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期刊知识库 > 支气管哮喘最新文献

支气管哮喘最新文献

发布时间:

支气管哮喘最新文献

发病的主要原因与环境污染、感染、遗传、接触尘螨、动物性的皮毛或者是接触油厨房内的油烟、花粉等刺激性物质都可诱发疾病发生。

哮喘是指有外在或内在过敏原或非过敏原因素,通过神经、体液导致气管痉挛的变态反应疾病,中医称“哮证、喘证”!治疗本病宜辨症施治,实者用温宣、清肃、化痰、降气法;虚者用补肺、纳肾、益气、养阴法,驱邪扶正,多能治愈。1:醋蛋疗法制法:鸡蛋一个,陈醋50毫升共煮,蛋熟后再煮5分钟。服法:食蛋饮醋,日服2剂。疗效:服药10剂,有效率达6%2:治各型哮喘处方:茯苓、桔红、地龙各15克,桂枝、炙甘草各12克,杏仁、五味子、炙麻黄、粟壳各9克,桔梗6克。随症加减:发热加石膏、知母、黄芩。喘重时加前胡、白前、桑白皮、银杏。痰壅气逆加苏子、旋复花、瓜蒌。咽喉不利加川贝,麦冬。气虚加党参、黄茋、白术。阴虚加熟地、沙参、阿胶。用法:水煎,日1剂。服2次。20剂为一疗程。疗效:用药3个疗程,有效率达96%

哮喘的发病原因有可能是遗传方面的因素导致的,也有可能是环境方面的原因引起的。当出现哮喘的时候,会导致人出现反复咳嗽、咳痰、精神不佳或者是浑身乏力的情况,哮喘也有可能是过敏体质引起的。日常生活中要改善不良的饮食习惯,不要吃一些辛辣或者刺激性的食物

哮喘本质就是气道的慢性炎症,是由于多种因素造成的,发病原因十分的复杂。发生哮喘的病人一般属于过敏性体质,由于环境因素诱发气道痉挛而引起的哮喘发作。花粉就属于常见的哮喘患者过敏源。一旦接触就会诱发患者出现哮喘。

支气管哮喘文献

是阻塞性肺病

发病的主要原因与环境污染、感染、遗传、接触尘螨、动物性的皮毛或者是接触油厨房内的油烟、花粉等刺激性物质都可诱发疾病发生。

哮喘本质就是气道的慢性炎症,是由于多种因素造成的,发病原因十分的复杂。发生哮喘的病人一般属于过敏性体质,由于环境因素诱发气道痉挛而引起的哮喘发作。花粉就属于常见的哮喘患者过敏源。一旦接触就会诱发患者出现哮喘。

病情急服用西药止咳平喘,病情缓服用中药调理固本培元。

支气管哮喘的文献

哮喘是一种对患者及其家庭和社会都有明显影响的慢性疾病,一种常见病、多发病,大家熟知而又非常喜爱的著名歌星邓丽君就被哮喘夺去了生命。

哮喘是一种呼吸道疾病,迄今为止医学界的普遍认识都是不可治愈,但是可以控制,同时又分为多种类型,各个类型的表现症状有所差异,我们可以从中医来认识一下。支气管哮喘属于中医“哮病”或“哮喘”的范畴,但在中医文献中,又有“喘”、“喘鸣”、“上气”等名称。《素问·阴阳别论》说:阴争于内,阳扰于外,魄汗未藏,四逆而起起则熏肺,使人喘鸣”。张仲景《伤寒论》及《金匮要略》中亦有类似哮喘的记载,如《伤寒论》中“喘家作桂枝加厚朴杏子佳”中的喘家-可能就是指幕有哮喘史的患者;《金匿要略·肺痿肺痈咳嗽上气病咏证井治》中“咳而上气,喉中水鸡声”,“其中喘,目如脱状”,“咳逆上气,时时唾浊,但坐不得眠”等即是对哮喘发作时的喉间哮鸣有声、不能平卧的临床特点的描述。近些年来,中医学对哮喘的病因、病理以及冶法、方药等都作了大量的研究,有了更加全面而深八的认识,如发作期使用清热解毒、活血化瘀、涤痰降气的方药,恢复期采用扶正固本等综合防治措施等。此外,针灸、气功、外用疗法等广泛的开展与研究,也把支气管哮喘的治疗提高了一大步。

哮喘,作为一种常见的呼吸道疾病,相信各位朋友们都不会很陌生,甚至身边就有不少人患有哮喘,哮喘作为一种“有脾气的”疾病,平时不发作就无大碍,一发作起来,就让人非常难受,甚至危及生命,那么,哮喘是什么原因引起的呢?一起跟小编来详细了解一下吧!哮喘是什么原因引起的第一,过敏原。尘螨、猫、狗的皮垢、霉菌、花粉、牛奶、禽蛋、蚕丝、羽毛、飞蛾、棉絮、真菌、药物等都是重要的过敏原。第二,理化因子。如吸入烟、尘和植物油、汽油或油漆等气味以及冷空气,可刺激支气管黏膜下的感觉神经末梢,引发哮喘。第三,感染。感冒和上呼吸道感染是最常见的诱因,冬春季节或气候多变时更为明显。第四,气候变化。严寒季节轻易受凉而导致呼吸道感染,或天气忽然变化或气压降低等。第五,精神情绪。情绪波动可以成为诱因。诸如忧虑、悲伤、过度兴奋甚至大笑也会导致哮喘发作。第六,过度疲劳。突击性强烈的或长时间的体力劳动,紧张的竞技性运动,均可诱发哮喘。如何缓解哮喘(1)吸烟的患者首先要戒烟,吸烟者比不吸烟者慢性支气管炎发病率高许多倍,戒烟后病人的肺功能有较大改善,同时也要避免被动吸烟。(2)加强身体锻炼,增强机体的抵抗力。运动量要根据自己的身体情况而定。每天早晨可散步、打拳、慢跑等,这样能呼吸新鲜空气,促进血液循环,冬季锻炼能提高呼吸道黏膜对冷空气的适应能力。(3)合理调节室温,预防感冒,冬季室内温度不宜过高,否则与室外温差大,易患感冒。夏天,不宜贪凉,使用空调温度要适中,否则外出易患"热伤风"诱发支气管炎发作,流感流行季节,尽量少到人群中去,大量出汗不要突然脱衣,以防受凉,注意随季节改变增减衣服,老年人可注射流感疫苗,减少流感感染机会。

哮喘是因为支气管炎症所致

支气管哮喘文献资料

病情急服用西药止咳平喘,病情缓服用中药调理固本培元。

可借助负离子,通过空气中负离子可改善肺换气,增加肺活量。据文献报道,哮喘主要诱因为病毒,哮喘则以吸入某种致敏原为主要激发因素。空气分子电离复合过程中能沉降空气中微粒,推测其中也可能包括病毒和哮喘致敏原。因此,向居室空气人工释放负离子流推动离子复合过程,有可能减少吸入哮喘激发因素,从而减少哮喘发作次数。目前人工生成负离子的技术生态负离子生成芯片技术能够生成等同于大自然的生态级小粒径负离子,可以有效的降低空气中的细小微粒吸入对人体造成的伤害,从而对于预防和治疗哮喘起到很好的作用。

非典型哮喘临床表现。1999年1月~ 2006年4月笔者在门诊对疑似非典型哮喘患者256例行气道反 应性测定(乙酰甲胆碱吸入法),确诊183例有气道高反应性, 诊断为非典型哮喘。现把这些患者的临床表现归纳总结如下, 供同行参考、借鉴。 1资料与方法 1一般资料183例患者均为我院呼吸科门诊1999年1月~ 2006年4月就诊患者。男73例,女110例, 年龄最大46岁,最小13岁。 2非典型哮喘患者入选标准 (1)症状:不具有以反复发作喘息为主要的原发症状, 而是以喘息以外的呼吸道症状为主要的原发症状;(2)体征: 两肺听诊未闻及哮鸣音;(3)胸部影像学检查显示胸—肺正常;( 4)心电图及心脏B超检查显示心脏正常;(5) 肺功能检查排除COPD。 3气道反应性测定方法 肺功能仪为德国产品(JAEGER), 具体测定方法为乙酰甲胆碱(Ach)吸入激发试验法, 计算PD20-FEV1表示FEV1降低20% 所需要药物积累量,若Ach<8μmol/ L则表示气道反应性增高,即阳性(+),可诊断为哮喘, 若低于此值则排除哮喘诊断。 2结果 1患者发病时间 183例患者发病时间最长8年,最短35天,<1年者41例, 1~2年者83例,3~4年者42例,5~6年者14例,7~ 8年者3例。 2确诊前诊断 183例在确诊非典型哮喘前,曾诊断为慢性气管炎56例, 急性气管炎42例,慢性咽炎35例,急性咽炎19例, 非典型心绞痛21例,神经官能症10例。 3183例非典型哮喘患者症状分类可归纳如下: (1)以咳嗽为主要的原发症状87例。以干咳为主要症状52例: ①持续性干咳14例;②间断性干咳10例;③ 以夜间为主要干咳11例;④干咳伴有咽痒9例;⑤ 干咳伴有胸闷及喘憋8例。咳嗽咳痰35例,其中:① 咳嗽伴有少量的咳痰10例;②咳嗽咳痰并重12例;③ 咳嗽咳痰伴有胸闷及喘憋13例。 (2)以胸部不适感为主要原发症状23例,其中胸闷5例, 胸痛4例,胸部紧张感3例,胸痛胸闷并重4例, 胸闷伴有喘憋3例,胸痛伴有干咳4例。 (3)以喘憋为主要原发症状25例,其中, 白天喘憋伴有气短8例,夜间喘憋或憋醒7例, 喘憋伴有胸痛胸闷10例。 (4)以咽部为主要的原发症状21例,其中,咽痛伴有干咳5例, 咽喉部阻塞感4例,咽部干燥感伴有胸闷喘憋或干咳6例, 咽部发痒及干燥感3例,咽部干燥感伴有咳嗽咳痰3例。 (5)以对闻及异味过敏为主要的原发症状27例,其中, 香烟性咳嗽11例,厨房油烟性咳嗽4例,香烟性胸闷喘憋7例, 化工性原料咳嗽胸闷5例。 3讨论 关于非典型哮喘,目前还没有统一的概念或专用术语, 但是我国许多学者已采用这一术语不断报告一些非典型哮喘患者的诊 断、治疗及误诊情况〔1~5〕。 非典型哮喘是相对于典型哮喘而言。 在支气管哮喘防治指南和一些教科书中都提到〔6,7〕, 哮喘具有典型与不典型症状(症状不典型者)。 典型哮喘的症状是反复发作喘息、呼吸困难、胸闷或咳嗽, 发作时在双肺可闻及散在或弥漫性、以呼气相为主的哮鸣音, 呼气延长。不典型哮喘(症状不典型者)无明显喘息或体征。 但在这些文献或教科书中没有指出症状不典型哮喘具体的表现形式, 因此许多医师根据自己的临床实践总结出症状不典型哮喘表现, 有的以咳嗽为主〔8~10〕、有的以胸闷为主〔11~13〕、 有的以肺炎表现形式为主等〔14~17〕。 目前在国内外文献中常用咳嗽变异性哮喘( coughvarintasthma,CVA)这一术语。 咳嗽变异性哮喘最早于1972年由Glauset提出, 认为任何年龄均可患本病,本病唯一的临床表现为慢性咳嗽, 也无明显肺部阳性体征, 常误诊为气管炎或反复上呼吸道感染而得不到合理的治疗。 笔者认为咳嗽变异性哮喘只是非典型哮喘中的一种, 所涉及的范围比较窄,而非典型哮喘所包括的症状比较广。 笔者认为凡是症状不典型、又经肺功能检查异常者( 支气管激发试验或运动试验;支气管扩展试验;最大呼气流量), 都应列入非典型哮喘范围。建议用“非典型哮喘”这一术语为妥。 哮喘诊断的标准主要是根据患者临床表现结合肺功能检查, 特别是对于症状不典型者应至少具备以下一项试验阳性〔6,7〕: (1)支气管激发试验或运动试验阳性;(2) 支气管扩展试验阳性;(3)最大呼气流量(PEF) 日内变异率或昼夜波动率≥20%。目前, 气道反应性测定方法比较多,有乙酰甲胆碱法、组胺法、心得安法、 CO2法等,本文采用乙酰甲胆碱吸入激发试验法, 其诊断标准依据为支气管哮喘防治指南。 诱发哮喘的病因和发病机制都非常复杂,涉及多种因素,如遗传、 环境、气道内炎症、机体的免疫状况以及神经机制等, 所以哮喘的症状表现也呈多样性,既有典型表现,也有非典型表现, 而非典型表现则是大量的。目前,非典型哮喘患者越来越多。 气道反应性是指某些患者对吸入至气道内的物质(物理性、 化学性及生物性等)产生的气道缩窄反应,如果呈现阳性, 就称为气道高反应性( airwayhyperresponsiveness,AHR) 。气道高反应性是哮喘病理的重要特征之一, 它对哮喘诊断灵敏度为89%~100%,特异性为71%~76% ,有学者报告为95%〔18〕。 但气道高反应性增高并非哮喘所特有,有时也见于慢性气管炎等。 气道反应性测定方法的建立,为哮喘的正确诊断提供了科学依据, 它使许多哮喘患者得到了及时诊断与治疗。如果患者初始, 特别是儿童或青少年时期就能得到及时诊断与合理的治疗, 就有希望达到治愈的目的, 可见气道反应性测定方法的建立对哮喘防治是一个突出贡献。 诊断非典型性哮喘,目前,还没有统一的标准。 根据笔者长期的临床经验和对183例非典型哮喘患者的诊断, 凡是临床上无喘息症状,胸肺检查又无阳性体征,胸部影像学、 心电图检查均正常,而具有以下症状之一者都可考虑非典型哮喘:( 1)以咳嗽为主要的原发症状, 特别是长期或阵发性刺激性咳嗽或严重的夜间性咳嗽, 或刺激性咳嗽伴有胸闷或喘憋者;(2)以胸部为主要的原发症状( 如胸闷、胸痛),或胸闷胸痛伴有喘憋或伴有咳嗽者;(3) 以喘憋为主要的原发症状,如无论是白天或夜间喘憋气短, 特别是夜间憋醒者;(4)以咽部为主要的原发症状, 特别是咽部发干或发痒伴有刺激性咳嗽或胸闷喘憋者;(5) 以对闻及异味过敏为主要的原发症状,特别是对异味性过敏( 物理性、化学性及生物性)伴有刺激性咳嗽或胸闷者。

1、解痉药物:即支气管扩张剂,扩张气管,缓解支气管痉挛;2、抗炎药:支气管哮喘抗炎药以糖皮质激素为主,也可使用白三烯受体拮抗剂等;3、免疫性治疗药物:特异性免疫治疗及非特异性免疫治疗发展比较迅速,尤其对于脱敏治疗,使用越来越广泛。脱敏治疗可改善患者体质,再次接触过敏原不会再出现过敏反应;4、单克隆抗体:近几年科技进步研发出人工合成单克隆抗体,可有效治疗哮喘。

支气管哮喘相关文献

您好,哮喘疾病建议您采用中医治疗,中医治疗支气管哮喘会对支气管哮喘的病情起到一定的缓解作用,副用作也相对较小。患者需要选择科学的治疗方法,对症治疗。支气管哮喘跟反复呼吸道感染和理化因素影响等等有关系。长期哮喘容易引起肺部感染和呼吸衰竭等等严重并发症。治疗的关键在于预防,以预防为主,防治结合。

论文框架由以下几部分组成:1、介绍简要地总结论文主题,说明为什么这个主题有价值,也许还可以概述一下你的主要结果。2、背景信息(可选)简短地介绍背景信息是必要的,特别是当你的论文涉及两个或多个传统领域时。3、新技术回顾这部分回顾了与论文相关的研究现状。  4、研究问题或问题陈述工程论文倾向于提到一个需要解决的“问题”,而其他学科则是用一个需要回答的“问题”来表述。在这两种情况下,有三个主要部分: 对你的论文所要解决的问题的简明陈述;研究这个问题的原因;  阐述为什么值得研究这个问题。5、描述你如何解决问题或回答问题  论文的这一部分形式更加自由,可以有一个或几个部分和子部分。 6、结论  结论部分通常涵盖三件事,并且每一件事都应该有一个单独的小节: 结论;对成果的总结;未来的研究。7、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的列表与第3部分中给出的技术现状综述紧密相关。所有的参考文献都必须在论文正文中提及。参考书目可能包括论文中没有直接引用的作品。8、附录  一般来说,太过具体的材料不适合在论文主体中出现,但可供考官仔细阅读,以充分说服他们。

病情急服用西药止咳平喘,病情缓服用中药调理固本培元。

哮喘发病的危险因素包括宿主因素(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两个方面。 遗传因素在很多患者身上都可以体现出来,比如绝大多数患者的亲人(有血缘关系、近三代人)当中,都可以追溯到有哮喘(反复咳嗽、喘息)或其他过敏性疾病(过敏性鼻炎、特应性皮炎)病史。大多数哮喘患者属于过敏体质,本身可能伴有过敏性鼻炎和/特应性皮炎,或者对常见的经空气传播的变应原(螨虫、花粉、宠物、霉菌等)、某些食物(坚果、牛奶、花生、海鲜类等)、药物过敏等。

  • 索引序列
  • 支气管哮喘最新文献
  • 支气管哮喘文献
  • 支气管哮喘的文献
  • 支气管哮喘文献资料
  • 支气管哮喘相关文献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