷、富而不杂的大型优质锰矿床地质特征及成矿机制。(四)非金属矿产60年代前期,省地质厅区域地质测量队在江城县勐野井发现钾盐矿线索,后经第十六地质队勘查,探明为一中型古钾盐矿。这在我国是第一个。同期,省地质厅第十一地质队在姚安发现蓝石棉矿,经勘查为一大型矿床,居全国第一。1975—1982年,云南省地质局与成都地矿所、成都地质学院合作,组成钾盐研究队,开展对思茅地区固体钾盐成矿条件、找矿方向的研究,系统研究了中-新生代红层含盐性、盆地构造、沉积特征、古地理及成盐条件,提出找盐(钾盐)方向。这是一份学术水平较高又有实用价值的成果,获省科技成果二等奖。1981—1985年,由云南省地矿局牵头,四川、湖北等省地矿局参加,编制了《扬子地台西部早寒武世成磷区成矿远景区划》,为进一步扩大磷矿普查和择优勘探提供了资料。1982年11月,第五届国际磷块岩讨论会在昆明召开,来自14个国家的学者35人,中国代表46人;会议交流学术论文43篇,反映了世界磷矿地质研究的新成果,以古洋流成矿说占主导地位。1983—1985年,省地矿局第一地质大队参加国家科研项目《滇池地区磷资源开发研究》,完成其中的二级课题《滇池地区磷资源形势分析》,为云南省磷矿开发提供了扎实的依据,获省科技进步二等奖。1984年,云南建材地质勘探大队汇编全省1∶50万水泥用石灰岩矿产分布图和《云南省水泥资源图册》,为发展水泥工业提供了地质资料。(五)能源矿产50年代,集中相当力量从事煤田地质勘探,进展迅速,成效显著,也相应出了不少科研成果。1959年,《地质论评》发表丁训范、贾仕成的《云南东部及东北部上二叠纪煤田的地质特征及沉积环境》一文;1962年,戴恒贵、赵准的《滇东晚二叠世含煤系地质特征》,黄景行、杨荆舟等的《云南某露天煤矿储量计算方法》,赵纯昭、何世章的《云南晚第三纪煤矿地质概论》,王世英的“云南中生代煤层及煤田地质特征的初步认识》,均发表于省地质学会1963年学术年会论文选集。1973年,北京大学等单位组成腾冲地热联合调查组,于1974年10月提交了《云南省腾冲地区地热资源考察报告》,综述了地热区的地质、热显示、流体地球化学、资源利用和近期开发前景论证等内容。1975年,省地质局水文地质工程地质队在昆明市东郊土桥施工TK2钻孔,打出了地下热水,孔深657米,水温5℃,这为昆明市区利用地热提供了具体信息。到1985年止,在昆明市区已有热水井17眼,用于沐浴、医疗、工业、农业用水,每年可节约标准煤5万吨,减轻了城市污染。1979年,云南省煤炭工业厅完成《云南煤田预测》一套综合图件,预测全省煤的远景储量575亿吨。1982年,滇黔桂石油地质科研所先后完成《滇黔桂南盘江地区二叠系岩相古地理及含油性初步研究》及《云南楚雄盆地油气资源评价研究》等成果,是开展石油普查的论证。1984年,核工业部地质局和日本国动力堆与核燃料开发事业团签定了《关于铀矿资源区域普查协议书》,双方议定在腾冲4800平方公里的区域内,开展技术合作,勘查铀矿。1985年,省地矿局地热地质队对腾冲地区地热资源分布规律及资源评价的调查研究和为编制全省地热区划图而进行的野外调查基本完成。

各种矿产形成于一定的地质背景之中,也就是说,不同的地质背景往往形成不同类型的矿种和矿床,特定的矿床类型往往与一定的地质环境有关。根据板块构造理论,可以划分几种不同的成矿地质背景 ( 环境) ,见图 3-1。 裂谷环境裂谷是在板块 ( 或壳体) 运动的拉张动力环境下所形成的、受深大断裂带控制的张性断陷盆地。裂谷环境可再分为几种亚类型:1) 大洋壳型裂谷环境。发生于大洋板块 ( 壳体) 间或其内部的裂谷环境,属大洋型活动区环境,如大西洋、太平洋、印度洋中脊裂谷。裂谷中有拉斑玄武岩喷发,形成塞浦路斯型含铜锌黄铁矿矿床、铬铁矿矿床及铜镍硫化物矿床。2) 大陆壳型裂谷环境。主要发生于大陆板块 ( 或壳体) 之间或内部的裂谷环境,属大陆型活动区环境。其中又可分为两类: ①地台型裂谷环境,相当于莎特斯辛基所称的断拉谷或坳拉谷环境; ②地洼型裂谷环境,发育于地洼区中,如东非裂谷、莱因裂谷、红海裂谷等,如在红海裂谷中央有玄武岩喷溢以及塞浦路斯型块状硫化物矿床的形成,红海底有层状 Pb、Zn、Fe、Mn、Ba 矿床,底部的金属软泥和热卤水中还富含 Fe、Cu、Zn,并伴生 Au、Ag、Pb、Co、Ni、Ge、Cd、As、Sn、Hg 等成矿元素。3) 雏陆壳型裂谷环境。发生于雏壳与大洋壳间或其体内的裂谷环境,在这种裂谷环境下形成蛇绿岩套及有关矿产,如绿岩带型金矿。上述裂谷环境中,元古宙大陆裂谷带在世界范围内具有十分有利的成矿环境,形成一系列特大型矿床。例如,澳大利亚的芒特艾萨铜多金属矿,含铜铁4×106t;奥林匹克Cu-Au-U矿床,含铜2×107t,金1200t,氧化铀2×107t,矿石量总计2×109t;美国的怀特潘铜矿,含铜6×106t;德国的曼斯费尔德铜矿,含铜5×106t;波兰的蔡赫斯坦铜矿,含铜8×106t;原苏联的乌多坎铜矿,含铜7×106~8×107t;扎伊尔-赞比亚铜矿床,含铜1×108t。图 3-1 板块构造 - 内生矿床组合示意图( 王润民据 R H 西利托修改,1980) 海沟环境大洋板块在该部位沿毕鸟夫带向下俯冲,形成前缘深海沟,出现与优地槽发展早期阶段相当的玄武岩岩浆活动,并有塞浦路斯型铜锌矿床、阿尔卑斯型 Cr、Pt、Cu - Ni、Ti、Fe 矿床以及黄铁矿型矿床产出。 岛弧环境属于消亡板块边缘的火山岛弧区,毕鸟夫带近大陆一侧的活动区环境。在岛弧环境下,钙碱系列的安山岩 - 花岗岩岩浆活动十分发育,并伴随有典型的黑矿型块状硫化物矿床,斑岩型 Cu - Mo - Au 矿床,与中酸性及酸性岩有关的接触交代矿床和热液矿床,以及与富钾基性岩有关的岩浆矿床等。 大陆边缘海环境岩浆活动不甚发育,有与小型中酸性岩有关的岩浆矿床、伟晶岩矿床及热液矿床,主要为 W、Sn、Li、Be、Pb、Zn 等有色和稀有金属矿产,以及沉积和燃料矿产。 地缝合线型成矿环境为大陆板块与大陆板块碰撞、会聚消亡的活动带环境,如阿尔卑斯构造带。该环境下产有超基性岩中的铬铁矿床,此外还有铜镍硫化物矿床和斑岩铜矿床等。 板块内部环境包括大洋板块和大陆板块内部环境,属于稳定区成矿环境。在大洋板块内部,蕴藏储量丰富的 Fe、Mn 结核 ( 其中富含 Ni、Co、Cu、Fe、Mn 等成矿元素) ; 在大陆板块内部,主要产出一些层状和层控的 Cu、Pb、Zn 硫化物矿床,沿深断裂产出有金伯利岩型金刚石等矿产。上述 2 ~4 类成矿环境受板块俯冲带控制,所产出的金属、非金属和燃料矿产,具有类型多、分布广、规模大的特点,空间上具带状分布并几乎与俯冲带走向平行。其余两类也属板块 ( 或壳体) 活动区环境。这些环境,特别是 1、2、3、5 类型,是地壳中构造 -岩浆活动、沉积及变质作用、成矿作用最积极最活跃的地带。

中国地质杂志社是国企吗

都是经理都领导承包,和私差不多

中国杂志社是行政单位。

中国地质调查局为国土资源部直属的副部级事业单位,根据国家国土资源调查规划,负责统一部署和组织实施国家基础性、公益性、战略性地质和矿产勘查工作,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地质基础信息资料,并向社会提供公益性服务。中国地质调查局下属分几大板块,包括区域地质调查机构、专业地质调查机构、综合研究支撑与公共服务机构、科技创新与技术支撑机构。

应该是国企,这类地质队包括地质集团,一般都是国企为主,私人企业一般很难涉及这类领域。

中国房地产杂志社是国企吗吗

央企基本都是【中】字头企业,比如中海地产、中信地产等等。央企都是国企,而国企未必是央企。国企是全国所有制企业的简称,包括央企在内。央企是中央直属企业的简称。央企:中国建筑工程总公司、中国粮油食品(集团)有限公司、中国中化集团公司、中国铁道建筑公司、中国保利集团公司、招商局集团有限公司、华润(集团)有限公司、中国铁路工程总公司、中国冶金科工集团公司、中国水利水电建设集团公司、香港中旅(集团)有限公司、华侨城集团公司、中国葛洲坝集团公司、南光(集团)有限公司、中国房地产开发集团公司、中国五矿集团公司等。国企:中国建筑工程总公司中海地产 、招商局集团有限公司招商地产 、 华润(集团)有限公司万科、东阿阿胶 、中国保利集团公司保利地产  、华侨城集团公司华侨城、深康佳A 、中国粮油食品(集团)有限公司、中粮地产、华润生化等。中央企业(简称:央企):作为中国国有企业,长期以来是中国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按照中国政府的国有资产管理权限划分,中国的国有企业分为中央企业(由中央政府监督管理的国有企业)和地方企业(由地方政府监督管理的国有企业)。国有企业:在国际惯例中仅指一个国家的中央政府或联邦政府投资或参与控制的企业。 在中国,国有企业还包括由地方政府投资参与控制的企业。政府的意志和利益决定了国有企业的行为。国有企业作为一种生产经营组织形式同时具有营利法人和公益法人的特点。其营利性体现为追求国有资产的保值和增值。其公益性体现为国有企业的设立通常是为了实现国家调节经济的目标,起着调和国民经济各个方面发展的作用。

《中国房地产业》杂志社有限公司是2003-08-14注册成立的其他有限责任公司,注册地址位于北京市东城区沙滩后街22号。《中国房地产业》杂志社有限公司的统一社会信用代码/注册号是911101017533144934,企业法人朱中一,目前企业处于开业状态。《中国房地产业》杂志社有限公司的经营范围是:编辑出版、发行《中国房地产业》杂志。(出版物经营许可证有效期至2018年12月31日);利用自有《中国房地产业》杂志发布广告;承办展览展示;广告及图文设计制作;会议服务;组织文化艺术交流;信息咨询(不含中介服务)。(企业依法自主选择经营项目,开展经营活动;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经相关部门批准后依批准的内容开展经营活动;不得从事本市产业政策禁止和限制类项目的经营活动。)。通过爱企查查看《中国房地产业》杂志社有限公司更多信息和资讯。

央企基本都是【中】字头企业,比如中海地产、中信地产等等央企都是国企,属于国企中由中央直接管理的企业。

刊名: 中国房地产业 Real Estate Information of China主办: 中国房地产业协会周期: 月刊出版地:北京市语种: 中文;开本: 大16开ISSN: 1002-8536CN: 11-5936/F邮发代号: 82-510历史沿革:现用刊名:中国房地产业曾用刊名:中国房地信息创刊时间:1986是国家级期刊

  • 索引序列
  • 矿产与地质杂志社是国企吗吗
  • 矿产与地质杂志社是国企吗
  • 矿产与地质杂志社
  • 中国地质杂志社是国企吗
  • 中国房地产杂志社是国企吗吗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