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期刊知识库 > 汉学研究期刊投稿要求

汉学研究期刊投稿要求

发布时间:

汉学研究期刊投稿要求

发表sci期刊论文有什么要求?学术论文公开发表必须在正规学术期刊上。由于它是公开发表物,需要遵循某些期刊的发表要求。无论是在国内学术期刊还是国际学术期刊上发表,都是这样。国际学术期刊的发表要求与国内学术期刊大不相同,而且在期刊上存在一定的差异。下面一起来看看发表sci期刊论文有哪些要求?  sci期刊通常是国际上具有影响力和知名度的学术期刊,学术水平很高,这类期刊对刊物发表的要求也是比较高的。主要是对文章本身的要求,但对作者的身份职务没有什么特别要求,比国内一些核心刊物宽松一些。  发表sci期刊的关键是文章的层次。撰写一篇好的sci论文的基础有两个方面。一是英语写作水平,二是专业知识水平。对国内大多数作者来说,英语写作水平不高。英语水平高也并不意味着英语写作水平就高。写作需要掌握一定的技能,也就是说,在正常的时间里,它需要不断的磨炼。以下是发表sci期刊论文写作的4个要点:  1、文本摘要  本文的摘要是对本文的简单总结,包括主要研究问题、方法、结果和结论。它可以用短语概括。摘要中的字数不应超过500个。  2、引言  这部分提出问题,回顾前人对这一问题的研究成果,即明确选题的研究背景,以及选题在整个学科中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注意清楚的哪些是别人的结论,哪些是自己的结论。  3、方法和结果  这是最关键的部分,包括实验对象、实验材料和实验过程。描述应该有一个清晰的层次感。每个步骤之间的顺序和相关性应清楚描述,不要引起实验过程混乱的现象,因为评审者最终判断你的实验是否合理,是从这个过程中描述来的。  4、参考资料  应标记引用内容,这是一个基本的学术道德要求。引用过程中未指出文献档的来源出处会造成本人的成功内容是假象,以免造成剽窃的现象。同时也会被误认为是一种抄袭,因此为了避免在影响作者个人发展时出现这样的误解,所有引用的部分都需要体现在参考中,甚至一些不起眼的内容也需要标准清楚。  因此,发表sci期刊论文的各个方面要求相对较高,应特别注意写作。此外,还应特别注意语法和时态的应用。毕竟,英语表达与汉语不同。如果作者的英语写作水平不够高,或者在写作时感觉比较吃力。就需要有针对实践性的积累。或者是找一些专业机构指导润色。这将提高发表效率。有关发表sci期刊论文的详细信息,可咨询泰杰生物的小编。

对于业内顶级一流的科学期刊来说,期刊投稿查重率是非常严格的,而不同类型的学术期刊对查重率的要求也不尽相同。普通的期刊论文要求都不是很严格的,查重率一般不高于25%,有的略微严格的查重率也是不高于20%,而核心期刊论文重复率要求往往都是非常严格的,一般不超过15%,有些甚至可能还会要求不超过10%,且每个核心期刊都有不同的要求,10%-15%仅仅只是参照的阀值。

您可以投稿一些国家级的文章 投稿要求只要是文章原创性合格 还有就是切勿一稿多投 您可以投稿到这个邮箱里

你好,我是国家省级正刊《剑南文学》的编辑,您的研究方向很适合我们杂志,欢迎投稿,也可以咨询一下我。

汉学研究投稿要求

一般中级职称论文还是比较好发表的,但是也需要注意一些问题,主要有以下个方专面:文章是原创的,抄属袭率不能超过30%,这点也是最重要的,一般杂志社都会查抄袭率的;字数不宜太多,3000字左右,正好一个版面为佳;期刊必须有CN或ISSN刊号的,在新闻出版总署网可以查到的期刊。具体对期刊的选择最好是符合当地相关单位要求的;关注一下当地评职称相关文件,看看有没有什么特殊要求,例如有些地方发省级期刊和国家级期刊加分是不同的;需要注意下发表时间,有些专业性强的期刊发表时间是比较长的,所以应提前几个月准备;还有你在中级职称时发表的文章是不能用作评高级职称的,也就是说评高级的时候还要发表新的文章,并且对期刊要求更高了。具体的你可以去问问爱学术论文网,我同事都在那里发表的,期刊也都拿到手了,很满意,希望对你有帮助

文献法比较研究法综合归纳法等等加油哦,我就是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的

链接:-T4CH-RTcy76wfhLgdHfA 提取码:d90130天论文写作发表进阶训练营。完结版,里面包含辅导课、直播课、音频课、视频课、PDF文档。课程目录:尔雅老师对四篇论文的解构修改辅导答疑尔雅老师快速批量修改不同学科论文的教学示范尔雅老师团队如何在30分钟找到论文选题并写出论文对一篇弹幕英语教学论文的修改建议对一篇新闻学本科毕业论文的修改建议解构描摹一篇好论文的实用技巧如何通过知网迅速找到200篇优质文献如何利用知网的可视化计量分析做文献综述如何批量下载200篇文献

一、纸型、页面设置、版式和用字。毕业论文一律用国际标准A4型纸(297mmX210mm)打印。页面分图文区与白边区两部分,所有的文字、图形、其他符号只能出现在图文区内。白边区的尺寸(页边距)为:天头(上)25mm,地脚(下)20mm,订口(左)25mm,翻口(右)20mm。文字图形一律从左至右横写横排。文字一律通栏编辑。使用规范的简化汉字。除非必要,不使用繁体字。忌用异体字、复合字及其他不规范的汉字。二、论文封面封面由文头、论文标题、作者、学校、年级、学号、指导教师、答辩组成员、答辩日期、申请学位等项目组成。文头:封面顶部居中,占两行。上一行内容为“河南广播电视大学”用小三号宋体;下一行内容为“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毕业论文”,3号宋体加粗。文头上下各空一行。论文标题:2号黑体加粗,文头下居中,上下各空两行。论文副题:小2号黑体加粗,紧挨正标题下居中,文字前加破折号。作者、学校(市级电大)、年级、学号、指导教师、答辩组成员、答辩日期、申请学位等项目名称用3号黑体,内容用3号楷体,在正副标题下适当居中左对齐依次排列。占行格式为:作者:XXX学校:XXX 年级:XXX 学号:XXX指导教师:XXX 职称:XXX答辩组成员:XXX(主持人) 职称:XXXXXX 职称:XXX……答辩日期:X年X月X日申请学位:学士(不申请可省略此项)由于论文副题可有可无,学位可申请可不申请,答辩组成员可以是3、5、7人,封面内容占行具有不确定性,为保持封面的整体美观,可对行距做适当调整。三、论文论文由论文目录(提纲)和题目、作者姓名、完成日期、摘要、关键词、正文、注释、参考文献、附录等项目组成。需要列目录的论文,目录要独占一页。“目录”二字用3号黑体,顶部居中;以下列出论文正文的一、二级标题及参考文献、附录等项及其对应页码。用小4号宋体。论文题目用3号黑体,顶部居中排列,上下各空一行;作者姓名:题目下方居中,用四号楷体。完成时间:作者姓名下方居中,字样为“X年X月”,用四号楷体。摘要:作者姓名下空一行,左起顶头,写明“摘要”字样加粗,点冒号,接排摘要内容。一般用五号字,字体用楷体。关键词:摘要下方,左起顶头,写明“关键词”字样加粗,点冒号,接排关键词。词间空一字。字型字体同摘要。正文:关键词下空一行开始。正文文字一般用5号宋体,每段起首空两格,回行顶格,单倍行距。正文文中标题:一级标题。标题序号为“一、”,4号黑体,独占行,末尾不加标点。如果居中,上下各空一行。二级标题,标题序号为“(一)”,与正文字体字号相同,独占行,末尾不加标点;三、四、五级序号分别为“1.”、“(1)”和“①”,与正文字体字号相同,一般不独占行,末尾加句号。如果独占行,则不使用标点。每级标题的下一级标题应各自连续编号。注释:注释采用脚注形式。加注符号以页为单位排序,标在须加注之处最后一个字的右上角后,用带圈或括弧的阿拉伯数字依次标示。同时在本页留出适当行数,用横线与正文分开,左起空两字后写出相应的注号,再写注文。每个注文各占一段,用小5号宋体。建议使用电脑脚注功能。参考文献:在正文项目后空两行左起顶头用四号黑体写明“参考文献”,另起行空两格用5号宋体编排参考文献内容,每个参考文献都另起行。参考文献的项目见“实施方案”正文。附录:在参考文献后空两行左起顶头用四号黑体写明“附录”字样,另起行编排附录内容,格式参考正文。

汉字汉语研究期刊投稿要求

(一)文体鼓励学生写作“工作研究型”毕业论文,即运用所学的专业理论知识,去解释、解决社会现实生活或本人工作中的实际问题等的、侧重于理论应用类型的论文。如果学生具有必要的理论修养、研究兴趣、文字能力和研究条件,所选题目确有价值,毕业论文也可以写成“理论研究型”,即对有一定价值的理论问题,进行一定深度的探讨、质疑、释疑、论证等侧重于学术研究类型的论文。不可将毕业论文写成“调查报告型”、“工作总结型”等主要反映实际问题,缺乏理论深度,与所学专业知识缺乏有机联系的文章。(二)文风态度严肃。论文主题应有一定理论价值与应用价值,不可过于粗浅,不可完全从个人兴趣出发。思维严谨。立论应正确,论据应充实可靠,结构层次应清晰合理,推理论证应讲究逻辑。语言朴实。注意学习使用科研论文特有的科学语言,术语应尽可能规范,行文应简练,文字应朴实,不可过于繁琐,不可使用过分夸张虚饰、感情色彩过分浓重的文学语言,不可使用过分直白、庸俗的市井语言,不可使用生造词句。表达准确。所用概念、术语、词语等的含义必须明确且使用准确,不能有歧义。遣词造句及逻辑安排必须符合现代汉语的语法和表达习惯。(三)格式毕业论文应使用学院统一制定的论文模版,无论写作提纲或正文,均须以此模板为准(对于未使用学院模版撰写的毕业论文,最终成绩可相应的下调一个等级) 。论文模板包括论文题目、提纲、正文、注释、引用参考文献资料目录等。其中注释、引用参考文献资料目录两项内容,学生可根据实际情况参考使用。提交提纲时,正文项为空白。提交正文时,如提纲一次通过无须修改,则提纲项为空白;如提纲未通过,学生根据导师要求做了修改,则提纲项须有修改后的提纲内容。毕业论文正文段落层次划分格式一、 (用于论文小标题)(一) (用于重要段落的划分) (用于要点的排列)⑴ (用于特征的排列)① (用于分特征的排列)本科毕业论文一般不适合用章节体。字数毕业论文正文字数一般应在6000~8000字(计算类论文字数可略少,但不能低于5000字),提纲字数应在 400~800字(提纲字数不包括在正文中)。 注释格式对所引用的他人观点,参考文献须做注释,清楚地注明作者、书名、出版社、出版时间或论文题目、刊物名称及期号、页码等,引用其它参考资料也应注明资料来源。参考文献一般不低于4种,参考文献的内容必须与论文内容紧密相关,而且是你真正认真研读过的。注释及参考书目统一用尾注,其格式为:(著作)作者,书名,××出版社××××年第×版,第××页。(论文)作者,论文题目,杂志名称××××年第×期,第××页。(网文)作者,论文题目,网页链接地址。论文各部分样式设置要求:⑴论文题目:宋体三号字居中。⑵提纲及正文:宋体五号字两端对齐,段落首行空两字,段落间不允许空行,段落标题除可以加黑加阴影外,不得再使用其它任何样式;单倍行距,段落间距都为零;不得对整篇文章使用表格嵌套;不得使用繁体字和任何背景色。⑶参考文献、尾注:宋体五号字。

编辑单位:《新中医》编辑部 社 长: 主 编:郭桃美 主 任:郭桃美国内刊号:44-1231/R 国际刊号:0256-7415 邮发代号:46-38 定 价:15 电 话:020-36585485、6585489 传 真:020-36590326 EMAIL :, 网 址: 地 址:广州市机场路12号大院广州中医药大学 邮政编码:510405

一、对稿件的要求 医学伦理问题及知情同意:当论文的主体是以人为研究对象时,作者应提供单位性的、地区性的或国家性的伦理委员会的批准文件及受试对象或者其亲属的知情同意书。 基金项目:论文所涉及的课题如为国家或部、省级以上基金或攻关项目,应以脚注的第一项注于文章首页左下角,如“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271269);“十五”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2003AA205005)。”并须附基金项目证明复印件。 题名:力求简明、醒目,能准确反映文章主题。中文题名一般以20个汉字以内为宜,最好不设副标题,一般不用标点符号,尽量不使用缩略语。英文题名不宜超过10个实词。中、英文题名含义应一致。 作者署名:作者姓名在文题下按序排列,排序应在投稿前确定,在编排过程中不应再作改动,确需改动时必须出示单位证明并需全体作者签名同意。作者单位名称(写出所在科室)及邮政编码脚注于首页左下方,必须注明第一作者或通信作者的Email地址。作者应是:(1)参与选题和设计,或参与资料的分析与解释者;(2)起草或修改论文中关键性理论或其他主要内容者;(3)能对编辑部的修改意见进行核修,在学术界进行答辩,并最终同意该文发表者。以上3条须同时具备。仅参与获得资金或收集资料者不能列为作者,仅对科研小组进行一般管理也不宜列为作者。对文章中的各主要结论,均必须至少有1位作者负责。作者中如有外籍作者,应附外籍作者亲笔签名同意在该刊发表的函件。集体署名的文章于题名下列署名单位,于文末列整理者姓名,并须明确该文的主要责任者,在论文首页脚注通信作者姓名、单位、邮政编码及Email地址。通信作者一般只列1位,由投稿者确定。如需注明协作组成员,则于文末参考文献前列出协作组成员的单位及姓名。 摘要:论著需附中、英文摘要,摘要应包括研究目的、方法、结果、结论4部分,各部分冠以相应的标题。用第三人称撰写,不列图、表,不引用文献,不加评论和解释。英文摘要应包括题名、作者姓名(汉语拼音,姓每个字母大写,名首字母大写,双字名中间加连字符)、单位名称、所在城市名、邮政编码、国名及Email地址。应列出全部作者姓名,如作者工作单位不同,只列出通信作者的工作单位,通信作者姓名右上角加“*”,同时在通信作者的单位名称首字母左上角加“*”。例如:“LIN Xian-yan,WU Jian-ping,QIN Jan,LIU HDepartment of Pediatrics,Peking University,Beijing 100034,China;Corresponding author :LIN Xian-yan,Email: ”。中文摘要一般不超过400个汉字,英文摘要为250个实词左右。英文摘要一般与中文摘要内容相对应,但为了对外交流的需要,可以略详。 关键词:论著需标引2~5个关键词。关键词尽量从美国NLM的MeSH数据库中选取,其中文译名可参照中国医学科学院信息研究所编译的《医学主题词注释字顺表》。未被词表收录的新的专业术语(自由词)可直接作为关键词使用,建议排在最后。关键词中的缩写词应按《医学主题词注释字顺表》还原为全称;每个英文关键词第一个单词首字母大写,各词汇之间用“;”分隔。 统计学方法(1) 统计学符号:按GB 3358—1982《统计学名词及符号》的有关规定书写。常用:①样本的算术平均数用英文小写 (中位数仍用M);②标准差用英文小写s;③标准误用英文小写s(下标为x拔); ④ t检验用英文小写t;⑤F检验用英文大写F;⑥卡方检验用希腊文小写χ;⑦相关系数用英文小写r;⑧自由度用希腊文小写ν;⑨概率用英文大写P(P值前应给出具体检验值,如t值、χ值、q值等)。(2) 研究设计:应告知研究设计的名称和主要方法。如调查设计(分为前瞻性、回顾性还是横断面调查研究),实验设计(应告知具体的设计类型,如自身配对设计、成组设计、交叉设计、析因设计、正交设计等),临床试验设计(应告知属于第几期临床试验,采用了何种盲法措施等);主要做法应围绕4个基本原则(重复、随机、对照、均衡)概要说明,尤其要告知如何控制重要非试验因素的干扰和影响。(3) 资料的表达与描述:用 表达近似服从正态分布的定量资料,用M(QR)表达呈偏态分布的定量资料;用统计表时,要合理安排纵横标目,并将数据的含义表达清楚;用统计图时,所用统计图的类型应与资料性质相匹配,并使数轴上刻度值的标法符合数学原则;用相对数时,分母不宜小于20,要注意区分百分率与百分比。(4) 统计学分析方法的选择:对于定量资料,应根据所采用的设计类型、资料具备的条件和分析目的,选用合适的统计学分析方法,不应盲目套用t检验和单因素方差分析;对于定性资料,应根据所采用的设计类型、定性变量的性质和频数所具备的条件及分析目的,选用合适的统计学分析方法,不应盲目套用χ检验。对于回归分析,应结合专业知识和散布图,选用合适的回归类型,不应盲目套用直线回归分析;对具有重复实验数据检验回归分析资料,不应简单化处理;对于多因素、多指标资料,要在一元分析的基础上,尽可能运用多元统计分析方法,以便对因素之间的交互作用和多指标之间的内在联系做出全面、合理的解释和评价。(5) 统计结果的解释和表达:当P < 05(或 P < 01)时,应说对比组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而不应说对比组之间具有显著性(或非常显著性)差异;应写明所用统计分析方法的具体名称(如:成组设计资料的t检验、两因素析因设计资料的方差分析、多个均数之间两两比较的q检验等),统计量的具体值(如:t=45,χ=68,F =79等);在用不等式表示P值的情况下,一般情况下选用P > 05、P < 05和P < 01 3种表达方式即可满足需要,无须再细分为P < 001或P < 0001。当涉及总体参数(如总体均数、总体率等)时,在给出显著性检验结果的同时,再给出95%可信区间。 名词术语:医学名词应使用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公布的名词。尚未通过审定的学科名词,可选用最新版《医学主题词表(MeSH)》、《医学主题词注释字顺表》、《中医药主题词表》中的主题词。对没有通用译名的名词术语于文内第一次出现时应注明原词。中西药名以最新版本《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和《中国药品通用名称》(均由中国药典委员会编写)为准。英文药物名称则采用国际非专利药名。药名一般不得使用商品名,确需使用商品名时应先注明其通用名称。中医名词术语按GB/T 1-1997《中医临床诊疗术语疾病部分、证候部分、治法部分》执行,经络针灸学名词术语按GB/T 2-1997《经穴部位》和GB/T 3-1997《耳穴名称与部位》执行。中药应采用正名,药典未收录者应附注拉丁文。冠以外国人名的体征、病名、试验、综合征等,人名可以用中译文,但人名后不加“氏”(单字名除外,例如福氏杆菌);也可以用外文,但人名后不加“’s”。例如:Babinski征,可以写成巴宾斯基征,不得写成Babinsk’s征,也不写成巴宾斯基氏征。文中尽量少用缩略语。已被公知公认的缩略语可以不加注释直接使用。例如:DNA、RNA、HBsAg、PCR等。尚未被公知公认的缩略语以及原词过长、在文中多次出现者,若为中文可于文中第一次出现时写出全称,在圆括号内写出缩略语;若为外文可于文中第一次出现时写出中文全称,在圆括号内写出外文全称及其缩略语。例如: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流脑),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bstructive sleep apnea syndrome,OSAS)。不超过4个汉字的名词不宜使用缩略语,以免影响论文的可读性。西文缩略语不得拆开转行。 图表:原稿中每幅图表单占1页,集中附于文后,分别按其在正文中出现的先后次序连续编码。每幅图表应冠有图(表)题。说明性的文字应置于图(表)下方注释中,并在注释中标明图表中使用的全部非公知公用的缩写。建议采用三横线表(顶线、表头线、底线),如遇有合计和统计学处理内容(如t值、P值等),则在此行上面加一条分界横线;表内数据要求同一指标有效位数一致,一般按标准差的1/3确定有效位数。线条图的绘制,高宽比例以5:7为宜。电子版投稿中,图片建议采用jpg格式。如文稿为Word文档,则所有图片均需另附原图,要求图片分辨率不小于300 dpi。如图片用Photoshop编辑过,请将图片保存为psd格式,且不要合并图层;若用Excel或SPSS等软件作图,请将 xls、ht等文件附上,以方便编辑。若刊用人像,应征得本人的书面同意,或遮盖其能被辨认出系何人的部分。大体标本照片在图内应有尺度标记。病理照片要求注明染色方法和放大倍数。图表中如有引自他刊者,应注明出处。 计量单位:执行GB 3100~3102-1993《量和单位》中有关量、单位和符号的规定及其书写规则,具体执行可参照中华医学会杂志社编写的《法定计量单位在医学上的应用》。注意单位名称与单位符号不可混用。组合单位符号中表示相除的斜线多于1条时应采用负数幂的形式表示,如ng/kg/min采用ng·kg·min的形式;组合单位中斜线和负数幂亦不可混用。应尽可能使用单位符号,也可以与非物理单位(如:人、次、台等)的汉字构成组合形式的单位,如:次/min。如有必要先列出法定计量单位数值,括号内写旧制单位数值;如果同一计量单位反复出现,只在首次出现时注出法定与旧制单位换算系数,然后列法定计量单位数值。参量及其公差均需附单位,当参量与其公差的单位相同时,单位可只写1次,即加圆括号将数值组合,置共同单位符号于全部数值之后。例如:“4 ng/L±2 ng/L”可以表示为“(4±2) ng/L”。量的符号一律用斜体字,如吸光度(旧称光密度)的符号为A,“A”为斜体。根据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和卫生部联合发出的质技监局量函[1998]126号文件《关于血压计量单位使用规定的补充通知》,凡是涉及人体及动物体内的压力测定,可以使用毫米汞柱(mm Hg)或厘米水柱(cm H2O)为计量单位,但首次使用时应注明mm Hg或cm H2O与kPa的换算系数(1 mm Hg = 133 kPa,1 cm H2O = 098 kPa)。 数字:执行GB/T 15835-1995《出版物上数字用法的规定》。公历世纪、年代、年、月、日、时刻和计数、计量均用阿拉伯数字。小数点前或后≥5位数字时,每三位一组,组间空1/4个汉字空,如:“71,476,56”应写成“71 476 56”。但序数词和年份、页数、部队番号、仪表型号、标准号不分节。百分数的范围和偏差,前一个数字的百分符号不能省略,如:5%~95%不能写成5~95%,(2±6)%不能写成2±6%。附带尺寸单位的数值相乘,按下列方式书写:4 cm ×3 cm×5 cm,不能写成4×3×5 cm。 参考文献:著录格式基本执行GB/T 7714-2005《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采用顺序编码制著录,依照其在文中出现的先后顺序用阿拉伯数字标出,并将序号置于方括号中,排列于文后。尽量避免引用摘要作为参考文献。内部刊物、未发表资料(不包括已被接受的待发表资料)、个人通信等请勿作为文献引用,确需引用时,可将其在正文相应处注明。引用文献(包括文字和表达的原意)务请作者与原文核对无误。日文汉字请按日文规定书写,勿与我国汉字及简化字混淆。同一文献作者不超过3人全部著录;超过3人可以只著录前3人,后依文种加表示“,等”的文字。作者姓名一律姓氏在前、名字在后,外国人的名字采用首字母缩写形式,缩写名后不加缩写点;不同作者姓名之间用“,”隔开,不用“和”、“and”等连词。题名后标注文献类型标志对电子文献是必选著录项目,其他文献可选择标注。文献类型和电子文献载体标志代码参照GB 3469《文献类型与文献载体代码》。外文期刊名称用缩写,以Index Medicus中的格式为准;中文期刊用全名。每条参考文献均须著录起止页码。每年连续编码的期刊可以不著录期号。

文稿应具科学性(设计合理、数据可靠和统计方法正确)、先进性(创新、首次报道)和实用性(对研究、临床或其他方面有指导意义)及可读性。文稿需简明扼要,主题突出,论点明确,文字通顺、精炼。全文包括图表在内,论著类不超过4 000字,文献综述类文稿不超过6 000字,论著摘要、经验荟萃、护理不超过2 000字。  题应力求简明、醒目,反映出文章的主题。中文文题一般不超过20个汉字,不用副标题。英文文题一般不超过20个单词文。  论文作者署名排序应在投稿时确定,并附全部作者的中英文单位、地址、邮政编码及姓名的汉语拼音。如系多单位时,则在作者的右上角分别用阿拉伯数字注明。每篇文章均需附第一作者简介,包括姓名、出生年、性别、民族、省市(县)人、职称、学历、所从事专业及电话、传真、电子信箱等信息。如有通讯作者也请附简介。  摘要论著必须附结构式中、英文摘要(300~400字或单词);综述附简要中英文摘要(200~300字或单词)。  关键词请附3~6个,中、英文关键词间用分号“;”分隔。  名词术语应规范、前后统一,如原词过长且多次出现,可于首次出现时写出全称,括号内注明简称,以后直接用简称。医学名词以《医学名词》系列(全国自然科学名词审定委员会公布)、药名以《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为准,新译名词应附外文。公认通用缩略语可直接应用。  计量单位应采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定计量单位》,并以单位符号表示。注意单位名称与单位符号不可混用。数字执行GB/T 15835-1995《关于出版物上数字用法的规定》。公历世纪、年代、年、月、日、时刻和计数、计量均用阿拉伯数字。小数点前或后超过3位数字时,每三位数字一组,组间空1/4个汉字。百分数的范围和偏差,前一个数字的百分符号不能省略,如5%~10%,(10±1)%,附带长度单位的数值相乘,应用4 cm×3 cm×5 cm,不能用4×3×5 cm。  统计学方法应具备三要素,即数据的表示方式、应用的统计方法和统计软件。统计学符号应按GB 3358?82《统计学名词及符号》的有关规定书写,常用的如:①样本的算术平均数用英文小斜x(中位数仍用M);②标准差用英文小斜s;③标准误用英文小斜sx〖TX-];④t检验用英文小斜t;⑤F检验用英文大斜F;⑥卡方检验用希文小写χ2;⑦相关系数用英文小斜r;⑧自由度用希文小写ν;⑨概率用英文大斜P(P值前应给出具体检验值,如t值、χ2值、q值等)。  图表应少而精,文字能说明的问题,不用表和图,避免与正文重复。表格采用三线表,分别按正文中出现的先后次序排列表序和表题,按统计学原则制表,内容简明,数据准确,有效位数一致。插图、照片必须清晰,对比度好,请在图片背面用铅笔注明文题、序号、上下端标志和作者姓名,用白纸贴附于正文之后。论著和综述的表、图题采用中英文对照,表内各项目和图注均采用中文。  参考文献综述类文章的引文原则上为作者亲自阅读过的近5年重要文献;且近3年的文献需占70%以上,并于投稿时随文附上引文首页复印件。格式上按国家标准《GB3179?92》、《GB7714?87》采用顺序编码制著录,按其在文中出现的先后顺序用阿拉伯数字加方括号标出。格式如下:期刊:[序号]作者(1~3名时全写,中间加逗号;4名以上只写前3名,后加“等”或“et al”)?文题[J]刊名(中文期刊用全名,外文期刊按《Index Medicus》格式缩写),年,卷(期):起?止页书籍:[序号]作者?书名[M]?卷(册)次?版次(第1版可不写)?出版地:出版者,年起?止页或[序号]作者?文题?见:主编者?书名?卷(册)次?版次?出版地:出版者,年?起?止页

汉语研究期刊投稿要求

秦汉研究期刊投稿要求

吴忠民,男,1959年10月出生于青岛市,汉族。1985年硕士生毕业于山东师范大学历史系(师从胡滨教授)。1985年9月至2000年4月在山东大学社会学系任教。1988年被破格聘为副教授;1992年又被破格聘为教授。在山东大学工作期间,自1995年起,历任山东大学社会学系主任、社会发展学院院长等职。2000年5月调至中共中央党校工作。现为中共中央党校社会学教研室教授、主任、博士生导师,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第一、二层次入选者,中国社会学会常务理事。享受国家政府特殊津贴。  主要研究方向:社会公正研究;社会发展与现代化研究。在《中国社会科学》、《中国社会科学》(英文版)、《社会学研究》、《科技导报》、《马克思主义研究》、《社会保障研究》、《人口研究》、《学术界》、《江海学刊》、《天津社会科学》、《江苏社会科学》、《文史哲》、《社会科学》、《东岳论丛》、《社会科学研究》、《江汉论坛》、《社会科学战线》、《孔子研究》、《孔孟月刊》、《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理论动态》、《中国党政干部论坛》、《中共中央党校学报》、《理论前沿》等中文核心学术期刊与海外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100 余篇;在《南方周末》、《中国经济时报》、《人民日报》、《解放军报》、《文汇报》、《解放日报》等报纸发表数十篇文章;独立撰写《历史原脉与现实走向――历史社会学研究》(河南大学出版社1992年出版)、《中国社会发展论》(湖南出版社1995年出版)、《渐进模式与有效发展――中国现代化研究》(东方出版社1999年出版)、《社会公正论》(山东人民出版社2004年出版),主编《发展社会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出版)等教材,还合作撰写了多部专著及教材。  其研究成果有着较为广泛的影响。《中国社会科学》、《中国学术年鉴》、《中国出版》、《中国图书评论》、《社会学研究》、《博览群书》、《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中华读书报》、《中国经济时报》等重要媒体曾专文介绍、评论其专著。其论文也多次被《新华文摘》、《中国社会科学文摘》、《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光明日报》、《人民日报》、《中国社会学年鉴》、《中国哲学年鉴》、《中国历史学年鉴》、《中国社会科学》、《社会学研究》、《历史研究》、《读书》、《书摘》、《中外书摘》、《文摘报》、《报刊文摘》、《人民大学复印资料》、《光明日报》、《文汇报》、《解放日报》等转载、转摘或介绍。主持承担了多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以及其他类别的研究项目。 2中共青岛市委常委、市委农工委书记王伟,王伟书记1982年毕业于山东师范大学,获文学学士学位。2002年被评为高级经济师。2004年1月中共中央党校法学理论研究生毕业。曾担任《环渤海经济圈》山东卷主编并撰写部分章节。 3杨传堂,中共西藏自治区党委书记。1954年5月生, 山东禹城人,1976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72年6月参加工作,在职研究生学历。1981年2月-1983年1月,在山东师范大学中文系干修科当学员。 作者: * 2006-9-29 09:32 回复此发言 4郑洪刚,男,教授、研究员,硕士生导师,原西安工业大学党委书记,毕业于山东师范大学。获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兵器工业总公司优秀思想政治工作者,全国优秀党务工作者,陕西省先进工作者等。近年来先后发表论文30多篇,并有多篇论文获奖,兼任中国兵工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会副理事长、陕西省党建研究会理事等。 5程汉大  男,1948年出生,山东昌乐人。现为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教授、硕士生导师。1975年毕业于山东师范大学政史系,后留校任教。曾任山东师大历史系近代史教研室主任,世界史学科点(省重点学科)负责人,校学术委员会委员,并为全国英国史研究会理事,山东省史学常务理事。近年调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任教。长期从事世界史和英国政治法律制度史的教学与研究,先后出版《英国政治制度史》、《英国议会制度》、《英国法制史》等专著,并在《世界历史》、《史学月刊》、《政法论丛》等刊物上发表关于英国法制史的学术论文数十篇。著作成果多次获奖,1997、2001年获山东省政府社科二等奖各一项,1996、2001年获山东省教委社科成果二等奖各一项,曾主持多项省部级课题研究。 6岳 庆 平  1953年生。1982年毕业于山东师范大学历史系,1985年北京大学历史系硕士生毕业,留校任教,历史系副教授。著有《中国的家与国》、《家庭变迁与社会变革》、《中国秦汉习俗史》等。主编辞典和丛书多部。发表论文50余篇。

哪方面?

是核心期刊!

1 中国秦汉时代,汉字的变迁最为剧烈,大篆经过省改 而创造了小篆;隶书发展成熟;草书发展成章草;行书 和楷书也在萌芽,书法家也随之大量产生。文字的变化和书法的成就,给以后书法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  秦汉书法留存今天的墨迹有帛书、简牍书,还有壁画、陶瓶上的题字;其他实物资料有金属器铭文、石刻、 砖瓦、漆器等遗文,这些都是研究秦汉书法的重要资料。  秦代书法小篆是秦代的官方文字。秦统一六国后,规定“书同文字”。小篆形体长方,用笔圆转,结构匀称, 笔势瘦劲俊逸,体态典雅宽舒,主要用于官方文书、刻石、刻符等。流传至今的秦代小篆作品,石刻有《泰山刻石》、《琅□台刻石》、《峄山刻石》、《会稽刻石》等,相 传均为丞相李斯所书。《琅□台刻石》残存一面,藏中国历史博物馆;《泰山刻石》残存10字,现在山东泰安, 都是典型的秦代小篆书法。其他刻石都为后代摹刻,已 失原貌。刻符有《阳陵虎符》,体势和刻石相同,圆润浑厚。秦代权、量、诏版刻的都是始皇和二世的诏书,文 字也是小篆,但由于刀刻和受当时民间书风的影响,风格 比较质朴,笔画多为方折,线条瘦硬,锋棱俏丽。秦陶 量文字都是用刻好的小篆戳子在陶坯上捺印出来的,笔画圆厚,可以与石刻相媲美。  《诏版文》(秦)  秦代书法墨迹有帛书和简书。湖北云梦睡虎地出土的秦简,文字大都属于隶书。但有的字仍保留篆书的结 构,是篆隶递变中的古隶。字形有长方、正方、扁方等 变化,笔画浑厚朴茂,结构方圆相辅,书法工整端秀。湖 南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帛书,文字有的是属于篆书,书 写年代有的为秦代。这些墨迹大多比较工整,可资研究 早期隶书的结构和用笔的特点。  根据记载,秦代书法家有李斯、赵高、胡毋敬、程 邈等。李斯曾作《仓颉篇》,他取史籀大篆,创造小篆,对 后代篆书影响很大。他的书法骨气丰韵,方圆妙绝。相 传秦始皇巡游各地的刻石均由李斯书写。相传赵高曾作 《爰历篇》、胡毋敬曾作《博学篇》,都对创造小篆作 出一定的贡献。程邈曾对隶书的规范做过工作。  汉代书法  汉代通行的字体约有3种:①篆书,用于 刻石、刻符以及高级的官方文书和重要仪典的书写,如 天子策命诸侯、柩铭、官铸铜器铭文、碑上题额、宫殿 砖瓦文字等;②隶书,多用于中级的官方文书和经籍的书 写,如天子尺一诏书、一般的经书和碑刻等;③草书,用 于低级的官方文书和一般奏牍草稿,如《永元器物簿》、 武威的医药简、日忌、杂占诸简。其他一些文字如“古 文”等应用范围较狭。  篆书  西汉碑刻篆书比较少,因丰碑大碣在西汉尚 未兴起,留存今天的多是一些题刻,如《鲁北陛石题字》、《祝其卿坟坛》、《上谷府坟坛》、《郁平太尹冯君孺 人墓画像题记》等。其篆书由秦代的圆转逐渐趋向方正。 东汉立碑之风兴起,著名篆书碑刻有《开母石阙铭》、《少室石阙铭》、《袁安碑》、《袁敞碑》、《祀三公 山碑》等。东汉碑刻篆书,书法结体茂密,体势方圆结 合,用笔遒劲,与秦代刻石风格不同。《袁安碑》和《袁 敞碑》,因出土较晚,笔画完好,书法宽博舒展,字体遒 美。《祀三公山碑》体势略参隶意,结体方正,一反小 篆圆转匀称的特点。汉代碑刻篆书最为丰富多采的是碑 额,有的结构方整奇肆,有的婀娜多姿,不仅风格多样,而 且用笔也层出不穷,或圆转巧丽,或方折挺拔,或茂密,或 疏朗。如著名的《景君碑》、《韩仁铭》、《孔宙碑》、《孔彪碑》、《华山碑》、《张迁碑》、《鲜于璜碑》、《尹宙碑》、《袁博碑》、《王舍人碑》等碑额,各具风貌,无一类同。  《袁安碑》(东汉)  汉代篆书另一丰富的宝库为铜器上的铭文。汉器铭 文多先书写,再由工匠凿刻而成,因此笔画多为方折,转 折处断而不连,使篆书呈现出另一种风格。但其结体和 笔画仍然表现出多种多样的面目。如中山靖王墓中山内 府铸造的铭文笔画粗壮雄浑,池阳宫行镫铭文典雅秀丽, 曲成家行镫铭文较率直纤细,长杨鼎、黄山鼎铭文又比 较端庄。新莽时期铸造的铜器铭文多为工整垂脚的方正 小篆,结构舒展挺拔,风格典雅俏丽,《新莽铜量铭》、《新莽铜嘉量铭》为最典型的作品。  《新莽铜嘉量铭》(西汉)  汉代砖瓦文字,大都是篆书,形体修长,富有装饰性, 如《长乐未央方砖》、《单于和亲方砖》都是如此。瓦 当文字随形书写,独具匠心,使篆书赋予浓重的装饰趣味。  汉代篆书墨迹出土不多,甘肃敦煌出土的干支简、武 威磨咀子汉墓的旌幡、居延出土的张掖都尉启信等,都 为结构方正的篆书,用笔细瘦方硬。湖南长沙马王堆汉 墓帛书中有部分是汉初的篆书,可以说是带有隶书意味 的篆书。  隶书 隶书起源很早,可以上溯到战国时代。1980 年四川青川郝家坪出土的战国时期的木牍,其中很多字 画已是隶书的体势和写法。隶书在秦代普遍流行于民间, 它在民间经过不断地改正和完美,到汉代发展到最高阶 段,成为汉代的主要字体。秦代到西汉初期,是隶书的古 隶时期,西汉石刻除一部分是篆书,其余多为篆隶递变过 程中的古隶,如《杨□卖山地记》、《五凤二年刻石》, 其结构已是隶书的体势,但笔画尚未见典型的波磔。  隶 书到西汉末期和东汉时期发展到成熟阶段,这时隶书形 体由长方趋向宽扁,由纵势转向横势,笔画已趋工整,波 挑也更为完美,而点画俯仰呼应使隶书的艺术性达到和 谐完美的境界。如河北定州40号汉墓西汉宣帝时期(前 73~前79)的简书,青海大通县115号墓宣帝时期的简书, 敦煌出土西汉天凤元年(前14)的木牍等,都是成熟时 期的隶书。东汉隶书用笔技巧更为丰富,在波挑中充分 发挥笔毫的变化,提按顿挫,起笔止笔,表现出蚕头燕尾 波势的特色。在结构上疏密的变化,点画的呼应,更加呈 现出隶书复杂多变的姿致,而风格也更为多样。  汉代简牍和帛书为隶书主要的墨迹。从已发现的汉 简来看,工整谨严的隶书多见于先秦典籍和官方诏令。 如居延出土的《尧典》残简,罗布泊出土的《论语》残 简,武威出土的《仪礼》简,河北定州出土的《论语》简, 武威出土的《王杖诏令》简,甘谷出土的桓帝延嘉元年 (158)《诏书律令》等,都是谨严工整的隶书。居延出土 汉简,多为修筑边塞、屯田、置亭燧所遗屯戍文书,书写 比较草率,似多不经意,而书写面貌也各不相同。  《居延简》  最能代表隶书成就的是东汉碑刻。东汉盛行立碑刻 石的风气,碑本身就是一件石刻艺术品,碑的重要部分 ——碑文,要和碑构成完美的艺术形式,因此特别重视书 法。东汉碑刻隶书,大体可分为两大类型:字形比较方 整,而法度严谨,波磔分明;书写比较随意自然,法度 不十分森严,有放纵不羁的趣味。  前者又可分为两种风格:  ①倾向端庄秀丽的风格,刻 的比较细腻,笔毫效果较明显,笔画波磔分明。结体方 正,笔画顿挫有致。如《史晨碑》,结体工整,风格浑 厚典雅。《张景碑》,书体宽扁,风格秀雅。《华山碑》, 点画俯仰有致,风格典雅华美(见彩图《华山碑》(部分 东汉))。《孔宙碑》,讲究左右布势,用笔圆转,有篆 书笔意。《尹宙碑》,笔画圆健,有楷书笔意。《朝侯小 子残碑》,风格秀劲。《郑固碑》,结体内敛,横画左右 开张。《熹平石经》,体势方整,笔画丰厚,风格端庄。属 于这种风格的还有《韩仁铭》、《李孟初碑》、《阳嘉 残碑》等。这一类中还有一种风格比较秀丽的,如《曹 全碑》、《孔彪碑》等。  ②倾向古朴雄强的风格,刀刻的效果较明显,笔画 呈现方棱,转折崭齐,结体方正。比较有代表性的碑刻 有《鲜于璜碑》,用笔方折,气势雄强,严谨中又带有 自然的姿致;《张迁碑》,体势方正,有骄横不可一世 的气概;《幽州书佐秦君石阙》,方折有力,气势非常 雄强;《景君碑》,笔画平直方硬,直笔下垂如悬针,在 汉代隶书中很有特色;《张寿碑》,字体遒劲方整;《衡 方碑》,结体宽绰,笔画肥厚古拙;《西狭颂》,体势方整, 笔画顿挫浑厚(见彩图《西狭颂》(部分 东汉));《□ 阁颂》,书法方整,雄浑而有气魄;《校官碑》,用笔沉 郁雄厚,风格古厚茂密。 后者也可分为两种风格:①书写草率随便,字形大 小参差不一。  ⑶由于写在崖壁上,为不平整的石面所限制,所以 随石书写,有自然不拘的效果。其代表碑刻有《三老忌 日碑》、《马姜墓志》、《芗他君祠堂刻石》、《冯君 阙》,以及各地出土的黄肠石。摩崖刻石,完全是依岩 壁石势来书刻,所以有意想不到的效果,如《□君开通 褒斜道刻石》、《石门颂》、《杨淮表纪》等都属于这 一类。《礼器碑》是兼有上列两种风格的汉隶书,全碑 细劲雄健,在端庄中略带秀丽(见彩图《礼器碑》(部分 东汉))。  汉砖隶书,有一种刑徒墓砖,是记载服劳役的刑徒 死后随葬的题记,文字都用刀随意刻成,和捺印的砖文 不同。  捺印文字比较方正古朴,而刑徒墓砖文字比较草率 随意,书写和镌刻没有行格,笔画任意纵横错落,有一 种奔放不羁的趣味,可能是民间书法家或工匠所书刻。  隶书到东汉末年,由于过分追求形式和装饰性,波 挑矫揉造作,而结构板滞,缺乏生趣,于是开始走向下 坡路。这种趋势到魏晋时代更甚,这样隶书的衰落成了必然的趋势。  草书  秦、汉的草书是中国草书发展史中的章草时 期。汉代早期的草书,是隶书(古隶)的简易、急速的 书写。这种草书可以从《神爵四年简》见其大概,这时 期的草书为草隶或隶草阶段。  东汉时期草书逐渐出现波磔,这时草书可以从武威 出土的医药简牍,敦煌出土的“可以殄灭诸反国”简、“北部侯长高□”简等见其大概。至曹魏、西晋,草书 经过书法家的不断加工,形成有一定规律的草法,后代 称这类草书为章草,以区别东晋盛行的今草。  章草在东汉已普遍流行,除出土大量草书简牍外,如 《急就章砖》、《公羊传砖》、《马君兴砖》,以及安 徽亳州出土的曹氏墓砖,都是用章草书刻,可知东汉章 草在民间相当流行。  汉代著名书法家有史游、曹喜、杜操、王次仲、崔 瑗、崔□、张芝、蔡邕、师宜官、刘德□、梁鹄等。史 游曾以隶书草写作《急就章》。曹喜是东汉章帝时人, 记载说他工篆书,创悬针垂露法。杜操以善章草著名,崔 瑗、崔□曾学他的草书,后人并称崔杜。崔瑗善章草书, 著有《草书势》。张芝擅长章草书,唐张怀□《书断》 说他创今草,并称他为“草圣”。王次仲擅长隶书,《书 断》说他以隶草作楷法。蔡邕擅长篆隶,创飞白书,曾参 加书写石经。师宜官善隶书。刘德□,记载说他创造行 书,虽是草创,丰赡华美,风流婉约,独步当时。梁鹄 善隶书,书法为曹操所欣赏。  汉代有的书法家,名不显著,但见于碑刻,如郭香察 书《华山碑》、仇靖书《西狭颂》、仇拂书《□阁颂》、 纪伯允书《武斑碑》。  2 Deutscher Werkbund德国工业联盟  德国工业联盟是1907年至1934年间以及1950年之后很活跃的一个德国建筑师,设计师,及工业家的协会组织。它的兴起是源于20世纪初德国关于应用美术(applied art)的目的的激烈争论,发起人包括Hermann Muthesius, Peter Behrens, Heinrich Tessenow, Fritz Schumacher 和Theodor Fischer。  在它的成立章程中说明,德国工业联盟的作用在于‘the ennobling of commerce through the collaboration of art, industry and craftsmanship, through education, propaganda, and a united position on relevant questions’ 这个组织带有的国家主义基础(ntaionalistic basis)也在一开始就非常明确, 只有将最好的艺术家和商业人士联合起来才能保证德国文化的发展。  虽然建筑师在工业联盟成立之初对于它的早期目标设定有很重要的影响,建筑设计和城市规划在1914年之前的工业联盟中起的作用与之后相比少很多。当时的工业联盟并没有统一的风格和设计哲学。在1914年工业联盟的科隆会议上,Muthesius提出应该提倡以工业生产为目的的标准化设计。虽然这种能被广泛采用的原型设计(archetype)在传统设计中已经发展了很长一段时期,但是他认为在工业时代这种设计应该通过一个更加有意识的设计过程-标准化Typisierung (standardization)-而发展得更快。然而包括Henry Van de Velde, August Endell, Hermann Obrist, Gropius and Bruno Taut在内的其他会员对此表示怀疑,认为Muthesius的提议会影响艺术家的创作自由。这种存在于受尼采精英主义影响的认为自己是美的代言人的艺术家们,和追求更加实际利益的工业家和出口商们之间的矛盾,却由于一战的爆发而停止了。  在战后1919年斯图加特的会议上,建筑师Hans Poelzig当选为工业联盟的新主席。他在会上提出,与战后的反工业(anti-industrialist)与反资本(anti-capitalist)的情绪相一致,支持手工艺(hand-craftsmanship)而反对工业制造(industrial fabrication)。他受到了激进的表现派的支持-Gropius, César Klein, Karl Ernst Osthaus, Bernhard Pankok and Bruno Taut。  1920-1923之间持续恶化的通货膨胀使得任何行动都无法实施。1921年Poelzig让位于更加保守的Richard Riemerschmid。而表现派希望通过手工艺运动达到重建目的的愿望也落空了。  1923年开始,工业联盟重新找到一个积极的新方向。这期间三个重要的因素在起作用:选定魏玛(Weimar)作为年会召开地点,并且在包豪斯(Bauhaus)举办了第一次重要展览;Gropius在此次会议上发表演说,呼吁新的艺术与技术的结合;工业联盟正式与手工业派脱离关系。1924-1929年是工业联盟的鼎盛时期。在其历史上第一次与某个风格-Functionalism and Neue Sachlichkeit-有着强烈的联系,并且开始注重建筑设计和城市规划。1924年建筑师Ludwig Mies van der Rohe 和 Hans Scharoun都成为其委员会的成员,Mies还于1926年成为副主席。密斯继任者也是一连串的提倡改革的建筑师:Hugo Häring and Adolf Rading joined in 1926, Ludwig Hilberseimer in 1927。 这些现代主义(Modernism) 的信徒通过工业联盟的期刊,Die Form(在1925-1930年间有很重要的影响)传播他们的思想。另一个主要的宣传媒介是1927年在斯图加特建造的Weissenhofsiedlung白院住宅区,一个未来功能主义Functionalist住宅的典范。总平面是由Mies设计的,包括21座建筑60个住宅单元,由16位建筑师设计:Mies van der Rohe, Gropius, Scharoun, Richard Döcker, Behrens, Poelzig, Hilberseimer, Adolf Schneck (b 1883), Adolf Rading, Bruno Taut and Max Taut from Germany; J J P Oud and Mart Stam from the Netherlands; Josef Frank from Austria; Le Corbusier from France; and Victor Bourgeois from B  工业联盟成为新建筑运动Neues Bauen最具影响力的组织不仅在德国甚至在整个欧洲都享有很高的地位。然而它在建筑和工业设计方面的主要成果仍然局限于为精英阶层的服务,对于大规模住宅和大规模工业生产的实践影响仍然很小,工业联盟无法解决它的理性与艺术目标和大众文化需要之间的矛盾。 1932年底,德国工业联盟基本已接近死亡。  1947年,原工业联盟的一些成员签署了一份宣言,号召通过简单现代的设计而非按照历史原样来重建被战争毁坏的城市和乡镇。1950年,一个国家性的工业联盟重新组建。新建的工业联盟的目标已经超越了原来对于优秀工业设计的推广,而采用了更为直接的政治立场,开始关注城市和国家的未来形式。 1957年的在柏林举办的Interbau展览是给予联盟的许多建筑师以机会建造现代大规模住宅。  3 在山东省博物馆“石刻艺术”展厅,常年陈列着一批我国两汉时期特有的珍贵文物——画像石,它们是汉代奉死如生的坟墓文化的产物,亦是画刻兼施的精美石雕作品,以艺术的形式、形象化的内容,展现了当时的社会生活和意识形态,成为了解、研究汉代政治、经济、思想、文化、艺术诸方面的重要实物资料。它们所携带的社会文化信息不断地激活后人的思想,打开人们的思路,予人艺术的启迪。  展现汉代  厚葬之风  在墓葬中使用画像石做装饰的习俗,从西汉中期兴起到东汉末年衰落,持续了近三百年。画像石为什么出现在汉代,为汉代所特有?专家介绍,汉代是中国历史上的重要朝代,疆域广阔,国力强盛,国家的统一和长期的和平环境为汉代的艺术发展创造了优良条件。汉代统治者尊崇儒家学说,以孝为先,而且信奉长生不老、羽化成仙之说,奉死如生。同时,经济的发展,导致贫富分化加剧,统治阶级生前奢侈腐化,还梦想死后能继续享受荣华富贵,正是在这种情况下,厚葬风气渐长,坚固耐用的砖石墓逐步代替了木椁墓,而且规模越来越大。人们幻想在坚固的墓室里,有画像上的神仙,还有可使尸体不腐的美玉庇护,仍然能够过上神仙般的生活。这样,画像石艺术随着画像石墓的发展而不断改进和完美。  山东画像石  首屈一指  从全国来看,山东、四川、河南、陕西等许多地方是汉画像石发现较多的地方。尤其是山东,不论是画像石墓的数量,分布范围,还是画像石出土的数量和精美程度,都在全国首屈一指。这是由于古老的“齐鲁”之邦富有渔盐之利,丝织、冶铁业也很发达,经济的发展使生活较为富足,厚葬之风盛行,画像石墓随着厚葬的风行产生,而且发展很快。  目前山东出土汉画像石以鲁南地区的济宁、临沂两市最为集中,鲁中和胶东半岛有少量发现,鲁西南和鲁北地区较少。从出土的汉画像石看,画像石艺术经历了长足的发展,一是雕刻技法不断进步,从单纯运用线条刻画到浮雕与线刻相结合,包括高浮雕、透雕的运用;二是画像题材内容逐渐丰富。从单一的龙、凤、人物画像到题材复杂的反映人们升仙思想的神话传说;反映统治者腐化堕落生活的宴享、乐舞百戏、庖厨、车马出行等场景,还有反映封建忠孝观念的历史故事等。总体来说,山东地区汉画像石自西汉中晚期至东汉晚期经历了从滥觞到繁荣的阶段。其特点是:分布广,数量多;内容丰富,包罗万象;构图复杂,场面宏大;雕刻技法多种多样,风格细致繁缛。  浪漫缥缈的  精神世界  画像石是作为随葬品镶嵌在墓室内的,它是墓主生前官宅府邸的缩影,又是汉代人思想的集中体现,这从汉画像石的内容就可知道。  想象丰富的神话祥瑞题材在画像石上十分多见,并且在山东汉画像石中表现得千变万化,神奇无穷,如降福人间、导民升仙的西王母和东王公,天降地生的祥禽瑞兽,星辰天象等。汉代人相信现实世界之外存在着另一个神仙世界,希望自己死后能得到神灵庇佑。山东省博物馆收藏了众多的神话传说题材画像石。如西王母画像石,中间端坐者为西王母。她是汉代传说中的主要神仙,与东王公相对,凭几而坐,其周围各有一些侍奉的仙人和供他们驱使的九尾狐、玉兔、三足鸟、龙、朱雀等奇禽异兽,四周烟雾缭绕,一派虚无缥缈的神仙世界。相传西王母有长生不老的神药,被汉代人视为最高的神灵。山东汉画像石艺术还充满浪漫主义色彩,那些乘云车驾飞龙的神仙,把自然天象拟人化的表现,把人和动物自由拼合出来的各种灵异神怪,反映着工匠们海阔天空的艺术想象力,也反映了汉代人浪漫的精神世界。  历史故事  显现忠孝观念  历史人物故事题材是汉画像石的特色部分,多是表现大权独揽的帝王、称霸一方的诸侯、辅佐君王的将相、儒道圣、敬父尊母的孝子、不让须眉的烈女、视死如归的刺客等。这些历史故事雷同的较多,某些画像石上还有文字说明,多为简洁的几个字,以此可断的故事有孔子见老子、二桃杀三士、荆轲刺秦王、大禹治水、闵子骞失棰等。其中,孔子见老子画像石在山东的嘉祥、济宁、长清孝堂山等都有发现。画像石反映了孔子周游列国时问礼于老子的故事,反映了孔子好学、谦虚的态度。画面上,孔子老子面对而立,孔子身后往往跟着许多弟子。有的标明是颜回、子路等。老子和孔子之间往往有一孩童,他就是神童项托。传说孔子因被项托的问题所难倒,中断了东游,回家潜心学习。孔子手中多拿一鸠杖,鸠杖是汉代封建统治阶级标榜的尊重老人的信物,由朝庭发给。相传上端的鸠鸟为不噎鸟,祝老人身体健康之意。  乐舞百戏  栩栩如生  我国的杂技艺术在汉代统称“百戏”,因杂技演出有歌舞配合、乐器伴奏,又称“乐舞百戏”。吹箫弹琴、撞钟击磬、长袖飘舞、飞剑跳丸、勇士斗猛兽……这些场面不仅在古文献中有详细记载,在画像石中亦屡屡可见,通过那些生动的图像,我们仍可欣赏到千年前的那些热闹场景。  山东沂南东汉末年画像石中的乐舞百戏图反映了在庞大乐队伴奏下,百戏杂陈的盛况。画面上有三组乐队分别为不同的杂技节目伴奏。第一组为七盘舞、寻幢、跳丸飞剑等表演项目伴奏的乐队。第二组是戏车乐队,共七人。车上有建鼓,其下有一小鼓,由两人敲击。还有一人吹排箫,一人吹箫。戏车后面有三人手持长梃击小鼓。第三组是为绳技伴奏的乐队。绳技,又称履索。绳上有三人表演,绳下立插刀剑,十分惊险。上方右侧有伴奏乐队,一人吹箫,一人击掌高歌,一人袖手端坐,也为讴员(唱歌者)。另外在鱼龙曼衍等戏中还有五人各执一鼓,在鱼、龙之间戏耍。在滕州龙阳店出土的东汉画像石,则表现了飞剑、跳丸等杂技技巧,表演者正以双手抛接数量不等的刀、球,这是古代杂技表演时最主要的项目之一。另外,“吞刀吐火”、“水人弄蛇”、三虎驾车、虎面人击鼓、仙人骑麒麟、人鱼表演等节目在画像石上也经常出现。  汉代社会的  形象画卷  在汉代画像石中,有众多表现汉代社会生活的画面,诸如浩浩荡荡的车骑出行、聚会拜谒、祭祀吊唁图,也有“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的农耕场面、锤声铿锵的冶铁场面。  这类内容主要表现死者的社会地位、生平经历、享乐生活以及拥有的财富,同时也反映了汉代劳动人民的生产生活状况。  山东省博物馆收藏有一件纺织画像石,画面分为四层,一、二层刻有建筑在楼阁上的水榭,二层右边部分刻有众多武器悬挂在架上,象征着放置兵器的武器库;左边形象地刻有众人纺织图案。我国是世界上较早发明种桑、养蚕、缫丝、织绸的国家,西汉时,我国的纺织技术水平非常高,有了先进的织布工具。可能是较复杂的工具在石头上难以表现,所以我们看到的画像石中的织布机器都较简单原始,不过通过众人纺织的场面,仍可以感受到当时的纺织业已经比较发达。  回味无穷的  雕刻艺术  画像石的存在,为我们研究汉代的政治、经济、军事、思想文化等提供了珍贵的实物图像史料,其精美的雕刻技艺,亦令后世的艺术家们赞叹不已。就造型艺术而论,画像石的构思构图、笔法刀功、神态刻画等都展示了古代艺人的造诣,图像本身且是寻味无穷的艺术品。  画像石是集绘画和雕塑于一体的一种艺术形式,主要技法有阴线刻、凹面线刻、浅浮雕、高浮雕、透雕等。前三种主要是以刀代笔用线条刻画物像,属于“拟绘画”;后三种呈现浮起的立体造型,而物像细部仍用线刻,属于“拟浮雕”。这些雕刻技法出现虽有早晚,但在山东汉画像石繁荣时期同时流行。其成熟的代表作品如:沂南、诸城线刻画像的细腻传神,孝堂山凹面线刻的刚劲古朴,武氏祠减地凸面线刻的凝重醒目,济宁两城浅浮雕作品的华丽优美。  山东汉画像石存在时间比较短暂,但它具有的史料和艺术价值,确立了它在我国艺术发展史上的地位,对汉代以后的雕塑和绘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它在内容上包括神话传说、典章制度、风土人情等各个方面。在艺术形式上它上承战国绘画古朴之风,下开魏晋风度艺术之先河,奠定了中国画的基本法规和规范,成为我国文化艺术中的杰出代表和文化艺术瑰宝。

  • 索引序列
  • 汉学研究期刊投稿要求
  • 汉学研究投稿要求
  • 汉字汉语研究期刊投稿要求
  • 汉语研究期刊投稿要求
  • 秦汉研究期刊投稿要求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