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期刊知识库 > 2016年某国际知名杂志发表了一项研究成果

2016年某国际知名杂志发表了一项研究成果

发布时间:

2016年某国际知名杂志发表了一项研究成果

因为只有这样的话,才可以让每一个国家都相互学习,去发展更多的事情。

韩春雨,男,中国协和医科大学理学博士,现任河北科技大学生物科学与工程学院生命科学系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韩春雨事件指的是韩春雨撤稿事件。2016年5月2日,韩春雨作为通讯作者在国际顶级期刊《自然·生物技术》(Nature Biotechnology)杂志上发表了一篇研究成果,即发明了一种新的基因编辑技术——NgAgo-gDNA,向已有的最时兴技术CRISPR-Cas9发起了挑战。2016年8月2日,《自然-生物技术》发表声明称,“已有若干研究者联系本刊,表示无法重复这项研究。本刊将按照既定流程来调查此事。作为在自然科研旗下期刊发表论文的条件之一,作者须将材料、数据、代码和相关的实验流程及时向读者提供,不可加以不当限制”。2017年1月9日,以河北科技大学副教授韩春雨、浙江大学基础医学院研究员沈啸为发明人的专利—以Argonaute核酸酶为核心的基因编辑技术,因申请人未在规定期限内答复国家知识产权局的第一次审查意见通知书,该专利的申请被视为撤回,国家知识产权局发布该专利申请的“视为撤回通知书”。2018年8月31日晚,河北科技大学公布韩春雨团队撤稿论文的调查处理结果称,未发现韩春雨团队有主观造假情况。撤稿论文已不再具备重新发表的基础,有关方面按照规定已取消了韩春雨所获得的荣誉称号,终止了韩春雨团队承担的科研项目并收回了科研经费,收回了韩春雨团队所获校科研绩效奖励。扩展资料  韩春雨研发出基因编辑新技术NgAgo-gDNA的成果发表在英国《自然·生物技术》上,向此前最先进的基因编辑技术CRISPR-Cas9发起了挑战,该成果打破了国际基因编辑技术的垄断,实现了中国高端生物技术原创零的突破,有望成为新一代“基因剪刀”。《自然》杂志执行主编尼克坎贝尔评论说:“虽然这项新技术还处于初期,但有一些理由让我们相信它与现在普遍使用的CRISPR-Cas9技术相比有多种优势,特别是在更精准的基因编辑方面。”基因编辑技术指能够让人类对目标基因进行“编辑”,实现对特定DNA片段的敲除、加入等。而CRISPR/Cas9技术自问世以来,就有着其它基因编辑技术无可比拟的优势,技术不断改进后,更被认为能够在活细胞中最有效、最便捷地“编辑”任何基因。参考资料:百度百科-韩春雨

上半年中国科学家的科研成果屡登国际著名期刊,韩春雨今年5月在《Nature Biotechnology》上发表一篇重磅研究,发明出一种新的基因编辑技术(NgAgo-gDNA);近日施一公研究组于《科学》杂志就剪接体的结构与机理研究发表两篇长文,而且这是施一公团队第二次在《科学》上同时发表两篇论文。  中国科学家的在一些领域的研究已走在世界的前沿,生命科学领域由是如此。下面生物谷小编整理了2016年以来部分中国科学家的重磅研究,供大家参考:  颜宁、高福:NPC1蛋白介导胆固醇转运和埃博拉病毒入侵的分子机制--《细胞》  (清华大学;中国疾控中心、中科院微生物组)  原始出处:http:///cell/fulltext/S0092-8674(16)30570-0    6月2日《细胞》发表了一篇题为《NPC1蛋白介导胆固醇转运和埃博拉病毒入侵的分子机制》的研究论文,此研究系清华大学颜宁课题组与中国疾控中心、中科院微生物组高福院士课题组合作的一项最新成果,在世界上首次解析出NPC1蛋白的清晰结构,并初步揭示了它的工作过程,从而为干预、治疗罕见遗传疾病"尼曼-皮克病"和埃博拉病毒打开了新大门。  NPC1是一个由1278个氨基酸组成并含有13次跨膜螺旋的膜蛋白,该论文在国际学术界首次报道了人源胆固醇转运蛋白NPC1的4埃分辨率冷冻电镜结构。并分析探讨了NPC1和NPC2两个蛋白协作介导细胞内胆固醇转运的分子机制,同时为理解NPC1介导埃博拉病毒入侵的分子机制提供了分子基础。  曹雪涛:找到抗病毒免疫细胞"开关"--《自然-免疫学》  (中国工程院)  原始出处:http:///ni/journal/v17/n7/full/html    免疫系统作为机体的自卫系统,主要是依靠免疫细胞的防御功能,但免疫细胞又是如何识别外来病毒,如何自主进行防御工作的呢?  中国工程院院士曹雪涛团队发现DNA甲基化酶Dnmt3a能够使天然免疫细胞针对病毒感染处于高敏感状态,一旦识别病毒入侵就可以显着产生干扰素和启动抗病毒天然免疫反应。此研究结果发表在英国《自然-免疫学》杂志上。  研究人员选择能够通过调控DNA甲基化来决定基因表达的"表观遗传调控分子"为观察点,经筛选发现DNA甲基化酶Dnmt3a能够促进天然免疫细胞高效释放I型干扰素。研究结果表明,DNA甲基化能够维持抗病毒信号转导通路的关键分子高表达,为天然细胞在病毒入侵时及时高效启动抗病毒免疫反应做充分准备。该发现揭示了抗病毒免疫应答新型表观遗传机制,也为病毒感染性疾病防治提供了新的分子靶点。  谢晓亮、白凡:揭示细菌耐药性产生分子机制--《Molecular Cel》  (北京大学生物动态光学成像中心)  原始出处:http:///molecular-cell/fulltext/S1097-2765(16)30048-X    国际顶级学术期刊Cell子刊Molecular Cell于4月21日以长文在线发表了北京大学生物动态光学成像中心谢晓亮、白凡课题组的研究成果。研究人员采用综合应用单分子荧光成像技术和高通量基因测序技术,深入探究了细菌耐药性产生的机制,揭示了耐药性持留菌在大部分生理活动都静止的情况下而外排系统却在活跃地工作的原理,其不断地排出持续进入的药物分子,为耐药性细菌的存活添加安全屏障。  外排系统越活跃体内的抗生素浓度就越低,在含有抗生素的环境中持留菌才得以生存。之前的理论认为持留菌形成一般是通过"消极的被动防御战略",最新的研究结果显示,增强外排活动将抗生素泵出从而减少细胞内药物浓度这种"积极的主动防御战略"同样起着重要的作用。这一重要发现完善了现有的关于持留菌形成的生物学机制的认识。  王韫芳、裴雪涛:首次将胃细胞转变成肝和胰腺细胞--《细胞-干细胞》  (军事医学科学院野战输血研究所 )  Doi:1016/006    王韫芳和裴雪涛两人的研究团队在前几日取得了一项革命性研究成果,他们利用小分子化合物技术,在国际上首次实现了利用小分子化合物诱导人体胃上皮细胞直接转换为内胚层祖细胞。内胚层祖细胞可以被诱导分化为成熟的肝细胞、胰腺细胞和肠道上皮细胞等,为将来利用干细胞技术治疗终末期肝病、糖尿病等带来新的希望。7月21日,国际著名学术期刊《细胞-干细胞》杂志在线发表了这一重要成果,覃金华、王术勇、张文成三位博士是该论文的共同第一作者。  该研究突破了经典重编程对转录因子的依赖,丰富了干细胞再生生物学的理论体系,为成熟肝细胞、胰腺细胞等内胚层来源的功能性细胞提供了安全、可控、有效的细胞来源,在个性化再生医学治疗、药物筛选等方面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利用该技术在医学上可以进行个性化组织培养,解决器官移植的难题,改善消化系统疾病的治疗情况。  刘兵、汤富酬、袁卫平:造血干细胞起源获单细胞尺度解析--《自然》  (军事医学科学院附属医院 ;北京大学生物光学动态成像中心 ;中国医学科学院天津血液病医院 )  原始出处:http:///nature/journal/vaop/ncurrent/full/html    《自然》杂志于5月19日以长文形式在线发表中国科学家刘兵课题组、汤富酬课题组和袁卫平课题组合作在造血干细胞起源研究中取得的重要突破。其通过单细胞转录组分析、单细胞诱导移植、组织特异性基因敲除等多种研究手段,首次在单细胞尺度实现小鼠造血干细胞发育全过程的深度解析。  研究针对HSC发育过程中具有代表性的5类细胞进行单细胞转录组测序,揭示了pre-HSC在转录活性、代谢状态、动脉基因表达、信号通路和转录因子网络等方面的突出特征。利用血管内皮细胞和造血细胞特异性的两种基因敲除小鼠,阐明Rictor基因在HSC发生过程中的特异性调控作用。此外,测序数据挖掘和功能实验证实pre-HSC具有细胞周期状态的异质性,部分细胞增殖活跃。最后,通过与更多细胞群体测序数据的比对分析,发掘出pre-HSC的98个特征基因。  邵一鸣:首次从中国病人体内分离出"青少年"HIV中和抗体--《Immunity》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Doi:1016/006    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北京大学、南开大学和美国斯克利普斯研究所(TSRI)等机构的研究人员描述了有史以来首个在一类强效地抵抗HIV的免疫分子中发现的未成熟的或者说"青少年"抗体。论文通信作者为TSRI生物学家Jiang Zhu和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艾滋病首席专家邵一鸣。相关研究结果于2016年4月5日在线发表在Immunity期刊上。  这项研究开始于2006年,Zhu和他的同事们吃惊地发现这种抗体在2006年到2008年期间快速地进化,获得抵抗HIV所需的很多特征。之前的研究提示着VRC01级别抗体需要花费长达10到15年的时间产生有用的特征,而这一发现有力地反驳了这一点。研究人员也注意到这是首次从一名亚洲病人体内分离出VRC01级别抗体,之前的VRC01级别抗体来自非洲人或白种人病人。这意味着不同遗传背景的人们可能受益于一种利用人体制造VRC01级别抗体能力的疫苗。  刘光慧:抑制引起早衰的NRF2抗氧化通路--《Cell》  (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  原始出处:http:///cell/fulltext/S0092-8674(16)30565-7    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刘光慧实验室与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国家癌症研究所Tom Misteli研究组合作,通过筛选具有逆转人类细胞衰老潜能的基因,发现转录因子NRF2(NF-E2-related factor 2)介导的细胞抗氧化通路的紊乱是导致细胞衰老的驱动力。此外,通过筛选具有激活NRF2通路功能的小分子化合物,发现一种用于治疗脂肪肝的NRF2激动剂奥替普拉可以延缓间充质干细胞衰老的进程,并提高其体内活性。该研究成果于6月2日发表在Cell杂志上。  研究表明,异常表达的progerin与转录因子NRF2结合,并将其捕获锁定在细胞核膜上,使之无法正常激活下游抗氧化基因的表达,引起细胞的慢性氧化应激。在年轻的正常间充质干细胞中抑制NRF2的活性可以模拟儿童早衰症的多种加速衰老的细胞缺陷,而在儿童早衰症患者诱导多能干细胞(iPSC)衍生的间充质干细胞中重新激活NRF2可以有效逆转细胞加速衰老的表型。这些研究结果不仅有助于加深人们对于人类衰老的认识,而且为延缓衰老及防治衰老相关疾病提供了新的靶标和策略。  周永胜:找到利用脂肪干细胞治疗骨缺陷疾病的新靶点--《Stem Cell Reports》  (北京大学口腔医学院)  Doi:1016/010 ?    近日,北京大学口腔医学院周永胜研究小组在《Cell》子刊Stem Cell Reports上发表了一项最新研究进展,他们发现一种microRNA能够通过影响脂肪干细胞的信号调控网络促进骨生成,该研究为利用脂肪干细胞治疗骨质疏松等疾病提供了新的方向。  组织工程技术已经成为骨再生医学领域最具治疗前景手段之一。人类脂肪来源干细胞作为一种间充质干细胞在组织工程领域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深入了解脂肪干细胞向骨方向分化的分子调控网络是开发干细胞治疗方法的重要基础。  该研究发现MiR-34a在人类脂肪来源干细胞(hASC)向骨方向分化的过程中会出现表达上调。在体外过表达MiR-34a能够显着增加hASC的碱性磷酸酶活性,矿化能力同时还会促进骨生成相关基因的表达。在hASC中过表达MiR-34a再进行异位移植也会观察到骨形成能力增强。  中国研究人员:发现遏制乳腺癌进展的重要microRNA--《cancer research》  (广州中山大学)  Doi:1158/0008-CAN-15-1770?    许多研究表明转录因子NF-kB在肿瘤细胞中存在异常激活,是导致许多肿瘤发生的一个重要驱动因素。在正常的生理条件下,NF-kB信号的表达强度和持续时间会在多个水平上得到严格调控,但NF-kB信号途径在癌症中持续激活的机制究竟是什么一直没有得到完全阐述。  最近来自广州中山大学的研究人员在国际学术期刊cancer research上发表了一项最新研究进展,他们发现了一种microRNA发生沉默可能参与癌细胞内NF-kB信号的异常激活。  在这项研究中,研究人员在乳腺癌细胞中研究了microRNA介导的NF-kB信号级联调控,并发现miR-892b表达在人类乳腺癌标本中显着下调,同时该microRNA的表达情况与病人生存期存在相关性。  研究人员通过体外实验和体内实验证明,在乳腺癌细胞中过表达miR-892b能够显着抑制肿瘤细胞生长,转移能力以及诱导血管生成的能力,而删除细胞中的miR-892b则会增强上述特性。实验表明miR-892b能够通过直接靶向抑制NF-kB的多个调节蛋白的表达,抑制NF-kB信号途径,其靶向目标包括TRAF2, TAK1以及TAB3,因此乳腺癌细胞中的miR-892b发生沉默会维持NF-kB活性,导致该信号通路持续激活,进而增强肿瘤细胞生长和转移能力。  中国研究人员:解答钠盐摄入如何影响血糖平衡--《cell metabolism》  (中国第三军医大学)  Doi:http:///1016/019?    来自中国第三军医大学的研究人员在国际学术期刊cell metabolism上发表了一项最新研究进展,他们发现钠盐的摄入能够通过一条由脂肪组织PPARδ介导的信号途径调节血糖平衡。这项研究对于指导人们健康饮食,帮助糖尿病病人预防心血管代谢病变具有重要意义。  高钠盐摄入是糖尿病患者发生高血压的一个主要风险因素,促进钠的排泄能够降低糖尿病患者出现心血管代谢病变的风险。但是目前关于钠盐的摄入与葡萄糖平衡之间的关系了解得仍然不够深入。  在这项最新研究中,研究人员报告称高钠盐摄入能够显着增加野生型小鼠的尿钠排泄,但是这种作用在脂肪组织特异性敲除了PPARδ的小鼠和糖尿病小鼠模型中受到了阻断。与此同时,研究人员发现使用激动剂或高钠盐摄入激活肾周脂肪的PPARδ能够调节脂肪组织adiponectin的水平,进而抑制肾脏钠-葡萄糖协同转运蛋白2(SGLT2)的功能,SGLT2是肾脏进行葡萄糖重吸收的一种主要转运蛋白,SGLT2抑制剂是一类重要的糖尿病治疗药物。上述结果表明高钠盐诱导的尿钠排泄过程受到脂肪组织PPARδ的调节作用,而PPARδ的这种调控作用需要adiponectin介导,并通过调节SGLT2 的功能来实现。  除此之外,研究人员还发现在糖尿病状态下,由于肾脏SGLT2的功能发生紊乱,高盐摄入诱导的尿钠排泄也受到了损伤。存在高血糖症的2型糖尿病病人尿钠排泄更少,这与他们血浆中的adiponectin水平有关

2016年,某国际知名杂志发表了一项研究

一项新的研究表明,更青少年看电视,就越有可能染上忧郁症作为青年人。但是到何种程度,电视可以或不可以归咎于是一个问题,研究叶回答。 研究者们使用了一种民族长期调查青少年健康之间的关系,探讨媒介使用和抑郁。他们基于他们的发现对超过4千人的未成年人没有很沮丧,因为这项调查始于1995年。 作为部分的调查中,这位年轻的人问多少小时的电视和录像,他们看。他们还要求他们在玩电脑游戏,听收音机。 媒体使用平均达五15个小时。经过两个多小时的那是花在看电视。 7年后,在2002年起,超过百分之七的年轻人都有抑郁症状的。患者的平均年龄是21岁。 布莱恩Primack在匹兹堡大学医学院的是作者的新研究。他说,每小时的电视意味着达到8%的发病几率症状。 研究人员说,他们没有发现任何这样的关系,用其它媒体,如电影,视频游戏或收音机的音量。但研究也发现,年轻男性比年轻的妇女更有可能染上忧郁症的给予等量的媒介使用。 医生Primack说,这项研究没有发现看电视会使抑郁。但是一种可能性是,他说,这需要时间远离活动可以帮助预防抑郁症,喜欢运动和社交。它也会影响睡眠,他说,这可能会有影响。 这项研究发表在《普通精神病学档案》上。 在去年12月,《社会指标的研究发表了一份研究活动,有助于带来幸福的生活。马里兰大学的社会学家发现那些自称为快乐花更少的时间看电视比不开心的人。研究发现,幸福的人更有可能被社会积极、阅读、参加宗教仪式和投票。

现任河北科技大学生物科学与工程学院生命科学系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2016年5月2日,韩春雨作为通讯作者在国际顶级期刊《自然·生物技术》(Nature Biotechnology)杂志上发表了一篇研究成果,即发明了一种新的基因编辑技术——NgAgo-gDNA,向已有的最时兴技术CRISPR-Cas9发起了挑战。论文发表后,在国内外引发强烈关注,甚至被部分媒体誉为“诺奖级”实验成果。但此后不久,该论文内容就陷入争论:有人提出韩春雨的试验无法重复,有人说可以重复,彼此争论不休、难有定论。

2016年某国际知名杂志发表了一项研究报告

信息检索是学习如何通过网络来找到你想要的。如文献检索一般都在“万方数据库”、“CNKI数据库”、“国家知识产权局”等各个网站搜索,要想知道有关检索的一些问题,你可以看看这个网站作为参考。

2016年,英国著名医学杂志《柳叶刀》发表全球成年人体重调查报告

38、什么是学术造假与剽窃?一般而言,剽窃的形式有哪些?司法实践中队剽窃是如何界定的?剽窃与参考文献的区别是什么?39、简要回答:三大检索工具SCI、Ei和ISTP的内涵。EBSCO提供的个性化服务包括哪些?读者在使用个性化服务前需要什么操作程序?答:个性化服务功能MyEBSCOhos可使读者将检索结果、检索的历史记录、专题快报服务、期刊快报服务和个人网页设计等保存到我的文件夹中进行集中处理。 读者在使用MyEBSCOhos功能之前应先注册申请,获得一组属于个人的用户名和口令,具体操作方法是:点击Sign in to My EBSCOhos按钮,选择“Im a new user”,在弹出的注册页面中依次填入用户姓名、邮箱地址、自由选择登入用户名和口令、找回口令时的问题答案。点击”Submit”按钮进行注册,如果注册成功,系统将在弹出的sing in 页面中显示用户名,点击ok按钮返回MyEBSCOhos最初登陆的界面,此时若在MyEBSCOhos的My出现黄色图样即表示登入完成。“secret question”与”secret answer”功能是系统为避免读者将用户和口令遗忘时提供查询之用。当用户遗忘个人用户或口令时,点击” I forgot my password”或“I forgot y user name and password”按钮,并填入相关信息后,系统会显示用户口令或将自动将用户名和口令通过油箱发送给用户。 网络资源的特点和类型,搜索引擎的功能。答:网络信息资源的特点是:数量庞大、增长迅速;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变化频繁、价值不一;结构复杂、分布广泛;信息分散、无序等。(1) 按人类信息交流的方式分类可分为非正式出版信息、半非正式出版物、正式出版物。(2) 从网络信息检索角度,按信息查询方式对网络信息进行分类可分为互联网信息、ftp信息、telnet信息、USENET/Newsgroup信息资源、ustserv/mailing list 信息、gopher信息。(3) 按信息存取方式分,可分为邮箱型、揭示板型、广播型、图书馆型以及书目型。(4) 按组织形式分,可将网络信息资源分为以下3种类型:文件型、数据库型、超媒体型。(5) 按时效性分,可将网络信息资源分为动态信息、电子报纸、电子期刊、电子图书、联机馆藏目录、联机数据库。(6) 按信息的媒体形式分为:文本信息、超文本信息、多媒体信息。(7) 按网络信息服务方式分为:网站信息、新闻组信息、论坛信息、文件服务信息。(8) 按信息格式分为:HTML,TXT,DOC,PD,RM,MP搜索引擎功能;伴随着互联网爆炸性的发展,普通网络用户想找到所有所需要的资料简直大海捞针,这时为满足大众信息检索需求的专业搜索网站便应运而生了。文献信息的先进性、可靠性、适用性判断方法。查阅有关文献,写出“标准文献、专利文献、学位论文、研究报告”作为参考文献时的标注格式。标准文献:这就需要看你引用的长度,如果楼你引用的是完整的一段文章,就先把引用内容写完之后再进行标注,如果是分开好几段进行论述,就采取分开标注啦~ 同时,标注常见参考文献著录格式 :参考文献格式应按国家标准(GB/T7714-2005)(国际标准)或出版社编辑部格式 例: 1 期刊 [序号] 作者题名〔J〕刊名,出版年份,卷号(期号):起止页码 [1 ] 朱建平,张润楚 数据挖掘的发展及其特点[J] 统计与决策,2002(3):55-60 [2 ] 莫少强数字式中文全文文献格式的设计与研究[J]情报学报,1999,18(4):1-6 2 图书 [序号] 著者书名〔M〕版本(第一版不写)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 [ 1 ] 贺奇,郑岩,魏藜等 构建面向CRM 的数据挖掘应用[M] 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1:230-252 [ 2 ] Slowinski R Intelligent decision support : handbook of applications and advances of rough set theory【M】 Netherland :Kluwer Acad emic Publishers ,1992 3 学位论文 [序号] 作者题名〔D〕保存地点:保存单位,年 [1] 孙玉文 汉语变调构词研究[D]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 张筑生 微分半动力系统的不变集[D] 北京:北京大学数学系数学研究所,1983 4 报纸 [序号] 作者题名〔N〕报纸名称,出版年份-月-日(版数) [1 ] 傅刚,赵承,李佳路大风沙过后的思考[N]北京青年报,2000-04-12(14) 5 科技报告 〔序号〕作者题名〔R〕报告题名及编号,出版年 [1] Kyungmoon N Automatic landing system design using fu logic[R]AIAA-98-4484,1998 6 国际或国家标准 [序号]标准编号,标准名称〔S〕 〔8〕GB/T 16159-1996,汉语拼音正词法基本规则〔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1996 7 专利著录格式 〔序号〕专利所有者专利题名〔P〕专利国别:专利号,出版日期 [9〕姜锡洲一种温热外敷药制备方案[P].中国,881056073,1989-07-06 8 会议文献著录格式 序号〕会议主办者会议(或会议录)名称[C]地点:出版者,出版日期 [4] 张佐光,张晓宏,仲伟虹,等多相混杂纤维复合材料拉伸行为分析见:张为民编第九届全国复合材料学术会议论 文集(下册)〔C〕.北京:世界图书出版公司,410~416 [5] Agrawal R , Imielinski T, Swami A Mining association rules between sets of items in large databases,Washington ,American,February15-22,1993 [C]Berlin:Springer,c1993 9 电子文献专利文献:学术论文一般由哪几部分构成?各部分的写作规范分别是什么?1 引言 1.1 制订本标准的目的是为了统一科学技术报告、学位沦文和学术论文(以下简称报告、论文)的撰写和编辑的格式,便利信息系统的收集、存储、处理、加工、检索、利用、交流、传播。 1.2 本标准适用于报告、论文的编写格式,包括形式构成和题录著录,及其撰写、编辑、印刷、出版等。 本标准所指报告、论文可以是手稿,包括手抄本和打字本及其复制品;也可以是印刷本,包括发表在期刊或会议录上的论文及其预印本、抽印本和变异本;作为书中一部分或独立成书的专著;缩微复制品和其他形式。 1.3本标准全部或部分适用于其他科技文件,如年报、便览、备忘录等,也适用于技术档案。 2 定义 2.1 科学技术报告 科学技术报告是描述一项科学技术研究的结果或进展或一项技术研制试验和评价的结果;或是论述某项科学技术问题的现状和发展的文件。 科学技术报告是为了呈送科学技术工作主管机构或科学基金会等组织或主持研究的人等。科学技术报告中一般应该提供系统的或按工作进程的充分信息,可以包括正反两方面的结果和经验,以便有关人员和读者判断和评价,以及对报告中的结论和建议提出修正意见。 2.2 学位论文 学位论文是表明作者从事科学研究取得创造性的结果或有了新的见解,并以此为内容撰写而成、作为提出申请授予相应的学位时评审用的学术论文。 学士论文应能表明作者确已较好地掌握了本门学科的基础理论、专门知识和基本技能,并具有从事科学研究工作或担负专门技术工作的初步能力。 硕士论文应能表明作者确已在本门学科上掌握了坚实的基础理沦和系统的专门知识,并对所研究课题有新的见解,有从事科学研究工作成独立担负专门技术工作的能力。 博士沦文应能表明作者确已在本门学科上掌握了坚实宽广的基础理论和系统深入的专门知识,并具有独立从事科学研究工作的能力,在科学或专门技术上做出了创造性的成果。 2.3 学术论文 学术论文是某一学术课题在实验性、理论性或观测性上具有新的科学研究成果或创新见解和知识的科学记录;或是某种已知原理应用于实际中取得新进展的科学总结,用以提供学术会议上宣读、交流或讨论;或在学术刊物上发表;或作其他用途的书面文件。 学术论文应提供新的科技信息,其内容应有所发现、有所发明、有所创造、有所前进,而不是重复、模仿、抄袭前人的工作。 3 编写要求 报告、论文的中文稿必须用白色稿纸单面缮写或打字;外文稿必须用打字。可以用不褪色的复制本。 报告、论文宜用 A4(210 mm×297 mm)标准大小的白纸,应便于阅读、复制和拍摄缩微制品。报告、论文在书写、扫字或印刷时,要求纸的四周留足空白边缘,以便装订、复制和读者批注。每一面的上方(天头)和左侧(订口)应分别留边25 mm以上,下方(地脚)和右侧(切口)应分别留边20 mm以上。 4 编写格式 报告、论文章、条的编号参照国家标准GB1.1《标准化工作导则标准编写的基本规定》第8章"标准条文的编排"的有关规定,采用阿拉伯数字分级编号。 报告、论文的合成 5 前置部分 5.1 封面 5.1.1 封面是报告、论文的外表面,提供应有的信息,并起保护作用。 封面不是必不可少的。学术论文如作为期刊、书或其他出版物的一部分,无需封面; 如作为预印本、抽印本等单行本时,可以有封面。 5.1.2 封面上可包括下列内容: a. 分类号 在左上角注明分类号,便于信息交换和处理。一般应注明《中国图书资料类法》的类号,同时应尽可能注明《国际十进分类法UDC》的类号。 b. 本单位编号 一般标注在右上角。学术论文无必要。 c. 密级视报告、论文的内容,按国家规定的保密条例,在右上角注明密级。如系公开发行,不注密级。 d. 题名和副题名或分册题名 用大号字标注于明显地位。 e. 卷、分册、篇的序号和名称 如系全一册,无需此项。 f. 版本 如草案、初稿、修订版、等。如系初版,无需此项。 g, 责任者姓名 责任者包括报告、论文的作者、学位论文的导师、评阅人、答辩委员会主席、以及学位授予单位等。必要时可注明个人责任者的职务、职称、学位、所在单位名称及地址;如责任者系单位、团体或小组,应写明全称和地址。 在封面和题名页上,或学术论文的正文前署名的个人作者,只限于那些对于选定研究课题和制订研究方案、直接参加全部或主要部分研究工作并作出主要贡献、以及参加撰写论文并能对内容负责的人,按其贡献大小排列名次。至于参加部分工作的合作者、按研究计划分工负责具体小项的工作者、某一项测试的承担者,以及接受委托进行分析检验和观察的辅助人员等,均不列入。这些人可以作为参加工作的人员一一列入致谢部分,或排于脚注。 如责任者姓名有必要附注汉语拼音时,必须遵照国家规定,即姓在名前,名连成一词,不加连字符,不缩写。 申请学位级别 应按《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暂行实施办法》所规定的名称进行标注。 i. 专业名称 系指学位论文作者主修专业的名称。 j. 工作完成日期 包括报告、论文提交日期,学位论文的答辩日期,学位的授予日期,出版部门收到日期(必要时)。 出版项 出版地及出版者名称,出版年、月、日(必要时)。 5.1.3 报告和论文的封面格式参见附录 A。 5.2 封二 报告的封二可标注送发方式,包括免费赠送或价购,以及送发单位和个人;版权规定;其他应注明事项。 5.3 题名页 题名页是对报告、论文进行著录的依据。 学术论文无需题名页。 题名页置于封二和衬页之后,成为另页的石页。 报告、论文如分装两册以上,每一分册均应各有其题名页。在题名页上注明分册名称和序号。 题名页除5.1规定封面应有的内容并取得一致外,还应包括下列各项: 单位名称和地址,在封面上未列出的责任者职务、职称、学位、单位名称和地址,参加部分工作的合作者姓名。 5.4 变异本 报告、论文有时适应莱种需要,除正式的全文正本以外,要求有某种变异本,如:节本、摘录本、为送请评审用的详细摘要本、为摘取所需内容的改写本等。 变异本的封面上必须标明"节本、摘录本或改写本"字样,其余应注明项目,参见5.1的规定执行。 5.5 题名 5.5.1 题名是以最恰当、最简明的词语反映报告、论文中最重要的特定内容的逻辑组合。题名所用每一词语必须考虑到有助于选定关键词和编制题录、索引等二次文献可以提供检索的特定实用信息。 题名应该避免使用不常见的缩略词、首字母缩写字、字符、代号和公式等。 题名一般不宜超过20字。 报告、论文用作国际交流,应有外文(多用英文)题名。外文题名一般不宜超过10个实词。 5.2 下列情况可以有副题名: 题名语意末尽,用副题名补充说明报告论文中的特定内容; 报告、论文分册出版,或足一系列工作分几篇报道,或是分阶段的研究结果,各用不同副题名区别其特定内容; 其他有必要用副题名作为引伸或说明者。 5.5.3 题名在整本报告、论文中不同地方出现时,应完全相同,但眉题可以节略。 5.6 序或前言 序并非必要。报告、论文的序,一般是作者或他人对本篇基本特征的简介,如说明研究工作缘起、背景、它旨、目的、意义、编写体例,以及资助、支持、协作经过等;也可以评述和对相关问题研究阐发。这些内容也可以在正文引言中说明。 5.7 摘要 5.7.1 摘要是报告、论文的内容不加注释和评论的简短陈述。 5.7.2 报告、论文一般均应有摘要,为了国际交流,还应有外文(多用英文)摘要。 5.7.3 摘要应具有独立性和自含性,即不阅读报告、论文的全文,就能获得必要的信息。摘要中有数据、有结论,是一篇完整的短文,可以独立使用,可以引用,可以用于工艺推广。摘要的内容应包含与报告、论文同等量的主要信息,供读者确定有无必要阅读全文,也供文摘等二次文献采用。摘要一般应说明研究工作目的、实验方法、结果和最终结论等,而重点是结果和给沦。 5.7.4 中文摘要一般不宜超过200~300字;外文摘要不宜超过250个实词。如遇特殊需要字数可以略多。 5.7.5 除了实在无变通办法可用以外,摘要中不用图、表、化学结构式、非公知公用的符号和术语。 5.7.6 报告、论文的摘要可以用另页置于题名页之后,学术论文的摘要一般置于题名和作者之后、正文之前。 5.7.7 学位论文为了评审,学术论文为了参加学术会议,可按要求写成变异本式的摘要,不受字数规定的限制。 5.8 关键词关键词是为了文献标引工作从报告、论文中选取出来用以表示全文主题内容信息款目的单词或术语。 每篇报告、论文选取3~8个词作为关键词,以显著的字符另起一行,排在摘要的左下方。如有可能,尽量用《汉语主题词表》等词表提供的规范词。 为了国际交流,应标注与中文对应的英文关键词。 5.9 目次页 长篇报告、论文可以有目次页,短文无需目次页。 目次页由报告、论文的篇、章、条、附录、题录等的序号、名称和页码组成,另页排在序之后。 整套报告、论文分卷编制时,每一分卷均应有全部报告、论文内容的目次页。 5.10 插图和附表清单报告、论文中如图表较多,可以分别列出清单置于目次页之后。图的清单应有序号、图题和页码。表的清单应有序号、表题和页码。 5.11 符号、标志、缩略词、首字母缩写、计量单位、名词、术语等的注释表符号、标志、缩略词、首字母缩写、计量单位、名词、术语等的注释说明汇集表,应置于图表清单之后。6 主体部分 6.1 格式 主体部分的编写格式可由作者自定,但一般由引言(或绪论)开始,以结论或讨论结双。 主体部分必须由另页右页开始。每一篇(或部分)必须另页起。如报告、论文印成书刊等出版物,则按书刊编排格式的规定。 全部报告、论文的每一章、条的格式和版面安排,要求划一,层次清楚。 6.2 序号 6.2.1 如报告、论文在一个总题下装为两卷(或分册)以上,或分为两篇(或部分)以上,各卷或篇应有序号。可以写成:第一卷、第二分册;第一篇、第二部分等。用外文撰写的报告、论文,其卷(分册)和篇(部分)的序号,用罗马数字编码。 6.2.2 报告、论文中的图、表、附注、参考文献、公式、算式等,一律用阿拉伯数字分别依序连续编排序号。序号可以就全篇报告、论文统一按出现先后顺序编码,对长篇报告、论文也可以分章依序编码。其标注形式应便于互相区别,可以分别为:图 l、图2.1;表2、表3.2;附注 l);文献[4];式(5)、式(3.5)等。 6.2.3 报告、论文一律用阿拉伯数字连续编页码。页码由书写、打字或印刷的首页开始,作为第l页,并为有页另页。封面、封二、封三和封底不编入页码。可以将题名页、序、目次页等前置部分单独编排页码。页码必须标注在每页的相同位置,便于识别。 力求不出空白页,如有,仍应以有页作为单页页码。 如在一个总题下装成两册以上,应连续编页码。如各册有其副题名,则可分别独立编页码。 6.2.4 报告、论文的附录依序用大写正体A,B,C,编序号,如:附录 A。 附录中的图、表、式、参考文献等另行编序号,与正文分开,也一律用阿拉伯数字编码,但在数码前冠以附录序码,如:图 A1;表B2;式(B3);文献〔A5]等。 6.3 引言(或绪论) 引言(或绪论)简要说明研究工作的目的、范围、相关领域的前人工作和知识空白、理论基础和分析、研究设想、研究方法和实验设计、预期结果和意义等。应言简意赅,不要与摘要雷同,不要成为摘要的注释。一般教科书中有的知识,在引言中不必赘述。 比较短的论文可以只用小段文字起着引言的效用。 学位论文为了需要反映出作者确已掌握了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门知识,具有开阔的科学视野,对研究方案作了充分论证,因此,有关历史回顾和前人工作的综合评述,以及理论分析等,可以单独成章,用足够的文字叙述。 6.4 正文 报告、论文的正文是核心部分,占主要篇幅,可以包括:调查对象、实验和观测方法、仪器设备、材料原料、实验和观测结果、计算方法和编程原理、数据资料、经过加工整理的图表、形成的论点和导出的结论等。 由于研究工作涉及的学科、选题、研究方法、工作进程、结果表达方式等有很大的差异,对正文内容不能作统一的规定。但是,必须实事求是,客观真切,准确完备,合乎逻辑,层次分明,简练可读。 图 图包括曲线图、构造图、示意图、图解、框图、流程图、记录图、布置图、地图、照片、图版等。 图应具有"自明性",即只看图、图题和图例,不阅读正文,就可理解图意。 图应编排序号(见6.2.2)。 每一图应有简短确切的题名,连同图号置于图下。必要时,应将图上的符号、标记、代码,以及实验条件等,用最简练的文字,横排于图题下方,作为图例说明。 曲线图的纵横坐标必须标注"量、标准规定符号、单位"。此三者只有在不必要标明(如无量纲等)的情况下方可省略。坐标上标注的量的符号和缩略词必须与正文中一致。 照片图要求主题和主要显示部分的轮廓鲜明,便于制版。如用放大缩小的复制品,必须清晰,反差适中。照片上应该有表示目的物尺寸的标度。 6.4.2 表 表的编排,一般是内容和测试项目由左至右横读,数据依序竖排。表应有自明性。 表应编排序号(见6.2.2)。 每一表应有简短确切的题名,连同表号置于表上。必要时应将表中的符号、标记、代码,以及需要说明事项,以最简练的文字,横排于表题下,作为表注,也可以附注于表下。 附注序号的编排,见6.2.2。表内附注的序号宜用小号阿拉伯数字并加圆括号置于被标注对象的右上角,如:×××1),不宜用星号"*",以免与数学上共轭和物质转移的符号相混。 表的各栏均应标明"量或测试项目、标准规定符号、单位"。只有在无必要标注的情况下方可省略。表中的缩略调和符号,必须与正文中一致。 表内同一栏的数字必须上下对齐。表内不宜用"同上"、"同左"、",,"和类似词,一律填入具体数字或文字。表内"空白"代表未测或无此项,"-"或""(因"-"可能与代表阴性反应相混)代表未发现,"0"代表实测结果确为零。 如数据已绘成曲线图,可不再列表。 4.3 数学、物理和化学式 正文中的公式、算式或方程式等应编排序号(见6.2.2),序号标注于该式所在行(当有续行时,应标注于最后一行)的最右边。 较长的式,另行居中横排。如式必须转行时,只能在+,-,×,÷,<,>处转行。上下式尽可能在等号"="处对齐。 示例1: (1) 示例2: (2) 示例3: (30) 小数点用"."表示。大于999的整数和多于三位数的小数,一律用半个阿拉伯数字符的小间隔分开,不用千位撇。对于纯小数应将0列于小数点之前。 示例:应该写成94 652.023 567;0.314 325不应写成94,652.023,567;.314,325应注意区别各种字符,如:拉丁文、希腊文、俄文、德文花体、草体;罗马数字和阿拉伯数字;字符的正斜体、黑白体、大小写、上下角标(特别是多层次,如"三踏步")、上下偏差等。 示例:I,l,l,i;C,c;K,k,κ;0,o,(°);S,s,5;Z,z,2;B;β;W,w,ω。 6.4.4 计量单位 报告、论文必须采用1984年2月27日国务院发布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定计量中位》,并遵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定计量单位使用方法》执行。使用各种量、单位和符号,必须遵循附录 B所列国家标准的规定执行。单位名称和符号的书写方式一律采用国际通用符号。 6.4.5 符号和缩略词 符号和缩略词应遵照国家标准(见附录B)的有关规定执行。如无标准可循,可采纳中学科或本专业的权威性机构或学术固体所公布的规定;也可以采用全国自然科学名词审定委员会编印的各学科词汇的用词。如不得不引用某些不是公知公用的、且又不易为同行读者所理解的、或系作者自定的符号、记号、缩略词、首字母缩写字等时,均应在第一次出现时一一加以说明,给以明确的定义。 6.5 结论 报告、论文的结论是最终的、总体的结论,不是正文中各段的小结的简单重复。结论应该准确、完整、明确、精练。 如果不可能导出应有的结论,也可以没有结论而进行必要的讨论。 可以在结论或讨论中提出建议、研究设想、仪器设备改进意见、尚待解决的问题等。 6.6 致谢 可以在正文后对下列方面致谢: 国家科学基金、资助研究工作的奖学金基金、合同单位、资助或支持的企业、组织成个人; 协助完成研究工作和提供便利条件的组织或个人; 在研究工作中提出建议和提供帮助的人; 给予转载和引用权的资料、图片、文献、研究思想和设想的所有者; 其他应感谢的组织或个人。 6.7 参考文献表 按照 GB 7714-87《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的规定执行。 7 附录 附录是作为报告、论文主体的补充项日,并不是必需的。 7. 1 下列内容可以作为附录编于报告、论文后,也可以另编成册。 a. 为了整篇报告、论文材料的完整,但编入正文又有损于编排的条理和逻辑性,这一类材料包括比正文更为详尽的信息、研究方法和技术更深入的叙述,建议可以阅读的参考文献题录,对了解正文内容有用的补充信息等; b. 由于篇幅过大或取材于复制品而不便于编入正文的材料; c. 不便于编入正文的罕见珍贵资料; d. 对一般读者并非必要阅读,但对本专业同行有参考价值的资料; e. 某些重要的原始数据、数学推导、计算程序、框图、结构图、注释、统计表、计算机打印输出件等。 7.2 附录与正文连续编页码。每一附录的各种序号的编排见4.2和6.2.4。 7.3 每一附录均另页起。如报告、论文分装几册。凡属于某一册的附录应置于备该册正文之后。 8 结尾部分(必要时) 为了将报告、论文迅速存储人电子计算机,可以提供有关的输人数据。 可以编排分类索引、著者索引、关键词索引等。 封三和封底(包括版权页)。 附 录 A 封面示例 (参考件) 附 录 B 相 关 标 准 (补充件) B.1 GB 1434-78 物理量符号 B.2 GB 3100-82 国际单位制及其应用。 B.3 GB 3101-82 有关量、单位和符号的一般原则。 B.4 GB3102.1-82 空间和时间的量和单位。 B.5 GB 3102.2-82 周期及其有关现象的量和单位。 B.6 GB 3102.3-82 力学的量和单位。 B.7 GB 3102.4-82 热学的量和单位。 B.8 GB 3102.5-82 电学和磁学的量和单位。 B.9 GB 3102.6-82 光及有关电磁辐射的量和单位。 B.10 GB 3102.7-82 声学的量和单位。 B.11 GB 3102.8-82 物理化学和分子物理学的量和单位。 B.12 GB 3102.9-82 原子物理学和核物理学的量和单位。 B.13 GB 3102.10-82 核反应和电离辐射的量和单位。 B.14 GB 3102.11-82 物理科学和技术中使用的数学符号。 B.15 GB 3102.12-82 无量纲参数。 B.16 GB 3102.13-82 固体物理学的量和单位。 附加说明: 本标准由全国文献工作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文献工作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第七分委员会负责起草。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谭丙煜。38什么是学术造假与剽窃?一般而言剽窃有哪些形式?司法实践中对剽窃是如何界定的?剽窃与参考文献的区别是什么?简要回答:三大检索工具sci ei 和 istp 的内涵。答:SCI(科学引文索引 )、EI(工程索引 )、ISTP(科技会议录索引 ) 是世界著名的三大科技文献检索系统,是国际公认的进行科学统计与科学评价的主要检索工具,其中以SCI最为重要。

当然应该喝牛奶,因为牛奶富含蛋白质和钙,对人体有益。

2016年某国际知名杂志发表了一项研究论文

要理性的考虑:第一,该杂志十六年前是什么状况?领导总编换过几任?有没有可能找到当时的主编?第二,十六年前,为什么现在才发现,有没有已经过了时效?即使通过法律途径还有没有时效?

美国科学杂志发表的一项研究成果

答案:纳米电子学  2001年的美国《科学》杂志评出了2001年十大科技成就,名列榜首的是纳米电子学.其中美国的IBM公司的科学家制造出了利用电子的波性来传递信息的第一批纳米碳管.已知纳米材料是指微粒直径在1nm~100nm之间的材料.

在3月2日,一项研究成果发表于美国《科学》杂志。泽内卡-戈茨将小鼠的胚胎干细胞和滋养层干细胞放在一起,实现了人类第一次体外构建人造小鼠胚胎。这将增进科学家对哺乳类动物最初发育阶段的了解,促进早期流产难题的破解。“我们把这两种干细胞放在一起,让他们进行 对话 ,这是之前没有人做过的。我们发现这些细胞无需我们的帮助,就可以自主地发育了。” 泽内卡-戈茨对英国《新科学人》杂志表示。干细胞是能分化成多种功能细胞的多潜能细胞。研究人员将一个胚胎干细胞和一小丛滋养层干细胞混合培养,并放在半固态的凝胶基质中,以形成三维结构。此前,科学家已经知道,不同种类的干细胞之间会相互作用。但这次,胚胎干细胞和滋养层干细胞相互依靠着、默契地完成了胚胎的早期发育。随着细胞繁殖,混合的干细胞逐渐形成一个内部结构——滋养层会变为胎盘,而将生成胚胎的细胞则分为两个部分:一小部分变为中胚层,将来形成肌肉、骨骼和心脏,而剩下的胚胎细胞则将发育成大脑、皮肤和眼睛。5天时,人造胚胎已经像正常的小鼠胚胎一样,开始分化成身体组织和器官。7天时,人造胚胎已经组织成两个解剖学意义上的断面,而这两个解剖断面会生成胎盘和小鼠胚胎。泽内卡-戈茨告诉英国《卫报》,这样的实验结果令她吃惊,因为实验结果表明,人造小鼠胚胎可以像正常的胚胎一样,在正确的时间、正确的位置,进行自主发育。尽管人造胚胎近似真实胚胎,但研究人员表示,它不可能进一步发育成健康的老鼠,因为这还需要卵黄囊来提供养分。但研究人员的本意不在于通过人造胚胎实现体外培育小鼠甚至人类,他们的本质目的是为透视着床前胚胎发育打开一扇新窗。此前,科学家很难在体外重建胚胎发育的三维立体结构,而在母亲的子宫内又因为胚胎太小,难以通过超声波观察到细节。2016年5月,以她为通讯作者的论文发表在《自然·细胞生物学》上,成功模拟人类胚胎着床过程,体外培养胚胎13天,打破了之前9天的记录。论文一发表,生物界纷纷热议。哺乳动物早期发育的相关研究被限定在严格的伦理规范中,英美等国规定,培育人类胚胎不能超过14天,因为这个时间点过后被认为已经是一个独立个体。泽内卡-戈茨团队完成的“13天”已经很靠近界线。回头看来,去年的这项研究为泽内卡-戈茨的下一步计划铺平了道路。接下来,她希望能在是使用人类细胞在体外构建类似的人造胚胎。但尝试人造人类胚胎,除了更为严苛的伦理限制之外,也面临着技术障碍。比如,如何从人类胚胎中提取滋养层细胞尚没有解决。而在此次的人造小鼠细胞中,胚胎干细胞和滋养层干细胞之间的“交流”似乎是引发胚胎自主发育的重要原因。

  • 索引序列
  • 2016年某国际知名杂志发表了一项研究成果
  • 2016年,某国际知名杂志发表了一项研究
  • 2016年某国际知名杂志发表了一项研究报告
  • 2016年某国际知名杂志发表了一项研究论文
  • 美国科学杂志发表的一项研究成果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