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期刊知识库 > 五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电子版

五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电子版

发布时间:

五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电子版

阳江市第一任市长是梁振元(又名梁亿元),阳江第一任市委书记是袁勋。 李祺礽,又名李萁,1874年生,阳江田寮村人,早期追随伟大的民主主义革命活动家孙中山先生投身革命,不为苟安,矢志不渝。在阳江海内外号召力尤强,是阳江民军的领导,受朱执信影响较大。1911年3月29日,带领阳江义士参与由黄兴、朱执信发动的广州起义,随敢死队进攻两广总督署战役,率先垂范;同年10月10日,在阳江率众策应武昌起义,立下汗马功劳。1913年秋,“二次革命”失败。广东方面,国民党上层人士多数出走或辞职,其未走之陈景华(广东警察厅长)、陈仲宾(南韶连军务督办)先后被袁世凯在广东鹰犬龙济光杀害,形势相当恶劣。李为了响应朱执信、邓仲元策动的广东旧军队、民军起义,积极活动,筹款扩军。为了讨伐龙济光在阳江的鹰犬,备尝艰苦,数年出入台阳界地方,并在台山境内秘密集结民军,策应朱执信发动的广属军民直迫省垣革命形势。于穷山野岭行军中遭病,李被迫由随从抬着走,途径台山北陡寨门圩海边路段,因山路崎岖难行,随从不慎跌倒,触爆随身炸弹,李受重伤不治,终年43岁。殉职日为1916年11月14日。中华革命军广东司令长官朱执信深为痛悼,并于1917年4月1日在殉难外(即文笔山)立碑选文纪之。地处偏僻的李祺礽纪念碑,人们渐渐淡忘了它,不见花圈,不闻祭奠;可它似乎不敢忘记人们,傲其姿而不改其初衷。 李介龄,广东阳江人,中国同盟会会员,1911年参加广州黄花岗起义袁世凯窃国后,他请命讨伐,被委为讨袁军游击总司令,1915年11月14日在战斗中英勇牺牲,时年43岁1916年孙中山先生为李介龄烈士题墓碑

您查询的关键词是:存储式压力计 地面回放 仪 设计 。如果打开速度慢,可以尝试快速版;如果想保存快照,可以添加到搜藏。(百度和网页的作者无关,不对其内容负责。百度快照谨为网络故障时之索引,不代表被搜索网站的即时页面。)--------------------------------------------------------------------------------首页 | 帐户中心 | 阅览室 | 我的书架 | 我要充值 检索帮助 | 新手上路 首页 >> 工业技术 >> 石油与天然气工业 >> 石油仪器 >> 2003年02期 >> SJ-CY存储式电子压力计 SJ-CY存储式电子压力计SJ- CY memory manometer<<石油仪器 >>2003年02期李伟 , 曹刚 , 李凯峰 , 王永祥 , 王芳 介绍了SJ-CY存储式电子压力计的技术指标及仪器的主要特点,阐述了井下仪器的方案设计、井下仪器驱动程序设计、地面回放软件设计、给出了结论及建议该仪器适用于油、水井生产测井及试井 关键词: 地层压力测量 压力计 生产测井 试井 密闭监测 添加到阅览室 阅读软件下载 相关文献: SJ-CY存储式电子压力计 SJ- CY memory manometer <<石油仪器 Petroleum Instruments>> 李伟 , 曹刚 , 李凯峰 , 王永祥 , 王芳 高精度存储式电子压力计系统的设计 Design of A High Precision Memory Electronic Pressure Gauge <<计算机与数字工程 Computer and Digital Engineering>> 熊才高 , 熊才权 , Xiong Caigao , Xiong Caiquan 基于串行E2PROM存储式压力计研究 Research of Storage Pressure Gauge Based on Serial E2PROM <<仪器仪表学报 Chinese Journal of Scientific Instrument>> 王捷 , 艾红 注水井分层测压技术探讨 Discussion about Techniques of Separate Pressure Test for Water-Injection Wells <<油气井测试 Well Testing>> 郭洪岩 , 严龙 高精度压力测量中的非线性和温度补偿 Nonlinear and Temperature Compensation in High-precision Pressure Measuring System <<中国仪器仪表 China Instrumentation>> 曾永红 , 钟鹏 , 易新建 基于C51存储式压力计监控系统设计 Design of Monitoring and Controlling System for the Storage Pressure Gauge Based on C51 <<仪器仪表学报 Chinese Journal of Scientific Instrument>> 王捷 , 艾红 , 李正熙 , Wang Jie , Ai Hong , Li Zhengxi 高温存储式油井压力计 High Temperature Memory Downhole Pressure Gauge <<计量与测试技术 Metrology & Measurement Technique>> 李新娥 , 祖静 , 裴东兴 油田电子流量计测试数据防护技术 Protection Technology of Testing Data from Oilfield Electronic Flowmeters <<国外油田工程 Foreign Oil Field Engineering>> 孟丽 , 盛国富 , 叶鹏 , 李云飞 , 李庆 , 贾明宜 , Meng Li , Sheng Guofu , Ye Peng 井下压力计脱挂器的开发应用 Development and Application of the Tripping-Connecting Device of Pressure Gauges <<油气井测试 Well Testing>> 谷志强 , 龙庆 , 蔡高贤 , 李文涛 , 刘振辉 关于数字式血压计《静态》检定方法的探讨 <<中国计量 China Metrology>> 左钢 动态眼压测量计与压平式眼压计测量LASIK手术前后眼压分析 The analysis of IOP measured with dynamic contour tonometer and applanation tonometer in LASIK patients <<中国实用眼科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Practical Ophthalmology>> 王铮 , 邱平 , 杨斌 , 钟兴武 , 张哓哓 , 刘泉 , 黄国富 , 周胜 , WANG Zheng , QIU Ping , YANG Bin , ZHONG Xing-wu , ZHANG Xiao-xiao , LIU Quan , HUANG Guo-fu , ZHOU Sheng 存储直读式钻杆地层远程遥测研究 RESEARCH ON THE MEMORY SRO TELEMETERING SYSTEM USED FOR DRILL STEM TESTING <<天然气工业 Natural Gas Industry>> 丁天怀 , 李成 , Ding Tianhuai , Li Cheng 存储式电子温度计的设计 <<试验技术与试验机 Test Technology and Testing Mechine>> 姜永恒 , 何越 , 田云霞 低功耗自记式浮子水位计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China Rural Water and Hydropower>> 谢崇宝 , 黄斌 CY-101型磁压力式氧分析仪预处理系统的改造 Modification of pre-treatment system of CY-101 oxygen analyzer <<中氮肥 Nitrogenous Fertilizer Progress>> 马明华 引用文献: 生产测井现场操作手册卷Ⅱ仪器 《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 乔贺堂 1993 / / P 生产测井现场工程师手册 《大庆油田有限公司测试技术服务分公司生产测井研究所》 位在林 2000 / / P φ22存储式电子压力计鉴定材料 大庆油田有限公司测试技术服务分公司生产测井研究所 2001 / / P iLib推荐的刊物 电子器件 Chinese Journal of Electron Devices 微计算机信息 Control & Automation CT理论与应用研究 Computerized Tomography Theory and Applications 塑料 Plastics 冶金设备 Metallurgical Equipment 现代电子技术 Modern Electronics Technique 中国电子科技 Journal of Electronic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China 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Journal of Fuyang Teachers College(Social Science Edition) 五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Journal of Wuyi University(Natural Science Edition) 雷达科学与技术 Radar Science and Technology 版权所有 北京万方数据股份有限公司 京ICP证010071号 关于我们 | 知识产权声明 | 客户服务 | 万方数据

五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电子版下载

阳江市第一任市长是梁振元(又名梁亿元),阳江第一任市委书记是袁勋。 李祺礽,又名李萁,1874年生,阳江田寮村人,早期追随伟大的民主主义革命活动家孙中山先生投身革命,不为苟安,矢志不渝。在阳江海内外号召力尤强,是阳江民军的领导,受朱执信影响较大。1911年3月29日,带领阳江义士参与由黄兴、朱执信发动的广州起义,随敢死队进攻两广总督署战役,率先垂范;同年10月10日,在阳江率众策应武昌起义,立下汗马功劳。1913年秋,“二次革命”失败。广东方面,国民党上层人士多数出走或辞职,其未走之陈景华(广东警察厅长)、陈仲宾(南韶连军务督办)先后被袁世凯在广东鹰犬龙济光杀害,形势相当恶劣。李为了响应朱执信、邓仲元策动的广东旧军队、民军起义,积极活动,筹款扩军。为了讨伐龙济光在阳江的鹰犬,备尝艰苦,数年出入台阳界地方,并在台山境内秘密集结民军,策应朱执信发动的广属军民直迫省垣革命形势。于穷山野岭行军中遭病,李被迫由随从抬着走,途径台山北陡寨门圩海边路段,因山路崎岖难行,随从不慎跌倒,触爆随身炸弹,李受重伤不治,终年43岁。殉职日为1916年11月14日。中华革命军广东司令长官朱执信深为痛悼,并于1917年4月1日在殉难外(即文笔山)立碑选文纪之。地处偏僻的李祺礽纪念碑,人们渐渐淡忘了它,不见花圈,不闻祭奠;可它似乎不敢忘记人们,傲其姿而不改其初衷。 李介龄,广东阳江人,中国同盟会会员,1911年参加广州黄花岗起义袁世凯窃国后,他请命讨伐,被委为讨袁军游击总司令,1915年11月14日在战斗中英勇牺牲,时年43岁1916年孙中山先生为李介龄烈士题墓碑

主要科研方向:无形财产权制度、物权制度主要承担的科研项目:(1)2007年度校级科研项目:虚构角色之法律保护问题研究,独立完成。主要教学、科研成果(1)《权利的研究路径》(独立完成),载《五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2期(刊号 TSSN1009-1513);(2)《环境权的经济学分析》(独立完成),《社会工作(学术版)》2006年第五期下半月(刊号 CN 36-1263/D);(3)《从〈法律基础〉的教学目的出发谈大学生法律意识的培养》(第二作者),五邑大学《高教研究与探索》第1期;(4)编著《农民土地权益维护简明读本》(第二作者), “损害赔偿与公民权益保障丛书”之一,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2006年9月出版;刊号 ISBN 7-5087-1453-0。获奖情况:(1)2006年度获校“优秀班导师”称号。

五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一)学术论文1.“品格证据排除的理论基础探析”,载《五邑大学学报》(社科版),2012第2期。2.“规制刑讯逼供的域外法视角”,载《华北电力大学学报》(社科版)2011年第5期。“刑事二审程序若干突出问题的法经济学解析”,载《审判研究》2011年第2辑,独撰。4.“简论有效辩护”,载 《刑事诉讼法修正案(草案)重点问题研究》,刑诉法学研究会年会论文集(2011),独撰。5.“证人出庭作证的困境与出路”,载《建言献策:刑事诉讼法再修改》,刑诉法学研究会年会论文集(2010),独撰。6.“普通程序简易的通融变异”,载《刑事诉讼法修正案(草案)重点问题研究》,刑诉法学研究会年会论文集(2009),独撰。7.“刑事诉讼模式的比较法经济学分析”,载《华北电力大学学报》(社科版)2009年第6期,独撰。“简论诉讼效率与程序公正之契合”,载《黑龙江社会科学》2009年第3期,独撰。“刑事审判诸原则之经济学解析”,载《审判研究》2008年第4辑,独撰。10.“刑事诉讼程序价值的成本收益分析”,载《临沂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第5期,独撰。11.“议价买卖的正义——认罪协商制度之经济分析”,载卞建林主编:《中国诉讼法判解》第6卷,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8年5月版,独撰。12.“简论刑事审判程序成本转嫁政策”,载《法大评论》第4卷,独撰。13.“酌定不起诉中被害人的‘二元化困境’”,载张鸿巍主编:《刑事被害人保护问题研究》,人民法院出版社2007年3月版。14.“证据关联性研究”,载《审判研究》2006年第1辑。15.“未成年人案件取保候审、酌定不起诉问题的实证研究”,载陈光中主编:《中国司法制度基础理论专题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11月版。16.“取保后审保证人制度之探讨”,载《诉讼法理论与实践》(2005年卷),中国方正出版社2005年版9月版。17.“未成年人案件特征的实证分析”,载《中国刑事法杂志》2005年第4期。18.“有罪推定基本问题研究”,载《浙江工商大学学报》2005年第5期。19.“略论降低刑事审判程序成本的政策”,载《学海》2004年第3期,独撰。(二)教研论文1.“法律诊所学生参与法律援助问题研究”,载《法学实践教育论丛》2010年第1卷。2.“诊所法律教育持续发展问题研究”,载《中国法学教育研究》2009年第4期。

主要科研方向:无形财产权制度、物权制度主要承担的科研项目:(1)2007年度校级科研项目:虚构角色之法律保护问题研究,独立完成。主要教学、科研成果(1)《权利的研究路径》(独立完成),载《五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2期(刊号 TSSN1009-1513);(2)《环境权的经济学分析》(独立完成),《社会工作(学术版)》2006年第五期下半月(刊号 CN 36-1263/D);(3)《从〈法律基础〉的教学目的出发谈大学生法律意识的培养》(第二作者),五邑大学《高教研究与探索》第1期;(4)编著《农民土地权益维护简明读本》(第二作者), “损害赔偿与公民权益保障丛书”之一,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2006年9月出版;刊号 ISBN 7-5087-1453-0。获奖情况:(1)2006年度获校“优秀班导师”称号。

五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电子版在哪里找

根据2014年6月学校官网显示,学校有市级研究中心2个,校级研究中心3个,校级研究院1个,省级调查中心1个,省级研究平台1个。市级研究中心2个:江门市建筑工程勘察与质量监测工程技术研究开发中心,江门市企业管理研究中心。校级研究中心3个:五邑大学体质健康研究中心,五邑大学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中心,五邑地方文献与当代文化研究中心。校级研究院1个:五邑大学经济管理研究院。省级调查中心1个:珠三角洲社情民意调查中心。省级产学研究平台1个:产学研平台。 2006年到2010年,学校在核心期刊发表论文900多篇,被SCI、EI、SITP收录300篇,出版专著和教材等80多部;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和省部级项目80项,横向合作研究项目300项,获得省级科学技术奖6项,通过省级鉴定项目7项。截止到2006年2月,学校在国内外公开发表论文近2000篇,出版专著和教材等100多部;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多项,省部级研究项目60多项,横向合作研究项目200多项。 图书馆截止到2012年,学校图书馆有馆藏文献6多万册,其中中文图书6万多册,期刊合订本2万多册,外文图书8万多册;中西文纸质期刊总量3900多种,年订阅中外文期刊、报纸1300多种;并拥有电子图书5万册。在网络资源方面,购买了29个中外文数据库(中国知网、国研网,北大法宝、EBSCO、SPRINGER等),拥有自建数据库3个(英语语音学习数据库、华人华侨数据库、随书光盘数据库)。 学术期刊五邑大学社会科学版社会科学版辟有“五邑侨乡文化研究”、“南粤名人研究”、“粤史钩沉”、“珠三角发展研究”等特色栏目及“理论纵横”、“文学艺术”、“经济与信息”、“语言探究与教学”等综合性栏目。入编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获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编辑委员会及其“检索与评价数据规范执行评优活动组织委员会”《CAJ-CD规范》执行优秀奖。 五邑大学自然科学版获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编辑委员会及其“检索与评价数据规范执行评优活动组织委员会”《CAJ-CD规范》执行优秀奖,入编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

《解开〈宋会要〉之谜》 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5年5月。《美国哈佛大学哈佛燕京图书馆藏明代徽州方氏亲友手札七百通考释》(全3册) ,合肥:安徽大学出版社,2001年12月。《陈智超自选集》 合肥:安徽大学出版社,2003年10月。《宋史十二讲》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0年2月。《陈垣:生平 学术 教育与交往》 合肥:安徽大学出版社,2010年8月。整理陈垣先生论著《陈垣史源学杂文》,人民出版社,1980年10月。《陈垣学术论文集》第一集(陈智超编),中华书局,1980年6月。《陈垣史学论著选》(陈乐素、陈智超编校),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年5月。《陈垣学术论文集》第二集(陈智超编),中华书局,1982年2月。《道家金石略》(陈智超、曾庆瑛校补),文物出版社,1988年6月。《陈垣来往书信集》(陈智超编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6月。《陈垣早年文集》(陈智超编),(台)中央研究院中国文哲研究所中国文哲专刊,1992年7月。《陈垣先生往来书札》(陈智超编),中央研究院中国文哲研究所筹备处,1992年8月。《陈垣学术文化随笔》(陈智超、曾庆瑛编),中国青年出版社,2000年11月。《元西域人华化考》(陈智超导读),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12月。《陈垣先生遗墨》(陈智超、曾庆瑛编),岭南美术出版社,2006年9月。《陈垣史源学杂文》(增订本,陈智超编注),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7年5月。《陈垣〈元西域人华化考〉创作历程——用稿本说话》(全二册,编著),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8年8月。《陈垣全集》(全23册,主编),合肥:安徽大学出版社,2009年12月。《陈垣来往书信集》(增订本,编注),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0年11月。《陈垣四库学论著》(陈智超编),商务印书馆,2012年7月。其他有关陈垣先生著作《励耕书屋问学记:史学家陈垣的治学》(陈智超编注),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2年月;《励耕书屋问学记:史学家陈垣的治学》(增订本,陈智超编注),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6年11月。合著合编论著《历史的审判:“四人帮”影射史学剖析》(陈智超、何龄修、黄宣民、曹贵林、郭松义、刘永成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79年8月。《中国古代史史料学》(陈高华、陈智超等著),北京出版社,1983年1月。《中国史稿》第五册(五代宋辽金元部分,吴泰、陈高华、陈智超、郦家驹著),人民出版社,1983年6月。《中国封建社会经济史》第三卷(陈智超、乔幼梅主编),齐鲁书社、文津出版社,1996年11月。《中国古代史史料学》(修订本,与陈高华等合著),天津古籍出版社,2006年9月。古籍整理《古代中越关系史资料选编》,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古代中越关系史资料选编》编辑组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2年5月。《名公书判清明集》,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宋辽金元史研究室点校,中华书局,1987年1月。《宋会要辑稿补编》(徐松辑,陈智超整理),全国图书馆文献缩微复制中心,1988年6月。《旅日高僧东皋心越诗文集》,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年1月。《旅日高僧隐元中土来往书信集》(陈智超、韦祖辉、何龄修编),中华全国图书馆文献缩微复制中心,1995年3月。 《嘉靖中浙江福建地区反对葡萄牙殖民者的斗争》,《北京大学学报》1963年第1期;《中国封建社会的农民具有“自由人身份”吗?》(合著),《新建设》,1965年第5期;《孙中山对于中国历史前景的重要预见》,《光明日报》1965年6月2日《史学》副刊;《关于农民战争反封建性质的问题》(合著),《新建设》,1965年第11、12期;《“四人帮”影射史学批判》(黄宣民、陈智超、何龄修、曹桂林),《郑州大学学报》,1978年第3期;《批判“四人帮”利用历史反党的反动口号——“儒法斗争继续到现在”》(黄宣民、陈智超、曹贵林),《社会科学战线》创刊号,1978年;《关于中越关系史研究的若干问题》,《中国史研究动态》,1979年第1期;《李曾伯与静江城的修筑》,《文物》,1979年第9期;《史料的搜集、考证与运用——介绍陈垣同志的治学经验》,《人民日报》1980年3月27日,《新华日报》(文摘版)第6期、香港《大公报》4月16日转载;《陈垣学谱(初稿)》,《社会科学战线丛刊》1980年第1期,香港《广角镜》97期转载;《史学家陈垣传略》,《晋阳学刊》,1980年第2期,后收入《中国现代社会科学家传略》第1辑,山西人民出版社,1982年;《陈垣同志遗稿的保存和整理》,《中国史研究动态》,1980年第6期;《〈旧唐书〉一误》,《文史》第9辑,中华书局,1980年;《陈垣与历史教学》,《历史教学》,1980年第10期;《跋〈鉴真和上失明事质疑〉及〈致廖世功(叙畴)函〉》,《社会科学战线》,1980年第4期,《新华文摘》1981年第1期转载;《〈宋会要辑稿〉复文成因补析》,《中国史研究》,1982年第1期;《〈宋会要辑稿〉遗文、广雅稿本及嘉业堂清本的再发现》,《中国史研究动态》,1982年第1期;《〈道家金石略〉校补前言》,《世界宗教研究》,1984年第4期;《〈宋会要辑稿〉的前世现世和来世》,《历史研究》,1984年第4期;《〈袁氏世范〉所见南宋民庶地主》,《宋辽金史论丛》第一辑,中华书局1985年8月;《〈宋会要辑稿〉校勘札记》,《文献》,1986年第2期;《〈宋会要辑稿〉整理工作取得进展》,《史学情报》,1986年第3期;《〈宋会要〉食货类的复原》(上) ,《文献》,1987年第2期;《〈宋会要〉食货类的复原》(下) ,《文献》,1987年第3期;《〈名公书判清明集〉日文译注本评介》,《中国史研究动态》,1987年第4期;《论〈宋会要〉辑本的复文》(上),《文献》,1988年第3期;《论〈宋会要〉辑本的复文》(下),《文献》,1988年第4期;《〈宋会要辑稿补编〉的价值与整理》,《古籍整理出版情况简报》总第192期,1988年;《〈中国历史研究法〉陈垣批语选录》,《梁启超研究》,1988年第10期;《〈近代中越关系史资料选编〉评介》,《广西社会科学》,1989年第3期;《陈垣早年著作初探——纪念陈垣先生110周年诞辰》,《五邑大学学报》,1990年Z1期;《〈宋朝诸臣奏议〉及其点校本》,《中国典籍与文化》,1992年第2期;《父亲和〈宋史艺文志考证〉》,《暨南学报》,1992年第3期;《陈元光与闽南开发》,俞兆鹏、陈智超,《南昌大学学报》,1993年第3期;《〈宋朝诸臣奏议〉点校本序言》,《中国史研究动态》,1993年第6期;《郑成功致隐元禅师信在日发现记》,《法音》,1993年第8期;《黄宽重》,《中国史研究动态》,1994年第2期;《史学应用高科技的前景》,《中国史研究动态》,1994年第4期;《不能忘记历史——评〈毛泽东晚年过眼诗文录〉》,《北京农业工程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94年Z2期;《继承优秀传统创造光辉未来》,邓广铭、陈智超,《中国图书评论》,1995年第1期;《〈宋会要〉的利用与整理》,《文献》,1995年第3期;《宋刻〈续资治通鉴长编〉影印本序》,《中国史研究动态》,1995年第11期;《张名振批点本〈皇明资治通纪〉》,《中国史研究动态》,1998年第4期;《新发掘出的徽州文书———方元素信件介绍》,《安徽师范大学学报》,1998年第4期;《〈旧五代史〉辑本之检讨与重新整理之构想》,《史学史研究》,1999年第4期;《新发掘出的徽州文书——方元素信件介绍》,《中国史研究动态》,1999年第1期;《契丹古尸分子考古学研究》,吴东颖、马素参、刘春芸、杨焕明、刘凤翥、陈智超、李锡厚,《云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999年S3期;《〈美国哈佛大学哈佛燕京图书馆藏明代徽州方氏亲友手札七百通考释〉导言》,《中国史研究》,2000年第3期;《〈两宋文化史研究〉评价》,《中国史研究动态》,2000年第8期;《父与子——纪念父亲乐素先生百年冥寿》,《中国史研究动态》,2002年第11期;《陈垣与史源学及〈日知录〉研究——〈日知录校注〉编者前言》,《安徽大学学报》,2007年第3期;《杨继盛〈请诛严嵩疏〉稿本考》,《紫禁城》,2007年第8期;《千古师生情》,《民主》,2008年第1期;《〈元西域人华化考〉创作历程》,《文献》,2008年第3期;《四论今本〈建炎以来系年要录〉的原名——史学方法论个案》,《中国史研究》,2009年第1期;《蔡守、谈月色赠陈垣梅石图》,《中国书画》,2010年第4期;《从〈陈垣来往书信集〉谈书信的价值与利用》,《书城》,2010年第7期;《俞兆鹏新著〈史林杂俎〉评价》,《中国史研究动态》,2010年第8期;《古籍鉴别的几个问题——以文献内容为中心》,《中国典籍与文化》,2011年第2期;《中国美术史文献的搜集、解读与利用》,《中国书画》,2012年第6期;《〈旧五代史〉诸志标准本的论证》(陈智超、郑庆寰),《江西社会科学》,2012年第8期。

五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电子版下载地址

主要科研方向:无形财产权制度、物权制度主要承担的科研项目:(1)2007年度校级科研项目:虚构角色之法律保护问题研究,独立完成。主要教学、科研成果(1)《权利的研究路径》(独立完成),载《五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2期(刊号 TSSN1009-1513);(2)《环境权的经济学分析》(独立完成),《社会工作(学术版)》2006年第五期下半月(刊号 CN 36-1263/D);(3)《从〈法律基础〉的教学目的出发谈大学生法律意识的培养》(第二作者),五邑大学《高教研究与探索》第1期;(4)编著《农民土地权益维护简明读本》(第二作者), “损害赔偿与公民权益保障丛书”之一,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2006年9月出版;刊号 ISBN 7-5087-1453-0。获奖情况:(1)2006年度获校“优秀班导师”称号。

  • 索引序列
  • 五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电子版
  • 五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电子版下载
  • 五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五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电子版在哪里找
  • 五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电子版下载地址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