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期刊知识库 > 福建商学院学报投稿

福建商学院学报投稿

发布时间:

福建商学院学报投稿

福建省商学院(应为:福建商学院)学报,是本科学院学报。福建商学院是2016年经教育部批准,在福建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基础上建立起来的省属公办全日制应用型普通本科高校。祝你好运。

是的吧,上次发表的论文评职称时还用上了的。

在新闻出版总署网站查询有《中国农业科技导报》,没有《中国农业科技》期刊名称 中国农业科技导报 期刊CN号 11-3900/S 主管单位 科学技术部 主办单位 中国农村技术开发中心 文种 汉文 英文 发行范围 公开 出版状态 红和利拓商务顾问(北京)有限公司提供解答

1]王戌楼;绿色奥运中绿色营销与绿色物流发展策略的探析[J]中国市场,2007,(23):26- 摘要:从绿色奥运物质和意识两方面分析发展绿色营销,形成绿色物流管理系统是国际奥委会的政策导向和2008北京绿色奥运的需求。本文分析了绿色奥运的含义及绿色营销与绿色物流的理论基础,并提出发展绿色营销和绿色物流管理的策略。 [2]张志刚;加强物流管理 实现绿色物流[J]科学之友,2010,(19):111- 摘要:随着经济的发展以及环境资源恶化程度的加深,对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威胁越大,作为经济活动的一部分,现代物流活动同样面临着环境问题。为保证社会实现协调可持续的发展,需要人们从环境的角度对物流体系进行分析,探讨物流活动的发展路径,形成绿色物流管理系统。 [3]谢泗薪;王文峰;绿色物流路径:物流绿色化改造的战略选择[J]中国流通经济,2010,(05):15- 摘要:绿色物流强调对环保的全方位全过程关注,既包括企业的绿色物流活动,也包括社会对绿色物流活动的监督、规范与控制,追求企业经济效益、消费者权益、环境效益及社会效益的统一,有利于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是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要求与21世纪物流发展的新趋势。特别是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世界一体化的发展,以及我国参与国际分工程度的不断加深,发展绿色物流日益成为我国物流业参与国际竞争的前提和基础。为更好地建立适应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大生产、大市场、大消费理念的绿色物流体系,必须从现状入手,充分发挥政府部门的主导作用,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组建绿色知识团队,发展逆向物流,推动绿色供应链战略,进行绿色税费改革。 [4]李春香;实行绿色消费是推广绿色物流的重要途径[J]生态经济(学术版),2010,(02):247- 摘要:在我国提出发展绿色经济的新时期,绿色消费和绿色物流具有特别的意义。为此,我们必须深刻理解绿色消费与绿色物流的关系,认识当前我国绿色物流在观念方面、人力资源方面、物流的工作环境方面、政策和管理体制方面的现状。绿色消费意识和观念是发展绿色物流的思想基础,绿色消费给发展绿色物流注入强大推动力,实行绿色消费是推广绿色物流的关键。 [5]蒲锋;汤卫;从国际物流角度对绿色物流的思考[J]物流技术,2010,(Z2):15- 摘要:指出国际物流是现代物流的重要组成部分,特别是随着全球经济贸易的不断增长,国际物流在物流中占的比例越来越大,所以在国际物流中大力发展绿色物流其意义就显得尤为重要,并从国际物流的角度出发,探讨绿色物流发展的动因、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6]唐学玉;李世平;姜志德;房成东;绿色物流意识及个体差异研究——以南京第三方物流企业员工为例[J]大连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01):21- 摘要:物流环境问题主要源于人们的环境态度、信仰与价值观。文章利用南京市第三方物流企业232位员工的调查数据,采用因子分析法研究了企业绿色物流意识的维度构成,然后回归分析了性别等人口统计特征对绿色物流意识水平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绿色物流意识可以分成绿色物流态度、绿色物流知识、绿色物流行为与绿色物流意愿四个维度;性别对绿色物流意识没有显著影响,但是教育,尤其是受过大学以上教育的员工对绿色物流意识有重要的积极影响。 [7]秦蓁;基于绿色物流理念的企业物流流程再造分析[J]改革与战略,2009,(05):173- 摘要:当前,我国大多数物流企业的物流流程存在缺乏基于绿色物流理念的系统规划、流程分割、职能部门设置不能适应现代企业竞争的需要等问题,造成企业物流成本中包含巨大的环境污染成本,效益增长缓慢。文章侧重从基于绿色物流理念的企业物流流程再造的实施策略及具体措施两方面对企业物流流程再造进行了分析,旨在通过物流流程再造降低物流的环境风险成本、拓展有限的"第三利润"空间,将物流企业推向可持续发展的前沿。 [8]李本辉;绿色壁垒下国内企业绿色物流管理方案研究[J]改革与战略,2009,(07):58- 摘要:绿色物流是以降低对环境的污染、减少资源消耗为目标,利用先进物流技术规划和实施运输、仓储、装卸搬运、流通加工、配送、包装等物流活动。绿色物流体现了企业的绿色形象,是一种全新的物流形态。在经济全球一体化的今天,物流市场将不断地成熟,未来的物流市场将大大压缩物流成本,化解国际经贸中绿色壁垒带来的经营风险,增强物流企业应对市场挑战的能力。 [9]李春香;推广绿色消费 促进绿色物流发展[J]上海商学院学报,2009,(04):22- 摘要: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新时期,推广绿色消费促进绿色物流发展具有特别的意义。当前我国推广绿色消费遇到了来自政府、消费者、生产、市场等方面的障碍。为此,我们必须深刻理解绿色消费与绿色物流的和谐关系,采取健全法律法规,加快立法建设;进行全民绿色教育,增强消费者绿色消费意识;发展绿色产品和实行绿色营销;激励绿色产品的研究与开发;畅通绿色产品的流通渠道;规范绿色市场秩序等策略。 [10]尹兴;孙诚;构建绿色物流体系下的绿色包装[J]包装工程,2006,(04):104-105+ 摘要:提出了绿色物流的特点,分析了物流与包装的关系,阐述了在绿色物流体系下如何实施绿色包装。 [11]吕诗芸;绿色物流——现代物流发展的新趋势[J]物流科技,2007,(03):81- 摘要:21世纪,物流管理作为健全传统物流管理功能而备受关注。绿色物流是一种全新的物流形态。它以可持续发展为原则,依据生态学相关原理,从全局和长远利益出发,实现全方位对环境的关注,以绿色运输、绿色包装和绿色流通加工实现经济、社会、环境三维一体化综合物流体系。绿色物流是时代的需要,是现代物流发展的新趋势。本文介绍了绿色物流的产生背景,从绿色物流的目标、行为主体和活动范围三个方面剖析了绿色物流的内涵,并提出绿色物流的发展对策。 [12]陈斯卫;史丰收;基于绿色物流理念下的企业逆向物流策略研究[J]商品储运与养护,2007,(03):12- 摘要:通过介绍绿色物流及绿色物流体系的构成,着重分析了绿色物流和逆向物流的概念、内涵并分析了逆向物流的成因和特点,给出了企业逆向物流的实施策略。 [13]孙艳丽;基于减少物流运输成本因素的绿色物流发展探析[J]中国市场,2007,(28): 摘要:随着经济的发展,环境恶化程度加深,作为经济活动的一部分,物流活动同样面临环境问题,需要从环境的角度对物流体系进行改进,形成绿色物流管理系统,就是21世纪的新的物流管理趋势。本文简要分析了物流成本的构成,并提出了发展绿色物流的相应的对策与建议。 [14]焦德杰;绿色物流——未来物流业的发展方向[J]中国市场,2007,(23):31- 摘要:绿色物流适应了世界社会发展的潮流,是全球经济一体化的需要。发展绿色物流是理性选择,也是必然选择。 [15]刘晖;绿色物流是物流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方向[J]武汉冶金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7,(03):17- 摘要:物流活动对生态环境的破坏越来越严重,如废气污染、噪音污染、资源浪费、交通堵塞、废弃物增加等,这些后果在一定程度上违背了全球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原则。绿色物流是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方面,它与绿色制造、绿色消费共同构成了一个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绿色经济循环系统。绿色物流强调了全方位对环境的关注,体现了与环境共生和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是新的物流管理趋势。 [16]汪春堂;武钢企业物流应向绿色物流转变[J]武汉冶金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7,(03):21- 摘要:绿色物流是当今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对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和人类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应用国内外绿色物流的理论研究成果,以武汉钢铁集团公司(以下简称武钢)为研究对象,深入探讨了武钢物流绿色化的现实意义,提出了武钢发展绿色物流几点建议,期望能对武钢及其他钢铁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对全社会物流的绿色化发展有所促进。 [17]周进宏;推进绿色物流 提升物流企业竞争力[J]物流科技,2007,(09):122- 摘要:绿色物流指在物流过程中抑制物流对环境造成危害的同时,实现对物流环境的净化,使物流资源得到充分利用。绿色物流战略不仅对环境保护和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还会给企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从而提升物流企业竞争力。物流企业要实施和发展绿色物流,必须实施绿色营销战略,实施物流流程的绿色再造,加强对绿色物流人才的培养。 [18]高雅;北京绿色奥运给予绿色物流的重要启发[J]中国市场,2008,(45):85- 摘要:绿色物流是现代物流业的发展方向,但可供参考的成功经验并不多。北京成功地举办了一届令人赞叹的绿色奥运之后,我们看到了精彩,得到了启发;尤其在解放思想、勇于创新、强化管理三个方面,北京实现绿色奥运梦想的经验,对于我们发展绿色物流的启发特别深刻,值得借鉴。 [19]李福敏;绿色物流——物流业发展的当务之急[J]中国市场,2008,(49):21- 摘要: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提倡大生产大市场大消费,并建立与之相适应的现代物流的同时,创建我国的现代绿色物流,提倡高效节能、绿色环保,不仅是必要的,也是迫切的。这意味着未来的物流业将有一场激烈的竞争。我国物流业加紧发展绿色物流,是应对未来挑战和在竞争中占得先机的重要机遇。本文主要探讨作为经济活动的一部分,物流活动同样面临严峻的环境问题,倡导绿色物流成为物流业发展的当务之急。 [20]杜丽娜;发展绿色运输,促进绿色物流[J]十堰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06):28- 摘要:以发展绿色运输为视角,切入对绿色物流的研究,分析我国运输现状,揭示了绿色物流理念下我国绿色运输方面存在的差距和不足,寻找我国绿色运输的发展途径。如实施多式联运、共同配送和建立先进的信息系统等,利用ITS,我们可以清楚地了解到每条道路的使用情况及拥挤情况,从而选择最短、最畅通的路线进行运输;在定性研究的基础上,综合考虑运输的经济成本和社会环境资源成本,运用运筹学理论,多属性决策分析的方法对企业在绿色物流理念下选择运输方案问题进行定量的研究,使用操作性强的层次加性加权法形成较为优化的数学模型,以使企业可以较为科学地进行运输方案的选择。 [21]忻霞芬;绿色物流是上海现代物流的必然选择[J]商品储运与养护,2008,(01):29- 摘要:绿色物流是现代物流可持续发展的需要,是转变物流发展方式实现物流又好又快发展的必然选择,要发挥政府、企业两方面的合力,加快推进上海绿色物流的发展。 [22]李红云;21世纪物流管理的发展趋势——绿色物流[J]中国市场,2008,(02):15- 摘要:现代物流活动中的各个元素都在不同程度上因存在非绿色因素而对环境造成污染。为了减少对环境的损害,提倡绿色物流已成为当务之急。绿色物流作为一种新的物流模式,代表了未来物流发展的方向和趋势。 [23]郑颖;基于绿色营销理论的绿色物流实施探索[J]福建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02):30- 摘要:绿色物流与绿色营销有着密切的关系,在大力建设可持续发展社会的背景下,我国广大企业为了适应社会环境变化,谋求自身长远发展,必须尽快实施绿色营销和绿色物流。文章分析了绿色营销和绿色物流的关系,并提出了基于绿色营销理论的绿色物流实施策略。 [24]沈利民;绿色物流与国外物流发展之比较[J]中国市场,2008,(23):40- 摘要:创建我国的现代绿色物流,提倡高效节能,绿色环保,不仅是必要的,也是迫切的。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一些传统的关税和非关税壁垒逐渐淡化,绿色壁垒逐渐兴起。本文主要以国外的观念、政策、技术等方面的阐述,对我国倡导绿色物流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25]李振福物流文化与绿色物流[J]中国流通经济,2005,(02): 摘要:本文认为,物流文化作为一种具有特殊内容和表现手段的文化形态,是人们在社会经济活动中依赖于以物流技术、物流资源、物流信用为支点的经济活动而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可以从物质形态的物流文化、社会规范的物流文化、行为方式的物流文化和精神观念的物流文化等四个方面来把握。文章提出,物流文化的发展方向是绿色物流,发展绿色物流,应实施绿色运输,建立废弃物循环物流,实施绿色设计、包装和标识策略等。 [26]宋华绿色物流──21世纪物流管理的方向[J]物流技术,2001,(01):41- 摘要:对现代绿色物流的发展,绿色物流的政府管理和民间倡导、企业绿色物流实践进行了初步的探讨,对物流管理发达国家日本部分优秀企业的绿色物流实践作了简单介绍。 [27]张晓丽;李龙洙;绿色物流与物流成本控制研究[A]张嗣瀛、王福利2007中国控制与决策学术年会论文集[C]中国江苏无锡:东北大学出版社,2007:摘要:首先对物流成本控制进行阐述;然后对绿色物流的内涵、理论基础及价值进行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在物流成本控制过程中实施绿色物流,不仅能降低企业物流成本,而且能提高企业的竞争力. [28]刘晖;绿色物流 物流企业 环境 可持续发展[A]第三届中国质量学术论坛论文集[C]中国福建厦门:,2008:摘要:物流活动对生态环境的破坏越来越严重,如废气污染、噪音污染、资源浪费、交通堵塞、废弃物增加等,这些后果在一定程度上违背了全球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原则。绿色物流是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方面,它与绿色制造、绿色消费共同构成了一个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绿色经济循环系统。绿色物流强调了全方位对环境的关注,体现了与环境共生和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是新的物流管理趋势。 [29]陈剑;基于循环经济的绿色物流策略[J]北京市财贸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6,(03):32- 摘要:资源与环境制约传统经济增长的态势之下,循环经济成为必然选择。然而,“第三利润源泉”——物流,在广泛开展的同时产生诸多负面影响,显然有悖于循环经济。资源短缺,政府、公众对环境问题的广泛关注与管制,促使物流走向绿色化轨道。 [30]赵艳君;杨巨广;绿色物流及其发展策略探析[J]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6,(04):23- 摘要:随着我国加入WTO以及经济的飞速发展,绿色壁垒在国际贸易中凸显,环境污染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社会呼唤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物流行业作为经济活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必将把有效利用资源和维护地球环境放在发展的首位,建立全新的从生产到废弃全过程效率化的、信息流与物质流循环化的绿色物流管理系统。本文分析了绿色物流的内涵、发展绿色物流的必要性及目前存在的问题,进而从多维角度提出实施绿色物流管理的诸项策略。 [31]赵丽君;民营企业发展绿色物流的障碍与积极作用分析[J]中国水运(学术版),2006,(10):183- 摘要:随着资源日益枯竭和环境破坏,民营企业有责任遏止这种趋势的发展,绿色物流是一个有效的选择。本文分析了民营企业发展绿色物流的障碍和积极作用,以期引起社会各界、企业的重视,共同促进绿色物流在民营企业中的真正实施。 [32]赵丽君;促进民营企业发展绿色物流的对策研究[J]中国水运(理论版),2006,(08):167- 摘要:在论述民营企业提高竞争力与绿色物流关系的基础上,针对民营企业的特点,提出了促进民营企业发展绿色物流的对策。 [33]周启蕾;胡伟;黄亚军;绿色物流的外部性及其主体间的博弈分析[J]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02):49- 摘要:物流绿色化的过程涉及到物流外部性问题。但就物流活动本身而言,它具有负的外部性。将物流的外部成本内部化是物流绿色化的要求。但在物流绿色化的进程中,围绕外部成本内部化之后的利益分配,物流系统内外的各主体之间存在着一系列的博弈,包括企业与企业之间、政府与企业之间,以及客户层面等方面的博弈。物流的绿色化不能仅仅依靠市场的力量,更应发挥政府的作用。政府应通过加大对物流的宣传力度、制定绿色物流评价标准、对绿色物流实施财政补贴,以及引导企业参与绿色物流技术开发等手段,加快推进我国物流绿色化的进程。 [34]王简;柯剑;熊慧;绿色物流的环境绩效评估[J]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06):91- 摘要:环境绩效评估的实质在于帮助企业构建核心竞争力,实现可持续发展。通过建立基于平衡记分卡的绿色物流环境绩效评估系统,克服目前绿色物流环境绩效评估常用方法的局限性。 [35]赵君田;王磊;邵兵;循环经济背景下的绿色物流发展策略研究[J]中国市场,2007,(45):36-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增长,资源与环境制约传统经济增长的态势之下,循环经济成为必然选择。然而,"第三利润源泉"——物流,在广泛开展的同时产生诸多负面影响,显然与循环经济相悖。资源的短缺,政府、社会对环境问题的广泛关注与管制,使绿色物流成为必然选择。 [36]蒋军;邹丹;浅议绿色物流中运输绿色化[J]物流科技,2008,(05):15- 摘要:当前,物流业在极大的促进了经济发展的同时,也给社会环境带来了严重的负面效应,因此绿色物流的呼声越来越高。绿色物流包括运输、仓储、装卸、包装等诸多环节,各个环节都直接影响到整个绿色物流的效果,但其中运输是整个绿色物流各环节中占用时间最长成本最大的环节。因此,首先分析物流中传统运输的种种弊端,然后针对这些问题,从政府层面、企业层面、公众层面给出了一些开展物流运输绿色化的可行性建议。 [37]陈蓝荪;绿色物流的双绿特性构建研究[J]中国流通经济,2008,(11):17- 摘要:绿色物流是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环节,它是一种能促进经济和消费健康发展的现代物流系统。绿色物流过程对周围环境的绿色性支持,及其在所有绿色物流环节对绿色产品的保绿性支持,构成绿色物流的双绿特性。绿色物流连接绿色供给主体和绿色需求客体,强调全局和长远利益,强调对环境的全方位关注,体现了企业的绿色形象,是一种新的物流管理趋势。实施绿色物流管理关系到社会的各行各业,在抑制物流对环境造成危害的同时,形成了一种能促进经济和消费生活健康发展的物流系统。为促进绿色物流的构建与发展,必须树立绿色包装意识,实施联合整体物流,开展城市共同配送,强化绿色流通加工,建设绿色仓储系统,加强物流合理规划,加强环境立法工作,宣传倡导绿色物流。 [38]王丽梅浅析绿色物流发展的政府规制与政策激励[J]税务与经济(长春税务学院学报),2005,(06): 摘要:绿色物流的发展对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人类生活质量的持续提高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而绿色物流战略的实施,除了依赖中观层次(行业)和微观层次(企业)的管理创新和技术创新之外,还受到社会宏观环境的影响和作用。政府的政策、法律、规章制度以及消费者的监督和支持是绿色物流战略成功实施的不可或缺的推动力量。 [39]吴勤学;王晓芳;大力发展绿色物流,提高物流企业竞争力[A]'2007现代物流发展高峰论坛论文集[C]中国山东济南:,2007:摘要:绿色物流在我国刚刚兴起,人们对它的认识还非常有限,在体制政策、基础设施、信息标准、人才培养等方面还存在着许多发展障碍。本文以经济学的相关理论,分析绿色物流的基本特征,进而探讨现代物流业态和物流经营方式的变革, 以促进中国绿色物流企业的发展与提高竞争力。本文分析了阻碍我国绿色物流发展的各种障碍,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与建议。 [40]李林;基于顾客价值的湖北省农业绿色物流发展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1,(06):3704- 摘要:在回顾有关顾客价值研究的基础上,指出发展农业绿色物流是湖北省农业物流业健康发展的必然选择,分析了现阶段湖北省农业绿色物流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湖北省农业绿色物流发展的对策建议。 [41]于海勇;刘仕君;基于循环经济理念的企业绿色物流[J]辽宁科技大学学报,2010,(06):604- 摘要:在分析了循环经济和绿色物流之间相互促进关系的基础上,从绿色运输、绿色仓储、绿色包装、绿色流通加工、绿色搬运装卸、绿色信息处理六个方面进行研究,构建出了循环绿色物流体系,提出了加强政府职能的发挥,制定法规和标准体系,加强舆论宣传等促进体系实施的保障措施。 [42]张亦坤;黑龙江省发展绿色物流的对策研究[J]林业科技情报,2011,(01):122-123+ 摘要:在社会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现代物流业作为一个强综合性和强关联性的产业已成为各省的经济支柱。但是,由于物流量的增加、物流管理的变革以及物流设施和工具的大型化,物流系统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也越来越严重。因此,本文较为深入地研究了绿色物流的概念、产生背景及重要价值,并对绿色物流的理论基础和实现策略进行了系统的研究。 [43]刘荣港;陈学中;王成波;姜琳琳;绿色物流发展的外部性研究分析[J]物流工程与管理,2011,(03):7- 摘要:文中从绿色物流的产生背景出发,论述了绿色物流的内涵及其主要作用。从经济学的外部性视角,探讨了传统物流活动的负外部性和绿色物流活动的正外部性。为抑制传统物流活动的负外部性障碍、扩张绿色物流活动的正外部性优势,从私人解决方法、公共政策途径等两个方面提出了绿色物流发展的制度建议。 [44]鲁效伟;浅析我国发展企业绿色物流的战略选择[J]物流工程与管理,2011,(03):20-22+ 摘要:在全球大力提倡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今天,现代化物流的发展必然能够为企业提供更长久的发展动力。我国的企业想要在世界经济大发展的趋势下获得更多的公众信任和资本青睐,必然要走企业绿色物流的发展道路。文中在比较欧美日与国内企业绿色物流发展现状的基础上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我国发展企业绿色物流的三种战略选择,希望能够通过绿色物流的发展压缩国内企业贸易成本,化解绿色壁垒带来的经营风险,增强物流国内企业应对市场挑战的能力并抢得市场先机。 [45]丁双元;浅析中国绿色物流的发展[J]武汉船舶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01):54-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进一步发展,环境恶化程度也随之加深,作为经济活动的一部分,物流活动同样面临环境问题,需要从环境的角度对物流体系进行改进,形成绿色物流管理系统。本文分析了绿色物流的起因和中国绿色物流发展的不足,并从政府和企业的角度提出实施绿色物流管理的诸项措施。 [46]严雪晴;民族地区农产品绿色物流现状与对策研究——以粤北连山为例[J]安徽农业科学,2011,(11):6784- 摘要:简要介绍了粤北连山农产品绿色物流发展现状,对农产品绿色物流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全面的梳理和深入分析,从树立绿色物流理念、物流基础设施和信息标准化建设的投入、物流模式选择、供应链管理、物流人才培养等方面提出相应对策。 [47]车卉淳;赵娴;北京绿色物流体系构建研究[J]经济与管理研究,2011,(01):123- 摘要:绿色物流代表着物流活动与环境的协调,是与可持续发展理念相适应的物流体系。本文研究了绿色物流对城市发展的重要意义,提出了在可持续发展的前提下如何构建北京绿色物流体系的一些政策措施。 [48]何玲辉;基于可持续发展的浙江省化工企业绿色物流体系研究[J]物流技术,2011,(05):22- 摘要:对浙江省化工企业物流环节及物流系统存在的非绿色因素进行了探讨,并对浙江省化工企业在仓储绿色化、包装绿色化、运输绿色化、企业物流绿色化等方面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49]田玉英;我国发展绿色物流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价值工程,2010,(32):21- 摘要:物流业在我国的迅猛发展,绿色物流逐步向实践迈进,论文在介绍绿色物流内涵的基础上,深入分析我国发展绿色物流存在的问题,以此为基础,从政策层面与管理方面两个角度,提出了具体的对策建议。 [50]刘庆;郑玮;企业推行绿色物流发展的可行性分析[J]物流技术,2010,(20):126- 摘要:从企业的角度出发,简单介绍了绿色物流的概念及其发展现状。在此基础上,通过对绿色物流发展的可行性分析,得出一种较为恰当的绿色物流系统运行模式,从而使人们对于绿色物流的可行性发展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

福建商学院学报投稿经验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华厦医学、右江医学院学报、右江医学、医学文摘,等等。

需要人家帮你解决感情问题的话,投 知音、爱人、女友等都行,,,你自己写的感情故事/小说什么的文字的话,投 花溪、南风、女友、女报、爱人等比较好,不过,这些杂志社要的风格可能都略带小姿情调。。。青春类的一般在 漂流瓶、少女等上面比较好,,,你自己具体比照下吧。。根据自己的情况上网搜下可以知道得更详细。。祝你好运希望采纳

首先,登录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万方数据库或者 维普数据库(此为中国三大专业文献数据库)或国外Pubmed/Medline等国外专业数据库,然后搜索相关的文献,写出您的文章。其次,再去以上数据库中搜索相关专业期刊编辑部信息(国家级或是非国家级,核心或者非核心,统计源或者非统计源期刊等等),找到投稿联系方式,这样的方法避免网上很多钓鱼网站,确保您投稿的期刊是合法的。最后,祝好运。欢迎交流。静石医疗,竭诚为您服务。

福建商学院学报投稿要求

福建省商学院(应为:福建商学院)学报,是本科学院学报。福建商学院是2016年经教育部批准,在福建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基础上建立起来的省属公办全日制应用型普通本科高校。祝你好运。

需要人家帮你解决感情问题的话,投 知音、爱人、女友等都行,,,你自己写的感情故事/小说什么的文字的话,投 花溪、南风、女友、女报、爱人等比较好,不过,这些杂志社要的风格可能都略带小姿情调。。。青春类的一般在 漂流瓶、少女等上面比较好,,,你自己具体比照下吧。。根据自己的情况上网搜下可以知道得更详细。。祝你好运希望采纳

福建商学院学报投稿邮箱

教材: 1、〈西方货币银行学〉(主编之一),中国金融出版社1998年版。2、《货币金融学》(主编之一),武汉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学术论文: 1 、“边际分析法的科学内与经济学的变革”,《经济学动态》,1987年第4期2、“西方银行资产投资行为的理论与模型”,《国际金融研究》,1987年第4期3、“金融深化论及对我们的启示”,《经济学动态》,1988年第5期4、“购买力平价论与利率平价论的综合及应用”,《国际金融研究》,1989年第11期5、“论发展中国家宏观经济的恶性循环”,《世界经济研究》,6;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世界经济》1990年第2期转载。6、“论我国宏观经济运行的困境及对策”,《财贸经济》,1990年第2期7、“土地税与经济发展”,《财政研究》,1990年第6期8、“九十年代的国际经济金融形势与中国的经济发展”,《国际金融研究》,1991年第1期9、“90年代国际经济金融形势对中国经济发展的影响与我国的对策”,《世界经济研究》,1991年第2期10、“经济发展过程中的资源配置问题”,《经济评论》,1992年第4期11、“产权改革与银行企业化”,《财贸经济》,1994年第1期12、“劳动力市场的开放与人力资本的增长”,《咨询与决策》,1993年1期13、“经济增长中的产权问题”,《经济学家》,1994年第1期;论文被人大《国民经济计划与管理》1994年第4期转载,14、“产权与通货膨胀”,《金融体制改革》,1994年第第6期;本文被大复印报刊资料《金融保险》1994年第11期转摘。15、“我国银行资产负债状况恶化的根本原因及对策”,《经济体制改革》,1994年第4期。16、“我国宏观经济的矛盾及根本的解决措施”,《财经问题研究》,1995年1期;人大复印资料《国民经济计划与管理》,1995年第6期转摘。17、“我国失业与通货膨胀并存的原因及对策”,《经济评论》,1995年第4期18、“中国转轨时期金融改革与企业发展学术讨论会综述”,《经济研究》,1995年11期;人大复印报刊《金融保险》转载,1996年第2期19、“委托代理理论与国有商业银行的约束激励机制”,《经济学家》,1995年第4期20、“导致我国银行债务危机的赶本原因在于传统和产权制度”,《经济科学》,1996年第2期21、“债务、债权与产权”,《财经问题研究》,1996年第8期22、“利率合理化的理论与实践”,《经济体制改革》,1997年第4期23、“中国国债市场的产权问题”,《金融体制改革》,1997年第8期;本文被《新华文摘》,1998年第2期转载24、“我国股票市场的产权问题”,《经济体制改革》,1998年第2期;本文被人大报刊《投资》1998年第6期转载,25、“论金融市场的微观基础”,《中央财经大学学报》,1998年第2期26、“我国民间信用活动中的产权问题”,《经济科学》,1998年1期;本文被人大复印报刊《金融保险》1998年第4期转载。27、“产权与中国的经济改革评价”,《经济学动态》,1998年第2期28、“利息理论与利率政策”,《管理世界》,1998年第2期29、“我国的商业信用及商业票据中的产权问题”,《贵州财经学院学报》,1998年第4期30、“优化调整金融资产结构的基础条件”,《金融时报》,1999年4月3日31、“再论金融资产的定义及制度性质”,《金融时报》,1999年5月15日32、“产权改革、市场主体与市场规则”,《经济评论》,1999年第4期。本文被人大复印资料《国民经济计划》1999年10期转摘,33、“中国利率实践中的产权问题”,《财经问题研究》,1999年第6期34、“我国国有企业财务活动中的产权问题”,《金融与经济》,1999,6;本文被人大复印资料《工业企业管理》1999年第10期转摘。35、“我国商业银行信用分析中的产权问题”,《银行与企业》,1999,7;本文被人大复印资料《金融》1999年第10期转载。36、“论金融的实质及制度前提”,《经济研究》,1999年第7期37、“产权改革为中国金融市场化创造制度前提”,《金融时报》,1999年8月7日38、“为人民币自由兑换创造制度前提”,《金融时报》,2000年5月7日39、《产权改革:发展企业债券市场的根本措施》,《金融时报》,2000年6月14日40、《产权改革、人民币自由兑换与WTO》,《金融研究》,2000年第8期41、《产权改革与中国的投资需求》,《财经问题研究》,2000年第7期42、《中国信用不规范的制度根源》,《经济学消息报》,2001年10月12日43、《中国汇率市场化的产权问题”,《财贸经济》,2002年第2期44、WTO与人民币自由兑换”,《武大学报》,2000年第4期45、《多重视角看外汇储备规模》,《经济学消息报》,2002年5月31日。《21世纪经济报道》转摘。46、《新制度金融学探索》,《经济学动态》2002年第6期。47、《中国对外贸易中的产权问题》,《福建论坛》2002年第4期。本文被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外贸经济,国际贸易)2002年第11期转摘。48、《中国价格问题的产权分析》,(美)《中国经济评论》2002年第2卷,第3期。49、《中国产业问题的制度分析》,《兰州商学院学报》2002年第5期。本文被中国人民大学报刊复印资料《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与实践》2003年第2期全文转摘。50、《中国货币政策中的产权问题》,《经济体制改革》2002年第6期。51、《论货币自由兑换的制度基础》,《管理世界》杂志2003年第9期。52、《对市场经济的新认识》,《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03年第2期。P77-8253、《中国利率市场化的新制度金融学探讨》,《财经理论与实践》2003年第4期。54、《中国超额货币的制度分析》,《贵州财经学院学报》2004年第4期。55、《产权,法律制度与中国金融发展之谜》,《财经问题研究》2004年第8期。56、《对人民币汇率问题的几点重新认识》,《福建论坛》2004年第9期。57、《人民币升值之争的理论反思:新制度金融学的解释》,《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2004年第6期。本文分别被《新华文摘》2005年第3期、《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2005年第1期、《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金融保险》2005年第2期全文转摘58、《金融监管与金融发展:理论框架与实证检验》,《金融研究》2005年第4期。59、Robin Hang Luo and Chun Jiang, Currency Convertibility, Cost of Capital Control and Capital Account Liberalization in China, Journal of Chinese Political Science (United States), V10, N1, 65-8060、江春,许立成:《法与金融学的文献综述》,《经济学动态》2005年第5期。61、《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的顺序》,《经济学消息报》2005年7月29日。62、江春,许立成:《法律与金融中介的发展:一个再检验》,《制度经济学研究》第八辑,经济科学出版社2005年6月第一版。63、《中国远期外汇市场的发展:新制度金融学的解释》,《财经问题研究》2005年第10期。本文被《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金融保险》2006年第1期全文转摘64、江春:《超额货币与人民币汇率》,《经济科学》2006年第1期。65、江春,刘春华:《经济转轨国家利率市场化的制度分析》,《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1期。本文被《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金融与保险》2006年第5期转摘。66、江春,刘春华:《货币政策的利率效应:来自中国过去20年的实证》,《广东金融学院学报》2006年第2期。67、江春,许立成:《内生金融发展:理论与中国的经验证据》,《财经科学》2006年第5期。68、江春,《中国外汇市场的新制度金融学分析》,《经济评论》2006年第3期。江春:《产权制度与收入分配的合理化》,《经济学消息报》2006年9月15日。70、江春,许立成:《法律制度、金融发展与经济转轨》,《南大商学评论》第九辑(2006年6月版)。71、江春,李征:《中国货币内生性原因新探》,《经济评论》2007年第1期。72、江春,许立成:《金融发展中的制度因素:理论框架与国际经验》,《财经科学》2007年4期。73、江春,许立成:《制度安排,金融发展与社会公平》,《金融研究》2007年第7期。74、江春,许立成:《金融发展的政治经济学》,《财经问题研究》2007年第8期。75、江春,刘春华:《发展中国家的利率市场化:理论、经验与启示》,《国际金融研究》 2007年第10期。本文被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世界经济》2007年第12期转摘76、江春,王鸾风:《制度与金融发展研究综述》,《经济学动态》2007年第4期77、江春:《论人民币汇率政策思路的重大转变》,《财经科学》2008年第1期p1-9。本文分别被《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2008年第2期、《经济研究参考》第十八期、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金融与保险》2008年第6期转摘。78、江春《人民币浮动汇率:制度变革与经济转型》,《财经问题研究》2008年第4期。P62-79、江春,杜颖奎:《金融发展与收入分配》,《金融理论与实践》2008年第8期 p95-9980、江春,许立成:《中国金融发展与转型:从政府到市场》,《福建论坛》2008年第10期。81、江春,王鸾风:《发展中国家金融发展的制度分析》,《财经科学》年2009第4期。P1-国际期刊论文· Robin Hang Luo and Chun Jiang, Currency Convertibility, Cost of Capital Control and Capital Account Liberalization in China, Journal of Chinese Political Science (United States), V10, N1, 65-80· Chun,Jiang,Hsu, L,and Chi, W,2012: “Does Real Output Converge? A Regional Study in China”, Economic Computation and Economic Cybernetics and Research, V,2(2012),127- (SSCI)· Lin La, Hsu-Ling Changb, Chi-Wei Suc, Chun Jiangd,2013: ”Real Interest Rate Parity in East Asian Countries Based on China with Flexible Fourier Stationary Test”, Japan and the World Economy 25–26 (2013) 52–58(SSCI)· Chun Jiang , Xiao-Lin Li , Hsu-Ling Chang , Chi-Wei Su, 2013: “Uncovered interest parity and risk premium convergence in Central and Eastern European countries”, Economic Modelling ,V 33 (2013) July, 204–208(SSCI)· Chih-Wei SU, Hsu-Ling CHANG, Chun JIANG(Corresponding author),2013: “Does Wealth or Credit Effect Exist in China?”, Romanian Journal of Economic Forecasting Volume 16, Issue 3, 104-(SSCI)· Chun Jiang, Tsangyao Chang, Xiao-Lin Li, 2015: “Money Growth and Inflation in China: New Evidence from a Wavelet Analysis”, International Review of Economics and Finance, Volume 35, January 2015, 249–261(SSCI)· Chun Jiang, Mohsen Bahmani-Oskooee, Tsangyao Chang,2015: “Revisiting Purchasing Power Parity in OECD”, Applied Economics, 2105, June, 47, 40, pp4323-4334· Chun Jiang, Yi Wang, Tsangyao Chang, and Chi-Wei Su 2015:“Are there Bubbles in Chinese RMB-Dollar Exchange Rate? Evidence from Generalized Sup ADF Tests”, Applied Economics (forthcoming, SSCI )

福建省商学院(应为:福建商学院)学报,是本科学院学报。福建商学院是2016年经教育部批准,在福建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基础上建立起来的省属公办全日制应用型普通本科高校。祝你好运。

福建商学院学报

经济学的顶级期刊有:American Economic ReviewEconometrica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Review of Economic Studies等经济学是研究人类社会在各个发展阶段上的各种经济活动和各种相应的经济关系及其运行、发展的规律的学科。经济学核心思想是物质稀缺性和有效利用资源,可分为两大主要分支,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经济学起源希腊色诺芬、亚里士多德为代表的早期经济学,经过亚当·斯密、马克思、凯恩斯等经济学家的发展,经济学衍生出了演化证券学、行为经济学等交叉边缘学科。随着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经济学研究和应用受到国家和民众的关注越来越高,理论体系和应用不断完善和发展。一般情况下,经济学理论建基在理性的“极大化”这假设之上,每个人都会在局限下选取对自己最有利的选择。在经济学理论中的假设真假并不重要,只要假设推论出来的可被验证含意,能够解释及推测现实世界,我们就接受这个理论。但是奥地利经济学的理论是建立在人是有目的的行动的行动公理基础之上。其学派旗帜鲜明的反对把理性状态和极大化作为经济学的逻辑前提。凡是有解释能力的理论,都一定有被事实推翻的可能性(refutable by facts),但未被事实推翻。 我们永远不能证明一个理论,因为下一次的事件总会有机会推翻该理论。

顶尖期刊:American Economic ReviewEconometrica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Review of Economic Studies一流期刊:Economic JournalGames and Economic BehaviorInternational Economic ReviewJournal of EconometricsJournal of Economic TheoryJournal of FinanceJournal of Labor EconomicsJournal of Monetary EconomicsRand Journal of EconomicsReview of Economics and StatisticsJournal of Financial EconomicsReview of Financial Studies二流期刊:American Journal of Agricultural EconomicsAEA Papers and ProceedingsBrookings Papers on Economic ActivityEconometric TheoryEconomic TheoryEuropean Economic ReviewJournal of Applied EconometricsJournal of Business and Economic StatisticsJournal of Comparative EconomicsJournal of Development EconomicsJournal of Economic Behavior and OrganizationJournal of Economic Dynamics and ControlJournal of Economic EducationJournal of Economic GrowthJournal of Economic HistoryJournal of Economic PerspectiveJournal of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Strategy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Journal of Experimental EconomicsJournal of Health EconomicsJournal of Human ResourcesJournal of Industrial Economics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EconomicsJournal of Law and EconomicsJournal of Mathematical EconomicsJournal of Money, Banking and CreditJournal of Population EconomicsJournal of Public EconomicsJournal of Real Estate Economics and FinanceJournal of Regulatory EconomicsJournal of Risk and UncertaintyJournal of Urban EconomicsSocial Choice and WelfareReview of Economic Dynamics三流期刊:Canadian Journal of EconomicsChina Economic ReviewEconometric JournalEconomic inquiryEconomica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Cultural ChangeEconomics LettersEconomics of TransitionHealth economicsIndustrial & labor relations review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Game Theory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Industrial OrganizationJournal of agricultural economicsJournal of institutional & theoretical economicsJournal of law, economics & organizationJournal of regional scienceJournal of transport economics & policyLand economicsMathematical Social SciencesNational Tax JournalOxford Bulletin of Economics and StatisticsOxford economics papersPublic ChoiceReview of Economic DesignReview of Income and WealthScandinavian Journal of EconomicsSouthern Economic Journal四流期刊:其他SSCI经济学期刊(注意不是国内的CSSCI)。不入流期刊:其余期刊均为不入流,比如说《经济研究》、《世界经济》。

您好,经济学相关的顶级期刊一般都是外文的文献。你其实如果在比较好的大学的话,一般是会有对应翻译过来的文献,你可以去看。

世界学术期刊学术影响力指数(WAJCI)Q1区中国科技期刊刊名WAJCI指数学科内WAJCI世界排名综合性科学技术NATIONAL SCIENCEREVIEW*1838/148SCIENCE BULLETIN*26212/148科学通报09631/148中国科学院院刊58735/148数学SCIENCE CHINAMATHEMATICS*72471/313应用数学APPLIEDMATHEMATICSAND MECHANICS(ENGLISH EDITION)*77557/252应用物理学NANO RESEARCH*41317/148NANO-MICROLETTERS*51827/148光学LIGHT: SCIENCE &APPLICATIONS*4837/104物理化学NANO RESEARCH*54536/145应用化学CHINESE JOURNALOF CATALYSIS*80113/71JOURNAL OFENERGY CHEMISTRY*71617/71地球科学综合GEOSCIENCEFRONTIERS*85548/192地质学岩石学报*4298/91ACTA GEOLOGICASINICA(ENGLISH EDITION)*51314/91地质学报38216/91地质论评26817/91自然地理学地理学报5207/87地理研究68612/87地理科学进展08920/87地理科学02021/87生物学SCIENCE CHINALIFE SCIENCES*79023/92细胞与组织工程BONE RESEARCH*1324/24细胞生物学CELL RESEARCH*05818/191遗传学与遗传性GENOMICS,PROTEOMICS& BIOINFORMATICS*78937/172古生物学JOURNAL OFPALAEOGEOGRAPHY*2017/55植物学MOLECULAR PLANT*39211/230JOURNAL OFINTEGRATIVEPLANT BIOLOGY*66144/230JOURNAL OFSYSTEMATICSAND EVOLUTION*43148/230动物学CURRENT ZOOLOGY*07735/172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MOLECULAR PLANT*11022/293医药卫生综合CHINESE MEDICALJOURNAL*14338/179结合与补充医学中国中药杂志79211/58CHINESE JOURNALOF NATURALMEDICINES*78412/58中草药66013/58免疫学CELLULAR &MOLECULARIMMUNOLOGY*08531/156男科学ASIAN JOURNAL OFANDROLOGY*3381/7放射学、核医学与医学成像SIGNALTRANSDUCTIONAND TARGETEDTHERAPY69732/129药学与药理学

  • 索引序列
  • 福建商学院学报投稿
  • 福建商学院学报投稿经验
  • 福建商学院学报投稿要求
  • 福建商学院学报投稿邮箱
  • 福建商学院学报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