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期刊知识库 > 天津市委党校学报投稿经验怎么写

天津市委党校学报投稿经验怎么写

发布时间:

天津市委党校学报投稿经验怎么写

《行政责任概念的比较分析》(第二作者),《行政与法》2004年第9期;《构建我国行政公益诉讼制度的几点思考》(第二作者),《行政与法》2005年第10期;《公共利益与公共行政责任》,《广东行政学院学报》2006年第1期;《公共治理行动体系的责任结构分析》,《重庆社会科学》2006年第2期;人大报刊复印资料《公共行政》2006年第7期全文转载;2005年“第三届全国博士生学术论坛”政治学科分论坛主题发言,政治学科分论坛行政管理学科组优秀论文一等奖;《行政责任研究的历史、现状及其深层反思》,《天津行政学院学报》2007年第2期;人大报刊复印资料《公共行政》2007年第8期全文转载;《行政责任制度设计理论原则》,《广东行政学院学报》2006年第6期;中国行政管理学会主编:《中国政府管理创新——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03年年会论文集》;《当前我国行政问责制研究述评》,《云南行政学院学报》2007年第2期;《论制度惩罚与责任个人化原则》,《四川行政学院学报》2007年第3期;《治理范式的信息结构、交易费用和学习机制》,《浙江社会科学》2007年第3期;《公共管理标准的理论分析》,《北京科技大学学报》2007年第3期;人大报刊复印资料《公共行政》2007年第10期目录索引;政府公共危机管理能力的不确定性分析》,《湖北社会科学》2007年第4期;2004年“第二届全国博士生学术论坛”“管理科学”分论坛上主题发言论文;《行政责任:概念、性质及其视阈》,《广东行政学院学报》2007年第3期;《公民问责制:理论意义与制度设计》,《中州学刊》2007年第5期;《统计数字的多维解读与理论诠释》,《统计与决策》2007年第20期;《街头官僚的行动逻辑与责任控制》,《公共管理学报》2008年第1期;人大报刊复印资料《公共行政》2008年第6期全文转载;中央纪委监察部廉政理论研究中心、中国监察学会《研究参考》2008年第4期全文转载;《权力的恣意与权利的贫困:建构和谐社会的二维分析》,《社会主义研究》2008年第1期;《基于有效性和可行性的政策方案的类型分析》,《中共浙江省委党校学报》2008年第1期;《政府责任场域中的悖论空间》,《长白学刊》2008年第2期;《公共政策方案的结构与逻辑分析》,《天津行政学院学报》2008年第2期;《后“风暴”语境下的政府问责和问责制》,《甘肃行政学院学报》2008年第3期;《行政责任的制度困境分析》,《理论导刊》2008年第4期;《行政责任工具的类型学分析》,《上海行政学院学报》2008年第5期;《价值、功能与意义:私营企业主阶层政治参与三题》(第二作者),《中共浙江省委党校学报》2008年第4期;《和谐社会中的政府信任及其建构途径》(第二作者),《中共天津市委党校学报》2007年第1期;《论政治文明视野下的政府信任建构》(第二作者),《党政干部学刊》2007年第4期;《公共治理中的责任结构分析》(第二作者),《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2006年第5期;书评《构建法治之下的有限政府》(第二作者),《中国行政管理》2008年第7期;《政府解辩性责任的理论探讨》,《长白学刊》2009年第1期;《政府解辩性责任的理论逻辑和实践途径》,《北京行政学院学报》2009年第2期;《公共服务均等化的空间政治学分析》,《探索》2009年第2期;《公民问责的行动模式及其要素分析》,《中州学刊》2010年第1期;《监督权的制度逻辑、内在贫困和建构维度》,《华东经济管理》2010年第3期;《闹大现象的生产逻辑、社会效应和制度情境》,《理论与改革》2010年第1期;《公民问责的概念建构、机制缺失和治理途径》,《探索》2010年第1期;人大报刊复印资料《公共行政》2010年第6期全文转载;《合作治理的空间建构——评<行政伦理的观念与视野>一书》,《学海》2010年第2期;《行动的选择与制度的逻辑——对“闹大”现象的理论分析》,《中国行政管理》2010年第5期;《街头官僚的空间诠释——基于工作界面的比较分析》,《武汉大学学报》2010年第4期;人大报刊复印资料《公共行政》2010年第11期全文转载;《行动者的策略及其影响要素——基于公民申请政府信息公开事件的分析》,《公共管理学报》2010年第4期;《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11年第4期全文转载;《街头官僚及其行动的空间辩证法——对街头官僚概念与理论命题的重构》,《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11年第3期;《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11年第10期全文转载;《行动者的缺席与制度的虚置——基于同体问责与异体问责问题的分析》,《天津社会科学》2011年第4期;《对行政问责模式的比较分析及反思》,《探索》2011年第4期;《公民网络问责:行动逻辑与要素分析》(第二作者),《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5期;人大报刊复印资料《公共行政》2012年第2期全文转载;《能力短缺条件下的双边动员博弈——政府维稳与公民闹大及其关系》,《江苏行政学院学报》2011年第6期;《言说的短路与表达的困境——公共行政的话语危机分析》,《中国行政管理》2012年第2期;《从科学与艺术到社会设计——公共行政隐喻的后现代转向》,《行政论坛》2012年第2期;人大报刊复印资料《公共行政》2012年第7期全文转载;《利益表达、资源动员与议程设置——对于“闹大”现象的描述性分析》,《公共管理学报》2012年第2期;《治理体系碎片化背景下的“闹大”现象》,《中国社会科学内部文稿》2012年第1期;《公民抗争行动与治理体系的碎片化——对于闹大现象的描述与解释》,《人文杂志》2012年第3期;《社会诚信体系的制度建构》,《光明日报》2012年7月28日第11版;《以公民行动建构政府责任》,《中国社会科学报》2012年8月3日第338期;《从“独白”走向“对话”——网络时代行政话语模式的转向》,《东南学术》2012年第5期;人大报刊复印资料《公共行政》2012年第12期全文转载;《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13年第3期全文转载;《劳工权利的多元博弈及其困局》,《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学报》2012年第5期;《社会建构主义视阈下的公共行政》,《中国社会科学报》2013年2月8日第415期;《象征性行动与制度实施——以公民申请财政信息公开事件为例》,《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1期;《技术理性与行政之恶——读<揭开行政之恶>》,《理论探索》2013年第1期;《实践、制度与理念之间的互动及其张力——基于中国行政问责十年历程的理论思考》,《政治学研究》2013年第1期;《“制度论”与“道德论”——两种行政责任机制的比较分析》,《行政论坛》2013年第2期;《行政之恶的现实经验及治理途径》,《学习论坛》2013年第3期;人大报刊复印资料《公共行政》2013年第6期全文转载;《敬业精神的社会建构》,《光明日报》2013年4月18日07版;《政府责任理念的扩散及再生产——基于行政问责话语演变的分析》,《中国行政管理》2013年第5期;《街头行政:概念建构、理论维度与现实指向》,《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3期;《制度扩散与责任理念的再生产——行政问责制十年历程的反思》,载于《行政的价值》,湘潭大学出版社,2013年8月。

最好是正规本科院校学报或者学报的社会科学版

其实关键是你自己的论文要过硬,不过你可以上网去找找那些掮客,交了钱他们会帮你疏通关系。不要心疼钱啊,那些人要钱老多了。

一、论文:Self-empowerment and Public Participation: How does a Middle-class Oriented Group Influence Local Government Decision-making in Urban China, In Guo Sujian & Guo Zhonghua(E), Theorizing Chinese Citizenship,LEXINGTON BOOKS,“石油的族群地理分布与族群冲突的升级”,《世界经济与政治》(北京),权威CSSCI期刊,2015年第10期(第一作者,与唐世平合作),第83-103页。The Broken Ladder: Why Education Provides No Upward Mobility for Migrant Children in China,The China Quarterly(SSCI), 2015, N221, pp 161-《忠诚呼吁:为什么中产阶级偏好协商而非抗争》,《华中师范大学学报》2015年第3期,第22-30页;《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2014年第4期转载。“农民工社会认同的决定因素研究:基于上海的实证分析”(第二作者,与褚荣伟、邹怡合作),《社会》(上海),CSSCI期刊,2014年第4期。“民主化与族群冲突的管理”,《复旦政治学评论》(上海),CSSCI期刊,2014年5月。“中国社会科学的国际化与母语写作”,《复旦学报》(上海),CSSCI期刊,2014年第4期,第116-123页;人大复印资料《社会科学总论》2014年第4期全文转载。“忠诚呼吁:为什么中间阶层偏好协商而非依法抗争”,《中国社会科学内部文稿》(北京),2013年第6期。“消极候选人:城市社区选举中的陪选现象剖析”,《当代中国政治研究报告》(深圳)第11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3年9月,第242-251页。The New Generation of Migrant Workers and Legitimacy Crisis of Local Citizenship in China,Fudan Journal of the 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V6, N 3(September , 2013),p1-“中国的比较政治学研究:缺憾和可能的突破”(第二作者,与李辉、唐世平合作),《经济社会体制比较》(北京),CSSCI期刊,2013年第1期,第138-151页;被收入李路曲主编:《比较政治学研究》第4辑,中央编译出版社2013年,第101-122页。“新生代农民工与公民权政治的兴起”,《开放时代》(广州),CSSCI期刊,2012年第11期,第90-104页。“从业主福利到公民权利:一个中产阶层移民社区的政治参与”,《社会学研究》(北京),CSSCI期刊,权威期刊,2012年第6期,第77-100页。“整体性治理与农民工子女的社会融入”,《中国行政管理》(北京),CSSCI期刊,2012年第5期,第79-83页;《中国社会科学文摘》以“城市农民工子女社会融入的政府治理”为题转载,2012年第9期。Challenges of “Semi-Urbanization” to Village Democracy in China,Fudan Journal of the 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V5, N 1(March, 2012),p29-“半城市化对中国乡村民主的挑战”,《华中师范大学学报》(武汉),CSSCI期刊,2012年第1期,第28-34页;《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2012年第2期转载;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中国政治》2012年第4期全文转载。“学校类型对农民工子女价值观与行为模式的影响:基于上海的实证研究”(第一作者,与杨肖光合作),《青年研究》(北京),CSSCI期刊,2012年第1期,第71-82页;被收入《广州公共管理评论》第1辑(题为“学校类型对农民工子女政治社会化的影响:基于上海的实证研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3年。“命运的政治学”,《开放时代》(广州),CSSCI期刊,2011年第10期,第149-158页。“青少年的政治倾向有多重要:政治社会化研究50年回顾”,《复旦政治学评论》第9辑(陈明明主编:《转型危机与国家治理》),上海人民出版社2011年,第231-244页。“迈向多动力选举:党组织在社区选举中的角色转型”,《天津市委党校学报》,2011年第2期(第一作者,与姚银科合作),第12-16页。“乡村社会的公共性与村庄治理”,《中国图书评论》(北京),2010年第10期,第21-25页。“底层、学校与阶级再生产”,《开放时代》(广州),CSSCI期刊,2010年第1期,第94-110页;《天涯》2011年第1期转载。“城市化的孩子:农民工子女的城乡认知与身份意识”,《中国农村观察》(北京),CSSCI期刊,2009年第2期,第2-11页;被收入谢庆奎、商红日主编:《基层民主与社区治理》,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社区选举:在政治冷漠与高投票率之间”,《社会》(上海),CSSCI期刊,2008年第3期,第180-204页;;被收入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编《中国社会学(第八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1年7月。“市场‘脱嵌’与环境冲突”,《读书》(北京),CSSCI期刊,2007年第9期,第17-22页。“人民调解的社会化与再组织:对上海市杨伯寿工作室的个案分析”,《社会》(上海),CSSCI期刊,2006年第6期,第95-116页。“信访向何处去?”,《二十一世纪》(香港),2005年6月号,第91-95页。二、著作:《你中产了吗》,熊易寒、冯静、梁银湘合著,文汇出版社2015年12月。《平衡木上的中国》,中信出版社2015年(待出)。《城市化的孩子:农民工子女的身份生产与政治社会化》(日文版),入选上海市中华学术精品外译项目,许慈惠译,科学出版社东京株式会社(待出)。专著《移民政治:当代中国的城市化与地方性公民权》,复旦大学出版社2014年待出。专著《城市化的孩子:农民工子女的身份生产与政治社会化》(上海市学术著作出版基金资助,入选社会科学博士文库),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年8月。译著《欧洲的抗争与民主1650-2000》(与陈周旺、李辉合译),[美]查尔斯·蒂利著,格致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7月。三、Work in progress:Becoming a Good Citizen for Better Life: Why does the Middle Class Prefer Negotiation over Rightful Resistance in Shanghai?The Delinking of Production and Politics: Explaining the Broadened Income Gaps in Western CThe Political Effects of Repression in Authoritarian RTwo Hands of Local State: Issues, Rents and Governmental Response to Social Protests in CDe-politicized Policing: How do the Government's Strategies Reshape the Patterns of PSelective Institutionalization: The Paradox of Institutionalized State and Non-institutionalized Governance in CRational Irrationality in Workplace: How does the Flexible Regime of Accumulation Manufacture Consent in C《集权化市场、弹性积累与劳工政治的转型》四、报刊文章:《叉腰肌、业委会与社区管理》,《检察风云》2015年第16期。《农民工子女向上,难破教育天花板》,《中国青年报》,2015年05月04日。《大学工资改革:人应该比设备贵》,《东方早报》2015年1月15日。《新穷人的全球图景:三个世界的交集何以可能》,《文化纵横》2015年第1期,第20-25页。“寻找公约数:利益冲突的政治解决”,《文化纵横》(北京),2014年第2期,第29-33页。“官员崇拜GDP的体制性根源”,《领导之友》,2014年第1期,第7-8、48页。“新生代农民工调查”,《决策》2013年第10期,62-64页。“上海社区调解的问题与完善策略”,《中国社会工作》2013年8月(下),第33-34页。“让教育飞越户籍壁垒”,《社会科学报》2013年5月30日。“农民工的尊严、权利与梦想”,《东方早报》2013年3月1日。“从业主到公民”,《全球商业经典》(北京),2013年第1期,第116-123页。  “新阶层的兴起与社会分化:沿海城市地区的社会治理”,《文化纵横》(北京),2012年第5期,第40-46页。“城市化与一个群体的命运”,《文汇报》2012年8月25日。  “人口导入地区公共服务体系亟待强化”,《中国社会科学报》2012年8月17日。  New generation of migrants different from earlier one,China Daily(USA), May 25th   “第二代移民的生活机遇与分配正义”,《东方早报》2012年3月27日。  “‘用工荒’不是刘易斯拐点”,《东方早报》2012年2月27日。  “新生代农民工的权利意识”,《文化纵横》(北京),2012年第1期,第44-49页。  “农民工子女成为‘回不去的一代’”,《社会科学报》2012年2月16日。  “农民工权利由消极向积极转变”,《东方早报》2012年1月9日。  “如何做好比较政治学研究”(第一作者,与李辉、唐世平合作),《中国社会科学报》235期,2011年11月3日。  “中国需要真正的比较政治研究”(第二作者,与李辉、唐世平合作),《中国社会科学报》第231期,2011年10月20日。  “中国乡村发展:从非均衡到多样化”,《东方早报》2011年7月4日。  “地方政府要告别压力型体制”,《社会观察》(上海),2010年第9期,第40-41页。  “开放‘初中后’教育,助农民工子女融入城市”,《中国社会科学报》(北京),2010年9月2日第9版。  “中国教育中的阶级再生产”,《文化纵横》(北京),2010年第4期,第70-73页。  “慎防素质教育负效应”,《中国社会科学报》(北京),2010年7月1日B9版。   “教育吸纳对农民工子女融入城市作用甚微”,《瞭望东方周刊》(上海),2010年第26期,第62-63页。  “环保教育、环境运动与国家战略”,《绿叶》(北京),环保部主办,2010年第3期,第66-72页。  “文献综述与学术谱系”,《读书》(北京),CSSCI期刊,2007年第4期,第82-84页;被收入《灵蛇之珠:<读书>笔谈精粹》,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1年8月。  “‘问题化’的背后——对当前中国社会冲突的反思”,《社会学家茶座》(济南),第19辑,2007年4月,第25-28页。  “再论人民与公民”,《书屋》(长沙),2004年第7期,第43页。  “观念的进化:由人民到公民”,《书屋》(长沙),2004年第5期,第28-29页。五、书内章节:  参编教材,撰写第七章“阶层政治心理”,载尹继武、刘训练主编《政治心理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年12月。  撰写第10章“城市移民社会融入风险与社会稳定”,李瑞昌主编:《干预式治理:公共安全风险辨识与管理》,上海人民出版社,2013年。  撰写第17章“基层治理体系中的人民调解:以上海市杨伯寿工作室为个案”,载徐昕主编:《调解:中国与世界》,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13年8月。六、课题:2010年7月-2013年12月,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大中城市新移民的社会融合与政治心理抽样调查研究》,批准号:10CZZ005,已结项。2009年11月-2012年6月,主持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青年基金项目《塑造新公民:农民工子女的价值观与行为模式研究》,项目编号:09YJC810006,已结项。2012年3月,主持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专项委托课题《农民工子女的社会融入问题及其对策研究》,批准号:12JF028。2012年7月,主持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重点项目暨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教育学项目《上海流动人口子女义务教育阶段后就学政策研究》(市级重点项目),项目编号:A1223。2010年7月-2012年12月,主持上海市教育委员会、上海市教育发展基金会“晨光计划”项目:《“初中后”农民工子女的生活机遇与政治心理研究》,项目编号:10CG05。2012年12月,主持复旦大学卓学计划项目:《中产阶级移民与农民工政治参与的比较研究:基于上海的实证调查》。2013年9月,主持复旦大学自主科研项目:《石油国家的族群冲突及其对中国海外利益的影响》。2011年6月-2014年6月,项目学术助理、子课题负责人,复旦大学985三期重大项目《转型的初始状态、政治过程与转型制度绩效——对全球转型国家的经验和教训的考察》(唐世平教授主持),项目编号2011SHKXZD011。2012年6月,主持2012年度复旦大学陈树渠比较政治发展研究中心跨学科学术工作坊基金项目《东南亚的族群冲突与民主转型》,项目编号CCPDS-FudanNDKT12008。2012年11月-2013年8月,上海社科联《上海思想界》重点课题《上海流动人口子女教育问题》。2011年3月-2013年3月,主持复旦大学文科青年教师科研启动基金课题《城市新移民与中国的城市化道路研究》,项目编号JJH3056005。2012年5月-10月,主持上海团市委委托课题《上海社会结构的变迁与新型团青关系的建构》。2011年9月-12月,主持共青团上海市委委托课题《来沪新生代农民工精神文化生活状况调查》,项目编号SAH3056119。2009年8月-2010年6月,主持上海市政协委托课题《在沪外籍人士生活、工作状况调查》,项目编号:SAH3056097。  2008年6月,博士论文《当代中国的身份认同与政治社会化:一项基于城市农民工子女的实证研究》获复旦大学第八批研究生创新基金资助,项目编号:EYH3056054。七、研究报告:多篇研究报告被中宣部全国社科规划办《成果要报》、中央办公厅、教育部《专家建议》、《新华社内参》、上海市政协、上海市教卫党委、团市委、上海社科联《上海思想界》等有关部门采纳。八、学术活动:Becoming a Good Citizen for Better Life: Why does the Middle Class Prefer Negotiation over Rightful Resistance in Shanghai? Paper presented at Fudan-UC Center Young Scholar’s Conference on “Governance in China”,Co-sponsored by the 21st Century China Program, UC San Diego,May 14-15 2013年12月7-8日,赴香港城市大学参加Th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New Trends on Labour and Welfare Regimes in China: Theories and Practices”,做主题发言The Broken Ladder: Why Education Provides No Upward Mobility for Migrant Children in China。2013年9月28日-29日,参加清华大学劳工社会学青年学者论坛,做题为《集权化市场、弹性积累与劳工政治的转型》的主题发言。2013年6月13-14日,参加中山大学政治学研究所、Journal of Citizenship Studies联合举办的“东方社会的公民身份”国际学术研讨会,做题为Becoming a good citizen for better life: why doesthe middle class prefer negotiation over rightful resistance in Shanghai的主题发言。2013年5月25日,参加华东政法大学主办的中国社会公共安全论坛,做题为《忠诚呼吁:为什么中产阶级偏好协商而非依法抗争》的主题发言。2013年5月21日,复旦大学108周年校庆科学报告会暨学术文化周开幕式演讲《生命体验与学术研究》。熊易寒-生命体验与学术研究2012年10月27日-10月31日,参加Young Scholars Forum: Sinology and China Studies – Perspectives and contributions of young scholars from China and Germany(德国法兰克福大学孔子学院主办),做题为The New Generation of Migrant Workers and Legitimacy Crisis of Local Citizenship in China的主题发言。2012年3月16日,应邀为上海社科院社会学所做题为《移民政治:半城市化与地方性公民权》的报告。  2011年10月26日,应邀为复旦大学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通业青年讲坛”做题为《移民政治:城市化与公民权政治的兴起》的演讲。2011年9月25日,应邀为“复兴论坛”暨“东方青年讲会”做题为《城市化的孩子:农民工子女的生存状况与价值取向》的讲座。2011年9月17日,参加“城市的未来:外来儿童教育政策研讨会暨校长论坛”(上海财经大学高等研究院主办),做题为《农民工子女的政治社会化和社会融入》的主题发言。2011年5月31日,参加复旦大学与上海市决策咨询委员会联合主办的“社会管理创新与党的建设研讨会”,做题为“以‘初中后’为突破口促进农民工子女社会融入”的主题发言。Challenges of “Semi-Urbanization” to Village Democracy in China, Paper presented at 61st Political Studies Association Annual Conference, Transforming Politics: New Synergies, April19-21, 2011, Novotel London WUnderclass, School and Class Reproduction: Why did Education Fail to Provide Upward Mobility for Migrant Children in Shanghai, Paper presented at the Association for Asian Studies 2011 Annual Meeting, Honolulu, March 31–April 3, 2010年7月10日-12日,参加上海高校社会学E-研究院(上海大学)主办的第七届“组织社会学实证研究”工作坊,并做主题发言“学校类型对农民工子女价值观与行为模式的影响:基于上海的实证研究”。2009年3月28日,参加上海师范大学主办的“基层民主与社区治理国际研讨会”,做主题发言“城市化的孩子:农民工子女的城乡认知与身份意识”。  2008年1月8-12日,参加香港中文大学主办的第四届国际研究生“当代中国”研讨班,做主题发言。  2007年7月22日-8月6日,参加杜克大学-复旦大学联合主办的政治学研究方法讲习班。2006年12月23日,参加上海市社会学学会第七届会员代表大会暨2006年学术年会,宣读论文“社区选举:在政治冷漠与高投票率之间”,并荣获优秀论文三等奖。

天津市委党校学报投稿经验

你好 我这有c刊哲学文章转让的 与文章了也可帮你发需要了加我下面qq 详谈

中 央 党 校 党 建 名 教 授王 长 江,河北省海兴县人。海兴设县时间短,知名度低,因隶属沧州市,也可以说沧州人。

1、“阿多诺的‘经验’概念解析”,哲学研究,2012,02;2、“价值观视域下的‘和谐’概念解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2013,01;3、“概念同一性与对象多元性的理论建构及其超越”,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01;4、“社会主义公正的价值维度解析”,山东社会科学,2012,02;5、“公共性视野中的核心价值观建设”,湖北行政学院学报,2012,02;6、“历史唯物主义范式演变中的价值哲学”,唯实,04;7、“核心价值观建构中的集体主体分析”,湖南社会科学,2011,06;8、“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黑格尔研究向度解析”,天津市委党校学报,2012,02;9、“现代转型与核心价值观边缘化危机透视”,唯实,04;

《空间化:一种新的叙事和理论转向》,《国外社会科学》2007年第4期。《社会分类和群体符号边界:以农民工社会分类问题为例》,《社会》2007年第4期。《社会分类和群体符号边界:以农民工社会分类问题为例》,人大复印《社会学》2007年第10期(全文转载)。《社区:作为改造和重构社会的想象和剧场》,《天津社会科学》2007年第4期。《国外社会政策研究的最新动态及对我国的启示》,《理论探讨》,2007年第4期。《社会网排斥与发展困境:基于流动农民工的经验研究》,《浙江社会科学》2007年第2期。《社会网排斥与发展困境:基于流动农民工的经验研究》,人大复印《社会学》2007年第6期全文转载。《现代化与发展主义语境中的中国农民工发展》,《广西民族大学学报》2007年第5期。《社会信任危机:一项经验研究》,《韶关学院社会科学学报》2007年第1期。《实践中流动的关系:一种分析视角》,《社会学研究》2005年第3期。《社会空间的极化与隔离:一项有关城市空间消费的社会学分析》,《社会科学》,2005年第1期。《社会空间的极化与隔离:一项有关城市空间消费的社会学分析》,《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05年第2期。《作为道德方案的城市空间生态》,《社会科学辑刊》2005年第3期。《社会学视野中的后现代社会理论》,《天府新论》2005年第1期(《世纪中国》(2005年3月A期)全文转载;《光明日报》(1月25日)论点摘编)。《理论范式和现代性议题:一个有关情感社会学的分析框架》,《湖南师范大学学报》2005年第4期。《理论范式和现代性议题:一个有关情感社会学的分析框架》,《社会学文摘卡》人大复印资料2005年第3期。《中国城市流动人口的发展困境与社会风险》,《战略与管理》2004年1期。《乡土中国走向何处》,《中国研究》2006年第3期。《现代家庭功能的变迁趋势研究》,《学术交流》2005年第1期。《实践中流动的关系:一项有关中国村落村民关系的人类学分析》,《视野》2004年第7期。《贫困的社会建构、再生产与对策:中国农村发展30年》,《学术研究》,2009年第11期。——《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10年第3期论点摘要。《农民工与制度排斥:一个制度分析的范式》,《长春市委党校学报》,2009年第10期。《社区建设与发展话语的实践逻辑与新趋势》,《天津市委党校学报》,2009年第5期。——《社会学》人大复印资料2010年第1期全文转载。《参与与赋权:基于草根运动与权力基础的社区发展》,《理论与改革》,2009年第4期。——《羊城晚报》2009年11月22日观点摘要。《社会学的研究范式:解释社会的可能性及其效度》,《学习与实践》,2009年第5期。《以构建市民社会为目标:社区建设和发展策略的转变》,《福建论坛》,2009年第3期。《底层社会与抗争性政治:农民工的生存生态研究》,《前沿》2009年第2期。《集体行动的困境:理论阐释和实证分析》,《中南大学学报》,2009年第1期。《当代社会学理论的社会空间转向》,《江苏社会科学》,2009年第1期。——《社会学》人大复印资料2009年第5期全文转载。——《光明日报》(理论版)2009年4月21日论点摘编。《社会资本与社区建设》,《社会科学》,2008年第7期。——《新华文摘》,2008年第22期全文转载;《底层生态和秩序建构:基于农民工问题的实证研究》,《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8年第5期。——《社会学》人大复印资料2009年第2期全文转载。《非政府组织与现代社区建设:理论与实践》,《发展研究》,2008年第12期。《改革开发30年与中国农民工》,《学习月刊》,2008年12期。《国家调整农民工政策的过程分析:理论判断与政策思路》,《理论与改革》,2008年第5期。《论发展的可能性与条件:以政府为行动主体的社区建设走向》,《探索与争鸣》,2008年第12期。《从湖南的实际出发解放思想》,《湘潮》,湖南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农民工、身体与社会:理论争辩与经验研究》,《学习与实践》,2008年第4期。《农民工融入城市的困境:市场排斥与边缘化研究》,《天府新论》,2008年第4期。《我国农村社区公共文化的缺失与重建》,《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2008年第4期。《农民工融入城市的困境:共有的空间何以可能》,《中州学刊》2008年第3期。——《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08年第9期论点摘要。《从社会排斥视角解读农民工:一个分析框架及其运用》,《学术交流》2008年第5期。《重新认识农民工:弱者的行动逻辑和生存策略》,《社会科学辑刊》2008年第3期。——《社会学文摘》人大复印资料2008年第4期转载《全球化、世界工厂与农民工发展困境:中国经验》,《广东社会科学》2008年第1期。

天津市委党校学报投稿经验总结

个月的党校学习已经结束了。对于我来说,这是一次形式新颖、内容丰富、全面系统的理论知识学习。两个月的学习使我收益匪浅,感受颇深,学到了很多以前没有接触过的知识。不但在理论上使自己得到了进一步的充实,开阔了视野,同时在思想上也有了更新的飞跃,在认识上有了更大的提高。一、理论学习使我得到了更多的知识 在这两个月里,我系统学习了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党史党建、行政法律、公共管理、经济理论、领导科学、WTO知识、计算机等课程;学习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更深领会其科学的思想内涵;学习了十六大以及十六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结合朝阳实际,深入研究朝阳老工业基地振兴中的有关问题;学习党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的基本理论和实践要求,了解了当代世界经济、科技、法律、军事、思潮和民族、宗教问题的发展动态等内容。 通过对政治、经济、法律、领导科学等理论的学习,使自己的理论修养有所增强,提高了政治鉴别力和思想洞察力,增强了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学习人力资源开发理论和方法,使我们增强了人才观念;学习领导科学理论,使我进一步懂得了领导艺术就是统筹全局、多谋善断、知人善任和沟通协调的艺术,懂得了领导工作创新能力培养和提高的途径及做好中层干部重要性;学习公共管理和依法行政理论,明确了政府职能转变的重要意义,提高了对依法行政必要性的认识;学习民族、宗教理论和政策,使我们进一步了解了我党处理民族、宗教问题的政策原则,提高了大家维护民族团结,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的自觉性;学习市场经济的有关理论和知识,使自己能够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增强了自身努力建设家乡的使命感,深刻领会“学赤峰、促振兴”的重大意义。 计算机及其网络技术是新世纪干部必备的办公技能和工具。通过学习,使自己掌握了计算机基础知识、打字、制表、绘图等基本技能;学会了上网、查询信息,下载、安装各种;了解了电子政务、网络会议、网络电话等知识,并能够创建简单的数据库,学会了幻灯片及课件制作等常规性技能。这些知识的获得一定会对我今后的生活学习有更大的帮助,会能充分应用于自己的实际工作当中,必将使工作效率得到很大的提高。 二、党性党风教育活动使我增强了自身的党性修养 党性教育和党性锻炼是党校学员的必修课,党校《关于在主体班开展党性党风教育活动的实施方案》,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十六”大精神为指导,以提高学员的思想政治素质、理论水平、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为目的,以严格的组织纪律性和发扬党的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批评与自我批评的优良传统和作风为主线,以培养高素质领导人才为目标,学习、贯彻、落实、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通过开展党性党风教育活动,使我在思想上有了很大的转变,世界观和人生观得到了进一步增强。 “三个代表”是新世纪加强党的建设的纲领,也是进行党性修养和党性锻炼的指针。抓住机遇,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关键在党。我们党的执政地位、执政环境和执政方式变化了,但我们党的性质和宗旨没有变。因此,对党员和党员领导干部加强党性党风教育和锻炼是历史经验、教训的总结和时代任务和使命的要求,是防止权力被腐蚀的有效方法和重要手段。通过三个阶段的党性党风教育和锻炼,使我进一步明确了党性修养、锻炼的途径和方法,写出了五千字的党性分析材料,进一步提高了党性修养和党风意识,增强了组织性和纪律性。 三、“红色之旅”使我们接受了一次革命传统教育 十月八日至十六日,在市委党校的精心安排下,我们胜利顺利地完成了湘赣两省、三山一界的九日“红色之旅”。实地参观了庐山、张家界,考察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韶山领袖故居等革命圣地。实际感受了一次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干革命、打江山的艰难困苦;真正接受了一次深刻的革命传统教育和党性洗礼。使我们懂得了井冈山精神的真正含义,真正能够领会:弘扬井冈山精神,就要敢于斗争,敢于胜利,牢固确立加快发展的必胜信念;弘扬井冈山精神,就要实事求是,大胆创新,闯出一条跨越式发展的新路;弘扬井冈山精神,就要敞开省门,走出封闭,善于借助外力求发展;弘扬井冈山精神,就要艰苦奋斗,真抓实干,努力营造一种干事业的氛围;弘扬井冈山精神,就要相信群众,依靠群众,真心实意为人民群众谋利益。井冈山精神是中国人民的精神魂宝,它集中体现了共产主义的理想、信念、道德和情操。继承这一份宝贵的精神财富并使这发扬光大,对于我们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四、班级生活使我体验到了大家庭的温暖 两个月的学习生活,使我仿佛又回到了真正的学生时代,又找到了当年学生时代的那种快活。老师的和蔼可亲,学员们互相帮助,兄弟姐妹般的学习和生活……从未有过的那种默契。从老师和各位学员身上我学到了更多的社会知识、工作方法、为人态度和处事原则,那些有形和无形的有益方面影响了我、熏陶着我,使我在理论上得到了充实和提高,知识上得到了补充,思想上更加成熟。两个月的学习生活,使我体验到了大家庭的快乐和温暖,并和各位学员建立了深厚感情和友谊。她将是我人生的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必将成为我今后工作和生活进一步向前发展的动力。 路漫漫其修远兮……党校只是我工作和学习的一个“加油站”,两个月的学习生活给我补充了更多的营养。时间虽短,但她使我学到的很多;时间虽短,但她会成为我记忆中的永恒,我会永远珍惜和怀念这段时光!对于我们每一位学员来说,今后的路还很长,还有很多的工作等待我们去做,我们要以此次学习为契机,用学到的新知识去指导工作实践,不断改造自己的主观世界,在振兴朝阳的伟大事业中做出应有的贡献。

宁波市委党校学校要求高什么,不过是个小刊物,没什么影响

[1]曹海军“国家学派”评析:基于国家自主与国家能力维度的分析[J]政治学研究(CSSCI),2013,01:68-[2]曹海军,霍伟桦城市治理理论的范式转换及其对中国的启示[J]中国行政管理(CSSCI),2013,07:94-(人大复印资料《公共行政》2013年第9期、人大复印资料《管理科学》2013年第9期、《社科论坛》[内刊]2014年第2期全文转载;常士訚、曹海军主编:《比较政治研究》第一辑,天津出版传媒集团 天津人民出版社,2015年3月,全文收录)[3]曹海军,霍伟桦基于协作视角的城市群治理及其对中国的启示[J]中国行政管理(CSSCI),2014,08:67-[4]曹海军,刘少博京津冀城市群治理中的协调机制与服务体系构建的关系研究[J]中国行政管理(CSSCI),2015,09:21-[5]曹海军,刘少博印度大都市区治理的制度逻辑与结构模式[J]中国行政管理(CSSCI),2016,[6]曹海军国家能力建设的理论内涵与制度变迁[J]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2007,04:25-(人大复印资料《政治学》2007年第7期全文转载)[7]曹海军中国未来改革之路:社会改革基础论[J]理论与改革(CSSCI),2008,01:38-(人大复印资料《中国政治》2008年第4期全文转载)[8]曹海军作为社会管制的社会管理理论初探[J]探索(CSSCI),2010,03:138-(人大复印资料《社会学》2010年第10期全文转载)[9]曹海军,韩冬雪“国家论”的崛起:国家能力理论的基本命题与研究框架[J]思想战线(CSSCI),2012,05:58-(人大复印资料《政治学》2013年第1期全文转载,中国社会科学文摘全文转载)[10]曹海军城市政治学:研究对象、性质、特点及发展趋势[J]思想战线(CSSCI),2013,06:101-(中国社会科学文摘全文转载)[11] 曹海军 新区域主义视野下京津冀协同治理及其制度创新[J] 天津社会科学,201(CSSCI)5,02:68-(《中国社会科学内部文稿》2015年第1期全文转载)[12]曹海军,张毅对政治道德的几方面理论思考[J]理论探索(CSSCI),2005,04:121-[13]曹海军论和谐社会建设的政治哲学前提[J]探索(CSSCI),2005,03:55-[14]曹海军,张毅生态主义背景下政策分析方法的变革与局限[J]江苏社会科学(CSSCI),2006,02:109-[15]文长春,曹海军行政伦理合法性的语境分析[J]探索(CSSCI),2006,02:66-[16]曹海军,张毅生态文明视野下政策分析的理论建构[J]人文杂志(CSSCI),2006,03:154-[17]曹海军,文长春“统合主义”政府:一种新型的政府治理模式[J]理论探讨(CSSCI),2006,04:14-[18]曹海军西方民主理论视野下的两种政治道德观[J]学海(CSSCI),2007,04:73-[19]曹海军改革三十年:党、国家和社会关系再思考[J]探索(CSSCI),2008,06:61-64+[20]曹海军论公民身份的二重性[J]学海(CSSCI),2008,03:72-[21]曹海军中国共产党意识形态建设的政治理论分析[J]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CSSCI),2009,01:56-[22]曹海军走出“边缘”:“后金融危机”时代中国发展战略的经济政治分析[J]北方论丛(CSSCI),2010,04:127-[23]曹海军中国共产党与国家建设:国家建设理论视角下的中国经验[J]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2010,06:5-[24]于海峰,曹海军,孙艳中国语境下非政府性教育中介组织研究[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CSSCI),2011,04:73-78+[25]曹海军,张毅统筹区域发展视域下的跨域治理:缘起、理论架构与模式比较[J]探索(CSSCI),2013,01:76-[26]曹海军,黄徐强城市政体论:理论阐释、评价与启示[J]学习与探索(CSSCI),2014,05:41-[27]张毅,曹海军超大型发展小国家治理悖沦——基于印度民主的反思[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CSSCI),2015,04:154-[28]曹海军,张毅转型期公共利益的实现路径选择[J]长白学刊,2002,05:15-[29]张毅,曹海军对立与统一:公共政策与公共利益的张力关系[J]行政与法,2002,12:19-[30]曹海军,张毅人才测评:人才价值链上的伯乐[J]人力资源,2002,06:13-[31]曹海军,张毅社会公正的经济、道德和政治之维——当代社会公正问题的三个研究路径[J]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2005,03:39-[32]曹海军文本与语境:罗尔斯正义理论研究[D]吉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33]张毅,曹海军国家角色与社会资本建构的双重效应[J]云南行政学院学报,2006,01:19-[34]曹海军试论国家能力建设的科学内涵[J]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06:46-[35]曹海军“构建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几个问题[J]行政与法,2006,11:29-[36]曹海军国际正义与全球治理的哲学思考——罗尔斯“万民法”思想评述[J]云南行政学院学报,2007,05:28-[37]曹海军中国未来改革之路:社会改革基础论[J]理论导刊,2008,04:8-[38]曹海军“美洲玻利瓦尔替代计划”:背景、倡议与基础[J]拉丁美洲研究,2010,03:14-19+[39]曹海军,邱兆亮机构编制管理法制化路径辨析[J]长白学刊,2012,03:59-[40]曹海军后发展视阈下的社会管理——抗争政治与国家构建的视角[J]中共天津市委党校学报,2012,04:45-49+[41]曹海军国家构建理论:范式转移与模式构建[J]云南行政学院学报,2013,01:29-[42]曹海军,霍伟桦国家构建与制度建设:转型国家的分析框架[J]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03:19-[43]曹海军,霍伟桦基于协作视角的城市群治理及其对中国的启示[J]城乡社会观察,2014,00:116-[44]曹海军,熊瑞涛城市治理视野下的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研究[J]天津行政学院学报,2016, [1]天津师范大学副教授、博士 曹海军中国资本应将东盟变成“中国制造模式”的延伸[N]第一财经日报,2011-10-25A[2]曹海军 黄徐强 天津师范大学政治与行政学院抗争政治:蒂利理解欧洲国家的线索[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2-05-04A[3]曹海军“美丽城市”由经济竞争力走向生态竞争力[J]南风窗,2013,25:[4]清华大学博士后财经评论人 曹海军移动通信转售业务改革需警惕两点[N]中国经济导报,2013-02-21B[5]清华大学博士后财经评论人曹海军转售业务试点中的欢呼与警惕[N]中国经济时报,2013-02-[6]曹海军 天津师范大学 政治文化与政治文明建设研究院 美国城市治理困境重重[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3-09-27B[7]天津师范大学政治与行政学院 曹海军 孙允铖回归马克思主义城市政治理论[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4-06-13B[8]天津师范大学政治与行政学院 曹海军 霍伟桦“京津冀”协同治理[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5-07-[9]天津师范大学政治与行政学院 曹海军 霍伟桦城市政治学与公共管理学研究述评[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5-11- [1]巴斯蒂安·扬茨,沃纳·詹恩,张敏,杨柳,曹海军劳动力市场管理中问责的变化:由集中式问责到共担式问责?[J]国际行政科学评论(中文版)2013(2):39-[2]玛丽琳·S格林德尔,王冬芳,张平平,曹海军以解决问题为导向的公共部门改革?对世界银行《2011-2020年公共部门管理方法》的评论[J]国际行政科学评论(中文版)2013(3):10-[3]萨索·帕戈努,吕文增,董乾坤,曹海军,翟校义,沈桂花分权化的善治过程中司法审查的作用:以多哥为例[J]国际行政科学评论(中文版)2013(3):153-[4]肖卫兵,李放,黄徐强,曹海军,王冬芳,张敏中国的信息公开改革:信息流分析[J]国际行政科学评论(中文版)2013(4):187-[5]帕西可·帕雷,弗兰克易斯·格里玛,丹尼斯·伯纳德,韩艳,张敏,曹海军当下属感受到管理者的支持时:对支持、信任、承诺和工作结果间关系的研究[J]国际行政科学评论(中文版)2013(4):85-[6]詹姆斯·道恩,理查德·考卫尔,亚历克斯·陈,凯伦·摩根,崔玲,曹海军,庞诗英格兰地方政府公众信任的决定因素:当选议员的道德操守有多重要?[J]国际行政科学评论(中文版)2013(4):6-[7]加文·德鲁里,孙春晖,张毅,曹海军行政科学,从过去到未来(经由环形路口)[J]国际行政科学评论(中文版)2014(1):1-[8]吉瑟林·龙多,袁沁茹,孙广厦,曹海军论现代化进程中组织认同的动力:对比利时某一行政机构的分析[J]国际行政科学评论(中文版)2014(1):100-[9]贾斯珀·艾休斯,埃里克·汉斯·林恩,埃里克·布劳恩,庞诗,曹海军,孙春晖区域营销与公民参与:将品牌推广作为处理政策制定中情感维度的策略?[J]国际行政科学评论(中文版)2014(1):137-[10]迈克尔·豪利特,克劳斯·H戈茨,孙彩红,曹海军,韩志明导论:公共行政与政策中的时间、时间性与时间图[J]国际行政科学评论(中文版)2015(1):1-[11]亚伊尔·扎尔曼诺维奇,李欣,王欣红,曹海军勿令车轮倒转:对公共行政身份的探寻[J]国际行政科学评论(中文版)2015(2):114- [1](英)布莱恩·巴里著;孙晓春,曹海军译正义诸理论[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英)安东尼·阿巴拉斯特著;曹海军等译西方自由主义的兴衰[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3](法)皮埃尔·莫内(PierreManent)著;曹海军译自由主义思想文化史[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4](英)约翰·格雷(JohnGray)著;曹海军,刘训练译自由主义[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5](美)达尔著;曹海军等译民主及其批评者[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6](法)哈列维著;曹海军等译哲学激进主义的兴起[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修订版2016年商务印书馆待出[7](英)布莱恩·巴利(BrianBarry)著;曹海军译社会正义论[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8](英)巴利,曹海军译社会正义论重印[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9](美)达尔著;曹海军,佟德志译民主及其批评者上[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0](美)罗伯特·A达尔著;曹海军,佟德志译民主及其批评者下[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修订版人民大学出版社待出[11](英)巴里著;孙晓春,曹海军译正义诸理论上[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2](英)巴里著;孙晓春,曹海军译正义诸理论下[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3](美)贝茨著;曹海军,唐吉洪译热带非洲的市场与国家农业政策的政治基础[M]长春: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14]埃莉·哈列维著;何怀宏丛书主编;曹海军,周晓,田玉才译哲学激进主义的兴起从苏格兰启蒙运动到功利主义套装上、下[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5] (美)亚历山大·加文 曹海军等译《规划博弈:从四座伟大城市理解城市规划》[M] 时代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北京时代华文书局[16]古典功利主义,译林出版社,2016待出 [1]曹海军编权利与功利之间[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常士訚,曹海军主编比较政治研究第1辑[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 [1]韩冬雪,曹海军著功利主义研究[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曹海军权利与功利之间[M][3]曹海军罗尔斯研究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4]曹海军当代中国政治发展问题研究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5]曹海军,李筠著社会管理的理论与实践[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6]《城市政治理论研究》(商务印书馆,2016待出)[7]《国外城市治理理论》(天津人民出版社,2016待出)

天津市委党校学报投稿经验分享

我是学射箭的,教练让我写一篇总结,因为我练得时间比较长,在队里算老生,所以要写出很多比如三年来是如何从队里的末尾到队里的主心骨,参加了各种比赛,去了很多地方,平时帮助教练处理各种事情,很感激教练的栽培(这个一定要写),要有鼓励新生的话等等,别的地方可以自我发挥,可以用别的作文套但是一定要合理而且不要直接就把原文搬到这里,最好400字以上,谢谢,要是好的话可以再加50分

很多的,专著,期刊,报纸,网络资料都可以使用。在图书馆里面按照中图分类法,D类的都是政治类的。但参考文献一般都要跟自己文章相关的。可以在国家图书馆网站上按照关键词检索,有好多的。

天津市委党校学报怎么样投稿

南大还是非常难发。我们专做CSSCI来源, 南大核心(CSSCI来源)、双核心(南大+北大)期刊推荐: 社科综合图书馆档案类:《求索》《城市发展研究》《新疆社会科学》《云南社会科学》《湖南社会科学》《甘肃社会科学》《山东社会科学》《江汉论坛》《学习与实践》《齐鲁学刊》《小说评论》《出版发行研究》《编辑之友》《人口学刊》《深圳大学学报》《东北师大学报》(哲社版)《民族艺术》《图书馆建设》《图书与情报》《图书馆》《艺术百家》等经济金融管理类:《世界经济》《统计与决策》《经济纵横》《管理现代化》《价格理论与实践》《财经科学》《经济问题探索》《财经问题研究》《金融论坛》《宏观经济管理》南大扩展(CSSCI扩展):《兰州学刊》《学术探索》《文艺评论》《高校图书馆工作》 《中华文化论坛》(北核+南扩)《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社版)《中共天津市委党校学报》(北核+南扩)《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北核+南扩)《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北核+c扩)《高校图书馆工作》《民族艺术研究》审稿快见刊快。需要速联

您好 这些都是 1、教学与研究 、国家行政学院学报 、马克思主义研究 、公共管理学报 、半月谈 、社会主义研究 、科学社会主义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 、中共中央党校学报 、北京行政学院学报 、中国党政干部论坛、中共党史研究 、理论与改革3、新视野 、云南行政学院学报 、理论探讨 、开放时代 、中共天津市委党校学报 、探索 、党的文献 、行政论坛4、求实 、瞭望 、上海行政学院学报 、毛泽东思想研究 、思想理论教育导刊 、华侨华人历史研究 、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5、江苏行政学院学报、经济学动态 、经济科学 、经济学家 、经济评论 、当代财经 、财经科学 、经济管理 、南开经济研究6、当代经济科学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当代经济研究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经济纵横 、现代财经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7、哲学社会科学版 、广东商学院学报 、经济学 、经济经纬 、经济问题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8、贵州财经学院学报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财贸经济 、商业经济与管理 、国际经贸探索 、国际商务 、商业研究 9、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国际经济合作 、价格理论与实践 、国际商务研究 、财贸研究 、世界贸易组织动态与研究10、对外经贸实务 、价格月刊 、商业时代大学图书馆学报 、情报学报 、图书情报工作 、图书馆论坛 、图书馆 、图书馆建设11、图书馆杂志 、图书情报知识 、情报理论与实践 、情报科学 、现代图书情报技术 、情报杂志 、情报资料工作12、图书馆理论与实践 、图书馆工作与研究 、教育科学 、教育理论与实践 、教师教育研究 、全球教育展望13、教育学报 、中国教育学刊 、外国教育研究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当代教育科学 、电化教育研究

恩,很难发表,审稿很严格

难发!

  • 索引序列
  • 天津市委党校学报投稿经验怎么写
  • 天津市委党校学报投稿经验
  • 天津市委党校学报投稿经验总结
  • 天津市委党校学报投稿经验分享
  • 天津市委党校学报怎么样投稿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