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期刊知识库 > 莆田学院学报编辑部主任

莆田学院学报编辑部主任

发布时间:

莆田学院学报编辑部主任

根据我院事业发展需要,特面向海内外聘请相关专家、学者、名流担任我院特聘名誉顾问及顾问等。同时聘请有关专家、学者为我院教授、客座研究员。另外还向社会招聘兼职研究员、副研究员等。以上各类人员名单发布如下: 丁光训 全国政协副主席、金陵协和神学院院长叶选平 全国人大原副委员长、国际儒学联合会会长孙家正 全国人大副委员长丁衡高 国防科工委原主任、著名物理学家、中科院士向守志 南京军区原司令员韩培信 江苏省委原书记梁步庭 山东省委原书记刘忠德 中国文化部原部长、国际儒学联合会常务副会长高占祥 国家文化部原部长、中华文化促进会会长张连珍 江苏省政协主席韩喜凯 山东省政协主席、中国孔子基金会会长吴良镛 清华大学教授、著名建筑学家、中科院士张存浩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会原主任、中科院士虞兆中 台湾大学原校长、著名教育家王赓武 香港大学原校长、新加坡东亚研究所所长南怀瑾 台湾著名国学大师 董光壁 国际易学联合会会长、中国科学院研究员汝信 国际易学联合会副会长、中国社会科学院原副院长余敦康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北京大学国学教授邢贲思 中共中央党校原副校长、《求实》杂志原总编王治国 全国工商联副会长、中国民营科技企业家协会理事长朱高正 国际易联副会长、台湾欧洲文教基金会会长杜维明 美国哈佛大学教授、著名新儒家学者吴爱莲 国际易联顾问、澳大利亚易玄信息生命科学研究会主席苏新銮 新加坡国立大学教授王予 世界华商联合总会秘书长贺兴桐 世界华商联合会总会长、世界宗教经济文化促进会会长张岂之 西北大学原校长、清华大学人文学院院长项 平 南京中医药大学校长司元忠 南京大学党委原副书记、南京人口大学原校长周加才 江苏省委统战部原副部长兼省宗教事务管理局局长姜建中 南京财经大学党委书记张中华 南京军区将军张同斌 国家交通部江苏海事局局长张际春 国防大学将军盛昭瀚 东南大学原副校长、南京大学工程管理学院院长冯致光 南京大学原副校长、中国思想家研究中心主任董健 南京大学原副校长、文学院院长丁莹如 南京大学教授、匡亚明先生夫人王斌泰 江苏省教育厅原厅长温希凡 天津南开大学原党委书记王恒 南京金鹰国际集团董事长、美国加州苏浙沪同乡会会长李惠国 国际易学联合会常务副会长、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丘亮辉 国际易学联合会常务副会长、中国科协研究员曹凤泉 国际儒学联合会秘书长孙晶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国际易联秘书长刘华 上海市人民政府法制办主任徐宁 南京市物价局局长毛卫华 南京市工商联党组书记马和欣 南京市工商局局长赵忠令 南京工程大学原党委书记许敖敖 澳门科技大学校长龙安定 浙江省原政协主席罗一民 江苏省政协副主席兼省委统战部部长刘金美 福建省原副省长、省政协副主席王助安 国务院宗教事务局副局长张国敏 山东省经济贸易委员会原副主任张继禹 全国人大常委、中国道教协会常务副会长陈光 山东省省长助理孙永春 贵州省委常委兼组织部长沈先启 贵州省毕节市委书记李宏鸣 安徽省黄山市原市长、宿州市委书记辛冠洁 中国社科院研究员、国际儒联原副理事长任法融 中国道教协会会长吴炳志 澳门道教协会会长弓克 吉林孔子学院院长、吉林省孔子学会会长马灿荣 中国外交部原部长助理、中国驻德国大使沈善洪 杭州大学原校长张瑞敏 海尔集团首席执行官张近东 江苏苏宁集团董事长薛乐群 江苏中江集团董事长祝义才 江苏雨润集团董事长刘积仁 东软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邹宏基 台湾新亚建设开发有限公司总裁崔波 共青团中央委员会原书记处书记耿乃凡 江苏省广播电视局局长王惠荣 江苏国信资产管理集团总裁黄宏亮 江苏省海外企业集团总裁姜喜运 烟台恒丰银行董事长朱建进 烟台裕丰实业集团董事长金毅 招商银行南京分行行长胡庆华 民生银行南京分行行长孙泳伦 无锡天仁集团董事长 院务委员会为本院最高领导、权利、决策机构。根据事业发展需要,特聘请海内外有关人员组成。组成名单如下:(排名不分先后)石连同 中国国学院院长、南京大学中国思想家研究中心创始人、南京大学国学研究所常务所长、南京大学校友总会原总秘书长阎韬 中国国学院副院长、南京大学国学研究所所长、南京大学学报编辑部原主任卢央 中国国学院副院长、南京大学原天文系主任、南京大学中国思想家研究中心原副主任司元忠 南京大学原党委副书记、南京人口大学校长周加才 江苏省委统战部原副部长兼省宗教局局长张同斌 国家交通部江苏海事局局长张中华 南京军区将军余敦康 中国社会科学院博导、北京大学教授丘亮辉 国际易学联合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曹凤泉 国际儒学联合会秘书长颜石安 南京大学博导、教授赖永海 南京大学博导、教授杨向群 国家发改委司长韩爱兴 国家住房建设部司长杨伯强 南京市委督察局局长毛卫华 南京市委统战部副部长兼工商联党委书记高以俭 江苏省文联原副主席、江苏中华文化促进会常务副会长薛乐群 江苏中江国际集团董事长刘长林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张其成 中国中医药大学教授石小梅 江苏省演艺集团著名昆剧表演艺术家姜喜运 烟台恒丰银行董事长刘康 山东省泰安市政府秘书长郑武樾 泰国正大集团资深执行副总裁杨世华 江苏道教协会会长、茅山道院住持吴炳志 澳门道教协会会长隆相 江苏省佛教协会会长、南京栖霞山寺方丈沈长明 江苏天一集团董事长、南京广夏房地产开发公司董事长杨宗义 江苏福中信息集团董事长朱建进 烟台裕丰实业集团董事长刘茂富 江苏镇江房地产公司董事长马士俊 江苏明城集团董事长辛长宝 常州宝盛集团董事长顾小荣 南京市新闻出版局局长姚兵 南京大学产业集团副总裁程朝晖 香港美容学院院长孙玉 南京金陵饭店党委书记 院长:石连同 副院长:阎韬 卢央 秘书长1人(待定)副秘书长3—5人(待定) 阎韬 卢央 余敦康 唐明邦 周继旨 洪家义石连同 颜石安 赖永海 刘长林 刘大钧 张其成丘亮辉 刘蔚华 吉文辉 曾仕强 周齐 管 峻丁莹如 楼宇烈 钱逊(以上名单职务、职称见前已标注) 周加才 曹传仁 毛卫华 高以俭 石连同 石小梅张月军(南京理工大学就业办主任) 刘康 刘茂富 朱建进薛乐群 马士俊 杨宗义 杨世华 沈成明 刘学忠彭慧(江苏中华文化学院副校长) 张晓平(山东济宁市中区人大主任)孔德墉(香港) 崔百强 郑武彬(台湾) 顾小荣匡榕榕(美国保险业驻中国首席代表) 程朝晖 孙玉 周继旨南京大学教授阎韬南京大学教授卢央南京大学教授洪家义南京大学教授吴新雷南京大学教授石连同南京大学教授朱剑南京大学教授颜世安南京大学教授赖永海南京大学教授陈谦平南京大学教授辛冠洁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洪修平南京大学教授张连珍江苏省政协主席余敦康中国社科院研究员、北京大学教授高占祥中华文化促进会会长张岂之清华大学教授唐明邦武汉大学教授楼宇烈北京大学教授钱逊清华大学教授刘大钧山东大学教授朱维铮上海复旦大学教授宋志明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孙长江原《中国科技报》主编沈善洪浙江大学教授、原杭州大学校长周齐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张立文中国人民大学教授黄为一南京农业大学教授刘长林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吕绍纲吉林大学教授陈乃蔚复旦大学教授吉文辉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阮荣春上海大学教授齐儆北京工业大学教授李惠国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刘蔚华山东省社联主席、教授张其成中国中医药大学教授张志哲上海华东师范大学教授俞孔坚北京大学教授丘亮辉国际易学联合会常务会长杜维明美国哈佛大学教授许敖敖澳门科技大学校长、教授唐庆铭新加坡道家学术研究会会长成中英美国国际东西方大学校长陈鼓应台湾大学教授唐亦男台湾大学教授于希贤北京大学教授吴星莹马来西亚道家学术研究会会长尉天池南京师范大学教授白乐桑法国教育部汉语总督学施寒微德国哥延根大学教授孙晶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梁雪天津大学教授刘笑敢香港中文大学教授王赓武新加坡东亚研究所教授山田利明日本东洋大学副校长曾仕强台湾智慧大学校长、教授赵荣澄台湾大学教授亢亮天津大学教授丁冠之山东大学《文史哲》教授钱志新江苏省发改委原主任、南大教授 赵骏河韩国儒学研究专家石川忠久日本儒学研究专家苏新鋈新加坡儒学研究专家顾彬德国儒学研究专家汪忠长美国美西易经学会理事长邹宏基台湾光武科学技术学院院长傅淑芳山东《老年杂志》原社长郭次仪香港“百草堂”董事长汤恩佳香港孔教学院院长、博士姚伟彬澳门儒学研究专家孔德墉香港世界孔氏续谱协会会长程艾兰法国儒学研究专家吕武吉澳大利亚儒学研究专家陈启生马来西亚孔子研究会秘书长郑彝元泰国儒学研究专家斐文波越南儒学研究专家郑武樾正大集团资深总裁陈光山东省政协副主席徐宁南京市委常委、宣传部长耿乃凡江苏省广电厅厅长喻继高江苏省国画院管峻江苏省国画院副院长郭贻贤印度尼西亚儒学研究专家高以俭江苏省中华文化促进会常务会长曹凤泉国际儒学联合会秘书长杨丽丽中国传统文化促进会会长任法融中国道教协会会长王策《环境易术》杂志主编张继禹中国道教协会常务副会长韩爱兴国家建设部科技司长杨向群国家发改委价格司司长 石小梅江苏演艺集团昆剧表演艺术家孔爱萍江苏演艺集团昆剧表演艺术家杨世华茅山道院住持、江苏道教协会会长邵伟华广东易学专家李土生中国传统文化促进会顾问霍斐然四川易学专家李仕澄东南大学教授王远林广西桂林陆军学院教授释宽容安徽天柱山三祖寺方丈莲花江苏省南京鸡鸣寺方丈妙湛福建省厦门市南普陀寺方丈心平句容宝华山隆昌寺方丈释永信河南少林寺方丈戒忍浙江普陀寺全山方丈隆相南京栖霞寺方丈传义南京毗卢寺方丈曹传仁江苏省纪委原副书记级张树骅国际儒学联合会副会长杨伯强南京市委督察局局长沈长明南京广夏房地产开发公司董事长邓千建设部《中华建筑报》社长刘学忠江苏中泰集团董事局主席杨宗义江苏福中信息产业集团董事长洪万康台湾大润发超市有限公司副总裁马士俊南京明城集团董事长匡榕榕美国保险业驻中国首席代表 蒋义海江苏省文联一级画师李秋宝南京火车站原副站长韩景增南京军区通讯总站原政委詹永清安徽黄山旅游集团总经理陈大文南京金盛集团副总裁傅斌南京大学校史馆研究员毛利人江苏出版集团凤凰台饭店总经理王振义南京大学出版社原副社长李娓西安文理学院教授黄正明南京大学艺术研究中心教授杨小琳香港知名歌手张月军南京理工大学教授续文利香港中旅投资集团公司黄贤安江苏南京画家慧闻湖南省汨罗佛果寺崔百强华润苏果超市有限公司发展总监谛如南京栖霞寺杨淑琴江苏省中医院口腔科主任宝世宜北京文化名人俱乐部秘书长温勇南京人口管理干部学院教授曾建平江苏广播电视台新闻部江雅琦香港宋庆龄金钥匙培训基金会会长胡正良南京海关政治部办公室副主任王锴香港开益出版社社长阮国安马来西亚吉隆坡易经学院院长邢东升江苏省社会科学院研究员黄淦波广东东莞市观音山集团董事长刘金斌江苏省南京市张清渊台湾“五术”总会名誉会长张树淮江苏淮安市马文章河南省传统文化促进会张兴利江苏省经协委原总经理陈全仁西安新加坡益禾保健有限公司总裁陈广德江苏新沂市政府协副主席傅亚超海南省海口市刘开文贵州省贵阳市赵岩南京林业大学园林规划院副教授施炳煌上海市彭松桦新加坡程中山东省巨野邓海一北京市许兵(永昌)南京宝华山隆昌寺茅懿鑫泰国一统公司 张代祥山东省济南骆家清江苏南京 卞长华江苏省南京韩元茗北京张开新福建莆田刘东雳海南海口张正亚江苏省淮安张瀚之海南海口金竺雨南京书法协会陈国华浙江温州黎沛泓江苏省南京张一指甘肃省兰州市 范文举河南省国学促进会张西川北京沈峰江苏省昆山市黄恒堉台湾荣柱台湾郭仁德福建厦门市 孔强卫南京孔子后裔联合会余扬元南京金守平云南省楚雄州

课题:为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资助项目“当代文化人类学的现状与发展趋势”、“畲族地区经济生产方式转型与社会文化变迁”和教育部“八五”规划资助项目“应用人类学的理论与实践”的课题主持人,并参与多项国家课题和教育部课题与国际合作课题的研究。主要著作: 1、《福建土围楼》(中国旅游出版社 2005 年 2 月)2、《泥土板筑的城堡 -- 土围楼》(山东教育出版社 1999 年)3、《应用人类学》(厦大出版社 1996 年)主要合著: 1、普通高等教育国家级重点教材:《人类学通论》(山西教育出版社 2002 年,该书获第六届国家图书奖提名奖)2、Farewell to Peasant China (ME Sharpe I,1997)3、《中国少数民族科学技术史丛书:纺织卷》(广西科技出版社 1996 年,该丛书获第三届国家图书奖提名奖)4、《中国乡村都市化》(广东人民出版社 1996 年)5、《妈祖信仰与祖庙》(福建教育出版社 1990 年)主编著作: 《文化理论与族群研究》(黄山书社 2004 年)合作主编著作: 1、《简明文化人类学词典》(浙江人民出版社 1990 年,该书获 1989--1990 年华东地区优秀政治图书二等奖)2、《崇武大岞村调查》(福建教育出版社 1990 年)3、《龙虎山崖葬与百越民族文化》(吉林人民出版社 2001 年)4、《文化人类学辞典》,(台)恩楷股份有限公司2002年6月版,780千字。(ISBN 986-80189-2-7)代表论文: 1、《同安吕厝村的王爷信仰》( 1994 )2、《城市化概念与中国农村的城市化途径》( 1996 )3、《克利福德 格尔茨和他的解释人类学》( 1996 )4、One Model of Chinese Urbanization (1996)5、《福建畲族的婚姻状况和收养关系》( 1997 ) Marriages and Adoptions among the people of She Nationality in Fujian Province (1998) 、6、《从孤魂野鬼到神灵的转化》( 2000 )7、《明代惠东地区的海洋社会经济生活及其变迁》( 2000 )8、《宁化石壁客家张姓宗族组织的形成与发展》( 2000 )9、《宁化石壁客家公祠的建构与象征意义》( 2000 )10、《汉人社会村落仪式活动中的民间权威》( 2001 )11、《风水抑或资源控制:单姓宗族村落形成的主位与客位解释》( 2002 )12、《从考古资料看闽越族建国前的社会生产经济》( 2002 )13、《惠东女长住娘家习俗与疍民无关》( 2003 )14、《关于澳门妈祖信仰形成问题的辨识》( 2003 )(本文获澳门中华妈祖基金会“第一届妈祖文化研究奖”之优异奖)、15、《书写文化与真实》( 2003 )16、《 惠东女长住娘家风俗成因的历史人类学解释》( 2004 )17、《列维 - 斯特劳斯与他的结构人类学》( 2004 )18、《 试论文化变迁的根本原因:马恩的表述》( 2004 )19、《经济趋同与表意文化的特化》( 2004 )等其中 One Model of Chinese Urbanization 一文被 SSCI 摘要收录。其他论文(2000— ): 1、明代惠东地区的海洋社会经济生活及其变迁,《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2000年3期,20-29页,15千字。 (HW069)(CSSCI)2、福建宁化石壁村客家张姓宗族组织的形成与发展,《闽台文化》4期,54-78页,13千字。3、厦门湖里区五通村泥金社的孙姓与兴隆宫,《闽台文化》4期,130-136页,6千字。4、厦门岛上保生大帝第一宫庙,《福建道教》2000年4期,16-17页,5千字。5、高山族刺球,《福建民族》2000年2期,39页,5千字。6、厦门大学人类学研究所,《中国都市人类学会通讯》2000年4期,74-79页,9千字。7、厦门岛上清水祖师信仰,《泉州民间信仰通讯》16辑(2000年4月),43-45页,4千字。8、宁化石壁客家公祠的建构与象征意义,《石壁与客家》,中国华侨出版社2000年10月,145-153页,6千字。9、宁化石壁客家张姓宗族组织的形成与发展, (同上),349--364页,12千字。10、从孤魂野鬼到神灵的转化,《“21世纪人类的生存发展”国际人类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三),117-139页,35千字。11、 风水抑或资源控制:单姓宗族村落形成的主位与客位解释,(同上),140-156页,25千字。12、从孤魂野鬼到神灵的转化,《民俗研究》2000年4期,126-162页,30千字。13、厦门岛上保生大帝第一宫庙--吴西宫,《湖里文史资料》第五辑,7-13页,4千字。14、江头村乌石浦社洞炫宫,《湖里文史资料》第五辑,58-67页,6千字。15、江头村江头社济南宫, (同上),68-74页,4千字。16、后埔村薛岭社龙源宫, (同上),75-84页,6千字。17、后坑村洪塘社昭福宫, (同上),85-90页,5千字。18、后坑村湖边上下社的两座福庆宫, (同上),91-100页,6千字。19、后坑村西潘社福源宫, (同上),101-108页,5千字。20、五通村泥金社的孙姓与兴隆宫, (同上),109-120页,7千字。21、五通村仑后社东福宫,(同上),121-134页,8千字。22、莲坂埭头社慈济宫,(同上),192-202页,6千字。23、厦门大学人类学研究所的历史回顾与科研工作,《中国民族研究年鉴》(1999年卷)民族出版社2000年12月,263-278页,13千字。24、中国农村早婚比例的客观统计与分析,《思想战线》2001年1期,135-138页,8千字。 (CSSCI)25、厦门市禾山镇五通村仑后社的王姓居民与东福宫,《台湾源流》21期(2001年春季刊),61-69页,8千字。26、关于吴越民族保留有从妻居婚的质疑,《越文化研究文集》,中华书局2001年3月,194-198页,4千字。27、福建宁化石壁村客家张姓宗族组织的形成与发展,《二十一世纪:文化自觉与跨文化对话(二)》(北大:社会学人类学论丛第21卷),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5月,535-553页,14千字。28、实事求是:文化人类学的追求——人类学学者访谈录之十一,《广西民族学院学报》2001年4期,51-57页,14千字。 (CSSCI)29、宁化石壁张姓宗族组织的形成与发展,《社会史研究通讯》4期(20001年7月),1-9页,15千字。30、应用人类学的实践模式,《中国人类学学会通讯》2001年2期(总219期),18-22页,7千字。31、关于闽越族行从妻居婚俗的质疑,《龙虎山崖葬与百越民族文化》,吉林人民出版社2001年,192-195页,4千字。32、汉人社会村落仪式活动中的民间权威,北大社会学人类学论丛28卷《民族发展与社会变迁》,民族出版社2001年7月出版,355-368页,10千字。33、林惠祥的人类学思想,《纪念林惠祥文集》,厦大出版社2001年10月,148-157页,8千字。34、东孙逸事四则,《湖里文史资料》第六辑,(2001年12月),58-68页,6千字。35、明代惠东地区的社会经济生活及其变迁,《闽台文化》5期(2001年8月),141-155页,15千字。36、经济现代化与控制人口增长,《林惠祥教授诞辰100周年纪念论文集》,厦大出版社2001年11月,198-218页,9千字。37、明代惠东地区的海洋社会经济生活及其变迁,人大复印报刊资料《明清史》2001年3期,13-22页,15千字。(ISSN 1007-0583; CN 11-4330/K) (CSSCI)38、金门与大陆“私人佛仔”与“查某佛”的比较研究,《闽南文化研究》第二辑(2002年4月),34-44页,14千字。39、从考古资料看闽越族建国前的社会生产经济,载《闽越文化研究》,74-89页,海峡文艺出版社2002年8月版,11千字。40、风水抑或资源控制:单姓宗族村落形成的主位与客位解释,《中国人类学的理论与实践》,501-521页,香港华星出版社2002年8月,18千字。41、台湾宜兰与福建漳浦民间信仰的比较,《谱牒研究与闽台源流》, 242-253页,国际文化出版公司2002年12月版,9千字。42、书写文化与真实,《民族研究》2003年1期,99-101页,5千字。 (QW39)(CSSCI)43、金门与大陆“私人佛仔”与“查某佛”的比较研究,《二十一世纪人类学》,173-183页,民族出版社2003年2月版,15千字。44、惠东女长住娘家习俗与疍民无关,《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2003年2期,21-27页,12千字。 (HW069)(CSSCI)45、关于澳门妈祖信仰形成问题的辩识,《澳门日报》2001年2月21日、25日,《学海》231期、232期连载,6千字。46、妈祖信仰沿中国海岸传播的主要媒介,澳门《文化杂志》49期(2003年秋季刊),119-123页,9千字。(ISSN 0872-4407)47、闽台闽南人民间文化的深层共性(摘要),《泉州晚报》(海外版)2003年9月6日(闽南文化研究专辑总836期),2千字。(CN-35(Q)第0056号)48、闽台两地民间文化的深层共性,《海峡两岸五缘论》,38-43页,方志出版社2003年11月版,5千字。(ISBN 7-80192-086-4/K65)49、宁化石壁俗民的世俗化宗教,《客家纵横》2003(4),13千字。(CN35-0038/Q)50、宁化石壁村的民间信仰,《三明与客家》,方志出版社2003年版,12千字。(ISBN7-80192-050-3/K38)51、关于澳门妈祖信仰形成问题的辨识,(澳门)《文化杂志》49期(2003年冬季刊),179-182页,8千字。 (ISSN 0872-4407)(澳门中华妈祖基金会举办的“第一届妈祖文化研究奖”[2004]评审之优异奖)52、实事求是:文化人类学的追求,(与徐杰舜合作)《人类学的世纪坦言》,92-106页,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4年1月,12千字。(ISBN7-207-06148-X/Q7)53、列维-斯特劳斯与他的结构人类学,《文化理论与族群研究》(人类学论丛第二辑),1-53页,黄山书社2004年2月,40千字。(ISBN 7-80707-001-3)54、试论文化变迁的根本原因:马恩的表述, 《文化理论与族群研究》(人类学论丛第二辑), 54-66页,黄山书社2004年2月,8千字。(ISBN 7-80707-001-3)55、20世纪初的中国人类学, 《文化理论与族群研究》(人类学论丛第二辑), 67-111页,黄山书社2004年2月,32千字。(ISBN 7-80707-001-3)56、风水抑或资源控制——单姓宗族村落形成的主位与客位解释, 《文化理论与族群研究》(人类学论丛第二辑), 173-200页,黄山书社2004年2月,19千字。(ISBN 7-80707-001-3)57、 惠东女长住娘家风俗成因的历史人类学解释,《文化理论与族群研究》(人类学论丛第二辑), 221-286页,黄山书社2004年2月,47千字。(ISBN 7-80707-001-3)58、厦门岛共祀妈祖与保生大帝独特现象的解释,《中国俗文化研究》第二辑(2004年),144-153页,12千字。(ISBN 7-80659-628-3/G46)59、经济趋同与表意文化的特化,《思想战线》2004(4),51-54页,6千字。(ISSN 1001-778X;CN 53-1002/C) (CSSCI) (CSSCI)《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2004(5)摘要(学术卡片),177页。(ISSN1000-4246;CN31-1889/C)60、宗祠奠安、翔金同俗,(与张再勇合作),张再勇《翔安风采》,85-96页,中国文联出版社2004年,1万字。(ISBN7-5059-4035-X/I3137)61、《翔安风采》序二,《翔安风采》,4-5页,中国文联出版社2004年,1500字。(ISBN7-5059-4035-X/I3137)62、乡土印记的医疗民俗(《医学遇见民俗》推荐序一),林瑶棋《医学遇见民俗》,10-13页,大康出版社2004年,3000字。(ISBN 986-80610-0-8)63、妈祖不是出身于疍民,《莆田学院学报》2004(4),73-75页,5千字。(CN 35-1261/Z; ISSN 1672-4143)64、闽台闽南人民间文化的深层共性,《闽南文化研究》,1080-1089页,海峡文艺出版社2004年,7千字。(ISBN 7-80640-963-7/I678)65、三平祖师降“众祟”的传说及其象征意义,《台湾源流》29期(2004年冬季刊),136-139页,3千字。(ISSN 1026-9649)66、闽台七夕琐谈,《台湾源流》29期(2004年冬季刊),140-145页,5千字。(ISSN 1026-9649)67、浅谈民族传统文化保护的若干问题,《中央民族大学学报》2005年(1),99-104页,10千字。(CN 11-3530/C; ISSN 1005-8575)68、惠安崇武城隍信仰的历史演变,《闽台文化》6期(2005年1月),94-104页,8千字。[(泉)新出(2005)内书第01号]69、武平中山镇军家人与客家人的民间信仰,《客家研究辑刊》2005(1)。(粤M第1007号)

莆田学院学报编辑部主任是

1/我国企业税务会计问题研究王欣欣经济研究导刊2007(8): 35-2/对税务会计的再认识林淑玲 刘小娜辽宁税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19(4): 44-3/我国实行混合型税务会计模式的必要性及完善措施岳蕊商场现代化2007(08Z): 340-4/试论新形势下企业税务会计的独立性刘福生 康伟平 吴桂山科技信息:学术版2007(17): 222-222,5/从税务会计的产生看其职能发展郭恒泰发展2007(7): 78-6/高职《税务会计》教学模式的探讨龚永丽经济师2007(7): 158-7/论税务会计与财务会计的分离李辉经济师2007(7): 241-8/浅谈财务会计与税务会计的分离张燕珍技术与市场2007(5): 58-9/中国的税务会计财务会计分离的必要性黄彩云 李婧集团经济研究2007(06S): 228-10/设立企业税务会计的必要性王向丽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07(3): 55-55,11/关于我国税务会计模式的思考周洪艳时代经贸:下旬2007(05Z): 116-116,12/浅谈企业税务会计的建立和应用谭健山东纺织经济2007(3): 31-13/略论财务会计与税务会计王蕾商场现代化2007(04Z): 321-14/浅析我国税务会计模式的建立和完善郑宝凤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07(2): 94-15/论企业税务会计管理的若干理论问题何建荣商场现代化2007(03S): 377-16/刍议税务会计和财务会计的分离秘琳北方经济:学术版2007(2): 114-17/税务会计模式的国际比较郭小东涉外税务2007(3): 68-18/浅谈高职会计类专业《税务会计》课程教学改革郑宝凤中国教育与教学2007,5(2): 57-19/设立我国企业税务会计探析杨小燕内蒙古电大学刊2007(4): 21-20/税务会计的独立性探讨朱杰 朱彬经济技术协作信息2007(5): 40-21/试论企业税务会计的几个问题乔敏 焦跃军经济师2007(1): 251-22/从税务会计的定位看会计信息的失真问题白彦锋广西财经学院学报2007,20(1): 77-23/在我国建立税务会计的必要性之理论探索沈群集团经济研究2007(01S): 251-24/税务会计在我国的前景展望徐林峰铜陵学院学报2006,5(6): 23-24,25/中国的税务会计财务会计:分离还是合并程六满 杨文静决策探索2006(09B): 55-26/浅议税务会计梅亮山西煤炭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6,19(4): 27-28,27/浅析税务会计与财务会计陈顺显商业会计:下半月2006(12): 61-28/税务会计的独立性探讨郭晓玲事业财会2006(6): 43-29/设立我国企业税务会计探析李波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06,8(6): 187-30/设立企业税务会计的必要性王慧彬西部财会2006(11): 43-44,31/浅谈财务会计与税务会计的潜在差异与联系初传敏 杨会玲齐鲁粮食2006(11): 37-32/论我国税务会计模式的选择田璇 耿贵彬商场现代化2006(11Z): 336-33/促销税务会计处理凌辉贤财会研究(甘肃)2006(11): 32-32,34/从增值税看财务会计与税务会计的差异潘松涛辽宁经济2006(10): 103-35/企业税务会计初探张惠锋商业会计:下半月2006(10): 44-36/论现代企业制度下财务会计与税务会计的分离黄海梅淮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6(3): 80-37/纳税会计的定义及与税务会计的区别研究王树锋 马丽亚集团经济研究2006(10S): 276-38/税务会计与财务会计的分离戴荆陵机械管理开发2006(5): 143-39/税务会计和财务会计分离的必要性及完善措施翟英敏 侯秀华商场现代化2006(09Z): 306-40/浅议财务会计与税务会计分离问题杜婷玉新疆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25(3): 438-41/关于财务会计与税务会计分离的探讨张菊电子财会2006(9): 4-42/我国财务会计与税务会计的关系刘姣黑龙江对外经贸2006(10): 112-43/会计信息市场约束下的税务会计模式选择孔念虹煤炭经济研究2006(8): 57-44/浅论税务会计理论结构李玉萍财务与会计2006(9): 24-45/对企业税务会计要素的若干思考徐丽盈莆田学院学报2006,13(4): 13-46/新会计规范下对我国税务会计的重新审视金治军商业会计2006(08S): 6-47/企业设立税务会计的必要性刘晓宇甘肃科技纵横2006,35(4): 105-48/税务会计模式的国际比较及启示易雄军 昌灿云湖南财经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22(4): 83-49/税务会计调整核算探析邓中华财会通讯2006(8): 37-50/建立企业税务会计的必要性张霆军黑龙江社会科学2006(4): 71-51/上市公司收入确认的税务会计问题李瑞会计之友2006(08S): 15-52/加快建立我国税务会计的思考李庆卫现代农业2006(8): 78-53/我国设立企业税务会计的必要性秦小冬决策探索2006(06A): 58-54/税务会计和财务会计的分离李秀迎决策探索2006(06A): 73-55/设立企业税务会计初探饶和辉法制与经济2006(07X): 93-56/我国税务会计模式的选择与协调邢启亮财会研究(甘肃)2006(7): 28-29,57/浅析税务会计与财务会计的分离吕小丽商场现代化2006(07S): 323-58/我国财务会计和税务会计趋同的依据与设想伍冬凤科技创业月刊2006,19(7): 48-59/试论企业税务会计设立的必要性与可行性芦茂季桂林航天工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11(2): 32-60/税务会计的前瞻性思考高素芬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06(7): 67-61/关于《税务会计》教学几个问题的探讨罗先锋职业教育研究2006(7): 91-62/关于税务会计与财务会计关系的思考王子朋 苗俊杰 邹钰商业经济(哈尔滨)2006(7): 33-63/关于税务会计的再认识吴萍辽宁税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18(3): 71-64/浅谈税务会计的设立胡小荣山西财税2006(4): 35-65/商业银行税务会计核算问题的探讨曹彦婷商业会计2006(05S): 53-66/浅析税务会计与财务会计的分离田晓明甘肃农业2006(4): 152-67/税务会计调整核算的方法及特点邓中华事业财会2006(2): 16-68/从非货币性交易的会计处理看财务会计与税务会计的关系盖地财会学习2006(1): 46-69/有关税务会计的几个问题高萍萍 宋迎红现代审计与会计2006(4): 10-70/我国税务会计独立成科的理论依据与设置思路方存强 侯伟铜陵学院学报2006,5(1): 33-34,71/关于我国税务会计的研究刑利 孙德升税务研究2006(4): 70-72/论电子商务对现行税务会计的影响康世硕财会研究(甘肃)2006(4): 20-73/税务会计原则、财务会计原则的比较与思考盖地会计研究2006(2): 40-74/跨国经营企业的税务会计方法选择戴晓星商业会计2006(01S): 42-75/论财务会计与税务会计的适度分离侯金平 张晓莉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06,18(2): 26-76/我国设立企业税务会计的必要性牟伟明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06(3): 53-77/试论税务会计与财务会计的关系刘桂珍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6,16(1): 138-78/税务会计若干问题探析刘爱玲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06(01X): 55-79/税务会计独立成科的必要性分析张国义会计之友2006(02B): 18-80/构建我国税务会计范式与模式探讨盖地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学院学报2006,26(2): 25-81/建立企业税务会计是当务之急叶里上海企业2006(2): 58-82/浅议财务会计与税务会计的分离付洁商场现代化2005(12X): 337-83/浅谈我国应设立企业税务会计李改香 王子静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5,15(24): 145-84/税务会计与财务会计的联系和差异探讨吕成 姜丙华商场现代化2005(10): 161-85/视同销售业务有关税务会计处理的探讨江希和财会月刊:综合版2005(11): 39-86/企业税务会计处理的改进建议葛敏超财会月刊:会计版2005(10): 40-87/论建立税务会计的客观必然性王红事业财会2005(6): 6-88/税务会计目标与理论结构探讨盖地现代会计2005(5): 1-89/我国税务会计模式的选择和完善成骏煤炭经济研究2005(11): 10-90/税务会计刍议杨梅财会研究(甘肃)2005(12): 14-14,91/我国应当逐步推行税务会计王永红 李涛价格月刊2005(12): 78-92/论税务会计与财务会计的分离卓越审计与理财2005(11): 35-93/建立税务会计的迫切性林德俊商业经济(哈尔滨)2005(10): 44-94/对协调企业会计与税务会计关系的几点认识朱芹香经济论坛2005(19): 135-95/税务会计与财务会计的差异及其统分问题的分析杨青林业财务与会计2005(11): 7-96/关于我国税务会计发展问题陈勇引进与咨询2005(11): 8-97/急议税务会计与财务会计的分离魏玲丽集团经济研究2005(09X): 203-98/试论税务会计的独立性问题王淑媛农业科技与信息2005(10): 42-99/设立企业税务会计的必要性及原则李振朝西部财会2005(9): 43-100/建立独立税务会计的思考郭叶飞 屠丽霞宁波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5,3(3): 24-

冯浩羽,学者,心理学博士,副教授,自由平面设计师,福建福安人,现任福建师范大学传播学院广告学教研室副主任。 研究领域学科背景较为多元。本科:数字媒体方向;硕士:将广告设计与心理学交叉研究而确定广告心理学为主要研究方向;博士:主要研究兴趣在创意产业创造力心理研究、广告效果研究。先后涉及的领域有计算机、媒体艺术、设计学、心理学、广告学、营销学等。 消费者创新研究的基本问题述评,《广告研究》闻香识品牌——气味背后的心理机制及其营销应用,《现代广告》(学术季刊)2013第1季解读网络健康传播中的议程设置,《福建师范大学学报》网络健康传播中的互动性解读,《南京医科大学学报》消费者的内隐记忆及启动策略,《长春大学学报》启动消费者心灵深处的记忆,《广告研究》广告营销中的心理效应,《公关世界》不仅是香味——透视香水营销策划背后的心理策略,《中国化妆品》广告创意中的中国元素及其使用策略,《莆田学院学报》广告信息的编码、存储及提取——广告记忆的心理历程及对策,《东南传播》网络游戏——隐性广告的下一个植入点,《福建师范大学学报》改变“不认真的消费者”态度的广告策略,《东南传播》启动式的广告创意,《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启动式的中国广告创意,《广告大观》潜意识——一种广告诉求方式,《厦门理工学院学报》抓住潜意识 广告不知不觉动人心,《现代营销》巧用错觉回报丰厚,《现代营销》广告融入记忆术 受众者过目不忘,《现代营销》“依情境”对广告记忆策略的扩充,《现代广告》2004 ◎主持福建省教育厅人文社科项目“不同类型广告心理效果的性别差异研究”◎参与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项目、福建省社科基金项目、福建省发改委项目等多项。 intel杯海峡两岸信息服务创新大赛暨福建省计算机软件设计大赛评委。

不错的文章!!!免费的!!! 请搜索 莆田学院 百年办学,谢谢

莆田学院学报编辑部主任级别

赵军伟1 张克仁2(中国地质科学院郑州矿产综合利用研究所,河南 郑州 450006;国家非金属矿产资源综合利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河南 郑州 450006)摘要 我国蓝晶石族高铝 “三石” 资源丰富,矿种齐全,但是普遍品位较低,必须经过选矿加工处理才能利用。目前它们的开发利用基本满足了国内对高级耐火材料的需求。阐述了我国开发利用“三石”选矿技术研究的进展,认为今后应加强其选矿试验研究,特别是浮选工艺的研究,重视专用选矿工艺、设备的研究和引进,注意选矿加工中的综合利用,以保证“三石”产业的可持续发展[1~8]。关键词 蓝晶石;红柱石;夕线石;资源;选矿。作者简介:赵军伟(1970—),男,河南省巩义市人,副研究员,硕士,从事矿业科技信息及矿物材料、矿物加工利用研究。张克仁(1936—),男,河南开封市人,研究员,国家非金属矿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名誉主任,《矿产保护与利用》期刊主编。长期从事矿产资源综合利用试验研究,国家矿产资源规划、科研和工程项目设计编制、论证工作。蓝晶石、夕线石、红柱石(通称“三石”)属蓝晶石族高铝矿物,它们是有相同化学成分(Al2O3·SiO2)的同质多相变体,也称“夕线石类矿物”。蓝晶石族矿物在高温下分解为莫来石和熔融状游离二氧化硅,所需的转化温度较低,烧成时间短,转化率高;同时产生不同程度的体积膨胀,具有冷却后不收缩的永久膨胀性能,不仅耐火度高,还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和耐磨性,对炉渣、天然气、窑炉内的蒸气均具有较强的抗化学侵蚀性和较高的强度。因而,这些矿物可用作冶金、玻璃和陶瓷工业中高级耐火材料的原料、陶瓷类耐火及耐酸制品。一、我国蓝晶石族矿物的资源分布我国的“三石”矿储量丰富。1934年即在吉林珲春地区发现了红柱石矿,1936年至1961年先后对山西的蓝晶石,鸡西、宽甸、莆田夕线石,北京、本溪的红柱石进行了地质调查和矿物工艺试验研究工作,其中北京周口店红柱石、莆田夕线石较早用于耐火材料工业中。1978年上海宝钢开工建设,其高温强化操作冶炼工艺对耐火原材料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满足宝钢的需要并优化我国耐火原材料产品的结构,全国开始“三石”找矿和重点矿区的勘探工作,到目前为止,已在全国发现“三石”矿点183个,其中蓝晶石44个,夕线石50个,红柱石89个[1]。中国“三石”主要分布于华北台地,包括秦岭北、华北、东北南部、鲁西、苏北等地。“三石”矿点102个,其中有河南南阳地区的红柱石、蓝晶石、夕线石,山东五莲山的红柱石、夕线石,江苏沭阳的蓝晶石。川西地区康定、道浮红柱石片岩等“三石”矿点30处。西北地区“三石”分布很广,1972年在库尔勒发现优质红柱石大型矿床,红柱石晶体较大,阿勒泰地区已发现“三石”矿点11处,蓝晶石、夕线石矿物晶体大、品位高、手选可用,甘肃的红柱石、蓝晶石,陕西的蓝晶石、夕线石、红柱石,青海的红柱石储量丰富。东北地区“三石”资源品种全,地质工作程度较高,辽东半岛至吉林东部是红柱石分布的矿区,矿点多,仅珲春地区就有4个矿点,其他矿区有本溪、凤城、岫岩、二道甸子、九台、黑山等,黑龙江鸡西、林口、双鸭山、内蒙古土贵乌拉及辽宁宽甸是大型夕线石矿区。中南、华东地区主要矿点有安仁、玉林、安庆、于都、泉州的红柱石,宜昌、莆田、郁南、海南的夕线石,凉亭河、霍邱的蓝晶石等[1]。二、蓝晶石族矿的基本特性(一)地质特性我国“三石”潜在的资源极为可观,矿种齐全,一般品位多在8%~25%之间。有些矿床伴生石墨、石榴子石、堇青石等,可以综合回收利用。蓝晶石和夕线石是富含铝质、粘土质岩石经区域变质或动力变质作用形成的矿物,红柱石主要是接触变质作用形成的矿物。蓝晶石、夕线石和红柱石矿体均为层状、似层状或透镜状。矿体经常产于片麻岩、结晶片岩、云母片岩和石英片岩中[1]。蓝晶石族矿常见的伴生矿物有石英、云母、长石、石榴子石、黄玉、刚玉、堇青石、十字石、石墨、金红石、钛铁矿、铁矿物、炭质物等。我国具有工业意义的蓝晶石族矿床类型,主要有区域变质型的石英岩、结晶片岩、片麻岩蓝晶石和夕线石矿床,其次有热液蚀变或接触交代型的矽卡岩或角岩化红柱石矿床。(二)矿石性质“三石”的结构不同,蓝晶石属三斜晶系,夕线石、红柱石属斜方晶系。“三石”的密度分别为:蓝晶石56~68g/cm3、夕线石23~27g/cm3、红柱石10~20g/cm3。蓝晶石的莫氏硬度为5~7,夕线石为7~5,红柱石为7~5。“三石”矿以斑状变晶结构、鳞片粒状变晶结构及柱状变晶结构为主。矿石的类型主要有石英岩、片岩、片麻岩、角岩等。总体来说,我国蓝晶石族矿石有以下性质。1)就当前我国已发现的蓝晶石族矿物矿床而言,虽具有一定储量的规模,但是普遍品位较低,蓝晶石族矿物含量不高,多为10%~25%,必须经过选矿处理。多数矿石的铁、钛有害杂质含量高,且其赋存矿物与蓝晶石族矿物共生密切,嵌布粒度细,在选别过程中为达到脱除Fe2O3、TiO2杂质的目的,易造成蓝晶石族矿物回收率的降低。2)矿石中云母、长石、石榴子石、高岭石等其他含铝硅酸盐矿物普遍较多,需要作为脉石矿物除去,以确保精矿中蓝晶石族矿物的含量,精矿的Al2O3回收率将受到影响。3)矿石大多矿物嵌布粒度不均匀,且多存在有包裹体,造成单体解离困难;红柱石多半还被炭质物包裹、污染,给分选带来困难。某些矿石蓝晶石族矿物表面的次生变化或被高岭土、云母等所交代,导致磨矿和选别过程中产生较多的次生矿泥,降低了分选的选择性。三、蓝晶石族矿的选矿加工利用研究与实践由于具有特殊的膨胀性能,蓝晶石族矿被主要用作高级耐火材料的原料。蓝晶石比另两种矿物膨胀性显著,因而常用于冶金高炉中作不定型的耐火材料,以抵消粘土矿物在高温下的体积收缩,使整个材料的体积稳定,从而延长冶金炉的使用寿命。夕线石具有能承受温度剧变的特征,被广泛用于各种温度剧变的部位,如炉门、出铁口、输送槽等处。红柱石则可直接用于制造红柱石耐火砖,具有在高温下不变形的特点。蓝晶石族矿还可用于生产硅铝合金、金属纤维及玻璃、陶瓷等行业。我国蓝晶石族矿的规模开发利用是在上海宝钢引进项目工程建设之后才开始受到重视的,对蓝晶石族矿的选矿方法和新发现矿床(点)的矿石加工利用研究也陆续开展起来。(一)蓝晶石族矿的选矿研究现状根据蓝晶石族矿的矿石性质及其主要用作耐火材料原料的要求,选矿的主要目的是提高精矿中蓝晶石族矿物的含量(主要以Al2O3计),降低Fe2O3、TiO2及K2O、Na2O、CaO、MgO等杂质的含量,因为K2O、Na2O在高温下能分解莫来石生成富玻璃相,Fe2O3、TiO2超过一定量会造成耐火度下降并影响抗腐蚀性,CaO、MgO超标也会引起莫来石的分解,从而影响制品的高温性能。由于耐火材料骨料对蓝晶石族矿产品的粒度要求较粗,而有些应用领域则要求粒度超细,所以,在选矿加工中应尽量保护矿物的粗粒,同时要尽可能地回收细粒。蓝晶石族矿物属难选的硅酸盐矿物。矿石的性质不同,采用的选矿方法也各不相同。一般来说,粗粒矿物采用手选、重选、磁选,其中重选以跳汰、重介质和摇床为主;细粒则主要采用浮选的选矿方法。重选主要利用蓝晶石族矿物与石英、长石、云母等的密度差,磁选主要利用其与黑云母、铁铝榴石、电气石、十字石等的磁性差异,从而将它们分离。目前,鉴于我国已发现的蓝晶石族矿产资源有用矿物细粒嵌布的资源特征,多采用以浮选为主的联合选矿工艺,重选、磁选常用来进行预富集,以便为浮选提供较高品位的给矿,也可用于对浮选精矿除铁降钛。夕线石、红柱石、蓝晶石是Si/O比相同的多晶型铝硅酸盐矿物,它们的晶体结构中既有石英特有的硅氧四面体,又有刚玉特有的铝氧八面体。研究和实践表明,蓝晶石族矿的浮选可在酸性、碱性乃至中性条件下进行,最佳浮选pH值与捕收剂的种类和用量有关,且以酸性介质浮选的分选效率和选择性最佳。一般说来,在碱性介质(pH 5~5)中使用脂肪酸捕收剂;酸性介质(pH 3~4)中使用磺酸盐捕收剂;中性介质(pH 5~5)中使用混合捕收剂为宜[2]。为分散矿浆和抑制铁矿物,多加入六偏磷酸钠和焦磷酸钠,抑制云母多采用柠檬酸,抑制长石、石英等硅质矿物多采用水玻璃[3]。浮选前适量脱泥对浮选精矿品位和回收率的提高是有益的;也可在浮选前采用反浮选脱除云母、叶蜡石、磷铝钙石、白云石、含铁矿物等,反浮选捕收剂常采用氧化石蜡皂和羟肟酸等。有些精矿中的极少量含铁矿物和云母、石英等杂质难以用物理分选方法脱除,为获得高纯精矿,有时需进行化学选矿,可加入氢氟酸和盐酸混合液并通蒸气加热,浸取一段时间后洗涤脱酸[3]。(二)蓝晶石族矿的选矿实践国家非金属矿综合利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中国地质科学院郑州矿产综合利用研究所及其前身原地矿部矿产综合利用研究所从20世纪80年代初就开始了对蓝晶石族矿的加工利用研究,先后对江苏沭阳蓝晶石矿、河北魏鲁蓝晶石矿、河南隐山蓝晶石矿、山西繁峙蓝晶石矿,黑龙江鸡西夕线石矿、河北平山夕线石矿、河南内乡夕线石矿、河南镇平夕线石矿、内蒙古土贵乌拉夕线石矿、福建莆田夕线石矿,河南西峡红柱石矿、吉林珲春红柱石矿、新疆库尔勒红柱石矿、新疆巴州霍拉沟红柱石矿等“三石”矿的开发利用进行过试验研究。某中低品位蓝晶石矿为蓝晶石英型矿,岳铁兵等[4]经研究改进了原全浮选工艺流程,采用如图1所示的重浮联合工艺流程。矿石不需全部磨矿,提高了原矿处理能力,最大限度地减少了蓝晶石过磨,在尽可能粗的条件下回收蓝晶石,因此保证了蓝晶石的精矿品位和回收率。同时重选抛除一部分尾矿,减少了入浮选的矿量,且重选可得部分金红石精矿,达到综合回收有用矿物的目的,降低了蓝晶石精矿中铁含量,提高了蓝晶石精矿的质量。最终蓝晶石精矿Al2O3品位为19%,Al2O3总回收率达到55%,还可在浮选作业中进一步回收云母。图1 某中低品位蓝晶石矿选矿原则工艺流程中国规模最大的红柱石矿床——新疆巴音郭楞红柱石矿床,远景资源量达13×108t。经研究,充分利用该矿石红柱石的原生粒度粗,明显大于石英、云母等脉石矿物的原生粒度,且红柱石与脉石矿物的嵌布紧密程度远不如脉石之间紧密的特点,提出了在较粗粒度下采用“集合体”抛尾和原矿直接破碎分级入选的新技术。试验确定了(-5+5)mm级别采用重选—干式磁选工艺流程,-5mm级别采用重选抛尾—湿式磁选—重选—干式强磁选工艺流程,中矿采用破碎—分级—干式磁选工艺流程。选矿扩大试验取得了红柱石精矿产率61%、Al2O03%、红柱石矿物量69%、回收率73%的优异工艺指标,工艺简单可靠。该工艺很好地解决了粗粒红柱石矿选矿提纯技术难题,属创新工艺。5~5mm粗粒红柱石产品填补了国内无粗粒红柱石骨料的空白。目前已建成年产5×104t红柱石精矿(1600 t/d原矿)的选矿厂。对于属于石榴黑云夕线片岩的河南内乡夕线石矿,研究确定生产流程为破碎—磨矿—弱磁选—强磁选—脱泥质物浮选—夕线石浮选。原则工艺流程见图2。该工艺早已投入建厂生产[4]。图2 河南内乡某夕线石矿选矿工艺流程四、蓝晶石族矿的选矿发展前景长期开发使资源趋于贫化,以及应用部门对精矿质量要求趋于高纯、低含杂化,推动着蓝晶石族矿产选矿加工工艺不断向前发展,今后应进一步加强其选矿试验研究。1)加强浮选工艺的研究。我国韩山蓝晶石矿最早采用酸性介质浮选—磁选—重选方法取得成功后,考虑到设备腐蚀、环保等因素,又研究制定了单一碱性介质浮选工艺,并以此为依据建设了我国第一座蓝晶石选矿厂[5]。但酸性介质浮选生产费用较低且精矿质量较高,国外多采用酸性浮选。随着我国防腐技术的不断成熟,酸性介质浮选的推广应用将更具优势。另外,应进一步加强高效浮选药剂的研究。如烷基硫酸盐具有洗涤作用,能清洗被污染的矿物表面,同时具有起泡性能和弱捕收性能,可明显提高夕线石精矿的质量[3]。2)重视专用选矿工艺、设备的研究和引进。对内蒙古土贵乌拉和福建莆田夕线石矿的研究[6]表明,夕线石浮选需要均匀、弥散、稳定的泡沫,国内金属矿常用的浮选机搅拌过强、充气量大,对粒度细、气泡附着不够牢固的夕线石矿物浮选不利。多年非金属矿加工利用研究[7]也显示,非金属矿行业一直沿用金属矿破碎、磨矿、重选、浮选、磁选、电选等装备,忽视了金属矿和非金属矿分选过程、特点和要求的不一致性,造成非金属矿分选效率下降、产品质量档次难以提高的现象,必须研发专用的非金属矿选矿和加工装备,以提高非金属矿资源的利用效率[7]。粗粒精矿能很好地保留蓝晶石矿物的高温膨胀性,特别是作耐火材料骨料需要大颗粒的红柱石。3)注意选矿加工中的综合利用。蓝晶石族矿常见的伴生矿物石英、云母、长石、石榴子石、金红石、石墨等应用广泛,在蓝晶石族矿选矿中已得到解离,并在中矿或尾矿中相对富集,它们的综合回收和利用,对于最大限度地发挥资源价值、减轻尾矿造成的环境影响有着重要意义。如美国佐治亚蓝晶石矿床属于贫矿床,蓝晶石含量只有8%左右,该矿除回收了蓝晶石外,还综合回收了商业云母、石墨和其他畅销产品[8]。五、结语我国高铝“三石”资源丰富,矿种齐全,但是普遍品位较低,必须经过选矿加工处理才能利用。目前它们的开发利用基本满足了国内对高级耐火材料的需求。由于技术和市场等方面的原因,前些年蓝晶石族矿生产企业大批倒闭,近几年随着我国钢铁工业的发展及玻璃、陶瓷、冶金、耐火材料等工业领域对高铝“三石”的需求强劲,加之近年来出口量逐年增长,高铝“三石”开发有所回升。随着资源长期开发趋于贫化和应用部门对精矿质量要求的提高,今后我国应加强浮选工艺的研究,重视专用选矿工艺、设备的研究和引进,注意选矿加工中的综合利用,以保证高铝“三石”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参考文献[1]刘鸿权中国蓝晶石类矿物发展及市场机遇中国非金属矿工业导刊,2002,(6):8-10[2]夏绍柱,等红柱石、夕线石、蓝晶石矿物资源及其选矿金属矿山,1994,(3):36-41,29[3]李九鸣,等夕线石族矿物选矿及应用研究现状矿产保护与利用,1991,(4):42-47[4]岳铁兵,等蓝晶石英型矿石选矿提纯工艺探索中国非金属矿工业导刊,2003,(4):61-62[5]宋丹波蓝晶石族矿物的选矿四川建材学院学报,1991,6(4):31-39[6]宋丹波内蒙古土贵乌拉与福建莆田的夕线石矿石浮选研究矿产综合利用,1983,(2):32-35,26[7]冯安生,等我国非金属矿业形势及加工技术进展(二) 矿产保护与利用,2006,(1):48-54[8]常大仁蓝晶石类矿物可选性研究应注意的几个问题矿产综合利用,1984,(2):60-63Kyanite Group Minerals Resources in China and Their ProcessingZhao Junwei1,2,Zhang Keren1,2(Zhengzhou Mineral Resources Multi-purpose Utilization Institute,CAGS;China National Engineering Center for the Multipurpose Utilization of Nonmetallic Mineral Resources,Zhengzhou 450006,Henan,China)Abstract:China is rich in kyanite group minerals resources including kyanite,andalusite and Because of their low grade,they can be utilized after being In China,domestic production of these three minerals can meet the need of quality refractory This article introduces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mineral processing for these And the article also gives some advices for these minerals industries’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such as further studying their processing especially flotation technology,studying or introducing into appropriative processing technologies and equipment and making the full use of these resources in the mineral Key words:kyanite,andalusite,sillimanite,resources,mineral

厚 德 博 学 创办日期: 1994年 主管部门: 福建省莆田市人民政府 汉语言文学系 外国语言文学系 数学与应用数学系 环境与生命科学系 电子信息工程学系 土木建筑工程学系 艺术系 体育系 医学院 管理学院 校领导 办公室电话 郑才木(党委书记) 2672688 余建辉(院长) 2653258 陈柴生(党委副书记) 2653538 黄金森(党委副书记) 2635825 许惠源(副院长) 2653308 黄瑞国(副院长) 2632908 黄志源(党委委员) 2692217 许民权(党委委员) 2675068 彭文宇(院长助理) 2676129 部门名称 办公室电话 外国语言 2696443 环境与生 2696445 数学与应 2696449 管理学院 2752992 艺术系 2696446 电子信息 2696450 医学院实 2752910 护理学系 2768623 2768639 后勤管理 2659661 汉语言文 2696440 体育系 2693219 土木建筑 2694335 初等教育 社会科学 2696441 临床医学 2789903 药学系 2787689 医学基础 2787680 学校传真 2692367 网络中心 2688406 医务室 2676016 学报编辑 2680423 附属医院 2293910 心理发展 2676109* 高等教育 2630230 部门名称 办公室电话 办公室 2692440 值班室 2692440 工会 2693165 团委 2688270 组织部 2655339 宣传部 2655332 人事处 2692354 教务处 2692094 学生工作 2638326 总务处 2659661 财务处 2659639 保卫处/ 2612110 纪委/监 2631233 成人教育 2680725 2653936 科研处 2671851 规划建设 2692347 图书馆 2676106 招生与就 2619358 2636025 资产设备 2690383 现代教育 2688402 统战部 2651896 机关党总 2692348 评建办 2611308 医学院 2753315 外事办 2655396 社会科学基础部 成人教育学院 海峡学院 给我打分啊

根据我院事业发展需要,特面向海内外聘请相关专家、学者、名流担任我院特聘名誉顾问及顾问等。同时聘请有关专家、学者为我院教授、客座研究员。另外还向社会招聘兼职研究员、副研究员等。以上各类人员名单发布如下: 丁光训 全国政协副主席、金陵协和神学院院长叶选平 全国人大原副委员长、国际儒学联合会会长孙家正 全国人大副委员长丁衡高 国防科工委原主任、著名物理学家、中科院士向守志 南京军区原司令员韩培信 江苏省委原书记梁步庭 山东省委原书记刘忠德 中国文化部原部长、国际儒学联合会常务副会长高占祥 国家文化部原部长、中华文化促进会会长张连珍 江苏省政协主席韩喜凯 山东省政协主席、中国孔子基金会会长吴良镛 清华大学教授、著名建筑学家、中科院士张存浩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会原主任、中科院士虞兆中 台湾大学原校长、著名教育家王赓武 香港大学原校长、新加坡东亚研究所所长南怀瑾 台湾著名国学大师 董光壁 国际易学联合会会长、中国科学院研究员汝信 国际易学联合会副会长、中国社会科学院原副院长余敦康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北京大学国学教授邢贲思 中共中央党校原副校长、《求实》杂志原总编王治国 全国工商联副会长、中国民营科技企业家协会理事长朱高正 国际易联副会长、台湾欧洲文教基金会会长杜维明 美国哈佛大学教授、著名新儒家学者吴爱莲 国际易联顾问、澳大利亚易玄信息生命科学研究会主席苏新銮 新加坡国立大学教授王予 世界华商联合总会秘书长贺兴桐 世界华商联合会总会长、世界宗教经济文化促进会会长张岂之 西北大学原校长、清华大学人文学院院长项 平 南京中医药大学校长司元忠 南京大学党委原副书记、南京人口大学原校长周加才 江苏省委统战部原副部长兼省宗教事务管理局局长姜建中 南京财经大学党委书记张中华 南京军区将军张同斌 国家交通部江苏海事局局长张际春 国防大学将军盛昭瀚 东南大学原副校长、南京大学工程管理学院院长冯致光 南京大学原副校长、中国思想家研究中心主任董健 南京大学原副校长、文学院院长丁莹如 南京大学教授、匡亚明先生夫人王斌泰 江苏省教育厅原厅长温希凡 天津南开大学原党委书记王恒 南京金鹰国际集团董事长、美国加州苏浙沪同乡会会长李惠国 国际易学联合会常务副会长、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丘亮辉 国际易学联合会常务副会长、中国科协研究员曹凤泉 国际儒学联合会秘书长孙晶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国际易联秘书长刘华 上海市人民政府法制办主任徐宁 南京市物价局局长毛卫华 南京市工商联党组书记马和欣 南京市工商局局长赵忠令 南京工程大学原党委书记许敖敖 澳门科技大学校长龙安定 浙江省原政协主席罗一民 江苏省政协副主席兼省委统战部部长刘金美 福建省原副省长、省政协副主席王助安 国务院宗教事务局副局长张国敏 山东省经济贸易委员会原副主任张继禹 全国人大常委、中国道教协会常务副会长陈光 山东省省长助理孙永春 贵州省委常委兼组织部长沈先启 贵州省毕节市委书记李宏鸣 安徽省黄山市原市长、宿州市委书记辛冠洁 中国社科院研究员、国际儒联原副理事长任法融 中国道教协会会长吴炳志 澳门道教协会会长弓克 吉林孔子学院院长、吉林省孔子学会会长马灿荣 中国外交部原部长助理、中国驻德国大使沈善洪 杭州大学原校长张瑞敏 海尔集团首席执行官张近东 江苏苏宁集团董事长薛乐群 江苏中江集团董事长祝义才 江苏雨润集团董事长刘积仁 东软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邹宏基 台湾新亚建设开发有限公司总裁崔波 共青团中央委员会原书记处书记耿乃凡 江苏省广播电视局局长王惠荣 江苏国信资产管理集团总裁黄宏亮 江苏省海外企业集团总裁姜喜运 烟台恒丰银行董事长朱建进 烟台裕丰实业集团董事长金毅 招商银行南京分行行长胡庆华 民生银行南京分行行长孙泳伦 无锡天仁集团董事长 院务委员会为本院最高领导、权利、决策机构。根据事业发展需要,特聘请海内外有关人员组成。组成名单如下:(排名不分先后)石连同 中国国学院院长、南京大学中国思想家研究中心创始人、南京大学国学研究所常务所长、南京大学校友总会原总秘书长阎韬 中国国学院副院长、南京大学国学研究所所长、南京大学学报编辑部原主任卢央 中国国学院副院长、南京大学原天文系主任、南京大学中国思想家研究中心原副主任司元忠 南京大学原党委副书记、南京人口大学校长周加才 江苏省委统战部原副部长兼省宗教局局长张同斌 国家交通部江苏海事局局长张中华 南京军区将军余敦康 中国社会科学院博导、北京大学教授丘亮辉 国际易学联合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曹凤泉 国际儒学联合会秘书长颜石安 南京大学博导、教授赖永海 南京大学博导、教授杨向群 国家发改委司长韩爱兴 国家住房建设部司长杨伯强 南京市委督察局局长毛卫华 南京市委统战部副部长兼工商联党委书记高以俭 江苏省文联原副主席、江苏中华文化促进会常务副会长薛乐群 江苏中江国际集团董事长刘长林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张其成 中国中医药大学教授石小梅 江苏省演艺集团著名昆剧表演艺术家姜喜运 烟台恒丰银行董事长刘康 山东省泰安市政府秘书长郑武樾 泰国正大集团资深执行副总裁杨世华 江苏道教协会会长、茅山道院住持吴炳志 澳门道教协会会长隆相 江苏省佛教协会会长、南京栖霞山寺方丈沈长明 江苏天一集团董事长、南京广夏房地产开发公司董事长杨宗义 江苏福中信息集团董事长朱建进 烟台裕丰实业集团董事长刘茂富 江苏镇江房地产公司董事长马士俊 江苏明城集团董事长辛长宝 常州宝盛集团董事长顾小荣 南京市新闻出版局局长姚兵 南京大学产业集团副总裁程朝晖 香港美容学院院长孙玉 南京金陵饭店党委书记 院长:石连同 副院长:阎韬 卢央 秘书长1人(待定)副秘书长3—5人(待定) 阎韬 卢央 余敦康 唐明邦 周继旨 洪家义石连同 颜石安 赖永海 刘长林 刘大钧 张其成丘亮辉 刘蔚华 吉文辉 曾仕强 周齐 管 峻丁莹如 楼宇烈 钱逊(以上名单职务、职称见前已标注) 周加才 曹传仁 毛卫华 高以俭 石连同 石小梅张月军(南京理工大学就业办主任) 刘康 刘茂富 朱建进薛乐群 马士俊 杨宗义 杨世华 沈成明 刘学忠彭慧(江苏中华文化学院副校长) 张晓平(山东济宁市中区人大主任)孔德墉(香港) 崔百强 郑武彬(台湾) 顾小荣匡榕榕(美国保险业驻中国首席代表) 程朝晖 孙玉 周继旨南京大学教授阎韬南京大学教授卢央南京大学教授洪家义南京大学教授吴新雷南京大学教授石连同南京大学教授朱剑南京大学教授颜世安南京大学教授赖永海南京大学教授陈谦平南京大学教授辛冠洁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洪修平南京大学教授张连珍江苏省政协主席余敦康中国社科院研究员、北京大学教授高占祥中华文化促进会会长张岂之清华大学教授唐明邦武汉大学教授楼宇烈北京大学教授钱逊清华大学教授刘大钧山东大学教授朱维铮上海复旦大学教授宋志明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孙长江原《中国科技报》主编沈善洪浙江大学教授、原杭州大学校长周齐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张立文中国人民大学教授黄为一南京农业大学教授刘长林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吕绍纲吉林大学教授陈乃蔚复旦大学教授吉文辉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阮荣春上海大学教授齐儆北京工业大学教授李惠国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刘蔚华山东省社联主席、教授张其成中国中医药大学教授张志哲上海华东师范大学教授俞孔坚北京大学教授丘亮辉国际易学联合会常务会长杜维明美国哈佛大学教授许敖敖澳门科技大学校长、教授唐庆铭新加坡道家学术研究会会长成中英美国国际东西方大学校长陈鼓应台湾大学教授唐亦男台湾大学教授于希贤北京大学教授吴星莹马来西亚道家学术研究会会长尉天池南京师范大学教授白乐桑法国教育部汉语总督学施寒微德国哥延根大学教授孙晶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梁雪天津大学教授刘笑敢香港中文大学教授王赓武新加坡东亚研究所教授山田利明日本东洋大学副校长曾仕强台湾智慧大学校长、教授赵荣澄台湾大学教授亢亮天津大学教授丁冠之山东大学《文史哲》教授钱志新江苏省发改委原主任、南大教授 赵骏河韩国儒学研究专家石川忠久日本儒学研究专家苏新鋈新加坡儒学研究专家顾彬德国儒学研究专家汪忠长美国美西易经学会理事长邹宏基台湾光武科学技术学院院长傅淑芳山东《老年杂志》原社长郭次仪香港“百草堂”董事长汤恩佳香港孔教学院院长、博士姚伟彬澳门儒学研究专家孔德墉香港世界孔氏续谱协会会长程艾兰法国儒学研究专家吕武吉澳大利亚儒学研究专家陈启生马来西亚孔子研究会秘书长郑彝元泰国儒学研究专家斐文波越南儒学研究专家郑武樾正大集团资深总裁陈光山东省政协副主席徐宁南京市委常委、宣传部长耿乃凡江苏省广电厅厅长喻继高江苏省国画院管峻江苏省国画院副院长郭贻贤印度尼西亚儒学研究专家高以俭江苏省中华文化促进会常务会长曹凤泉国际儒学联合会秘书长杨丽丽中国传统文化促进会会长任法融中国道教协会会长王策《环境易术》杂志主编张继禹中国道教协会常务副会长韩爱兴国家建设部科技司长杨向群国家发改委价格司司长 石小梅江苏演艺集团昆剧表演艺术家孔爱萍江苏演艺集团昆剧表演艺术家杨世华茅山道院住持、江苏道教协会会长邵伟华广东易学专家李土生中国传统文化促进会顾问霍斐然四川易学专家李仕澄东南大学教授王远林广西桂林陆军学院教授释宽容安徽天柱山三祖寺方丈莲花江苏省南京鸡鸣寺方丈妙湛福建省厦门市南普陀寺方丈心平句容宝华山隆昌寺方丈释永信河南少林寺方丈戒忍浙江普陀寺全山方丈隆相南京栖霞寺方丈传义南京毗卢寺方丈曹传仁江苏省纪委原副书记级张树骅国际儒学联合会副会长杨伯强南京市委督察局局长沈长明南京广夏房地产开发公司董事长邓千建设部《中华建筑报》社长刘学忠江苏中泰集团董事局主席杨宗义江苏福中信息产业集团董事长洪万康台湾大润发超市有限公司副总裁马士俊南京明城集团董事长匡榕榕美国保险业驻中国首席代表 蒋义海江苏省文联一级画师李秋宝南京火车站原副站长韩景增南京军区通讯总站原政委詹永清安徽黄山旅游集团总经理陈大文南京金盛集团副总裁傅斌南京大学校史馆研究员毛利人江苏出版集团凤凰台饭店总经理王振义南京大学出版社原副社长李娓西安文理学院教授黄正明南京大学艺术研究中心教授杨小琳香港知名歌手张月军南京理工大学教授续文利香港中旅投资集团公司黄贤安江苏南京画家慧闻湖南省汨罗佛果寺崔百强华润苏果超市有限公司发展总监谛如南京栖霞寺杨淑琴江苏省中医院口腔科主任宝世宜北京文化名人俱乐部秘书长温勇南京人口管理干部学院教授曾建平江苏广播电视台新闻部江雅琦香港宋庆龄金钥匙培训基金会会长胡正良南京海关政治部办公室副主任王锴香港开益出版社社长阮国安马来西亚吉隆坡易经学院院长邢东升江苏省社会科学院研究员黄淦波广东东莞市观音山集团董事长刘金斌江苏省南京市张清渊台湾“五术”总会名誉会长张树淮江苏淮安市马文章河南省传统文化促进会张兴利江苏省经协委原总经理陈全仁西安新加坡益禾保健有限公司总裁陈广德江苏新沂市政府协副主席傅亚超海南省海口市刘开文贵州省贵阳市赵岩南京林业大学园林规划院副教授施炳煌上海市彭松桦新加坡程中山东省巨野邓海一北京市许兵(永昌)南京宝华山隆昌寺茅懿鑫泰国一统公司 张代祥山东省济南骆家清江苏南京 卞长华江苏省南京韩元茗北京张开新福建莆田刘东雳海南海口张正亚江苏省淮安张瀚之海南海口金竺雨南京书法协会陈国华浙江温州黎沛泓江苏省南京张一指甘肃省兰州市 范文举河南省国学促进会张西川北京沈峰江苏省昆山市黄恒堉台湾荣柱台湾郭仁德福建厦门市 孔强卫南京孔子后裔联合会余扬元南京金守平云南省楚雄州

莆田学院学报编辑部主任是谁

不错的文章!!!免费的!!! 请搜索 莆田学院 百年办学,谢谢

1、改革美国公立学校的新尝试——爱迪生学校的新发展(1)《外国中小学教育》2005、072、当代台湾道德教育的改革走向及其启示(2) 《莆田学院学报》 2005、033、论加强和改进我国中小学德育的新举措 (2) 《教育探索》 2005、014、香港学校道德教育变革探析(2) 《现代教育科学》 2005、035、台湾教师会的兴起与发展(2) 《上海教育科研》 2005、056、外国教育史学科建设的回顾与反思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2005、037、中国教育学会教育史分会第九届学术年会综述(1) 《教育研究》 2005、018、危机时代的教育史学科建设(1) 《教育评论》 2004、069、英国推进教师早期专业发展的新举措(2) 《教师教育研究》 2004、0610、中国教育学会教育史分会第九界学术学会综述(1) 《教育史研究》 2004、0611、台湾道德教育改革新进展 《世界教育信息》 2004、1112、反思实践思想及其在教师教育中的争议 《比较教育研究》 2004、1013、基于行动研究的教师教育:埃里奥特教师教育思想探略《外国教育研究》 2004、0914、两种知识观及其对教学实践的影响(2) 《集美大学学报》 2004、0315、学习型城市脚步铿锵 《中国教育报》 2003、9、2916、反思实践取向的教学理念 《外国教育研究》 2003、0817、我省中学教师工作与生活状况调查(3) 《福建教育》 2003、0818、美国教师教育变革与发展的主要趋势 《比较教育研究》 2003、0719、学习型城市兴起与成因(2) 《闽江学院学报》 2003、0620、当代英国行动研究的重要主张 《外国教育研究》 2003、0521、内隐知识理论及其对进教师专业化成长的意义 《中国教育学刊》 2003、0222、英国教师教育的变革趋势 《比较教育研究》 2003、0423、当代西方教学理念的格局与趋势(1) 《国外社会科学》 2003、0324、国际信息技术教育发展的基本经验与问题 《中国电化教育》 2002、1225、欧美国家教育信息化新进展 《比较教育研究》 2002、0726、欧洲教师教育改革的现状与问题 《高等师范教育研究》2002、0627、西方反思性教学的兴起与成因 《上海教育科研》 2002、0628、美国学者对反思性教学的分类及启示(1) 《教育评论》 2002、0529、国际视野中公民教育的内涵与成因 《国外社会科学》 2002、0430、美国信息技术教育的演进和现状 《远距离教育》 2002、0231、香港学校公民教育的历史考察 《教育史研究》 2002、0232、“反思实践”取向的教师教育思想及其批判 《教育研究》 2002年增刊33、反思性教学的内涵和意义探析 《中国大学教学》 2001、0634、试析社会转型时期的韩国公民教育 《外国教育研究》 2001、0535、韩国学校公民素质教育探略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2001、0436、英国终身学习的变革 《比较教育研究》 2001、0437、行动研究与幼儿教育 《学前教育研究》 2001、0438、试析香港学校公民教育的若干特点 《太原教育学院学报》2001、0239、永恒主义的高等教育通才教育观 《教育史研究》 2001、0240、英国产业大学与学习化社会 《开放教育研究》 2001、0141、西方教育研究取向新进展 《教育研究》 2000、1042、西方反思性教学的兴起与发展 《中外教育》 2000、0443、分析教育哲学后期发展及理论功过探析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2000、0344、西方新传统教育思想探析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2000、0345、一种激进的教育思潮——颠覆性教学 《中外教育》 2000、0346、香港学校公民教育的历程与展望 《中外教育》 2000、0147、西方元教育理论发展历程探略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1999、0448、西方教育学科发展进程探略 《中外教育》 1999、0249、西方教育研究的方法和转向――行动研究探略 《国外社会科学》 1999、0150、西方教育研究方法论的重要转向 《福建师大学报》 1999年增刊51、托马斯主义教育思想探析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1998、01 守候者 02:50:1752、加拿大公共教育体系中的华文教育探究,《海外华文教育》2011年第2期

莆田学院学报编辑部主任是谁啊

根据我院事业发展需要,特面向海内外聘请相关专家、学者、名流担任我院特聘名誉顾问及顾问等。同时聘请有关专家、学者为我院教授、客座研究员。另外还向社会招聘兼职研究员、副研究员等。以上各类人员名单发布如下: 丁光训 全国政协副主席、金陵协和神学院院长叶选平 全国人大原副委员长、国际儒学联合会会长孙家正 全国人大副委员长丁衡高 国防科工委原主任、著名物理学家、中科院士向守志 南京军区原司令员韩培信 江苏省委原书记梁步庭 山东省委原书记刘忠德 中国文化部原部长、国际儒学联合会常务副会长高占祥 国家文化部原部长、中华文化促进会会长张连珍 江苏省政协主席韩喜凯 山东省政协主席、中国孔子基金会会长吴良镛 清华大学教授、著名建筑学家、中科院士张存浩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会原主任、中科院士虞兆中 台湾大学原校长、著名教育家王赓武 香港大学原校长、新加坡东亚研究所所长南怀瑾 台湾著名国学大师 董光壁 国际易学联合会会长、中国科学院研究员汝信 国际易学联合会副会长、中国社会科学院原副院长余敦康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北京大学国学教授邢贲思 中共中央党校原副校长、《求实》杂志原总编王治国 全国工商联副会长、中国民营科技企业家协会理事长朱高正 国际易联副会长、台湾欧洲文教基金会会长杜维明 美国哈佛大学教授、著名新儒家学者吴爱莲 国际易联顾问、澳大利亚易玄信息生命科学研究会主席苏新銮 新加坡国立大学教授王予 世界华商联合总会秘书长贺兴桐 世界华商联合会总会长、世界宗教经济文化促进会会长张岂之 西北大学原校长、清华大学人文学院院长项 平 南京中医药大学校长司元忠 南京大学党委原副书记、南京人口大学原校长周加才 江苏省委统战部原副部长兼省宗教事务管理局局长姜建中 南京财经大学党委书记张中华 南京军区将军张同斌 国家交通部江苏海事局局长张际春 国防大学将军盛昭瀚 东南大学原副校长、南京大学工程管理学院院长冯致光 南京大学原副校长、中国思想家研究中心主任董健 南京大学原副校长、文学院院长丁莹如 南京大学教授、匡亚明先生夫人王斌泰 江苏省教育厅原厅长温希凡 天津南开大学原党委书记王恒 南京金鹰国际集团董事长、美国加州苏浙沪同乡会会长李惠国 国际易学联合会常务副会长、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丘亮辉 国际易学联合会常务副会长、中国科协研究员曹凤泉 国际儒学联合会秘书长孙晶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国际易联秘书长刘华 上海市人民政府法制办主任徐宁 南京市物价局局长毛卫华 南京市工商联党组书记马和欣 南京市工商局局长赵忠令 南京工程大学原党委书记许敖敖 澳门科技大学校长龙安定 浙江省原政协主席罗一民 江苏省政协副主席兼省委统战部部长刘金美 福建省原副省长、省政协副主席王助安 国务院宗教事务局副局长张国敏 山东省经济贸易委员会原副主任张继禹 全国人大常委、中国道教协会常务副会长陈光 山东省省长助理孙永春 贵州省委常委兼组织部长沈先启 贵州省毕节市委书记李宏鸣 安徽省黄山市原市长、宿州市委书记辛冠洁 中国社科院研究员、国际儒联原副理事长任法融 中国道教协会会长吴炳志 澳门道教协会会长弓克 吉林孔子学院院长、吉林省孔子学会会长马灿荣 中国外交部原部长助理、中国驻德国大使沈善洪 杭州大学原校长张瑞敏 海尔集团首席执行官张近东 江苏苏宁集团董事长薛乐群 江苏中江集团董事长祝义才 江苏雨润集团董事长刘积仁 东软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邹宏基 台湾新亚建设开发有限公司总裁崔波 共青团中央委员会原书记处书记耿乃凡 江苏省广播电视局局长王惠荣 江苏国信资产管理集团总裁黄宏亮 江苏省海外企业集团总裁姜喜运 烟台恒丰银行董事长朱建进 烟台裕丰实业集团董事长金毅 招商银行南京分行行长胡庆华 民生银行南京分行行长孙泳伦 无锡天仁集团董事长 院务委员会为本院最高领导、权利、决策机构。根据事业发展需要,特聘请海内外有关人员组成。组成名单如下:(排名不分先后)石连同 中国国学院院长、南京大学中国思想家研究中心创始人、南京大学国学研究所常务所长、南京大学校友总会原总秘书长阎韬 中国国学院副院长、南京大学国学研究所所长、南京大学学报编辑部原主任卢央 中国国学院副院长、南京大学原天文系主任、南京大学中国思想家研究中心原副主任司元忠 南京大学原党委副书记、南京人口大学校长周加才 江苏省委统战部原副部长兼省宗教局局长张同斌 国家交通部江苏海事局局长张中华 南京军区将军余敦康 中国社会科学院博导、北京大学教授丘亮辉 国际易学联合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曹凤泉 国际儒学联合会秘书长颜石安 南京大学博导、教授赖永海 南京大学博导、教授杨向群 国家发改委司长韩爱兴 国家住房建设部司长杨伯强 南京市委督察局局长毛卫华 南京市委统战部副部长兼工商联党委书记高以俭 江苏省文联原副主席、江苏中华文化促进会常务副会长薛乐群 江苏中江国际集团董事长刘长林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张其成 中国中医药大学教授石小梅 江苏省演艺集团著名昆剧表演艺术家姜喜运 烟台恒丰银行董事长刘康 山东省泰安市政府秘书长郑武樾 泰国正大集团资深执行副总裁杨世华 江苏道教协会会长、茅山道院住持吴炳志 澳门道教协会会长隆相 江苏省佛教协会会长、南京栖霞山寺方丈沈长明 江苏天一集团董事长、南京广夏房地产开发公司董事长杨宗义 江苏福中信息集团董事长朱建进 烟台裕丰实业集团董事长刘茂富 江苏镇江房地产公司董事长马士俊 江苏明城集团董事长辛长宝 常州宝盛集团董事长顾小荣 南京市新闻出版局局长姚兵 南京大学产业集团副总裁程朝晖 香港美容学院院长孙玉 南京金陵饭店党委书记 院长:石连同 副院长:阎韬 卢央 秘书长1人(待定)副秘书长3—5人(待定) 阎韬 卢央 余敦康 唐明邦 周继旨 洪家义石连同 颜石安 赖永海 刘长林 刘大钧 张其成丘亮辉 刘蔚华 吉文辉 曾仕强 周齐 管 峻丁莹如 楼宇烈 钱逊(以上名单职务、职称见前已标注) 周加才 曹传仁 毛卫华 高以俭 石连同 石小梅张月军(南京理工大学就业办主任) 刘康 刘茂富 朱建进薛乐群 马士俊 杨宗义 杨世华 沈成明 刘学忠彭慧(江苏中华文化学院副校长) 张晓平(山东济宁市中区人大主任)孔德墉(香港) 崔百强 郑武彬(台湾) 顾小荣匡榕榕(美国保险业驻中国首席代表) 程朝晖 孙玉 周继旨南京大学教授阎韬南京大学教授卢央南京大学教授洪家义南京大学教授吴新雷南京大学教授石连同南京大学教授朱剑南京大学教授颜世安南京大学教授赖永海南京大学教授陈谦平南京大学教授辛冠洁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洪修平南京大学教授张连珍江苏省政协主席余敦康中国社科院研究员、北京大学教授高占祥中华文化促进会会长张岂之清华大学教授唐明邦武汉大学教授楼宇烈北京大学教授钱逊清华大学教授刘大钧山东大学教授朱维铮上海复旦大学教授宋志明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孙长江原《中国科技报》主编沈善洪浙江大学教授、原杭州大学校长周齐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张立文中国人民大学教授黄为一南京农业大学教授刘长林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吕绍纲吉林大学教授陈乃蔚复旦大学教授吉文辉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阮荣春上海大学教授齐儆北京工业大学教授李惠国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刘蔚华山东省社联主席、教授张其成中国中医药大学教授张志哲上海华东师范大学教授俞孔坚北京大学教授丘亮辉国际易学联合会常务会长杜维明美国哈佛大学教授许敖敖澳门科技大学校长、教授唐庆铭新加坡道家学术研究会会长成中英美国国际东西方大学校长陈鼓应台湾大学教授唐亦男台湾大学教授于希贤北京大学教授吴星莹马来西亚道家学术研究会会长尉天池南京师范大学教授白乐桑法国教育部汉语总督学施寒微德国哥延根大学教授孙晶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梁雪天津大学教授刘笑敢香港中文大学教授王赓武新加坡东亚研究所教授山田利明日本东洋大学副校长曾仕强台湾智慧大学校长、教授赵荣澄台湾大学教授亢亮天津大学教授丁冠之山东大学《文史哲》教授钱志新江苏省发改委原主任、南大教授 赵骏河韩国儒学研究专家石川忠久日本儒学研究专家苏新鋈新加坡儒学研究专家顾彬德国儒学研究专家汪忠长美国美西易经学会理事长邹宏基台湾光武科学技术学院院长傅淑芳山东《老年杂志》原社长郭次仪香港“百草堂”董事长汤恩佳香港孔教学院院长、博士姚伟彬澳门儒学研究专家孔德墉香港世界孔氏续谱协会会长程艾兰法国儒学研究专家吕武吉澳大利亚儒学研究专家陈启生马来西亚孔子研究会秘书长郑彝元泰国儒学研究专家斐文波越南儒学研究专家郑武樾正大集团资深总裁陈光山东省政协副主席徐宁南京市委常委、宣传部长耿乃凡江苏省广电厅厅长喻继高江苏省国画院管峻江苏省国画院副院长郭贻贤印度尼西亚儒学研究专家高以俭江苏省中华文化促进会常务会长曹凤泉国际儒学联合会秘书长杨丽丽中国传统文化促进会会长任法融中国道教协会会长王策《环境易术》杂志主编张继禹中国道教协会常务副会长韩爱兴国家建设部科技司长杨向群国家发改委价格司司长 石小梅江苏演艺集团昆剧表演艺术家孔爱萍江苏演艺集团昆剧表演艺术家杨世华茅山道院住持、江苏道教协会会长邵伟华广东易学专家李土生中国传统文化促进会顾问霍斐然四川易学专家李仕澄东南大学教授王远林广西桂林陆军学院教授释宽容安徽天柱山三祖寺方丈莲花江苏省南京鸡鸣寺方丈妙湛福建省厦门市南普陀寺方丈心平句容宝华山隆昌寺方丈释永信河南少林寺方丈戒忍浙江普陀寺全山方丈隆相南京栖霞寺方丈传义南京毗卢寺方丈曹传仁江苏省纪委原副书记级张树骅国际儒学联合会副会长杨伯强南京市委督察局局长沈长明南京广夏房地产开发公司董事长邓千建设部《中华建筑报》社长刘学忠江苏中泰集团董事局主席杨宗义江苏福中信息产业集团董事长洪万康台湾大润发超市有限公司副总裁马士俊南京明城集团董事长匡榕榕美国保险业驻中国首席代表 蒋义海江苏省文联一级画师李秋宝南京火车站原副站长韩景增南京军区通讯总站原政委詹永清安徽黄山旅游集团总经理陈大文南京金盛集团副总裁傅斌南京大学校史馆研究员毛利人江苏出版集团凤凰台饭店总经理王振义南京大学出版社原副社长李娓西安文理学院教授黄正明南京大学艺术研究中心教授杨小琳香港知名歌手张月军南京理工大学教授续文利香港中旅投资集团公司黄贤安江苏南京画家慧闻湖南省汨罗佛果寺崔百强华润苏果超市有限公司发展总监谛如南京栖霞寺杨淑琴江苏省中医院口腔科主任宝世宜北京文化名人俱乐部秘书长温勇南京人口管理干部学院教授曾建平江苏广播电视台新闻部江雅琦香港宋庆龄金钥匙培训基金会会长胡正良南京海关政治部办公室副主任王锴香港开益出版社社长阮国安马来西亚吉隆坡易经学院院长邢东升江苏省社会科学院研究员黄淦波广东东莞市观音山集团董事长刘金斌江苏省南京市张清渊台湾“五术”总会名誉会长张树淮江苏淮安市马文章河南省传统文化促进会张兴利江苏省经协委原总经理陈全仁西安新加坡益禾保健有限公司总裁陈广德江苏新沂市政府协副主席傅亚超海南省海口市刘开文贵州省贵阳市赵岩南京林业大学园林规划院副教授施炳煌上海市彭松桦新加坡程中山东省巨野邓海一北京市许兵(永昌)南京宝华山隆昌寺茅懿鑫泰国一统公司 张代祥山东省济南骆家清江苏南京 卞长华江苏省南京韩元茗北京张开新福建莆田刘东雳海南海口张正亚江苏省淮安张瀚之海南海口金竺雨南京书法协会陈国华浙江温州黎沛泓江苏省南京张一指甘肃省兰州市 范文举河南省国学促进会张西川北京沈峰江苏省昆山市黄恒堉台湾荣柱台湾郭仁德福建厦门市 孔强卫南京孔子后裔联合会余扬元南京金守平云南省楚雄州

  • 索引序列
  • 莆田学院学报编辑部主任
  • 莆田学院学报编辑部主任是
  • 莆田学院学报编辑部主任级别
  • 莆田学院学报编辑部主任是谁
  • 莆田学院学报编辑部主任是谁啊
  • 返回顶部