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期刊知识库 > 故宫论文赏析怎么写

故宫论文赏析怎么写

发布时间:

故宫论文赏析怎么写

这种东西百度两下不就有了么。  故宫位于北京市中心,旧称紫禁城。是明、清两代皇宫,无与伦比的古代建筑杰作,中国现存最大、最完整的古建筑群。被誉为世界五大宫之一(北京故宫、法国凡尔赛宫、英国白金汉宫、美国白宫、俄罗斯克里姆林宫)。  故宫始建于公元1406,1420年基本竣工,是明朝皇帝朱棣始建。故宫南北长961米,东西宽753米,面积约为725,000平方米。建筑面积5万平方米。相传故宫一共有5间,实际据1973年专家现场测量故宫有大小院落90多座,房屋有980座,共计8704间(而此“间”并非现今房间之概念,此处“间”指四根房柱所形成的空间)。宫城周围环绕着高12米,长3400米的宫墙,形式为一长方形城池,墙外有52米宽的护城河环绕,形成一个森严壁垒的城堡。故宫宫殿建筑均是木结构、黄琉璃瓦顶、青白石底座,饰以金碧辉煌的彩画。故宫有4个门,正门名午门,东门名东华门,西门名西华门,北门名神武门。面对北门神武门,有用土、石筑成的景山,满山松柏成林。在整体布局上,景山可说是故宫建筑群的屏障。  故宫的建筑依据其布局与功用分为“外朝”与“内廷”两大部分。“外朝”与“内廷”以乾清门为界,乾清门以南为外朝,以北为内廷。故宫外朝、内廷的建筑气氛迥然不同。  外朝以太和、中和、保和三大殿为中心,是皇帝举行朝会的地方,也称为“前朝”。是封建皇帝行使权力、举行盛典的地方。此外两翼东有文华殿、文渊阁、上驷院、南三所;西有武英殿、内务府等建筑。  内廷以乾清宫、交泰殿、坤宁宫后三宫为中心,两翼为养心殿、东、西六宫、斋宫、毓庆宫,后有御花园。是封建帝王与后妃居住之所。内廷东部的宁寿宫是当年乾隆皇帝退位后养老而修建。内廷西部有慈宁宫、寿安宫等。此外还有重华宫,北五所等建筑。

紫禁城是中国明、清两代24个皇帝的皇宫。明朝第三位皇帝朱棣在夺取帝位后,决定迁都北京,即开始营造紫禁城宫殿,至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落成。依照中国古代星象学说,紫微垣(即北极星)位于中天,乃天帝所居,天人对应,是以皇帝的居所又称紫禁城。1911年,辛亥革命推翻了中国最后的封建帝制的清王朝,1924年逊帝溥仪被逐出宫禁。在这前后五百余年中,共有24位皇帝曾在这里生活居住和对全国实行统治。   紫禁城,现称“故宫”。城南北长961m,东西宽753m,占地面积达720,000㎡。有房屋980座,共计8704间。四面环有高10m的城墙和宽52m的护城河。城墙四面各设城门一座,其中南面的午门和北面的神武门现专供参观者游览出入。城内宫殿建筑布局沿中轴线向东西两侧展开。红墙黄瓦,画栋雕梁,金碧辉煌。殿宇楼台,高低错落,壮观雄伟。朝暾夕曛中,仿若人间仙境。城之南半部以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三大殿为中心,两侧辅以文华殿、武英殿两殿,是皇帝举行朝会的地方,称为“前朝”。北半部则以乾清宫、交泰殿、坤宁宫三宫及东西六宫和御花园为中心,其外东侧有奉先、皇极等殿,西侧有养心殿、雨花阁、慈宁宫等,是皇帝和后妃们居住、举行祭祀和宗教活动以及处理日常政务的地方,称为“后寝”。此外还有斋宫、毓庆宫,重华宫等等,前后两部分宫殿建筑总面积达163,000㎡。整组宫殿建筑布局谨严,秩序井然,寸砖片瓦皆遵循着封建等级礼制,映现出帝王至高无上的权威。在封建帝制时代,普通的人民群众是不能也不敢靠近一步的。   明、清两朝代皇帝居住的宫城叫做紫禁城。紫禁城位于北京市中心,现称为故宫,意为过去的皇宫。它是明、清两代的皇宫,也是当今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建筑最雄伟、保存最完整的古代宫殿和古建筑群。其中太和殿最为高大、辉煌,皇帝登基、大婚、册封、命将、出征等都在此举行盛大仪式。内廷中最著名的是养心殿,清末慈禧太后曾在此垂帘听政长达40余年。明朝所建紫禁城有两座,一在北京,一在南京。

上星期六我们跟随十几个老师参观了昔日的帝王之家——故宫。我们从午门进入观察了故宫的每一个角落。甚至连故宫里人们很少注意的太监走的们都注意到了。令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保和殿。这里是殿试的考场,殿内还悬挂着一块正大光明匾,据说从清代开

沈阳故宫论文赏析怎么写

山水画论文题目山水画论文题目频道为有关山水画论文范文素材和山水画和论文题目有关论文参考文献范文。山水画中的寺形塔影◇ 卢珊一、佛教传入与寺塔建构寺塔的出现,可以追溯到东汉佛教传入中国这一时期 在佛经故事中记载了许多关于寺塔形制最初出现及其原因 传说佛教的创始人释迦牟尼涅槃后,其遗体火化后的遗骨(即佛骨舍利)由八个。生态美学视角下的黄宾虹山水画生态美学是一种崭新的美学理论形态,它是将生态学与美学有机结合,用生态学的理论和方法研究美学问题〔1〕 其研究对象主要探讨自然生态环境、人与自然生态的关系以及人的精神文化生态环境,进而实现人与自然、人与。山水画创作中积墨积彩的运用在山水画实践中,色彩积染的表现手法,成为山水画创作的重要探索领域,为广大艺术创作者所重视 对于色彩在山水画创作中的运用应该立足于民族精神的基础上和多元文化共存的时代背景下,进行发展、开拓 在创作实践中。长的是题目,短的是人生喜欢背诗的人,通常要逞一逞长篇的 从春江花月夜到琵琶行长恨歌……背下来真是不容易 其实,我觉得比诗更难背的是诗题 什么诗题不就是凉州词从军行绝句什么的嘛,这有什么难背的确实。山水画内容和形式美的表现摘要山水画以“形式”为艺术的基本,以“精神和生命”的表现为艺术的价值,形式与内容的和谐统一构成艺术创作的两个重要方面 其中,艺术创作的实践活动是创作的灵。萧云从山水画艺术风格与其对日本的影响一、萧云从的生平个性  萧云从(1596—1673)字尺木,号默思、无闷道人……,安徽芜湖人,历经明末清初年间,当时政治腐败,统治阶级内部斗争激烈,其主要表现在地主阶级与进步的知识分子之间。福建博物院藏林纾山水画赏析【摘要】林纾是近代著名翻译家、教育家,同时也是一位精通画艺与画学理论的画家,但其作为文人书画家的成就长期以来为人所忽略 本文对福建博物院藏的三幅林纾画作进行赏析,并结合画学理论春觉斋画论,探析其创作思。从平面构成的角度看黄秋园后期山水画摘要在平面艺术领域,“构成”是构图的核心,包括平面构成元素与构成关系 从平面构成的角度看黄秋园后期山水画作品,并对其作品中的平面构成元素和构成关系进行深入探讨,既能有助于揭示平。欣赏山水画二要素等2篇在中国画的三大主题——人物、山水、花鸟中,山水画所占的比例是最重的 画中的山山水水看似熟悉,但要真正领会其中的美,并不简单 一幅山水画的创作是画家通过观察自然、提炼概括具有象征。石昌鼎山水画艺术特色中国山水画是中国传统艺术最为厚重的沉淀 中国传统山水画以山为德、水为性的内在修为意识 山水画是民族的底蕴、古典的底气、人的性情 更是艺术家把握审美对象丰富外观和本质特性,借助丰富多彩的艺术作品表现出来。宋代山水画 与影响孙潇越 (山西师范大学 041000)摘要中国山水绘画的高峰在宋代,这一时期的山水画有着鲜明的时代特征,名家层出不穷,作品精美,有“无我之境”,发展到“画中有诗&r。澄怀味象,画为心印宋代山水画造景法式宋代山水无疑是中国经典传统绘画艺术中一颗璀璨夺目,绚丽多彩的明珠 那静观玄览,澄怀味象的特殊造景法式折射着传统文化精神,宋人借助观物而心与道合,借助有形而神游寰宇 在山水画创作中,人们经常会遇到造景或。宋代青绿山水画的兴盛高书芳 (中国艺术研究院 100029)摘要中国山水画秉承着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的观念,是以儒、释、道的思想达到艺术的和谐 中国山水画在魏晋时产生,早期的山水画是以人物画的背景出现,到了隋代,山。山水画教学中的写生问题在老年大学绘画教学中,如何上好山水画写生课怎样适应中老年人的学习需求,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这是个共性问题 下面,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一些体会 一 为何要上好写生课学习山水画,一般要经历临摹、写生、创作三。王旭东山水画技法(二)3、树木的画法树是山水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山石如肢体,树木如衣饰 学画山水大多先从画树入手,而学画树通常又先学画枯树 历代画家均有专攻画树的,题材很多,尤以画松柏为最常见 宋元以后,名家辈出,风格。我爱写意山水画自进入泰安市老年大学以来,我先是学了一年的写意花鸟画,后来觉得局限性较大,就改学写意山水画,并慢慢入了门 我深刻感到在画写意山水画中,可攀树赏花,挥斥自由,有一种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的意蕴 于是,我。平远和诗意:北宋后期山水画的文人意趣生成郭熙“三远”之一的平远,是苏、黄……人特别推崇的绘画意趣 苏、黄以平远赞誉郭熙;米芾评论董源的绘画是“一片江南”,把平远趣味与江南景象结合起来,画史艳传。山水画临摹课要点分析和示范摘要在创作过程中,学习者可以学习到优秀作品的基本技法笔墨,造型和章法的规律……,还可以学习到优秀作品对“神韵”的把握以及思想感情的理解 通过本门课程的开展,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山水诗、山水画和山水园林中国传统文化中由自然山水派生的三种艺术形式,即文学中的山水诗、山水画和园林中的山水意境营造,形成了相互伴生的关系 诗文、绘画是诗人、画家面对自然景致有感而发的真情表达,诗化的语言能够使人迁想妙得、美景。传统山水画构图和山水画写生构图的比较分析山水画构图是山水画创作中的重要内容 构图指的是创作作品的构思、构意所形成的整体布局 它包含的内容有气势、位置、均衡、留白、空间,以及题跋落款和印章形成的画面分布………… 构图是作品意境表达的重要手段之。画意园境山水画和中国古典园林的审美内涵和意境营造摘要中国古典园林与山水画都源自自然山水,有相同的文化和哲学思想作为基础,二者在发展过程中相互影响、相互借鉴,使中国古典园林与山水画的意境及审美形成了高度的一致性 本文分析了意境的内涵,探讨了山水画与古。彰显个性,发散思维由一道题目谈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摘要解题策略多样化,是课程标准所倡导的教学理念,也是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重要目标之一 教师应鼓励学生运用画图、列表、假设……策略灵活地解决实际问题,使学生解题的思路和策略多样化,从而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

山水画,中国画的一种。描写山川自然景色为主体的绘画。表现上讲究经营位置和表达意境。传统分法有水墨、青绿、金碧、没骨、浅绛、淡彩等形式。 系中国画,特有的画种之一。以下是整理好的关于山水画论文题目,供大家参考。山水画论文题目(导师拟定标题124个)    山水画论文题目一:    1、 河北山水画发展史  2、 王蒙山水画中的繁密感探析  3、 胸中丘壑是吾乡——我的山水画创作  4、 山水画中的渔父形象  5、 李可染现代山水画变革的学理启示  6、 新疆山水画创作与“西北宗”实践的可行性  7、 中国山水画与欧洲风景画的比较研究  8、 山水画纵横谈  9、 从“贵有古意”到“逸笔草草”——元代文人山水画的审美理想嬗变  10、 分流与失道:从后结构符号学论清代山水画的衰落  11、 从平面构成的角度解析黄秋园后期山水画:兼谈其平面化  12、 从平面构成的角度看黄秋园后期山水画  13、 胸中山水奇天下,删去临摹手一双——齐白石山水画独特性辨析  14、 画吾自画——齐白石山水画的创作历程及特点  15、 传统山水画大数据分析下的长三角地区山水资源的特色研究  16、 生态美学观照下的六朝山水画论  17、 略论文徵明青绿山水画的风格  18、 董其昌对晚明青绿山水画发展大转变的作用  19、 唐代青绿山水画点景研究——以“阎氏父子”“大小李将军”山水画为例  20、 李圣峰山水画作品 为了心中的圣峰——李圣峰山水画漫谈  21、 傅抱石山水画探微  22、 山水画艺术在茶叶包装平面设计中的应用  23、 在宋代山水画的意境里找寻当代建筑之路——以董豫赣、王澍的思考与实践为例  24、 茶馆结合城市题材山水画元素的艺术风格探析  25、 张正恒山水画的特色与成就探源    山水画论文题目二:    26、 为溪山写真——中国山水画写生中的人文情怀  27、 论山水画写生中的笔墨造型  28、 道释思想对山水画影响刍议  29、 划时代的丰碑——李可染的山水画  30、 浅析仇英青绿山水画风及形成的影响因素  31、 临界与超越 许钦松山水画的创造特征  32、 沈阳故宫藏明清山水画  33、 写生:回归与重彰山水画学真义  34、 文人意趣在山水画中的渗透——米芾、米友仁父子的水墨山水  35、 生成意境与构成境域——黄宾虹山水画与塞尚风景画的比较  36、 “对象化思维”与“非对象化思维”——基于中国传统山水画的讨论  37、 山水画图案在现代旗袍创新设计中的应用研究  38、 中国山水画审美意识与现代建筑设计  39、 探寻山水画“象思维”之源流——“永嘉论道”综述  40、 齐长城遗迹的山水画呈现  41、 “一带一路”下之当代中国海洋山水画创作探析——以广西北部湾海洋景观为例  42、 从顿悟到渐修——张捷的山水画  43、 从择吉到气势——“龙脉”观念的社会民俗学内涵及其向山水画创作的递变  44、 吞吐自然 意笔纵横——岳黔山山水画、花鸟画之语言特征  45、 “《千里江山图》暨青绿山水画国际学术研讨会”纪要  46、 墨非蒙养不灵 笔非生活不神——颜景龙山水画流向蠡测  47、 符号延异与图像缺失:明代山水画中的寻道者意象与艺术主流的终结  48、 听唱新翻杨柳枝——尤建清和他的山水画  49、 以色写意 以彩畅神——张跃华山水画解读  50、 孙宽山水画作品 赏心乐事谁家院    山水画论文题目三:    51、 石涛山水画点景人物研究  52、 堪舆学在传统山水画中的运用探略  53、 读汤江云的山水画  54、 厌恶与洁癖——读肖培金的山水画  55、 从环境美学的角度看唐代山水画论  56、 马远、夏圭山水画中的“留白”理念与当代平面设计  57、 略论晚唐五代山水画屏与仕隐心态  58、 朴拙清新的世界——读董雷山水画  59、 黄宾虹、李可染山水画写生观比较  60、 《千里江山图》与宋代青绿山水画的复兴  61、 展子虔《游春图》对中国青绿山水画的范式化意义  62、 “文人山水画”文化建构功能摭论  63、 从魏晋到南宋山水画概说  64、 笔底刚柔任所之 千山奇秀墨华滋——记顾坤伯的山水画艺术  65、 清代冷枚《避暑山庄图》皇苑实景山水画的新风尚  66、 理学思想影响下的中国山水画  67、 中国山水画的阴阳关系研究  68、 中国山水画与中国古典园林的关联性发展研究  69、 青绿山水画与边疆民族高校美术专业教学  70、 魏晋南北朝时期山水画兴起的原因  71、 黄秋园山水画作品中树木山石云水及点景笔法特征  72、 由“似”而“真”——晋唐山水画流变的内在趋向性考察  73、 新中国山水画时空表现中的速效填充现象  74、 建构新图式——满维起山水画谈

中国保存完好的宫殿只有北京故宫、沈阳故宫和布达拉宫。因为木结构本身就不容易保存,古人攻破都城时为了彰显胜利往往也会烧毁敌方的宫殿

会展业创造出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已广为世界各国所重视。我国各地的会展业也迅速崛起。沈阳是国家重要的工业基地和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是东北地区最大的商贸中心和清文化旅游城市,有着巨大的会展旅游市场前景。本文将重点探讨沈阳展会现状、发展会展旅游优势、存在问题及具体对策。 关键词:会展 会展业 会展旅游 会展业的快速发展已经涉足旅游业的相关行业,预示着会展旅游为旅游业的发展提供了更为广阔的空间。会议展览的增多及旅游业的渐趋成熟以其兼容性强、辐射面广、消费档次高和文化含量高等特性,得到各地的普遍重视。 沈阳是国家重要的工业基地和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是东北地区最大的商贸中心和清文化旅游城市,有着巨大的会展旅游市场份额。会展业更加受到政府重视,本文将重点探讨沈阳展会现状、发展会展旅游优势、存在问题及具体对策。 沈阳展会经济发展现状 展会已成为沈阳的标志,展会经济已经在沈阳的经济收入中占有相当的比重。2004年沈阳计划办展90个,其中全国性大型展会和国际性展会占15%,实现交易额400亿元,增加就业岗位8000个,增加流动人口90万人次,相关产业增加收益9亿元。2005年,沈阳市计划办展100个,其中全国性大型展会和国际性展会所占比重达到20%以上,交易额突破500亿元,增加就业岗位3万个,增加流动人口150万人次,其它相关产业增加收益突破12亿元。有数字表明,会展业对旅游、宾馆、商业、交通等相关产业的拉动力是1:10,甚至1:12。但是,我国会展旅游总体上还处于初级阶段,还没有建立起规范的会展旅游的统计指标体系,对会展旅游的总体情况难以把握。 沈阳发展会展旅游的优势 政府高度重视。2003年沈阳市旅游局规划,今后将观光、商务、会展作为沈阳发展旅游城市的三大王牌。即沈阳市要在5年内成为东北地区旅游业增长速度最快、产业规模最大、旅游环境最好、服务功能最全的最佳旅游城市之一。到2010年,全市计划接待旅游者总人数9500万人次,旅游业总收入达640亿元,占当年全市国内生产总值的18%。为了实现这一规划目标,沈阳市确定了“一个旅游圈”、“两条观光带”、“三张促销王牌”、“五项重点工程”、“八组精品线路”的旅游业发展新格局。目前,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战略,为会展旅游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 成功举办了几次特色鲜明的展会。沈阳这几年举办了不少精品展会,“中国国际制造业装备博览会”、“中国沈阳商品交易会”、“中国沈阳国际汽车工业博览会”等国家级展会,有了一定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制博会期间约有732家企业参展,其中境外企业和外商投资企业234家,展位663个,占展位总数36%;国内企业498家,展位1190个,占展位总数64%;参展的外展企业来自20个国家和地区,其中有世界500强企业21家;沈阳市参展企业211家,既有国有企业,也有民营企业、外资企业,展位共计429个。 优越的区位条件,重要的交通、通讯枢纽。沈阳市位于东北亚经济区的中心地带,与日本、韩国、俄罗斯和蒙古等许多重要城市均处于等距地理半径之内。沈阳是东北地区的经济、文化、交通、商贸、科技和信息中心,是连接中国东北地区与中国长城以南地区的交通通讯枢纽,是辽宁省的中心城市。以它为中心,半径100公里以内,有7个城市,形成沈阳八城市群。近年来,沈阳交通通讯业发展迅猛,航空、铁路、公路四通八达,沈阳铁路客运量居全国之首,电讯、电话通达全国各地。便捷的交通通讯,对发展会展旅游业来说,比良好的自然赋存资源更加重要。 具有发展会展旅游的较好资源条件。沈阳是一座历史悠久的文化名城。这里有7200年前新石器时代母系氏族公社遗址;明朝末年,清王朝在这里兴起;近代则是张作霖统治东北的中心地,为东北最大的工商都会;新中国成立后,沈阳成为全国闻名的重工业基地。沈阳故宫是中国除北京故宫外仅存的完整的古代宫殿建筑群,其特色是纯正的清代王宫建筑。2004年7月1日,沈阳故宫和盛京三陵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此外还有帅府,“九•一八”事变遗址以及众多的塔寺建筑等。 具备相当规模的会展设施。目前沈阳市有专业展览馆3处(即沈阳国际会展中心、辽宁工业展览馆、沈阳科学宫会展中心),展览面积8万平方米,可设置国际标准展位3000余个。随着展览业的发展,全市已出现30多家专业展览公司,其中有些企业已经可以独立办展会,展会规模和质量也在稳步提高。沈阳市还将在金廊附近建设一座造型独特、设施先进,建筑面积在50万平方米以上的大型国际会展中心,以提升沈阳市会展业的规模和档次。 沈阳发展会展旅游存在问题 对会展旅游认识不足。多数人把会展活动视为一般意义上的商业活动、文化交流或者政治接待,因而常常只重视会议或展览活动本身,而没有将其与旅游活动相联系,这与国际上会展业的发展实际不相符合。至于将会展旅游作为高品质专项旅游产品看待,那更是专家和极少数行内人士才做的事情。对会展旅游认识上的种种误区,是影响会展旅游发展的根本性障碍。 会展旅游市场化程度过低。在沈阳会展旅游发展中,最重要的问题是市场化程度过低。没有形成会展组织者、接待者完整的接待服务体系。国际会展业的成功经验表明,会展组织者、目的地接待者分工体系是会展旅游业发展的重要内容,但沈阳目前无论是会展旅游企业还是政府都较关注接待者,对于会展中最为重要的会展组织者缺乏认识。会展业在发展的初级阶段必须有政府的主导,但是政府在什么层次上主导,参与到什么程度,这些根本问题没有解决。 周边城市的激烈竞争。沈阳的周边城市中,许多城市的会展旅游发展比较早,目前已经比较成熟。首先,北京一直是中国会展城市中的老大,展会规模、档次居全国之首。其次,天津、大连也是会展旅游比较发达的地区。尤其是地域接近的大连,早在1992年就开始深入研究展览业对城市社会经济的综合影响,并于1994年将会展业列入城市发展战略规划中,提出了建设国际著名展览城市的发展目标。1996年,大连市委、市政府提出,把发展展览业作为大连实施外向牵动战略的重要举措,确立了展览业在大连市经济建设和对外开放中的地位。 沈阳发展会展旅游的对策 加强宣传促销,树立会展旅游产品形象。国际会展旅游开展比较成功的国家都十分重视市场的宣传促销,沈阳也应加强会展旅游调研和宣传促销工作,以与其它城市结为友好城市为突破口,重点培育会展旅游核心市场。同时沈阳市旅游局应致力于沈阳整体旅游形象的宣传与推广,去赢得一些有影响力的会展举办权。 建立会展旅游市场化运作机制,加强管理。鼓励建立专业会展公司(PCO)、目的地管理公司(DMC),形成市场运作机制,按市场经济规律来发展会展旅游。会展是一项操作性极强的系统工程,涉及许多部门,牵扯许多环节,会展商不可能将更多的注意力集中在场外服务。沈阳应成立专门的、权威性的会展管理机构,有效协调、引导会展旅游的开展,整合沈阳的会展旅游资源。只有为会展旅游创造一个公开、公正的竞争秩序和规范化管理的竞争氛围,才能不断提高会展旅游的综合效益。 培养会展人才,建立专业队伍。在现代会展旅游业中,会展专业人员素质的好坏、专业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会展旅游的成败,而且会展旅游是集现代政治、经济、科技、文化发展的综合服务产业,因此,要求会展专业人员既要有良好的专业知识及技能,又要有宽广的知识面,掌握最新信息、跟踪市场变化。沈阳会展市场起步晚,专业程度不高,要成为我国甚至国际会展旅游中心,必须加大投入,培养一支高素质、专业化的会展队伍。 创造沈阳会展品牌,提升经营服务理念。沈阳会展一旦有了品牌,就可以吸引有关人员参会、参展。近年来,跨国展览公司通过移植品牌大展对中国会展市场进行渗透。我们也应建立展览等级认证制度,对品牌展会的名称、标识等知识产权实行登记注册,予以保护。 参考资料: 李云霞,会展业与会展旅游市场开发,学术探索[J],2003 许风,中国会展旅游发展,旅游学刊[J],2002 张新,沈阳欲创观光、商务、会展三大旅游王牌[N],沈阳晚报,2003 仅供参考,请自借鉴

故宫赏析论文

上星期六我们跟随十几个老师参观了昔日的帝王之家——故宫。 我们从午门进入观察了故宫的每一个角落。甚至连故宫里人们很少注意的太监走的们都注意到了。令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保和殿。这里是殿试的考场,殿内还悬挂着一块正大光明匾,据说从清代开始现任皇帝将下一任皇帝的名字一分为二,一半在皇帝那一半在正大光明匾后面,待现任皇帝驾崩之后将他身上的一半字条与匾额后的字条一拼便是下任皇帝的名字了。游览结束后,我心中一直存留着疑问:古代没有起重机和一些现代建筑工具,他们是如何建成那么高的房子,吊起那么重的柱子和铜缸的呢?那个几百吨的大理石是怎么运过来的?现在的起重机也不一定能建起这么结实的建筑,故宫的建筑竟然能拆了还能原封不动的按上去,太神奇了!

《解读故宫》:中国古建筑中无与伦比的杰作

这种东西百度两下不就有了么。  故宫位于北京市中心,旧称紫禁城。是明、清两代皇宫,无与伦比的古代建筑杰作,中国现存最大、最完整的古建筑群。被誉为世界五大宫之一(北京故宫、法国凡尔赛宫、英国白金汉宫、美国白宫、俄罗斯克里姆林宫)。  故宫始建于公元1406,1420年基本竣工,是明朝皇帝朱棣始建。故宫南北长961米,东西宽753米,面积约为725,000平方米。建筑面积5万平方米。相传故宫一共有5间,实际据1973年专家现场测量故宫有大小院落90多座,房屋有980座,共计8704间(而此“间”并非现今房间之概念,此处“间”指四根房柱所形成的空间)。宫城周围环绕着高12米,长3400米的宫墙,形式为一长方形城池,墙外有52米宽的护城河环绕,形成一个森严壁垒的城堡。故宫宫殿建筑均是木结构、黄琉璃瓦顶、青白石底座,饰以金碧辉煌的彩画。故宫有4个门,正门名午门,东门名东华门,西门名西华门,北门名神武门。面对北门神武门,有用土、石筑成的景山,满山松柏成林。在整体布局上,景山可说是故宫建筑群的屏障。  故宫的建筑依据其布局与功用分为“外朝”与“内廷”两大部分。“外朝”与“内廷”以乾清门为界,乾清门以南为外朝,以北为内廷。故宫外朝、内廷的建筑气氛迥然不同。  外朝以太和、中和、保和三大殿为中心,是皇帝举行朝会的地方,也称为“前朝”。是封建皇帝行使权力、举行盛典的地方。此外两翼东有文华殿、文渊阁、上驷院、南三所;西有武英殿、内务府等建筑。  内廷以乾清宫、交泰殿、坤宁宫后三宫为中心,两翼为养心殿、东、西六宫、斋宫、毓庆宫,后有御花园。是封建帝王与后妃居住之所。内廷东部的宁寿宫是当年乾隆皇帝退位后养老而修建。内廷西部有慈宁宫、寿安宫等。此外还有重华宫,北五所等建筑。

中国最美的宫殿建筑—北京故宫

沈阳故宫论文赏析怎么写好

这种东西百度两下不就有了么。  故宫位于北京市中心,旧称紫禁城。是明、清两代皇宫,无与伦比的古代建筑杰作,中国现存最大、最完整的古建筑群。被誉为世界五大宫之一(北京故宫、法国凡尔赛宫、英国白金汉宫、美国白宫、俄罗斯克里姆林宫)。  故宫始建于公元1406,1420年基本竣工,是明朝皇帝朱棣始建。故宫南北长961米,东西宽753米,面积约为725,000平方米。建筑面积5万平方米。相传故宫一共有5间,实际据1973年专家现场测量故宫有大小院落90多座,房屋有980座,共计8704间(而此“间”并非现今房间之概念,此处“间”指四根房柱所形成的空间)。宫城周围环绕着高12米,长3400米的宫墙,形式为一长方形城池,墙外有52米宽的护城河环绕,形成一个森严壁垒的城堡。故宫宫殿建筑均是木结构、黄琉璃瓦顶、青白石底座,饰以金碧辉煌的彩画。故宫有4个门,正门名午门,东门名东华门,西门名西华门,北门名神武门。面对北门神武门,有用土、石筑成的景山,满山松柏成林。在整体布局上,景山可说是故宫建筑群的屏障。  故宫的建筑依据其布局与功用分为“外朝”与“内廷”两大部分。“外朝”与“内廷”以乾清门为界,乾清门以南为外朝,以北为内廷。故宫外朝、内廷的建筑气氛迥然不同。  外朝以太和、中和、保和三大殿为中心,是皇帝举行朝会的地方,也称为“前朝”。是封建皇帝行使权力、举行盛典的地方。此外两翼东有文华殿、文渊阁、上驷院、南三所;西有武英殿、内务府等建筑。  内廷以乾清宫、交泰殿、坤宁宫后三宫为中心,两翼为养心殿、东、西六宫、斋宫、毓庆宫,后有御花园。是封建帝王与后妃居住之所。内廷东部的宁寿宫是当年乾隆皇帝退位后养老而修建。内廷西部有慈宁宫、寿安宫等。此外还有重华宫,北五所等建筑。

字数这么少,写简介都够了

上星期六我们跟随十几个老师参观了昔日的帝王之家——故宫。 我们从午门进入观察了故宫的每一个角落。甚至连故宫里人们很少注意的太监走的们都注意到了。令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保和殿。这里是殿试的考场,殿内还悬挂着一块正大光明匾,据说从清代开始现任皇帝将下一任皇帝的名字一分为二,一半在皇帝那一半在正大光明匾后面,待现任皇帝驾崩之后将他身上的一半字条与匾额后的字条一拼便是下任皇帝的名字了。游览结束后,我心中一直存留着疑问:古代没有起重机和一些现代建筑工具,他们是如何建成那么高的房子,吊起那么重的柱子和铜缸的呢?那个几百吨的大理石是怎么运过来的?现在的起重机也不一定能建起这么结实的建筑,故宫的建筑竟然能拆了还能原封不动的按上去,太神奇了!

沈阳故宫论文赏析怎么写的

上星期六我们跟随十几个老师参观了昔日的帝王之家——故宫。 我们从午门进入观察了故宫的每一个角落。甚至连故宫里人们很少注意的太监走的们都注意到了。令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保和殿。这里是殿试的考场,殿内还悬挂着一块正大光明匾,据说从清代开始现任皇帝将下一任皇帝的名字一分为二,一半在皇帝那一半在正大光明匾后面,待现任皇帝驾崩之后将他身上的一半字条与匾额后的字条一拼便是下任皇帝的名字了。游览结束后,我心中一直存留着疑问:古代没有起重机和一些现代建筑工具,他们是如何建成那么高的房子,吊起那么重的柱子和铜缸的呢?那个几百吨的大理石是怎么运过来的?现在的起重机也不一定能建起这么结实的建筑,故宫的建筑竟然能拆了还能原封不动的按上去,太神奇了!

会展业创造出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已广为世界各国所重视。我国各地的会展业也迅速崛起。沈阳是国家重要的工业基地和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是东北地区最大的商贸中心和清文化旅游城市,有着巨大的会展旅游市场前景。本文将重点探讨沈阳展会现状、发展会展旅游优势、存在问题及具体对策。 关键词:会展 会展业 会展旅游 会展业的快速发展已经涉足旅游业的相关行业,预示着会展旅游为旅游业的发展提供了更为广阔的空间。会议展览的增多及旅游业的渐趋成熟以其兼容性强、辐射面广、消费档次高和文化含量高等特性,得到各地的普遍重视。 沈阳是国家重要的工业基地和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是东北地区最大的商贸中心和清文化旅游城市,有着巨大的会展旅游市场份额。会展业更加受到政府重视,本文将重点探讨沈阳展会现状、发展会展旅游优势、存在问题及具体对策。 沈阳展会经济发展现状 展会已成为沈阳的标志,展会经济已经在沈阳的经济收入中占有相当的比重。2004年沈阳计划办展90个,其中全国性大型展会和国际性展会占15%,实现交易额400亿元,增加就业岗位8000个,增加流动人口90万人次,相关产业增加收益9亿元。2005年,沈阳市计划办展100个,其中全国性大型展会和国际性展会所占比重达到20%以上,交易额突破500亿元,增加就业岗位3万个,增加流动人口150万人次,其它相关产业增加收益突破12亿元。有数字表明,会展业对旅游、宾馆、商业、交通等相关产业的拉动力是1:10,甚至1:12。但是,我国会展旅游总体上还处于初级阶段,还没有建立起规范的会展旅游的统计指标体系,对会展旅游的总体情况难以把握。 沈阳发展会展旅游的优势 政府高度重视。2003年沈阳市旅游局规划,今后将观光、商务、会展作为沈阳发展旅游城市的三大王牌。即沈阳市要在5年内成为东北地区旅游业增长速度最快、产业规模最大、旅游环境最好、服务功能最全的最佳旅游城市之一。到2010年,全市计划接待旅游者总人数9500万人次,旅游业总收入达640亿元,占当年全市国内生产总值的18%。为了实现这一规划目标,沈阳市确定了“一个旅游圈”、“两条观光带”、“三张促销王牌”、“五项重点工程”、“八组精品线路”的旅游业发展新格局。目前,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战略,为会展旅游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 成功举办了几次特色鲜明的展会。沈阳这几年举办了不少精品展会,“中国国际制造业装备博览会”、“中国沈阳商品交易会”、“中国沈阳国际汽车工业博览会”等国家级展会,有了一定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制博会期间约有732家企业参展,其中境外企业和外商投资企业234家,展位663个,占展位总数36%;国内企业498家,展位1190个,占展位总数64%;参展的外展企业来自20个国家和地区,其中有世界500强企业21家;沈阳市参展企业211家,既有国有企业,也有民营企业、外资企业,展位共计429个。 优越的区位条件,重要的交通、通讯枢纽。沈阳市位于东北亚经济区的中心地带,与日本、韩国、俄罗斯和蒙古等许多重要城市均处于等距地理半径之内。沈阳是东北地区的经济、文化、交通、商贸、科技和信息中心,是连接中国东北地区与中国长城以南地区的交通通讯枢纽,是辽宁省的中心城市。以它为中心,半径100公里以内,有7个城市,形成沈阳八城市群。近年来,沈阳交通通讯业发展迅猛,航空、铁路、公路四通八达,沈阳铁路客运量居全国之首,电讯、电话通达全国各地。便捷的交通通讯,对发展会展旅游业来说,比良好的自然赋存资源更加重要。 具有发展会展旅游的较好资源条件。沈阳是一座历史悠久的文化名城。这里有7200年前新石器时代母系氏族公社遗址;明朝末年,清王朝在这里兴起;近代则是张作霖统治东北的中心地,为东北最大的工商都会;新中国成立后,沈阳成为全国闻名的重工业基地。沈阳故宫是中国除北京故宫外仅存的完整的古代宫殿建筑群,其特色是纯正的清代王宫建筑。2004年7月1日,沈阳故宫和盛京三陵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此外还有帅府,“九•一八”事变遗址以及众多的塔寺建筑等。 具备相当规模的会展设施。目前沈阳市有专业展览馆3处(即沈阳国际会展中心、辽宁工业展览馆、沈阳科学宫会展中心),展览面积8万平方米,可设置国际标准展位3000余个。随着展览业的发展,全市已出现30多家专业展览公司,其中有些企业已经可以独立办展会,展会规模和质量也在稳步提高。沈阳市还将在金廊附近建设一座造型独特、设施先进,建筑面积在50万平方米以上的大型国际会展中心,以提升沈阳市会展业的规模和档次。 沈阳发展会展旅游存在问题 对会展旅游认识不足。多数人把会展活动视为一般意义上的商业活动、文化交流或者政治接待,因而常常只重视会议或展览活动本身,而没有将其与旅游活动相联系,这与国际上会展业的发展实际不相符合。至于将会展旅游作为高品质专项旅游产品看待,那更是专家和极少数行内人士才做的事情。对会展旅游认识上的种种误区,是影响会展旅游发展的根本性障碍。 会展旅游市场化程度过低。在沈阳会展旅游发展中,最重要的问题是市场化程度过低。没有形成会展组织者、接待者完整的接待服务体系。国际会展业的成功经验表明,会展组织者、目的地接待者分工体系是会展旅游业发展的重要内容,但沈阳目前无论是会展旅游企业还是政府都较关注接待者,对于会展中最为重要的会展组织者缺乏认识。会展业在发展的初级阶段必须有政府的主导,但是政府在什么层次上主导,参与到什么程度,这些根本问题没有解决。 周边城市的激烈竞争。沈阳的周边城市中,许多城市的会展旅游发展比较早,目前已经比较成熟。首先,北京一直是中国会展城市中的老大,展会规模、档次居全国之首。其次,天津、大连也是会展旅游比较发达的地区。尤其是地域接近的大连,早在1992年就开始深入研究展览业对城市社会经济的综合影响,并于1994年将会展业列入城市发展战略规划中,提出了建设国际著名展览城市的发展目标。1996年,大连市委、市政府提出,把发展展览业作为大连实施外向牵动战略的重要举措,确立了展览业在大连市经济建设和对外开放中的地位。 沈阳发展会展旅游的对策 加强宣传促销,树立会展旅游产品形象。国际会展旅游开展比较成功的国家都十分重视市场的宣传促销,沈阳也应加强会展旅游调研和宣传促销工作,以与其它城市结为友好城市为突破口,重点培育会展旅游核心市场。同时沈阳市旅游局应致力于沈阳整体旅游形象的宣传与推广,去赢得一些有影响力的会展举办权。 建立会展旅游市场化运作机制,加强管理。鼓励建立专业会展公司(PCO)、目的地管理公司(DMC),形成市场运作机制,按市场经济规律来发展会展旅游。会展是一项操作性极强的系统工程,涉及许多部门,牵扯许多环节,会展商不可能将更多的注意力集中在场外服务。沈阳应成立专门的、权威性的会展管理机构,有效协调、引导会展旅游的开展,整合沈阳的会展旅游资源。只有为会展旅游创造一个公开、公正的竞争秩序和规范化管理的竞争氛围,才能不断提高会展旅游的综合效益。 培养会展人才,建立专业队伍。在现代会展旅游业中,会展专业人员素质的好坏、专业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会展旅游的成败,而且会展旅游是集现代政治、经济、科技、文化发展的综合服务产业,因此,要求会展专业人员既要有良好的专业知识及技能,又要有宽广的知识面,掌握最新信息、跟踪市场变化。沈阳会展市场起步晚,专业程度不高,要成为我国甚至国际会展旅游中心,必须加大投入,培养一支高素质、专业化的会展队伍。 创造沈阳会展品牌,提升经营服务理念。沈阳会展一旦有了品牌,就可以吸引有关人员参会、参展。近年来,跨国展览公司通过移植品牌大展对中国会展市场进行渗透。我们也应建立展览等级认证制度,对品牌展会的名称、标识等知识产权实行登记注册,予以保护。 参考资料: 李云霞,会展业与会展旅游市场开发,学术探索[J],2003 许风,中国会展旅游发展,旅游学刊[J],2002 张新,沈阳欲创观光、商务、会展三大旅游王牌[N],沈阳晚报,2003 仅供参考,请自借鉴

会展业创造出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已广为世界各国所重视。我国各地的会展业也迅速崛起。沈阳是国家重要的工业基地和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是东北地区最大的商贸中心和清文化旅游城市,有着巨大的会展旅游市场前景。本文将重点探讨沈阳展会现状、发展会展旅游优势、存在问题及具体对策。 关键词:会展 会展业 会展旅游 这里打不下一万字,建议找5-6篇文章down下来自己拼接剪裁一下

《解读故宫》:中国古建筑中无与伦比的杰作

  • 索引序列
  • 故宫论文赏析怎么写
  • 沈阳故宫论文赏析怎么写
  • 故宫赏析论文
  • 沈阳故宫论文赏析怎么写好
  • 沈阳故宫论文赏析怎么写的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