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期刊知识库 > 企业风险与风险管理论文

企业风险与风险管理论文

发布时间:

企业风险与风险管理论文

诗圣杜甫

摘要】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企业在壮大的过程中,逐渐面对了越来越多的风险,建立风险管理体系的重要性和紧迫性逐步突显出来。本文介绍了风险管理的理论与方法研究,并对风险管理的内涵及过程进行了阐述,指出建立风险管理体系将有助于提升企业风险管理水平,从而创造更好的经济效益。  【关键词】风险 风险管理 安全生产  一、引言  20世纪80年代中期,自改革开放、实行市场经济体制以来,国外各种介绍风险管理的理论与书籍被介绍到中国,风险管理的课程已经逐步在走进大学课堂。风险管理教学、研究和应用开始起步,企业经营领域的风险管理专著开始面世,在许多大型工程的建设过程中,也已开始应用风险分析的理论,风险管理研究已成为管理学科研究领域中重要的课题。  风险管理力求把风险导致的各种不利后果减少到最低程度,使之正好符合有关方在时间和质量方面的要求。一方面,风险管理能促进决策的科学化、合理化、减少决策的风险性;另一方面,风险管理的实施可以使生产活动中面临的风险损失降至最低。  目前我国大部分企业没有专门的人员或机构进行企业风险管理活动,每个人或部门往往只针对自己工作中的风险独立地采取一定对策,缺乏系统性、全局性。企业中的风险管理基本上是一种被动式管理;企业中风险管理活动往往是间断性的,缺乏系统、科学的风险管理理论方法指导。  构建企业风险管理体系,是在对相关信息采集的基础上,分析可能导致生产活动中出现风险的根源性因素,通过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发现企业各生产环节管理与运作过程中的潜在风险。充分重视企业风险管理,建立风险管理体系,并对风险分析的理论方法进行全面、深入、细致的研究,将对成功实现企业目标,达到资源的优化配置起到重要的理论指导作用。  二、风险管理的内涵  风险的含义风险和危险是不同的,风险包含着一种不确定性,每个结果的概率是可知或可以估计的,而危险则只意味着一种不好的预兆。因此,有时虽然有危险存在,但不一定要冒此风险,我们要想方设法去改变风险发生的条件,使之不发生,甚至带来转机。综上所述,可以这样定义的风险:风险就是活动或事件消极的,人们不希望的后果发生的潜在可能性。具体地说,风险一般应具备以下要素:(1)事件(不希望发生的变化);(2)事件发生具有不确定性;(3)风险的影响(后果);(4)风险的原因。  将风险表示为事件发生的概率及其后果的函数,即R=f(P,C) (1)  式中,R——风险,P-概率,C-后果。  风险和不确定性是我们很容易混淆的概念:不确定性是客观事物永远发展变化的客观特性,是产生风险的原因。虽然风险和不确定性这两个概念经常互相使用,但它们并不是一回事。不确定性仅仅考虑事件发生的肯定程度,而风险则要考虑事件发生后果的严重程度。  不确定性在某些特定的情况下并不完全是坏事,关键要看不确定性是在向着我们希望的方向发展,还是相反。再次说明,风险是针对不希望发生的事件而言的,它包括以下两个方面:(1)发生的可能性;(2)一旦发生,后果的严重程度。  由此知道,有两类事件的风险性质是没有争议的,一类事件是“高可能性,严重后果”,对这类事件可以立即判定属于高风险问题;另一类事件是“低可能性,轻微后果”,对这类事件我们可以立即判定属于低风险问题。有两类事件的风险等级的判定是容易引起争议的,它们是:(1)高可能性,轻微后果;(2)低可能性,严重后果。  这两类风险性质的判定与个人的主观判断有很大的关系,不同的人由于持有不同的立场、观点,以及所处的环境不同,会有不同甚至相反的判断。图中的后果严重程度如果逐步增大的话,人们在做出决定时会越犹豫,在这种情况下,对项目风险等级的判定会更加依赖个人的解释。这时,主管人员一方面要依靠不同领域的专家,另一方面也要做好准备,对判定风险问题作最后的决断。  风险管理的含义  风险管理涉及到各个行业,每个行业都有其自身的特点,企业风险管理是指生产过程中,风险管理部门对可能遇到的各种风险因素进行识别、分析、评估,以最低成本实现最大的安全保障的过程。  从表层上分析,风险管理就是对生产活动或行为中的风险进行管理,从深层上研究,风险管理是指主体通过风险识别、风险量化、风险评价等风险分析活动,对风险进行规划、控制、监督,从而增大应对威胁的机会,以成功地完成并实现总目标。风险管理的主体是管理人员,客体是生产活动中的风险或不确定性,大型、复杂的生产活动过程应设置专门的风险管理机构和相应的风险负责人。  风险管理是一个过程,由风险的识别、量化、评价、控制、监督等过程组成,通过计划、组织、指挥、控制等职能,综合运用各种科学方法来保证生产活动顺利完成;风险管理技术的选择要符合经济性原则,充分体现风险成本效益关系,不是技术越高越好,而是合理优化达到最佳,制定风险管理策略,科学规避风险;风险管理具有生命周期性,在实施过程的每一阶段,均应进行风险管理,应根据风险变化状况及时调整风险应对策略,实现全生命周期的动态风险管理。  三、风险管理过程及方法  风险管理过程包括风险规划、风险识别、风险评价、风险处理和风险监控几个阶段:  风险规划  风险规划,指决定如何着手进行风险管理活动的过程。风险规划确定一套完整全面有机配合、协调一致的策略和方法并将风险其形成文件的过程,这套策略和方法用于识别和跟踪风险区;拟定风险缓解方案;进行持续的风险评估,从而确定风险变化情况并配置充足的资源。在进行风险规划时,主要考虑的因素有:风险管理策略、预定义角色和指责、各项风险容忍度、工作分解结构、风险管理指标体系。  规划开始时,我们要制定风险管理策略并形成文件。早期的工作是:确定目的和目标;明确具体区域的职责;明确需要补充的技术专业,规定评估过程和需要考虑的区域;规定选择处理方案的程序;规定评级图;确定报告和文档需求,规定报告要求和监控衡量标准。如有可能,还要明确如何评价潜在资源的能力。  风险规划过程的运行机制是为风险管理过程提供方法、技巧、工具或其他手段、定量的目标、应对策略、选择标准和风险数据库。其中,定量的目标表示了量化的目标;应对策略有助于确定应对风险的可选择方式;选择标准指在风险规划过程中制定策略;风险数据库包含历史风险信息和风险行动计划等。  风险管理计划在风险规划中起控制作用。风险管理计划要说明如何把风险分析和管理步骤应用到项目之中。该文件详细的说明风险识别、风险评估、风险处理和风险监控的所有方面。风险管理计划还要说明项目整体评价的风险的基准是什么,应当使用什么样的方法以及如何参照这些风险评价基准对项目整体进行评价。  风险识别  风险识别是风险管理的第一步,即识别实施过程中可能遇到(面临的、潜在的)的所有风险源和风险因素,对它们的特性进行判断、归类,并鉴定风险性质。风险识别的目的是减少的结构不确定性。亦即发现引起风险的主要因素,并对其影响后果做出定性的估计。该步骤需要明确两个问题:明确风险来自何方(确定风险源),并对风险事项进行分类;对风险源进行初步量化。  风险的识别是风险管理的基础,应是一项持续性、反复作业的过程和工作。因为风险具有可变性、不确定性,任何条件和环境的变化都可能会改变原有风险的性质并产生新的风险。对风险的识别不仅要通过感性认识和经验进行判断,更重要的是必须依靠对各种客观统计资料和风险记录进行分析、归纳和整理,从而发现各种风险的特征及规律。常用的风险识别方法有:专家调查法(头脑风暴法、德尔菲法、访谈法、问卷调查法)、情景分析法、故障树分析法等。  我们简单介绍一下目前应用广泛的故障树方法。故障树方法简称FTA,是用于大型复杂系统可靠性和安全性分析的一个有力工具。利用FTA来分析一个系统时,我们关心的是找出造成某个不希望的事件(顶端事件)发生的各种可能原因,FTA使用演绎的方法找出使顶端事件发生的可能的次级事件,反映了各次级事件引起顶端事件发生的逻辑关系,这种关系用图形表示出来就像一颗以顶端事件为根的倒长着的树,故障树因此得名。  风险分析和评价  风险分析和评价是在对风险进行识别的基础上,对识别出的风险采用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估计风险发生的概率、风险范围、风险严重程度(大小)、变化幅度、分布情况、持续时间和频度,从而找到影响安全的主要风险源和关键风险因素,确定风险区域、风险排序和可接受的风险基准。在分析和评价风险时,既要考虑风险所致损失的大小,又要考虑风险发生的概率,由此衡量风险的严重性。  风险分析和评价的目的是将各种数据转化成可为决策者提供决策支持的信息,进而对各风险事件后果进行评价,并确定其严重程度排序。在确定风险评价准则和风险决策准则后,可从决策角度评定风险的影响,计算出风险对决策准则影响的度量,由此确定可否接受风险,或者选择控制风险的方法,降低或转移风险。在分析和评价风险损失的严重性时应注意风险损失的相对性,即在分析和评估风险损失时,不仅要正确估计损失的绝对量,而且要估计组织对可能发生的损失的承受力。在确定损失严重性的过程中,必须考虑每一风险事件和所有风险事件可能产生的所有类型的损失及其对主体的综合影响,既要考虑直接损失、有形损失,也要考虑间接损失、无形损失。风险影响与损失发生的时间、持续时间、频度密切相关,这些因素对安全生产的影响至关重要。  风险分析和评价的方法主要有:专家打分法、蒙特卡罗模拟法、概率分布的叠加模型(CIMM模型)、随机网络法、风险影响图分析法、风险当量法等。  风险处理  风险处理就是对风险提出处置意见和办法。通过对风险识别、估计和评价,把风险发生的概率、损失严重程度以及其他因素综合起来考虑,就可得出发生各种风险的可能性及其危害程度,再与公认的安全指标相比较,就可确定的危险等级,从而决定采取什么样的措施以及控制措施应采取到什么程度。有效处理风险,可以从改变风险后果的性质、风险发生的概率或风险后果大小三个方面提出多种策略。  风险监控  风险监控就是通过对风险识别、估计、评价、处理全过程的监视和控制,从而保证风险管理能达到预期的目标。监控风险实际上是监控生产活动的进展和环境,即情况的变化,其目的是:核对风险管理策略和措施的实际效果是否与预见的相同;寻找机会改善和细化风险控制计划,获取反馈信息,以便将来的决策更符合实际。在风险监控过程中,及时发现那些新出现的以及预先制定的策略或措施不见效或性质随着时间的推延而发生变化的风险,然后及时反馈,并根据对生产活动的影响程度,重新进行风险识别、估计、评价和处理,同时还应对每一风险事件制定成败标准和判据。  风险监控还没有一套公认的技术可供使用,由于风险具有复杂性、变动性、突发性、超前性等特点,风险监控应该围绕风险的基本问题,制定科学的风险监控标准,采用系统的管理方法,建立有效的风险预警系统,做好应急计划,实施高效的风险监控。  风险监控应是一个连续的过程,它的任务是根据整个(风险)管理过程规定的衡量标准,全面跟踪并评价风险处理活动的执行情况。有效的风险监控工作可以指出风险处理活动有无不正常之处,哪些风险正在成为实际问题,掌握了这些情况,管理部门就有充裕的时间采取纠正措施。同时,建立一套管理指标体系,使之能以明确易懂的形式提供准确、及时而关系密切的风险信息,是进行风险监控的关键所在。  风险监控的主要方法有:审核检查法、监视单、风险报告等。  四、总结  风险管理是一个全寿命的动态过程,与管理的四个阶段,即启动、规划、实施和结束阶段密切结合,渗透在寿命周期的全过程之中。在企业有效开展风险管理能够促进各单位决策的科学化、合理化,减少决策的风险性,能为企业提供安全的经营环境,能够保障企业经营目标的顺利实现,能够促进企业经营效益的提高。无论从理论还是从实践的角度来说,大胆创新、探索性地恰当运用风险管理的理论与方法,已成为关注的一个热点,对于提升企业管理水平、加强安全保障、创造更好的经济效益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符志明:航天风险管理[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  [2]符志民著:研发项目开发风险种类和风险事件[M]管理与改革,2002  [3]严 武:风险统计与决策分析[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1996

现代企业财务风险的防范和控制 作者:王保林 文章来源:郑州经济管理干部学院 郑州经济管理干部学院财务会计系 451191 摘要:随着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财务风险对企业生存发展的影响也愈来愈大,现代企业必须充分了解财务风险的成因,建立完善风险控制机制,防范和化解企业发展中的各种财务风险,确保企业向着合理、科学、健康的方向发展。 关键词:财务风险;财务管理;风险防范 财务风险是指由于多种因素的作用,使企业不能实现预期财务收益,从而产生损失的可能性。财务风险是现代企业面对市场竞争的必然产物,它的存在会对企业生产经营产生重大影响。因此,如何客观地分析和认识财务风险,采取各种措施控制和避免财务风险的发生,对现代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现代企业财务风险的成因分析 1.企业财务管理宏观环境复杂多变 财务管理的宏观环境包括经济环境、法律环境、市场环境、社会文化环境、资源环境等因素。这些因素存在于企业之外,但对企业财务管理产生重大的影响。宏观环境的变化对企业来说,是难以准确预见和无法改变的,它可能为企业带来某种机会,也可能使企业面临某种威胁。这就要求企业财务管理系统必须适应复杂多变的外部环境,否则就会产生财务风险。但目前我国许多企业的财务管理系统,由于机构设置不尽合理,管理人员素质不高,财务管理规章制度不够健全,管理基础工作不够完善等原因,导致企业财务管理系统缺乏对外部环境变化的适应能力和应变能力。 2.企业财务管理人员的风险意识不强 市场经济条件下,只要有财务活动,就必然存在着财务风险,不管是筹资活动、投资活动,还是资金回收、利益分配等活动,都存在着风险。但在现实工作中,许多企业的财务管理人员及企业经营者对财务风险缺乏足够了解,风险防范意识不强,不能从根本上把握风险的本质,认为只要管好用好资金,就不会产生财务风险。由于风险意识淡薄,我国大部分企业还未建立财务风险预测、预警、防范和控制系统,致使财务风险时有发生。 3.财务决策缺乏科学性和预见性 目前,我国企业的财务决策普遍存在着经验决策和主观决策现象,缺乏科学性和预见性,决策失误经常发生,从而产生财务风险。例如,在固定资产投资决策中,由于对投资项目的可行性缺乏周密系统的分析和研究,加之经济信息不全面、不真实以及决策者决策能力低下等原因,导致投资决策失误发生,使投资不能获得预期的收益,给企业带来巨大的财务风险。在对外投资中,由于对投资主体、投资项目和合作伙伴缺乏足够的了解和分析,或投资项目的相关政策、经营环境以及合作伙伴等情况发生重大变化,都有可能导致财务风险的产生,给企业带来损失。 4.企业内部管理不善、财务关系混乱 企业内部管理不善及财务关系混乱也是企业产生财务风险的重要原因。首先,企业资金结构不合理,资产负债比率过高,导致企业财务负担沉重,偿付能力严重不足,由此产生财务风险。其次,企业存货库存结构不合理,存货周转率不高。目前我国企业的流动资产中,存货所占比重相对较大,一方面占用了企业大量资金,另一方面支付大量的保管费用,导致企业费用上升,利润下降。对长期库存,企业还要承担市价下跌所产生的存货跌价损失及保管不善造成的损失,由此产生财务风险。再次,企业赊销比重大,应收账款缺乏控制,所占比重过高。由于市场竞争激烈,一些企业为了增加销量,扩大市场占有率,大量采用赊销方式销售产品,应收账款大量增加。同时,在赊销过程中,由于对客户的信用等级了解欠缺,缺乏控制,盲目赊销,造成应收账款失控,大量比例的应收账款长期无法收回,直至成为坏账,给企业带来巨大的财务风险。最后,企业内部关系混乱。企业内部各部门之间及企业与上级企业之间,在资金管理及使用、利益分配等方面存在权责不明、管理混乱的现象,造成资金使用效率低下,资金流失严重,资金的安全性、完整性无法得到保证。 二、现代企业财务风险的防范和控制 1.完善财务管理系统,以适应不断变化的财务管理环境 财务管理的宏观环境虽然客观存在于企业之外,企业无法对其施加影响或加以控制,但并不意味着企业面对环境变化就无能为力。首先,企业应对不断变化的财务管理宏观环境认真分析,把握其变化趋势及规律,并制定多种应变措施,适时调整财务管理政策,改变财务管理方法,从而提高企业对财务管理环境变化的适应能力和应变能力,以此降低和规避因环境变化给企业带来的财务风险。其次,面对不断变化的财务管理环境,财务管理体系应与时俱进,不断更新、完善。企业应设置合理、高效的财务管理机构,配备高素质的财务管理人员,健全财务管理规章制度,强化财务管理的各项基础工作,使企业财务管理系统高效运行,以防范因财务管理系统不适应环境变化而产生的财务风险。 2.强化财务风险防范意识,树立正确的财务风险观念 在市场经济的激烈竞争中,树立风险意识,勇于承担并善于分散风险是现代企业成功的关键。因此,现代企业必须树立正确的财务风险观念,遵守风险收益均衡的原则,不能只顾收益而不考虑发生损失的可能性。企业各部门、各人员,特别是企业的决策管理部门和财务管理人员必须增强风险防范意识,将风险防范意识渗透于财务管理工作的各个环节。财务管理人员要掌握扎实的财会专业知识,具备财务信息的收集、整理和分析能力;要具有对财务风险的敏感的、准确的职业判断能力,及时、准确地估计和发现潜在的财务风险,并能对具体环境下的风险作出判断和提出解决方案。 3.提高财务决策的科学化水平 财务决策的正确与否直接关系到财务管理工作的成败,在决策过程中,应充分考虑影响决策的各种因素,采用定量计算及分析方法,并运用科学的决策模型进行决策。如在筹资决策中,企业应根据生产经营情况合理预测资金需要量,然后通过对资金成本的计算分析及各种筹资方式的风险分析,选择正确的筹资方式,确定合理的资金结构,并在此基础上做出正确的筹资决策,以降低筹资成本,减少财务风险。在投资决策中,企业要坚持以效益为中心的投资原则,统一使用资金,使资金投向配置更合理,既要避免过分分散又要避免过分集中。同时通过投资回收期、投资报酬率、净现值及内部报酬率等指标对投资项目进行综合分析评价,从而避免财务决策失误所带来的财务风险。 4.加强企业内部管理,理顺企业内部财务关系 加强企业内部管理,调整资金及资产结构,减少和降低不合理的资金占用,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和周转速度。要合理确定债务资金与自有资金、短期资金与长期资金的比例关系,并随着企业生产的变化而变化,始终处于一种动态的管理过程中。要加强应收账款的风险防范与控制,建立一套科学、系统的应收账款体系,注重评估客户的财务状况和资信状况,谨慎签订合同,定期分析账龄,紧密跟踪应收账款的还款情况,合理制定收款政策,控制风险,减少坏账损失。对于存货,在保证生产和销售顺利进行的同时使存货总成本达到最低水平。在实际工作中,可以调查、总结已有的经验,运用存货管理中的最佳订货批量模型来确定存货量,以减少损失。同时,要理顺企业内部财务关系,做到责、权、利相统一,明确各部门在企业财务管理中的地位、作用及应承担的职责,并赋予相应的权力,真正做到权责分明,各负其责,使企业内部各种财务关系清晰明了,减少企业因管理不善而造成的财务风险。 5.合理利用防范风险的技术方法 现代企业可以利用多种方法来防范和规避财务风险,具体包括:(1)分散法。即通过企业之间联营、多种经营及对外投资多元化等方式分散财务风险。对于风险较大的投资项目,企业可以与其它企业共同投资,以实现收益共享、风险共担,避免企业独家承担投资而产生的财务风险。在多种经营方式下,某些产品因滞销而产生的损失,会被其他产品带来的收益所抵消,从而可避免单一经营产生的无法实现预期收益的风险。(2)回避法。即企业在选择理财方式时,应综合评价各种方案可能产生的财务风险,在保证财务管理目标的前提下,选择风险较小的方案,以达到回避财务风险的目的。一般来讲,长期投资的风险大于短期投资风险,股权投资风险大于债权投资风险,所以,企业选择投资方式时,尽可能采用风险低的债权投资和短期投资。 (3)转移法。企业在遵循合法、合理、公平、公正原则的基础上,可以采取措施转嫁风险。它包括保险转移和非保险转移。保险转移是指企业通过购买财务保险将财产损失的风险转移给保险公司承担;非保险转移是将某种特定风险转移给专门机构或部门。如对企业闲置的资产,采用出租或立即售出的处理方式,将资产损失的风险转移给承租方或购买方。(4)降低法。即企业面对客观存在的财务风险,努力采取措施降低财务风险的方法。如企业可在保证资金需要的前提下,适当降低负债资金占全部资金的比重。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可以通过提高产品质量、改进产品设计、开发新产品及开拓新市场等手段,降低因产品滞销、市场占有率下降而产生的不能实现预期收益的财务风险。另外,也可以按照稳健原则建立风险基金,以此降低风险损失对企业正常生产经营的影响。 6.建立有效的财务风险防范机制 企业应立足于市场,建立有效的风险防范和规避机制。首先,要建立完善的风险防范体系,健全财务风险管理机制,要抓好企业内控制度建设,明确企业财务风险监管职责,落实好分级负责制,建立经营者风险决策的激励与约束制度,以健全的奖惩体系为前提,鼓励经营者在公平竞争中进行经营管理活动并享受风险经营的收益,同时,要确保经营者能够担负起风险责任,承担风险损失。其次,企业要建立实时、全面、动态的财务预警系统,对企业在经营管理活动中的潜在风险进行实时监控。财务预警系统贯穿于企业经营活动的全过程,以企业的财务报表、经营计划及其他相关的财务资料为依据,利用财会、金融、企业管理、市场营销等理论,采用比例分析、数学模型等方法,对财务管理实施全过程监控,一旦发现某种异常征兆及时采取应变措施,以避免和减少风险损失。 参考文献 [1] 高延芹 浅析企业财务风险及其控制 聊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4期 [2] 丁元纯 加强财务风险管理健全财务风险防范机制 对外经贸财会2006年02期 [3] 陈文俊 企业内部财务风险透视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4期 [4] 刘广生 加强企业财务风险防范的对策探讨 财务与会计2004年01期

企业风险管理论文

浅析企业财务风险的控制论文所写的内容,会帮助你安排的好

现代企业财务风险的防范和控制 作者:王保林 文章来源:郑州经济管理干部学院 郑州经济管理干部学院财务会计系 451191 摘要:随着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财务风险对企业生存发展的影响也愈来愈大,现代企业必须充分了解财务风险的成因,建立完善风险控制机制,防范和化解企业发展中的各种财务风险,确保企业向着合理、科学、健康的方向发展。 关键词:财务风险;财务管理;风险防范 财务风险是指由于多种因素的作用,使企业不能实现预期财务收益,从而产生损失的可能性。财务风险是现代企业面对市场竞争的必然产物,它的存在会对企业生产经营产生重大影响。因此,如何客观地分析和认识财务风险,采取各种措施控制和避免财务风险的发生,对现代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现代企业财务风险的成因分析 1.企业财务管理宏观环境复杂多变 财务管理的宏观环境包括经济环境、法律环境、市场环境、社会文化环境、资源环境等因素。这些因素存在于企业之外,但对企业财务管理产生重大的影响。宏观环境的变化对企业来说,是难以准确预见和无法改变的,它可能为企业带来某种机会,也可能使企业面临某种威胁。这就要求企业财务管理系统必须适应复杂多变的外部环境,否则就会产生财务风险。但目前我国许多企业的财务管理系统,由于机构设置不尽合理,管理人员素质不高,财务管理规章制度不够健全,管理基础工作不够完善等原因,导致企业财务管理系统缺乏对外部环境变化的适应能力和应变能力。 2.企业财务管理人员的风险意识不强 市场经济条件下,只要有财务活动,就必然存在着财务风险,不管是筹资活动、投资活动,还是资金回收、利益分配等活动,都存在着风险。但在现实工作中,许多企业的财务管理人员及企业经营者对财务风险缺乏足够了解,风险防范意识不强,不能从根本上把握风险的本质,认为只要管好用好资金,就不会产生财务风险。由于风险意识淡薄,我国大部分企业还未建立财务风险预测、预警、防范和控制系统,致使财务风险时有发生。 3.财务决策缺乏科学性和预见性 目前,我国企业的财务决策普遍存在着经验决策和主观决策现象,缺乏科学性和预见性,决策失误经常发生,从而产生财务风险。例如,在固定资产投资决策中,由于对投资项目的可行性缺乏周密系统的分析和研究,加之经济信息不全面、不真实以及决策者决策能力低下等原因,导致投资决策失误发生,使投资不能获得预期的收益,给企业带来巨大的财务风险。在对外投资中,由于对投资主体、投资项目和合作伙伴缺乏足够的了解和分析,或投资项目的相关政策、经营环境以及合作伙伴等情况发生重大变化,都有可能导致财务风险的产生,给企业带来损失。 4.企业内部管理不善、财务关系混乱 企业内部管理不善及财务关系混乱也是企业产生财务风险的重要原因。首先,企业资金结构不合理,资产负债比率过高,导致企业财务负担沉重,偿付能力严重不足,由此产生财务风险。其次,企业存货库存结构不合理,存货周转率不高。目前我国企业的流动资产中,存货所占比重相对较大,一方面占用了企业大量资金,另一方面支付大量的保管费用,导致企业费用上升,利润下降。对长期库存,企业还要承担市价下跌所产生的存货跌价损失及保管不善造成的损失,由此产生财务风险。再次,企业赊销比重大,应收账款缺乏控制,所占比重过高。由于市场竞争激烈,一些企业为了增加销量,扩大市场占有率,大量采用赊销方式销售产品,应收账款大量增加。同时,在赊销过程中,由于对客户的信用等级了解欠缺,缺乏控制,盲目赊销,造成应收账款失控,大量比例的应收账款长期无法收回,直至成为坏账,给企业带来巨大的财务风险。最后,企业内部关系混乱。企业内部各部门之间及企业与上级企业之间,在资金管理及使用、利益分配等方面存在权责不明、管理混乱的现象,造成资金使用效率低下,资金流失严重,资金的安全性、完整性无法得到保证。 二、现代企业财务风险的防范和控制 1.完善财务管理系统,以适应不断变化的财务管理环境 财务管理的宏观环境虽然客观存在于企业之外,企业无法对其施加影响或加以控制,但并不意味着企业面对环境变化就无能为力。首先,企业应对不断变化的财务管理宏观环境认真分析,把握其变化趋势及规律,并制定多种应变措施,适时调整财务管理政策,改变财务管理方法,从而提高企业对财务管理环境变化的适应能力和应变能力,以此降低和规避因环境变化给企业带来的财务风险。其次,面对不断变化的财务管理环境,财务管理体系应与时俱进,不断更新、完善。企业应设置合理、高效的财务管理机构,配备高素质的财务管理人员,健全财务管理规章制度,强化财务管理的各项基础工作,使企业财务管理系统高效运行,以防范因财务管理系统不适应环境变化而产生的财务风险。 2.强化财务风险防范意识,树立正确的财务风险观念 在市场经济的激烈竞争中,树立风险意识,勇于承担并善于分散风险是现代企业成功的关键。因此,现代企业必须树立正确的财务风险观念,遵守风险收益均衡的原则,不能只顾收益而不考虑发生损失的可能性。企业各部门、各人员,特别是企业的决策管理部门和财务管理人员必须增强风险防范意识,将风险防范意识渗透于财务管理工作的各个环节。财务管理人员要掌握扎实的财会专业知识,具备财务信息的收集、整理和分析能力;要具有对财务风险的敏感的、准确的职业判断能力,及时、准确地估计和发现潜在的财务风险,并能对具体环境下的风险作出判断和提出解决方案。 3.提高财务决策的科学化水平 财务决策的正确与否直接关系到财务管理工作的成败,在决策过程中,应充分考虑影响决策的各种因素,采用定量计算及分析方法,并运用科学的决策模型进行决策。如在筹资决策中,企业应根据生产经营情况合理预测资金需要量,然后通过对资金成本的计算分析及各种筹资方式的风险分析,选择正确的筹资方式,确定合理的资金结构,并在此基础上做出正确的筹资决策,以降低筹资成本,减少财务风险。在投资决策中,企业要坚持以效益为中心的投资原则,统一使用资金,使资金投向配置更合理,既要避免过分分散又要避免过分集中。同时通过投资回收期、投资报酬率、净现值及内部报酬率等指标对投资项目进行综合分析评价,从而避免财务决策失误所带来的财务风险。 4.加强企业内部管理,理顺企业内部财务关系 加强企业内部管理,调整资金及资产结构,减少和降低不合理的资金占用,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和周转速度。要合理确定债务资金与自有资金、短期资金与长期资金的比例关系,并随着企业生产的变化而变化,始终处于一种动态的管理过程中。要加强应收账款的风险防范与控制,建立一套科学、系统的应收账款体系,注重评估客户的财务状况和资信状况,谨慎签订合同,定期分析账龄,紧密跟踪应收账款的还款情况,合理制定收款政策,控制风险,减少坏账损失。对于存货,在保证生产和销售顺利进行的同时使存货总成本达到最低水平。在实际工作中,可以调查、总结已有的经验,运用存货管理中的最佳订货批量模型来确定存货量,以减少损失。同时,要理顺企业内部财务关系,做到责、权、利相统一,明确各部门在企业财务管理中的地位、作用及应承担的职责,并赋予相应的权力,真正做到权责分明,各负其责,使企业内部各种财务关系清晰明了,减少企业因管理不善而造成的财务风险。 5.合理利用防范风险的技术方法 现代企业可以利用多种方法来防范和规避财务风险,具体包括:(1)分散法。即通过企业之间联营、多种经营及对外投资多元化等方式分散财务风险。对于风险较大的投资项目,企业可以与其它企业共同投资,以实现收益共享、风险共担,避免企业独家承担投资而产生的财务风险。在多种经营方式下,某些产品因滞销而产生的损失,会被其他产品带来的收益所抵消,从而可避免单一经营产生的无法实现预期收益的风险。(2)回避法。即企业在选择理财方式时,应综合评价各种方案可能产生的财务风险,在保证财务管理目标的前提下,选择风险较小的方案,以达到回避财务风险的目的。一般来讲,长期投资的风险大于短期投资风险,股权投资风险大于债权投资风险,所以,企业选择投资方式时,尽可能采用风险低的债权投资和短期投资。 (3)转移法。企业在遵循合法、合理、公平、公正原则的基础上,可以采取措施转嫁风险。它包括保险转移和非保险转移。保险转移是指企业通过购买财务保险将财产损失的风险转移给保险公司承担;非保险转移是将某种特定风险转移给专门机构或部门。如对企业闲置的资产,采用出租或立即售出的处理方式,将资产损失的风险转移给承租方或购买方。(4)降低法。即企业面对客观存在的财务风险,努力采取措施降低财务风险的方法。如企业可在保证资金需要的前提下,适当降低负债资金占全部资金的比重。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可以通过提高产品质量、改进产品设计、开发新产品及开拓新市场等手段,降低因产品滞销、市场占有率下降而产生的不能实现预期收益的财务风险。另外,也可以按照稳健原则建立风险基金,以此降低风险损失对企业正常生产经营的影响。 6.建立有效的财务风险防范机制 企业应立足于市场,建立有效的风险防范和规避机制。首先,要建立完善的风险防范体系,健全财务风险管理机制,要抓好企业内控制度建设,明确企业财务风险监管职责,落实好分级负责制,建立经营者风险决策的激励与约束制度,以健全的奖惩体系为前提,鼓励经营者在公平竞争中进行经营管理活动并享受风险经营的收益,同时,要确保经营者能够担负起风险责任,承担风险损失。其次,企业要建立实时、全面、动态的财务预警系统,对企业在经营管理活动中的潜在风险进行实时监控。财务预警系统贯穿于企业经营活动的全过程,以企业的财务报表、经营计划及其他相关的财务资料为依据,利用财会、金融、企业管理、市场营销等理论,采用比例分析、数学模型等方法,对财务管理实施全过程监控,一旦发现某种异常征兆及时采取应变措施,以避免和减少风险损失。 参考文献 [1] 高延芹 浅析企业财务风险及其控制 聊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4期 [2] 丁元纯 加强财务风险管理健全财务风险防范机制 对外经贸财会2006年02期 [3] 陈文俊 企业内部财务风险透视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4期 [4] 刘广生 加强企业财务风险防范的对策探讨 财务与会计2004年01期

企业战略与风险管理论文

摘要】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企业在壮大的过程中,逐渐面对了越来越多的风险,建立风险管理体系的重要性和紧迫性逐步突显出来。本文介绍了风险管理的理论与方法研究,并对风险管理的内涵及过程进行了阐述,指出建立风险管理体系将有助于提升企业风险管理水平,从而创造更好的经济效益。  【关键词】风险 风险管理 安全生产  一、引言  20世纪80年代中期,自改革开放、实行市场经济体制以来,国外各种介绍风险管理的理论与书籍被介绍到中国,风险管理的课程已经逐步在走进大学课堂。风险管理教学、研究和应用开始起步,企业经营领域的风险管理专著开始面世,在许多大型工程的建设过程中,也已开始应用风险分析的理论,风险管理研究已成为管理学科研究领域中重要的课题。  风险管理力求把风险导致的各种不利后果减少到最低程度,使之正好符合有关方在时间和质量方面的要求。一方面,风险管理能促进决策的科学化、合理化、减少决策的风险性;另一方面,风险管理的实施可以使生产活动中面临的风险损失降至最低。  目前我国大部分企业没有专门的人员或机构进行企业风险管理活动,每个人或部门往往只针对自己工作中的风险独立地采取一定对策,缺乏系统性、全局性。企业中的风险管理基本上是一种被动式管理;企业中风险管理活动往往是间断性的,缺乏系统、科学的风险管理理论方法指导。  构建企业风险管理体系,是在对相关信息采集的基础上,分析可能导致生产活动中出现风险的根源性因素,通过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发现企业各生产环节管理与运作过程中的潜在风险。充分重视企业风险管理,建立风险管理体系,并对风险分析的理论方法进行全面、深入、细致的研究,将对成功实现企业目标,达到资源的优化配置起到重要的理论指导作用。  二、风险管理的内涵  风险的含义风险和危险是不同的,风险包含着一种不确定性,每个结果的概率是可知或可以估计的,而危险则只意味着一种不好的预兆。因此,有时虽然有危险存在,但不一定要冒此风险,我们要想方设法去改变风险发生的条件,使之不发生,甚至带来转机。综上所述,可以这样定义的风险:风险就是活动或事件消极的,人们不希望的后果发生的潜在可能性。具体地说,风险一般应具备以下要素:(1)事件(不希望发生的变化);(2)事件发生具有不确定性;(3)风险的影响(后果);(4)风险的原因。  将风险表示为事件发生的概率及其后果的函数,即R=f(P,C) (1)  式中,R——风险,P-概率,C-后果。  风险和不确定性是我们很容易混淆的概念:不确定性是客观事物永远发展变化的客观特性,是产生风险的原因。虽然风险和不确定性这两个概念经常互相使用,但它们并不是一回事。不确定性仅仅考虑事件发生的肯定程度,而风险则要考虑事件发生后果的严重程度。  不确定性在某些特定的情况下并不完全是坏事,关键要看不确定性是在向着我们希望的方向发展,还是相反。再次说明,风险是针对不希望发生的事件而言的,它包括以下两个方面:(1)发生的可能性;(2)一旦发生,后果的严重程度。  由此知道,有两类事件的风险性质是没有争议的,一类事件是“高可能性,严重后果”,对这类事件可以立即判定属于高风险问题;另一类事件是“低可能性,轻微后果”,对这类事件我们可以立即判定属于低风险问题。有两类事件的风险等级的判定是容易引起争议的,它们是:(1)高可能性,轻微后果;(2)低可能性,严重后果。  这两类风险性质的判定与个人的主观判断有很大的关系,不同的人由于持有不同的立场、观点,以及所处的环境不同,会有不同甚至相反的判断。图中的后果严重程度如果逐步增大的话,人们在做出决定时会越犹豫,在这种情况下,对项目风险等级的判定会更加依赖个人的解释。这时,主管人员一方面要依靠不同领域的专家,另一方面也要做好准备,对判定风险问题作最后的决断。  风险管理的含义  风险管理涉及到各个行业,每个行业都有其自身的特点,企业风险管理是指生产过程中,风险管理部门对可能遇到的各种风险因素进行识别、分析、评估,以最低成本实现最大的安全保障的过程。  从表层上分析,风险管理就是对生产活动或行为中的风险进行管理,从深层上研究,风险管理是指主体通过风险识别、风险量化、风险评价等风险分析活动,对风险进行规划、控制、监督,从而增大应对威胁的机会,以成功地完成并实现总目标。风险管理的主体是管理人员,客体是生产活动中的风险或不确定性,大型、复杂的生产活动过程应设置专门的风险管理机构和相应的风险负责人。  风险管理是一个过程,由风险的识别、量化、评价、控制、监督等过程组成,通过计划、组织、指挥、控制等职能,综合运用各种科学方法来保证生产活动顺利完成;风险管理技术的选择要符合经济性原则,充分体现风险成本效益关系,不是技术越高越好,而是合理优化达到最佳,制定风险管理策略,科学规避风险;风险管理具有生命周期性,在实施过程的每一阶段,均应进行风险管理,应根据风险变化状况及时调整风险应对策略,实现全生命周期的动态风险管理。  三、风险管理过程及方法  风险管理过程包括风险规划、风险识别、风险评价、风险处理和风险监控几个阶段:  风险规划  风险规划,指决定如何着手进行风险管理活动的过程。风险规划确定一套完整全面有机配合、协调一致的策略和方法并将风险其形成文件的过程,这套策略和方法用于识别和跟踪风险区;拟定风险缓解方案;进行持续的风险评估,从而确定风险变化情况并配置充足的资源。在进行风险规划时,主要考虑的因素有:风险管理策略、预定义角色和指责、各项风险容忍度、工作分解结构、风险管理指标体系。  规划开始时,我们要制定风险管理策略并形成文件。早期的工作是:确定目的和目标;明确具体区域的职责;明确需要补充的技术专业,规定评估过程和需要考虑的区域;规定选择处理方案的程序;规定评级图;确定报告和文档需求,规定报告要求和监控衡量标准。如有可能,还要明确如何评价潜在资源的能力。  风险规划过程的运行机制是为风险管理过程提供方法、技巧、工具或其他手段、定量的目标、应对策略、选择标准和风险数据库。其中,定量的目标表示了量化的目标;应对策略有助于确定应对风险的可选择方式;选择标准指在风险规划过程中制定策略;风险数据库包含历史风险信息和风险行动计划等。  风险管理计划在风险规划中起控制作用。风险管理计划要说明如何把风险分析和管理步骤应用到项目之中。该文件详细的说明风险识别、风险评估、风险处理和风险监控的所有方面。风险管理计划还要说明项目整体评价的风险的基准是什么,应当使用什么样的方法以及如何参照这些风险评价基准对项目整体进行评价。  风险识别  风险识别是风险管理的第一步,即识别实施过程中可能遇到(面临的、潜在的)的所有风险源和风险因素,对它们的特性进行判断、归类,并鉴定风险性质。风险识别的目的是减少的结构不确定性。亦即发现引起风险的主要因素,并对其影响后果做出定性的估计。该步骤需要明确两个问题:明确风险来自何方(确定风险源),并对风险事项进行分类;对风险源进行初步量化。  风险的识别是风险管理的基础,应是一项持续性、反复作业的过程和工作。因为风险具有可变性、不确定性,任何条件和环境的变化都可能会改变原有风险的性质并产生新的风险。对风险的识别不仅要通过感性认识和经验进行判断,更重要的是必须依靠对各种客观统计资料和风险记录进行分析、归纳和整理,从而发现各种风险的特征及规律。常用的风险识别方法有:专家调查法(头脑风暴法、德尔菲法、访谈法、问卷调查法)、情景分析法、故障树分析法等。  我们简单介绍一下目前应用广泛的故障树方法。故障树方法简称FTA,是用于大型复杂系统可靠性和安全性分析的一个有力工具。利用FTA来分析一个系统时,我们关心的是找出造成某个不希望的事件(顶端事件)发生的各种可能原因,FTA使用演绎的方法找出使顶端事件发生的可能的次级事件,反映了各次级事件引起顶端事件发生的逻辑关系,这种关系用图形表示出来就像一颗以顶端事件为根的倒长着的树,故障树因此得名。  风险分析和评价  风险分析和评价是在对风险进行识别的基础上,对识别出的风险采用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估计风险发生的概率、风险范围、风险严重程度(大小)、变化幅度、分布情况、持续时间和频度,从而找到影响安全的主要风险源和关键风险因素,确定风险区域、风险排序和可接受的风险基准。在分析和评价风险时,既要考虑风险所致损失的大小,又要考虑风险发生的概率,由此衡量风险的严重性。  风险分析和评价的目的是将各种数据转化成可为决策者提供决策支持的信息,进而对各风险事件后果进行评价,并确定其严重程度排序。在确定风险评价准则和风险决策准则后,可从决策角度评定风险的影响,计算出风险对决策准则影响的度量,由此确定可否接受风险,或者选择控制风险的方法,降低或转移风险。在分析和评价风险损失的严重性时应注意风险损失的相对性,即在分析和评估风险损失时,不仅要正确估计损失的绝对量,而且要估计组织对可能发生的损失的承受力。在确定损失严重性的过程中,必须考虑每一风险事件和所有风险事件可能产生的所有类型的损失及其对主体的综合影响,既要考虑直接损失、有形损失,也要考虑间接损失、无形损失。风险影响与损失发生的时间、持续时间、频度密切相关,这些因素对安全生产的影响至关重要。  风险分析和评价的方法主要有:专家打分法、蒙特卡罗模拟法、概率分布的叠加模型(CIMM模型)、随机网络法、风险影响图分析法、风险当量法等。  风险处理  风险处理就是对风险提出处置意见和办法。通过对风险识别、估计和评价,把风险发生的概率、损失严重程度以及其他因素综合起来考虑,就可得出发生各种风险的可能性及其危害程度,再与公认的安全指标相比较,就可确定的危险等级,从而决定采取什么样的措施以及控制措施应采取到什么程度。有效处理风险,可以从改变风险后果的性质、风险发生的概率或风险后果大小三个方面提出多种策略。  风险监控  风险监控就是通过对风险识别、估计、评价、处理全过程的监视和控制,从而保证风险管理能达到预期的目标。监控风险实际上是监控生产活动的进展和环境,即情况的变化,其目的是:核对风险管理策略和措施的实际效果是否与预见的相同;寻找机会改善和细化风险控制计划,获取反馈信息,以便将来的决策更符合实际。在风险监控过程中,及时发现那些新出现的以及预先制定的策略或措施不见效或性质随着时间的推延而发生变化的风险,然后及时反馈,并根据对生产活动的影响程度,重新进行风险识别、估计、评价和处理,同时还应对每一风险事件制定成败标准和判据。  风险监控还没有一套公认的技术可供使用,由于风险具有复杂性、变动性、突发性、超前性等特点,风险监控应该围绕风险的基本问题,制定科学的风险监控标准,采用系统的管理方法,建立有效的风险预警系统,做好应急计划,实施高效的风险监控。  风险监控应是一个连续的过程,它的任务是根据整个(风险)管理过程规定的衡量标准,全面跟踪并评价风险处理活动的执行情况。有效的风险监控工作可以指出风险处理活动有无不正常之处,哪些风险正在成为实际问题,掌握了这些情况,管理部门就有充裕的时间采取纠正措施。同时,建立一套管理指标体系,使之能以明确易懂的形式提供准确、及时而关系密切的风险信息,是进行风险监控的关键所在。  风险监控的主要方法有:审核检查法、监视单、风险报告等。  四、总结  风险管理是一个全寿命的动态过程,与管理的四个阶段,即启动、规划、实施和结束阶段密切结合,渗透在寿命周期的全过程之中。在企业有效开展风险管理能够促进各单位决策的科学化、合理化,减少决策的风险性,能为企业提供安全的经营环境,能够保障企业经营目标的顺利实现,能够促进企业经营效益的提高。无论从理论还是从实践的角度来说,大胆创新、探索性地恰当运用风险管理的理论与方法,已成为关注的一个热点,对于提升企业管理水平、加强安全保障、创造更好的经济效益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符志明:航天风险管理[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  [2]符志民著:研发项目开发风险种类和风险事件[M]管理与改革,2002  [3]严 武:风险统计与决策分析[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1996

2楼的你的论文跟1楼的答案是一样的!

企业风险与战略管理论文

摘要:企中国入世以后,经济得到了巨大的发展,但同时也面临许多问题。国内市场遭遇抢滩,“走出去”的过程也并非一帆风顺。面对这样的现实,中国企业应该重新审视自己的国际定位,充分利用自身的比较优势,制订新的国际战略,有效利用国际国内两种资源,迅速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这样才能走得更快更稳。  关键词:中国企业 国际战略  引言  作为世界大国,中国理应在经济上扮演更为重要的角色。随着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中国经济进一步融入了全球经济的脉搏。入世给中国企业带来了希望,但挑战也随之而来。  入世几年来,中国的经济的确得到了巨大的发展,但也要看到中国企业从规模、技术到营销、人力资源等构成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环节都不占绝对优势。国内市场上,相对成熟的国际跨国公司积极抢滩,部分行业已成为外国品牌的天下;而以为“走出去”就风光无限的中国企业,在对跨国营销还十分陌生的情况下,又不得不面对诸如“反倾销”、“市场经济地位”等种种难题。“走出去”的道路漫长而曲折,现在正是中国企业重新审视国际定位,调整国际战略的时候。  但是对中国企业来说为什么要实施全面国际化呢?因为原来中国企业的发展比较快,机遇起了重要的作用。今天我们的对手都变成了国际化的公司,但所有到中国来的外国企业并不一定是为了要与你决战而来的,它是看着中国市场来的。所以如果过去说与狼共舞,现在应该改一句话:与狼共生共赢!  正文  一、国际化的海尔  (一)多元化向国际化转移  1998年海尔从多元化开始向国际化转移,这个转移要经过以下几步:首先是加快出口,通过加快出口促进本土化设厂,通过本土化设厂来创造本土化名牌,通过创造本土化名牌来获得更多的用户资源,然后整合更多的资源,增强企业在全球的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  首先要加快出口。加快出口的速度并不是简单地增加创汇额,而是怎么样能够保证在当地的份额。比方说在美国设立一个工厂,盈亏平衡点是20万台,海尔在美国就是出口超过这个数后才建厂的。很多在国外设厂的出现了问题,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因为还没有市场就去设厂。  1998年以来,海尔出口创汇高速增长,这种高速增长反映在当地的市场销量上,所以海尔选择在当地本土化设厂,几年下来海尔在海外设立了13个工厂。设立这些工厂目的不是当地产、当地销,而是为了提升企业的竞争力,能够成为当地的名牌。也可以通过设厂提高企业的竞争力,比方说美国设厂,遇到的第一个问题就是必须和美国市场联网,包括信息化、物流……一下子把海尔在国内的物流推进起来,使海尔马上和国际接轨。  通过本土化的名牌运作获得了更多的用户资源,订单增加了很多,这时候不一定再继续去设厂,原来13个工厂都是海尔投资或合资的,而现在有了订单,可以找很多工厂来代理,海尔付给一定的加工费。所以今年以来海尔没有自己投资或合资来建工厂,而在全球的制造基地却增加了9个,这9个制造基地叫做国际合作工厂,只是拿来订单生产或承包一两条生产线,这就是海尔在全球结成的一个整体的生产运作经营的一个网络,这个网络可以有效的规避风险,比如现在的反倾销风险,乃至更麻烦的技术壁垒。  (二)拥有全球用户资源才能成为经济全球化的世界名牌  海尔所做的这一些都是为了创出世界名牌。因为在经济全球一体化和信息化时代,对世界名牌的要求就是你在这个行业里必须拥有全球的用户资源,一个区域名牌还不算世界名牌。因为现在世界上每一个行业都有几个领导者,瓜分了这个行业的全球市场,才是真正的世界名牌。比如说饮料是可口可乐和百事可乐,就差不多瓜分了全球市场,胶卷、汽车行业、流通行业更是如此,家电行业也是如此。甚至即使做 O EM,小打小闹也不行,台湾的电脑没有自己的品牌,绝大多数是给 I BM、惠普等作定牌,但是数量占了全世界笔记本电脑总量的65%,没有人可以与之抗衡。一个专门给耐克做定牌的企业,这个厂做到了全世界第一,一年做1亿双,赚3亿美金。但一个小鞋厂就不可能赚到钱。而这个厂为什么能赚到钱?因为它从研发开始一直到加工全部都有,甚至可以根据市场调研设计出多种新产品供耐克选择,所以这已经不是简单意义上的 O EM,而是ODM,在某种意义上这也是核心竞争力。海尔的目标是成为一个世界级品牌,还有很多路要走,但不管路有多远,也不管路有多难,海尔会努力去做,一直到取得最后的成果  (三)海尔提升国际竞争力的目标  海尔的目标是成为世界名牌。如果按照一个行业是由几个大的品牌来瓜分的话,海尔还有一段非常远的距离。所以提升国际竞争力的目标,从外部来讲就是成为世界名牌,从内部来讲支持成为世界名牌的就是市场链的流程再造。并且海尔的世界名牌与其他行业的世界名牌还不太一样,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在每一个地方成为本土化的世界名牌,因为白色家电的特点是每个区域的需求都不一样。  全球化的采购、全球化的制造、全球化的设计、全球化的销售都是海尔一直在做的,但是加入 W TO以后,对于海尔来讲很重要的一点也是很大的不同是全球化的流通,这个过去海尔不太熟悉。要做到全球化的流通,首先要获得大的订单,这必须要放眼全球市场,找全球的大客户,再去满足这个大客户的需求。所以企业的组织结构必须要按照大客户的需求来改变。  二、如何打造国际化海尔呢?我们从三方面研究:  (一)管理的国际化:创造员工忠诚度  管理的国际化不是管理模式的国际化,而是人的国际化。把人变成企业有价值的资产,使人能够成为创新的资源。员工的创新是企业最有价值的资产。管理的本质不在于控制员工的行为,而在于给员工提供创新的空间。所以企业每一个人应该在开放的系统中创新,这与不同历史阶段的国际化管理是有区别的。海尔今天的管理国际化应该是在一个开放的系统,使每个人有一个创新的空间,换句话说每个人都要成为一个SBU(策略事业单位,即自主创新的主体),成为老板,每个人都对着市场,每个人的价值应该体现在为用户创造的价值上,这就是管理的国际化。海尔的第一个SBU(负责集团钢板采购)已经盈利了。为什么能做到这一点?主要是三点:第一点,角色的转变。原来叫采购员,现在叫采购经理。原来只是一个执行钢板计划的工作人员,现在是一个创造市场资源的经营者;第二点,部门之间关系的转变。原来部门之间的关系是职能关系,现在把部门关系变成市场关系;第三点,他有一张经营成果兑现表。  除企业里每个人要成为SBU外,作为企业自身也要成为一个国际化的企业组织结构,即一个开放的系统。主要对着三个方面:第一对着企业的上游,就是企业的分供方。海尔把和上游的关系改变了,变为过去我来买你的部件,现在我来买你的设计;第二对着企业的下游,也就是海尔的客户,海尔就是他的分供方。比如,沃尔玛以及很多的大连锁都是海尔的客户,与他们之间的关系,不是卖给你产品,而是卖给你一个解决方案;第三就是对着海尔的竞争对手。现在没有任何一个企业可以打败它所有的竞争对手,也没有任何一个企业可以满足用户的所有需求。因此,对抗不如对话,竞争不如竞合。  所以,要做到管理的国际化,最大的问题是不可能按照国际化大公司的路亦步亦趋,必须通过创新走一条更快的道路,但是这个创业对海尔自身来讲就非常困难。  每个员工都成为SBU是一个很有创意的提法,人作为首要因素被考虑也是对的,但如果强调每一个人都是最重要的,则永远做不好团队的事情。从战略本身来说,战略经营单位是指利用最核心资源组成的,能够影响、带动其他单位的单位。如果把每一个个体都变成一个战略经营单位,会有怎样的结果,这是很难想象的。所谓创新应该是在常人理性框架范围之内的,超出这个范围就是另类,另类是边缘化的东西,很难达到动员他人的目的。  (二)服务的国际化:创造用户忠诚度  服务的国际化其实到最后只有一条,就是要得到用户资源、用户的忠诚度。海尔之所以成功是因为海尔不断地在帮助海尔的用户成功,在用户成功的过程当中自身也获得了成功。出了问题的服务不叫服务,叫补偿。真正满意的服务是帮用户解决潜在的问题。互联网时代,企业仓库是错误的设置。客户不等于用户。中国企业如果仅仅从怎么压缩库存、怎么加快应收出发,什么用处都没有,惟一的办法就是从根本上给用户创造有价值的定单,再来快速生产满足用户需求,就可以真正地实现与用户的零距离。同时,也真正实现企业本身的成长,这是服务的国际化。  (三)品牌的国际化:创造国际竞争力  品牌的国际化不是你的商标有多么响,品牌的国际化应是在世界各地有国际竞争力本土化的品牌的总和。前几年海尔曾提出一个原则叫“国门之内无名牌”也是这个道理。到现在为止,只听到过海尔到美国设厂有风险,从来没听说过有人提出不到美国设厂风险是不是更大。海尔到美国设厂的风险是创世界名牌过程当中的风险,而不到美国设厂的风险是必死无疑的风险。  管理的国际化、服务的国际化和品牌的国际化中,前两项是为最后一项服务的。品牌国际化的基因就应该是员工的创新力,也就是管理国际化给品牌国际化培育了不断发展的基因,服务的国际化应该是品牌国际化拓展过程当中的一个源泉。如果品牌竞争力不断提升,反过来又会给管理的国际化也就是说员工的创新提供一个更大的空间。海尔现在的目标就是从白电五强向白电顶峰冲击,海尔的路还很远。  三、从海尔的成功看中国企业的国际化战略  对于企业如何实施国际化战略,国内众说纷纭,莫衷一是,使人感到有些茫然。我们根据中国企业的整体现状,总结出四条规律,可以称之为必经之路:第一,加强产品优势,提高抗冲击能力;第二,改变观念,实施现代化管理;第三,提高科研能力,不断改进产品;第四,增强企业信誉,塑造品牌形象。我们可以从国内走国际化道路,在最成功的海尔集团身上进行验证。  (一)强产品优势,提高抗冲击能力  海尔集团是在1984年引进德国利勃海尔电冰箱生产技术成立的青岛电冰箱总厂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刚起步时,海尔只有一个产品,而且品质不佳,无人知晓,海尔集团通过不懈地对新产品的开发和质量控制,现在已经拥有42大门类8600余规格品种的名牌产品群,产品虽多质量却毫不含糊,在市场上都具有极强的竞争力。  国内企业必须有自己的拳头产品,有稳定的过硬质量作为基础,才有资格和实力参与国际竞争,打出品牌形象,不然,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根本就没有发言权,企业的跨国化生产营销也无从谈起。海尔先后获得德国TV、VDE认证;加拿大CSA安全、节能认证,美国UL安全、质量认证(并且是中国首家以生产企事业自己的名称列入美国UL名录的企业);海尔电冰箱产品在德国电冰箱产品抽查检验中获“++”第一名;1998年,荣获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奖;1992年,海尔通过ISO9001质量体系认证。海尔产品出口世界各地甚至在高科技产业发达的欧美地区设厂经销所依靠的王牌也正是其过硬的产品质量。  (二)改变观念,实施现代化管理  美国《财富》杂志每年都要评选出世界500强企业排名,据相关调查资料显示,历年的世界500强企业都有一个显著的特点:有一整套健全有效的经营管理模式,而且这套模式并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是企业在长期的发展中历经修订和考验逐步形成的,可以说,是这些企业集团管理的精华凝聚,有相当强的活力和效率。  在这方面,海尔集团不但吸收了很多国际先进的管理方式,而且把他们升华修订,创造了独特的“OEC”管理法、“PDCA”管理法等一整套的独有的管理方式,并且卓有成效,为海尔的腾飞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三)提高科研能力,不断改进产品  海尔集团的产品技术含量比较高,历来重视科研能力的提高,与荷兰飞利浦公司、美国C-MOLD公司、美国NETSCREEN等15个研究机构成立技术联盟,整合了国外科技资源,提高了产品竞争力。而且建立了国际一流的海尔中央研究院,联合美国、日本、德国等国家和地区的28家具备一流技术水平的公司、科研机构通过技术合作建成了综合性科研基地。在变频空调方面,海尔就由于技术领先取得了巨大成功。今年“五一”期间,海尔“金超人”空调市场火爆,只因这种具备48种独特送风方式的全直流变频空调,可随时调节吹出的风量,解决了现有空调器出风方向固定不变、冷热不均、舒适性差的最大缺点,达到了“人在中间坐,风从周围绕”的舒适效果。目前,该技术已在海尔最近上市的其他空调中采用。据中国家电协会统计,2000年,海尔生产的变频空调总量位居同业第一,其中40%以上都是最新的直流产品。  (四)增强企业信誉,塑造品牌形象  国内的大企业相对于当今进入世界500强的跨国公司来说,有一个明显的不同之处就是:进入500强的这些跨国公司,很多是“百年企业”,这些企业在其长时间的经营过程中形成的良好信誉,成了这些企业持续发展的强大支撑平台。这样,做久促进了做大和做强,而做强、做大又反过来使企业做得更久,形成了良性循环。在无形资产变得越来越关键与重要的现在和将来,做久将会越来越成为这一良性循环的主导环节,因为做久是无形资产积累的必要途径之一。要真正形成这样的良性循环,企业就必须从主导环节入手,扎扎实实地抓好做强、做大这两个基础环节。  海尔在面对市场方面确定的基本原则是“首先卖信誉,其次卖产品。”正是从这一理念出发,从90年代开始,海尔总裁张瑞敏制定了海尔创世界名牌的战略,并在这一战略思想下,确定了“先难后易”的出口原则,目前海尔已在海外有62家经销商3万多个营销网点。为了更好地参与国际竞争,海尔提出了“本土化战略”。从1996年开始,海尔已在菲律宾、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美国等地建立海外生产厂。1999年4月,海尔在美国南卡州生产制造基地的奠基,标志着海尔在海外第一个“三位一体本土化”的海外海尔诞生,即设计中心 在洛杉矶、营销中心在纽约、生产中心在南卡州。海尔的“本土化战略”目的在于通过当地融智与融资,发展成为本土化的世界名牌。  如今海尔的世界名牌战略已经取得了巨大的成功,“海尔·中国造”已堂而皇之地遍及全球市场,使其生产经营和销售服务彻底实现了国内市场国际化、国际竞争国内化。  1997年,美国《家电》杂志公布全世界范围内增长速度最快的家电企业,海尔超过GE、西门子等世界名牌,名列榜首。1998年11月30日,英国《金融时报》报道:在亚太地区声誉最佳的公司评比中,海尔位居第七,是唯一进入前十名的中国企业。从海尔集团正确实施国际化战略,在短短的17年内从一个亏损小厂转变为大型跨国公司的脚步中,我们可以看到中国企业走向国家化的艰辛和努力,也表明,中国企业完全有能力在未来的国际竞争中占得一席之地。  结语  十六大已经确定了“走出去”战略。十六大报告指出,实施“走出去”战略是对外开放新阶段的重大举措,鼓励有比较优势的各种所有制企业对外投资,带动商品和劳务出口,形成一批有实力的跨国企业和著名品牌。  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积极参与经济全球化进程,大力开展对外贸易,吸引外商投资,加快与国际市场融合,对外开放水平不断提高。2007年我国商品进出口总额达到21738亿美元,居世界第三位,利用外资21亿美元,居世界第五位。我国已经成为一个贸易大国、利用外资大国。  然而,随着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我国面临的国际经济环境也发生了剧烈变化,世界各国、各地区之间的经济相互依存关系和国际分工不断深化,国际产业转移出现了新趋势。如何抓住这个机遇,积极参与国际竞争,成为提高我国企业国际竞争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关键。同时,近年来我国对外贸易顺差不断加大,外资大规模流入,而对外投资相对较少,使得我国的国际收支很不平衡,外汇储备达到了近2万亿美元,贸易摩擦亦不断加剧,因此我们有必要采取多方面措施,逐步改变国际收支不平衡的局面,保持国民经济水平平稳较快发展。  面对新的形势和情况,国家提出必须大力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对外贸易增长方式,拓展对外开放的广度和深度,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种资源、两个市场,把“引进来”和“走出去”更好地结合起来,加速对外直接投资,推动我国企业“走出去”发展,逐步实现国际化经营,成为有实力的跨国企业。  企业“走出去”发展,不仅可以提高我国企业在国际市场的核心竞争力,帮助企业利用国内国外两个市场,在全球范围内优化配置资源和生产要素,缓解国内产能过剩,推动产业升级,而且有利于解决贸易顺差不断增加所带来的国际收支不平衡问题,有利于减少与欧美国家的贸易摩擦。因此,中国企业实施“走出去”的国际化战略意义重大,已经成为我国参与国际合作和竞争新的战略举措。  以上仅供参考!

虚拟企业的现代化管理模式和组织结构  摘要:虚拟企业以网络为依托,拥有全新的企业文化和管理模式,采用扁平化、网络化的组织结构,避免了传统金字塔组织结构产生的信息传递的时滞、延误、失真和扭曲。具体组织的实现可以采用混合型组织形式,从而结合了集中式分布组织结构和网状对等实体分布式组织结构的优点。  一、虚拟企业概述随着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特别是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人类的经济系统也产生相应的进步。企业面临的环境已经由传统意义上相对的静态、单一、稳定转向动态、复杂、不可预测,消费者的需求由大众化、单一化发展为柔性化、多样化。传统企业的生产、销售、管理等环节全方位受到冲击,单靠技术革新已经无法解决企业所有的问题,制度革新已经成为企业产生突破的关键。虚拟企业是一种崭新的企业制度,它用信息流连接整条生产价值链建立开放式动态联盟,组建和运营的动力来自多样化、柔性化的市场需求,以市场价值的实现作为目标,因此具有极强的适应性;参加合作的企业通过各自核心能力的组合突破了资源有限的限制,整个虚拟企业组织以网络为依托,充分发挥了协同工作和优势互补的作用,同时采用扁平化、网络化的组织结构和管理模式,避免了传统金字塔组织结构产生的信息传递的时滞、延误、失真和扭曲。实际上,虚拟企业已经成为知识经济和网络经济时代越来越多的企业制度创新的方向,世界500强企业的大多数都在不同程度上引入了虚拟企业的运作机制,实现了自身的壮大与发展。  二、虚拟企业管理模式知识经济的关键特征是创新,面对新环境的挑战,管理理论也涌现了多种创新理论,如企业过程再造理论、竞争-合作理论、学习型组织理论等。1990年美国MIT教授MichaelHammer博士首次提出企业过程再造(BusinessProcessReengineering,简称BPR)理论,并于1993年出版了《再造企业》,迅速掀起了全世界的BPR理论研究浪潮。企业过程再造理论的基本内涵是:以过程作业为中心,摆脱传统组织分工理论的束缚,提倡面向顾客、组织变通、员工授权及恰当运用信息技术,达到适应快速变动的市场环境的目的。BPR的主要原则之一就是使组织扁平化,通过适当授权,把决策点置于工作进行之中。它注重工作过程中的管理,简化了信息传递过程,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竞争—合作理论是相对于现代管理理论过分强调竞争这一缺陷而提出的,它认为为了实现创新,企业应当与供应商、用户甚至竞争对手建立起战略伙伴关系,目的是为了通过相互交流和学习,达到创新(包括制度创新、技术创新、知识创新等)的目的,最终实现双赢。学习型组织理论是著名经济学家彼得·圣吉于《第五项修炼》一书中提出,强调企业员工不分层次组成小组,通过团队式学习,充分利用各自的知识差异进行交流和相互学习,有利于产生新思维并学会系统思考。  以上几种理论都是针对网络经济和知识经济时代而提出的新型管理理论,核心是实现创新。为了实现这一目标,企业需要全新的企业文化和管理模式。虚拟企业作为网络经济和知识经济时代企业制度的创新方向,企业文化主要包括开放的气氛、高效的组织结构、密切合作的团队精神和有效的综合协调,从而形成了新型现代化管理模式———扁平化、开放式管理模式。  传统的企业组织结构以亚当·斯密的劳动分工理论为基础,建立了链状多阶段、多环节的劳动分工组织和金字塔式多层次、多部门的管理组织。这种管理模式使分工专业化,有利于工作熟练、效率提高。但是,由于作业过程被分割,也出现了以下问题:产生工作壁垒,协调管理费用增加;信息流动不畅,组织响应速度慢,整体工作效率不高;各部门独立意识强化,缺少整体目标观念,很难做到全局优化;工作流程整体出错率高,产品质量受影响。  在虚拟企业中,计算机和网络使人的大脑能力延伸,管理者能够通过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与执行者建立直接联系,中间的管理机构失去存在的必要性,使企业组织扁平化,同时也减少了信息在中间环节传递出错的可能性。虚拟企业中的工作人员根据某一任务需要临时组织合成虚拟工作组,工作组中每一位员工的关系都是同事关系而不是上下级关系,大家通过交流和讨论互相学习,形成了平等开放的工作氛围。由于虚拟工作组的员工共同为该项任务的成功负责,密切合作的团队精神得到充分培养,提高了员工的协调意识和全局观念。另外,用户也可以通过网络与虚拟企业建立密切联系,甚至把自己的意见加入生产过程而成为部分生产者,进一步扩大了企业的开放范围。  三、虚拟企业的组织结构设计管理模式的实现,实质上是组织结构的建立,取决于组织单元的性质、单元之间的耦合方式和这两者所形成的组织结构形态。虚拟企业的组织单元是虚拟工作组,它的特征包括:以人为中心;实现了组织、员工和技术的有效集成;具有某种核心优势,能独立完成一项或多项任务。虚拟工作组之间的耦合是快速、多变而有效的,根据不同市场需求,采用最适当的方式,在最短的时间内实现有效耦合。耦合的作用不仅在于加总不同虚拟工作组的各自核心优势,更重要的是生成新的、更强的整体功能,即乘数效应。  虚拟企业以网络为依托,组织结构特征是模块化、兼容式。工作形式是供应者、生产者、销售商的同环节并行协作,产品开发的主要形式和组织形式为并行工程(CE)与多功能项目组。虚拟企业的组织形式可以看成一个动态的系统,由一组在逻辑或物理位置上相关的组织单元组成。过程相关的组织单元构成了一个较大的、能够完成一个完整职能的团体(虚拟工作组)。  虚拟企业从根本上来说是一个基于网络的分布式系统,但是现在还无法确定一个通用、恰当的组织结构。目前有两种组织设计理论较为适用,即集中式分布组织结构和网状对等实体分布式组织结构。组织中的资源流动以信息流为主。  集中式分布组织结构的组织结构图见上图。其中黑板控制器是各个虚拟小组交换信息的全程信息库,多个小组分别通过设置在某个虚拟小组内部的黑板控制器进行通信和协同,相互之间信息不流通。优点是容易实现和管理,易于保证系统资源的一致性;缺点是系统信息传递到有一定延时,系统鲁棒性较差。  网状对等实体分布式组织结构的组织结构是根据网络拓扑结构的不同,各虚拟小组之间可以是一对一、一对多、多对多的关系,优点是延时较小,系统鲁棒性好;缺点是实现和管理比较困难,比较难以保证系统资源的一致性,特别是不同层次的信息共享较困难。  针对以上问题,可以采用混合型组织结构,即在低层次、局部区域内采用网状对等实体分布式组织结构,以提供低延时、高可靠性的协同工作环境;在高层次的全局组织内采用集中式分布组织结构,保证广域内组织信息的高度一致性。其中,信息协调器的作用与黑板控制器作用相似。这样,既有利于信息的快速传递,又保证了组织单元的并行化运作。  四、结束语  知识经济和网络经济时代旧有的管理模式面临着越来越多的困难和挑战,虚拟企业的思想和管理战略的提出,无疑为这些问题提供了一种较好的解决方法。虚拟企业的管理突破了传统视野,具体的组织形式弱化,最终达到资源全球优化配置的结果,实现了资源的有效和快速集成。  参考文献:  余津津,朱东辰虚拟企业的产生、现状与发展———技术创新、制度创新和经济增长互促效应的解释经济问题探索,2000(12):66~68  张振峰知识经济时代与扁平化开发式管理模式决策借鉴,2000(2):13~赵伟,韩文秀,罗永泰面向虚拟企业的组织框架设计管理工程学报,2000(1)

企业战略风险管理论文

啊解散;了 这些, 啊是 现在出门,

摘要:企中国入世以后,经济得到了巨大的发展,但同时也面临许多问题。国内市场遭遇抢滩,“走出去”的过程也并非一帆风顺。面对这样的现实,中国企业应该重新审视自己的国际定位,充分利用自身的比较优势,制订新的国际战略,有效利用国际国内两种资源,迅速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这样才能走得更快更稳。  关键词:中国企业 国际战略  引言  作为世界大国,中国理应在经济上扮演更为重要的角色。随着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中国经济进一步融入了全球经济的脉搏。入世给中国企业带来了希望,但挑战也随之而来。  入世几年来,中国的经济的确得到了巨大的发展,但也要看到中国企业从规模、技术到营销、人力资源等构成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环节都不占绝对优势。国内市场上,相对成熟的国际跨国公司积极抢滩,部分行业已成为外国品牌的天下;而以为“走出去”就风光无限的中国企业,在对跨国营销还十分陌生的情况下,又不得不面对诸如“反倾销”、“市场经济地位”等种种难题。“走出去”的道路漫长而曲折,现在正是中国企业重新审视国际定位,调整国际战略的时候。  但是对中国企业来说为什么要实施全面国际化呢?因为原来中国企业的发展比较快,机遇起了重要的作用。今天我们的对手都变成了国际化的公司,但所有到中国来的外国企业并不一定是为了要与你决战而来的,它是看着中国市场来的。所以如果过去说与狼共舞,现在应该改一句话:与狼共生共赢!  正文  一、国际化的海尔  (一)多元化向国际化转移  1998年海尔从多元化开始向国际化转移,这个转移要经过以下几步:首先是加快出口,通过加快出口促进本土化设厂,通过本土化设厂来创造本土化名牌,通过创造本土化名牌来获得更多的用户资源,然后整合更多的资源,增强企业在全球的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  首先要加快出口。加快出口的速度并不是简单地增加创汇额,而是怎么样能够保证在当地的份额。比方说在美国设立一个工厂,盈亏平衡点是20万台,海尔在美国就是出口超过这个数后才建厂的。很多在国外设厂的出现了问题,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因为还没有市场就去设厂。  1998年以来,海尔出口创汇高速增长,这种高速增长反映在当地的市场销量上,所以海尔选择在当地本土化设厂,几年下来海尔在海外设立了13个工厂。设立这些工厂目的不是当地产、当地销,而是为了提升企业的竞争力,能够成为当地的名牌。也可以通过设厂提高企业的竞争力,比方说美国设厂,遇到的第一个问题就是必须和美国市场联网,包括信息化、物流……一下子把海尔在国内的物流推进起来,使海尔马上和国际接轨。  通过本土化的名牌运作获得了更多的用户资源,订单增加了很多,这时候不一定再继续去设厂,原来13个工厂都是海尔投资或合资的,而现在有了订单,可以找很多工厂来代理,海尔付给一定的加工费。所以今年以来海尔没有自己投资或合资来建工厂,而在全球的制造基地却增加了9个,这9个制造基地叫做国际合作工厂,只是拿来订单生产或承包一两条生产线,这就是海尔在全球结成的一个整体的生产运作经营的一个网络,这个网络可以有效的规避风险,比如现在的反倾销风险,乃至更麻烦的技术壁垒。  (二)拥有全球用户资源才能成为经济全球化的世界名牌  海尔所做的这一些都是为了创出世界名牌。因为在经济全球一体化和信息化时代,对世界名牌的要求就是你在这个行业里必须拥有全球的用户资源,一个区域名牌还不算世界名牌。因为现在世界上每一个行业都有几个领导者,瓜分了这个行业的全球市场,才是真正的世界名牌。比如说饮料是可口可乐和百事可乐,就差不多瓜分了全球市场,胶卷、汽车行业、流通行业更是如此,家电行业也是如此。甚至即使做 O EM,小打小闹也不行,台湾的电脑没有自己的品牌,绝大多数是给 I BM、惠普等作定牌,但是数量占了全世界笔记本电脑总量的65%,没有人可以与之抗衡。一个专门给耐克做定牌的企业,这个厂做到了全世界第一,一年做1亿双,赚3亿美金。但一个小鞋厂就不可能赚到钱。而这个厂为什么能赚到钱?因为它从研发开始一直到加工全部都有,甚至可以根据市场调研设计出多种新产品供耐克选择,所以这已经不是简单意义上的 O EM,而是ODM,在某种意义上这也是核心竞争力。海尔的目标是成为一个世界级品牌,还有很多路要走,但不管路有多远,也不管路有多难,海尔会努力去做,一直到取得最后的成果  (三)海尔提升国际竞争力的目标  海尔的目标是成为世界名牌。如果按照一个行业是由几个大的品牌来瓜分的话,海尔还有一段非常远的距离。所以提升国际竞争力的目标,从外部来讲就是成为世界名牌,从内部来讲支持成为世界名牌的就是市场链的流程再造。并且海尔的世界名牌与其他行业的世界名牌还不太一样,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在每一个地方成为本土化的世界名牌,因为白色家电的特点是每个区域的需求都不一样。  全球化的采购、全球化的制造、全球化的设计、全球化的销售都是海尔一直在做的,但是加入 W TO以后,对于海尔来讲很重要的一点也是很大的不同是全球化的流通,这个过去海尔不太熟悉。要做到全球化的流通,首先要获得大的订单,这必须要放眼全球市场,找全球的大客户,再去满足这个大客户的需求。所以企业的组织结构必须要按照大客户的需求来改变。  二、如何打造国际化海尔呢?我们从三方面研究:  (一)管理的国际化:创造员工忠诚度  管理的国际化不是管理模式的国际化,而是人的国际化。把人变成企业有价值的资产,使人能够成为创新的资源。员工的创新是企业最有价值的资产。管理的本质不在于控制员工的行为,而在于给员工提供创新的空间。所以企业每一个人应该在开放的系统中创新,这与不同历史阶段的国际化管理是有区别的。海尔今天的管理国际化应该是在一个开放的系统,使每个人有一个创新的空间,换句话说每个人都要成为一个SBU(策略事业单位,即自主创新的主体),成为老板,每个人都对着市场,每个人的价值应该体现在为用户创造的价值上,这就是管理的国际化。海尔的第一个SBU(负责集团钢板采购)已经盈利了。为什么能做到这一点?主要是三点:第一点,角色的转变。原来叫采购员,现在叫采购经理。原来只是一个执行钢板计划的工作人员,现在是一个创造市场资源的经营者;第二点,部门之间关系的转变。原来部门之间的关系是职能关系,现在把部门关系变成市场关系;第三点,他有一张经营成果兑现表。  除企业里每个人要成为SBU外,作为企业自身也要成为一个国际化的企业组织结构,即一个开放的系统。主要对着三个方面:第一对着企业的上游,就是企业的分供方。海尔把和上游的关系改变了,变为过去我来买你的部件,现在我来买你的设计;第二对着企业的下游,也就是海尔的客户,海尔就是他的分供方。比如,沃尔玛以及很多的大连锁都是海尔的客户,与他们之间的关系,不是卖给你产品,而是卖给你一个解决方案;第三就是对着海尔的竞争对手。现在没有任何一个企业可以打败它所有的竞争对手,也没有任何一个企业可以满足用户的所有需求。因此,对抗不如对话,竞争不如竞合。  所以,要做到管理的国际化,最大的问题是不可能按照国际化大公司的路亦步亦趋,必须通过创新走一条更快的道路,但是这个创业对海尔自身来讲就非常困难。  每个员工都成为SBU是一个很有创意的提法,人作为首要因素被考虑也是对的,但如果强调每一个人都是最重要的,则永远做不好团队的事情。从战略本身来说,战略经营单位是指利用最核心资源组成的,能够影响、带动其他单位的单位。如果把每一个个体都变成一个战略经营单位,会有怎样的结果,这是很难想象的。所谓创新应该是在常人理性框架范围之内的,超出这个范围就是另类,另类是边缘化的东西,很难达到动员他人的目的。  (二)服务的国际化:创造用户忠诚度  服务的国际化其实到最后只有一条,就是要得到用户资源、用户的忠诚度。海尔之所以成功是因为海尔不断地在帮助海尔的用户成功,在用户成功的过程当中自身也获得了成功。出了问题的服务不叫服务,叫补偿。真正满意的服务是帮用户解决潜在的问题。互联网时代,企业仓库是错误的设置。客户不等于用户。中国企业如果仅仅从怎么压缩库存、怎么加快应收出发,什么用处都没有,惟一的办法就是从根本上给用户创造有价值的定单,再来快速生产满足用户需求,就可以真正地实现与用户的零距离。同时,也真正实现企业本身的成长,这是服务的国际化。  (三)品牌的国际化:创造国际竞争力  品牌的国际化不是你的商标有多么响,品牌的国际化应是在世界各地有国际竞争力本土化的品牌的总和。前几年海尔曾提出一个原则叫“国门之内无名牌”也是这个道理。到现在为止,只听到过海尔到美国设厂有风险,从来没听说过有人提出不到美国设厂风险是不是更大。海尔到美国设厂的风险是创世界名牌过程当中的风险,而不到美国设厂的风险是必死无疑的风险。  管理的国际化、服务的国际化和品牌的国际化中,前两项是为最后一项服务的。品牌国际化的基因就应该是员工的创新力,也就是管理国际化给品牌国际化培育了不断发展的基因,服务的国际化应该是品牌国际化拓展过程当中的一个源泉。如果品牌竞争力不断提升,反过来又会给管理的国际化也就是说员工的创新提供一个更大的空间。海尔现在的目标就是从白电五强向白电顶峰冲击,海尔的路还很远。  三、从海尔的成功看中国企业的国际化战略  对于企业如何实施国际化战略,国内众说纷纭,莫衷一是,使人感到有些茫然。我们根据中国企业的整体现状,总结出四条规律,可以称之为必经之路:第一,加强产品优势,提高抗冲击能力;第二,改变观念,实施现代化管理;第三,提高科研能力,不断改进产品;第四,增强企业信誉,塑造品牌形象。我们可以从国内走国际化道路,在最成功的海尔集团身上进行验证。  (一)强产品优势,提高抗冲击能力  海尔集团是在1984年引进德国利勃海尔电冰箱生产技术成立的青岛电冰箱总厂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刚起步时,海尔只有一个产品,而且品质不佳,无人知晓,海尔集团通过不懈地对新产品的开发和质量控制,现在已经拥有42大门类8600余规格品种的名牌产品群,产品虽多质量却毫不含糊,在市场上都具有极强的竞争力。  国内企业必须有自己的拳头产品,有稳定的过硬质量作为基础,才有资格和实力参与国际竞争,打出品牌形象,不然,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根本就没有发言权,企业的跨国化生产营销也无从谈起。海尔先后获得德国TV、VDE认证;加拿大CSA安全、节能认证,美国UL安全、质量认证(并且是中国首家以生产企事业自己的名称列入美国UL名录的企业);海尔电冰箱产品在德国电冰箱产品抽查检验中获“++”第一名;1998年,荣获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奖;1992年,海尔通过ISO9001质量体系认证。海尔产品出口世界各地甚至在高科技产业发达的欧美地区设厂经销所依靠的王牌也正是其过硬的产品质量。  (二)改变观念,实施现代化管理  美国《财富》杂志每年都要评选出世界500强企业排名,据相关调查资料显示,历年的世界500强企业都有一个显著的特点:有一整套健全有效的经营管理模式,而且这套模式并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是企业在长期的发展中历经修订和考验逐步形成的,可以说,是这些企业集团管理的精华凝聚,有相当强的活力和效率。  在这方面,海尔集团不但吸收了很多国际先进的管理方式,而且把他们升华修订,创造了独特的“OEC”管理法、“PDCA”管理法等一整套的独有的管理方式,并且卓有成效,为海尔的腾飞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三)提高科研能力,不断改进产品  海尔集团的产品技术含量比较高,历来重视科研能力的提高,与荷兰飞利浦公司、美国C-MOLD公司、美国NETSCREEN等15个研究机构成立技术联盟,整合了国外科技资源,提高了产品竞争力。而且建立了国际一流的海尔中央研究院,联合美国、日本、德国等国家和地区的28家具备一流技术水平的公司、科研机构通过技术合作建成了综合性科研基地。在变频空调方面,海尔就由于技术领先取得了巨大成功。今年“五一”期间,海尔“金超人”空调市场火爆,只因这种具备48种独特送风方式的全直流变频空调,可随时调节吹出的风量,解决了现有空调器出风方向固定不变、冷热不均、舒适性差的最大缺点,达到了“人在中间坐,风从周围绕”的舒适效果。目前,该技术已在海尔最近上市的其他空调中采用。据中国家电协会统计,2000年,海尔生产的变频空调总量位居同业第一,其中40%以上都是最新的直流产品。  (四)增强企业信誉,塑造品牌形象  国内的大企业相对于当今进入世界500强的跨国公司来说,有一个明显的不同之处就是:进入500强的这些跨国公司,很多是“百年企业”,这些企业在其长时间的经营过程中形成的良好信誉,成了这些企业持续发展的强大支撑平台。这样,做久促进了做大和做强,而做强、做大又反过来使企业做得更久,形成了良性循环。在无形资产变得越来越关键与重要的现在和将来,做久将会越来越成为这一良性循环的主导环节,因为做久是无形资产积累的必要途径之一。要真正形成这样的良性循环,企业就必须从主导环节入手,扎扎实实地抓好做强、做大这两个基础环节。  海尔在面对市场方面确定的基本原则是“首先卖信誉,其次卖产品。”正是从这一理念出发,从90年代开始,海尔总裁张瑞敏制定了海尔创世界名牌的战略,并在这一战略思想下,确定了“先难后易”的出口原则,目前海尔已在海外有62家经销商3万多个营销网点。为了更好地参与国际竞争,海尔提出了“本土化战略”。从1996年开始,海尔已在菲律宾、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美国等地建立海外生产厂。1999年4月,海尔在美国南卡州生产制造基地的奠基,标志着海尔在海外第一个“三位一体本土化”的海外海尔诞生,即设计中心 在洛杉矶、营销中心在纽约、生产中心在南卡州。海尔的“本土化战略”目的在于通过当地融智与融资,发展成为本土化的世界名牌。  如今海尔的世界名牌战略已经取得了巨大的成功,“海尔·中国造”已堂而皇之地遍及全球市场,使其生产经营和销售服务彻底实现了国内市场国际化、国际竞争国内化。  1997年,美国《家电》杂志公布全世界范围内增长速度最快的家电企业,海尔超过GE、西门子等世界名牌,名列榜首。1998年11月30日,英国《金融时报》报道:在亚太地区声誉最佳的公司评比中,海尔位居第七,是唯一进入前十名的中国企业。从海尔集团正确实施国际化战略,在短短的17年内从一个亏损小厂转变为大型跨国公司的脚步中,我们可以看到中国企业走向国家化的艰辛和努力,也表明,中国企业完全有能力在未来的国际竞争中占得一席之地。  结语  十六大已经确定了“走出去”战略。十六大报告指出,实施“走出去”战略是对外开放新阶段的重大举措,鼓励有比较优势的各种所有制企业对外投资,带动商品和劳务出口,形成一批有实力的跨国企业和著名品牌。  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积极参与经济全球化进程,大力开展对外贸易,吸引外商投资,加快与国际市场融合,对外开放水平不断提高。2007年我国商品进出口总额达到21738亿美元,居世界第三位,利用外资21亿美元,居世界第五位。我国已经成为一个贸易大国、利用外资大国。  然而,随着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我国面临的国际经济环境也发生了剧烈变化,世界各国、各地区之间的经济相互依存关系和国际分工不断深化,国际产业转移出现了新趋势。如何抓住这个机遇,积极参与国际竞争,成为提高我国企业国际竞争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关键。同时,近年来我国对外贸易顺差不断加大,外资大规模流入,而对外投资相对较少,使得我国的国际收支很不平衡,外汇储备达到了近2万亿美元,贸易摩擦亦不断加剧,因此我们有必要采取多方面措施,逐步改变国际收支不平衡的局面,保持国民经济水平平稳较快发展。  面对新的形势和情况,国家提出必须大力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对外贸易增长方式,拓展对外开放的广度和深度,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种资源、两个市场,把“引进来”和“走出去”更好地结合起来,加速对外直接投资,推动我国企业“走出去”发展,逐步实现国际化经营,成为有实力的跨国企业。  企业“走出去”发展,不仅可以提高我国企业在国际市场的核心竞争力,帮助企业利用国内国外两个市场,在全球范围内优化配置资源和生产要素,缓解国内产能过剩,推动产业升级,而且有利于解决贸易顺差不断增加所带来的国际收支不平衡问题,有利于减少与欧美国家的贸易摩擦。因此,中国企业实施“走出去”的国际化战略意义重大,已经成为我国参与国际合作和竞争新的战略举措。  以上仅供参考!

虚拟企业的现代化管理模式和组织结构  摘要:虚拟企业以网络为依托,拥有全新的企业文化和管理模式,采用扁平化、网络化的组织结构,避免了传统金字塔组织结构产生的信息传递的时滞、延误、失真和扭曲。具体组织的实现可以采用混合型组织形式,从而结合了集中式分布组织结构和网状对等实体分布式组织结构的优点。  一、虚拟企业概述随着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特别是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人类的经济系统也产生相应的进步。企业面临的环境已经由传统意义上相对的静态、单一、稳定转向动态、复杂、不可预测,消费者的需求由大众化、单一化发展为柔性化、多样化。传统企业的生产、销售、管理等环节全方位受到冲击,单靠技术革新已经无法解决企业所有的问题,制度革新已经成为企业产生突破的关键。虚拟企业是一种崭新的企业制度,它用信息流连接整条生产价值链建立开放式动态联盟,组建和运营的动力来自多样化、柔性化的市场需求,以市场价值的实现作为目标,因此具有极强的适应性;参加合作的企业通过各自核心能力的组合突破了资源有限的限制,整个虚拟企业组织以网络为依托,充分发挥了协同工作和优势互补的作用,同时采用扁平化、网络化的组织结构和管理模式,避免了传统金字塔组织结构产生的信息传递的时滞、延误、失真和扭曲。实际上,虚拟企业已经成为知识经济和网络经济时代越来越多的企业制度创新的方向,世界500强企业的大多数都在不同程度上引入了虚拟企业的运作机制,实现了自身的壮大与发展。  二、虚拟企业管理模式知识经济的关键特征是创新,面对新环境的挑战,管理理论也涌现了多种创新理论,如企业过程再造理论、竞争-合作理论、学习型组织理论等。1990年美国MIT教授MichaelHammer博士首次提出企业过程再造(BusinessProcessReengineering,简称BPR)理论,并于1993年出版了《再造企业》,迅速掀起了全世界的BPR理论研究浪潮。企业过程再造理论的基本内涵是:以过程作业为中心,摆脱传统组织分工理论的束缚,提倡面向顾客、组织变通、员工授权及恰当运用信息技术,达到适应快速变动的市场环境的目的。BPR的主要原则之一就是使组织扁平化,通过适当授权,把决策点置于工作进行之中。它注重工作过程中的管理,简化了信息传递过程,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竞争—合作理论是相对于现代管理理论过分强调竞争这一缺陷而提出的,它认为为了实现创新,企业应当与供应商、用户甚至竞争对手建立起战略伙伴关系,目的是为了通过相互交流和学习,达到创新(包括制度创新、技术创新、知识创新等)的目的,最终实现双赢。学习型组织理论是著名经济学家彼得·圣吉于《第五项修炼》一书中提出,强调企业员工不分层次组成小组,通过团队式学习,充分利用各自的知识差异进行交流和相互学习,有利于产生新思维并学会系统思考。  以上几种理论都是针对网络经济和知识经济时代而提出的新型管理理论,核心是实现创新。为了实现这一目标,企业需要全新的企业文化和管理模式。虚拟企业作为网络经济和知识经济时代企业制度的创新方向,企业文化主要包括开放的气氛、高效的组织结构、密切合作的团队精神和有效的综合协调,从而形成了新型现代化管理模式———扁平化、开放式管理模式。  传统的企业组织结构以亚当·斯密的劳动分工理论为基础,建立了链状多阶段、多环节的劳动分工组织和金字塔式多层次、多部门的管理组织。这种管理模式使分工专业化,有利于工作熟练、效率提高。但是,由于作业过程被分割,也出现了以下问题:产生工作壁垒,协调管理费用增加;信息流动不畅,组织响应速度慢,整体工作效率不高;各部门独立意识强化,缺少整体目标观念,很难做到全局优化;工作流程整体出错率高,产品质量受影响。  在虚拟企业中,计算机和网络使人的大脑能力延伸,管理者能够通过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与执行者建立直接联系,中间的管理机构失去存在的必要性,使企业组织扁平化,同时也减少了信息在中间环节传递出错的可能性。虚拟企业中的工作人员根据某一任务需要临时组织合成虚拟工作组,工作组中每一位员工的关系都是同事关系而不是上下级关系,大家通过交流和讨论互相学习,形成了平等开放的工作氛围。由于虚拟工作组的员工共同为该项任务的成功负责,密切合作的团队精神得到充分培养,提高了员工的协调意识和全局观念。另外,用户也可以通过网络与虚拟企业建立密切联系,甚至把自己的意见加入生产过程而成为部分生产者,进一步扩大了企业的开放范围。  三、虚拟企业的组织结构设计管理模式的实现,实质上是组织结构的建立,取决于组织单元的性质、单元之间的耦合方式和这两者所形成的组织结构形态。虚拟企业的组织单元是虚拟工作组,它的特征包括:以人为中心;实现了组织、员工和技术的有效集成;具有某种核心优势,能独立完成一项或多项任务。虚拟工作组之间的耦合是快速、多变而有效的,根据不同市场需求,采用最适当的方式,在最短的时间内实现有效耦合。耦合的作用不仅在于加总不同虚拟工作组的各自核心优势,更重要的是生成新的、更强的整体功能,即乘数效应。  虚拟企业以网络为依托,组织结构特征是模块化、兼容式。工作形式是供应者、生产者、销售商的同环节并行协作,产品开发的主要形式和组织形式为并行工程(CE)与多功能项目组。虚拟企业的组织形式可以看成一个动态的系统,由一组在逻辑或物理位置上相关的组织单元组成。过程相关的组织单元构成了一个较大的、能够完成一个完整职能的团体(虚拟工作组)。  虚拟企业从根本上来说是一个基于网络的分布式系统,但是现在还无法确定一个通用、恰当的组织结构。目前有两种组织设计理论较为适用,即集中式分布组织结构和网状对等实体分布式组织结构。组织中的资源流动以信息流为主。  集中式分布组织结构的组织结构图见上图。其中黑板控制器是各个虚拟小组交换信息的全程信息库,多个小组分别通过设置在某个虚拟小组内部的黑板控制器进行通信和协同,相互之间信息不流通。优点是容易实现和管理,易于保证系统资源的一致性;缺点是系统信息传递到有一定延时,系统鲁棒性较差。  网状对等实体分布式组织结构的组织结构是根据网络拓扑结构的不同,各虚拟小组之间可以是一对一、一对多、多对多的关系,优点是延时较小,系统鲁棒性好;缺点是实现和管理比较困难,比较难以保证系统资源的一致性,特别是不同层次的信息共享较困难。  针对以上问题,可以采用混合型组织结构,即在低层次、局部区域内采用网状对等实体分布式组织结构,以提供低延时、高可靠性的协同工作环境;在高层次的全局组织内采用集中式分布组织结构,保证广域内组织信息的高度一致性。其中,信息协调器的作用与黑板控制器作用相似。这样,既有利于信息的快速传递,又保证了组织单元的并行化运作。  四、结束语  知识经济和网络经济时代旧有的管理模式面临着越来越多的困难和挑战,虚拟企业的思想和管理战略的提出,无疑为这些问题提供了一种较好的解决方法。虚拟企业的管理突破了传统视野,具体的组织形式弱化,最终达到资源全球优化配置的结果,实现了资源的有效和快速集成。  参考文献:  余津津,朱东辰虚拟企业的产生、现状与发展———技术创新、制度创新和经济增长互促效应的解释经济问题探索,2000(12):66~68  张振峰知识经济时代与扁平化开发式管理模式决策借鉴,2000(2):13~赵伟,韩文秀,罗永泰面向虚拟企业的组织框架设计管理工程学报,2000(1)

  • 索引序列
  • 企业风险与风险管理论文
  • 企业风险管理论文
  • 企业战略与风险管理论文
  • 企业风险与战略管理论文
  • 企业战略风险管理论文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